首页 优秀范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11 16:41:3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第1篇

【关键词】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2-0043-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期,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现代工业文明的日益渗透,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越来越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有资料表明,目前,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或疾病的比率远远高于其他年龄的社会群体,且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为此,教育部于2011年2月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1号),阐明了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体制机制建设等7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这项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一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经费投入存在差异。有调查显示,大多数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比较重视,保障了心理健康教育经费的投入,但各校在经费投入方面存在差异,有的几乎为零。有些省份则明文规定,要求生均不得低于10元的标准,但仍有高校没有专项经费。

第二,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发展不平衡。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极不平衡,表现为大中城市、沿海发达地区发展得较快较好,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偏远地区尚未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第三,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高校从事专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学科背景参差不齐,部分从业人员教育理论底子薄,缺乏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少。

第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设施不完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推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就硬件情况来说,心理辅导室、自助阅览室、团体辅导室等建设正日趋发展并不断完善,多数学校有心理测试软件,少数学校具有拓展训练设备等专业仪器设备,但仍有高校没有心理咨询机构、专用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不到位,且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其他学科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目前,虽然大多数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但在课程管理上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距离教司政厅2011[5]号要求仍有差距,内容仍未形成相对完善的体系,覆盖面小,教学缺乏完整性等。

第六,大学生对心理辅导的求助率偏低。受中国传统意识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对接受心理辅导存在偏见和误解。他们认为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可能有不正常行为或见不得人的隐私,甚至精神疾病,这种看法导致许多学生不愿或不敢接受心理辅导。

二 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探讨

第一,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拥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是开展工作的必要保证。今后工作中,应逐步规范、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和体系,保障经费投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创造条件,不断优化教育手段,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第二,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技能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常健康开展的重要条件。

第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与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它是以课程教学为主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从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学科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等方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的根本保证。

第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高校要切实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努力营造适合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化心理环境,通过课内与课外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的全方位服务体系,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形成、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第五,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干预与监控体系。心理健康教育应重在预防,通过建立心理普查制与常规预防教育工作制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力度,营造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优化学生心理品质,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其自我调适能力、防御能力和承受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宪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J].教书育人,2002(12):29~32

[2]张鹏.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探究[J].学理论,2010(11)

[3]徐光兴.学校心理咨询优秀案例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第2篇

关键词 高校 心理健康 教育模式 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2.075

Abstract The current mental health status is an important standard to measure the talent, mental health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study and life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hina's talent team.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mode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ay attention to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humanistic care, to implement the party's educational policy and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quali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makes 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ims to build the well-off society and realiz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Keywords colleg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ode; theoretical research

1概述

1.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概念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为帮助高校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方面的问题,结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综合教育学、心理学和其它相关学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心理疏导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和心理机能。①这充分展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方法和目标,是一种科学化的提法。

1.2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简介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预期目标,是一种实用性和操作性极强的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架起了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标志着心理健康教育从经验化转向专业化,从无序化转向有序化。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结合多年的实践和国外的研究经验,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归纳总结出心理学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爱心模式和医学模式等几大类,这些模式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但也存在局限性,所以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理论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目标是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培养高校学生健全的人格,帮助大学生消除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分为心理健康、心理亚健康和心理疾病三个层次,②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分为发展性目标、预防性目标和矫治性目标,发展性目标针对所有学生开发心理潜能,使学生获得最优化的发展。预防性目标是针对心理亚健康的学生制定的,这部分学生虽然没有心理病态,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困扰,严重影响学习和日常生活,所以要帮助他们调节情绪,完善认知,预防心理疾病。矫治性目标针对群体为出现心理疾病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帮助,克服心理障碍。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推广价值

第一,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很难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达地区的教学和管理都比较先进,具有齐全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这是实施高校心理健康模式的前提条件,但是一些欠发达的地区,没有这些先进的教学和管理作保障,导致这种模式很难推广。第二,我国的各个高校之间的教学条件具有较大的差异,但是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经验构建属于自己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致使这种模式缺乏推广价值,所以目前这种缺乏推广空间和推广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问题。

2.2 理论研究薄弱

首先,从国内到国外的理论研究可以发现,③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定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程序,各个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不同的解释,不知道如何应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其次,缺乏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缺乏操作性,往往只是对理论进行架构,泛泛而谈,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

2.3 整合概念模糊

我国已经开始进行整合,但仅仅只是整合部分要素,还没有实现整体整合。整合既是对各种教育模式的整合,又是对各个模式的实施路径进行整合。目前我国对心理健康教育整合还没有清晰的概念,缺乏明确的整合标准和整合途径,整合的要素也互不相同。

2.4 本土化研究浅显

我国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借鉴国外的教育模式、经验、理论和方法。但这些经验理论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例如,西方的学生一般具有独立的个性,他们崇尚自由,所以西方的心理健康工作者一般不对来访者进行心理指导,不对他们的心理思想进行任何评判。④但中国的学生则不同于西方学生,中国的学生从小就崇尚权威,非常依赖心理咨询师的指导性意见,如果中国的心理咨询师也尊重来访者的个性和自由,他们的专业能力将受到质疑。当心理出现问题时,西方学生会倾向于求助心理医生,但中国的学生会去求助亲人和朋友,这是因为西方国家绝对尊重别人的隐私权,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则是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所以我国一定要结合自身国情特点进行理论研究,研究出一套属于我们本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践

