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跨境贸易方式

跨境贸易方式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14 16:35:0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跨境贸易方式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跨境贸易方式

第1篇

随着我国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进出易额的持续升高,跨境电子商务模式已经对我国产业发展以及对外贸易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强大的推动力。同时,随着国际贸易形式的变化,也充分暴露出了我国外贸导向型企业在转型升级方面的迫切性。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跨境电子商务为我国外贸导向型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最佳的机遇和途径。

2 跨境电子商务的概念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贸易主体,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产品交易和资金支付,并通过跨境物流转送产品的一种国际性商业贸易活动。是一种以电子数据的交换和网上交易运行为主要的对外贸易模式。目前主要有B2B、B2C 和C2C 三种形式。它不仅缩短了厂商、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还导致了对传统对外贸易模式的改变。

3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与目前存在的问题

3.1 跨境电子商务中海关的监管与征税方式

由于跨境电子商务进行产品交易的数量一般十分庞大,而且多以快件或邮递渠道进行入境。所以,传统的海关征税、监管方式都不太适应,进而也影响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3.2 出口退税制度的运用问题

因为一般情况下的跨境电子商务多以快件形式为主,导致卖方根本无法提供报关单据,从而难以享受到这项优惠政策。

3.3 跨境电子商务的物流成本高且支付安全难以保障

现阶段的跨境电子商务的货物传送配方式主要是以空运为主,这就导致了物流环节的成本较高。另外,由于跨境电子商务多采用资金网络支付的形式,这也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通过非法复制、恶意入侵、虚假网站等形式盗取跨境电子商务的资金。目前,跨境电子商务运营的安全性已经成为其继续发展的重点内容。

4 解决现阶段跨境电子商务问题的方法

4.1 合理改变海关的监管和税收征取形式

如:对于日常消费产品,可提前成批量的进入报税区域存放,再按批次分拨配送。从而大大节省了跨境电子商务在物流运输方面的成本,优化了货物的传送形式和税收的征收,海关的监管方式。

4.2 有效落实跨境电子商务的出口退税政策

如:可以运用“清单核放以及定期申报”的形式来办理出口退税。通过对跨境电子商务的电子支付凭证进行审核,汇总,进而及时的实现跨境电子商务的出口退税,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产品的顺利通关。也有利于保障海关税费与监管的顺利落实。可以说,规范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出口退税也就是有效降低了跨境电子商务在生产上投入的成本,有效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模式的转型与升级。

4.3 建立新型的跨境第三方物流体系

有效地提高跨境电子商务在物流仓储、订单及其配送方面的效率也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不断健全、完善现有跨境电子商务的物流仓储设备与设施,提升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的服务水平与质量。

5 跨境电子商务影响我国对外贸易模式转型的表现

5.1 使部分信息技术逐步应用于国际贸易中

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我国对外贸易中能更多、更好地为国际贸易市场提品和服务。通过全球广泛的贸易合作,也促使了部分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进而为我国的对外贸易能更好地适应国际环境的新变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5.2 改变了传统的对外贸易模式,提高了对外贸易的效率

传统的对外贸易方式主要表现为利用传真或电话约定、采取面对面的形式进行业务的洽谈。因而交易率低且易缺乏可操作性,也极易出现不确定因素。而跨境电子商务可以使用远程视频或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从而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对外贸易和交易方式。由于采用的是网络沟通,也有效降低了采购环节的成本,实现了“零库存”、无风险的目的。同时,跨境电子商务还可以将交易的各环节与流程以数据形式进行传送,具有实时跟进的优势,大大提高了交易的成功效率。

5.3 加快了我国出口企业的生产

目前,我国的出口企业已经开始注重在跨境电子商务中小额订单,但是为高频率的贸易情况。因此,部分出口企业也进而改变了自身的生产方式,开始采用灵活多变的弹性化生产方式。既加快了我国出口企业的生产方式,又在最大范围内很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也适应了跨境电子商务中,产品生产的不确定性现状。

6 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模式转型的影响

6.1 增强了对现有跨境电子商务运用及发展的潜在意识

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我国的对外贸易,无论是在企业管理模式、运营模式还是营销模式上,都发生了深刻变革。跨境电子商务的稳定发展,还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对外贸易上做到科学化、程序化以及现代化。进一步增强对外贸易中信息的加工,处理与利用。

6.2 完善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各项法律法规

跨境电子商务中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对于实现其体系管理,确保跨境电子商务活动的安全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在一定层面上刺激和加大了跨境电子商务活动的运营,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发展。相应地,也增强了我国对外贸易活动及时有效的行政干预能力。

6.3 培养了大量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

只有不断引进相关的专业人才,才能提高企业的发展,确保企业的品质。要实现我国对外贸易模式的转型,就必须要建立起人才培养机制。

6.4 促使了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时评价制度的形成跨境电子商务与对外贸易中商品的信息更新与品牌形象,以及其运行中的安全,都可以对交易时的评价制度产生影响。而评价制度本身将有利于树立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强其可持续发展的实力。同时对交易系统进行实时监测,提高了其可靠性与真实性。

6.5 促进了先进管理技术的运用

为了提高跨境电子商务与对外贸易中商品的市场占有率,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整合其供应链。而充分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优化组合,全面提高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真正将我国的对外贸易模式向纵深化发展和转型。

第2篇

(一)跨境电子商务与传统对外贸易的主要区别。作为一项依托电子信息技术的新兴产业,跨境电子商务在发展理念、业务模式、交易流程、物流方式及结算方式等方面,与传统国际贸易有着明显的区别:一是电子商务交易具有虚拟性和无纸化特征。跨境电子商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的国际贸易流程数字化,订购、交易、支付等整个交易过程都是通过电子信息平台进行的,交易的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二是电子商务交易直接面对消费者,且以快递物流为主。传统贸易是进口企业和出口企业间的交易,而跨境电子商务更多是电商和消费者或消费者与消费者间的交易。正是基于这样的改变,使得跨境电子商务具有单件包裹出境单价低、频率高和落地点分散等特点,一般海关通关规则和要求很难满足这种零散海量报关的需求。三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充当电子商务结算中介。与传统贸易结算方式有很大不同,在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中,境内外交易双方互不见面,第三方支付机构参与其中,架起了交易双方互信共赢的桥梁。

(二)跨境电子商务在外汇管理层面需要界定的问题。正是基于与传统贸易商差异,电子商务在外汇管理政策层面存在三个突出问题需要予以明确界定:一是电子商务交易贸易性质的归属管理问题。从电子商务交易形式上看,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在本质上属于服务贸易范畴,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将其归入GATS规则,按服务贸易分类进行统计和管理。而对于仅仅通过电子商务方式完成定购、签约、交易等,但要通过传统的运输方式将货物运送达购买人的,则将被归入货物贸易范畴,属于GATT规则的管理范畴。由于我国尚未出台《服务贸易外汇管理办法》及跨境电子商务外汇管理法规,导致有关方面对跨境电子商务涉及到的外汇交易归属管理范畴的把握存在模糊。二是跨境电子商务支付机构相关外汇业务资格问题。跨境电子商务及其支付业务借助电子信息技术突破时空限制,将商务交易延伸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使交易资讯和资金链条汇集成大数据平台。交易主体一旦缺乏足够的支付能力或出现信用危机、违规经营、信息泄、露系统故障等问题,则会引发交易主体外汇资金风险。因此,对跨境电子商务及其支付机构进行外汇市场准入管理十分重要与迫切。三是跨境电子商业支付机构外汇管理与监管职责问题。如何对第三方支付机构所提供的跨境外汇收支服务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准确的职能定位,急需外汇管理部门在法规中加以明确,从而使其在制度框架下规范运行。

二、跨境电子商务支付发展给外汇管理带来的挑战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针对传统国际贸易的业务特点而设计的现行贸易外汇管理政策,已经难以适应电子商务在交易形态和支付方式方面给外汇管理带来的新要求、新挑战。

(一)交易的虚拟性和无纸化带来单证审核困难。在跨境电子商务中,双方交易信息和契约要素均以电子形式予以记录和传递,而电子单证很容易被修改而不留任何线索和痕迹,导致传统的单证审核方式难以跟不上新的形势变化。而虚拟特性更为突出的虚拟游戏物品等交易产品,其交易的真实性和可测性则更是难以把握。目前,除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也日益活跃。按照现行外汇管理规定,电子通讯、信息服务、无形资产等服务贸易项下售付汇业务,需要提供主管部门的批件或资质证明。如果按照传统服务贸易那样向外汇指定银行提交贸易纸质单证,则难做到相应配套,同时也无法体现出跨境电子商务的优势,即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高效性和便捷性。

