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13 16:42: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资产的计价方式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投资性房地产 公允价值 转换 处置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根据新准则,投资性房地产是一种特殊资产,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根据准则的规定,采用成本计量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与其他资产(自用房地产或存货)的转换,其会计处理比较简单,仅是对应科目的结转。但是在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情况下,相应的转换会涉及当期损益或资本公积的变动,笔者对其中的处理存在异议。同时,对于其他资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而后又转为自用的,在企业会计准则及其讲解中均未予以明确规定。
相关规定及存在问题
(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其他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第十五条规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应当以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即转换当日,以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或存货的入账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借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开发产品”等,贷记“投资性房地产”,同时差额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笔者认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其他资产时,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之差计入当期收益,而这一部分收益是没有实现的,确认未实现收益导致利润虚增,违背了谨慎性原则。此外,公允价值不同于历史成本,其确定需要根据活跃易市场并依赖于人们的主观经验来判断其近似价值,或通过第三方评估确定,这就加大了人为因素在估值中的影响。企业极有可能利用房地产准则的规定,通过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进而操纵利润。
(二)其他资产转换为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规定,将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即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即企业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按该项房地产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原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开发产品”等科目。同时,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企业将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当按该项土地使用权或建筑物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摊销或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摊销”或“累计折旧”科目;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科目。同时,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以上会计处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亦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但是对于其他资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而后又转为其他资产的会计处理,在企业会计准则及其讲解中均未明确规定。
例1:甲企业将自用的办公楼整体出租给乙企业使用,租赁期开始日为2010年1月31日。2010年1月31日,该栋办公楼的账面余额为50000万元,已计提折旧500万元,公允价值为55000万元。甲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核算投资性房地产。2010年12月25日,甲企业将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停止出租,转为自用房地产,当日的公允价值为60000万元。
对于此例,甲企业于2010年1月31日,确认投资性房地产55000万,其他资本公积5500万。2010年12月25日,甲企业确认固定资产60000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000万。但是2010年1月31日转换时的其他资本公积仍然存在余额5500万,按照准则的相关规定资本公积应于该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予以结转,由于该投资性房地产已经转换为固定资产进行核算,以后不会再有处置的可能,因此,该项资本公积将始终存在于所有者权益中。
(三)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规定,企业出售、转让、报废投资性房地产或者发生投资性房地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若存在原转换日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也一并结转。
即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按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余额,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按其成本,贷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按其累计公允价值变动,贷记或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同时将投资性房地产累计公允价值变动结转到其他业务成本。若存在原转换日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也予以结转,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记“其他业务成本”。
准则对于其他资产转换为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规定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但是在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将原来计入其他资本公积的部分又转入损益,仍然影响了当期的损益,可能对报表使用者产生误导。
建议及思考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其他资产的处理
目前大部分以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上市公司采用专业房地产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价格来确定其公允价值,而另外一部分公允价值的确定则来源于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的房地产经纪公司所获得的市场调查报告,这就加大了人为因素在估值中的影响。同时在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的大环境下,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其他资产时,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往往高于账面价值,造成企业增加资产的同时,企业净利润将会大幅提高。
因此,笔者建议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应基于谨慎的处理原则,投资性房地产转为其他资产时,转换当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不计入当期损益,而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换日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则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时,在转换日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未分配利润,这样既未增加当期损益,也避免了部分想借助投资性房地产转换而调节利润的企业的投机行为。
例2:2010年10月15日,甲企业因租赁期满,将出租的写字楼收回,准备作为办公楼用于本企业的行政管理。2010年11月1日,该写字楼正式开始自用,相应由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当日的公允价值为5000万元。该项房地产在转换前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原账面价值为4800万元,其中,成本为45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为增值300万元。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 50 000 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45 000 000
-公允价值变动 3 000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 000 000
同时结转其他资本公积: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 000 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 000 000
假设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为4600万元,则账务处理为:
借:固定资产 46 000 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 000 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45 000 000
-公允价值变动 3 000 000
(二)其他资产转换为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理
当自用的土地使用权或建筑物、自行开发的产品存货停止自用或销售,用于对外出租转作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下投资性房地产时,准则的相关规定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但是,对于其他资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而后又转为其他资产的情况,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又转为其他资产时,原有的其他资本公积余额应该一并转入未分配利润,这样处理既没有影响当期的损益,又调整了其对以前利润的影响,符合会计核算的原则。见例1,甲企业于2010年1月31日的账务处理为: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550 000 000
累计折旧 5 000 000
贷:固定资产 500 000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5 000 000
2010年12月25日甲企业的账务处理为:
借:固定资产 600 000 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550 000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0 000 000