3.1 加强理论基础研究

面对当前我国薄弱的理论基础,必须加强理论基础研究。在实践过程中,使高校师生和办公室管理人员都积极参与到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的工作中,吸收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其他学科,通过各方的共同配合,加强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研究。

3.2 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由于资金、建校历史和国家扶持力度等不同,我国各个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够发现这些差异的具体内容,才能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依据。但是仅仅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调查学生的家庭和教育等其它背景,所以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调查研究,增强这种模式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提供更全面可靠的依据。

3.3 深入整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利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整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使学生在具有专业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这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加强的工作内容。目前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相对比较分散,⑤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缺乏普遍性,这不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发展。所以必须进行整合,明确整合概念和整合目标,制定出一套规范、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是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国际的发展大形势。

3.4 重视理论本土化研究

我国是文明古国,具有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我国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特点,一定能够研究出最适合我们自身国情发展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于西方的经验,我们只能有选择性地加以借b,必须以我国自身的本土教育为主,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大力进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本土化探索,研究出我们自己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理论。

4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注意问题

4.1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者政教育

促进高校学生成长,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目的,但是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心理障碍和道德品质往往容易混合,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⑥无论是在工作形式、内容,还是方法上都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矫正,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潜能,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思想道德教育则侧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人生信仰和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是可以互相融合的,将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针对性。⑦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4.2 调适性教育与发展性教育

前文介绍过调适性心理健康教育针对的群体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主体是所有学生。我国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发展性教育为主,调适性教育为次,⑧强调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采取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心理素质。

4.3 课堂教育与生活教育

为了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使学生系统且完整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会进行课堂教育,但高校学生的心理活动与日常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课堂化,也要生活化,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增强教学效果。

5 总结

总而言之,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在仔细分析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基础研究、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深入整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理论本土化研究,注重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国家储备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注释

① 周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和策略[J].青春岁月,2013(14):240-241.

② 黄建春.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湖南社会科学,2014(4):247-250.

③ 梁日宁,郑文清,杨泽楷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以学生管理的视角[J].时代教育,2015(7):45-45,47.

④ 邵昌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28(10):53-55.

⑤ 刘珊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6):205-206.

⑥ 杨元花.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J].世纪桥,2015(2):63-64.

第3篇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探新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问题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各大高校纷纷开展以来,在近30年的时间里得到了蓬勃发展。各高校基本设立了面向所有在校大学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并通过各种方式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比如开设了以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和心理知识普及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了各类专题讲座、心理游园活动;实施了以全面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测查和以大学生心理问题矫治为主要目的的心理咨询等。它们都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各高校还拥有一批专业素质较高,综合能力较强的心理教育工作者。他们通过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了全面提高。然而尽管如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重预防、矫治轻发展,重理论知识讲解轻实际操作,工作开展方式单一……

虽然传统的课堂教学对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起到积极作用,但当大学生面对发生在实际情景中的心理问题及出现的心理危机时,仍不知如何处理。大学生求新、喜闻乐见的特点使得他们对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有一定的抵触、排斥心理。因此,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探求新颖的、引人入胜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对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二、几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1.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又称音乐治疗(Music Therapy,MT),是一门集心理学、音乐学、教育学、医学等学科在内的边缘交叉型学科。国外对音乐治疗的公认定义是: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音乐治疗师通过运用各种音乐体验及在治疗师、治疗对象之间作为动态的变化力量发展起来的关系,来帮助治疗对象达到健康的目的。它包含三要素:治疗对象,音乐,治疗师。音乐疗法分个人音乐治疗和集体音乐治疗两种治疗形式。上世纪50年代音乐疗法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并于80年代传入我国,目前已逐渐被用于医学、心理学领域,其他领域还鲜少使用。

音乐疗法以患者的自我意识为基础,治疗师借助音乐的力量对患者加以引导,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医学领域的音乐疗法主要结合药物治疗,辅以音乐工具,通过音乐直接作用于人体大脑中枢神经从而对人的情绪实施影响,进而对人的生理机能产生作用。心理学领域的音乐治疗有两种实施方式:一是以语言为主、音乐为辅,对人的心理进行干预;二是以音乐为主的音乐欣赏、音乐聆听、音乐创作等,同时结合语言引导人自我放松,进行意想,舒缓情绪。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引入音乐疗法具有可行之处。大学生爱好音乐,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乐于接受通过音乐达到教育目的的方式。音乐治疗主要以心理发展而非心理治疗为目的,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问题改革相一致。另外,大学生人数众多,集体方式的音乐疗法可以扩大接受心理教育的受众范围。

2.电影疗法

电影疗法(Film Therapy,FT)是由英国著名心理医生贝尔尼·弗德尔发明创立。他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发现电影具有治疗心理问题的神奇功效。此方法目前在欧美国家已得到广泛认可和运用。我国对电影疗法的研究和使用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

电影疗法是电影心理学的一种治疗技术手段。它通过治疗师引导治疗对象观看有针对意义的心理影片,让患者在观看的过程中找到与影片共鸣之处,从而改善自我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达到恢复心理健康的目的。不同影片具有不同的心理学意义,实施电影疗法的关键是治疗师依据治疗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引起他们共鸣的影片。治疗师可通过团体方式引导大家在观影之后进行自我感悟、相互讨论,在互动过程中产生共鸣,升华情感。目前比较优秀的、使用广泛的心理学影片有:《美丽心灵》、《爱德华大夫》、《沉默的羔羊》等。