(二)跨境电子商务支付国际收支申报存在困难。一方面,通过电子支付平台,境内外电商的银行账户并不直接发生跨境资金流动,且支付平成实质交易资金清算常需要7至10天,因此由交易主体办理对外收付款申报的规定较难实施。另一方,不同的交易方式下对国际收支申报主体也产生不同的影响。如,购汇支付方式实际购汇人为交易主体,应由交易主体进行国际收支申报,但实施起来较为困难;线下统一购汇支付方式实际购汇人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第三方支付机构为主体进行国际收支申报,但此种申报方式难以体现每笔交易资金实质,增加了外汇审查和监管难度。货物贸易外汇改革后,外汇管理部门通过贸易外汇监测系统,全面采集企业货物进出口和贸易外汇收支逐笔数据,定期比对、评估货物流与资金流总体匹配情况。与传统货物贸易相比,跨境电子商务的物流方式以快递为主,难以取得海关报关单据等合法凭证,同时也难以获得与资金流相匹配的货物流数据,进而增加了外汇监管工作的复杂性和工作量。

(三)银行直接对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进行真实性审核困难。跨境电子商务的无纸化、虚拟性导致外汇管理部门对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真实性、支付资金的合法性难以审核,增大了跨境资金异常流动和反洗钱监管的难度。特别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介入,原本银行了如指掌的交易流程被割裂为难以看出关联的繁杂交易。由于缺乏对交易双方的资讯了解,外汇指定银行无法直接进行贸易真实性审核。如在境外收单业务中,客户的支付指令由支付机构掌握,银行按照支付机构的指令,将资金由客户账户划入人民币备付金账户,通过银行购汇入外汇备付金账户,再将资金由外汇备付金账户汇入目标账户。即便发生在同系统,银行也很难确定各项电子交易的因果关系。

(四)跨境电子商务支付外汇备付金账户管理困难。随着跨境电子商务及支付机构的发展,机构外汇备付金管理问题日益突显,而我国当前对外汇备付金管理没有相关的明确规定。如,外汇备付金是归属经常项目范畴还是资本项目范畴没有明确;外汇备付金账户开立、收支范围、收支数据如何报送没有明确;同一机构本外币备付金是否可以轧差结算等无统一管理标准,易使外汇备付金游离于外汇监管体系外。等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出台相关规定予以解决。

三、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外汇管理政策改进

(一)坚持便利化和防风险相结合,完善跨境电子商务支付机构外汇管理政策。跨境电子商务与其支付机构不但为进出口贸易企业提供了网上交易及支付的便利途径,又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信用中介功能,降低了国内企业进入国际新兴市场的信用风险,有利于加快推进我国贸易便利化进程。但是,在我国对外汇资金跨境流动实行较严格监管的背景下,跨境第三方支付从多个方面突破了现有的监管体系,产生资金流动的新风险。对此,应积极应对,努力平衡严控风险与促进发展的双重需求,在充分肯定跨境第三方支付发展积极意义的同时,出台支持政策和鼓励措施,保障跨境电子商务和支付机构平稳有序发展。同时,加强前沿研究,找准风险点,制定具有针对性、可行性、操作性的监管措施,有效防范跨境电子商务给国家经济安全管理带来的风险。

(二)坚持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鼓励和支持跨境第三方支付行业加快发展。制定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跨境电子商务支付机构加快发展。一方面,允许具有一定规模、风险控制措施完备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由其对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提供结售汇或收结汇服务。积极做好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辅导工作,指导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外汇监管框架内建立健全各项内控制度,并根据第三方支付机构业务开展情况不断进行优化调整,完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为跨境电子支付行业全面推广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坚持以业务监管为基本原则,加强对跨境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根据业务类型所涉及的资金跨境流动方式实行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监管,第三方支付业务范围由小额货物贸易和部分交易价格明确的服务贸易,逐步扩大到大额或价格波动较大的货物和服务贸易。

(三)制定第三方支付业务管理规范,将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收支纳入经常项目。跨境电子商务是将传统的国际贸易流程电子化,改变的仅仅是实现手段而不是内容实质,其交易的主要内容仍为商品和服务。因此,应坚持传统国际贸易管理原则,按照真实性、便利性和均衡管理原则对其进行管理,确保交易的合法合规。应研究制定具体外汇业务管理规定,明确跨境电子支付机构业务办理资格和范围,以及与合作银行之间的职责分工。一是明确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要求。明确其应对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真实性负责,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制度、交易记录保存制度、风险控制制度和内部监督制度。二是明确对合作银行的监管要求。跨境电子商务合作银行应对第三方支付机构代收付环节进行审核,代交易主体对跨境电子支付交易进行逐笔申报。加强对银行和支付机构的非现场核查及现场检查。参照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模式,全面采集第三方支付机构订单、物流数据和国际收支申报逐笔数据,按照交易项目将其分别纳入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外汇监测系统进行管理,进而在此基础上实施总量核查和非现场监管。

第3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函电;跨境电子商务;差别应用

1前言

跨境电子商务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全球化的不断融合下的必然产物。如今,为了压缩成本,较少流通渠道,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行业通过各种各样的电商平台开拓国际市场。目前,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异军突起。其中,中国的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进出口贸易的比例也在持续增长。特别是在跨境电子商务中,中国的B2B业务占有了主导地位。除此之外,B2C也在良好地持续运营。这使我国的对外贸易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这样一个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情况下,既懂得跨境电子商务操作又具备专业英语的复合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就使得跨境人才既要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还要具有跨境电子贸易的专业英语表达能力。为了适应对这类人才的专业语言的运用要求,高职院校在商务英语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中开设了跨境电子商务实用英语这门课程。该课程结合了传统的商务英语函电的模块和语言表达方式和电商专业英语的学习需要,按照跨境电子商务的操作模块设定的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电子商务的应用语言课程。这门课程的内容有着与商务英语函电类似的内容,同时,又有着差别性的语言应用。

2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英语与商务英语函电两门课程基于的业务背景分析

2.1商务英语函电课程是基于传统的国际贸易

商务英语函电课程的教学是根据传统的线下进出口贸易流程的主要环节进行相关内容的信函撰写的,以建立业务关系、资信调查、促销、询盘、报价、发盘与还盘、接受与订货、支付、包装、出运、成交条款、保险、索赔与理赔等为主要撰写内容。这门课程,需要学生遵循一整套完整的业务流程,掌握线下完成国际贸易的具体工作,并学会运用专业的函电术语撰写信函或邮件,以便与国外客户进行业务磋商。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力求与外经贸行业的职业能力要求相一致,与职业标准相衔接。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国际贸易知识作为基础。而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也应以完整的对外贸易流程为依托,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的贸易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并找出解决方案,最终运用函电撰写的形式将自己的想法、解决方案和业务操作与客户进行沟通。

2.2跨境电子商务英语课程是基于新型的跨境电子商务的贸易模式

如今,随着跨境电商行业在世界市场中的迅猛发展,具备较强英语沟通能力的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企业继续的紧缺人才。为了弥补这一行业的人才缺口,许多高职院校新设了电商专业,甚至一些商务英语专业开设了跨境电商方向的课程。其中,以跨境电商贸易为背景的专业英语成了各大高职院校竞相开设的热门课程。甚至一些相关专业的语言教材涵盖了很多电商客服与国外客户进行线上交流的语言学习内容。虽然,与商务英语函电一样,跨境电子商务英语也属于文字描述与交流,但是这门语言课程却是以跨境电子商务为贸易背景,其中包括英文版本的跨境电商平台的介绍,店铺描述,产品推送,平台营销,在线产品信息咨询,跨境平台支付方式,在线磋商,跨境产品包装,以及跨境产品的售后服务。在跨境电商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紧跟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融入大量的行业知识以及核心词汇和常用表达。另外,还应以主要的跨境电商平台为依托,实现实践教学内容的真实性和实战性,从而做到与跨境电商行业工作内容的无缝衔接。

3商务英语函电知识在跨境电商英语中的部分运用

3.1跨境电商英语教学模块与商务英语函电教学模块的重叠相融

跨境电商英语教学模块主要分为跨境电商概述、跨境电商平台介绍、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和售后服务。其中,售中和售后服务主要学习相关岗位客服如何针对各环节的主要问题与客户进行在线沟通。售中客服主要涉及的学习内容有:回复客户的产品信息咨询、指导客户进行在线结算支付、如何进行电商产品的议价、网络销售产品如何包装和表述、跨境发货物流介绍和在线发货的语言表达。商务英语函电是根据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设置的业务环节学习书信撰写的一门课程。其贸易流程主要包括市场调研、建立业务关系和包含询盘、报盘和还盘、订购与合同四个环节在内的业务磋商以及订单的执行和最终的投诉与理赔。业务磋商和投诉理赔所涉及的内容与跨境电商英语教学模块中的售中和售后服务所涉及的内容相通。但在专业知识和售前服务中又存在着天壤之别。

