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中德育重点

高中德育重点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13 16:43:1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中德育重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中德育重点

第1篇

1.体现人本德育

与新课改一样,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首先,以生为本,要求我们把尊重学生作为德育第一原则。近年来,许多学校积极尝试由学生自主设计德育活动并组织实施,由学生自主商定有关学习、生活的规则和规矩来约束自己等有创意的实践。于是就有了校运动会上,每一位学生都有具体的工作任务,而班主任却被邀请为“贵宾”去尽情欣赏运动会上学生的青春风采;一直是家长会主角的班主任成了与家长坐在一起的观众,在津津乐道地欣赏学生们的“成果汇报和形象展示”。如果我们长年坚持这些做法,教师尊重学生的意识会日益强化,学生在信任尊重的氛围中,其探究创造的潜能会得到更自由更充分的彰显,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就在相互尊重之中水到渠成了。

其次,以生为本,就要承认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的教育不能用一个标准一种模式来要求衡量个性各异的学生。我们要不断为学生搭建“人人都能行”的活动平台,让每个学生都能做出一件(个)自己认为成功或满意的事情(行为)。多元的人文化、个性化的德育评价,理应成为新课改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指向与追求。

2.实施生活德育

新课改十分强调教与学要面向真实世界,贴近学生实际。德育更应如此,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学生的日常生活处处有德育,事事有德育,生活是学校德育的丰富资源库。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生活中的喜怒忧乐,学习中的酸甜苦涩,从他们丰富鲜活的生活经历中提炼德育的内容,探寻教育的契机,达到育人的目标;我们要更多地从学生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中捕捉德育的切入口,找准德育的突破口,让学生明理、动情,由信而服,由服而行,行而有果,学生做人处事的规矩、道理、习惯便在生活德育的过程中懂得了、做到了,自然会产生入脑入心,终身享用的德育感受。

3.落实细节德育

细节是什么?细节就是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温馨的问候,一双关爱的眼神,一声感人的鼓励;就是关好别人忘了关的水龙头,就是举手之劳的“你丢我捡”;就是做好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细枝末节,就是从人人时时必须做又往往忘了做或不屑做的身边小事做起。德育从细节抓起,就是从高中生的生活学习习惯做起,把教育的细节变成一种生活,一种充满爱意的生活,这是一种思想境界,也是一种道德的境界,更是一种快乐的人生境界。

4.注重体验德育

和新课程的要求一样,德育必须由以往的单向灌输转化为主体参与式的实践体验,由以往只注重外表形式转向更注重过程,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亲历体验,以及由体验而获得的生动真切的感悟。回想一下我们学校开展了那么多的教育活动,学生以主体的角色参与的有多少?参与的热情和深度有多少?在参与中的体验感受怎样?活动过后能在思想情感世界上留下痕迹的又有多少?比如,许多学校都做的保护母亲河教育活动千人签名仪式,领导讲话号召了,学生代表上台慷慨表态了,接着学生们在一幅幅长卷上签了名,活动结束,隆重热烈场面新闻媒体报道了,然而学生体验到了什么?有的话就是道德是空泛的,是可以表态承诺而不去做的。

5.拓展校本德育

校本课程是以学生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学生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构建的课程,利用校本课程实施德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地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是校本课程的“灵魂”。正如吕型伟在《人心不能变冷——关于德育的思考》一文中指出:“人文精神是培养优良道德的沃土。离开人文精神,孤立地抓德育,犹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其次,校本课程关注学生的现实需要,易于隐蔽教育意图,淡化教育色彩,有利于提高德育实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

例如,甘肃省积石山县积石中学为了使学校德育工作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克服德育教育的随意性、盲目性,实现高中德育教育的规范化、序列化,更好地体现地域和民族特色,增加德育教育的亲和力,尝试开发了《积石中学德育校本》。校本结合学生的年龄和成长特点,确定了高中三年的德育目标:高一年级以“适应教育”为支点,致力培养合格的高中生;高二年级以“发展教育”为支点,以“陶冶情操”为目标,致力培养成熟的高中生;高三年级以“理想教育”为支点,以“人格健全”为重点,致力培养优秀的毕业生。在这一宏观德育思路设计的指引下,从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实情出发,利用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不断挖掘民族文化的宝贵精神内涵。