电影疗法可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因有三:第一,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对晦涩的心理学电影较易理解。第二,看电影是年轻人休闲、娱乐的主要行为方式之一,深受大学生喜爱。寓教于乐的方式与传统的课堂式教学相比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第三,电影疗法操作简便,易于施行,受众范围广。

3.绘画疗法

绘画疗法又称技艺疗法(Drawing Therapy,DT),起源于20世纪初对精神病艺术家的研究。在我国,绘画疗法主要被用于智障型、失语型、自闭型等缺乏社交能力及社交技能人群的研究与心理治疗,对治疗情绪上的焦虑和抑郁问题效果尤佳,在一般人群中的使用不多。

绘画疗法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为理论基础,与著名的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一样,都运用了心理学中的投射技术。不同的是绘画疗法以非语言的绘画为工具,绘画者通过创作将自我潜意识的、不被感知的、受压抑的内心冲突投射至自我创作的图画中,并在创作过程中得到情绪上的纾解和内心的满足,从而达到心理诊断及心理治疗的目的。绘画疗法的核心概念包括象征、转移及投射。由于绘画是距离人类意识最近的一种表现形式,图画中的每个部分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但是绘画又具有主观性和模糊性。绘画艺术大师Robin认为:“人类的思维和心理活动大多是呈视觉性,而绘画艺术疗法正是运用可视图画去呈现来访者的内心世界,通过来访者对可视图画的表达和思考,从而达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绘画疗法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频率不高。目前学校心理咨询使用较多的有沙盘疗法,又称箱庭疗法。与沙盘疗法相比,绘画疗法不受地点、环境、实施工具的限制,对治疗对象的绘画技能不做要求,操作简便、易行。另外,绘画疗法亦可采用团体形式,这对其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广泛使用提供了重要条件。

4.素质拓展训练法

素质拓展训练(Outward-bound)最早起源于战争和户外,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户外体验式教学模式,它具有体验式、开放式、探险式、求新式等多种特点。素质拓展训练的雏形是二战期间对海员海上求生能力的训练,后来增加至体能、人格、管理等方面的训练,训练对象也逐步扩大到军人、企业员工、学生等群体。素质拓展训练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引入我国,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得到了蓬勃发展并被广泛用于军队、医院、企业等社会组织中,学校不常使用此方法。

素质拓展训练是指导老师通过专门针对受训人员特点、问题及要求而精心设计的素质拓展项目,运用团体方式让受训人员在训练过程中体验、感悟、升华,培养他们团体协作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他们坚强的毅力及耐挫力,提高他们自我分析的能力等。“自然理念”是素质拓展训练的重要理念。它强调自然的、现实情境中的训练,主要分水上、场地和野外三种课程类型,每种类型训练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不一。总体来说,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培养各种积极人格品质的体验式教育方式。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素质拓展训练虽受一定的场地、设施限制,但素质拓展训练所具有的主动参与性、情境性、自我教育性、个体差异性等特点是其他教育方式所不具备的。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学生喜欢探新,具有冒险精神,热衷于有趣味性的、挑战性的事物。素质拓展训练中的“穿越电网”、“孤岛求生”、“相依为命”、“车轮滚滚”等项目能带给大学生在其他训练和教学课程中不能体验到的感受。另外,相较于个体心理咨询,以提高群体而非个体的基本心理素质,以解决普遍的、发展性的心理问题而非个体的、非差异性的心理问题为目的的素质拓展训练与大学生群体成长特点、心理需求相一致。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上述四种心理治疗方式具有五个共同点:简便、易操作,寓教于乐,团体互动性强,贴近大学生心理,受众广。它们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引入新的教育方式提供了可行性条件。基于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需摒弃工作中持有的轻发展重治疗、轻能力重干预的错误观念,结合传统的教育模式,探求大学生喜爱的、符合其心理成长特点的、高成效的教育方式。音乐疗法、电影疗法、绘画疗法以及素质拓展训练法可以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式,可以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去新活力。

参考文献:

[1]郑玉章,陈菁菁.音乐治疗学的定义、形成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音乐探索,2004(3):91- 94.

第4篇

关键词: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科技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085-02

目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取得了较快的进步,但是随着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新的形势给学生的成长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同时也给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带了巨大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只有认识到网络心理教育的重要性,逐步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构建网络心理教育平台,才能使网络心理教育充分发挥出作用,然而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并不是很理想,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以及问题

1.高校没有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深入研究。随着近年来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普及,网络科技逐渐融入到社会各领域当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而大学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阶段,因此网络科技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但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高校并没有充分地利用网络科技环境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指导,而仅是片面地考虑到网络对于学生心理的不良影响,而继续沿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从而导致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没有很大的进展。然而网路科技的发展确实存在一些弊端,比如说,网络科技的发展,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一些不良信息也利用网络进行快速传播,这些不良信息确实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网络发展还有是有很多可以利用的优势的,因此高校要加强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从而充分地利用网络发展的优势规避其劣势。

2.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偏重于防治工作。在高校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更多内容是关于心理疾病预防的,比如说: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上,大都是关于心理压力以及心理障碍等调适与指导的内容,很少有关于心理发展性的内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出现了较为片面的理解,把心理咨询与治疗当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心理障碍性问题,另一种类型是心理发展性问题。在所有学生当中出现的心理障碍性问题的是非常少的,而学生的大多数心理问题主要集中于发展性问题上,因此,高校更应该侧重于发展性心理健康指导,从而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为主要的教育目标,进而发挥网络心理教育的功能,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

