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13 16:43:2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建设工程代建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智能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智能建筑工程行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智能建筑工程的建设管理是一项很复杂的过程,不仅仅涉及到人员,材料设备的管理,更要综合考虑到整个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施工施工环境,施工安全控制,因此,也对工程的管理人员和管理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智能建筑工程管理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完善,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对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安全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加强对智能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探究,对智能建筑工程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智能建筑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智能化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智能化建筑设计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在定位不清晰。大多数设计院不重视或理解不深,只是停留在传统弱电系统层面上,提不出智能化建筑切合实际的明确需求,根本就谈不上全面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其次,整体设计的理念还不强,在设计时只强调自动化与通信技术及相关功能的应用,较多呈现出电子、自动化、通信技术产品及其功能的简单集合与堆砌的设计倾向,在设计智能化建筑时没有一种整体考虑的思想。在整个项目设计过程中,多数项目智能化工程设计往往滞后于建筑设计,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时,智能化系统设备尚未选型、订货,所以土建设计图纸往往没有照顾到智能系统,或者仅凭过去经验考虑,造成弱电管线预埋遗漏,电缆通道较小或没有等现象。所以设计满足不了现场施工的要求,从而造成了设计方案不合理、施工质量不合格,工程验收不达标,智能建筑不智能的严重后果。
2.2 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且管理不善
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国的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准入制度不完善,很多管理人员可以靠着关系或者是凭借某一个高层的喜好而进入工程地方管理,由于准入机制的不合理,不严格,很多不懂管理,不知经济,不明财务甚至不懂技术的人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工程项目的管理层,管理团队整体素质偏低,管理机构臃肿。对人员的管理缺乏科学性。在施工过程中,分工不明确,权责不清晰,对人员的管理和对工程的管理脱节严重,同时,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奖惩、任免、选用等主要是由施工单位的人事部门为主,管理也比较随意。
2.3 系统集成商的技术水平与职业道德良莠不齐
在某地区的一次抽查中发现,合格的 BA 系统不足六成; 某地技术监督局 2009 年对 10幢智能大楼布线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较好的仅占 20%。系统集成商遗留给物业管理公司的问题,有的可能是致命的。管理公司在管理过程中已受到硬件设备的更新费用和软件技术的提供渠道的双重限制。
三.智能建筑建设管理的几点措施
3.1 合理的智能建筑设计是智能建筑建设管理的基础
智能建筑设计方案必须以需求分析为首要依据,必须针对建筑的具体要求作出符合该建筑物要求的、不同于其他建筑的方案。设计必须多元化和个性化,不同地域、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建筑不可能有唯一的解决方案。有的设计初期业主以至建筑师基本不考虑或很少考虑智能系统的要求,甚至结构主体已经完工的条件下去考虑建筑物的智能系统要求,如此格局,当然只能引出一系列不合理结果。
因此,建筑师和各专业工程师之间必须紧密配合,才可能创造出完美的智能建筑作品。要求主体设计单位对智能建筑系统的设计总体负责。所谓“总体负责”,其实就是设计总承包的概念。业主、设计、监理、施工等建设各方都应该认识到: 总体设计是整个工程建设的龙头,马虎不得。“以客户需求为依据,按照实际需求进行集成”是一种务实的、正确的智能建筑设计技术思想。作为设计人员,应该认识到: 技术最终是为用户服务的,而不能让用户屈从于技术。一个好的设计应该使用户成为技术的主人而不是技术的奴隶。“为技术而技术”和“技术至上”的观点是错误的,这一点应该成为称职的专业工程师的必要素质。
3.2 加强对智能建筑工程建设的管理,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完善智能建筑工程建设标准与规范,加强智能化系统工程管理的重要作用与迫切性,已受到工程界与政府主管部门高度的重视。由于智能化系统在国内隶属于建设、公安、邮电、广电、消防、电业等行业管理,技术涉及自控、通信、计算机、电子、传感器、机械等领域,因而此项工作需要政府主管部门支持与组织,否则不可能具有权威性,同时在工作进度上也没有保证。
笔者认为可以“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为主要框架,梳理出有关智能化系统的设备、施工、验收等工作所必须的标准与规范内容,查对目前国内现行标准与规范是否已满足使用要求。如果不满足,就在近期组织完成相应的修改。如果国内现行标准与规范中某些内容空缺,而近期又无法完成编制或修改,那么在分析研究确认后可将国际通用的成熟、先进的标准与规范先等同或等效地使用,即使如此,也应有权威部门给予正式认可,公布于众。
3.3建立新型的智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思路体系
国内智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非常缺乏智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理论和经验,使得我国难以确立智能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建立智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思路体系需要很多专业的施工人员的努力,要求在智能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必须由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和资深的建筑学科专家的共同努力。除此之外,还需要积极吸取世界先进的智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措施,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建筑行业施工管理理论和经验,根据中国的建筑行业实际情况来建立一套相应的工程施工管理思路体系。
3.4 改善人员管理方式,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改善管理方式。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管理。管理人员只有扎扎实实地提高素质,提高管理水平,注重细节管理,用心管理,才能发现细节问题的实质,同时,要改善决策方式,加强管理中的民主化和集体化,加强和施工人员的交流,促进人员关系的和谐。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的熟练度。由于智能建筑工程一种庞大复杂的操作施工过程,其中无论是先进的设备还是纯人力劳动,手工操作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我国建筑业起步发展时间晚,对技术人员的系统培训尚不够完善,手工操作人员的手工操作能力相对而言有着很大的差距,操作不熟练,操作失误多,不利于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因此,要加强对施工员工的培训,提高其操作的熟练程度,严格执行操控标准,提高操作效率,保证整个项目实施中的技术水准。
四、结束语
我国的智能建筑工程发展迅速,并在国民经济增长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为了完善智能建筑工程的管理体制,促进整个行业管理上的成熟,加强智能建筑建设管理探究,有助于完善智能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和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蔡职颖 论智能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21期
关键词: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为了满足现代公路行车速度、载重量的需求,我国加大了道路改建与建设。在这良好的发展机遇下,公路施工企业如何抓住机遇提高市场竞争力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关键。针对现代公路设计标准的提高以及公路建设施工新方法的应用,公路施工企业必须从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入手,强化施工管理工作,保障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实现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目标。为了提高公路施工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现代公路建设施工企业应从管理工作的分析入手,强化企业管理体系的完善。同时根据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特点加强各分项管理工作制度的完善与执行,以此实现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的构建。