第2篇

首先、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常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形成良好个性、激活创造力的需要。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必须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培养。不应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该通过大量学生自主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实践,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语文能力。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

再次、把握母语学习的特点。

1、充分利用语文资源,拓宽学习空间。学生学习语文,并不是从零起点的,特别是口语能力。学生对语文的接触并不限于语文课堂内,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能把学生束缚在“课堂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社会交往,以及各种传播媒体等,都能够学习语文。学习语文的资源和运用语文的实践机会可能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吕叔湘先生在拨乱反正之初就第一个站出来说:“十年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更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2、学习方法上,强调实践、积累、感悟、熏陶。吸取母语教育研究的新成果———“母语习得论”。学习母语,有两条渠道:一条是在母语环境中,通过模仿和练习,无师自通地掌握母语,学术界称为“母语习得”;另一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课本,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母语,称为“母语学得”。学龄前儿童掌握了口语,就是通过习得这个途径。入学后学习母语书面语,走的是学得之路。不能只重学得,忽略习得。

另外、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还体现在遵循汉字、汉语的自身规律上。

第3篇

朗读质量整体水平不高的原因与不重视有关,当然,归根结底还是考试制度没有对朗读的水平测试。其实,朗读对于语文学习有着重要作用。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水平,深刻理解文本内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琅琅成韵的朗读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种基本方式。吟咏朗读可以感悟文本真谛,可以领悟作文之道。领会文本、倾注感情的朗读,可以形象逼真地塑造人物的音容笑貌,可以身临其境般地领悟出人物命运的坎坷沉浮。

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朗读质量?首先,教师要尽量安排时间多让学生朗读,同时要鼓励学生通过各种现代科技手段来学习朗读,积极培养爱朗读的习惯。其次,教师要尽量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通过激情而优美的范读诱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同时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朗读。第三,通过灵活多样的朗读形式来增强朗读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增强信心。第四,通过互动评价的方式来鼓舞学生的朗读志气,使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支持与满足,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当然,每个真正想要提高学生朗读质量的语文教师,定会想出许多方法来培育学生的朗读兴趣,努力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

二、课外阅读数量少,阅历贫乏

积累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大量的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水平,提高阅读能力,同时可以开拓视野,丰富精神生活。俗话说“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个高尚的人对话”,这种对话能够加深对于整个社会的认识,同时有着某种精神引领。为此,我们必须重视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对于人生阅历的增加有一定的作用,但学生更要走向社会,从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去丰富人生阅历,这其中进行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丰富人生阅历的好方式。

可扪心自问一下,我们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没有?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重视没有?很显然,现状是失望的。我们很忙,忙得连周末都搭上了。我们与所有的高中学生一样,每天起早摸黑在学校、家庭“两点一线”中为高考奋斗。我们不停地在题海中畅游,忘记疲劳也耗尽精力,我们的时空已被繁重的生活分割成一个个片段,在碎片化的生活里,阅读又如何完整的投入。我们完全可以为不阅读少阅读找到理由。可如果连我们都不阅读少阅读,还怎么让学生去进行课外阅读;我们自己都不能深入生活走向社会,又如何让学生去进行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真是矛盾!然而我们要明白,外部环境再怎么不理想,还是要重视课外阅读,要尽可能多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朱永新曾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如果我们不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那么他们怎么在精神上真正长大。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要想获得一种见解,首先就需要劳动,自己的劳动,自己的首创精神,自己的实践”,为此我们必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才能从实践中获得真正的见解,才能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三、标点使用不规范,行段不分

高中学生的标点知识明显不足,一部分原因是教师未能正确认识标点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在高考取消对标点符号的专门考查后,对于标点知识的系统讲解与复习不复存在,以至于学生未能全面系统地掌握相关标点知识。其实,标点对于文句的理解、文章内容的体现、感情与语气的表达有着重要作用,特别在应试写作中,标点用错不但会给阅卷教师带来不好的印象,而且有时会产生信息误差,影响文意的正确表达。标点虽小,但承载的作用却不小。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标点教学的具体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师也基本能按着课程标准对学生进行指导,但这种指导还不够深入。笔者曾编辑过一些发表全市教师文章的内部刊物,在筛选稿件的过程中发现一些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师对标点的掌握还不够全面,特别是引号、冒号、破折号等的掌握还不够到位,甚至有用错现象。而高一学生确实在标点运用上存在许多不足,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全面掌握标点知识的前提下,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要多强调标点的正确使用,对经常出现的一些标点错误要及时纠正,努力提高学生运用标点的能力。

