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电子合同管控

电子合同管控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14 16:35:1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电子合同管控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电子合同管控

第1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发射台 自动化 控制系统 设计 应用

广播电视发射台普遍装设有多部发射机,不仅信号发送设备较多,而且换频、换节目、换天线等操作频繁,如采用人工操作很容易发生一些人为事故,导致停播、错播等事故问题。而且随着近年来,广播电台逐渐向着频率专业化方向发展,播出频率日益增多,发射台的管理难度也正不断加大,这都对发射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需求非常迫切。因此,有必要加强广播电视发射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建设工作,以保障广播电视的优质、安全播出,促进整个广播电视行业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1 我国广播电视发射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

在2000年以前,我国广播电视的控制业务,主要是停留在监控本地区的中短波、调频、开路电视和部分卫星电视广播的播出质量和效果方面,且多数是采用人工监控和主观评价的方法。随着近年来网络技术、通信技术、音频视频数字压缩技术、远程遥控遥测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都给广播电视控制的自动化、网络化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在2001年,国家广电总局颁布了《广播影视科技“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在规划中要求建立以总局发射台为主体,地方发射台为补充,本地与远程遥控相结合的广播电视监控网络。在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七届一次会议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加大自动化监控程序的研发,以自动化控制代替传统的“人管机器”的管理模式。为贯彻落实远景规划目标和会议精神,我国各地方广电部门近年来,都在逐年更新监控设备,并加强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近年来,各地方广播电视发射台的控制技术,已逐步从单一的播出效果控制,向着节目制作控制、播出控制、传输控制,以及信息安全、播出安全等多方面发展。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水平,保证播出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将是广播电视自动化控制系统未来主要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2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

2.1 实时性

实时性反映了控制系统在出现事件时的响应能力,也是衡量控制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要求自动控制系统应能实时采集发射机的工况参数,并能准确控制。

2.2 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自动控制系统稳定运行和无故障运行的能力。如控制系统本身出现可靠性问题,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如系统误判、错误报警、错误动作等。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采用多种设计措施,如: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级别、采用抗干扰措施、在关键控制部件冗余配置、软件采用容错设计技术等等。

2.3 通用性

是指在设计时应考虑到不同设备的控制特点,使设计出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通用性,可以适应不同发射机的监控要求。即使设备在更新换代后,系统经过适当调整后仍能满足要求。

2.4 扩展性

是指自动控制系统能满足不同规模的发射台控制的需要,在设备或网络更新后,系统也能顺利过渡,而不会造成浪费。

2.5 智能化

是指所采用的智能技术,能使系统具备较高的自动化水平,能智能化的处理系统中的故障问题。

3 自动化控制系统硬件的设计实现

3.1 系统总体结构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是由工业控制计算机、数据采集控制器、服务器、电力监测仪、调幅仪以及传感器等所构成。根据系统功能的不同,可将整个系统分为发射机监控子系统、信源处理子系统、监听和监视子系统、故障报警子系统、指标监测子系统、环境监控子系统这六大功能模块。系统的总体结构框图,见下图1所示。

3.2 发射机监控子系统

该子系统由数据采集控制器(称为下位机)构成,主要是对发射机的相应参数值进行采集与监控。

发射机监控子系统具体功能的实现,是根据发射机的通讯接口协议,完成对发射机模拟量、天线位置、发射机遥控开关机总量、升降功率量、复位控制输出量等方面数据信息的采集,并将采集结果汇总到服务器中,然后由数据处理服务器对汇总的参数进行逐一的评估,对于超过设定阀值的参数值采取报警处理。同时,该子系统还具有自动开关机控制、自动主备机倒换控制以及天馈线倒换控制的功能。

3.3 信源处理子系统

该子系统主要是由多个音频切换报警器所组成,其结构原理图见下图2所示。信源子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对每台发射机的音频信源的输入实施统一化的管理,使每套广播电视节目都能有4个音频信源的输入通道,并具有手动音频切换和自动音频切换这两种模式。

