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12 16:35:4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风险管理新趋势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信息系统;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发展历程;分析方法;发展趋势
0.前言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最为强劲的因素,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计算机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不仅为人类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上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使很多国家的经济、军事、政治上也带来影响,所以说,对于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依赖性是越来越大。但是,信息系统在信息安全上还是很脆弱的,存在着很大的风险,这将会给整个社会中的关键设施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作为实现全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信息化的保障,已经成为社会关注信息系统的重点之一。
风险管理的理论是一项为了市场竞争策略的定制和经济战略发展,而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提出的方法、措施及理论。风险管理具有广泛适用性的特点,这就造就风险管理被广泛的应用在了国家的建设、安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公共和信息安全等众多的方面。风险管理是在20世纪60年代应用于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方面上的。本文主要探讨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和趋势,以及风险管理的方法分析。
1.信息系统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发展的历程
1.1在理论基础上的研究
在20世纪60年代中,随着早期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计算机资源共享系统的出现,计算机信息安全也存在着问题。在1967年11月,美国委托全球多个相关企业以及研究机构,主要针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问题,开启了历史上第一次针对计算机远程终端及大型机的研究评估,并且在1970年初,《计算机安全控制》出版,该报告全文长达数百页。而该报告也为全球研究信息系统安全风险拉开序幕。
1.2在理论深入上的研究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也使之在网络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在1989年,美国建立计算机应急组织,也是全球最早;随后,1990年,建立应急论坛;1994年,作为美国联合委员会之一的安全组织,强调要在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建立美国信息系统,1996年4月,美国国会提出“加强信息安全,降低信息战略威胁”,美国总审局为响应号召,对国防系统信息安全做了首次风险评估,之后的1996年,发表了《信息安全:针对国防部的计算机攻击正构成日益增大的风险》的报告。
故而国际化组织在1996年就制定了《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管理指南》,这项规定分成了《信息安全管理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和规划》以及《网络安全管理指南》等等几个部分。而这个阶段的风险管理的时间和理论的特点是:从只注重信息系统信息上的单机安全问题转变成为可以同时注重网络、数据以及操作系统方面的安全问题;在根据安全评测和安全质量的保证来进行对系统安全的保障。
1.3在理论深入上进行实践基础的研究
由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国家信息网络都是局限于国内方面,随着移动通信、因特网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信息网路与国土疆域的网络界限连成一体了,很多发达的国家在经济、政治、军事以及社会活动上都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达到了很高的尺度。但是,在当前的社会中出现了很多的黑客,信息系统的安全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攻击,促使了信息战的理论正走向一种新型的、成熟的作战模式,信息系统信息安全风险问题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重视和挑战。
在这一阶段的信息系统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特点是:信心安全风险管理的对象是信息系统和信息这两个方面,其中包含了网络基础设施、局域计算环境等。同时研究人员与安全专家们达成一致共识,就是从管理、人员和技术这三个方面的能力来对信息系统信息安全风险管理进行管理。而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应从检测、反应、保护和恢复这四个方面的能力进行决策,这样就可以对信息系统信息安全建立纵深的防御体系保障。因此,风险管理作为一项通用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广泛的应用到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的实践基础工作中。
2.信息系统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方法介绍
2.1信息系统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故障树分析法(FTA)
在20世纪60年代,最初的故障树是为了便于火箭系统进行分析而提出的,到后来这种方法广泛的应用在电子设备、化学工业、航天工业以及核工业等等方面中的可靠性分析,并且在这些方面中取得很好的成果。目前,故障树分析法现在主要用在分析一些比较大型复杂系统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被公认为是一种对复杂系统进行安全可靠上分析的有效方法。同时它还是top-down分析的一种方法,通过对系统中的硬件、软件和人为因素等方面可能会造成的故障进行分析,总结画出故障原因的发生概率和各种组合的方式,由总体到部分,呈树状的结构模式,进行逐层细化的进行分析。
2.2信息系统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失效式及效果/危害程度分析方法(FMECA)
它是由危害性分析和故障模式影响分析两个部分工作构成的。同时它还是用来分析审查信息系统和设备的一种潜在的故障模式,具有安全性、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的特点。还可以确定其对信息系统和设备的工作能力产生的影响,从而发现潜在的薄弱环节,在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预防改进的措施,来减少和消除信息系统发生故障的可能性,故而提高了信息系统和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的水平。它还是bottom-up分析的一种方法,只要是按照规定记录产品中可能发生故障的模式,来分析各种故障对信息系统的状态和工作的影响,并确定其单点的故障,将各种故障按对信息系统的影响的发生概率和程度来进行排序,从而发现潜在的薄弱环节,再根据这些问题提出预防改进的措施,确保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的可靠性。
3.信息系统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发展,信息技术也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所需要的重要科技技术之一,而我国在信息产业、技术、网络上也在不断的蓬勃发展当中。随之而来的信息安全风险问题也日益突出,故而,信息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得到空前的关注。2002年我国首次规划了关于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方面的课题—《系统安全风险分析和评估方法研究》。在2003年8月中由国家组织成立了关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课题小组,对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和评估进行理论上的研究。