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

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11 16:41:4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

第1篇

关键词:创意产业;创意产业集群;区域经济

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型行业,其创意主要体现在创业主体和创意行为两方面,创意主体是指创意产业的发展主体本身就存在创意性,创意行为主要是指产业发展过程中所有积极活动及社会活动都要围绕创意主体进行。而创意产业集群是指由多个即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创意产业聚集而成。

一、创意产业集群概述

(一)创意产业集群的概念

创意产业集群可以从要素和空间两个角度理解,要素角度是指一个具有创意性的产业群体,其本质是将设计、教育、艺术、音乐和娱乐等领域人才聚集在一起,创造出新的想法、新的技术和新的独创性内容。而空间角度则是指将即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创意产业在一定区域集聚产业组织。

(二)创意产业集群的特征

第一,创意产业集群具有地域偏好性。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和科学技术,因此会选择市中心作为创意产业的聚集地。第二,创意产业集群的结构具有多样性。创意产业集群所需要的人才、技术、资金及政策支持都来源于创意组织、高校、行业协会、研发机构、金融机构和商务机构。第三,创意产业集群的企业趋向小型化。创业产业集聚的特点就是文化创意为集聚核心,实现脱离大型生产空间的目的,因此创意产业集群组成部分大多是小型企业和组织。第四,创意产业集群的环境具有宽松性。创意产业活动地也是生活地,其群体之间是相互互动的关系,具有宽松性。

(三)创意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的区别

第一,集群的发展要素不同。传统产业集群主要是通过强化技术和管理实现发展,而创意产业集群则是通过创意人才、创意行为、创意产品、社会投资推动发展。第二,集群的发展主体不同。传统产业集群的发展主体是生产经营业务和技术服务,而创意产业集群的则是创意企业、研发机构和创意人才。第三,集群的形成模式不同。传统产业集群的形成是指企业地域上的集中,而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创意人才的集中。第四,集群的内部环境不同。传统产业集群内,生产经营是产业内围区的发展核心,而区是集中布局,其产业区与生活区分离,生产工作压力大。而创意产业集群中生产区与生活区是一体的,实现工作与生活一体化,工作压力较小且宽松。第五,集群的联接方式不同。传统产业集群的联接方式是价值导向,而创意产业集群的联接方式是文化传播和渗透。

二、创意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对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是将有创意的文化、创意技术与现有的资源结合发展,使创意产业实现了经济上的跨越式发展,延续和带动了传统文化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传统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提升服务产业档次,促进新产业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还促进文艺演出行业、影视出版行业和手工艺制作行业的发展,有效提高了这些行业的经济效益,全面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第二,推动文化资源全面开发。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开发文化资源、提高创意软实力是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二)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区域品牌的打造。区域品牌是一个企业在某区域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标志。创意产业集群集聚了大量创意人才及技术,为该产业打造出不一样的产品形象,为创意产业树立了良好信誉,提高了区域市场竞争力。第二,有利于提高区域经济效应。创意产业不但涉及到创意文化、创意技术,还涉及到传统文化、第三产业的发展,创意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传统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就业率和增加了就业岗位,使区域经济规模得到扩大。

(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

创意产业得以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脱离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依托于文化资源,使创意产业成为自热资源缺乏区域经济发展的首选产业。协调了自然资源富有区域与自然资源缺乏区域的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四)对城市功能转换的作用

创意产业的本质是对产品的创新,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城市原来的功能上增加了城市创意发展功能,该功能的增加不仅促进城市全面性和综合性发展,还有利于传承和延续传统文化,加强对城市区域文化特点的保护,使区域独特性与区域认同感达成一致,塑造了美好城市形象。

(五)对区域就业能力的作用

创意产业集群有利于增加就区域就业能力,提高区域就业率,对就业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有效扩展了区域就业领域,大大增加了区域就业机会。例如创意产业涉及到的版印刷业、娱乐服务业、手工艺品制作业、休闲健身业、会展、包装行业等,都是提高就业机会的最佳行业,此外,文化要求高和技术要求高的软件设计、创意设计、数字媒体、动漫网游和计算机服务等,这些为高文化水平的人才提供了就业机会。第二,创意产业集群还可以有效完善就业结构,使就业机会和岗位满足各阶级、各阶层和各行业的就业需求。促使生产制造就业结构转换为消费服务型就业结构,劳动密集型就业结构转换知识密集型就业结构。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的同时,提高了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地位,使大学毕业生就业得到有效提高。

三、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区域发展的战略

(一)积极开发创意人才,以此激发创意产业区域活力

该战略主要是通过培养创意人才和开发人才实现创意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区域化的重要策略之一,其战略具体实施主要从以下几面入手。第一,提高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意识,树立大的创意人才观,规范创意人才管理标准和完善人才管理体系。完善人才管理体系主要通过建立人才管理机构,人才培养基金,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实现。第二,要提高校创意人才培养效率,最大限度发挥高校人才的优势。对高校人才的培养及开发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首先,高校应针对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文化优势,制定符合他们的创意培养模式和计划。其次,高校应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创意生产过程中中除了培养学生文化创意理论、创意技术,还要培养学生将创意文化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为区域发展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第三,全面开发创意人才市场,实现创意人才流通体系完善的目的。第四,营造具有竞争性的创意人才发展气氛,同加强对创意产业集群基础建设的强化力度。

(二)加强科技创新,占据创意产业发展至高点

第一,加强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实现依托主体的转变。传统产业主要是依托劳动力和生产技术实现发展,而创意产业的特点决定,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依托文化资源和高科技技术。第二,创新和完善创意产业结构,加强创意产业技术创新力度,使创意产业集群向综合性创性和全面性创意产业发展。

(三)在投资方面经济引用多元化投资方法

最大限度发挥民间资本市场的作用,提高创意产业集群集资和科学投资的能力,保证创意产业正常进行和发展。第一,多元化投资的宗旨是以国有经济投资为主体,其他经济共同投资,确保创意产业向好的方向发展和前进。第二,积极发挥民营经济的投资辅助作用,使创意产业得到多元化发展。(四)将创意产业集群集团化创意产业集群本身是由多个不同性质但又相互联系的小型企业组成,将其集团化不但有利于统一管理,还有利于实现创意产业规模化经营。具体处理设施如下:第一,根据创意产业实际情况建立现代产业集团,以此推动创意产业集群集群化发展。第二,加强创意产业利益链的连接力度,实现市场化运作,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除了以上四点策略外还有国际化战略,以提升创意产业的国际化水平为核心策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提高创意产业集群贡献度为核心策略

四、结语

创意产业集群既是不同产业要素的集和体,又是不同产业空间的集合体,对区域经济有着很大的影响,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核心力量,产业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不但延续了传统文化和促进了第二产业的发展,还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就业机会。

作者:王义涵 单位:山东博兴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曹如中,郭华,付永萍.促进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3,09:62-66.

第2篇

关键词 产业集群;区域经济;经济发展

产业集群是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机构在某一特定区域的集聚(Poter,1998)。由于产业集群所凸现出的持续竞争力,这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正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我国产业集群的大规模发展起步较晚,但势头强劲。从区域分布来看,产业集群在浙江、广东、福建、江苏、河北等许多省份均有分布。比如截止2004年末,江苏省各类产业集群就业人数占全省的近88%,所创造的增加值和财政收入分别占全省总量的60%和40%,在重点接受调查的全省60家产业集群中,企业数超过1000家的有12家,从业人员超过万人的有13个,有19个产业集群在地方经济中的占比达到50%以上,其中又有8个达到80%以上。这些产业集群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省域经济的发展。因此,从内在机理上去探索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的关联性和互动发展机制,无疑会成为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并具有相当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区域经济因素对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就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以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为基础,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的最原始经济活动必定是由区域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习俗和资源禀赋决定的,由此而形成的人口、技术、公共资源、区域品牌等,因为路径依赖等因素会影响到现期产业区位的选择。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发展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1.区域的资源因素

利用资源优势来发展区域经济,是产业集群得于形成的原始动力。区域资源主要包括两类:①自然资源;②非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和地理资源

自然资源是能产生生态价值或经济效益的自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综合,包括土壤、气候、矿藏、湖泊、森林、地理位置等。马歇尔(1964)曾在对地方工业起源的论述中指出了工业的地区分布的二个主要因素,其中之一就是自然条件。美国学者通过对美国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得出,自然优势能够解释20%左右的产业集群形成现象。在我国,各种以自然资源为主要生产加工对象的产业集群,无不与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如吴江盛泽的丝绸产业集群,号称日出万匹,衣被天下“;东海县的水晶制品产业集群,其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同样,由于区位优势,有利于资源和产品的进出口,在我国东南沿海的江浙粤闽一带出现了以加工出口为生产特点的大量的产业集群。