同时,结转其他资本公积: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5 000 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5 000 000
这样,由于转换造成的资产增值既没有影响当期的损益,又增加了所有者权益,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三)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资本公积的处理
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处置时,原来因转换计入资本公积的部分转入当期的其他业务成本,其实质仍是增加了企业利润。这样处理,与转换日直接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实质上是相同的结果,对于企业而言最终都增加了利润。因此,准则的规定与转换时所体现出来的谨慎性原则相悖,所以笔者建议,可以将这部分资本公积转入未分配利润,而累计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也结转到其他业务成本。如此处理,与资产评估增值的处理一致,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处理也一致。
例3:2011年3月,甲企业收回租赁期满的投资性房地产,并以65000万元出售,出售款项已收讫。假设甲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原账面价值为58000万元,其中,成本为550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为增值3000万元,该投资性房地产是由固定资产转换而来,转换时存在其他资本公积5500万,不考虑相关税费。2011年3月甲企业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650 000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650 000 0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580 000 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550 000 000
-公允价值变动 30 000 0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 000 000
贷:其他业务成本 30 000 0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5 000 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5 000 000
综上所述,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与其他资产,转换当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不计入当期损益,而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换日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则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于其他资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而后又转为其他资产的情况,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又转为其他资产时,原有的其他资本公积余额应该一并转入未分配利润。同时,在处置公允价值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原来因转换计入资本公积的部分亦转入未分配利润,这样就不会影响企业的当期损益。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 [M].人民出版社,2010
3.贝淑艳.论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处理方式[J].时代经贸,2012,1
关键词:高校;知识资产;AHP;Delphi;评价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evaluating system of university knowledge assets based on AHP
Ai Zhigang
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2,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ming of knowledge economy era, the knowledge assets has already been the core competence of university. The paper first defined the constitution of knowledge assets, and built up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it by using Delphi and AHP, to obtain the enlightenment about enhancing knowledge assets management, and improving the core competence.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nowledge assets; AHP; Delphi; evaluating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资源已逐渐成为最宝贵的资产,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知识资产的研究。对于知识密集型的高等学校,它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是知识创造、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运用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知识资产也成为高校最重要的资源,成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高校获取竞争优势实现高校发展战略的关键。因此建立高校知识资产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高校提高运营管理效率,有利于提升我国大学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增强外界对学校的良好评价,增加学校成长的透明度。
1 高校知识资产的含义及构成
自从加尔布雷斯1969年提出“知识资产”的概念以来,在经过3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学术界对知识资产的分类主要有“二元学说”“三元学说”和“多元学说”。综合前人的理论,考虑到高校非盈利性组织的特点,认为高校知识资产是指能够被高校用来创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并带来经济价值或社会效益的任何人或事,是高校人力资源、知识资源、管理过程、基础设施、社会关系能力的总和,是一种以员工和组织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资产,总体可分为人力资产、结构资产和关系资产。高校通过使用自身所拥有的知识资产来产生绩效,以便实现高校的3个基本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其知识资产评价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知识资产模型
2 高校知识资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专家调查法(Delphi)是用匿名的方式,通过几轮函询征求专家的意见,组织者对每一轮意见都汇总整理,作为参考资料再反馈给每一位专家,供他们深入分析判断,提出新的论证。如此反复,使专家的意见渐趋一致。本研究运用Delphi法选择了16名长期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专家,通过3次问卷调查和座谈,分析汇总专家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调查结果后,形成18个指标的指标体系,其中人力知识资产7个,结构知识资产6个,关系知识资产5个(见表1)。
表1 高校知识资产评价指标体系
3 层次分析法确定的各指标权重
层次分析法(The AnaX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法)是由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A.X.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把问题层次化,针对总目标,按照问题的性质将问题分解成不同的层次,构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
3.1 构造判断矩阵
选择了16名长期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专家对表1的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判断,其判断的原则见表2。
表2 判断矩阵标度定义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得到各级指标的判断矩阵(见表3~表5)。
表3 高校知识资产指标两两比较矩阵表
表4 高校人力知识资产指标两两比较矩阵表
表5 高校结构知识资产指标两两比较矩阵表
3.2 确定指标权重
对于表3中一级指标权重的计算具体步骤:
(1)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的乘积Ai=aij,得到A=(3.338 8,5.281 5,0.056 7)。
(2)计算Wi的n次方根Wi’=(Ai)1/n,得到权重向量 =(W1’,W2’,W3’)=(1.494 6,1.741 5,0.384 2)。
(3)对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Wi=,计算得
出W=(0.412 8,0.481,0.106 1),此为各指标的权重。
(4)计算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max= ,其中 λi=,计算得出 max=3.003 8。
(5)一致性检验:==0.001 9;
CR = CI/RI= =0.003 3<0.1,n和RI的取值见表6。
由于CR<0.1,说明此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较满意,一致性检验通过。
表6 判断矩阵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同理可以计算出:
人力知识资产W=(0.137,0.281,0.143 7,0.161,0.128,0.075 4,0.073 9),λmax=7.113 2,CR=0.014 3<0.1;
结构知识资产W=(0.190 1,0.225 5,0.212 8,0.137 4,0.125 4,0.108 9),λmax=6.329 6,CR=0.053 2<0.1;
关系知识资产W=(0.177 6,0.236 9,0.074 8,0.356 1,0.154 6),λmax=6.329 6,CR=0.053 2<0.1。
3.3 组合权重
最后各指标的权重为对应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权重的乘积(见表7)。
表7 高校关系知识资产指标权重系数表
4 结束语
尝试运用Delphi和AHP方法建立了高校知识资产评价指标体系,该方法可以用于高校的纵向、横向比较分析,也可用于多个高校之间的比较分析,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比较分析,高校能较完整地了解自身知识资产的单项指标水平和综合水平,发现优势和劣势,掌握其整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高校加强知识管理,提高知识资产的管理效率指明了方向,有利于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英]安妮・布鲁金.赵洁平,译.第三资源:智力资本及其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2] 王小明.高校智力资本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5:81-86.
