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12 16:35:3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第1篇

关键词:音乐 舞蹈 作用 影响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者能有优美的动作是跟音乐分不开的。人的听觉在不同音乐的刺激下,通过中枢神经对听觉作出心理反应,这种反应能引起人的联想,如现代舞的音乐,有缠绵、浪漫、柔媚、抒情,让舞者在舞蹈中表现爱情的欲望,尽情地发挥。

舞蹈的编排以音乐开始,没有音乐便没有舞蹈。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是在空间上的穿透力将舞者感情表达出来,身心相互交融,从而产生共鸣。音乐作为舞蹈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以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多彩的风格使舞蹈的艺术表现力更加丰富,更为动人。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中,完成优美的动作,这不单是美的享受,也是精神上的陶冶。舞者能否将音乐所阐释的优美或者抒情表现出来,则是要看舞者对音乐的理解,以及内在感情是否统

一,从音乐的理解来发挥舞蹈的表现力,主要是通过音乐对舞者所产生的感觉,即舞者心理、生理影响。本文即

对音乐在舞蹈中所起到的作用与影响做出阐释。

1. 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1.1 音乐诱发舞者舞蹈时的灵感

舞者在舞蹈时的灵感来源于舞者对旋律及节奏的理解和想象,因为人的神经中枢对听觉刺激作出的心理反映是有规律的,不同的听觉刺激往往诱发不同的心理反应。而这种反应,既能引起人的联想,同时又能激起人的情感。正是这种情感的抒发,使舞者在舞蹈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情景交融的心灵感应,激发出内心的情感与想象,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勾画出深邃的舞蹈意境,使整套动作产生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思路的深刻持久的艺术感染力。意境是一种“情与理”、“形与神”的统一,意境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以意蕴、情趣取胜。舞蹈是“形动于外而精于内”的表情艺术,作为舞蹈的表演者应了解音乐和舞蹈的深层含义,从而激发内心情感,展开想象的翅膀,勾画出深遂的意境,即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使身体动作表现出深刻持久的艺术感染力。

在舞蹈中,舞者不仅要表现音乐节奏,更重要的是再现音乐内涵,如果音乐可以单独、完整地使观众领会到音乐的意境,那么舞蹈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必须将音乐与舞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听觉来显示激情,作用于人的感官,激发灵感和冲动;通过视觉来表达情感,体现风格、烘托气氛。两者完美结合,才能将客观与主观相熔铸。换言之,就是音乐的内涵与舞者的形体律动相结合,只有这样能才将自我与观众带进美妙的意境之中,对欣赏者产生深刻持久的感染力。

在舞蹈表演或比赛中,舞者只有准确、细致、深刻地领会音乐的内容、体裁、风格、特点等,在舞蹈时才能充分激发灵感,通过听觉来显示激情,通过视觉来表达感情,这样才能将自我和观众带入美妙的意境。如果一个舞者不能了解音乐的内涵,也就无法抒发自己的情感,就没有舞蹈美。动而不抒,舞而无情,蹈而无感,充其量也不过是机器人的模拟而已,从根本上失去了舞蹈的意义。

1.2 音乐对创编、设计舞蹈动作具有诱导作用

音乐可以使人产生联想,音乐节拍的强弱、节奏的轻重、音调旋律的谐美、音乐的浑厚悦耳,会产生同动作和事物的联系。因此,根据音乐的这种特点,能激发对动作创造的灵感,激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灶之间产生多种形象联系,进而能更美、更好地创造出与音乐相适应的舞蹈动作来。

1.3 音乐能起到加强动作记忆的作用

舞者在舞蹈练习过程中,会产生对舞蹈动作的运动形式、方向、速度等记忆,以及对身体各部分移动的位置和距离的记忆等。虽说提高运动记忆的方法有很多种,但从某种角度来看,音乐旋律与节奏能起到强化动作记忆的作用,有“重现”和“再认”的功能。因为认知神经中枢对听觉刺激作出的心理反映是有规律的,它可使大脑皮层中形成一定的联系,并由此产生不同的情绪回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一次为了表演和比赛我们编排了一个摩登团体舞(由8对选手组成,在约5分钟的时间里,将5种舞蹈在变幻莫测的队形变动中编织出丰富多彩的图案),表演任务结束后,因长时间没有组织练习(近6个月),当再次需要表演时,学生们几乎把所有动作和队形都忘了,仅记得零星的几个动作,不能完整地连接,然而当听到团体舞的音乐时,学生们立刻识记起很多动作,那段舞曲自己所处的位置及动作等,是原本很难识记起的动作,在音乐帮助和引导下,学生们迅速恢复起记忆。

1.4 音乐在舞蹈中教学的协调作用

音乐在舞蹈课堂教学中具有直接协调教学气氛、教学情绪和形体动作的作用。

1.4.1 音乐在舞蹈中教学的辅助作用

舞蹈以发展节奏为中心,以自然动作为基础,在创作和表演过程中离不开音乐的辅助。在教学中所选用的乐曲,有的轻歌漫舞,有的激昂热烈,有的华丽优雅,使和低潮、紧张与舒缓相辅相成;音乐的旋律感、节奏感、力度音色、结构特性和气质以及内在冲动和运动时对人体的情感变化、人与人体运动的影响,都直接对舞蹈教学有着极大的启示,辅助和协调作用。

当音乐的前奏响起,随着旋律和节奏的共鸣,会产生一种跳动的富有节拍的氛围,从而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动起来,进行舒展大方、刚劲柔和、活泼优美的形体运动,使身体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从而使教学顺利进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1.4.2 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协调动作

在教学实践中,音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协调体育舞蹈的动作。优美的有节奏的旋律,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让学生在练习中充分体会音乐伴奏带来的愉快,使那些学起来较难掌握的技术动作变得和谐而有情趣。如动作不协调,该动的部位不动,不该动的却动,就会使原本非常美的动作看起来别扭,舞者自己也感到不舒服,因此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而音乐的强弱节拍就可以让学生知道哪些动作在强拍上动,哪些动作在弱拍上动,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动作的协调性,而且可以发挥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表现力,发展学生细腻的艺术感受力,增强自信心。

