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11 16:41:4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医方剂基础知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记忆
在积极思考、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材料的方法就是理解记忆。地理知识结果的形成产生必然有其原因,不理解其成因,单纯的记忆结果不易记住,而且很容易遗忘。例如我国人口的分布六多六少,学生应当在理解“自然环境的优劣决定了人口的分布状况”的基础上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很自然的能够记住“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再如: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的记忆,学生理解它的分布特点是由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特点所决定的,这个记忆就是一个复习了,省时省工。
二、充分利用地图帮助记忆
巴朗斯基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而中学许多地理知识直接来源于图中,是获取地理知识的源泉,同时又要求将知识落实回图中,利用地图帮助记忆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而且是学生应当掌握的一种技能。例如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就是对图的记忆,学生要经常读图、填图、析图,做拼图游戏,这样也就记住了他们的位置,同时也是对它们名称的掌握,轮廓形状的熟悉有一定的帮助。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的记忆,往往是一个难点,而地图有效的帮助,大大降低了记忆难度。我国山脉、地形区的空间分布,可以教学生自己动手去画,拓下中国轮廓,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走向的山脉,画下中国主要山脉,填上地形区名称,这样的记忆效果就很明显。
三、让生活联系帮助记忆
知识来源于生活。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教学要贴近生活,地理知识的记忆也要联系学生平时的衣食住行、生活经历,往往事半功倍。例如,我国季风气候的教学,有的教师在台上对成因讲得津津有味,台下的学生云里雾里,昏昏欲睡,讲完后,甚至有的学生连冬夏季个盛行的风向都不知道,还谈何记忆?而学生的生活经验,就知道冬夏季盛行风向,可能仅仅需要教师的点拨。学生已经具有的生活体验可以支撑对新知识的记忆,必然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教师要认真分析,明确提醒学生。再如,地图的教学,让在一幅图中学生利用图例找到两个地点,分析出它们的方向、距离,学生很容易理解图例、辨方向、比例尺的作用,从而有效的记忆。
四、在学习的过程中记忆
各种地理知识有着许多联系,学生在记忆地理知识时,要学会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方法,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联系旧知识,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我国西南部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一个“高”带来很多影响,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出现在青藏高原因为高,我国许多大河的流向自西向东原因是西高东低,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还是海拔高,记住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在以后的学习中许多知识迎刃而解,轻松地记忆地理知识。著名记忆专家哈利·洛雷因说:“记忆的基本法则就是把新的信息联想与已知事物。”再如,黄河中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让学生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黄土高原的状况,甚至做实验,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些知识必然形成记忆的结果。
五、在知识的乐趣中记忆
[关键词]计量检定;异常值;剔除方法;拉依达;肖维勒准则
中图分类号:P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3-0390-01
一、计量检定中异常值的形成
通过计量检定获取的数据中如果混入了“异常值”,势必会对检定的结果带来一定的影响。这时如果可以有效地将异常值进行剔除,那么获得的结果必定是更加客观和符合事实情况。而在实际中还存在着这么一种情况,某组通过正确和客观测得的具有分散性的数值,本来是可以正确地对事实本身进行反映,是仪器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测量的随机波动特性。相关人员为了获得更加精密的结果,而人为地对其中误差比较大的数值进行剔除,殊不知这些误差较大的值并不属于异常值,实质上是虚假的。以后在相同条件下对该组数据进行重新检定时候,和该误差值类似的误差值就会可能再次出现,甚至出现多次的情况。那么异常值是如何产生的呢?笔者认为,当检定人员在计量检定中由于人为或者客观因素造成的过失,或者外界条件的突然改变,都会造成不正常数据的产生,是含有粗差的数据。粗误差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读错数据、记错记录、计算错误、调错标志、仪器故障和操作不当等都会造成粗误差产生。。
以下情况下确认的数据都可以确定为粗误差,可以将其予以剔除:
1)标准器或检定设备不正常或者操作不当时的读数;
2)模拟环境条件超过规定值或稳定性不符合要求的读数;
3)经过校准或者补测确认的粗误差。
二、计量检定中异常值的判断方法
(1)异常值物理判断法
