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13 16:43:2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绿色低碳合理化建议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作为中石化某某建筑公司的四川分公司经理,目前我主要负责区域建筑项目市场的开发管理等事项。近段时间以来,按照上级的要求,我积极学习了__同志建党__周年讲话、__全会精神、__同志的先进事迹、《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文件等内容,进一步认识到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了责任观念、纪律观念、群众观念和奉献观念,增强了“创先争优永攀高峰”的意识,牢固树立了拼搏奋进、争创一流是思想,坚定了“实现率先发展”的信心,可以说受益匪浅。同时,对照上级的各项要求,结合个人岗位职责和日常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现将有关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存在的问题
1创新意识不强,思想不够解放。
工作中能够紧紧围绕党政领导班子的决策认真履行职责,扎扎实实开展工作,但是埋头实务的时候多,思考的时候少;执行任务的时候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时候少;运用常规性思路解决问题的时候多,创新的点子少;倾听基层意见的时候多,采纳合理化建议的时候少。在建筑项目市场开发管理管理方面,思路不够开阔,往往局限于常规;缺乏有特色的整体规划市场思路,对市场管理不够精细,对市场未进行细分,未形成特点与亮点;对建筑队伍建设、业务建设等方面提出的建议较少,在为上级建言献策方面做的不到到位。总体来看,过分专注于完成任务,把精力过分集中在具体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举措,思想上存在固守传统管理模式的倾向,离“思想再解放、观念再转变、潜力再认识”的要求还有一段差距。
2群众路线贯彻不到位,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能够牢牢把握廉洁从政的大方向,在主管建筑市场项目工作中能够做到恪尽职守,勤俭节约,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筑牢了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但是在工作作风和服务群众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一是满足于干好项目市场开发与管理等份内的任务,对自己分管的工作关注的多,对其他工作的关心、关注比较少;二是对分管的部门人员管理较为严格,尤其对本职业务工作要求严格,但是对其思想教育不够到位,服务一线职工方面做的欠位。个别干部职工提出合理要求,未能仔细研究,酌情予以照顾。三是工作不够细致,超前性的调查研究较少。个别职工对个人生活有这样那样的要求,对工作存在这样那样的意见,但是没有及时公开地表白,由于个人未注重调查研究,往往听到个别同志的汇报后才知道,然后再研究处理意见。这种“滞后性的服务”说明未经常性开展现场调查,提前采取措施解决。今后亦将带头深入群众,随时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尽量将服务关口迁移。
3管理不够精细,潜力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在对分管部门管理上,一是侧重于目标管理,制定各个阶段的目标,要求从业同志认真完成任务。二是侧重于制度管理,通过建立健全各个部门等制度进行日常管理。三是侧重于考核管理,结合预定目标与制度进行综合评价和奖惩。三种管理模式都停留在宏观层面,缺乏精细管理举措。对重要岗位干部管理严格,教育到位;但对一线职工管理存在疏漏,思想引导不到到位,关心不够。对业务管理不够精细,个别环节没有照顾到。今后将重点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打造世界一流、实现率先发展”,对国内建筑市场运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将正视不足,改进缺点,全面提升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习,进一步 提高创新能力。
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认真研读党的基本理论,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和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创新观念。要认真学习集团公司的文件精神,全面把握“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深刻内涵,结合岗位工作的实际,创新管理方式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其次,要树立积极向干部职工虚心学习的观念,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听取基层干部职工的意见,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发挥每个人员的聪明才智,群策群力进行管理创新,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工作能力。此外,充分利用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参观考察机会,认真学习兄弟单位在建筑市场开发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借鉴成功的做法,并因地制宜创新管理模式,切实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
二、深入群众,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
注重深入职工群体调查研究,经常性地深入施工与服务现场,发现问题,及时协调处理;要经常召开基层人员调研分析会,了解一线职工思想动态,加强思想教育;要带头服务好职工的工作生活,及时帮助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经常性地与一线职工交流,及时了解职工的生活工作需要,帮助解决实际难题;要带领分管科室同志经常性地开展隐患查找活动,做到未雨绸缪,以精心细致作风提高服务质量。要广泛收集客户、干部职工队伍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向领导反映基层情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职权范围内积极采取措施,打造和谐稳定的建筑企业。工作中坚持职工至上的原则,与上级领导和职工群众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做到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遇事多沟通,多交流,维护团队战斗力和活力,当好“上为领导分忧、下为基层服务”的角色。 三、精细管理,力争创造一流成绩。
自2012年11月29日发表“中国梦”的重要讲话之后,“中国梦”便成了当下中国最热议的一个词汇。全国上下都在谈论中国梦,期待中国梦。各行各业也都在用实际行动助推美好中国梦的实现进程。康佳,作为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家中外合资电子企业,其33年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筑梦并为梦想而战的过程。本文重点从四个方面解读康佳梦的精髓与内涵,期望对同行有所借鉴和启发。
用使命和愿景开启美好梦想之门
