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14 16:34:5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资产管理效能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油田 产能建设 资产效能
2007年以来,油田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资产规模增长迅速,对一个油气当量217万吨的油田而言,275亿的资产规模颇为沉重,资产与产量规模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一、公司成本构成概况
2013年公司全年成本总额83.26亿元,其中:购买、服务及其他支出16.27亿元,勘探费用7.56亿元,员工薪酬成本9.51亿元,销售及管理费用3.09亿元,折旧、折耗及摊销37.20亿元(其中油气资产折耗34.35亿元,占92%)。
2008年,折旧折耗占总成本比49%,达到峰值;2009年至2011年,基本控制在39%左右;2012年达到43%;2013年又突破至45%。折旧折耗作为不可控支出,占总成本比重越大,挤占可控支出的空间越多,导致成本控制难度越大。
二、折耗计提方法及分析
如何有效降低油气资产折耗,对公司成本控制十分重要。目前中石油上市公司统一采用产量法计提油气资产折耗,具体产量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当期折耗额=期初资产账面净额×当期折耗率
当期折耗率=当期油气产量/期初探明已开发经济可采油气储量
虽然近几年来,公司积极利用业绩考核政策及油价高位运行的有利时机,通过加快资产报废18.19亿元、计提油气资产减值准备7.87亿元、向其他油田调剂闲置资产2.16亿元等一系列措施来提前消化现有资产负担;但相对于每年因投资而新增的资产量,资产使用周期较长,调整力度减缓,资产压力依然存在,仍无法彻底扭转资产包袱沉重的现实。
三、产能建设对折耗的影响
通过公式测算,在资产规模不变情况下,折耗率的高低对折耗总量的影响将更为直接,即油田的储量资源及产量安排。目前上市公司储量评估采用的是美国证卷交易委员会(SEC)分类标准。SEC将经济可采储量分为证实储量(Proved Reserves)、概算储量(Probable Reserves)、可能储量(Possible Reserves)。证实已开发储量(简称PD)是指通过现有的井,用现有的仪器设备和开采方法预计能够采出的储量。经过动态法储量自评估工作后,用于计提折耗的证实已开发经济可采储量并不乐观,而且近年来不断递减。
自2008年油气资产折耗计提采用产量法后,油田保持稳产在油气当量200万吨以上,PD储量成为影响折耗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二者呈负相关,PD储量越大,当年计提的折耗越小;PD储量越小,当年计提的折耗越大。受投资规模影响,公司资产规模大、负担沉重;由于储量接替和产量递减等原因,造成折旧折耗增长快、成本压力大。
产能、投资、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其实是辩证统一的,没有投资、成本投入就没有产能,没有产能也就无从谈效益。但如果产能带来的收益不足以弥补投资、成本投入,也不能创造效益,就是无效投入。因此,无论是追求增储上产,还是强调成本节约,其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产能和投资成本是效益的两个轮子,二者缺一不可。单纯追求产能而忽视投资成本很难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片面强调降低投资成本而忽视产能建设会失去降低投资成本的意义,只有把产能、投资、成本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四、EVA指标分析
影响产能建设的因素众多,并不是单个因素变化就能改变公司效益。需要油田产能建设与资产规模、投资规划等达到平衡状态,公司各部门有效配合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如何选取最为合适的产能建设及投资方案,需要有一个可行的经济指标进行分析比对,这就是EVA指标分析。
EVA(Economic Value Added)即经济增加值,是从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包括股权和债务的所有资金成本后的经济利润,是公司业绩度量的指标,它衡量了企业创造的股东财富的多少。其核心内容是:资本投入是有成本的。在会计原则中,企业的盈利只有高于其资本成本时才会为股东创造价值。按照这个理念,如果一个企业的EVA为负值,即使利润为正,也只能说明该企业是“虚盈实亏”,实际上并未为股东创造价值。EVA计算公式如下:
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
=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
经济增加值考核其目的是引导企业提高价值创造能力,提升发展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EVA指标分析,选取更为合适的产能建设及投资方案,充分发挥业绩考核的导向作用。EVA考核指标将发挥三个方面的导向作用:第一,突出企业的资本属性,引导企业增强价值创造能力,提升资本回报水平;第二,突出提高发展质量,引导企业做强主业、控制风险、优化结构;第三,突出可持续发展,引导企业更加重视自主创新,更加重视战略投资,更加重视长远回报。
冀东油田近年来的EVA值增减不一,通过模型测试目前指标为负值。主要原因:一是油田资产规模大,且与产量不匹配,同时存在资产与产量结构性的矛盾,造成吨油资产比高,整体资产利用效率不高,资产包袱较重;二是由于产量与资产结构性矛盾的存在,使得油田长期资本居高不下,造成资本使用效益低、资本成本高。
五、资产管理的发展阶段
通过分析油田资产折旧折耗现状,结合对EVA指标分析效益评价的影响,现将资产管理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初级阶段――资产价值管理,主要是针对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核算管理,并未做到资产价值与资产实物相对应,无法及时反映资产真实状态,无法改善公司的资产收益率,只做到了对资产结果管理。
第二,中级阶段――资产实物管理,依托AMIS7.0信息平台,搭建资产实物管理系统,将在账资产、实物资产、低值易耗品、租赁资产等全部纳入信息系统管理。实现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加强资产信息规范,引入条码技术,提高清查盘点效率和精度,系统自动生成盘点报告,提升盘点报告的质量,提高固定资产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只有真正建立和完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运行机制和信息平台,实现资产全过程动态管理,盘活资产存量,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工作水平。
第三,高级阶段――资产效能管理,是今后资产管理发展的趋势,是财务管理创新发展的需求,也是推动企业管理工作提升水平的重要环节。依托EVA指标分析,在投资前做好效益评估,杜绝无效、抵消项目实施,提高资产收益率,实现资产源头管理,才能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最大限度地提高资产效能。
六、管理思路与措施
结合公司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为提高油田产能建设,加强资产效能管理,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努力增加优质可采储量,确保公司持续发展。加大勘探开发投入力度,突出公司战略重点,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集中优势努力增加优质可采储量。可采储量的增加,一是将奠定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二是可以降低公司油气资产折耗,降低经营成本,提升公司整体经营效益。