上文以及论述,在计量中很多异常值的产生都是因为检定人员的主观过失,包括读错数据、记录错误以及仪器突然的震动和跳动等,这类异常值是可以随时发现并予以剔除的,必要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重新检定。这种在检定过程中对异常值进行判断和剔除的方法被称之为物理判断法。不过,在实际情况中,对可疑数据的处理务必要慎重,当发现异常数据后要立即停止检定,分析原因并及时纠正错误,如果检定已经结束,则应该先找出原因,再决定取舍。
(2)异常值统计学判断法
相对于异常值的物理判断法,还有一种方法是采用统计学的判断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整个计量检定已经完成后,并不能直观地认定哪一个数值是异常值的情况。统计学判断法的基本原理为,设定一个置信概率,并根据该置信概率确定一个相应的置信界限,凡是超过这个置信界限的误差,都认为其不属于随机误差的范畴,将其确定为粗误差,将其进行剔除。
三、计量检定中异常值的剔除方法
本文根据计量检定异常值的剔除实际运用情况进行分析,将当前采用的拉依达准则、肖维勒准则、狄克逊准则等三种剔除方法进行总结:
(1)拉依达准则
拉依达准则,又称之为3σ准则,其原理为:设对被测量进行等精度测量,独立得到X1,X2..., Xn,算出其算术平均值X及剩余误差Vi=Xi-X(i=1,2,...,n),并按贝塞尔公式算出标准误差σ,若某个测量值Xb的剩余误差Vb(1
|Vb|=|Xb-X|>3σ (式3-1)
就可以认为Xb是含有粗误差的异常值,就可以对其进行剔除。
在n足够大的情况下,采用拉依达准则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对异常值进行剔除,但是当n比较小时,就难以有效地将异常值进行判断并剔除,甚至会将正确的数值误判为异常值,从而成为“蒙蔽”检定人员的一种假象。为了有效改善拉依达准则的这种自身缺陷,当前利用的主要是下文将要描述的肖维勒准则。
(2)肖维勒准则
肖维勒准则是建立在频率P=m/n趋近于概率P{|Xi -?X|>Zcσ}的前提下,其中m是绝对值大于Ecσ的误差出现次数,P是设置的置信概率。
设等精度且呈正态分布的测量值为Xi,若其残差vi≥Zcσ则Xi可看做为含有粗误差的异常值,这时候就可以将Xi 剔除。在剔除Xi之后在重新进行计算和继续使用判别依据判断,以此类推,从而达到有效剔除异常值的目的。
(3)狄克逊准则
狄克逊准则是一种用极差比双侧检验来判别计量检定中异常值的准则,它从测量数据的最值入手,一般取显著性水平a为0.01。在运用该准则时,将检定数据划分为四个组,每个组都有相应的极端异常值统计量R1R2的计算方法,再根据测量次数n和对应的统计临界系数D(a,n)按照以下的方法来判别:
若R1> R2,R1> D(a,n),则判别X1 为异常值,应舍弃;
若R2> R1,R2>D(a,n),则应舍弃X n;
若R1< D(a,n)且R2< D(a,n),则没有异常值。
在当前采用的计量检定中的异常值剔除方法中,存在着多种方式。现在也没有一种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检定数据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剔除方法,以保证计量数据的准确、客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计量的检定过程中,为了有效避免异常值的出现,一方面要严格执行《计量检定规程》,在相应的操作规范和步骤下进行,另一方面要求计量检定人员在检定过程中务必要仔细、认真,对发现的异常值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为了有效剔除计量检定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异常值,要充分结合当前应用较广泛的拉依达准则、肖维勒准则、狄克逊准则等三种剔除方法进行合理选择性使用,以保障计量检定数据的精度和准确度,以最终确认量值传递的准确性,提升整体的计量检定水平。
参考文献
[1]周中汉,王汉江,李梅,郭定和.利用DPS剔除测量数据中的异常值[J].计量技术.2007(10)
[2]楼润瑜,吴江云,王水生,钟继.检测数据异常值判断方法的优选[J].检验检疫科学.2008(06)
[3]张德然.统计数据中异常值的检验方法[J].统计研究.2003(05)
[4]张立伟.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处理试验数据的异常值[J].电线电缆.2005(04)
[5]毋,刘章.统计数据的异常值检验[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3(01)
[6]杭爱明.如何处理统计数据中的异常值问题[J].上海统计.1994(04)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1.屋面隔气层施工
屋面隔气层是为阻隔室内湿空气穿透屋面板渗透到保温层内,避免防水卷材起鼓而设的,为此隔气层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气密性。然而在施工中往往不注意隔气层的施工质量,常常出现黏结不牢、漏涂或施工操作时防护不当,造成保温层含水过高,引起渗漏等质量通病。
1)将基层清理干净,保证清洁干燥。薄而均匀地涂刷一层改性氯丁乙烯防水涂料,不得有空白、麻点、气泡等现象。
2)待防水涂料干燥12h后,涂刮热玛蹄脂隔气层。玛蹄脂涂刷要均匀,厚度一致,无漏刮现象。
3)屋面与墙面连接处,隔气层沿墙面向上连续铺设高出保温层上表面≥150mm。
4)为确保隔气层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建议隔气层施工完毕后做闭水试验。
2.保温层施工
许多严寒地区,设计采用苯板与水泥珍珠岩共用的保温方法。由于在施工中拌制水泥珍珠岩用水较大,且未等拌制水或分格缝做嵌缝处理,雨水进入保温层蒸发完毕即做找平层,影响水气的释放。受室内外温度的变化保温层中的游离水有时变成冷凝水,阴雨天从隔气层薄弱处渗入室内,晴天转变为水蒸气冲顶防水卷材层,造成卷材起鼓,破坏防水层的质量。
1)保温层宜采用增水性较好的板状、块状制品,若采用水泥珍珠岩时,用水控制应按水泥珍珠岩用手握成团落地即散为宜。先分仓干铺珍珠岩,将其表层洒水拍实,随即做找平层。
2)按排气屋面施工应在女儿墙四周300~500mm范围内,中间≤4m设排气道,排气道宽100mm、高同保温层厚度,排气道内用粗颗粒的保温材料(如陶粒)嵌填,排气道应纵横贯通,与找平层分格缝的分布位置相对应,并与大气连通的排气管相通。
3.找平层施工