一、公允价值模式在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中的应用现状
投资性房地产,指的是企业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可采用的后续计量模式有两种,一是成本模式,另一种是公允价值模式。成本模式是以购买时所支付的价款或在建成时所花费成本作为初始成本入账,分期计提折旧,基本不考虑金额的变动。而公允价值模式指在公平、有序、自愿的交易中,以某一时点交易双方共同认可的价值来计量,也可以近似地理解成资产的市场价值。
自2007年以来,我国房地产交易市场瞬息万变,账面价值一成不变的成本模式显然已经无法准确地反映出投资性房地产的真实价值。作为一个动态的价值指标,公允价值能够反映出一项资产的价格随时间、市场环境的变化的波动情况,能够更准确地衡量经济业绩,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预测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运用的局限分析
公允价值作为一个动态指标,能够更及时、更准确地反映出资产的实际价值和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在当前的房地产市场环境下又可以增加利润。然而,目前绝大多数上市公司仍采用成本模式的后续计量模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可谓少之又少。经过分析,发现目前我国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公允价值暂无法完全普及。
(一)会计准则中的严格规定及公司自身的条件不足
会计准则中对于公允价值模式运用比较严格。首先,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交易市场较完备,更易符合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前提条件;而地处三线、四线城市的上市公司,由于资产所在地房地产市场尚未完全成熟,房地产估价机构的资质等级也稍逊于发达城市,可能难以准确衡量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其次,房产位置、楼层、朝向的差异对评估价值影响很大,在缺乏公开的市场报价的现状下,必须有足够大的样本量才能准确估计其公允价值。这一方面对评估人员的专业技能是个考验,另一方面,公允价值的确定要花费更多代价,从成本效益原则出发,企业更大可能采用成本模式。
(二)公允价值随经济环境波动而易变且难以掌控
与历史成本价值相比,公允价值一大优势在于它是面向未来的、动态的评价指标,因此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更有利于企业管理者进行预测、做出决策、规避风险。然而,投资性房地产相较于其他资产自有其特殊性。房地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也因此国家会出台相关政策对房价进行宏观调控。
我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政府的监管之下,自2007年起国家多次进行宏观政策调控,使得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受市场行情波动的影响较大(投资性房地产市场价格变动会计入当期损益),相当于把这种房地产市场行情的波动风险引入了公司业绩,使得公司净利润的不可预见性增大。由于成本模式向公允价值模式的变更是不可逆的,那么上市公司对计量模式的改变保持谨慎的态度也在情理之中了。
三、推动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模式的建议
通过上述论述可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是一种动态的指标,更客观可比,能够更准确得反应出市场环境的变化,顺应经济发展的趋势。但这种核算模式的实务应用并未完全成熟的,还应当进一步完善。故提出以下建议:
(一)改进和完善相关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规定了三个层级的披露,该准则的复杂性要求财务人员要有更高层次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为保障新准则的有效实施应尽快修订和完善准则及配套的准则指南、案例讲解等材料,提供可以参考的标准和规范。除此之外,现行的会计准则中仍有一些概念尚不清晰。比如,作为条件之一的“活跃的交易市场”中,“活跃”一词是一个模糊的界限,如果能从交易规模、交易频率、供需比例等指标上做出更细致的界定,相关的规定就能更细致、明朗,有利于更准确地进行评估。
(二)提高价值评估的规范程度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活跃的交易市场下才得以通行,因此,构建一个开放、透明、可比的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确认一般委托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因此只有评估机构提高估值技术与手段、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与辅助力度,才能提高企业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此外,有关部门还应组织专业的机构,建立起价值评估的数据库、信息库,收入各个评估案例,记录下不同时点、不同地理位置的价格数据,整理相应的模型、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有效地提高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用的可操作性,降低公允价值的评估成本,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有效、及时、透明、集中的会计信息。这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推广应用毫无疑问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三)加强估值技术的披露及相关财务人员的职业能力与职业道德培养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投资性房地产 公允价值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内容及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设置背景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提出了投资性房地产的概念,其定义为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它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以及企业拥有并已出租的建筑,但不包括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自用房地产和作为存货的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写入新会计准则不仅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还有利于与国际接轨。以往人们习惯将企业投资房地产作为一般的固定资产看待,并按其估计的使用年限提取折旧。但这种固定资产净值往往不能反映投资性房地产的真实价值,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投资观念的改变,有的企业将投资房地产作为一种主营业务;有的企业兼营房地产投资;有的主要是以房地产的增值而盈利。因为数年后房地产的市场价值不仅可能高于其账面净值,而且还经常高出其账面原值数倍甚至数十倍。投资房地产一般资金多、周期长、流动与变现能力差,往往具有高收益和高风险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将投资房地产作为一般的固定资产处理是不合适的。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出台前,某些企业利用这种漏洞,将对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重估作为改善业绩、操纵利润的一种手段。因此,在会计实务上迫切需要对投资性房地产从原有的固定资产中划分出来。
二、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必要性
1.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我国加入wto以后,使我国与全球经济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随着更多领域的相继开放,房地产行业也将面临外资企业的挑战与竞争。这要求我国的会计准则尽可能地消除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运用公允价值能更好地反映我国参与房地产经营的企业的真实价值,使会计信息更加透明、公开,符合广大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也有助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上的竞争与合作。
2.投资性房地产的特性要求
房地产的投资一般金额大,周期长,流动与变现能力较差,具有高收益和高风险并存的特点。人们习惯将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作为固定资产看待,并按其估计使用的年限提取折旧。但根据我国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状况,投资性房地产的市场价值往往都高于其账面净值,如果按其历史成本计量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更符合投资性房地产的特征,能够更好地反映投性房地产的市场价值和盈利能力。
3.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存在的问题要求引入新的计量模式
首先,经营风险加剧。随着投资性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企业的大部分资金流入该领域,造成了企业内部产品结构的失衡,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企业对房地产的投资,其资金大部分都来自银行贷款,房地产市场涨势凶猛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性,一旦出现房地产泡沫,企业将会一无所有。其次,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历史成本的计量模式不能更好地体现投资者的利益。最后,对于主要经营投资性房地产的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合理计量会影响对企业资产总体价值的衡量。如果采用历史成本对该部分资产进行计量,会造成对投资性房地产价值的低估,从而使企业资产的总体价值降低。在企业进行兼并、破产或重组时不能更好地向利益相关方提供可靠的信息,反映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
