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音乐教育培训

音乐教育培训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13 16:43: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音乐教育培训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音乐教育培训

第1篇

【关键词】 音乐表演;多元化教学

音乐表演的种类很多,其中包括声乐,器乐,舞蹈,钢琴等专业的人才培养。多元化教学是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教学,在音乐表演中,茹舞台表演,教学实践,举办音乐会,参加录音录像,包括欣赏,观看录音录像等,都属于多元化教学范畴。当然舞台的演出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仅以器乐演奏为例,就有很多种,茹独奏、重奏、合奏、伴奏等,这些都属于多元化教学中的一部分,都可称之为多元化教学。

一、多元化教学的几种形式

1、舞台演出

这是音乐表演最主要的形式之一,是最终要达到的目的。舞台的演出形式很多,这里中电列举舞蹈表演的舞台方式。舞蹈表演的舞台形式主要包括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歌舞、舞剧。

(1)独舞。独舞表演需要经验的积累和心理素质的调试培养。首先要把上台前的准备工作做好,例如,检查一下自己的道具服装,音乐是否到位,热身练习动作等,调试放松自己的心情,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在舞台上才能充分发挥并展示自己的技术水平。一般音乐表演大都以此种形式出现。我们要抓住考试前的机会,互相点评上公开课,其他学生对其表演作点评,同时寻找不足,当场改进,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下去反复练习,瑕疵必须解决。

(2)双人舞。双人舞时,两人的互相配合很关键,舞蹈时二人是一体,在跳自己动作同时也能注意或感受到对方的动作呼吸的进行,要是两个人有条不紊的结合,这样才能够配合好。要注重两人舞蹈时的整体效果,积极主动,和谐合作,默契配合。以更为准群的表现人物关系和情节。

(3)三人舞。三人舞即是三个人共同完成的舞蹈。同双人舞一样,需要默契配合,团结合作,力求更完美的整体效果。需要在长期的磨合中,反复练习中熟练吃透。

(4)群舞。凡是四人以上的都称之为群舞,顾名思义要多人塑造群体的形象,通过舞蹈队形,画面的更迭,变化和不同速度,不同粒度,不同幅度的舞蹈动作,姿态,造型的发展,能够创造出深邃的诗的意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它是舞蹈中很重要的一个角色。很多人都缺少合作意识,最终无法胜任。这要多练习,多积累经验。

(5)歌舞。歌舞,不错,就像器乐中的伴奏,他处于辅助地位,其配合和烘托的作用,伴舞要配合突出歌曲音乐表达的主要内容和意境,要做好陪衬工作。最初开的的上台舞蹈表演可从伴舞开始,多积累舞台经验很重要。

(6)舞剧。是舞蹈中包含以上几种表演形式在内的舞蹈类别,需要演员具备综合多方面的能力,有很高的技术技巧,表演能力还有合作能力等等。需要舞者多体会和练习。

2、录像

录制音乐要讲究声情并茂,这是表演的进一步升华,必须自然松弛,美观大方,这是听觉艺术何世军艺术的完美结合,不克紧张或松懈。有的演奏员,一录制作品就很假,很做作,火炉治不好,反复的录,这些都对录制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学校学习期间就要定时安排录像,可以再学期的期末考试时给学生录制,找出每个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进行总结,不断积累提高录制效率,这也是多元化教学的体现。

3、举办演奏会

定期组织学生办演奏会,对积累舞台经验大有好处。此时就多要求来练习基本功,练习力度速度耐力等,这些提高后,方可上台演奏,多创造演出机会,多锻炼从而缓解紧张度,这样逐渐缓解了学生的紧张心理让他们更加松弛,从而达到自由发挥的境地。

4、参加教学实践

要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参加教学实践,首先,让学生懂得了老师的辛苦和用心。这样回到课堂,他们会更用心。其次,他们得到了教学的经验,耶为将来教学积累了经验。为他们逐渐适应社会做准备。这就是多元化教学的益处。

二、如何进行多元化教学

1、多元化教学对学生的要求

(1)学生要具备较好的基础和音乐素质。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苦练基本功,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2)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基本功训练往往很枯燥,还需要一定的体力毅力。遇到唱的作品就要有能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反复训练。

(3)德艺双馨。学生要有严谨的学风,品学兼优,德才兼备。要培养人情人格人性等全面发展的人才。要以此来积淀培养合格人才。

2、多元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在多元化教学中主要实现以下几项内容。

(1)引导启发。音乐表演本身就是对音乐作品的艺术创造,要求学生有创新,有自己的构思和想法,关键在于引导。在不违背音乐规律和原则的前提下,允许学生尽情发挥,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

(2)归纳重点。教师要电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计划的学习,复习学习过的乐曲,预习不同时代的新作品,分析他们的结构和特点。老师可以归纳重点,鼓励学生改编创作。通过实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由浅入深。音乐表演是综合性的艺术,教师要把握难度和进度,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三、实行多元化教学带来的社会效益