3.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影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以及实践性较强的工作,这就需要心理指导教师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以及专业的技能,尤其是在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指导之时,还需要教师具有熟练的网络操作技能,然而就目前的现状来看,虽然很多高校已经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指导,但是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并非专业的人员,而是思想政治教师、医务人员或者是其他专业的教师所兼任,这些教师既不具备较高专业心理学知识,而且心理指导的技能也不是很丰富,导致心理健康指导的实际效果并不是很高。

4.没有对网络信息进行筛查监督。随着网路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很多信息是由个人所提供,而且没有专业的机构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导致很多信息都出现失真的情况,特别是网上的心理测验内容,有些内容没有经过特殊处理,最终的测试结果可信度不是很高,但是却很容易对测试者造成心理影响,并不利人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尤其是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低的大学生,受网站心理测试影响,会造成很大的心理阴影,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而且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只注重资源建设,而并没有为访问者与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提供良好的沟通平台,不利于网络心理健康指导的顺利进行。

二、改进策略

1.树立先进教育理念,重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高校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目前大学生正处于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的时期,并且他们的接受能力非常强,但是他们社会经验不丰富,辨别能力相对较弱,某些有心人可能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传播一些不良的思想内容,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就需要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高校要不断规范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实施正确的引导方式,从而使学生的辨别能力得到提升,增强对不良的信息的免疫力,主动避开网络垃圾。同时高校应该正确地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正确合理地利用网络并形成良好的网络习惯,减少不良信息对学生的侵扰,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构建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高校需要加大网络平台建设的资源投入,给予必要的硬件支持,这也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同台构建的基础条件。另外,高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构建丰富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第一,专题部分,设置的内容主要是当前学生比较关注的心理问题,高校可以聘请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丰富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授,并制作成视频到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并能够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一些技巧,从而能够在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时及时自主解决。第二,是基础知识部分,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心理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可以是一些实用的论文或者是一些案例故事,还可以是一些相关的课件以及网络上的资源,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从而有针对性获得知识。第三,网络心理测试系统,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到学生心理状况,并要汇总学生测试的数据进行归档整理,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适应情况、人格特点、情绪变化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从而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信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指导。第四,交流讨论区,学生可以根据关注的认定问题进行讨论,可以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看法,给予必要的指导,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3.加大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能适应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发展需求,实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有较高的素质能力,才能实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需要网络心理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在网络心理教育中能够采取较为先进的技术以及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教学资源等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从而使教学的效果能够得到提升。其次,心理指导教师需要具备专业心理教育知识以及技能。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与普及,网络教育环境更加复杂,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就需要心理教育教师具有较为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以及技能,才能根据学生表现出的不同的心理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再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要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新的形势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才能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最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以及创造精神。在网络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学生接受心理教育的形式是多样的,这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传统的教育方法进行革新,不仅能利用网络课堂,同时要充分地利用在线讨论方式,更积极地引导学生、启发学生,促使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顺利地进行。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心理健康指导教师能够充分地利用高校的各种教学资源,设计创新的教学方式,比如说可以从预防性的心理教育改革为创新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推动传统网络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力度。这就需要高校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培训的力度,并要构建网络交流平台,促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更好地促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另外,高校还可以完善各项激励措施,引进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从而充实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队伍。

4.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首先,高校要加强校园网站建设并要加强管理,加大网络信息的筛选力度,并要以积极的、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建设的高地,避免学生接触到错误以及消极的思想在网络传播,从而充分地发挥网络优势。其次,加强对学生的法制观念指引,促使学生的理性思维以及辨别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减少不良思想文化对学生的影响。

总之,在网络环境下,需要利用网络辅助工具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但是传统的心理教育也不能被忽视,要促使网络心理教育与传统心理教育相互结合,这就给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校树立先进教育理念,重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构建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加大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并要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充分发挥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远,高娜娜.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5).

第5篇

[关键词]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德育;融合路径

2014年9月19日,同志在接见云南民族大学留印学生时指出:“要砥砺品德,笃志好学,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正确方向的指引,为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发展增添了正能量,同时也为民族高校“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赋予了新的涵义。近年来,民族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列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纳入日常教学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均归属于育人体系,是高校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建设,有效融合施教路径,有助于高校课程改革创新,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对于民族高校来讲,应促进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促进施教主体种好综合育人的“责任田”,担当核心价值培育的“承载体”及推进民族团结的“动力源”。为此,准确理解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内涵,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融合构建的根本原则,探讨推动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发展的科学路径,显得尤为重要且迫切。

一、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概述

(一)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1]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民族高校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穿插运用课堂讲授、心理干预、校园文化熏陶等方法,宣讲心理知识,增进民族感情;在教育目标上,旨在帮助民族高校大学生挖掘认知潜能,进行自我适度调控,防治心理困惑,提升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身心抗挫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进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民族高校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完成了教育教学课业安排、开展心理学术研究、培育良好人格等工作,又满足了民族高校大学生端正动机、培养情感、心理矫正的主观诉求;结合大学生身心特点,按年级和所学专业的不同,帮助其消除心理障碍,改进亚健康状态,提高心理素质,开发潜能,培养其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2]同时,针对民族高校大学生来自不同民族地区,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化、思维模式等特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使各民族学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形成正确的民族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民族高校德育的内涵