四、作业书写不端正,错别字多

高中语文新课标对于书写方面的要求没有相关条文。到高中,如果还在强调文字的书写,要学生练字是说不过去。但学生整体书写能力较差也是一种现实,如果高一再不要求学生注意书写的规范、整洁、正确,那么不堪入目的字迹以及随处可见的错别字就有可能伴随一生。这年头外出听课,一些年轻教师的课,不但板书少,而且字写得好的不多,有时甚至出现错别字。我想这也是多年来轻视书写教学的后果。

第4篇

关键词:科学管理;合理设置;优化师资;灵活考核; 展现个性

新课改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开设了选修课。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概念、功能定位等均作出了阐述:“所谓选修课程是指那些为了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也就是说,选修课既要充分考虑学生兴趣,又要顾及学生的实际需求。选修开设的设想是很好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并未完全落实。究其原因,在教学管理、教师教学、科目设置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

一、美好的设想,芜杂的现实

1.教学管理不当,统选代替自选

选修课的设计,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

和实际水平。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选修的科目繁多,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力求多方面、多层次发展学生的能力。这就明确告诉我们,选修课不是必修课,当然也不是简化版必修课或备考复习课。

但从实际教学来看,许多学校及教师显然还没有完成这个观念的转变,或屈从于现实的一些因素而忽略了选修课。

一方面,在选修课的教授过程中教师由于自身的原因没能展开有效地教学。选修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知识面是一个更大的考验。在我们的中学讲台上有许多学识渊博、风格突出的优秀教师,但不可否认的是还有一小部分老师在知识储备、个人魅力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加之对选修的认识不到位,教学思路没及时转换……方方面面的原因,致使选修没能上出选修的效果。

更重要的一方面,校方在对选修重视程度不够而高考的现实压力又增大的情况下,有意无意地向必修倾斜,压缩选修课时。选修的开设在师资、校舍、经费等方面都大量需要投入与精心的安排。许多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可能条件不具备,无法充分挖掘选修教材真正落实“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拓展与延伸”的任务。这都尚在情理之中,或可理解。但是,事实上是许多有条件的学校没能充分认识到选修课的重要性,因而在实际教学管理中没有去落实。

新课改要求高中实施学分制管理,学生修满144个学分即可毕业,其中包括116个必修学分、28个选修学分。这个规定使学校教学自增大,可以根据本校实际开设课程,自己组织考试。在目前还是“高考指挥棒”起作用的情况下,不排除有学校随便开设选修课程,敷衍考试,而把精力集中在对付高考的情况出现。目前很多学校的做法是:凡考则教、不考不教、为考而教。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很多学校都形成了这种急功近利的教学思路,在这种情况下还何谈学生自主选择?选修课的开设还是考试说了算,课标、课程计划在教学实际中失去了实际的约束力和指导性。于是乎,学校“统一选修”、上级“指定选修”等“团结一致”的局面就出现了。

这种局面的出现除了受控于高考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教学管理上的避难就易。“统选”、“定选”,学校可能开设最多不超过三个系列的选修课,便于管理和教研,学校也不必担心教学场地和师资方面的问题,学生也不用选择,教师不变、班级也不变,只要承担不同模块教学的教师轮流来上课。但是,学生的自主选择体现在哪里?这与必修有什么区别?不同的不过是个名字而已!选修竟成了“学校选+学生修”!