其中,在手动音频切换模式下,工作人员可采取设备的按键切换,也可在网络授权允许的条件下采取设备的数字切换;在自动音频切换模式下,子系统首先对每一路音频信号进行评估,以监测信号幅值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现信号丢失,则自动切换到正常信号的输入通道上,并进行衰减控制处理,最后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主备发射机中。

3.4 监听和监视子系统

该子系统主要是由循环监听设备和音频动态指示报警器所构成,并包括了监听和监视两部分功能。

(1)监听功能。监听功能包括了信源监听和无线监听。其中,信源监听是指对广播电视所有信源实施切换监听;无线监听则是对无线电信号实施循环监听或定频监听。

(2)监视功能。监视功能主要是指对每一台发射机的音频输入信号,实施逐一的监测和比对,当发现某路音频信号丢失时,则采取报警处理。而且通过信号比对,还可有效避免受到非法信号的干扰,提高信号输入的可靠性。

3.5 指标监控子系统

该子系统主要是调幅测试仪构成,以实现对每台发射机的载波值、调幅度值这两项重要指标的动态监控,并将监控数据发送到数据处理服务器中,实现对这两项指标的评估、报警和显示。

3.6 环境监控子系统

该子系统主要由监测仪、传感器所组成,以实现对温度、湿度、烟雾、浸水等环境参数的监控。同时,还可监控发射机的电压值、电流值的变化情况。

3.7 故障报警子系统

该子系统主要由声音报警、声光报警、传呼机报警以及短信报警这四部分功能所组成。

4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系统软件选用

本文所设计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软件,操作系统选用的是Windows系列产品,开发软件为SQL、VC++和VB,服务器数据库采用的是access中文版。

4.2日常管理界面功能设计

软件管理界面主要具有的功能有:权限认证、设备校时、岗位管理、状态显示、数据管理、数据采集、报表生成和短信报警等等。

(1)状态显示。能够将所有发射机的监控数据集中到一个页面显示,从而使值班人员可以迅速观测到多台发射机的数据,以全面、实时的掌握所有发射机的工作状态。除发射机工作数据以外,还提供了温湿度、烟感、供电电压等参数的监控。

(2)岗位管理。能查看到员工签到、班次、交接班等情况,并能进行接班意见、交班嘱语和故障现象的记录。

(3)报表生成。可对报表格式进行规范,对报表内容进行自动组态;可查询和打印所有报表文件。

(4)短信报警。当发射机出现故障时,报警系统能够向维护检修小组的所有成员群发短信,告知大家进行抢修。

5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具体应用

5.1 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和设备远程控制

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能监控与广播电视发射台相关设备的工况,如:发射机、机房、天馈系统、柴油发电机等设备的实时工作情况,并实现对信号数据迅速采集和处理,其数据采集效率甚至能精确到微秒级,能充分满足各系统对信号采集和处理速度的要求。

同时,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实现发射台与系统之间的信息传输,以及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并判断被监控设备的参数阀值是否超过,当超过阀值时,自动控制系统会自动进行报警,并根据设定发出控制指令,从而实现对设备的远程遥测遥控。

5.2 实现快速的故障检测与错误诊断

广播电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类错误,尤其是发射机的故障率,是广播电视系统中各种设备中故障率最高的。从系统维护的准确性、快速性和方便性的角度而言,如何及时排除设备故障、减少修复时间,对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自动控制系统中所具有的故障检测和错误诊断功能,能有效的对系统各关键部位进行监测,并准确的对故障进行定位和提供维护指南,以帮助技术人员迅速、准确的排除故障。

5.3 实现网络化的人机交互手段

当前,网络技术已然成为了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的高新技术,而且广播电视行业的工作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它的影响。基于网络技术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全局信息的实时掌握,以及时做出决策;实现了采集的数据、设备资源的跨空间共享;实现了预防性的故障分析、维护以及远距离的诊断和维修,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等等。

基于网络技术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不仅提供了良好的人机交互手段,而且正在逐步影响广播电视工作者的作业方式和思维方式。逐步向着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也将是未来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主要技术趋势。

6 总结

本文从我国广播电视发射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状况出发,并就系统的设计实现与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系统自投入使用以后,一直能安全可靠的运行,且故障率较低。不仅明显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为设备的维护检修提供了全面、可靠的监控数据,而且了提升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保障能力,为实现“无人值班、有人留守、定期维护”的管理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隶军.扬州中波台计算机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与构建[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3(9).