德育在宏观上是指所有有目的及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3]微观层面的民族高校德育是指民族高校按照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基于自身教育属性,本着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的原则,结合不同少数民族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4]帮助其走出自我闭塞和自我放任的心理误区,有效消解“心理贫困”,[5]加强自我约束,克服厌烦情绪及疲倦、敏感、依赖、逆反心理,确保其心理行为不偏向、政治觉悟不降低、人格品行不脱轨。对于民族高校来讲,德育是一种细节、一种关爱、一种责任,在少数民族学生点滴的日常行为、教师的为人师表、高校的育人环境中,无不蕴含着人性的塑造、品行的规正、核心价值的引领。从本质上讲,民族高校德育具有施教目的一元及学生诉求多元、内容认知及内化体悟、体系精神及方法精确等特性。民族高校应注重吸收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从培育“人”的德性出发,将“民族文化特色”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三)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关系

1.涵容与内驱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健全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完善道德培育方式,丰富立德树人内容,持续增强德育的熏陶力和教育力。《纲要》对德育工作职责、教育目标、担负任务、施教方式及内容的进一步明确,旨在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和影响,使其知、情、意、行与时代要求相合拍,与品德修养相吻合,与实现“中国梦”进程同节奏。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解决学生心理层面的问题和维护其心理健康,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心中的压力和消除不良心理,使他们能从容地面对各种磨难与压力,防止其采取错误、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6]塑造其民族精神,提升其人格素养。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虽然施教发力角度不同,教学内容、具体目标及施教路径存在差异,但心理健康教育被德育所涵容,内驱德育顺畅开展,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精神滋养和文化补充。

2.支撑与依赖

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均被纳入通识教育必修课。当前,有的高校将两者进行量分细化,与学业衡量相挂钩,与评比优秀大学生和取得奖学金资格相联系;注重规范考核制度,调动学生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主动性,促使其自觉参与各种学生团体活动和社会实践。纵观德育发展历程,其本身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其施教基本原理、原则、内容前后衔接,一脉相承。本质上,它是一种“大德育”,涵盖着思想、政治、道德等内容。[4]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助力德育施教主体转变观念,主动将系统的心理知识寓于以学生为本的德育体系。实践证明,教师由权威者到指导者角色的转变,可以有效拓宽德育的理论传授、榜样示范路径,发挥品德塑造功能,帮助大学生在顺利完成学业的过程中,进行适度的心理调整,克服自我发展障碍,使其思想上更加成熟、心理品质上愈加丰富和完善。

3.独立与一致

民族高校德育依托于“两课”,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将哲学原理、政治建设融于其中,注重打牢思想品德基础,促使大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培育良好的性格品质、开发智力潜能、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激发内在动力、维护心理健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7]为此,两者在施教目标上有着本质的相同性,又存在运行渠道的不同。从施教内容看,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德育以转变民族高校大学生道德理念为基点,宣传思想政治理论,加大优秀品德的塑造。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将心理专业知识与心理辅助活动有机结合,关注民族高校大学生情感的培育和个性的形成,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其心理素质,促进其健康心理潜能的最大开发。[8]两者各司其职,互为借鉴提升,良性推进民族高校整体育人工作。

二、加强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所需

高校要发展,改革创新是必经之路。实践证明,不管高校位于何种层次、何种学科领域,只要定好位,瞄准突破点,坚持内蓄正能量,聚力治理短板,就能充分发挥“科研”与“服务社会”的职能,创出高水平的治学之道和办学之路。民族高校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也有着厚实的民族学科基础和人文底蕴。事实上,民族课程构建运行的基础,在于育人本体功能的发挥。当前,民族高校正以“中国梦”为牵引,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机结合,并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倡导爱国、敬业、奉献理念,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践于行。[9]民族高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两类学科的有机融合,不断优化育人路径,调整教学资源配置,进而夯实学术研究的着力点。建立心理与德育双轮驱动的融合发展路径,对于拓展与其他学科内在的衔接面、促进民族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在教学改革中,坚持交叉内容不平行、互补方法不偏颇、融合目标不孤立的原则,通过两者教学理念、路径、手段的融合,形成了特色鲜明、符合民族高校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育人体系。不仅做到了以人为本、以心育德,使两项教育价值实现有机统一,而且能够增强民族高校的“话语权”,提升学科创新的“显示度”。

(二)学生健康良性成长所需

民族高校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量上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具有真挚的民族情感、刻苦的学习精神、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同时部分学生存在心理上的自我封闭、盲目的民族自尊或自卑、单一固化的思维方式、狭窄的人际交往理念等特点。[10]这些个性特征,在心理品质塑造、核心价值观培育等方面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和困难。为此,基于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具体教育目标,将两者教育内容、方法、理念与教育制度相融合,以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德育的路径,以德育模式承载运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构建将心理、品德、思想、政治等因素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进而在民族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土壤中栽培心灵的“生长树”。另外,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中,民族高校要将其作为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按照实地调研、归纳分析、合理排序、科学重组的思路,既要搞好与其他学科、校园文化、课程体系、学术研究、高校改革发展的无缝对接,又要有组织和有计划地进行融合任务分析、教学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教育情境设计和实地论证,通过高校系统规范地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的教育体系,促使民族高校大学生健康良性成长。