第二,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现有资本使用效率,降低资本成本。要牢固树立资产效能意识,既要重视生产经营成本,更要考虑资本成本。在投资过程中可能出现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等问题,因此不能盲目追求产能和产量,提高现有资产使用效率,努力降低公司资本成本与经营风险。
第三,抓紧处置不良资产,不属于公司核心主业、长期回报过低的业务及时退出。积极组织公司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盘活现有闲置资产,全方位开展无效、低效资产的调剂、置换和清理工作,努力降低资产占用总量。严控投资方向,专注生产主业的发展,强化投资项目的经济增加值考核,防止过度扩张。加快清理待报废和低效资产,不断优化调整资产结构。
第四,提高投资质量,把是否创造价值作为配置资源的重要标准,确保所有项目投资回报高于资本成本,投资收益大于投资风险。在新建项目以及改扩建项目投资中,必须从源头切实把资产效能作为首要的决策依据和评价指标。所有的投资决策,要以价值指标来衡量,投资选择的重点必须是产能性好、升值空间大、投资回报率高的项目,突出长期价值创造。
8月5日工信部工作动态栏目消息: 2015年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2.04万辆,同比增长2.5倍,超出市场预期,显示了新能源车较好的普及速度。新能源汽车的电气化程度远高于传统动力汽车,将带动电子行业诸多细分子行业的市场需求。比较典型的如大容量动力电池、电连接器、被动器件等。
下周观点
本周市场震荡为主,也能看到整体向上的趋势。电子板块整体趋势与大盘一致,从周涨幅来看跑赢大盘2.64%。在中报集中的8月,业绩好的公司将更具吸引力。我们将继续深化
我们的价值投资逻辑,在“产业趋势+企业质地+业绩
成长”的基础上关注公司未来的市场空间,以专业的、发展的眼光进行后续的推荐。重点推荐如下,1、安防龙头海康威视及大华股份--海康看业绩+创新,大华看拐点+运营;2、集成电路是国家力推,三安光电增发项目已拿批文,在大基金支持下未来龙头地位可期,同时看好IC设计龙头全志科技、封装的长电科技、华天科技;3、大族激光&华工科技&长盈精密--自动化趋势明确,看好设备及方案厂商;4、新能源车销量爆发性增长,看好汽车电子器件及储能标的欣旺达、江海股份、法拉电子;5、军工电子化符合装备发展大趋势,相关企业业绩增长明显,重点推荐中航光电。
本周行业热点
人口红利消失临界点:珠三角机器换人成本账;手机行业首个“无人化工厂”有望在上海诞生;华为面前只剩三星、苹果,小米Q2市占率持平;GDC大会微软公布HoloLens游戏开发相关消息;全球虚拟现实设备2016年销量将达1400万部;智能手环Fitbit第二季度财报公布:净利润1768万美元;Intel两亿美元收购威睿电通,CDMA2000技术终于达成?小米要造“中国芯”,明年初问世?温州计划3年推广50万盏LED照明产品;芯片市场遭遇“多事之秋”:Marvell考虑出售无线芯片业务与大唐电信已签备忘录。
关键词: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1
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而当务之急是完善制度建设以及加强固有资产管理,真正做到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完整和安全性,不断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使用效能,达到企事业资产效益最大化,确保企事业单位资产的保值增值,然而,企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较弱的管理意识以及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认识不全面。事业单位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主要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主要是对固定资产的重视购置,忽略管理;重视所有权,忽略创造效益的能力;重使用,忽略维修保养。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单位使用效率低、创造效益差、使用年限短的特点十分突出。由于对固定资产相关规章制度的学习的缺乏,对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表现的比较薄弱,许多员工认为自己和固定资产没有联系,是单位领导需要管理的事情;单位领导为了改善单位的设备以及扩大单位的规模,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高度重视,为了购置固定资产,想法设法筹集资金,得到资金支持,而设备购买之后的管理却不知从何管起,很难发挥出所具有的效能,直接导致了固定资产的流失、闲置以及浪费。
2.机构设置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在机构设置的问题十分明显,首先,事业单位很多都没有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而是把这划分到各个部门,如业务科室,后勤部部门等等。而且对固定资产价值核算中缺乏一个有效地科学的管理体系,所以对固定资产缺乏有效的管理,再次没有设置具有独立性的内审部门,而且内审部门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检查和监督。当然还有一些制度方面的问题,例如缺乏有效地规章制度,即便有的话,操作性也不强。这些都导致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很多的不合理现象。
3.目前,在大多数事业单位中,对固定资产账目不符现实,而且对于日常工作的管理基础工作十分薄弱,多数事业单位存在着家底不清的情况,而且对于固定资产也存在账实不符的情况,反应的账目并不符合现实。一是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来源多种多样,例如从上级部门得到的收入,下级部门上缴的收入,除此之外还有无偿调拨,捐赠等等,因为缺乏上报资产管理部门的程序,所以账外物资记录不清的行为时有发生;二是存在这个别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并不高,不具备相应的业务能力,所以在日常账簿管理和使用中,对总账和明细账登记不清,是的总账和明细账不符合;最后就是个人原因,有些个固定资产登记人员责任感不强,得过且过,对固定资产漏计的行为时有发生,所以这些都导致了账证,账实不符,从而导致了账务不清的严重后果。
二、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1)增强管理意识,提高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认识。在事业单位中,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职责和工作,需要不断对固定资产使用效能进行提高,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以及对事业单位,保证固定资产完整做到万无一失。所以,需要不断强化全部职工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这将会对形成形成维护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增效、完整和安全的新理念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首先,领导作为企业单位开展固定资产管理的领头羊,需要具有领导责任意识,其固定资产管理的成效与其思想觉悟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解决固定资产管理薄弱的关键在于如何对领导的思想觉悟认识进行提升;其次,作为固定资产有效管理的基础,需要资产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进行提高,而且增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的责任意识;最后,为了保证事业单位每一个职工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引起关注,需要不断加强宣传力度,从自我提升责任感以及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积极性。