[2] 聂广才.发射机远程监控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1(38).

[3] 李广海.数据通信与网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第2篇

关键词:建筑企业;采购管理;电子商务;采购管理;

一、电子商务采购的优势

基于电子商务的物资采购平台支持多组织、多地点的应用,实现集团总部、分子公司、项目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实现标准规范的统一、实现对物资采购业务的集中监管,实现工程物资的垂直管理,增强内外部供应链的协同,有效的对整个集团的供应商资源进行全面的管理,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支持多种集中采购模式

满足各种工程建设物资集中采购模式(集中采购分散结算模式、集中采购集中结算模式、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混合模式)的应用,系统统一设定采购的标准和规范。

2. 减少采购环节降低采购费用,提高采购效率

基于电子商务的物资采购平台可以突破传统采购模式的局限,根据设定的采购流程自动进行价格、交货期、服务等信息的确定,整个采购活动都公开于平台之上,使采购过程更透明、更规范,降低了采购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采购效率。

3. 可以实现采购业务程序的标准化

基于电子商务的物资采购平台是在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按照设定好的标准化软件流程进行,则可以规范采购行为,规范采购环节大大减少采购过程的随意性。

4. 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的集成应用

浪潮物资管理系统以价值为导向、业务为驱动理念设计,实现财务物流一体化集成应用,来自采购、存货、销售等业务系统的单据信息,可以在有关单据填制完成后,自动生成相关会计凭证到总账系统,来自业务系统的凭证可实现与其业务系统的关联,直接返查追溯到该笔会计信息的原始凭证,从而实现物流业务与财务平行记帐。

5. 物资信息准确、全面,协助领导决策

基于电子商务的物资采购平台使企业领导层可以方便地了解每一种物资的价格、数量、库存情况,合同的执行情况,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供应商情况等各种信息,针对物资采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快速反应,有效的对领导层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二、建筑企业采购管理控制的重要性

从近年国内上市建筑企业和国有大型建筑企业利润数据来看,利润很低,有部人企业甚至是亏损的。前几年房地产业蓬勃发展时尚且如此,当前低迷的市道――国家房产政策打压、银行房贷紧缩等之下,上游房产公司的成本控制会加强,审价更严,对建筑企业而言,必须更好、更有效地控制住成本。建筑企业的成本,一是人工成本,而另一个就是物料成本。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社会的各项基本保障的逐步完善,人工成本将越来越高,要想降低,几乎不可能。建筑企业的重心,有必要转移到如何有效控制物料成本上,也就是采购上。

大型建筑企业由于项目多,跨地域经营,传统管理手段已无法握多项目跨地域经营带来的海量数据,特别是大量的建材数据,总部与项目部已严重信息不对称。管理复杂度一高,数据量大到一定程度,管理就需要依赖技术手段,光有流程、制度就没用了。正因如此,大型建筑企业的管理、技术、采购优势反而发挥不出来。

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应用的逐步成熟,造价成本、建材设备、劳务等价格信息更趋透明化,也将对建筑企业赢利能力、赢利模式带来重大影响。可以预见一个大趋势是过去那种主要靠经营上搞关系的粗放管理经营模式,将越来越难生存,生存之道将转化为靠精细化管理能力。

在强调精细化管理的同时,建筑企业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根据行业经验,建材成本一般占工程总成本的60%左右,若能够通过先进的水平,将建材成本降低5%,建筑企业利润即可提升3%,相当于某些大型建筑企业一年的利润。

建材成本控制分为两部分:采购时进行有效管控,施工时进行有效管控。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建筑企业在施工时的建材管控已经有了相当完善的流程和制度,且国家在施工标准方面给出了大量的规范和要求,建材的消耗量均有最低标准,想要再大幅降低施工时的建材量,几乎不可能。建筑企业有效控制建材成本的途径,只有选择采购环节的管控。

由此可见,建筑企业的采购管理控制非常重要!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采购环节管理措施

