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民营银行发展

民营银行发展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13 16:43: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民营银行发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民营银行发展

第1篇

一、民营银行发展可行性探讨

(一)民营银行发展的必要性

1、民营企业从现存金融机构融资较少,制约其发展。2005年千户民营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结果中看出,在关于“什么是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障碍问题”中,3/4的民营企业经营者选择了“融资困难”,是所有选项中选择比重最高的。中央银行和银监局虽制定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政策,但大银行从自身经营策略考虑,普遍对大企业“争贷”。据有关资料表明,国有股份制大银行把大多资金贷款给国有企业,而浦发、中信、民生等股份制银行也看中的是那些年产值1亿元以上,贷款额度在1000万元以上的民企,使一些有发展的中小民营企业望而却步。而我国99%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中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有关数据显示,我国GDP的55.6%、工业新增产值的74.7%、社会销售额的58.9%、税收的46.2%和出口总额的62.3%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反观我的信贷市场对于这些非国有民营企业贷款却很少。(表1)

可见,面对这么大的资金需求,正规金融机构给予的资金支持还远远不够。市场经济存在这么一条规律:当供给和需求均衡时,市场实现均衡。对于金融市场也同样如此。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要求有更多新的金融机构出现来满足民营企业对资金的需要。现如今,金融市场上存在着民间资本雄厚,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实矛盾,因此对民营银行的呼声也就越来越高涨,面对这种需求,民营银行的发展也就是理所应当的了。

2、地下金融渐具规模,对民营企业融资存在隐患。在江浙一带,民间资本的流动十分活跃,很多向银行借不到款的民营企业纷纷向地下金融借款,不可否认地下融资在某些方面刺激了当地的经济,但更多地给金融秩序带来了更多的隐患。例如,苏州盛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倪爱平,在太仓城市中心区开发“盛大花园”高档居民社区之安居工程,一二期已圆满完成,房屋抢购一空,但第三期工程因资金周转陷入困境,又向银行贷款不成,无奈之下,先后向民间借高利贷方式借款,但由于利息负担很重,最后公司不得不濒临破产。地下金融起源于民间信用,追求的目标更多地停留在“利”的层面上,靠道德约束,保障体制不完善,盲目追求利润自然会带来高风险,存在高隐患。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民间融资活动盛行是现有金融市场规模小,缺少中小银行的必然结果。

3、民营企业通过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仍有很大困难。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并非自发、独立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强制性体制变迁的结果,建立的初衷是为国有企业提供资金的支持。虽然民营企业的实际经营业绩普遍高于上市的国有企业,但国企却占据着上市公司绝大部分,民营企业多靠“买壳上市”的方法上市融资,增大了成本,减缓了效率,再加之企业债券市场目前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股票市场和银行信贷的规模,发行公司债券也不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可见,建立并发展民营银行已势在必行。

(二)民营银行发展可行性分析

1、从微观上看,民间资本力量雄厚。民间投资在我国通常是指由集体、私人进行的投资活动,投资主体是个人,客体是民间资本,产权属于集体或个人,构成民营经济。亚洲开发银行(ADB)一份调查显示,我国的民间资本总量很大,已达11亿万元。有资料显示,我国地下钱庄自己至少有上万亿元,私募基金总额超过8000亿元。近几年来,“炒房团”、“炒煤团”、“炒油团”,都是私募资金“躁动”的典型表现。由此可见,我国民间资本容量是巨大的,这笔巨大的民营资本如果能正当使用,将成为发展民营银行必要的资金支持。

2、从宏观上看,政策法律日趋完善。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政策法律规章也在不断细化,央行《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指出:民间金融具有一定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减轻了中小企业对银行的信贷压力,转移和分散了银行信贷风险;原国家计委的《关于促进和引进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指出:“除国家特殊规定外,凡鼓励和允许外商投资进入的领域,均鼓励和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银监会主席刘明康2006年的工作会议上表示,银监会将积极引导民营资本等国内外资金参与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组改造,并明确表示民营资本可以参与到银行重组中去。法律法规的颁布为民营银行的建立铺平了道路,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基础。

(三)我国民营银行发展制约分析

1、信用缺失问题仍然存在,制约民营银行发展。金融业是一个讲求信用的领域,作为融资的中介机构,自身要讲求信用外,同样要求服务对象有较高的信用。从我国的市场环境来看,信用缺失是普遍现象,人们的信用意识尚未建立,假冒伪劣、财务造假、逃废债务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有些民营中小企业。在此情况下,人们很难将民营企业同信誉良好划上等号,而要为之服务的民营银行发展也会受到很大的制约。所以,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建立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是十分必要的。如美国有世界著名的穆迪、标准普尔等大的信用评级机构,为整个金融界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信用保证。所以,我国社会信用问题也亟待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为民营银行的建立扫除障碍。

2、金融监管制度不完善,无法成为保护民营银行的屏障。目前,我国金融监管力度还很薄弱,监管多停留在表面,不够透明,这也是造成之前国有银行大量不良资产原因之一。现在对金融机构风险的管理还只是一些简单分摊或独自承担,尚未形成风险分散与损失分担的补偿制度,同样缺乏后续的补偿机制。监管的范围应当全面,监管的手段应当合理,监管的权力更应独立,真正体现监管对金融的保证作用。建立的监管制度不仅应适用于大银行,也应同样适用于民营银行,给予同样的竞争空间,创造公平的外部环境。

3、市场化程度不高,无法为民营银行提供自由发展平台。为了让市场能够更有效地调控金融市场,市场自身就应更有效,市场这个外部环境就要能及时、准确反映各种信息,不对民营银行的决策有误导。其中,利率市场化就更为重要,作为金融市场上唯一的交易对象货币的价格,利率应更为真实地反映资金供求状况,这样才能让资金在不同金融机构的流动平衡,营造更为公平的外部环境。

二、民营银行发展效益分析

(一)民营银行发展的宏观效益分析

1、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拉动国民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而民营银行的建立会大大拓宽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解决一直束缚他们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基本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中小企业又绝大部分属于这种产业结构,发展中小企业有利于发挥我国产业结构的比较优势,所以民营银行必然以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作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及主要对象,民营银行在很大程度上把民间巨大的资本转化为对民营企业的投资,形成巨大的聚集效应,从而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2、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安定社会。据统计,从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看,全部劳动力的65~81%在中小企业就业,每千人中小企业数量为40~55户,企业的平均人数在9~15人之间,中小企业就业方面的贡献很大。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形势不乐观,竞争很激烈,发展民营银行解决束缚民营经济的资金问题,民营企业才能更快速的发展,才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缓解我们现在的就业压力。只有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安定,国家才能发展。

