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13 16:43: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传统文化的兴起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传统元素 民族文化 时代性 企业形象
优秀的企业形象设计是企业的宝贵无形资产,它对企业内部管理和对外经营的影响和作用巨大而深远。如IBM、松下、丰田、三菱、福特、西门子等,都莫不如此。实践证明,不重视企业形象,即使有优质的产品和良好服务,也难于在竞争中取胜,甚至可能失败。国外推行CI战略,进行企业形象设计,已有多年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我国的企业应该结合我国国情和文化传统,认真的向他们学习。要将其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推动我国的企业形象设计的前进步伐。
中国传统设计元素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辉。如何认识传统造型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使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在"国际设计风格"潮流之后,开创多元化的设计潮流,是新一代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在对传统艺术表现方式的理解基础上,传统的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更富有时代的特色。
一、传统文化元素的概念及其在现代企业形象设计中的运用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构成体系。中国传统文化是针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中国文化的渊源和传承下来的客观存在的文化遗产。而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出有代表性的东西我们就可以称之为传统文化元素。究竟有哪些东西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呢?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形成了渊源流长的文化知识,传统文化元素自然也包罗万象: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秦砖汉瓦、京戏脸谱、皮影、中国漆器、汉代竹简、甲骨文、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如意纹、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凤眼、彩陶、紫砂壶、中国瓷器、国画、敦煌壁画、石狮、唐装、筷子、汉字、金元宝、如意、八卦等。
企业形象设计是有目的的策划,企业形象设计是这些策划将要采取的形式之一,在企业形象设计中需要用视觉元素来传播设想和计划,用文字和图形把信息传达给受众,让人们通过这些视觉元素了解设想和计划,这才是企业形象设计的定义。在企业形象设计中基本元素相当于你作品的构件,每一个元素都要有传递和加强传递信息的目的。传统文化元素包罗如此之广,正是设计师们吸取营养的沃土,对企业形象设计有着深刻的启迪和借鉴作用。而在我国有着这么深厚的文化背景下,设计师从中获取的设计源泉也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
二、传统元素与企业形象的关系
传统文化元素是实现企业形象本土化战略的途径。企业形象设计的传统化就是指从创意到执行,从图像到文案都尽量采用传统元素,使之与当地文化背景相切合。即作为一种文化机制可以使文化圈对外来文化起到选择作用和自我保护作用。宝洁公司曾经做过一个佳洁士牙膏的电视广告来树立企业形象,展示了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形象,从垂髫孩童到白发老人,从乡村农妇到城市情侣,一个个都在镜头前露出自己的微笑,表情各异,而笑容同一,都显得健康自信。这里的“微笑”元素的运用,就是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以礼待人的深刻理解,含而不露地传递了佳洁士致力服务中国百姓的企业追求。与此相反,2003年的“丰田广告风波”就表明,不注意对一个国家传统文化意识的领悟,很有可能会酿成灾难性后果,直接导致受众对产品的认可度下降。
企业形象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还是体现企业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华夏文明各个地方的劳动人民又创造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以国内两家电视台打造自身形象为例,浙江卫视是通过水墨画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了“小桥流水人家、杏花烟雨江南”的水乡形象,不仅激起本省观众的强烈文化认同,而且也很能吸引外省观众的好奇心和持续关注。安徽卫视则异曲同工,在形象广告中展示了名闻天下的黄山(奇松、云海),还有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牌坊、马头墙等建筑,显示出其弘扬徽文化、大打徽文化牌的雄心。由此可见,企业形象个性的打造,离不开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开掘及利用。事实上,在这一方面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值得借鉴学习,像“孔府家酒,叫人想家”、“我心飞翔、白沙文化”都属于深谙此道的高手。
三、传统文化是企业形象设计的重要元素
一直以来 ,企业形象设计是很多人关注的话题。要么是低俗化倾向受到业界有识人士的大力挞伐,要么是曲高和寡、“叫好不叫座”,让设计师不知所从。事实上,大多数企业形象设计的目标受众都是普通人,因此企业形象设计力求通俗是应有之义,但通俗绝不是庸俗。雕牌洗衣粉做个这样一个广告“你泡了吗?你漂了吗?泡泡漂漂晾起来”受到批判,很大原因就是其低俗化的表现。而娃哈哈的一条电视广告诉诸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各种喜事,从而引出“有喜事,当然非常可乐”的主题,可谓俗极而雅的典型制作。即使是那些小众诉求的商品,其广告也要牵涉到品位问题,甚至更为突出。大家所熟知的宝马汽车,就目前而言,在中国还属于高端产品,其有一幅广告却不仅大气,而且极具中国文化特色。2006年11月23日的《南方周末》,有一叠宝马广告,共8版。纸是整张,不裁开。8-1为森林中的弯曲公路,文字为:有容,处变亦坦然。2-3为一西装领带的男子闭眼作陶醉状,闹市背景。文字为:有容,闹市亦静室。翻开,4-7为一辆宝马。文字为:有容,乃悦。在这里,广告传递的潜在文化信息、品位诉求无疑使得企业形象到了最好的表现。在这样一个企业铺天盖地的时代,在这样一个被学者称为“注意力”经济的时代,每个的企业形象设计都梦寐以求的想给予受众足够多的冲击力,使其对自己企业或者产品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何能够从中脱颖而出,如何能从乱军中杀出一条血路?则是每一个企业为之头疼的问题。增强视觉冲击力、凸显企业亲和力等等都是值得采纳的手段,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更进一步说,我们民族企业要与国外企业巨头展开竞争,这一招或许是我们出奇制胜的法宝。因为在这一点上,国内企业无疑有着较大的优势,只要着力开掘,应当大有可为。我们可以看到上述的丰田汽车广告风波,以及后来的立邦漆(滑龙篇)所引发的争论,都从反面说明外来企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把握始终是隔了一层,做为本土企业为何不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从而树立起传统的,个性的企业形象呢。
