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12 16:35:4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第1篇

【关键词】海南;黎族舞蹈;黎族故事;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J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150-02

黎族传统舞蹈具有古拙、质朴的风格和娱乐健身等特性,并带有丰富的传统祭祀与节日文化色彩,极具民族特色。它凝聚着黎族人民的劳动智慧,体现了黎族同胞百折不饶的顽强意志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民族性格。它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黎族故事》以歌伴舞、以诗为画,以黎族人民特有的图腾崇拜和宗教文化观念展现了海南黎族先民渡海迁徙、追根溯源的传奇故事,呈现出一幅祖先们开天辟地、繁衍生息的历史长卷。该剧叙述了黎族祖先数千年寻求文明的辛勤、智慧以及薪火相传的艰辛历程。《黎族故事》还汇聚了大量黎族最原始的传统文化元素,如黎族的竹木器乐“鼻箫”等打击乐器、黎族民间歌谣“摇篮曲”和“舂米谣”等、黎族民间舞蹈、黎锦纺织与树皮衣等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彩纷呈地展现了黎族人民的精神生活和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一副海南黎族传统文化与人文风情的全景展示。

一、《黎族故事》体现了海南黎族传统文化内涵

《黎族故事》分为序幕、《黎之源》、《黎之魂》、《黎之韵》、《黎之情》及尾声六个篇章。以“力神开天”拉开了表现黎族祖先“迁徙”和“恩山”的帷幕。剧中有表现黎族同胞天涯相认的“根山”;有开垦家园、祈求风调雨顺的“耕魂”和先民钻木取火、祈求光明的“取火”;有表现黎族特有的吹奏方式如山兰之灵的“鼻箫”;还有表现黎族民俗纺织、巧取树皮做衣的“树皮衣”和“黎锦”艺术等等,都体现了黎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特别是从纺线、织锦到“黎锦”的出现,更是凸显了黎族文化的灿烂与神奇。如在“黎锦”一幕中,一群黎族少女编织出一幅幅色泽斑斓、粗犷夸张的黎锦图案,仿佛从天堂飘下的云彩,象征着黎族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海南岛流传着许多美好的民间故事传说,在《黎族故事》中都有一定体现。如“大力神”“甘工鸟”“鹿回头”“夫妻树”等等,都是黎族同胞祭祀、劳动、娱乐与爱情等生活场景的体现,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也是黎族人民征服自然、生生不息的民族写真。剧中“力神”象征着黎族同胞的保护神;唯美梦幻的“甘弓鸟”让观众领略到前所未有的奇幻色彩和别样风味;“鹿回头”尽情展示着黎族男女之间纯真美好、热情奔放的爱情;“夫妻树”则表现两位黎族老人同甘共苦的美好愿望以及生死与共的情感共鸣。还有“船形屋”等原生态文化元素无不透露出浓郁的黎族风情,给观众呈现出一个个奇异的情感世界,将黎族古老、神秘、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黎族故事》演绎黎族传统舞蹈的起源

黎族是我国岭南民族之一,是海南岛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它有着四千年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也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主要环绕五指山居住。五指山是黎族最早的发祥地,五指山地区号称“中国第一热带雨林”,有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特点。黎族传统舞蹈就是黎族同胞在这个特定的环境和生活条件下,经过漫长的社会和历史发展过程积淀而成的,它是黎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在三亚、东方、乐东、陵水、昌江一带的黎族村寨,黎族祖先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灵魂,都有吉、凶、祸、福。其灵魂既可保护家人又可作祟于家人。因此,黎族舞蹈受到黎族人民的、生活习俗、社交娱乐及生产习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反映祭祀祖宗、祈安求福的“宗教祭祀舞蹈”,如“捉鬼舞”“五凤舞”等,祈求祖先的神灵庇佑;有反映风俗习惯的,如建屋迁宅、结婚生子的“生活习俗舞蹈”,如“祝福舞”“平安舞”等,祈求全寨黎民平安顺利、人丁兴旺;有反映农闲娱乐、鸣锣庆丰收的“娱乐喜庆舞蹈”,如“打柴舞”“猴子舞”等,模仿各种动物形态,是黎族人民最喜闻乐见及适合娱乐健身的群众性舞蹈;还有反映生产劳动和收获季节、模仿人们劳动场景的“生产劳动舞蹈”如“舂米舞”“钱串舞”等,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及反映黎族人民反抗封建统治政权和与大自然顽强抗争的“英勇斗争舞蹈”如“双刀钱铃舞”“打曲舞”等等。勤劳智慧的黎族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黎族传统舞蹈文化并世代相传。

三、《黎族故事》传承黎族传统舞蹈文化

《黎族故事》是由海南省歌舞团创作并演出的一部大型原创舞蹈诗。在编创手法上,在保留黎族民间传统舞蹈原有风格特征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并借鉴了现当代舞的表现手法,结合其他民族、其他舞种的风格特点,突出了舞蹈的民族性与时代精神,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该剧编导将传统的原生态舞蹈艺术和现代优美动听的音乐相融合,运用LED灯光艺术科技给舞台营造出绚丽的3D立体画面效果,再结合真实布景呈现出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剧中融合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美术以及传统手工技艺等原始道具为一体,传统的黎族民族服饰绚丽多彩,结合唯美动人的舞技,加上梦幻灵动的舞台空间,仿佛把观众带到了五指山下、回到先民生活的时代,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黎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黎族故事》无论是“序幕”还是“源”、“魂”、“风”、“情”直到“尾声”,每一幕都令观众叹为观止,黎族同胞表达情感的人文情怀得到了尽情诠释。

四、让黎族传统文化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文化象征

海南岛在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中,以文化建设为基础和核心。而黎族文化就是海南独有的原生态传统文化、也是海南文化的魅力。因此,在提升国际旅游岛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应大力弘扬黎族传统文化,打造民族文化旅游精品,为国际岛打造美好的文化形象。记得曾经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团队打造的《印象海南岛》,虽然作品也清晰地呈现了大海、阳光、沙滩、椰树等海南元素,其中的《红色娘子军》也是享誉海内外的红色经典文化。但如果作品中没有突出“红色娘子军”和“椰树”则可以看作是“印象青岛”“印象北海”等任何一座海滨城市。因此,《印象海南岛》并没有给人们留下太多的海南印象,却留给人们太多遗憾!这充分说明其缺少海南的本土文化特征。如果能够融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如:黎锦、鼻箫、黎族纹身和“鹿回头”“夫妻树”的爱情故事传说,再加上黎族“椰壳舞”“打柴舞”等等,方能凸显海南民族文化的厚重并由此产生情感共鸣。像《印象刘三姐》《云南印象》那样成为贵州和云南的标志,让人过目不忘。但愿《印象海南岛》在海南国际岛文化建设中重新崛起、再创辉煌。让黎族文化成为国际旅游岛的名片,让全世界对海南岛留下最深刻的记忆和最美好的印象!