3、加快金融改革开放,有利于我国金融机构体系完善。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提法,全面的金融开放包括:取消信贷控制、金融服务业自由准入、银行具有经营自、银行产权实现私有化、国际资本可以自由流动。民营银行的建立与金融服务业自由准入、银行具有经营自、银行产权实现私有化息息相关,在金融改革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同时,还有力地推动了其他金融领域的改革开放。

(二)民营银行发展的微观效益分析

1、打破金融垄断,与国内银行分工合作,提高效率。我国金融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金融垄断,致使效率一直提高缓慢,高起点民营银行的建立对大股份制银行来说是一种挑战。在民营银行建立初期,民营弥补了大银行对民营企业资金支持小的缺陷。这种分工合作可以让金融市场更完善,提高了效率。随着进一步发展,在业务交叉的地方,同样也会有竞争,只要建立的民营银行产权明晰、组织治理结构有效、市场化运作,那么市场在大银行和民营银行之间优胜劣汰促使大银行也要改革创新,最终两者都会进步。

2、有效抵御外资银行进入的巨大冲击。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的限制逐步取消,外资银行的加入势必会引起新一轮信贷市场的竞争,而外资银行也声称,民营企业也是他们打开中国市场的一扇窗。面对咄咄逼人的外资银行的进入,有人担心国内股份制大银行都能否抵御住这场冲击,更不要说民营银行了。

其实,竞争力的强弱不取决于规模的大小,而取决于运营的机制,许多民营企业打败国企,外企的事例就是佐证。可见只要我们培育起的民营银行有先进的机制,就能与之一较高下,与国内其他银行共同抵御冲击。

三、发展民营银行的建议

第2篇

关键词:民营银行;关联交易;存款保险;政策;法规;退出机制;流动性

0 前言

在高度市场化的今天,民营银行也面临着继续发展的问题,金融领域改革步伐加速就更加需要民营银行进行深入地变革,以此来实现对市场、发展和社会的适应。应该从长期困扰民营银行的相关问题研究入手,为民营银行发展创设一个空间,开辟有利于民营银行发挥功能,实现不断增长的环境,以创新与改革为手段加速民营银行的进步,使其成长为银行体系中最具有活力和潜力的部分,形成对银行和金融改革的支撑。

1 民营银行的概述

1.1 民营银行的定义

根据行业的研究成果和社会上的共识,本研究将民营银行定义为:有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以市场化方式进行银行治理,以服务市场和服务生产为主要目标的商业性质的银行。由于民营银行没有国有商业银行过重的负担,特别是民营银行与民营企业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因此,民营银行具有显著的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根据近二十年的发展经验,民营银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逐步转变成社会和建设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民营银行的发展历程

民营银行发展一般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上世纪末,在市场化经济体系逐步建立的过程中,传统的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社会上大量的民资有加入金融服务领域的需要,1996年成立的民生银行就是这一时期发展和市场的必然结果。第二个时期是新世纪开局前十年,以发达地区民营银行的大量出现为代表的新阶段得到了确立,民营银行有了数量与规模上的增长,并逐步成为支持民营经济的主要新兴力量。第三个时期是2010年以后,国家看到了民营银行的优势和发展潜力,颁布了"国十条"和"金十条",这使得民营银行的发展有了政策性的指引,民营银行获得了爆发性增长,截止2013年民营银行的数量已经达到36家,并且还有相当多的企业正在申报民营银行的资格。

2 民营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民营银行的信誉问题。民营银行是自担风险的商业性质的银行,没有信誉将很难实现资金的融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对于民营银行的认知还不够充分,出现了民营银行信誉基础方面的问题,很容易因信誉而出现挤兑和筹资困难,影响民营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2)民营银行的关联交易问题。在民营银行投资的民资中有一部分资本将民营银行作为提款机和圈钱工具,因此存在着大量的关联交易现象,这不但会导致交易公平性的下降,而且容易给民营银行造成金融风险,形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3)民营银行的经营问题。银行是技术、管理、资金密集的企业,需要大量的管理、业务和经营人才,而民营银行没有长期的经营经验和全面的管理群体,导致民营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出现各种风险,极容易发生民营银行的经营性问题。

(4)民营银行的流动性问题。一些民营银行为了增加流动性采用了各种措施来吸纳公众存款,这导致民营银行筹资成本过高,进而影响到民营银行发放贷款,可能出现民营银行的"钱荒",这种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会影响到民营银行的成长和发展。

(5)民营银行的退出问题。在金融市场竞争中,应该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淘汰不合格的民营银行,而当前民营银行没有必要的推出机制,这会引起民营银行的恶性竞争和短视经营,不但不利于民营银行的发展,而且容易给社会造成金融上的不稳定。

3 发展民营银行的措施

(1)推出民营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民营银行只有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才能对存款人的利益进行保障,存款保险制度是民营银行妥善解决自担风险问题的第一步,应高度重视。

(2)加强民营银行的监管力度。对民营银行监管要体现在对民营银行各项风险控制指标的完成情况的监管。密切关注民营银行的资产充足率、不良贷款率等指标。监管民营银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健全会计结算制度。

(3)加大对民营银行的政策支持。要从税收上对民营银行进行扶持,对涉农及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性贷款贡献大的民营银行进行补贴,通过高层次银行从业人员对民营银行进行辅导和帮助的方式加速民营银行的发展。

(4)完善民营银行的法律法规。新时期应该要设立明确的与民营银行配套的法律法规,使民营银行从设立、经营到退出的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起到对民营银行的保驾护航的作用。

(5)建立民营银行的退出机制。对有重大风险的民营银行进行强制性地清理、关闭或兼并、重组,以退出机制为打败堵住向社会转嫁风险的渠道,迫使民营银行努力审慎经营。

4 结语

民营银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金融改革重要的突破口,应将促进民营银行的发展作为当前工作的一个重点。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民营银行 风险防范 政策措施

一、民营银行的定义与优势

民营银行是指由民间资本控制与经营的,权、责、利统一的现代金融企业,或者说民营银行是以民有、民治、民益、民责为基础的由民营资本控制与经营管理的责任、权力、利益统一的现代金融企业。

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民营银行具有的优势是:(1)发展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因为它以民营经济成分为主,受政府影响小,可以自主决定经营管理业务发展,自由任命人事,有效促进民营银行的长远发展。(2)服务理念具有商业性,民营银行可在法律框架内最大限度的克服国有商业银行坐等顾客上门的弊端。(3)由于民营银行规模小,经营管理费用少,所以其具有一定程度的信息和成本优势。