2.科目设置不丰,选修结构单一

高中所承担的还是基础教育、知识普及教育,它属于大众教育而非精英教育。我们的学生,并非都能跨入大学校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要走入社会的。在必修课重知识、理论教育的前提下,作为补充和拓展的选秀课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分流的事实以及现实的需要,开发出适于各类学生的选修教材。

课程研究专家认为,从内容上可把选修课分为学术性选修课、职业性选修课和趣味性选修课三类。但是目前我们的选修教材,很明显是倾向于学术性的。有一些具有较强趣味性的科目,例如《影视名作欣赏》、《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演讲与辩论》,直接就在“统选”“定选”过程中被“枪毙”了。甚至可以大胆的推测,恐怕学生从来都不知道待选科目里还有这些。职业性选修课就更不用说了。

总的来说,学术性选修课开设过多,趣味性选修课太少,职业性选修课设置受到严重忽视。

3.教学时间不足,效果难以保障

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在高中的第一学年开设选修课,即采取了上完必修课再开设选修课的做法。而老师们普遍反映:必修教材内容多,时间紧,很多课文讲不完。一般来说,完成必修教学要一年半,即到高二上学期结束,高三又要紧锣密鼓的进行复习,因而选修的实际教学时间不过一学期,教学时间大大压缩,教学效果又如何保障?按说,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素养,这些选修算不上多,甚至还远远不够。但是,鉴于在高中紧张的教学时间内,保障必修学习成果的前提下,选修教材大瘦身就成为了必然。

当然,选修刚开设不久,该怎样教,该怎样管,确实也需要给各学校和广大教师摸索的时间和空间。

二、粗浅的建议,热切的期待

1.师资资源应优化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尤其是选修课的开设,更是要求教师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诚然,对于这样的要求和考验,广大教师应该积极面对,力求不辱使命。但是,教学任务繁重,选修备课量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与其让老师们疲于应付、人人开课,不如量才而用、发挥各人所长,实现人才的优化使用。

校方在综合考虑学校资源和开课时实力的基础上,开设几门公共选修,做好自主选课的安排,让学生根据喜欢的课程和喜欢的老师自由选课。

让专人负责专门的选修科目,让学生跨班级自主选择!这种安排,对教学场地和时间安排有更高的要求。虽然有这样的一些不便,但是,它可以更大程度的实现学生“学我所爱”的愿望,并且可以从不同的老师那里获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领略不同教学风格。这种形式与大学选修有几分相似,但毕竟学生层次有别,在教学过程中上还是要采用适于中学生的教学方法。

2.开设选修要科学

一是“抓牢核心为主、满足个性为辅”。

首先保证把那些在语文基本素养中较为核心的课程开足开好,如《唐诗宋词选读》、《写作》、《现代散文选读》《先秦诸子选读》等,后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学校师资的可能,设法多开设其他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个性发展需要。

二是引导正确选择,保证平衡与系统。

选修课固然以学生的选择为主,但在选择中应注意引导保证选择的平衡性和系统性。首先注意类型的平衡,避免某一类型重复。例如以文言文学习为基础的、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的、侧重于实用的,考虑选择其中一两个模块即可。其次注意知识的系统性,避免知识构架残缺。例如选修诗词应考虑古代、现代、当代几个阶段的选修模块,以构成较为完整的诗歌发展的脉络 。

3.考核方式应灵活

第5篇

一、“士贰其行”中“行”的读音

《诗经・卫风・氓》(高中第三册)中“士贰其行”的“行”应当读“háng”,理由如下。

首先,这是韵脚决定的。这一节的诗句为:“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显然,汤、裳、爽都是ang韵,行也应如此,才能够章节和谐。

其次,这是词义决定的。行,是品行的意思。现代汉语“行”如按“品行”解释应该读xíng,但是这一义项在古代却读háng。“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景行”为“大道”的意思,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汉语大字典》解释“行”,在读音háng下的第一个义项就是“道路”。而在一些旧版词典中,“景行”之“行”的注音就是háng。

再次,上古没有舌面音。根据章炳麟、黄侃等众多学术大家的考证,上古是没有舌面音jqx的,到了近古的元、明时代,才从舌根音gkh里分化出舌面音jqx。这样的话,凡现在声母为jqx的字在上古都在gkh里,如“柜”本来声旁是“巨”,但却不读jù而读guì,“壳”既有qiào的音又有ké的音等等,所以《诗经》时代的“行”应该读háng。

如果以上说法成立的话,自然而然就会牵扯出本节“极”和“德”的读音来。或者,它们和“汤”“裳”“爽”“行”为同一韵脚,但由于语音经过几千年的变化已十分复杂,并且现代汉语中这两个字又无其他相应的读音,所以只好作罢。但是“行”却不同;或者,只是它们二者押韵,与前边的韵脚无关,本节诗在这里又换了一次韵。