而我国很多的企业和研究机构都介绍了发达国家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上的方法、经验和理论,为我国在信息安全风险管理领域可以进行研究和探讨,同时也是我国应该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我国信息系统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研究的时间较短,而(下转第292页)(上接第317页)国外已有的方法和结论,不符合我国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时间理论和研究成果均比较薄弱的情况;另一方面,传统的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方法和理论,在信息系统规模逐渐扩大和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不再能达到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的要求。寻求适合我国信息系统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4.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系统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在经过一定发展历程之后,又通过综合使用各种信息风险管理的分析方法的思路,来克服了信息系统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和故障,为以后信息系统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管理会计 创新思路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特别是进入信息时代后,由于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经济环境变化和竞争日益激烈,各种风险层出不穷,市场需求呈现出小批量、多品类特征,商业模式创新改变甚至颠覆了某些行业,等等。面对所呈现出的新趋势和新特点,管理会计体系应当及时创新以满足企业实际的管理需要。笔者拟结合以往管理会计的经验,提出如下四点创新思路。
一、互联网和大数据下的管理会计分析体系构建
大型企业集团公司有大量分布不同区域、不同规模、不同(细分)行业的数十甚至数百的下属企业,进而拥有大量市场、生产、人力、销售等数据,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归集,采取合适的分析方法去探求内在规律就显得特别有价值。仅就市场数据分析而言,比如下属企业诸多的医药集团公司,其在客户地域结构、客户年龄、客户销售量结构、客户性别结构、不同地区公司的产品成本构成、回款规模、回款周期、客户信用等方面拥有不同的大量数据,企业可以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去进一步挖掘客户需求,实现精准营销,进一步为企业包括研发、生产、财务等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这时,管理会计如何创新营销、财务和生产分析工具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构建满足不同企业的竞争和管理需要,构建个性化、多角度的成本管理体系
在新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下,客户个性化需求更加多元化,而传统的大批量、标准化为核心的经营思路和成本管理方法势必难以适应新的竞争需要,这要求企业必须转移成本管理重心、拓展满足不同竞争需要的成本控制视角。而管理会计的质量成本、环境成本就是针对不同竞争需要而进行的成本管理创新。
另外,在企业管理决策中强调的是相关性,因为决策者奉行“不同目的、不同成本”的信条,管理决策的要求和目的不同,应当采取不同的成本概念,因此成本体系也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而是一个广义、多维的成本概念体系。
以笔者接触的某集团为例,涉及电力、煤炭、汽车组装、制造、港口等行业,由于所处的行业、发展阶段、市场环境不同,成本管理重点也将不同。比如环保压力使得电力企业会以环境成本管理为中心;外部的价格竞争使得煤炭企业以传统成本管理为中心;汽车组装企业为了及时满足客户多种个性化需要,则需要以时间和速度为成本管理重心;零部件制造企业竞争需要以质量为重心,那么质量成本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成本管理会呈现因行业和企业而异,甚至会呈现出一企一策的成本管理、多彩缤纷的成本管理体系局面。
笔者认为,由于行业、竞争重点甚至不同类型的经理和管理团队会就不同目的使用不同的成本法,这时一个企业内部就会呈现出个性化、多维度的成本管理体系,使得多个成本管理会计方法在一个企业中并存共荣。
三、风险管理中管理会计的创新
管理会计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极为重要。在实务中,企业“重经验”特点的风险管理决策方案或措施在具体应用中往往缺少科学依据而难于选择和评价,这就有必要借助管理会计的指标、信息、方法系统对其进行补充。
(1)积累风险管理经验和数据。比如对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以及企业外部企业所揭示出的诸多问题相关案例和数据进行搜集,再如证监会、审计署、财政部等对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区分流程分类建立风险案例数据库。
(2)风险的价值量化。传统经典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通过方差、β系数所度量的风险只是反映了市场(或资产)的波动幅度,而无法实现管理会计对于某一类比如投资并购风险、环保风险、市场风险等细化风险进行度量。而目前在金融领域相对成熟的风险价值量化方法主要是模型量化法,如VaR、GARCH等值得针对该企业实际及具体风险类别予以引入。
(3)建立动态的风险指标预警体系。在进行风险挖掘、风险监控、风险报告的过程中,风险管理指标体系的应用至关重要,通过将潜在风险因素成本化、指标化,从而形成我们对于风险因素的感受。风险预警指标是对风险的量化管理指标,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量化指标的选择,风险状态临界值的确定,需要根据风险的实际情况及风险管理者的经验,合理划分风险预警区间,判断风险量处于正常状态、警戒状态还是危险状态等。
只有真正将管理会计这些数据搜集、度量、分析、监控等方法运用到风险管理之中,将风险因素纳入企业整体价值运动中进行预测、评估,M而通过风险实时监控和风险防控效果反馈体系来提出风险应变策略,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才真正可以实现科学化和工具化。
四、适合不同商业模式的管理会计模型或分析方法的构建
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商业模式的竞争。目前,诸多行业,比如波音、阿里巴巴、金风科技等通过价值链创新、改变交易方式、打破企业边界、整合各种资源、构建交易平台等取得了巨大成功,这正是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商业模式的创新可以改变整个行业,深刻影响行业的发展态势,而创新商业模式的企业将在改变后的行业内处于领先、主导、甚至垄断的地位。由于商业模式已经成为企业成功转型、发展成行业标杆的重要手段,在构建商业模式时如何创新管理会计模式或分析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以火电企业为例,电力企业普遍存在投资规模大、资产负债率高、社会资源整合乏力、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受制于煤炭和电网的双重影响等诸多问题,而解决这一核心问题在于转变火电企业重资产的传统商业模式,但是不同的资产组所采取的BT/BOT/ABS等诸多交易工具如何选择?具体方案如何设计?是否可以有一种形象化的分析工具帮助企业?另外,在企业运营期间,如何实现固定成本内部、变动成本内部、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灵活互换等均需要一套分析方法来支撑。
一、次贷危机前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概述
(一)危机前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特征
2008年之前,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大约经历了30多年的长周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衍生品市场规模不断膨胀,创新日益活跃,各类机构参与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监管氛围总体宽松。从总体规模来看,衍生品市场从无到有,进入2000年以来,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至2008年6月达到最高点;从品种来看,包括利率、汇率、权益类和信用类等品种相继出现,尤其是以CDS为代表的信用衍生产品,更是成为市场发展的一大亮点;从交易主体来看,越来越多的金融和非金融机构参与到衍生产品的交易中来,在各类交易场所(尤其是场外市场)广泛交易,规避风险或者获取投机收益;伴随着这一时期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国际金融衍生品监管也相对宽松,相对于外部监管而言更加侧重于激励参与者的内部管理方面。
(二)危机成为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分水岭
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成为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分水岭,并由此对市场发展的趋势和特征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改变了对其风险管理本质属性的认识。金融衍生品应风险管理的需求而产生,这是其最基本的作用。尤其是信用衍生品,其快速发展起初正是得益于其协助投资者剥离信用风险,实现信用风险的转移、分散和重组。但是,金融危机爆发后,以CDS为代表的金融衍生品遭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质疑,各种争议声音渐起。