2. 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影响

2.1 音乐对舞蹈表现力的影响

舞蹈的音乐之美有助于舞蹈意境的展现。舞蹈中的音乐既可成为舞蹈者吐露情思的主线,又可感染观众共同投入到舞蹈表现的意境之中,令人心驰神往、遐想万千,尤其能够充分表达那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微妙情感,恰到好处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利用音乐节拍的强、弱、急、缓,充分展现动作的艺术风格的能力,哪怕是一个小小动作也应要求到位。如果表演者能够做到把自己融入音乐之中,就是“入境”,再通过动作表现出来,那就一定是出色的。当然,动作的表现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刻苦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而用心去体会、去感觉就更为重要。

2.2 音乐旋律对舞蹈的影响

旋律是音乐最主要的要素与重要的表现手段,它表现特定的内容与情感。旋律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音乐的内容、体裁、风格、特点等主要是由旋律体现出来,不同时代、国家、民族、地区的音乐往往可以从旋律区分出来。

总之,音乐旋律对舞蹈的影响是深远的。如热烈奔放的旋律中必有豪情;舒缓优雅的旋律中必有柔情;轻柔飘逸旋律中必有温情。没有情感,便没有舞蹈。

2.3 音乐节奏对舞蹈的影响

节奏是指不同长短时值等音符有组织的序列。它犹如人体骨骼作用于人体,能使乐曲体现出不同的情绪和风格,是音乐形象的最基本要素之一。

舞者是随着音乐节奏的起伏变化来表现其舞蹈内容和情绪的,而节奏是体现力度、情感的基础,舞者只有准确地把握住节奏,人体线条的流动和情感流动才能水融地结合在一起,各舞蹈动作才能在方向、力度、幅度、速度等方面显得更有性格、特点和意义。而在有些人看来,音乐的情调、情绪、情感都可以不管,不论是快节奏还是慢节奏,只要合上舞蹈动作的节奏就行,就是一种舞蹈动作什么音乐都能跳,就算是这样的音乐与舞蹈结合了,岂不知像这样机械的、牵强的凑合就像是一颗树上挂满五颜六色各种瓜果,尽管看上去还像那么回事,可是果与枝并无任何联系。如用极快和极慢的音乐节奏舞蹈都将会失去它的本来意义,太快显得其动作不是那么“井然有序”,太慢则感觉不到动作的完整性。

结论

音乐的作用不仅仅是给舞者对舞蹈更好的表现,也是对舞者各方面素质的一种提高,音乐在舞蹈中,不仅是优美的旋律、激昂的舞姿,更能给使舞者在舞蹈中培养节奏感、韵律和审美观,从而激发对舞蹈的理解能力,激发舞者的情感,使舞者有更大的想象空间,给舞蹈注入新的活力、生命。

参考文献:

[1]何迈.审美遍论[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2]江柏安,姚军.大学音乐[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2.

第2篇

【关键词】改革作用;舞蹈律动;小学音乐

唱歌、欣赏、器乐、唱游、视唱听音与识谱知识是目前音乐教育实行的基本方式。但是仅仅完成以上的教育形式并不能满足新课改所提出的要求,而是得通过这些行为方式引导来提高学生的鉴赏与感受音乐的能力,提高自身创造力与感触力,让其对音乐文化有浓厚广泛的兴趣,能体会在音乐里的乐趣。舞蹈律动这一教学方式,满足了大多数孩子的需求欲,赋予了孩子们对音乐浓厚的兴趣,给孩子们提供了富足的物质精神资源,小学音乐教育课程的改革中舞蹈律动这一行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在娱乐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善良可爱、想象力丰富、活泼好动等,是小学生固有的特点。而求知欲更是每个小学生身上都附有的一种优点,教师要想在学习过程中激发他们的这一优点,就得充分的让他们好动的天性得到释放,让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在娱乐中学习,在玩乐中学习,在动静中学习,跟随着音乐律动起来,加强他们对音乐的创造与想象力,让他们爱上音乐。对于学习,这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教室的上下课铃都可以改为律动的节奏,上课时可以唤起学生对于音乐的乐趣,从而达到调动学生上课时学习兴趣的效果,在愉快的心情下开始课程。下课时的律动节奏,能给一节课的课程画上完美的句号,学生在这律动的音乐中感受着学习带来的快乐。

二、通过音乐的律动与肢体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把知识的技能与传教的练习放在第一的是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方式。但是在如今,把创造性贯彻在审美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是将审美作为核心的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教学的时候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学生用耳朵听音乐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加上一些他们喜欢的动作,这就说明了儿童表达情感的特点与这种边唱边动或边听边做的教学形式相吻合,针对这一现象,学生有这样的举止的时候,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做法提出表扬,正确的引导与鼓励学生,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自主的创编一些适合歌曲节奏与意义的律动,尽量创造一些具有特别意义的节奏律动,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自由的创造一些跟音乐有关的律动,让他们根据自己对所听音乐的理解编造一些适合的律动来表达他们的感情,这种方法不仅仅只是让学生在自己的世界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得到开朗乐观的情绪体验,更能让他们在创造律动的同时,更好的发展了自身对音乐的见识和创造力,对学生的成长极为有利。

三、奠定学生学习舞蹈和表演艺术的基础,将表演、舞蹈、音乐相结合

不论是演唱还是欣赏,都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造出舞蹈律动进而表演出来,达到身心合一,锻炼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能力,让他们慢慢在舞蹈中积累,慢慢的发掘动作语言,从而爱上舞蹈,愉快的进行舞蹈练习。例如让学生们在学唱完《丢手绢》后,可以让学生们在班级的讲台上进行表演,大家一起论评,对需要修改的动作加以完善,更好的将自己舞蹈的一面展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活动,真正意识上让学生们在舞蹈律动中,热爱舞蹈这一门艺术,喜爱上舞蹈中的动作。

