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13 16:42:5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方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让学生合理使用手机,还需要家长和孩子的有效沟通。对于自制力差的孩子,家长不能一味妥协,但也不能绝对限制,而应多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讲清楚利害关系,消除孩子的抵触情绪,培养孩子自控能力和自觉性。
2、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发挥父母的榜样作用。言传不如身教。父母热爱学习是最大的鼓励。在学习气氛浓厚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家长和孩子一同学习。
3、设法提高孩子成绩。提高孩子成绩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家长应设法提高孩子学习成绩,哪怕是某一科的成绩。用过速读记忆训练的朋友都知道,对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阅读能力、思维等都有很好的帮助
(来源:文章屋网 )
——罗吉尔·培根
内容提要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始。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孩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一、培养孩子养成预习新课的习惯;二、培养孩子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三、培养孩子养成复习旧课的习惯;四、培养孩子养成独立思考和善于提问的习惯;五、培养孩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六、培养孩子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七、培养孩子养成表达的习惯;八、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九、培养孩子养成每天抄作业的习惯;十、培养孩子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呢? 一、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习惯的基点;二、要使学生看到学习的进步—好习惯取得成绩;三、树立榜样—正面引导孩子接受好习惯;四、因材施教—让孩子人人都有好习惯;五、家长密切配合老师—巩固孩子习惯的养成。
孩子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不同的学习习惯对于思维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同的作用。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始,它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而且是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保证。每一个在学习中遭遇失败的孩子,其最根本,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的学习是人一生中最基础的学习,不光是学习基础知识,更重要地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孩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该如何培养呢?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在了解低年级学生的行为特征,研究他们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启发,反复训练,帮助学生养成如下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孩子养成预习新课的习惯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事先要有充分的准备。孩子学习课程知识,课前的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其实预习就是让学习成为孩子自己的事情,在孩子认真阅读材料的过程中,由于新的知识的吸引,对于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语,通过查工具书或者获取他人的帮助等方式争取自己学会。只有这样让孩子自己参与进去了,才能使他们从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探索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孩子预习的程度直接关系学习效果的优劣。这种习惯的养成则要靠孩子,家长,教师三方面紧密配合才能完成。孩子要自觉,家长要督促,老师要检查。
二、培养孩子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
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这道大门堵塞,信息输入就会受阻。在学习过程中,会不会听讲是最重要的。有了预习的基础,在心理上就会有一种想听听教师怎么讲、跟自己的理解一样不一样的愿望。教师讲课时,既要为孩子创造集中注意听课的良好情境,也要教育和培养孩子在不理想的情境中也能专心听讲的意志力。要告诉孩子,上课必须跟着教师的教学走,做到“眼到、耳到、心到、手到”。现代心理学也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孩子,听课效果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孩子。如何才能养成孩子认真听讲的习惯呢?
首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兴趣成熟时,要再教给他学习的方法。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很重要一点是依靠学生自己长期主观努力,特别是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更需要学生自己顽强的意志,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充分利用幻灯片和制作色彩鲜艳、富有趣味的教具,并注意演示,经常将所学的知识寓于游戏之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他们才能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去行动或克服不良习惯,逐步养成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其次,要使学生看到进步。当一个人在学习上或工作上取得的成绩得到他人的认可时,会自然地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从而更加热爱学习或工作。成年人这样,孩子更是如此。凡是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行为习惯好的或者是有进步,改正缺点快的都应采用戴小红花、上光荣榜等多种形式及时给予表扬。
三、培养孩子养成复习旧课的习惯
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孩子学会了的东西,只有及时复习,才能巩固所学知识,降低遗忘率,并且还可以帮助孩子将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复习当天讲课内容,这是做作业前必要的一步。做这一步有两个好处:一是完整地把握讲课内容,加深理解,增强记忆;二是有利于顺利完成作业。如果当天所学的知识不巩固,甚至没有学会,日积月累,在学习上就会产生积重难返的大困难。但许多孩子不重视这一步,忙着做作业。这种习惯的养成要靠孩子,家长,老师三方面紧密配合才能完成。
四、培养孩子养成独立思考和善于提问的习惯