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乃至一个民族和国家,都需要一个令人向往、令人激动的前景和奋斗目标做指引。这一前景和目标就像一团火,不断激励和催动着一个组织以无比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向着目标前行。对于企业来讲,使命和愿景就是一种指引未来的力量,一种信念的力量和梦想的力量。它为一个企业指明方向,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着强大的动力支持和活力保障。
“有梦的人最美!”这是康佳集团前任董事局主席、华侨城集团总经理任克雷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真实地道出了25 000名康佳员工深层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指向。康佳是一个由梦想引领的组织。33年的康佳奋斗史,可以说就是一部由使命和愿景所牵引下的追逐梦想的历史,一部讴歌梦想的发展史。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还处于起步阶段的康佳,就明确提出了“领先国内,赶超世界”的“康佳目标”和“我为你,你为他,人人为康佳,康佳为国家”的“康佳风格”。正是这些被锲刻在员工上下班打卡大楼外墙上醒目的理念和口号,激励并推动着康佳从弱小走向强大,从一个来料加工的作坊小厂,发展壮大为一个年销售收入200亿元的大型电子企业。2005年,康佳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战略转型的需要,与时俱进地对企业文化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优化和调整,提出了包括企业长远使命、企业愿景、核心价值观等一整套全新的文化理念。康佳的长远使命是“打造世界级中国企业”,企业愿景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数字娱乐品牌,一个一流的家庭、手持、车载领域的数字娱乐产品和服务提供商,一群怀抱远大理想、拥有强烈荣誉感、共享经营成就的康佳人”,康佳的核心价值观是“创造卓越康佳,成就你我梦想”,康佳精神是“超越自我,进取高远”,等等。这些理念清晰地界定了康佳的方向和未来,规划了康佳的发展蓝图,为康佳新一轮的战略崛起、为康佳的梦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命和愿景,就像一团火,她燃烧着康佳人的激情,沸腾着康佳人的热血,激励和推动着康佳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强健自身。近年来,康佳在产品研发、市场开拓、企业运营、人才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已证明了美好梦想所可能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
用创新精神打造康佳强企之梦
创新,可以说是康佳发展之魂。康佳的口号是:“创新生活每一天”,康佳的创新理念是:“创新无处不在”。30多年来,康佳始终把创新作为企业最高战略,并通过创新工程、创新基金等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将创新的思想和创新的精神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环节。创新,已经成为了康佳人一贯的工作习惯和自觉行为,成为了康佳赢得市场、承载使命和追逐梦想的最强有力的武器。是创新精神推动着康佳将强企之梦一步步变成现实。康佳的创新精神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产品技术创新。科技兴企、用技术抢占市场,是康佳长期以来坚守的战略指针。为确保公司在产品技术领域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康佳的做法是:第一,注重研发投入。康佳每年将销售收入的3%到5%投入到技术预研和新产品的开发之中,稳定的研发投入,保证了康佳在新品开发上持续发力,在技术上始终位居行业领先地位。现在,仅彩电一项,康佳每年推出的内外销新品总量超过500多款,平均每天有一到两款新品问世。第二,重视研发人员的激励机制。对研发人员给予薪酬倾斜是康佳长期以来实施的人力资源政策。在开发部门,康佳推行项目奖、产品开发奖、工业设计奖以及市场贡献奖等,每年的五一财季、十一财季、元春财季等,公司都会对产品开发中的有功之臣进行隆重表彰。第三,重视专利申请和专利管理。康佳视专利为企业的生命,将专利管理作为知识产权纳入到了公司战略管理的范畴,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推动着康佳在专利质量和专利数量上快速增长。近几年康佳专利申请每年都保持在30%以上的增幅,截至2012年底,公司专利申请总量已超过4 000项,总量位居行业前列。
管理创新。持续推进管理创新是康佳永葆青春活力的重要法宝。20世纪90年代末,当康佳发展最红火的时候,公司领导层高瞻远瞩,花重金聘请国际知名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制订改革方案,并将考核激励机制作为整个方案的核心在全公司推广,康佳的管理创新从此走上了快车道。2005年,为适应市场变化,康佳对业务运营进行大力度创新,全面推行事业部制和授权体系改革。以产品为主导,按业务类别成立独立运作的事业部,同时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式在各事业部(业务单元)之间实行内部交易制度。这是康佳进行组织创新的又一次重大举措。与此同时,康佳还启动了授权体系改革,大力实施简政放权,全面提高决策效率。这一业务运作模式的创新之举,使得康佳的管理再上台阶。与此同时,康佳大力开展群众性合理化建议活动,让创新之花时刻闪耀。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康佳每年由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总数达上千条,每年为公司节约成本达数千万元。持续有效的合理化建议活动已经成为康佳永葆创新活力的发动机。
文化创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着力企业文化创新,是康佳打造软实力、实现强企之梦的又一利器。在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上,康佳不仅体系完善,理念健全,而且在内容上不断创新,形式上多姿多彩。苹果文化、战争文化、关爱文化、担当文化、学习文化、创新文化等十余个类别的特色文化,共同构成了康佳企业文化的百花园。在康佳,既有金戈铁马般的大型主题文化活动,如泰山之巅战略誓师、重走路活动、库布齐沙漠徒步穿越等,也有春风化雨般的日常班组文化建设,既有剑拔弩张的竞技比赛,又有苹果分享的欢声笑语,既有搏命沙场的精英训练,也有放松身心的工间操,如此等等,斑斓而多彩。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康佳文化,成为推动康佳永续发展的巨大力量。
产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企业文化创新,为康佳不断打造强企之梦吹响了三支冲锋号。正是有了强大的创新精神,在白热化的竞争中,才保证了康佳业绩实现连年飘红。康佳销售收入连续多年保持在15%以上的增长,康佳彩电市场占有率连年攀升,多年位居行业前列,康佳创新推出的高技术产品先后荣获美国“创新2000”奖、德国IF红点奖、中国工业设计红星奖、红棉奖等国际国内顶级的创新大奖。康佳产品远销世界108个国家和地区,康佳品牌为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上赢得了声誉。
用成长与关爱助推员工发展幸福之梦
在关于中国梦的讲话中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同时强调:“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康佳集团董事长侯松容说过:“康佳是一个有梦想的企业,康佳不仅造产品,更要造人。”让每一个员工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是实现员工梦的核心,而个人成长发展之梦和追求幸福生活之梦则构成了员工梦的主要内涵。在助力员工实现个人梦想的过程中,康佳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持续铸梦:
重视员工培训,助力员工实现个人成才发展之梦。企业竞争最终取决于人才的竞争,员工素质高低最终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让每一个人增值”是康佳的人才理念。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是康佳战略管理的要件之一,公司从上到下高度重视。康佳针对不同层面、不同需求的员工制定了差别化的人才培养计划,形成了覆盖全员、十分完善的人才梯队培养体系,包括培训体系、课程体系、讲师体系、导师体系以及相应的支持体系。近年来,康佳内部挖潜,自我培养,形成了一个由200多名业务骨干及中高管人员组成的内部讲师队伍,并且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自主开发,储备了200多门具有康佳特色的内训课程,这些课程,涵盖了研发、制造、营销服务以及战略、人才、财务、采购等企业运营的各个领域。员工可以各取所需,根据业务需求以及个人成长计划和职业发展规划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自主选择实现个人增值和成长发展的方向和路径。现在,康佳每年花在员工培训上的费用就达数百万元。
除此之外,在员工职业发展上,康佳推行分层实施、多管齐下的工作思路,确保不同层面的员工都有实现个人成才之梦的机会。比如,对于产线工人,以赛代训、以训促赛,广泛开展岗位技能大比武、大练兵、大提升活动,同时通过技能培训,使数百名一线工人分别取得技师、高级技师等资格证书,部分一线工人通过技能提升走上了管理和领导岗位。另外,康佳还坚持推行关键岗位定期轮岗制度,以全面提升骨干人员驾驭全局的管理水平。通过以上措施,一大批综合素质较高的中青年人才纷纷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成为执掌一方帅印的领军人物。他们在为康佳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价值,感受了人生的丰富与精彩。
广泛开展企业社团活动,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找到个人出彩的机会和舞台。为了给不同爱好和特长的员工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空间和舞台,在康佳,或企业主导,或自发组织,先后成立了十几个民间社团,如:青年自行车协会、摄影俱乐部、安康诗社、安康文联、足球俱乐部、书法协会、书香荟,康佳义工联等。公司为每一个社团组织提供一定的活动经费,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各类比赛,并且对其中的明星人物在企业内部媒体上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让其充分享受到“快乐人生的精彩时光”,心中充盈着自豪感、成就感和荣誉感。
全方位推进关爱工程,致力于打造员工幸福生活之梦。以人为本、员工至亲,是康佳的宗旨。为打造幸福企业,满足广大员工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康佳开展了体系化的员工关爱工程,针对不同群体和不同需求,施以不同的关爱内容和关爱形式。丰富多彩的关爱文化,使得每一个员工都能切身感受到在康佳工作的快乐感和幸福感。具体来说,对全体员工,对驻外员工、老员工、女职工,对适婚青年、中高层管理人员、特殊困难员工等共15大类,康佳都有制度化的关爱举措与之对应。比如,对于全体员工,康佳每年安排健康体检活动以及名医有约健康诊疗咨询活动;对于一般困难职工,康佳有送温暖工程及专项费用给予援助;对于特殊困难的员工,公司专门成立了“康佳关爱基金”,用于家庭突遇重大变故而导致生活极度困难的员工,该基金启动资金200万元,成立五年来,已帮扶重困职工20多人,启用爱心款60余万元,使得身陷绝境的康佳员工,实实在在感受到康佳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正是因为有了康佳这个大家庭一人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心之举,才保证了生活在康佳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生命有尊严,生活有保障,未来有盼头,幸福有指望。
康佳助力员工成长的人才战略和极富特色的关爱文化,得到了政府和社会机构的广泛认可,公司先后荣获“中国最佳企业公民”“全国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广东省幸福企业”、深圳市首届“最具爱心企业”等荣誉称号。
用绿色发展托起美丽中国之梦
“让消费者享受绿色健康家电产品”是康佳产品研发的重要指导思想,走健康家电战略是多年来康佳坚守的战略之一。致力于节能产品开发,注重绿色产品研究,这不仅是康佳履行社会责任、用绿色发展托起美丽中国之梦所必须,更是康佳赢得市场、打造强企之梦之要义。具体做法如下:
重视绿色环保运营体系的构建。早在1998年,康佳就在中国彩电行业率先扛起绿色大旗,首家通过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国际国内双重认证,康佳产品一路绿灯免检进入国际市场。2004年前后,为进一步打开国外市场,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康佳参照欧盟关于电子产品报废的环保要求以及相关的标准,投入巨额资金在同行业率先进行了彩电生产线无铅化改造,使得康佳的整个生产体系在绿色制造战略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大力开展健康家电产品的研发。在产品开发上,康佳通过技术创新和大量低碳环保及其他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最近几年先后研制推出了数十款引领行业发展的健康节能产品。如2008年,康佳率先推出了比传统产品节能高达52%的运动高清液晶电视;2010年以来,康佳采取差异化的开发思路,先后推出了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可降解农药的云离子冰箱,残留农药降解率高达99%;此外,康佳在绿色照明产品以及环保节能小家电产品的开发研制上也都另辟蹊径,驶向了竞争的蓝海,走在了同行的前列。
着力发展绿色营销。传统家电产品的营销是一种耗时耗力耗能的营销,互联网的兴起,为绿色营销打开了通道。以电子商务为主体的网络营销是一种节能的营销和低成本的营销,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营销。几年来,康佳充分借力互联网,向绿色营销发起了进攻,取得了显著成效。康佳产品的网上销售以年均超过300%的增幅快速增长,康佳已经成为家电行业电子商务的领先品牌和家电业绿色营销的先行者。
康佳的健康家电和绿色战略,不仅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和市场的喝彩,也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且得到了高度的社会认可,近两年,康佳彩电、手机、冰箱、小家电等产品频获大奖,如“消费电子行业绿色环保创新奖”“高效节能产品奖”“行业健康环境推进奖”“绿色设计家电类国际金奖”,以及“中国消费电子产业节能突出贡献企业”等。更重要的,康佳的绿色战略及其创新性的实践,为推动美丽中国之梦的早日实现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低碳经济;能源;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9-0073-02
前言
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各国都在积极响应绿色环保的号召,走低碳经济的道路。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 的问题。当前世界主要国家都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促进经济增长、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发展战略重点。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规模比较大,经济增长速度快,对资源需求总量大。同时,我国的能源结构比较特殊,煤碳是我国的主要资源,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约占80%,这种消费结构,使我国减少排放量的压力很大。大力实施节能环保,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总量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依托,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1 低碳经济的现状