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银行,它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打破了银行业长期垄断的现象,促进金融市场公平竞争。在发展民营银行过程中我们需要积极学习国外先进金融机构发展经验,吸取他们的教训。

二、国内外民营银行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一)台湾民营银行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1、台湾民营银行发展的经验

(1)台湾采取渐进式的银行民营化策略,稳步实现改革。台湾的金融自由化一直是按部就班分阶段进行,公营银行民营化分三个阶段推进:“当政府资本低于 50%时,该事业法令规定上由公营事业转为民营事业;第二阶段政府持股不及50%,但对公司营运仍具决定性的影响;第三阶段政府持股己无法控制、影响该事业,即政府持股变成纯粹持有资产的一种形式。”

(2)通过在放松管制的过程中加强金融监管的方式,来减轻放松管制带来的震荡。台湾在推行银行民营化过程中,一直没放松对金融的监管。不管是新设民营银行,还是公营银行的民营化,台湾政府实施每一重要举措之前,都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文书。而后,随着民营化逐步深化,台湾政府也在不断进行监管创新。另外增强银行的内部监督功能,并加大了违反银行法的处罚力度。

2、台湾民营银行发展的教训。台湾新设立的民营银行数量过多,直接导致银行间竞争过度,进而引起银行市场占有率普遍偏低、经营困难加大、收益下降,严重影响了整个银行业的效率提高。

(二)美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的银行业以民营(私营)银行为起点,民营银行一直贯穿于银行业发展的始终。所以从美国银行也发展历史可以看出:

1、不断发展的民营银行逐渐成为美国的主要银行形式,伴随着日渐成熟的市场机制,她显示出比国有银行更高的效率。同时,在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思想的影响下,还存在一些国有金融形式弥补市场机制失灵所引发的问题。

2、政府与民营银行发展的关系至关重要。在经济的恢复发展时期,通过将私有金融国有化,来实现国家对金融资源的控制,短期内成效显著,但时间长了会产生例如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金融机构缺乏活力等负面作用。一旦经济恢复时,处于平衡发展时期,应恢复民营金融机构的本来面目,使市场机制真正发挥作用,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三、我国发展民营银行需要应对的挑战

民营银行虽然有其优势,但在发展民营银行的过程中除了要积极学习外国的民营银行的经验汲取教训,还要结合我国特有的国情和实际情况充分全面考虑我国民营银行发展所具有的特殊风险,以及如何应对这些风险。风险主要表现为:

1、公众信任风险

银行是依靠信用进行经营的特殊企业,公众对银行的信任与否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生存与发展。在改革中新产生的民营银行,还没有建立起充足的公众信任度。另外,由于缺乏国家信誉支持的保证,民营银行的公众信任风险可能会大于现存的5大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应该凭借其优质、真诚、周到的服务来确立自己的信誉,尽快建立起公众信任。同时,可以考虑在民营银行间建立存款保险体系,在银行内部建立一定比例的备付金制度,做好资金的准备工作。为了更好地发展民营银行也可以开放同业拆借市场来得到短期或隔夜的拆借资金,以便民营银行更好地经营。

2、行业竞争风险

民营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将面临着很大的同业竞争压力。因为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民营银行分支机构少,结算渠道不畅,资金实力有限,资金筹集渠道受限。并且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国外银行的涌入,都会使得竞争主体增多。民营银行如果不能走在市场的前列,则会很有可能失去客户和市场份额,难逃被兼并收购的命运。在应对同业竞争风险时,民营银行可以考虑:一方面从高起点入手,尽量绕开一般领域,将发展领域定位于客户需要而传统银行暂时无法满足的地方,例如,网上银行领域。另一方面,民营银行要充分认识到其与国有商业银行的共生配合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高服务质量,整合业务流程,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营销机制,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3、银行资本不足带来的风险

资本金显示着一个银行信誉的高低、经济实力的大小,是补偿意外损失、维护存款者利益的最后一道防线。资本金的多少与其抵御风险的能力成正比,资本金充裕,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就强、信誉度就高,反之相反。根据民营银行的特点可知它的资本金来源渠道有限,资本金的扩充也存在一定困难,虽然上市发行是增加基本金的一种方式,但是上市、配股的限制又很多,周期也较长,难以在短期弥补资本。应对资本不足带来的风险,民营银行可以在成立初几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用税后利润补充资本金,把盈余公积转增为股本或者配股等方式来扩充资本。

4、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

民营银行的主要宗旨之一就是服务中小企业,为他们提供贷款。然而民营银行与中小企业间信息不对称,民营银行很难掌握企业的真实情况。大部分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负债率较高,还有一些中小企业假借破产之名,逃废银行债务,或是逃避银行监督,在资产评估清算上“做手脚”,或是采取各种手段悬空银行贷款。民营银行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降低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①在国家积极发展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的条件下,银行与贷款担保机构需要紧密配合,提高担保方式的效率进而提高贷款的安全程度。②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资信状况的评价体系,强化内部监督和制约功能,健全贷款风险防范机制。

尽管首批民营银行的诞生还有一段路程要走,面对的挑战也很多,但只要在充分吸取国内外民营银行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民营银行终会成为银行业中的重要部分。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会给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并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经济金融生态环境,有效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首批民营银行的成立同时也向世界昭示,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会停止,步伐会更加坚定。

参考文献:

[1] 杨海英.试论我国民营银行发展问题[J].知识经济,2010,36页

第4篇

关键词:民营银行 经营形式,商业银行

Abstract: the private bank is relatively official or state-owned, is an operation organization form, the private Banks may in these aspects are different from state-owned Banks of the special advantage, because small burden, low cost, and investment loans is more onefold and professional field, thus in the servic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private enterprises in more can "handy".