二、“三年释其征”中“征”的释义

《勾践灭吴》(高中第一册)中“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课本注释:政,通“征”,指赋税徭役。而《勾践灭吴》下文又有:“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收,征收。这样,问题就出来了。“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的意思是:十年都没有向老百姓征收赋税,这样,老百姓家里都存有可以吃三年的粮食。十年免税是对于每个国民的普遍政策,而“三年释其征”、“三月释其征”又是特殊的抚恤政策,因此,就不存在“免除三年或三月赋税”的必要。所以,“三年释其征”、“三月释其征”中的“征”是不是只指“徭役”而不含“赋税”?但是《古代汉语词典》解释“征”是“赋税”和“征税”的意思,没有“徭役”一说。《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在解释这两句中的“征”时说,征,指徭役。这种说法就比较合理,但又和词典产生了矛盾,而笔者认为还是采用这种说法好。

三、“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的翻译

《勾践灭吴》(高中第一册)中的“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这句的翻译有多种答案。“……庶子死了,免去他家三个月的徭役(多译为赋税徭役,上段已作讨论),并且也一定像埋葬嫡子一样哭泣着埋葬他”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按这个翻译的口气来推断,哭泣埋葬支子的应该是他的父亲。而嫡子也好,支子也罢,他们都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感情都是一样的,不存在厚此薄彼的事,所以,这种“哭支子如嫡子”的翻译显然于理不通。那么,究竟是谁在“哭泣葬埋”呢?如果承上文“免去他家三个月的徭役”,主语应该是“官府”或者“勾践”,那么这里的“其子”就不该是“嫡子”而是“自己的儿子”。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必哭泣”这句之前是“冒号”,是对“当室者死”和“支子死”两句的总括,所以这句应该理解为,不论是当室者死了,还是支子死了,官府或勾践“都一定像自己的亲生儿子死了那样哭泣着埋葬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翻译为:“勾践哭泣葬埋他们,和自己的儿子一样。”基于让勾践亲自去各地埋葬是不现实的,不是怀疑他的诚意,而是客观条件制约,他不可能处处都去、家家都去的,所以这句主语采用“官府”也就是“当地官员”比较好。

四、“所守或匪亲”中的“匪”通不通“非”

高中语文第五册教材在注释李白《蜀道难》中的这句时说,“匪”通“非”。“匪”本来就有“不是”的义项,没必要通“非”。《古代汉语词典》等很多词典都这样解释。常用的成语“匪夷所思”就是典型的例子。奇怪的是高中语文第三册《氓》“匪来贸丝”的课下注释直接将“匪”解释为“不是”,出现注释不一的现象。翻阅很多古典文学作品集,对这一“匪”字都没有作通假解释。

第6篇

1.作业、测试卷、教材同步辅导、高三复习资料等教辅用书不配套

看看省编的同步辅导资料,学生普遍反映上课基本听懂,但资料中很多题目偏难学生不会做。仔细研读其中一些题目,窃以为教辅用书依然停留在原教材的套路上,与所学内容脱节。教师们感到,难以找到适合新教材和本校学生的辅导用书和配套练习。

2.教学设备陈旧和实验器材缺乏

新课程中有关实验装备有很多更新,但学校实验室还没能跟上,导致教材和实际实验脱节。尤其是许多新设置的实验内容。真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相信许多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慨:实施好新课程,任重而道远。新课程,想想是好,做做是难,要想爱你真的不容易。

二、如何进行探究性教学

新教材特别强调学生的探究活动,增加了许多探究性教学内容,要求用生物原理和研究方法去解决一些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其用意何在?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探究性教学方式对教师自身的执教能力而言是一个挑战,一是不习惯这样的教法。二是怕费时费力,如果探究活动课时少花了,可能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如果花的课时太多了,过多强调学习体验,又会觉得效率太低,疏于其它知识的落实和巩固。探究性学习方式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这本身也是一个传统的薄弱环节,或者说大多数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本身就很低,要想提高学生的能力,取得比较好的成效,还得要花较多的时间。教师要习惯于这样的教法,学生也要习惯于这样的学法,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些教师这样认识,让学生探究,教师讲的时间就少了。有时感觉让学生探究太浪费时间,半天还得不到应得的结论,教师干脆把结论讲了算了。新教材设计了许多科学探究、小课题研究案例,一般学校对这些资源没有很好地实施与利用。一则因为学生课余负担很重,忙于应付作业;二则社会、学校、家长对这方面的意识欠缺。从而使学生的科学探究、小课题研究留于表面。教师在教学中有口难言,也只能处于应付状态,无法真正地按课程标准落实到位。