由于很多地区采用珍珠岩材料作保温层兼找平层,因此找平层多设计为细石混凝土,厚度为30mm。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水灰比,适当掌握稠度、平整度,防止出现找平层起砂、空鼓、开裂产生屋面防水卷材起鼓、显痕等质量通病。
1)建议保温层找平层分段施工,待测定其保温层含水率小于12 %时,随即铺做找平层。
2)混凝土采用机械搅拌,先将松散的保温层表面拍实,按贴饼 、冲筋厚度摊铺混凝土,刮杆刮平铁滚滚压密实,木抹子搓压、铁抹子收光,压光道数≥3遍,使其表面平整、洁净、光亮。
3)找平层施工完毕后,及时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养护时间≥7d。
4)找平层设置分隔缝,且与保温层排气道位置相同。缝边顺直齐平,缝内用沥青砂或密封膏封缝,并及时做好卷材附加层,防止雨水进入保温层和找坡层内。
4.防水层施工
由于施工操作方法不当在防水卷材施工中易出现黏结不牢、烘烤过度、皱折、空鼓及封边不严等造成屋面渗漏的质量通病。
1)清理基层表面,涂刷冷底子油,并涂刷均匀,保证冷底子油或防水涂料有效地渗透到找平层内部,提高防水卷材的黏结力。
2)防水卷材铺设采用热熔法施工,用喷枪烘烤卷材底面与基层夹角部位,均匀加热。当底面涂盖层熔化到发黑亮光泽时,向前滚动卷材,用压辊由卷材中央向两端压实,使其排出空气,粘贴牢固。同时要求用刮刀刮平封实边缘溢出的热熔胶。
5.细部构造施工
屋面细部做法是否规范将直接影响屋面的整体防水效果,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防水卷材泛水高度不够、女儿墙根部和排气管、抽气管的根部产生空鼓收头处理不好等造成屋面渗漏的质量通病。
1)女儿墙施工前,应根据落水口埋设的标高,对保温层、找平层、水落口设防时增加的附加层和柔性密封层的厚度以及排水坡度等进行计算,确定女儿墙顶标高及防水卷材上翻高度在>250mm处留槽的位置。
2)为防止屋面阴、阳角处防水卷材皱折断裂,在找平层的垂直面和水平交接处必须做成半径为100~150mm的圆弧线。女儿墙角、泛水边、反梁底等阴角部位和出屋面的管道周边用 C20细石混凝土做成圆台,上留20mm×20mm的凹槽,嵌填密封材料。
关键词:公路施工;不良地质;处理方案;建设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不管是在公路施工过程中还是在公路竣工投入使用之后,出现地 质灾害,都会对公路产生很大的破坏,也会产生人员的生命财产威胁,所以,要加大地质的防护力度。本文分析了山体滑坡、山体崩塌、地面坍塌等公路施工中 常见的地质,接着介绍了公路施工中常见的地质勘探方法,最后提出了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地质防治处理措施。
一、公路施工中常见的地质
1.1山体滑坡。这个地质在公路施工中要特别注意,在进行施工的时候,沿着山脚进行公路的铺设,假如没有谨慎对待山体滑坡,使滑坡造成一系列破坏,边坡坡地能够沿着那些不利的结构面或者一些比较软弱的夹层来进行整体的滑动,从而破坏公路的基面,对公路施工产生危害。
1.2山体崩塌。一部分岩石在雨水作用下沿着破裂的层面从山上崩塌下来,从而在路面上堆积起来,这样就造成了路面的破坏,交通中断也不可避免。这样的崩塌具有很大的突发性质,危害是比较大的。
1.3地面坍塌。在进行公路施工的时候,如果没有对地形地貌进行很好的勘探,在边坡的表层松散的部位或者是经过风化形成的破碎层,经过强降雨的冲刷或者地下水渗透条件的变化,坡脚的土体被软化,从而降低了强度,上边坡不稳定。在适当条件下,坍塌还会发展成坡体的整体滑动。比较常见的是坍塌和滑坡,这两种类型的危害也是比较大的。
1.4 泥石流。主要是因为强降雨导致泥沙从山体进行下滑,形成如洪水一般的泥石流,造成公路的破坏或者掩埋。
1.5 采空塌陷。主要是在进行公路修建的时候,经过一些矿区,如果对矿产的开采不是特别规范,就容易导致地表结构受到损害,导致地面的塌陷。
二、公路施工中常见的地质勘探方法和内容
2.1 勘探方法
利用一些卫星资料,开展一些地质勘查与地质测绘工作,这样都是基础性的地质勘查,主要查明一些具有控制作用的路线的地质问题,比如,会不会发生大规模的活动性断裂和崩坍等,结合相关的评估,对那些严重不良的路段尽量采用绕行的方式。公路施工中常见的地质勘探方法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埋桩法。在公路施工建设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地质勘探的方法就是埋桩法。通过这个方法就是能够最快时间内查看到公路施工周边的山体是不是有出现山体崩塌和滑坡的征兆,在发现异常的时候可以进行紧急应急方案的调整,短时间内安排施工人员离开,也可以紧急进行公路的抢修。
其次是埋钉法,这个方法也是为了更好的进行地质的勘探,在裂缝两侧埋下两个钉子,通过对这两个钉子的距离变化进行测量与预测山体滑坡可能出现的变化。
再次是贴片法,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在一些横跨裂缝除粘贴一些水泥砂浆,还可以粘贴一些纸片,当这些被粘贴的东西发生变化的时候,或者被拉断时,就说明发生了地质滑坡灾害,并且有了明显的地质变形,要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对这样的问题进行严格的防范。
最后是上漆法,可以在裂缝出现的位置用漆做标志,之后贯彻上漆部位的变化来对地质发生的程度进行勘探和测量。
以上三种地质的监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非常直观的岩体滑坡的变化情况,虽然不能获取最为直接的数据。但是可以对地质的到来进行有效的预防。
同时,对公路施工中常见的不良地质不仅要做到事前的监测工作,还应该建立有效的危险性评估。主要通过对地质地区实际发生的历史性地质经验和地区存在的潜在危害性,来推测、判断地区预计发生的地质活动强度、灾害活动强度和灾害活动频率。以此建立系统、有效地地质危险性评估,做好工作施工中常见的不良地质分析。然而,目前我国在公路施工建设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灾害问题,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不仅是由于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照成的地质,更多方面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例如: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施工材料、施工管理不符合公路实际施工情况等现象。