1、自食其力,信心倍增。多元化教育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就不断的实践,逐渐积累经验自食其力,增强了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心。

2、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对学生才去多元化教育,可使教学更加灵活,切合实际。

第2篇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 培训基地建设现状 制约因素 对策

课 题:本文系2014年度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一级立项项目“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名师培养模式研究”(编号:GXZZJG2014A035;主持人:黄玲芝)研究成果。

2015年,根据南宁市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南宁市教育局先后出台了《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每年拨付专项经费用于“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是以南宁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集团为基础,依托大中型企业单位,建立专业性培训基地;或依托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建立综合性培训基地。2015年底,经过实地考察和专家论证,南宁市成立了首批以中等职业教育专业集团牵头单位申报的9个“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是校企合作的创新点,是南宁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但是,由于受到政府、企业、学校和教师等方面的制约,基地发展现状滞后。本文分析了制约“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的主要因素,并就此提出促进基地建设的对策,对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现状

1.企业实践培训模式欠规范

“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是针对南宁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集团成员学校的在职教师开展培训的机构。培训模式欠规范表现为:其一,学校按照教学需要,独立设计培训方案,然而,学校忽略了市场需求调研,没有征求企业的意见,容易使教师培训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脱节;其二,企业安排师傅带徒弟,让教师了解企业的管理文化,熟悉生产岗位对操作技能的严格要求,然而,学校没有安排专人对教师培训进行严格的全程管理,容易使教师陷入松散状态;其三,教师到企业参加“双师型”教师培训,时间上受限制,基本上只能安排在暑假,如时间过长则教师不太愿意参加。

2.培训内容与“双师型”教师能力发展脱节

“双师型”教师能力包括运用专业理论知识的能力、驾驭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工作过程的能力、应用职业教育学理论知识的能力、驾驭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能力。自2015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已在柳州、南宁、北海三市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评审工作,初级、中级、高级“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条件基本包括教师资格、职业资格、教学经历,同时企业工作经历作为不同等级的必要条件或必须条件。综合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虽重视教师职业资格证考证培训,但培训缺乏经验,教师缺乏努力,难以取得预期的成效。部分教师没有重视自身的能力发展,没有将上述四种能力的提升作为专业发展的方向。

3.基地建设缺乏评估体系

“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是保障学校教师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校企合作的又一突破口。目前,专业集团牵头单位与企业在基地开展“双师型”教师培训已起步,但仅仅对教师实践技能的提升开展培训,对基地建设的培训对象缺乏明确的考核评价标准,对基地建设内涵理解不透彻,局限于教师的短期培训工作,难以体现基地建设的价值。总之,基地建设缺乏第三方机构对基地建设的目标、内容、管理及成效进行评估。

二、制约“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的主要因素

1.政府支持力度不大

一方面,“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缺乏政府对企业的政策、经费支持,降低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度,很难促进企业与学校真诚合作,导致教师在企业的锻炼过程中学不到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另一方面,“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缺乏政府对学校的政策支持,不能给予“双师型”教师相应的社会地位、工资待遇、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优惠政策。激励机制的缺乏导致“双师型”教师培养受阻。

2.企业缺乏职业教育责任感

企业缺乏责任感,主要表现为:其一,个别合作企业利益为先,一方面积极与学校申报“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另一方面却认为承担教师培训工作要选派优秀师傅教学,占用了企业的生产资源,因此参与“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的热情不高;其二,个别合作企业缺乏职业学校教师培训经验,或者仅仅在企业开展为期一周的专家型讲座式培训,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也不符合“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的初衷,即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改变教学理念。

3.学校和教师缺乏服务企业的基础能力

南宁市首批“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都设在企业,培训专项经费也直接下拨到企业。缺乏服务企业的基础能力,主要表现为:其一,在合作过程中,个别职业学校缺少主动服务企业的意识,既不联合企业开展“双师型”教师培训前期调研等准备工作,也不主动与企业共同商榷培训方案;其二,学校教师培训观念转变的问题,部分教师缺少在企业实践锻炼的经历,习惯了以往的专家型讲座式培训模式,突然到企业由师傅一对一地、手把手地教,必须自己去学会动手操作,容易产生情绪问题;其三,在企业“师傅带徒弟”的培训模式下,很多教师习惯企业师傅为他们付出辛勤汗水,而不习惯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去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管理以及职工培训上等难问题。

三、推进“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的对策

1.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给予“双师型”教师福利、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优惠政策,促进学校积极与企业开展“双师型”教师培训;给予开展“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的企业减免部分税额,并给予企业相应的培训补贴资金,规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促进企业主动与学校开展“双师型”教师培训。

