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医学入门基础

中医学入门基础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11 16:41:4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医学入门基础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医学入门基础

第1篇

1讨论时间的设置

根据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在完成中医学与古代哲学、脏象、经络、诊法、养生与防治等各阶段教学任务后,布置思考题,分别在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体质学说、诊法、防治原则部分授课后,安排4学时进行专题讨论。

2讨论专题的选择

讨论专题的选择,根据教学大纲内容及目标,选择不同章节的内容而形成。我们在设计讨论专题时,注重中医传统思维方法的横向性联系及中医基础知识点和面的联合,这是讨论专题能否深入触及中医基础理论脉搏的关键。如讨论人体气血化生的生理过程及其相关脏腑的作用等等。

3实施方法

将2011级中药专业普通班作为试验班,以8—10人为1组,每组以教师为主持人并负责解答,学生主讲的教学形式实施。学生推荐1人为代表,在充分准备基础上进行脱稿论述,可以采用以口述为主,板书和多媒体等形式为辅的方式;论述完成后,请组内同学进行提问,批驳,整组同学展开讨论;讨论结束后教师上台进行总结’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讨论专题,并能够在理解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基础上,从中医的病理生理角度进行中医专题分析。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勇于积极表达不同意见,激发学生能从兴趣出发深入思考专题,调动学生学习中医基础知识的主动性。

4讨论式教学法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的必要性

国际21世纪委员会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共处,适应社会发展”。目前,中医学基础的授课对象是刚入学的新生,他们普遍缺乏相应的中医专业基础内涵培养过程,所以,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容易感觉兴趣缺失和动力不足,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教师的课堂授课方法无法吸引他们的学习。经实践发现,在中医教学各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主动讨论和展示学习能力的多种机会能使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前景取得最大的成果。讨论式教学法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作为“导演”,对学生的中医思维加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则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中医思维探索及建设活动。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问题一思考一探索一解答”的积极状态。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会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来寻求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基本规律的实质,如果学生就这些不同观点和看法展开讨论,就会引起学生对中医学的高度兴趣和注意,从而产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协同性的中医基础理论学习。

第2篇

关键词:中医学教学,中医经典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x.2018.10.028

中医学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繁荣昌盛、防病治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学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演变,在这个过程中由各大医家不断完善,不断修正,从而慢慢造就了中医学这个民族的瑰宝。中医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而经典正是我们了解、认识中医学的重要途径。通常提到的经典,主要是指《黄帝内经》、《金匮要略》、《温病学》四门中医学科。不读经典,难为大医,然而现在中医院校的经典教育正面临着被忽视的尴尬境地。

1经典教学的重要性

本次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学生认为经典学习在中医学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几乎所有的专家有认为经典学习在中医学习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材在编纂的过程中,基于各种考虑,必然经过了很大的修改,中基、中诊、方剂都是便于入门的教材,而经典才是了解中医理论以及临床的重要途径。

2中医经典教学的现状

中医经典课程在中医药高等院校教学工作中的地位正在快速下滑,经常有医生提到现在学生的经典功底太差,课程设置也不如当年。回收的问卷中,60%的同学都认为现在的经典教学不够满意,几乎所有的专家也都对中医经典的教学现状提出了质疑。

(1)大量的西医课程冲淡了中医学习。现在的高等中医院校普遍大量开展西医课程,甚至到了本末倒置的地步。有些院校大力宣扬西医学科目的重要性,导致中医院校学生毕业后更加崇尚西医,用西医方式思考。据调查显示,同样在5年的时间内,西医院校学生只需要用1/60的时间学习中医(约60课时),而中医院校学生却需要用1/3的时间学习西医(约1200学时)。[1]

(2)对传统知识的掌握不足。中医经典课程从本质上来说是古代文学,由于撰写年代的资源限制,大多简短精要,语言显得有些晦涩难懂。一些对中国古代文学了解不够深的同学,学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开展国学类课程势在必行。

(3)中医经典类课程的课时分布不合理。自中医药高等院校开办以来,中医经典类课程的课时一直在变动。刚刚建校时中医经典学习的课时非常的多。甚至《内经》一门课就有414个学时,四门课程加起来一共最多有859课时。[2]同样也有很多学生报告经典课程时间太短,现在,大多数学校的经典课程单门课时都不超过80课时。甚至沦落成为选修课。有些院校的《黄帝内经》课时竟然只有短短36学时。

(4)考核方式单一。现代中医院校对经典科目的忽视,导致现在对于经典科目的考核不够严格。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检验与督促的重要方式。现在的经典考试大多采用期末突击的方法,不在意背诵与理解。很多学生真正掌握的经典知识都很少。朗读与背诵是学习经典的最好方法,目前学校的教育体系并没有保证学生基本的读背。[3]3对当前经典教学方式的改进

现在的中医经典教学显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为了解决中医经典学习的问题,研究者特意向学生与参与调查的专家请教,博采众长。通过与学生的现场访谈法,问卷调法,和针对专家的德尔菲法,我们将学生与专家的意见整合如下。