Keywords: private bank management form, the commercial bank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民营银行是相对官办或国有而言的一种经营组织形式,除了具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实体的一般性质外,还有其独有两个特征:一是经营权不受政府部门控制或与政府部门没有联系,完全由企业自主决定,包括主要领导成员的任命。二是民营银行也涉及所有制结构问题,民营银行和国有银行是一组矛盾。当我们说民营银行的时候,就是区别于国有银行,而并不涉及到诸如管理机制、经营权、经营效率等问题。民营银行的定义只是区别于国有银行而已。我们也许可以把不属于国有银行的都包括在民营银行的范畴之内。民生银行就是民营银行,国家不控股的股份制银行也是民营银行。

一、阻碍着民营银行发展的因素

1.如何协调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关系问题。

目前吸引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对象主要是一些民营企业,企业资本从现有产业脱离出来进入金融领域,有多种目的,如获得预期收益,根据股东权利取得金融机构人事控制权和经营权,扩大自身的影响等等,其中取得金融机构的人事控制权和经营权对未来金融机构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然而,为避免现有股份企业存在的一般独大、个别股东说了算的不合理局面,监管当局肯定要对这种控制权进行适当约束,现有金融机构的高层管理人员从自身利益和目的出发,也要对股东的控制权设置一些条件。

这样,如果没有形成一致的利益目标和共识,产业资本达不到自’身的目的,金融资本不能维护自身已有的利益,监管得不到有效的风险防范保证,民间资本就难以进入金融领域。

因此,如何协调民间资本与现有金融资本之间的关系,达到双方相互理解和支持的局面,是吸引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对现有中小金融机构改革重组的先决条件,否则,银企双方都没有积极性。

2.如何调动民间资本积极性与有效防止道德风险之间的问题。银行业属于风险行业,金融业经营的重要特点就是风险经营,金融风险远高于其他产业风险,且金融风险的影响、扩散和破坏力远高于一般产业。因此,金融市场准入门槛比较高,进入市场后的制度约束也很强,主要目的在于防止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中小投资者或非国有资本利用金融经营许可便利,为自身谋取不合法利益,对经济金融运行和社会产生不利影响。

事实上,在国内开始讨论民营银行时,对民营企业进入金融行业的动机就一直处于争论之中。面对复杂的设立民营银行的动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各界自然对放开民营银行后的道德风险极为关注。必须设计严格科学的制度来避免这一问题。但在制度设计中又不能把门槛抬得过高,否则没法吸引民间资本。就目前看,国内还没有比较可信可行的研究成果,仍然需要深入研究。

3.如何维护资本最低收益,实现民营银行可持续发展与化解不良资产之间的矛盾。中国目前一些中小金融机构经营困难,风险聚集,原因十分复杂。组织机构、融资渠道、内部制度、人员素质、政府干预、历史包袱、经济基础、信用环境等方面都有一定因素。

广大中小金融机构虽然在经营机制上比较灵活,与当地经济信息基本对称,但与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相比,它们仍处于一种先天不足的处境,不少机构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要维持正常收益,实现可持继发展已经十分困难。

而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必须得到预期的最低效益,显然对原先微利和亏损严重的那些问题机构,吸引民间资本是有相当难度的。特别是要利用民间资本来冲减原先的不良资产,而在未来发展结果难以预料的情况下,这种想法也只能是理论上的探讨。

2.民营银行的信誉建立问题。在中国尚未建立起存款保险制度、信用缺失问题严重、民营金融机构问题多多、集团化和规模化已经成为金融业发展趋势的情况下,民营银行信誉建立之路将是漫长的。

民营银行的信誉在哪里?简单地回答:民营银行的信誉在金融改革的制度创新之中,在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之中。同时拥有较高的利润率,较好的资金流动性,较高的资本充足率,显然,若民营银行实现了上述目标,储户没有理由怀疑它的信誉,目前国际上著名的大银行就是因为这些指标都很好而享有良好的信誉。如果要让民营银行拥有较好的信誉,必须建立一套法规,加强对新生民营银行的盈利性、流动性和清偿性的监管。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只要我们在开放民营银行的过程中抓紧制度创新,通过试点逐步推进,就一定可以创建一批拥有良好信誉的民营银行。

二、如何对待民营银行的发展风险问题

1.是民营银行的准入法规。中国人口众多,国土辽阔,究竟要多少家民营银行才能适应市场需求?如果中国只需要十几家民营银行,那么审批的问题不大。如果估计需要200到300家,那么应该由谁来审批?在目前的行政审批制度下,银行审批权造成相当大的权钱交易的寻租空间。三、建立一套金融市场准人的竞争规则。

1.民营银行的监管法规。目前,金融界不正之风相当严重,我们是否能够设计出一套机制来获得银行运行的真实信息?不仅如此,银行的监管法规还必须做到对各种所有制的金融机构一视同仁,创造一个清晰、公平的竞争规则。而为了达到有效监管的目标,必须实现金融监管的多元化。这是需要时间和智慧的。

第5篇

民营银行的成立是中国改革金融体系,促进金融行业竞争的一个重要举措,但是民营银行作为一个新生的银行类型,其生存与发展仍然是存在诸多的障碍和不利因素。本文首先对民营银行的自身的优劣势及外部的机会与威胁来论述民营银行的生存状况,之后针对民营银行的特点提出一些发展的策略,助力民营银行这一新的银行类型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民营银行;SWOT分析;发展策略

经过前期的关于民营资本设立银行政策的陆续出台,2014年3月11日,银监会公布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方案,共有10家民企参与,按照每家民营银行不少于2个共同发起人的试点要求两两配对,模式主要包括“小存小贷”“大存小贷”“特定区域存贷款”“公存公贷”四种。

对于民营银行的定义,普遍有三种角度:一种强调产权结构;一种强调银行的资产结构;还有一种强调公司治理结构,是否采用市场化机制来经营。目前国家鼓励建立的民营银行,重点侧重于第三种,即通过打破垄断,由民营资本主导,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起来的拥有现代企业制度和实现市场化经营机制的“新”的民营银行。更概括地说,“新”的民营银行就是由民间资本控制与经营的,权、责、利统一的现代金融企业,或者说民营银行是由“民有、民治、民责、民益”四民构成的统一体。

发展民营银行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国有银行“一统天下”的局面,从而改变经济结构与金融组织体系结构的不对称程度。但是民营银行作为一个新生的银行类型,在现有的金融体系下,其生存与发展仍然存在诸多的障碍和不利因素。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民营银行的生存与发展在伴随着不利的条件下依靠自身的一些特殊之处,仍然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及机遇。

1 民营银行发展的环境分析

1.1 民营银行的优势

1.1.1产权优势。目前金融体系下,改制或者上市后的银行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产权关系模糊,产权主体缺位,权责利关系不对称的状况,而这种情况导致了经营效率的损失。民营银行则是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金融机构,具有清晰的产权,这有利于其在市场竞争中更灵活的面对市场环境的转变,在竞争中获得先机。

1.2 低交易成本优势

民营银行在与中小企业的博弈中,交易成本远低于国有银行。中小企业在国有银行“一统天下”的局面下贷款难的问题,民营银行在解决此问题上具有优势,原因在于其在经营中更侧重对中小企业的服务,立足于本地区,服务本地区的企业,因此其对客户知根知底,极易沟通,同时又获得了规模优势,降低了服务成本,从而能为客户提供质优价廉的金融服务,对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是有益的补充。