1 关于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的基础探讨
随着现代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开展,我国公路施工企业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但是传统公路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为了能够提高我国公路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有效解决传统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加快了企业自身管理体系完善的脚步。同时公路工程施工企业还为了能够提高管理水平强化了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执行监督与项目管理。通过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保障公路施工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目标。
2 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重点
2.1 明确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目标,促进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针对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根据公路工程施工特点以及管理要点开展施工管理工作。通过对管理内容、目标的明确为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指引方向、为施工企业管理工作开展奠定基础。首先,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根据公路工程施工特点对管理工作进行分项。根据施工质量、施工成本、施工安全等管理内容确定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目标与内容,以此促进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管理内容确定管理工作重点,以实现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的最终目的。以下就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几个重要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论述。
2.2 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管理的探析
作为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是施工管理工作的重点。首先,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根据公路工程设计文件确定管理工作重点。在此基础上以材料控制为基础、强化技术管理与施工工艺控制,以此实现质量管理的最终目的。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对路基、路面施工用材料进行科学的管理。以招投标采购作为基础、以进场检验作为重点、以使用前复核作为关键保障公路建设施工用材料符合使用要求。同时施工企业还应针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各因素开展相应的控制与管理。例如,针对影响公路施工质量的设备因素开展设备养护规划与操作管理、针对影响公路施工质量的工艺因素强化工艺技术管理等。以现代公路建设施工预防性质量管理理论指导质量管理工作,预防质量通病、质量问题的发生。将质量控制作为公路施工建设施工管理的中心开展管理工作,为保障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提高施工企业市场口碑奠定基础。
2.3 公路工程建设施工成本管理的探讨
作为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的重点,施工成本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公路建设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关键。通过成本控制能够使企业在工程建设中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的构建,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以这一理论为基础,现代公路建设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体系。针对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特点开展成本控制工作,以此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根据成本控制管理的目标,巩固建设施工企业应首先对材料采购进行强化管理。针对材料采购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招投标方式提高成本控制效果。同时,注重材料进场的符合与检验。通过质量检验、数量复核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还应针对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的特点进行成本控制与管理。以公路施工进度为基础科学的进行施工场地规划与进场材料规划。以场地规划的有效实施减少材料、设备二次运输造成的成本增加。根据工程进度规划科学的规划进场材料数量能够减少材料堆放管理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最终目的。另外,施工企业还应根据公路施工特点进行成本控制的完善与管理,以此有效降低公路工程建设施工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2.4 针对设备管理重要性强化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的设备管理
在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施工企业设备管理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针对设备管理工作对施工质量、施工成本的影响科学的进行设备管理工作。以根据施工进度为基础的设备养护确保施工设备完好状态。以施工进度为基础的设备租赁实现设备租赁成本的最低化。通过设备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实现施工质量与施工成本控制的最终目的。另外,针对现代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施工企业还应针对设备操作对质量的影响进行强化管理。以摊铺机为例,在路基摊铺过程中应注重摊铺厚度的控制、对沥青路面摊铺过程中应注重熨平板的矫正与预热。通过科学的设备控制与管理保障公路建设施工质量。
3 强化人员管理与安全管理
在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中,人员管理是影响施工质量、施工成本、施工管理工作有效执行的关键。因此,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加强人员管理与控制。以完善的组织结构、人员配备为基础,使公路工程建设过程能够在有效的控制与管理下实现管理目标、同时,为了保障人员稳定性、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还应注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完善的福利、良好的发展空间作为基础保障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人员的稳定性,促进公路建设施工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
另外,可针对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特点,施工企业还应在管理工作中强化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以临电、设备操作等作为重点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避免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电力事故、设备操作开始鼓的发生,保障人员的安全、降低安全事故处理费用。
结论
通过上文论述可以看出,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是关系到工程施工质量、关系到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由于传统粗放型管理使得我国公路建设施工管理中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这就需要公路建设施工企业以公路工程施工特点为基础,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指导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通过科学的管理工作执行保障公路建设施工质量、保障公路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从管理管理工作的执行的分析入手,了解企业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以此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开展。
参考文献
[1]陈志国.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重点[J].路桥建设,2010.5.