(2)人力资源

产业在空间地域上的集聚并不只是企业的简单意义上的数量叠加,技术创新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产业的集聚需要考虑区域人力资源的现有状况及其未来的可持续性。区域环境中人力资源的密集程度及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业结构及其发展水平以及地区产业集群的类型。一般来说,与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存在密切关系的有三种人力资源类型:企业家资源、高技能人力资源和普通劳动力资源。

2.区域历史和文化因素

区域中历史传承的从事商业活动的文化氛围,可以演化为区域经济兴起的一个条件。生活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由于耳濡目染,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养成了经营意识,培养了经营思想。浙江的许多产业集群是在缺乏自然资源支撑和外力帮助的条件下,通过挖掘民间传统技艺而形成的。如宁波依托“奉帮裁缝”的传统技艺形成服装类产业集群;永康利用修锅补缸的技艺,发展成了专事小五金生产的产业集群;温州更是利用“其货纤靡,其人善贾”的人文特点,逐步形成了打火机、皮鞋、低压电器等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3.区域政策和制度因素

制度和政策作为公共产品,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因此,作为公共产品供给者的政府,对区域产业集群具有十分显著和直接的影响。正确的政府引导和支持以及相应的有效政策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是一种有利的推动。另外,作为非正式制度的人文习俗也是产业集群发育成长的深层内因,健全的人文网络不仅加强了产业集群的稳定性,而且会加速中小企业的形成,壮大产业集群的规模。比如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温州市政府便高瞻远瞩地大力支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并通过政策扶持和倾斜,充分发挥其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使当地出现了最早的专业市场,为产业集群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见,适宜的制度和政策体系也是产业集群产生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4.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因素

犹如生物群落一样,产业集群也是一个有机的具有生命特征的产业群落。在它的形成和演进过程中,必须要与周围的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对于某个特定的产业来说,它需要与与之相关的各种横向和纵向的产业或机构的耦合。从横向看,包括能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和能提供相关管理和技术的企业;从纵向看,包括上游和下游企业,如供应商、销售商、产品服务等。另外,还包括政府和其他机构,如大学、科研咨询机构、监管机构,提供各种专门的培训、教育、信息、技术和服务等产品。因此,产业集群是一个有众多企业和机构所组成的有机协调的整体。任何一个相关子系统的不完善,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二、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往往与特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具体来说,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集群通过对区域资源的优化整合,提升区域的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是由相互关联的众多企业和相关支撑机构所组成的共生体。一方面,产业集群的发展所要投入的要素,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力,也特别强调企业家资源、人才资源的培育及其在发展中担当的作用,更是要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和教育培训机构对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因此,产业集群可以通过将这些区域内的软、硬资源的有机组合,优化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另一方面,产业集群所带来得直接结果便是同一产业和相关产业的企业在地域上的集聚,引起人口的空间集中,这在为产业集群提供充足人力资源的同时,又会产生对消费、交通、文教卫生、金融、物流、市场等基础产业的进一步需求。这样,产业与市场之间就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进而形成产业集群和市场群落的共生现象:通过构建专业市场群落,可以实现制造业与商贸业的专业化分工,使他们能共享销售网络所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降低中间品交易的不确定风险;通过构筑制造业企业群落,将某一特定产品的制造过程分解为众多的中间产品的制造环节,并分别由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小企业进行生产和组装,又能使群落中的每一个企业都能享受“零部件规模经济”,大大降低集群内企业的内、外部交易的成本。因此,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使其主导产业获得竞争优势,而且还可以通过专业化分工使得相关企业获得成本优势,提高其竞争力,从而提升整个区域的整体竞争优势。

2.产业集群利用合作与竞争机制,增强区域的创新能力

在产业集群内,大量的相互关联的企业和机构集中在一起,既开展激烈的市场竞争,又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一方面,产业集群内集聚了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批发经销商以及其它配套商,这种空间上的集聚方式有利于企业间实现纵向、横向合作。同一集群内的企业彼此间更加接近和了解,基于友谊、信任、信息分享和相互联系,大大降低了单个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有利于相互间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学习,为协同创新创造优良的环境。另一方面,合作并不意味着没有竞争。由于地理上的接近性,行业的动态更易及时了解,竞争的障碍会减小,企业对于竞争压力的感受也更为直接。新进企业更容易模仿先进企业,从而导致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因此,集聚既有利于合作,也增加了竞争。这种合作竞争机制的根本特征是互动互助、集体行动。它能帮助集群内企业实现高效的网络化的互动和合作,顺畅信息的流通,加快观念、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减低交易的费用,从而获取集体效率,降低合作创新的成本,加快创新速度。企业的创新成果更易于为其他企业所学习和吸收,从而促进整个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提高。另外,集群内企业间互为竞争的关系,会使竞争激烈程度加大,也就越能刺激企业的创新与升级。因此,集群内企业具有更强的创新意识。所有这些产业集群所具有的既合作又竞争的双向机制,对增强区域整体的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3.产业集群通过累积效应和扩散效应,扩大区域品牌的影响力

由于集群内部强大且复杂的企业间联系,使得在该区域内,一个企业发展,会带动区域内相关企业的发展,而且随着产业集群化规模的增大,引起规模经济的边际收益递增,进一步增强对集群以外的企业的吸引力。随着新的中间投入的使用者、生产商和供应商的不断加入,又会引致新的加入者和更强的分工专业化,从而形成较强的累积效应;同时,产业集群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群内企业需要不断从周围地区就近获取原材料、劳动力等资源,导致产业集群在空间上不断拓展,将周围欠发达地区逐步纳入其中,形成扩散效应。通过累积效应和扩散效应,使得产业集群的产业链更加完善,空间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更加壮大。这样,产业集群就可以通过统一对外促销、规范品质标准、认同专利技术、推广共同商标、共享集群信誉等“集群效应”来创立区域品牌。这一方面可以消除经济的负外部性,同时谋取单个企业很难具有的差异化优势,使集群内每个企业都受益;另一方面,“区域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形象、更直接,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具有更加广泛的、持久的品牌效应,从而扩大区域品牌的影响力。

4.产业集群通过实施循环经济,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产业集群产业链上的每个企业,往往都是通过生态共生的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产业集群的这个特征非常适宜于开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就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用自然生态学的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实施“资源-产品-废弃-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目标。通过资源的循环,既维持生产的发展,又能减少资源的消耗并充分利用再生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循环经济能使集群内完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专业化分工,克服集群内物质循环缺陷和生态缺位,疏通集群内个体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渠道,搭建个体间的合作共生机制,优化整个集群内的循环经济网络结构。通过遵循“3R”原则,将清洁生产、生态设计、绿色消费、资源综合利用等有机融为一体,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稀缺对集群发展的不利影响,同时也解决了产业集群演进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因而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的和必然的选择。

三、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建议

产业集群因为具有持续的竞争力成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产业集群如同产品一样,也有包括产生、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生命周期阶段,根据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理论,区域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导致产业集群的衰退,从而产生产业集群的周期性风险。而产业集群的衰退,又会反过来引起区域经济的萧条。因此,如何保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营造良好的区域政策和基础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健康发展

政府首先要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对产业集群的宏观引导,提出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避免无序竞争。其次要加强社会网络和中间组织的建设,完善中间服务体系。还要不断完善适宜于产业集群发展的软、硬件体系的建设。要积极研究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对产业集群的龙头骨干企业、配套企业创建品牌优势的企业给予扶持。

2.引导和规划以生态工业园区为载体的产业集群建设

通过生态园区的建设,使得园区内企业之间形成生态共生的耦合关系,一方面可以形成和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的升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循环经济活动,减少资源的投入,减轻对环境的损害,使企业降低生产成本,保持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重视和研究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现象,化解产业集群风险对区域经济的危害

由于产业集群存在衰退和灭亡的风险,要保持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就要采用区域投资组合战略来分散风险。这就要求区域内产业集群间的相关性要小,以使对区域经济的风险最小化。当然,虽然产业集群存在生命周期,但它也并不代表必定走向衰败,只要根据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就能促进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雄浪.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探析[J],南方论坛,2006(4),35-37.

[2] 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167-179.

[3] 蔡宁、吴结兵.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资源-结构”观的分析 [M],科学出版社, 117-132.