四、将教育和音乐相结合,展开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让学生喜爱上音乐的目的是教会他们怎样做一个好学生,舞蹈律动对于学生们性格形成,形象、思想品德的升华都有着非常好的促进作用。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把握住良好的时机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的教育,利用舞蹈律动中一些小型的,寓意却很深刻的作品,通过一些简单的舞蹈律动,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含义,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对学生形成了思想品德教育。

五、适时减轻学生疲劳的状态,合理的调节课堂氛围

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学习的时间长会让他们感到厌倦,对于这一现象,可以适当的在课间时间开展一下律动,在每节课的中间时段,利用剩余的几分钟,播放一段节奏欢乐、鲜明的音乐,让老师带着学生们一起开展律动练习,减轻学生因为学习而带来的疲倦,调节学生们的大脑,补充氧气,让学生们的精神状态恢复,这样不仅仅合理的调节了课堂的学习氛围,而且还让学生们的心情舒畅,可以更好的开展后期教学。

六、舞蹈律动对于小学音乐课改的意义所在

舞蹈律动对于小学音乐课改而言,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贯穿于小学音乐课改的理念之中,传统音乐学科的单一性被它所打破,让学生在自身学习的过程中,动静结合,发掘舞蹈律动的美,使自己的心情愉快,从而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它独特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育教学的目的在它的引导下得以更快更全面的实现,它对于音乐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更好的实现了音乐课改的意义,音乐课改不能缺少舞蹈律动这个忠实的朋友。

参考文献:

[1]林立君.声乐教学艺术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第3篇

关键词:舞蹈 小学音乐 渗透 桥梁 艺术表现

从古至今,舞蹈和音乐在许多情景下几乎都是形影不离的,它们是形体美和声乐美的融合。因此,要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灵活地运用舞蹈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舞蹈融入教学的实行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舞蹈教学可以刺激学生的艺术细胞,激起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并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有效地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而且有助于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可见舞蹈在音乐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舞蹈的重要作用

(一)舞蹈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音乐旋律是以音乐节奏为基础的,将节奏、旋律、动作结合到一起便是舞蹈,节奏不仅是构成舞蹈的核心要素,更是舞蹈的灵魂。舞蹈可以让我们对一个国家的民族风俗和文化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而且舞蹈的动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自由地发挥,可以和音乐教学有效结合。

(二)将舞蹈融入音乐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舞蹈是肢体语言的形象化表现,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搭配舞蹈教学,对学生身体协调发展有很多帮助。由于小学生的身体正处在发育期,其发展空间极其宽广,可塑造性强。舞蹈训练不仅有利于小学生骨骼和肌肉的健康发展,还可以增强小学生各方面的灵活性,对小学生的智力发展也起着积极的正面作用。

(三)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有利于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小学音乐传统的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法古板老套,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薄弱,学生的学习状态不活跃,而且运动量不够,对学生的脊椎的发育没有好处。但是舞蹈可以改变这一切,舞蹈可以培养学生美的形体仪态,而且通过全方位的运动对建立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很大的帮助,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身素质和品性。

(四)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

舞蹈是学生肢体语言的表现形式,其中更包含了人物内心的情感,艺术情感离不开各个肢体的默契配合。在小学时期,学生的词汇量匮乏,不能够清楚地表达一些抽象的情感,如果能用肢体形象的表达出来,学生很容易就能够接受并产生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会随之提高,更有助于扩大学生的想象空间。

(五)将舞蹈融入音乐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在培养学生的舞蹈基础的同时还有利于小学生快速进入到音乐的世界中。例如,在进行舞蹈训练的时候可以运用音乐的节拍教学进行辅助,可以帮助学生在舞蹈锻炼中更加扎实地掌握音乐的基础理论知识。舞蹈动作可以让学生对舞蹈产生兴趣,再加上音乐的配合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性思维。在进行舞蹈教学时不能急功近利,要循序渐进,先对学生讲解基础的舞蹈理论知识,在舞步熟练后配合音乐教学,在理解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相应的指导。

二、小学音乐结合舞蹈的教学策略

(一)在音乐教学中渗透舞蹈教学

举个例子,当给学生播放《大鹿》这首歌曲时,如果只是让他们单纯地听歌,就会非常乏味无趣,提不起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可以让同学们随着音乐进行舞蹈表演,办成小兔子和大鹿,带着迫切的心情来表演小兔子,把大鹿演成具有助人为乐精神的形象,这样生动形象的教学过程能够使音乐课获得良好的效果。

(二)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实践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互相交流探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舞蹈教学过程中,通过对音乐的感受,展开即兴表演,尊重每个学生对音乐的不同感受,去体验音乐的美及存在,保证音乐实践活动的成功率。例如,在《彝家娃娃真幸福》这一课上,可以让学生随着音乐自由的跳动,这种欢快的课上活动,既成全了学生内心好动的想法,又能够使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习。

(三)合理运用舞蹈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穿插舞蹈可以加强学生听觉的敏感度,伴随着舞蹈动作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舞蹈赋予了音乐活的灵魂。在欣赏《天鹅湖》这个经典的音乐作品时,配上高贵、优雅的芭蕾舞,将美妙的旋律和人物的思想及情感融合在一起,使音乐有了生机和活力,在艺术的世界里使学生亲身感受其中美的真谛。

(四)设计形象化的舞蹈动作

要将舞蹈教学和音乐教学有效结合,单独的一段音乐或是舞蹈都会让小学生觉得了无生趣。在小学生的认知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都会产生好奇,并且接受能力也比较缓慢。所以,如果我们把每个动作群都赋予一个有趣的名字,最终收获的学习效果肯定会让人喜出望外。

(五)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和舞蹈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搭配舞蹈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比如,在《郊游》和《茉莉花》教学过程中,优美的旋律配上动人的舞姿,就可以使课堂充满生机,刺激学生的艺术细胞,激起学生的兴趣。

综上所述,舞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提升学生的基本音乐技能起着促进作用,并且有助于培育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的真谛。

参考文献:

[1]李小丽.初等舞蹈教学游戏化的应用探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1,(05).