许多公路在建造时使用的碎石都是由多个小型采砂场收集而来的,规模、大小都很不规范,加大了公路路面情况的复杂性,使公路在未达到使用寿命时,就出现大规模的损坏,严重会造成公路的坍塌,给公路的运行带来了许多潜在灾害隐患;在公路中缺乏健全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意识是施工安全的关键,许多公路施工事故都是由于缺乏安全知识引起的。而目前我国够公路在建设中,对公路的施工安全生产知识仍然十分单一,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立体交叉作业,导致工作效率大大降低的同时,也给施工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在公路施工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构,无法健全公路施工安全体系。监督机构是公路安全施工的重要环节。合理、有效的建立监督机构对有效组织、提高公路安全生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2 勘探内容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应充分利用初勘阶段取得的各项成果,结合路线及各类构筑物的施工图设计,在采用综合勘察方法进行,勘察应以钻探测试为主,辅以必要的工程地质调绘。在公路建设的每个阶段都贯穿了高边坡勘查。在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时期,就需要尽可能多的收集一些地质地貌结构,还要收集岩石图层、工程地质、地震信息、水温特征等方面的资料。
2.2.1 查找公路沿线的水文和地质条件,这样能为线路的位置提供一些地质方面的参考依据。
2.2.2 查找不良地质的分布和类型、规模、诱因以及发展趋势,为工程设计提供地质资料。
2.2.3 查找特殊性岩土的类型和分布的范围、厚度以及性质等。
2.2.4 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和分布以及动态的变化规律以洪水痕迹的分布高程。
2.2.5 查明岩溶水害、地面塌陷等对公路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三、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地质防治措施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如果某个地段地质发生频繁,路堑高边坡会对地质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进一步的诱发和加剧各种次生地质的发生。这样就增加了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也对建设的工期产生了影响,还会给正在运营的公路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在公路工程施工的时候,就要重视对这个地区的地质地貌的观察,勘察工作要贯穿公路建设的始终。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滑坡:在公路施工的时候,要对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进行详细的勘察和探测,在勘查阶段主要是测绘和勘查地质,结合一些钻探工作,查找路线之间的不良路段,对于那些已经存在滑坡问题的路段,找出它的规模,确定其稳定性。对于那些容易发生滑坡或者坍塌的路段尽量绕行,那些是在没办法绕行的要考察工程的可靠性。对于那些不良的设计路段,要在平纵面上进行研究,从而避免填挖对地质环境造成的毁坏。对于这些地质主要是预防为主,能避免就避免。
(2)泥石流: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建设堤坝防护工程,可以在泥石流已经形成的区域实施建筑物的V 型固床槽,这样能更好的稳固这个山体。此外还要对那些容易产生泥石流的固体碎物进行定期的清理,设立多个梯次的修筑拦截堤坝,当这个山体发生泥石流的时候,每一个堤坝都能阻碍泥石流的泄洪速度,进一步减少泥石流的强度和危害。也可以在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地方种植植被,在植被覆盖的地区利用其根基来对山体进行加固,减少泥石流发生的次数。
(3)崩塌:在公路施工的时候,要对容易出现崩塌的地段进行重点的勘测,要尽可能的减少爆破,在那些容易发生崩塌的地段设立安全警示语,建立地质预警机制,还可以设置防护网等。对于存在问题的地方进行适当的治理,这样能有效的防范施工期间和以后运营之后可能产生的影响。
(4)在公路施工阶段,主要是以钻探为主要实施方式,结合一些物探的方式,勘查边坡状况,还要进行适当的水文方面的实验,从而对岩土坡的厚度进行一个大致的了解,还要查明一些地下水的发育状况,区分优良和不良的路段。预测那些可能发生地质的路段进行加固。对于边坡开完可能造成的坡体破坏要进行补充型测绘,从而查明其对公路建设可能产生的危害。
(5)对于大型滑坡路段,还有那些不稳定的斜坡是进行一条公路建设的主要决定因素,就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勘查设计。对于前期出现变形的坡堤还有稳定性不强的边坡都要进行特殊的加固处理,从而确保整个公路建设的稳定性。要进行水文试验,从而确定是不是有地下水的渗透,这样来确定路边坡开挖之后是不是会遭到破坏。对地表水引排,一般在路堑边坡设有截排水沟,拦截边坡以外的地表水,坡面地表水通过急流槽排出坡面,减少了雨水沿着坡面下渗。
(6)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把施工进程与地质勘探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要尽可能的减少施工对于地质环境产生的破坏,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从根本防治地质的发生。除此之外,还要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地质防护的意识,让他们意识到施工过程中地质防治的重要性。