3.2商务英语函电的专业术语及表达的学习成为学生学习跨境电商英语的前序课程

商务英语函电课程是一门传统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在高职学院中,一般是在学生第二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学生们在第一学期学习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之后,开始第二学期函电撰写知识的学习。这也为第四学期开设的跨境电商英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成为跨境英语的专业语言基础课程。函电询盘环节中学习到的产品品名、材质和数量的专业描述和用语表达会运用在跨境英语中的产品咨询环节中。价格优势和特点的函电用语同样也会被电商客服运用到在线推销的广告用语中。关于支付方式,函电主要学习的是线下支付方式,例如,信用证,托收,汇付等的专业术语。而跨境电商中的支付方式既包含新型的线上支付方式,也包含传统的线下支付方式。在包装用语的表达上,在函电中学习到的常用短语“bepackedin/to”也同样会使用于电商产品包装详情的表述上。交付货物和售后中的索赔理赔的常用语在两门课程中也都具有相同的表达方式。这样,具备良好的函电书写基础便成了学习跨境电商英语的关键。

4跨境电商英语与商务英语函电学习的差别之处

4.1跨境电商英语以电商行业的背景知识介绍为前提

商务英语函电是以传统的线下贸易流程为背景的专业语言的学习。而在跨境电商英语则不同。其教学模块的前两个环节中,教师首先应针对跨境电商的英文概述进行讲解,使学生对“B2B”、“B2C”和“C2C”三种贸易方式有清楚的了解。并通过阅读一些相关跨境资讯的英文文章,使学生对跨境行业的现状和发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作为背景知识介绍的另一个方面,教师应对主要的英文版本的跨境电商平台进行介绍,使学生熟悉如何浏览英文电商平台的各个模块,以及各平台进行操作的主要特点和方式。通过对行业的背景介绍,使学生们对跨境电商的基本知识有了初步的掌握,并能接触部分专业电商英语的术语表达。这样,便为接下来的知识学习奠定了一定的专业基础。

4.2跨境电商英语以电商操作为背景的情景教学模式

函电课程往往基于公司与公司之间的进出口事宜、面对面磋商的案例,或展会中洽谈的情景利用书信或邮件进行细节沟通。跨境电商英语的应用主要包含在线客服与客户之间利用即时消息进行沟通,而且不像传统的凭借样品洽谈业务的贸易方式,销售客服和客户是针对平台展示的现货产品进行洽谈。另外,跨境电商英语以国外个人消费者为主要服务对象,也有一些平台是服务于进出口公司之间的网上批发销售的业务操作。因此,它的情景教学模式比起函电的情景模式更为多样化和更具灵活性。

4.3跨境电商英语以大量跨境电商行业的核心词汇和常用表达为主要的专业英语学习

在跨境电商售前服务的模块中,学生们开始进入了正式的实操性较强的电商英语的学习中。网店的成立开启了电商业务的前期准备阶段。电子商务是通过视觉营销将产品推向网络市场,因此,店铺装修与描述是这一模块中首要学习的章节。教师需要根据个人店铺和企业描述的内容差异进行讲解,并详细地将两种店铺的描述进行对比,然后,在此基础上,分别总结店铺的描述重点以及相关的常用表达。例如,企业店铺描述要学习有关经营范围,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和经营地区等内容的专业术语和常用表达。个人店铺则更注重的是店铺装修美化,其描述内容更简洁,在语言内容表达上需要学生掌握产品名称的英文书写,营业时间的规范英文表达,以及如何为了增加客户黏性而用简洁的英语描述客户定制内容。与之不同的是,商务英语函电在公司介绍这一环节的学习中,只包含企业介绍,因此,学生们在学习了函电之后,对跨境电商的企业店铺描述的语言表达便具备了一定的词汇和术语积累,更有利于对电商平台上的企业店铺的英文描述的掌握。接下来,便是产品的学习。在这一环节中,与函电不同的是,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要储备一定量的网络销售的核心词汇。例如,如何设定标题描述中,学生需要学习“CoreWords”“AttributeWords”以及“LongtailWorkds”的正确含义,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三种词汇描述产品的标题,提高产品在网络市场的曝光率。另外,在撰写产品详情的学习之前,学生还应了解“BurstSell”“Flow-increaseProducts”以及“ProfitableProducts”这些网络平台常用的专业词汇。因为,这些词汇在电商与客户沟通时,常常被提及,甚至会将这些专业词汇设置在一些店铺的模块中以吸引客户的浏览量。在跨境电商英语中对支付方式的专业用语的学习中,在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线下国际贸易的支付方式的同时,更加突出线上支付方式的专业用语的学习。例如,常见的线上支付方式有Alipay、Paypa、MoneyBooker、CreditCard等方式。这些支付方式广泛地运用于客户的线上付款。在掌握了这些专业术语的表达之后,学生要根据不同的在线支付的情景模式,学会作为电商平台的客服如何以发送即时消息这种文字表达的形式指导客户完成支付、合并支付以及正确处理支付问题。比起以谈论支付方式为主要内容的商务英语函电,跨境涉及的支付问题则体现了不同的侧重点。在最终的售后环节中,一旦出现了索赔问题,处理方式也与函电课程学习的内容有所差别。跨境电商的解决方式更注重及时性,因此需要售后客服与客户沟通时主要以“证明的提交”“优惠券的使用”“礼品的赠送”等一系列不同于传统的函电中纠纷解决的方式来处理。因此在语言表达上也和函电用语有着较大的差别。

5总结

跨境电子商务是传统的国际贸易发展起来的一种顺应时展和技术进步的新型贸易方式。它属于国际贸易的一种分支形式。因此,在学习跨境电子商务英语的时候,商务英语函电的学习起到了一定基础作用。学生们在具备了函电术语的积累和专业语言的表达掌握之后,对跨境电商英语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但同时,跨境电商毕竟是一种新型的产品结构,它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结合,使得在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时候,教育工作者们需要合理地结合函电的知识,更要将跨境电商专业英语的独特语言和表达进行突出讲解和区分,使学习者们能轻松地掌握这两门专业语言的差别应用。

参考文献:

[1]罗恩•霍尔特,尼克•桑普森.国际商业书信[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王群,卢传胜,沙鹏飞.跨境电商专业英语[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7.

[3]房玉靖.商务英语函电[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王琼.跨境电商实用英语[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第4篇

关键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随着互联网向着更高速和更便捷的迈进和电子商务迅猛发展,作为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的结合体,近两年跨境电子商务成为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新形态的突出代表,“跨境电商”成为新的外贸突破口,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约2万亿元,2013年突破3.1万亿,2014年达3.75万亿元,2015年冲破5万亿元,预测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将达到6.5万亿元,年增速将超30%。中国的跨境电商平台超过5000家,进入的企业超过20万家,随之,对于跨境电子商务外贸人才的要求和需求量都大幅提升。目前,中职教育行业乃至全国都还没有出现专门的跨境电商专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主要还是以国际商务和电子商务专业为主。那么,到底跨境电商行业需要怎样的人才?跨境电商背景下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在哪?怎样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以适合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要求?

一、跨境电商行业的从业者应具备的五大基本技能

1.国际贸易基本技能

跨境电子商务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交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即传统国际贸易的电子化和网络化,从根本业务属性上来说,它仍是国际贸易的范畴,所以国际贸易的基本技能依然是跨境电商人才必须具备的业务能力:能熟练运用外语与客户进行沟通洽谈;能回复相关业务来往信函;能进行国际贸易流程的跟进:物流、保险、报关、报检、结算;能熟悉国际贸易中所涉及的法律、条约和惯例等。

2.电子商务基本技能

跨境电子商务利用的是互联网搭建的网络平台进行业务往来,从业务媒介手段来说它又属于电子商务的范畴,所以跨境电子人才又必须是具备电子商务基本技能的:熟悉三大电子商务模式,能进行网点装修,客户开发,产品,网络推广,订单处理。

3.计算机操作技能

作为跨境电子商务媒介的是计算机和网络平台,这要求我们的从业者在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外,还要更深入地掌握和运用好这个媒介和平台,所以对于网页设计开发软件、P.S软件、数据统计软件等也要能够灵活使用。