古代有句名言叫“学源于思”,就是说学习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学习中的独立思考,就是不等现成的答案,遇事总能问个为什么,总能运用自己的头脑去观察思考,创造性地去认识事物,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养成这种习惯不仅有利于搞好现在的学习,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也能为将来的学习乃至终身的事业奠定基础。学问就是既“学”又“问”。辅导孩子学习时,多启发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对孩子的提问哪怕非常幼稚,也要给以鼓励,逐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善于提问的能力,不能操之过急。
五、培养孩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对大多数一年级孩子来说,学习的最大困难是识字,而大量、机械的识字不但枯燥乏味,还会使孩子失去学习语文的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复现形式越多越新,记忆的效果越好。教学中经常采用儿童诗识字、韵语识字、词串识字、阅读识字等多种途径,能为孩子识字提供多样的语境,有利于激发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
六、培养孩子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而其中最重要的习惯应该是读书的习惯。学会读书,爱好阅读,是“学会学习”的最主要内容。苏霍姆林斯基曾在他的著作中精辟地揭示出一个读书的真理:孩子智力的发展取决于阅读能力。当孩子有阅读的愿望时,家长和老师要及时抓住这个时机,尽可能提供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材料,如儿歌、童谣、古诗词等。
七、培养孩子养成表达的习惯
学会整理,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家长或老师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有“教育”的觉悟和意识,引导孩子用普通话交谈,说规范的语言,培养孩子准确把握语言的能力。另外,老师上课是可以经常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尽量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表达的机会。
八、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不仅是教育培养孩子优良道德品质的需要,也是帮助孩子依靠自己能力获取知识,掌握能力的关键措施,对孩子人格的形成和自主能力的形成有很重要的意义。这种习惯的养成要靠孩子,家长,老师三方面紧密配合才能完成。家长密切配合老师——巩固孩子习惯的养成。孩子不按时完成作业,家长要过问,老师要检查,让孩子补做没按时完成的作业,决不能因为孩子说他没带作业而算了。家长,老师要了解孩子不完成作业的原因,是不会做还是懒惰而不完成作业,从而促使孩子养成每天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九、培养孩子养成每天抄作业的习惯
俗话说“好记心不如烂笔头”。一年级孩子学会了抄作业,既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又可以让家长督促那些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孩子完成作业。
十、培养孩子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俗话说:字如其人。写字的过程就是学习做人,培养学习态度、习惯的过程,孩子们的情感会从中得到熏陶。规范书写的习惯,是一年级孩子一项特殊但又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呢?首先,树立榜样——正面引导孩子接受好习惯。低年级学生最肯以他所尊敬、佩服的人的一言一行为模仿榜样,因而榜样对学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可以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家、艺术家、伟人和古人是怎样学习的,以及他们有什么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教师自身也必须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要求学生做作业要严肃认真,一丝不拘,教师自己的板书就应该工工整整,否则学生就不听你的。在帮助孩子养成认真写字的问题上,老师要有书写意识,一方面强调写字姿势、握笔姿势;另一方面渗透一些必要的书写知识,如字的基本构成、间架结构、占格问题等。书写姿势及习惯对孩子自制能力及稳定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意义。其次,定期选一些学生书写美观和书写有进步的学生作品举办学生书法作品展。
学生只有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才会主动地学,主动地思考,主动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其综合素质也势必得到全面提高。
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呢?我认为,作为教师必须了解低年级学生的行为特征,研究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要因材施教,善于引导启发,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习惯的基点;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要启发儿童的学习习惯,当这种兴趣已经成熟的时候再教给他学习的方法。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在兴趣的强烈吸引下,从小就沉浸在某个知识领域,从而成为终生的志向。做出非凡的成就。激发兴趣,让学生自觉养成好习惯。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很重要一点是依靠学生自己长期主观努力,特别是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更需要学生自己顽强的意志,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充分利用幻灯片和制作色彩鲜艳、富有趣味的教具,并注意演示,经常将所学的知识寓于游戏之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他们才能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去行动或克服不良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要使学生看到学习的进步—好习惯取得成绩;
当一个人在学习上或工作上取得成绩时,会自然地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得到莫大的乐趣,更加热爱学习和工作。成年人是这样,孩子更是这样。凡是学生行为习惯好的,有进步的,改正缺点快的都给戴上小红花,上光荣榜,及时给予表扬。
三、树立榜样—正面引导孩子接受好习惯;
低年级学生最肯以他所尊敬、佩服的人的一言一行为模仿榜样,因而榜样对学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可以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家、艺术家、伟人和古人是怎样学习的,以及他们有什么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老师必须事事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要求学生做作业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教师自己的板书就应该工工整整,否则学生就不听你的。
四、因材施教—让孩子人人都有好习惯;
学生刚入学,好奇、好动、贪玩、自尊心强,不习惯学校生活,特别是独生子女,更是任性、散漫。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可采用多表扬少批评的办法,来鼓励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激发他们去重复曾经受到表扬的行为,巩固发扬这些优点。对一些差生,教师只能关怀、鼓励,教育他们,不能疏远、打击、冷淡他们低年级段学生的成绩差异,并不主要取决于他们智力水平的高低,而往往取决于他们的学习习惯的差异。因此,低年级教师要注意从小事中发现学生的细微变化和刚冒出来的不良习惯的机会。