1.3 灵活的经营机制优势

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民营银行由于规模相对较小,管理成本较低,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调整和经济周期的调整,在经济的浪潮有其容易存活下来的相对优势。

2 民营银行的劣势

2.1 规模、信用方面的劣势

民营银行无论是资本规模还是资产规模都弱小,属于小银行。国有银行有国家信誉担保,而民营银行完全是按市场化原则运作,其发起人是民营企业,其信用程度远远不及国家信用,在吸储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

2.2 品牌和声誉方面的劣势

我国民营银行成立较晚,在品牌、声誉建设上面先天的时间不足,加之其民营背景,使其在品牌建设方面更是难上加难,其无论在品牌还是声誉方面均远不能与国有银行相比。在目前存款保险制度等风险保障措施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品牌声誉不够强大的民营银行对市场的影响力及对客户的吸引力相对较弱。

2.3 经营人才缺乏方面的劣势

民营银行成立之初,在搜寻专业优秀人才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大型银行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但是让其转战到民营银行去却是存在一定的障碍。如要培养自己的人才,又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因此在人才的聘用和培养上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人才布局。

2.4 公共关系方面的劣势

民营银行的所有者是以民营企业为主,民营企业在其自身领域的发展过程中就存在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关系不顺畅,由其组建的银行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并且又多出了与金融监管部门的关系,因此,其发展需要理顺与这些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

3 民营银行的机会

我国民营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强烈的融资需求,为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大量的民营企业认为融资困难已经严重影响了其正常发展,现有的金融制度无法满足民营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而这一状况就为民营银行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民营银行可以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专门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在与大型银行竞争中分得一杯羹。

金融业全面开放为我国民营银行加快发展提供良好机遇。民营银行有了向外资银行学习的机会,有利于民营银行加快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业务创新,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同时,开放也为民营银行拓展更宽的业务领域与市场空间奠定了基础。

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入为民营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渐进式的中国金融体制变迁,为民营银行的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传统大型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弊端为民营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改进的空间。

4 民营银行的威胁

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全面竞争。在银行的竞争中,国有银行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特别是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以市场为导向,全面参与市场竞争,向“全能银行”发展。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与征信体系的不健全,加之我国民营银行的内控制度不力,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使民营银行的风险控制与经营安全面临挑战。而外资银行的不断发展也争夺民营银行的客户和人才。

5 民营银行发展的对策

5.1 实施差异化的服务

目前中国的银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国有大中型银行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市场布局已经趋于饱和,部分银行甚至还存在过度扩张问题。因此,民营银行进入市场后不得不面临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困境。但是也不是说民营银行不能生存,目前大中型银行在提供服务方面存在诸多令客户诟病的地方,同时,也不是每种服务都能够提供, 因此,民营银行可以在服务上下功夫,加强服务,通过提供优质、差异化的服务来留住客户。

5.2 高度重视风险管理

民营银行业务存在着大量的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洗钱风险和法律风险,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一套严密的风险监管体系。民营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又要比一般银行的风险管理更严格,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民营银行业务的风险主要来自对客户及其业务背景、财富来源、民营银行账户的使用缺乏足够的了解。其次是贷款方面,民营银行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所设立的,而这些中小企业的资信度又是相对来说较低的,民营银行相对国有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更大。企业欠贷不还,逃废债务等现象,直接影响了银行贷款的收回,导致不良贷款大量上升,必然会影响民营银行的发展。因此,民营银行,特别是新生代的民营银行可以利用其固有技术优势,比如发挥互联网的大数据优势,收集客户的信用记录,建立数据库,利用互联网强大的功能助力其服务中小企业时降低风险,减少不良贷款。

5.3 加强信誉、品牌的建设

民营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相对于有几十年历史,有国家信用做保障的大型银行来说,其品牌,信誉处于劣势地位。而品牌与声誉又关系着金融消费者对其信任程度。信任程度的高低,又关系着民营银行业务开展的顺利与否。因此,对于民营银行来说,要想大规模的开展业务,需要加强其自身的品牌与信誉建设。这里,可以尝试专门成立民营银行协会或者其联合组织,加强平时的规范。也可在国家正式的存款保险制度尚未建立之前,采取类似存款保险的制度,加大存款担保,增加风险拨备等方式来提高其信誉。

5.4 加强与大型银行机构的合作

通过自身的发展,利用自身的优势还不足以让民营银行迅速成长壮大起来,其业务的开展还是需要通过与其他银行机构的协作,互取所长,才能不断的发展壮大。因此,在日常的业务开展中注重与大型银行的合作,一方面可以利用大型银行的渠道和客户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学习其在风险控制与银行管理方面的经验。

5.5 加强对关联交易的控制

民营银行的股东都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又一直以来缺乏资金、难以融资。即使在民营银行成立时,其出资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但是也无可避免会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所以,民营企业很可能会通过自己设立银行来解决自身的融资问题,此时银行很有可能会成为其“提款机”。 而那些谋取小集团或私人利益的非公平关联交易行为一旦出现问题导致无法归还贷款,民营银行就会面临巨大风险。

【参考文献】

[1]吴晓灵.民营银行的前景在于“错位竞争”[N].中国经营报.2013.12

[2]陆岷峰,王虹.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华北金融.2013.12

[3]郝杰. 互联网探路民营银行[J].中国经济信息.2013.501

[4]邱兆祥,安世友.发展民营银行面临的问题及对策[N].金融时报.2012.7

第6篇

一、民营银行在我国的发展

民营银行是由民间资本控股,采用市场化运作、自担风险的银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逐渐扩展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通道。除鼓励个人和乡镇企业入股城乡信用社之外,1985年开始陆续成立的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民间资本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特别是1996年组建的中国民生银行,从出资人到治理层全部都是非公有制属性,是我国民营银行正式在金融舞台上崭露头角的重要标志。[1] 由于银行业是高风险行业,且经营风险又极易带来巨大的社会风险,我国对设立民营银行的政策一直是非常谨慎的,在2010年之前不允许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银行。在我国民间资本规模迅速扩大和自我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为了破解中小微企业及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也为了彻底打破银行业的行业垄断,国务院于2010年5月13日《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被称为“新36条”),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中介服务机构”。2012年银监会《实施意见》,提出“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村镇银行发起设立或增资扩股”。2013年7月5日,国务院下发《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简称“金十条”),明确提出“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从此我国开启了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的政策闸门。