在教学的探究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我也得出了如下的收获:

1.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生物教学的开放性,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善于发现、肯定、总结学生学习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鼓励肯定,并将这种闪光点转化为学生学习的持久动力。我在所带的6个班中,学期初成立了生物兴趣小组,鼓励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对于教材中的活动建议性的实验以及课标未要求的实验,鼓励生物小组的同学去做,并且自己准备实验材料以及用具,自己配制所需试剂,不清楚怎么配,建议他们上网查找信息。这一尝试,大大锻炼了一部分同学的动手能力及敢于探究敢于实践的能力。

2.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验、互动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民主、和谐、鼓励、信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多种形式的体验中,这样才有利于师生在探究、交流中互动学习,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例如在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节中,利用分组学习,分组实验,学生自己分析图表,明确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通过动手操作显微镜观察检测花生种子中是否含有脂肪,我大胆放手,支持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无定法,教师要探索有利于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高一生物必修一第5章第3节细胞呼吸时,我让学生思考农业生产中适时的露田、疏松土壤等措施的实质是为了什么?粮食储藏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使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相联系。

第7篇

关键词:互动环境;教学模式;教学情趣

中学音乐是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丰富我国教育内容的重要方式。在素质教育的推行之下,为了促进中学音乐能够更好地熏陶学生的心灵,并为学生营造一种学习人文气息,就需要在新课改的教学环境下优化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索高中音乐教学新路子。

一、新课改下的高中音乐教学的优越性

1.新课改下的音乐教育着重于音乐赏析

音乐是润泽心灵的甘露,是情感流淌的乳汁,更是心灵洗涤的良药。高中是学习任务繁重的三年,也是学习压力较大的阶段。所以,新课程改革下,为了减轻学生学习压力,释放学生心灵,赢得更优质的学习效果,就要强调音乐教学,发挥音乐欣赏舒缓心灵的有效作用。因此,在新课改下,高中音乐教学也更强调乐曲赏析的作用。

2.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

音乐是哲学的、是智慧的,也正因如此,它便成为启迪学生智慧的有效方式。音乐本身是一个思维构建的过程,其创作的整个过程都能带动大脑的每个活跃的细胞。所以,当学生在欣赏乐曲的时候,就能够畅游于音乐的旋律之中,使学生的大脑发生联想、产生幻想,从而在这种畅想的过程中推动大脑的活跃程度,进而也开拓了学生的心境,启迪了学生的智慧。

3.新课改下的音乐课程能帮助学生热爱学习

高中音乐课程是高中教学的组成部分,也是高中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它也是高中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当学生热爱音乐教学时,也能够对其他教学科目起到一定的渗透作用,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因此,新课改下的音乐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热爱学习,进而使学生学习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二、新课改下的高中音乐教学的优化措施

1.提升音乐教师素质,营造音乐互动环境

教师是开展音乐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良好的音乐教育、音乐赏析,可使学生的心灵纯净,大脑思维丰富,开拓自己的想象力。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音乐的作用,首先就需要引进一批专业性的音乐教师,使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专业的音乐知识传授、音乐乐趣领悟。另外,还可以在提升音乐教师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作用与引导作用,开展一些音乐互动活动。如一段音乐、一个动人的故事。如此,就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积极地介绍音乐,并研发音乐背后深邃的故事,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活跃的音乐课堂氛围中感受音乐气息,体验音乐背后那动人的、让人振奋的身影。

2.创新音乐教学模式,强调音乐旋律赏析

音乐可以调节紧张、单调的生活,使人的神经得到放松,有益于健康。音乐可以给人听觉以愉悦,净化人的灵魂,使人的神经得到一种高度的享受。所以,为了更好地彰显音乐的作用,就需要创新高中音乐教学模式,强调音乐教学赏析作用的同时,也要求体现学生是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的艺术,同人交流的艺术。”所以,在新课改进程中,为了实现中学音乐教学的素质之路,不仅需要创新音乐教学模式,强