关键词:水利 工程建设 现代化 管理模式
1 概述
80年代以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基本处于人工管理模式,即:根据人们长期工作的实践经验,借助常规的计算工具、机电设施和普通的通信手段,采取人工观测、手工操作等工作方式,处理工程建设管理的各类图表绘制、数据分析计算和文字编辑,进行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等控制,水情、工情调度指令和启闭调节各类工程建筑物。到90年代初期,通信、计算机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开始得到初步应用,但也只是作为一般的辅助工具,主要用于通讯联络、文字编辑、图表绘制和打印输出,最多作些简单的编程计算,通信、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未能得到全面普及和应用,其技术特性和系统效益不能得以充分发挥。
近几年,随着现代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水利信息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工程建设管理开始由传统型的经验管理逐步转换为现代化管理。各级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在抓紧骨干性工程措施建设的同时,注重加强非工程性措施的建设,并着手利用通信、计算机、程控交换、图文视讯和遥测遥控等现代科学技术,配置相应的硬、软件设施,先后建立通信传输、计算机网络、信息采集和视频监控等系统,实现水情、工情信息的实时采集,水工建筑物的自动控制,作业现场的远程监视,工程视讯异地会商及办公自动化等。本文以滨海枢纽为例,对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2 系统初步解决方案
工程建设管理虽具有相应的国家管理规定和基本建设程序,但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却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具体标准,也缺少现成的经验借鉴。如何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业务特点,制定临时(建设期)与永久(运行期)相结合的现代化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十分关注和急需研究的课题,也是涉及水利信息化建设战略实施的关键。
根据长期的工程实践,我们认识到工程建设管理应以传统的管理模式为基础,结合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并应用现代的先进科学技术,择优配置相应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构成一个技术先进、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系统开放、扩展灵便和经济实用的综合业务现代化管理操作控制平台,提供信息交互、资源共享的网络服务环境,将是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的基本发展方向。
现代化管理系统建设的基本解决方案拟借助于现代的通信、计算机、遥测遥控、图文视讯等先进技术,建立专用的通信传输链路、高效的计算机网络、实时的信息采集网络、动态的远程监视监控网络和实用的专家决策支持系统,配置和研制开发相关的应用软件系统,实现水情、工情信息的实时监测、水工建筑物的远程监视监控、水利工程的优化调度、工程建设管理办公自动化和工程管理视讯异地会商等综合业务的现代化、信息化、自动化管理。
鉴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业务特点,系统中通信传输链路的建设拟采用有线、无线兼容,多链路迂回的基本原则,其骨干性传输链路拟选择技术先进成熟、性能稳定可靠的光纤、卫星或数字微波等通信方式,以确保通信畅通、传输可靠和安全运行。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拟根据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实际情况,配置相应的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客户终端和网络管理等硬件和应用软件,并研制开发相关的工程建设管理专用软件,完成工程建设管理局域网络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做好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计算机网络的汇联,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工程建设管理广域网络。信息采集网络的建设拟选择无线扩频、数字超短波等通信方式,建立区域性信息传输专用通信链路,配置相关的VHF数传电台、RCU遥测控制终端、SCADA应用软件和水情、工情遥测传感器,由此构成一个基本的实时信息采集网络。远程监视监控网络的建设拟采用4C技术(即:控制Control、通讯Communication、计算机Computer、图形显示CRT),集影像、语音等视讯和远程水工建筑物控制于一体,借助于有线无线传输媒体,配置相关的摄像、录像、数字解压缩、信号切换、图像显示和远程控制等设备,实现对工程建设管理范围内水工建筑物和作业现场的远程监视监控。专家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主要完成相关的专用工程建设管理应用软件的研制开发,预报分析水情、工情动态趋势,建立各类工程建设管理模型,制定相应的优化管理和调度方案,提供工程建设管理业务办公、计划财务、材料物资、工程合同、施工监理、政策法规、技术文档等管理自动化的服务环境,满足建设、监理、施工和管理等单位网上办公、资源共享的需要。
通过上述各网络或系统的建设,由此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建设现代智能型自动化管理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成熟性和实用性,也是一个较为实际且可行的解决方案。
3 系统基本技术特性
1. 双向全双工自动或手动拨号通信,实时数据传输及图文交互。
2. 水情、工情信息实时自动采集、分类、处理、打印、显示、查询、存贮、检索、转发和语音报信等。
3. 系统信息共享,数据库数据调用、计算、分析、预报和自动装载等。
4. 非自动测量参数人工置数输入和编程设置。
5. 水情、工情状态实时图形动态显示。
6. 故障越限报警及自动数据保护。
7. 本地Intranet互联。
8. 技术文档、图文编辑、公务邮件、分析预报、调度决策、计划控制、质量监督、数字统计和报表生成等业务计算机办公自动化。
9. 水情、工情动态监视和近场或远程自动控制。
4 系统建设一般模式
滨海枢纽现代化管理系统由通信传输、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控管理等3个子系统组成,计算机网络和视频监控子系统的拓扑结构详见图示。
其中:通信传输子系统由程控交换、无线通信和综合布线等部分组成,主要为工程建设管理通信和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控子系统提供专用传输链路。计算机网络子系统在局域网络建设的基础上,集数据库管理、电子邮件、多媒体通信和网络互联等技术于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目前,滨海枢纽工地在网计算机及各类网端设备已达40多台套,与常规文档同步建立的电子文档已成档1 000M。视频监控管理子系统主要由前端设备、传输设备、控制设备和显示记录设备等4个部分组成。
1. 前端设备:作为图像和数据信号采集处理设备,由安装在现场的高分辨率的彩色摄像机、全方位云台、三可变镜头、室外专业防护设备等组成。系统根据工程施工、管理范围的特点,分别在立交地涵的东北、西北、东南、西南4个角和工程建设处院内各设置1套日本松下公司WV—CP430高分辨率彩色全方位摄像机,通过配置日本Computar公司H16Z7516AMS型16倍两可变镜头和美国AD公司AD1240型或台湾利凌公司PIH—301型全方位多功能室外云台等设备,其视觉范围基本可以覆盖地涵全部,以及滨海枢纽204国道桥全线施工范围,工程建设处院内的前端设备则可覆盖项目业主和立交地涵、204国道桥两个监理部的办公区等范围,在无遮挡的情况下可实现对半径300m范围内进行监视。前端设备至工程建设处监控中心的最远直线距离达3km。
2. 传输设备:作为图像和数据信号传输媒体,即:前端设备与集中控制设备汇联专用传输链路。系统除工程建设处院内前端设备采用有线同轴电缆传输方式外,其余4个监控点则通过深圳科卫泰公司的无线通信设备进行传输。
3. 集中控制设备:作为前端设备旋转方位、角度、焦距调谐和视频切换,以及图像检索、处理等专用控制设备。前端设备中全方位云台、两可变自动光圈镜头的控制信号通过深圳亚奥新YA100—PTM云台镜头解码器的RS—485总线传输。系统监控中心则根据泰州引江河高港枢纽工程的实践经验,并结合滨海枢纽视频监控实际需求,另配置图像控制主机、YA100—AVSU视频切换矩阵、9画面分割器和长延时录像机各1台,主要用于视像信号的控制管理和画面切换、图像存储、多画面分割的控制等。
4. 显示记录设备:作为视讯显示、存储设备,主要包括:监视器、显示器、投影大屏幕和录像机、存储器、刻录机等。系统通过配置数台监视器构成电视屏幕墙,使值班人员能够在监控中心同时监视5个前端监控点的任意几路或画面分割的图像。另外,在建设处三楼会议室作为系统的图像管理中心,配置34英寸彩色电视机和图像服务器各1台,用于视频监控图像的显示、处理、检索、存储、控制和管理。
系统监控中心由一个主控中心和两个分控中心构成,其中主控中心具有最高权限,既能对所有前端设备的云台、镜头进行操作控制,也能对系统管理参数进行修改设置,主控中心在操作控制过程中其他分控中心不能作任何操作。分控中心则根据管理职权而设置不同权限。
关键词:水利工程;现代化与精细化;探究