五、家长密切配合老师—巩固孩子习惯的养成。
孩子不按时完成作业,家长要过问,老师要检查,让孩子补做没按时完成的作业,决不能因为孩子说他没带作业而算了。家长、老师要了解孩子不完成作业的原因,是不会做还是懒惰而不完成作业,从而促使孩子养成每天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一般说来,习惯可以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也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在有意识的训练中来形成,不允许也不可能在无意识中自发地形成,这是学习习惯与一般习惯的根本区别。因为,相对于其它习惯而言,不良学习习惯形成以后,要改变它将是十分困难的,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拿破仑·希尔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一句话,成也习惯,败也习惯。
参考文献:
[1] 《杰出小学生的30个学习习惯 》耿宇霖
关键词:家长;教育方法;中学生;影响
一、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意义
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家长就必须要学习教育孩子的知识,真正懂得如何去教育孩子。也就是说,父母应当有正确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很强的教育能力。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孩子都是第一次,缺乏经验。因此,必须认真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制订好自己教育子女的计划。对人的教育是不能做实验的,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不仅需要家长有很强的责任心,对社会、对家庭、对孩子负责,也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仅凭善良的愿望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
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
每一个孩子都不同于任何其他的孩子,天生的条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每一个孩子的未来智力与才能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相同的,父母必须在研究与了解孩子这些特点的情况下,根据具体情况,制订一个适合自己孩子特点的教育计划。虽然家庭教育的原则和规律是相同的,但由于教育对象的不同,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具体来说,家庭制订早期教育计划的方法和步骤,主要是:
1.了解孩子的性格特征,确定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塑造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时机和方法。
2.了解孩子的智力特征,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以一门兴趣爱好为主,确定引导和开发的时机和方法。
3.了解孩子的健康特征,确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时机和方法。
三、家长如何教育中学生得到的启发
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如,学生应试心理差,教师可引导家长要以平常心态看待考试,家长的唠叨、在意、期望高,都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有些中学生有社交恐惧心理,少与人交往、害怕不被人接纳,或嫉妒别人、或看不惯别人、或男女交往的困惑等,家长应鼓励孩子多交友,在择友上加以指导,培养社交技巧,过多指责,约束孩子反而会使自己的孩子在社交中缺乏自信。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孩子,加强交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四、家长教育中学生的分析
根据一项对国内10000多个家庭的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孩子对自己父母教育方式的不满意。有31.09%的孩子不喜欢父母用命令、催促的口气与自己谈话;有18.05%的孩子对父母否定、贬低、侮辱自己表示不满;有5.16%的孩子指责父母经常威胁、打骂自己。应当说,威胁和打骂孩子是家长教育孩子无能的表现。父母文化程度低不要紧,文化程度再低的父母,都能够给孩子讲理,工人能讲出工人的理,但不能打孩子。家庭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条件,制订好培养孩子的计划,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做父母的需要吸取别的家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但不能照抄别人的经验,不能依着葫芦画瓢,这种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不会成功的,只会引起孩子更多的逆反情绪。
五、对家长教育学生方法的思考
1.学生素质的养成不能脱离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其“核心素质”,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素质养成的“重中之重”。
2.学生素质养成的基础在家庭,家庭教育必须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教育的责任与压力不能单方面地由学校和老师承担。
3.家长与学校共同负有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责任。学习兴趣(非功利因素)是孩子求知的原动力――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任务不能单纯地将希望寄托在学校和老师方面。
4.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不应割裂与对立。能够对应试教育产生积极有效影响的教育,才是孩子们应当养成的真正素质,即“核心学习能力”。
5.在意志力、独立性、自我控制、成就动机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孩子才能形成持续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应当与学校、教师配合,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孩子上述个性特点的培养。
6.应试教育科目的具体学习方法与技巧必须经过系统的学习训练,必须经过反复摸索并灵活的运用和掌握。家长同样有责任、有义务向孩子传播和教授学习方法。
【摘 要】兴趣是推动人学习的内在动力,兴趣是孩子不断探究未知世界的动力源泉,特别是幼儿阶段培养出孩子深厚的学习兴趣,是开展好学前教育活动的前提和保障,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时要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因势利导,用自己的情绪来感染、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积极评价,尊重孩子,通过鼓励和表扬,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幼儿;学习兴趣;培养
