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14 16:35:0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常用审计方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软基、比选、处理
某项目存在较大片区软基,软基以淤泥及淤泥质粉质粘土为主,为工程地质条件不稳定区。
软土分布一览表
1.设计标准
(1)基准期及允许工后沉降
软基是否需要处理和处理的技术标准均有规范要求。标准愈高,费用愈高。根据规范的要求并结合国内已建成项目的经验,采用项目完工后在其使用年限内(15年) 所发生的沉降量―工后沉降控制,对于一般区域工后沉降 ≤30cm,重要区域后5~7H(H为台后填土高度,以m计) 范围内的工后沉降 ≤10cm,其它涵洞、通道等构造物处的工后沉降 ≤10cm。。这个标准符合规范的要求,将差异沉降限制在适当范围内,不至于对堆场的纵横向产生过大影响。“工后”起于处理区域完工,直到项目的设计年限为止。
(2)稳定验算的安全系数
稳定性计算包括边坡和地基的稳定性验算,稳定验算的安全系数采用圆弧滑动面法,将地基的固结作用考虑在内(有效固结应力法、指标采用快剪与固结快剪指标) 以K>1.2控制。地基强度是以上一级填土下引起的增长来计算下一级填土的稳定性。
(3)沉降计算
① 本次软基设计是采用计算机程序进行的。
② 由于工程地质情况较复杂,软土分布不均匀,计算时采用的压缩层厚度是以沉降量为标准:ΔS≤0.015ΣΔSi。
③ 对于地基沉降来说,地基的主固结沉降是总沉降的主要部分,根据规范和已建项目的经验,本次地基的总沉降采用沉降系数m与主固结沉降Sc计算:S=mSc,m的取值范围为1.1~1.4,本工程一般取值为m=1.2。填土高时用上限,填土低时用下限。地基的总沉降量包括三部分:S=Sd+Sc+Ss,Sd―瞬时沉降,Sc--主固结沉降,Ss―次固结沉降。
④ 主固结沉降:采用(分层总和法) e-p曲线计算主固结沉降。并采用Es法进行验证比较。
(4)加载速率
由于项目区分布有大量的鱼塘,其下部土体长期处于饱水状态下,土体含水量高、承载力低,因此加载速率必须严格控制,并通过施工观测,随时调整加载速率。本项目软基施工(填土+预压) 的总时间按360天(12个月) 控制,填筑期一般不超过6个月,以争取较长的预压期。
(5)预压期
考虑到施工工期的要求,在满足容许工后沉降及稳定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较长的预压期。实际施工工期安排,高压旋喷桩的预压时间一般不少于3个月,袋装砂井的预压时间一般不少于6个月。
(6)预压高度
在满足容许工后沉降及稳定的前提下,结合当地土源的具体情况及软土性质和地基处理方法主要有欠载预压、等载预压和超载预压,本项目主要采用等载预压及超载预压,预压分类:
① 欠载预压:填土至堆场顶面标高+沉降土方增量的填土预压方法。
② 等载预压:当量荷载填土高度+顶面标高+沉降土方增量的填土预压方法。
③ 超载预压:当量荷载填土高度+顶面标高+超填高度+沉降土方增量的填土预压方法。
2、软土基础的方案比选
软土地基的处理目的为解决抗滑稳定和沉降问题。通过采用处理措施,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增加抗滑稳定性,同时加速地基在施工期间的沉降,减小工后沉降。软土地基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在确保安全、经济、实用的前提下,软土地基处理方式将视软土分布情况(范围、埋深、厚度等) 、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情况、排水条件等进行确定。当前成熟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预压排水固结法,二是复合地基法(如粉喷桩、预应力管桩等) 。
预压排水固结法与复合地基法的比较,从下表可见,复合地基法处理软弱地基,效果好,见效快,但造价高。一般用于控制总体工期的项目。预压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弱地基,效果好,造价低,但需要的施工工期长。
在收集广东省及国内软基处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实际工期问题,软基处理方案拟定如下:
① 对直接出露地表的薄层软土(小于3m) ,采用清淤换填方法进行处理。
② 对于软土深度大于3m,排水条件好且非邻近构造物的部位采用袋装砂井排水固结处理。对重要部位以及周围有房屋的施工段采用高压旋喷桩处理,以减少施工对邻居房屋的影响。
3、软土基础的设计要点
(1) 袋装砂井设计
袋装砂井直径采用7cm,间距根据工程区段计算情况确定,一般为1.0~1.5m,砂井长度由沉降计算结果确定,原则上全部穿透软土层,并打入持力层≥1.0m。
(2)高压旋喷桩
软土深度为3~20m区段,根据稳定及沉降设计的要求,设计水泥深层搅拌桩桩径采用60cm,桩距采用1.5~2.0m,桩位在平面上呈等边三角形布置。
水泥采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每立方米被搅拌土体中水泥掺量约630kg,桩身设计28d无侧限设计抗压强度≥3.5MPa,单桩设计承载力≥125Kn,水泥深层搅拌桩进入下伏层1.0m。
(3)过渡段
为减少不同软基处理方式之间的工后沉降差异,不同软基处理方式之间设置过渡段,过渡段纵、横向上桩间距采用渐变方式。
结语
通过本工程实例,说明了常用的深层地基加固方法的优缺点,如何针对具体工程情况如何进行比选,达到技能经济上合理,也能满足施工工期的要求,对相关工程的设计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晓谋 .基础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一、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的标准
根据我国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的内容与性质,其评价标准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法律法规是审计人员开展审计评价工作的主要依据,我国环保法律法规多种多样,包括行政措施、条例、管理办法、命令、决定等等。同时,也包括由各省市人大制定的地方环境法规及由各个地区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政府环保规章。
二是专业技术标准。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与传统审计工作是不同的,不使用计算、盘点等方法,而是需要应用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审核。其绩效审计依据多是预测性的数据,是一种需要经过计算才能够得出的数据。