针对目前我国公路施工中不良地质灾害给社会财产和人们生命安全带来的巨大损失。根据多年从事公路施工地质研究的实践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对不良地质灾害的处理办法。针对公路出现崩塌、滑坡地质现象时,应该采用基础稳固方法,如使用支档、锚固、减载、固化等加固工具并附加使用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工程,以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针对公路出现泥石流灾害现象时,主要应该采用排水工程来降低灾害。首先对已经由崩塌的公路里面进行及时添堵,以防止继续有泥水进入地表;其次,使用粘土填充滑坡体的裂缝,以降低空隙之间的水压,防治泥石流继续形成;最后,及时修建地表排水渠道,以降低泥水对边坡的危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地质的影响是不容小视的,这些地质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一定的区别。这就对施工单位提出了要求,在进行公路施工的时候,要做好地质的勘察工作,在灾害发生之前建立很好的预测措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赵新成.黄土滑坡区公路施工中的防灾减灾[J].甘肃科技. 2007(05)
关键词:混凝土 质量 麻面 蜂窝 狗洞 露筋 掉角 夹层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除原材料、 配料、拌合时间、机口坍落度控制、混凝土强度控制、强度离差性控制外,在施工中容易出现下列质量问题:麻面、蜂窝、狗洞、露筋、掉角、夹层。
一、混凝土麻面现象表现为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石子外露。出现麻面多是下述原因造成的:
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
2、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
3、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灌注混凝土时缝隙露浆。
4、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
预防措施: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木模板灌注混凝土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清理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填严,防止漏浆。钢模板涂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每层混凝土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麻面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麻面处理方式为:用清水将麻面部位刷洗干净,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砂浆或1:2水泥砂浆抹刷;对于面积较大的部位予以修补。
二、 混凝土蜂窝现象表现为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出现蜂窝多是下述原因造成的:
1、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合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末按操作规程灌注混凝土,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混凝土离析。
4、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振捣又下料。
5、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
预防措施:混凝土配料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采用电子自动计量。混凝土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其延续搅拌最短时间符合规定。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m。如超过,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混凝土的振捣分层捣固。灌注层的厚度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捣实混凝土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对细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则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倍。振动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大于振动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cm。混凝土振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合适的振捣现象为: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灌注混凝土时,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发现有模板走动,立即停止灌注,并在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治理方法:混凝土有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尽量形成喇叭口,外口大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润,再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
三、混凝土狗洞现象表现为混凝土结构内有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出现狗洞多是下述原因造成的:
1、在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处,混凝土灌注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间隙。
