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14 16:34: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人际沟通的功能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会计 人际沟通 企业需求 教育
一、调查背景
会计类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属于技能型专业。长期以来,在理解高职会计类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时,人们或多或少的带有功利化和片面化倾向,只重视单向度的培养,把目标定位在培养能够胜任会计实务的专业技术人才上。各院校往往只重视对学生的会计工作操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轻视或忽略以人际沟通能力为代表的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用人单位对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毕业学生数量逐年增加,高职会计类专业学生的就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态势。而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市场对会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趋多元化,社会对会计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员”的功能。会计类专业人员不仅要处理单纯的技术工作,同时还要紧密联系各部门的工作,发展业务,提供资讯,参与管理等等。因此,重视沟通,善于与人交往的人际沟通等职业综合能力已经成为会计类专业学生求职、任职、职业发展的必备能力。
现实中,由于高职会计类专业学生所经历的应试学习背景和所处专业学习环境,进入高校后相对复杂的人际关系,都导致大多数学生不知所措,适应迟缓,在人际沟通方面的能力表现普遍不佳。如:不善表达,与同学不融洽,与辅导员不交流,遇事闷在心理 ,沉浸网络,不能沟通就发脾气或逃避……类似现象,反映出高职会计类专业新生在人际沟通方面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由此,我们开始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式,对高职会计类专业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进行调查。并以高职会计类专业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需求市场作为研究目标,为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教育以及课程改革提供依据,希望逐步建立培养高职会计类专业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较为完善的体系,以此提高高职会计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实力、从业能力、创业能力。
二、调查设计
(一)调查目的
此次问卷旨在了解高职会计类专业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现状,以便于调整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创设更有针对性的环境和平台,帮助学生提升人际沟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奠定良好的职业发展基础。
(二)调查对象
面向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类专业2012级新生643人,以及2013级新生666人,共计1309人。发放问卷1309份,回收问卷1305份,问卷有效率99.92%。
(三)调查内容
设计调查内容包括以下4个角度:对人际沟通能力的认知、人际沟通能力现状的自我定位、人际沟通能力的职场需求认知、人际沟通能力的提升途径认知等方面。
(四)调查时间
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为了更清晰的了解当前高职会计类专业学生对人际沟通能力的认知情况,我们分二期,对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类专业2012级新生和2013级新生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查。
(一)调查内容一:人际沟通能力现状的自我定位。
1.在单项选择中,对于“你认为自己是否善于与人沟通”的选项,有352人(约占27%)选择为“善于”,有626人(约占48%)选择为“一般”,有235人(约占18%)选择为“还行,过得去”,有91人(约占7%)选择为“不善于,自己较郁闷”。
从数据可见,会计类专业有93%左右的新生对于自己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是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只有近7%的新生对于自己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是不满意的。这说明,大多数新生对于目前个人的人际沟通能力现状的自我定位是乐观的。
2.在单项选择中,对于“进入大学后的第一次自我介绍时,你是”的选项,有365人(约占28%)选择为“自然,镇定”,有561人(约占43%)选择为“有些拘谨”,有274人(约占21%)选择为“不自然,紧张”,有104人(约占8%)选择为“语无伦次、手足无措”。
以上数据表明,在人际沟通的实际场景中,会计类专业有28%左右的新生感觉自己表现出了“自然,镇定”的状态,说明他们能够实现一般状态下的与人交流与沟通的情态。当然,对于他们实际的交流与沟通的效果如何,是否得到了在场教师和大多数同学的认可,本次调查并未涉及,这里也不可能去妄加推测。此外,有近72%左右的新生感觉到了实际的交流与沟通中自己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无疑说明大多数新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还有待提高。
3.在多项选择中,对于“目前你感到最烦恼的问题是”的选项,有822人(约占63%)选择了“学习问题”,有613人(约占47%)选择了“能力发展”,有496人(约占38%)选择了“人际问题”,有313人(约占24%)选择了“恋爱问题”,有209人(约占16%)选择了“学业晋升等”。
以上数据中,面对“目前你感到最烦恼的问题是”,会计类专业新生排在第一位的是“学习问题”。高职高专新生由于高考成绩普遍不佳,担心自己升入高职后的学业状况实属自然。此外,排在第二位的是“能力发展”,排在第三位的是“人际问题”。可见,包括人际沟通等能力的发展,已经让会计类专业新生认识到其在学习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为学院开展相关教育教学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调查内容二:对人际沟通能力的认知
1.在单项选择中,关于“对于人际沟通能力,你怎么看”的选项,有796人(约占61%)选择“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非常重要”,有469人(约占36%)选择“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比较重要”,有27人(约占2%)选择“不需要特别注意是否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有12人(约占1%)选择“无所谓”。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受调查的学生目前个人的实际人际沟通能力如何,绝大多数学生(约占97%)都认为,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非常重要或者比较重要。可见,高职会计类专业新生从认知角度对人际沟通能力是看重的、重视的。
2.在多项选择中,对于“你认为人际沟通能力主要包括”的选项,有939人(约占72%)选择“口头表达能力”,有913人(约占70%)选择“交际能力”,有417人(约占32%)选择“书面写作能力”,有274人(约占21%)选择“多方面收集信息的能力”,有261人(约占20%)选择“展示良好个人形象的能力”。
由此可见,大多数高职会计类专业新生认为,人际沟通能力最主要的是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他们对人际沟通能力的内涵有了初步的认知,当然还有待深入的了解、学习,相关能力也有待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和提高。
(三)调查内容三:人际沟通能力的职场需求认知。
1.在单项选择中,对于“你觉得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培养”的选项,有1162人(约占89%)选择为“从现在开始,在学习中培养、提高”,有117人(约占9%)选择为“从以后的工作中锻炼、培养”,有13人(约占1%)选择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热而然的得到培养”,有12人(约占1%)选择为“不需要特别的培养”。
以上数据可见,有近90%的高职会计类专业新生已经认识到:应该从现在开始,在学习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方能在未来的职场工作中展现自己的人际沟通才能,以获得更多工作以及上升的空间。而待到在未来的职场工作时才锻炼、培养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难免在工作中出现疏漏,技不如人,未免太迟了。
2.在多项选择中,对于“你认为,用人单位最看中新员工的是什么”的选项,有1304人(约占100%)选择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有796人(约占61%)选择了“与人沟通、交往、相处的社交能力”,有443人(约占34%)选择了“计算机应用能力”,有300人(约占23%)选择了“英语水平”,有274人(约占21%)选择了“组织与协调能力”,有209人(约占16%)选择了“思辨能力”。
调查数据可见,会计类专业新生对专业学习高度重视,认为企业需要的是会计专业技术型人才,不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就无法顺利地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同时,有约占61%的新生已经清楚地看到“与人沟通、交往、相处的社交能力”也是社会用人单位最看中的要素之一。这说明他们已经开始关注企业对会计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方面的需求。
(四)调查内容四:人际沟通能力的提升途径认知。
1.在单项选择中,对于“沟通是否也适合‘勤能补拙’”的选项,有443人(约占34%)选择了“不适合”,有222人(约占17%)选择了“适合”,有587人(约占45%)选择了“因人而异”,有52人(约占4%)选择了“没用”。
从高职会计类专业新生选择的倾向可见,有近38%的新生认识到:不培养和提高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只是一味固执地“勤”,反复地重复错误或做无用功,是不能弥补自己所造成的“拙”“劣”的。这样做于事无补,还有可能增加对方对自己的不良印象。另有45%的新生选择了“因人而异”,这反映了部分新生受“勤能补拙”概念影响,也反映了他们对此问题的不确定性,或因某些特殊的现象而推论所得。
2.在多项选择中,对于“你认为你的人际关系如果不好,原因可能是”的选项,有691人(约占53%)选择了“缺乏自信”,有639人(约占49%)选择了“不知道该怎样表现自己才好”,有430人(约占33%)选择了“性格内向”,有391人(约占30%)选择了“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感受”,有352人(约占27%)选择了“不能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和看法”,有287人(约占22%)选择了“时常不经意的用语言或者行动伤害别人”。
以上选择结果可以看出,高职会计类专业新生对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的思考,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和分析。他们已经开始留意,或现在开始关注:因为“缺乏自信”“不知道该怎样表现自己才好”“性格内向”“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感受”“不能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和看法”“时常不经意的用语言或者行动伤害别人”等个人特质与言行举止,影响到自己的人际沟通现状,影响到自己人际交往的效果。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为高职教育加强学生人际沟通能力教育教学计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调查结果与思考
从以上对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类专业学生的两期调查不难看出,随着高职教育的开始,高职会计类专业新生已经留意到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存在无所适从、力不从心的不良状况。尤其是部分在人际沟通方面出现了问题、交往有障碍的新生,开始关注自己的人际交流与沟通等方面的问题。在他们正式跨入职场之前,学院应在此方面实施培养计划,促进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提升。
分析会计类专业新生在人际沟通的心理认知和实际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
(一)“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形成“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势。
现在的高职会计类专业新生,大多数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环境的优越,祖辈父辈的溺爱,让他们逐渐形成了“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势。即便是家庭条件有限的家庭,其子女得到的同样是如此。父母大多数都会倾其所有,以子女为“大”。但是,良好的人际沟通的基础,是双方平等、彼此重视。高职会计类专业新生这类“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势和处事习惯,往往会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出现心理认知的偏差和交往技能的缺失。
(二)“应试教育”的学校环境,忽略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
高职会计类专业新生,接受了12年的中国式应试教育,这是事实。虽然我国的教育制度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但现实中依然是以“高分”为重。社会、学校、教师和家长一如既往的重视学生的成绩。学校教育的中心仍然是对书本知识的传授与掌握,而没有更多时间安排提升素质与人际交往的训练。学校教育中,学生无须主动积极地与教师沟通、协调,而教师对待学生也皆为主动联络、循循善诱、和风细雨、关爱有加。无形之中,致使学生们忽略了主动与老师、同学及家人的交流沟通,加深了“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势。这样的学生在进入职业学院后,因环境的变化、人际的重构,往往产生新环境的适应障碍。有的无所适从,心理失衡而不愉快;有的选择疏离大家,习惯于自我封闭。
(三)“网络世界”的自我陶醉,逐渐让虚拟替代了现实。
虚幻世界的“网络达人”,往往是现实世界的“内向寡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部分学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造成其社会化的严重不足。一些学生可以远离亲人、同学,却过分依赖网络,片刻不离网络。他们可能是网络社交的活跃分子,了解各种网络沟通交流方法,但却在现实生活中人际沟通不畅,过于内向,行事被动。
基于以上分析,在高职教育中实施人际沟通相关教育教学活动,就显得非常迫切了。
五、调查结论与建议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沟通”成为了经济社会的重要一环。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已经成为新世纪会计类专业人才竞争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两期的调查结果,使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到,目前高职会计类专业新生人际沟通能力的现状。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力不从心、不知所措、适应迟缓和普遍不足,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调整高职会计类专业教育计划,创设更有针对性的环境和平台,尽快帮助学生们提升人际沟通能力,已经不容拖延。
建议在高职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指标中,增加对人际沟通能力培养的描述,并调整相关课程设置,满足高职会计类专业学生对提升人际沟通能力的需要。
建议课内外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沟通与交流训练活动,促进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锻炼。通过开展项目训练活动、多彩的社团活动,以及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来完成人际沟通的互动历程。
总之,沟通能力是高职会计类专业学生的一项重要能力。为增加学生的人际交往信心,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高职教育阶段,训练与提升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聂霞.高职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与分析[J].成人教育,2011.31(11).