当今的世界正处于一个不断变革的时期,在这样的一个时期之下,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危机。有的国家能够抓住机遇便从此不断发展,国内形势蒸蒸日上,而有的国家不能够抓住机遇,那么就会遭遇严重的危机,使得自身的国家被时代所抛弃。而近些年来,由于我国经过了数十年的现代化发展,如今我国的经济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着,国家的综合国力也在不断提升,然而如果想要使得自身的国力有一个大幅度的增长,从而屹立于世界之上,那么进行国内的工程建设,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就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也是时代的趋势,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必要条件。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国内的工程建设项目一直都是国内的热点项目之一,吸引了无数的公司进入其中。而在国内众多的工程建设项目之中,最为引人注意的就要数水利工程建设了,因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往往难度大并且造成的社会影响也不小,因此如何做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工作以此来做好相应的水利工程项目就成为了当前的一大问题。
1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概念与内涵
1.1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概念阐释与可行性分析
在我国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现代化发展的今天,我国的综合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如何有效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也成为了当前最为重要的问题,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水利工程建设就成为了当前的一大热门产业之一。而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则极大的适应了我国当前经济大幅度增长的社会环境,创造出了服务一流、质量过硬、科学先进的现代化水利工程服务体系,并且水利工程管理体系的现代化还有效地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打造出了更加人性化、效率更高的水利服务平台,对于有效保障操作流程的规范化以及监控软件的现代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还有效地完善了内部体制的管理,因此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推进作用,有效地促进了水利工程项目效益的发挥,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另外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体制以人为本,只有拥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才能够有效地发挥现代化管理体制在水利工程项目中应有的作用,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工作效率。
1.2 水利工程管理精细化概念与内涵分析
水利工程管理的精细化建设以产品的调配以及相关的服务运营过程为基础,对于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工作的正常运转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水利工程管理的精细化建设是管理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能够通过相应的规范化操作,从而有效地保障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水利工程管理的精细化在于保障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正常运转以及细化水利工程建设的流程,因此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来说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推动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与精细化建设的结合,则对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2.1 管理体制方面的建设
如果想要对水利工程中的管理工作进行改革,从而使得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可以做到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的有效结合,那么对管理体制以及相应的运行体制方面进行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了,而在这其中,对于人才方面的管理工作需要重视,因为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当中,不管是现代化建设还是精细化建设对于高素质的人才的依赖都是非常严重的,这两种管理体制当中对于高素质的人才的使用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因此我们在进行相关的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以及人才福利待遇的提高,以达到足够的人才储备,从而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以及精细化的建设,另外我们还应当加强设备维修体制以及检测体制等方面的完善,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做好相关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工作。
2.2 监测监控系统的建立健全
在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转当中,拥有一个健全完善的监测监控系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监测监控系统能够良好的监督管理体制的运行,从而能够有效地发现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等威胁性因素,对于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影响。而想要完善水利工程中的监测监控系统,那么就需要对相关的视频监控系统进行有效的完善,从而可以有效地对相关的水利情况进行掌控,及时发现有可能出现的险情,保障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转。另外,我们在完善监测监控系统的过程中,应当积极的利用相关的多媒体技术,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充分利用,实现监控系统的有效性、实时性和全面性,消除相关的安全隐患。
2.3 维修养护体系的完善
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要长期的与水进行接触,因此就不可避免的导致了相应的机械设施以及工程建设部分出现诸如水力侵蚀所造成的伤害,极其容易造成机器设施以及工程建设部分的损害,从而严重的影响工作效率,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对维修养护体系的完善就是非常重要的了,所以在进行相应的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以及精细化建设的过程中就需要建立相关的维修养护部门对相应的机器设施以及工程进行日常的清理与维护,尤其是及其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更是要加强维护,以防止出现问题,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转。
3 实现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途径的探究
3.1 提高对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视
近些年来,国家对于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越来越重视,并且在这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而我们就需要对这些资金进行合理的运用,从而能够提高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工作效率,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应当对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长久以来,因为人们对于这方面的不重视,导致了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混乱,而如今想要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的建设,提高对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视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管理工作是一项工程的基础,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管理体系,工程项目的建设势必会错误百出,从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2 加快推进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人才是一个企业的根本,尤其是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非常依赖的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以及精细化建设来说就更是如此,因此我们应当加快推进相应的管理队伍的素质建设,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提升人才的福利待遇,拥有留住人才的能力,另外也应当注重对人才进行定期的培训,以提高现有人才的相关素质,强化他们在水利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增强他们的适应能力,同时我们也应当加强对人才的思想教育,使其认识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重要性,从而可以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当中维护这一体制。