兴趣是一种情绪的倾向,在人的认知和创造活动中具有强大的动力作用。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一致认为,一个人如果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自觉自愿地去钻研学习,并能激发出惊人的毅力和勤奋,使其以专注的精力、忘我的精神从事这一活动。因此,如果从小培养幼儿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将使其终生受益。《幼儿园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一、教师要认识到幼儿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幼儿时期在人的一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由此可见一斑。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重要阶段,有关幼儿学习兴趣的研究显示,幼儿时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仅影响着其学生时期的学习状况,还对幼儿的智力、体力开发,提高幼儿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幼儿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幼儿时期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针对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当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家长和老师对幼儿的教育方法不当。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与成人有着很大的差异,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适应幼儿的特点,不能机械的套用。
2.给幼儿施加压力太大。家长基于望子成龙的心理,从小就对孩子寄予厚望,也给了孩子太大压力,这样适得其反,使孩子慢慢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3.幼儿上课的内容太过单调,使幼儿提不起学习兴趣。
针对这样的情况,学校和家长应当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走出来,以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入手,让幼儿能在轻松自如的学习中获得益处,热爱学习、自觉学习。
三、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策略与方法
1.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学习兴趣
好奇心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学习的源泉,他们对这个世界充了疑问,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有可能这些问题很幼稚,甚至会有一些让人不知道如何回答,但就是这种好奇心,是孩子学习的动力,老师要从这些偶然的事件中发现所隐藏的教育价值。教育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发现幼儿的兴趣,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兴趣。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甚至对孩子的好奇心持一种否定、批评的态度,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新鲜事物失去了兴趣,也就泯灭了孩子好奇的天性。
2.老师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幼儿,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情绪不会太稳定,并且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感染。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情绪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老师愉快的情绪、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积极的态度都能感染、影响幼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以多媒体技术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幼儿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识字图片、挂图式教学已很难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与注意力,这直接影响了幼儿识字教学的效果。多媒体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在幼儿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具有快捷、形象、生动的特点,并且还能随时调整教学内容,这些特点与优势能够很好的适应幼儿教学的特点,促进了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
4.创设问题情景,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
好奇心会产生疑问,而疑问是思维的火种,只有经过了思维才能解疑。通过创设情境,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增加学习的乐趣,从而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
5.运用表扬、鼓励的方法,巩固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需要得到肯定和赏识,当幼儿的学习取得了好成绩时,老师和家长不要吝惜自己的表扬和鼓励。为了使幼儿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兴趣、爱好,对他们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以稳定、巩固幼儿的学习兴趣。
四、培养幼儿学习兴趣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尊重幼儿的兴趣并使其充分的体验成功的喜悦
幼儿天生有好动、好奇、好胜的特点,他们对这个世界有着强烈的探知欲望,家长和老师要因势利导,发现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不将自己的欲望强加给孩子,逼迫幼儿去发展自己不喜欢的兴趣,这样可能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形成厌学情绪,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2.适当地运用表扬
当你对幼儿表示肯定、支持和鼓励时,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会得到增强,并进一步促进了学习兴趣的增长。但在表扬时要注意适当,要及时,要实事求是,但不能过度,使幼儿产生骄傲的心理,还要注意顾全大多数,不能使其它儿童产生自卑的心理。
3.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幼儿的学习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这要靠老师和家长共同的、长期的努力培养才能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要贯穿在整个幼儿时期的教育中,幼儿老师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在日常教学工作时刻注意发现、引导、提升、发展和巩固幼儿的学习兴趣。轻视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思想是不对的,认为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工作能够一蹴而就的也是不对的。