1.1世界各国推行低碳方式
世界主要国家都将提高能源效率作为应对气候变化能源战略的核心目标之一。发达国家的能源战略都将各种新能源的采用、低碳燃料的研发、传统化石燃料的清洁以及先进的发电技术等作为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领域。
英国主要是通过法律来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以市场为基础、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日本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大力推行者,出台了大量的优惠政策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促进日本经济发展的增长点。美国大力发展清洁型汽车、提供清洁岗位,以促进本国和发展中国家低碳经济的发展。
1.2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以及问题
由于中国的经济主体是工业,这给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带来了巨大挑战,而且中国的能源业主要是煤炭,这更决定了中国走低碳经济的可选择性非常少。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
中国前期的低碳发展还主要停留在政策鼓励,设置减排目标,下指标定任务的行政手段上,但光靠用行政手段压指标的效果并不理想,在特定的条件下这些行政手段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这些行政手段用过之后往往又恢复原样。因此,探索新形势下节能的新方法、新机制,把行政手段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用机制来调控节能这个市场,就显得格外的必要。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主要有太阳能光伏、海上陆地风力发电、核电站等清洁能源,但这些能源在我国的整体能源中所占比例非常小,而且由于科技跟不上,有些产业的发展落后,甚至无效,例如风电行业,由于我国实行政府补贴,各地的风力发电发展迅速,但规模不大而且技术跟不上,导致我国的风场建立很多,装机量很大,但是发电量很少,经济效益几乎没有。所以发展低碳经济不能盲目,要有计划地推进。另外,提升研发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中之重。中国只有认真总结外国的经验,结合本国的经济和能源结构,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2 低碳经济的发展与管理
2.1 低碳经济的发展途径
在低碳经济发展初期,必须依靠政府的管理和政策的引导,除了国际上通用的征收能源税、财政补贴、税收减免、贷款优惠以及担保等手段以外,更重要的是创建清晰的稳定的政策框架,把低碳经济纳入国家发展规划。而发动全民参与低碳经济建设的建议则呼吁在发展过程中要面向大众,引导公众,实现相应的行为建设。发展低碳经济有四个主要途径:利用可替代能源如生物能,开发清洁能源如自然界的风能、太阳能和水,发展循环经济,树立节能观念、推广节能产品如生活模式的节能化等。
2.2 节约能源的管理
一般而言,国家可以通过两种机制来规范和促进节约能源。一是管制化机制,由国家和政府制定有关制度,强制性要求用能主体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否则给予一定处罚或使其承担相应责任;二是市场化机制,通过经济激励、利益驱动来引导和促进用能主体降低能耗、节约能源。
2.3 日常的低碳生活
为每天的绿色生活设定目标,绿色生活的核心就是低碳生活,即重塑生活态度,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能量消耗,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碳排放给地球带来的不仅仅是关怀,更是捍卫绿色家园、解决环保问题的主要手段。
3 经济危机下的低碳经济
3.1 经济危机是低碳经济的催化剂
九三学社指出,目前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最佳时机,这要求各方面做好定位,加强研究。全球向低碳经济型转变尚未有成熟模式加以借鉴,走低碳经济之路可以有各种发展方向,如发展可再生能源,或发展搜集和埋藏技术等等。因此,应尽快组织战略研究,统筹考虑我国的发展阶段和能源结构,把握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明确战略定位,选择适合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循序渐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3.2 低碳经济将催生世界经济新规则
经济社会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将会在能源利用和碳排放等方面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势必会带来世界经济规则的变化。
首先,世界贸易将产生新壁垒。随着经济危机的发展,各国先后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贸易壁垒,美国总统奥巴马呼吁各方推动全球经济实现再平衡,意在改变经济危机发生前中德等国对美国保持巨大贸易顺差的局面,一旦新的贸易壁垒出现,很可能冲击世界贸易组织原先制定的一些规则,世界贸易规则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其次,产品技术标准将重新修订。贸易壁垒是以产品技术标准为前提条件的,低碳经济时代很多产品的技术标准将会重新修订,这必将影响到出口企业的产品贸易。以碳排放标准为例,这个标准的修订将会引起很多相应标准的重新修订,对产品的技术指标和服务标准提出新要求,极大限制一些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出口市场。
再次,节能减排指标将进行世界易。京都议定书规定,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可以采用集团方式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未来的国际市场上,碳排放指标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交易筹码,如果某个国家碳排放超标,就要向别的国家购买。
结论
发展低碳经济,一要建立强有力的节能减排管理协调机制,二要绿色技术推动节能减排,三要加大技术改造推动节能减排工作。节约能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的生活生产方式是解决气候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大势所趋。从战略的层面看,未来的国际经济竞争是低碳经济的竞争,超前部署就可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先机。
参考文献:
[1] 方时姣.绿色经济视野下的低碳经济发展新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4):12-15.
[2] 周宏春.走中国特色的低碳绿色发展之路[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1,(6).
[3] 王艳,李作聚.浅谈低碳物流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商业时代,2010,(14).