政策开放后, 由于银行业高利润的诱惑或为关联企业提供融资便利的需要, 民间资本发起民营银行的热情高涨, 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动。2014年7月25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宣布,银监会已正式批准3家民营银行的筹建申请。 这3家民营银行分别是:腾讯、百业源、立业为主发起人,在广东省深圳市设立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正泰、华峰为主发起人,在浙江省温州市设立的温州民商银行;华北、麦购为主发起人,在天津市设立的天津金城银行。这3家试点银行在发展战略与市场定位方面各有特色, 目标是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高效和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如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将办成以重点服务个人消费者和小微企业为特色的银行, 温州民商银行定位于主要为温州区域的小微企业、 个体工商户和小区居民、县域三农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天津金城银行将重点发展天津地区的对公业务。 [2]

二、民营银行发展的市场定位

(一)目标客户定位

1. 立足为本地经济发展服务。 民营银行在市场细分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应是地域, 民间资本植根于当地经济,“草根性”、“本土化”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相当的人缘地缘优势。民营银行的从业人员大多来自辖区内,对辖区内的企业有一定的了解,可以降低搜集信息的成本以及贷款的风险,提高贷款的安全性。并且,由于当地居民企业对民营银行发起人的认知程度较高,也有助于降低民营银行的吸储难度。因此民营银行的服务目标首先是当地经济建设[3] 。例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框架下,目前河北省已确定40个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重点平台,京津的产业转移将带动大量企业落户河北,如果河北省未来设立的民营银行能够及时为产业园区各类企业提供创新型的服务,将能在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中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

2. 重点面向中小微企业。 由民间资本设立民营银行,这些民营银行更了解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规律,尤其在扶持企业创业及成长发育过程中,民营银行的创新空间应该会很大。另外,民营银行规模比较小,从银行服务经营特点上,小的和小的之间存在更强的耦合机制。因此,民营资本设立的民营银行天生就具有服务民营中小微企业的优越性。

(二)民营银行的产品定位

民营银行应根据自己的目标客户定位,在传统银行产品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商圈融资,开发中小微企业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发展降低实体网点成本和人力成本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等 [4] 。

1. 大力发展商圈融资。“商圈” 是指集聚于一定地域或产业内的商贸业经营群体,以商品交易市场、物流园区、电子商务平台等为主要形式。例如在河北省目前发展的各个中小企业示范产业集群:辛集皮革、高阳纺织、安平丝网等都属于商贸业集群。商圈的特点就是产业内的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缺乏抵押物,信用记录不全,因此融资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商圈担保融资是指商圈管理机构利用对入驻商圈的中小商贸企业日常管理的控制力优势,根据信用程度对入驻商圈的中小商贸企业进行筛选, 然后通过融资性担保机构为其中的合格者提供担保并获取银行信贷支持的融资模式。民营银行可以利用自己“草根化”、“本土性”的特性,增强主动营销的意识,与商圈管理机构、融资性担保机构等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及时了解并满足商圈融资需求,提供低成本、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2. 开发中小企业的供应链金融产品。 民营银行应针对区域内企业的特点开发国内保理、商品融资、订单融资、预付款融资、应付款融资等供应链金融产品。为了更好地便利客户,衔接客户采购、库存、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资金需求, 可以对供应链融资产品交叉搭配,设计不同的产品组合,以“产品包”的形式向小微企业客户提供服务,增强客户黏性,同时简化申请和审批手续。

3. 发展互联网金融产品。 中国银行业协会与普华永道联合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3年)》表明,近八成银行家表示将与电商合作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 超过九成的银行家认为信息科技对业务发展与经营管理有积极作用, 移动互联技术也成为信息技术新发展中银行家关注的首选。可以说,未来金融业的最终归宿, 就是在移动互联网等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中, 完成从传统金融到互联网金融的彻底嬗变, 传统银行如果不主动加入金融互联网的浪潮,肯定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5] 作为新设立的民营银行来说, 与其发展以后再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 不如设立之初就搭建好互联网金融平台,从而确定自己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三)民营银行的营销策略定位

在存款保险制度尚未建立, 存款利率上限管制的情况下, 民营银行与有着众多网点的大型银行争夺存款难度很大;与此同时,信贷业务又高度依赖人缘地缘,对这些银行业的新丁来说,必须要在营销策略上“标新立异”。

作为民营银行的股东来说, 虽然银行业看起来有很大的利润空间,但如果想把银行做大做强,首先应该做好赔钱的心理准备。 应该从贷款业务中不断拓展客户,因为毕竟广大中小微企业普遍缺乏资金,如果民营银行能够创新征信手段, 不断发掘出成长性好的企业,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随着企业对银行信任程度的提高, 自然会不断地把存款转移到民营银行。另外,民营银行还应广泛地参与区域内产业园区、 行业协会等举办的各类活动,提供赞助、争取冠名权、 义务金融知识宣讲等, 在合适的场合推销自己,积累更多的人脉关系。

三、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

民营银行实现良性发展的关键在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在于“错位竞争”,只有立足于区域细分市场,改造传统业务流程,发展适合“两小”群体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才能体现自身优势, 形成核心竞争力。

1. 做好人才储备。民营银行设立初期,都是要先把一些基本的业务做起来,如存款、贷款、结算等,虽然发起人可能有小贷公司等民间金融从业背景,但是核心金融领域毕竟还是经验欠缺,所以如果民营银行想尽快进入运转状态,必然需要具有银行、监管从业经验的优秀人才。另外,关于互联网平台的搭建更是需要专门的技术人才,此类人才不仅仅需要精通互联网技术,同样也需要丰富的银行从业经验。金融业是一个具有极强专业性的行业,而目前申报民营银行的多为非金融类行业的企业,迫切需要通过引进或招聘银行高管来形成自己的核心团队,争取高素质金融人才的加盟。民营银行吸引人才不仅仅是薪酬上更具诱惑,股东们还应该创新用人的理念和机制,这样才能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银行的发展之路。

2. 依托行业协会组织。 民营银行在成立初期首先应该立足于发展成熟的县域产业集群和未来的首都功能承载区,发挥自身天然贴近中小微企业的特点,充分依托工商联、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组织,在区域和行业协会内部大力宣传自己,贴近客户,深入企业搞好调研,增强客户黏度,研发出适合区域内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

第7篇

关键词:民营银行;发展;对策

和中国传统的国有银行相比较,我们会发现民营银行有两个明显的不同,一是民营银行有更大的自力,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日常运营,不论是资金去向还是人事管理,民营银行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地进行决策。二是民营银行的私有化程度比较高,其资产结构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构成,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经济计划的干扰,呈现各种各样不同发展道路。