其次,改变了其持续30多年长周期发展的势头。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规模经历了明显的拐点,市场快速膨胀的势头戛然而止。
第三,改变了其原先面临的宽松监管环境。危机的爆发,使得被市场膨胀所长期掩盖的风险集中爆发,政府在金融市场尤其是衍生品市场风险管理方面的监管真空和监管漏洞引致诸多非议,迫使各国政府纷纷摒弃遵循多年的金融自由化趋势,加强了对各类金融市场风险的管理。
二、当前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新趋势
虽然欧洲仍受债务困扰,但从世界范围看,当前全球经济已逐渐从危机中恢复和发展。在全球经济的大环境下,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也呈现出一系列新趋势。
(一)名义规模已创出新高,但市值离峰值尚有差别
从名义规模来看,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统计,截至2011年6月末,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包含场外市场和交易所市场,交易所市场统计的是期货和期权)规模达到790.4万亿美元,已经高出2008年6月衍生品市场名义规模高峰值754.4万亿美元近4.8个百分点。但从市场价值来看,现阶段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市值离峰值尚有不小差距。以场外衍生品市值为例,截至2011年6月末,其市值为19.52万亿美元,而在2008年底的高峰期,其市值规模曾达到35.28亿美元,现阶段与峰值相比尚有近16万亿美元的差距。而且,与名义规模已经出现向上增长的趋势不同,现阶段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市值依然处于下行阶段。
(二)产品和期限结构分化明显
次贷危机过后,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不同品种的发展态势和期限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1、品种结构明显分化。对场外衍生品而言,其分为外汇、利率、权益类、信用违约互换(CDS)和其他类。次贷危机后,不同类别的衍生品出现了明显分化。
2、期限结构的短期化特征明显。考察危机前场外衍生品市场(包括利率类、外汇率和权益类)的期限结构来看,在期限结构方面呈现出明显的长期化特征。
(三)场外市场的绝对主体地位不变
在次贷危机期间,关于场外市场有效监管不足等造成风险难以防范进而引致全球性危机的论断,使得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受到一定制衡,相应地场内衍生品发展速度有所加快。
(四)总体风险敞口已明显降低
次贷危机前期,由于对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相对不足,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其总体风险敞口的过度膨胀。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19982008年底,场外衍生品总体风险敞口从1.2万亿美元膨胀到超过5万亿美元,增幅接近320%。巨大的信用风险敞口形成了对全球经济运行的潜在威胁,伴随着危机的全面爆发进而对全球经济运行造成了极大危害。次贷危机发生后,全球衍生品市场尤其是场外衍生品市场在监管方面有了明显加强。
三、金融衍生品对中国发展的益处
[关键词]大型企业;风险管理;审计工作
一、大型企业风险管理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当局对风险管理认识不到位
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大型企业改革改制深入进行的情况下,大部分企业管理层只重视财务风险,忽视组织架构风险、内部控制风险、信用风险、信息风险等领域。我国大型的国有企业真正的权利掌握在经营者手中,所有者缺位的现象很普遍,导致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体系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导致组织架构风险、内部控制风险、信用风险、信息风险加大。另外,内部审计部门不能充分发挥风险管理中的作用,首先公司的组织架构中对审计部职权的赋予不充分,虽然内部审计在我国已经开展了二十多年,但内部审计部门受管理层的直接领导,并不能独立、客观、公正的对企业风险进行充分的评价。大型企业管理层由于没有成熟的风险管理思想、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和科学的风险管理策略,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和长远发展。
(二)缺乏适合本企业的风险管理体制
在我国风险管理审计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只有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采取了一些风险管理措施,大部分企业尚未建立适合本企业操作性强的风险管理评价体系。国外的大企业一般实行风险管理比较早,风险管理思想也相对成熟。阿克苏诺贝尔“风险管理的成功取决于日常业务规划、报告与管理,以及战略愿景之间的紧密联系。”正基于此,他认为年度管理层会议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会议有助于沟通并使公司各管理层保持前进的动力。
(三)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水平和管理意识亟待加强
风险管理审计工作的复杂性要求审计人员知识的全面性,同时能将审计标准和程序熟练地应用于特定审计工作的能力。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审计人员在进行风险审计时还只是停留在指出企业已经存在的缺陷和不规范的操作控制流程。然而,对于需要进行预测、分析、评价的、尚未发生的、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的风险还没有得到关注和充分的认识,这种缺乏前瞻性的风险管理理念阻碍了风险管理审计工作的开展。
(四)风险管理审计工作职责不清晰
一些大型企业中审计部门不仅要负责建立风险管理体系、进行风险评价、查找存在的内控缺陷和风险隐患,提出改进建议,这样的职责权限,削弱了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严重影响了风险管理审计工作的效果。另外,由于大多数企业的审计工作都是由总经理负责,在没有独立的审计准则委员会的情况下,内部审计部门很难直接与董事会对话,一旦内部审计部门提出的风险管理建议不被采纳,风险管理的措施就不能有效的得到执行,就会给公司治理带来重大风险。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速度加快,企业竞争日益激烈,风险无处不在,风险管理也就越发重要。不形容岗位的职责分离,对大型企业加强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二、大型企业风险管理提升问题及治理对策
(一)管理当局应该做好以下具体工作
管理应当局承担全面风险管理的责任。中国的大型企业应该按照《内部审计实物标准》中的观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活动和责任具体体现在:董事会负责制定战略目标,高管层负责全面风险管理,执行管理层负责剩余风险的管理,运营管理层负责持续的识别、评估、减轻、监督活动,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定期进行内控评价并提出审计意见,协助其他部门进行风险管理。由此可见,大型企业的管理层在全面风险管理活动中承担着全部风险的管理责任。因此大型企业的管理当局应该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的新理念。
(二)大型企业管理当局应该建立风险管理评价标准体系
风险评价标准应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而改变,根据风险评价对象的不同建立相应的风险标准,如内部控制风险评价标准、财务风险评价标准、战略投资风险评价标准、运营风险评价标准等。明确不同业务或交流流程的风险控制节点,对关键节点进行风险管控,形成客观真实、特征鲜明、更新及时的风险管控体系。
(三)内审人员职业水平和素质有待提高
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水平和素质方面应不断提高,去适应大型企业中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趋势。要扮演好执行情况的监督者、增值服务的贡献者、优秀文化的倡导者等重要角色,为大型企业集团中形成良好、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大型企业集团中内部审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由于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评价、监督作用,成为企业风险管控的第三道防线。因此作为大型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人员树立正直、忠诚的良好品德非常重要。最后,面临企业环境不断变化,科技日新月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要熟练掌握内部控制手册,深入学习信息技术、会计、经济法、税法、金融、统计量化等知识,拥有良好的人际交流技能,拥有出色的表达能力,以便清晰的表达审计目的、审计评价、审计建议形成审计结论。要保持专业技术的适应性,根据新法规、政策的变化及时更新专业知识,以便适应新时期、新情况、新业务的变化。企业间的竞争,关键是管理的竞争,风险的普遍存在、风险的偶发性及风险的时效性决定了风险管理工作更加艰巨。