关键词:低碳经济时代;金融新思路;方法
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变化,低碳经济时代已经悄然降临,并在各个经济领域及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它巨大的实际作用,尤其对金融领域来说,它作为现代经济中各项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低碳经济理念的不断深入过程中,金融业的发展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因此,在低碳经济时代下,研究金融业的新特征和新思路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经济意义。
1.低碳经济时代下金融发展的特征
低碳经济理念是近年来世界各国为了应对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所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理念,它有别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力图告别以往的高污染、高消耗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把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到最低。而在金融业的发展当中,低碳经济的发展也与其有着必然的联系,尤其是随着“碳金融”理念的提出,更是把温室气体的排放与金融活动联系起来,并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低碳经济时代下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新型发展特征。
1.1 “碳金融”衍生品成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随着人们对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的逐渐关注和重视,同时也伴随着现如今由于温室气体导致的空气质量下降和气候环境恶劣产生的影响,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排放空间已经不再作为免费的资源提供给各个国家,而是要使世界各国通过地理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等多方面的博弈才能获取的一种资产,因此,世界各国的碳排放自然而然地与国家间的贸易摩擦、收支问题和汇率等金融问题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多方面的“碳金融”衍生品,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一种是传统的通过EUAs许可的金融衍生品,这是由EUAs在金融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决定的;一种是通过CERs和ERUs核证的衍生品,例如CERs和ERUs的长期性合约、CERs和ERUs的期权性合约等;另一种是在“碳金融”市场下产生的新型衍生品,包括碳保险、气候衍生品等。
1.2 碳交易的市场更加活跃
碳交易市场在金融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尤其在近几年来,碳交易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有着很大程度的提高,碳排放权也成了各国在政治、经济、地理环境等方面进行搏弈的结果,因此,其碳交易也就成了各国金融贸易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从2010年的世界金融贸易统计结果来看,全世界把碳排放权作为金融交易目的的贸易金额有156355亿美元,与2008年的115643亿美元有了很大的增长,并据有关部门预测,在2012年,全球的“碳金融”交易市场会大过石油交易市场,而成为各国最大的交易市场。由此可见,各国为了减少碳排放量,都在积极从各方面寻找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战略,这就为碳交易市场的活跃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2.低碳经济时代下金融创新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1 低碳经济时代下金融创新面临的机遇
金融业的发展在低碳经济的环境下呈现出了新的面貌和特征,另外,金融理念和经济实体的改革中都给金融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有利的土壤,而低碳经济的时代环境又带动了新一批的世界经济增长,这无疑为金融业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有益的机会和条件。
2.2 低碳经济时代下金融创新面临的挑战
虽然新时代的低碳理念给金融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适宜的土壤,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发展低碳经济时代下的金融创新仍要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其中包括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金融机制不完善、由于能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而导致碳排放增长过大、财务管理手段不高等多方面的阻碍因素,这些问题都在无形中对金融创新产生不利的影响。
3.低碳经济时代下金融创新的措施
面对低碳经济时代下金融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相关的金融机构要积极采取措施,抓住时机,利用有利的条件,规避不利因素,并与时俱进,促进金融业发展和创新工作的顺利进行。
3.1 政府部门要鼓励发展“绿色金融”活动
我国在2007年,由环境保护总局和金融行业一同推出了三项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其中包括“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绿色信贷”等内容,效果也比较显著,然而在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更要在进行金融活动和金融交易时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作为根本出发点,发展“绿色金融”行业,因此,有关部门就要对一些有代表性的“绿色金融”活动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为其投资、保险和信贷等活动提供有益的支持和鼓励,其中就包括对一些主要从事环境保护、开发新能源、生态建设等行业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支持与鼓励。
3.2 多方面采取“绿色融资”的方式
融资在金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今社会,低碳产业由于自身的不成熟和不完善性,在金融融资的方式上也比较单一,因此,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展多角度、多种类的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例如政府要利用自身的权威性和模范性带领金融机构进行相关的低碳融资,并引导VC、PE等社会资金投入到低碳产业中去,另外,相关的监督管理部门也要推出一些有针对性的IPO、债券、票据等,并提供相应的鼓励和奖励的政策,逐渐建立起国内的有关碳排放权的贸易平台,最后,在开展“绿色融资”渠道时,政府也可以推出一些有关减少碳排放量的法律法规,用来支持和鼓励各项融资活动的进行,促进“绿色金融”市场的构建和完善。
3.3 大力发展“碳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工作
“碳金融”衍生品是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低碳经济快速成长壮大的有力保证,尤其在现今社会,各个国家都在进行碳排放权的搏弈,碳排放权也逐渐变成了一种工具,它有了其自己的价格,而这种价格一定程度上是由金融市场来决定的,这就表明碳排放权在其进行交易的过程中,更多地成为了一种金融资产,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然而,从现阶段我国的金融交易水平和模式来看,仍处于以清洁能源为主的交易模式,还不够标准和科学,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仍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要积极进行“碳金融”衍生品方面的创新,例如碳基金、碳证券、碳掉期交易等,另外,也要积极推出“碳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工具,来提高我国在世界“碳金融”市场上的地位,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
3.4 加强“碳金融”在宏观上的政策指导
在2008年,我国总共出台了40000亿的投资项目,而其中只有2000亿运用到了低碳经济的发展项目中,数额上仅占总投入的4.5%,可见其比例之小,因此,要充分发挥银行监管会和人民银行等部门对“碳金融”的指导,积极引导各大银行加强对CDM的支持力度,对于一些外汇部门来说,更要积极配合CDM机制研究“碳金融”的流动和发展渠道,建立资金流动平台,为开展“绿色信贷”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结束语
低碳经济的目标是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获得最多的经济效益,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而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金融业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因此,中国的金融业要抓住时机,积极进行改革创新,从而促进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作者单位: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
参考文献:
[1]刘倩,王遥. 碳金融全球布局与中国的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8).