3.3 继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的特殊性,应当加大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当中改革的力度与深度,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每一个方面都应当拥有相应的完善的管理体系,以此来保障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正常运转,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效率,保证工程的质量。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非常长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已经表现出了其远超其他管理方法的优越性,所以我们应当注重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当中现代化建设与精细化建设的有效结合,使其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用,极大地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
4 结束语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由于其特殊性,因此施工难度一直都是居高不下的,然而又由于其在民生上的影响,导致水利工程建设出现一点问题都会影响到施工周围的民生,造成的社会效应极大,因此做好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中现代化与精细化的建设工作就成为了当前水利工程施工人员的一大重要工作内容。
关键词:建设工程;工程造价管理;工程信息化管理
中途分类号: 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如何加强建设工程管理水平已经成为了一项势在必行的研究课题。
本文就建设工程管理进行深入的探讨阐述,建设工程的质量在我国现阶段备受关注。一方面,质量是建设工程的生命线,没有良好的质量保证,建筑工程必然无法满足市场;另一方面,建设工程质量直接涉及到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从我国经济建设需求的角度看,无论哪个行业和那个地方的经济发展,都需要建设工程所提供的产品作为物质支撑。而且,我国人们的安居亦需要建设工程的实施为之提供,如果建设工程的质量不能够予以保证,则人的安居缺乏保障,没有了安居的前提条件,乐业也就无从谈起了。那么,怎样来保障建设工程的质量呢?文章主要从工程造价、工程信息化、进度、质量等保障体系展开论述。
2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实践经验表明,影响项目投资最大的阶段是约占工程项目建设周期四分之一的技术设计前的工作阶段,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75%~95%;在技术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35%~75%;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5%~35%,也即项目投资的关键在于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这其中的原因可从管理模式看:
从合同计价模式看。这种计价方式包括:总价合同、单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
总价合同也称作总价包干合同,即根据施工招标时的要求和条件,当施工内容和有关条件不发生变化时,业主付给承包商的价款总额就不发生变化。总价合同又分固定总价合同和变动总价合同两种。总价合同适用于设计图纸齐全、工程内容和技术经济指标规定很明确的项目,其优点是利于工程管理,一次性的规定性的确定了发包方支付承包方的金额,合同签订后,管理人员可集中精力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减少工程变更,投资是可预见的和可控制的。缺点是招投标周期长,标值确定不大好把握,竞争不充分时工程报价会偏高,合同制定不完善会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异议和扯皮。
单价合同是承包人在投标时,按招投标文件就分部分项工程所列出的工程量表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费用的合同类型。这类合同的适用范围比较宽,其风险可以得到合理的分摊,并且能鼓励承包商通过提高工效等手段节约成本,提高利润。合同成立的关键在于双方对单价和工程量技术方法的确认。在合同履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则是双方对实际工程量计量的确认。单价合同适用于在施工图不完整或当准备发包的工程项目、技术经济指标一时尚不能明确、具体的予以规定时所采用的。其优点是招投标周期短,在不能精确的计算工程量的的情况下,可以避免凭运气靠撞大运而使发包方或承包方任何一方承担过大的风险,其缺点是由于合同留下大量变动空间,给发包方的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无响应的管理水平,投资容易失去控制。
成本加酬金合同是由业主向承包单位支付工程项目的实际成本,并按事先约定的某一种方式支付酬金的合同类型。这类合同中,业主承担项目实际发生的一切费用,因此也就承担了项目的全部风险。但是承包单位由于无风险,其报酬也就较低了。这类合同适用于工程内容尚未确定,投标报价的依据尚不充分的情况下,发包方因工期要求紧迫,必须发包的工程;或者发包方和承包方问具有高度的信任,承包方在某些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特长和经验的工程。由于这种情形,一方面,发包方对造价不能实施有效控制,另一方面,承包方对降低成本也不感兴趣,使得该合同使用的范围极其有限。这类合同的缺点是业主对工程造价不易控制,承包上也就往往不注意降低项目的成本。
3 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
信息技术是企业利用科学方法对经营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储存、加工、处理、辅助决策的技术总称。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就是对建设单位的管理过程通过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并借助网络手段加以实施。由包括建设单位或委托的项目管理单位、设计、施工、材料供应商一起,共同构建信息交流的平台,建立共享的数据库。
信息技术应用,网络计划的编制与实施是建立在已知的施工方法基础之上的。施工管理中除应了解计划方法之外还应了解各项工作的工艺及组织。根据网络计划的性质和特点,并非应用网络计划法就一定能任意缩短工程期限,它只限于给管理人员提供定在哪些工作上会合理赶上工期以及与成本和物质技术条件。因此,管理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进度控制计划必须与工程技术人员紧密结合。计算机应用范围:应用计算机和工具软件,提高工作效率。在建筑施工中,较早地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各项计算机作业和辅助管理工作,办公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招投标自动化系统;设计计算机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等。
其次,把一项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它进行合理安排。在施工中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自动化控制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计制所特有的应馈作用,调整和改进施工管理工作,才能使施工得以全面地达到优质、节省和快速的要求。施工实践证明。应用计算机网络计划技术组织与管理施工一般能保征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如大体积混凝上施工质量控制、高层建筑垂直度控制、预伴混凝土上料自动控制,采用同步提升技术进行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和整体爬升脚手架的提升、幕墙的生产与加工、建筑物沉降观测和工程测量、建筑材料检测数据采集等。
4 结束语
总之,现代建设工程管理的发展,为实现建设工程全过程管理(进度、质量、成本、安全)联合监控提供了条件。利用工程造价和信息技术,可以快速推进工程管理各方面科学方法的形成,是工程管理中十分必要的两个手段,能够极大地提高工程的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沈鸿,周靖宇.如何实施有效的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电站辅机,2000,(04).