一、我国的民营银行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民营银行与国有银行相比,规模较小,网点也较少,但民营银行具备产权结构清楚、员工激励机制灵活、服务模式商业化等优势。产权结构清楚能够促进银行内部的管理,激励机制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商业化的服务方式对民营银行的经营和管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民营银行还能够抵制过于银行的垄断以及与国有银行一起抵御外部竞争。我国的银行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仍是国有银行和国有控股银行占主导地位,民营银行由于银行网点少等局限,在存款和结算的两个市场上竞争优势不足,经营和运作的效率也相对较低。

二、民营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代市场经济起步晚,直接导致了我国的民营银行数量少、规模小等特点。然而纵使我国的民营银行存在这些弱点,也无法掩盖其在市场经济中无可替代的地位。首先由于这种银行的规模较小,所以在组织结构方面有着大型银行无法比拟的灵活性,能够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方式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进行商业产业化的服务改革,进而提高银行的工作效率,增加业绩。同时因为我国民营银行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国有银行的垄断,使人民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1.外部因素的影响。现在仍然有很多人认为,在我国目前经济大环境下没有发展民营银行的必要,市场对民营银行的欢迎度并不高。在银行业较为成熟的今天,我国银行的总体布局已经确定,各种类型的银行相互竞争、合作,形成了一个较完善的运营模式,而民营银行的出现虽然能对传统的银行格局带来一定的冲击,但由于其规模小、网点少的不足,这种冲击显然是微乎其微的。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民营银行的收益太少,因为民营银行是作为一种民间资本组建的银行而存在,其对风险的承担能力不够。同时因为民营银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上市、赚钱,大多数人会下意识地忽略其在其他范围对经济发展和银行业现有格局的贡献,这也是民营银行发展受到阻碍的一个原因。

2.银行内部的缺陷。首先,法律体制不健全,直接影响了民营银行的合理运营和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熟的今天,一个完备的针对银行的市场准入和运营制度必不可少。然而目前我国并没有建立起关于民营银行的各项法律制度,从而使民营银行质量良莠不齐、规范程度低,不能合理参与市场竞争,这对于金融业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其次,有可能变成大股东的“一言堂”。从现有民营银行的股权结构状况中不难分析到,非公有制经济构成的银行并不能做到分散股权,很多情况下都是某个股东占有银行51%甚至更多的股份。这时该股东就拥有了对银行的掌控力,如果股东经营不善,很容易就让银行的发展轨迹出现偏差,进而陷入财政困难的泥淖。

再次,民营银行的竞争力不够。因为民营银行的服务方向仍然是传统银行的经营业务,在银行业较为成熟的今天国营银行在货币和金融方面已经具备一个较为完善的服务模式,而民营银行由于规模小、管理落后等原因,并不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这就导致民营银行在和国有银行的竞争中处于弱势,极大地制约了民营银行的发展。

最后,私营银行的信用受到更多的质疑。因为国有银行是公有制为主,以国家资产为保障的,其资产的安全性就有了很大的保障。而民营银行起步晚、主要以非公有资产为主,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固定资产都无法与国有银行相比,消费者相比较之下也更愿意选择发展时间较长、更为稳定的国有银行,这是制约民营银行发展最主要的原因。

三、民营银行的发展对策研究

1.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民营银行想要在与国有银行的竞争中扳回劣势,首先就是要进行对自身的调整,尤其是金融体制的改革。现阶段而言民营银行的诸多劣势都是金融体制落后僵化导致的。为了进一步体现出民营银行的优势,扩大在我国银行业的影响,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国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为民营银行的运行提供指导和约束。2.完善银行内部的管理模式,采取各种方法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3.推出各类措施提高在群众心中的影响力,首先就是提高银行的信誉。

2.制定合理的银行监管法规。针对现在我国关于民营银行的规章制度并不完整的现状,笔者认为国家应该加强立法,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民间资本成立银行做出明确的限制,同时保证法律的公正性,保证民营资本在市场经济中能够平等地参与竞争,打破国有资本在银行业的垄断地位。

3.发挥自身的制度优势。民营银行作为一种私有化商业化的银行组织模式,更应该突出其优点,参与市场竞争。无疑,民营银行的灵活性和独立性就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方向。因此在银行的实际运营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发挥其作为一种真正的股份有限公司所拥有的能量,明确产权责任制、完善人事结构、优化企业管理,细化银行内部各部门的职权、使职权之间相互制约、互为补充。真正使民营银行作为一种企业拥有更大的竞争力。

4.确立目标聚集的基本竞争战略。民营银行作为一种和传统国有银行相补充的运营模式,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在市场经济中获得属于自己的地位。为此民营银行就应该为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通过更优质的服务或者更高的效率为某一范围内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从而适应日益多元化的客户群体。通过有目的有针对地服务某一群体,既能避开国有银行的服务范围,减少竞争压力,又能和国有银行互为补充、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

随着国家金融政策制度的推进与完善,金融领域的改革也在持续发力,促使民营银行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外资银行的未来进驻条件在一步步放宽后,民营银行的服务理念、理财产品、团队合作、企业文化等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力与国外民营银行的市场成熟度相比,发展能力还处于低级阶段、经营现状也不理想,存在着各种问题。因此,如何能够正确认识和挖掘出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找准和发现我国民营银行的市场定位和拓展空间,才是目前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二、民营银行的含义

虽然民营银行发展至今规模不小,但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民营银行的界定尚无定论。归总来讲,主要集中在资本控股、服务对象和管理机构三方面。资本控股就是说凡是由民间资本控股的银行就是民营银行,服务对象就是讲凡是由民营企业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银行就是民营银行,管理机构就是看凡是以公司体制来运营的银行就是民营银行。这是当前学术界最为认可的三种说法,当然一切还在研究和完善当中,可至少为界定民营银行的身份、研究其发展理念、创新其理财政策提供了有益思路和借鉴。

三、民营银行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民营银行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并改善了金融市场垄断的现状,对银行业的竞争起到了有利的推动作用,更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注入了新的动力。目前,按照我国商业银行总资产实力和净利润排名,可以明显看出我国五大国有银行仍然处于龙头地位,具有绝对的领先优势。当然,这其中有国家资源的过渡性集中原因所造成的,引起的负面效应就是银行业的垄断性,一些稀缺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小微企业融资较难等问题,从而引发一些高风险金融产品的出现。而民营银行的出现,不仅能够有力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而且还能从专业对口的角度出发,更好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把握金融风险、提高金融产品的创新性。通过资金的融注,更能从政策层面和主体领域进行风险意识的把控,跟进国家助力微小企业的政策走向,大力加强金融市场的发展动力,进而提升民营银行的金融创新水平,使其得到更好地发展。