调学生为教学主体,还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加强音乐赏析能力的培养,让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学生心灵的渴望,从而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音乐甘露的润泽,促使中学音乐教育走上素质教学之路。

3.利用音乐教学情趣,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音乐教学情趣,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就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所以,在音乐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进行多样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音乐课堂教学,就可以在课堂上在传授一些音乐基础知识时,构建乐趣的音乐教学课堂,从而在提升音乐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感染其他学科,进而学生也就有了更充沛的精力参与其他学科的学习过

程,也就更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音乐教学是高中学习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担任着释放学生压力、灌输心灵养分的重要角色。所以,为了能够发挥减轻学生压力、启迪学生智慧的有效作用,就需要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不断优化音乐教学模式,不断探索音乐教学新方式,从而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实现音乐课程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参考文献:

[1]刘虎.如何上好高中音乐欣赏教学课[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5).

第8篇

关键词 教育理念 教材 比较

【中图分类号】G633.91

2004年美国麦格劳-希尔教育集团出版了高中主流理科生物教材Biology Dynamics of Life,该教材的中译本《生物・生命的动力》于2008年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我国现行高中生物教材有苏教版、人教版、北师大等版本,通过对比阅读,发现美国教材与我国教材(以人教版为例)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笔者试图总结两者的主要差异,呈现美国教材编写比较好的地方,以供相关研究者和普通生物教师借鉴。

1 编写教材的教育理念不完全一样

我国生物学教材的主要编写理念是STS,即科学、技术、社会。STS研究和STS教育始于60~70年代西方国家。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带来了经济发达、社会繁荣、人们生活幸福,但与科学技术发展有关的重大社会问题(如环境、人口、能源、资源等)也随之不断出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STS应运而生。强调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关系;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中的应用;重视科学的价值取向,要求人们在从事任何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创造时,都要考虑社会效果,并能为科技发展带来的不良后果承担社会责任。

美国教材中渗透的教育理念主要是STEM,也即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教育计划起源于美国,最初主要适用范围是全美高校,是一项鼓励大学生主修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计划,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科技素养为目标[1]。自2007年起,美国开始探究基础教育阶段的STEM教育,经过约8年的推广和实践,这一教育理念在美国基础教育阶段日趋成熟。这一教育理念的最主要内涵在于重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整合,提高学生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当前国际上都具有一定影响力。

由此可见,美国的教育理念更强调生物学科与工程学实践相结合,而我国没有明确提出这一要求。加之我国高中教育更多是围着高考的指挥棒在进行,重知识而轻实践,最终的效应可能是美国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更强,综合能力更强。因此,如何借鉴国外一些STEM优秀的课程资源,结合我国实情,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生物学STEM教育资源,值得进一步探究。

2 美版教材多图片

2.1 美版教材中图片数量更多 如中册第六单元第17章《孟德尔与减数分裂》总共有36幅图,达到1.33幅/页。其中的图片有的是实物照片,比如教材第487页显微镜照片下的染色体图;有绘制的示意图,如第491页的减数分裂示意图。实物照片包括的内容很多,有植物、动物、微生物;或自由奔跑,或静静觅食;或是挂满枝头的鲜红番茄,或是颗粒金黄的玉米。图片清晰,立体感和画面感强,具有很好的带入感。加之全书彩色印刷,真正让阅读变成了一种享受,学习科学也变得趣味盎然。

2.2 美国教材的插图的构图比较巧妙 美国教材中多用“大图”,一幅图片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可以从多维度呈现知识点;主图与副图的配合使用,使知识呈现得更加清晰;真实图与模式图的配合,如细胞有丝分裂部分,页面左边是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四个时期的模式图,右边对应着相应时期的彩色光镜照片图,便于让学生了解真实与抽象,利于学生以后识图;局部图与整体图的配合,如细胞结构一节,介绍细胞器层层深入,从细胞,再到内部的某个细胞器,再到细胞器的内部结构,这种构图利于学生建立局部与整体的联系,同时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思想;平面图与立体图结合,让学生从不同维度看问题,更容易理解知识本身。

就插图而言,我国教材还可以增加适当数量的图片,在构图和选图等方面也可以再作改进。笔者认为可以引入一些生活化的图片,更接地气一些;注意图片局部与整体的联系;实物图与抽象图的结合等等。