关键词:绿色经济;方法;研究
一、背景与现状
资源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双重约束下的中国粗放型非绿色发展模式问题日益凸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对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也日益严重。据统计,环境污染对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能够达到GDP的10%左右,三废的排放量都是居高不下,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的威胁。与此同时,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应对气候变化这个问题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且做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比如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到20%左右。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认为,经济增长与环境和社会快速发展不能够同时兼得,要想经济的快速发展,牺牲环境是必不可少的,而绿色经济模式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保持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最终和谐统一的一种状态。因此发展绿色经济势在必行。
二、国内外绿色经济方法研究现状
最早提出绿色经济一词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经济学家皮尔斯在其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率先提出绿色经济一词。绿色经济的提出,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韩国在2008年8月提出了以绿色成长为主题的新的国家发展战略,以期能够加强韩国在能源、资源危机和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应对能力,从而进一步缓解韩国在温室气体减排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除韩国外,日本在2009年4月公布了名为《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的政策草案,以期通过该草案的实施达到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效果,进而强化日本的“绿色经济”。在欧洲,欧盟环境部长在2012年4月公开表示,欧盟将全力支持发展绿色经济。
Halle(2011)等学者认为问责机制在绿色经济发展中具有扮演者重要角色。Ricardo在2011年论证了有效的国际贸易管理工作能够推动全球绿色经济的快速发展。诸大建在2014年的研究中,论述了绿色经济的基本背景、三重效益、研究模型;此外,褚大建还对绿色经济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如何开展中国绿色经济研究进行了探讨和研究。(2010)根据已有的发展绿色经济的经验以及发展绿色经济存在的问题和障碍等,提出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应以绿色发展为统领,以结构调整等为重点目标,低碳经济等多种理念,创造出了新的绿色发展模式。
郑德凤,(2015)等应用文献分析的方法,总结了有关绿色经济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绿色发展战略与政策及其驱动/制约因素、绿色转型评价理论方法及其实践应用研究等。曾贤刚(2013)依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的绿色经济指标框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一套三级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从横向和纵向2个维度分析了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情况。严濛濛(2005)基于国内以及国外对绿色经济的相关研究,并且以绿色GDP理论为基础,为绿色经济提出自己的相关见解。大胆提出了核算南京市1997年的绿色GDP的构想。除此之外,对于南京市绿色经济发展的情况方面,作者用DEA模型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效率分析。根据现有的国内外参考文献可以看出目前对绿色经济的研究大部分只是停留在绿色经济的内涵,没有系统理论和方法。很少有结合数据运用统计方法进行量化来深入分析绿色经济。文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在绿色经济的研究中都有相关研究者用过,即使用过统计方法的也都是基于绿色经济总体来分析的,对于绿色经济内部结构分析少之又少,所以绿色GDP投入产出法提出势在必行。
三、绿色GDP投入产出表
虽然投入产出表的主栏、宾栏分别代表了投入和产出,横向反映产出部门的产品作为中间使用的数量提供给各个投入的部门,而纵列反映投入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每个部门的产品的数量,投入产出表充分揭示了各个经济部门之间相互依赖,又彼此制约的技术之间的联系。又能反映各个经济部门之间供应与需求的关系。投入产出核算功能不仅仅在于产出的中间产品或者最终产品是如果消费的,而是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生产过程中,该部门的生产是从其他部门或得了多少产品或者服务的状况。绿色GDP投入产出表也具有这些功能,并且比传统投入产出表更有优势的方面是绿色投入GDP投入产出表将资源耗减与环境降级也加入到了传统投入产出表,使投入产出表能够反映各个部门在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依赖程度。对于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都各有其特点,绿色GDP投入产出法不仅能够分析出其他方法所分析的内容,也能够运用绿色系数来弥补这些方法的一些不足之处。
用绿色GDP投入产出的方法来分析绿色经济,不仅用数据作为支持,而且可以分析各个部门的内部结构来分析来研究绿色经济,首先,通过对前向或者后向关联度分析从而得知哪些部门对三大产业提供了大量资源并且推动了三大产业中的哪个产业的发展以及可以分析部门对其他部门的直接带动、间接带动作用,其次,可以通过对绿色影响力系数和绿色感应度系数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哪些部门对其他部门的生产波及程度超过了社会平均水平,从而根据排序确定出支柱作用的部门,同样可以得出哪些部门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就可能成为制约其他部门发展的瓶颈部门。通过对绿色系数方面对绿色经济进行了更透彻的分析,对我们提出合理化建议提供了更高的基点。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结构设计;绿色建筑;建筑行业
1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分析
绿色建筑的结构设计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这是绿色建筑发展的根本要求。建筑行业一直以来就是能源消耗较大的行业,无论是工程施工还是项目建成后,由于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所导致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时有发生。而通过绿色的建筑结构设计,要科学选择建筑的结构类型与材料,实现建筑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目的。在绿色建筑结构设计中,为实现节能、环保、降耗、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目标,必须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体效率,这也是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的典型特点,即在建筑设计的各项环节中,体现系统综合性,实现建筑整体的集约化设计,体现建筑结构设计的综合效益。
2绿色建筑结构设计中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是整体性原则,在绿色建筑结构设计中,要遵循整体性原则,要把建筑项目的总体效益、综合效益摆在首位。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能只重局部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要将建筑设计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发挥建筑的整体效益。二是科学性原则,在绿色建筑结构设计中,要选择最为科学、最为合理的结构体系,要在满足建筑行业相关安全质量规范标准的前提下进行绿色建筑结构设计。要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科学设计,科学选用设计方案及建筑材料,避免建筑资料的浪费消耗。三是协调性原则,绿色建筑强调的是建筑与环境的协调融合,在进行绿色建筑结构设计时,要对自然、生态、环境等因素进行深入考量,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时,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不破坏建筑周围的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使建筑设计完美融入于当地的环境中,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3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措施建议
