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现状分析

经济现状分析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12 16:35: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现状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经济现状分析

第1篇

关键词:公路运输 经济 措施

我国道路运输现代化发展的理念应从侧重技术经济转向注重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据规划,到21世纪中叶,中国将基本实现道路运输现代化。现代化主要表现在:国道高等级公路网、省区干线公路网和县乡公路网全部建成,服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所有相连的地级城市均实现高等级公路的有效连接,绝大部分行政村通沥青路;公路总里程超过400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8万公里以上,密度接近目前美国的水平;能够满足旅客个性化的出行需要;与现代综合物流服务有机融合;交通智能化达到当时的先进水平。一些批量较大的合同运输任务主要由企业来承担,公路快速货运企业正在兴起。

一、区域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一)经济开发需要交通运输发展的强有力支持

交通运输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首先交通运输可以为区域带来经济开放的机遇,随着西部地区的运输交通越来越发达,到西部地区投资的也越来越多,为了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发展,也必定需要交通运输的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前进。其次,交通运输能够辐射作用,可以帮助当地经济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为区域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这些参考的方向就是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需要运输系统全面升级与改造

公路运输的智能化主要从两个方面来体现,第一,公路运输现代化管理率。这是考察公路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指标。第二,公路现代化管理率。这是考察路网现代化最为重要的指标,它包含的内容很丰富,涉及的面很广。公路运输的和谐性越来越受重视,包括公路运输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和谐,以及公路运输和自然界、人的发展相和谐。前者可用国民经济贡献率来表示,指流通业增加值的增长量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量的比率;后者可用好路率、绿化率来表示,但由于目前中国关于好路率、绿化率的数据库尚未完全建立,考虑到指标数据的可得性要求,此两项指标暂不宜列入评价指标体系,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公路运输现代化状态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一)兼顾公路运输指标与经济指标

综合目前中国各种公路运输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看出,指标体系一般都是从公路运输系统本身作为分析问题的出发点,目标指向也大部分是关于运输质量、运输效率、运输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内容,而与经济发展相关的指标较少。实际上,公路运输的现代化进程与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是分不开的。作为经济社会系统重要子系统的公路运输,其现代化应符合经济社会大系统现代化进程。可见,评价公路运输现代化状态除了要考虑公路运输系统相关发展特征外,还需考虑与之相应的宏观经济背景。

(二)注意指标体系的动态性和开放性

既有的公路运输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往往将完全现代化状态作为出发点与归宿点,没有注意现代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个性化特征。这种固定的、静态的处理方式,不利于实时动态地评价公路运输的发展状态。例如,公路运输现代化的特点之一是“安全”,在安全方面的要求体现在事故率,而事故的发生是由物(交通工具)的不安全状态和人(驾驶员)的不安全行为直接造成的,此外还有深层次的管理方面的原因。根据基于轨迹交叉论的交通事故的机理模型,公路运输现代化安全管理与提升将耗用很长的时期。

三、公路运输经济的应对措施

给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很大的动力和来源,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要看到公路运输面临的问题,我国的公路交通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一)统筹安排,注重保护

安全方面的评价指标应作为公路运输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固定组成部分,并且对这种指标往往以保持在一定水平为追求的目标。公路运输现代化的另一特点是“高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效”,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是随着公路运输现代化进程而逐步提升的,当基本实现或实现公路运输现代化时,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将成为非常次要的评价指标。可见,构建公路运输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应留有一定的余地,以便新旧指标的取舍调整,同时注意保持指标体系的动态性。

(二)文明施工,清洁生产

公路运输建设部门应当自觉主动地接受资源、环保、水利等部门的监督。1、要在施工中做到最小程度地破坏和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态,使工程施工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噪声、废气、污水等排放达到相关的标准。2、要保证资源综合开发和环保工程的投入,公路运输和经济社会发展间的和谐性要求提高;而对高效性的关注在公路运输完全实现现代化阶段较基本实现现代化阶段有所下降;在这两种发展状态下,安全性和智能性的要求均保持较高的水平。

(三)完善法规,和谐发展

对公路运输现代化状态的影响,由于现代化是以科学与技术革命为推动力,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的变革。公路运输现代化是这一系列变革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现代化进程必然受到政治、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变革的影响。构建公路运输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有必要考虑社会、文化发展背景。在交通部的有关公路运输现代化的文件中,越来越注重强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和谐”成为公路运输现代化评价应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孙捷,刘悦.我国公路运输发展历程及发展规律的研究[J]. 都市世界,2010,(5)

[2]庞虹,晏克非.交通设施建设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 长沙交通学院学报, 2008,(02)

第2篇

公路的建设就是服务大众便利出行和促进国民经济建设的基本交通枢纽,然而现在的公路还存在不适用的问题。建设者主要没有站在全局考虑问题,从经济角度考虑公路经济发展对国家经济的增长,从人文角度考虑公路建设的功能以及结构是否适用于人们出行。如今的公路经济发展出现重公路建设轻维护,重公路投入轻收入,重公路建设轻运输,重公路建设轻管理等现象。由于公路的建设,维护,管理是一套难度较大的体系,我国在这方面还没有成熟的制度和方案,因此造成了公路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同时也由于相关部门的观念陈旧,管理受到束缚,受到墨守成规的公路建设的影响,缺乏公路经济的意识。

二、公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一)加快地方产业发展

由于公路经济发展的加快,当地的产业发展布局要进行相关的调整,对当地工业化建设,农牧业出口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路的建设可以拉动公路周边的产业发展,工业产业因此可以改善环境,更好的吸引投资者,而且在原材料的运输和产品的出口问题上更加便利。内蒙古和等偏远地区通过公路建设可以更便利的出口农牧业产品,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随着公路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也随之出现,例如我国最新兴起的物流行业和旅游业,这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国家经济的强盛,我国人们在富足的生活下开始热衷于旅游,同时激起了一股旅游热潮。通过公路建设,各地政府结合当地特色打造了旅游景点以吸引旅客。旅游业相比其他产业是即不破坏自然环境还收入惊人的产业,因此各地政府积极建设公路以增加当地经济来源。由于公路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如今可以在全国各地留下自己的足迹,这和改革开放以前相比有天壤之别。

(三)推动城乡结合

国家正在打造城乡结合的小康局面,其中公路建设更是功不可没。公路建设加强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联系,给农村提供了致富的道路,进一步缩小了城乡的贫富差距。同时,农村可以学习城市先进的思想,城市可以融合农村淳朴的自然风情。城乡结合促使城市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同时农村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劳动力,两者的利益关系推动经济增长。