四、传统图片元素与现代企业形象设计
如今,我们身处一个信息十分拥挤的时代,各种信息传递的渠道层出不穷。怎样才能在海量的企业中脱颖而出、吸引公众的注意?个性是不可或缺的因素。现代企业形象设计艺术至今仍以西方水平为高,我国大部分设计或多或少在模仿,时尚元素运用普遍,传统图片元素难以显现特色。一些有创见的中国设计师意识到,传统图片元素一味模仿永远没有自我,开始转向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传统文化富矿。传统图片元素民族的才是个性的。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作品几乎全部采用传统元素,像他的作品中国银行的“孔方钱”标志,浅显而简洁,让百姓一看就懂。这些纯民族的元素令他的作品在国际大展中频频获得大奖。其他的设计者们在用传统元素打造个性设计上也开始了自己的探索,并作出了一定成绩。南昌大学科技学院学生设计的广告招贴画《设计与艺/意/异》充分运用书法这一传统元素,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完美结合,获得了去年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银奖。
五、传统元素在企业形象设计中运用的主要表现
木刻年画中的古朴与纯真,皮影、剪纸的简约与抽象,京剧脸谱的夸张与变形,每一样都可成为我们的设计元素,为设计作品内涵增添一份积淀。《国粹・心碎》中采用了逐渐破碎的京剧脸谱,象征着国粹滴血般的破碎在敲打、撞击人们的心灵,倾诉那份急待守护与传承的严峻。再看《新年红包》上那一抹中国红和从前孩子手中摇的拨浪鼓,传递的是浓浓的中国情和解不开的中国结。
1.借鉴中国传统艺术作品的构图技巧
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中对线的组织和运用达到了如火纯青的艺术高度,对线的质感追求和线形象的突破,在设计领域创新运用,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设计与艺/意/异》和《家国梦圆》两件作品明显表达了对我国文化艺术的深刻理解,设计者通过对水墨、书法等中华艺术精粹的准确把握,形成自己那种带有很强东方文化的表现风格,完美地把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糅和到现代设计观念里面。
“留白”、“藏境”、“造势”、“造险”,使作品意境深远,回味无穷。“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中国画家常借用这两句话强调疏密、虚实的对比,以反对平均对待和现象罗列。好的平面广告招贴要做到既让人“一目了然”,还要让人“一见倾心”,为它所吸引,顾盼之余,留下较深的印象。设计者常用“以少用多”和“由此及彼”的艺术技巧来从生活的某一侧面再现现实。在我国企业形象的平面广告设计中,动与静,疏与密,多样统一,宾主呼应,虚实相生,纵横曲直,黑白对比,重叠交错等传统构图法为何如此少见。此外,远古的铜器纹样、画像石、金石篆刻,特别是中国画,巧妙运用白底的匠心,民间剪纸和蓝花布粗犷豪放的黑白关系,明代木刻插图的疏密聚散都应在企业的平面广告设计的构图中得到运用。
2.汉字在现代企业形象设计中的应用
古老的汉字跨越数千年时空,至今仍充盈着旺盛生命力和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汉字是在象形文字基础上经过漫长演变而成的方块字。通过象形、会意等六种构成手段来传达特定的表意性。加之“图形化”“符号化”的表现特质,可以说是标志的最原始形式。同时,甲骨文、篆、隶、楷等各书体不同的表征也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元素。
随着时代的发展,站在更为广阔的信息平台上审视,从未脱离世间万物的“象”和“形”、并对物象高度简约化和概括化的汉字,无疑是一种深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设计元素,将之运用于现代的企业形象设计中,将为现代企业形象设计开拓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创造空间。我们的身边其实已不乏成功的范例。如“旗王茶叶”的标志,把几片茶叶并置到“王”字之中,似一面迎风飘举的大旗,极具王者之气。这样巧妙而完美的结合,既简洁生动,又具有民族特色,让人过目不忘。在2008年奥运会的标识设计中,汉字的巧妙应用再次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古老文化的现代气息。
3.传统图形与现代企业形象设计
我国传统图形艺术源远流长,发展到今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文字诞生之前,先民就开始使用图形来传达思想与沟通感情,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与刻绘在崖壁上的岩石刻等等这一些不仅记载下了先民对自然的理解与期盼,同时也成为了人类最早的图形艺术。中国的图形艺术不仅起源早,而且不断得到发展,虽然时快时慢,但从未中断,如商代青铜器上的饕餮图形;春秋战国时期的蝌蚪文、梅花篆;汉代漆器上的凤形、唐代的宝相花纹以及后来出现的金文形态等。中国传统图形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它们在自己的发展和演变中,既有一以贯之的脉络,又有多姿多彩的风貌,它们以其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出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这些图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的沉淀、延伸、衍变,从而形成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体系,这一体系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同时也体现出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艺术精神。
从新石器时代西安半坡的《人面彩陶鱼纹盆》到汉代栩栩如生的画像石《荆轲刺秦王》,从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样到造型简约的秦汉瓦当,这些图形,形态各异,古趣拙朴。是中华民族在各个不同时期社会生活的形象诠释,同时也如实反映出了人们在不同时期的审美旨趣。许多为世界认同又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作品,都从传统图形中获得了灵感。