第4篇

【关键词】钢琴伴奏;舞蹈教学;学习氛围;激感;音乐感知力;想象力

钢琴伴奏以其在教学中的方便、快捷、实用性强的特性,成为舞蹈教师、编导的第一助手,是舞蹈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琴伴奏不仅与教学以及舞蹈艺术的舞台形象有着密切的关系,还在舞蹈的各个阶段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舞蹈教学中的钢琴伴奏音乐是专门的、特殊的舞蹈与音乐合二为一的艺术形式,它不同于声乐及器乐的钢琴伴奏,仅属于听觉艺术中音响效果的合作范畴;它是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完美的结合体,它有着不同于其它专业的特殊性与规律性。钢琴伴奏能否与舞蹈教学配合默契,会直接影响到舞蹈教学的教学效果,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一、 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

舞蹈教学是艺术教学,艺术教学就应该充满激情和活力。在舞蹈课堂中,我们应该摆脱沉闷、枯燥、呆般的教学氛围提倡积极愉快的师生互动教学,让课堂洋溢着热情与活力。在有些训练中,一首伴奏乐曲往往要反复几十次,这样一来,不光是弹奏者,舞蹈教师和学生都会感到厌烦。这就要求钢琴伴奏教师经常更换乐曲或者将同一首乐曲做转调、移调、加花变奏等随机的变化,或者是将同一类风格的不同乐曲进行组合演奏,使伴奏乐曲不断有新花样,使单一的动作在音乐的伴奏下,变得有趣而不枯燥,使学习有了个轻松活泼的氛围。

二、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一名好的钢琴伴奏老师不仅仅是弹奏音乐赋予舞蹈准确的节奏,更要善于运用音乐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钢琴伴奏可以据舞蹈动作的需要不断的改变伴奏织体、和弦、变换不同的音乐风格,使得刚刚步入舞蹈艺术殿堂的学生学会听音乐,有了节奏、乐句、呼吸等初级音乐审美的反射,继而对音乐表现、美感体验、艺术想象等较为深刻的音乐内涵也有所追求。钢琴伴奏音乐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素养,加深了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的同时,也能使他们的形体语言与伴奏音乐完美结合,更好地表达舞蹈语汇,从而达到形与神的和谐统一。

三、激发学生的情感

舞蹈教学中的钢琴伴奏音乐不应是节奏与速度的简单陪衬,而是以其鲜明的情感色调感染学生、带动学生,通过音乐情感的表达,来补充、渲染和深化舞蹈表演所要表达的内容,使之迅速把握这种情态基调,进人相应的意境、氛围,以体态语言把这种情调形象化,使得舞蹈表演更加细腻,感人,成为一种精美艺术。由此,钢琴伴奏音乐的情感激发作用可以这样界定:钢琴优美的音乐可以调动学生舞蹈肢体语言的表达,赋予他们艺术创作的灵感,最终学会以舞蹈语言来揭示音乐作品内涵的美,将舞蹈表演达到音乐、舞蹈完美融合的艺术境界。

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第5篇

【关键词】钢琴;舞蹈教学;伴奏

被称为“乐器之王”的钢琴有着十分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因此在现代的舞蹈教学中已经普遍采用钢琴这件乐器为舞蹈伴奏。虽然钢琴伴奏是为了辅助舞蹈教学,但要提高舞蹈训练的教学效果,钢琴伴奏与舞蹈教学就必须谐调统一。因此钢琴伴奏与舞蹈教学两者既有各自的特点,又具备统一的互动关系。作为钢琴伴奏者想谈以下两点认识:

一、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钢琴伴奏作为舞蹈教师、编导的第一助手,它不仅与教学以及舞蹈艺术的舞台形象有着密切的关系,还在舞蹈的各个阶段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舞蹈教学中的钢琴伴奏音乐是专门的、特殊的舞蹈与音乐合二为一的艺术形式,它不同于声乐及器乐的钢琴伴奏,仅属于听觉艺术中音响效果的合作范畴;而舞蹈的钢琴伴奏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完美的结合体,它有着不同于其它专业的特殊性与规律性。

1、舞蹈教学中的钢琴伴奏,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及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在舞蹈教学训练中,许多课程需要钢琴音乐的伴奏,从学生进校第一次上课开始,钢琴伴奏音乐就与舞蹈专业技能训练同时进入。音乐是通过优美的旋律来表达美的空间,美的意境,并给人以联想、启迪,钢琴音乐的优美音色、饱满的和声织体、丰富的旋律起伏变化、平稳的节奏与速度、清楚的乐句与呼吸在学生耳边回响。在日复一日、潜移默化的钢琴音乐熏陶中,使得刚刚步入舞蹈艺术殿堂的学生学会了听音乐,有了节奏、乐句、呼吸等初级音乐审美的反射,继而对音乐表现、美感体验、艺术想象等较为深刻的音乐内涵也有所追求。使得学生从感性理解,逐渐地进入到更为深刻的理性想象与表演创作中,带领学生走进音乐与舞蹈的世界。由此,它对于学生舞蹈的学习与音乐艺术修养的形成,起着一种重要而特殊的作用。

2、舞蹈教学中的钢琴伴奏音乐,在选曲方面的规律性与灵活性。音乐选曲的规律性来自于舞蹈训练中的节奏与韵律。不同的动作对音乐节奏、速度、音乐的艺术感、韵律线的长短、重拍等方面都有着不同要求。即使需要相同音乐节奏的不同动作,音乐也需要根据不同动作的韵律、情绪、速度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基本功训练中,钢琴伴奏音乐可以这样选择:小踢腿、小弹腿、小跳类、平转、串翻身等技巧,这些动作要求音乐节奏鲜明、活泼、欢快,就必须选择快节拍音乐;划圈、转类技巧、中跳、大跳等,动作韵律需要在音乐强拍上力度的带动,因此,选适中速度音乐节奏比较合适;而擦地、蹲等动作,韵律线较长,起伏明显,则应选择比较舒缓、优美抒情的较慢节拍音乐;腰的训练以训练软度、力量、灵活性和韧性为目的,动作过程要求呼吸均匀、自然,柔软自如,但又具有较强的控制力和灵活性,音乐也须选用较慢拍子的音乐。