三、加快公路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增强转变意识

若想转变积极发展方式,第一步是要增强管理者的转变意识,使管理者充分意识到转变的重要性。其中最重要的是管理者要摒弃旧观念旧思想,接受与时俱进的转变理念,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管理者积极吸取专业知识,分析转变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在公路建设上勇于创新,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完成转变的过程。

(二)完善转变方式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我国还需要不断的去探索和研究解决方案。首先,公路建设应该秉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站在人们的角度上看待公路的建设所具备的功能和结构,以便人们的使用。其次,管理者应该规范公路建设过程中的相关操作,应该严格执法,避免承包商为谋取最大利益而违规建造。最后,建设部分和管理部门应该团结合作,相互沟通,积极追踪公路使用情况。

(三)建立健全的制度

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加快公路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关的转变制度。首先,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在公路建设和后期维护中严格执行。其次,出台适合我国实情的公路建设方案,便于建设和使用。最后,设立相关的监督部门,在建设过程中测量公路的质量和在使用中严格监管。正是由于公路相关机制的不健全,造成了公路经济发展方式认识不清的局面。

四、结束语

第3篇

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争取资金支持,抓好典型宣传,完善培训体系,推广实用技术,推动云南林下经济产业总体发展。

关键词:林下经济;林下资源;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7598;F36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67-368(0)06-06-03

收稿日期:0-08-;修回日期:0-09-9

作者简介:王学花(976-),女,云南祥云人,助理工程师。从事林业调查规划、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相关工作。

林下经济是借助林地生态环境,以林地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林下的自然条件、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等多种活动的复合式经营,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林下经济主要有4种类型: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及林下旅游,发展模式有林菌、林药、林禽、林菜、林花、林下休闲等模式。林下经济自世纪初开始在我国兴起,随着林下经济活动成就的取得[],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林下经济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根据各地的资源特点发展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林下经济模式。广西省荔浦县积极开发利用本地林下野生竹、藤、草、芒植物,编织各种民间手工艺术品,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出口品种达600多种,年出口贸易达6 700万元[3]。河北省邯郸市除林粮、林棉间作外,先后探索出了林苗、林草、林药、林花、林菜、林菌、林鸡、林鸭、林鹅、林蝉、林蝗、林鸽、林兔、林下驼鸟、林畜等5种林下经济种养模式[4]。

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规范流转、减轻税费”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使山林分到了一家一户,农民对林地上的产品有了自,但如何让林地资源产出经济效益成了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完成后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发展林下经济成为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绿色增长的迫切需要。发展林下经济有利于林业综合效益的提高,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出,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地资源转向林产资源与林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有效地避免了林地种植结构单一,生长周期长,经济效益缓慢等问题,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以短补长、远近结合、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充分体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效益。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资源概况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同四川省相连,西北隅紧倚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同老挝、越南毗邻。地理位置为北纬°8′3″~9°5′8″和东经97°3′39″~06°′47″,北回归线横贯云南省南部,东西横跨8649 km,南北纵距990 km,总面积为394万 km。云南省位于长江、珠江、湄公河等六大国际国内重要河流的源头或上游,具有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土壤、植被类型丰富,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且地区差异明显,具有众多生物种类生存和繁衍的生境条件,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数量居全国之首[5],全省药材、花卉、香料、菌类的种类均居全国之首,具有丰富的资源发展林下经济。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截至00年,云南省基本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明晰产权的工作,随着配套制度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林下经济产业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逐步发展起来。林业经济产业主要有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加工、林下旅游4种类型,具体表现为林药、野生食用菌、林菜、林禽、林下产品加工及林下休闲旅游等发展模式。

林业调查规划第37卷第6期王学花,杨红艳:云南省林下经济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林药

云南省拥有丰富的药材资源,为发展林药产业提供了条件。

石斛分布在红河州、保山市、西双版纳州、德宏州据初步统计,0年全省石斛种植面积达 7634hm。在昭通市种植天麻,00年种植面积达 3433hm,产值 005万元。其他还有滇重楼、珠子参、续断、岩白菜、猪苓、半夏、黄山药、黄草乌、大黄等都已开始林下规模种植。

.野生食用菌

云南省野生食用菌约有600多种,有松茸、牛肝菌、块菌、奶浆菌、羊肚菌、香菇、木耳、竹荪、猴头菌、青头菌、鸡枞、鸡油菌、干巴菌等,其中竹荪、鸡枞、鸡油菌、干巴菌等野生菌产量位居全国首位。

3.森林蔬菜

据初步统计,云南省约有森林蔬菜(野菜)600种,主要有臭菜(羽叶金合欢)、刺五加、甜菜、香椿、树头菜、金雀花、苦刺花、攀枝花、棠梨花、大白杜鹃花、松杉尖、青刺尖等。全省林下蔬菜种植基地约334万 hm,原料产值约5亿元。

4.林禽

可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在林下发展林禽、特种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目前云南省的林下养殖主要有野猪、梅花鹿、山鸡、豪猪、野生蜜蜂等,驯养繁殖主要用于食用、医药产品有活体、肉类及保健品等。养殖基地数量约400个,养殖规模约40万头(只、箱),活体总产值约亿元。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及经营利用企业847户,总资产超过40亿元,年产值08亿元,带动农户59万户。

5.林产品加工

截至0年底,云南省利用林下采集产品进行加工的企业达900多家,年产值60亿元,在5家林业产业省级龙头企业中,林产品加工企业有46户,大量林下产品从原料种植逐步转为产品深加工。石斛已经开发出石斛枫斗、石斛胶囊、石斛茶、石斛含片、石斛饮液、石斛冲剂、石斛保健酒等产品;天麻人工种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天麻良种繁育、本地天麻“两菌”分离提纯复壮及运用,为成药开发奠定了较好基础。昭通的天麻生产企业已生产国药准字号天麻成药如天麻丸、复方天麻颗粒、天麻片、天麻醒脑胶囊和天麻今朝胶囊等,初步形成了昭通天麻的自主知识产权。

6.生态农庄

利用农村的自然山水以及农家院落的林荫优势、生态优势、花果优势、园林优势、人文优势等,集休闲娱乐、旅游购物、绿色消费、返璞归真等功能于一体,不断满足人们对健康型、营养型农产品的需要,是一种新兴产业。目前全省有生态农庄00多个,占地规模约3333 hm,00年总产值达067亿元。