3.1西医课程与中医课程的平衡

(1)浓缩西医课程。在现代医学的背景下,西医是中医医患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中医学生掌握西医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目前中医院校的西医课程杂而多却不精。专家认为西医课程的开设是必要的,西医基础学科的学习必须要进行,重要的西医基础课程应该重点学习,而部分西医临床课程可以选修,为中医学的课程让出时间。

(2)拓展中医课程。中医类的课程被西医学占了很大一部分空间,为了找到中医药院校培养中医人才的平衡点,在浓缩西医课程的基础上,应当拓展中医课程。包括拓展经典学科的学时,开设大量中医学类的临床训练课程,使中医学的学习更加贴近临床。甚至可以开设中医各家学说、古籍学习、国学的选修课,拓展中医学子的中医思维。

(3)开设选修课。除必要的西医课程和大量中医必修课程以外,学校可以开设中医和西医学科的选修课,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与发展的方向。对西医学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修西医类的学科,而一心钻研中医的学生可以选择中医类的学科。

3.2加强对传统知识的学习

在中医学习过程中,不论是中医经典课程,还是古籍文献查阅,都离不开扎实的古代文学功底。中医学在很大程度上脱胎于中国古代哲学,所以对“国学”的了解对于中医学生而言,是中医学习的一个重要工具。古语有云“秀才学医,笼中捉鸡”,所以开设中国古代哲学、古代文学的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西医院校入校的第一学期,不会学习医学类的学科,首先会学习基础学科。这一点上可以效仿西医院校,在入校的第一学期,先开设中国古代哲学、古代文学等课程,为中医思维与文献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3增长经典学科的课时

比较黄帝内经与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性,大部分专家都选择了黄帝内经。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体现,与其花大量的时间学习由现代人编撰的中医基础理论,不如用大量的时间学内经。所以经典学科的课时增长到100学时以上是十分必要的。

3.4考核方式的改进

据调查显示有的学校通过频繁的考试来保证学生对于经典的掌握程度。[4]这虽然可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但确实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中医院校可以每学期开学时根据各个年级对经典掌握状况的不同,进行经典考试,甚至可以举行中医知识月考。

第3篇

关键词:脑;髓海;五脏;五行;肾精

中图分类号:R22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5-0013-02

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不少学者基于脏藏精气而不泄,满而不能实的生理特点,欲将脑另立为脏。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确实有值得商榷之处。《素问・五脏别论》云:“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其中“方士”提出了“以脑髓为脏”,《内经》成书年代,正值“诸子I起,百家争鸣”的年代,“方士”的“以脑髓为脏”的观点没有得到内经作者的肯定,在医疗实践中疗效甚微是其很重要的原因之一。笔者将从生理、病理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生理上

1.1脑的生成《灵枢・经脉篇》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后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脑由髓汇集而成,故名“髓海”。《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髓者,皆属于脑。”《黄帝内经》中已经认识到脑由髓精汇聚而成,髓为精所化而成,肾主蛰守,为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因此脑与先天之本―肾的关系十分密切[1]。《医宗必读・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论》[2]中云“盖婴儿未成,先结胞胎,其象中空,一茎透起,形如莲蕊。一茎即脐带,两蕊即两肾也,而命寓焉。水生木而后肝成,木生火而后心成,火生土而后脾成,土生金而后肺成。五脏既成,六腑随之,四肢乃具,百骸乃全”。《医林改错》[3]曾云“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骨上行人脑,名髓海”。《医学入门・天地人物气候相应图》[4]中云“脑者髓之海,诸髓者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尾骶,髓则肾主之。”《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也说:“盖肾主骨,肾系贯脊,通于脊髓。肾精足则人脊化髓上循人脑而为脑髓。”从传统著作中,中医学的观点为肾藏精,精生髓,髓汇为脑,脑的生成,与肾精密切相关,肾为生髓之官,脑为聚髓之海,先天之精是脑髓生成的原始物质。

1.2脑与五脏的关系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将神、魂、魄、意、志分别隶属于心、肝、肺、脾、肾,为此五脏所司,即所谓的“五神脏”。心藏神,脑为元神之府,心主血脉,运血上至脑,濡养脑脉,血足则脑髓充盈。肺藏魄,为气之大主,朝百脉,与一身之气在胸中形成宗气,助心行气血上至于脑。脾藏意,主运化水谷,脾的运化功能正常,气血化源充足,同时,脾主升清,清阳出上窍而上达于头。肝藏魂,主疏泄,气机条畅,气血调和,则脑清神聪。肾主志,藏精,精生髓,髓汇聚而成脑。“神明”由心所主,“脑为元神之府”,五脏内藏五神,心神、脑神、五脏神关系密切,相互为用,在心神的控制调节下,维持着人体心理生理活动的整体性。[5]

[KG(0.15mm]1.3脑与五行学说中医学五行学说即将自然界各种事物与人体的脏腑组织、生理病理现象广泛相联系,通过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的方法把他们分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的五行之中,用以阐释人体脏腑组织在生理病理方面的复杂联系,以及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6],形成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推论模型。五行学说在藏象学说中的应用,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归纳人体脏腑的各种活动,构建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并以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来分析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以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规律来阐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据此推论肾藏精,精生髓,髓汇聚而成脑,脑当五脏属肾,肾属水,脑当五行可配为水,取类比象脑为髓海,髓为膏样物质,似水之性状,因此脑的五行归属应与肾同为水[7]。[KG)]