3、舞蹈钢琴伴奏音乐的情感激发作用。舞蹈表演不能没有感情,它除了自身肢体语言的表达之外,还离不开音乐中充满感情内涵的音响激励。音乐是通过节奏、旋律与和声这三大要素来表达人内在的感情生活;而舞蹈则依据音乐所提示的情感,用人的“外在”肢体身段、眼神和面部表情来表达可以看得到的人的精神生活;观众更可以从舞蹈者的表演艺术中“看”到音乐,变视觉为听觉,视听达到统一。所以舞蹈钢琴伴奏音乐不应是节奏与速度的简单陪衬,而是通过音乐情感的表达,来补充、渲染和深化舞蹈表演所要表达的内容,使得舞蹈表演更加细腻、感人,成为一种精美艺术。由此,钢琴伴奏音乐的情感激发作用可以这样界定:钢琴优美的音乐可以调动学生舞蹈肢体语言的表达,赋予他们艺术创作的灵感,最终学会以舞蹈语言来揭示音乐作品内涵的美,将舞蹈表演达到音乐、舞蹈完美融合的艺术境界。从而,从民族舞的不同特点分析,钢琴伴奏音乐应该深刻表达舞蹈表演的真正意蕴,把学生带入无限的联想和规定特点中去,做到感情情不自禁地流露,使舞蹈表演得到最大限度地升

华。

二、钢琴伴奏者应具备的素养

从上述已知,既然钢琴音乐伴奏在舞蹈表演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它就要对舞蹈钢琴伴奏者提出更高的素养要求。钢琴伴奏者应具备的素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

1、钢琴伴奏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伴奏教师要能熟练驾驭每一首舞蹈伴奏乐曲,业务上精益求精。

2、熟悉、理解每一首伴奏乐曲。对于钢琴伴奏教师来说,在拿到一首新的伴奏乐谱时,不只是要熟练地弹奏每一个音符,更多地还要分析音乐本身的东西。如乐曲的曲式结构,和声织体,调式调性等,合理安排好每一乐句、每一乐段的弹奏要求。哪些乐曲要弹得轻快活泼;哪些乐曲要弹得坚定有力,节奏分明;哪些乐曲又要弹得舒缓自然,优美流畅,线条感强等等,这些都要求伴奏教师在与舞蹈教师会课前,就做好充分的准备。

3、钢琴伴奏教师要善于运用伴奏技巧。在舞蹈课上,不光要与舞蹈教师协调好舞蹈的节奏、节拍,还要注意伴奏音乐的弹奏技巧。对于舞蹈学生来说,钢琴伴奏不应该是舞蹈教师口令和数拍子的替代,而是音乐美感的熏陶。在弹伴奏之前,伴奏教师可以简单地向学生介绍一下乐曲的结构和音乐的性格特征;在伴奏过程中还要做到“看”,“带”,“掩”,以便更好地辅助学生的肢体语言。所谓“看”,就是要在弹琴的同时,注意舞蹈学生的形体动作和姿态。如果伴奏教师在弹奏时只顾盯着乐谱而忽视舞蹈学生的形体动作,这样就很容易造成音乐与舞蹈动作的脱节,所以,边弹边看是非常必要的。“带”,就是要带动舞者的情绪,激发学生的舞蹈热情。有时常听到舞蹈学生抱怨伴奏音乐不来劲,听着跳不起来或喘不过气来。这就要求伴奏教师在弹奏时,必须根据舞蹈动作的要求,用音乐来带动舞蹈动作,比如“踢腿”的伴奏音乐,一般采用进行曲速度,2/4拍、节奏感强的乐曲。在伴奏时,要根据踢腿动作的要求,给乐句重拍或重音,用明显的强拍来带动踢腿的力度,从而使学生踢动有力、情绪激昂;再比如做“控制”的组合时,一般采用4/4拍的节奏,曲调以优美舒缓、流动感线条感强的为宜。在弹奏时,不必严格按节拍一板一眼地进行,而要根据组合的需要,适时地拉长一点节奏或紧缩一点节奏,用音乐的呼吸来带动学生的动作呼吸,使音乐完全包裹着舞蹈学生的形体动作,舞蹈与音乐浑然一体。“掩”,就是为舞蹈者扬长避短,掩饰不足。

4、钢琴伴奏教师应注重自身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文化素养的提高来自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熟悉和了解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电影、文学、诗歌等多种姊妹艺术,并能逐步融汇贯通,从而使伴奏者自己的想象力愈加丰富,思想情感愈多变化,表现音乐更有说服力也更能给舞蹈者带来灵感和启迪。

参考文献:

[1]、 秀花、吴天德《论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与钢琴伴奏专业素养》,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8月

[2]、 屈洪海 《琴随舞韵―试论钢琴伴奏教师如何适应舞蹈教学的要求》,中国音乐学,2000年增刊

[3]、 胡自强 《钢琴伴奏与音乐表现》,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增刊

[4]、 宋钰琦、吴跃华 《钢琴即兴伴奏者的心理结构分析》,音舞百家

第6篇

关键词:舞蹈教学 钢琴伴奏 关系

舞蹈教学与钢琴伴奏是视觉与听觉完美融合的艺术形式之一,为了使两者之间的配合更加默契,钢琴伴奏师需要根据舞蹈的种类、动作、表达思想以及舞蹈教室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钢琴曲目,更好地展现舞蹈的魅力。本文重点研究舞蹈教学中钢琴伴奏的作用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舞蹈钢琴伴奏的特点与作用