(二)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可行性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许多方面已经达到公开市场的有关要求,与其他类型的市场相比,公允价值在房地产市场上较易取得,不容易受特定主体的操纵。与此同时,证券市场的监管机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上市公司运作的透明度,加大了对舞弊的查处力度,将逐渐形成以市场规则为主,相关政府机构监督为辅的机制,为公允价值的运用提供了适宜的“土壤”,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取得合理的公允价值。房地产评估行业的发展对公允价值的引入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国各相关部门大力开展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及时为会计从业人员补充新知识、培训新技术,使得会计人员的素质大大增强,有助于会计人员更加理性地选择公允价值,在实务中更加准确地使用公允价值。新会计准则的规定更具操作性。新企业会计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核算做了细致的规定,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国情,使得公允价值的运用对企业的实务更具有操作性,有助于企业较快地掌握公允价值核算方法。
三、公允价值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应用前景
(一)公允价值计量将与历史成本计量共存
公允价值的存在与发展是必然的,它将在今后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没有理由回避、忽视公允价值,当然也不能认为历史成本将退出历史舞台,所以摒弃任何一方都是错误的。可以预见到,二者将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并存。而我国采取的策略应该会是选择性地使用公允价值,然后逐步扩大使用范围。
(二)公允价值计量导致房地产企业信息成本增加
采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的企业,其会计人员需要在每个会计期末分析各种因素,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做出认定,这个过程将会大大增加企业的信息成本。因为与历史成本相比,取得公允价值颖要花费更多的代价,所以在推动公允价值计量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准则的宣传与指引,并以一定的政制度保证其实施。
参考文献:
[1]朱莲美,李高波.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差异及影响分析[j].财会通讯,2007,(6).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和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升温,公允价值计量被社会广泛关注,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会对企业产生的影响,总结得出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长期发展更有好处,值得推广。
【关键词】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影响
财政部在2007年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中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做出了重大改革,将对其后续计量引入公允价值模式,这对更准确地计量投资性房地产,更好地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 世界许多国家都加大了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和利用,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等都纷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作为主要的计量手段。财政部这一举措更好地将我国会计政策与国际会计准则趋于一致。
新准则中投资性房地产准则把以赚取租金或获得资本增值为目的的房地产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中分离出,以投资性房地产这一资产科目来反映,显著地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最近几年在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的环境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会产生利好影响。但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2007年630家拥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只有18家,2008年这个数字分别是690和20,2009年为772和25。总的来说,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还没有很看重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那么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会对企业有哪些影响呢?
第一、公允客观反映企业计量时点的市场价值。
在2006年颁布的会计准则之前时,投资性房地产主要是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来表达的,那时以历史成本计量数年所计提的折旧或摊销都会使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相差甚远。并且这些年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投资性房地产的真实价值很可能远高于账面价值,这样会造成这笔资产的市场价值受到严重低估,影响投资者决策。在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实施以后,投资性房地产可以用公允价值来计量,这一价值与市场价值较为贴近,更有利于报表使用者掌握企业该资产的实际情况。
第二、改善企业资产和负债结构,所有者权益有所增加,提高了利润水平,增强了企业融资能力。
在转换成公允价值模式的当年,企业对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调整其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在房地产行业节节攀升的背景下,计量模式变为公允价值模式后,很多企业也因此降低了负债比例,高资产负债率得以下降,所有者权益在短期内迅速增加,优化了资产负债结构。这种模式不再对资产计提折旧或摊销,使企业的费用减少,投资性房地产的出租成本下降,从而提升了企业的利润水平。由于房地产资产数额大,目前房地产企业大多采用银行贷款的方式来融资,但是国家为减小信贷风险提高了房地产企业银行贷款的门槛,造成很多企业融资困难。若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资产负债率得以降低,资产的计量更加贴近实际,提高了企业的信誉,对企业的融资能力也有利好影响。
第三、增加了企业经营和管理的不稳定性。
近年来房地产价格的大幅波动引起房地产市场价值发生较大变化,所导致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企业的损益,这使得企业经营业绩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当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后,持有较多投资性房地产的上市公司,其业绩将会更多地受市场价格变化的影响,这将有可能掩盖了管理层的经营不善的问题或优秀管理的优势,这对于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提升无法起到很好的效果。
第四、对企业所得税产生影响并导致净利润的增减变化。
公允价值变动在确认时被计入损益,收益部分被确认为利润,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属于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不作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基数,不会影响当期的企业所得税。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时,该资产不再计提折旧,按照税法规定可以将折旧额税前抵扣,因此在市价上涨时将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而在市价下跌时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这两项差异将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这虽然不影响当期所得税,但会影响所得税费用,导致净利润的增减。
第五、间接影响企业未来的现金流。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改变计量模式只是会计政策变更,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也只是企业未实行的利得或损失,不会产生企业当期现金流量的增减。但是通过改变这种计量模式,企业的资本结构却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企业的融资能力和现金流都将会有较大提升,所以公允价值计量可以改变企业未来的现金流。使用公允价值模式并不会改变企业的价值,只是把企业的价值显性化,更好地体现了企业的真实资产和核心盈利能力。
总的来说,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选用公允价值模式会对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仍较为火爆的今天。企业这一会计政策变更造成的最主要影响是使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得更为合理,净资产和净利润都有所增加,对企业融资能力的提升有积极意义,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在企业使用成本模式计量时,资产的收益集中体现在最终的处置阶段,会对企业利润产生短期大幅度波动;而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时,资产的真实价值平均地体现在每一个会计期间,有利于投资者更好地做出合理的中长期投资。所以,企业在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方式上选择公允价值模式会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更有好处,我国也应更多地推广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上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鸣.投资性房地产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J].会计学习,2010(2):19-22
[2]李国军.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利润影响[J].