[2]王峰.培养高职生的人际沟通能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3.
关键词:医学生 人际沟通
The medic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medico to communicate ability interpersonally the raise
Yang Yuqin Zhao Zongyi
Abstract:The medico communicates ability to have certain problem interpersonally,needs to strengthen them to communicate ability interpersonally the raise.May use humanities medicine curricula and so on increas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Selects many kinds of methods to train the medico to communicate ability interpersonally;Takes to train the student to pay attention to medical trouble in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so on emotion sex act.
Keywords:Medico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9-0064-02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指出,所有医者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同情应看作与技术不相称,是医者无能的一种表现。“沟通技能”是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7大领域之一。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指出的国际医学教育七项基本要求中就有一项是“交流技能”。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患关系中的医患沟通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而作为将来的医务工作者的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1.目前医学生人际沟通现状
据报道,71.3%的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承受着很大或较大的心理压力[1],其中人际关系不良、社会障碍等方面的问题在大学生日常心理咨询中占近50%的比例[2],已和学习问题、恋爱问题共同构成影响大学生心理行为健康发展的3大问题。人际关系困扰是造成大学生留级、休学、退学的主要原因之一[3]。国外研究亦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心健康,能促进学业的进步;不良的人际关系常引起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如焦虑、空虚、心情压抑、抑郁,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医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障碍的发生率要比一般综合院校的大学生高,人际关系也较一般大学生敏感。71.1%的医学生认为自己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亦存在有人际关系困扰和沟通障碍,导致他们不能真正实现良好的沟通。[4]
陈军[5]对20所医院1000名实习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调查发现,对自己的语言沟通能力感到非常满意的人数9.7%;认为自己沟通能力一般47.3%;认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差,在与患者和他人沟通时感到困难的24.4%;74.8%被调查者对礼仪的概念模糊,不知道礼仪包含哪些内容。
尼春萍[6]对医学生《人际关系与沟通技能》选修课开设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对202名学生进行团体问卷调查。71.1%的医学生认为自己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亦存在有人际关系困扰和沟通障碍,导致他们不能真正实现良好的沟通。90%以上的学生认为开设该课程很有必要,选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92.9%的学生建议授课突出实践,93.9%的学生希望采用情境模拟或结合自身实际撰写论文考核;97.9%的学生感到学习有收获。
马伟光[7]发现,83.3%的护士对与病人交流沟通方式基本不了解,30%的护士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如何根据病人的不同情绪采用不同的交流技巧。
2.医学生人际沟通不良的原因
根据调查,全部接受过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等人文学科教育的医务人员只有 15.4%,70.8%的医务人员部分接受过人文学科的理论教育,13.9%没有接受过[8]。目前,我国重视医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人文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无论在本科教育和毕业后的医学继续教育,医学生和医生们几乎没有系统地接受过医学伦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方面人文知识的教育及实践(这些学科都涉及医患沟通问题),一旦进入工作岗位,便不同程度并以不同方式显示出来。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得大部分医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对病人没有爱护观念,态度冷漠,而且缺乏沟通技巧,不能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3.改善医学生人际沟通的建议
3.1 增加人际沟通等人文医学课程。
美国、德国人文医学课程占总学时的比重多达20%~25%,英国、日本约为10%-15%,而我国一般为10%或者更低。医学院校有必要借鉴美国的医学院校普遍开设的《与病人沟通》、《病人》、《医患沟通的艺术》以及英国医学院校开设的《医患沟通》、《医生与病人相处的能力》及《如何告诉病人坏消息》、《情商教育》等课程。开设医患互动和人际交流的专门课程,让医学生了解他们在人际交往上有什么特点,他们有什么需要,并根据他们的需要对他们进行教育,以期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经验分享进一步探究人际关系与沟通的相关内容。反思自己人际交往的缺点和障碍,通过自我反省和分享他人经验来改变自己的观念与行为,达到不断提高自己人际关系与沟通技能的目的。使他们逐渐掌握人际沟通技能,提高自己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对于他们个人的心理健康有积极意义。同时把人际关系发展策略以及沟通技巧的培养纳入职业教育中来,提高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改善医患关系均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3.2 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
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医学院的经验,如对学生开设共情课程,系统地训练医学生如何观察病人的表情和身体语言,如何从语调中理解病人的感受,与病人进行有效交流,如何更好地感知病人的痛苦和需要。二是掌握患者的心理需要和心理特点。葛焕琦[9]等在医学生培养的早期阶段接近临床实习之前,利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SP) 利用SP对学生进行培训,同时对医学生在沟通方面的表现做出评价,如是否有耐心,反应是否敏捷,言语和肢体语言是否得体,态度是否坦诚和气等,以培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SP又称模拟病人或病人指导者,是从事非医疗工作的健康人,经专职培训后,能发挥扮演病人、充当教学评估者和教学指导者三种功能。在美国和加拿大,70%的医学院校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SP参与教学,甚至还用于住院医生的毕业后教育。
我国一些学者如张泽洪[10]对医护人员进行敏感训练。敏感训练是利兰•布雷德福(LelandBradford)和他的同事在进行无领导者团体的研究时,无意之中发现的一种进行人际关系训练的技术。”就医务人员而言,敏感训练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形式,使受训的医务人员能:“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合理且能办到的,要尽职尽责地给予满足;合理但客观上办不到的,要耐心解释;不合理的要求,要讲明道理,以求得病人谅解,使病人对医院有一种信任感、安全感。”
3.3 重视培养学生关注医患沟通中的情感。
李娟[11]用SEGUE量表对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评价研究,发现医学生在沟通内容上“只重视疾病”。医学生与病人沟通内容上没有完成从“只重视疾病”向“重视病人”方向的转变。在信息收集上。多数学生对影响疾病的社会、情感心理因素问的不多或不全,问及疾病对生活影响的更少。有研究表明在言语沟通方面,89.9%的医务人员认识到和患者沟通时语言最重要的是通俗易懂,但在日常工作中,使用医学专业术语进行沟通的比例高达 94.4%[8]。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沟通此时是一种任务的工具,从解决问题出发,以技术性为基础的技巧,所需要的是专业知识,医护人员使用的是工具性言语。过多的使用专业术语进行医患沟通,达不到沟通的基本要求和效果,患者很可能感到他们的病情和感受等没有被医护人员理解和认识,患者对沟通信息的一知半解,不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有时还会造成误解,引发纠纷。
应该重视患者需要的沟通还包括和医护人员进行社会情绪性的情感性沟通。即需要医护人员视患者为一个个体,而不是一个个案。情感性的言语包括具有鼓励性、令人放松、友善地、开放与诚实的、表示关心、给予信息、表示赞同、对病患介绍自己、称呼患者的名字、与患者聊天等。
参考文献
[1] 樊富珉、李伟.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力式―在清华大学的调查,青年研究,2000(6);41}5
[2] 梁执群、卢莉、朱素娟等.医科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4,25(2);211~212
[3] 姚晓燕.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问题研究,甘肃高师学报.2003,8(1):110~111
[4] 雪晴.应重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内蒙占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6(6);30~31
[5] 陈军.医学实习生对公共关系技能需求的调查与思考,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年10月第28卷
[6] 尼春萍等.为医学生开设《人际关系与沟通技能》选修课的调查分析,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年第14卷第7期
[7] 马伟光、李继平.医院场所暴力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5,5(5):23~25
[8] 冯军强.某综合医院医患沟通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引导的研究,第三军医大2008硕士论文
[9] 葛焕琦.谈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年12月第29卷
沟通作为重要的管理素质之一,已引起越来越多企业家的重视。沟通风格是组织管理者在信息沟通活动中表现出的个性风格,体现了管理者人际关系的基本结构与面貌。它不仅与组织的凝聚力、生产效率密切相关,而且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及其绩效水平。沟通及沟通风格不良,是目前许多管理者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如何诊断和改善沟通风格,本文拟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一、沟通风格的心理诊断