[4] 中国产业集群第2辑[C],机械工业出版社,47-48.

[5] 周宏春、刘燕华等著.循环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42-45.

第3篇

一、产业转移的理论综述

产业转移是指在发展环境、资源条件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个地区或国家向另一个地区或国家转移的过程。为了解释国际间的产业转移,日本、美国等国的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理论研究,形成了产业转移的基本理论。

20世纪30年代,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通过对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工业发展的统计研究,总结出产业发展从接受转移到国内生产再到向外出口的三个阶段,即按照“进口一国内生产(进口替代)一出口”的模式相继更替,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后来,另一位日本经济学家大来佐武郎运用雁行模式对20世纪60-80年代东亚经济内部产业分工与转移的动态关系进行了解释。即以日本为领头雁,按照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依次转移到亚洲四小龙、东盟国家以及后来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标准化阶段。产业转移开始于产品成熟期,而到了标准化阶段,技术发明国的生产和出口竞争优势受到技术模仿国的劳动成本优势和其他成本优势的重大挑战,技术发明国为了回避某些产品在生产上的劣势,顺应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将大规模进行产业转移。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他认为,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导致非熟练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必须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小岛清将雁行模式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边际产业转移扩张理论”。该理论认为,投资国企业将资源从本国已经丧失了比较优势的产业中撤出,转移到其他国家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中,对转出国和转入国都是一种福利最大化的选择。

最近几年,我国学者对产业梯度转移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产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

二、产业区域转移的基础和条件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区之间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存在巨大差异,无论是根据雁行模式、梯度转移,还是其他产业转移理论,都可以解释中国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现象,当然,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和条件。

(一)经济梯度是产业转移的前提条件

我国区域经济呈现明显二元结构特征,东部地区较为发达,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相对落后,存在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梯度。有梯度就有空间转移的可能。

(二)产业结构优化是产业转移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抓住港澳台地区与东南亚国家产业转移的机遇。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创造经济奇迹。进入新世纪,东部地区许多产业都进入了成熟期,面临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巨大压力,迫切需要把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等传统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而集中精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三)解决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外在压力是产业转移的动因

我国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生产要素价格差异。据测算,东部地区生产成本比中西部平均高30%-40%以上。当前,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受阻、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原材料成本、环境成本逐渐上升等一系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使东部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是化解成本压力的必然选择。

(四)中西部地区逐渐改善的投资环境是产业转移的基础

近几年,中西部地区的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市场体系更加完善,产业、金融、财税、土地等政策措施不断优化,政府服务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这些为顺利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和县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分析

(一)政策优势

2010年1月,国家出台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允许示范区在经济发展领域先行先试,从投资、财税、金融、土地、对外开放5个方面给予明确的政策支持,鼓励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向示范区转移产业。根据这个《规划》,安徽省在和县设立安徽省江北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以满足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的需要,同时带动几大产业组团联动发展,为皖江城市带多层次的区域合作提供平台。促进各板块功能整合、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二)区位优势

和县与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南京山水相连,与本省最具经济活力的芜湖、马鞍山隔江相望。和县城与上述3个城市的市中心均在1小时车程(60公里)范围,南京长江三桥、芜湖长江大桥和正在建设中的马鞍山长江大桥,使和县与上述3个城市联系更加紧密。和县距省会合肥市也只有120公里,是南京都市圈、合肥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的交叠之地,淮南铁路、合芜高速公路、合巢马高速、巢宁公路、滁芜公路以及建设中的沿江高速公路,长江宁芜高速航道等穿越境内,既沿江又沿边,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安徽所有县市中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最为优越。

(三)资源优势

和县的自然资源极其丰富,有丰富的煤、磷、白云石、石灰石等10多种矿产资源,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和65公里的优质长江岸线资源:和县历史悠久、山水秀丽、名人辈出、古迹甚多,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天门山、如山湖、香泉等自然和人文景观达20余处,和县猿人、陋室、乌江霸王祠、天门山等自然人文景观,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县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生态示范县、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安徽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以和睦诚信、和气生财、和衷共济、和谐美满为基本内涵的“和文化”,彰显着和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县农业人口占全部人口的85.3%,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大量的农业人

口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四)成本优势

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和县具有丰富而价格低廉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能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据测算,和县的土地、水电、劳动力价格仅为沿海发达地区的1/2或1/3。与中西部其他地区相比,发达完善的交通网络。毗邻大中城市的独特区位,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万吨级深水港口郑蒲港及其物流产业群体使和县的物流成本比周边地区低1/3。这些都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和商务成本。

(五)产业优势

近几年,和县工业逐步进入持续快速发展阶段。2009年工业实现增加值24.45亿元,增长22.6%。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01亿元。增长27.5%。化工、建材、船舶制造、机电、农副产品加工、轻工等6大主导产业已初具规模,具备一定的产业发展配套能力,为东部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四、和县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通过各种形式征求对和县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创设人人关心发展、人人参与发展的良好局面: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和竞争意识;积极创新实践,充分发挥国家赋予示范区先行先试的权力,正确处理好依法依规和灵活变通的关系,只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只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只要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利益,就可以拿出开拓精神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让实践作为最终检验的标准。

(二)发挥区位优势,全面推进区域合作

一是融入南京都市圈。按照建设南京卫星城的定位,以交通一体化为基础,以互利互惠为原则,加强与南京市及其区、县的合作,把和县建成南京的以绿色蔬菜为主的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居住、旅游、休闲、度假基地,现代加工制造配套基地:把南京当作和县引进资金、技术、人才、产业基地,宣传推介和县、融入长三角、面向世界的最好平台。二是努力融入“合肥经济圈”。加快推进郑蒲港及其物流园区等项目建设,着力成为合肥经济圈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区、通江达海的门户。三是积极寻求跨江发展。加强与芜湖、马鞍山市的沟通和合作,争取两岸联动,跨江发展。四是加强对外合作。以双赢为目标,探索尝试通过租赁、股份经营等方式在和县示范区内设立“区中区”、“园中园”、托管园和共管园。同时借鉴成熟的“飞地”开发经验,发展“飞地”经济。

(三)全力推进园区建设。拓展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平台

抓住国家和省支持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建设及推动开发园区升级的政策机遇,扩容升级现有园区,启动建设产业集中区,力争形成规模,创出品牌。一是积极参与江北集中区的开发建设。探索集中区合作共建机制,全力争取集中区建设管理和利益分配的最大化。围绕集中区重点发展的产业,按照“产业组团和产业链式”承接要求,加快大项目引进和配套,迅速形成规模,把集中区打造成示范区“标志性品牌”。二是加大现有开发园区的升级和拓展。根据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的形势,修订园区规划,从立足错位发展,提升特色产业优势考虑,以培育大产业、做大做强产业链为目标,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同时,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改善园区发展环境,积极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机制,鼓励社会各界投资者参与同区建设,推进园区公共设施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

(四)创新承接途径,促进产业对接

加快产业的对接和互动是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核心。一是要从本地优势产业出发承接产业转移。把发挥区域特色与提升产业优化统一起来,着力承接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促进产业优化提升的项目,尽可能地占据产业价值链分工的高端环节,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二是要发挥集聚效应,引导产业相对集中。根据本地生产要素的特点,选择并培育适合本地持续发展的产业,以此为核心,延伸其上下游产业链,并大力发展相关服务业,促进形成一批中小企业相互配套,关联度大、带动力强、辐射面广、集约化高的优势产业集群,促使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发展良性互动,三是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成效。围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和培育重点新兴产业,针对性地开展会展招商、产业招商、专业队招商、以商招商、务工招商、网上招商等多种招商形式,精心组织实施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招商引资活动,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层次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增强示范区的发展后劲。

(五)强化措施配套。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高效快捷的政务环境。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方便投资者为出发点,清理一切不必要的行政审批项目,缩减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全面推行政务公开,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实行阳光操作,切实解决乱收费、乱罚款等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执法腐败等问题。营造统一、完善、透明的制度和高效、规范、廉价的政府服务环境,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二是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着力打造诚信政府、诚信部门,凡是出台的优惠政策,都要坚决执行;凡是对客商的许诺,都要坚决兑现:凡是协议约定的事项,都要坚决履行。努力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三是贴近亲和的服务环境。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始终把服务放到首位,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人才培训和就业服务等体系,主动为投资者着想,及时排忧解难,努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以真挚的感情和良好的服务吸引、留住客商。四是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扶持中小企业创业发展,构建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