关键词:现代城市;公路建设;前期管理
Abstract: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s also a kind of project planning, prior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is a key link. Combined with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from a project and feasibility study of the early work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the modern city; Highway construction; Earl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F54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交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公路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公路建设投资打破了交通职能部门独自筹资建设的单一模式,逐渐形成全社会均可成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格局和经营产业化的新形势,各类投资主体积极参与公路建设,项目法人形式多样。公路建设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归纳起来,作为公路建设项目的基本建设程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l0个阶段:a)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评审;
b)根据批复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编制:
C)按照批复的工程项目初步设计进行施工图设计;
d)进行工程施工招标和工程监理招标、评标:
e)评标结果报交通主管部门审查、批准,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
f)申请项目政府监督;
g)按照合同要求,完成开工准备工作,并由总监签发总开工令,项目进入施工建设阶段:
h)项目建设结束,申请交工检测,并进行交工验收;
i)经上级交通主管部门批准,项目投入试运营;
j)项目竣工验收。
上述建设程序中a)~g)阶段为项目建设的前期;第h)阶段为项目建设的中期。i)~j)为项目建设的后期。
在以往的公路建设中,由于投资体制单一,前期工作较格式化,业主对前期工作的管理力度不大,工作重点主要放在了项目建设的中期。而在投资体制多元化的今天,特别是初次进入公路建设的其他行业,往往由于忽略了公路建设的前期管理,造成设计深度不够、选择的施工企业良芬不齐等,均给项目建设的中期、后期工作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如河南省1996年开始建设的京珠高速许漂段,就在施工企业的选择上出现了一些问题,造成项目的施工质量存在着很多隐患,在投入运营不久,就出现了病害,运营时间不长,被迫进行了大修,浪费了很多有限的资金。事实上,有相当多的高速公路项目,由于地质多变,施工图设计深度不够及其他原因,造成原设计很多内容被变更,工程投资严重超出概算。
为使项目在合理的工期内,保质保量地完成,并创造出良好的运营硬件设施,现对公路项目建设的前期管理进行探讨。
一、前期工作概述
前期工作的目的:加强公路交通建设的科学管理,提高建设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合理性、可行性和时效性,充分发挥有限的自然资源,合理控制建设规模和投资,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实施可能性进行综合性研究论证的工作,是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必须满足以下五个基本要求:立场客观公正;基础资料详实;内容系统全面;研究深度得当、重点突出;分析论证科学。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可分为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可行性研究。
1、预可行性研究
预可行性研究是以项目所在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公路建设发展规划和公路建设五年计划为依据,通过实地勘察,重点研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并对项目的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建设资金、经济效益等进行必要的分析论证。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项目建议书的依据。
2、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是公路建设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推荐的高度浓缩,其主要内容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标准和规模、主要控制点;主要工程数量及材料、人工;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建设项目实施意见。
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与项目建议书主要区别在于:编制单位不同;项目建议书由建设单位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咨询、设计单位编制;
依据不同。项目建议书依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推荐方案结论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作用不同。项目建议书是基本建设程序的控制性审批阶段;而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项目建议书的依据而已。深度不同。项目建议书用的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果;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则对建设项目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实施可能性进行全面论证。
3、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审批性重要文件,其主要内容仍与项目建议书大同小异,但其重点放在建设标准、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上。其中资金筹措方案则是重中之重。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是整个建设项目的控制性投资,国家规定,批准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估算与初步设计概算之差,应控制在上下浮动 以内。若超出 的浮动范围,应重新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工程可行性补充报告,重新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可行性研究补充报告。项目管理均以重新批复或补充批复的文件作为管理依据,没有重新批复或补充批复的项目,不得进行下一阶段工作。
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由项目建设单位(业主)编制内容如下:业主单位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业主单位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政府部门官员进行初步评估、审查、论证所形成的会议纪要、专家组的评估、审查意见;咨询、勘察设计单位编制的公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公路基本建设项目的设计
设计是安排建设项目、控制投资、编制招标文件、组织施工和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必须贯彻勤俭建国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结合我国经济、技术条件,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积极采取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节约用地,重视环境保护,注意与农田水利及其他建设工程的协调和综合利用,使所设计的工程建设项目能取得最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公路建设项目一般设计经过包括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两个阶段。对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也可采用一个阶段的施工图设计;技术上复
杂而缺乏经验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特殊路段或特大桥梁工程等必要时还应采用个三个阶段的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公路建设项目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精细化