五、结束语

黎族传统舞蹈是海南中国舞蹈文化宝库中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全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黎族故事”不仅让广大黎族同胞更加了解自己的民族、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并引以为豪,还让更多不熟悉黎族文化的观众也能了解海南黎族社会历史和民族传统文化。随着海南经济文化与民族旅游的发展,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的加快,黎族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海南文化的象征。让黎族古老而悠久的传统文化走出五指山,让黎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得以传承和光大,实现旅游和文化的深度融合及良性循环,文化魅力独特。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学 渗透运用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民族精神的精华,是现代文化的基石。 为什么要学古诗词,为什么要学国学,那些早就过了时的文字,它的价值在哪里? 其中凝练着作者的思想、心境,融合了那个时代的特质,是智慧的结晶。 其中蕴含之丰富,千百年后仍值得细细品味。

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须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 面对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集体观念淡薄,盲目崇拜洋文化,缺失民族自豪感的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强化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有效高效结合,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现在很多城市孩子学国学,小国学堂正悄然流行,这表明发扬传统文化,要从小抓起。 的确,小学生年龄小,最易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传统文化殿堂的基础。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基石,是中华民族的根,小学语文教师应倡导学生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才更行之有效呢?

一、在氛围中感受文化

传统文化对于小学生来说, 年代久远, 平时除了古诗词外,其他内容接触较少,理解起来确实存在不小的难度。 而且内容不生动,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 部分学生单纯为了应对考试而学古诗,一知半解,不置入情感。 如果在实际教学中营造浓浓的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那么能否使学生从心理和思想上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激情呢?

1.教师的潜移默化

我们要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感兴趣, 首先自己必须感兴趣。 教师应该热爱传统文化,并有一定传统文化知识积淀,用自己的知识和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传统文化除了是一门知识外, 它能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而响彻中外,更多的是它的文化内涵对人行为的影响。

2.利用班级文化布置

充分利用班级文化布置。 平日,我在班级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极力将其设定为我班的特色教育。 例如,定期让学生合作制作传统文化知识小报,将自己所学到的、所了解到的传统知识加以整合、内化。可以通过文字,也可以通过图画的形式。然后我将他们的劳动成果张贴上墙,作为班级文化布置。 学生就被班级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萦绕。

二、在课堂中回归文化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教科书并不回避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输血”和激发小学生探索古文化的现实。 可能因为传统文化知识和学生的距离感太远,学生缺乏新鲜感,所以不是很感兴趣。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精华, 如何将传统文化知识上得生动有趣,培养学生对我国古文化的好奇和责任感呢?

案例一:以我所教的二年级学生为例,在平日的教学中,我有意引导孩子积累了一定的古诗文和名言警句。 发现这样的问题,孩子记住了,但每天摇头晃脑读的时候,不知所云。 他们只是机械性地了解, 却没有从内心深处产生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很快就会没有兴趣。

教学生字,尤其是形声字时,可以渗透传统文化。

例如在教学“孝”字时,可以从分析字形入手:“孝”是一个会意字,是一个“老”字加一个儿子的“子”字,合在一起就成了“孝”字。 老是指上一代,子是指下一代,上一代跟下一代融成一体就叫“孝”。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代代相传。上一代总是想着培养好下一代,而下一应承担奉养父母的责任,孝顺父母,让父母更快乐,生活更幸福。 这样不仅让学生高效地学习了生字,还得到了德的培养。

案例二:在苏教版第四册语文识字一中,涉及中国的传统节日。 学生对传统节日知之甚少,更不要提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了。 反观“洋节日”学生说得头头是道,意犹未尽,我在感到悲哀之余更敲响了警钟。中国传统节日众多,许多诗词歌赋中均有反映我国民俗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情景。 适逢民俗节日,可向学生介绍有关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情况,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春节前,可向学生介绍春节的由来,抄录王安石的《元日》;清明节可以让学生摘录杜牧的《清明》,感受诗人的情感;五月初五端午节向学生介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九月九日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吟诵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三、在生活中内化文化

有人会质疑, 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内容在现今社会还有多少可行性,或者还存在多少价值。 的确,在这个充斥强烈的竞争,文化多元的社会中,似乎传统文化已经微不足道了。 但如果我们放弃自己的传统文化,而一味让“洋文化”恣意横行,就辱没了自己的民族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在生活中内化其中涵盖的仁义道德,处世之法。 因它是民族文化的基石。

结语: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竭力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使学生在与传统文化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通过静心阅读,与作者相逢于案前灯下。 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小学是传承传统文化的第一站, 小学教师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 我们应努力将传统文化植根学生的心中,开在学生的心间,滋润学生的心田。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辜鸿铭 生态翻译学 中庸

一、引言

清末文化名人辜鸿铭是儒家经典英译史上的第一个中国人,他打破了儒家经典英译这一领域长期由传教士和西方汉学家垄断的局面。他在西学东渐的文化潮流中逆流而上,推崇儒家传统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尊严辩护。他完整地翻译了《论语》和《中庸》,他的译本广为流传,获得众多的西方读者,对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文明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他的《中庸》译本由英国《东方智慧丛书》分别在1908、1912年和1913年三次重版印行,销路极佳、风靡一时。

对于辜译《中庸》学者专家褒贬不一,王国维在《书辜汤生英译后》一文中指出其大弊两条,小弊若干……对辜译《中庸》基本持全盘否定态度;林语堂则对辜氏《中庸》大加赞赏、推崇至极,他认为辜氏《中庸》是“如此的卓越聪明,同时又是如此的正确和明白”,“它使得现代人易于懂得”(黄兴涛,1995:97)。近些年,随着翻译界的文化转向,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从多种角度、运用各种理论在各种层面来解析辜译《中庸》,但是从翻译生态学视角对辜译《中庸》的研究尚未出现。本文拟从一个新的视角――生态翻译学的视角来解读辜译《中庸》。

二、“生态翻译学”的内涵

生态翻译学是译学界新出现的一个年轻、充满活力的翻译理论,它是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其最早于2001年由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础上提出。“翻译适应选择论”以生物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基本原理为基石,以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适中尚和”的经典智慧为依归。随后,在相关研究中形成了“翻译生态环境”、“翻译生态系统”、“译者适应”、“译者选择”、“求存择优”“共生互动”等一系列术语和概念,“生态翻译学理论”逐渐丰盈成形(胡庚申,2008:11)。

生态翻译学以“译者为中心”,强调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中心地位和译者主导作用,注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在翻译生态学中,翻译即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生态环境”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它既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又是译者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前提和依据(胡庚申,2008:13)。

三、辜鸿铭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

辜鸿铭英译《中庸》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制约着其英译《中庸》的适应性选择,我们有必要分析辜鸿铭英译《中庸》所处翻译生态环境,从他对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适应、对译者角色的适应以及对受众期待的适应三个方面看他对所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