2、未按顺序振捣混凝土,产生漏振。
3、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或严重跑浆。
4、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操作。
5、混凝土中有硬块和杂物掺入,或木块等大件料具掉入混凝土中
6、不按规定下料,吊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板内,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
预防措施:
1、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细石混凝土灌注,使混凝土充满模板间隙,并认真振捣密实。机械振捣有困难时,可采用人工捣固配合。
2、预留孔洞处在两侧同时下料。下部往往灌注不满,振捣不实,采取在侧面开口灌注的措施,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然后往上灌注。
3、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
4、控制好下料。要保证混凝土灌注时不产生离析,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大于2m时要用溜槽、串筒等下料。
5、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或冰块等杂物;基础承台等采用土模施工时,要注意防止土块掉入混凝土中;发现混凝土中有杂物,及时清除干净。
6、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检查工作。
处理方法:
对混凝土孔洞的处理,要经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补强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处理。
混凝土露筋现象表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露在混凝土表面。出现露筋多是下述原因造成的:
1、混凝土灌注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
2、钢筋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混凝土水泥不能充满钢筋周围。
3、因配合比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浇捣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
4、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
5、混凝土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湿润不够,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过早等,拆模时混凝土缺棱掉角。
预防措施:
1、灌注混凝土前,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
2、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垫块。一般每隔1m左右在钢筋上绑一个水泥砂浆垫块。
3、钢筋较密集时,选配适当的石子。石子最大颗粒尺寸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结构截面较小,钢筋较密时,可用细石混凝土灌注。
4、为防治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灌注混凝土前用清水将木模板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
5、混凝土自由顺落高度超过2m时,要用串筒或溜槽等进行下料。
6、拆模时间不要根据试块试验结果确定,防止过早拆模。
7、操作时不得踩踏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及时调直,补扣绑好。
治理方法: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湿润,再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将薄弱混凝土剔除,冲刷干净湿润,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
混凝土掉角现象表现为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出现混凝土掉角多是下述原因造成的:
1、木模板在灌注混凝土前未湿润或湿润不够,灌注后混凝土养护不好,棱角处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大量吸收,致使混凝土水化不好,强度降低。
2、常温施工时,过早拆除承重模板。
3、拆模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4、冬季施工时,混凝土局部受冻。
预防措施:木模板在灌注混凝土前充分湿润,混凝土灌注后认真浇水养护。拆除钢筋混凝土结构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表面及棱角才不会受到损坏。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吊运时,严禁模板撞击棱角。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混凝土阳角,拆模回要用槽钢等将阳角保护好,以免碰损。冬季混凝土灌注完毕,做好覆盖保温工作,加强测温,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受冻。、
治理方法:缺棱掉角较小时用清水冲洗并用钢丝刷刷净且充分湿润后,用1:2或1:2.5的水泥浆砂浆抹补齐正。掉角较大时,可将不实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骨料颗粒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润,然后用比原混凝土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补好,认真养护。