总之,对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老师必须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去培养,并要对幼儿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只有通过长期努力,才有培养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周榕.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J].学前教育研究,2007(06)
一是培养孩子兴趣,养成学习习惯。家长要千方百计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的学习兴趣,往往是从一个问题一门课程逐步扩展的。孩子对学习有了兴趣,家长就可乘势引导孩子树立学习观念,让孩子明白他的主业、他的责任就是学习。有了责任意识,这时再引导孩子养成学习的习惯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自然而然地会内化为孩子的学习自觉。没有“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学习习惯”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引导,家长一开始就劈头劈脑地要孩子“自觉”学习是很难奏效的。
二是启发孩子思考,掌握学习方法。与人鱼不如教人渔。孩子自觉了,学习就成了平常事,而且在学习时还会产生新的乐趣。帮助孩子解答学习中遇到的所有难题,这不是家长的责任,也不是家长力所能及的。而启发孩子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帮助孩子掌握学习方法倒是家长应尽力而为的事。什么是良好的思维习惯?简言之,就是在学习时能思考,思考每个知识问题的三个方面——“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因为这种思考,能帮助孩子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勤于思考并且善于思考的孩子,就会逐步掌握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预习的、复习的、听课的、背记的、思考的、解题的、考试的等)方法。有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孩子的学习就游刃有余了。学习也不会成为孩子的难事了。
三是辅导帮助孩子,学会使用工具。学习是孩子的工作。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就必须掌握一些学习工具。笔和尺是工具,各种字典词典也是工具,都有一个怎样使用的问题,会用善用,就能促进学习。现在还有电脑、电子教育软件等,这是更高级的学习工具,怎样使用要学习,怎样利用更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安排。家长在这方面,也要通过咨询学习,才能履行辅导帮助孩子掌握这些学习工具的职责。
文章从培养儿童钢琴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具体方法及意义等方面入手,希望结合笔者自身的实践经验,对儿童的兴趣培养有一定的帮助,并能够让授课教师与家长对儿童兴趣培养有一定的认识,逐渐改善学习和练习的方法,让儿童在快乐中成长,在音乐中活动。
关键词:钢琴学习;兴趣培养;儿童;学习方法
钢琴,被人们誉为"音乐皇冠上的明珠",是乐器之王。弹奏钢琴对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反应能力的培养以及记忆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早期艺术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幼儿钢琴学习也就成了许多家庭的首选。"钢琴热"这股势头在这样的环境下悄然掀起。
作为钢琴教育的老师和父母,我们要正确引导、帮助学习钢琴的小朋友提高乐趣和自主性,只有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我们的孩子才能更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也能使孩子们在学习钢琴的同时得到艺术的熏陶。因此,笔者对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了培养儿童钢琴兴趣的方法,旨在让家长和教师能够根据儿童的兴趣实施教学方案,让儿童在快乐中学习。
一、培养儿童学习钢琴兴趣的重要性
当婴儿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他们便开始对周边的事物有一定的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除了有一定的记忆之外还有不少的好奇心。当钢琴这个"庞然大物"出现时,孩子们会惊讶这么一大排黑白相同的琴键是如何在十个指头的抚弄下变出"叮当"的乐音飘荡在空中。文章以儿童钢琴学习为主线,从重要性、教学方法、兴趣培养等方面入手,让更多的儿童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让他们的成长路程有乐器的陪伴。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钢琴的选择也是力所能及的事情。人们之所以选择钢琴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它是唯一能以最轻松的姿势坐着。从小培养儿童学习钢琴,首先是对孩子进行美育教育的一种方式;其次,从小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从小就在音乐中成长,感受音乐的魅力,了解音乐家们的故事,在音乐中节奏舞蹈,也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再者,学习钢琴的同时可以对基本乐理常识有一定的掌握,对下一次学习其他乐器有一定的帮助。
二、培养儿童学习钢琴兴趣的具体方法
(一)让儿童自身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兴趣
首先,要让儿童多接触不同体裁的歌曲。对于儿童来说,最喜欢的便是儿童歌曲了。但从学习乐器为出发点的话,刚开始全部接触的都是儿童歌曲也不是好的主意。多听进行曲风格的曲子,可以培养二拍子的节奏感,知道强弱的表示形式;多听圆舞曲风格的曲子,了解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还可以利用肢体语言进行有节奏的舞蹈……
其次,要搭建表演平台让儿童体验成功的乐趣。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他们开始学琴的年龄应该从幼儿园开始算起,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6岁到12岁的阶段属于学龄初期,这个阶段的儿童处于"勤奋对自卑的冲突",换言之,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对于孩子总要给予积极的评价,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一旦上台演出了,孩子们除了获得和同伴群体之间的配合表演或者竞技比赛的经验之外,还可以得到指导老师、家长、甚至是观众的掌声,这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在这一方面更加自信。有能力的学生可以举办个人独奏会,一般的学生可以来用重奏、合奏、轮流演奏等形式来代替,这样既能够增进同伴之间的默契,又能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胆量。
最后,儿童要多接触音乐会。无论聆听再多体裁的歌曲,那也只是听觉系统的享受,在家庭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家长还是应该多给儿童观赏音乐会的机会,除了听觉系统的享受,儿童会更喜欢宽广的视觉效果,有的儿童对于音乐的执着追求便从此萌生。音乐会分成独奏、合奏、协奏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音乐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听盛宴。从小就培养孩子们的乐感,对于学习乐器来说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在欣赏完之后,可以和儿童一起回忆音乐会的内容,让孩子们用不同的图形符号来表示表示总体音响效果的强弱、停走及长短。如表示快,表示慢,表示弱,表示强,表示情绪高昂等。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兴趣