(三)增强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所需

民族团结教育在民族高校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反观我国历年来的民族问题,一些民族冲突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消除,究其原因,部分是由于社会个体思想道德滑坡、人生观和价值观偏移、心态扭曲变形导致。民族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历史赋予的责任,需要其固守民族团结的底线,不越违法乱纪的红线。而这些基本素养的获得,既需要民族团结教育,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支撑,[10]否则高校教育工作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要注重启发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两者对教育融合创新的主动性,营造浓郁的融合氛围,探索科学的施教路径,形成前瞻性研究成果,以提升指导实践的实效性,增强心理健康和德育教育融合的可行性。本质上讲,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归属于文化范畴。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发展,切合了各种文化渗透发展的现实需求,进一步凝练了学科教育发展方向,能够有效解决大学知识生产、养成、传播的时代问题,孕育民族团结要素,增强民族高校人文教育功能。

三、构建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路径的基本思路

(一)在教学路径上“融”,增强互补实效

构建运行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路径是大势所趋。当前可从三方面入手。

1.解构原有体系

针对当前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平行发展且既成体系的现状,应以德育实效为融合的起始和归宿,强化心理知识的内化和心理干预活动功能,消除心理教育着力面窄的问题。畅通思想道德修养与形势政策教育主渠道,将理论知识与心理问题案例相结合,努力在网络、科技、环境道德宣讲上下工夫。

2.重建融合体系

结合民族高校学生心理特点,以明确教育目标、灵活课堂教学、丰富学习资源、增强育人实效为基点,破解两项教育融合瓶颈,对接学生现实心理、文化、实践活动需求,对学校课程设置进行动态调整,形成“综合育人牵引、民族专业支撑、施教内容补充”的新格局。

3.搭建渗透式教育平台

要固本守基,找到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的理论依托,夯实综合育人的“点”;以道德养成教育为主,规范施教主渠道,链接社会、高校、家庭的“线”;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整合施教目标与内容,拓展融合的“面”。同时,可运用收集、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等方式,积极融入社区、企业、军队及外来文化,增强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的普适性、综合性和完整性。通过这三方面的立体构建,推进两项教育深度融合。

(二)在施教主体上“合”,打牢素质基础

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有机融合,涉及内容多、涵盖范围广。然而,最关键的就是施教主体上的“合”,既要规避简单的拼凑、机械的组合,又要防止施教主体入口无标准、考核无依据的问题。

1.人无我有,健全队伍

分类优化两项教育教师结构,将熟悉民族政策、精通教学业务、了解心理知识、掌握德育技能的教师吸收进来,并按照学校、机关教辅、二级院(系)、班级四个层次,调取不同民族的学生骨干,组建团体,增强融合教育的力量。

2.人有我优,提升素质

改变当前的“柔性”学习为“刚性”培训,定期组织专题教师学习研讨,并与教师晋级、评定职称相挂钩,使其教有劲头、研有盼头。针对辅导员队伍薄弱的问题,在把好“入口关”、“培训关”的同时,组织其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其心理动态,摸清德育底数,增强心贴心、面对面帮带效果。

3.人优我专,突出特色

针对一些民族高校学生自我封闭、自信心不强等问题,创建融合教育的质量论证制度,坚持“韧性”原则,注重保持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连续性。树立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意识,将两项教育融合机制纳入民族高校育人工程,大力排解学生的烦心事、挠头事。通过“惠生工程”的实施,激发大学生奋发向上的正能量,达到“水利万物生”的效果。

(三)在学术研究上“统”,搭建融合平台

创办有特色、高水平的民族高校,需要规避同质化的问题,打造特有的办学理念与风格。当前,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相融合是民族高校办学的一条创新之路,而创新的层次与领域必须在学术研究上进行有效的“统”,进而统一搭建融合的平台,提供创新施教的舞台。

1.加强“以心育德”实施办法研究

要以学生综合发展为研究课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校正思想偏差,使其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基本道理,进而夯实其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重点在“以心育德”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上下工夫,特别是将融合内容进行目标分层、过程分层、练习分层、考试分层、辅导分层。同时,要特别关注集体备课、课堂观察、练习、作业等工作重点。

2.加强破解“各自为政”模式研究

民族高校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衔接,尤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上,要打破“各行其道”教学模式的桎梏。比如,针对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不善交际的问题,要分析主客观原因,找到心理干预的契合点,引导其树立良好的交友观。

3.加强“以德育人”的路径研究

在加强“以心育德”实施办法和破解“各自为政”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巩固研究成果,使民族高校师生自觉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融合教育机制,探索知行合一教学实践模式,引导大学生加强社会公德的培育和实践,进而实现以德育人的目标。比如,在民族高校建立德育基地,利用升国旗仪式等活动抓紧抓实传统美德教育的日常行为规范,特别是与政治课、各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等相结合,使学术研究的成果自觉运用于育人环境体系中。在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路径必须动态构建,持续改进。为此,民族高校要准确把握融合的规律,不断加大课程开发力度,汇聚多方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方案设计,增强施教主体功能,加大学术理论研究,通过多维构建、科学推进,完成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刘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成功(教育版),2013,(20).

[2]众心.心理健康教育要以人为本[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6).

[3]聂美琦.试述社会化心理机制及对改进中学德育的启示[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3,(6).

[4]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金荷香.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与创新———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6).

[6]李娅.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实践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1.

[7]吴盈英.基于主体性教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美与时代(下旬刊),2014,(4).

[8]汪满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就、困境、出路[D].河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

[9]陶元.以美育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J].前沿,2013,(8).