4.市场营销技能

跨境电商人才应该是具有市场营销的基本技能,会进行市场的调研,客户的需求分析,能运用SWOT制定营销策略等。

5.专业的素养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相比,它的复杂性、困难性、风险性就体现在它面对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有着不同的语言,风俗,文化,思维方式也不同,这要求我们的跨境电商人才是具有更高的职业素养,能适当沟通,灵活应变,并能够进行积极的团队合作。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中职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在跨境电子商务行业是有立足之地的,企业欢迎中职具有相关外贸背景的学生进入该行业中来。我们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除了专业的电子商务能力有所欠缺以外,其他的职业能力与素养是非常符合跨境电商行业的要求,只要再进行电子商务方面的针对性训练,他们就能迅速适应岗位的要求。相对于更高学历的同专业人才来说,我们的中职毕业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定位;对于薪酬和待遇方面较为合理和踏实,这些都是中职外贸专业学生成为跨境电商行业“抢手货“的原因。另外,广东作为跨境电商第一省,交易额占全国七成左右,从业人员数百万人,这就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了巨大的就业前景和机会。

目前,我们的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教学主要是以讲授传统的国际贸易知识为主,缺少电子商务的相关内容,英语教学中主要由基础英语和传统的函电写作作为专业英语学习,这种传统的教学知识构成在面对跨境电商操作时,往往出现不够用或者不适用的情况。

二、跨境电商下的国际贸易模式与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存在的不同

1.它改变了传统国际贸易模式下的交往方式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中,双方当事人往往通过电话,传真,信函,交易会,展览会进行业务交流,通过面谈促成合作,在跨境电商模式中,买卖双方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乃至整个交易流程都可以通过网络平成;传统国际贸易的客户是公司企业,在跨境电商模式中,客户既有企业客户,也有个人客户,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和操作流程对于这些个人购买者而言并不大适用;在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中企业往往需要有专业的跟单员和单证员处理银行,商检,税务,运输,保险,报关等等,在跨境电商中,这些都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平成,既节约了人力,又提高了效率。

2.它改变了传统国际贸易模式下的交易数量和频率的限制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多是企业,往往以大额数量成交,合同周期长,交易频率低;而跨境电商主要以零售为主,多数直接面对的是个人购买者,普遍是金额小,数量小的交易,故而交易频率高。

3.它改变了传统国际贸易模式下的物流方式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中,由于大规模的成交数量,物流往往采用集装箱海运的形式;在跨境电商背景下,由于成交的往往是种类繁杂数量小的商品,而集装箱海运一般都有最低的装箱数量要求,例如必须满一个整柜(20尺)才能出运,这时我们跨境电商的物流运输方式就不适用这种传统贸易物流方式了,目前跨境电商物流方式主要包括:国际小包和国际快递、B2C外贸企业联盟集货、B2C外贸企业自身集货、第三方物流模式和海外仓储。

4.它改变了传统国际贸易模式下的支付方式

在传统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托收等方式适用和解决了成交金额大以及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第三方信用保证和支持的需要。在跨境电商的支付中,成交金额不大且交易频繁的情况下,传统的支付方式就不大适用了,一来信用证等这些支付方式成本比较高;二来很多个人购买者缺乏这些相关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所以目前目前许多中国跨境电商的商家在进行海外销售的时候,往往使用中国的支付宝或者欧美企业的支付平台如PayPal、CD、WorldFirst、Payoneer等。

三、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跨境电商行业的人才要求,对中职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学进行适时的改革和调整

1.整合相关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

整合国际贸易、商务英语、市场营销等专业核心课程,结合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应具备的各项能力素质,首先必不可少的是增设电子商务课程和完善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等课程,总体来说,根据跨境电商人才要求划分以下五大教学模块。

2.引进企业教师,进行行业化教学

跨境电商的教学需要大量实战经验,如果拘泥于理论知识,无法深入到工作中,学生就无法真正学以致用,所以实践是重中之重。如果教师没有实际的企业工作经验,或者进出口贸易实践经验,就不能更好地为学校领航。所以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中,除了传统课程的教学,还需要引进大量有实践经验的企业教师,担任实践指导老师,充实教学团队的力量,向学生传授如何与外贸客户沟通技巧,国内外电商平台实际应用的操作经验,行业最新的发展动向,需求人才的最新技能等,打破以往教师念课本的上课模式,真正立足于行业需求,利用社会,服务社会。

3.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进行项目化教学

在跨境电商背景下,依托企业经验资源和学校设备场地,企业和学校双方通过共建校内订单班,外贸电商孵化基地,外贸业务承包小组,校外学生实习基地等,减少枯燥的理论知识教导,增加大量的实践课程与操作练习,不光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电子商务各项技能的掌握和熟练程度。这种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既能解决学校教学项目经验的不足,也为企业直接培养了能直接一线操作的人才,达到双方共赢的局面。

互联网的高速更新应用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促进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在这种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要求我们中职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以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结合学校资源,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跨境电商人才。在教学中通过整合专业课程,将企业老师引进课程,进行实战性教学;建设孵化基地和外包小组等,培养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和专业素养。在这片新兴的商务领域中,立足技能,面向企业实际需求,我们中职外贸专业学生定能崭露头角,拥有一片天地。

参考文献:

[1]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

[2]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14.

[3]产业升级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核心能力培养策略[J].当代职业教育,2015,9.

第5篇

关键词: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政策;广州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7.020

1广州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传统外贸的转型升级,在国家政策引导下,跨境电子商务取得了迅猛发展。2014年我国跨境网络零售交易额达4492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跨境电商进易额1290亿元,同比增长60%,跨境电商出易额3202亿元,同比增长40%。自2013年9月广州获批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试点城市以来,广州市各级政府部门积极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广州市财政从2013年起连续5年每年投入5亿元扶持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发展,其中安排专项资金3320万元用于广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2014年广州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口总额达到13.1亿元,2015年1-10月,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65.4亿元(含直购进口),同比增长9.2倍,规模在全国试点城市中位列第一。全市开展跨境电商业务企业777家,其中电商企业630家、物流企业112家、支付企业35家。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的建成或在建跨境电商园区(不含电子商务园区)11个,已有超500家企业进驻。

广州市跨境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除得益于传统外贸产业优势外,还得益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项跨境电子商务政策红利。以下从政府宏观规划、质检政策、通关政策、税收政策四个方面,对广州跨境电子商务相关政策做出解读和浅析。

2广州市跨境电子商务政策浅析

2.1政府宏观规划政策

2014年8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市电子商务与移动互联网集聚区总体规划布局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中指出在南沙港区(龙穴)规划建设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2015年2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工作方案的通知》,广州市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功能优化方案,东部片区的广州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要加快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广州保税区积极申报建设“跨境电商集中区”,加快区内跨境电子商务及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支持跨境电子商务以人民币计价结算。位于南部片区的广州南沙港保税港区要发挥海港优势,以港口和口岸服务为建设重点,大力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2015年9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2020)的通知》,将互联网+跨境贸易列为重点任务,指出要大力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加快建设集保税展示、物流、交易、服务于一体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跨境电子商务离岸数据中心。2016年3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指出要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主要措施有:加快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分类建设海港型和空港型跨境电子商务集中监管园区;鼓励支持跨境电子商务企业通过规范的“海外仓”等模式,融入境外零售体系,健全进出口商品供应链管理;大力推进监管体系、通关流程、检验检疫流程、金融服务、财税政策等服务创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2016年4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完善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壮大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仓和境外营销体系,促进我省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和支撑服务体系融合发展”。政府的这些宏观规划政策,为广州市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的布局、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的启动、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政策指导和规划,为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各项政策的指导下,广州市2014年重点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开展B2C一般贸易出口、B2C保税进出口、B2B一般贸易进出口业务,启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分两批认定46家试点企业,包括平台企业、物流及综合服务企业、支付企业和仓储企业,基本涵盖了跨境电商产业全链条。广州市共有广州保税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广州保税物流园区、广州南沙保税港区和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5个经国家批准设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规划总面积18.84平方公里,是国内拥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类型最丰富、功能最齐全的地区之一。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优势,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广州保税区和南沙保税港区成为广州跨境电商产业的主要集聚区,跨境电商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叠加,极大发挥和丰富了广州保税物流体系的政策优势和内涵。目前广州已经开通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保税进口、直邮进口三类业务,流程已基本成熟,保税出口业务也进行了试点。

2.2质检政策

2015年11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和商品备案管理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公告,明确了跨境电商经营主体及其进出口商品的备案相关事宜,《规范》指出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应当向检验检疫机构提供经营主体备案信息,跨境电子商务商品首次上架销售前,应该向检验检疫机构提供商品的备案信息。《规范》提出了一地备案、全国共享的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和商品备案信息管理模式。即同一经营主体在备案地以外的检验检疫机构辖区从事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及销售同一种跨境电商产品的,无需再次备案。此外,还对禁止以跨境电子商务形式进境的商品种类做了规定,要求企业签订质量诚信经营承诺书。

这项《规范》的出台,使得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从产品生产,上架到销售环节都有了明确的质量管理依据,解决了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出现品质问题时无法追溯的制度缺陷。一地备案、全国共享的管理模式提高了经营主体和商品备案效率,避免了重复备案,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能够约束企业保证质量、诚信经营,使得消费者权益得到切实的保护。