(2)完善管理体制,健全管理制度,加强沟通协调。对于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设置,在对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科学有效的进行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在此基础上,需要设立内审部门,该部门的主要具有独立行使职能的权利,并且保证了其能够认真、及时的监督和检查固定资产,对于内部监控的作用强化力度加大。与此同时,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国有资产的有关规定,建立一套切实可行、有效以及完整的规章制度。做到责任到人、层层落实、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以及对相关人员的责任加以明确,只有这样,才能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真正的落实到实处。各级政府审计机关、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以及财政机关的监督检点需要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所具有的保值性和完整真实性,对于专项检查工作需要做到定期进行,对于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需要做到积极的分析和解决。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表现在较强的整体性,需要相关人员不断提高自我的责任心,共同参与管理和积极配合。
(3)严格审批程序,强化清查工作,在购置审批环节杜绝资产流失。对于政府的采购行为需要做到规范进行,严格实行政府采购制度。事业单位在处理较大金额的采购时,需要做到进行可行性研究,不能盲目审批;在进行资金配置环节进行调控,财政部门对于置产购置的预算处理不断加强力度,坚决不能将超标准的配备资产列入预算;在处置固定资产环节过程中,对于资产处理审批程序需要做到严格履行,坚决按照先报批,再处理的原则进行,以公平竞争、公开交易为原则进行资产处置。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资产清查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清查的资产更加的透明,也体现了该制度的经常化、规范化以及制度化,实行动态的管理和监督对固定资产实施全过程。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需要进行至少一年一次的全面清查,只要这样,才能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以及资产结构进行详细分析。
三、总结
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应做到购置前有严谨效益论证,采购中有严密的采购程,专业的验收,合理的使用,规范的报废退出,运用资产管理、清查的多种程序和手段,杜绝资产流失,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才能真正的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效科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报废、处置等环节管理不规范。如有些单位随意处置资产,没有履行规定的审批程序,财务部门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对资产管理缺失有效的管理手段。单位向各部门安排、配置固定资产后,对使用情况没有有效的监督,以致于一些固定资产已长期不存在,却一无所知。对闲置报废固定资产的处置较为随意,没有严格按制度规定的程序履行相关的审批手续,不对有关资产进行评估,擅自定价或随意处置,强行报废、低价出售、无偿调拨、无偿出借等屡见不鲜,这些不规范的资产处置不可避免地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损失。
二、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林业科研院所固定资产管理出现的问题,究其产生的诸多原因主要有:1、缺乏内部管理的有效机制。一是对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固定资产从购入、使用、管理到处置等环节上存在很多问题;二是在日常管理与核算中,没能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三是内部监督机制不够完善,部门相互之间没有有效沟通,相互间缺乏制约机制,影响固定资产的正常管理。2、在实际管理中,单位只关心对固定资产的投入,不关心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只追求对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忽视对固定资产的有效利用。3、对固定资产购置缺乏完整的预算制度,特别是在具体的环节上,没有明确的约束。只有对固定资产购置的标准、规模做出明确科学的规划,才能保障合理的资产配置,才能保障资产的高效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资产的浪费,预防资产购置的随意性。
三、加强林业科研院所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加强林业科研院所固定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必须以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为基础,通过建立网络化动态管理平台,建立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配置、共享和绩效评价机制等,使固定资产的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实现固定资产的全过程动态监管。
(一)树立管理责任意识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树立管理责任意识,形成单位全员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单位院所长为全面负责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考核责任制,二是建立资产管理成效与个人业绩考核相结合的绩效考核制度,三是单位的年终考核与资产管理效益相结合,责任明确,奖罚分明,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依靠制度约束资产管理行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贯穿于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全过程,包括资产配置标准体系,采购、验收登记、保管维护、定期清查、处置、资产转移报废、资产使用效益评价制度等内容。
(三)借助网络技术,实现规范化管理首先,借助优越的网络资源平台,实现固定资产从申请购置、登记、使用状况、到处置等环节的封闭式管理模式,即管理的每一环节都必须通过网络系统来实现,且各管理环节之间形成科学合理的牵制关系,同时,使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会计核算人员、使用人员形成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管理机制。其次,可实现固定资产管理中各环节信息的及时更新。
四、建立健全资产绩效评价机制