2病理

2.1先天禀赋不足―脑的生成之源匮乏《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生命之源,是脏腑形体官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素问・五藏生成篇》云:“诸髓者,皆属于脑。”《素问・逆调论》曰:“肾不生则髓不能满。”直接指出脑髓由后天肾精所化生。肾中精气实于下则髓海满于上,精生髓,源源不断地从下上输于脑。因此,肾中所藏的五脏六腑之精,是脑髓化生的源泉。若先天禀赋不足,素体偏虚,肾精匮乏,生髓无源,表现为则脑髓不满,脑的生成失常,脑的记忆、运动、感知、思维功能失常。

2.2后天施泄过度―脑的生理功能失常《灵枢・海论》云:“髓海不足,脑转耳鸣,胫酸冒眩,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脑为髓海,元神之府,神机之用,后天施泄过度,不知持满,肾中精气亏虚,不能生髓,髓海空虚,髓减脑削,形成头晕、健忘、痴呆、嗜睡、耳鸣、腰膝酸软等证髓海不足类的病症,在临床治疗中多采用补益肝肾,填精益髓的治疗方法。[8]

3小结

中医脑病的发展还是应回归到传统中医学理论发展模式中,提出新的学术观点还是应遵循中医学实践―理论―实践的传统方法,以临床疗效作为有效的检验手段,方能真正促进中医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新玲,周安方.肾脑相关理论初探[J].湖北中医学院,2006,8(3):36-37.

[2]李中梓.医宗必读[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3]王清任.医林改错[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14.

[4]李{.医学入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3.

[5]张婵娟,于铁成,王兴《黄帝内经》对五脏生理功能的认识[J].河南中医,2014,7:1221.

[6]张玉清.五行的组合与化生[J].中医学报[J].2012,1:26-29.

第4篇

对《中医基础理论》(简称中基)初学者常常感到深奥难懂而无所适从,其固然与古奥的文意、抽象的内容以及独特的思维方法有关,但囿于单一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其主因。因此,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有必要采用中医临床验案、图示、启发式提问以及专题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将抽象、古奥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知识的兴趣,快速地建立中医思维方法,培养中医学表述方式以及综合创新能力,为中医学后期教学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1 巧用验案 激发中医学习兴趣

中医理论源于临床实践,又不断在临床实践中完善。根据学习的“先感知、后理解、再巩固、终运用”这一基本心理过程,中医的感性知识只能从临床中来获得,如传统中医学习的“家传”、“师授”等教学模式,就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中医早期教育中的重要性[1]。然而,现代中医高等院校的早期教学,采用的是西医院校的基础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纯理论的传统教学法,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笔者基于目前中基课程的纯课堂教学设置,结合传统中医教育的“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特点,采用中医临床验案教学,通过模拟临床,在激发专业学习兴趣的同时,强化教学效果。如在讲解“阴阳学说”时,利用学生求知心理,借养生案例设问。如时值冬令,家有一男性长辈,年届花甲,意欲进补人参(红参)。该老人患有宿疾(高血压),刻下头晕耳鸣时作,腰膝酸软,大便干结,时伴有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舌红少津,脉弦细数。试问能进补否?留下悬念的同时,开始阴阳学说内容的展开,在阐述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时,以上述案例为引子,来加深学生对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及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的理解,并运用阴阳学说来确定治疗原则、分析归纳药物的性能后,学生往往能自行产生答案,即该老人系“阴虚则热”的虚热证,治当滋阴潜阳,而红参性温味甘,属阳,故不宜补之。由此点出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自然也就能领会“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故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阴阳……设能明彻阴阳,则医理虽玄,思过半矣”(《景岳全书》)的意义所在。当然,案例教学的设计,应切合教学目标,力求浅显易懂,把握好恰当的教学时间。

2 借助图示 强化理性知识感知

中基课程以较强的理论性和叙述性为特点,传统教学往往采用板书兼口述、以“经”释义等形式。然而,对于一些过于抽象复杂的概念、原理以及具有独特思辨性的理论,如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采用纯文字及文言性用语的教学形式,易产生单调、枯燥、生硬的教学效果,也难以使学生快速地理解、记忆、掌握。故可借助多媒体等图示手段进行辅教。如在授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后,可借用太极阴阳图,对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与互藏、消长平衡及相互转化等涵义、意义,进行直观性阐释、小结;又如,在用阴阳学说阐释人体生理、病理状态时,借用黑白柱状图,来表示在机体生理阈值范围内的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及偏离阈值范围的阴阳偏盛、阴阳偏衰等病理状态,从而强化学生对阴阳学说理论的直观性感知。借助图示法可突出事物的本质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使抽象枯燥、复杂难懂的理论变为具体、直观、形象、简约,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具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也必须认识到,中医理论体系的独特性,决定了其高度抽象、整体、动态、思辨的特性,不能单纯地用直观式图示教学来表达,因此,在设计图示教学时,须防止过于直观而影响理性认识的深入。