企业物资采购业务主要包括申请计划、订单编制、谈判签约、合同执行和结算货款等环节。在各环节中,影响采购活动的风险因素各有不同。企业要想有效防范采购风险的发生,就要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强采购各个环节的管理。

1.编制采购计划及采购申请环节的管理

该环节包括两项内容:编制需求(采购)计划和提出采购申请。

1.1编制采购计划。采购计划是企业组织采购的重要依据,也是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营的基础。如果采购计划不合理,不按实际需求安排采购或随意超计划采购,甚至与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不协调等,就可能导致企业运营不畅。

1.2采购申请。采购申请是指企业生产经营部门根据采购计划和实际需要,提出的采购申请。采购企业如果不建立采购申请制度,采购申请未经适当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就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过量或短缺,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2.供应商择用环节的管理

供应商实力的大小,信誉的好坏,所品质量的优劣,关系到采购方的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所以,在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上要建立科学的供应商准入制度和对供应商的评估制度。

3.采购价格环节的管理

采购价格是决定采购成本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如果采购定价机制不科学,采购定价方式选择不当,缺乏对重要物资品种价格的跟踪监控,引起采购价格不合理,可能造成企业资金损失。因此,在管理上必须要健全采购定价机制,定期研究大宗通用重要物资的成本构成及市场价格变动趋势,进行市场供求关系及价格走势商情分析,建立采购价格数据库。

4.谈判签约及履行合同环节的管理

采购合同是采购方和供应方之间明确采购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在整个合同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风险:合同内容即合同条款不明确、模糊不清,不具体,容易出现争议;合同履约率低;出现欺诈性的合同;人的无效;没有建立重大合同披露制度及评估制度,容易出现暗箱操作等等。主要管控措施是要建立采购合同的内部审查制度。

5.验收及付款环节的管理

验收环节的主要风险是:验收标准不明确、验收程序不规范、对验收中存在的异常情况不作处理,可能造成账实不符、采购物资损失。主要管控措施是建立采购验收制度和完善验收程序,采购部门与验收部门应当相互分离,严格验收程序。如在验收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查明原因,妥善处理。另外要建立退货管理制度,对退货条件、退货手续、货物出库、退货款回收等内容做出明确规定。

付款环节的主要风险是:付款审核不严格、付款方式不恰当、付款金额控制不严,可能导致企业资金损失或信用受损。主要管控措施是建立预付账款和定金的授权审批制度,严格审核采购预算、合同、审批程序、验收手续、发票等相关内容,审核无误后,方可办理付款,否则,应当拒绝支付。还要加强对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往来账款的审计力度,定期与供应商核对金额,发现不符,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总结:电子商务在建筑企业内的发展,与国家政策(建筑企业特级资质信息化)供应商中的电脑普及息息相关,在宏观大方向下,电子商务必将成为建筑企业建材采购乃至整个建筑企业管理中必须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德群,2000,《电子商务对建筑业的影响分析》,[J],《建筑管理现代化》第2期。

第3篇

适应公司物资集约化管理发展和创新要求,实现采购要求的刚性约束,促进供应链管理标准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完善采购功能,加快在直属单位的推广,支撑进一步扩大总部集中招标采购范围,促进采购的规范性和总部管控力度的不断提升;推动协议库存和超市化的采购应用,促进采购效率的不断提升;深化物资供应信息化建设,促进物资保障能力的不断提升;完善产品质量监督和供应商管理功能建设,促进公司质量管控水平的不断提升;加强技术构架演进,全面促进系统对公司物资集约化管理服务能力的提升。

二、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内容

第一,从信息系统建设角度分析。

首先,建设一级部署电子商务平台。完善电子商务平台对采购标准、采购管理、合同管理、供应商及质量监督管理功能。新增和扩大电子商务平台对电能表采购、电网建设工程服务类采购、总部直接组织实施、专家管理系统功能应用。

其次,完善ERP系统的物资业务应用。继续深化完善ERP系统的计划属性管理、采购计划管理、协议库存管理、合同履行管理、库存管理功能应用。新增ERP系统对超市化采购、仓库管理、手持终端应用、物资调度管理、配送管理的支撑。