(一)舞蹈基训课中钢琴伴奏的应用

首先,要选择与舞蹈内容相配套的音乐种类,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舞蹈与音乐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其次,钢琴伴奏的音乐应该与舞蹈动作保持一致,伴奏音乐的目的是为了配合舞蹈动作,在一些停顿的地方帮助舞者回忆舞蹈动作,因此,在停顿时音乐应该有比较明显的转折。再次,需要注意音乐的艺术性和完整性,音乐与舞蹈应该在形式上和内涵上保持统一,每节课的舞蹈教学内容和舞蹈种类可能都不相同,因此,音乐也应该根据舞蹈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音乐与艺术都是艺术形式的存在。比如,舞蹈动作发生转变时,音乐形式和音乐主调也要发生变化,帮助舞蹈演员表演。如果舞蹈动作比较激烈,且舞蹈的教学目的比较明确,可以选择单一的音乐形式,且音乐节奏应该加快,展现舞蹈动作活泼轻盈的特点。

(二)民族民间舞中的钢琴伴奏

民族民间舞蹈对钢琴伴奏音乐的要求较高,这主要是民族民间舞蹈具有各个民族鲜明的特性,且大多是即兴创作。民族民间舞蹈的动作和节奏比较特殊且比较少见,因此,音乐种类和音乐形式的选择范围有限。但是,民族民间舞蹈也有其规律性,要求伴奏音乐与舞蹈要相互配合。弹奏前,伴奏师应该与舞蹈教室做好沟通,根据动作和舞蹈老师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音乐形式,用音乐帮助舞者抒感。汉族的东北秧歌是民族和地域特征比较明显的一种舞蹈形式,选择伴奏音乐时应该以符合当地民俗为准,选择一些喜庆的、热情奔放的音乐形式作为伴奏。藏族的舞蹈一般是豪放的,应该选择一些高亢的音乐形式作为伴奏。不同民族的舞蹈特点不同,蕴含着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风俗,因此,伴奏师应该根据这些特点进行音乐创作。音乐创作前需要对当地的风俗民情和具体的舞蹈进行深入的了解,并运用丰富的理论,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进行创作。同时,在创作音乐时还要注意不同节拍之间的过渡,如果不同节拍之间的过渡过于僵硬,音乐不够优美,就不同发挥音乐的伴奏作用。此外,演奏者还应该根据舞蹈的变化转变音乐形式,良好的应变能力是演奏者应对民族民间的必备素质。

二、钢琴在舞蹈中的重要性

钢琴是一种使用非常广泛的乐器,随着时代的发展,钢琴乐器更多的使用在教学当中,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舞蹈中的钢琴伴奏比较特殊,与普通的声乐和器乐不同,它与舞蹈的动作和节奏保持一致,联系紧密,它的主要任务是以合适的形式表现舞蹈作品。舞蹈中的钢琴伴奏音乐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表演的情绪,使学生的表演更加具有感染力,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了解舞蹈动作蕴藏的深刻意义。钢琴伴奏音乐音色优美、动听,因此,受到舞蹈教师和学生的喜爱。钢琴伴奏音乐能够使学生自主地做好舞蹈动作,帮助它们找到创作的灵感。钢琴伴奏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舞蹈动作调整音乐节奏或者音乐类型,使学生在创作中理解舞蹈的内涵。

三、舞蹈钢琴伴奏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学会选择相应的课堂音乐

虽然舞蹈课程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是舞蹈内容和舞蹈动作还是存在的一定的规律,因此,伴奏师首先要对授课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根据授课内容选择合适的音乐形式,伴奏师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美学鉴赏能力选择不同类型的音乐,只要保证这些音乐形式与舞蹈统一即可。否则,单一的音乐形式很容易产生疲劳的感觉。丰富的音乐形式能够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舞蹈中蕴含的艺术形式,使学生在舞蹈教学中放松自己,融入到课堂中去,在完成舞蹈学习任务的同时还能够欣赏音乐。

(二)把握好伴奏与舞蹈动作的配合

好的伴奏形式能够帮助学生纠正舞蹈动作,提醒学生下一个舞蹈动作,因此,伴奏与舞蹈动作之间的配合程度对舞蹈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舞蹈动作内涵不同,与之匹配的音乐节奏也不同,因此,需要伴奏师能够熟记舞蹈动作,灵活改变音乐形式。伴奏师应该深刻理解舞蹈动作的内涵,用专业的弹奏技巧帮助学生理解舞蹈的内涵,用音乐的形式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表演素养。

(三)注意情感的表达

情感是蕴藏在舞蹈动作中的灵魂,伴奏师在演奏过程中除了要具备娴熟的专业技巧之外,还应该对舞蹈的含义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音乐帮助学生宣泄自己的情感,丰富学生的舞蹈表现形式。伴奏师首先要保证弹奏的音乐节奏和速度与舞蹈动作保持一致,然后在音乐中加入自己的舞蹈的理解,深化舞蹈内涵。

四、结语

钢琴伴奏的好坏直接影响舞蹈教学的效果,伴奏师应该对钢琴伴奏音乐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根据舞蹈的实际需求调整钢琴伴奏曲目。舞蹈教学与钢琴伴奏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统一的,也是密不可分的,舞蹈教师和音乐伴奏师应该以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和审美能力为目的相互配合。

参考文献:

[1]秀花,吴天德.论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与钢琴伴奏专业素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S3).

第7篇

一、在音乐中加入舞蹈,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

兴趣自身是处于音乐之外的一种要素,并且也是非智力要素之一,然而兴趣可以针对学生开展的不同音乐项目创造主动向上的推动力。学生必须确立其主体地位,才可以推进其对于音乐的学习更具备创新性,进而实现较大的进步。因此,在进行音乐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创造一种平等、和睦的学习情境,推动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具备活跃的思维和丰富的创造力,在具备高度自信的情况下积极去研究、去创新,激发出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引导并发挥其创造力。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仅仅聆听歌曲或演唱歌曲,学生仅仅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无法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极易对音乐的学习不再感兴趣。所以我们必须为学生创造平台,通过舞蹈推动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并使用肢体语言体会和表现音乐当中的情感,推动他们经过舞蹈动作来表现他们对音乐乐曲的了解,不仅经过听还经过动来体味音乐,推动学生不再只是从情感层面学习音乐,更发展为从理性层面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推动音乐认识上达到质的进步。推动音乐激发他们创新的灵感,并懂得体会音乐作品中的深刻含义。帮助学生经过视觉、听觉乃至动作相互配合的教学办法提升了学生对音乐的体会,高度激发了学生使用不同感官提升其针对音乐的感觉和体会,进而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