一、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的涵义
水利工程是我国建筑工程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水利工程管理对工程的总体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水利工程管理中主要包括对工程的运行、施工、检修和养护几大方面。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管理的作用,按照工程管理规范和要求完成对工程的各项管理,其中主要包含以下几项任务:
1、在工程建设初期,要对工程建设所需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进行检查,查看质量是否合格,安全性能是否达标,可靠性是否牢固等,要始终保证设备处于正常的、稳定运作状态下进行施工建设。
2、要对设备设定合理的运用标准,确保设备和器材都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排水、防洪、灌溉、航运、水资源保护中体现其价值,保障工程的正常运行。
3、工程建设期间,要对相关设备的操作进行系统的规范,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养护,以便及早发现故障和隐患的存在,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4、工程的经营管理者也要对工程运行状况进行了解,不断的引进和更新工程设备,保证工程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推动社会和经济稳步向前发展。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与精细化也必将成为发展的主流趋势。在管理的发展道路上,首先要对管理体系做出调整,保持管理的先进性,并创建一流的、科学的管理模式。现代化与精细化管理,不仅仅要体现在管理模式上,还要渗透到管理理念和具体的管理方式当中。现代化与精细化管理要以先进性为管理的基础理念,将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接轨的主要目标,运用先进的高科技手段来实现管理的最终目的。其次,要建立起具备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在管理的过程中做到事无巨细,充分体现现代化与精细化管理的特点。将“精、准、细、严”作为管理的准则,在管理流程、内容中发挥管理的细致化、科学化。最后,现代化与精细化管理作为企业中重要的文化内涵,为树立起优秀的企业形象,营造良好的经营管理氛围,要将现代化与精细化管理深入到企业的发展与成长当中,长此以往,企业定对朝着新形势下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方向发展。
二、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途径
1、树立现代化水利管理观念
现代化管理观念是水利工程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的核心。传统的管理注重的是生产建设,往往忽视企业管理在企业经营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首先,这一现状,扭转“重建轻管”的发展局势,不仅仅要注重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还要对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加以重视,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的管理指导,在企业发展的同时,把水资源节约理念灌输到管理当中,真正做到现代化管理;其次,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现代化与精细化管理要强化公共安全意识,以为人民服务作为管理基石,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保障人民却终的切身利益,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最后,水利工程的现代化与精细化管理要在工程的施工建设到后期的运营中充分的体现出来,将公平公正的原则深入到工程中去,在招标、稽查、监管等各个环节做到公平公正,迎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浪潮,将生产和建设进行统一规范。
2、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水利工程管理必须运用科学、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建立健全管理体制,确保水利工程管理的各项工作有序运行,做到管理细致化、规范化、制度化。首先,实行流程化管理。在梳理归纳水利工程管理的所有业务工作基础上,按照水情水环境管理、调度管理、设施设备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几个方面细化管理流程,对每个管理部门、每个岗位都制定工作标准,减少管理漏洞。其次,落实岗位责任制。水利工程管理部门要遵循因事设岗、精简高效的原则强化岗位管理,明确各岗位职责,形成合理分工、共同协作、相互监督的工作局面。水利工程管理应实施岗位聘用制,使全员竞争上岗,调动起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同时,科学划分薪酬等级,构建完善的薪酬体系,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潜力。再次,落实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建立由工程管理、部门绩效和岗位绩效构成的三级考核管理机制,从日常管理、重点项目管理以及综合性管理的角度出发,对水利工程管理的各科室、各岗位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职工职位升降、收入分配的重要依据。
3、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
3.1实现管理信息化。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要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水利工程管理应建设信息系统,实现生产控制自动化、工程管理现代化、调度决策智能化、输水过程可视化以及日常办公网络化。通过运用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全面采集设备机组的运行状态、水位、工情等相关信息,并作出最佳的调度方案。
3.2实现监控自动化。水利工程监控自动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设视频监视系统,对水位、闸门、大坝等进行实时监视,为统一调度水资源、做好防洪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二是建设远程监控系统,利用工程监控系统对各监控点的图像、数据、音频等资料进行处理,并运用远程视频功能实时了解水利工程运行情况,实现对工程操作的远程控制;三是建设监测系统,运用定点监测与移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将监测信息上传至管理中心,尤其要强化对工程裂缝、沉陷、渗水、变形等情况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做好预防措施;四是建设维修养护巡检系统,使该系统具备考勤、位置查询、信息查询、问题上报、问题协调控制等功能,提高维修养护工作效率,使其向现代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4、建设高素质水利工程管理队伍建设高素质水利工程管理队伍,是加快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精细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为此,水利工程管理要强化现有职工的培训与教育,使水利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满足水利现代化发展的需求。首先,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运用制度刚性化与管理柔性化相结合的方式对职工进行管理,使职工认识到自己担负的重任,强化职工的责任感。其次,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调动起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鼓励职工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积极参加水利现代化建设。同时,为了满足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求,还应当让管理队伍学会应用基本的计算机技术,培养既懂信息系统管理、又熟悉水利工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三、结论