六、混凝土夹层现象表现为施工缝处混凝土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性不良。出现混凝土夹层多是下述原因造成的:
1、在灌注混凝土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灌注前,捣实不够。
2、灌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时,往往分层分段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锯末等杂物积存在混凝土表面,未认真检查清理,再次灌注混凝土时混入混凝土内,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层。
预防措施:
1、在施工缝处继续灌注混凝土时,如何歇时间超过规定,
则按施工缝处理,在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灌注。
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灌注混凝土前,除掉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水予清除。
3、在灌注前,施工缝宜先铺抹水泥浆或与混凝土相同的减石子砂浆一层。
4、在模板上沿施工缝位置通条开口,以便清理杂物和冲洗。冬季施工时可采用高压风吹。全部清理干净后,再将通条开口封闭,并抹水泥浆或减石子混凝土砂浆,再灌注混凝土。
【关键词】瓦斯;打钻抽采;防喷出渣;经济效益;可靠安全
淮南矿业集团谢一矿是高瓦斯双突矿井,随着开采深度的延深,煤层瓦斯压力越来越大,-984m C13煤层所测压力达到6.13MPa,钻孔在进行穿煤作业时,极易发生钻孔喷孔事故,这给井下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瓦斯安全管理造成了诸多不安全因素。而井下打钻过程中使用防喷装置,可以在喷孔时达到控喷、限喷。井下防喷系统是在抽采系统分支的基础上安设的独立系统。井下钻孔穿煤钻进过程中由于抽采负压的作用大量的煤岩粉被吸入防喷系统抽采管路中,这使防喷系统管路中长距离、不均等的累积着大量的煤岩粉,时间长了容易造成防喷系统管路堵塞而使防喷系统失去作用,影响打钻的正常工作。依靠以往的除渣器很难将钻孔钻进及喷孔所产生的煤岩粉在进入防喷系统管路之前给过滤掉,这样就降低了防喷系统在喷孔时所起到的作用。
1 二级移动式防喷除渣装置的设计
二级移动式防喷除渣装置是用井下废弃矿车加工而成,此装置是利用矿车为除渣主体,加工改造而成。该设计分为滤网除渣、双路抽采系统管路(一抽一备)、一级简易防喷装置改装、清理装置内部煤岩粉等几个环节设计。该装置很好的解决了钻孔施工过程中喷孔所产生的瓦斯及煤尘问题,降低了防喷抽采管路中的煤岩粉,给防喷抽采系统管路的正常使用提供了安全保障。
1.1 滤网除渣的安设
在二级移动式防喷除渣装置顶盖向下350mm处安设过滤网。滤网选用井下防尘网加工,防尘网井下使用过程中经观察透风性好,过滤煤岩粉及水分效果显著,并且价格低廉。
1.2 孔口简易防喷装置与二级移动式防喷除渣装置连接设计
二级移动式防喷除渣装置首先是在孔口简易防喷装置的基础上又加工了一个4~6寸接头,这样就形成了两个防喷接头与二级移动式防喷装置相连,增加了一路防喷通道提高了防喷装置的抽采能力,加强了钻孔钻进过程中所产生的煤岩粉及瓦斯被二级移动式防喷除渣装置治理的效果。
1.3 二级移动式防喷除渣装置煤岩粉及瓦斯流程
钻孔钻进时因为采用压风排渣工艺施工,所产生的煤岩粉及瓦斯被系统压风吹出,很容易造成瓦斯超限及污染巷道。采用二级移动式防喷除渣装置后,钻进产生的煤岩粉及瓦斯被系统压风吹出后直接通过1#、2#埋线吸进胶管进入二级移动式防喷除渣装置腔体内,部分煤岩粉在装置内与喷雾接触湿润后大部遗留在装置内,还有一部分煤岩粉经过滤网时被过滤遗留在装置内,而瓦斯在装置内经过滤网后通过6寸拔哨与埋线吸引胶管经系统负压抽至抽采管路内。二级移动式防喷除渣装置腔体容积较大,抽采负压在装置内要远远小于防喷管路的抽采负压,在腔体内使煤尘的动能大大降低。而且二级移动式防喷除渣装置进气口位于装置中下部,出气口位于装置上部,这样就延长了煤尘在装置内运行的轨迹及瓦斯在装置内的缓存空间,降低了煤尘运行的动能,给装置内的滤渣提高了捕捉煤尘的能力。
1.4 二级移动式防喷除渣装置双路抽采系统设计
在二级移动式防喷除渣装置上部再加工一个6寸接头用6寸埋线吸引胶管与专用钻孔抽采系统管连接,此路抽采管需在钻孔喷孔时方可打开控制阀门进行抽采,以加大喷孔时间段的抽采能力,减少喷孔瓦斯大量涌入打钻巷道造成长时间瓦斯超限,减少因钻孔喷孔过程中产生的煤岩粉堵塞管路造成抽采系统崩溃,达到防喷系统局部稳定可靠。平时不得使用避免影响钻孔抽采能力。
1.5 二级移动式防喷除渣装置导水装置设计
在二级移动式防喷除渣装置底部加工两个2寸花管,利用观察孔观察在煤岩粉及水位超过花管高度时,可打开花管底部的2寸闷盖,利用花管自身的孔洞(¢5mm)将煤岩粉内的水份导出装置外,减少装置内的水量以确保防喷装置内的有效空间及避免大量的水被吸入抽采系统管路内。
2 二级移动式防喷除渣装置煤岩粉清理
二级移动式防喷除渣装置使用过程中可利用1~3号观察孔随时掌握装置内煤岩粉及水量情况,以方便随时清理。若二级移动式防喷除渣装置内煤岩粉较多需要清理时,可先打开观察孔利用系统负压排净装置内的瓦斯,然后关闭相应控制阀门后,再卸掉二级移动式防喷除渣装置底部6寸排渣口闷盖,利用观察孔或拔哨接头插入水管(1寸高压软管)用系统供水由低到高逐层冲刷清理。
3 二级移动式防喷除渣装置上部的封闭方式:
在车皮上口外沿用铁板或撅铁焊一圈,然后钻眼与加工的上盖钢板用螺丝上紧封闭。
4 二级移动式防喷除渣装置井下实施效果
二级移动式防喷除渣装置在谢一矿-799m、-817mB11b打钻防喷系统管路中运用良好,大大减少了防喷管路中的煤尘,提高了防喷系统的持续性、可靠性,也保护了抽采系统的安全性。
5 创新之处
(1)利用废弃的矿车为防喷除渣装置主体,在简单改装后变废为宝,加工简单安装方便。
(2)二级移动式防喷除渣装置与防喷管路管径不一致,大大减小了煤尘的动能,提高了除渣效果。
(3)装置各阀门的安设,大大保障了防喷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
(4)二级移动式防喷除渣装置井下移动方便,清理方便,大大减少了安装搬运劳动强度,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安全。
参考文献
[l]徐永圻.煤矿开采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1999.