第6篇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学校重视不够。目前,仍有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是有些高校没有积极的预防措施。据调查,有些高校领导认为只要学生不出事、不走极端就是心理健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报道的那样严重;其次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受学校重视,资金投入少,还存在一些错误认识,有的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有些学校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迫于形势而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而相应的人员也都是兼职挂靠,无专业人员。

2.对心理问题认识不清。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心理问题简单地看作是患精神病,因此部分有强烈心理咨询愿望的学生对心理咨询中心也只好敬而远之,担心去心理咨询被人发现而被扣上“患精神病”的帽子,因此他们只能独自找些资料或向身边的同学、朋友求助,而不能向具有专业技能的服务人员咨询。这大大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3.专业人员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要求都很高。很多学校忽略了它的特殊性,把心理健康教育看得过于简单化,认为谁都可以来做这项工作,因此目前各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还存在拼杂性,专业人员缺乏。

4.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目前,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多是以讲授为主,基本是“满堂灌”。很少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现实结合起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据调查,有些高校试着采用讲授、录像教学、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讨论、拓展训练等多种教学方式,把学生引入到情景中去,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心理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另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结合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别进行教育。目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地集中在家庭贫困、环境适应、人际关系、网络依赖、求职择业、恋爱情感、社会评定、生涯发展等问题上,因此,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素质训练等不同的专业手段,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科学性、针对性。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对策

1.正确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首先要认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出发点,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增强心理调解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不能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是给学生诊治心理疾病,也不能把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等同于精神病患者,这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其次,认清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性和多样性。不同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心理需要也不同,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学生中产生“网络上瘾症”、“人际关系疏远”等新的心理疾病类型,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教育的薄弱,大学生心理耐挫折能力差等问题凸显;同样也不能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思想政治工作混为一谈,或者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的看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开展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应在必修课的基础上,注重选修课、专题讲座、竞赛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目的是既要做到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又具有针对性,以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应注意阶段性,根据不同时期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不同,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从原则上讲,凡是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模式,都可以选用。如可以建立多层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帮助体系,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和心理咨询;通过举办知识讲座、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积极有效的宣教活动;通过校报、广播、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采取多种形式的心理拓展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心理调控技能,以发展、完善其心理品质;加强各学科教学中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渗透,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融入到各科教学中。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各学科的渗透。据资料统计,国外高校专职心理咨询人员与学生的比例大致为1:400,而我国由于心理学专业建立较晚,所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人员缺乏,再加上近几年的高校扩招,使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和在校生的比例与国外相比相差甚远。各高校应该积极引进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或加强现有任课教师的专业教学技能的培训,形成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的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其次,为保证对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影响,各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观念,注意自己的行为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有意识地把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第7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学生;心理教育;心理健康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招生数量和办学规模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与此同时,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现,有心理障碍和问题的学生在高校学生群体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严重的还导致了恶性事件的发生。我国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此,研究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加强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研究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学生心理特征

每个时期的高校学生都带有其特定的时代气息,在他们身上能够折射出社会大环境对他们心理成长的影响。当前的高校学生主要有以下心理特征:

1.自卑心理与自负心理的矛盾

来自不同家庭的高校学生既存在自卑心理又存在自负心理。家庭条件相对一般的学生往往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在学习、生活过程中表现出自卑心理,存在孤独感。而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学生往往心理上比较乐观,容易产生不切实际、盲目乐观的自负心理。家庭环境是影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最直接因素。

2.渴望被认同的心理

高校学生充满奇思妙想,敢想敢当,敢于实施,很多学生希望自己能在学生群体中崭露头角,得到周围同学和教师的认可。如果在尝试的过程中受到挫折,容易产生失落情绪,会认为自己的才能被忽视了。高校学生有着强烈的被社会认同的心理,一旦出现不被认可的情况,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3.反叛心理

在传统管制型教育模式下,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等的。学生处于从属地位,教师有着明显的话语权。学生长期处于这种压抑环境中,造成了他们的反叛心理。进入高校的他们,学习上已经不存在太大的压力,向往自由的高校学生对传统的管制教育比较反感,希望学校能够给予一定的自由度。自由和纪律本身就是矛盾的,这就在无形中对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造成了一定的隔阂,给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

4.恋爱价值观

恋爱是大学生永恒的话题,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他们渴望恋爱。但高校学生心理上并没有完全成熟,缺乏恋爱经验,在遇到感情纠葛时,往往采取过激行为。这也是困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道难题。高校学生应当正面直观的面对恋爱问题,树立正确的恋爱价值观,既要有追求爱情的勇气,又要具备承担爱情责任的能力。

5.人生目标茫然

进入高校的大学生随着学习压力的陡然剧降,出现了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生活目标随波逐流等问题,常有生活无意义感,人生目标茫然。古语有云“预则立,不预则废。”从迈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学生就应该了解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这个社会为自己提供了怎样的发展空间,自己的人生坐标又在哪里,以朝着这个坐标不断地调整自己前进的方向。

三、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对策研究

1.加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培训

虽然在高校中已经普遍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很多从事高校心理咨询的工作人员主要由辅导员或德育工作者担任,他们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心理学培训,缺乏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培养教育没有纳入到正轨。高校要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就必须对心理咨询人员开展系统化、有针对性的培训。

2.利用网络等新形式及时进行辅导

很多的高校学生在心理咨询中心或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不敢或不愿完全敞开自己的心扉。这就导致了心理咨询工作人员无法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以致于无法科学合理的“对症下药”。网络技术的普及以及网络世界的开放性、虚拟化等特点,使得高校学生可以在不暴露自己真实身份的前提下无所顾忌地敞开心扉,释放自己心中积压的苦恼与烦闷,通过网络尽情地倾诉与宣泄,从而使心理压力得到释放和缓解。对于从事心理咨询的工作人员来说,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资源,准确及时地把握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使得心理咨询工作开展的更有效果。