(一)乔哈瑞理论
深刻理解乔哈瑞理论是诊断沟通风格的基本前提。美国心理学家JoeLufthe和HarryIngam(1969)从自我概念的角度对人际沟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根据自己知道——自己不知”和他人知道——他人不知”这两个维度,将人际沟通划分为四个区,即开放区、盲目区、隐秘区和封闭区,人们将此理论也称为乔哈瑞视窗”。
在人际沟通中,个人的日常爱好、态度及脾性等通常是自己与他人共知的区域,即开放区”,个体的某些方面,如兴奋或痛苦状态时的情绪表现,自己的某些可能伤害他人的行为习惯等,往往是自身不甚了解而他人却很清楚的区域,即盲目区”;个人的价值观、隐私等内容,常常只有当事者清楚而他人则无从知晓,即隐秘区”;个体与他人都尚未认识或了解的信息为封闭区”。上述的窗格(区域)类型会随着个体与他人或团体的沟通行为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初次与人见面时,一般人不愿过多透露自己的情况,即倾向于缩小开放区,往往给人留下虚假的印象。为了进行有效沟通,我们必须增加与他人的交往,扩大彼此的开放区,同时缩小盲目区和隐秘区,并在相互切磋和探究中开发封闭区。基于有效沟通的良好愿望,人们通常使用自我透露和反馈两种策略或技术。自我披露是个体主动与他人分享某种信息、观点乃至个人情感的过程,用以减少隐秘区;反馈则是个体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做出种种反应的过程,来自他人的反馈信息有可能缩小盲目区;反馈与自我披露的交互使用则有助于减少封闭区。
(二)沟通风格
继乔哈瑞理论之后,许多西方应用心理学家又对沟通风格进行了大量研究,如JayHall(1973)提出了人际风格与管理影响”学说,RobertE.Lefton(1977)提出了管理者行为评价模型”。我们在总结乔哈瑞理论和J.Hall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发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者沟通风格诊断问卷》。借此工具可将管理者的沟通活动分为如下四种典型风格,但大多数人都兼有两种以上的沟通风格。
1.封闭型这类管理者的典型特征是既很少进行自我披露,也很少运用反馈,好似一只与世隔绝的乌龟呆在甲壳之中。焦虑和不安全感是封闭型管理者的典型心理,他们经常担心失去工作或职位,并认为维持现状是唯一安全的策略。这类管理者常用静止不变的眼光看待员工,而且把绩效评价视为浪费时间;他们疏于进行上下沟通,员工既得不到及时、充分的激励,也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因此,员工对这类管理者怀有敌对和失望情绪。
2.隐秘型这类管理者的沟通特征具有单一性和防御性,即一味追求他人的反馈信息,却很少披露自我。猜疑和寻求社会认同是隐秘型管理者的典型心理。在猜疑心的支配下,他们往往为了弄清员工的活动和心思而寻求反馈。这类管理者常将个人的情感和评价隐藏起来,但这并不等于他们忘记了过去的问题,何人提升等重大事项常取决于他们深藏的个人好恶。隐秘型管理者也渴望社会认同,为了取得他人的喜爱和认同而寻求反馈。他们认为保持团体的表面和谐或一致是管理工作的宗旨,为达此目的,他们甚至不惜大事化小。在进行绩效评价时,他们倾向于只讲员工优点,少论缺点。
3.盲目型这类管理者更多地进行自我披露,而忽视了反馈的运用,其管理行为具有独断”色彩,过分自信是他们的典型心理。这类人自信是行家里手,热衷于披露自我信息:如时时某项工作该如何做”,某问题该如何处理”等指示;他们不屑于从员工处获取反馈,因为员工在他们心里往往是无能”或笨拙”的代名词。他们更多地看到员工的缺点,忽视其优点和潜力。对盲目型管理者,员工心怀不满,很少将自己视为组织的一员,生产率下降。如果上下关系日趋糟糕,员工可能采取强制性反馈手段,如提意见、向上级告状,或者隐瞒重要信息来报复管理者。
4.开放型这类管理者既重视自我披露,又注意运用反馈,能在团体中营造出宽容互信的开放气氛。他们敏于体察员工需要,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组织事务,因此这种沟通风格不仅创造了健康融洽的人际氛围,而且提高了团队的工作绩效。
二、沟通风格策略的有效功能
从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反馈与自我披露是形成管理者沟通风格的两大维度,如果对二者功能使用不当,则可能形成消极或不健康的沟通风格,如封闭型、盲目型或隐秘型;若能科学、恰当地使用反馈与自我披露的功能,二者则可能成为改善不良沟通行为、培养积极沟通风格的有效策略。那么,反馈与自我披露策略的具体功能如何?这无疑是一个亟待认识和准确把握的理论问题,是进一步掌握改善沟通风格技术的必要前提。
(一)反馈功能反馈作为一种动态的信息应答过程,包括如下三个重要功能:(1)有助于提高沟通的准确性,减少出现误差的机率。反馈可以检查出个体理解信息的偏差,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人不可能在某一时间内接受所有感知到的信息,所以会根据自己的兴趣、背景、经验和态度进行主动的选择,这便是选择性知觉。在复杂的人际沟通中,选择性知觉使个体倾向于倾听、理解和领会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所以信息失真”现象在所难免。譬如,从高层管理者向基层员工传递信息(下行式沟通)时,传递环节越多,就越容易出现信息膨胀和歪曲。因此,及时准确的反馈是克服信息失真现象的有效途径。(2)通过建立双向沟通模式,营造出积极健康的组织气氛。在企业上下沟通中,管理者善于倾听员工的反馈,在鼓励士气、构建信任与团结的气氛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IBM公司为了获取和倾听员工的反馈,每年投入大量资金来编制调查表,把调查结果作为评价管理者业绩的依据。更重要的是,公司一旦发现问题,便立刻派出调查小组,前去解决问题。由于员工知道公司调查后会采取措施,因而能认真对待调查工作。整个调查程序是一个倾听与反馈的双向沟通过程,不仅增强了员工对上司的信任,而且有助于创造出和睦的集体气氛。(3)积极反馈具有不容低估的强化作用。从行为主义心理学角度而言,积极的反馈对良好行为(包括信念)具有强化、巩固和塑造作用,而消极反馈则可能对良好行为(信念)起到弱化、减退和破坏作用。
(二)自我披露功能多听少说”这一箴言几乎伴随我们每个人从小长大。传统观念认为,管理者披露自我信息,则容易丧失权威性,何况在充满竞争的商界里,与他人分享感受和思想,即自我披露的难度要远远大于反馈。但现代组织行为学认为,在一个健康的组织或高绩效的团队里,管理者和员工不仅要分享工作信息,还要彼此分享某些个人感受和经验,其原因在于,自我披露具有如下重要功能:(1)有助于提高组织生产率和员工绩效。为了提高员工的绩效水平,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充足的信息。提高员工满意度最重要的举措是改善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而自我披露是构建健康的人际关系的有效手段。此外,员工要提高绩效水平还需要了解充足的信息。员工的基本信息需要包括,首先是大量的个人信息和工作信息,其次是组织决策信息。员工对自身工作性质、价值等信息有了了解,不仅提高了工作满意度,还会增强责任感。(2)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组织凝聚力。管理者与员工间的信息披露,使彼此能靠近或走入对方的生活和心理世界,增强了心理相容性,提高了情感密度,这种关系不仅畅通了工作沟通的渠道,而且强化了员工对组织目标的理解和承诺,有利于建立一个充满信任感和凝聚力的社会支持系统。
(三)反馈与自我披露的复合功能在信息沟通过程中,反馈与自我披露的交互使用,可产生一种深层的复合功能。这种功能有助于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周围每个人都是自我的镜像反应”,个人的自我概念是在人际交互作用中形成的。拥有积极自我概念的人其自我评价具有如下特征:较少谈论自己的成就,更乐意谈论别人的成就;既能从容地接受批评,也能谦虚地接纳表扬;在工作成就上,具有辩证的归因观,既能把成就归于个人,也能归于周围环境,如领导和同事;能以平等宽容的态度与人相处,避免对人抱有成见或用居高临下的口气说话;能坦言我不知道”或我错了”等等。如果一个人很少给周围同事披露个人信息,就不能从别人那里获得反馈信息,也就很难有机会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反应。那么,自我概念就只能来自主观性假定或者基于自己对他人非言语行为反应的感知。这种主观假定或片面感知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容易使个体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拥有消极自我概念的人具有如下特征:不能从容地接受赞扬,常贬抑自己的优点;对他人的批评采取防御性态度,经常为自己的缺点开脱责任或寻找依据;在完成工作方面,更多地考虑个人的荣辱得失而非工作本身;对他人的工作成就和荣誉,采取愤世嫉俗或吹毛求疵的态度,很少主动赞扬他人;等等。
三、改善沟通风格的技术
如何改善消极的沟通风格,培养积极、健康的沟通风格,一直是广大研究者和管理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反馈与自我披露是两种改善沟通风格的重要策略,从具体方法和技术层次而言,这二者又是改善沟通风格的有效技术。
但如何进行有效的反馈与自我披露呢?就反馈而言,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反馈的目标应指向外部事件或行为而非具体的人,即对事不对人”。(2)反馈方式应属描述性而非评价性。描述性反映既客观又富有诚意,评价性反馈则有很强的主观判断性,容易夹带个人偏见或刻板印象。如不赞同一个下属穿淡蓝色的新外套,评价性反馈通常是,你怎么能穿这样的颜色!”这类反应容易伤害对方自尊。描述性反馈是,我个人认为,深蓝色大概更能体现职业女性的气质。”这样容易为对方所接受。(3)反馈的主旨应是信息共享而非训导他人。用平等的、经验分享的口气来反馈信息,容易为人接受;而指手划脚式的训导口气,如你应该(必须)……”,则给人以不平等的感觉。如果采取坦露自己过去遇到类似问题时的感受和做法供对方参考和决定,这样会促进彼此的合作关系。(4)反馈的信息量不宜过大,应以别人能接受为准。应根据员工的个人特点和工作性质,有主次、分阶段地提出若干意见,使其既感到压力,又能看到希望。(5)反馈应迅速而适宜。迅速的反馈能使对方及时改正错误,起到强化作用。同时,反馈也应分时间和场合,倘若当众指出一位自尊心很强的员工的缺点,便是不适宜反馈;相反,在一种宽松的气氛中进行个别反馈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6)反馈时应注意运用转述和知觉检查技巧:转述,即用自己的话把对方的言语内容进行综合整理后再加以反馈,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对方的语义,也有助于对方有机会剖析自我,重新组合那些零碎的语句和关系,深化谈话的内容;知觉检查,即个体把对方的非言语(如表情、姿态、服饰等)和副言语(如声调、节奏等)信息进行综合整理后反馈给对方。
就自我披露而言,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自我披露不应用作获取同情或者向他人宣泄消极情绪的手段,而是寻求建立牢固的人际关系。研究表明,人们更可能对自己相似的人进行自我披露,也更倾向于喜欢自我披露的伙伴。随着我们对一个人的接纳性和信任感越来越强,我们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我,良好的人际关系便在相互披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所以,自我披露是发展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2)自我披露应是彼此开放,双向共享。在交流中,如果只有一方披露个人信息,是不可能建立起健康的人际关系的。不容否认,自我披露会冒一定风险。假如你呈现了个人的观点、意见和感受,无意中可能授人以柄或受人攻击。然而,如果所有成员能相互坦露个人信息,大家共同承担人际风险,便会营造出信任、安全的人际气氛,就能增强彼此信任和尊重,就能实现有效的沟通。(3)自我披露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真正开放的人际关系需要时间的磨炼,并非一蹴而就。如果见面不久,便向他人坦露自己,对方便很可能怀疑沟通者的动机。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自我披露与人际关系的融合度存在正相关,即随着人际关系由浅入深,双方共同心理领域将逐步扩大,个体的自我披露水平也越来越高。人际沟通一般经过注意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个体的自我暴露程度也应按照人际沟通的发展阶段逐步加深。因此在人际沟通中,个体应富有耐心,注意洞察他人的言语与非言语反应,了解对方对自己的接纳水平,据此把握自我披露的快慢节奏。当然,在沟通中,必须有人先行一步来承担风险。一个组织要创建一种开放性气氛,总裁或管理者应首先进行自我披露,打开沟通大门,员工也会随后自我披露,人际开放度便愈来愈大,凝聚力也自然越来越强。