[3]侯晓红.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财会月刊,2013(1):64-65
[4]任月君.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选择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3(2):15-19
资产评估方法是实现评定估算资产价值的技术手段,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基本方法有三种,分别是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
1.市场法是指通过比较被评估资产与最近售出类似资产的异同,并将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整,从而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
2.收益法是指通过估测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并折算成现值,借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
3.成本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扣除从资产的形成并开始投入使用至评估基准日这段时间内的损耗,从而得到资产的评估价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
二、我国市场经济目前的概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和经济布局战略的调整,资本市场、产权市场进一步成熟,企业改制、并购,公司上市和跨国经营等经济活动大量存在并且频繁发生,企业间的资产流动和产权重组、企业的投资和融资等都将以多种形式和方式进行。尤其是我国2006年颁布了新的会计审计准则,使资产评估理论研究更加深入,把资产评估推向一个愈发重要的位置。
三、选择资产评估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
首先,选择资产评估方法应考虑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价值类型,即资产评估价值对质的规定性,也被称作价值内容。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评估标准形式表述的价值类型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重置成本、收益现值、现行市价和清算价格,这四个方面按照资产评估假设的角度表述,可以分为继续使用价值、市场价值和清算价值:按照被评估资产的使用状态,以及资产评估依据的市场条件,可以分为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按照不同标准所分成的价值类型都具有不同的意义,可以根据资产评估者的需要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资产评估的属性和特征。资产评估的三种基本方法服务于价值类型,并为价值类型提供有效的保障。所以,在资产评估时候应首要着重考虑价值类型。
其次,应充分考虑是否可获得所需要的数据资料。资产评估的三种基本方法都需要大量、充分的数据资料予以支持、进行分析。资产评估数据资料的搜集恰恰是评估人员在评估过程中耗时最长、最难以获取的。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尚不完善、信息数据库制度尚不健全,造成数据资料获取难度加大、真实可靠性较差,评估人员应根据获取资料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基本方法。
最后,应考虑被评估资产的性质,选取与之适合的方法。被评估资产中,有的是整体资产,有的是单项资产;有的是有形资产,有的是无形资产,等等,对于资产的不同性质,需要不同的方法,例如,一般来说,收益法更适宜于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
四、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资产评估基本方法的选择
虽然,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评估方法有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等,欧美发达国家应用得最为广泛的首先是市场法;其次是收益法;最后是成本法。基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状况,成本法是资产评估的首选和主要使用的方法,其次是收益法,应用市场法的地方非常少。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收益法和市场法也将在我国日臻完善和应用。对于每种方法,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评估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市场交易与投资决策。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参考以下标准对资产评估方法进行选择:
首先,应参照相关准则及规范的标准。例如,《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书(试行)》三十四条中指出:“以持续经营为前提对企业进行评估时,成本法一般不应当作为唯一使用的评估方法”;第二十五条中指出:“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根据被评估企业成立时间的长短、历史经营情况,尤其是经营和收益稳定状况、未来收益的可预测性,恰当考虑收益法的适用性”。显然,这些条款在对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并且在试图推广收益法和市场法,尽量避免在资产评估时向成本法“一边倒”的趋势。
其次,借鉴共识性研究成果的原则。价值评估方法选择的一些共识性研究成果是众多研究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基于价值评估实践的一些理论上的提炼,对于选择合理的方法用于价值评估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如以持续经营为前提进行企业价值评估,不宜单独使用成本法。如果企业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经营、收益状况稳定并有充分的历史资料为依据,能合理的预测企业的收益,这时采用收益法较好。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价 企业价值 综述
一、引言
公允价值计价的应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公允价值被认为是较成本计价更为广泛应用的计价模式。但事实上,直至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以及其他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才开始对公允价值进行积极研究,推动公允价值计量的迅猛发展。2006年,我国了全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积极靠近国际准则,全面引入公允价值计价方式。而在此之前,成本模式是我国企业普遍采用的计价方式。公允价值计价模式推出后,多数学者认为公允价值相比于成本计价对反应企业价值有更为积极的作用,但是公允价值计价的信息在报表中未得到完整披露、公允价值估价不准确以及易受管理者操纵抬高利润等问题也将对企业价值的反应产生影响。
本文将通过梳理国际国内对公允价值计价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的学术研究成果,探讨该计价方式对反映企业实际价值的有效性。
二、概念界定
(一)公允价值
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被定义为“在市场环境下持续经营的会计主体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以平等的地位自愿进行报表项目的交易”。新准则不再强调历史成本为基础计量属性,而是全面引入公允价值、现值等计量属性,其中主要在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下,资产和负债是在公平交易的情况下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计算。
(二)企业价值
关于企业价值评估值的理论方法有很多,企业价值的概念也现出不同的界定,包括账面价值、市场价值、内在价值和清算价值。本文采用修正后的托宾Q值作为企业市场价值的衡量指标,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与企业价值关系。
三、国际国内对公允价值计价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的研究综述