1、建立固定资产绩效评价机制。科学的资产效能评价和激励机制是提高林业科研院所固定资产利用率的保障和有力措施,固定资产利用效能评价要与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使用人员的工作考评相结合。一方面可提高固定资产相关责任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可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应尝试管理机制的创新,实现固定资产效用的最大化。如组建资产经营公司,建立有偿使用、出租、出借等管理机制,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完善固定资产全过程的核算和管理体系。建立可行的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制度。制定固定资产使用效益考核指标,定期分析、对比各部门的资产占用情况,合理配置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固定资产使用效益考核指标可以是:(1)固定资产利用率=全年在用固定资产额/全年固定资产总额;(2)人均固定资产占有率=全年固定资产总额/全年平均人数;(3)固定资产完好率=全年完好固定资产额/全年固定资产总额。通过固定资产使用效益考核指标,考核各部门的资产使用情况,并作为考核、评优的一项硬指标,强化对固定资产使用效益的观念。
2、建立共享机制,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建立林业科研院所科研仪器设备的资源共享平台,提高科研仪器设备使用效率,以达到实现节约资源,创造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的。首先,科研人员要转变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勤俭节约意识,充分利用好现有仪器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产的效能。其次,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要强化调配部门及课题组固定资产的权力,建立统一调配、协调使用、资产共享的管理机制。第三,建立资产有偿使用管理机制,强化课题研究室间的内部核算。第四,加强沟通与交流,增强单位部门、课题研究室之间的合作。
首先,必须强调高校作为独立法人对国有资产依法享有经营管理权。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高等学校对举办者提供的财产、国家财政性资助、受捐赠财产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同时,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这就确立了我国高等学校在法律上的独立地位。特别是高校在资产管理上的独立性和不受非法干涉性是实现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保障。只有这样,国有资产才可能在全校范围内实现优化组合,把国有资产从小部门、小机构的控制中解放出来,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高校作为法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权能够有效制约部门本位和院系本位,部门和院系资产作用高校资产整体的一部分,不应向其它部分封闭,而应建立健全资源交流和共享机制,从而增加国有资产的经济和社会效能。
其次,必须建立国家出资人制度,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国家作为出资人与高校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授予高校更广范围的管理自,鼓励资产管理上的制度创新,调动高校在运营资产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向这个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它规定国家对行政事业资产的管理,坚持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国家对高校的管理是通过法律的治理,是对高校资产运营效益进行外部评价并对教育过程和资产运营过程进行行政监督,其对资产的监管内容主要是组织产权登记,清查统计,资产评估,纠纷调处,对产权变动、资产处置进行审批,并对用于经营性资产的审批和保值增值的考核监管。在这里,管理经营的主体是高校而不是政府,高校以教育的社会效益对政府负责,由此高校也享有很大的自利,政府不干预学校具体运作机制,只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对特定事项进行监督。这样,政府也可以有更多的余地着眼于整个社会教育需求,调整教育投资布局,深化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扩大高等教育的经济基础。
最后,必须建立健全高校国有资产占有使用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统一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资产实施具体管理,由它根据上级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具体办法,负责资产的帐、卡管理,对本单位的资产进行清查、登记、统计报告,办理资产的调拨、转让、报损、报废等报、批手续,负责资产的合理配置,参与设备采购、验收入库、维修保养和基建竣工验收等日常管理工作等等。为什么要对高校国有资产实行统一管理呢?这是由国有资产的公共属性决定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固有的公共属性规定了它的使用不能由特定部门垄断,它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向所有人开放。如何在资产使用中更好地体现资产的公共属性,这实际上是高校内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当前,首先要解决好的一个问题是区别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高等教育法》第三十八条规定,高等学校不得将用于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的财产挪作他用。现在各高校举办企业的现象比较普遍,一部分高校国有资产转化为经营性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明确将经营性资产界定为行政事业单位在保证完成本单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用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资产,表明这种转化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因而必须在法律上给予严格控制。国有资产流失说到底是事业单位国有财产的公共属性的丧失。国有资产公共属性的丧失表现为两种,一种是上面提到的国有资产流失,第二种是资产闲置和浪费。第一种好理解,第二种往往被人们忽视,而恰恰是防止第二种形式的国有资产“流失”才是改革成败的关键,也是高校在改革和市场经济中生存发展的内在条件。
综上所述,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在国家法制环境十分有利的条件下,高校应把握机会,强化资产管理主体意识,推进内部运营机制改革,打破内部条块分割,实现资产管理职责分明与资源全校共享相结合,全面发掘和提高国有资产的教育和社会效能。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01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一般都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国有企业从资产的购入、投入使用、日常的维修到资产的报废,贯穿于企业生产管理的全过程。根据企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要求也越来越复杂,因此要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进行深入研究。
一、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概述
1.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是指国有企业占有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包括国有企业使用国家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国家拨给国有企业的资产,国有企业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济法律确认为国有企业所有的资产。