(一)精通英汉学贯中西――适应译者角色

辜鸿铭,1857年出生于马来西亚的一个华侨家庭,自幼接受西式教育,有十一年的西方留学生活。多年的西方留学生活为辜氏了解西方语言和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辜氏在英国爱丁堡大学攻读西方文学专业,1877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他语言天分突出,通晓英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希腊语、马来语,尤其精通英语。林语堂先生认为在中国人中,辜氏的“英文文字超越出众,二百年来,未见其右。造词,用字,皆属上乘”(黄兴涛,1995:6)。

辜氏不仅语言方面造诣高深,对西方文学和宗教也有颇有研究。他饱读不少西方作家的著作和思想,了解西方的社会民情、政治、历史、教育以及各种社会思潮。他师从浪漫主义杰出代表卡莱尔,也受到浪漫主义代表阿诺德、爱默生、罗斯金、华兹华斯等人的影响。浪漫主义思想在他身上打上深深的烙印,构成了他思想中的西方来源。在他日后的著作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对这些浪漫主义大师的引用比比皆是。

到1880年,辜从欧洲回到出生地,并到新加坡殖民任职,三年后辞职。在此之前,他所知道和欣赏过的唯一的中国文学作品只是翟里斯所译的《聊斋志异》(黄兴涛,1995:18)。1882年后,辜氏留居香港,他继续学习中文,攻读汉籍,通过阅读传教士和西方汉学家的著作来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威妥玛关于中国语言的著作,理雅各英译的儒家经典,以及巴尔福、翟里斯、卫三畏等人的各种著作(黄兴涛,1995:33)。在此期间,辜氏的汉语水平有了些许提高,但是汉语基础还是比较薄弱。1885年,辜氏回归祖国,在张之洞幕府以后,张之洞对辜氏诲以师道,亲自教他读《论语》和查中国字典,后逐渐扩大所学范围,“四部书、骚赋、诗文,无所不览”(黄兴涛,1995:37),有了相当的汉语水准和传统文化修养。

翻译实践告诉我们,翻译的成功与否,译品的质量如何,归根结底还是译者本身的素质问题(胡庚申,2014:32)。辜氏通晓汉英两种语言结构、了解英汉两种社会文化、能在西学体系下认识了解传统文化,这是辜氏时期普通文人士大夫不具备的优越条件。辜氏学贯中西的素质使他能够顺利适应《中庸》英译的译者角色需求,使成功的英译《中庸》成为可能。

(二)回归中国传统文化――适应社会文化

辜氏对英译《中庸》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的适应是对翻译生态环境适应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上文中提到辜氏在欧洲留学十一载,深谙西方语言和文学,深受浪漫主义的影响。浪漫主义者重视心灵道德,否定和评判近代资本主义文明。以卡莱尔和爱默生为典型代表的浪漫主义思想家赞赏和推崇东方和中国文明。“英雄崇拜论”卡莱尔强调贤者和英雄,与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中君王至上,贤人政治的理想极为相契。这对辜鸿铭日后回国迅速接受和崇信中国统治的政治伦理秩序、人治方法,产生了直接影响。辜一生反复提及卡莱尔的“英雄崇拜”,并认为这里的“英雄”即“真正智慧的人”,就是中国的“君子”(黄兴涛,1995:24)。爱默生对中国文明的赞美更是热烈,他曾认真学习中国四书的全部译本,以孔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说“孔子是哲学上的华盛顿”(黄兴涛,1995:26)。这些点燃了辜氏对中国文明和传统文化的向往,对他回归祖国服膺儒家传统文化起到了导向作用。

虽深受浪漫主义的影响,辜氏回国之前思想并未完全确立,在进入张之洞幕府后,才开始真正认识、理解、最终归服儒家文化、彻底确立文化保守立场。辜氏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张之洞及其幕府起到了定型的作用。晚清重臣张之洞自身就是一个国学造诣深厚的学者兼目光远大的政治家,他的幕府里聚集着不少旧式保守的学者和文人,在张之洞幕府的二十年期间使得辜氏有机缘同中国最有修养的人一起朝夕相处,耳濡目染,积累了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对儒家文化精髓的理解有了飞跃的发展。

辜氏文化保守立场得以确立,时值甲午以后至戊戌时期,此时列强对中国进行政治压迫、军事侵略、民族和文化的歧视。中国文人士大夫阶层和思想界逐渐形成一种要求在政治制度和文化观念上追逐西方、改革中国(黄兴涛,1995:75)。中国空前的民族危机刺激着辜氏对中西社会、政治、文明进行思考对比。辜氏把这一切的根源归结于:西方人尤其是英国民族的傲慢,看不起中国人,而所以看不起中国人,又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真正的中国人,不知道中国人有真正的道德文明的缘故(黄兴涛,1995:151)。他在西学东渐的潮流中逆流而上,为中国传统和中国文明而辩,他赞美儒家文化,抨击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向西人展示真正的中国文明。

为了解除西方人中国人和中华文明的偏见,辜鸿铭以英文写作抨击西方汉学和汉学家,并尝试英译儒家经典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以让西方读者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化,这是辜氏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岌岌可危的情势下所做出的选择性适应。

(三)英译儒家经典著作――适应读者期待

汉学是西方人认识和了解中国人和中国文明的重要途径。辜氏在《中国学》中对汉学做了阶段划分,并评论了几部颇具价值的汉学著作。他批评了西方汉学家傲慢自大、总体水平低、研究方法不当、“没有把一个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研究”(黄兴涛,1995:47)。其中,理雅各是西方汉学界颇有声望的汉学家之一,他英g的《中国经典》具有划时代意义,他翻译的儒经以严谨、系统、完整、忠实著称,至今仍被西方世界认为是标本作品。

尽管如此,理雅各并没有逃脱辜氏激烈的指责。辜氏认为理雅各的英译儒经不能满足大多数英国读者的期望,他在《论语》译序中明确指出理雅各“缺乏文学训练,全无判断力和文学敏锐性,不过是一个对中国经典具有死知识的权威而已……其所译中国经书中展示的中国人的知识和道德面貌和一般英国人眼里的中国人的衣着和外貌一样陌生、怪诞”(Ku, 1898,Preface viii)。”辜氏对理氏译本的内容和风格都不满意,他指责理氏“过度使用术语以至于译文粗糙、僵硬、不适当,有些地方仅就形式而言,不合乎语言习惯……无论在他的注释中还是论述中,他都没有标明他将孔子教义视为一个哲学整体来看待(Ku,1998:116)”。完全陌生的东方儒家文化,过多的专有名称、不符合思维英语思维的表达方式这些都会给西方读者造成陌生感,给他们理解儒家经典造成障碍。

四、结语

在英译《中庸》时,辜曾在《中庸》的译序结尾中写道:“如果这本出自中国旧学的小书能够帮助欧美人,特别是在华的欧美人,更好地理解‘道’,加强道德责任感,促使他们遵从道德律令,放弃欧洲‘炮舰’与‘武力’文明的傲慢与跋扈,对中国和中国人民待之以道,则我多年研究,翻译此书的努力就没有白费”(Ku, 1908:xi-xii)。我们可以看出辜氏英译儒经有强烈的读者意识,有明确的读者――受过教育的英国人、欧美人。如果说辜氏对理雅各以及汉学家的不满是辜氏英译儒经的直接原因,那么纠正被西方汉学家所扭曲的中国人及中国文化的形象、让西方读者了解真正的儒家文化和中国文明、消除偏见是辜氏英译儒经的深层原因。怀着清晰的翻译目的和明确的意向读者,辜鸿铭必定会选择特定的翻译策略来适应和满足西方读者的期待。

参考文献

[1]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11-15.