(一)国际上对公允价值计价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的研究
国际上对于公允价值的研究从上世纪90年代就已开始,诸多学者对公允价值计价进行大量理论和应用研究。研究结论主要分为两类,即公允价值计价与企业估价波动的相关性,和公允价值计价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披露的相关性。
站在决策有效性角度,Barth,Khurana.K和Kim,Robb等人等分别做出了不同角度的研究。
Barth(1994)研究认为,企业用公允价值对投资性资产(如投资性房地产)或负债进行会计计价而形成的会计信息更能增强会计数据对股价的增量解释力。而相比之下成本计价模式则不具备这样的优势。
Khurana.K和Kim(2003)对美国上市银行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由于银行的贷款和存款并不存在活跃交易市场,因此对贷款和存款进行公允价值估计时容易存在主观判断,影响公允价值信息的客观性。另一方面,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以在完善的活跃市场中获得客观的市场交易价格,因此,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信息具有很高的价值相关性。综上,Khurana和Kim得出结论认为,简单地将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进行计价并不能提高企业价值的相关性。
Robb等人(1996)对银行业会计信息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证明按照公允价值进行披露可以帮助投资者进行股价预测,同时可以增强会计信息对股价变动的解释力。同时,越是运营良好的银行,其公允价值计价的信息与股价的相关性越强,说明了证券公司以公允价值计价和股价之间的相关性。但是研究同样指出,这种相关性与市场对公允价值估值技术发展的成熟度息息相关。
Barth在2006年另一研究中提出,如果将企业估计的未来信息(即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计价模式)包含在财务报表中,则会产生与现在所反映损益信息不同的收益计量模式。并且这种包含预期计价模式可以为企业投资者提供更好的决策信息。
站在会计信息质量披露角度,Nelson,Mengle,Morris和Sellon,EricD.Hirstetal等人做了相应研究。
Nelson(1996)对美国200家商行进行研究,使用各银行1992至1993的年报数据,重点分析了这些银行的公允价值和权益市值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在这些样本商业银行中,以公允价值计价的贷款、存款和表外披露衍生工具等与权益市值布局相关性,而证券投资的公允价值则具想关性。这一结论与Barth(1994)的研究成果相呼应,然而局限在于,Nelson选择的是1992至1993两年间的研究数据,时间窗口较短。
Mengle(1998)提出,由于商业银行中以公允价值计价的会计信息更能反应企业金融资产和负债的价值,有助于银行根据市场价值的变动建立相应安全标准和管理措施,因此公允价值计价对投资决策具有很高的价值。此外,公允价值计价还可以避免管理层对会计报表进行盈余操纵,减少了会计信息的应用风险,相比于成本计价而言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Morris和Sellon(2003)指出,由于目前公允价值计价的市场环境并不完善,公允价值的股价存在缺陷,因此可能影响其计价的会计准确定。但尽管如此,与成本模式相比,公允价值可以反映企业的内在风险,有助于反映企业会计报表信息。随着估价技术的不断完善,金融市场的不断成熟,公允价值将在未来被更广泛地应用。
EricD.Hirstetal(2004)指出,公允价值的计价和披露对投资者非常重要,然而市场分析师在通过数据分析银行利率风险和收益状况时存在不同披露情况,这对投资者来说是有迷惑性的。作者指出,应该全面公开报表信息,尤其是辅助的披露,并指出公允价值计价方式对于收益好的企业更具解释力。
无论从决策有效性还是信息披露完整性方面,国外研究都已对公允价值进行了多维度探索,虽然公允价值计价仍存在如估值技术不成熟、不同企业信息披露有效程度不同等问题,但多数学者还是支持以公允价值来作为反应企业价值的计价方式。
(二)国内对公允价值计价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的研究
相比于国外学者,国内对于公允价值计价的研究起步较晚,仅从20实际末才提出这一计价方式。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加快,特别是新会计准则的颁布,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公允价值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为三方面,公允价值计价的理论研究,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研究,以及公允价值计价的应用研究。
理论研究方面,常勋(2004)提出,公允价值计价是一种复合计量属性,包含历史成本、重置成本、限制和可变现净值,而非仅仅是独立的新计价属性。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发展,公允价值计价逐步取代历史成本将成为一个必然。
对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研究方面,于永生(2006)从四个方面论证了公允价值计价优势。第一,资产、负债以公允价值计价与成本模式计价相比更具决策相关性;第二,公允价值计价的收益更具决策相关性;第三,公允价值计价对金融衍生工具最具相关性,甚至是唯一相关的计价方式;第四,如果要在会计报表中客观、真实地体现无形资产价值,需要依靠公允价值计价实现。
黄丽娟(2009)等人等运用Barth的模型,以中国13家上市银行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回归模型测量了样本银行从2006年第一季度到2008年第一季度上市银行以公允价值计价的金融资产、负债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对公司股价变动产生的影响相关性。并得出与结论,认为公允价值计价的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波动与其股价波动的价值并不具明显相关性,投资者并不能从公允价值计价模式中获得更多有价信息从而影响投资决策。
公允价值计价的应用研究方面,孙芳城(2002)指出,应当将资产负债表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记录资产或负债的购买成本;另一部分为新添资产或负债价值变动,以反映资产或负债价值随市价波动而变动的数额。两部分的数额变动就是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以此结合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计价模式这两种计价模式的共同优点,为投资者提供更具价值的会计信息。另一方面,在利润表设置上,孙芳城建议增加“已实现的资产置存损益”来表示企业的营业利润,增设“未实现的资产置存损益”项目代表未兑现的损益,并在财务报告附注中详细披露企业资产或负债用公允价值计价的相关方法及公允价值变动的形成原因。
总体而言,我国公允价值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方式也多借鉴国外已有研究,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对已有研究结论进行论证或补充。
四、结论
对于公允价值计价和企业价值间关系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从决策有效性和信息披露完整性方面对公允价值计价进行评价,并认为尽管公允价值存在估计偏差等问题,但仍较历史成本计价更能反映企业价值。我国自颁布新会计法则,引进公允价值计价原则后,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研究公允价值与企业价值关系。虽然起步较晚,但通过公允价值计价的理论研究、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研究,以及公允价值计价的应用研究,众多学者也对公允价值计价和企业价值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洞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相关实证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关于公允价值计价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究将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1]Barth M.E.Fair Value Accounting:Evidence from Investment Securities and The Market Valuation of Banks[J].The Accounting Review,1994.