2.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要完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必须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进行全面了解,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有两大特点:
(1)国有固定资产核算的特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单位价值较大,增减变化方式繁多,就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增减就有:购置、投资者投入、自行建造、融资租入、更新改造、以非货币易投入,接受捐赠等多种方式。涉及相应的会计核算相对复杂。会计准则中,一般以折旧为其价值转移的会计核算方式,折旧方法一经选用后,一般不得随意变更。
(2)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特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管理工作。对于国有企业来讲,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进行必备的生产设备设施。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由企业全部门共同参与管理。再有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它在企业顺利运营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在配备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时要有高度责任心、技术能力强、懂业务、踏实肯干的专职人员进行管理。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一旦管理出现严重问题,企业可能面临亏损乃至破产,管理中面临的问题日益凸显。
二、加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要注意的问题
1.要加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建账及日常管理。首先从资产的台账到日常的折旧、维修及资产的报废,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强化管理体制。定期对管理制度进行修订,使管理制度能够发挥最大作用。再有要加强资产设备管理,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技术经济管理措施,做的全面规划,合理配置,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使主要专业设备完好率应达98%,设备重大责任事故发生率小于0.05%,是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努力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周期费用更加经济合理,节省维修费用从而充分发挥设备综合效能,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
2.国有企业固定资产要做的精细化管理。由于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系统管理工作,需企业全部门合力管理,要求各部门权责明确,做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第一:严格固定资产责任到人制度,定期了解资产动态情况,避免管理控制不到位,确保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在企业管理中无盲区。第二:使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监督检查落实到位。做到固定资产基础数据完整准确,内容齐全,定期对资产清查盘点,做到账、卡、物相符。对盘亏、毁损的固定资产进行认真分析,对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罚,让监督不力的人员要承担主要责任。对闲置资产进行有效的调剂,进行有效盘活,盘活率应达到20%以上。第三: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要有工作标准,及时总结设备管理中好的做法对资产管理见解独到的做法进行推广,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或建议。只有有效利用固定资产资源,从而发挥固定资产的综合效能,才能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重点。
3.要加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随着信息化建设在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的不断推进和发展,且已经成为了今天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事务的信息化建设也成为了各个领域相关工作的重中之重。资产管理信息化就是把传统的资产管理工作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相互结合,将以往的资产管理数据作为如今的信息资源,全方位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作为首要的技术支撑,在此基础上,对资产管理进行数据化的信息管理。采用资产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及核算,利用其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对固定资产数据信息集中管理,规范固定资产信息,精细的核算,又能及时动态反映出企业固定资产增减变动及使用情况,还能保证企业管理决策层可以对资产情况进行动态全面了解,节约管理工作中人力物力,及庞大的管理工作量,优化资源配置,达到资源供享,是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三、加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体系日趋完善今天,国有企业的竞争也加入到白热化当中,从企业的生产实践来看,要想使企业在经济的大潮中成为佼佼者,增加企业效益,提供企业的综合实力,仅靠产品是不行的,必须加强企业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是重中之重,资产管理好为相关经营管理人员经营决策提供更充分准确的信息,由此可见要使企业立足于长远发展,发挥自身优势,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在企业保值增值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
[DOI]10.13939/ki.zgsc.2016.16.123
固定资产是单位开展各项事业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参与市场竞争与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物质保证。是事业单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其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长期以来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或无效,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做好对固定资产的科学有效内部控制变得至关重要。