2.完善基地建设的培训制度

首先,W校将“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工作纳入全年的重点工作,建立教师到“双师型”培训基地进行定期培训的制度,与2016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的文件精神相融合,不断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培训制度。其次,完善“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的管理制度。培训内容由校企双方根据市场需求、教师需求调研共同商定,由企业按照职工培训制度管理学校教师,学校派专人全程管理教师,协助“双师型”教师培训工作。再次,建立激励机制。因时间限制问题,学校对在假期中参加“双师型”教师培训工作的教师,可在学术交流、专业教学观摩、项目申报、课题研究、教材编写、教学比赛和指导青年教师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3.创新基地建设的沟通平台

首先,校企共同成立专门的“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办公室,负责基地的“双师型”教师培训对接工作,按计划开展专业带头人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新入职教师培训、教师职业资格证考证培训、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教师职业素养培训等。其次,学校、企业、政府三方共同成立“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委员会,根据“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制定严格的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标准,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再次,校企共同搭建“双元平台”,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提供双向服务,企业师傅传授企业新知识、新工艺、传递企业文化、提升实践技能和担任兼职教师、学校教师服务企业职工培训。

4.设计基地建设的教师培训内容

首先,校企双方根据教师工作实际设计“双师型”教师培训课程,在时间安排上考虑教师的接受能力,保证培训效果的最佳化。其次,依据教师职业能力开展理论授课、实训见习、企业考察、企业实训和培训考核,推动教师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增强教学实践技能,努力考取教学所需的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双师型”教师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再次,建议采用“做中学”的“双师型”教师培训方法,进行深度、严格的实践训练,让教师创新教学理念,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升“双师型”教师能力。

5.建立基地建设的工作评估体系

基地建设工作方案确定“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每年遴选一次,建设周期为两年,建设周期后要对整个基地建设进行总结验收评估。首先,根据《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严格遴选“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严管师资建设专项经费、建立中期检查制度,制定“双师型”教师培训考核制度、考核标准,提高培训质量。其次,建立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基地建设进行评估,对效果好、成绩显著的基地及对基地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表彰,继续给予基地建设的政策、经费支持;对效果差、问题突出,达不到管理目标的,要限期整改,如仍不达要求的将取消其资格。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与教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

[2]吴全全.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第3篇

【关键词】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对策

继续教育对中小学音乐教师而言意义重大。一方面,它能够让中小学音乐教师接收到最新的音乐教学信息、音乐教育手段以及音乐教学课例,并且还能够与音乐教师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探索出适宜音乐教学实践的方法与经验。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音乐教师整体的素质,适应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改革;另一方面,继续教育可以使得音乐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与沟通,对音乐教学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继续培训非常有必要,并且值得各级各单位的重视。

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

从总体上来看,我们国家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还处于初始阶段,继续教育培训的性质还带有补偿的性质,大多数采取的是传统的培训模式,这种培训要求音乐教师学习和掌握培训者所提供的知识与技能,并强调统一的内容、统一的形式、统一的安排和统一的标准。

另外,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还存在着表面化、形式化的倾向,比如,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否往往成为学校应付教育检查是否合格的一项指标,并没有得到切实贯彻。中小学音乐教师理论知识和综合知识偏弱,成为阻碍校本培训实施的主要原因:对培训的认识不正确,部分音乐教师认为该项培训是部分骨干教师的专利,与自己无关,这种思想禁锢了部分音乐教师的提升与发展;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有的教师缺乏合作意识,教师间交往、互助氛围难以形成。

此外,在一些偏远地区,例如农村地区,往往由于学校的规模较小、场地有限、资金不足、教学设备落后、音乐教师的层次偏低等问题,使得学校在硬件和软件上支撑不了对音乐教师的培训需要。这这落后的教师进修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提高音乐教师的教育能力成为这些学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完善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的对策

1、完善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体制

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应该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统一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操作,依法保障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实施。同时,各地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的方法,注重各地区的差异化,进行分类指导,按不同的地域特点进行施教,坚持学用结合的原则,采取多元化的继续教育形式,注重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质量和实效。

在教师的继续教育的培训中,注重分类指导,可选择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对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音乐教师按更高标准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同时对具备合格学历的音乐教师进行提高音乐学历层次的继续教育培训。认真实施校本培训,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建立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和成绩登记制度,建立健全成绩合格证书作为音乐教师职务评聘、晋级必要依据的制度体系。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应该视情节给予批评和教育。

2、注重实效性,调整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结构。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应该与课程改革以及教材改革进门结合起来,课程设置应该体系系统化、科学化;加大教育类课程的比重,增加创新性课程,加大教育技术类课程比重,增加科研课程。

3、创新继续教育模式,促进中小学音乐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的发展

在便远的农村地区,可以选择远程继续教育,其自主性和交互性、全息性和共享性、权威性和前瞻性的特点,可以让老师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同时,网络技术提供的交互系统,使每个教师都能同授课教师进行交流,与学友交流学习体会;授课教师授课的过程、学员在网上学习时所发帖子、交流时的讲话等都能被网络交互媒体记录下来,为资源的共享、学习的反思提供支持。教师远程教育课程还可以集中请一些知名专家和教授授课,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和前瞻性。