[关键词]手机媒介;高校宿舍;人际关系;维护;影响
[中图分类号]G206.2;C9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1-0155-03
1 高校宿舍人际交往的特点分析
人际关系指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间的心理关系与心理距离,表现为认知的肯定或否定、情感的喜爱或厌恶、行为的交往或隔绝。高校宿舍人际关系指大学同宿舍成员在信息沟通、情感交流、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网的重要一环,对大学生成长和成才具有重要作用。融洽的宿舍人际关系有助于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是大学生愉快生活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寝室作为大学生的“家”、课堂的延伸、高校的“细胞”、社会的序幕,人际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宿舍成员能否获得归属感,能否开扩视野、获得激励,能否准确定位、了解他人、步入社会。
据徐州师范大学调查,59.5%的学生认为宿舍有自己不喜欢的人,34.9%的学生认为与室友相处不融洽,高校宿舍存在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人际冲突埋下隐患。高校宿舍由来自不同区域、不同家庭的成员组成,家庭经济状况、城乡差异、生活习惯、个性差异等因素影响高校宿舍人际关系。大学生心理不完全成熟、欠缺交往技巧,处理宿舍人际关系凭感觉和情绪,难以适应宿舍集体生活,易引发宿舍人际矛盾与冲突。自卑与自负、嫉妒与猜疑、自傲与自私等心理因素也直接影响宿舍人际关系。部分大学生无法和室友长期友好相处,产生误会、隔阂、冲突,导致焦虑、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出现,产生敏感、轻生厌世、仇视社会等危险心理信号,不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大学生刚摆脱对师长的依赖,成为独立的自由人,缺乏和室友的交往技巧,不懂宿舍人际交往原则与人情世故,不知如何处理宿舍交往消极因素,无法适应宿舍集体生活。受年龄、经验、阅历等因素影响,部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薄弱,表现为和室友交往不主动,心理过于自闭;部分大学生想表达对室友的关心,却不知从何下手;想赞美室友,却无法正确把握赞美的程度;想表达对室友的歉意,可难以放下面子,语言显得硬邦邦,引起对方反感;发生宿舍矛盾时,想解决问题,但心有余而力不足,使矛盾扩大和升级。
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观念存在误区,表现为交往恐惧,害怕室友过于了解自己,刻意保持和室友的心理距离,关系处于表面化、形式化阶段;情感冷漠,室友遇到困难也不闻不问、形同陌路;自我定位偏差,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他人感受或是随波逐流、缺少自主性。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目的表现为功利化趋势,室友间交往只是为了满足自身利益,忽略情感交流和友谊的深化,交往动机不单纯,利益成为维系室友间的纽带。大学生交往方式过于依赖网络的虚拟交往,交往手段由面对面沟通转向依赖现代化设备,交往变得更方便、更快捷,但语言和文字沟通的魅力被削弱。宿舍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中心,理想的高校宿舍人际关系应具备如下特点:
1.1 主动交往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渴望关心和被关心、帮助与被帮助、理解与被理解,要和室友很好地相处,满足人际需求,就要提高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主动接纳室友,包容室友的缺点和差异化,信任室友,把猜疑降至最低点。当宿舍关系发生矛盾,不能逃避,要主动解释,重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学生要增加人际交往的自信性,不要担心室友拒绝、否定,双方相互适应和支持。消除人际交往的误解,主动交往有别于“拍马屁”、“墙头草”,主动交往不同于“低人一等”,而是一种积极的交际策略,是建立亲密的室友关系、获得归属感的前提。
1.2 互帮互助
帮助他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起点,是建立深厚情感的基础,是深化友谊的有效途径。正所谓“患难见真情”,帮助他人是拉近心理距离的催化剂。室友深处逆境时,心理是最脆弱、最需要得到他人安慰,此时一条安慰短信、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杯浓浓的热茶都将抚慰室友心灵,缓解室友的心理压力,帮助室友走出困境。当自己遇到烦心事,室友也会伸出援助之手,形成良好的交往循环,良性的交际循环增加交往的频度,有助于亲密关系的形成。相反,对室友的事情麻木不仁、小心吝啬,甚至是幸灾乐祸,室友关系可能出现间隙或中断。
1.3 相互尊重
尊重具有双向性,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注意和宿友交往礼仪、礼貌,不贬低他人、维护他人自尊,有错要主动道歉。学会换位思考,从他人的角度分析问题,意见不一致时,要耐心地倾听他人意见和想法。从心理上尊重室友间的差异,宽容他人的存在方式。尊重他人有别于“老好人”,不等于对室友缺点放任自流,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和口吻提醒室友,让对方感受到真诚,并非是指责和嘲笑。大学生要学会自重,适当的做自我暴露,让室友接纳自己、了解自己、喜欢自己,但要把握好宿舍人际交往的度,不干涉室友的隐私,为双方留足个人空间。
2 手机媒介的人际传播功能分析
手机媒介是依靠无线通信、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发送及接收文字、图片、视音频等各类信息的移动信息终端,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信息内容、信息展示平台、信息传播者、信息受众之间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信息传播新媒体。手机媒介是网络媒体的延伸,具有强大的人际沟通功能,成为人际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是维系人际关系的有效工具。据中国工信和信息化部(MIIT)统计,截至2011年1月,中国移动电话用户达8.6972亿人,用户的普及率达64.4%。手机媒介打破时空限制,克服计算机难以携带弊端,实现图、文、声等多媒体信息随时随地的传播,成为人际传播的有力工具。
手机媒介是覆盖人群最广的一种媒体,依托移动互联网,把更多的人联接起来。信息传递方便快捷,克服纸质媒介时效差和传统电子媒介无法随身携带的弊端,实现说话和走路的同步化。传统媒体传播一般是单向的,难以实现双方随时随地双向沟通,手机媒介信息传递与反馈具有即时性,成为人际传播的亮点。手机媒介实现声文并茂,实现立体化、全面化地交流,多媒体信息传播满足用户多样化交往需求。依托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信息的精准传送,有手机信号的区域,就能准确地传递与反馈信息。手机传播具有强制性,对方发送的信息符号,手机媒介必然收到,用户选择性受限。
手机媒介是网络的延伸,超越简单的言语交流界限,提供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电子商务、音视频下载等服务,服务内容和领域呈现多元化、全面化、生活化特点。手机应用丰富多彩,手机小说、手机电视、手机新闻、手机学习等服务受到用户青睐,为人际沟通交流提供素材。手机媒介功能多样化使其成为休闲、娱乐、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工具,拓宽了社会交流渠道,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模式,成为人际交往的载体。手机媒介具有如下人际交往特征:
2.1 人际沟通的间接性
人―机―机―人沟通模式克服面对面传播的时间、空间、心理等局限性,语言通话沟通保留当面沟通特征,可视为面对面沟通形式的发展和延伸。借助手机媒介沟通的交际方式保证交往内容的隐私性和保密性,避免因意见不同意或拒绝等情境带来的紧张感、局促感和尴尬感,沟通更加自由畅通。短信息的传递增加人们的情感,成为联系感情的纽带,文本无声无息,可以表述当面难以启齿的话。人们会选择借助手机媒介拒绝他人、道歉、表述不同意见、表达爱意等,主要利用手机媒介间接性传播优势。
2.2 人际交往的相对平等感
平等感并非个体身份的平等,而是话语权的平等。手机媒介营造虚拟化的沟通氛围,削弱现实沟通的规则性,相对而言,更愿意暴露自我、展现自我。现实交往中,人们会顾及交往对象的身份、地位、尊严、面子等,制约真情实感的表达,会产生距离感、层级感。借助手机媒介的沟通,降低可视化的心理压力,心情相对放松,以相对平等的心态进行交流,更易敞开心扉、充分表达见解。部分交往信息的缺失“遮蔽”了交往双方的身份差异,将交往压力降到最低点。
2.3 人际传播效果好
便携、私密、贴身和互动等特点,提升了手机媒介传播效果。手机媒介的贴身性,使随时随地沟通成为可能;借助手机的人际交往对象多半是认识的人,点对点的针对性传播增加了人际沟通的可信度;双向、自由、互动的传播模式,保证信息传递的隐私性和准确性,成为信息互动和情感交流的手段。据上海高校调查,62.7%的学生在短信中更能表达自我,50.0%的学生认为使用短信比实际日常生活中更容易与人他交流。手机媒介人际传播效果良好的特征,成为吸引用户的重要因素。
3 手机媒介对大学生维护宿舍人际关系的作用分析
高校宿舍人际关系的形成经历觉察相识―表面接触―亲密互惠―稳固相容4个阶段。初入大学校门,最先遇到的人就是室友,但同宿舍同学彼此不熟悉,无法形成有效的沟通和交往,仅处于观察阶段,通过对室友外貌、言谈举止进行知觉,作出赞许、有好感或是厌恶、鄙夷的评价;观察仅能了解部分个性特征和心理品质,但获取的信息有限,要想深入了解,必须彼此接触、进行交往,直接的谈话和交流显得格外重要,此阶段没有过多的情感卷入;因表面接触,被室友的某些特征吸引而产生好感,双方交往会越发频繁和密切,沟通内容和范畴广泛,几乎是无话不谈,心理卷入和情感渗透程度变深,关系较为密切;处于稳固相容阶段,双方在情感、认知和行为达成一致,关系比较稳定,人际相容程度高,是人际关系的理想阶段。绝大多数宿舍关系处于表面接触或亲密互惠阶段。
宿舍空间固定、宿舍成员不可选择、成员间接触频繁、成员差异化大等因素决定宿舍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天南海北的同龄人能相聚便是一种缘分,要用心体验宿舍集体的温暖,珍惜来之不易的友谊;理性看待彼此差异,包容他人短处,多从室友角度看待问题;降低对室友的期望值,保持平和心态;学会关心和帮助室友,切忌以自我为中心;注意个人行为,不能放任自己,以个性互补弥补个性的差异。宿舍交往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宿舍人际关系需要通过恰当渠道加以维护。
手机媒介的诞生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人际传播手段与交往方式带来变革,人际交往模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手机交往打破了传统受制于时空、地域、社会阶层等的交往模式,创造了全新的人际传播空间和传播模式。手机媒介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传输为社会成员提供更方便、更广泛的社交机会,使人的社会性得到延伸和发展,创新了人际关系。以短信交往为例,替代了费时间、费精力的传统贺卡选择、购买、填写、邮寄等复杂流程,人际交往变得更快捷、更方便,打上科技时代的印记。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统计,2011年1月中国移动短信业务量约691.2亿条,庞大的业务量诠释了手机短信的传播优势。
手机媒介功能强大、轻巧便捷,能满足沟通和交际需求。大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乐于接受新事物,对手机媒介接受能力强。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成长中缺少玩伴,大学期间面对学习、工作、生活等多重压力,易产生空虚感、寂寞感、无聊感,力图通过沟通与同龄人建立友谊,手机媒介人际传播功能迎合大学生的需求。生动活泼、经济方便、高效快捷的手机交往符合追求新意、张扬个性的大学生口味,对大学生具有诱惑力。据南京理工大学调查,短信以80.5%成为人际交流方式首选,面对面交流占74.7%,手机通话占50.1%,固话占19.5%,书信占8.8%。手机媒介成为人际沟通的有效方式,对维系宿舍人际关系有重要作用。
3.1 酣畅淋漓地表达情感