3 启发式教学 建立中医思维方法

教会学生运用中医思维方法,是学习和理解中医基本理论的入门途径,也是其后深入研究中医学的必要手段[2]。通过课堂上“教”与“学”之间的问答形式,理顺授课内容中的逻辑轴线,是开启并建立中医思维方式的主要手段。在讲深、讲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学会从宏观的角度观察事物,用哲学的思维去分析研究,逐步形成中医思维能力,最终达到能自觉地运用比较、演绎、类比、司外揣内、试探和反证等中医具体思维方法。例如,在讲授藏象学说,阐述“藏”、“象”的字面含义及其基本概念后,提出藏与象之间的关系如何?让学生思考。又如在讲授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及与形窍志液的关系后,留下“试用中医诊察‘心主血脉’功能的方法,阐述藏与象之间关系”的思考题,让学生讨论。通过教学互动,逐渐使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从感知到理解、巩固,进而能自觉运用、分析,从而能全面、深入地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精髓,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4 专题讨论 培养专业综述能力

教育社会学认为,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满堂灌”式授课,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而影响教学效果。根据教学设置,中基本科教学中开设了讨论课,这为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及表述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中基讨论课中,根据阶段教学目标,注重思维方法的横向性引导及强化训练,选择分述于不同章节的内容而形成的讨论专题:如人体津液代谢包括哪些生理过程?主要与哪些脏腑有关?各起何作用?等等。在引导学生主讲后,指导学生在解析题意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阐述,并将相关内容前后加以联系、分析、比较,最后得出结论。此外,文言用语是中医学表述的最大特点,由于中基课程中大量的术语是直接沿用古代文献,如“肝失疏泄”、“小肠泌别清浊”等,故在教学中,除要求学生通过文字表象,掌握术语含义,从生理、病理角度把握深层的内涵外,还注重中医文言表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运用中医专业术语进行表述,使他们能够自觉、准确地运用中医的表述方法。

总之,中医基础理论是构筑中医药学的基石,而中基课程的授课教师不仅是中医初学者的启蒙者,更是专业动力的激发者,合理地运用各种有效教学方法于中基教学中,才能为中医后期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5 参考文献

[1]吴鸿洲,程磐基.古今中医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2):10-13.

第5篇

【关键词】脾;胰腺;肝;解剖学

对脾的最早认识可追溯到秦汉以前时期,古人就将动物的脾脏作为日常饮食。《诗经》有:“嘉肴脾,或歌或”,脾是将切碎的脾肾填入肠中炙成的一种灌肠[1]。

在《黄帝内经》中“脾与胃以膜相连耳”对人体的脾脏作了最基础的描述[2]。虽未对脾的具体形态没有详细记载,仅从中可以看出脾胃关系密切。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3]。虽只涉及脾的粗略位置,虽不及西医解剖学描述的直观与精细。但中医古代文献对脾形态的记载并非浅尝辄止。以下是中医与西医对脾的形态进行比较:

1脾的位置

考诸文献,对于“脾”横向位置的记载,古代医籍中大致有中央、右、左3种说法[4]。若单从解剖实体看,中医之“脾”的位置应该居左[4]。如《类经图翼》云:“与胃用膜相连而附其左上”;《针灸大成》言“脾掩乎太仓(胃)附脊十一椎(第十一胸椎)”。此外,流传在世的许多明堂图或内景图都明确标明脾在腹腔中左季肋的深部、胃的背侧左上方。现代医学认为,脾脏位于左季肋部,胃底左后方,与第9~11肋骨相对[5];同时,以膜与胃相连而又位于胃的上方的器官只有肝[6],且肝也掩盖着胃前壁的大约50%[7];相反,脾与胃的接触面积约占胃后壁面积的大约20%[7]。即可得出,中医的“脏腑脾”应是指西医的“解剖肝”[8]。

2 脾的形状、结构

《类经图翼》《医宗金鉴》都提及脾“形如刀镰”;《医学入门》中有脾“扁似马蹄”延续了王冰注释《素问》中“脾,形象马蹄”。就现代医学角度下脾呈椭圆形[6]而言,“扁似马蹄”之论更加接近实体。而“形如刀镰”更接近狭长略呈三棱形[9]的胰。但《医纲总枢》中描述:脾“形如犬舌,状如鸡冠”,其中“形如犬舌”更贴近形容胰的形状,但“状如鸡冠”在现代解剖学中,由于脾的前缘有明显的脾切迹,因此从胃面看去很象紫红色的鸡冠。

论脾的结构,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说“脾有一管,体像玲珑,易于出水,故名珑管,脾之长短与胃相等,脾中间一管即是珑管。[11]”其所谓珑管即相当于今之胰管[4]。虽错误地将胰的结构认为脾,但对历史上少有对胰的记载作了充分的补充,略知其重要。

3 脾的大小、重量

《难经》详细记载了“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将数据按照秦汉的度量衡[12]折算成今天的计量单位,《难经》所述之脾重337.5~435g,扁广6.96cm,长12.6cm,散膏重100~125g。再参考,近年有学者研究,将历代医家有关脾脏解剖的记载总结如下:脾重约547g,扁广均7.1cm,长约11.8cm[13] 。现代人体解剖学成人脾长约12cm、宽约7cm、厚约3~4cm、重量约为150g[9]。相互对比之下,就脾的重量差距较大外,其它规格皆相近。