三是计划与行业标准。政府环境绩效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活动时,需要对比审计对象与行业标准,并以此来判断绩效情况,这样就能够帮助上级部门获取最准确的信息。其中,很多项目的评价需要遵循国际惯例与国际标准,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四是部门预算与计划。审计人员在评价政府环境绩效时,需要将部门制定的定额、预算、经营目标、合同纳入评价标准之中。当然,这些预算与计划并非强制性的,而是部门努力的目标。此外,还要参考合同。用合同标准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信誉度,这样才能够保障审计工作的全面性。
二、不断改进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方法
近年来,我国的环境急剧恶化,多个省市出现的严重雾霾也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加强环保工作刻不容缓。政府在环保工作中肩负着十分重大的责任,因此,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工作也是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的主要方向,而审计方法的选择则直接影响审计的成果。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方法还存在一些不足。这就对政府环境绩效审核作用的正常发挥带来了不良影响,为了保障审计工作的成效,必须选择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法。
(一)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的一般方法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也属于绩效考核工作的范畴,因此,也能够适当借鉴常规的审计方法。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需要使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对数据与信息进行核算。这一般会用到以下几种方法:
1.实验法。实验法是审计工作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即根据审计目标将其分为控制组与试验组两组,对试验组采取相应的干扰方式,再对两组的审计工作进行评价,从而得出准确的审计结果。
2.面谈法。面谈法就是通过面谈的方式获取到数据与信息的一种方法。面谈法的形式很多,审计人员可以根据审计过程中情况的变化选择适宜的方法。
3.抽样调查与案例分析法。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工作中包含着很多数据与信息,因此,必须要使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审计人员需要将抽样数据与案例进行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
4.文件检查法。文件检查法是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的基础,这些文件包括执行人记录、受益人记录与决策文件等。
5.调查法。调查法就是从系统中收集信息的一种审计方式,常用的方式包括问卷调查与面谈法两种。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审计人员可以使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如互联网、邮件、电话等。
(二)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的特殊方法
与一般的审计工作相比,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工作又有一些特殊性。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审计对象的特点与审计工作的要求选择相应的数据分析法。一般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目标导向法。目标导向法是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工作中常用的方法,即对审计事项进行分析,将其分解为多层、多个目标,再根据相应的标准与方法提出建议的一种审计模式。采取目标导向法可以有效提高审计工作的计划性与实践性,促进环境绩效审计工作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使用该种方法能够通过各个目标之间的关系将实践审计与理论审计有机结合。因此,也受到了广大审计人员的欢迎。目标导向法的实施需要遵循几个步骤:第一,明确审计目标,对目标进行科学的分解,在分解时要考虑到每一个审计目标的可行性;其次,在分解完成之后,确定审计方法,看开展什么样的实践活动可以达到相应的目标;第三,开展目标检查,即遵照相关的规定对分解的目标进行详细的检查,分析其中的差距,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整改意见。
2.分析性复核法。分析性复核法即分析性程度,是获取审计依据的一种常用审计方式,需要对不同信息的有效性进行深入分析与对比。将分析性复核法应用在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工作中能够获取准确的证据支持,但是该种证据多为间接证据,在应用时需要与审计阶段的变化情况有机结合。具体应用方式如下:审计准备阶段,审计人员需要应用分析性复核法对被审计单位财务资料、非财务资料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再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印证,确定好被审计范围的结构情况,划定重点区域,以此为基础进行审计,降低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的风险。审计工作的实施阶段,审计人员需要严格遵照审计工作的要求收集相关的证据,做好调查与测试工作,加强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完善审计方案;在审计方案确定之后,扩大测试,根据审计证据的风险程度以及质量水平实施测试程序,保证审计结果的可靠性,从而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效益性与真实性进行合理评估。在以上程序完成之后,需要对审计证据的质量进行分析,若发现报表存在错误风险,审计人员就要及时反映,并适当扩大取证范围,获取更加科学的证据支持。审计报告阶段,审计人员需要深入分析财务报告以及工作底稿的情况,对审计成果进行检验,评价实施阶段的证据是否正确无误,分析工作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其他的异常情况。