将传统图形艺术结合到现代企业形象的设计中,这是设计出具有主张性、时代性和国际性的关键。但这样的一种结合,并不是指对传统图形进行纯粹的拷贝或者简单的挪用,而是去认识和了解传统图形,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传统图形,让传统图形成为设计的一个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香港凤凰卫视的台标就成功地借鉴了中国传统的凤凰纹样,并采用中国特有的“喜相逢”的结构形式,一凤一凰振翅高飞,铿锵和鸣,将媒体的特点,以及品牌立意高远,领唱同侪的王者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至,用两只飞翔盘旋的凤凰形象代表中美两种不同文化的互补和交融,体现了融汇东西、荟萃南北的文化观念,具有明显的华夏文明的烙印。
综上所述,当代企业形象设计师应在传统艺术表现方式的理解基础上,对传统的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在企业形象设计中更富有时代的特色。当然,继承并不意味着拘泥,在企业形象设计中单纯地奉行“拿来主义”,没有推陈出新,是没有出路的。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若能很好地与企业形象设计相融合,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展现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新世纪出版社.
一、日本传统文学期刊现状
日本将其出版物分为图书、报纸和期刊三大类,图书和期刊共同属于出版业范畴,报纸则独立于出版业之外。日本出版业的盈利构成很特别,期刊的利润额往往比图书高。这是因为刊登广告获利是日本期刊的主要盈利模式。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可知,各类型日本期刊社仅仅依靠在期刊刊登的广告,其收入就可以支撑整个期刊社的全部开销。然而,近几年随着互联网蓬勃发展,大部分广告客户将宣传费用投向互联网,愿意在期刊广告的客户越来越少,日本期刊社收益也随之缩水,这让现今的日本期刊社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据日本官方相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2012年,日本期刊社整体销售额不足9400亿日元,与2011年相比下降了将近5个百分点;2013年,日本图书出版社与期刊社整体销售额为1.8万亿日元,比2012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其中,日本期刊社的销售额与2012年相比下降了4.4个百分点。近几年,日本期刊社的销售额几乎是靠频繁发行周刊和月刊来支撑,但这样高频率发刊也没能让其平稳发展。2013年,日本期刊社收益又经历了一次下滑,月刊和周刊的出版量和销售量都严重缩水。与1996年日本期刊社发展鼎盛时期相比,2013年日本出版业收益整体下滑近65%,创了有史以来连续16年的最低纪录。
日本出版业整体市场状况不佳,日本传统文学期刊发展亦是举步维艰。以日本《新潮》期刊为例,其是日本传统文学期刊鼻祖,现仅能维持8000人左右的忠实读者。当然,那些无法与《新潮》期刊相提并论的传统文学期刊,情况就更不容乐观。面对这样的困境,日本传统文学期刊势必要转型升级。但如何转型,寻找一条最适合日本传统文学期刊发展的出路,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多元化经营理念下日本传统文学期刊的转型
日本传统文学期刊长期以来培养了巨大的读者群,这让日本出版业深信,日本传统文学期刊的未来是光明的,并且有很大的上行空间。但期刊需要的不仅是生存,更是发展,这就要求日本传统文学期刊进行彻底转型。
第一,拓展文学边界,实现期刊内容多元化。日本传统文学期刊的发展举步维艰,对其来说,普通意义上的转型很难得到实质性突破,因此必须谋求转型新思路。采取多元化经营方式对日本传统文学期刊社而言是一种良性尝试,日本传统文学期刊可以向大众化平台方向转型,而不是仅针对作家群体开放。日本传统文学期刊应该意识到自身并不是仅面向文学界的展示平台,其存在的意义应该是打造全方位的交流平台。不少日本年轻读者对当前传统文学期刊主要刊登推理、言情等单一类型的作品表示不满。出于对读者意见的尊重,日本很多作家目前已经打破了纯文学与娱乐文学的界限,开始创作更多类型的文学作品。纵观日本出版市场上的知名传统文学期刊,《文学界》刊载了身兼剧作家和演员的长冢圭史的戏剧作品,《群像》刊载了新晋剧作家前田司郎的长篇小说……因此拓展文学边界,实现期刊内容多元化是其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加强新技术的运用,实现传播形式多样化。从期刊的本质来看,其市场化经营必须满足读者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多元化传播,从而选择一种适合其自身的转型方式。在如今的日本,很多期刊社陆续推出了电子期刊,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电子期刊无法挖掘更多的盈利模式;很多电子期刊仅仅是将纸质版搬到互联网,并不是真正适合互联网的电子期刊。这些问题需要日本传统文学期刊社进行深入研究,从实质上进行多元化转型。
第三,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实现多元化经营。产业化是指某种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现效益为目标,依靠专业服务和质量管理,形成系列化和品牌化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对日本传统文学期刊社来说,产业化转型要从根本上转变其经营模式。比如,借鉴图书出版社与电影产业合作的方式——图书出版社为电影做宣传,互惠互利,电影上映后也能促进图书的销售。因此,日本传统文学期刊社可以将自身刊登的一些文学作品和电影行业融合,进行期刊多元化经营,实现开发周边产品等盈利模式,从经营模式本质上进行转型。又如,与其他行业合作,举办一些与文学作品相关的大赛,将关注度不高的文学作品逐步包装成热点,在宣传这些作品的同时还能够扩大期刊自身的影响力,可谓一举两得。虽然日本传统文学期刊社的产业化发展值得期待,但怎么挖掘盈利模式、怎么让收益最大化应是其长期研究的问题。
第四,加强转企改制,实现管理体制现代化。任何一个好的企业都离不开管理,可以说管理是企业的灵魂。对日本传统文学期刊社来说,如何进行科学化管理对其转型十分重要。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大部分企业都强调要多元化发展,但在多元化发展和经营的同时,科学有效的管理仍是重中之重,因此日本传统文学期刊社急需更新现代化管理理念。以前,日本期刊社一直是社长独揽大权,出版社中层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出版发行,很少涉及部门管理,可以说其工作十分机械。这种管理模式其实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1940年,日本期刊社曾出现职权分明的管理模式,但到了1970年,这种模式由于大部分编辑加入作者队伍而逐渐消失。缺乏明确的分工和管理是日本传统文学期刊走向衰亡的原因之一。因此,日本传统文学期刊社在未来的转型道路上,必须运用现代化管理模式,让每个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各自负责一块业务内容,通力合作,推动日本传统文学期刊社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
三、日本传统文学期刊的出路