.林下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国家大力支持发展林下经济产业

林下经济具有发展模式多、就业容量大、从业门槛低的显著优势,是林地承包到户后农民发展林业的首要选择和重要内容。国家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将发展林下经济产业作为全面深化林改,巩固林改成果的重要抓手,提出确保农民群众有积极性、有能力依靠经营山林发家致富,真正实现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改革目标才是林改成功的关键所在和主要标志。

.有丰富的林下资源

云南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立体气候特征孕育了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几乎集中了从热带、亚热带至温带甚至寒带的所有物种,享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香料王国”、“花卉之乡”、“药物宝库”和“生物资源基因库”等美称。全省分布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99科、 36属、约4 000余种,其区系成分复杂、特有种多,是全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我国种子植物有属04个,云南就有08个,约 000种以上。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有力条件,目前全省各地因地制宜,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已初步形成了有特色的林下经济。

3.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公众对物质和精神文明追求的不断提高,天然、绿色、健康的产品将逐步受到人们青睐,林药、林菌、林下养殖产品、林下蔬菜等需求旺盛,林下休闲旅游也逐步受到人们青睐,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4.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一直以来,广大林农就有自发性地发展林下经济的传统,具备一定的群众基础。林改后,产权明晰到户,突出家庭承包,调动了农民靠山致富、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林下经济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全省已有一批发展林下经济的示范户,有的已具相当规模。

3.发展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

3.发展规模小,没有竞争力

云南的林下经济资源种类多、资源总量大,但企业生产规模小、布局分散,产业集聚程度低、深加工程度不高、大多企业只能生产初级原料,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及产业龙头,缺乏有效的辐射带动能力。

3.基层技术力量薄弱,缺乏配套的技术保障措施

在种植和养殖过程中,农户大多数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模式比较单一,缺少高附加值的经营模式。对科学种养技术掌握不够,缺乏科技支撑,致使种养成本高、效益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33.投入不足,支持程度不够

由于缺乏资金扶持,限制了种植、养殖户发展新模式、引进新品种、发展深加工和延伸产业链等。

4.林下经济发展对策

4.制定林下经济发展规划

结合云南省林下经济特色和优势,完善林下经济发展规划的编制。重点发展林下药材、野生食用菌、森林蔬菜、林下种植、林产品加工及林下休闲旅游等产业,充分发挥各地的区域比较优势,合理制定林下经济发展目标,明确发展方向和规模。

4.积极争取林下经济发展资金支持

通过确立林下经济发展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及省级财政扶持资金。在林业产业发展项目中优先对林下经济项目进行扶持。

43.抓好林下经济典型宣传与推广示范。

积极培育一批林下经济发展典型企业和大户,在技术和资金上予以重点扶持,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手册、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认真总结、广泛宣传发展林下经济的先进典型,及时推广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作用,推动林下经济全面发展。

44.推广实用技术,完善培训体系

林下经济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主要包括新品种、新栽植技术、新发展模式、新加工技术等的应用推广。要从林下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向林农做好技术指导、技术咨询工作,通过科技示范、技术培训、科学普及、送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把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到林业生产实践中。

参考文献:

[1].吴家学林下产业经济模式研究 [J]管理学家0

[2].李金海史亚军林下经济理论与实践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009

[3].唐初明张宜香广西荔浦县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与评价 [J]中国林副特产03(4):90-9

第4篇

关键词:火电企业;经济运行;运行现状;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一、火电企业经济运行现存问题

1、不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

电价调节电力经济运作的重要手段之一,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人为的调整电力供需,电力价格信号被不正当的扭曲。

2、电力企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清晰、政企分开、权责分明和管理科学等,但是,目前的省级电网经营企业仍有政企不分, 即政府和企业之间职责不清,进而导致企业效率低下的现象。

3、电力市场机制不完善

市场机制在我国电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并没有得到发挥。表现在不是由市场而是政府掌握着大量的电力资源配置权力,导致了成本高、效率低的情况。间接出现了超额供给、需求和供需约束问题等。

4、与国家政策相互影响

在国家多个部门的相关通知中,提出了关于调整发电调度规则和实施环保、节能经济调度,安排高效、可再生机组发电,限制违反国家政策的相关要求。但是,与此同时,这些规则提高了企业的成本,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相关电力经济调度和企业等相关方发利益冲突的可能。

5、供电紧张,供需矛盾出现

当前,电力经济发展状况越来越时代化,供电紧张,耗用电量大以成为时代的标签,供需矛盾出现这种局面能否改变?应当怎样改变?如何合理的调度?一些地区特别是华中和四川等地一度出现了拉闸限电的情况,超负荷高峰期的出现,引起了供电的紧张,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也出现了限电的情况。

6、电价上涨幅度较大,供电压力较大

新建电力项目资金压力较大,导致一些地区调整电价,缓解用电矛盾,电价机制不健全,合理地调节电价是市场运作的重要手段。

7、电力经济运行市场机制不够完善

缺少相关准则规章制度相关市场监管不够健全,没有有效的建立起来相关法律法规,如合理的价格管理办法相关运行的政策市场行为规则监管法律法规竞争规则等条文,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火电企业提高经济运行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投资控制和融资管理,为经营期提高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通常情况下,一提到提高经济效益,往往首先想到企业生产运营期的管理,其实对于初期投资相对较大、对外融资额高且投资回收期较长的火电企业来说,在建设期,加强投资控制和融资管理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1)加强投资控制,降低工程成本,为经营期减少折旧费用奠定基础。在工程设计、工程土建、安装等施工队伍遴选和设备选型、采购过程中,多做市场调查,采取公开、公平、公正方式招议标;加强建筑安装过程监理监督、跟踪审计和控制;加强施工及安装质量控制;加强工程决算审查,降低工程建设和设备成本,从而节约投资,降低资本化支出,以期减少经营期计提折旧费用。2)加强融资筹划,缩减贷款额度,以减少利息支出。3)积极与贷款银团沟通、谈判,在争取取得利率优惠的同时,采取“实贷实付”方式,降低企业资金积存,大大减少资本化利息费用。4)提前做好现金流量预测,根据工程完工进度、项目质保金一年后支付、燃料等变动成本占比较低、项目整体投资节约等情况,在贷款合同到期前,进行全面现金流量预测,在确保工程建设和生产经营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及时向贷款银团提出缩减贷款额度的申请,通过协商、谈判获得批准。

2、建议政府机构能够充分的发挥其财政和价格措施

解决电价形成机制方面存在的不确定性,发挥电价的资源配置引导作用。 明确规定出电费的价格成本,因市场因素界定的电力价格。例如:需求量、竞争状况或者季节性和电力产品自身的需求方面的弹性变化等等。