[2] 黄兴涛.文化怪杰辜鸿铭[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5.

[3] 胡庚申.从“译者中心”到“译者责任”[J].上海翻译,2014(1):29-35.

第4篇

关键词:生态人格 生态文化 生态实践 生态人格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088

1 生态人格内涵及大学生生态人格的缺失

1.1 “生态人格”内涵

“人格”一词在生活中有多种含义。在心理学上,人格即“个性”,是指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在道德意义上,人格是指一个人的品德和操守;在法律意义上,人格是指个人的尊严、名誉、价值的总和。笔者认为,无论哪种意义上的人格,它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自然秉性,人格都是具体的、现实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就会塑造出不同的人格特征。因此,人格塑造或曰人格教育应该顺应时势、与时俱进。党的十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根基,体现了更为全面的价值取向和更为深刻的生态伦理。在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的今天,在人类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的关键时期,塑造一种新型的人格――生态人格,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生态人格是适应生态文明发展需要而塑造的人格,是一种顺应时展潮流的人格范式,它是基于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以及对自然价值的深刻体悟而形成的作为生态主体的心理、品质、尊严和责任的集合体。它与传统意义上的心理人格、道德人格、法权人格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是从生态维度对心理人格、道德人格与法权人格的重新诠释,是心理、法权和道德人格的整体生态化转型。

1.2 当代大学生生态人格的缺失

随着社会文明的转型,关于生态人格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大学生人格发展状况和关于生态人格的教育水平还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甚至还滞留在工业文明时代,这主要表现在:

首先,“为我所用”的功利主义思想泛滥。在功利主义思想的笼罩下,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被单一化为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人类生存的现实是对自然界的“征服”和对“物”的占有。“在重占有的生存方式之中,在我与我所拥有的东西之间没有活的关系。我所有的和我都变成了物,我之所以拥有这些东西,因为我有这种可能性将其据为己有。可是,反过来说关系也是这样,物也占有我,因为我的自我感觉和心理健康状态取决于对物的占有,而且是尽可能多的占有……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死的,没有生命力的。”[1]在这种简单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模式中,人与自然的联系变成一种纯粹的物质联系而非精神联系,自然万物和人的日常生活世界逐渐变成一种客观冰冷的存在。

其次,“唯我独尊”的个人主义泛滥。在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只关注自身的利益和价值,而忽视了自身赖以存在的社会和自然界,只关心自己能够从社会和自然界中索取到什么,却从不关心自己为社会和自然界奉献了什么。在这种狭隘的视野下,人们很难真正领悟到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性,也很难从生态整体的视野中审视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这种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同样存在于当代大学生身上,在其人格方面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冷漠,缺少对大自然的道德关怀和审美情怀。在现实中表现为破坏环境、随意浪费、过度消费的现象屡见不鲜。我国著名学者懋元教授曾指出:许多严重破坏环境的事例,应负主要责任者很多是我们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2]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和决策者,担负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担。因此,有针对性地培育大学生的生态人格,既是大学生人格完善的内在需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需求。

2 大学生生态人格教育的目标

生态人格教育是生态文明时代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它涉及到大学生对自身生存的意义、人在自然中的地位以及对所有生命形态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哲学认识与价值评判。具体说来,大学生生态人格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培育大学生“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赞天地之化育”的生态道德以及“诗意栖居”的审美情怀。

2.1 培育大学生“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

“求真”是大学生生态人格形成的首要元素,是培育生态道德和审美情怀的前提。让大学生在掌握丰富的关于自然生态系统知识的基础上,深刻领悟人与自然具有内在统一性,并在大学生的内心升华为一种哲学智慧,那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自古有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相互理解,和谐共处。“天人合一”体现了一种生态整体智慧,它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息息相通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平等的,因此,人类不应该凌驾于大自然之上,只知道从自然中贪婪地掠夺和利用,作为生物金字塔最顶端的物种,我们有义务保护大自然,把它看作朋友和谐共处。同时,“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关注的不仅是整个人类的利益,还有大自然的利益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利益,并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正如利奥波德所说:“当一切事情趋向于保持生物群落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时,它就是正确的,反之则是错误的”。[3]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人格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使大学生充分领会“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人格,形成博大的生态整体胸怀。

2.2 培育大学生“赞天地之化育”的生态道德关怀

仅仅有“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还不够,生态人格的培育还需有一种“赞天地之化育”的生态道德关怀,这是一种更高的人生境界。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有四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自然境界(顺着本能或习惯做事)、功利境界(从利己出发为自己做事而不损害别人)、道德境界(具有道德意义的为社会的利益做事)、天地境界(为包括人与社会在内的整个宇宙的利益做事)。“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表达了人的实然存在状态,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表达的是人的应然存在状态。天地境界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蕴含着“赞天地之化育”的生态道德关怀。处在这种境界的人将道德关怀的视野从人类拓展到了整个自然界,从而消除了自然的他者性,不再将自然当成人之外的甚至是与人相对立的存在,而是将其看作与人同生息、共繁荣的存在。处在这种境界的人对大自然有一种强烈的敬畏之情和热爱之情,并视“为整个宇宙做事”为一种最高的善。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人格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激发大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道德情感,提高大学生的人生境界,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赞助天地化育万物”的道德实践,这是构成当代大学生生态人格的核心内容。

2.3 培育大学生“诗意栖居”的审美情怀

生态人格要求人们不仅具有生态智慧和生态道德,还要具有感受自然生态之美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具有“诗意栖居”的审美情怀。有学者称这种审美为“生态审美”。“所谓生态审美,是以生态观念为价值取向而形成的审美意识,它既是对审美现象和规律的再认识,又是以人的生态和生态系统为对象的美学观照。它以人对生命活动的审视为逻辑起点,以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为轴线而展开,体现了对人的生命的现实关注和终极关怀。”[4]生态审美是在深刻体验自然美的基础上,将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生命、人的尊严与自然的尊严融为一体,它不仅肯定人的生命精神和价值存在,也肯定自然的内在价值和权利认同。生态审美是生态智慧和生态道德在人格中的进一步升华,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格化状态,也是生态人格教育的最高价值实现[5]。大学生生态人格教育最终目的应着眼于培育大学生“诗意栖居”的审美情怀。