再次,完善辅助决策系统功能。在辅助决策系统完善计划、合同、仓储等模块辅助决策分析指标及应用。新增物资调度管理、电子商务平台规范业务应用指标,采购、供应商、质量监督、废旧物资等模块辅助决策分析指标。

最后,完善主数据平台功能。实现直属单位物料主数据接入、完成供应商证明文件存储方式调整,提供对物资业务主数据的统一管理和维护功能。

第二,从物资集约化业务角度分析。

标准化管理。结合2011年电子商务平台应用情况,对采购标准的结构化部分进行重新梳理,并完成技术规范书提报(在线功能、离线工具)、采购管理和合同管理的功能调整;固化采购标准,对于全国范围内可以统一技术的物资,建立固化采购标准(固化内容,无可选参数);固化技术规范,对于可以在省内相对固化技术参数的特定物资,建立各省的固化规范。

计划管理。完成基于采购模式转变的计划申报功能调整的方案设计、开发、实施;进行针对“总部统一组织,网省具体实施”采购计划参考价格、合理供货周期更新机制的设计方案,并完成总部端的开发、实施;实现协议库存、超市化采购、基建项目需求预测等功能涉及总部直投直管业务相关ERP系统功能调整的开发和实施。

采购管理。实现电能表招标采购全流程在电子商务平台中应用,包含需求计划提报、招标管理、供应商应答、开标管理、评标管理以及合同授权的完整采购过程;完成电网工程服务类采购管理服务主数据的梳理和接入,实施计划管理、采购管理、专家管理、供应商管理的系统开发及实施工作;完成基于总部采购模式调整,为支撑总部直接组织实施招标所引起的采购功能调整,并完成系统试点应用;完成采购管理标准功能在直属单位的推广应用。

专家管理。实现对包含评标专家、评标细则制定专家、资质业绩核算专家、绩效评价人员、质量监督专家、采购标准专家和监察与督查人员在内的7类专家在内,专家的分级、抽取和选取、评价等系统功能的建设和应用。

合同管理和采购执行。完成合同模块功能完善与性能优化,提高对总部工程物资供应保障能力,提高签订效率,并展开合同管理功能的技术架构演进;实现合同履约产能分析功能;开展网上合同大厅的系统建设工作;配合物资调配管理完成合同履约功能调整。

供应商管理及质量监督管理。基于原有供应商资质业绩核实功能,调整核实结果的展现方式及与招标模块的集成;开展绩效评估与其他业务模块的集成方案的研究工作;实现对设备质量抽查策略的高级功能的系统功能应用。

诚信体系建设。通过对物资供应链过程中的“五大诚信主体”(记录招标人、投标人、招标机构、评标专家和监督管理人员)诚信行为的记录与管理,实现系统对诚信体系的功能的建设和应用。

废旧物资管理。完善废旧物资管理系统功能,实现废旧物资管理对回收商等功能的开发和实施。

仓储管理。制订统一的ERP库存地点编码规范,完成省公司库存切换实施工作;进行W M模块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完成分部及省公司系统实施工作;实现物资一本账系统实施;开展寄售、供应商代保管、联合储备功能的研究工作。

物资调配管理。完善合同履约协调功能,实现系统功能在省公司的广泛应用;进行手持终端功能开发,完成系统功能在省公司的应用。

电子商务业务应用调度。开展电子商务平台业务协调调度功能、业务监控功能的系统建设工作,实现关键业务指标、阶段性业务开展指标与辅助决策系统的集成。

在线支付与B2B交易互联。开展电子商务平台网上支付方案的研究工作,进行业务功能分析、技术路线对比及总体设计,并结合总体工作安排进行功能的开发和试点;基于当前主流B2B集成技术标准制订全面的电子商务平台B2B集成规范,并完成试点开发实施工作,实现电子商务平台与供应商电子目录的集成和互联交易。

物资辅助决策分析。配合物资调配体系建设,集成接入电子商务平台和ERP系统业务环节(如合同签约、履约、仓储和配送)信息,实现对物资供应过程的监测预警支持;进一步梳理物资供应链全流程指标,新增采购、供应商等模块辅助决策分析指标范围,完善计划、合同、仓储等模块辅助决策分析指标;完善总部工程监控预警辅助决策相关内容,提高总部工程物资供应统计分析能力。