4、积极推进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各级各单位应加大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的资金投入,加强和不断完善教师进修机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注重实效,将原厂网络的建设贯彻到实处。

5、更新理念,转变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的认知。中小学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增强教师专业化意识,加强培训的自觉性,自觉成为继续教育培训的积极参与者,充分意识到不断学习对教学的重要性。

三、结束语

总之,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全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培训机构以及教师等方方面面的全力配合,彼此之间相互协调,才能够保障继续教育的有效实施,改变中小学音乐教师培训中存在的低效培训现状。同时,也应该把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在职培训与提升,当作一种持续性教育活动,长期坚持,以促进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的持续稳定发展,不断提升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康华,中小学音乐教师声乐能力的培养与发展[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9期

[2]李洪玲,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问题与破解[J].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第6期

[3]赵继红,责任意识与本领涵育----音乐教师培训的路径及对策浅析,江苏教育研究,2013年第26期

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教学观念、教学设施、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过于落后以及教师专业素质偏低等问题展开初步探讨,探索性地提出新课改背景下的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实施策略与建议。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教育与课程改革的开始,这就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实施重要手段的音乐教育,面临着进一步的深层次变革。音乐教育关系到学生艺术视野的拓展、道德情操的培养以及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健全发展。但当前农村小学音乐教育问题的存在,对于上述目标能否实现,着实令我们担忧。本文欲就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教学观念、教学设施、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过于落后以及教师专业素质偏低等问题展开初步探讨,探索性地提出改进策略与建议。

一、我国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观念落后,对音乐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虽然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对农村小学的影响远没有想象的那么深入。部分学校始终无法跳出“升学率怪圈”。对于小学的音乐教学来说,小学音乐始终以一个“副科”的角色出现在学生与教师面前,“砍掉”音乐课的呼声时有耳闻:并且在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实践中,存在着非音乐专业老师代课的现象,可见农村小学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笔者认为,没有从科学的角度认识素质教育观念,是造成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主要原因。总之,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无论是政府、学校,还是家长都对小学音乐教育都“心存偏见”,致使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淡化:严重影响了小学音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农村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质偏低,缺乏有效培训

当前,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中坚力量可以说仍是一定数量的民办教师,他们在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岗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由于这些民办教师多没有受过专业化音乐教育。多是出于兴趣、爱好,通过长时间的坚持,使自己在音乐方面有了一技之长,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任音乐教师,对于音乐专业教师必备的素质可谓是无从谈起,如:钢琴不会谈。对于好不容易配备齐全的教学设施,因为教师个人技能问题,却闲置不用,成了学校的硬件摆设。如果说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历史遗留问题,那么不能对音乐教师开展专业的技能培训,则是农村小学教育管理者的失职。不能对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开展有效的继续教育培训。只能会使教师的专业技能及学校教学水平越来越落后。因此,急需重视与加强对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

(三)小学音乐教学设施落后,不能有效满足教学需要

在当前众多农村中小学中,音乐教育的设施可谓是极其落后,缺乏专用的音乐教室,甚至连音乐教学书籍、挂图等教具都严重缺乏,更不用说专业化的琴房。对于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最常见的占乐教育设施就得属于破旧的风琴了,至于其他音乐教育辅助工具则很少有。因此,导致很多农村学生在音乐知识学习过程中,分不清竹笛和箫的区别,对于音乐教材中提到西洋乐器更不知为何物。在农村小学生的概念里,只要能发音的器乐都是“琴”;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学设施的严重缺乏,导致有效的音乐教学不能开展,进一步制约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手段落后

在农村小学教育中,虽然大多数学校都已能够正常开设小学音乐教育课,但却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将音乐教育课开设成“唱歌课”,甚至“流行歌曲课”。这些现象的存在,说明了一方面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内容的缺乏,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音乐教师以流行歌曲应付了事。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小学音乐教材与小学教学现状不相适应。教师不能很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也不能很好地利用自己的教学技能开展教学。加之,小学音乐教学资料缺乏,使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缺乏系统性、多样性和丰富性。

二、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音乐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转变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要想改变当前农村小学面临的音乐教育的现状,需要我们彻底抛弃旧的教育观念。首先,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要彻底转变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指导思想,将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开展与新课程改革标准结合起来,严格执行《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其次,需要农村小学的直接管理者~小学校长们摒弃“主课”与“副课”的旧思想,确立小学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同等重要性。再次,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小学音乐教师们要有敬业精神,切实提高师德素养,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音乐课,真正使学生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对小学音乐师资队伍的培训与建设

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地吸引高素质的音乐教学人才到农村中小学工作。当前,我国众多高校都已经设立并开设了音乐教育专业,每年向社会输入了大量的音乐专业毕业生,通过为他们提供发挥专业特长与聪明才智的舞台,相信会有高素质的音乐专业人才走进农村小学。另一方面,要彻底解决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师资不足问题,就需要不断地扩大全国各大音乐院校的招生数量以及师资力量,动员优秀毕业生后到农村工作和发展。农村学校也可亲临各大音乐院校招聘优秀的专业人才到学校工作。同时,还可以到音乐院校聘请优秀教师到农村小学开展教师培训,切实提高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