1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概述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占用的、用于公共事业、提供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自身竞争力的物质来源和信心保障。需加强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保护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充分发挥出固定资产管理对于事业单位发展的促进作用和推动作用。
第一,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是确保公共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和经济保证。明确事业单位的自身产权,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对自身资产的利用效率,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国有资产。防止资产无谓的浪费和损失,加强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提高其生产经营的效率,保障和促进各项事业发展。加强对自身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和管理,使固定资产发挥最大使用效能。这是现代事业单位进行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物质保证。
第二,事业单位内部加强资产管理是顺应时展的必然选择,可以保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事业单位如果想在市场中站稳脚步,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更大的利润。定期(视财产性质不同,时间间隔不同,通常为一年)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带动事业单位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对事业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进行整合处理。为固定资产各关键控制环节指定负责人,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其达到资本利用的最大化。
2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基于我国的跨越式社会经济发展,以此为契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但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过快,没有及时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部分事业单位无法适应变化带来的冲击,以及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在对自身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出现了很多问题和不足,降低了对自身资产的利用效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固定资产采购环节不完善,导致资产浪费严重
事业单位在办理采购事项时没有采购计划或采购计划不合理,是绝大部分事业单位都会出现的问题。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授权审批制度不健全或未能有效执行。由于自身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员工数目逐渐增多,对于固定资产的利用更加频繁,极易引发国有资产流失。对资产的严重浪费应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多个环节都存在严重问题,应该特别加以重视。
2.2 制度不够完善,事业单位负责人风险意识差
大部分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加上单位负责人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第一责任人,很多事业单位负责人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无法深入理解自己所担负的重大责任。加上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许多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控制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导致对于固定资产的定义不明确,负责固定资产的采购、验收与单位负责人无法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从而导致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账目与实际情况出现脱节,无法使固定资产发挥最大使用效能。忽视很多本来应该属于固定资产的资源和产品,造成资产的无谓流失。
2.3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与认识上存在的不足
很多事业单位为了逃避日后的会计核算和固定资产统计,在利用固定资产进行投资活动时没有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和风险控制意识,盲目跟随市场潮流,使得固定资产保管环节上漏洞百出,忽视了投资风险从而导致投资失误,导致固定资产的闲置浪费。造成巨大的资产损失,并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隐患,使固定资产无法正常使用。加上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也在客观上造成了企业固定资产作用的无法有效发挥。
3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强化策略
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多个环节都存在严重问题,为了防范因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缺失或无效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必须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法和理念进行创新改革。面对固定资产控制管理中的固定资产采购环节不完善等不足和漏洞,针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现状,从问题的根源着手,笔者提出以下风险防范措施。
3.1 完善固定资产采购环节,强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理念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需要督促各事业单位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加强对于固定资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在政府采购完成时自动调增采购单位的固定资产价值。加强对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控制和管理,实现对固定资产购入的监管。深化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对违反规定的单位予以处罚。对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基层职工进行教育和指导,严肃财经纪律,使其对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有一个充分而全面的认识,保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员工对于固定资产的重视程度,使固定资产发挥最大使用效能。