[2]刘殿中.工程爆破实用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
[3]郑炳旭等,建设工程台阶爆破[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4]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规程[s],2005,
关键词: 美容方剂学教学 医疗美容技术专业 教学思考
笔者所在学校自2009年起新增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成为四川地区较早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之一。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立足于培养具备医学基础知识、美学基础知识,掌握各类美容技能,热衷从事医疗美容技术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笔者主要负责该专业美容方剂学教学工作,该课程为该专业必修课、考试课。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与传统中医类专业在方剂学教学上有很大的不同,如按照传统中医类专业方剂学教学方法进行该专业美容方剂学教学,一方面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另一方面很难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现提出对美容方剂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学习美容方剂学的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审美意识的增强,全球出现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美容热。“美容回归自然”已成为21世纪全球医学美容的呼唤,纯天然美容疗法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中医药美容也已成为一门非常引人注目的学科。中医药美容在我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前人对美的不断追求下,传统中医药已经在美颜护肤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而宝贵经验,其以标本兼顾、安全无毒、疗效可靠等优点愈来愈受到国内外美容界人士的密切关注与高度评价。美容方剂学是中医方剂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中医美容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阐明和研究中医美容治法与中医美容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学习中医美容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美容方剂学与中医美容临床紧密相连,起着沟通基础与临床的桥梁作用。美容医疗技术专业开设美容方剂学相关课程,可以使学生有效掌握我国传统中医药在美容方面的特点和优势,为今后的实际运用和进一步研发打好基础。
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学习美容方剂学的困难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学生在学习美容方剂学时存在基础知识薄弱、学生学习热情差、方多学时少等困难。美容方剂学必须具备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学等相关知识。该专业学生中医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进程缓慢,效果差。学生中医基础薄弱的原因主要与课程安排有关,我校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中医基础概论与美容中药方剂学教学安排在同一学期。学生在学习美容方剂学时,中医诊断学的相关内容还未全面掌握,这就为整个美容方剂学的学习设置了很大的难题;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热情差。笔者发现该专业学生总论部分学习时热情很高,但一旦涉及各论及具体方的学习时往往缺乏热情。通过不断的教学反馈,笔者发现导致学习热情下降的原因为:具体方剂讲解时涉及临床症状、辩证、治法、中药等内容,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感觉在“坐飞机”,老师讲授后很难完全理解消化;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为非处方专业,学生毕业后无处方权,所以学生觉得学得再好也没用;所学方和美容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学生觉得实用性较差;美容方剂学知识点较多,记忆起来相当困难。美容方剂学学时较少,学生基础差,要想把具体各方讲深、讲透相当困难。我校美容方剂学按大纲要求共45学时,需掌握重点方43首,熟悉方30首,了解方36首,课时相当有限。笔者在实际教学过中已选择最基础的,与专业契合度最高的方进行重点教学,但知识点多,课时少,学生基础差,自学难度大,教学任务完成存在很大困难。
三、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美容方剂学学习的建议
【关键词】新教学大纲;中职英语教学;教学方式;优化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在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的今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掌握好英语,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是学生将来走进社会的一项重要技能,同时还是与国际友人进行单独交流的基础,因此,英语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但是,由于语言学习本身的枯燥性,以及英语学习中单调的单词语法记忆,使得很多学生对于英语存在畏惧心理,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而随着新教学大纲的实施,以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使得英语教学成为中职学校教学的薄弱环节。因此,对英语课堂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改进,既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要求。
一、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在英语教学方面属于薄弱环节,学校虽然对于英语教学十分重视,但是受到落后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存在着很多问题。
1.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由于英语学习的枯燥性以及单调而重复的机械式记忆,大部分学生对于英语课程存在着厌恶和畏惧心理,在学习上缺乏兴趣,在加上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存在不小的问题,更加剧了英语教学的难度,从而导致中职学校中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严重阻碍了英语教学的进度,使教学难以发挥效果。
2.教师教学模式僵化,缺乏创新
虽然素质教育的推行已经逐渐开始产生效果,但是应试教育对于学生和学校的影响仍然十分巨大,在应付考试的前提下,中职学校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都是以灌输知识为主,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多是机械的练习和记忆,基本上与初中英语教学没有差别,无法更好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不到教学的目标和预期效果。
二、优化课堂教学的意义
英语学习是一门基础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对于教师教学的依赖性也相对较强,因此,改变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升英语教学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由畏惧到喜欢,实现观念上的转变,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三、优化教学方式的具体方法
1.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必须首先拥有明确的目标,然后围绕目标开展教学。在新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教师要改变自身观念,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授课时,必须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并非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使学生可以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就不会出现机械式的练习和记忆,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轻松,在消除学生抵触心理后,教学的效果就会大大加强。
2.转变教学观念
英语学习与一般的课程存在很大的不同,注重的是实际语言能力而非应试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自身观念,将学生放在主要的位置,自身则作为辅助,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这样,可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使课堂教学更加充满活力,由学生掌握课堂的动向和学习方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英语应用的知识和能力。
3.改进单一授课方式
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年龄优势,对课堂授课方式进行改进,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辩论会,充分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英语电影,使学生在娱乐中掌握英语的实用知识。另外,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减少汉语的使用,尽可能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营造出英语学习的氛围,使学生在日常对话和交流中自然形成英语的语言交际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中职院校英语教学在新教学大纲的冲击下,暴露出很多问题,也得到了发展创新的机会。中职院校的管理人员和英语教师应该抓住机会,对英语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和改革,全面提高院校的英语教学能力,提升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可以充分掌握英语语言的应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黎.浅议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下旬,2011,(2):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