人们口中的"教学",指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占了主导地位。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时刻影响着儿童对钢琴学习的兴趣,无论是课时安排还是语言表达,或者是对儿童练琴的鼓励和批评,都要三思而后行。
首先是课时的安排。从儿童角度来说,他们从小就有坐不住的习惯,大部分儿童练到一定的时间段会起来走动,或者开始心不在焉。一般钢琴课的教学一节课控制在1个小时左右,在教学过程中,不宜滔滔不绝的讲课,给孩子灌输知识,这样会让儿童觉得枯燥无味,也会萌生放弃学习的念头。钢琴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先复习上节课所学过的内容,巩固一下旧的知识,然后再继续新授知识,一节课不宜教授太多新歌曲,例如儿童经常练习的小汤系列,刚开始学一般是1~2首,千万不要急于求成,正如盖房子要有稳固的地基一样的道理,只有循序渐进的学习,才能进步得快。
其次是形象直观的语言教学。对于儿童来说,记忆最深刻的便是教师的言行举止。要教好儿童,培养他们的兴趣,教师应该要树立好的榜样,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博学的知识最能够吸引儿童,会让他们很快对一位好老师产生"崇拜"之心。如在进行基础乐理教学时,学到附点部分的地方,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来形容。"X.X"可以解释成"第一个X牵着一个小朋友,走路比较慢,第二个X脚底踩着滑板,走的比较快",接着用打手势的形式示范下这个节奏型。一般来说孩子会被教师的语言所吸引,并且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记忆会更深刻。
再者是丰富的示范演奏。教师要让儿童"百依百顺"的听话,最重要的要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自身素质很重要。钢琴教师在演奏方面必须熟能生巧,才可以在学生面前赢得权威。示范对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根据首因效应,儿童会对第一次示范产生浓厚的记忆,包括手型、节奏,弹奏方式等,有的甚至把教师所演奏的一切全部性模仿。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边示范边讲授,指出为何要这样做、怎样做到最好,包括触音、手指的标准姿势,识谱等。例如小汤教材1、2册的入门练习中,都有教师和学生的搭配练习,教师可以先演奏一遍学生弹奏的部分,然后告诉学生其实配起来也很好听的,最后教完学生之后和学生一起四手联弹演奏。下图为小汤2的其中一首歌曲。
最后便是教材的选择。对于初级儿童的钢琴教学来说,很多教材都会配备教师的伴奏一起出现,这样就不会只是学生演奏的枯燥教学,像简易汤普森钢琴演奏1、2册来说,基本上每首歌曲都有教师伴奏,选择这样的书当做入门教材,对儿童来说是最开心的。每次演奏都不是一个人在弹,还有教师的"陪伴",显得有趣,同时还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默契。教师也不应该盲目地选择书籍,一般从小汤入手,接着可以加点手指练习的书籍进行学习。对于每个学生不一样的进度来说,教材的选择也是丰富多彩的。
(三)注重家长的"纽带"作用,培养学习兴趣
首先,家长尽可能给儿童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和学习氛围。根据调查显示,很多音乐家之所以能成名,除了与生俱来的天赋之外,还有后天环境的影响。有的音乐家有着几代的音乐世家,有的则从小生活在音乐的氛围中,正如音乐之都维也纳,几乎每家每户都懂音乐,在这种环境下学习乐器的话,进步的会比较快。因此,家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给孩子听些CD,看些演奏会,让他们接触音乐的时间多一点。
其次,家长的陪练方法很重要。对于从幼儿园便开始学琴的孩子,在一节课里所接受和理解是有限的,这便要求家长参与孩子学琴的全过程,要明白教师的意图和要求,便于在家里充当孩子的小老师,这对孩子的练习有直接的指导与引导作用。例如初学钢琴的儿童一般比较小,弹钢琴的手型一般要求"握苹果状",掌骨关节(第三关节)及所有手指关节都应凸起,避免第一关节和第三关节塌陷,这个练习就需要家长在平时的练习中进行督促,时刻叮嘱儿童触键要灵敏。对于家长来说,不需要有弹琴的技巧,但是要时刻更新自己的音乐基础知识,懂得自己孩子的学习性格和心理,运用科学的辅导方法,配合教师的指导。
最后,家长不能因急于求成而对孩子过分施压。很多家长有一种误区:学习钢琴后要参加考级。面对这样考级热的升温,面对家长的"揠苗助长",很多儿童在短时间内会有一种压迫的心理,因而减少了学习的乐趣。家长会让自己的孩子每天坚持练琴多少小时,这个要依据儿童的发展特征而定,有的孩子坐不住,还被要求坐个两小时,这样久而久之会有反抗心理,不仅讨厌钢琴的学习,甚至讨厌老师讨厌家长,这大可不必要。孩子每天快乐的弹琴,先从半个小时慢慢加起,长大了懂事了可以换成一个小时。有的家长还会愿意和孩子一起演奏,让孩子感受到学琴的历程中不止是一个人,还有父母的陪伴,这样学琴更有乐趣。
三、儿童学习钢琴的意义与作用
(一)培养孩子的专注
好动是每个儿童的基本特点,每个儿童都要经过这样一段时期。学习钢琴不仅可以让孩子学到知识,在无形中还让他们学会了安静仔细的聆听,久而久之就集中了注意力。教师在授课时要让他们学会聆听,家长们在孩子上完课之前要复述一遍教师这节课所布置的作业和演奏的要求,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
(二)培养孩子的细致、仔细
之前说过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其中之一是学龄初期,这个阶段的儿童很勤奋,我们可以根据发展的特点培养儿童细致的特征。做事情不马虎,细致可以具体到识谱、演唱、演奏,在视、听、练等几方面全面发展。首先,识谱需要有一定的乐理知识,有的儿童还小接受不了那么多,要动手教他们画五线谱、高音谱号、低音谱号等,告诉他们低音谱号长的像耳朵,高音谱号长得高……这样他们会识记的更快更准;演唱需要一定的音准,这时候可以结合钢琴来训练,一般要求刚开始学琴的时候,比如汤普森教材系列的歌曲,孩子们可以边弹边唱,在琴声中逐渐调整自己的音准,同时可以让大脑记住歌曲的旋律,在演奏过程中减少出错的必要;最后是演奏,无论学习什么教材,演奏包括指法、手型、力度大小等,儿童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听取教师的意见,慢慢改正过来,以便下次演奏对这些表情符号有一定的印象,自己学会演奏。
(三)培养孩子善于动脑
学钢琴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动脑能力。人们提倡学钢琴"先动脑,后动手。想清楚,看清楚,听清楚再练。"弹奏钢琴对开发智力有积极作用,钢琴是眼、耳、手、脑并用。在教学过程中,不允许家长的脑子代替孩子的思维,千万要让孩子自己动脑筋想,这是什么音,这个音符代表什么,这是左手演奏还是右手演奏,不能因为要满足孩子琴声在响,手指在动而急于盲目地告诉孩子怎样演奏。
(四)培养孩子的艺术气质
众所周知,学龄前儿童大多数都好动,要求他们专注地做某件事件或某种活动"来之不易",并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同一个目标。这种学习状态会影响小学阶段的学习,因此人们提倡要改变这种状况,让孩子们变得有毅力、有恒心,而练琴是锻炼意志的有效途径。
任何人能弹好琴不是一夜之间变可做到,这种技巧需要日积月累。学钢琴的过程中可以逐渐学会克制自己,管理自己,从中隐形地改变自己的观念--增长自控力,增强自信心,勇于挑战不怕困难、努力学习的良好品质。因此,练琴对培养幼儿的坚持性、意志力非常有益。
结论
兴趣是儿童的良师益友。因此,无论老师、家长在培养儿童钢琴学习兴趣的过程中,都必须遵循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不能强制要求,要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感受钢琴的美妙中。
儿童的启蒙钢琴教育学到的不仅是弹奏技巧,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孩子的耐力、毅力和吃苦精神,培养孩子做事严谨、认真的作风,培养孩子追求进取的精神,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更多儿童在钢琴学习方面有更多的帮助,教师和家长能让他们在愉悦的琴声中度过美好的童年。
参考文献:
[1]李斐岚.幼儿钢琴教学回答[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