(三)加大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投入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可以说是实施音乐教育的主力,而音乐教学设施条件如何、音乐教师素质高低又是制约我国音乐教育发展成败的关键。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已经多年的今天,我国成功解决了中小学的危房问题,中小学教师工资也获得了有力保证,因此,我国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大中小学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努力改善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如:修建专业化的音乐教室,配备钢琴、电子琴等音像器材以及开展多媒体教学的设备等;还可以通过在图书馆、资料室中增加相关音乐教学书籍、杂志以及音像资料等,供小学音乐教师们自学和研究使用。

(四)配合新课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

为进一步满足音乐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要求,需要我们对当前的小学音乐教育进行积极的改革。首先,要注重教学形式、方法、手段的多样化。如:在上课前可以选择性的给学生播放学生爱唱爱听的歌曲,将课堂所要学习的知识与这些歌曲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愉悦、和谐的音乐教学氛围。其次,积极改革当前的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内容。可以结合本地或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民间的音乐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如:在教材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歌曲,作为小学音乐教育的内容。

总之,在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教育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全力配合下,相信新课程改革会实施的更加顺利,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水平会获得跨越式的提升,学生也会在“音乐”熏陶下更加健康快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贤忠,刘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及其对策,《怀化学院学报》2008,(07)

第5篇

1社会音乐教育的含义及特点

1.1社会音乐教育的含义:社会音乐教育是相对于学校音乐教育而言的,指学校以外关于音乐的教育,主要是政府、文艺单位或个人等对社会成员进行的关于音乐方面的教育,例如少年宫、文化馆、艺术培训机构、琴行等等,其教学对象主要是中小学学生。还有一类社会音乐教育机构,例如民办的音乐培训学校等等,其教育对象的范围更加广泛一些,包括在校学生、成人,甚至老年群体。1.2社会音乐教育的特点:广泛性是社会音乐教育的重要特点,它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在校学生以及社会成年人都是教育的对象。社会音乐教育是为社会全体人民服务的音乐教育,由于教学对象是不同阶段的人群,这样就要求更高的教学水平去满足各个阶段人群对音乐学习的需求,使人们感受更多更好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社会音乐教育的种类也很广泛,涉及乐理、声乐、器乐、舞蹈等,乃至每一种乐器的教学都很精确、详细,教学内容涉及面也极广。

2周口地区社会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周口位于河南省东部,因人文的发源地而出名。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深重的人文历史条件和厚重的历史沉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给周口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商机,迎来一个新的教育发展的。作为我国人文始祖的重要城市,市内有周口师范学院、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等数十所本科及大中专院校,市民普遍比较重视教育,对社会音乐教育的概念也较为清楚;我作为周口师范学院的一名毕业生,毕业后也从事过社会音乐教育及培训工作,对周口市社会音乐教育状况的了解比较全面、客观、具体,所以对周口地区的社会音乐教育情况做了进一步的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在学习音乐的对象中中小学生人数居多,占80%,其余为成年人。在声乐、器乐、舞蹈的学习者中,器乐学习者较多,其中西洋乐器中学习钢琴者居多,民族乐器中学习古筝者居多。内心喜欢并自愿接受社会音乐教育的有70%,被家长逼迫学习的有30%。以参加考级、比赛等拿证书、获奖为目的或是跟风赶潮流而接受社会音乐教育的有80%,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陶冶情操、开发智力等为目的接受社会音乐教育的有20%。学习者家庭经济情况方面,经济条件优越者占大多数,其余为经济条件一般,其中学习者基本上都是城市的,农村的特别少。师资力量方面,大多数为正规音乐专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或在读大学生,也存在没有接受过正规音乐教育的教育者。收费方面,是根据周口地区的经济情况以及当地人的工资为依据的,大多数为每节课70—100元,但对一般的普通家庭来说,收费还是偏高。

3周口地区社会音乐教育问题解决的办法

首先,家长以及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音乐的目的,结合学习者的兴趣爱好,不能盲目的跟潮流或以考证书拿名次为目的,不然会使学习者产生厌烦的情绪,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可以对真正喜欢音乐的孩子进行培养,让其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释放天性,感受音乐本身带来的快乐,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家长、学生以及教育者要配合好,所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是教授、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家长是陪练,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要找出孩子的优点多多鼓励;孩子自己要发自内心的喜欢并主动去努力练习,以学习音乐为乐趣。这三者相结合,学生学起音乐会更轻松快乐,才能更好的培养学习者的情感和审美等。其次,社会教育单位或培训机构等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师最好是正规音乐院校毕业并接受过正规的专业教师培训,踏踏实实工作,为更好的培养学生打好基础。要针对不同阶段的人群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教学内容。要特别关注那些成年人,例如老年人,要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结合他们对学习音乐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并多举行一些活动,让他们感受音乐文化的氛围。另外,关于音乐教育的收费,虽然依据周口当地居民人均收入情况而定,但一些以盈利性为目的的社会音乐教育培训机构依然收费很高,这就导致了学习音乐的门槛高了,以致于一些爱好音乐但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不能进行学习。建议政府参与进来,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乃至杜绝高收费、乱收费现象,为音乐爱好者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机会。