4 脾的色泽

中医关于脾的颜色有三种说法,分别为:①《医贯》《医事启源》等书记载:“脾如马肝赤紫”;②孙思邈《千金方》记载:“凡脾脏像土,与胃合为腑。”得知脾的颜色呈棕黄色;③《素问》谓“脾色黄,宜食咸。”此等“脾色黄”之论并非指脾实质脏器本身的颜色,而是循五行学说下的藏象之“脾”与中央土相应之色[4]。而“脾如马肝赤紫”之论与现代医学观察下的脾呈暗红色[6]极为相近。

5 结语

中医学对脾形态学的认识,虽众说纷纭,但对中医脾藏象系统框架不仅没有阻滞,反而使其向着整体的、联系的、动态的方向发展。中医学结合几千年的临床实践并采取黑箱方法来探索人体脾的生理功能和各种病理现象,侧重在对人体的动态生命过程的思辨与推理上,而不是脾的各种不同的形态结构上。据中土五行学说来讲,脾的功能和其他脏腑联系是呈立体交叉的空间思维,并非点到点的线性思维。单纯地将中医学中的“脾”对应现代医学的某一脏器来研究,更是否定中医整体观念的主导思想,虽借鉴现代医学的先进手段明确了脾的形态,但仅从形态学解释中医藏象脾是远远不够的。

参考文献

[1]张玉书,陈延敬.康熙字典.[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0:14.

[2]崔应珉,王淼注.黄帝内经素问.[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188.

[3]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34.

[4]王帅,郭允,刘文科,等.脾与中医之脾、散膏的关系探讨[J].中医杂志,2012,53(4):276-278.

[5]窦肇华.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82.

[6]严振国.正常人体解剖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15.

[7]徐恩多.局部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7.

[8]曾志勇,张力华,罗友华,等.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论中医“肝”和“脾”的实体[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3):4-10.

[9]柏树令.系统解剖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5,148.

[10]安瑷麒,张瑞霞.中医的“脾”及其解剖学基础[J].包头医学,2004,28(4):33.

[11]王清任著,李天德等点校.医林改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

第6篇

1.1 诊疗模式和主体诊疗模式

所谓诊疗模式,是对一种医学在诊断和治疗中主导思想的高度概括,是用精炼的语言对该医学临床思路的扼要表述,并能反映出其学术特色。自古以来,关于中医学的诊疗模式存在多种说法,如治病求本、辨病治疗、辨证论治、察质论治及对症治疗等。在诸诊疗模式中,最重要最常用,且在很大程度上能主导或涵括其它诊疗模式者,称为主体诊疗模式。

诊疗模式不同于医学模式,后者是指一种医学认识和处理疾病的基本观点或出发点,比较抽象和理性,如“生物 . 心理 . 社会”,被认为是现代医学模式,而前者则是对一种医学的诊疗规律和临床思路的集中表述,比较具体和实际,如前述的“辨病治疗”之类。

1.2 审机定治是《内经》的主体诊疗模式

《内经》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诊疗模式当然也不例外。在《内经》中论述过的众多诊疗原则中,最强调者莫过于“治病必求于本”(《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这里,“治”兼诊断和治疗二义,“本”指疾病的本质、根源,此处具体指阴阳失调的病机。而《素问 . 至真要大论》在论及诊治有假象的病例时指出:“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告诫不要被疾病的假象所迷惑,应首先识别其真正的病因病机,然后针对病机而治。该篇还以“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为例,说明若只看到疾病表面的热、寒现象,抓不住其阴虚、阳虚的内在本质,必然误治。正是基于审察病机便是“求”病之“本”这一认识,该篇才反复强调“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对此,元代名医朱震亨曾断言:“考之《内经》曰‘治病必求其本’,《本草》曰‘欲疗病者,先察病机’,此审病机之意也。”“此求其病机之说,与夫求其本,其理一也。”[1] 对于中医学来说,病机就是对疾病本质的高度概括。而“审察病机”,则是透过疾病的现象——症状、体征等,去探求疾病的本质——病机。可见,《内经》治病求本的诊疗思想可用“审机定治”一词简明地表述之。

由《内经》奠基的中医临床工作可分为五个环节或步骤,即四诊、辨证、识机、立法和处方。在中医的诊断过程中,四诊是为辨证收集必要的临床信息(即以症状、体征为主的证候),辨证则是运用中医理论对证候进行思维加工,最后识别病机及病名。而在中医的诊断结论中,病机为主体,病名是次要的。因为确立治疗法则的主要依据是病机而不是病名,因而识机便成了辨证的目的和归宿。《内经》虽无“辨证”一词,但审察病机(审机)以辨析证候为基本手段,“审机”实已概括了辨证和识机的内涵。中医临证时确定治疗法则的要素虽多,但首要的、根本的依据却是从诊断中获得的病机结论,而处方只不过是落实治则的具体方法和措施。由此观之,中医的诊断主要是对病机的求本诊断,中医的治疗首先是针对病机的求本治疗。而“审机定治”一词则切中肯綮地勾画出了中医学基本诊疗规律和临床思路要领。为此,明代大医张介宾极力推崇《内经》所述的“病机十九条”:“此正先圣心传,精妙所在,最为吃紧纲领……夫病机为入门之道,为跬步之法。”[2]《灵枢 . 本神》强调:“五脏不安,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所谓审“病形”、知“虚实”,就是辨证识机,简称“审机”;“谨而调之”,是谓针对五脏的虚实病机,分别采取相应的补泻调治法则。这是《内经》重视并阐述“审机定治”诊疗模式的一个例证。