3.2 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风险意识
各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应强化风险意识,改善只注重自身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占有率而忽视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固定资产的管理包括统计和应用等多个方面的情况。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加强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监控,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组织一次全面彻底的固定资产清查,进行责任的分配和落实。各事业单位也应以此为契机,对管理失职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固定资产控制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有效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最大限度地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能。
3.3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
财务部门制订管理计划之后,各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应强化风险意识并深入理解自己所担负的重大责任。及时发现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认真进行核实和调查,有效实施负责。在日常工作中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对固定资产进行实地检查并确认其真实性。发挥全员管理、全员监督的作用,降低固定资产损耗。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于清理出的各项账外资产和盘亏资产及时进行处理。注意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切实保证固定资产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详细查明固定资产的实有数,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刘青.关于加强企业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及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5(4):181.
[2]吴巍.关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问题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5(2):21-22.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国资事发[*]106号)、《天河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穗天委[*]56号)文件精神,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根据《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年财政部令第9号)、《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49号)、《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年财政部令第8号)、《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288号),结合我区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有关政令法规,坚持勤俭节约的方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添置(兴建)、验收、使用、管理、调剂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达到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长、维护费用低、综合效能高的目标。
第三条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必须贯彻“单位统一管理,合理调配,供、管、用相结合,发挥物尽其用”的原则。各级领导都要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各单位要有一位负责人分工负责这项工作,要明确专职固定资产管理的部门,做到责任明确,管理到位。
第四条根据管、用结合的原则,各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任务是:
(一)认真做好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单位内部各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将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个人。
(二)建立固定资产账、卡,定期清查,做到家底清楚、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防止流失。
(三)重点做好精密、贵重仪器、大型设备及房屋建筑物的使用和管理工作,努力提高固定资产完好率。对损坏的资产要积极维修,不随意报废固定资产。
(四)审核申报本单位固定资产的调拨、租赁、遗失、报损、报废、出售等变动事宜。组织固定资产的盈余调剂,报废回收处理工作。
第二章固定资产的范围、分类与作价
第五条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第六条凡是自制、自建、单位捐赠(含个人捐赠)或无偿调入的财产及作为科研成果留用的仪器,经验收合格的,符合第五条规定的都要计价(估价)列入固定资产。
第七条符合第五条、第六条规定的各类资产,不论其经费来源属何种渠道,都要列入固定资产管理范围。
第八条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及建筑物、一般设备、专用设备、图书、文物及陈列品、其他固定资产。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系统具体情况制定各类固定资产明细目录。
第九条固定资产按下列规定作价记账:
(一)购建、调入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或实际开支的工料费、调拨价、运杂费、安装费等记账。购建固定资产的借款利息和有关费用,以及外币借款汇兑差额,在资产办理竣工决算之前发生的,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在竣工决算之后发生的,计入当期支出或费用。购置车辆按规定支付的车辆购置附加费计入购价之内。
(二)改(扩)建的固定资产,按改(扩)建发生的支出减去改(扩)建过程中变价收入后的净增加值,增记固定资产。
(三)租赁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运杂费、安装费等记账。
(四)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根据所提供的有关凭据记账。接受固定资产时发生的相关费用,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五)盘盈的固定资产,按重置完全价值入账。
(六)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移交手续的固定资产,可先按估计价值入账,待确定实际价值后,再进行调整。