受传统文化影响,大学生喜欢含蓄的表达方式,人际交往疏于情感表达。大学生在人际沟通过程中会斟酌词句、刻意隐藏真情实感,手机媒介为大学生选择合适的沟通语言留足时间,为真情实感的表达创造条件。间接沟通克服面对面沟通的障碍,避免室友因否定或分歧而产生的心理不适,为双方留下回旋余地。手机交往促使大学生摆脱现实生活的禁锢,尝试表达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诸如对室友当面很难有勇气说出“你是我一生的兄弟”这样的话,会让对方觉得肉麻,怀疑说这类话的动机,但借助手机媒介会将心理不适感降到最低点,易于接受,感受到发送者的真诚,私密性增加说出此类话的可能。手机媒介成为室友间情感宣泄、吐露真心话的平台,成为拉近心理距离的工具。
3.2 化解人际矛盾和分歧
室友间的分歧为人际关系的破裂埋下隐患,分歧使彼此心理距离扩大,彼此接纳性和融洽度下降,如果得不到解决将升级为人际冲突。大学生独立性强,看待事物很难达成共识,室友容易会为些小事闹得不愉快,甚至大打出手,造成宿舍人际关系紧张。手机媒介应扮演劝和者的角色,成为双方沟通、信息交换的平台,借助相对自由和平等的信息沟通,为双方了解彼此立场和理由创造条件,成为缓和紧张关系的催化剂。大学生认识到错误,当面道歉又觉得难为情、无法开口,手机媒介便可派上用场,一个电话、一条短信成为消除心理隔阂的融化剂,既顾及到双方自尊心和面子,又达到了缓和宿舍人际矛盾的目的。
3.3 构建和谐的宿舍文化
和谐的宿舍文化对好的宿舍人际关系构建至关重要,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发源地,由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以手机为媒介,增加沟通、深化感情,增强宿舍团结协助意识,形成良好的宿舍氛围,把高校宿舍变成温暖的家。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成为产生良好宿舍人际关系的外部条件。好的宿舍文化是开放的、互动的、共享的,借助手机媒介和室友分享趣闻、发表见解,或是第一时间和室友分享成功的喜悦或是烦心事,形成信息和情感的良性互动,使所有社会成员具有归属感、安全感、信任感,增强室友间相互依赖感,彼此的心紧紧地靠拢,宿舍人际关系不断得到深化。 4 结 论
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宿舍交往的好坏关系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心态,成为心理发展的土壤和心理健康的源泉,对健康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宿舍人际关系相对复杂,良好的沟通渠道对处理宿舍矛盾和冲突至关重要。手机媒介人际传播特点和优势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选择。高校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大学生发挥人际关系构建的主体能动性,正确地使用手机媒介,发挥其对建立和维系宿舍人际关系的工具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丹.大学生和谐宿舍人际关系探析[J].世纪桥,2008(3):56-57.
[2]王荣.大学生人际关系新探[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5(9):64-67.
[3]周海英.数字新媒体论[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新医改 医患沟通能力 医学生
随着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患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型的医学目标要求医患关系由医生为主导,病人绝对服从型转变为医生为引导,病人主动参与型的新型医患关系。然而,目前医学教育比较注重医学知识的传授,可以说是一种“专门化”、“职业化”的教育,缺乏对医学外延的拓展和延伸,使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医患关系处理,健康保健意识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不能适应健康观念的转变、新型医患关系的变化等。而良好的医患沟通技能是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医生不可缺少的条件,也给医学教育提出新的挑战。
一、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近年来,医学教育出现了质量标准全球化的新趋势。国际医学教育研究所(IIME)、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等组织,分别提出和制定了关于本科医学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国际标准,IIME制定的全球医学基本要求和国际标准(GMER)细致地描述了医学院校培养的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职业价值态度、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保健、信息管理及批判性思维等七个领域。交流沟通技能是其中一项重要指标。国外医学院校十分重视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并逐步建立健全系统化的培养策略,针对医患沟通技能有不同的提法,如临床沟通技能,医学沟通技能等,但其核心集中在医患沟通技能上,目前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己成为英国大部分医学院校的现代大学医学课程的核心部分。同时,美国把它列为21世纪医学生教育课程重点加强的九项内容之一。相比较而言,我国医学教育中对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刚刚起步,尚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
二、现状分析
1.医学教育方面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纠纷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2005年2月,卫生部首次公布的国家级医疗运行管理调查结果,导致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中,医患沟通不足占50.56%,技术水平欠缺占17.56%。这表明,医患沟通存在缺陷。尽管有少数医学院校开设了医患沟通技能理论培训课程,但在实际应用中,难以收到明显效果,而且目前没有可以利用的成熟的培训方案。医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沟通能力欠缺,便不同程度并以不同方式显示出来。
2.病人方面
由于病人思想观念不同,对医学教育的理解不一,并非所有的病人都能主动配合临床教育,患者不愿配合临床教学的顾虑是多方面的,有的担心实习生“毛手毛脚”,会对自己身体造成伤害;有的难以忍受大批实习生“观摩”;有的则认为自己是到医院就诊,而不是充当教学道具,在妇科、泌尿科等涉及病人隐性部位的科室,病人不愿有学生在旁观摩,甚至当场拒绝的情形时有发生。在此情况下,医患沟通能力缺乏,极易引起医疗纠纷或投诉。
3.教师方面
1989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上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与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但事实上,临床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甚至少数带教教师自身修养及沟通能力缺乏或仅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使得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对沟通技巧、医患关系、医疗安全、人文关怀的认识处于模糊状态,其医患沟通能力也因带教老师的水平而相差校大。
4.实习生方面
医学生对疾病和患者的认识多来自教师课堂中的理论讲解及对教材文字意义上的理解。而医务人员履行救死扶伤的医学职责必须具有精湛的医术,熟练的技能,这些仅靠学习书本中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要到临床实践中得到锻炼才能提高,而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时,由于尚无临床经验,自信心不足,加之对医患关系认识不深,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不强,缺乏医患沟通技巧和策略;尤其是面对负面情绪甚至敌对态度的患者时,容易紧张焦虑,行为拘谨,加之体格检查手法不到位等原因,导致患者对其产生不信任感,使实习生处于被动状态,阻碍了医疗工作的开展。
三、对策与措施
1.完善课程设置,重视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提高
我国传统医学课程几乎没有设置“医患关系”或“交流技能”课程,因此,改变传统课程设置体系,构建合理、功能互补的人文社科课程体系,如医学心理学,卫生法学、社会学等,将医学、人文教育,沟通能力培养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具有系统的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去处理临床问题的思维方式与习惯,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让他们在浩瀚的人类文化熏陶下,全方位、多角度地正确认识人与社会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充分认识和理解病人的心态,主动改善协调与病人的关系。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通过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获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使之配合各项操作,从而提高医学实习生的沟通能力和临床实践效果。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促进人际沟通能力的提高
根据不同的阶段,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内外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通过开展医疗扶贫下乡大学生实践、红十字阳光使者、义诊、健康教育宣传等活动,使学生与患者,健康人群直接接触,锻炼培养学生利用新学到的知识服务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增强对医学职业的责任感和神圣使命感。
通过课间见习、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将沟通的内容和技巧融入医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通过开展以“医患关系”、“医疗纠纷”等为主题的辩论赛,增强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和法律意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外可以通过标准化病人的培训、模拟门诊、模拟医院的推广,临床示教室的开辟,广泛运用视听教材写多渠道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空间,培养学生的临床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
3.言传身教,充分发挥带教老师的示范作用
带教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医学生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带教老师需加强医患沟通,与病人建立感情,病人出于对主治医生的信任,也愿意配合,带教老师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要尽量为实习生创造机会,在临床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当然,这对带教老师也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带教老师要用良好的医德医风去打动病人,用过硬的业务水平赢得病人依赖,使之配合临床教学活动,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加强对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实习生经过毕业实习走向临床,面对患者时,能够用良好的医德医风,正确的医患沟通方式,热情周到的服务,合适的语言表达,减少医患矛盾,得到患者的理解和合作。
参考文献:
[1]李奇志.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2006,4(5):147-155.