第4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 发展 产业集群 问题研究

产业集群这一发展概念最早起源于国外,对此,相关的专家和研究人员提出,所谓的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地域性积聚,在这种积聚的情况下,不同企业之间可以充分的利用公共资源,并实现资源和优势的互补,从而更加充分和高效的利用各项资源(例如,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公共设施、技术支持等)谋求共同发展。而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我们就要把区域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不同区域的发展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那么如何让区域经济整合、实现交互和关联,而不简简单单的是地理位置上的积聚。而是以区域之间的联合来促进共同进步,对此,我们就需要在区域产业的布局和协作上加强研究。

一、对于产业集群问题的相关分析

对于产业集群来说,它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这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较为重要的经济现象,在产业集群这一发展模式下,我们可以有效的实现产业经济的发展,并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谋求新的增长点,从而形成区域联动和区域发展的竞争优势。在这方面,环渤海以及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地带都是重要的体现,它们依靠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而通过协作与整合提高整体的竞争力,并不断地完善相关产业结构和产业体系,在规模和层次上都有很大的提升。

那么,我们所说的产业集群具体是一种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呢?对此,笔者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其中发现,产业集群的发展之路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产业的分工和专业化的交易,进而形成一种有机的生产组织方式,提高产业区域的生产效率,推动各个区域和整体产业带的共同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有效实现更多产业的积聚,就像滚雪球一样衍生出更多的产业带,进而实现良好的协作和发展。一般来说,我们强调地区经济的发展,那么就要建立起良好的产销体系,为区域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优势资源和条件,而产业集群的发展就为其提供了各种专业化的服务,例如科研机构、技术支持和企业的合作等。由此可见,实现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支持,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协作则为集群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二、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根据我们对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和分析,我们了解到集群状态下所呈现的必然的会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也会形成相应的区域经济循环系统。这种经济循环系统在很大的程度上就会影响并改变以往的环境、出现新的空间组织形式。一般来说,这种空间的组织形式通常会表现在地理位置上不断靠近,资源可以实现共享、关联性加大,与此同时也会有不同的分工与合作。整个区域的机构和功能性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出现改变,进而变的更加完善、相互沟通更加的容易,整个区域的竞争力也在不断的增加。那么,如何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呢?

1、区域经济的发展要做好定位,从本区域的特色出发实现共同的发展。我们强调产业的集群,那么作为集群带的每一个区域,就要在整体集群发展规划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区的特色和地域资源实现发展,进而构成整体区域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在这里,政府的政策也是比较重要的,甚至会直接的影响到产业集群的区域化建设是否能取得成效。而政府在区域集群上的职责并不是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制度和政策的供给,进而努力的改善集群的发展环境,最终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化的发展。

2、实现产业的集群发展需要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协作,而不是单项式的索取。所以,区域产业的集群以及经济循环系统的形成不是简单的组合,它还需要一定的基础和条件支持的。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集群,绝不是强调空间上、区域上的聚拢。集群状态下的生态呈现是一个更加多元化、多样化集群。各个区域之间不能只希望共享,而不愿意共建。强化集群的创新意识,发展区域内产业的紧密合作机制,构建高质量的资源共建共享服务,才能有效地整体提升各区域的资源共享水平和合作竞争优势。

3、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朝着专业化和节约化的发展道路迈进,为产业集群作出积极的贡献。良好的产业集群化发展需要区域间的有效协作和互助,同时也需要我们积极做好各项建设工作,形成区域的特色,并提高区域的专业化程度,这是我们实现集群化发展所应该注意的重大问题。没有区域专业化发展的支持,那么不仅会降低产业集群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同时也会造成区域发展的局限,甚至是区域发展间的隔断,这些都需要优化的区域组合和区域经济专业化发展的加强。只有这样,我们的产业发展才会取得实际的效果,并实现整体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走上良性发展和科学循环的道路。

4、科学处理产业集群发展所带来的优缺点。产业集群以其特有的优势,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但是它也有着不可被忽视的缺点。具体表现为当产业集群有效在区域内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给该区域虽然带来经济水平上的提升,但一同带来的发展后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一系列问题也将逐步呈现出来。这些问题也将对城市的发展有着约束的作用,这就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从产业群集区域的规划上入手,全过程地对产业群集区域进行有效设计规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加以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如果遇到相关的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纠正,以减少因这些问题给城市整体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5、对区域产业集群进行合理规划。这个阶段对于建立一个合理的区域产业集群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在对区域产业集群进行初步设计时,首先要注意科学合理性与可行性,要通过组织相关专家与研究人员进行设计理论上的论证,同时通过现场数据采集与分析统计,使得规划设计的依据有章可循,其次在设计上要充分地对集群企业特色与其相应的衍生行业进行考虑,具体来说,就是在规划产业集群的同时,将与其相关的衍生产业链也考量在内,从而减少企业因供应链、原材料等各方面的原因使产业集群所应起到的效果受到影响,最后就是在该区域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上要加以重视,可以预见在经过区域产业集群以后,该区域的产业群集企业将得到快速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类继续发展的问题,随着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区域将受到极大的压力,包括人员数量、交通运输压力等各方面。如此一来,就必须在规划时,就对该区域的后续发展有一个预判性质的容量预留,从而为形成规模的产业群集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区域,避免因区域对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制约作用。

6、政府要对自身职能进行充分发挥。在产业集群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的支持力度与引导效果直接决定了产业集群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进行上述两方面的工作时要注意:首先必须加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于产业群集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对产业集群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档次要相应提高,从而提升区域产业集群的整体承载力;其次在建设产业集群区域的指导与规划方面,必须依据现代化的环保节能要求,尽量使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减少因产业集群化而可能引起的排放等污染问题;第三则应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对审批、职能等机制进行深层次、合理化的改革,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需要;最后是在完善体制的同时,发展出现代信息化管理制度,从而使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朝着先进科学技术方向发展。同时要设立相关的职能监督队伍,进行专职化的相关协调管理工作,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要亲自挂帅,领导工作小组,对区域产业集群的建设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与承担重要的协调工作。

7、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网络信息化管理也开始逐步应用到各个行业领域中,由此可以看出,未来区域产业集群化的发展也必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发展,政府职能部门能够依据先进的GPS、GIS等技术对区域的设计进行统筹的安排规划,带着发展的眼光看待产业集群区域的规划,充分考虑到区域的扩张与发展,同时利用相关计算机信息技术使规划手段与方法更加多样化,更具科学权威性与严谨性。另一个方面则是要注意区域产业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性,因为只有集群企业的不断创新,才能够使企业有着蓬勃的生机,同时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整个产业集群的区域内充满良好的创新技术氛围,为良好实现这个目标,政府职能部门应根据产业集群区域内的企业特点,同时利用区域业集群的聚集性的优势,组织相关技术创新、改革的讲座、研讨会等等。从而使区域内的集群企业在良性市场竞争中更好地快速、全面地发展。最后在区域内产业集群的企业之间应该根据各自企业的特点,有选择性、互补性地进行区域内、集群内的企业交流与合作,通过对彼此优缺点的充分认识,使企业自身在发展上克服一些行业领域内的通病,在互相学习与合作中一起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集群间有着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与特点。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对于产业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集群企业的发展也为区域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有效的助力,同时对于城市整体的发展同样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同时对于区域化的产业集群发展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也同样需要引起重视,合理将产业群集区域进行规划,并采取相应措施对其的发展加以引导,从而使区域内的产业集群企业最大化地发挥出集群的特点,形成集中优势,使得企业立足市场得到更大的发展,也使城市整体发展更为科学、有序。最后通过先进的科技信息化技术手段与竞争合作机制,使区域内产业集群企业的整体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以区域促进企业发展,以企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使两者能够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陈柳钦. 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J] . 南京社会科学, 2005 (5)

[2] 王缉慈. 谈谈我国区域的集群发展问题[J]. 经济经纬, 2006 (2)

[3] 徐兴余,黄汝伦,朱贵云等.产业集群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和互利互惠的组织形式[J] . 产业建设, 2007(1)

[4] 黄鲁成. 宏观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2,(1)