(四)内部审计人员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内部审计人员应充分利用风险管理方法和控制措施,对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监督、评价、报告,提出改进建议,为大型企业的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提供帮助。提请管理层注意目前风险管理流程中缺陷,以便及时完善。协助管理层做好风险流程的建立工作,通过改善组织基本程序的咨询工作对传统保证业务进行补充。同时,大型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要注意与董事会、管理层进行沟通。在必要的情况下,内部审计人员与管理层、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就风险业务和风险管理事务中薄弱环节进行讨论,以便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与风险管理战略一致。
参考文献:
[1]周兆:《內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审计与经济研究》,第19卷第4期,2004年7月,第46页。
一、优化资源整合,构建协调发展模式
商业模式的构建应基于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市场及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协调企业战略布局,使企业资源与整体战略优化整合,寻求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契合点,进而构建起既符合保险金融市场态势,又顺应社会经济趋势的高效协同发展模式。
(1)立足于集团化趋势,注重资源优化整合。现如今,保险金融市场以集团化为主要发展趋势,在这一背景下,保险金融企业需应势而为,加强企业总部建设管理,以集中股权为依托,加强干部管理,强化战略布局,优化资源整合。第一,加强总部建设管理。集团总部作为保险金融企业的管控中心,保障着子公司的正常运转。鉴于此情况,保险金融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进行集体建设,集团内部采取精细化管理,优化资源整合,创建专业、高端的保险金融企业总部。第二,强化集中股权,调整治理结构。保险金融企业要想达成高效优质的资源整合,首先 ,应对各分公司的股权进行强化控制,结合市场趋势,创建股份制公司,使公司实现高比例控股。与此同时,对于治理结构中出现的问题,应予以深入细致的分析,强化垂直领导及干部管理,利用市场配置结合组织选拔,选举董事会,将企业治理变为法人治理,将党委成员设置于核心岗位之中。
(2)适应经济社会趋势,达成价值创新。城乡一体化是当前社会的主流发展趋势,农村经济也在快速发展之中。保险金融企业应抓准时机,充分开发农村需求,结合国家强农政策,针对保险金融开发涉农产品的创新,强化农网建设,开发农村市场,探索新型工作模式,促进保险金融业务的持续增长,以此创建业务拓展模式,
二、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推广与运用,构建运营管理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与快速发展,保险金融企业也形成了以信息化技术为载体的发展模式。保险金融企业发挥信息化特征及其优势,增强对企业信息系统的优化与完善,结合信息技术优势有效达成资源共享,促进保险金融企业产品业务水平的提升,为企业的正常运转提供技术保障。与此同时,保险金融企业应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统一管理,强化对信息中心的优化建设,对云计算平台及资源数据库开设统一的网络化管理,促进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减少运营成本,逐步增强管理效果。另外,结合信息化技术改变传统的营销模式,形成信息化营销服务体系。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对营销流程进行整体优化。凭借信息移动平台服务,电话或网络营销等建立多种营销模式,创建个性化售后,促进保险金融企业形象的不断提升,打造品牌效应,凭借信息化技术带动企业营销水平的提升;另外一方面,保险金融企业需在自身业务和发展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优势,创建业务数据的管理和共享中心。例如,财务数据的管理及共享,使保险金融企业在运营中的费用得以集中管理,各项业务得以有效管控,并创建起核心业务系统,运用市场费率,优化定价及赔付率的自动化管理应用平台,对于不同的客户制定出相应的理赔措施,在保险金融企业创建综合化、定量化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三、加强风险管理,构建完善的风险管控模式
商业模式以风险管理为发展的重要基础,金融危机的影响,使保险金融产业迈向了去风险化趋势之中,这就要求保险金融企业需将防范化解风险化作企业安身立命之根本,优质的风险管控文化为发展基石,多层次的资本补充为发展重点,立体化的风险管控为依托,逐步促进抗风险能力的提升,推动改革的顺利发展。
(1)建立优质的风险管控文化。针对缺乏优质、完善的风险管控文化而造成的巨大损失,保险金融企业应就风险管理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从高层领导做起,突破风险管控限制,将项目管理理念融入企业风险管控之中,运行项目化的风险管控机制。并且发展“全面内控、积极合规”的风险管控文化意识,形成“风险管控创造价值”的文化理念,加强风险管控的责任化机制,增强业绩考核中风险管控指标的权重,建立案件责任追究机制,实现强力的自我完善、自律约束效能,强化惩戒监督体制。
(2)建立多层次的资本补充机制。众所周知,资本不足是保险金融企业中最大的危机风险。因此,保险金融业建立完善、系统、多层次的资本补充机制,帮助企业增加资本注入及多渠道补充,增强企业偿付能力,保证企业稳定持续运行。另外,保险金融业应积极开拓市场融资渠道,增强资本补充的市场化和长期性,提升企业发展的抗风险能力。在风险防控的基础上,完善资本补充机制,加强企业员工防控意识培养,逐步建立起完善、高效、全面的风险防控模式。
四、强化资本内生化,构建持续盈利模式
保险金融企业以持续盈利为最终目的,在发展中不断促进企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的不断提升。鉴于此,保险金融业应积极强化资本内生化,增强承保能力,兼顾投资,不断提高承保盈利,增强企业利益最大化。
(1)构建多元化的主业与均衡发展的格局。面对保险金融市场的持续波动与不定性的变化,构建多元化且均衡的发展格局,是现今最有力的应对方式和手段,是稳定盈利增长的保障。例如,2011年,中国人保将财产险和人身险作为企业发展的重头戏,实现了双超2600亿元,超出行业基准的6.8%,促进了企业净利润的快速增长。由此可见,多元、均衡的发展格局对增强保险金融企业创收盈利的重要作用。
(2)承保与投资兼顾运行。在保险金融业中,往往认为“承保易亏损,投资易盈利”的观点,再加上保单成本较高,促使保险金融业较为注重投资盈利,忽视了承保盈利,过分依赖投资,导致投资模式陷入不利局势之中。鉴于此,保险金融业应确定发展思路,保持清晰认识,将投资与承包置于双向兼顾的位置,促进二者同步协调运行,强化承保执行,加强对承保程序的精细化管理,加强资产管理,促进投资效益的不断提升,通过承包与投资,完成双渠道模式下的企业效益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审计
风险管理是在对风险进行观察、评估的基础上控制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风险管理理论认为: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要素之一,它是—个系统的过程,包括风险的识别、评价和控制等环节,其目的在于控制和减少损失,提高经济利益或社会效果。
风险管理审计是在各管理部门所进行的风险管理基础上的再监督,我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中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当充分了解组织的风险管理过程,审查和评价其适当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高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是对学校风险管理体系的制定、执行、运作进行审查评价,并提出建议,以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效益。
一、高校内部审计涉足风险管理领域的原因
1、2004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将内部审计工作导向了风险审计的轨道。《标准》赋予了内部审计新的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于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这一新的定义,以风险为基础,对内部审计的对象、目标、职能进行了重新定位,将内部审计导向了风险审计的轨道。
2、高校办学的风险日益增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使高校办学的环境变得日趋复杂,高校办学风险也日益增加。各方面的需求扩大需要大量的建设经费,仅靠国家财政的拨款已不能满足学校的发展,于是多渠道筹资办学成了一种新趋势,社会越来越关注高等教育经费的运作和使用状况。此外,高校也通过投资行为来进行新校区建设和老校区改造,通过发展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各种对外联合办学形式来扩大学校的发展,各种经济活动已渗透到了高校的管理活动中,融资、投资风险,并校风险,合作办学风险,资金、设备管理风险等等各种风险越来越引起了高校管理层的关注和重视。从内部审计机构的责任而语,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学校的风险管理也就成为必然的内在需求。