《内经》也论及其它诊疗模式。例如,《灵枢 . 痈疽》用“菱翘饮”治疗“败疵”,属一病一方,乃“辨病治疗”之例;而《灵枢 . 根结》所谓“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气剽悍滑疾也,”则是“察质(体质类型)论治”之例。然而,这两种诊疗模式在《内经》中仅处于次要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从属于“审机定治”。可以断言, 把 “审机定治” 看成是《内经》倡导的主体诊疗模式是毋庸置疑的。

2 “审机定治”对中医学的深远影响

2.1 建立了中医学诊治疾病的主导思想

由于《内经》提出并倡导的治病 求本——“审机定治”诊疗模式,概括了中医临床思路的要领,揭示了中医学的基本诊疗规律,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两千年来已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成为中医诊治疾病的指导思想和首要原则,即中医学的主体诊疗模式。试举数例为证。东汉医圣张机在《伤寒杂病论 . 自序》中说:“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这里“见病知源”就是辨证识机之意。《伤寒论》126 条:“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前四句属辨证,“有血(瘀血)”为识机,“下之”谓立法,“抵当丸”是处方。全条证、机、法、方一气呵成,充分体现了审机定治的经旨。 唐代大医孙思邈指出:“夫欲理病,先察其病源,候其病机。”[3] 强调察候病机是医者临证治病的首务。 金代名医刘完素亦说:“故察病机之要理,施品味之性用,然后明病之本焉。故治病不求其本,无以去深藏之大患。”[4] 突出了审机和施治之间的因果联系。 明代宿医周子干认为:“见病医病,医家大忌,……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5] 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求其证之所以然”,即审机的极端重要性。 当代已故名医岳美中也指出:“见症状要进一步追求疾病的本质,不可仅仅停留在寒热虚实的表面上,……务期细密,才能丝丝入扣,恰合病机。”[6] 要求医生审察病机必须细致、准确,使之同实际病情完全一致,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2.2 奠定了中医学的主要学术特点和优势

人们谈论得很多的中医学特点是“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然而这正是由审机定治的诊疗原则所决定的。因为同病之所以异治,是因其病机不同,异病之所以同治,是因其病机相同。整体失衡的疾病观和整体调节的治疗观是中医学的另一特点和优势。所谓“整体失衡”,是说人之患病,乃一定病因作用下人体内部及体内外的平衡协调状态遭到破坏,即整体失衡或曰“阴阳失调”的结果。具体可表现为寒热盛衰、邪正虚实、气血津液失常等多种类型,而这些都属于病机的范畴。因此,弄清某一患者现阶段整体失衡的具体内容,就是识别其当前的病机。所谓“整体调节”,就是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机结论,施以或补或泻,或温或清,或固或通等适宜的治疗法则及相应方药,使患者机体达到新的整体平衡协调,从而恢复健康。可见,中医学整体观念在临床上的落实,亦依赖于审机定治这一诊疗模式的贯彻。

人、病兼治而以治人为本是中医学的又一特色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中医不仅辨病治病(包括中医和西医的病种、病名),更要知人治人。每种疾病虽有自己特定的临床表现、病程经过及诊疗规律,然而医生临床上面对的并非抽象或概念的疾病,而是某一患病的个人。每个患者都是具有精、气、神而能自主活动的生物体,因而病人远比疾病复杂而多变。所以治人重于、难于治病。《素问 . 疏五过论》之“从容人事,以明经道”和《灵枢 . 师传》的“便病人”就寓此意。“治人”的重点又在调神。如《素问 . 汤液醪醴论》告诫:“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由于病人精、气、神的状态及变化均可集中反映在经诊断得出的病机结论中,审机定治实为人、病兼治的重要途径和良好形式。其二,治人为本的核心是“因人制宜”的治则,它要求治疗时应充分考虑到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类型、职业、爱好、饮食及生活习惯等对病情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也程度不等地蕴涵其病机结论之中。例如,幼儿易虚易实,老人气血虚弱滞涩,妇女有余于血而不足于气,体质类型不同者对病邪的易感性和对病性的趋同性亦不同等,这些病理因素全都以一定的形式参与了病机的形成。可以断言,审机定治是构建中医学治人为本特色思想必不可少的基石。