第一,对日本传统文学期刊而言,除了改变以往陈旧的经营理念,进行多元化经营,将传统内容做精做细也十分重要。日本传统文学期刊需要转变思维,在保障期刊传统内容质量的同时生成新的造血能力,为期刊实现跨界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第二,日本传统文学期刊历史悠久,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想要满足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潜在需求,必须对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进行良好的运用,并将之融入日本传统文学期刊的运营中。当前,很多日本传统文学期刊已经开始转型,但所谓船大难掉头,传统文学期刊很难改变固有的运营模式,这就需要其在经营过程中融入多元化模式。比如,扩大期刊的内容覆盖范围,改变推广传播方式等,这能够给正在转型的日本传统文学期刊打开一扇窗。虽然多元化经营模式对日本传统文学期刊很重要,但并不代表日本传统文学期刊只能围绕多元化理念进行转型。在决定经营理念之前,期刊社应先预估一下自身的能力是否达到了转型条件,然后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开辟更多盈利模式,进行完美转型升级。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在受到其他文化的入侵,经历着文化涵化的过程。诸如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母亲节等西方节日都在无形之中向着我们的生活靠近,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习惯。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也在一种时尚的追求中被排挤,从人们的意识中慢慢淡化。为此,文化学者开始呼吁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去争取国人保持属于自己的文化良心,去反思、掂量中国传统节日的价值和现代意义。
2006年,“七夕”与春节、中秋、端午一并人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人重新发掘了自己的“情人节”,一批社会人士对之投入了极大的关注热情。这表明传统文化的复兴已经拉开序幕,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我们也应该用西方狂欢节那样的热情来重温我国传统的民俗节假日了。
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各地政府也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七夕文化节。2011年的七夕是公历的8月6日,而现在通过媒体所闻就已经得知有湖北郧西县、浙江舟山桃花岛、广东东莞市都在纷纷准备自己的七夕节日。而东莞市更是在今年6月开放了七夕文化公园。
与此同时,专家学者策划着以七夕为主题的传统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的研究项目。各地卫视在七夕当天多有相关节目准备。而网络社区也发起了对传统文化境遇现状新一轮的讨论。一些城市则悄然兴起了七夕相亲等社区活动。
以上共同构成了时下七夕节不同于传统的特征所在,而部分人士则认为这是对传统七夕节的颠覆与误读。实际上,这恰恰构成了现代社会对传统节日进行重新包装的常态变迁。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性发展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重要动力,在历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中华民族在不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中与现代文明保持着协调,保持着统一性与民族性。在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中,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同时,也能够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改善[1]。总体而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中,需积极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
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传统文化中包含了非常多的文化内容,五年前的文化成就了现代文明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知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一)传统文化能够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的情怀
对一个民族而言,民族精神是至关重要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强调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同时,将人的气节以及品质看做最为主要的文化精髓。其中,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阳刚之气,能够鼓励人们树立坚强的品质,能够在人生旅途中奋勇前进。因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各种类型对整个社会具有推动作用,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具有理论性与指导性。
(二)能够培养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众所周知,在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对国家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传统文化中最为主要的特点便是追求和谐,其中,和谐并不是简单的协调,并且也是一种理想境界,一种状态,是一种对事物的包容力与渗透力[2]。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将中华民族与其进行有机融合,能够帮助广大学生形成远大的理想。
(三)能够培养大学生天下为公的意识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便是整体意识,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当前大学生所追求的基本目标。要想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那么需要培养大学生天下为公的整体意识,积极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使命感,实现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思想,从而促使大学生从整体利益以及国家礼仪角度出发,具备天下为公的情怀。
二、现阶段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传统文化没有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有效衔接