3、高校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需求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大和各高校筹集资金的多元化以及学校管理理念的发展,检查会计记录是否正确,有无疏忽引发错误,有无营私舞弊,资产是否安全的职能已经不能适应新环境下高校发展的需求,高校内部审计的职能必须跟上整个审计职能发展的趋势,要适应环境变化和管理现代化的要求,应逐步脱离会计导向向管理导向转变。《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的为高校内部审计在新时期的定位指明了方向:“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通过对学校与资源利用有关的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审查,并进行确认、评价、咨询,旨在促进完善管理控制、防范风险、创造效益,从而促进学校事业目标的实现。这一定义演进了高校内部审计的职能,审计人员加入了管理者的行列,高校内部审计将成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控制活动,并将其在高校中的作用推向一个新水平。
二、内部审计在高校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1、内审部门能从全局的、客观的角度参与管理。风险在学校内部具有相关性和潜在性,即一个职能部门造成的风险或疏于风险管理所带来的后果往往不是由其直接承担,而是会传递到其他管理部门和教学系,例如学校的基建维修,如果基建部门在维修工程中对材料的质量疏于监督,就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从而也将风险传递到了使用管理部门;又如学校的设备采购部门如果在采购设备时只注重节约资金而忽视了设备功能,暗藏的风险会在使用部门反映出来,最终有可能给学校造成损失或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对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控制需要从全局考虑,而学校的各职能部门有时很难做到这一点。内部审计部门不从事学校具体的业务活动,独立于业务管理部门之外,它可以其相对独立、客观的立场和对学校管理的全面了解对管理控制的各项活动情况作出评判,及时建议管理部门采取措施控制风险。
2、宣传管理政策,提供咨询服务。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处于各职能部门和各院系之间,可以充当学校长期风险策略和各系部风险控制的中间人,积极宣传学校管理政策,通过对长期策略和部门管理控制的分析,找出风险管理的薄弱点,对各职能部门控制策略提供咨询,促进学校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
3、管理建议更容易接受。内部审计是学校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一种手段,强调确认学校各领域的风险是否得到有效管理,由对事项和政策的遵循评价,转变为对风险管理程序的关注;内部审计的建议更加强调风险的规避、风险转移和风险控制,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提高学校整体管理的效果和效率。由于与职能部门和教学院系的工作目标一致、因此更容易与之沟通,其管理建议也更容易被接受。
三、风险管理审计的主要内容
风险管理审计是高校内部审计的一个新的审计领域。在高校的风险管理中,内审部门主要是对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和教学院系所进行的风险管理的再监督,旨在规范管理行为,降低管理风险,为学校科学的发展扫除障碍,以此来充分体现自己在学校风险管理中的价值和地位。
(一)对学校风险管理体系的制定进行审查评价。学校应在全体教工参与合作和专业管理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风险管理体系。内审部门应该是学校风险管理体系制定的重要参与者与审核者。促进学校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审计人员要通过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在充分了解风险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对职能部门和教学院系风险识别、风险评估过程进行审查与评价,重点关注所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是否已得到充分、适当的确认。
审核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漏洞和不足,是风险管理审计的核心内容之一,要尽量把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做到滴水不漏,百密而无一疏,从源头上达到减少风险的控制目的,这也是进行事前审计的具体体现。
(二)对学校风险管理体系的具体执行和运作进行审查评价。审计人员要通过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对风险应对措施即管理部门制定的风险管理制度、措施进行审查与评价。例如,学校在物资设备采购的风险管理控制中,要坚决执行国家招投标政策,对供货商资质的审核、信誉调查、质量、价格、验收要层层把关,要有专门人员全程跟踪监督,有效防止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审计人员不仅要对业务的操作程序监督,还要对风险管理体系的具体执行人员进行再监督,使学校的各项管理严格按照风险管理程序执行。
(三)在学校风险管理体系审计监督中,对发现的问题要能及时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审计建议,为职能部门和教学院系改进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学校的管理风险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险有可能增大或减小,因此,内部审计人员要时刻监控风险的发展变化情况,并预防随着某些因素的消失或出现而带来新的风险,特别是对一些高风险的领域,更应该加强测试力度和主观判断,随时将在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时改进,不断完善和充实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
四、内审部门参与风险管理的条件
1、建立学校风险管理框架
风险管理活动的识别评估管理和控制涵盖各个单项业务,各单项业务的联系性和影响性要求必须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框架,全面、有效实施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框架应当包括以下要素:有效的监察审计监督机制;适合学校管理的政策、法规;各项业务工作的内部控制;良好的管理信息系统。
2、转变观念,提高内部审计价值
内部审计的根本出路在于其模式要由“监督”向“服务”转变。内部审计人员首要的身份应该是学校的顾问,而不是警察。内部审计工作只有给学校带来管理效益才有意义,才能被领导所重视。内部审计人员除了及时、准确地向学校管理层报告有关查错防弊和资产保护信息之外,更重要的任务是针对管理和控制的缺陷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改进措施,协助职能管理部门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各类活动,合理使用资源,以提高管理效益。
3、加强自身政治、业务素质,提高胜任能力
针对目前高校内审人员编制不足、知识结构单一的现状,一方面,要进一步充实内部审计人员,把具备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充实到内部审计部门,增强内部审计力量。另一方面,通过加强综合培训,改善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增加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管理知识,提高其胜任能力。
4、提高审计工作水平,确保审计工作质量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审计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内部审计机构的信誉和生命。内审机构要充分发挥其熟悉学校内部机构、业务流程等方面的优势,规范审计行为和工作程序,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加强审计综合分析,为学校的管理提出高质量的建设性建议。
结束语
在高校内部审计中引入风险管理审计,可以科学监测和有效防范、化解学校各项工作中的管理风险,防止资源损失和资源浪费,提升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按照《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的工作原则,风险管理审计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高校内部审计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石贵泉,王凡杯.现代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2005,6.