3.1对钢结构进行重点开发使用在绿色结构类型中,钢结构凭借其自身的独特优势,一直在绿色结构设计中扮演重要角色。其结构优势主要表现在:力学性能、抗震性能、延性及耐久性能优越,可借助钢材塑性满足抗震设计要求,同时钢材结构自重轻,便于施工安装,施工时环境污染小。另外,对于钢结构材料还可以进行循环利用,十分符合绿色理念,在节能、节水、环保、减排等诸多方面优势明显,结构自身的“轻、快、好、省”优势突出,因此在绿色结构设计中,应重点关注利用钢结构材料。3.2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优化在当前建筑行业内,钢筋混凝土结构仍占到了主体地位,因此在进行绿色建筑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到钢筋混凝土的特点。上文中已经提到了钢结构材料的绿色特性,因此可以从混凝土材料入手,适当减少混凝土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易造成环境污染,要多选用预拌材料,对混凝土进行预拌处理,避免给施工现场造成污染。通过合理控制混凝土用量,在保障建筑结构安全与可靠性的基础上,可以实现绿色环保的目的。多要注意结构材料选用的标准化要求,适当提升结构材料强度,注意节材方面的设计,要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实现价值最大化。3.3选择低碳环保的建筑结构形式科学的结构选型是实现绿色结构体系,满足绿色建筑设计要求的关键。基于绿色建筑的理念来对建筑结构进行选型,可以降低建筑活动对环境的负荷压力,实现建筑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在对建筑结构进行选型时,一定要深入分析建筑项目的使用功能和空间需求,为建筑结构方式选择打好基础。其次,要基于节约资源、降低能源的考虑,多选用轻质低耗能结构。最后,考虑到结构的灵活性与适应性问题,应多选择“弹性可变结构”,为设计留有一定余地,适应建筑结构功能的变化,节约工程成本。3.4对建筑地基基础进行优化建筑地基是建筑工程项目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与质量,对地基基础结构进行优化,是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方面。特别是近些年高层建筑蓬勃发展,地基基础工程量随之提升,使它在结构设计优化上有着较大潜力。通过对建筑结构基础进行优化设计,可以在保证建筑安全质量的基础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首先,要做好建筑地基基础的造型与方位布置,利用科学严谨的结构计算来对基础方案的可行性进行预算研究;其次,要对地基基础的工程材料进行科学的选择,结合建筑行业的相关规范标准要求,选用绿色的建筑材料;最后,要认识到地基基础工程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一些地质环境条件较为复杂的工程中,要满足建筑行业规范标准,保证基础造型的科学性与工程计算的精准性,使工程材料被充分利用,进而节约工程成本,避免建筑材料资源的浪费。3.5对建筑结构体系进行优化依照承重材料来对我国现有建筑结构体系进行划分,主要有木质结构、砌体结构、钢制结构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当前我国较为普遍的结构体系。对于不同的建筑结构体系,在结构优化上有着不同的手段。例如,钢材结构在进行优化时,要优化结构平面布置方案,保证方案传力途径、受力方向的科学性;加强连接节点的优化设计;尽可能选择本地区材料,避免结构成本提升。再比如对于砌体结构体系而言,主要的优化手段集中在布筋的形式与方式上。而对较为普遍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进行优化设计时应注意符合规范标准的要求,保证计量计算的准确性;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选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在截面、形状、拓扑、布局等方面做好优化设计,满足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3.6建筑结构构件的优化结构构件也是绿色建筑结构设计中可以进行优化的方面。首先,要做好预制构件工作,节约建筑资源材料,优化与主体承重结构的安装,提升连接质量。其次,要通过定量控制对构件总体结构进行优化,把握相关设计参数指标,特别是注意建筑中装饰构件的实用性,多使用绿色可再生资源,进而节约工程中人力与财力的投入。
4.结语
在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需要深入认识并理解绿色建筑的深刻内涵,在建筑结构设计的各项环节中采取绿色优化措施,得出最佳的建筑设计方案,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相信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不断深入,以及建筑技术的持续进步,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将会迈向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赵彦革,张格明.绿色建筑设计中的结构法规研究[J].建筑结构,2011,S2:130-134.
[2]丁晓婷,陈宙颖,田军仓.绿色建筑结构优化设计[J].建筑技术开发,2015,02:33-37.
一、充分认识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的重大意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
1、大力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进一步加快我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步伐,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展示职工技能提升职工素质,推动产品质量升级,促进企业增效节能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2、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先后出台《市职工素质提升工程五年规划》、转发《市工会2009—2012年发展纲要》、颁发了《市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励暂行办法》,组织开展首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评选表彰活动,重奖职工技术创新成果项目,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创新热情。
3、各级工会组织和相关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广泛组织和动员职工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为跨越式发展和区域性现代化滨湖特大城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深入组织开展群众性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全面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4、以提升职工技能素质为目标,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将职工技术创新纳入全市创新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落实职工技术创新目标。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全面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建设,鼓励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学习创新。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扎实做好多层次、多专业、多门类的技能创新培训,把技能创新培训同传经授业、名师带高徒结合起来,把技术创新培训与职工技能创新实践结合起来,进一步调动广大职工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动力。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工人技师、技术工人、能工巧匠的作用,大力开展拜师学艺、结对子活动,挖掘职工中的绝活、绝招、绝技,做好传、帮、带。市总工会汇制职工技能比赛目录和规划,广泛扎实开展群众性的技术练兵、技术比武及行业性的技能比赛活动,对在全市组织的技能大赛中,理论、实际操作获得成绩优异的选手和行业系统技能大赛单项前六名选手、企业(集团)技能大赛单项第一名的选手,由市总工会授予“市职工技术标兵”、“市金牌职工”荣誉称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以上获奖选手给予晋升(或申报)高一级技术职称等级。选树一大批技术能手、技术标兵和金牌职工,推广一批先进操作(工作)法,大力培养技能人才,提升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5、以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评选活动为平台,广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市总工会及各级工会组织要广泛组织职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把职工技术创新活动与产、学、研有机结合,为职工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吸收消化国内外先进技术,促进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在企业内部转化。紧紧围绕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方面环节大力组织职工开展技术攻关创新活动。鼓励职工在创新型发明创造、节约型工艺技术改造和加快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每两年开展一次全市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评选表彰工作。对于在职工创新成果评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职工,给予相应的表彰奖励,经费由市财政从自主创新专项资金列支,并根据成果不同,由市总工会分别授予“市五一劳动奖章”、“市金牌职工”等荣誉称号;特等奖项目牵头人在同等条件下作为“市劳动模范”候选人优先推荐;对获奖的技术工人,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或申报)高一级技术等级证书。在职工中持续开展“六个一”活动,即学习一门新技术、提出一项新建议、创造一项新成果、推广一项新工艺、开发一种新产品,创新一项新记录,使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化为广大职工岗位成才的自觉行动。