一、大学生社会化的内涵
社会化是指社会个体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具体来讲,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个人通过社会教化和自我内化而习得社会知识、技能、规范、价值观念和发展个性、完善心理品质,以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传承社会文化,适应社会生活;二是个人通过能动地释放、外化自己的社会属性、本质力量,积极参与和影响社会生活,创新社会文化,促进社会发展。因而,人的社会化是个人学习、适应社会和参与、影响社会的统一。
人的社会化和大学生的社会化是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因此,社会化的内涵当然也就寓于大学生社会化的内涵之中。所谓大学生社会化是指大学生以社会影响为主要背景、以高等教育传递为主要媒介,接受社会教化、学习社会文化并“通过大学文化这一特有形式影响和作用社会的过程”;是大学生在社会角色期待的引导下、在逐步成为独立成熟的社会人和高级专门人才的过程中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影响社会、改造社会相统一的过程。这一含义体现了大学生实现和外化自身社会属性的特殊性,被赋予了明确的自我意义和社会意义。
二、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
从近期的“复旦投毒案”等多起校园凶杀案的发生,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在心理上以及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加之当下全球化的发展、社会转型矛盾以及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得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愈发突出。据《2010-2011年度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分别有27%、6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经常或偶尔有心理方面的困扰,近九成学生表示心理出现困扰。具体看来,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意识消极
自我意识乃是对自己存在的观察,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自我意识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起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其包含的两个主要成分――自尊心与自信心对个人行为发生重大影响。在复旦大学投毒案事件中,犯罪者林某在某种程度上因其农村家庭背景,有一种较为不正常的自尊心和不自信,从而在自我认知上发生偏差。同时,自我意识具有矛盾性、形象性及独特性。就林某来看,其在自我意识上表现为自我矛盾型:内心的矛盾强度大、延续时间长,新的统一的自我久久不能确立,从而难以产生积极的自我,使得自我调节也缺乏稳定性和确定性。同样,自我形象伴随着自我情绪体验,如林某在想象他人关于自己的外貌、行为、性格时就会时而高兴,时而悲伤。
(二)人际关系矛盾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直接联系,也是情感上的关系。它反应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心健康以及个人幸福,紧张地人际关系不仅为人增添烦恼也不利于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人际沟通是人际关系的前提与条件;人际关系是人际沟通的进一步基础。在这起投毒案中,毫无疑问,林某与黄某的关系是不和谐的。这构成林某实施犯罪行为的一个重要动机。
(三)社会动机不足或者是过度
社会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它是一种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它是由需要所激发的。社会动机在当代大学生身上表现的较为复杂;一般来说,多数学生渴望通过大学学习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成就动机感强烈,但是有一些同学的社会动机表现的反而过于强烈,从而影响心理健康;同样也有一部分学生无所事事,庸碌无为,成就动机不足。如此下去,很难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人才。
(四)社会态度出现偏差
社会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个因素所构成的心理结构,使人们对人、事、己的一种喜欢或不喜欢的评价,并在他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性行为中表现出来。态度对行为发生动力与调节作用。当前多元的文化环境以及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影响,极大的冲击的当今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和情感,从而导致大学生的社会行为出现偏差。
三、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个人原因
内因决定外因,影响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大学生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大学生自我认知不足,社会动机和社会态度不够端正、人际关系不和谐以及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够等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二)家庭原因
家庭是人的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它在大学生社会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家庭教育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是教育观念的偏差,其次是在教育方法上的不当。这两个方面导致很多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欠佳,并最终影响到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三)学校原因
大学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学校在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并未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比如课程设置不合理,理论和实践相脱节;未能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投入力度不足。
(四)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于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首先,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对大学生社会化造成了障碍。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等这些社会负面影响严重削弱了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其次,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的现实困境给大学生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压力,使在校大学生的社会认同度降低,进而使他们对社会化产生距离感和恐惧心理;再次,大众媒介以及新媒体的负面作用也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大众媒介和新媒体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另一方面媒体信誉度、传播品质的下降以及信息泛滥、信息污染也不可避免的对大学生社会化造成了冲击。
四、优化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路径探析
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大学生尤其如此,在校时有学业压力、社交压力,临近毕业会有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等等,若不能处理好这些压力,大学生就无法成功的进行社会化。因此,我们必须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路径进行探析。
(一)从个人方面来说
1. 大学生要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树立积极地自我意识
从复旦投毒案以及近年来多起校园凶杀案来看,犯罪嫌疑人多数都是没有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矛盾型人格体现得较为明显。积极的自我意识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影响。我们个体自身要学会确立统一的自我、积极的自我,使自我调节形成稳定性和确定性;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主动形成积极地自我情绪体验和自我态度,加强自我控制,以巩固我们的自我意识。
2. 积极进行人际沟通,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当今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到万千宠爱,进入大学的集体生活以后,由于生活方式、个性差异等等,极易引起人际关系矛盾。因此,大学生要学会进行良好的、积极地人际沟通,人际沟通是人际关系的前提与条件;人际关系是人际沟通的进一步基础。拥有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才能我们大学生进行社会化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3. 树立正确的社会动机和社会态度
当前正处于全球化的信息网络时代,加之当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权力意识、功利意识泛滥,因此,许多大学生并未树立正确的社会态度和社会动机,不少大学生也认为权力压倒一切、金钱压倒一切,不以丑为丑。因此,成功的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化必须敦促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社会动机和社会态度。
(二)从外部环境来说
1.发挥家庭教育的支持性作用
家庭是学生进行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尽管大学生走入大学以后,家庭在时间、广度上的影响力相对衰弱,但是家庭环境、父母亲人依然对大学生起着重要的影响,他们对大学生的社会化起着重要的情感支持以及人生指导作用。
2.发挥学校的教化功能,使其成为大学生社会化的主阵地
首先,高校必须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精神鼓舞人、感染人;再次,高校要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后高校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吸收国外教育教学的先进经验。这方面,美国大学的架构或可学习:内容上,美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生活指导,生涯辅导等;实施途径上,有学生自我心理保健教育,校园生活的渗透作用、进行社会服务,设立健康图书馆等等。这些远较国内简单的心理咨询室或者几个课时的心理健康课更系统和全面。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system,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 cadres fall into four aspects of personal temperament, family function, school cultivates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this paper uses SPSS17.0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fun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luence factors and the college student cadres leadership, and combined with work reality,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影响因素
Key words: ecological system theory;college student cadre;leadership;influencing factors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9-0194-04
0 引言
高校在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是从学生身份向社会身份过渡的准备阶段,是学生综合能力获得与发展的关键时期。高校学生干部作为学生队伍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成长成才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从学校层面来看,学生干部作为学生管理者,是学校与班级、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是辅导员的得力助手,提高其领导力可以提高工作有效性;从学生自身来看,学生干部领导力的提高会带动提升全体大学生的领导力,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1 概念界定
1.1 高校学生干部
朱文欣(2008)[1]认为,高校学生干部是在高校各级团、学组织和各类学生社团中担任一定领导工作或管理工作的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分子,是业余的社会工作者。黄宏强(2009)[2]研究认为,学生干部主要指班级中的班长、团支书,学生会、学生社团副部长以上的学生干部,课题组、兴趣小组、项目小组等的组长等。刘东海[3](2011)认为,学生干部是高校的教育职责、管理职能、服务职能等在学生队伍中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执行者。学生干部具有身份双重性、工作高效性、义务性和榜样性、任期时限性等特点。
本文采用我国《高校学生干部培养规划(2006-2010)》中对于高校学生干部的定义,即“高校学生干部主要是指党团组织兼职学生干部、各级学联和学生会干部、学生社团干部、班级干部”。
1.2 领导力
“领导力”一词出现于19世纪中期,关于领导力的概念有四种:领导力是一种能力:领导力是领导者向被追随者阐明其意图,使被领导者服从、尊重并对领导者忠诚,以及与之协作的能力(Moore[4]);领导力是一种关系过程:领导力是指领导者通过影响和引导特定群体或个人,进而达成组织发展目标的过程(俞文钊[5]);领导力是一种影响力:领导力是指对他人的影响力,帮助他人认识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寻找生活的真谛,进而为社会做贡献(史蒂芬・柯维[6]);领导力是一种力的集合:领导力是指由领导职能、领导体制、领导素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的合力(黄颖[7])。
综合对领导力和学生干部概念界定,我们认为,学生干部领导力是“学生干部所拥有的,能够吸引和影响普通学生为实现班级、社团、学生会或其他相关组织目标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能力”。包括组织管理能力、认知思维能力、感召进取能力、心理调节能力、信息技术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2 理论基础
布朗芬布伦纳(1979)在其著作《人类发展生态学》中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环境(如家庭、学校、机构、社区等)看成一种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因素构成的功能性、社会性的整体。根据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直接程度不同,布朗芬布伦纳将该行为系统分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4个层次[8]。
微观系统是指具有特定物理特征的小环境,是对人的生存与发展影响最直接的系统[9]。对学生而言,学校是除家庭以外对其影响最大的微系统[10]。中观系统一般由多个微观系统组成,由多个发展中的个体通过积极参与融入其中的情境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11]。对学生群体而言,家庭、学校和朋辈之间的联系共同构成了中观系统。外系统是指个体虽没有直接参与其中,但此类场所内发生的事情却无形中影响到其发展的情境[12]。父母的工作单位、家庭所在的社区、学校的管理部门、学生能够浏览的网站是外系统种主要类型[13]。宏观系统指的是在整个文化或亚文化层面[14],包括以正式形式存在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以非正式形式存在于人脑中的意识形态两种类型。
3 研究假设
3.1 社会参与与学生干部领导力的关系