[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3]黄莉莉主编.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
[4]王政.浅谈游戏教学法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03).
[5]但昭义.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6]陆洋.浅谈培养幼儿钢琴学习兴趣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1(02).
关键词数学 兴趣 情境 生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Strategy of Inspire Schoolchildren's Interest in Learning Mathematics
ZHONG Huaiguo
(Xiashe Primary School of Caodian Town, Baoying, Yangzhou, Jiangsu 225808)
Abstract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process, simple knowledge teaching is very boring for the students, the teachers through strategies of create situation, contacting with the reality, and carrying out competition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on study. Parents should learn to guide their children using mathematical vision to observe things around, seek for mathematics questions in life, which can not only accumulate mathematical knowledge, but also an effective way in cultivating children's maths learning interest.
Key wordsMathematics; interest; situation; life; strategy
1 数学课堂中激发学习兴趣的策略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离不开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启发、诱导。因此,我们的数学课堂要“寓教于乐”、“教学有方”,注意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旺盛的求知欲和持久的注意力。
(1)在情境中激发兴趣。在数学课堂中,单纯的讲授知识有时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选择学生熟悉的事情,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同时让学生在情境中扮演角色。这样,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愉快,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比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设计了“小熊卖文具”的情境,将教室设计成超市。请几个小朋友戴上头饰做小熊当商店城的售货员,把问题设计成商店里发生的事情,其他学生扮演了顾客分组到超市购物。这样真实地再现了生活,孩子们喜形于色,迫不及待地参与到游戏行列,望着想买的东西,快乐之情溢于言表。在游戏中学习,学生学而不厌,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创设多种学习情境,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2)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大家都有切身的感受,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数学,可以说数学是无处不在,以前我们的数学课堂忽略了这一点。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就应该尽量使问题更实际、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出答案。如学习《厘米和米的认识》,要求学生先估一估下黑板、课桌、讲台各有多长,再让学生自己想方法实际量一量,通过实际操作,发现用不同的测量工具会得到不同的测量数据,从而感觉到很有必要统一测量工具。在建立了1厘米和1米的表象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1厘米,如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课桌的长大约是1米……,然后再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门、数学书、铅笔盒、钢笔、身高有多长。通过对身边物体的估测与实际测量,激发了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这一系列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估算、估计的能力和操作能力,又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数学是源自于生活的,如果脱离了实际生活,内容就会显得空洞而乏味。因此应在教学中我们要尽量拉近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距离,通过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们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学习,让他们感觉到数学这门学科并不抽象,相反它就存在我们的周围,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所以,我们的数学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他们多说、多动、多思考,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取新知,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领悟”。
(3)开展竞赛激发兴趣。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欲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例如,开展“看谁答得又对又快”、“看谁摆得又对又巧”、“夺红旗比赛”、“男女对抗赛”、“小组对抗赛”、“班级对抗赛”、“小能手”等竞赛活动。这些活动总让学生百玩不厌。这种欲罢不能的势头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地积蓄着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把注意力长时间地稳定在学习活动之中,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使整个课堂妙趣横(下转第215页)(上接第175页)生,师生感情融为一体。