6、以加强职工技协组织建设为基础,大力开展职工技术协作活动。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农委、市商务局、市地税局、市统计局、市科协等各级组织大力支持基层职工技协组织建设,为技协活动创造优良环境。发展和扩大职工技协会员,把劳动模范、优秀技师、能工巧匠、科技人员和管理干部吸收充实到职工技协队伍中来,充分发挥职工技协专业分会作用,广泛开展以技术攻关、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协作活动,创新活动方式,拓展活动领域,组织技协会员开展跨区域、跨行业的技术难题会诊、工艺改造攻关等技术协作活动,提高技协会员服务意识,扩大技协组织影响力。大力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为项目对接牵线搭桥,努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7、以创建节约型企业为主要内容,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增强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把节能减排纳入职工技术创新活动之中,从本行业、本单位实际出发,动员和组织职工积极开展以节能降耗、提高效率为内容的节能竞赛、节能攻关、发明创造活动,开展“节约能手”、“节能标兵”、“节能班组”、“节能先进单位”评选活动。倡导低碳绿色生活,从节约一滴水、一滴油、一张纸、一度电、一方气做起,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优良风尚,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贡献。
三、建立和完善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协调机制,推动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健康有序开展
8、成立市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协调小组,成员由市总工会、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市统计局、市经信委、市农委、市科协、市职工技术协会等有关单位负责人组成,日常工作由市总工会经济技术部、市职工技协办公室共同承担。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研究解决在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分类指导工作。
关键词:HSE 班组 安全文化建设 途径
中图分类号: 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165-01
引言: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国际和国内各大石油公司在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中已经或正在实施HSE管理体系。这种体系化的管理模式代表了石油工业界的发展趋势,也是目前国际石油界普遍认可和采纳的先进管理体制。HSE管理体系的提出,是人类对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体现。近年来,国际上先进的石油、石化行业相继采用的HSE管理模式,具有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特点,它是企业减少可能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改善HSE业绩的一种有效管理方法
一、安全文化的概念及功能
2O世纪9O年代中期,为降低事故的发生,提高人们的安全素质,国内兴起了安全文化的研究热潮。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或有目的人为塑造的,为企业全体员工所认同、接受和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标准与物质形态的总和,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
二、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班组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根基。班组是安全生产的执行层,企业安全生产的终极归宿是员工,安全生产的目标是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而企业安全生产的实现最终要落实到现场单元作业,是要依靠班组员工的安全作业和规范操作来实现的。员工的安全素质决定着企业安全生产的命运,班组的安全生产状态决定着企业安全生产的效果。一个没有安全保障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企业积极营造浓郁的安全文化,为职工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就是企业谋求发展和创效的根本保证。 因此企业在制定“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注重班组安全建设,保障生产效益稳定发展”的安全文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同时并确立“依靠员工、面向岗位、重在班组、现场落实”的安全文化建设思路。
(二)班组是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源。通过对众多生产企业所发生的事故的资料的统计分析,98%的事故大多发生在班组,其中80%以上事故的原因与班组人员直接相关。个别员工、个别工作环节上的失误和缺陷,就会破坏安全生产保障系统。这种源头是通过班组员工的安全素质、岗位安全作业程序和现场的安全状态表现出来的。由此可以说,安全文化建设的中心必须放在班组。
三、班组安全文化创建的途径
建设的途径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建设优秀的精神文化,提高班组的管理水平。应着重培养班组群体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生产的主人翁意识,逐步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必须把培养员工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挖掘员工潜在的自我保护意识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使“安全是职工的最大福祉”的思想深入人心,这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二)建设优秀的制度文化,为深化班组安全管理提供必要保障。不断改进和完善班组安全管理,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旨在提高员工积极性的政策措施,将安全和量化考核指标同劳动报酬、奖励等待遇挂钩,将制度的刚性力量同人性化的管理手段相融合,确保安全文化创建工作的良好发展。(三)改善工作环境、维护员工健康放在重要位置。有针对性地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开展技术练兵,以竞争来引导员工安全生产,为提高员工实践技能、业务素质和思想装备服好务、搭好台。同时,关心职工的思想、生活和工作,掉送员工的积极性,形成团队学安全的良好风气,建立学习型班组,是给安全注入持久活力的良好途径。
四、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在企业HSE发展中的实践应用
近些年来,我国很多行业、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安全文化建设,但是其主要的目标却是公司或者是企业整体层面的,缺少针对基层班组内部的。其实,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对企业的安全文化生产更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就通过辽河石化公司对班组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以来,对企业HSE发展的基础推动中,所采取的实践活动做以简单介绍。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班组长的素质教育。明确班组长自身应具备的安全文化素质要求、规范班组长的安全行为标准、确定班组长的安全职责以及对事故现场的安全应急处理和应变能力的考察。对班组长采取“教、学、做”相结合的的培训模式。在公司范围内开展班组长安全技能知识竞赛、现场安全应急演练、消防气防技能大比武等等。对班组长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素质教育,更大程度上地提高他们的安全素养,使班组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得到保障。
(二)实施班组员工的教育培训。制定不同层次的培训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学习形式,开展“理论技术加实物”培训,即在培训员工理论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实物(如设备、设施、仪器、工具等),对员工进行专门培训,开展事前预防教育与事故案例教育相结合,进行班前班后“五分钟”教育,学习事故案例、宣讲工业安全防护和日常应急知识,结合企业的安全文化手册、安全知识教育读本的内容组织班组学习。
(三)推行班组员工参与安全文化活动。开展企业员工千人感言,参与绿色低碳环保集体签字活动,实行安全环保知识答卷、征文比赛、环保板报宣传,安全案例DV制作大赛等文化活动。实行“五个一”和“两个如何”的活动,即班组员工轮流当一天安全员、查一起现场隐患、纠正一次违章行为、提一条安全合理化建议、安全经验分享活动,并围绕“安全事故因何发生”,“如何杜绝安全事故”的两个话题展开班组讨论。
五、结束语
班组安全文化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责任。实践证明,企业需要安全文化,而安全文化也只有与班组建设的实践相结合,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搞好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才能促进企业HSE体系顺利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