该种方法在运用过程中,要考虑彼此间各方面的差异,并把这些差异作为审计的基础。某些工程具有非常相似的施工图设计,然而在基础、现场实际条件,还有其他相关领域却存在差异。站在审计工作的角度,应将该种审计方法运用到这些有差异的部分。某些建筑工程在设计方面大体相同,然而在建筑面积方面却相差较大,此时,应该按照建筑面积的比例,对建筑工程的各分项工程进行工程量的对比。由于它们具有几乎相同的比例点,所以,可根据这一点,利用对比的方法,完成对建筑面积的造价以及分项工程量的审计。
2重点抽查审计法
重点审计法常用于那些工程量大、造价高且结构复杂的建筑工程。使用重点抽查审计法时,要特别关注经监理工程师签证,发生工程变更的部分;要特别关注基础性的工程以及隐蔽性的工程;要特别关注应用新工艺、新材料的部分;要特别关注施工双方进行独立协调之后有补增的工程项目。该种审计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建筑工程造价审计方法。[4]
3筛选审计法
建筑工程在面积与高度方面有区别,分项工程的各个方面却较为相似,包括工程量、造价以及用工量等。在进行工程造价审计时,可对之前审计过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将之分为工程量、造价以及工程量等几个独立的基本值表。同时,还应该在此表中对建筑标准的适用范围进行科学的确定。该种审计方法较为简单,可快速掌握,适用于快速审计,大多用于住宅工程的审计,还有那些不能进行全面审计的建筑工程。
4全面审计法
在建筑工程领域,按照施工次序或者根据预算定额编制过程对全部项目进行分别审计,就是所谓的全面审计法。全面审计法的展开过程,与审查次序,还有制定施工图预算的相关步骤几乎相同。该方法可以实现对全部工程项目的详细审计,在审计结果方面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具有较高的审计水平。缺点是,一般情况下,审计人员的工作量较大。因此,常用于工程量较小、工艺相对简单、造价编制水平不高以及技术力量较为薄弱的造价单位。
5分组计算审计法
分组计算审计法,将工程项目按照彼此之间的关联性划分为若干组别,然后根据需要对同一个组中的各个分项工程量展开审计工作,还能够把计算基础相同又或者类似的工程量有机联系起来,然后再对本组中剩下的分项工程量进行研究。该种审计方法速度快、效率高,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造价的审计。[5]
6标准图审计法
一.行政事业财务管理概论:行政事业财务管理的特点、主要任务和基本原则;实施行政事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确立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原则。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定员定额的概念、制定及管理;单位预算的编制、审批及执行程序;财政拨款和事业收入的管理;行政事业单位支出及具体项目的管理。
三.国有资产和负债管理:国有资产的概念和分类;事业基金、固定基金和专用基金的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负债的概念及管理要求;应缴财政预算资金和应缴财政专户资金的管理。
四.财务清算和财务报告:财务清算的原因和分类;清算财产的估价和变现;财务清偿和剩余财产分配。行政单位财务报表的主要内容及编制方法;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的主要内容及编制方法;年度财务决算的编制和审批。
五.财务分析:财务分析的作用、要求和形式;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及盈利能力分析;财务报表分析的应用;杜邦分析体系;我国国有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部分公司财务管理
一.财务估价:货币的时间价值及计算;债券的概念、价值及必要报酬率;股票的概念及价值计算;风险和报酬;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
二.投资管理:投资项目评价的基本方法;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估计;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投资项目的风险处置
三.流动资产管理:现金管理的目标及最佳现金持有量;应收帐款及信用政策的制定;存货经济订货量的基本模型及扩展。
四.筹资管理:资金需求量的预测;筹资的渠道和方式;股票筹资与债券筹资的比较;短期负债筹资的主要形式;营运资金政策的选择。
五.股利政策:利润的构成与分配;股利分配政策的类型;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的比较;目标利润规划。
第三部分审计
一.基本概念:审计的概念和种类;审计的职能和目标;审计的方法和程序;审计业务约定书与审计范围;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职业规范和审计责任。
二.内部控制及其测试与评价:内部控制的目标与要素;内部控制测试;内部控制评价;管理建议书。
三.企业会计报表审计:企业会计报表审计准则;企业主要会计报表的审计;流动资产审计;长期投资审计;固定资产审计;无形和递延资产审计;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审计;所有者权益审计;收入、费用及利润审计。
四.审计报告:审计报告的基本类型;审计报告准则;审计报告的编制;期后事项;特殊目的审计。
五.内部审计:适当的审计程序;舞弊的发现;舞弊调查。
第四部分统计基础
一.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集中趋势的测度;算术平均值、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级差、平均差、方差和标准差。