3、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期,提高企业经济运行的途径与方法

1)提高上网电量,增加收入。由于新疆地区煤价较低,火电企业燃料等主要消耗占全部成本的比重在40%-50%,而内地企业多在70%以上,所以,靠提高发电量,降低厂用电率而增加上网电量,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特别是超过盈亏平衡点后,上网电量对经济效益的贡献就更加突出。为此,企业一是要提前抓好危险源、危险点的管理,做好危险点分析和控制,完善各种技术和反事故措施,提高运行人员分析和处理异常状况的能力,防止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力争实现机组零非停、长周期和经济环保的稳定运行,确保在有负荷的情况下,机组能够稳发、多发,不因设备问题影响发电量。二是要根据各机组运行状况及带电负荷的多少,在保证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减少机组辅机运行台数;延长变频设备运行时间,减少设备启停操作;精心调整,确保各项参数优化运行;通过对锅炉上煤情况的调度及负荷情况及时调量,合理控制锅炉氧量,有效降低锅炉辅机单耗,以降低厂自用电量。2)控制标煤耗,降低燃料成本。以某火电企业为例,按机组年有效利用5000小时计算,每降低1克煤耗,年可减少煤炭消耗2000吨,节约成本50万元。为此,企业要加强机组真空、灰渣飞灰含碳量、辅机耗电率、锅炉补水等小指标的日常统计分析比较工作,优化控制生产流程,一方面提高锅炉效率,另一方面降低汽轮机热耗,从而达到降低供电标煤耗的目标。3)重视节能减排,降低排污费支出。企业要高度重视机组的节水、节油、节电,降低水和燃油消耗,以降低水费和燃油费用;要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加强技术升级改造,特别是要注重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设备的投用,以减少污染排放,降低排污费支出,同时每千瓦时电量还可增加0.15元脱硫电价、0.1元脱硝电价、0.02元除尘电价的补贴。这不仅有利于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为社会效益的提高做出了贡献。4)加强材料管理,降低材料、配件成本。①加强采购环节控制,建立和完善合格供应商制度,增加比价厂家数量,降低采购成本。②实行定额管理,加快存货周转,压缩库存,减少资金占用。③严格材料、配件的领用控制,建立和完善以旧换新、废旧回收和修旧利废制度,减少浪费,降低消耗。④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全过程的有效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5)重视日常管理,减少修理费用。实行设备包保,加强设备的日常巡检和维护保养,发现问题和缺陷及时消除,避免以小酿大,减少设备的维修费用。6)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凝聚人心,能够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提高职工的主人翁意识,焕发职工奉献企业的热情,从而提高全员效率,提高效益。

结语

通过以上对火电企业经济运行现存的问题及提出的相应解决措施,可以看出在我国的电力经济运行状况还是比较乐观的,存在的关于电价形成机制不合理以及电力企业整体上的制度不健全和电力市场规章制度的不完全等方面问题,都是可以通过努力来解决的,这就需要政府和电力企业两者之间努力的沟通,政府制定相应的措施,电网经营企业做好自己分内之事。

参考文献:

[1]刘喜梅,罗国亮.电力市场理论的若干基本概念辨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第5篇

为了解我市改革开放以来,全市行政村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参照省有关乡镇社会经济测评办法,通过资源环境与基础设施、经济规模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与生产效益、社会发展水平四个方面18项指标,对全市1087个行政村(排除部分水产村)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作了测评排序,确定排名在后的百个村,为我市的社会经济欠发达村。并对这百个村的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差距及制约欠发达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作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欠发达村经济发展,努力提高农民收入,全面推进全市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村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受交通条件、自然资源和其他因素的限制,全市村级社会经济发展地区差异较大。为全面了解全市村级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比较行政村之间的发展差异,监测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更好地为市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我们开展了全市村级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在取得调查资料后,参照省有关乡镇社会经济测评办法,通过资源环境与基础设施、经济规模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与生产效益、社会发展水平四个方面18项指标,对全市1087个行政村(排除部分水产村)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作了测评排序,并对测评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和重点在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为此我们重点对全市欠发达村(确定为后100位的行政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欠发达村经济发展,努力提高农民收入,全面推进全市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建议。

一、欠发达村基本情况

1、 地域分布。我市百个欠发达行政村从地域分布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各县区的西部地区,且分布较为不均衡,安吉县、长兴县欠发达村要占总村数的81%。具体分布为安吉县49个,长兴县32个,德清县4个、吴兴区13个、南浔区2个。

欠发达村在县区乡镇的分布

县名及个数

乡镇名称

个数

安吉县

49个

递铺镇

7

孝丰镇

2

梅溪镇

14

缫舍乡

4

鄣吴镇

1

高禹镇

7

昆铜乡

3

永和乡

5

报福镇

1

杭垓镇

3

上墅乡

1

良朋镇

1

长兴县

32个

泗安镇

15

虹星桥镇

6

二界岭乡

3

吴山乡

4

水口乡

1

林城镇

3

德清县

4个

武康镇

2

南路乡

2

吴兴区

13个

埭溪镇

1

妙西乡

10

杨介埠镇

2

南浔区2个

和孚镇

1

菱湖镇

1

2、人口与劳动力现状。百个欠发达村占全市总村数的8.9%,现有农村户数4.72万户,农村人口为16.55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8.5%。统计资料反映,目前我市欠发达村的人口规模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劳动力负担同全市比较相对较轻。去年百个欠发达村实有劳动力达10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8.8%,劳动力的负担系数为1.66,低于全市平均0.07个百分点,村均人口规模为1655人,低于全市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

3、地理条件。从行政村所处地理位置来看,全市欠发达村大多地处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的丘陵、山区。百个欠发达村中地处山区有39个、地处丘陵的有33个、28个村地处平原。大部分村与县城的通车距离较远,超过40公里的村有11个, 20-40公里的村有71个,10公里以内的村仅有6 个,偏远的地理位置,难于从县域经济的集聚和辐射中得到实惠。

附欠发达村与县城通车距离

二、欠发达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差距

1、 农村经济综合实力明显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002年,百个欠发达村农村经济总收入7.79亿元,占全市的1.6%,平均每个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778.6万元,仅为全市村平均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7.3%,与百个发达村相比差距更为明显,前百强村创造的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45.67亿元,占全市的29.8%,是欠发达村的18.7倍。