4我国社会音乐教育的意义及发展前景

第6篇

加强中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育,有利于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加强中学生的民族音乐教育,既有助于弘扬、发展我国的民族传统音乐,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加强中学民族音乐教育,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各种传统文化都可以在民族音乐中找到它们的缩影。中学的民族音乐教育是让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它在整个基础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一曲《阳关三叠》,再现了唐代诗人王维的赠别诗,把诗人送友人西出阳关时的愁情伤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用富有浓郁民族气息的越剧音乐旋律与外来的交响乐形式的结合,生动而感人地讲述了我国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因此,在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艺术的角度深入透彻地学习,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2.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研究表明,在素质教育中,审美观的培养占主导地位。因此,我们一定要通过民族音乐教育,培养中学生正确的民族审美观。民族音乐教育主要有“民间歌曲、民间歌舞、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间器乐”五大类,它们都充分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观。我国有56个民族,各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各异。如,新疆民歌《青春舞曲》活泼欢快、富有舞蹈性;内蒙古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则柔美舒展。我国的戏曲音乐种类繁多,不同的剧种在唱腔、念白、曲牌、锣鼓等方面各具特色。如:安徽的黄梅戏《天仙配》和河南的豫剧《花木兰》等。然而,笔者从教学中感受到,很多中学生不了解这些民族音乐中的珍贵财富,不会欣赏这些民族音乐,有的学生甚至不愿意去欣赏这些民族音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刻挖掘教材中民族音乐的元素,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审美观。

3.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民族音乐往往与本民族的文化思想、民俗习惯等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民族音乐教育是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振奋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笔者在前不久上《我是中国人》这节观摩课时,抓住歌曲由京剧西皮唱腔改编这一元素,引入京剧的经典动作为歌曲添彩,使用民族打击乐把握歌曲的节奏,并且让学生观赏外国人表演京剧的录像,加以总结“说明我们的京剧艺术以她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世人”。这节课让学生演唱歌曲深入了解京剧唱腔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课堂得以拓展、升华,获得同行的一致好评!因此,中学音乐教育者应该立足教材、深入研究,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积极创造条件,合理有效地运用民族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加强中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育的主要措施

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取向,体验民族音乐内涵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新课标》带来的是“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音乐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方式和重要手段,体现在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音乐能更直接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获得美的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做到:拉近学生与民族音乐的距离,激发学生喜欢民族音乐,从而让学生真正感知民族音乐艺术的内涵,感受民族音乐的美。

2.加强师资培养,提高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教学能力郭声健教授在《艺术教育论》中指出“:艺术教师既是教育家,同样也是艺术家。他们具备一般教师往往难以具有的艺术家的各种素质。”音乐教师作为音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具有人格、威信、专业修养和教学技巧。曹理老师说:教师个人的优秀品质、贡献,对学生会产生无限的魅力,如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教学魅力等。2011版《新课标》指出:“各种形式的音乐和音乐教学交流活动(包括教师培训)能有效地促进课程资源和信息的沟通。学校要支持教师参与这些活动。”当务之急,应该加强在职音乐教师的培训学习,利用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等机会,开设相关的课程或讲座,加强教师民族音乐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中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育。

第7篇

(一)受访者基本情况

在回收的274份问卷中,61.5%的被调查者为男性,38.5%为女性;年龄集中在30~45岁之间(68%);从户籍上来说,63.9%为农业户口,36.1%为非农业户口;受访者在郑州居住的时间以3年以上最多(38.7%),依次是1年以下(21.9%)、1~2年(20.8%)、2~3年(18.6%)。受访者平均拥有1.5个孩子,其中,59.3%的受访者拥有1个孩子,34.4%的受访者拥有2个孩子,5.7%的受访者拥有3个孩子,0.5%的受访者拥有4个孩子。对于子女是否和自己在一起生活,63.5%的受访者表示子女和自己一起生活,36.5%的受访者表示子女在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其中在城市居住时间越长,子女和自己一起生活的比重越高,如在郑州居住3年以上的104名受访者中,有74名表示子女和自己一起生活,占71.2%,而来郑州居住半年以下的受访者中这个比例只有41.7%。