二.概率和概率分布:概率的基本概念及计算;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三种常用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正态分布。
一、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及内容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应该是查找各个阶段管理的缺失部分、薄弱环节、衔接部位。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事前环节重点是预防,主要是通过对前期各项工作的审计进行查漏补缺,消除效益流失的隐患;事中环节主要是控制,要在工程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对人工、物料及其他费用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损失浪费问题,实现造价控制目标;事后环节重点是评价,要通过项目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的对比、分析,对其经济效益情况作出评价。
1.前期调研论证阶段的审计重点应放在所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上。审计中要注意分析项目调研程序是否科学;调研内容是否全面;调研结论依据是否充分;专家意见是否独立、客观,反对意见是否得到重视;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是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通过对项目要素进行认真的、全面的调查和详细的测算分析,经过多方案的比较论证后提出的;具体论述项目是否具备经济上的必要性、合理性、现实性;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财务上的盈利性、合法性;环境及建设上的可行性;项目建议书是否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拟建项目的各要素是否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测算分析是否符合实际情况等等。
2.项目设计阶段的审计这一环节关注的重点是:工程建设理由及条件;工程选址及建设规模;工程主要内容及投资形式;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及社会效益等内容是否在工程设计方案中充分说明。是否满足设备的选型、征地、投资控制、编制施工图设计的需要。施工图设计是施工建设的依据,它需要满足建筑材料的选用,设备的安装和非标准件的制作,满足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施工方面的需要。
3.招投标阶段的审计在招标、投标、签定施工合同整个过程中,审计人员既不参与招标的管理也不参与标书的鉴定。招标或招标部门应为审计部门设立监督席对招标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在评标结束后,向全体投标人员发表审计意见,使审计人员既能处在第三方的监督位置,又能保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既能做到事中审计,又能做到在合同签定前监督改正存在的问题,减少事后审计的被动性。
4.签定合同阶段效益审计的重点是工程用主要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质量要求和不超投标报价。在同质同价的条件下,择优选择供货厂家,按照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在签定承包合同的同时,应将施工现场的固体废弃物、扬尘、噪声、污水等污染物的治理写入合同附加条款。签定合同时合同协议书、中标通知书、投标书及其附件、通用条款、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图纸、工程量清单、工程报价单或预算书、双方有关工程的商洽、变更等书面协议或文件视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5.开工准备阶段的审计这一环节,审计关注的重点是资金到位的情况;现场管理制度的健全性;是否按照工程建设管理办理了城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及质量监督等手续;是否依据工程设计做好土地征购、拆迁、搞好“四通一平”工作;是否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或措施;各项准备(备料、施工队伍进场等)工作是否充分;是否具备开工建设条件等。
6.工程建设阶段的审计主要应该抓好以下3个方面的重点工作:第一,材料方面。审计人员应监督建设单位并派员根据要求进行市场调研以确定材料价格,排除施工单位故意抬高材料价格,增加工程造价的可能。第二,在设计变更方面。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施工图施工,不突破投标报价,对任何一方提出的工程设计变更,应从申报制度上严格控制。第三,在施工组织设计方面。施工组织设计要从全局出发,抓重点、抓难点,抓紧关键环节与薄弱环节,确保施工的连续性、节奏性、均衡性。
7.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审计重点是完工程度和工程质量的审查核实。审计中要注意:(1)工程竣工验收是否符合有关条件,验收是否严格按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执行;(2)有无因设计不合理,工程不能发挥效益的问题;(3)工程设备内在质量是否存在问题;(4)有无完整的技术挡案和施工管理资料,是否签定了工程保修合同。
8.工程结算阶段的审计重点是核实工程造价,避免高估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下面的工程结算六步审查法在实践中可经常用到:第一步,工程量审查。对工程量审查,一要看是否按定额规定的计算规则执行。二要结合施工图纸看有无多计、重计、漏计工程量。三要看工程量中执行的系数是否确切、恰当;第二步,定额套用审查。一是审查预算选用的定额子目所包含的施工内容与该工程各分步项的施工内容是否一致,也就是对施工要求的情况。二是审查定额允许换算子目及换算方法是否合理,从而确定有无高套、错套、重套定额的现象。三是审核材料价格是否符合当时市场行情,是否符合本企业内部制定的价格及合同规定的价格;第四步,费用计算程序和取费标准审查。一查所套用定额与费用是否配套,二查施工企业的资质、级别、所施工的工程类别与工程费用规定的级别、类别是否相符,从而确定有无低级高套、虚增取费项目、重复计费、随意提高计费基数等情况;第五步,工程预算书计算结果的审查。主要是复算预结算书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有无人为错算、多算的情况;第六步,深入施工现场,核对设计图纸及隐蔽记录单所记录的尺寸,有无错记工程量的情况,核对施工操作程序是否与定额相一致。