2.3 为中医学理论的规范化创造了条件

鉴于中医学的流传和教育长期沿袭私相授受的方式,中医理论中不少术语、概念的解释和使用存在着混乱和分歧,这对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及走向世界极为不利。而审机定治的诊疗模式可为澄清其中一些重要的词语作出贡献。例如,中医常用的“证”或“证候”,即《内经》所说的“病形”、“病状”,皆指疾病的现象,乃中医诊断的凭证。而治病求本的“本”——病机,才是疾病的本质。因此,有些教科书把“证”释为综合病邪、病性、病位等要素的“病理概括”,实即与病机概念等同,这显然混淆了疾病的现象和本质,是不可取的。又如,所谓“辨证论(施)治” 被视为中医学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而风行一时,然而如前所述,在中医临床过程中,辨证是为识机服务的,病机才是中医诊断的主体和中医治疗的首要依据。而“辨证论治”一词中缺乏关键词“病机”,则诊断既落不到实处,治疗又失去了依据,中医学的基本规律和临床思路便表达不出来。因此,它的文字构成同它所欲表达的内容差距较大,而“审机定治”却能胜任这一任务。

2.4 为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提示了方向

中医学的历史和现状业已证明,审机定治作为中医学的主体诊疗模式,是推动中医学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强大动力,病机学已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当之无愧的核心。[7] 目前,中医学正处于现代化及国际化的“前夜”,其发展的突破口便成为中医学界与中西医结合学界关注的焦点。中医学术发展史表明,历代名医成就的取得,各种学术流派的形成,无不来自新的病机观点的创立或原有病机观点的深化。考察中医临床、教学、科研的现状就会看到,病机研究进展缓慢和病机理论的滞后,已成为制约上述诸领域迅速发展的“瓶颈”。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医学的有识之士大多认为,中医学的现代研究应从“证”的实质着手,而这里所谓的“证”是指由某一病机引起并以其命名的证型(证候类型)。如“脾虚证”就是由“脾虚”病机引起的证型,换言之,食少、纳呆、腹胀、泄泻、身倦乏力等一组证候仅是“脾虚证(型)”的外在表现,而“脾虚”这一病机才是其内在实质。因此,从证的实质着手意味着重点研究各种病机的形成、变化机制及其物质基础等。总之,抓住病机研究这个突破口,就能带动整个中医药事业全面、深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震亨. 丹溪心法.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9~12

2 张介宾. 类经.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369

3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1955.3

4 刘完素.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见:金元四大医学家名著集成.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116

5 周子干. 慎斋遗书.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35~36

第7篇

《素问玄机原病式》曰:“鼽者,鼻出清涕也;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这与过敏性鼻炎的四大典型症状相似,因此其属于中医学“鼻鼽”“鼽嚏”症。“鼻鼽”首见于《素问·脉解》:“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认为鼻鼽是由于阳明经的经气上逆,逆于本经的孙络而致。隋朝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曰:“夫津液涕唾得热即干燥,得冷则流溢不能自收,肺气通于鼻,其脏有冷,冷随气入乘于鼻,故使津液不能自收。”《证治要诀》曰:“清涕者,脑冷肺寒所致。”因此,中医治疗本病常以扶正祛邪为主,即补益肺脾肾,兼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窍。正如张俊清[4]认为大气下陷是变异性鼻炎的典型证候,益气升陷是其有效的治疗法则。而张乾等[5]则认为该病有外寒和郁热,要清肃肺与脾经的寒或热为主要治疗原则,同时兼顾补脾肾。笔者认为,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可从气的升降出入理论进行探讨。

2气的升降出入理论对过敏性鼻炎治疗的影响

2.1气的升降出入理论

气是中医学之理论基础,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继承和发展了先秦气论思想,不仅用气来解释天、地、人的构成和运动变化,更重要的是气的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明确指出生命存在即会存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气的升降出入理论表现了中医理论中的整体观念。在人的这个整体中,气的升降出入过程主要是通过脏腑的功能活动及相互之间的协调来体现,并常以圆转之升降而显。①心肾相交启升降:心五行属火,配离卦,居太极之上而属阳;肾五行属水,配坎卦,居太极之下而属阴。两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水火既济,心肾相交而相和谐,而心肾相交的意义并不局限在两脏间的功能协调,更是全身气机升降的动力。②脾升胃降枢轴转:《临证指南医案》曰:“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升胃降对于人体全身气机的调节起的是中轴枢转作用。黄元御于《四圣心源》中谓:“四维之病,悉因于中气,中气者,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③肝肺升降外翼旋:洛书为人体脏象方位学奠定了基础:正东方为震卦,秉风雷之性,风气通于肝,故肝应正东方;正西方为兑卦属泽性凉燥,燥气通于肺,故肺位正西方。同时为脏气升降确定了其运行方向,木主升发,故居于左,方位在东;金主收降,则位于右,方位在西。如此,肝木左升,肺金右降,为人身之气升降的辅助。

2.2过敏性鼻炎与气升降出入的关系

“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疾病的状态必然存在气的升降出入的异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西方生燥……肺主鼻……在窍为鼻”指出“鼻者,肺之官也。”《素问·五脏别论》曰:“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鼻为不利不仅与肺有关,也与心有联系。而脾胃的功能失调也影响鼻的功能,正如《医学入门·卷四》云:“鼻乃清气出入之道,清气者,胃中生发之气也。”《素问·脉解》云:“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过敏性鼻炎在临床上与肾也存在的联系,《素问·宣明五气》云:“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肾为欠为嚏……是谓五病”。综上所述,过敏性鼻炎与五脏均有联系,其发病当与五脏气机升降出入运动的异常相关,在治疗中同样可从调节五脏气机升降出入平衡为原则,并非一味的补益中气或宣肺散寒,治疗应从调节气的升降出入方面考虑。