第5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房地产,规划

从区域经济来看,房地产业是一个区域差异巨大、级差收益明显的行业。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差异,使不同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程度、房地产业的布局结构、规模,速度等产生巨大的地域性差别。房地产业属于第三产业,而房地产商品属于高档次耐用性商品,所以房地产业的发展必须有高度发达的一二产业与高经济收入水平为后盾。与此相适应,一个区域的房地产业发展的程度也必然受到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状况的制约。我国是一个土地辽阔,各地区经济水平极不平衡的国家,各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经济技术条件、管理水平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有很大差异。这种不平衡也决定了房地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房地产业的因素主要有:(1)经济发展指标(国内生产总值 GDP、人均 GDP、居民年收入及消费支出水平);(2)区域城市水平指标(城市化水平、城市规模及等级);(3)区域产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产业聚集程度);(4)区域经济开放度及行业政策。我国作为幅员辽阔的大国,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因此房地产业的发达程度也不尽相同,东部地区明显要领先于中西部地区,而具体原因则基本可由以上所述区域经济因素来解释。

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当地房地产业的规模和结构,房地产业受区域经济发展周期的影响较为剧烈。从历史经验数据来看,房地产业的复苏和萧条两个阶段相比区域经济发展周期略有滞后,但是繁荣和衰退两个阶段却往往发生在经济发展周期之前。这一方面说明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正相关性,另一方面也说明房地产业存在投机炒作成分,在繁荣时容易产生行业泡沫,在衰退时投资者又急于抛售撤退。因此,当区域经济增长时,居民收入提高,市场对商品住宅的需求增加,房地产业出现繁荣;相反当区域经济停滞或者下降时,居民消费水平和购房意愿下降,市场对商品住宅的需求减少,房地产业出现衰退。由此可见,房地产业作为一种需要高投资规模、较长回收期的行业更加需要有良性的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基础。

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房地产住宅投资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的主要指标是:区域内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 及人均 GDP、居民年均收入及消费水平、区域经济增长能力、区域经济规划前景等方面。在我国,随着各地区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及住房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大量的个人和家庭对商品住宅的需求大大提升。国际学者普遍认为,一个健康的房地产业业,其投资规模在区域 GDP 中应保持一个适当的比例,只有稳定的开发规模和投资额度才能保证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使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支柱产业的作用。根据一份联合国针对 70 多个国家的房地产业调查,各国房地产业投资额平均为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 3%-8%。结合表 1 可以看出,1950 年至 1973 年的美国房地产业投资额占当年 GDP 的平均比例为 4.5%,最高峰时为 1950 年的 7.0%,21 世纪后已经逐步下降至 2.5%。20 世纪 70 年代的日本房地产业投资额占当年 GDP 的平均比例为 7.0%,峰值达到 1973 年时的 8.3%,后随着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房地产业投资额占 GDP 比重缓步下降,至 2008 年该比例已经下降至 3.2%。而我国房地产业起步较晚,在 1980 年时房地产投资占 GDP 比重仅为 2.1%,实行住房制度改革后,2009 年时峰值达到 6.6%,已经接近美日两国当年房地产泡沫最大时的比例水平。综合考察多个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的房地产业投资额与当年 GDP 之间均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尽管有时房地产业的投资比重会因为短期政策导向等原因偏离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这种偏离是暂时的,从长期看区域 GDP 对房地产业具有基础性约束。

            表1  中美日房地产业占GDP的比重分析

国家 年份 房地产投资占 GDP 比重

中国 1980 2.1%

  2000 4.2%

  2009 6.6%

美国 1950  7.0%(峰值)

  2005 6.1%

  2009 2.5%

日本 1955 3.4%

  1973 8.7%(峰值)

  2008 3.2%

同时,一个区域的房地产业规模也与当地的人均 GDP 有着密切关系。据世界银行对各国的房地产业调查分析结果,一个正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当其人均GDP 达到 1300 美元时,房地产业的投资比重在整个 GDP 中的比例最高,人均GDP 超过 1300 美元后该比例逐步走低。据统计,当区域人均 GDP 达到 800-4000美元的水平时,该地区房地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当区域人均 GDP 达到4000-8000 美元时,该地区房地产业进入稳定增长阶段。2011 年我国人均 GDP已经突破 5000 美元,意味着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国的房地产业产业将处于稳定增长阶段。结合表 2,Simon Smith Kuznets(1971)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一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速具有密切关系。

表2  GNP增速与房地产业的关系分析

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速 房地产业发展

<4% 萎缩

4%-5% 停滞或倒退

5%-8% 稳定发展

>8% 高速发展

10%-15% 飞速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在我国改革开放 30 年及住房制度改革近15 年来的表现尤为明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快速增长,从 1978 年全国 GDP 的 3645 亿元到 2011 年全国 GDP 的 47 万亿元,年均增速近 10%。结合图 1可以看出,我国房地产业投资额及其占 GDP 比重都在逐年升高,房地产业与宏观经济的联系十分紧密。2008 年受国际金融局势动荡,房地产业投资力度有所减少是由货币政策及信贷收紧等市场环境的因素导致。2011 年在中央政府加大对房地产业调控的背景环境下,房地产业增速不减,主要是受 全国土地供应加大和 1000 万套保障房投资增加的因素影响。由此可见,宏观经济的增长及住房制度的变化时刻影响着房地产业的规模和效益增长。

 

             图1  1997-2011 年我国房地产业投资占 GDP 比重

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影响

地区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房地产业投资的增加。据向为民(2007)通过利用格兰杰因果分析法对我国 1986-2003 年间城市化进程和房地产投资增长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和房地产投资都处于持续增长阶段,且房地产投资增速相比城市化进程要更快,两者均保持相对平稳上升的趋势,且具有一定相关性,相关系数为 0.205。据统计,自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已有 3 亿多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预计到 2020 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 59%,半城市化人口将达到 1.28亿。全国性的城市化进程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使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城市集中,人口的增长必然伴随着对住宅及相关配套设施的需求增长,这为我国房地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Ray•M•Northam(1979)提出的“诺瑟姆曲线”表明,世界各国城市发展过程的轨迹是一条被拉长的“S”型曲线,他将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城市化率在 30%以下的初级阶段;第二阶段为城市化率在 30%-70%的中级阶段;第三阶段是城市化率在超过 70%后的终极阶段,在城市化率达到 90%以后趋于饱和。其数学模型表示如下:Y=1/(1+Ce-rt),其中Y表示城市化水平;C为积分常数,表明城市化起步早晚;r为积分常数,表明城市化发展速度快慢;t为时间。结合图 2可以看出,根据城市化进程的“S”型曲线特点,其上必有一个拐点 A,当城市化率低于 A 点所对应的城市化率 Y1 时,称之为城市化进程的前期阶段,城市化率将以递增的速度提高;当城市化率高于 A 点所对应的城市化率 Y1 时,称之为城市化进程的后期阶段,城市化率将以递减的速度提高。如果按照城市化进程的绝对变化速度划分,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起步期、加速期、减速期和平稳期四个阶段。

 

图2 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规律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直接扩大居民对房地产业的需求,按照城市化进程的阶段规律,我国基本还处于城市化前期阶段的加速期。结合表 3 可以看出,我国在 1960 年时城市化率还不足 20%,自 1978 年改革开放后则呈现出加速增长的趋势,至 2010 年时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 47.5%。根据国际经验,城市化率50%将趋于城市化进程阶段性规律中的拐点,这之后城市化进程增速加有所下降。按照中国人口发展目标,我国 2020 年时人口总数将达到 14.9 亿人,其中城市人口总数为 8.9 亿人。

                 表3  我国城市化进程统计

年份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城市化率 11.20% 19.80% 17.40% 20.20% 26.40% 36.20% 47.50% 59.80%

增速  76.8% -12.1% 16.1% 30.7% 37.1% 31.2% 25.9%

城市化进程对房地产业带来的发展空间是十分巨大的,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到城市中来,由于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递增的规律,城市化进程将促使我国房地产业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从 1998 年实行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住房条件已经大为改善。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 1998 年的 18.7 平方米已经提高到 2011 年的 31.6 平方米,该项指标迈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这距离发达国家的居民居住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据统计 21 世纪初发达国家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美国 80 平方米,英国 45 平方米,德国 41 平方米,法国 37 平方米,日本 31 平方米。国际经验表明,在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 30 平方米时,房地产住宅市场将会保持旺盛的住房需求。

结合表 4可以看出,城市潜在的住宅需求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在扣除房屋自然折旧的情况下,影响住宅需求的因素主要有新增城市人口、原有城市人口的居住水平和住宅自然折旧率。以我国 2010 年城市化率达到 47.5%计算,全国城市人口将比 2005 年增加 1.35 亿人,按人均住宅建筑面积 30 平方米计算,新增住宅需求达到 40.5 亿平方米,即年均需新增住宅建筑面积 8.1 亿平方米。而实际上截止 2010 年,我国住宅增量为 24.8 亿平方米,总存量为 170 亿平方米。如果按照 1.25%的年折旧率计算,每年折旧 2.1 亿平方米。按此类推,2011-2020年我国房地产业的总需求至少在 129 亿平方米,年均新增需求 12.9 亿平方米。