9.工程运营阶段的审计项目投入运营后效益审计关注的重点是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也就是所谓的达标性审计。在内部控制测试的基础上,确定项目部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要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业绩环节,关注企业及项目部的经营风险。一个好的项目,有了一定的投入,不一定就能产生好的效益。由于管理不善、作业组织不科学、机械设备及施工临时设施布局不合理,都可能影响这个项目效益的发挥。因此,工程项目运营效益审计就是通过对完工投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数据与实际数据的对比分析和项目效果的实际验证,确定项目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主要效益是否实现。要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未实现预期目标的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采用应对措施,改善经营管理以减少经济损失。同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的新项目决策提供建议,促使工程投资决策更科学合理,从而提高决策、管理和建设水平。
二、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通常采用的方法
1.审查复核法。就是对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和审计人员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运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与经验,在核实其提供的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一致性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断、验证、计算,通过审计人员理性的分析与复核作出具有证明力的审计结论。
2.对比分析法。根据一定的标准,将预算数或计划数与实际数从定量的方面进行对照比较,分析其异同。在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中对比分析法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始终,在审计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比分析法中常用的方法是比率法,可通过百分比、绝对比、相对比等,视具体情况作出一种或几种的选择进行比较与求证以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真实性。同时,在选用对比分析时,要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选用最合适的对比方式,然后才能运用分析方法实施具体分析。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纵向对比、横向对比、计划与实际对比、整体与部分对比及综合对比。
3.观察法。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的工程项目的实地察看。观察是审计人员利用其视觉功能检查行为结果和实物资产存在的状况,通过“眼见为实”取得第一手审计资料作为审计证据来证实审计事项,是工程审计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审计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工程量的落实需要到现场去观察、丈量、测算,然后再与工程结算书比较,从而发现有无虚列工程量的问题。
4.计算法。是审计人员对工程项目的各项数据进行验算或者另行计算。审计人员的目的在于验证被审计单位的计算结果的正确性;验证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决算资料的正确性。当计算结果与被审计单位的记录不一致时,审计人员一般应再次验证计算过程。必要时,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部门人员进行沟通,沟通不一致时,应以审计人员的计算结果为准。
5.追踪法。就是按照资金的流程实施审计,通过对资金流转的各个环节的追踪,检查是否存在资金流转过程中的“跑、冒、滴、漏”问题,确保建设资金合法、有效的使用。追踪资金流向审计法在审计实践中具有明显的审计效果,资金流转的每一个环节都在审计人员的可控制范围内。在具体的审计业务中审计人员应采取抽样的方式确定样本,完成样本审计的流程过程以期获取舞弊存在的证据,从而决定是否放弃或扩大审计样本。
关键词:计算机审计;通用性原理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21-5998-02
The Computer Audi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enerality Discussion
SHI Zhen-qian, XIE Jian-guo, LIANG Ming
(Sanhui Digit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Hangzhou 310053,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mputer audit and audit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are discussed, the general principle of computer audit and on this basis, discusses the computer audit practice activities.