3.建立朋辈聊天室等资讯途径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大力宣传,学生也逐渐摆脱了对心理咨询的种种误解。但是高校学生中能够走进心理咨询中心,对心理咨询工作人员敞开心扉接受咨询的学生并不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在选择倾述对象时更倾向于向同龄人倾述。而在高校中建立朋辈聊天室,是缓解不愿走进心理咨询中心的学生的心理压力的一种有效途径。高年级学生作为朋辈咨询员,可能不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教育理论,但是他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学习生活实践经验去与那些需要咨询的学生进行沟通,使得需要咨询的学生摆脱向心理咨询工作人员进行心理咨询就是接受思想教育的心理阴影。

4.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的良性互动

影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很多,既有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外在因素,也有学生个体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内在原因。首先,家庭是学生心理成长的最初也是最直接的因素。从家庭生活不美满的环境中走出来的高校学生往往行为比较偏激,因此,父母在关心子女生理健康的同时,也应当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有的家长甚至与子女基本上没有沟通。其次,学校在传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在向学生传播着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变化规律。第三,社会是高校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主要实践场所,同时社会也通过各种媒介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成长。因此在面对就业这样的实际问题时,家庭应该鼓励支持,高校应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进行引导,社会则应该提供就业、创业机会。另外,学生这一主体也应该深刻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职业取向,端正职业态度,创造自身条件。因此,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发挥积极效应,学生才能取得职场的成功。

5.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学生的课外空余时间相对较多,且他们往往对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充满了兴趣。学校可以经常性的组织一些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心理健康研讨会、社会公益活动等。通过心理健康课外活动让学生体验、反思和反馈思想情绪的变化。与此同时,学校也应该建设好校园文化氛围,办好宣传栏、做好宣传广播等,使学生时时处处接受熏陶。

6.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评价、预防及治疗体系

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评价及治疗体系已迫在眉睫。很多高校在新生入学阶段会通过新生问卷调查等方式来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通过该措施,可以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有个大致的了解,也可以从中发现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及有针对性的治疗。对高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价,不仅有利于掌握高校学生总体的心理变化趋势,也有利于把握学生个体的心理变化历程,针对个体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目标。

四、结束语

第8篇

【关键词】 挫折;环境;交往;开展;培养;心理;健康 教育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重要阶段,面临学习,交友,恋爱,成长,就业种种发展问题,当代大学生渴望成才,追求理想,心理健康教育是成材的基础。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时展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要求,是德育创新的要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是深远的。

挫折是什么呢?

挫折是人们再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受阻,因无法扫除障碍而产生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

1 引起大学生挫折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我国目前的大学生正处于由少年向成年人过度的青年中期。在这一时期,面临着明显的生理和心理成熟转变,由于大学生活的特殊性,他们的心理问题也带有明显的独特色彩。因此,所遇到的问题也具有特殊性。

1.1 环境适应问题。学校环境对大学生尤其是新生有重要影响。另外,大学的学习条件和方法都发生了改变,有些学生入学前学习优势被打破,有的学习方法不当,不适应大学学习方式,觉得不能施展自己才华,这些在心里上承受较大压力,会影响其信心,带来烦恼及否认自我等心理疾病。

1.2 人际交往问题。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主要是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以及与家庭亲人朋友之间的关系。但主要表现在与周围同学,朋友交往问题,特别是与异性朋友交往问题。

1.3 与性相关话题。受意识的困扰以及由失恋造成的不适应。还有的对自己身体长相不满。更有一些包括早年性经历带来的影响,性伤害后的心理问题既某些异常等等。

1.4 特困生心理问题。据调查显示,特困生有心理问题的比例要高于普通学生。他们往往因为家庭的贫困而感到自卑。因此,这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和自尊心受挫,长期下去容易产生心理疾病。

2 高校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1 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纳入德育工作计划。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要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科学安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各高校应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

2.2 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心理专题讲座。可根据不同群体,不同年级的特点,设立专题性质,来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共性问题。还可以进行心理卫生方面的集体公开咨询活动,这也是一种普及和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重要途径。

2.3 动员各方面力量,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要结合教学工作过程,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政治辅导员不仅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也要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发挥积极作用。

2.4 要重视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高等学校开展心理咨询或辅导工作,对于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学校心理辅导或咨询中心,开展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

2.5 要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通过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参与意识,提高广大学生的兴趣,促进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6 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学校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注意同家庭和社区建立联系,逐步形成学校与家庭、社会相互协作的心理健康教育网。要充分利用医疗、社区等社会资源,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3 高校的政治辅导员如何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3.1 政治辅导员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要培养成不断进取的作风,具有顽强的意志。

3.2 政治辅导员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习惯。

3.3 政治辅导员鼓励学生主动与人交往,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要有完整的和谐健康体格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3.4 政治辅导员应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要矛盾的看问题,处理问题,要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善于调节自己情绪,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

3.5 政治辅导员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提高学生自我能力,勇于自我批评,以便使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环境变化。

3.6 政治辅导员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对待、解决就业、恋爱、婚姻以及现在经常出现的网恋。

政治辅导员要为促进学生正常心理的发展呕心沥血,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心理健康,为国家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胡振开 主编的《教师实用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

[2] 章志光 主编的《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