表4  我国城镇潜在住宅需求量

 2006-2010 年 2011-2020 年

 总需求 年需求 总需求 年需求

新增城市人口需求面积 40.50 8.10 67.90 6.79

原有城市人口需求面积 21.92 4.38 34.85 3.49

住宅自然折旧面积 9.17 1.83 26.14 2.61

合计 71.59 14.32 128.99 12.89

目前我国东部局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高的已达到 60%。从短期看,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速度要继续明显快于西部地区,前者平均每年增长 1.08 个百分点,而后者则只有 0.71 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提高较快的省区有:江苏、福建、山东、广西、广东,其年平均增加数为 1 个百分点以上;提高较慢的省区有:内蒙古、黑龙江、贵州、甘肃,其年平均增加数为 0.55 个百分点左右。但总体上说,省际间城市化差异未来将趋于缩小,最高和最低间的差异将由 4 倍降为 2倍多。

地区城市化水平对我国房地产业行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城市化进程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空间,同时也对开发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房地产业企业需要充分预估未来发展局势,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三、区域产业聚集的影响

区位理论认为,产业聚集(agglomerration)不但会对经济活动和产业空间分布带来影响,还会对不同地理区位的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产业聚集在一个区域内所产生的持续性的生产率增长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原因之一,并与因聚集所带来的技术、人口、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外部性经济影响密切相关。产业聚集在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间接影响了当地房地产业的投资水平。CharlesH.Wurtzebach(2001)对区域产业聚集和房地产业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最终表明一个区域内房地产业的兴衰会受区域经济产业聚集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Paul Krugman设计了“圆钟模型”(Clock Face Model)来说明区域产业聚集进程中产业和人口的集中过程。表明产业和人口最终会流到两个初始规模最大的城市中去, 而其他城市则剩下那些由于受资源限制不能流动和迁移成本高昂的产业和人口。即区域间产业和人口的集中或扩散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物,当区域经济没有实现一体化时,产业和人口倾向于分散在不同区域,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在中心区发生产业聚集成为主导力量。

                  图3  产业聚集的双重循环模式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阶段,各区域产业与人口聚集过程在不断发生。结合图3可以看出,区域产业结构、产业规模在聚集过程中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使越来越多的人口、资金向区域内产业“中心地”集中,最终影响区域房地产业的需求。产业结构变化、产业规模扩张带来的资源集中使企业数量增多及生产能力提高,并带动区域内的规模经济效应和劳动需求,产业升级催生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的提高,并导致劳动力的不断迁入,人口增加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对房地产业的需求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安旭东等,中国房地产投资的结构研究[J].城市研究.1999(3)

2、范克危,房地产投资市场聚类分析研究[J].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2009(9)

3、盛承懋、方志达,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房地产投资[J].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2011(3)

4、王勇,中国城市住宅价格供需关系模型及其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建设管理分册).2012(3)

5、刘立民,房地产价格的形成与决定—兼议北京房价为何居高不下[J].城乡建设.2012(8)

6、李立,李永辉:论当前影响房价的因素及变动趋势[J].东岳论从.2002(6).

7、龙奋杰,吴公樑:城市人口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J].土木工程学报.2003(9).

8、 Leo Grebler and Leland S.Burns:Construction Cycles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World War II,AREUER,Jounl Vol 10,1982.

第6篇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房地产业越来越火热,并且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时由于区域的经济发展迅速也吸引了很多房地产公司来此发展,开发项目。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协调发展的。本文从二者协调发展的关系对其进行研究。

关键词:房地产业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设越来越好,由原来的低矮平房变成了高楼大厦,这种变化同时也带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相对地,由于地区的建设逐渐转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人来当地投资或是居住,同时也带动了地区的经济发展,所以说房地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关系。房地产业是一个经济活动的产业部门,不是单纯的房地产建造,而是房地产业投资、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等的综合部门。它具有很多的特点:开发周期长,投资量大,房地产位置固定,资产的流动性差。所以对于房地产业的分析,必须综合全部进行研究。

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

现在的房地产业相对来说达到了一个高峰时期,也是市场经济中最热门的产业,相对的利润也是最大的。由于现在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物质生活,希望住上宽敞明亮的房子,更不惜向银行贷款,背负着还款的压力去购房。遇到好的楼盘,更不惜花费大的价钱去购买。再加上一些炒房族的炒作使得房价猛涨,人们的还款压力逐渐增大。因此房地产业的现状是很火爆的,但同时给人们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由于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全国的房价增幅巨大,尤其是一线城市,其发展的速度已经令国家都感到应该重视,所以国家在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希望能够控制房地产业的继续发展,现在人们对购房的压力逐渐增大,很多人买不到房子。而这些政策的实行对一线城市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很多一线城市房价有所回调,但是由于炒房族的存在,回调幅度不是很大。而对于二、三线城市,房地产业仍然持续发展,好的房子抢售一空,不好的房子无人问津,现在有很多房子由于不能满足人民的要求而空置着,对城市的经济带来很大的影响。

我国经济的发展现状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令世界感到震惊。1997年,城市的建设还处于小马路的阶段,到处都是平房,到处都是自行车,人们认为坐公交都是奢侈的事情,更不用说拥有自己的私家车了,也没有超市,人们买东西都是在自家旁的小店购买。可是对比于现在,超市随处可见,购物更加方便、多样,平房都变成高楼大厦,街道也不断的扩大,是以前的几倍。汽车更是以每天几百辆或是上千辆的速度增长,这就是这些年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人们的收入也逐渐增多。但是由于我国发展的起点比较晚,现在的经济还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标准,还有很多人只处于温饱或是肌饿状态,所以大力发展经济仍然是我国的首要任务。经济的发展是通过很多方面来体现的,如人们的收入,日常消费,城市的建设等。只有当人们的综合水平和生活环境提高了,才是真正的得到了发展。

房地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房地产业的发展带动大部分的人迁居当地,带动当地的经济流动比较活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一)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商

开发商在开发项目的时候,都是住宅与商用相结合,所以在一个开发项目上,除了吸引人们购买居住用房,还吸引了很多企业购买或租用办公楼。很多企业以此为工作用地,在当地开营业执照、交税等。

由于这一地区的房地产开发,这一地带居住人口迅速增多,相应的日常消费额度也增大了,因此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消费,很多大型企业抓住机会来此投资,例如超市,商场等。他们大多是设在人多的地方,目的是增加本身的销售量,吸引大量的企业来此投资。并通过各种宣传方式来招募合作者或是租赁者,扩大经营范围,满足当地居民的各种要求,扩大消费。例如,想在区域的中心地带建设住房,由于离市区比较近,很多人都愿意来此买房,居民就不断增加,当增加到一定数额时,在其附近再建造相应的配套设施,如超市、医院等。这样人们在居住地附近就可以解决所需,由于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员在这里居住,其消费也就越来越多,从而带动了这一区域经济消费,促进了经济流通。

(二)减轻了当地的就业压力

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就业压力也是很大的,想找到一份喜欢还稳定的工作是很难的。而对于地区的房地产发展,开发商在建设施工期间就提供了许多的就业机会,当建设完成后,很多企业都会向这个地区靠近,由于企业的增多,相应的就业机会也增加。当地的失业率随即下降。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也带动了当地的消费,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例如城市交通发达的地段,其房地产业发展是最快的,因为他们知道交通发达的地方就是人员密集的地方,人们可以很方便地来此地,不用花费太多的路费,有的都不需要班车,节省了费用。所以很多小型企业都愿意在此选址。

(三)当地政府的税收额增加

由于开发商的建设施工是需要当地政府的同意,所以在开发商确定项目的同时,就需要向当地政府申请,并且办理相关手续,以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同意。而在办理的工程中是需要向政府缴纳相应的款项的,房地产在建设完成并售出后,还需要交税,这些都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额,同时也增加了更多地区建设的经费。

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区域经济的发展,说明当地人们的综合水平很高,相应的,其要求居住的条件和配套设施也很高,所以房地产的开发会取决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居民的消费水平。