2.3通关政策

广州市跨境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海关总署对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政策的一系列改革。

2014年1月29日,海关总署2014年第12号公告,第12号公告是海关总署的最早关于跨境电子商务的公告,增列的海关监管方式代码“9610”,全称“跨境电子商务”,简称“电子商务”,适用于境内个人或电子商务企业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现交易,并采用“清单核放、汇总申报”模式办理通关手续的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口商品(通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监管场所一线的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口商品除外)。这标志着跨境电子商务列入海关监管,开始了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方式的阳光化路程。此后,海关总署开始着手建立全国统一的跨境电子商务通关管理系统,并于2014年7月1日率先在东莞上线运行。该系统依托电子口岸平台,实现了与电商、物流、支付企业和平台的高效对接,通过“清单核放、汇总申报”的方式,实现便捷通关和有效监管,便利电商企业办理出口退税、结汇手续,提高通关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

2014年7月29日,海关总署2014年第56号公告,第56号公告的重点内容是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监管。公告要求电子商务企业提交《货物清单》,个人提交《物品清单》,采取“清单核放”方式办理电子商务进出境物品报关手续,海关监管场所经营人,要向海关办理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备案手续,跨境电商企业报关前要先在海关注册登记,对进出境货物、物品信息进行海关备案,提交订单、支付、物流等信息。海关监管场所经营人要建立电子仓储管理系统,将系统数据与海关联网对接,并于每月10日前向海关传送上月进出海关监管场所的电子商务货物、物品清单和明细单等数据。第56号公告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及产品的进出境提供了更具有操作性的监管方法,也为跨境电子商务通关管理系统的在全国范围内的应用提供了政策支持。

2014年8月1日,海关总署2014年第57号公告,增列海关监管方式代码“1210”,全称“保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简称“保税电商”。适用于境内个人或电子商务企业在经海关认可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跨境交易,并通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监管场所进出的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境商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与境内区外(场所外)之间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交易的零售进出口商品不适用该监管方式)。“1210”监管方式用于进口时仅限经批准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口试点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第57号公告是对12号公告的补充,“9610”监管方式将通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监管场所一线的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口商品除外,“1210”则正好补充了这一点,57号公告使得跨境电子商务贸易进出口监管方式更加完善,扩展了跨境电子商务的业务范围。

2016年4月7日,海关总署2016年第26号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口商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对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现零售进出口商品交易进行监管,提出了参与跨境电子商务业务企业的管理办法,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及出口商品通关中的具体申报要求,通关单据,税收征管方式,物流监控方法及退货管理,这些管理的实现均依托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服务平台来完成向海关传输交易、支付、物流等电子信息。该项公告的实施,也同时宣告了2014年第56号公告的废止,使得跨境电子商务的监管完成了从“清单核放”到通关服务平台监管方式的转变,是跨境电子商务在监管方式上的创新,极大提高了监管的范围和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口商品的通关效率,促进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2016年6月广州海关2016年6号关于全面启用“跨境电子商务进口统一信息化系统”的通告,要求在广州海关开展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业务(含网购保税和直购进口)的企业于6月30日前完成统一版系统切换工作。

海关对跨境电子商务一系列监管代码的增列,从制度上保证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与传统贸易相比更强调时效性,海关通关服务平台的建设、启用和实施也使得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更具效率。

2.4税收政策

2016年3月,财政部、海关总署及国家税务总局了《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通知》[2016]18号,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B2C进口税收做了规定。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按照货物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购买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的个人作为纳税义务人,实际交易价格(包括货物零售价格、运费和保险费)作为完税价格,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企业或物流企业可作为代收代缴义务人。征税商品适用于所有通过与海关联网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交易,能够实现交易、支付、物流电子信息“三单”比对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和未通过与海关联网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交易,但能够统一提供交易、支付、物流等电子信息并承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进境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的单次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000元,个人年度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0000元。在限值以内进口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关税税率暂设为0%;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取消免征税额,暂按法定应纳税额的70%征收。超过单次限值、累加后超过个人年度限值的单次交易,以及完税价格超^2000元限值的单个不可分割商品,均按照一般贸易方式全额征税。

2016年4月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等十一部门2016年第40号关于公布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的公告,紧接着十三部门又在同月联合了2016年第47号公告,公布了第二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前后两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的公布,为落实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提供了依据。

广州市跨境电子商务能够取得迅速的发展,与国家、地方等各级部门的政策部署是分不开的,地方政府合理的区域规划布局,持续的资金投入,高效的平台建设,省市的政策联动是促进广州市跨境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重要政策因素,其他地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政策可以在结合本地实际的情况下参照广州的政策经验进行制定和实施。

参考文献

[1]刘蕾.广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发展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19).

[2]高桥峰.探究广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发展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6,(12).

[3]郭耀,徐明福.广东经济年鉴[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15.

[4]陈建华.广州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第6篇

一、基于跨境电商的农产品贸易发展特点

(一)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迅速

近年来,中国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eBay、亚马逊、阿里巴巴、敦煌网、兰亭集势等跨境电商平台相继发力,农产品跨境交易量显著增长。2013年起,进口农产品(跨境生鲜交易等)又成为新的跨境电商热点,淘宝天猫、京东商城、我买网、1号店、“我要跨境购”相继开通海外农产品贸易频道,2014年上海自贸区也开通了“跨境通”、“报税店.COM”两个农产品跨境电商平台,农产品入境交易量同比快速增长。据阿里巴巴平台数据显示,2013年农产品入境交易同比增长近61%,而 “1号店”2013年就已引进了全球近70个国家的2万种商品,进口量非常大。另据美国食品工业协会预测,到2018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食品消费国,届时中国内地进口食品市场规模将高达4800亿元人民币,这也势必进一步促进中国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二)参与主体更多元化,信息沟通更顺畅

互联网+时代,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的参与者不仅有外贸企业、工厂,还有品牌商家、小微企业、个体商户和直接消费者,参与主体日趋多元化。同时,各类农产品贸易信息在跨境电商平台与全球企业和消费者及时公开与共享,不受地域与时间限制,通过平台互动,国际卖家及时掌握不同地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多样性需求,通过跨境电商网上预售等手段,还可有计划地安排农产品生产与跨境交易,而国际买家通过平台可以方便地接触到更多国家和地区提供的多样性、高品质农产品,选择面更广,选择也更多了。同时,通过对相关农产品的质量、价格、服务等信息进行在线对比,农产品跨境交易的针对性和效率都提高了。2015年11月,国际性大型农产品垂直电商平台“全求吃”上线运行,其致力于“互联网+农业”的创新发展,围绕农业全产业链,搭建国内外农产品食品流通大平台,将实现农业全产业链数据互联互通和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均衡供应。

(三)农产品贸易呈现小批量、多批次的特点

跨境电商平台的信息畅通、商品丰富且更新及时、交易便捷等优势,促使小额批发或零售的跨境电商农产品交易激增。据阿里研究院统计,2013年,其电商平台上农产品出、入境交易同比分别增长了81%和61%。而2014年,其零售平台上经营农产品的卖家数量已达75万个,与此对应,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也再创新高,2014年阿里平成农产品销售额达483亿元,较上年增长70%。正是由于跨境农产品贸易“小额、多频”的特点,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有利于其及时周转资金,控制风险,适时调整营销策略;而对于个人消费者来说,不仅可以满足其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小额的农产品跨境交易风险较小,更乐于尝。

(四)多元化新兴国家市场进一步拓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农产品贸易的产品信息与服务信息在全球市场广泛扩散,再伴随着亚马逊、EBAY、PAYPAL在全球新兴市场的开拓和快速发展,导致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跨境零售交易机会增多。与此同时,跨境电商企业及服务企业不断向农产品跨境营销、通关商检、物流、支付等产业链其他环节延伸,有机整合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等多方资源,促进了农产品贸易的一体化服务。尤其是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中流通环节的减少,使产业链和生态系统服务链条的完善,国内外买卖双方更加便捷、及时地沟通与交易,使得农产品贸易进入市场的壁垒降低了,农产品的贸易市场更进一步多元化,促进了多边贸易的发展和新兴市场的开拓,包括东南亚、俄罗斯、巴西、印度、土耳其、南非新兴国家市场不断涌现,使得原有以欧美市场为主的农产品贸易格局开始松动,这也将有效降低单一市场的竞争压力,不断拓展市场空间。