现如今,中华传统文化在积极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出现两种衔接问题,其一是机械融合问题,其二是过度转化问题[3]。对于前者而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将传统文化深入其中的时候,往往报以“拿来主义”的态度,甚至对传统文化不甚了解。这样一来,便无法进一步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有效性,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当代大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对于后者而言,在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利用传统文化的方式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会导致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畏惧感日渐式微。此外,现如今社会中经常会出现恶搞传统文化以及戏说传统文化的现象,这样一来,在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中会导致传统文化教育出现失真的现象。
(二)教育模式对传统文化教育产生阻碍作用
传统文化是经过历史的沉淀而形成的,在对其进行传承的时候,要充分开率到社会环境以及历时因素。现阶段,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很多教育者会充当“中介人”的角色,并且会采取传统的“说教式”模式作为主要的教育方式,这种只注重传统文化灌输以及情感说教的模式,会导致广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歧义,并且会出现“走形式、摆样子、拼噱头以及争荣誉”的现象,这种教育模式不仅无法对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产生影响,并且也会导致大学生内心产生抵触,难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甚至让广大大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
(三)网络文化的兴起导致传统文化教育过于滞后
现如今,在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中,网络文化逐渐兴起,这种情况不仅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创造了新的文化平台,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各种不良文化的出现。其中,网络文化中会带有各种糟粕,而大学生作为网络文化的主要接受群体,对网络文化具有一定的好奇,如果无法及时的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那么则会出现各种不良信息。此外,在网络文化兴起的同时,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方式过于滞后,甚至部分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质疑,认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无法体现时代的发展与变革。
三、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有效对策
正如上文所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且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以及底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性。因此,需要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所带来的作用,对其中融合发展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
(一)积极寻找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想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最为主要的内容便是具备文化自觉意识,保证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形成一种相得益彰的联系,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的资源优势,将教育效果进行提升,此外,还要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人格修养以及爱国情怀进行融合,在利用理论阐述、典故介绍等方式中,促使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有多认识[4]。当然,还要让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具备敬畏感,不会因为各类“恶搞”、“解构”等现象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变化。
(二)积极创新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对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尊重,并且要使用平等的双向互动交流。大学生作为情感丰富的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因此,需要积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在积极扮演“中介人”的角色中,要避免利用死板、生硬的方式对传统文化知识进行传递[5]。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利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选择,从根本上激发起当代大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其中,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采用灵活以及多样的方式,尽可能的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进行发挥,此外,还可以利用朗诵会、竞赛等活动将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传授。
结语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历史,不仅是社会历史的沉淀,并且也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在新时代中,要积极将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并赋予它新的活力,进一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得到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诗成.论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8,11:134-135.