Key words: computer audit; General principle
计算机审计目前是很多行业都在使用的一种审计方式,随着电子计算机业的发展,计算机在各个行业的活动也日趋明显。计算机审计师根据各个行业法规,采用了方法来进行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也不下五种,所以本文去繁就简,对计算机审计的几种常用方法进行分析,然后归纳出原理。
1 计算机审计的一般方法
因为方法很多,所以这里只介绍三种常用的。
1) 观察法。是审计人员深入基层行业单位或计算机中心机房现场实际观察业务操作程序,以核实规章制度贯彻落实情况的一种审计方法。
2) 顺查法。它是按照记帐程序,从原始凭证开始到帐表输出为止依次进行检查核对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按照业务发生的实际流程、记帐程序顺序地仔细进行核对,便于检查错误。在各个行业计算机会计、资金、融资、管理临柜应用系统中,这种方法是一种日常使用的普遍方法。
3) 详查法。就是对所有的凭证、帐表及记帐过程进行详细、全面稽查的方法。一般对重点项目或业务量小的单位,或已出现严重问题的单位审计时采用这种方法。
2 计算机审计通用性原理
2.1 计算机审计的基础
查账时审计工作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其中查账法又直接取证法和非直接取证法,其中非直接取证法又包括括抽查法、逆查法、顺查法、详查法四种,顺查法。顺查法是指按照会计审核程序,即从原始的凭证开始到输出顺序地进行审查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概念清楚明了并且较为简单,操作过程也不易发生错误,所以结果也比较可靠,顺查法相比于其他一些取证法,更能够反映出“会计”的整个操作过程和方法;但是由于顺查法是在手工环境下操作的,所以耗费的时间也比较多,当业务量较大时,难以满足要求,这一缺点使得这一方法的使用受到限制,然而,笔者认为,如若将计算机与之相结合,将这种方法放在计算机的环境下使用,解决了手工环境下速度跟不上的问题,也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的优势,因此计算机与计算机会计相对应的一个结合点可以说是模拟会计系统的“计算”过程,同时这也是计算机审计所必须解决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2.2 计算机审计的系统特性
计算机会计系统若是必须提供家算计审计系统所需要的数据,有人认为需要对计算机会计系统进行大的修改,但是笔者认为,原有的计算机会计系统完全可以满足计算机审计所需的要求。这是因为,会计软件日常工作的主要步骤为:录入记账凭证、审计记账凭证、记账、结账、生成各种帐表。其中结账时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因为结账环节需要对前面各个以记账的凭证进行结账,即对账户文件中所保存的各个账户的借贷方的交易额和余额进行汇总。此外,结账的时间点还有其特殊的意义,因为,结账后产生的会计数据如是地反映了再这一期间的经济活动,结账后也不允许有修改。因此计算机审计系统所需要处理的数据是计算机会计系统结账后的数据。在实现会计系统与审计系统之间的数据直接转换时,应该保持少的或者不影响会计核算系统自身的功能,因此我们可以考虑,我们可以讲一个数据转换模块挂接在会计系统中的结账功能上,当结账结束时自动执行转换审计专用数据统所需要处理的数据是计算机会计系统结账后的数据。在实现会计系统与审计系统之间的数据直接转换时,应该保持少的或者不影响会计核算系统自身的功能,因此我们可以考虑,我们可以讲一个数据转换模块挂接在会计系统中的结账功能上,当结账结束时自动执行转换审计专用数据。
2.3 计算机审计系统的通用性的描述
综上所述,会计系统本身具有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特点也为计算机审计系统的通用性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计算机审计系统应该能够使用与不同的行业与项目采用不同的审计方法,以及审计力度进行自由调控。在重构核算过程的设想实现之后,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来缩小就地审计与报送审计之间所存在的审计质量的差距。一旦拥有并掌握了这个审计用的数据平台,我们就可以着手于开发具有审计工作特点的软件,用以辅助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
3 计算机审计的实践
3.1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审计
在会计电算化的前提下,审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审计时运用的是测试数据技术,用以确定其各项功能是否可行,测试数据技术是指运行审计程序时向被审单位的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输入相关数据,并将计算机处理所得的结果与已存在的结果进行比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审计人员运用电算化系统来处理相关的数据,这种方法可以测出计算机程序里所存在的特别控制;2) 从已经处理过的业务或是审计人员所涉及的模拟业务中择出部分业务,运用电算化系统处理所咋出的业务,得出结果后,并与已经设定的结果进行对比,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检验该审计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是否起作用;3) 将测试数据运贯穿于整个测试程序中,并将测试业务归入对应的虚拟单位,这个操作可以用来确定电算化程序的有效性;4) 审计工作者二次处理以前的业务,以检查被审计的程序是否被篡改。但是这种方法只能用于已处理过的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而不能一开始就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审计。
3.2 审计会计数据
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受到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正确性的影响,所以会计数据的审计尤为重要,因为会计数据的审计直接决定着审计结论的得出。实践经验表明,通过以下方法,可以达到有效审计的目的:1) 直接使用电算化系统。电算化系统功能强大,内置模块涵盖了经济活动的多个方面,可以进行银行对账,也可以做数据统计。2) 间接使用电算化系统。因为电算化系统的数据库大多基于SQLSever或Access平台,审计工作者可以利用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为审计工作服务。3) 采用其它方式。用来辅助审计的软件,其安装调试到应用过程有一个时间周期,在这个周期之内,辅助工作者可以根据工作经验,采取灵活的工作方式,进行审计工作。
综上所述,一个能为审计工作带来切实便捷,辅助审计工作者完成大量繁琐工作的审计系统,不仅应当简单易于操作,运算稳定准确,而且应当普遍适用于各行各业。这样的审计系统,才能够适应信息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才能够为经济活动的智能化和无纸化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 于繁华.浅议计算机审计数据表分析方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5).
[2] 何晓楠.计算机审计对审计信息化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0(5).
[3] 陶春阳.计算机审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M].现代商业,2009(4).