(一)企业的聚集地是房地产的开发地

现在有这样一个现象,有的企业喜欢把自己的办公地点设在交通比较发达的地方,并且环境良好。而时下最受欢迎的就算是写字间了,所以就有很多的开发商大量地开发高级写字间,并招揽企业,通过租用或是销售来赢取利益。同时,由于大量的企业入驻写字间,起到了商业带动作用。还有的企业愿意把办公地点设在离合作公司很近的写字间。这种需要导致房地产开发商就必须针对于需求者的要求开发房地产业。所以在建筑企业里,都会设有市场调研这一角色,目的就是及时了解人们的需要,根据人们的需要,来自定相应的发展策略。例如,城市的开发区,距离城市的中心很远,但是由于大型的工厂建在那里,所以很多小企业为了合作方便希望能在附近租用写字间,这就引起了开发商的注意,他们制定方案,在开发商附近建设写字间,提供方便的同时也赚取了利润。

(二)经济的发展区域是人口聚集的地区

如果交通不发达,人们更加愿意居住在教育、医疗、商业等相对比较近的地方,避免交通的不方便。设施完善和经济发达的地方,人们竞相争取,而这个地方也是消费很高的地区。所以为了让更多的人享受这样的待遇,很多投资者关注人口密集的地区,进一步完善设施和环境。因为人口多的地区,也是消费大的地区,也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则地方开发房地产业是最有利的。但是现在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中心已经不能容纳那么多的人口,所以人口的分布已经向周边扩展,大量的人口在周边居住。房地产商大力建设周边住宅区,为了满足居民的需求,增加当地的经济发展,并在其附近建设商业街。

(三)政府的大力发展经济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

政府的大力扶持是当地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不仅可以向地区拨款,还可以对来当地投资的企业相对的优惠政策,这种政策对企业起到了很大的诱惑力。再加上政府的大力宣传,使得很多地产业进行开发。例如铁西区,原来可以算是沈阳的贫困区,很多大型的重工业企业在此纷纷倒闭,下岗人员越来越多,环境也是由于重工业的原因质量很差,不适合人们生活的地区,然而在最近几年,政府对铁西实施彻底的整顿,计划要把铁西打造成为铁西新区。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铁西焕然一新,很多房地产公司来此发展、开发项目,建设住宅区和商业区,吸引更多的人来此居住。所以说政府的政策对房地产业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当地经济的发展程度是房地产价格与数量存在差异的根本。

(一)房地产业区域价格弹性差异的形成

房产与地产形成一个固定的结合体即房地产。而在房地产中土地的价值与应用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房地产价格的高低,如果土地被关注得多,想开发的人多,那么其价格也就高,如果土质不好,没有开发的潜质,则价格就比较低。作为空间载体的土地是不可移动的,而房产又建筑在土地上,所以也是固定的。这就决定了房地产是不可转移的而固定不动的。在不同区域的房地产市场上,房地产在价格和数量方面有所不同。某一区域的房地产价格或是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的增加,无法吸引其他大部分的房地产实体,只能吸引小部分的流动投资资金,而想用这些资金来开发房地产是不可能的,必须经过相当一段时间才可以,所以这就要求房地产在开发之前慎重分析当地的情况,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限制房地产商品的供求范围,使其在相对的市场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鲜明地区分房地产运营的区域性。不同的房地产区域体现不同的价格,这是由于房地产的固定性和市场的宏观与微观环境决定的。在不同区域,房地产的价格与数量的弹性是很大的,所以在选取位置时必须充分考虑其发展区域。

(二)区域经济成熟度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从区域经济来看,房地产业是一个区域差异巨大、级差收益明显的行业。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差异,使不同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程度、房地产业的布局结构、规模、速度等产生巨大的地域性差别。房地产业属于第三产业,而房地产商品属于高档次耐用性商品,所以房地产业的发展必须有高度发达的一、二产业与高经济收入水平为后盾。与此相适应,一个区域的房地产业发展的程度也必然受到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状况的制约。我国是一个土地辽阔、各地区经济水平极不平衡的国家,各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经济技术条件、管理水平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有很大差异。这种不平衡也决定了房地产业发展的不平衡。

(三)房地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区域经济的增长离不开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与企业的发展。房地产业为劳动者提供其必需的住宅与生活环境,对劳动力再生产有极大的影响,而企业生产所需的厂房、办公用房也需要房地产予以提供。所以,一个区域经济的扩张离不开房地产业的发展。房地产业的供给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区域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此外,房地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直接与房地产业相关的行业多达50个以上,房地产业不仅涉及建材工业、房屋设备工业、建筑机械工业和冶金、化工、机械、电子、仪表、通讯等生产资料生产部门,还涉及到家用电器、纺织、家具等民用工业以及旅游、园林、运输业、商业及其他服务业等。房地产业被称为国民经济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基础性和主导性作用。房地产业正在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性、支柱性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在促进房地产业的有效发展。然而,我国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房地产业在不同的区域内,它们的相互作用到底有多大,相互影响是否存在滞后性一类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证数据研究。

综上所述,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的、相互协调的,对于当今发展迅速的时代,必须综合地考虑影响发展的因素。没有任何事情是独立存在的,都是与其他事物相辅相成的。因此,房地产业的发展可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会吸引房地产业。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郑汴地区 经济发展阶段 主导产业

产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准确把握地区产业发展的阶段,是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合理制定区域产业整合战略的前提。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经济发展必须以不逾越重大阶段为前提,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不例外。因此,选择区域的主导产业,首先需要深入研究进而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判别,可以通过运用经济发展阶段判别指标体系计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方法来实现。

一、经济发展阶段与主导产业的内涵

经济发展阶段是经济发展中的各组成要素在某一时点上的发展程度的集合。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以工业化为标志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与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将区域经济发展分为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后工业化阶段五个阶段。

主导产业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产值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主导产业不是孤立的一个产业,而是一组产业、一组产业群。

二、郑汴地区产业发展阶段的基本判别

为了比较客观、准确、全面地确定郑汴地区产业发展的阶段,我们主要采用三次产业结构、人均生产总值、工业内部结构等指标来综合判断郑汴地区的产业发展现状,为郑汴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提供依据。

(一)基于库兹涅茨工业化五阶段的判断

2008年,郑州三次产业GDP分别达到94.70亿元、1659.49亿元和1249.8亿元,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3.15:55.24:41.61,产业结构为“二三一”的构成;开封三次产业GDP分别达到153.66亿元、312.45亿元和223.26亿元,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22.28:45.32:32.4,产业结构也为“二三一”的构成。说明郑州市和开封市两地区都处于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的阶段。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等人认为,一个国家或区域的产业结构演进遵循以下规律:在工业化初期,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产业比重较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都会有所提高,并且第二产比重上升的幅度大于第三产业,相应地,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优势地位被第二产业取代。当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降低到20%以下,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时,区域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10%左右时,第二产业产比重快速上升到最高水平,区域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此后第二产业的比重会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如果根据库兹涅茨等人的研究成果来界定郑汴地区的产业发展阶段,则郑汴地区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后期,郑州也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后期,而开封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二)基于钱纳里工业化三阶段的判断

著名经济学家H.钱纳里等人把经济增长理解为经济结构的转变,并根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不发达经济到成熟工业经济整个变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从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向更高一个阶段的跃进都是通过产业结构转化来推动。

2008年,郑汴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为30570元,运用国家统计局使用的按1998年美元折算,人均生产总值为3869美元。按照钱纳里标准模式可以看出,郑汴地区已进入工业化中级发展阶段。其中,郑州市人均生产总值5141美元,刚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的高级阶段,开封市人均生产总值为1862美元,还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初期。因此,如果按照钱纳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判断,郑汴两地的工业化水平差异较为明显。

(三)基于配第―克拉克定理的判断

C.G.克拉克根据威廉・配第的有关研究,依据若干国家一定时期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转移的统计数据,得到了表1的经验数据,并形成了配第―克拉克定理。

注:威廉・配第.配第经济著作选集(中文版)[M].商务印书馆1981版,第9页。

如果按照配第-克拉克等研究得出的经验数据,由表2我们可以看出,郑州目前大概处于经济发展的第五阶段,即刚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开封大概处于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即工业化的初期阶段;郑汴地区处于经济发展的第四阶段,即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资料来源:河南统计年鉴2009,经过整理计算。

(四)综合判断

郑汴地区产业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后期与初期,区域产业发展不平衡。通过以上三种方法对郑汴地区产业发展阶段测算,我们发现,基于库兹涅茨工业化五阶段的判断,郑州和开封分别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后期和初期阶段;基于钱纳里工业化三阶段的判断,郑州和开封分别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高级阶段和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初期;基于配第―克拉克定理的判断,郑州和开封分别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和初期阶段。因此,根据郑州和开封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采取库兹涅茨和克拉克的标准评判的结构是比较科学的,对郑汴地区产业发展阶段的判定相对更为客观真实。因此,我们认为郑州和开封分别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和初期阶段。由此看来,很有必要选择和培育两个地区的主导产业,实现协同发展。