四、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现状

我国民营银行在经过了改革开发后至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到2008 年金融危机初和金融危机后三个阶段的发展,目前总体上存在着已建立和正筹建的两种民营银行类型。据现有的4000 家银行金融机构而言,真正算得上民营资本控制的民营银行所占的比例还很低,范围之内的还普遍存在着规模不足、网点覆盖率低、业务种类不齐全、理财产品不科学、服务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尤其是在存款和结算的关键节点上做得不足,市场竞争和执行效率也较低。特别是外在因素,诸如外资银行的行业竞争、金融商业的互信问题、资金运作的风险管控等都是我国民营银行目前需要加强和提升的领域。唯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民营银行试点制度,无疑是一大亮点。但这一制度能否很好地执行,关键还在于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能否建立,即以理财产品为主导的纵向管理体系和以客户关系为主导的内部管理体系有机地统一起来。总之,目前我国民营银行要想走得更快、更远、更稳,其现状不容乐观。

五、我国民营银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 一) 初期建立信用度的问题

金融资本的信誉,直接关系到银行未来发展的前景。尤其是民营银行,能否把良好的信用作为自身发展的生存之道,将直接决定着民营银行能否顺利地吸收民间存款、扩大自己的资产规模、提升资本的流通效益,无疑这是民营银行发展壮大的必要前提。再加上民营银行目前都处于一种局部试点和探索阶段,规模布局较小、网点覆盖较少,自然宣传方面的效用就会降低,特别是乡镇农村地区的人们对其并不了解,与农村信用社、储蓄银行等相比,其信用接受度和认可度都会大打折扣,缺失了社会公信度,自然就会丧失、丢掉企业和居民的信任和存款。

( 二) 业务经营范围受限制的问题

因为民营银行受政策制度的影响,就会使得民营银行在开展业务的时候受到区域性的限制。比如有限牌照制,即要求民营银行只能按照相关制度在一定区域内开展相关业务,不能在全国范围内根据情况随意开设分支网点等; 相关金融监管部门针对民营银行的资金规模大小以及每项存贷款的额度数等都进行了严格规定和相关要求,不能有丝毫漏洞;在宏观政策和制度规定方面,民营银行的金融业务类别和经营范围也会受到限制,包括它的存款准备金率、贷款计提数额等方面,都与其他银行有着很大的区分和不同,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民营银行业务的风险性和运营的难度性。

( 三) 服务对象存贷款的担保问题

国有银行或者外资银行,大多数情况下面对的都是一些具有稳定收入的群体,无论是存款还是贷款,风险性都极小。而民营银行服务的对象和客户往往都是一些普通大众,这就给金融业务带来了很多不可控的风险、存在着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勿需置疑,国有银行有国家信用来担保,那民营银行靠什么来担保? 靠国家,不可能,因为这会直接改变民营银行的性质,而且数量之多,也不可能满足所有的要求。其结果就会失掉储户的信任,不仅资金得不到安全的保证,还会给社会经济带来颇多不稳定的诱因,因此这是一个亟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 四) 资本管理运行不科学的问题

民营银行,顾名思义就是它的资金来源于民间,从初期的组建到后期的运行,业务经营的盈利性和资本天生的逐利性,就会导致民营银行在初期的组建过程中,股权安排会出现两个致命的问题,一个是独大性,即银行的原始股权集中于少数人的手中,银行的金融运行方案不能纯粹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来进行,资金的投入、政策的制定等控制权都掌握在银行内的大股东手中,用银行本身来进行圈钱或者融资,以随时调度和缓解自身关联企业的资金周转和融资问题; 另一种则相反,则是分散性股权和股东人数的众多性,二者的交错就会导致民营银行在制定规章制度和方针政策时,出现意见的矛盾性和冲突性,缺乏前沿创新的经营理念和高效的经营战略,缺乏比如公益金融产品服务、三农专业对口金融服务等项目,从而加剧了民营银行内在的运作风险性。

六、促进民营银行健康稳定发展的对策

( 一) 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良好信誉

鉴于政策限制和经营服务的区域性,民营银行应该另辟途径,采取积极主动的宣传战略,着重宣传自己的运营性质、金融战略、服务对象、业务优势、金融产品等,扩大其软文化的影响力和范围圈。而且,民营银行还可以借用自己民营企业的独特优势,利用其亲和力、人脉圈等,从而让社会上的一些大中小微企业和居民认识、了解并认可民营银行的存在性和运营性。比如民营银行可以组织一些关于服务对象和金融产品为宣传主题的活动; 可以通过软文化的实力,比如对银行的所属标志、网点的连锁性设计等方式,为自己的外在形象进行宣传,从而让民营银行的形象真正树立起来。

( 二) 提升人员素质,优化管理方式

民营银行的团队工作动力和合作理念能否被真正调动起来,其员工的综合业务素养至关重要。是故,民营银行首先要要采取多种机制,比如加大内部员工的业务培训力度、从社会高校招引高素质的金融人才、与相关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合作等方式,从而快速提升员工的整体业务素质。那如何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 这就涉及到了民营银行的管理结构方式,是从管理的结构上进行改革,抑或是从产权制度上进行优化,当然二者的协调配合和适度集中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权限的随意性和分化性,只有相互制约和激励,才能在金融运营的范围上和决策的科学性方面达到自身优化的目的,以提升民营银行的市场经济竞争力。

( 三) 设立担保机构,落实存款保险

鉴于民营银行的运营性质和金融信用问题,要想让其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储户的信任,就必须要引用存款信用担保机构,采取一种市场化的监管模式,让民营银行的担保和监管运营取得一种安全性的效果。当然,这就必须以间接方式引用国家信用来保证民营银行能够得到社会的信任,从而提升其市场竞争力。而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落实存款保险制度,增强民营银行的偿付能力,以合理的担保费用来确保存款人的利益不受损失,自然而然民营银行的信用度也就随之提升,这就为民营银行的维持运营和业务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 四) 合理运行资本,完善监管制度

民营银行首要要根据已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自身资本运行与机构监管的实际情况,对融入的民间资本做出科学合理的市场化运行方案,专业的金融业务由银行的负责人做出明确细则,在资本盈利性和权力集中性方面达到平衡点。当然,随后的制度监管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