瑞典效益审计的对象和内容
瑞典国家审计中效益审计的对象是指整个政府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单位、国有和基金会,以及政府控制系统等有关活动和管理情况;审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有关部门履行职责时利用资源的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估,针对其中存在的提出改进建议,促进更好地实现既定目标,改善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审计的内容涉及与政府部门履行职责时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有关的所有方面。
对经济性的判断意味着对所的资源形成意见,其核心就是在所处的和条件下,资源的采购、维持和应用是否经济,所选的方式是否代表了对公共资金最经济或最合理的应用。进行经济性评价必须存在合理或良好的论证条件,这种评价要根据健全的行政原则和管理政策进行。
对效率性的评价与经济性有关,主要关注投入资源和产出的产品、服务和其他成果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如何实现投入最小化,产出最大化。在实际审计中,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如项目可行性是否与客观情况相符,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用其他方式实现该项目所需要的成本是否更低一些;职责分工是否存在不必要的重叠;是否存在促使职工节约费用和及时完成自己工作的激励机制;内部的不同部门是否能够相互协作以实现共同的目标等。
效果性主要是与实现目标有关,涉及预定目标与所实现目标和产出之间的关系,主要关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经济和社会效益如何,主要通过所应用的手段、所提供的产出、所观察到的来判断项目目标是否得到实现,具体的审计内容包括是否在规定的时间里以合理的成本实现了既定目标;公众是否对项目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满意;项目目标对象是否使用了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等。
在瑞典,外部的国家效益审计主要关注目标的实现程度,而内部国家效益审计主要关注的是整个工作过程的经济性和效率性。
瑞典效益审计的方法在瑞典的效益审计工作中,为获取审计证据,发现问题,验证目标或结果,瑞典的审计机构常用的具体审计方法包括访谈、问卷调查、利用外部专家、数据资料的整理和预测等。
(一)访谈。访谈是效益审计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运用于审计过程的每个阶段。审计人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事先准备一系列的问题,通过直接面谈或电话进行交流,面谈可以是单独面谈或多人讨论式的访谈。如斯德哥尔摩省审计局在对服务进行效益审计时,就采用了访谈的方法。访谈的内容包括病人的满意度、排队候诊时间的长短和医疗的等问题,访谈的对象是病人、病人的家属及服务人员,通过访谈初步得出了医疗服务较差的结论。
(二)利用专家及社会审计力量。瑞典的国家审计机构一般人员不多,而效益审计涉及面较广,审计人员不可能具备全部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因此瑞典审计部门采取的方式就是聘请外部专家作为顾问或短期雇佣一些人员,有时甚至将一些项目交与社会审计或咨询公司承担。每年斯德哥尔摩省、市的国家审计部门,利用外部资源开展审计工作的支出大约占整个预算的10%以上。
(三)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就是根据需要设计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模式化的表格,通过发放给被调查的目标群体,来收集信息和证据。例如斯德哥尔摩市审计局,在对私立学校满意程度的审计中,就设计了包括如下问题的调查表:如对学校满意程度,在学校有无感到压力,是否推荐朋友的孩子来这个学校读书,学校的安全程度如何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有需要家长回答的,又有需要学生回答的,还有需要教师回答的。由于这些问题只需回答“是”或“否”,因此调查表问题的设计是问卷调查成功的关键。
(四)文件的审阅和。效益审计不仅要研究财务资料,而且还要查阅和研究相关的统计报告、官方报告和被审计单位内部的相关文件材料。瑞典审计部门在审阅文件材料方面基本上没遇到什么困难,但是在对的效益审计中,也存在有些医生因涉及病人隐私权不愿意提供病历的问题。
(五)观察。观察是指审计人员到被审计单位的工作场所或被审计事项发生的现场进行实地察看,以了解有关活动的运转状况,了解现场员工的想法,并将其与通过其他获取的信息进行对比。如斯德哥尔摩市审计局在确定什么人有资格享用保障金的问题审计中,就到保障金的基层发放单位去衡量保障金的发放标准,检查保障金的确定步骤,观察内控制度是否发挥了作用,并通过交叉监控每个部门的工作范围和权限。当管理部门的书面文件成为惟一的信息来源时,观察是效益审计一种非常有效的审计方法。
(六)数据资料的整理和预测。在效益审计中,瑞典的审计部门通常采用一些技术方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预测,有些预测方法是通用的,如相关、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还有些采用的是专用工具。而且在数据分析中,还可以设计一些定量综合评分表,如瑞典审计部门在医院效益审计中,就采用了综合评分表来评价各个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但是在审计中,他们也发现综合评分表有其局限性,就是评分标准并不是每个医院都适用。