(二)对音乐学习的认识与感知

1.流动人口对音乐学习的重要性认识普遍不够。41.2%的受访者认为音乐学习的重要性低于语文、数学和英语,仅有32.1%的受访者认为音乐学习的重要性和语文、数学、英语的学习一样重要,20.4%的受访者认为音乐学习“可有可无”;在对“您是否认同音乐艺术学习能够促进提高孩子的情商和思维能力”的回答中,有49.9%的受访者表示“认同”,50.1%的受访者表示“不认同”;在对“您是否认同音乐艺术学习能够促进提高其他课程的学习效果”的回答中,仅有27.7%的受访者表示“认同”。2.流动人口对子女音乐学习和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清晰。43.8%的受访者表示对孩子的音乐学习和培养“没期望、顺其自然”,22.6%的受访者希望音乐能够成为孩子的“一技之长”,17.5%的受访者希望音乐能够使孩子“成名成家”,还有16.1%的受访者表示对孩子进行音乐学习和培养的目标是“升学”。从上述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流动人口对音乐学习在促进其他学科学习、提高孩子的情商和思维能力等方面认识不够。上述问题的出现,一方面,取决于流动人口自身的受教育程度,另一方面,与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有关。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学校、家长、学生往往将注意力放在对升学影响大的语文、数学、英语学习中,而把音乐课仅作为一种“副业”,学校对音乐教学投入的力量有限,教学设备等硬件不足,学生对音乐课重视程度也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分数制”限制了流动人口子女音乐素质的提高。

(三)教育环境

流动人口子女音乐教育环境主要从家庭是否经常播放音乐、播放音乐的类型、播放音乐的次数、家庭音乐教育对孩子音乐学习教育的影响等方面来衡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3.3%的受访者表示在家里偶尔听音乐,36.1%的受访者表示在家里经常听音乐,6.6%的受访者表示在家里从不听音乐,仅有4.0%的受访者表示在家里每天都听音乐。受访者对于家庭音乐教育的作用及对孩子音乐学习的影响普遍认识不够。仅有40.2%的受访者认为家庭音乐教育对孩子音乐学习教育“很重要”“重要”,有59.8%的受访者认为家庭音乐教育对孩子音乐学习教育“可有可无“”不重要”。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从教育环境上来说,流动人口子女音乐教育的环境较差,接触适合自己年龄阶段音乐的机会较少,这一方面与家长对家庭音乐教育的重视不够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社会的大环境有关。

(四)教育形式

流动人口子女对音乐的爱好和接受度较高,55.9%的受访者表示孩子“很喜欢”“喜欢”音乐,29.1%表示喜欢程度“一般”,仅有5.1%表示“不喜欢”。这说明音乐可以使人愉悦,对于流动人口子女来说,即使可能不太理解音乐,没有受过音乐教育,但是在他们心中也会感觉到音乐表达的某种情感,听音乐会使他们开心、快乐。对于家庭亲子音乐学习的活动形式,30.7%的受访者表示“与孩子一起欣赏音乐”,11.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教孩子唱歌”,10.6%的受访者表示使用“家庭卡拉0K”,值得注意的是,还有47.4%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开展过家庭亲子音乐学习。流动人口对于子女参加社会音乐培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仅有23.7%的受访者为孩子报培训班或兴趣班参加音乐学习,其余76.3%的受访者没有为孩子报培训班或兴趣班参加音乐学习。在为孩子报培训班或兴趣班参加音乐学习的受访者中,仅有7.7%的受访者表示经常陪同孩子一起参加社会音乐培训学习,有40.0%的受访者表示没有时间陪同孩子一起参加社会音乐培训学习。对于参加培训项目以器乐为主的占到了43.5%,其他依次是舞蹈(21.7%)、唱歌(20.3%)、综合素质训练(14.5%)。对于累计接受社会音乐培训的时间,40.0%的受访者表示在“1~2年”,32.3%的受访者表示在“2年及以上”,21.5%的受访者表示在“1年以下”。对于每周接受音乐培训的时间以1小时居多,占到了63.1%,每周2小时以上的仅为21.5%。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从音乐教育的培训形式来看,虽然流动人口子女对音乐的喜爱程度较高,但开展家庭亲子音乐学习较少,参加社会音乐培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两者共同影响了流动人口子女接受音乐学习的机会。

(五)教育影响因素

对于家庭负担孩子参加音乐学习费用的承受能力,23.4%的受访者表示“有困难”,22.6%的受访者表示“刚好可以”,仅有16.1%的受访者表示“完全可以负担”,另外,有38.3%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上述结果表明,经济因素是影响流动人口子女接受音乐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流动人口子女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方面,62.4%的受访者表示取决于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配合,21.2%的受访者表示是学校音乐教育,9.5%的受访者表示是社会音乐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表明,在儿童时期,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重要。但是对于流动人口来说,受生活条件和自身受教育水平的限制,认为对孩子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是家庭音乐教育的仅占6.9%。影响流动人口子女音乐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能力”(40.5%),其次是“家庭环境”(24.8%)“、学校课业负担”(18.2%)。上述分析表明,影响流动人口子女接受音乐教育最主要的因素依次是:家庭经济能力、家庭环境和学校课业负担。因此,要提高流动人口子女接受音乐教育的机会,必须提高流动人口的收入,使其能够为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二、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流动人口子女音乐教育状况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从对音乐学习的认识与感知上来看,受自身受教育程度和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流动人口对音乐学习在促进孩子其他学科学习、提高孩子的情商和思维能力等方面认识不够。2.从教育环境上来看,受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流动人口子女接受音乐教育的环境较差,接触适合自己年龄阶段音乐的机会较少。3.从音乐教育的培训形式来看,虽然流动人口子女对音乐的喜爱程度较高,但以自学为主,家庭开展亲子音乐学习较少,参加社会音乐培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4.家庭经济能力、家庭环境和学校课业负担是影响流动人口子女接受音乐教育的主要因素。