二、跨境电商促进了农产品贸易的转型升级

(一)促进农产品贸易方式转型

与传统农产品贸易方式对比而言,农产品跨境电商通过B2B,B2C,甚至C2C之间的直接交易,有效减少了交易环节,削弱了贸易中间商、商的作用,有效降低了中间成本,使消费者能收获质优价廉的国际农产品,同时也加速了交易的时间,农产品贸易的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例如,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以前品尝新鲜的国外水果和海鲜产品是一件非常奢侈,也比较麻烦的事情。可是现在,随着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农产品跨境交易日益频繁,通过天猫“喵鲜生”、京东商城生鲜频道等多个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消费者可以直接采购来自韩国、澳大利亚、泰国、美国、智利、丹麦等世界各国的农副产品。同时,借助亚马逊、阿里巴巴、敦煌网、兰亭集势等跨境电商平台,越来越多的中国农产品直销海外市场。

(二)促进农产品贸易服务升级

农产品跨境电商涉及的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等更加频繁、琐碎,呈辐射状,这就需要进一步整合供应链服务,加强专业外贸服务转型升级,能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包括营销推广、海外建仓、通关、物流配送、退税、金融等一站式服务,才有利于提升农产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和风险应对机制。例如,除了阿里巴巴、环球资源、中国制造等几大外贸电商巨头服务业务不断转型升级之外,一些大型外贸公司、企业也纷纷试水进行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口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如由山东省最大的省级外贸公司整合改制而成的新华锦集团搭建的“锦贸通”综合服务平台,就建立起出口信用保险集约平台、融资担保平台、海外追账平台等国际贸易服务12大子平台系统,为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了包括农产品跨境贸易在内的更加完善的的服务环节。

(三)促进农产品贸易渠道多元化

传统农产品贸易主要基于大型农产品企业或外贸公司的大额“集装箱”式交易模式,而农产品跨境电商以“小批量、多批次”交易模式为主,面向的群体更加多元化,不再局限于企业、进出口商之间,还面向批发商、连锁店或个人消费者等。跨境电子商务使得农产品小额批发和零售贸易显著发展,产品需求更加多样化,贸易频率显著提升,进一步促进了农产品贸易模式的转型升级,除B2B外,M2C、B2C、C2C、F2B2C、O2O等各种模式竞相推出,基于此,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渠道更趋多元化,出现了不断创新的电子商务运营平台,如自营式电商平台、跨境电商平台、综合服务商平台、垂直电商平台等。

(四)促进农产品贸易的品牌消费

传统农产品贸易国际化营销渠道相对较少,营销推广成本高、时间长,而随着三网融合+物联网的发展,企业可以利用跨境电商的各类数据(如:评价信息等),对更好地迎合消费群体的多样性需求,从而实现精准营销。目前,“三品一标”产品正成为农产品电商的主角,其规范有序发展有利于促进跨境电商农产品品牌建设,如“褚橙”“柳桃”和“潘苹果”这些农产品通过打造品牌集中推广,在电商领域已取得了突破。可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移动端),企业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都可以直接获取企业相关信息、农产品信息,这就为企业提升知名度、推广农产品品牌提供了便利,更有利于实现农产品的国际化品牌营销。如农业产品电商(广州果无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凭借“一村一品一故事”的营销策略,将“石湖一点红红薯”品牌特色原生态农产品在电商平台进行推广 ,取得了巨大成功。

三、基于跨境电商发展农产品贸易的制约因素

(一)出入境流程冗杂,(冷链)物流跟不上

农产品跨境电商,尤其是跨境生鲜电商,由于其产品特性、保质期等问题,对物流的要求相对较高,冷链配套、交货的及时准确、供应链的衔接顺畅,都直接关系到交易的成败。然而,目前,国内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跨境冷链运输技术落后,第三、第四方跨境物流配送服务滞后,都造成了跨境农产品的损耗率加大,再加上跨境贸易流程冗杂,进出口通关报检手续多,生鲜等农产品运输、储存、损耗等成本增加,进而导致交易成本上升。另一方面,由于跨境电商涉及不同国家间的政策差异,物流周期长,投递时效不稳定,收货时间波动等问题,都影响到跨境电商农产品的品质,也使得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二)跨境电商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质量认证不健全

中国农产品跨境电商的产业链不健全,农产品基地建设滞后,农产品质量安全性不高,农残指标,激素残留等不安全因素不易控制,容易受到国际上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阻碍。而且,跨境电商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规范管理欠缺,农产品协调机制不顺畅,目前,国内农产品卫生标准国际化水平低,基于跨境电商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认证体系尚不健全,此外,跨境电商农产品检验检测手段落后,质量监控体系仍不完善,且大部分跨境电商企业还未涉及农产品品牌化建设阶段,这些行业性难题已成为制约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信息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薄弱

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是基于互联网领域开展国际贸易的活动,由于其市场存在虚拟性和开放性,交易主体的信息存在较大的不对称性,就使得贸易过程容易产生一些失信行为和欺诈行为,而跨境电子商务的国际性特点,势必存在各国对于跨境电商管理体制、监管机制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不一致性和差异,从而导致跨境电商农产品交易的风险加大,虚假信息、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侵犯知识产品、售后服务缺失等问题频现。同时,当前中国信用体系建设较薄弱,信用管理滞后,农产品跨境电商交易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对于跨境电商信用安全也缺乏相应的法律保证和监管机制,评价体系不完善、信用匮乏使得交易过程中消费者的交易隐私和交易主体的利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从而影响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税收征管、退税问题

基于跨境电商的农产品贸易,订单具有“小、频、快”的特点,大部分农产品以国际小包、国际快递直邮方式进行交易,没有走正规的报关报检流程,也无法纳入海关监管统计,因而较难适用于传统国际贸易的退税、征税规则,而目前,政府对于跨境电商小额贸易是否要征税,如何征税,采用何种方式征税及退(免)税问题,依然在探索当中,具体的退税、征税的细则还没有出台,这就导致当前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退税、征税处于两难的境地,长远来看不利于农产品贸易跨境电商的长远发展。

(五)缺乏农产品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得既懂农产品贸易又懂电子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短缺。农产品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是应掌握农产品行业情况、了解国外市场(产品偏好、消费习惯、交易方式等)、具备电商知识和技术、国际结算、国际贸易政策和管理能力等的创新型人才。而目前,中国跨境电商方面的专业培训机构数量少,且体制不成熟,人才培养、输出滞后,导致跨境电商行业人才供不应求。同时,面对跨境业务激增导致的人才缺口,市场和教育部门快速响应机制不够灵活,人才供给乏力,导致许多涉足农产品跨境电商的企业开始想方设法地吸引优秀跨境电商人才,有的甚至挖同行墙角,对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也阻碍了农产品跨境电商的进一步发展。

四、促进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借助平台和数据解决农产品跨境电商的信用问题

由于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的国际性和网络虚拟性等特点,交易环境复杂,监管难度大,网络欺诈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因此,一方面,要通过建立信用公共服务平台,健全信用信息披露制度,促进信用信息公开与共享,减少农产品跨境交易信息不对称、交易不透明等现象。另一方面,应推进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主体的实名制认证和信用评级,通过大数据的积累解决信用问题包括对于平台上农产品质量的投诉信息,不合格产品和不诚信买卖方及时予以网络公示;对于恶意侵权,经营行为严重违规违法的跨境电商,应采取线上线下配合,并联合政府部门对其进行司法处理。

(二)利用跨境农产品贸易电商平台,倒逼农产品质量提升

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落后,给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应积极配合,加快制定和完善适应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的质量和检验检疫标准,并通过跨境电商平台的大数据及云计算追踪农产品原产地和品质,以及通过评级和曝光等监控跨境电商农产品交易情况。这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农产品跨境电商的风险抵御能力,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另一方面,通过倒逼机制,提升跨境电商农产品的质量,从而使国内外消费者通过互联网享用到高品质放心的农产品,进而促进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三)改善农产品跨境电商的物流服务水平

要加快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应加强农产品跨境物流的一体化建设,统筹安排国内外仓储、配送、服务中心,提高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程度。通过高效的信息资源整合(快速发货、海外仓储、配送中心服务,海外退换货服务),可以有效提升农产品跨境物流竞争力。同时,对农产品跨境物流配送服务模式进行创新和再造,探索跨境物流新模式,降低其费用,提前抢占农产品跨境电商物流服务的先机,建立和推广“海外仓”模式与配送服务网络。另外,提升海关对进出口农产品的监管能力,通过保税物流港区建设、无纸化通关、卡口智能核放等模式创新,提高通关服务水平和效率,从而确保了农产品跨境物流的效率和质量。

(四)创新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的税收征管与权益保护机制

随着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逐渐暴露出税收征、管、退和结汇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针对跨境电商贸易中交易、流通、支付等方面的特点,政府应积极探索、创新有别于传统农产品贸易的税收法规及海关政策,尤其是应便利农产品跨境电商企业网上办理征、缴、退、补税等手续, 以加快企业资金周转效率;同时,通过减轻跨境电商农产品的税负,扶持与跨境电商平台相关联的农产品实体店和外贸企业,为了解决退税难得问题,可以允许跨境农产品在保税中心集散,并按商品实际交易性质进行监管。通过深化海关、保税仓库联网核查,加强海关与税务部门的数据交换,实现对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的出口退税联网管理,提高退税效率。另外,针对农产品跨境电商中涉及的知识产权、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政府还应积极修订和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和保障,并针对相关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从而促进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规范、高效发展。

(五)重视农产品跨境电商的人才培养

近年来,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市场人才配备机制来不及调整,造成人才供给短缺,这需要政府、高校、农业企业多方的共同协作完善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高校需要加强对大学生跨境电商创业指导和技能培训,从而实现与包括农业在内的产业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政府也应鼓励人才培训市场,积极开展农业跨境电商人才的培训项目。在这方面杭州作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率先进行了尝试, 2015年7月,杭州成立首个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基地,直接面向社会,培训既懂外贸又懂技术的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这有助于进一步破解制约跨境电商人才短缺的难题。

参考文献:

[1]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及政府监管问题研究――以小额跨境网购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14(9):3-17.