关系型领导理论强调学生不但要关心自己的学习,还应面向社会,从关怀社会中获得学习。徐晓林等(2004)[15]研究发现,大学生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是参与社会实践的主要方式,通过社团实践,大学生的社交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以及自身特长都得以提高和施展。Justine Cassell等(2006)[16]研究指出,青少年通过参与多元化的社区活动,可以有效培养自身的社会信任、团结、集体主义精神。何春梅(2008)[17]研究发现,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可以锻炼自己,增加社会经验。王萌萌(2011)[18]研究发现,学生干部在自己的职位上进行锻炼,他们在忧患意识、责任心、服务意识等方面比普通学生更具榜样性和示范性。李彦等(2012)[19]认为,社会参与提高了大学生对自己创新意识的主观评价,观察和了解社会提高了大学生们的发言欲望,使他们更多地表达对社会的看法。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H1:社会参与对学生干部领导力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3.2 家庭功能与学生干部领导力的关系
由生态系统理论可知,家庭是所有微观系统里对人们影响最直接的,是个体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撑的重要场所。Hartzell HE(1984)[20]研究发现,家庭功能不仅与儿童的认知发展和学业成绩有关,而且直接影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对将来的学业和社会成就有很强的预测作用。苏建文等(1992)[21]研究发现,父母自身素质修养、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亲戚朋友间的关系以及优良的教育背景,都会对孩子的智力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王芳(2013)[22]研究发现,家庭环境对大学生领导力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杨玉刚(2013)[23]认为,家庭因素会对大学生领导力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H2:家庭功能对学生干部领导力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3.3 个人禀性与学生干部领导力的关系
领导特质理论认为,具备某些特质的人能够提高作为领导者从而获得成功的可能性。Benjamin等(1999)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发现,人格特质、认知能力、兴趣、领导动机与领导力之间显著相关。Kickul (2000)、Bartone & Snook (2002)发现,认知能力和人格特质对领导力具有显著预测作用。陈静(2012)[24]研究认为,大学生的个人特质会对其领导力产生重要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H3:个人禀性对学生干部领导力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3.4 学校培养与学生干部领导力的关系
Dobosz&Beaty(1999)以高中生为调查对象发现,参与竞技运动的青少年比未参加任何竞技运动的青少年表现出更强的领导力。Ricketts&Rudd认为,在学生的正规教育中融入开发青年学生领导力的教学内容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领导力的认知和行为。Certo(2011)[25]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开展由同学领导、教师支持的小组阅读讨论会可以发展儿童的社会技能和领导能力。王斌等(2011)[26]研究认为,将领导力培训适当、适时、适度地融入到学生课外活动中,对学生领导力的培养和提升是有效和必要的。王芳(2013)认为,来自学校的教育是影响大学生领导力发展水平和方向的最重要因素。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H4:学校培养对学生干部领导力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4 实证分析
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学生干部工作实际,修改编制《高校学生干部影响因素测量问卷》和《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测量问卷》,向南京地区多所高校发放问卷共200份,回收问卷180份,问卷回收率为90%,剔除无效问卷16份,得到有效问卷164份,有效问卷率为82%,并对问卷信度和效度加以验证。
相关分析是探究不同变量之间关系紧密程度的统计研究方法,用相关系数定量地反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的强弱。本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影响因素与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之间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1和1之间,绝对值越大,表明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强,若显著性系数小于等于0.01,表示在0.01水平下关系显著,显著性系数小于等于0.05,表示在0.05水平下关系显著。
4.1 社会参与和学生干部领导力
由表1可知,社会参与与学生干部领导力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46。其中,参加会议维度与领导力各维度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信息获取维度与组织管理能力、心理调节能力、信息技术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维度以及领导力本身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认知思维能力、感召进取能力在0.0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校园活动参与维度以及社会活动参与维度和领导力本身及其各维度均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意见表达维度与心理调节能力在0.0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其他维度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参加组织除与认知思维能力在0.05水平显著外,与其他维度均在0.01水平显著。
4.2 家庭功能和学生干部领导力
由表2可知,家庭功能与学生干部领导力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92。其中,情感联系维度与领导力各维度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情感冲突与领导力本身及组织管理能力、感召进取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维度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心理调节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在0.0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认知思维能力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互动协调维度与领导力本身及感召进取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组织管理能力、心理调节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在0.0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认知思维能力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情感冲突与领导力及组织管理能力、感召进取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维度在0.0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与心理调节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在0.05水平上显著正负相关,与认知思维能力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4.3 个人禀性和学生干部领导力
由表3可知,个人禀性及其个人特质、个人魅力维度与领导力及其各维度都在0.0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个人禀性与学生干部领导力的相关系数为0.652。
4.4 学校培养和学生干部领导力
由表4可知,学校培养及学校培养制度维度与学生干部领导力在0.0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学校培养实践维度与领导力及组织管理能力、感召进取、信息技术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认知思维能力与心理调节能力在0.0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5 结果讨论
通过相关分析发现,社会参与、家庭功能、个人禀性和学校培养的部分维度对学生干部领导力部分维度具有显著预测力。社会参与方面:社会活动参与对组织管理能力、认知思维能力、感召进取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有显著预测力,校园活动参与对认知思维能力、感召进取能力有显著的预测力,意见表达对信息技术能力有显著预测力,参加会议、参加组织对人际沟通能力有显著的预测力;家庭功能方面:仅情感联系维度对领导力有显著的预测力;个人禀性方面:个人特质维度对领导力6个维度均具有显著预测力,个人魅力对于对于感召进取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显著的预测力;学校培养方面:学校培养实践对于组织管理能力和感召进取能力具有显著的预测力,学校培养制度对学生干部认知思维能力、心理调节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显著预测力。
6 对策建议
6.1 国家层面
应在全社会营造领导力培养的良好氛围,通过建立包括党政领导干部、各学科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等在内的、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负责学生干部培养课程教授工作,实现学生干部培养的队伍保障。依托教育培训机构和各级理论研究机构,建立一批覆盖范围广、受益面积大、功能突出的学生干部培养基地;充分调动和利用社会资源,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城市社区等组织中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教育基地和志愿服务基地;加强同各类素质拓展训练机构的联系,实现学生干部培养的阵地保障。利用互联网资源,建立便捷高效的网络信息化平台;建设和维护学生培养相关网站,指导各地各校共青团、学联组织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学生干部人才资源库和信息交流平台。
6.2 高校层面
6.2.1 重视学生干部领导力教育
学生工作者要实现自身理念和工作方法的升级转向,以身作则,为学生干部树立榜样。制定和完善学生干部选拔、培养、激励、考核制度,开展座谈交流,言传身教,不断提升学生干部的领导意识与能力。
6.2.2 开设领导力培养理论课程
开设有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人才学等专业的高校,可利用现有的学科优势,开设领导科学相关课程。没有类似专业的高校,可在对教授职业生涯规划课时,穿插领导力相关内容课程,把领导科学的理论知识与学生就业技能结合起来。
6.2.3 强化与社区的联系交流
高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干部开展各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深入农村和工矿企业,走进社会基层,培养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造就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6.2.4 选派优秀学生干部挂职锻炼
选派优秀学生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是提高学生干部社会参与程度的重要手段。通过挂职锻炼,学生干部可获得更多接触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提高其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6.2.5 搭建广阔的实践锻炼平台
通过组织研究辩论、策划比赛、拓展训练等活动,提升学生干部的沟通表达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统筹规划能力;通过志愿服务、支教支农、科技下乡等活动,提升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企业实习,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学生干部的实践创新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决策能力。
6.2.6 将竞争机制引入学生组织
建立健全学生干部竞选制度,通过自我展示、竞岗演说、民主投票等方式,全面考察竞选同学的语言表达力、组织动员力、临场应变力等。
6.3 家庭层面
家长应给子女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家长首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给子女树立榜样;鼓励子女多参加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等;家长应主动帮助子女树立自信心,在子女遇到困难与挫折时给予帮助与指导;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领导动机与领导意识。
6.4 个人层面
首先,增强自身的领导意愿与动机,强烈的动机能够激励自我上进和发展,是决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其次,提升领导意识和服务意识,工作学习中多总结提升,多为集体做贡献。最后,积极参加相关培训课程、社会实践,通过志愿服务、顶岗实习、科研比赛和学术会议等积累经验,提升能力。
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的培养与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学校、家庭和学生等各方面力量的共同作用,宏观引导与平台支撑相结合,环境影响与个人努力相结合,全面关注,重点培养,才能使得学生干部领导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朱文欣.浅谈高校学生干部领导能力的培养[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08.
[2]黄宏强,等.高校学生干部领导能力结构研究[J].心理研究, 2009.
[3]刘东海.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培养研究[D].天津大学,2011.
[4]Moore, B.V. The May conference on leadership[J].Personnel journal, 1972.
[5]俞文钊.企业管理者领导能力研究[J].心理科学,1993.
[6]Sharon Lund O’neil , Elwood N. chapman. Your Attitude Is Showing [M]. Prentice Hall, 2007.
[7]黄颖.和谐城市与城市领导力建设[J].领导科学,2006.
[8]Harden KP, Turkheimer E, Loehlin JC. Genotype by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in adolescents' cognitive aptitude. Behav Genet, 2007,37(2):273-283.
[9]桑标.生态系统观视野下的学生心理健康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03.
[10]刘杰,孟会敏.关于布郎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
[11]Treuer T,Fabian Z,Furedi J.Internet addiction associated with features of impulse control disorder: is it a real psychiatric? [J].Affect disorder,2001.
[12]King JL,Kraemer KL.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ational policy and global competitiveness[J].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policy,1995.
[13]Kraut R,Patterson M,Lundmark.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American Psychologist,1998.
[14]Bronfenbrenner U.,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9.
[15]徐晓林,吴开松,石海燕.大学生领导素质与培养研究[J].湖北民族学报,2004.