二、将舞蹈融入音乐教学,感受音乐作品的意境

文学素养较高的学者,常常会在其喜爱的作品上题词,他可以从绘画中理解画作的意境,似乎从画作中听到了袅袅乐声,此种绘画中的音乐,其实是画家绘画中的意境。绘画当中更可以感受音乐,舞蹈更是能动的绘画,所以更加要结合音乐进行体味。音乐注重直接表现情感,关键经过表现情感来推动听者进行想象。但是舞蹈却能够直观的表现音乐的内涵,也就是伴随音乐的乐章进行了舞蹈,也就是舞动的画面,所有的音乐都能够展现成不同意境的舞蹈。通过用舞蹈引领听觉鉴赏,也就是在聆听音乐的同时使用舞蹈动作展现音乐的意境,推动学生的想象力在舞蹈的引领下位于兴奋的感觉中,进而推动注意力沉浸在音乐当中。离开舞蹈的音乐是不尽完整的。舞蹈自身就和音乐当中的意境不可分割,能够把他们看做为音乐的自然反应。所以,在音乐的课堂中如何才可以推动学生通过舞蹈体会音乐所展现的情感和意境呢?假如学生仅仅聆听音乐,要体会到音乐中隐含的意境就有一些困难,假如将音乐中的无形的意境形象地展现出来,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的舞蹈动作,推动学生只需要感性地体会舞蹈就能够实现这种目的。舞蹈具有的魅力是无法取代的,一个舞步或者一个舞蹈动作就可以展现出使用其它所有办法都无法展示的内容,而展示的情感越激烈,也越无法运用语言来进行展现。

三、将舞蹈融入音乐教学,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音乐教育在激发和锻炼学生的潜力与创新能力领域,具备关键的地位。创新的认知是学生在展现自己和进行想象的前提下展现内心的情感和对音乐的感悟。经过将舞蹈融入音乐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推动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进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是推动学生创新能力进步的必备条件,需要增强对于学生的知识储备的扩张,开拓音乐知识视野,为想象创造自由的平台。在音乐教学中适度的使用舞蹈,可以推动学生开展想象能力,经过使用舞蹈动作,推动学生实现音乐的想象。所以在聆听音乐的时候,推动学生伴随音乐进行舞蹈,保持一种兴奋的情感,进而将注意力放置在音乐之中。舞蹈表现是增强学生音乐表现水平和审美水平的关键办法。音乐教学中需要增强培育学生的歌唱水平、演奏水平及舞蹈展示的水平,进而挖掘学生的舞蹈潜力及创新能力,推动学生可以使用舞蹈的方法展现自己的情感进而与其他人进行交流,而这当中舞蹈是对音乐表现的关键办法,譬如在进行鉴赏《梁祝协奏曲》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引领学生独立编制舞蹈梁祝当中的精彩片段。比如哭坟这一片段,学生可以通过运用双膝跪地或者翻滚等舞蹈姿势展现英台的痛苦情感以及愤怒伤心到以死控诉的深刻感情。起初学生可能很难将音乐情感灌注到舞蹈动作中,然而伴随绵长忧伤的音乐时,舞蹈者就能够迅速体会到角色的情感了,而作为观众的学生也能够沉浸到音乐的情境当中,在这种情境下出现情感共鸣。

四、将舞蹈融入音乐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音乐教学的基础观念之一就是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并将其融入到舞蹈中。音乐教学的不同层次,都需要展现这种基础观念进而高效地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音乐教学需要带领学生进行体会、展现并且创新性的体味和享受音乐当中的意境和美;在无形当中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操和积极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各方面素养的全面提升;需要关注引领学生进行音乐的情感体悟,引导学生对音乐外在的展现和内在感情蕴含进行从整体上的掌握,并且体会舞蹈这一因素在音乐展现过程中的地位;音乐知识以及相关技能也必须不断加入对于音乐的情感上的学习中,从理论方面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音乐展现情感的一种方式,必须经过音乐实现情感上的感受才可以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与此同时在舞蹈和音乐之间的联系方面,舞蹈动作就相当于音乐当中的旋律,舞蹈动作之间的衔接也需要类似音乐那样经过节奏、速度等方面进行完美的组合才可以实现对于其内涵的感情的表达。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当引领学生实现听觉等各方面的体验,在音乐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实现高度的满足和愉悦感,同音乐的乐曲实现情感领域的共通,并且体悟音乐以及经过在音乐中融合舞蹈而实现审美水平的提升。

五、总结

综合上文,舞蹈具备其他项目所不具备的动态的美感,这种美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与之相结合,进而发挥其对于理解音乐中情感以及氛围的巨大作用。文章从四个方面详细探究了舞蹈对于音乐教学中各方面能力提升当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向我们阐明了舞蹈与音乐结合发挥出的巨大创造力。因而应当寻求更加丰富的方法将舞蹈元素加入音乐教学中以期提升教学效率,推动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者:王鑫 单位: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舞蹈教学;音乐;创新之路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音乐和舞蹈,音乐和舞蹈是我国艺术领域中的重要元素。舞蹈和音乐的内涵促进了我国艺术的发展,两者皆能够体现出我国优秀文化的精髓,在文化传播上具有特殊的意义。随着艺术的发展,人们对音乐和舞蹈的喜爱与日俱增,在如今,舞蹈艺术逐渐发展创新,借音乐促成舞蹈教学的发展是现今舞蹈艺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1借音乐促成舞蹈教学发展的原因