三、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主导产业匹配

根据对发达国家和我国工业化先行城市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本文整理总结了反映区域经济不同发展阶段对应不同主导产业的经济发展阶段主导产业群匹配表,见表3。

四、主导产业的区域个性分析与新兴产业推演

(一)区域个性分析

以上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主导产业的匹配,实际上是运用历史梯度推进的方法推导的备选主导产业。现实中,由于各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各异,因此,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除了通过主导产业群匹配表进行初步筛选外,还应该进行个性分析。根据所研究区域的资源禀赋特色,增加备选主导产业。

(二)区域新兴产业推演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演进,生产和生活需求的更新换代,各区域必然会产生过去历史上未曾出现的产业,即新兴产业。因此,还需要由新兴产业未来推演预测,增加备选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形成的备选产业群推演可有三类:一是估算、比较各项技术未来的经济价值大小;二是通过对未来市场需求的分析预测;三是技术与需求结合,有的产业有市场需求但技术不能实现,有的产业有技术但当前需求未产生。这三类方法推演出的产业,也应成为备选主导产业库中的产业。

五、郑汴地区主导产业选择

(一)郑州市主导产业选择

结合现有基础、考虑未来发展的方向与潜力,依据郑州的工业行业梯度系数和SSM分析,我们确定,郑州的工业主导产业为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装备制造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在现代工业化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工具和原动力;另外,装备制造业对于技术进步和创新具有推动作用。目前,郑州装备制造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2008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18%左右。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全省和整个中部占有重要地位。

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今后,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应该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生物工程和制药行业。加快开发生产通信设备、计算机及零部件、集成电路及新型电子元器件、汽车电子及其他电子专用设备和家用视听设备,形成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和软件产业园区。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河南科技市场等,加快信息产业化项目建设,培育一批IT行业骨干企业。促进生物基因、生物血液、现代中药等现代医药制品的发展,加强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轻工业、农业领域的应用,开发新型生物化工产品。

(二)开封市主导产业选择

结合现有基础、考虑未来发展方向,依据开封工业行业梯度系数和SSM分析,农副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对区域发展带动作用较大,最终确定化学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机械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和纺织业为开封市的主导产业。

参考文献:

[1](美)库兹涅茨著,常勋等译.各国的经济增长[M].商务印书馆,1999.

[2]胡长顺.21世纪中国新工业化战略与西部大开发[M].中国

计划出版社,2002.

[3]威廉・配第.配第经济著作选集[M].商务印书馆,1981.

[5]刘平量.发展阶段差异和区域差异对主导产业选择的影响

[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2).

第8篇

[关键词]创意;文化创意产业;区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8―0079―02

1、文化创意产业的含义

创意产业的理念最早由英国提出,其定义为“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和才华,能够通过应用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机会的产业”。此理念提出的意义在于强调创意产业作为独立的产业形成及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此提出后虽然被普遍认同,但各国根据实际状况和发展需要,使用的具体名称和界定至今都还没有统一,其他常见的提法还有“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创意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等。这些概念不尽相同,但总结起来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注重文化内涵。以文化内容作为创意产品的核心价值。②强调创造性。在产品中融入创意的元素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这也是与其他产业的最大区别。③强调知识产权。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④强调财富创造性。财富的创造是创意的最终目的和终极目标。

我国不同城市对于创意产业的提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创意产业”,主要以上海为代表,包括广州、重庆、西安等;二是“文化创意产业”,以北京为代表,包括南京、杭州、成都等。北京市结合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把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和其他辅助服务九个类别。

2、北京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和有利条件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整体实力雄厚,已经成为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示范性城市。2005-2009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7%。2009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489.9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2.3%,文化创意企业达到5万余家,其中规模以上的文化创意企业近8000家,从业人员114.9万人。文化创意产业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仅次于金融业成为第二大支柱型产业。

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地处首都的特殊区位带来的市场、人才优势等,使北京市具备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先天条件和雄厚基础。

2.1 文化资源丰富

北京市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明显资源优势。北京是世界闻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融合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和众多民族的优秀文化,是现代文化与古老文化、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会处,具有任何一个城市无法比拟的文化汇集优势,为北京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丰富的无形资产。

2.2 市场空间广阔

北京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突破1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近3万元,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北京市恩格尔系数在全国最低,居民的文化消费意识和需求越来越强。据新华网报道,2010年北京地区电影票房达11.8亿元,连续4年获全国票房冠军。“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出版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保持在10%左右,年出版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品种均居全国首位。同时,北京市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每年都举办众多的艺术节、音乐节等文化交流活动,对于国内文化品牌的推广和出口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2.3 文化创意人才集聚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其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需求。北京市聚集了一大批全国一流的文化名人、文学家和艺术家;此外,北京市高校众多,又是我国最大的专门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强大的人才供给能力。北京市人才的数量、质量和密度均大大高于其他城市。为了支持与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北京市于2006年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并且北京的多所高校都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进行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如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工业大学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等。

2.4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初具规模

根据国际经验,产业的集群式开发是促进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产业的空间集聚形式能够发挥很强的群体竞争优势和规模效益,极大地促进产业的形成和壮大,提升区域竞争力。近年来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搭建起了很好的平台,经过几年的发展,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已初具规模。截至目前,北京市的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数量达到30个,而各县区的集聚区更多达100个。文化产业集聚区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不仅促进了资源整合,实现了科技、人才等要素的集聚;也提升了知名度,更能引起社会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关注。

3、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发展潜力大、附加值高、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等特点,已逐渐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和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于北京市推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增长效应

北京市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2004-2009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了近1000亿元产值,年增速达到19.7%,对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不断增大。2009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489.9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2.3%。文化创意产业跃居北京市第二大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成为推动北京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3.2 产业结构升级效应

北京市自然资源和能源短缺,但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丰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仅是北京市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内在要求,也有助于推动北京市产业结构向知识型、服务型转型升级。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鲜明的产业优势。相对于传统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所依赖的不是自然资源,而是文化传统、创意观念等,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产业,能在很少甚至不损害自然资源的情况下,带来巨大的经济回报。2006-2009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21.9%,高于全市经济增速7.5个百分点,在财富创造能力上显示出强劲的实力,并且缓解了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合理选择。

3.3 就业效应

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英国是全球最早提出“创意产业”的国家。目前,文化创意产业不但是英国仅次于金融服务业的第二大产业,更是英国雇用就业人口的第一大产业。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也相当显著,2006-2009年的从业人员年增长率达到了8.7%。

3.4 相关产业带动效应

文化创意产品的主要生产要素是人力、知识、信息等无形的生产要素,融入了几乎所有的产业领域,与其他产业具有广泛的关联度,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及相关产业共同发展。比如文化娱乐业将推动旅游、餐饮、交通、演艺市场的发展;广播影视业将带动音像、通信设备、广告等产品及服务市场。文化产品和服务还能提高传统制造业产品的附加值,有利于拓展制造业的发展空间,提高传统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北京市第一批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中国(怀柔)影视基地的建成,对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不仅促进了道具、房屋等租赁服务业,还将创意文化融入民俗旅游等第二、第三产业,实现农村经济良性互动发展。

4、对策及建议

4.1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设

知识产权保护是使得创意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成果,如动漫、影视等作品一经公开之后,人们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刻录复制,如果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创作者的经济利益就无法得到保障。如果创作者无法从自己的劳动和投入中有所收获时,创意的积极性也就无从激发,从而制约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美国是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美国政府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已经全面实施版权战略,形成了全球保护范围最广、相关规定最为详尽的法律系统。完善的版权保护,使好莱坞各大制片公司彻底消除了后顾之忧,创作激情不断进发。

4.2 积极拓展融资渠道

融资难的问题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融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匮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特点,从政府、银行、企业等多渠道积极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为文化创意企业打造良好的融资发展环境。目前北京市政府已设立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北京银行等金融机构也陆续推出文化创意金融产品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对加快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4.3 注重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发达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早,发展已相对成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竞争,了解国外市场的需求和运作规则,在巩固和扩大国内市场的同时,大力拓展海外市场,不仅对于提升我国国际形象和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壮大与成熟。

参考文献:

[1]郑洪涛,基于区域视角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2]赵弘,王俊红,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3]赵弘,首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就业的影响及对策[J],前线,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