3 学法指导-学习卡制作

该书很多章节正文之前都有一个“折叠式学习卡”的制作。例如第十七章第一节《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一节的学习卡制作(图1)。

图1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学习卡

“折叠式学习卡”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制作本节的学习卡,二是如何运用制作好的学习卡。且不同章节的学习卡制作形式并不完全一样,使用方法也不尽相同。笔者认为学生通过学习卡的制作和应用,可以很好掌握相应小节的核心概念,知识的区别练习。学习卡呈现的内容就像一个提纲。如果能坚持完成每个小节的学习卡制作,将所有章节的学习卡连起来就是一本书的知识要点,可以方便学生复习。

通过制作和应用学习卡,它教会了学生一种学习方法,可更深远影响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动手能力。以后学生遇到不同的实际问题时,会条件反射一样,抓住问题的要领以及很快形成如何解决问题的思路。教育者一直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然而我们的课本中很少有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方面有待改进。

4 重实践

美国教材中实验内容较多。从种类上来讲有技能实验、迷你实验、设计实验、调查实验、网络生物实验等。不同类型实验,设计目的不一样,操作环节也不同。

同一种实验,目的不同。如同样是技能实验,《真核细胞的结构》一节的技能实验目的是解释数据;《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一节的第一个技能实验是为了得到结论,第二个技能实验是观察和推断;再如《细胞的生命历程》一节的实验目的出于对数据的解释。但每个技能实验的最后部分内容都是“理性思维”,目的在于对相应实验目的理解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知原理,更强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迷你实验小而精巧。如《物质跨膜运输》一节的迷你实验目的是研究渗透,我国课本相应章节在开篇也出示了渗透装置(烧杯中装清水,倒置漏斗里装高浓度蔗糖,半透膜将漏斗与清水隔开的装置),但没有具体化半透膜的问题,也不能直观说明漏斗中蔗糖是否有进入烧杯。美国教材这个实验设计得更简单,但更形象。先是制作了一个细胞模型(塑料袋中装入淀粉后扎紧袋口),塑料杯子中装碘液,然后将塑料袋置于塑料杯中,观察淀粉和碘液的颜色,24小时候再观察二者的颜色,回答哪些分子穿过了塑料袋膜并说出依据;同时提出“将塑料袋膜看作是选择透过性膜是否恰当?并作出评价”。本实验是个小实验,但相对于人教版教材中的实验来讲更简化,比如用塑料袋充当了半透膜,便宜易得,用淀粉与碘液的显色反应,能直观说明淀粉和碘分子是否穿过了半透膜。

美版教材中的网络生物实验用了很大的篇幅,往往是比较重要的实验。这种实验包括实验准备、实验步骤、分析与结论三个板块,大体和我国教材实验差不多,但是多了“网络”这个环节。一是学生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公布于网页/internet_lab;二是让学生对网站上其他学生同实验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拓展自己的图表。借助网络,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利用网络平台上数据,完善与改进自己的成果,通过互联网实现了资源交流与资源共享。我们也讲多媒体和网络引入到日常的教学中,但笔者觉得我国很多学校没有真正将这些技术融入到教师日常的教学和学生的日常学习中来,比如我们的计算机课,是单纯的教授计算机相关的一些知识,人教版生物教材上也有一些知识拓展的网站链接,但真正去了解的同学几乎没有。因此能不能将计算机学科和生物学科做一些学习任务上的连接,比如利用计算课完成生物课本上的网络内容,或者完成物理数学上的作图内容,学生在解决非计算机学科的问题时,就很好的利用了计算机这个工具,可能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实验种类,内容,所占篇幅来看,美国教材更注重实践,这与其教材的编写理念具有密切的关系,因为STEM更强调学科知识与工程技术的结合。人教版教材在实验这一块相对较少,但是人教版选修教材介绍的了许多生物工程技术,因此如何充分利用选修内容,将实践内容加入到学生日常课程中来或者教师研发与课程配套的实践内容,就显得相当重要。

除了以上的几点大的差异之外,美国教材在知识的系统性,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单元标准化测试题目的开放度等也与人教版教材存在一些差异,都值得生物教育工作者仔细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