3 大学生生态人格教育的基本路径

大学生生态人格教育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注重生态文化的熏陶、在教学中加强生态教育、开展生态实践活动。

3.1 注重生态文化的熏陶

生态文化是致力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形态,它区别于以自然为中心的原始文化和以人类为中心的人本文化。它旨在启迪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觉悟、提高人的生态素养,从而自觉地维护生态环境[6]。生态人格的养成离不开生态文化的熏陶。首先,我们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智慧,为现代生态人格的塑造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儒家推崇“天人合一”,倡导“民胞物与”;道家提出“道法自然”,提倡“自然无为”;佛教认为“众生平等”,主张“泛爱万物”。在大学生的生态人格教育中,通过传统文化中的这些思想精髓,唤起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回归自然的生态体验。其次,积极建设校园生态文化。校园生态文化对大学生有着直接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塑造大学生的人格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7]。学校应当尽一切可能将校园建设成为合乎生态和谐理念的绿色校园, 并促使大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校园的绿化行动中来,以激发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和审美情感,为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培育营造优美的校园生态环境。同时,学校应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聘请校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定期开展以生态教育为主题的系列讲座,为大学生人格塑造营造一种具有浓厚生态韵味的精神文化氛围。

3.2 在教学中加强生态教育

对大学生的生态人格教育离不开“教学”这块主阵地。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体系中还缺乏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性和针对性的生态教育的内容。有鉴于此,学校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开设《大学生生态道德修养》、《生态伦理学》、《生态美学》等选修课,或者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平台,进行渗透性的生态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老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生态知识,还要设置情境,让学生在生态体验中升华道德情感,同时辅之于讲座、讨论、聊天等形式,对学生答疑解惑,使大学生不断提高生态道德意识、增强生态道德信念,进而促使大学生自觉养成尊重自然、崇尚生命、节约资源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从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生态人格。

3.3 开展生态实践活动

任何人格都是意识和行为的统一体。生态人格内在地包含着实践的要素,反过来说,生态人格的塑造也离不开生态实践的锤炼。因此,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培育不能停留在课堂教学中, 也不能局限于生态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上,还要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大学生开展生态实践活动。首先,在校内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态文化活动,如倡导光盘行动、举行环保知识竞赛、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演讲等等,以此激发大学生参与生态道德实践活动的热情。其次,还要带领学生走出校园,通过生态旅游、生态调研等生态体验活动,激发大学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道德情感。再次,引导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摒弃乱丢垃圾、践踏草地等破坏环境的行为,倡导低碳、环保、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道德情感, 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促成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塑造大学生健康的生态人格。

参考文献:

[1](美)埃里希・弗洛姆著,关山译.占有还是生存[M].上海三联书店,1988:83.

[2]邱占勇.试论大学生生态环境道德教育机制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4).

[3]利奥波德著,侯文惠译.沙乡年鉴[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228.

[4]曾建.寻归绿色――环境道德教育[M].人民出版社,2004:7.

[5]卢佳.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对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13):112-114.

第5篇

品牌文化:纵深与延展

所有的白酒品牌都期待消费者认同自己的品牌文化,或高贵或典雅,或亲情或友情,来印证他们希望获得的品牌附加值。在博大精深的中国白酒消费文化中,林林总总的“文化概念”几乎被挖掘殆尽。就如同我们愿意消费A品牌,因“物以稀”而贵;愿意选择B品牌,因以朋友相聚为理由;愿意选择C品牌,因为向往唐朝……但类似的品牌文化背后,似乎总是缺少点儿什么。除了因为品牌文化纵深度不足,无法让品牌进一步施展拳脚之外,延展度不大,也是一个不小的缺陷。

事实上,文化所具有的大跨度特征,正使其与品牌管理的结合变得越来越广泛,但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品牌与其代表的文化相距甚远,有的竟然还能达到风马牛不相及的程度。

白酒品牌文化的纵深度与延展度,也许是品牌持久存在的一个重要标志。

文化纵深中的“舍得”

选择“舍得”品牌作为例证,正是因为这个品牌身上与生俱来的深厚文化特征,以及可以挖掘到的纵深与延展。“舍得”不仅是一个品牌名称,还透射着某种企业与消费者共有的价值观念——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而这些观念,从远古延续到今天。

追溯孟子的“舍生而取义”,再演变为儒家“舍恶以得仁,舍欲而得圣”的传统道德观;道家“舍就是无为,得就是有为”的人生观;佛家“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因而“舍就是得,得就是舍”。在影响中国人传统观念最重要的“儒释道”三种思想体系中,“舍得”都至关重要。能够与消费人群深度沟通,是品牌文化成功的基础要素。

正如有的专业人士所说,在中国,没有哪家酒厂认为自己不重视白酒文化。每一家酒厂都愿意把自己的历史和身世精心包装,将窖池和祖传秘方奉为稀世珍宝。稀有、尊贵、高尚、成功、财富,就是品牌诉求。但这就足够么?

那些“看上去很美”的东西,往往与消费者的关联度过小。你能否找到消费者认同的、存在于主流价值观的精神理念?能否挖掘到传统文化中留下来并且至今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文化元素?

“舍得”这个人生智慧,一直为人们所讨论和思考。当前,名为《有一种心态叫舍得》、《舍得:星云大师的人生经营课》等系列书籍被人们所热捧,印证了“舍得”是中华传统文化中被保留和传承下来的精髓之一,是“活”在现实生活中,而不是故纸堆中。

所以,将“舍得”文化注入到白酒品牌,就是一种精妙结合:传承下来的精神文明,附着在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当中。舍得酒,实则为可纵深的白酒文化提供了绝佳的物质注脚。

品牌文化重要,产品文化来得更加重要。而事实上,“舍得”酒业也确实在为这个载体提供实实在在的精神与行为支持。“百斤好酒,仅得二斤舍得精华”,这是沱牌舍得酒业产品的舍与得;在全国开“生态酿酒”先河,在行业内长期提倡并实践“生态酿酒”,花费巨资打造中国首座生态酿酒工业园,将生态智慧融入美酒,得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这就是沱牌舍得酒业的“舍”与“得”。

“舍得”的跨界与延展

坐拥文化品牌资源的沱牌舍得酒业并没有止步于一个行业、一类文化传承,而是不断致力于将舍得文化演绎、传播、跨界,“舍得”不单纯是一种白酒文化,也不单纯是一种酒文化,更是一种可延展可超越的美与成熟。

2013年,沱牌舍得酒业尝试多种跨界营销,通过赞助成为天坛祭天祈福的唯一指定用酒,并在“2013中国国际城市合作论坛”中大放异彩,在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国家记忆2013 · 致敬历史记录者”等多项活动中,担当重要的合作伙伴。无论是天坛祈福文化中的传统审美选择,还是国际城市文化交流中的合作,抑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向国家历史记录者的致敬,都与“舍得”具有极强的关联度。这也使得沱牌舍得酒业跨越传统白酒文化传播的藩篱,开始尝试用新的时尚语言来诠释与酒相关的文化。

他们将目光锁定在了时装设计上。

2013年,沱牌舍得酒业选择中国服装设计师最高荣誉“金鼎奖”获得者计文波先生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这位将兵马俑、武术、京剧三大国粹元素纳入时装设计的行业翘楚,已经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高度认可。这一次,计文波将“舍得”作为“2014春夏高级成衣会”服装设计主题,将“舍得”品牌的智慧与文化融入服装设计中,展现了中国民族文化与全球时尚潮流的碰撞与融合,再次用线条、结构与剪裁构成的服装语言符号,向世界诠释中国的另一项国粹。

白酒与时装,如何在舍与得的哲学思想中相互融合、交相辉映呢?