[2]Barth M.E.Including Estimates of the Future in Today’s Finance Statements[J].Accounting Horizons, 2006.
[3]Gates.The Situation of a New Model about Financial Performance[J].The Accounting Review,1997.
[4]Mengle.The Feasibility of Accounting by Commercial Bank[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8.
[5]Morris C.S.,Sellon GH,Jr.Market Value.Accounting for Banks:Pros and Cons,the Economic Review,1991.
[6]Nelson K.Fair Value Accounting for Commercial Banks: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FAS 107[J].The Accounting Review.1998.
[7]Robb,Ramesh K.and S.Thiagarajan.Fair Value Disclosures by Bank Holding Compani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6.
[8]常勋.公允价值计量研究. 财会月刊,2004.
[9]黄丽娟,张佳梦.公允价值、资本充足率与金融危机.会计研究,2009.
[10]孙芳城,欧里平.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探讨.四川会计,2002.
关键词 资产评估 会计 协调与合作
一、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简介
(一)资产评估的含义及特点
资产评估就是对资产重新估价的过程,是一种动态性、市场化活动,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其评定价格也是一种模拟价格。资产评估是伴随中国市场经济改革而发展起来的,其业务涉及产权转让、破产清算、资产重组、资产抵押以及财产纳税、财产保险等经济行为,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资产评估具有以下特点:1、市场性;2、公正性;3、专业性; 4、咨询性。
(二)会计计价的含义及特点
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主要目标,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并随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阶段,主要有三个基本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 2、以会计凭证为依据。 3、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
二、资产评估与会计的联系
(一)会计信息是资产评估的重要依据
在进行资产评估的过程中经常会利用并参考会计信息,包括会计数据和会计方法。评估人员无论采用何种评估方法,会计信息都是资产评估专业人员进行资产评估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同时会计信息的质量还对资产评估的质量有重要影响。资产评估利用并参考会计信息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会计信息资料的准确程度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资产评估结果的质量。
(二)资产评估与会计都是以经济主体的资产为主要对象
资产评估是在会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许多概念源自于会计,且资产评估的很多工作与会计密切相关。资产评估对象的分类是简单的依据财务会计制度的资产分类划分的,资产评估在评估项目方面的阐述口径与会计是非常一致的,即资产划分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等。
(三)现代会计计量方法在资产评估中得到大量运用
资产计价方法有历史成本法、现行市价法、重置成本法等多种方法。其中:历史成本法是最传统的计价法,其余方法简称现代计价法。分析其特点,历史成本法具客观性和可验证性,长期以来世界许多国家的会计准则中都规定非货币性资产采用历史成本计价。但现在通货膨胀非常严重,动摇了会计关于币值不变的假定,历史成本法的弊端就自然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虽然在理论上现代计价法能更好地反映出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当期经营成果,但由于多种原因,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目前在会计实务中现代计价法还行不通。但是,在发生产权交易、变动时,必须以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交易的依据,显而易见,帐面历史成本不能反映资产价值,须采用现代计价法才能更真实地反映资产的现实价值。
三、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的区别
(一)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发生的假设前提条件不同
会计学的基本前提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而资产评估中的基本假设是持续使用假设、公开市场假设和清算假设。会计必须同时满足四个基本假设,而资产评估只满足其一即可。
(二)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的目的不同
会计学中的资产计价是就资产论资产,是货币能够客观的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量,会计学中资产计价的目的是为投资者,债权人和经营管理者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资产评估是就资产论效益,资产评估价值反映资产的效用,并以此作为取得收入或确定在新的组织,实体中权益的依据。资产评估的结果则是为资产的交易或者投资提供了公平的价值尺度。
(三)资产评估与会计中的资产所指对象的范围不同
对于资产评估的评估对象,资产是指为特定主体拥有和控制的能为其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会计计价的资产是指为经济主体拥有和控制的、能为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如,对一些自创形成的无形资产,资产评估可以进行评估,但会计工作中,只有在企业重组时才能对自创无形资产予以确认。此外,会计计价将开办费、待摊费用等也作为资产,而在资产评估中,只是以能够为特定主体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为评判标准,这样,一些过时的设备、无用的待摊费用的价值为零或者只有残值。