(二)对策建议

第8篇

    论文摘要:随着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我们广大音乐教师应该不断地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从业水平。而教师继续教育为完善教师整体素质结构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因此,本文在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的课题在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探索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继续教育是指对接受学校教育之后的社会成员进行的教育活动,属于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中音乐课程新标准的推广,社会也给广大的音乐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音乐教师应该开展继续教育,接受继续培训,扩大研究范畴,深入了解新课标的精华,促进高中音乐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一、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时代的全面到来,面对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广大音乐教师在接受继续教育培训中要摒弃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打破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自身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一言堂”改为“群言堂”,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注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立足于音乐审美这一核心,重视全体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倡导学科之间的综合联系,提倡音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为弘扬民族音乐奠定基础。众所周知,观念指导行为,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它能够为教学实践指明前进的道路,为高中音乐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做好铺垫。因此,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要认清当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转变自身固有的教学理念,尊重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将这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落到实处。

二、根据素质教育要求,灵活设置教材内容

继续教育的培训教材应该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突出继续教育的实用性。在设置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时,应该从目前音乐教师的现状出发,针对其相对薄弱的环节进行教育,不但要解决很多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难点和疑点,还要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更新专业知识,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通过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可以树立音乐教师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和理念,促进教师自身素养的逐步发展和完善。鉴于教师年龄阶段、教学经验以及教学职称的差异性,继续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也要有所侧重、有所针对。例如,对于较为年轻的教师来说,针对其教学时间短、经验不丰富的特点,在设置教学内容时应注重教学改革新理念、新方法、教案编写、课堂设计、教师素养等方面等培训;对于年龄较长、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来说,本身已经具有一套独特的教学风格,因此在进行继续教育时,要在提高其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其科研能力,包括撰写论文、课题研究,更包括编写乡土教材的能力。因为在《新课标》中鼓励学校和教师,根据当地人文特点和民族风俗编写具有民族及地域特色的乡土教材,而这一部分教师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很强的教学能力,具备编写乡土教材的优势,所以在进行继续教育时,一定要注重培养他们在这一方面的能力。

三、丰富教学内容,提倡开放式教学

按照新课改的要求,任何一门学科在教学中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此基础上适时进行与学生的互动教学,但是在继续教育培训中,音乐教学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规律却往往被忽视。因此,在设计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模式时,应尽量丰富教学内容,重视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多元化,将接受继续教育的教师作为主体,尊重其学习的主体性,培养他们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培训中,我们提倡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并借鉴国外一些好的教学方法,融合适合本地教育的教学模式,对其加以改进,实现继续教育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互动过程中,教师和受训教师之间要建立和谐的、良好的关系,充分调动受训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位教师都能参与互动教学过程,并相互探讨、相互交流,增加继续教育的课堂活跃程度。例如,受训过程中,可以让这些教师观摩不同的关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案例,然后将受训教师分成小组进行探讨,或者进行集体交流,通过所有教师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交流探讨,来构建他们新的知识体系和新的教学理念。

四、加强教师音乐知识储备,丰富其课堂教学方法

现代音乐教学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让学生学会演唱一首歌就可以了,而是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提高其艺术修养,使学生充分感受由音乐所带来的审美情感体验。这就给音乐教师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丰富自身知识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中音乐教师,应该广泛了解与音乐有关的知识,包括国内外著名音乐家的生平、作品等简介;古今中外音乐历史的发展等。只有具备了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音乐教师才能研究出更好的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在继续教育培训中,也要让教师学习音乐教学中的基本方法。根据教学任务的差异性,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运用所掌握的音乐知识,设计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教学方法,比如:演示法、发现法、练习法、互动法、谈论法以及谈话法等,并教会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以上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每一位教师都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需要吸收更多的营养才能更好的发展。因此,在接受继续教育时,每位教师要把自己当成渴望汲取知识的小学生,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培养较强的人格魅力,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音乐教师而努力。

总之,继续教育这一平台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接受再教育的机会,为教师将来的前进方向开启了一盏明亮的灯,尽管前方的道路依然曲折,等待我们研究和尝试的东西还很多,但是我们一定要在不断反思、不断超越、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

参考文献:

[1]吴跃跃.新版音乐教学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

[2]邓如陵.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化发展的新理念及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

[3]陈欣.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继续教育学科课程和教学策略改革[j].继续教育,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