对我们今后工作的几点启示
做好审前调查是保证效益审计质量的关键。瑞典的国家非常健全,公共财政资金使用量较大的或比较重要的政府部门均设有内部审计机构,内部控制比较健全,并且内部审计机构已经通过开展效益审计对本部门的工作流程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效评价,外部审计对目标的实现程度的评价相对来说就简单一些。我国现在中央政府部门中已经基本没有正式的内部审计机构,而效益审计涉及范围比财务审计要广,专业知识要求又高。因此,只有充分做好审前调查,才能保证效益审计的质量。
一、建筑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建筑工程竣工结算的准确度与建筑工程结算编制的准确性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但在实际工作中,这项工作却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施工单位刻意提高工程量、将定额套高、提升取费标准、巧立名目,这样使的竣工结算审计的难度加大,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违反规定,算错工程量
混淆界限,重算工程量;没有减算应减算的工程量;将规格不同的分项工程混在一起计算;将应该合在一起的工程量分开计算;将已经合在一起的工程量另外计算;没有减算实际中未施工,而预算中计算的量;计算疏漏。
(二)违反规定,多算工程直接费
同类分项工程选高的定额套用;对定额中已经包含的项,选两个定额分开套用计算;结构相似高套定额单价;高套定额混合计算规格不同的分项工程;自行提高定额单价;不扣除建设单位提供的水电费;换算定额不合规定,有意增加材料消耗量;多算钢筋的调整量。
(三)违反规定,乱计取费。
滥用用取费基数,多取费用;没有按照实际情况计算材料差价;加算了不允许计算直接费的材料。
二、建筑工程竣工结算审计的方法和技巧分析
要想提高建筑工程竣工结算审计的效率与质量,应该遵循“从粗到细、对比分析、查找误差、简化审查”的原则。
(一)分组计算审计法
将结算的项目分为几组,有联系的项目编为一组,利用计算基础相同或类似的关系,来判断组中其他项目的工程量。这种方法较为简便,如可以将基坑挖土、基础垫层、回填土、运土方分在同一组,审计时先将挖挖土方、基础垫层计算出来,再计算回填土、运土方的量。
(二)全面审计法
先全方位计算竣工图的工程量,然后将施工单位计算的量与本人计算的量依次对比,逐一检查其单价。
(三)重点审计法
与全面审计法的区别是,有重点的捡择价值较高或投资比例较大的部分,如砖石结构;反之,则忽略不计,如零星项目。这种方法具有工作量较全面审计法少,效率高,准确性高的特点。
(四)分析对比审计法
全面审计法和重点审计法的工作量由于上述两种方法工作量大,周期长,分析对比法应运而生。同类工程的造价及耗料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相应的可以指定指标,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不符合规律的部分进行重点审计。
(五)常见病审计法
工程结算的过程中,有一些错误大发生率比较高,具有较高的普遍性,此时可用针对性的重点检查这些容易犯的错误。(1)工程量计算错误:按照理论尺寸进行计算;重复计算T形基础交接处;不扣除应扣除的面积,如地面上的孔、沟道;不扣除应扣除的体积,如圈梁、过梁、钢筋的保护层;重复计算一些工程量,如梁板柱的T字处筋或箍筋、各种墙面抹灰、块料面层下找平层和冷底子油。(2)定额单价套用错误:砼的强度等级;强度等级及配合比(砌筑砂浆、抹灰砂浆);构件断面、单件体积;单项脚手架高度、地坑槽方和土石方分类的界限。(3)综合费用计算错误:将综合费项目已经包含在内的内容重复计算;重复计算临时设施费中的内容。
三、建筑工程竣工结算审计重点关注的问题分析
针对建筑工程竣工结算审计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审计中常用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可以研究得出在审计中应着重关注的问题,以提高建筑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工作的效率、准确性和质量。建筑工程竣工结算审计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工程变更的相关文件办理是否符合规定施工合同和招投标文件是竣工结算审计工作展开的基础,审计人员首先要熟悉本工程相关的招投标和工程施工合同文件,特别注意该工程特有的、专有条款。对于工程变更不符合要求的变更,审计人员不予承认。
(二)做好审计的现场复核工作审计人员进行现场勘查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应着重检查工程全部完工程度、与竣工图纸一致情况、是否达合同规定标准情况。同时要着重查验变更处的工程状况和核实发现的其他疑点或问题。
(三)做好工程量复核工作工程量核算是审计的核心工作,工程量的准确程度与准确息相关。这也是最繁重、耗时最长的环节。
(四)做好新增项目计算工作应特别注意有些新增项目虽然是新增的,但是在投标文件中已经规定不予计量这类项目。
(五)做好综合单价审核工作着重审计综合单价确定依据的充分性和合理性。尤其对于合同外的内容,且合同条款没有有具体明确规定的,要审核其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价位的合理性。采用地方预算定额进行综合单价计算的,要审核其定额子目的套用、换算及单价计算的正确性。
(六)审核竣工结算必须细心建筑工程结算审计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量大,审核时必须细心,特别注意漏项和没有扣除该扣除项目的情况。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