[2]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s].
[3]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实务标准[s].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经济体系不断完善,金融市场也开始繁荣发展。人们对金融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在这种环境下金融机构必须要实施金融创新,推出能够适应社会变化需求的创新性金融产品,满足人们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在金融创新的环境下必然会伴随着金融风险,所以金融市场必须要加强金融风险管理,合理规避风险,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文章主要从金融创新环境方面研究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模式。
[关键词]
金融;创新环境;风险管理模式
金融业的本质就是高风险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也逐渐成熟,在这种环境下各个企业纷纷实施金融创新,随之而来的金融风险也不可避免,而且金融风险对我国经济稳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市场监管机制仍然不够完善,而且没有统一、规范的成功发展经验,比较容易出现金融危机,进而容易侵害投资者利益,为了解决类似问题,我国金融创新环境下必须要做好金融风险管理工作。[1]
1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管理之间的关联性
1.1金融创新总述
通常情况下,“金融创新”指的是在金融环境中各种要素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而形成的新事物。[2]金融创新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一种发展趋势,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金融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生产的金融产品逐渐出现同质化现象,而且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银行、证券等金融服务产品逐渐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3][4]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推出金融创新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金融创新产品出现越来越多的同质化,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地进行创新。其次,金融产品在创新中主要关注的是理财创新,人们手中有很多闲置的资金,金融机构抓住这个机会,大量推出理财产品,但是在此过程中他们对产品的创新和发展导致金融产品出现一种非平衡状态的发展,这种发展形态不利于2017年产品健康长久的发展。因为我国金融市场中金融结构界限划分比较模糊。[5]金融环境下,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金融机构之间界限不清晰,金融行业在发展中格局变化比较大,传统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1.2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管理的关系
在金融市场中,风险管理是金融创新的必然产物,金融产品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实施创新发展才能维持其长久健康稳定的发展。风险管理和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6]科技信息发展环境下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建立在金融利益和损失利益基础之上,使损失和利益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下,同时实施金融产品创新,有效降低金融风险,实现宏观风险的转移,为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1.3金融创新的特点
(1)金融市场的理财属性。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理财观念也不断提高,传统的储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随着收益的增加人们理财方式发生较大的变化。[7]这种金融发展环境下,各个银行开始推出各种不同的理财产品,而且各个理财机构之间竞争非常激烈。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外资银行的注入加剧了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2)金融机构出现严重同质化现象。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上金融机构类型多种多样,这些机构之间一般界限比较清晰,各自负责各自的金融业务。但是随着金融创新产品的增多,各个金融机构纷纷推出多种样式的金融产品,使原本清晰的界限变得模糊,各个金融机构之间业务也出现交叉。导致各个机构的业务形式也出现较多的同质化现象,不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3)业务领域抓紧扩大。理财产品的推出,是金融行业创新的一大特点,金融行业不断扩大自己的理财业务,导致一些银行完全脱离了传统的应用模式,开始向电子银行和个人理财的领域发展。据有关数据调查显示我国已经有20多家银行推出了保险业务、证券业务、融资业务等。从这方面来看金融行业的业务领域发展越来越广,不断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创新。
2金融创新环境下金融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金融创新环境下金融风险管理仍然采用传统单一的管理方式,不利于金融经济的繁荣发展。原本的金融风险管理模式一般采用的是风险评估,但是这种方式应用在金融创新环境下是很难与国际接轨的,在这种模式下只要国家推出了金融有关的政策,金融市场就会出现萎缩的现象,导致整个金融市场流动性资金出现不明确,进而导致整个资金企业盈利不均,影响社会稳定发展。
2.2风险测评方式滞后
在金融创新环境下,我国金融风险管理中风险测评方式发展比较滞后,进而影响整个金融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提高,比如金融信息滞后、金融考评机制不严格以及金融动态不及时等,如果这个时候金融市场出现任何差错都无法及时地解 决问题,导致风险测评机构发展滞后,进而影响金融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2.3金融创新机制滞后
我国金融创新风险管理工作实施考评工作,一般情况下是以经营企业发展规模的大小进行衡量,并不是依据金融企业创新模式进行衡量,这种发展模式导致企业发展中忽略了金融产品的创新性,进而导致整个金融行业出现金融风险。金融机构界限模糊。金融创新趋势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正因金融行业包容、开放的态度,促使行业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经营模式、风险管理模式等均需要进行相应调整,才能够更好地适应金融现代化发展趋势。虽然我国的金融创新机制发展比较活跃,但是在创新的过程中在广度和深度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各个机构之间相互复制,导致金融创新中实际的新东西数量并不是很多,存在着大量的同质化现象。
2.4资产证券化增加金融风险
新经济环境下,金融创新有效促进我国金融业向证券化趋势发展,在这种发展环境下,资金流动性非常快,金融产品逐渐出现标准化建设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也给投资者带来了较大的经营风险,对于一些银行类型的投资者来说,如果正常化之后不能达到预先效果,就会严重影响银行的信誉,严重影响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一些发展比较好的货币企业来说,这种新模式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能力,降低货币当局对货币发行的控制率,这种情况下就比较容易增加风险发生概率。
3预防金融风险的管理模式实施措施
3.1加强金融市场内外部管理