2、 农民收入水平偏低,生活较为贫困。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百个欠发达村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92元,为全市平均水平5052元的65.2%,只为前百强村6232元的52.8%。在百个欠发达村中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的有19 个,低于3500元的有81个。另据抽样调查,2002年全市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3226元,因此,欠发达村当前的农民收入主要用于一般水平的生活消费,制约了发展再生产的投入和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附全市村级农民人均纯收入分类图

转贴于 3、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发展后劲不足。

“村强民富”,富裕的村集体为农民在改善基础设施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提供更多的物质保障。2002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村有179个,占全部村的16.5%,百个欠发达村中有61个。 2002年,集体经济总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村,最多的是安吉县有75个,占41.9%;其次是长兴县有70个,占39.1%;吴兴区23个,占12.8%;德清县7个,占3.9%;南浔区4个,占2.3%,集体经济薄弱村依然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地区。百个欠发达村由于村级集体经济力量较为薄弱,影响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经济的恶性循环。

4、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

据测算,全市全部村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平均值为39.57%,指数在全市平均值以上的村270个,占全市村个数的24.8%;从行政村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总指数看,我市行政村之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表现在:行政村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列第1位的长兴县夹浦镇父子岭村指数已达61.84%,最后1位行政村指数仅为21.96%。从前100位和后100位看, 前100个发达村综合发展指数平均为46.20%,后100个欠发达村综合发展指数平均仅为27.73%,相差18.47个百分点。

全市行政村综合指数得分分布表 指数分组

行政村个数

占行政村总数(%)

50分以上

15

1.4

45-50分

34

3.1

40-45分

192

17.7

35-40分

435

40.0

30-35分

296

27.2

25-30分

104

9.6

20-25分

11

1.0

合 计

第6篇

在改革开放早期,国家为了搞活经济,通过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以使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三十年间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隆起”地带。该地区的加速发展确实带动了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了既定的目的。但是这种发展也因为政策性倾斜等方面原因加剧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板块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从而也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不平衡;中国南方经济板块和北方经济板块的不平衡。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国家首先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为的是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互补发展;其次为了振兴北方经济,国家加大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中国北方经济区域的发展与布局必须立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板块。要想在东北亚区域经济整合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就必须下大力气整合东北亚中国地区,使之形成统一的协同体。东北亚中国地区包括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具体来说包括京津冀板块、山东半岛城市群、环渤海辽宁地区和其他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从发展现状来看,京津冀板块有北京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强力拉动,山东半岛城市群有青岛和济南的带动,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良好,而另外两个板块却发展缓慢。即东北地区的振兴事关中国北方经济的区域发展大局。

东北地区两个板块,环渤海辽宁地区的核心城市是大连,而另一地区的核心城市则是沈阳。这两个板块无论从行政区划上还是从文化历史传统上都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这两个地区,或者说大连和沈阳两个城市的协同发展情况却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大连和沈阳的组合模式及协同发展有利于环渤海地区各板块间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改变中国经济“南重北轻”的格局,还有利于辽宁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东北区域空间结构分析

对一个区域进行空间结构分析最重要的就是评价该地区城市的竞争力状况,从而能够找到该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竞争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社科院倪鹏飞教授认为,城市竞争力系统构成是复杂的,其众多的要素和环境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又处在不同的维度和层次上,它们共同集成,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决定城市的价值收益。根据这一思路,倪鹏飞教授编制并出版了200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一书,表1即根据该书资料编制而成。

从表1可以看出,大连市无论是在综合竞争力排名还是各单项指标排名上都遥遥领先于东北地区其他城市。由此,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认定大连市就是东北地区的唯一经济增长极。

但是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大连的这种数据优势并没有真正转化成实际上的优势。表2中的数据是根据2006《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中的资料编制而成,这些数据能更加清楚地说明东北地区城市竞争力状况。从影响一个城市凝聚力和辐射力的极为重要的GDP指标来看,大连和东北地区其他城市尤其是和沈阳市来比,其领先优势并不明显,也可以说两者处于均势状态。因此大连市的纯经济实力还不足以影响沈阳市在博弈过程中主动配合大连市的经济发展步伐,这就大大影响了大连市在东北地区的凝聚力和辐射力。

综上所述,在东北区域经济板块中,大连和沈阳中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可能凭一己之力带动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大连市的优势在于其本身的区位优势上,这使它具有很大的涉外影响力,因此没有大连的开放,辽宁经济的振兴只能是封闭式的。而沈阳的优势在于其雄厚的基础设施和其工业经济实力,没有沈阳的积极参与,辽宁经济的发展也不可能落到实处。

综合考察东北地区的空间结构,要想推动本地区的协调发展,必须采取沈阳-大连双核心城市组合模式。

三、沈阳-大连城市产业分工选择

根据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规律,既然在辽宁地区存在大连和沈阳两个核心城市,那么在这两个城市之间进行合理地专业分工,实现协同发展就成了当前必须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经过研究发现,现阶段大连市大力发展软件外包业的各方面条件已经成熟。首先,大连市的地理位置条件的优越性可以让软件外包公司拥有更多的接触新信息技术的机会。在国际软件市场上,日本是除美国之外的第二大软件产业及服务需求国。同时日资企业进入大连市又比较早,投资范围也

很广泛。这些都是大连市特有的优势,能够为企业更紧密的接触国际市场提供各种机会。

其次,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大连市形成了一些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公司。随着对日外包业务的不断壮大,大连市已经有26家企业通过了CMM认证,拿到了从事离岸外包业务的国际通行证。与此同时,大连市软件企业也开始跨出国门,到美国寻找商机。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大连华信、海辉、中联电脑等多家明星企业还自发结成“IT外包联盟”,开始建立了从美国到大连的外包信息渠道。

再次,大连市拥有一支潜在的适应能力强的劳动群体。大连市不仅拥有软件从业人员4万多人,而且还逐渐形成了多层次、多体制的外语语言培训体系,计算机软件类人才的外语语言应用培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所有这些都大大提高了软件从业人员的适应能力,为大连软件外包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对于沈阳市来说,该城市的工业基础雄厚,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288.6亿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8位。有些专家学者认为:沈阳市应该改变以往的“工业兴,沈阳兴”的旧观念,进而认为沈阳市的落后主要源于其深厚的工业文化情结,因此他们比较倾向改变原来地“重工轻商”的发展思路,而代之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笔者经过研究认为沈阳市经济发展面临的根本问题不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选择问题而是工业企业的整合问题。