(七)固定资产的大修、修缮和维护所开支的费用,购置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均不增加固定资产的原值。
第三章固定资产的增添和验收
第十条增添固定资产,应当根据业务工作和发展规划的需要以及单位经济的可能,根据合理、节约、有效的原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配置,按第九条规定及时作价入账和交付资产管理部门登记管理。
第十一条在购建、改(扩)建、调入、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必须组织验收,由经办人员按财产类别填写财产验收单并分别在发票上和验收单上签章,再交资产管理部门、财会部门(或库房保管员)验收。对大型、贵重仪器设备,有主管单位的,主管单位(下同)还应会同申请购建的单位共同验收签章。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应及时登记入账。
第四章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
第十二条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并按固定资产类别、品名,由财务部门统一建账、核算,由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登记、统一建卡进行管理。按照“坚持制度,责任到人”的原则,明确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以及使用部门的责任,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清查盘点,保证账实相符,账卡相符。年度终了,应当进行全面清查盘点。
第十三条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技术管理,各单位应制定必要的技术管理制度。主管单位应组织专门技术小组负责定期或不定期的技术检查,校验、维修及解决维护固定资产的必要条件,经常保持固定资产的完好和可使用状态。
对于房屋建筑物、汽车和10万元以上的精密贵重仪器及大型设备等,要建立技术档案,有专人保管。
第十四条管理人员对所管理的固定资产负有全部责任,任何人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不准擅自使用、移动、修理、拆改、调换、借出、变卖等。
对于调出本单位的人员要令其及时清点个人使用的公共财产,并归还所占用的公有财产,且待资产管理部门核实后,人事部门方可办理调动手续;经领导批准,允许物随人走的,应及时到区财政局办理固定资产划转手续。
第十五条行政事业单位要优化固定资产配置,做到物尽其用,发挥固定资产的最大使用效益。对于长期闲置不用的固定资产,区财政局有权予以调剂。拒绝调剂处置的,区财政局可对其缓拨或停拨有关经费。
第五章固定资产的变动
第十六条固定资产的对外调拨(含系统内调拨)、丢失、报损、报废、变卖等变动,都必须填报《天河区国有资产处置申报表》,经过单位主管领导审核、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并报区财政局批准后方能办理。单位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凭区财政局批准的处置表及时调整登记。
第十七条固定资产由于人为或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毁损丧失效能的,按报损处理;由于长期使用确已丧失效能的,按报废处理。报损、报废的固定资产必须经技术部门鉴定,按第十六条程序呈报审批后方可报损、报废。
(一)汽车、摩托车提前报废的,必须凭汽车检测站或公务汽车定点维修厂(有二级资质以上)出具的技术“签定书”办理审批手续。
(二)房屋因毁损、报废需拆除的,必须提供技术鉴定部门的“签定书”或区政府的批准文件,办理审批手续。
(三)大型专业设备、仪器等毁损、报废,须提供本单位技术部门鉴定材料或行业技术相关部门出具的技术“签定书”办理审批手续。
(四)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等报废,必须提供天河区信息中心出具的技术“签定书”办理审批手续。
(五)对遗失或失窃及责任人意外事故(包括自然灾害)造成的资产损失,必须提供公安局等相关单位处理报告书,提供对责任人处理的材料或有关理赔单据。
第十八条经批准处置的固定资产残值变价收入、转让收入等,按规定统一上缴区财政局。
第六章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
第十九条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以下简称:“非转经”)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保证完成本单位正常工作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作经营使用的一种经济行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非转经”的方式主要包括对外投资、联营、合资合作、出租、出借、内部经营等,以及经区财政局认可的其他方式。
第二十条行政事业单位将非经营性固定资产转作经营,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必须不影响本单位的正常工作,同时必须办理申报手续,填报《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申报审批表》,按规定程序报区财政局审批后才能转作经营。
第二十一条根据我区对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的有关文件规定,区属各单位的经营性物业统一移交区财政局集中管理。单位固定资产经批准转作经营后,应当同区财政局办理经营性资产移交手续,单位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依据资产移交协议及时调整登记。
第七章责任
第二十二条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单位及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各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监督,履行管好用好固定资产的义务和责任,依法维护其安全和完整。
第二十三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区财政局)在行政事业固定资产管理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同级政府责令改正,并对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追究责任:
(一)未按规定履行其职责、对固定资产造成严重流失或损失浪费不反映、不提出建议,不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的;
(二)在产权管理工作中,未按有关法律、法规办事,,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二十四条主管部门在行政事业固定资产管理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有权责令其改正,并建议追究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一)未按其职责要求,放松固定资产管理,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不按规定权限,擅自批准产权变动的;
(三)对所管辖的资产造成流失不反映、不报告、不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的。
第二十五条行政事业固定资产的占有、使用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改正,并按管理权限,由主管部门或所在单位追究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一)未按其职责要求,固定资产管理不善,造成重大流失的;
(二)擅自转让、处置固定资产和用于经营投资的;
(三)弄虚作假,以各种名目侵占固定资产和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