金融市场的内部管理在金融风险管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金融企业存在着客观的风险因素,必须要加强金融企业内部风险管理,建立全面科学的金融风险预防体系。对于市场上出现的金融产品过度开发现象要从初期开始预防金融风险的出现,解决金融创新发展过程中风险问题,从而有效促进我国金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金融市场的外部管理一般是由相关政府部门完成,其管理直接影响着整个金融市场稳定的发展,所以必须为金融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限制不合理的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手段,为金融企业打造一个稳定、规范的发展环境,同时要为金融企业的发展提供科学、全面、严格的管理标准,为金融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3.2构建规范的金融风险管理模式
目前在金融创新的大环境下,风险管理模式的建立能够有效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经济效益。首先,金融企业可以采用复合式金融风险管理模式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在这种模式下我们可以将金融风险作为一个系统的体系进行分析和测评;其次,金融企业也可以根据用户金融心态和金融特点制定特殊的金融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降低金融风险,而且在金融风险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征求金融企业各个部门的意见,科学地对金融新产品实施评估和测评,进而更好地降低金融风险。最后,在金融风险管理中还要提高风险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首先金融企业要定时不定时地为员工实施培训,提高专业知识的掌握;其次要引进一些与金融风险有关的知识培训,提高金融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从而在平时的工作中降低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
3.3有效实施金融创新,进而控制金融风险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比较繁荣,金融创新产品比较丰富,在这种环境下要想更好地控制金融风险必须要制定合理的措施和计划。首先,在金融服务方面必须要结合相关金融机构和客户群体的特点制定具有特色的金融产品,而且在实际发展中必须要积极地落实相关管理制度,构建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有效提高我国金融服务质量,积极落实客户的实际利益,并从客户的角度分析金融产品的特点;其次,预防金融市场出现风险和危机必须要在市场中引入程序化机制,实现对金融事业更好的发展,保证客户资金安全,提高金融市场控制风险的能力,稳定我国金融市场;最后,必须要在金融市场上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并利用市场机制制定金融风险控制措施,将金融市场更加透明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从而及时发现金融市场存在风险的产品,并正确指导金融创新产品向新的方向发展。
3.4积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控制金融风险的发生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金融企业的发展也比较自由、开放,这个时候如果我国金融企业仅仅依靠宏观调控实施管理,对各类金融产品的风险进行管控势必会导致金融风险的出现,所以我国金融企业在创新的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和交流,形成国家金融防范体系。首先要积极与其他国家政府签订监管合作协议,并主动地参与到国际金融产品监管市场中,在监督自己国家金融市场的同时对其他国家金融市场进行分析,为我国金融创新提供支持。其次要建立健全的控制金融风险制度,在金融创新环境下金融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金融风险,我们必须要加强对金融市场的观察,探索符合市场发展的金融产品,为金融创新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最后要加强金融市场关注力度,金融机构要实现独立运行和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有重要的联系,首先必须要分析市场发展现状;其次要认真而全面地分析各类数据、信息,进而提出更加合理的管理措施,使我国金融决策更加科学。
4结论
近几年,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环境下我国金融市场不断繁荣,金融创新产品较多,有效促进了我国金融市场的活跃发展。但是在金融创新环境下必然伴随着金融风险,所以金融企业必须要制定各种措施预防金融风险的发生;建立科学金融风险管理模式,加强金融风险内、外部管理,加强国际间的合作等,从多方面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吴有红,潘爱玲.网络化生态环境中集团风险管理模式及其实施[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5):135-140.
[2]李墨,李爽.发达国家农村小型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模式及对我国村镇银行的经验借鉴[J].商业经济,2012(15):12-13,27.
[3]陈斯.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模式及改进思路[J].中国金融电脑,2011(10):71-73.
[4]周毓炜.解析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模式[J].中国经贸导刊,2016(23):32-33.
[5]刘永宁.浅谈发起行对村镇银行的垂直风险管理[J].银行家,2012(4):113-115.
[6]王众.城商行外汇业务风险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青海金融,2012(12):30-33.
关键词:金融企业 全面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组织 差异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16-0087-02
着全球经济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人才、技术、资本、商品等要素的流动日益加快,经济社会中不确定性因素也越来越多,企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复杂,影响了企业目标的实现。吴玉凤(2009)认为,面对这样的环境,要让企业增强面对风险的能力,从而掌握主动权,将风险的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就必须强调全面风险管理。郭保民(2011)提出全面风险管理就是以整个企业为管理对象的综合风险管理。其中心理念是:对整个机构内各层次业务单位、各类风险进行通盘管理。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从企业战略制定一直贯穿到企业各项活动中,用于识别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件,以将风险管理控制在企业风险偏好之内,合理地确保企业完成既定目标。为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务院印发《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维持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一、新经济常态下金融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中国经济仍然处在向新常态转换的过程中,其结构、方式和体制的改变逐步推进并显现,也使经济增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信贷资产质量必然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基于以上分析,金融行业和岗位将面对以下机遇和挑战:(1)经济的缓慢复苏使企业扩产缺乏动力,贸易环境的不稳定性会对公司客户产生一定的影响;(2)货币内部供应与影子银行供应的同步趋紧形态将扭转,企业面临的融资方式更加灵活,但准入门槛提高、融资成本增加等问题导致企业的借款风险在近期内难以缓解;(3)随着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更加复杂多变,风险发生部位正逐步蔓延和相互交叉感染,使金融集团类型的公司风险管理工作也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4)银行近几年来进行的大规模收贷活动作用明显,在基本面回暖的情况下,除去因收贷因素倒闭的企业,一批在强压下生存下来的优质企业将可能提高企业经营质量、盈利能力,我们也将面临更多更优的选择。