[2]迟成勇,吴锦旗.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5:54-58.
[3]迟成勇,吴锦旗.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03:62-68.
当现代化的浪潮袭面而来,发展迅猛的大众传媒使文化日益世俗化、娱乐化,我们能否紧紧抓住传统文化的手,执子之手,与子共生?
毋庸置疑,答案是肯定的。
执起传统文化之手,与子共生,流行文化才具有扎实的根基和深厚的底蕴。流行文化是以追求感官的享受和刺激为主要特征的,当它与传统文化、经典文化相背离时,它只能带来思想的浮躁与浅薄,沦为“快餐文化”,只能流行一时、昙花一现。譬如市面上一些改编的刊物和影视作品,其内容竟是贾宝玉与众姐妹进行多角恋,唐僧与众妖女谈情说爱,庸俗得不堪入目。还有某些包装华丽内容空洞的书,同样是缺乏价值的。
流行文化只有与经典和传统相结合,才能真正成为文化大餐上的主菜,而不是甜品和开胃酒。
执起传统文化之手,与子共生,只有这样,流行文化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淘洗,成为明日的经典。在这方面,韩剧的兴起给了我们极好的启示。近些年来,荧屏“韩风”越刮越猛,主要原因之一是韩剧中普遍流露出的对传统文化的肯定,对仁、义、礼、谦等传统品性的弘扬,而这些正是一些国产剧所缺乏的。如热播剧《大长今》,就处处有传统文化的身影。
传统文化不可抛,忘本是没有前途的。只有执起传统文化之手,流行文化才具备长久的生命力,真正促进民族和个人的发展。当网络的发展一日千里,传统文化也能借此契机再次流行;当手机成为最平常的通讯工具,言简意赅的“红段子”也能随之成为时尚;当学者的课堂从校园搬到屏幕,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论语》《庄子》《史记》等经典著作的再次火热;当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相结合并创造出令人惊喜的效果,我们不能不被传统音乐的美妙所吸引......
这便是传统与流行相结合的魅力!
【关键词】高职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必要性
一、高职史论课程教育的必要性
在追逐现代设计思想、理论、方法的同时,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忽略和遗忘了支撑着我们整个设计并可以让它永恒不息的精髓元素――传统文化。如何尽快建立起适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思想及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设计教育体系,已成为我国设计教育改革的首要课题。
1、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切合性
室内设计方向以家庭装饰设计与施工,可取得建筑装饰或室内设计师资格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具有家居装饰设计、装修的能力;具有从事公共商业环境设计、施工的能力;具备对室内装修项目的工程预决算能力。
传统文化课程在提高学生的家居与公共建筑装饰的设计和具备创新的意识、精神和能力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也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的重要目标。该课程与专业培养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如果没有传统文化艺术课程,培养的学生只能是绘图员和监理员的单一目标,没有创新和突破性。
2、改革后专业体系中的课程定位
课程结构要体现了三级教学平台,围绕专业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行了课程模块设计,具体为:
(1)理论教学计划体系
该专业的理论课均和专业技能密不可分,这是该专业教学的特点和最大的优势。该专业的第一级教学平台在保证学院规定的课程外。
(2)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中技能训练项目的构建,主要要针对该专业高职人才应具备的职业岗位技能精心设计。按照由低到高、由简入繁、结构有序的原则设计训练项目和实训体系。
(3)在二级,三级教学平台上都离不开传统文化课程
二级平台上的课程如《建筑装饰简史》。该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对建筑与室内设计的发展历程有一个简要的了解,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设计素养,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在三级教学平台上的设计实践环节如《优秀设计方案》课程和《公共空间设计》课程少不了对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和应用。
三、学生状况分析
目前设计专业学生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内容的设计项目时,少部分学生能较好的理解设计内容和设计目的,同时能比较主动的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素材,并进行相关市场调研,从而使设计作品表现得比较到位。而同时也有相当部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及文化元素的积累并不是很深入,往往流于表面的了解,因而设计出的作品效果肤浅,内涵不足,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体现,这样的设计往往是归于失败的。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文化归属感薄弱
文化归属感应是在文化氛围之内接受一定程度的熏陶后积累形成的对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而目前的现状是大多数的青少年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对本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日益薄弱。哈韩哈日,欧美流行风是当下大多数现代青少年关注的文化趋势和热衷追逐得对象,多元文化的冲击慢慢淡化了中国传统文化在青少年思想中的地位,因而形成了上面所述的在目前艺术院校当中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游离感”,这种“游离感”的形成使学生对于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设计具有不确定性,因而往往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点到为止。