[2]崔艳红.跨境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出口成本下降的路径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5 (9):36-38.

第7篇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平台;模式设计

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言,传统的对外经济贸易已不再适应新的经济发展环境,而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平台的建立不仅促进了经济贸易的发展,也使我国的经济贸易往来逐渐成为世界性跨国贸易中的一份子。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呈现增长的趋势,并已成为促进我国国际贸易进步的中坚力量,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在我国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具有不断发展的优势,相关规定表明国家的相关部门对于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平台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跨境电子商务贸易不仅能够改善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形式,也在逐渐降低我国传统的跨境贸易方式下的成本,从而参与到国际竞争的行列。进行跨境贸易的电子商务平台建构的同时,能够促进关于外贸交易的多边流转,为企业进入外贸竞争的行列提供更多的机会。

1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平台现状

2012年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总额已超过美国,成为当时全球经济贸易规模最大的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进步,经济发展的方式也只有创新发展,不能在经济发展中采取以往的经济模式,国际经济发展的步伐从来不会停滞不前,贸易的形式必须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大环境,以国际化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本国经济的发展策略进行调整,我国经济贸易总额中跨境电子贸易的份额在不断上升。电子商务的进步得益于电子商务贸易平台的发展,国内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促进了电子商务平台的创新,而电子商务平台也成为商务贸易的重点创新的对象。跨境贸易的发展繁荣,并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使我国对跨境贸易发展越来越重视。我国跨境贸易将跨境平台建设作为国家相关部门的重点内容,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以及已有的外贸电子商务平台的基础上,国家对各省的跨境贸易平台的建设给予大力支持,鼓励具有跨境贸易优势地位的省市进行具有自我特色的跨境贸易平台的建设。沿海城市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以及经济发展的开阔性将自身的优势不断进行跨境贸易优势的平台的转化,在解决跨境贸易中通关费时长、成本高以及处理繁琐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跨境贸易中遇到的问题,将这些问题进行集中化的处理,将所有的缺点在新的平台建设过程中进行优化。跨境贸易自从在我们国家起步以来就在逐渐发展壮大,而在对相关的缺点进行处理和平台优化的过程中产生一系列具有特点的综合性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不断涌现、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将电子商务的跨境贸易进行综合对比,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系列的发展产业链也促进了相关产业模式的壮大。相关的跨境贸易平台将成熟的交易系统发展成为商业模式,形成具有特点能够完成固定交易的平台模式。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平台的模式首先是传统的跨境大宗交易模式,在传统的跨境交易模式中平台服务就是境内外的外贸企业在网络上进行销售贸易的平台,提供相关的供应商和采购商的各种信息使双方进行了解促进交易的完成。供应商能够在自己商品的特点基础上寻找相应的采购商进行商品的出售,而采购商则可以在平台优势的基础上将自身需要的产品进行对比选择能够满足自身需要的商品。通过平台的沟通,买卖双方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网络上的沟通,这样就促进了双方跨境贸易的进行,并能够通过网络平台提高贸易的效率。其次是综合门类的跨境的小型批发零售的平台模式,进行跨境的小型批发零售平台模式将中国企业或者个体卖家的商品在平台上进行网络在线交易,将处于不同国家的商品通过交易平台而免除相关的跨境费用的一种交易模式,跨境贸易平台本身并不需要参与商品的交易环节,只需要为交易的双方提供可跨境沟通的平台。这些平台可以收取买卖双方的交易佣金进行平台的维护费用和盈利。另外跨境交易平台还有独立性的跨境小额批发零售平台,在交易过程中平台自己进行相关的海内外跨境贸易将目标商品进行买断,并只在自己的平台进行交易将商品进行海外的销售,通过国内加工进行商品的加工,直接销售给海外消费者的跨境贸易模式,而平台所转去的利润就是将商品进行购买加工和销售出去的差价。最后的平台模式为专业性的第三方服务平台,从平台的名字就可以明白平台是为跨境贸易提供相关的服务信息为主的,专业性的第三方服务平台能够为交易提供相关的贸易支付平台以及物流客服和相关的咨询服务等内容,以此来帮助企业的跨境贸易的顺利完成,平台的收入主要依靠于平台提供的贸易服务。

2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模式的应用

传统的国际贸易总是将贸易的各方面复杂化,这是因为贸易所处的传统的经济发展环境,而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已经依赖于科技的进步而快速发展,在科技发展的情况下,贸易已成为快捷有效的交易,而跨境贸易在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随着跨境贸易的发展不断增长,各国在跨境贸易方面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强,从而促进了相关的跨境贸易平台的产生,不同的环境下结合各自的特点而产生的跨境贸易平台,使跨境贸易平台在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的时候却不能够顺利进行,当前经济水平的发展是多方面的进步,而对于跨境贸易平台而言其相关的企业的发展也极为重要,但是这些产业往往是包含着各个方面的内容和不同的产品生产的企业,将这些产业进行有效的整合促进平台贸易进行有序进行是促进跨境贸易平台进行产业链整合的重要发展,跨境贸易平台的产业链的把控难度大也一直是跨境贸易平台缺失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不仅在产业链中物流和售后等没有保证,甚至是企业商品的生产质量和进度等都不是平台可以直接进行控制的,因此能够进行平台的产业链中的各个方面的综合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促进产业链的进步可以使平台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进行模式的整合和创新,在整合产业链的过程中将其中的缺陷进行对症下药采取相关政策,在产品方面平台可以结合自身的运营系统对产品的需要进行预测,从而进行产品的存储,甚至可以进行提前备货,这样可以加强平台对产品的质量以及数量有所保证,也可以提高对产品成本的把控力度。跨境贸易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而跨境贸易平台也在不断的增加,随着各个省市对跨境贸易的发展,在不断对跨境贸易的电子商务平台模式进行发掘和创新。不仅从事外贸的企业进行跨境贸易平台的建设,一些传统的企业在进行经济贸易的过程中也开始将企业产品进行外销,因此由于各个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总是会出现相似的情况而不断导致跨境贸易出现竞争激烈的局面,当前跨境贸易产品的货源以及商品的相似性程度较高的特点都会导致跨境贸易平台建设的拥堵,影响平台的个性化发展。而海外商品本地制造等模式也使竞争不仅是跨境之间的竞争,也存在于本地的制造商们之间的竞争。能够将跨境贸易平台进行服务贸易的升级和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服务,逐渐进行海外产品和本地制造商的信息服务,提高消费者的本国消费,促进制造业的发展,也为跨境贸易平台的差异化发展提供竞争渠道,促进平台不断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对自身不断创新。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平台模式要在合理的法律范围内进行发展,在产品知识产权方面进行细化了解,跨境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业务形态,而在跨国贸易中具有各个国家多边贸易的特点,因此跨国贸易中会涉及多个国家的法律和相关的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将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尽量控制在合法的范围内,从平台的建设开始就要由相关的法律制度进行约束,只有确保平台发展的合法化才能够保证跨境贸易的顺利进行,也可以在跨境贸易中赢得其他国家的信任和消费者的青睐。