“计文波先生设计的服装删繁就简,为服装做减法,在取舍之间去掉多余的结构,把极简的线条、廓形通过立体剪裁的形式表现,与中国文化艺术交融,用服装体现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不难看出,设计师将舍得智慧运用在了时装设计上,已经自成风格。

除了设计,专为纪念计文波征战米兰而打造的“舍得·灵感米兰”酒也透过新颖独特的包装展示着“舍得”智慧:上下色块分割、阴阳翻转的对比风格与舍得Logo交相呼应;瓶身加入了服装中的“拉链”元素,意味着一瓶美酒在等待开启。

“舍得·计文波北京时尚之旅”更是通过T台,打破了白酒与时尚的界限:圆形T台被设计成一个正在酿酒的工厂,18位银色裸模在“酒厂”里展示酿酒的过程。银色裸模、灯光、烟雾,碰撞出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与画面感。将酿酒工艺艺术化、时尚化,是中国传统酒文化与时尚的完美嫁接与融合,也是中国时尚界的一个创举。

第6篇

一、开设“文学鉴赏”课的必要性

从小的方面说:首先、在阅读和赏析过程中,不仅扩大了知识容量,还能提高学生分析判断事务和欣赏写作的能力。其次,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它能养育精神,充实生命,是增加我们生命厚度的重要基石。因为一个人生命的分量来源于知识的积累,更来源于古代圣贤的经验、智慧对现有生命的提升。再次,引导、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活在世上生存靠专业,生命要活的有意义靠价值观。每一个人为人处事都要靠一套价值观才能收放自如,游刃有余,生命才能有意义。从大的方面说,《中国古典文学鉴赏》在职业技术教育中更应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原因一:文学是历史的一面镜子。它承载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明史,这其中包括涉及的内容有:历史、思想、哲学、艺术、经济、宗教等等上层建筑以及经济基础的各个领域。而这些内容综合构成了中国社会的理性面貌与情感面貌。不懂得中国社会的基本形态的构成,不了解中国人文精神的历史渊源,我们就不能够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知识或技能青年。原因二:文学是现实的教科书。这一点从两方面理解:(一)、承前所述,文学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这面镜子里有古人生存的智慧、贤达的人格,积极的价值观、豁达的人生观与正确的道德观,可以帮助大学生确立人生理想与情操定位。例如:屈原、李密、诸葛亮、韩愈、岳飞、文天祥等等的人品与作品,就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座座丰碑,激励指导我们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最后实现。(二)、必要的文学修养,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理解其它学科的理论体系与学科精髓,完成技能的掌握与准确的传输与运用。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我说,不学文学,从人文意义上说,就不能使我们的思想情感准确传达,不能使我们的技能工作充满激情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益。因为,文学能完善我们的人生,生命的意义在于理性与感性的双重满足,在于人文精神与现实作为的双重实现,缺一不可。因此,开设古诗文鉴赏课的意义概况起来就是:积累知识,厚积薄发;陶冶性情,脱俗趋雅;培养品质,德善为佳;提升境界,睿智天下。

二、接受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体系庞大,深不可测。,仅以百家学说为例,思想体系也是博大精深,叹为观止。就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而言,内涵与外延极其广泛,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总体来说,中华民族的共性文化是儒文化,而道家文化作为儒家文化的补充,共同构成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完整的人生。那么传统文化在高职教育中有什么作用呢?我仅以儒、道文化简而述之。首先,儒家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体现在品德修养、社会承担等方面。(一)、儒家强调“仁者爱人”。[1]孔子的学生问老师什么是仁,孔子毫不犹豫的回答:“爱人”。[2]“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两人和平相处谓之“仁”。“仁”字体现了“和谐”的理念。也就是说“共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来自传统文化深厚的给养,表现了社会大众潜意识中对复苏传统文化的一种渴望,儒家的这种仁爱精神就能够培育学生高尚的品质,博大的情怀。(二)、儒家文化的精神理念是以“兼济天下”为己任,鼓励士人积极作为,这非常符合人的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具体表现在作为感、成就感与价值的体现上。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敢为天下先的使命感,这样大学生的社会行为就有了理论的支撑,进入社会的步履就会稳健。当然,儒家文化对大学生的启迪,远远不止这些,总体来说,他博大的文化精神是我们顺境中的舵手,逆境中的力量。再说道家文化的启示。道家因它崇尚个性的特征与儒家文化一道,构成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文化基石,如果说儒家文化主要完成了个体生命的道德修养与价值体现,那么就可以说,道家文化成就了个体生命心灵的自由和尊严的保留。老子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庄子的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开阔的文化襟怀与坚韧的文化品质。道家文化的达观人生态度,又能够使高职生面对人生的挫折与失败,尽快调整自己,精神永远不垮,心灵永不言败。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高等职业学院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精湛的专业技能,更要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这既是目前缓解高职体制中教育资源结构不合理的有效手段,更是以优势资源完善高职教育体制的必然手段。因为高职教育的教育对象,终究不是工作机器,而是每个生命个体,是将来社会综合的参与者。复杂的人生,一种技能或专业是无法应对的。因此,教会学生立身之术的同时,更要教会他们立命之本。这就是高尚的情操、生存的智慧与坚韧的信念。只有这样,高职学生才能以昂扬有为的情绪,积极乐观的心态,豁达机智的处世方法,融入社会,作为人生。

作者:刘晓莉 单位:铜川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

第7篇

关键词: 道家; 生态思想; 生态德育; 天人合一

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道家学派的生态伦理思想十分丰富,具有“鲜明的价值意识”,即价值存在于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之中,而不是西方浪漫的荒野概念、或以生态为中心的现代道德观念中。道家文化的许多思想和观念,经千百年的延续阐发,已经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古代农业文明条件下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观,以独特的视角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蕴涵着深刻的、丰富的道家生态智慧。这无疑成为当下生态德育的理论先导和实践依据。正如澳大利亚生态哲学家西尔万(R.sylvan)和贝内特(D.Bennett)指出的那样:“道家思想是一种生态学的取向,其中蕴含着深层的生态意识,它为‘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实践基础。”2