2、设计手法运用的模仿和设计元素的套用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以陈汉民、靳埭强先生为代表的内地及港澳台的一批设计师将中国传统元素符号以极致的手法运用到标志、招贴、包装等设计项目中,将传统文化的韵味体现得深厚悠远,他们的这一举动为中国传统文化在设计领域中的重新兴起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中国当代艺术;创造力;传统文化
中国当代艺术,因受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而发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真正深入中国社会,是与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宫廷画以及二十世纪初从西方引进的现实主义美术传统相对立的艺术,强调的是观念、现象与思潮,也是对过去近三十多年在中国出现的新艺术现象状态的整体概括。学术界一般认为,凡是区别于传统艺术的,在艺术前沿比较另类、边缘、激进的探索现象都可称为“当代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在发展之初,像一个步履蹒跚的孩子,跟随西方的步伐成长至今。期间经历了各种美术思潮与现象,出现了纷繁复杂,花样不断翻新的场景,成为中国美术界的重要组部分,甚至已迈入世界的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世界的认可。然而,中国当代艺术在面对全球化的影响下,也出现了自身的问题。一方面,中国当代艺术在西方艺术潮流的带动下,出现了盲目的崇拜、跟从,甚至是照搬;另一方面,外来文化的涌入和传统文化的断层,导致对本土文化的不自信或否定;再加上商业大潮的席卷,致使功利主义盛行。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健康发展,使得总体上创造力略显平庸,缺少本体构建,精神性匮乏,缺少给人以强烈震撼的艺术作品。中国当代艺术急需找到一根救命稻草,从西方话语权和市场功利化的泥潭中解脱出来,找到灵魂,自由呼吸,走真正的中国当代艺术之路……
一、“学一半,撇一半”
在全球化的大潮下,国与国的联系日益密切,各种文化与思潮在发生着相互的融合与碰撞,尤其是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价值体系,正在日益同化着世界。中国当代艺术自上世纪崛起于国际艺坛,如今已纳入了世界文化艺术的体系,而艺术的国际标准有去民族性、地域性的倾向,所以,我们在对待西方的态度时,应该“学一半,撇一半”。中国当代艺术有必要学习西方的艺术观念、艺术形式,包括先进的展览运作、策划营销等模式,充分利用西方先进的文化艺术资源,壮大自身,与西方艺术缩小差距。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不可盲目崇拜,照搬、重复,应当用冷静和理智筛选、过滤掉西方文化艺术所蕴含的意识形态、体质霸权。应当站在自身文化的立场,看待艺术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把握话语的主导权,争取与西方平等对话。其次,我们在对待自身传统文化时,也要“学一半,撇一半”。在全球化的语境中,面对西方意识形态的强烈攻击,中国当代艺术要树立对自身传统文化的信心,不可放弃传统跟随西方节奏,没有自身文化身份作为支撑,中国当代艺术很难在国际艺坛立足。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当代艺术艺术应当发挥传统的优势,扬弃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的成分,整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吸收和转化。中国当代艺术需要这种“学一半,撇一半”的合而再生的过程,站在自身文化的立场,进一步对传统文化资源和西方现当代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种内在的化合。
二、艺术家个体价值体系的构建
在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艺术市场化、商品化的浪潮滋养着焦躁、功利的气息。处在包围中的艺术家个体,更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一种精神的寄托,构建自身价值体系,坚守作为一个职业艺术家的道德规范,保持独立性,从商业炒作、名利驱使的漩涡中突围,关注生活,批判现实,保持艺术的纯粹性。在以西方为主导的艺术国际化影响下,同样要保持冷静、理性的态度,以自身文化的视角,从盲目跟随西方规则的牵制中解脱出来,从自身传统中寻找独立发展的基础,合理借鉴世界艺术先进的东西。作为艺术家个体,在构建自身价值体系时,应该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与自身所处的时代相关联,融合出一种当下的、本土的文化意识,形成属于自身,也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传统,规范自身的言行,影响自身的艺术实践,创造出当代的传统文化艺术,这需要艺术家们共同的努力。
三、“自立门户”
中国当代艺术需要“自立门户”,从西方文化艺术的潮流中挣脱出来。“自立门户”,终究涉及到的是艺术创作语言表达的问题。中国当代艺术在对西方现当代艺术的模仿中,进行表面语言转换而创作出的作品,并不能引起太多的关注;肤浅运用中国传统符号,利用中国经验、中国身份,在世界“打中国牌”的作品,也只是一时满足西方的猎奇口味,不会长久;走个体伤感、记忆,青春的作品,更多的是被市场所追捧,等等。像90年代兴起的政治反讽、媚俗、犬儒等,或许已经丧失了前卫性。想要在国际艺坛中立足,确立自身文化身份,建立一种基于本土文化土壤之上的艺术表达方式是何等的重要。至于如何的建立,这需要中国当代艺术家们共同肩负起自身的文化责任,重建本土的艺术特征和文化价值,早日成功转型,共筑真正的中国当代艺术之路。
参考文献:
[1]袁文彬.当代艺术中的挪用现象[J].美术观察,2002(4):27-28.