1.1舞乐一体的艺术传统

之所以能够有效的借助音乐促成舞蹈教学,是因为音乐和舞蹈在艺术形式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音乐中可以融入舞蹈,而舞蹈需要有音乐的支持。在艺术领域中,两者相辅相成,具有一定的共性。随着人类文明的出现,音乐和舞蹈就开始产生,音乐和舞蹈都有震撼人心的效果,两者皆有律动感,能够为人们带来极致的享受,在国代,音乐艺术通过声音来表现歌者的内在情感,而舞蹈艺术利用肢体的方式来表达舞者的情感,两者的表达形式虽然不同,但是其根本的表达意图相同,两者都是通过外在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感受,舞蹈和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之一,鉴于两者具有共性的原理,借助音乐促进舞蹈教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依据,为舞蹈教学带来新的发展道路。

1.2舞蹈教学离不开音乐的辅助作用

舞蹈是通过肢体的律动来表达情感,在艺术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古代,舞蹈的肢体表现一般以轻柔优美为主,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多崇尚柔和之美。而音乐主要是通过语言和声音来进行情感的表达,通过俗说的方式来表现内心的感受。将音乐艺术与舞蹈艺术相融合,利用音乐艺术的语言表达形式来弥补舞蹈艺术中表现力的不足,从而使得舞蹈艺术更为丰富,情感表达更为直接。在舞蹈教学中,音乐起到一种辅助教学的作用。通过音乐来陶冶人们的情操,人们通过音乐孕育情感,再将所要表达的情感融入到舞蹈当中,使得舞蹈教学的开展更加的顺利,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另外,音乐具有声音和节奏,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舞蹈动作的训练,使得学生能够有序的进行舞蹈动作的演练,通过音乐的节奏,学生可以调节自身的舞蹈动作,从而使得舞蹈的表现形式更加的丰富,进而提升舞蹈教学的质量。总而言之,借助音乐进行舞蹈教学,有助于提高舞蹈教学的效果,使得学生熟练的掌握舞蹈教学的内容,从而在实际的生活中能够学以致用。

2借音乐促成舞蹈教学发展的创新之路

2.1准确认识音乐对舞蹈教学的促进作用

在借助音乐进行舞蹈教学时,要想极大的提高舞蹈教学的效果,就要明确以下几点要求:首先就是要能够正确的理解音乐的促进作用。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可以适当的利用适合的音乐来调动学生的律动感,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音乐语言中,修正动作,提高舞蹈动作的标准性。其次,要充分的了解到音乐和舞蹈之间的共性。音乐艺术和舞蹈艺术之间具有一定的共性,两者在艺术领域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可以说,两者之间有着某种共通性。在音乐和舞蹈的艺术表现中,表现的内容主要为人心灵的真善美,在意义的表达上,两者具有共性。在舞蹈教学中,如果离开了音乐,那么就会使得舞蹈只有形体表现,没有语言表现的支持,从而使得舞蹈教学的效果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在学习中,学生很难掌握到要领。再次,也要促成学生对两种艺术的认识,以求用音乐之长促成舞蹈教学。当前,不论是舞蹈教学,还是音乐教学,都主要由书本理论教学和课堂实践两个部分组成,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舞蹈理论修养的熏陶,而是要带领学生邀游于古今中外舞蹈艺术的殿堂———包括舞蹈艺术的发展史,中外闻名的舞蹈艺术家的勤学苦练的经历,以及探求这些艺术家的艺术技巧及其成名原因所在。这可以促使学生对舞蹈产生兴趣,进而在训练中将舞蹈理论应用于实践,提升自身之舞蹈修养。

2.2将音乐的表现技巧融入舞蹈教学音乐是通过旋律的节奏与速度、力度来表现的,这给予舞蹈教学颇多启示,比如,音乐重视声音力量的表现技巧可以应用到舞蹈教学之中。有人说,舞蹈之美在于其优美,其实不然,舞蹈的美应该是广义之美,既有体态优雅之美,也有势如破竹之壮烈美。因此,舞蹈教学完全可以借音乐重力度的表现技巧,以不同动作的轻重缓急来表现不同的艺术美。此外,音乐一些普遍的表现技巧,比如情景交融,也可以适当运用到舞蹈教学。言而总之,舞蹈教师要有意识地将音乐的表现技巧创造性地融入舞蹈教学中。

2.3借音乐美促成舞蹈新的境界音乐和舞蹈一样,两者在表现真、善、美的艺术追求上是没有差异的,鉴于此,舞蹈教学可以借助音乐之美,提升舞蹈的内在意蕴。我国上古之书的代表《尚书•尧典》说音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意思是说,音乐率真但不失委婉含蓄,宽松有法,简单而无傲慢之态,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人进入平和中正的境地;并言音乐用八种不同乐器演奏出不同种类的音质,神与人也因为欣赏音乐之美而和谐融洽的相处。音乐之美应用广泛,新月派诗歌的先驱闻一多先生就曾经提出诗歌“三美原则”,融音乐美入诗歌,从而创造出新的诗歌。同样,舞蹈教学也可以借助音乐之美,创造出新的艺术境界。音乐犹如一瓶经年长久的美酒,越品越醇,越品越香,其艺术之美有时如潺潺的溪水缓缓淌过希望的田野,有时如北国万里雪飘的风光,有时缓慢,有时急促,凡是目所能及、心所有感之美皆能入音乐的范畴。舞蹈教学要以音乐美为范式,拓展舞蹈艺术所表现的“美”的横向和纵向深度。综上所述,在舞蹈教学中融入音乐艺术,可以有效提高舞蹈教学的质量,对舞蹈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借音乐促进舞蹈教学的发展具有广泛推广的价值。但是要想充分的借助音乐来促进舞蹈教学,使得这条创新之路得以有效的走下去,首先就要重视如何将音乐融入到舞蹈教学中,如何利用音乐来促进舞蹈教学的发展;其次,就是要能够充分的借用音乐艺术的内在美和表现形式来丰富舞蹈教学,从而促进舞蹈教学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美丽,刘正,李海洋.舞蹈与音乐之间的关系[J].华章,2014(1).

[2]张薇.音乐表现手段对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J].中央民族大学,2013.

[3]果蕾.舞蹈音乐结构对舞蹈表演的影响探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