随着沈阳市工业布局规划的总体推进,通过工业区的重新整合来实现沈阳工业振兴的时机已经成熟。近几年沈阳的工业布局呈现出由中心集中型向周围集中型过渡的发展趋势。根据工业结构升级和郊区乡镇工业集约化的需求,沈阳市通过整合郊区原有工业用地,规划建设了功能明确的地域组团——重化工业向西部迁移,汽车产业在北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向南部集中,现代农业加工业向北部扩展,从而初步形成了“东汽、西重、南高、北农”的工业区域格局。这种格局的形成有效推动了产业结构在空间上的整合,实现了产业结构系统整体能力的增强。

四、关于筹建“大连软件特区”和“沈阳工业特区”的建议

经济特区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在该区域范围内国家政府会给予其管理部门一定的政策制定权,进而使本地区在竞争中拥有更多优惠条件,以实现既定目的。按照功能的不同,经济特区可以划分为以下不同的类型:贸易型经济特区、工业型经济特区、科技型经济特区、金融型经济特区和综合性经济特区等。

在大连和沈阳设立专业经济特区有利于辽宁经济的协调发展。首先,在东北区域经济板块中要想真正实现大连和沈阳之间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实行专业分工,而政府在这方面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从这方面来说,在大连和沈阳分别设立经济特区是协调东辽宁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其次,鉴于大连软件外包业务发展的现状和沈阳市整合工业区的实际现实,大连和沈阳已经具备了分别设立“大连软件特区”和“沈阳工业特区”的所有条件。

参考文献:

1、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武步跃.强力打造中国的“班加罗尔”[J].大连发展研究,2007(5).

3、延善玉.沈阳市工业空间重组及其动力机制[J].人文地理,2007(3).

第7篇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有种流行观点认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然而,中国、韩国和日本三国的比较研究显示,从产业结构转型、人均GNP、人均PPP等指标看,1980~2004年间韩国发展最快,中国与韩国、日本的差距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现有差距表明,中国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目的的改革还有很大空间。

关键词:中国韩国日本人均GNP发展速度精神

中国、韩国、日本3个相互毗邻的国家,无论是否自觉,自古及今一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影响。认识三国的国际位次,对于我们今后的行动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发展是指在社会各个方面,人们需求满足程度的提高,它包括物质上的富足、精神上的自由;世界进入近代以来的发展,集中表现为各国争先恐后的现代化潮流。现代化是一场涉及思想观念、政治体制、经济结构等全方位的深刻的社会变迁,其突出体现在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经济生活的变化上。而经济生活不仅是社会的基础,也是一个社会政治、文化的集中反映,经济指标的变化也最为显著、且便于计量和比较。因此,笔者试通过对中国、韩国、日本这3个东亚邻国自1980年以来发展速度的比较,以经济为主兼论其它。

一、现代化进展速度比较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自2000年以来,一直在从事世界各国和中国各地区现代化进程的比较研究。课题组认为主要工业国于1940~1960年代已经完成了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那是第一次现代化,也称经典现代化;主要发达国家自1970年代以来出现了被称之为“后现代”或“后工业社会”的第二次现代化,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信息社会过渡。我们不妨参照它们的报告,看看东亚中、韩、日三国现代化进展的程度。

1、第一次现代化的速度比较①

第一次现代化评价模型以发达工业化国家1960年的平均值为标准,设定指数为100。日本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1950年为63,1960年为88,1970年为100。韩国1960年为52,1970年为71,1980年为87,2000年为100。与日本相比,韩国指数在63的年份大约是1960年代中期,到上升为100大约经过了35年左右。而中国第一次现代化指数,1980年为54,2004年为86。根据指数上升速度看,三国中进度最快的是日本。

2、第二次现代化的速度比较②

所谓第二次现代化,主要特征是知识化。第二次现代化理论认为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是当代先进国现代化的动力。如果以高收入国家1980年的平均值即物质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物质产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例低于40%为第二次现代化起步的信号标志[1],笔者发现1980~2004年间中韩日三国在知识创新、知识传播上不仅现实差距巨大,而且发展速度差异悬殊。以最能显示一国知识创新能力的百万人口中居民申请国内专利数量为例,近年的数据中国约为韩国的1.98%,约为日本的1.10%。再以反映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人均能源消费量(千克石油当量/人)为例,24年间中国上涨了约1.60倍,韩国上涨了约2.95倍,日本上涨了约0.37倍。而最能反映产业结构变迁的指标之一的服务业劳动力比例(服务业劳动力/总劳动力)则显示,24年间中国增加了6人(从10人到16人),韩国增加了28人(从36人到64人),日本增加了12人(从54人到66人)。可见产业结构升级速度最快的是韩国,日本其次。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附表3-3-7的数据进一步显示,从1980~2004年,第二次现代化指数的变化中国由25上升到39,韩国由35上升到92,日本由72上升到102。24年间,中、韩、日三国现代化指数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58、2.38和1.25。横向比较也说明,在第二次现代化进程中,韩国发展速度最快,年均增长率几乎是中国的4倍,日本也比中国高出1倍多。

3、综合现代化指标比较

如果说把现代化划分为第一次、第二次,给人印象现代化似乎如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行动,这与世界历史不符;因为后进国把追赶先进国作为全民共同目标,或许可以设计第一次、第二次的现代化任务,而那些原生型现代国家,并无这样的国家行动。另外,在两次现代化评价模型中也有不少项目重复。也许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意识到了这一问题,评价模型被不断修正。2004年的报告中,从第一次、第二次现代化评价模型中保留了一些重要项目,加上生态效益指标,根据经济(人均GNP、人均PPP、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劳动力比重)、社会(城市人口比例、医疗服务、预期寿命、生态效益)、知识(经费投入、专利产出、大学普及率、因特网普及率)3类12个指标建立了综合现代化评价体系。[2]

以高收入国家的平均值为评价基准,设最高指数值为100。从1980年到2001年,综合现代化水平,日本指数都是94,排名从第2降为第6;韩国1980年指数为47,世界排名46,2001年指数上升到79,排名上升到18;中国1980年指数为21,排名93,到2001年指数为32,排名为60。1980年以后的20余年间,日本始终处于世界最高的阶层,指数没有变化,排名略有下跌。尽管中国和韩国的指数、排名都有上升,与世界先进国的差距逐渐缩小;但两者相比较而言,韩国进步更快,指数上升了32,排名提高了28位;中国指数增加了11,排名进步了33位。需要指出的是,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新独立的国家如俄罗斯、捷克、立陶宛等没有参加排名,而它们中不少国家的指数比中国高。也就是说,如果所有国家都参与排名,2001年中国的位次达不到60名,提高的幅度肯定不如韩国大。