二、提升金融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精细化风险管理
持续推进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从优化风险管理环境、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完善内部控制、建立风险信息处理与报告机制、进行事后评价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精细化风险管理。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梳理流程。全面梳理现有业务及管理流程,根据当前的业务经营特点和资源配置状况,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找出关键控制点,针对每一控制点,制定控制办法、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职责等措施,使管理制度逐步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2.建立内控机制。根据管控要求,树立全员、全程内控理念,建立前、中、后分工制约机制,明确各部门内控职责,将责任分解到人,建立起清晰的追踪路径,并抓好精细化管理的落实工作,形成层层落实的工作氛围。
3.强化风险约束。进一步完善监管责任人制度、分层次的贷后监管制度、定期风险预警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保后管理薄弱的问题,提高信贷风险全过程管理水平。
4.提升信息管理。要不断优化信息系统流程管理,提高信息系统对各部门的协同作用,努力将各项制度改进的要求通过流程系统来实现,提升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不断调整优化结构,推进风险的差异化管理
1.优化业务结构,实施融资性和非融资性担保的差异化管理。在业务结构上,根据各类业务的战略定位、政策把握、业务特点、责任承担、风险承受能力等,实施专业化和差异化的风险管理原则,对非融业务设计差异化的流程制度,提高运营效率和管控措施。
2.优化行业结构,坚持“有进有退”的行业选择。紧盯信贷行业政策和市场风险,做好“两高一剩”行业持续性退出,政策调整下的防御性退出,风险客户的及时性退出,节约资本占用的战略性退出。在行业选择上,加大对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新产业集群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利用生活水平改善和消费类相关产业;积极支持现代制造业和依附本地产业集群项下制造企业;严格房地产项目贷款,审慎选择建筑类企业,实行限额管理;暂停钢贸、煤炭贸易和大宗生产物资贸易类企业授信等。
3.优化客户结构,拓宽资源渠道。应积累广泛客户资源,坚持多户、额度适中的原则,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将市场拓展到全国。打造多层次、多维度的企业客户链,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开创新的客户渠道来源。
4.优化组织结构,提升项目评审质量和风险管理人员素质。强化授信评审工作,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采取不同的授信审批流程和评审方法;加强对高风险授信行业、授信品种和企业集团及关联企业最高授信额度的管理;对重大项目和有特殊要求的项目,进行交叉评估或聘请外部专家“会诊”,实现项目评审的科学化、民主化,减少授信决策失误,从授信项目的源头控制风险。同时,需提升风险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加强风险管理队伍建设,以适应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
5.对不同风险等级项目实施差异性风险管理。应把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高风险项目的管控上,通过差异化的风险管理策略,使风险管理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保证有限的信贷资源产生最大效益。
(三)适应经营转型,增强风险管理对业务发展的保障性
风险管理应适应加快经营转型的要求,构建经营转型条件下的风险管理理念、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制度文化,实现各类风险的全面管理、科学管理和有效管理,为业务发展保驾护航。
1.转变观念。在风险管理观念上,风险管理应由控制和防范风险,向经营和管理风险转变,由只注重风险管理,向注重平衡“风险与收益”转变,把握风险和收益的有效平衡。
2.主动管理。强化风险管理为经营转型服务的意识,协助业务发展部门做好对客户需求和效用的分析,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更好地、主动地满足客户的各类融资需求。
3.加强预判。风险管理部门作为风险管理战略的传导部门和风险管理的协调部门,应从经营转型的高度出发,认真分析业务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制订和前瞻性风险管理政策,及时风险提示和风险预警等方式引导业务发展方向,促进业务稳健发展。
(四)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增强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
加强宏观经济和行业分析研究,了解新特点,把握新趋势,适应新变化,才能把握风险管理的关键,增强风险管理针对性,从而提高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加强分析,建立对宏观经济周期变化提前反应机制。加强宏观环境分析、研究,了解经济周期运行规律,建立对宏观经济周期变化提前反应机制有利于规避系统性风险和经济运行周期性风险。及时调整授信政策和信贷结构,加强风险监管。
(五)加强客户尽职调查,强化项目“一户一策”管理方式
在目前金融环境背景下,加强对企业基本情况的审查,合理评估企业信用风险。要充分重视企业基本经营管理能力、财务稳健性及其流动性风险;要摸清企业的关联方关系,判断多样化经营风险和关联性风险;既不能弱化对借款人的实地调查,又要创新风险管理方式;要强化项目“一户一策”管理方式,持续对在保项目“一户一策”方案执行情况进行动态跟踪,确保公司信贷资产质量全年的持续稳定。
(六)以信用风险为核心,积极推进客户对标和风险防控管理
现阶段我们应加快客户“定标”和“对标”管理工作,推进对标管理体系建设,持续修正和完善项目对标管理工作,明确客户的准入和退出标准;逐步尝试开发与公司现阶段业务发展特征相适应的风险预警信息系统,及时提示项目潜在风险;引入行业预警机制,对受经济周期下行冲击较大的特定行业客户全面持续风险排查等。
(七)提升风险信息敏感性,加快风险转化和处置效率
一是确立最大限度减少风险损失的目标,对可能的处置转化进行预期和判断,同时注重声誉风险、操作风险和员工行为风险的防控。二是信用风险发生后,要快速反应,成立专班,制定方案,明确职责,就如何调查收集企业资产、财务信息等方面都要作出具体安排,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要就企业资产保全和诉讼等工作进行分析和准备。三是落实对企业人员和资金、财产的控制,密切关注企业法定代表人、财务人员、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动向;及时查封企业资产,冻结相关账户资金。通过多种渠道和手段获取企业财产信息,既包括实物资产,又包括专利、商标、土地等无形资产;既要查清本地财产,又要摸清企业外地的资产和权益,如股权及其他投资权益。
(八)加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增强全面风险管理意识
公司要自下而上树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和营造浓厚的风险文化。要使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增强自我约束力,夯实风险防范根基。通过不同形式的风险教育和重视业务上的风险评估来培养所有人员对风险的敏感性,时刻警觉,养成按章办事的工作习惯,形成防范风险的安全屏障。抓好全面风险管理理念的传导,不仅公司管理层面要坚持,还要传导给客户经理、审查人员甚至每一位员工,最后要在业务规划、风险控制、绩效考核等方面深入体现,使全面风险管理成为全员的文化氛围,成为公司的经营底蕴,使经营更加卓有成效。
总之,在金融全球化不断推进、金融环境日趋复杂、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全面风险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金融集团所认识。机遇与挑战继续并存的今天,我们应面对、正视、认识和利用风险,通过全面风险管理带领金融集团继续向前进。Z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