3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平台模式设计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力度的加大和贸易范围的不断扩大,跨境贸易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平台的建构过程中也出现平台模式相似的局面,许多平台开始进行自我的平台创新,在相关的方面不断进行个性化的建设,在形似性极高的跨国贸易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市场竞争和国际化贸易发展的需要,而物流和客户方需要进行创新已开始成为竞争的开阔点。跨国贸易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将产品进行统一运输到国内,再进行统一的邮发,可以节省物流的成本以及由平台直接确保商品的质量和数量。许多企业在进行跨国贸易的过程中开通了保税模式能够缩短商品的配送时间。在进行跨国电子商务贸易平台创新的过程中进行保税模式和直邮模式的创新是促进智能化发展以及在客户大数据的操作中进行客户体验服务的重要方式。当前经济的发展使跨国贸易的平台模式必须在经济发展的环境中进行创新才能适应当前消费者的需要,只有进行创新才能够逐渐脱颖而出,逐渐发展的平台模式使跨国贸易竞争不断激烈,进行平台创新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跨国电子商务的平台模式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发展,建设出适合本地区或者本企业自身产品的平台模式才会使跨国贸易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并在创新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索,将平台的潜在优势以及独具的特点进行不断扩展和创新。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将大数据应用到平台中进行两者优势的整合,促进产品的数据化管理以及客户的数据化服务。

4结语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将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促进贸易的发展结合起来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必然做法,将跨国电子商务进行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作为能够适应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和消费者需要的重要前提。但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加深,建设跨国贸易平台促进自身的优势发展,发挥产品优势。平台优势的建设需要对涉及的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完善,这就要求在建设初期就要对平台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法律法规。在平台稳步发展的过程中对平台进行优化处理。只有加大平台的管理力度和平台的创新建设,使平台不断适应新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才能够在平台的创新和完善中促进企业跨国贸易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阿布都热合曼•阿布都艾尼,妮鲁帕尔•艾山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小额跨境电子商务新模式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06).

[2]娜.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平台模式探讨[J].中国流通经济,2015(08).

[3]殷明.我国中小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应用和发展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

第8篇

自2009 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项目启动以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已经发展至第五个年头。于此同时,2005 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已累计升值超过30%,2014 年3 月15 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的浮动波幅,已扩大至2%。外向型企业通过发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规避日益扩大的汇率风险已成为了趋势。2013 年9 月末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为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各项优惠措施的出台对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基于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发展的现状,结合制约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的几点因素,从外向型企业业务层面,探讨上海自贸区辐射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的路径优化。

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现状

(一)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的事件描述

自2009 年4 月8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五个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扩大与发展的政策层出不穷,尤其是上海自贸区的成立,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表1 对跨境人民币结算概括了推动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的重大事件。

(二)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发展的数据描述

2012年取消试点企业当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达2.94 万亿人民币,较2011年增长41%,2013年进一步增加至4.63 万亿元,同比增长57%。上海自贸区成立后的2013年第四季度和2014 年第一季度,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尤其迅速,2014 年第一季度,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已达1.65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4.36%,占同期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率达27.95%(如图1所示)。

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以加工贸易、订单生产为主的跨境贸易业务模式

我国的外向型企业,开展跨境贸易业务的主要模式依然为加工贸易和订单生产。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 年加工贸易额比率仍然占到全年进出口总额的32.6%。加工贸易主要参与产业链的低端非核心环节,主要是生产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技术含量低,服装、纺织、机电零部件等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产品仍是我国跨境贸易的主要产品。在加工贸易业务开展过程中,具有核心技术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大量依赖进口,料件本地采购比率偏低。企业采购料件主要用外币来计算,生产产品出口也需要用外币来计算,极大得限制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

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则更多是通过承接外贸公司的海外订单或规模型企业的外发订单,间接、被动地参与跨境贸易,从而不具备自主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条件。

(二)出口竞争力较低、普遍缺乏议价能力

商务部2010 年和2011 年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平均利润率进行测算的结果为1.77%和1.44%。2013 年6 月商务部对1000 余家出口企业进行了调查,其中26.8%的企业出现出口亏损,其余企业的出口平均利润率不足3%,这显示出我国出口产品的整体竞争力较低,反映在我国出口企业普遍不掌握核心技术、缺乏优势品牌、产能相对过剩等方面,以至于我国出口企业在跨境贸易谈判中,缺乏议价能力,从而在计价货币的选择上不可能占据主导权。

(三)清算方式有限、结算成本高

对于接受人民币的境外企业而言,跨境贸易人民币资金的清算方式十分有限:一是通过境外人民币业务清算行清算。目前只在香港、新加坡和台湾设有跨境贸易人民币清算行。以中银香港清算为例,由于人民币是经清算银行与央行间的发放及回笼机制供给,并且设有上限,所以进行人民币清算时会根据结算金额额外收取1%-3%的结算费用,从而扩大了企业的结算成本。二是通过境外银行开立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的境内商业银行进行清算,会增加结算环节,使得结算方式更加复杂,增大了结算风险,同时也会发生高额的结算费用。

(四)出口退税时限较长、影响资金周转

出口退税是外向型企业的重要利润来源。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不再经过收付汇、总量核查等原本由外汇管理局控制的环节,意味着申报出口退税手续相对简化。但由于实际业务要求,企业可将出口的人民币收入存放境外,这给结算企业带来了涉税违规的便利,涉税风险也会随之增加。因此税务机关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出口货物退税采取单独申报的方式,在审核、审批程序上相对就要严格,从而使得企业出口退税时限延迟。一般来说,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则至少需要5 个月,大大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

(五)缺乏投资回流渠道、影响境外企业持有人民币积极性

长期以来跨境人民币结算呈现出支付金额大于收入金额的趋势。2011 年之前收付比低于1:5,人民币单向流动趋势十分明显,2012 年至今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扩大,收付比有所上升,但收付失衡的情况仍然存在,使得境外人民币资金池规模持续扩大,境外人民币利率长期远低于境内人民币利率,主要原因在于境外人民币的流通渠道不畅、回流机制不健全。目前,仅有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相对成熟,由于境外缺乏人民币的投资渠道、人民币资金的回流渠道(如双向借款)受到种种限制,从而影响境外企业持有人民币以及接受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积极性。

三、借助上海自贸区优化

拓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几种路径

第一,对接上海自贸区的优惠政策、提升出口竞争力和议价能力。上海自贸区的优惠政策包括区内企业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加工制造产品享受免缴增值税;境外投资企业投资收益享受分期缴纳所得税;境内外人员区内可自由兑换人民币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能够起到吸引境内外高端技能人才和高端企业的作用。我国外向型企业可在上海自贸区内设立产品研发中心,或与区内的外贸、信息、金融、科研企业合作,加快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速度;外向型企业还可通过逐步掌握产品制造的核心科技、打造优势品牌,从而提升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和对外议价能力,有利于推动在跨境贸易中以人民币来计价。

第二,借助上海自贸区的清算途径,降低结算成本。上海自贸区内,以央行直接作为清算行,市场规模远大于香港,通过上海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清算能够提高清算效率,减小在途资金的同时降低清算风险。同时,现阶段还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提供了一些便利的优惠政策:一是通过区内银行(包括外资银行)可直接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二是可通过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和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业务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三是通过区内支付机构可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业务。在区内注册的我国企业可通过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和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业务在简化了结算流程、提高结算效率;小微型企业通过自贸区内支付机构,则可以大大降低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门槛。

第三,利用上海自贸区的通关便利,提高出口退税效率。由于上海自贸区实行境内关外政策,采用“先入区、后报关”的新型海关监管模式,入区货物凭借出口报送单和增值税发票即可直接办理出口退税手续,不必等到货物离境内时办理,有效加快了出口货物退税速度。另外,通过上海洋山港中转出口的货物,可享受启运港退税政策,如以武汉为启运地经洋山港出口的货物,以往必须在货物到达洋山港并实际离境后办理退税手续,启运港退税政策实施后,则可在武汉放行后办理退税,退税时间可以有效缩短10-15 天。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企业,可以利用上海自贸区的通关便利优势,选择经上海自贸区中转出口的途径,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出口退税效率,以规避由于采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延缓了出口退税,从而导致影响资金周转的不利因素。

第四,依托上海自贸区的境外人民币回流渠道、为境外人民币“寻找出路”。一方面、上海自贸区内,允许区内金融机构和企业从境外借用人民币资金用于区内生产经营、区内项目建设、境外项目建设等,这为境外人民币提供了有效的回流途径。另一方面、人民币资金池业务提供了人民币跨境双向借款途径,有助于企业更充分、灵活地运用境内外人民币资金,实现集团内人民币资金的优化配置,减少外部借款,提高资金回报。对于在上海自贸区内有投资项目的规模型企业,和受到上海自贸区优惠政策辐射的集团企业,可利用依托上海自贸区所提供的境外人民币回流渠道,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境外人民币融资相结合,即可提高境外企业接受人民币的积极性,又可融得相对低利率的境外人民币资金,提高自身的资金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 跨境人民币业务白皮书.2013.7.

[2]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简化跨境人民币业务流程和完善有关政策的通知.2013.12.

[3]中国人民银行. 关于上海市支付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的实施意见. 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