二、人均GNP的增幅比较

现代化是呈现社会全面进步的总体概念,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选择有限指标建立模型评价社会整体发展状态,难以完美;但因为人类交流的需要,很多场合必须以简略指标说明整体状态。在统计数据多如牛毛的当代社会,GNP是反映国家发展水平的最好尺度之一;而人均GNP多少及其增幅大小,则能够集中体现国家各方面的现实状态和发展速度。

GNP(GrossNationalProduct)即国民生产总值,是全部国民在一定期间(通常为一年)新创造出的产出以市场价格表示的合计金额。所谓产出,是指所有具备经济价值的货物与服务;离开GNP就无法讨论宏观经济走势,因此GNP被称为“经济统计之王”。据《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附表3-2-2,2004年中、韩、日三国的人均国民总产值分别是1500美元、14000美元、37050美元。韩国是中国的9.33倍,日本是中国的24.7倍、是韩国的2.65倍。其差距无疑是巨大的。

然而,近几年舆论界一些言论,给人印象似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但是横向比较可以发现不是这样。1980年人均GNP,三国之间的差距,韩国是中国的5.24倍,日本是中国的34.10倍、是韩国的6.51倍。也就是说,经过24年,中国与韩国的差距扩大了,而且程度相当高;中国与日本的差距尽管有所缩小供,但依然惊人;而韩国与日本之间的差距则是大大缩小了。2004年人均GNP,中、韩、日分别约是1980年当年价的5.17倍、9.21倍和3.75倍。增长速度韩国遥遥领先,中国其次,日本最慢。

如果我们进一步考虑到国家之间物价不同,为使统计数据具有可比性,一般认为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NP即人均PPP比较,更符合实际状况。2004年人均PPP,韩国是中国的3.49倍,日本是中国的5.07倍、韩国的1.45倍,显示的差距不如人均GNP大。而1980~2004的24年间,人均PPP,中国由430美元上升到5885美元,韩国由2490美元升到20526美元,日本从9290美元涨到29814美元。换算下来,2004年人均PPP分别约是1980年的13.69倍、8.24倍、3.21倍。跟各自过去相比,中国增长速度最快,韩国其次新论》中《三一运动与之比较》,第173页-177页,日本最慢。但是横向比较3个国家的人均PPP的增长量,结论就大不相同了。1980年时,中国少于韩国2060美元,少于日本8860美元;韩国少于日本6800美元。而到了2004年,中国比韩国少14641美元,比日本少23929美元。可见实际上人均国民总产值的增速,中国不如韩国和日本。而且这些数值是按照当年价美元计算的,如果算入美元的通货膨胀率(1980年的1折合2000年的1.876、2005年的2.112),把2004年数据折合为1980年数据(大略以2∶1计),中、韩、日的数据分别变为2942.5美元、10263美元和14907美元。中国少于韩国7320.5美元,少于日本11964.5美元;韩国少于日本4644美元。总之,无论是人均GNP还是人均PPP,中国与韩、日的差距事实上是在扩大,而韩国与日本的差距在缩小。

而且我们在此讲的速度,是指有质量基础的速度,以价格计算的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容易比较,以服务质量提高的速度比较则相对不易。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分析各项数据的关联性上看出质量差异的概貌。如,医疗发展程度是代表生活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按照每千人口中医生数量的指标看,2004年中国与韩国相同。但是把它与另外两个衡量生活质量的指标联系起来看就能够发现问题。一个是婴儿死亡率(每千例活产婴儿1周岁以内的死亡率),中国在20多年间从42下降到26,减少16人。韩国则从26下降为5,减少21人。日本从8下降到3,减少5人。其中中国进步固然不小,韩国进步更大;而日本看似进步幅度不大,源于其基础很高,婴儿死亡率现在已经降到世界最低程度。另外一个是预期寿命,1980~2004年间,中、韩、日分别增长5岁(66~71)、12岁(65~77)和6岁(76~82)。新生儿人均预期寿命韩国增长最多,日本其次;而事实上日本人均寿命已是世界最高。也就是说,中国医生人数占人口比例尽管不少,但是医疗质量跟韩、日还有差距。另外,从知识的投入产出看,2004年中国投入研究与开发事业的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R&D/GNP)的1.3%,比例上只及韩国(2.6%)的50%,约为日本(3.1%)的42%;而从事研发工作的科学家、工程师,中国每万人只有7人,相当于韩国(32人)的22%,日本(53人)的13%;平均每百万人中居民申请国内发明专利数,2002年中国32件,只相当于韩国(1614件)的1.98%,相当于日本(2916件)的1.10%。同时,韩国与日本也有较大差距,韩国相当于日本的55.29%③。也即中国与韩、日相比,专利申请数量差距远大于经费和人员投入的差距,这说明我国研发人员知识产出少,经费使用效率、科技人员创新水平不如韩国和日本。

社会是多领域构成的系统,各领域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密不可分。评价经济和社会发展一般都是选择一组相互关联的指标综合考察。而在多种指标中,人均GNP的增加速度是反映社会发展速度的一个综合指标。从这个指标看,东亚三国在最近24年中都取得很大进步,而韩国、日本发展得比中国更快。笔者在此还想略花笔墨阐释其作为考量指标的科学性:

首先产出差距决定收入差距,人均产出高低是决定人均收入多寡的最直接因素。国民收入多就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包括饮食讲究营养卫生、投资运动健身和医疗服务,延长寿命,提高身体素质;国家收入多,可更多地投入于教育和科研,提高国民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而劳动者健康长寿、得到良好教育训练,不仅可以延长人均劳动时间,而且可以提高单位时间的生产效率,使人均生产力提高。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我们用来比较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常用指标——人均能源消费量,也主要取决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

其次反映了人均生产力的差距,即同一个人为社会提供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能力和成效的差距。生产过程是人施加影响于原料、服务他人的过程。人均生产力高,不仅表明劳动者勤劳意识强、劳动时间多(这与整个社会职业精神、政治经济制度相关),还说明土地、原料等利用效率高,单位时间产出大。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以来的历史证明,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效率比手工半手工劳动高得多;同样,劳动者在第二产业的产值高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又高于第二产业。如世界主要先进国自1970年代开始国民总产值中农业和工业比例下降,服务业比例上升;而中国同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较韩、日缓慢,就跟大量劳动力投入第一产业、产业结构转型缓慢密切相关。具体体现在产业转型速度上,1980~2002年的22年间,在百人总劳动力中,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的,中国19人、韩国24人、日本5人,韩国速度最快。