一、道家文化的生态伦理智慧

(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平等观

博大精深的道家文化包含着丰富的、朴素的生态伦理思想的颗粒,积极梳理和深入研究其生态蕴涵,对我国的生态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借鉴作用。

我国古达的农业文明,促使我们的先民很早就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体验和思考,逐步形成了“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乃是道家文化所关涉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凝练,也是其最高境界和根本精神。正是从此出发,道家文化从宇宙的构成和万物的起源的维度,系统地论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并且进一步从本体论和价值论的视角论述了“顺应自然,道法自然”的基本思想。

道家学说代表人老子在《道德经》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自然”这一重要范畴,讨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生于自然、长于自然、复归于自然,其在“自然”中存在,就如同天地万物在“自然”中存在一样,与自然有着不可分割的同一性。“道”也是以“自然”的方式存在的,是为感官所不能接触的终极实在,而天地万物与人皆由共同的终极――道所生出,二者是统一的。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它是一种先于天地存在,“先天地生”而且“为天地母”的东西;“德”是道的成果,“尊道贵物”是天人和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道法自然”归根到底是“人法自然”。1 从万物的价值本源来看,任何事物的价值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庄子也认为:天是一种天下万物各适其所的原始生存境域,天与人本质上是融合为一的;“天”只有有了人的生存参与才成为其“天”,人也只有在“天”的原始境域中才能展示其本真生存;人的身体、禀赋、生命以及子孙都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人既是天地之物,又与万物相依。天、地、人和物相互依存、彼此和谐,故有“人与天一也”(《庄子・山木》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庄子正是以“物我同一”思想为基点,站在“道”的立场、用“道”的观点审视“人与天一”,推出其“物无贵贱”等天、地、人和物的合而为一的万物平等思想。在他心目中,世界万物皆有道性,道是万物之根本和尺度,是万物生成、变化及发展之源泉和动力。庄子以“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庄子・秋水》)的观点阐明了万物平等的主张, 否定了人类有凌驾于万物之上的特权,把人文关怀指向天地万物。老庄正是以这种超越一切的“道”为最高境界,以天道体悟人道,以天道推论人道,要求人类按照天道运行的自然法则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合一,以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物我同一”的物化思想与“现代人以万物为友的意识流向相通,与现代生态伦理学建立人与自然之和谐秩序的主张相吻合”2。

(二)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的生态整体观

道家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为宗,认为人类与天地万物同源、同构、同质,没有贵贱之分,自然万物是一个生生相系的整体。老子不仅提出宇宙间“天、地、人、道”“四大”尊贵而平等,即“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第25章),而且认为这“四大”各居其位、各尽其职,彼此作用,构成一个整体,为宇宙之生生不息共同作用。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第73章)。在老子看来,宇宙大自然就是一张天网,自然界之结构是由万事万物的相应相求、相依相附联结而成的一张生态之网,彼此牵连、环环相扣,布局严密紧致,没有错漏缺失。构成宇宙环寰的“四大”元素成为这张生B之网的“结节”,它们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形成连锁的精美之网,共同维系着宇宙大自然衍生的责任和义务。“天、地、人、道”四大元素,既彼此独立、自主自在,又相互依附,共存于同一天网之中,保持着生态整体的完善性和最大的德性。彼此间“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第10章)。那么,如何维护“天网”秩序井然地运行以彰显生态的完善性呢?老子在“道法自然”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道生万物”的准则,认为道是万物之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且“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第42章),“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印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老子》第77章)。由于道生万物,寓于自然之网的宇宙万物才能“负阴而抱阳”,和谐共生,共同维系着自然之网的生态平衡。庄子也认为,所谓的“天”就是一个以自然为最高表征的生命共同体,是一个万物相互蕴含、不能分离的自然整体。庄子在其《庄子・齐物论》中也表达了“物我同一”思想,即“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万物相互交蕴,我中有物,物中有我,物我同一。“天地虽大,其化均一;万物虽多,其治一也”(《庄子・天地》)。只有从人与自然互为一体的视角出发,把人类与自然界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才能正确把握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道家文化的生态德育启示

道家文化的生态思想作为前人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关系中的产物,凝聚着人类在生存实践方面的经验和智慧,凝聚着人对自然和对人自身的理解,构成“以其为基干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与最高境界”2。道家文化蕴藏着极其宝贵的生态伦理、生态德育思想,以其深邃的大智能、独特的言语和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人的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道家文化在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资源、倡导节俭生活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许多与现代生态德育基本一致的要求,如以平等的眼光、敬畏的态度善待自然万物,道法自然、物我同一、众生平等、尊道贵德等思想。这些都为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当下的生态德育提供了理论启迪、内容传承和方法借鉴。

(一)继承道家文化的“合理内核”――理论的启迪

道家文化以独特的视角关注宇宙和人生,含有丰富深刻的关于人与生命、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天人合一”核心理念。“天人合一”是道家“万物齐一”的精髓,其崇尚人与自然的平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和完善的德育理念。它以人类与自身生存环境一体的直觉意识为基础,“通过对流变的自然节律和生物共同体的有机秩序的体悟,具体真切地把握了人类生存与自然界的有机联系” 1,描绘了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思想样本,为当代中外生态伦理学发展和有效实施生态德育提供精神养料。这些体现着道家生态伦理的高超智慧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内核、当代生态德育所塑造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有着极其明显的相似性和互通性。正如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所说:“无论如何,儒家和道家至今仍构成中国思想的背景,并且在今后很长时间仍将如此。”2

众所周知,西方生态伦理思想,“主要是建立在对工业文明的生产技术方式给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灾难性后果的负面价值的反思之上,建立在以生态科学等现代科学理论对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的理性分析的基础之上。尽管它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规律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强调人与自然在生态系统中的一体性联系,但是它完全继承了西方近代科学分析的理性精神,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单纯以理性的分析整合为据,缺乏一种具体真切的经验感受和生命统一的悟性体验,不能不带有主客二分的痕迹”3。这种仅仅依靠科学理性主义思维,无法完整感知和体认人与自然的经验体验,从而更深刻地分析和把握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因此,必须把西方的科学理性思维与东方的形象直觉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较好地把握人与自然关系的精神体验。在这一点上,中国道家文化的思维模式中重直觉感悟和形象思维的偏向,恰好与西方生态文化的理性分析和科学实证形成互补。正是中国道家文化的重直觉、重形象的整体思维方式,塑造、凝炼出了一种重感情、重道德的精神品质,弥补了西方生态伦理的工具理性的缺憾和偏颇,促使一些西方有识之士纷纷把研究视野转向东方,对中国的道家文化所彰显的“高尚的道德情怀、博大的生命境界”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认为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引领世界的未来。