总而言之,为了推动我国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水利工程管理,转变重建轻管的传统观念,加快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效益和管理效率。水利工程管理要运用现代化与精细化的管理理念,不断改进和创新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积极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构建现代化、精细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维护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行,实现水利工程的功能和价值。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问题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融入到各行各业之中,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也在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由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逐步转变成现代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工程建设管理部门更加注重非工程性措施建设,采用计算机、遥测遥控、程控交换等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加强对相应设备的配置,逐步建立起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控、信息采集等先进系统,努力实现了重要信息的实时采集和传输,对水工建筑物实现了自动化的控制,对于工程作业现场能够实现远程监视,大大提高了办公的自动化程度。
一、水利工程建设发展情况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还比较落后,在管理方面处于人工管理阶段,主要凭借长期的工作经验来进行,并且借助一些常规工具和设备,利用人工观测和操作方式来处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事物,包括各类图表的绘制、相关数据的计算等工作,同时进行工程的质量控制、建设进度控制、资金投入控制等,另外还有诸如水情和指令调度等相关工作。一直到九十年代初,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网络和通信技术进入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领域,但是,当时也只是一般性的一种辅助管理,主要体现在通讯联络和办公自动化方面,现代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还没有全面推行,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刚刚处于一个起步阶段。
二、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基本解决方案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了促进水利工程建设实现现代化管理,各级各部门以及有关建设单位必须顺应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特别是水利建设单位的领导者更应该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推动水利工程建设走上现代化和规范化的发展之路。
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面,国家虽然有相应的管理规定,但是在工程建设的现代化管理方面,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和模式,这是我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走之路,因此也没有相关的经验可供借鉴参考。那么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特点,按照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现代化管理系统,这个解决方案包括工程建设期的管理和工程运行期的管理,这也是水利建设管理部门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项任务,它涉及到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发展战略的落实。根据实践经验,工程建设管理的现代化改革,必须在传统的管理模式基础上进行,结合工程建设管理的实际情况,充分把现代科学技术融入其中,配置先进的硬件和软件系统,从而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性能稳定、技术先进的现代化控制管理系统,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提供一个能够资源共享的服务平台,这是在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发展目标。
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系统需要借助现代通信方式、计算机网络技术、遥测遥控技术、图文视讯技术等,需要建立一个专用通信传输路径,拥有一套高效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实时信息采集传输网络,使用远程动态监控网络,并且配备专家决策系统给予支持,这就需进一步配置相关的软件系统,使管理平台更加实用,从而实现对工情、水情、水工建筑物的实时监测与远程控制,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办公自动化,并且能够通过工程管理视讯异地会商提高工作效率,使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更加高效便捷。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具有其独特的特征,因此在建设系统通信传输链路时,应该采用无线和有线兼容的形式,坚持多链路迂回的原则进行,对于其骨干传输链路来说,应该选择使用技术成熟而且性能又比较稳定的光纤通信方式,或者卫星通信以及数字微波通信等先进技术,确保通信系统畅通无阻和传输效果稳定可靠。对于计算机网络建设方面,可以按照工程建设管理实际需求,科学配置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硬件设施,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系统,同时要研制开发工程建设管理使用的专用软件系统,建立一个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局域网,并且实现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互通互联。
三、现代管理系统建设的基本模式
1.前端设备
前端设备主要是用来采集和处理图像、数据信号等,设备安装在工作现场,包括高分辨率的摄像机、可变镜头、全方位云台和防护设备等。根据水利工程特点和施工管理范围,可以在立交地涵的四个角以及工程建设管理处分别设置一台日本松下高分辨率全方位摄像机,配置日本H16Z7516AMS型16倍可变镜头、美国AD1240型或者PIH-301型多功能室外云台,拍摄范围基本覆盖整个地涵,工程建设处的前端设备基本可以覆盖项目业主办公区,可以实现300米范围内的有效监视,前端设备到工程建设监控中心的最大距离达到了3千米。
2.传输设备
传输设备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采集的图像以及一些数据信息的传输路径,主要负责将前端设备采集的有关图像和信息传输到集中设备。对于施工范围内的前端设备,可以采用有线同轴电缆作为传输线路,对于四个角的监控点来说,则可以选择使用无线通信方式进行传输。
3.集中控制设备
集中控制设备是前端设备旋转方位、焦距调谐、视频切换以及图像检索与处理等专用控制设备。前端设备中全方位云台、两可变自动光圈镜头的控制信号通过深圳亚奥新YA100-PTM云台镜头解码器的RS-485总线传输。系统监控中心则根据泰州引江河高港枢纽工程的实践经验,并结合该枢纽视频监控实际需求,另配置图像控制主机、YA100-AVSU视频切换矩阵、九画面分割器和长延时录像机各一台,主要用于视像信号的控制管理和画面切换、图像存储、多画面分割的控制等。
4.显示记录设备
作为视讯显示和存储设备,显示记录设备主要包括监视器、显示器、投影屏、录像机、存储器等。系统通过配置数台监视器构成电视屏幕墙,使值班人员能够在监控中心同时监视五个前端监控点的任意几路或画面分割的图像。另外,在系统的图像管理中心可以配置一台34英寸的彩色电视机和一台图像服务器,用于显示视频监控图像,并且做处理、检索、存储、控制、管理等工作。系统监控中心由一个主控中心和两个分控中心构成,其中主控中心具有最高权限,既能对所有前端设备的云台、镜头进行操作控制,也能对系统管理参数进行修改设置,主控中心在操作控制过程中其他分控中心不能作任何操作。分控中心则根据管理职权而设置不同权限。
四、总结
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实现了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水利工程建设也必须与时俱进,跟随社会的发展进行改革提升,走上现代化的管理阶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做好,使水利工程更好地服务社会。特别是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现代通信技术不断革新,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向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迈进,使管理工作效率大幅提高,高效的管理平台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动态管理,推动了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迈进信息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