(四)二者的计价基础不同
资产评估得到的是评估时点的市场价值,在会计中资产计价依据的是历史成本。时点不同,资产评估的价值也会不同,而会计上账面原值不会改变。就资产评估而言,专业人员须对所评估的资产的市场行情非常了解,不可能用一个统一的评估模式来套用。对于会计计价而言,则更多是考虑历史成本。
会计师更注重历史成本而评估师更注重市场价值,这也是评估师和会计师在关注点方面的最大差异。会计准则中要求会计师必须准确记录建筑物成本,然后定期以折旧的方式将建筑物成本调整为期末净值,该处理方法是以建筑物日渐老化而丧失其使用价值为理论依据;而资产评估师则对其市场价值更感兴趣。在衡量企业各类资产的价值时,评估师和会计师有不同的看法。按照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要求,会计将取得各项资产时发生的实际成本作为入账价值,其依据为成本是实际已经发生的,有客观依据,也容易确定和核查,且数据比较可靠。而资产评估是为资产交易或者投资提供价值尺度,在资产交易市场比较发育,能够比较容易找到与被评估资产相类似的交易案例参照物时,对资产评估的计价大多采用现形市价法。现在,物价水平波动很大,时间越长,历史成本与现行市价间的差距就越大。
(五)二者的计价方法不同
在评估之前,资产评估专业人员需 要收集被评估资产各方面的信息,在获得详尽资料的前提下,对被评估实体价值再作出相应的判断。在评估过程中,往往要根据供求原则、预期收益原则和替代原则,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进行估价,它更多的强调评估师的判断,这也带来评估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会计计价则简单得多,只需要在原始账面价值的基础上进行核算即可确定资产的价值,而且这个价值往往是直接计算得出的,与市场价值存在一定差距,但在计价中也非常可靠。
(六)二者的程序不同
会计计价有较固定的程序和准则,根据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即使是对不同人员,如果是同样的工作,能够得到一致的结果;而资产评估就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自由度,对同样一项资产的评估,不同的人,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评估结果可能会有很大差异,这就要求资产评估专业人员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谨守职业操守,为客户和信息使用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四、关于促进资产评估与会计共同发展的思考
(一)改变会计报告格式,实行会计报表表内信息与表外资料披露相结合。
按照我国目前的相关规定,除上市公司在发行股票或者发生交易行为时需公布其资产评估及账项调整的资料外,有关资产变动、物价波动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等方面的信息,未纳入会计报表信息的范围。但是根据相关规定,要求会计报表附注中对企业会计报表中未能列示的重大的信息必须予以披露。根据以上的分析,会计报表无法提供企业真实的价值等方面的信息,所以,笔者认为,应该改进相关会计准则,用资产评估报告对现有会计报表的不足进行修正,即:改变会计报表格式,实行会计报表表内信息与表外资料披露相结合。这样,表内信息就反应传统的会计方面的信息,表外信息反映资产的评估价值,既不随意调整账面价值,又让报告使用者全面了解资产的价值。达到资产评估和会计计价的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让会计报告尽可能给报告使用者提供最充分且符合市场实际情况的信息。
(二)明确资产评估和会计计价各自的作用
由于会计的计价是遵循历史成本或者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加之谨慎原则的运用,因此会计账面数据低于现行市价,进而低于企业价值评估的结果是必然的。还有,当企业发生产权交易合作分立合并等业务时,完全使用账面历史成本作为交易价值明显是不合适的。
相对于政府管理、投资者及企业的内部管理需要而言,会计的计价方式应该是较适宜的,我们没有完全以市场价格来取代现行会计计价的理由。但是为保证产权交易具有公平性。我们不能无视资产评估的重要作用,甚至认为评估可有可无。
(三)加强评估界与会计界的协调与合作
资产评估与会计都是现代市场经济赖以正常运行的基础行业,它们尽管在遵循的理论、工作程序和方法上有各自的特点,新会计准则已经实施,会计与资产评估的联系将变得更加紧密,二者既相互依存,又需要相互合作和支持,达到共同更好的发展。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会计需要学习和研究资产评估,包括评估技术,并及时向资产评估界寻求技术支持;反过来,新会计准则也给资产评估界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比如,由于物价波动比较大,注册会计师在编制报表提取减值准备时,仅评账面历史价值无法准确的进行减值准备的测算,需要借助资产评估师了解资产的现值。当然,这也是对资产评估行业的挑战,所以,注册资产评估师也要抓紧学习并掌握新会计准则,尤其是会计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方面的要求,要研究和掌握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资产评估的具体规范和技术要领。可以大胆的说,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之间的联系将会是空前的。此外,资产评估师经常利用或者参考会计信息资料,比如: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大量的利用企业的财务报表、财务指标和财务预测数据等。当然,企业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自然会影响到资产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不管是会计计价需要利用资产评估的结果,抑或企业价值评估参考会计资料,都反映了资产评估与会计是有着重要的联系,随着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会计报表披露资产现值需求的提高,二者之间的联系会愈加广泛。因此我们应该加强评估界与会计界协调与合作,实现评估界与会计界的有效互动,促进各行业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杰.会计视角下的资产评估.2011.
[2]刘萍,徐泓.资产评估会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姜楠.资产评估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