(二)挖掘道家文化的“合理外核”――内容的传承

道家文化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提出了“自然和谐是万物之本质”、“顺应自然、无为而为的人类行动准则”、“贵己重生的生态价值和意义”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思想,从根本上消融了工具理性的根基,否定了以人类为中心的狂妄态度,强调了要以平等的眼光、慈悲的心情、敬畏的态度善待自然万物、珍爱生命。这些思想不仅构成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道德样本,更是现代生态伦理学茁壮成长的历史养分和现代生态道德教育健康发展的精神保障。尊重自然内在价值、关注自然存在合理性,帮助人们树立一种尊重自然的态度,提高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情感、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为每个人提供保护和促进生态环境的知识、态度、价值观、责任感的机会。

道家文化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完善的思想,提出了“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知止不殆”――人与自然共存共进的发展观、“尊道贵德、至德之世”的生态道德理想、“物我同一、众生平等”的生态伦理情怀以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个人修养伦理观,杜绝了征服自然的野心、摒弃了消费至上的物欲主义理念,倡导以“物我同一”的生态伦理情怀,践履“万物不伤”的生态伦理精神,实践其“至德之世”的生态道德理想。这此智慧不仅为生态德育提供了无穷的思想宝藏,更为启迪和帮助现代人确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提高生态道德修养,培育生态意识,提高生态素质,帮助人们培养保护生态的道德责任感,进而塑造其对自然和社会具有主动关心和高度负责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的精神信念,实现德育范式的全方位生态关怀。

(三)重视道家文化的“道德实践”――方法的借鉴

道家文化独特之处就在于其价值指向不是“知识论”的,而是“境界论”的。正如冯友兰所说:“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以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1 事实上,道家不仅思考人和自然环境在其中的位置,更是主张用实际行动来实现这些观念,倡导通过体验宇宙过程的自然性,来体悟和理解宇宙精神和生命之本质。道家思想以智慧为重,靠个人体悟启明,保持自知之明和自珍自贵,以达到“不言以求自身的内在转化”的道德境界,即通过“悟道”达到“得道”,从而在实践中做到“守道”。老子的“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的处世态度,是主张通过“修身”和“养性”注重道德的自觉修养,约束自身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实现“自德”。

中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本质差异在于其修德方式的区别。西方生态伦理也重视生态道德的教化和培育,但其主张通过伦理教育由外向内的培养;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具有“修身为本”的可能性,通过效法自然、节用知止、身体力行等方法“修身正心”,实现由内向外、推己及人的自X修养。人类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自觉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道家的这些“道德实践”方法与当下生态德育正在积极倡导的主体性道德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这些德性修养的主张和方法为生态德育的方法论建设提供了积极的借鉴意义。

第8篇

论文摘要: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提经典的今天,让国学经典重新散发光芒,重视国学教育,认真对待和尊重传统.以提升国民的文化素质,使其在新时挥更大的作用。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之总和。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其核心价值观在于“和”与“生人”,形成和发展了一个“和而生”的价值体系,包括了个体之间的和谐、家庭和谐以及国家、社会在内的群体和谐.与我们现今“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一脉相承,此种思维方式对解决当今世界诸如人与自然的关系、国际争端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中国传统智慧中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天地境界”的人生追求、以孝悌为本的道德哲学,对塑造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都有积极意义。今天,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们面对着工具理性的扩张和商品意识的泛化,面对着眼下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及价值迷惘和“自我”丧失,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重视国学价值,发展以国学为切入点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在当前是很有必要的。

至圣先师孔子最早设立”私学”,整理六经,开设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课程,传授”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形成了古代完整的国学教育体系。正是这一体系代代相传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才能在十七世纪之前一直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创造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成果,同时构建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

但是,民国元年(1912年),中国在全盘西化浪潮的影响下,当时教育部颁布废除经学科的命令,从此在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诵读传统经典在各级学校教育体制中消失。这是中国教育的巨大损失。国学被抛弃后,出现了道德沦丧、人文精神失落、思想空虚、信仰缺失等严重现象.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种形势下,发扬民族文化、重振国学的重要意义也越来越凸显出来。

一、重振国学,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国学存在了几千年,但真正声势浩大且影响深远的国学研究兴起于20世纪初,鼎盛于20世纪20年代,20世纪80年代又有“寻根”热,9O年代国学再次掀起。当前,我们既需要对围学进行重新反思,又需要不断对其精华进行传承与弘扬而国学的现状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日渐式微,国学经典读物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一些名扬四海的童蒙教材也不被重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崇尚西方的文化和礼仪,对我国古代圣贤先哲的名字及思想十分陌生;语言表达缺乏古风的典雅,变得浅白粗俗。这一系列现象与中国这个文明古国、文化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尤其令人担忧的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国家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社会伦理道德滑坡、民族精神家同失落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据此反思.不少有识之士已经觉悟到我们的教育体系长期以来忽视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的国学教育,忽视中华文化在建立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中的重要作用,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现实是极不相称的。

现代教育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一输,全盘皆输。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让学生知道人生当怎样度过,人类应当怎样存在。如果重智轻德,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必然导致学生发展的不全面,培养出来的人有智商无智慧,有知识无文化,有文化无修养,有欲望无理想,有目标无信仰。

目前,中国正处于一种新文化、新道德养成的关键时期。在构建社会主流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有着特殊的价值和作用。它所提倡的忠、孝、仁、爱等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旨在使人成为一个有良心、有道德、有教养的人,成为一个对围家、民族和社会以及家庭有责任感和义务感的人。当然.这些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有其时代局限和理论局限,但也不能否认它们也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完全可以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利用。国学教育,将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接受人文精神熏陶,涵养自身德性,提升自身修养,丰富精神世界。

通过学习国学,必将有助于丰富和提升我们的精神生命,使我们获得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学会优雅、积极地对待人生,不断地完善自我。传统文化给我们的将是更多的灵感,更多的选择,更多的自由,帮助我们应对各种人生问题,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帮助涵养新时代的新道德、新秩序。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夯下坚固的基础。

二、重振国学,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推进教育观念创新

关于教育的使命,传统观念认为是传授前人知识,现代教育则认为是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现代社会,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受到时代质疑。仅有知识没有能力的人难以与时俱进,满腹经纶不会转化为能力的人无法成就大事。现代教育既要给人以知识,更要给人以能力。现代教育应当赋予学生三个层次的东西:给知识;给方法;给视野。其中视野也是方法,是高层次的思维方法。特别是当我们面临越来越多的“80后”、“9O后”这代的学生。他们个性之突出,信息之灵敏,求知欲之旺盛都是我们始料未及的。面对思维活跃、信息多元的大学生,我们将不再是系统知识的灌输者,而应是新视角的提者、新问题的发现者和新思维的探索者。

在这种情况下,放弃传统文化就意味着放弃自己的优势。当前我们应当在新的背景下赋予国学新的时代价值和意义。古代“学”的意义主要在求“觉悟”,班固的《白虎通义》中曾讲到:“学之为言觉也,以觉悟所不知也。”这里的觉悟是一种身心方面的活动,它透过文字的媒介,敲开心灵的混沌,激发道德的潜能.将文字中蕴含的旨意,内化为自身的智慧。这里的“悟”便是一种思维的探索,视野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