2 家庭生活中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1)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就应该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出答案。如:孩子知道了长方形后,让孩子自己去理解,家长可问孩子:“家里有哪些东西是正方形的?”“地板砖是正方形的,……”“那怎么样确定地板砖是正方形呢?” “用尺子量。”……在家长和孩子的讨论下,再对新发现的正方形进行测量。再如:孩子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厘米后,家长列举铅笔、文具盒、电视机、电冰箱、微波炉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孩子先估一估出每种物品的实际长度大约是多少厘米或多少米,然后再用尺子实际量一量,看量得的结果与估计的差距有多大。这样,不仅可以逐渐培养孩子估算、估计的能力和测量能力,巩固在学校中所学的数学知识,还可以使孩子感受到数学就在我身边,产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2)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离不开生活,同时生活离不开数学。引导孩子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仅可以积累数学知识,同时也是培养孩子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途径。如:生活中经常要用到估算,如为了避免上学迟到,要估算一下从家到学校需多少时间;或到上海旅游一周得估算一下要带多少钱等等。在孩子参与处理家务事的过程中,不但能发展智力,还能激发孩子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如:大扫除,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一起计算水费、电费等家庭帐目。让孩子从生活中寻找与数学相关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身临其境学习数学,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如:家长布置给孩子“观察家中的物品,找出几道乘法或加法算式”;“全家一天生活支出的费用是多少,制成表格记下来,再进行计算”。有意识地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有助于孩子理解,同时又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培养孩子了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十分重要,是学好这门功课的重要前提。教师、家长只要坚持采取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策略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一定能让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有效,就会感到学习不再是负担,从而真正的爱上数学。这是我们所期待的,也是我们所追求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小学数学教师.上海出版社.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培养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又是基础中的关键。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才能让识字教学变得有趣,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语文学习质量呢?笔者发现,激发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兴趣是改变一切语文学习弊端的最好手段。就目前的实际教学而言,语文教学的效率并不高,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对语文写作比较恐惧都是事实,甚至对一些孩子来说,语文课对他们更是一种负担,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学习的怪圈,就应当从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入手。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管原因。浓厚的学习兴趣,又是求知最丰富的源泉,是学习的动力。”那么,我们该如何来促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学习、进行知识探求的源源动力。只有充分激发了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学习才不是一种负担,才是孩子们内在的一种享受。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喜好变化快,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所以我们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们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对汉字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从内心愿意学。
低年级的孩子思想单纯,天真活泼,爱交朋友,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把教学中的汉字用“幼圆”的形式来表现,这样他们可以有一种亲切感,汉字的学习就好像是他们在和汉字交朋友,这样他们的兴趣自然就被调动起来了。语文教师要顺应不同年龄段孩子们的心理,从生活的实际来出发,巧妙地设计各种情景,让孩子们对教学充满兴趣。
二、教学寓教于乐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我们想让小学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那也是不现实的。有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生的注意力最多也就是20分钟到半个小时的时间,但是我们如果能够转变单一的教学方法,比如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我们可以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开展,丰富教学的授课形式,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制定出他们喜欢的各种游戏,把教学的内容融于游戏中,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开展教学。要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就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教学中不断地丰富教学方法,巩固识字练习。
三、巧设问题,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双边的交流过程,所以如果只有一方表现得比较积极,那是不够的,老师再有教学的热情,学生不爱学习也是不可能有好的教学结果的。因此我们要通过适当的引导,在上课开始的时候,要想办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运通巧妙的课堂导入、问题设置,激起学生对该堂课的学习兴趣。所以,语文教师在课下准备教学内容的时候,笔者建议,应当多花一点时间放在课堂导入这个环节上,我们可以通过设置疑问来短时间内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法,总之要把学生的胃口吊起来,这样在授课的时候,他们的思路才会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课堂教学的效果才会有所显现。
四、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教师如果能够多组织一些丰富的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兴趣有莫大的作用。笔者在和其他同行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有一些学校会经常组织一些户外活动,对这些户外活动孩子们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笔者认为,原因只有一个,那是因为户外活动跟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可以让学生感受不到来自老师的威严和压力,所以在活动中,所有的学生都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热情,如果此时教师能够把教学内容融合在这些活动中,笔者相信教学的效果肯定会非常好。
五、关心、关爱和理解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