三、关于中国发展名与实的思考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进步,同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与世界先进国还有不小的差距。这是大多数中国人及对今昔中国有过比较的国际人士都明白的。但是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一些先进国的差距依然在扩大,可能仍会出乎人们的意料。上述中韩日三国发展速度比较显示出来的差距,虽有点令国人吃惊,却是不得不信的科学研究的结果。

目前,国内外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国取得的进步及其在世界上的位置,还持似是而非的观点。例如,认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或者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或者说美国和中国是世界经济两大发动机。最近的如2007年3月12日提前出版的美国《新闻周刊》发表的文章称:“在过去30年中,中国享受着稳定和任何其他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最快速度的经济增长,中国在世界上建立了一个全新而闪耀的形象。”[3]而在国内,不仅百姓面对电视镜头时说“我们富了”、“中国强大了”,新闻、学术界也有人在热烈谈论大国崛起话题,或者表示要总结中国成功的独特经验,甚至预言多少年后赶上某国、超过某国。

笔者认为,中国发展最快的观点,源于大致印象的成分多于细致分析,它可能更多地反映了国人的强烈愿望而不是表达客观事实。荣誉固然是人们乐于享受的,国家的荣誉固然能够振奋国民精神,但是脱离实际的高名对中国并无多大利益。国际上,可能为此要求中国承担更大的责任、做出更大的贡献,或者把中国作为竞争对手加以防范遏制;而国内,自满容易滋生骄傲,丧失进取心或者追赶的紧迫感,忽视本国存在的严供

峻问题,懈怠于改革,对外交往中轻视他国。我国现代化研究的奠基人罗荣渠先生早在1996年就鉴于国内兴起的“盛世”崇拜、对世界大势的无知,提醒国人要戒骄戒躁。[4]

1980~2004年的24年,说长不算长,说短也不短,大致一代人的时间。世界历史上,不乏举国一致全力追赶先进、后来居上的例子:19世纪末是德国、日本,二战后首先仍然是德国、日本,20世纪60年代以后韩国、新加坡和中国的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差不多都用了一代的时间,就从比较落后的状态一跃而至比较发达的状态。前述中国与韩、日人均GNP增速的差距,就是生产力发展速度的差距;而人均GNP的增长速度可以说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整个社会差异的代表。我们说,有差距并不可怕,今天,中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表明我们在改革和发展方面还有很大潜力,而差距正好可以成为催促我们奋进的动力。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如果在较长时段中进步速度落后于人,差距必然会日益扩大。要赢得综合国力的竞争,必须使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对追赶形成共识,增强改革和发展的紧迫感。

参考文献:

[1]引自《韩国独立运动血史新论》中《三一运动与之比较》,第173页-177页供

[2]中国现代化报告200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64—166

[3]法里德·扎卡里亚,伊文译.西方真的不了解中国.环球时报,2007.3.6.

[4]附录二“如何评价现代化”.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9—96

第8篇

1 非理性的专业报考热。据《1999-2006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载:“经济管理类专业”为我国高考状元首选的专业,高居“1999-2006中国最受高考状元青睐专业排行榜”第一,而部分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传统基础专业,如工程类、医学、航空航天、精密仪器及天文学等专业报考看寥寥无几。这反映了我国社会转型期教育存在问题,尤其是大学生经济价值观发生的负面变化。这种以短期经济利益追求为目的的专业报考不仅扭曲了大学生对自我的培养和塑造,更造成社会人才培养的不平衡。

2 盲目的校园经商风。如今,经商在大学校园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利用周末和晚上时间进行“摆摊”是大学生中常见的场景:有些是买卖自己用过的东西,有些则是商业,如自行车、电脑等二手商品。校园的宣传栏除了张贴学术报告、讲座和学生社团举办活动的通知海报外,还有大量有关商业活动的信息,如“招聘校园”、“聘用兼职推销员”等。由此校园中旷课现象常有发生,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低分成绩毫不理会,这些导致大学生忘记了自己上大学的目的和根本任务,高校原本的教育意义逐渐淡化。

3 利益化的择业观。在“自主择业、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就业机制形成的背景下,大学生逐渐将追求“职业价值观”转向“经济价值观”,把对“前途”和“成才”的长远期盼转化为对工资收入、住房、职称、发展机会等现实化和具体化条件的要求。在职业的选择上,大多数学生更注重职业的经济价值,而舍弃了职业的理想价值;在职业选择时,或高不成低不件,或举棋不定,或接二连三的要求改派;在职业的取向上,把择业范围定在都市,或大机关、大单位;在职业的去向上,不仅要选城市、选职业、选单位,而且要讲条件、讲福利、讲待遇。

二、影响当代大学生经济价值观的因素

1 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市场经济价值观强调的自主意识,功利原则与竞争原则,务实和效益的原则等带来的负面作用及其消极影响反映到大学生思想意识上使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生活方式、消费观念、价值观念发生倾斜,私欲物欲有所膨胀;在社会商品大潮的冲击下,货币拜物教观念也渗透到大学生的意识中,许多青年学生以金钱的追求作为人生的追求。

2 就业困难的社会压力。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们的就业压力越来越明显,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同一个岗位竞争的人增多了,另一方面,用人单位的要求也更加苛刻,其条件不仅要求学习成绩好、个人能力强,更注重学生是否有过相关实习或工作等直接实践经验。这样,大学生群体往往更加忽视专业知识的积累,而积极投入到商业活动中增强自己的竞争意识,经济意识,储备相关的工作经验。

3 贫富不等的心理压力。我国高校的“帮困助学”体系已经开始运作,并且在现实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大学生在经济上受到帮助的同时,他们也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样的心理亚健康是极其隐性的,不容易被发现也不能够得到及时疏导。这使得他们在内心自卑的同时,价值观上更提升了金钱的价值,认为有了金钱的支撑是让他们抬起头的方法。

三、高校大学生经济价值观教育的思考

1 分层次渐进教育。对大学生的经济价值观教育应建立在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基础上。大一,以人生观教育为主。大二、三年级,在人生观教育基础上进行经济价值观教育及休闲教育。大四,充分利用“职业心理测量表”等心理咨询常用测量表,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鼓励他们面对就业难的社会现实,改变其由于竞争观念等市场意识不断增强所造成的采用经济价值来衡量自己职业选择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