3病案举隅

第8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传统中医药学受到西方医学的冲击,日渐式微,发展缓慢。中医药发展路在何方?中医药学的传承与创新已成为业内外关注的焦点。

小针刀疗法的出现或可成为中医药现代化之路上的发展典型,而不懈践行推广小针刀疗法的传统中医继承者们也应得到大家的崇敬。

中医药创新―小针刀和小针刀疗法

小针刀,一种针灸工具,由金属材料制成,在形状上似针又似刀,由朱汉章教授始创于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

小针刀疗法则是朱汉章教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借鉴西医外科手术原理,以小针刀为主要治疗手段而创立的一门医学新学科。它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是在切开性手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方法形成的。其操作特点是在治疗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切割、剥离,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主要适用于软组织损伤性病变和骨关节病变。

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临床应用实践,小针刀疗法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包括理论、研究方法、关键技术在内的独立而科学的新医疗体系,在形成自己治疗特色的同时,也逐渐得到了社会大众和政府相关部门的认可。

2002年3月,针刀医学经典性著作《针刀医学原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标志着针刀医学理论与实践体系的形成。

2003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由27所高等中西医院校的29名专家参加的鉴定会上,确立了“针刀医学”。

2004年,在由教育部组织的有四位院士参加的大型鉴定会上,确认针刀医学在理论、技术、器械等方面具有原创性,特别是在临床治疗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2006年2月21~23日,主题为“针刀医学发展与中医现代化”的第272次香山科学会议召开。这次会议邀集了42位中西医多学科专家、国家科技主管部门领导,就针刀医学与中医现代化的关系、中医现代化的概念、针刀医学创新之处以及针刀医学对中医现代化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针刀医学是中医学范畴内具有原创性的新学科,是中医现代化的范例之一。

至此,针刀医学正式立足于中医药学中,并开始逐渐立足于广大患者的心中。

融合互补―小针刀加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也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的功效,最终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治法。

《黄帝内经》的《灵枢•官能》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亦有“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的说法。灸法适用范围十分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疾病有显著疗效。

小针刀加艾灸疗法,是“先用小针刀对充血、水肿、纤维化、结疤等粘连组织进行松解,再配合牵拉和手法复位,促使粘连组织完全松懈和突出物的还纳,以彻底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达到‘减压’和‘粘连松解’的目的”,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针刀后再对患处进行艾灸,使患处经络通畅、循环加快、痉挛缓解、疼痛减轻而逐渐痊愈。

小针刀加艾灸相结合的疗法能够相互补充、融合,对于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炎等病症有显著疗效。该疗法具有显著的优越性:既可治标又可治本,不仅治疗范围广,简单易行,而且无后遗症和并发症,治愈率高,病人痛苦少,费用低廉。

医者仁心―黄根宝其人其事

黄根宝,1961年出生于浙江省临安市高虹镇。1979年高中毕业后,即参加了临安市横畈供销社的与中草药相关的工作,从此与中医药结下一生情缘。

出于对中医药工作的酷爱,1995年,黄根宝拜师学医,跟随师傅学习中医理论和治法,并在不断摸索中辛勤实践。

其实自从针刀疗法被确立以来,国内已经举办了全国性培训班500多期。到目前为止,国内接受针刀科学培训医务人员达10万余人,国外达5000余人。

199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成立,针刀医学创始人朱汉章教授任主任委员,随后,国内28个省(市、直辖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了针刀医学省级学会。2004年世界性的“世界中联”针刀专业委员会成立,针刀医学的影响力逐步扩大,渗透到国外,此后国外陆续有15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针刀医学会。

1999年,黄根宝参加南京医学院(现南京医科大学)第五届颈腰病高级研究班学习,以优良成绩获得“针刀医学诊疗技术执业资格证书”,成为比较早接触针刀医学,研究、践行针刀疗法的医生之一。

十余年来,黄根宝兢兢业业,不懈坚持,不断进取,在针刀医学领域不懈地进行探索和实践。行医至今,黄根宝治愈的病人达5000多例,在患者中间形成广泛的影响力。

这期间,黄根宝参加了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考试,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按摩师证书”;还参加了中西医专科病科主任高级专修班论坛、全国名老中医治疗疑难病临床经验高级专修论坛、全国中医临床研究学术论坛、中医治病及干预模式论坛等多次学术交流活动。通过与全国各地相关领域专家的沟通交流,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自身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水平。

2011年6月,黄根宝参加第六届中医药发展论坛,所撰写的论文《特色疗法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小针刀加艾灸》获得优秀论文特等奖。同时,小针刀加艾灸疗法被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和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共同评为“2011中医药特色疗法”。

2011年8月21日,由于在医疗卫生事业中所作出的重要贡献,由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编委认定,将黄根宝入编《中国医者先锋大典》,成为中国医者先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