[16]Cassell J, Huffaker D, Tversky D, et al. The language of online leadership: gender and youth engagement on the internet[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6.
[17]何春梅.青年学生社会参与状况分析[J].青年探索,2008.
[18]王萌萌.当代大学生社会参与[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
[19]李彦,等.大学生创新意识与社会参与的实证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2012.
[20]Hartzell HE, Compton C. Learning disability: 10-year follow-up [J].Pediatrics,1984.
[21]苏建文,等.家庭环境与婴儿认知与动作能力发展的关系[J].教育心理学报,1992.
[22]王芳.大学生领导力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3.
[23]杨玉刚.大学生领导力结构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郑州大学,2013.
[24]陈静.大学生领导力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研究[D].青岛大学,2012.
关键词:沟通分析理论;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我们借鉴国外心理健康研究方法,结合本国国情、文化背景以及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创造性的本土化研究,探索沟通分析理论(TransactionalAnalysis,TA)在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旨在推进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促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有针对性、实用性、时效性。
一、沟通分析理论及其应用现状
1.沟通分析理论的基础
沟通分析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伯恩(EricBerne)创立的一种人格理论。沟通分析法在理论的架构上,虽然承精神分析学派而来,从本我、自我、超我的观念里,析出父母、成人、儿童三种自我状态的概念,强调的不再是生物性的驱力,而是偏重于感觉和情绪。并且这三种自我状态是具体可观察的,不是精神分析学派对于本我、自我、超我的抽象性的概念,在这一方面,沟通分析法有其突破性的成功之处。TA对人格结构的看法是:若此三种状态能顺利转换,便可形成良好的适应性人格;假如其中产生混淆、污染、排除的情形,不适应的行为会因此而生。从沟通方面来说,若在三种自我状态下,能以互补式沟通进行,那么沟通是顺利、延续性的;若出现交错式、隐藏式的沟通则会使沟通产生问题。对于有心理问题的人而言,沟通分析可以帮助他减轻症状,改善适应,增进健康;对于没有心理障碍的人而言,沟通分析可以帮助他深化对自我的认识。学习人际沟通技巧,可以有效地在现实环境中寻求最佳发展,实现自我价值,贡献于社会发展。
2.沟通分析理论在国内外应用的现状
国外学校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使用沟通分析理论于各种教育,主要应用在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领域。Johnston[1]研究发现TA是有效地增强交流意识、加强学生人际交流的方法。WonJS[2]发现批判性父母心态的学生应对方式为问题中心、放松紧张;教养性父母心态的学生应对方式为积极关心、寻找社会支持、问题中心;成人心态的学生应对方式为问题中心、积极关心、放松紧张;自由性儿童心态的学生应对方式为放松紧张、积极关心、寻找社会支持、冷漠、问题中心;顺从性儿童心态的学生应对方式为希望、冷漠、问题中心。国外把TA理论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主要涉及在人际交流、自信、团体训练、自我实现、个案咨询等。目前我国TA理论应用研究在心理咨询与治疗方面研究比较少,主要是在师生沟通等方面的研究[3]。
二、沟通分析理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沟通分析理论在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有20多年。前人的研究证明了沟通分析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它在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自我意识方面,在提高学生自尊、自我概念、适应性方面均有很好作用;对有行为障碍的学生有治疗作用;对择业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该理论引用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必将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1.理论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人际沟通分析的概念架构有他独特之处,它的最大优点就是通俗易懂,学生易理解掌握。以往的心理学理论专业性强,深奥难懂,学生只是泛泛学习一些,有个印象,谈到实际用途,学生感觉无法应用,仿佛是没什么用途。相比之下,人际沟通分析的概念架构不但浅显易解,而且更为实用。它没有咬文嚼字的定义,一个人不必具备心理学背景,只要受过短期的人际沟通分析培训,便能利用该理论分析自己和他人。对于自己不满的人,还可以马上用它来谋求改善的途径。这种立竿见影的功效大学生是非常渴望的。
2.以发展性为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人际沟通分析所提出的PAC体系,也具有它的正面价值。它把人的“自我”划分为“父母”、“成人”和“儿童”三种状态,该概念架构的“自我”是具有理性的,它既能思考,又能作判断。
我国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既承袭了中国人的一般人格特征,又存在着自身特点,即大学生群体所独有的人格气质和行为表现。这当中既有积极的进步因素,也有不适应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
个人利用该理论分析自我状态,客观地分析自我成长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如果对自己不满,他可以下定决心,坚定意志,将其自我状态进行改善。换句话说,人际沟通分析的人格理论模式认为:人是自己的主人,不是环境或潜意识的奴隶。只要他愿意,他便能决定自己的未来。这种积极的看法使得人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也比较符合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它强调,不管从前发生过什么,人类对自己的行为仍要负起责任;它要求我们主动地改变,而不是被动地适应;它促使我们达到自我控制、自我意向,并且发挥选择的自由。另外,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该工具,参加辅导的学生也无需为参加而感到“担忧”。
3.推广性强,弥补供求间的差距
交流分析特别适用于团体辅导。在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极缺乏的情况下,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很显然的,特别适用于团体治疗,推广性强,能够弥补供求间的差距。近几年,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透过课堂教学、杂志报刊、各种宣传,不断向大学生倾销,但基于各种原因,期望和实际间总是有很大的裂缝,交流分析正好能够弥补这个裂缝。因为,基本上,它是个教与学的设计,训练我们如何分析自己的行为。它特别适用于在团体环境中生活的人们。相互作用分析在团体环境中的效果最佳。交流分析最大的贡献,在于提供人们自己能使用的工具,教给大学生一种自己能够使用的工具,有利于贯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三、沟通分析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尝试研究
1.编制自我心态图
我们应用沟通分析理论,根据自我心态的五种功能编制了我国大学生自我心态图(EGOSTATE)问卷[4]。该问卷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7129。应用该问卷对我国五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实测,揭示了我国大学生自我心态功能结构。根据对546名大学生的测试数据统计的结果,把原始分数转化为标准分数,分析出了大学生的自我心态图的9种类型:开朗型、苦闷型、任劳任怨型、自我主张型、合理型、矛盾型、压抑型、幼稚型、平凡型。测试显示,性别、生源地、是否学生干部、不同专业的方差检验有显著性差异。另外,对自我了解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82%的大学生了解自己,还有18%的大学生对自己认识不清。对人生态度(对他人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我不行、你行的占大学生数的4.4%,认为我不行、你也不行的占5.5%,认为我行、你不行的占大学生的9.3%,认为我行、你也行的占大学生的80.8%。
2.团体心理辅导
应用沟通分析理论对20名大学生进行了团体心理辅导。通过16PF、SCL-90、EGOSTATE、主观量表、活动心得及访谈,结果发现团体心理辅导对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维护心理健康有显著性效果[5]。其中,16PF问卷中聪慧性、敢为性、自律性、稳定性、敏感性、忧虑性、紧张性7项人格因素及“适应与焦虑因素”、“内向与外向型因素”、“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个性因素”、“心理健康因素”4项相关因素有显著性改善;对SCL—90症状问卷中的各项症状得分的平均数及标准差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此次团体辅导显示了阳性总均分有显著差异,除敌对症状无明显改变以外其余9项症状有显著性改善;通过对辅导前后学生自我心态图问卷中的五种心态得分的平均数及标准差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此次团体辅导显示了教养型父母心态、成人心态、自由性儿童心态有显著性改善,心理适应性有显著性改善。
3.个别心理咨询
运用沟通分析理论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咨询,起到良好效果。交流分析法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咨询者与访谈者通过合作,使彼此的三种自我心态进行交流,从而达到揭示心理障碍的原因和克服心理障碍的目的。在咨询中,最关键的是使访谈者的自我从儿童水平或父母水平逐步上升到成人水平,并用自己的成人水平与之对应。交流分析实际上是一个教育过程,它通过让访谈者尽情的倾诉内心痛苦,发泄内心的情感,来了解他的人生态度,借以确定访谈者的PAC三种自我水平;接着向访谈者解释PAC,找出干扰、影响、混淆A、P和C,从而教育他放弃消极策略,改变生活态度,在实际生活中努力发挥成人心态的作用。
心理咨询的目的,在于使来询者成为一个统合之人,使个人从“父母式自我”与“儿童式自我”的交互模式中解脱出来,增强“成人式自我”的效能,而不再受他人的支配。由此,学会与人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并在交往中学会自我反省,是“交互分析疗法”的核心任务之一。
咨询的四个阶段:预备阶段——考虑学生来咨询的动机、求助原因;脚本分析——了解学生的生活脚本、探讨如何脱离脚本;破除脚本——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行为改变建议;重新决定——学生做出新决定取代童年时期的脚本,尝试新的生活模式。
个别心理咨询的个案说明,沟通分析理论在个别咨询中能起到一定作用,能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研究结果证明,沟通分析理论在语言上通俗易懂,所要分析的正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经历,特别适用于在团体环境中生活的人们,能够弥补供求间的差距,相互作用分析在团体环境中的效果最佳,是一种教与学的机制,能教给人们一种自己能够使用的工具,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该工具,参加辅导的学生无需为参加而感到“担忧”。该理论的优势可以推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普及性、模式发展性、目标有效性、学生自主性。沟通分析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是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发展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研究过程中还发现,影响大学生自我心态图结构的因素更多地是来源于社会不同的文化。本研究只是一项初步探索,旨在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探索中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继续深化研究。该理论在中国学校教育中有更广泛的推广意义。本研究的结果不仅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重要指导作用。同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该成果将推动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向更新的领域迈进。
参考文献:
[1]Johnston,Christineann,TheEffectsoftraininginTransactionalanalysisuponthe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TransactionsofGraduatestudentsinsupervision(EGOstates,productive,non-productive).Rutgersthestateuniversityofnewjersey-newbrunswick,1985,159pages.
[2]wonjs.studyontheegostatesandcopingstyleofnursingstudents.journalofthekoreanacademyofwomen''''shealthnursing.2002sep;8(3):608~619TAtodayP.89~91.
[3]孙智亮.PAC分析理论对教育工作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2(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