伊斯兰教传人中国的过程,与其在欧亚非其他地区的传教过程截然不同。在上述地区,伊斯兰教的传播主要是在阿拉伯帝国军队的征服过程中,臣服当地人民实现的。穆斯林军队最初在阿拉伯半岛崛起之后便以“圣战”的名义,立刻开展了对外征服运动。在其强大的攻势下,波斯、埃及、叙利亚、西班牙以及北非大部分地区被划入了阿拉伯帝国,以及此后的阿巴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16世纪时,印度由于莫卧尔帝国的统治,印度次大陆也成了伊斯兰世界的一部分。只有蒙古帝国的征服者是接受了被征服者的宗教,改信了伊斯兰教。但是,伊斯兰教传人中国完全是通过和平手段实现的。
毋庸置疑,任何一种外来宗教在传人中国的过程中都经历了遭抗拒、融合、中国化的过程。但与佛教和基督教传人中国的历史做一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伊斯兰教传人中国和中国化的过程更加独特而曲折。最突出的一点是,伊斯兰教传人中国后产生了大量的穆斯林人口和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生活在中国的穆斯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经历了由漠视到融合、接受的过程。在历史上,最初传人的伊斯兰教仅仅作为侨民文化存在,最初的穆斯林也只是留居中国的阿拉伯商人、贡使、军士等,极少有专职的传教士。但另一方面,由于其自身的封闭性,长期以来其教职人员多是阿拉伯穆斯林或从国外延聘的具有较深造诣的宗教学者。在元朝,由于海陆交通的便利、统治阶级比较宽容的宗教政策,穆斯林的宗教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到了明朝,陆上丝绸之路不再畅通,海上丝绸之路由于政府海禁而基本中断的情况下,中国穆斯林的对外依赖性及其不足逐渐显现出来,实现自身独立成了一个重大的历史任务。
在此背景下,在穆斯林上层中便产生了以中国传统文化阐释伊斯兰教义理的思想,经堂教育就是其代表,经堂教育首先在陕西兴起。首倡经堂教育的是明嘉靖、万历年间的陕西咸阳人胡登洲。他感于当时伊斯兰教“经文匮乏,学人寥落,既传译之不明,复阐扬之无自”的现状,结合中国私塾教育和伊斯兰教寺院教育,“慨然以发明正道为己任”,兴办了中国的马德拉沙——经堂教育。经堂教育以清真寺为中心,在清真寺周围讲授伊斯兰教经典,培养了大量宗教人才,满足了中国伊斯兰教发展的客观需要。这种教育制度的创办形成了中国独有的伊斯兰教宗教教育体系。此后出现的著名经师和伊斯兰学者都受到了这一制度的影响。如明清之际的王岱舆、刘智、伍遵契、马德新、马连元等。伊斯兰教的中国化不仅仅表现在经堂教育和汉文译著、释经的活动中,更重要的也是带有根本性意义的是经学大师们大胆地、积极地引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译经、释经中以中国传统思想阐明伊斯兰学理,以当时中国占主导地位的宋明理学的架构来创建伊斯兰教义体系,如何汉敬在给《正教真诠》一书的序中说:“其教亦不废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序。而洁己好施更广吾儒所不足。”这使其基本的价值取向与中国大环境的整体文化氛围相适应,使伊斯兰具有了明显的中国作风、本土气派,从而也使得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存在与发展获得了理论的根本,从低谷走上了勃兴之道。
明末清初,也有一些中国穆斯林学者对伊斯兰教教义思想和神学思想进行研究,他们苦心研读伊斯兰教经典,并试图借助中国传统儒道学说来解释其教义。如王岱舆(1570—1660年)攻读性理、史鉴之书,旁及诸子百家,被誉为“学通四教”(即佛、儒、道、伊斯兰教),开启了“以儒诠回”之先河。马注力荐当时的皇帝接受伊斯兰教,希望“以回补儒”“回儒共明”,设问答疑,对伊斯兰教的阐发有的放矢。刘智由于强烈地感受到“天方之经大同于孔孟之旨”,而胸怀“使天下之理共明”。马德新在其著述中也表达了“以回补儒”的动机。可见,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经历了“以儒诠回”、“以回补儒”、“回儒共明”三个阶段,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也由互相排斥向融合、贯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