三、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工作原则

第一,提升完善、继承发展。基于新的管理需求,在现有系统建设基础,进行完善提升,深化集成与应用,实现信息化持续提升。

第二,应用融合、平台集中。完成多业务应用集成,全面支撑业务融合发展。推进集中化,提升承载能力,建设集约柔性的一体化信息平台。

第三,统一标准、统一组织。完善项目的统一管控,加强统一协调。结合新的需求,修订完善统一信息标准和典型设计,统一组织开发和试点、推广。

四、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组织结构

物资部和信息通信部联合成立物资集约化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和建设物资信息系统,制定系统建设和应用目标,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组织和流程变革进行决策和提供支持。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工作组,负责项目进度管理、协调项目建设:工作组下设计划管理、采购管理、物资供应管理、供应商和质量监督管理、标准化管理和专家管理等五个业务组以及一个SG-ERP架构管控组和一个项目管理组。

五、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建设要求

第一,建设方面。一是项目组织上,按照总部下发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计划,积极落实建设队伍,明确项目的组织架构、人员及其责任。对于总部限定关门时间的重点任务,要求业务部门和信息部门共同成立专项工作组,协调推动技术方案的明确和实施计划的落实;二是项目进度上,尤其是对总部扩大范围招标和物资调配体系建设等工作内容,要严格执行总部下发的各项工作任务和进度要求,推动各项任务的按时交付和验收;三是实施方法上,遵循SG-ERP架构管控要求,试点先行、分步推广。严格按照总部下发的典设实施,确保实施成果的一致性;通过试点,积累经验、完善典设降低风险;通过分步推广,有效调度资源,降低项目实施难度和风险。

第4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信息化

目前,随着国家《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等一系列文件的颁布和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的影响不断扩大。公司各级领导非常重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为了提高内部控制的管理水平,真正将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覆盖到企业各种业务和事项,公司按照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电子化”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的集成与共享,运用信息化技术来强化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从业务的关键环节和关键控制点出发,在公司比较成熟、高效、透明的业务率先开展电子化应用,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全面深化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电子化应用进程。

本文着重从内控信息化、成果利用等两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内控信息化工作。

一、提高对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信息化的认识

内部控制信息化的工作原理就是促进企业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在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访问与变更、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实现对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尽量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公司内控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上级部署,经过多次调研和沟通,提出内控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规范透明、工作可控、业务留痕。

二、确定内控信息化工作重点,逐步开展信息化推进工作

公司根据经营规模和管控模式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内部控制信息化工作,通过建立专项业务控制的工作办理模块,实现业务流程自动提示、自动流转,实现工作内容与内控要求的全面融合,确保权责分明、工作受控,责任落实到位。目前,公司在合同管理系统、存货管理系统、成本控制管理系统、生产精细化管理系统等领域开展信息化应用,通过程序控制、细化相关控制环节和要点。

1.在“合同管理”信息化工作中,通过对公司合同管理流程进行全面优化,积极推进合同管理电子化应用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 号――合同管理”的有关要求,公司对合同管理中涉及物资采购类的合同率先开展电子化应用,把实施信息化管理作为公司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已通过对采购类合同的合同文本、合同条款等内容进行固化,并对采购价格、采购数量、合同审核、合同审批权限等具体环节进行电子化控制,从而达到有效防范法律风险,维护公司合法权益,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目的和作用。

2.在“资产管理”信息化工作中,通过对管理流程、管理规范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和梳理,通过添加相应的、必要的管控模块,持续提高信息系统在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资产管理中的利用效果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8 号――资产管理”的有关要求,公司在存货管理中开始逐步提高信息化的利用效果,由于公司以前缺少对于存货库存账龄进行有效分析的管理,缺乏自主性分析等判定程序,主要因为公司财务系统无法直接取得存货的账龄信息,不能实现对存货账龄进行定期的统计和分析,缺少对账龄较长或残次冷背等存货的定期报告制度,公司统计存货账龄主要通过手工进行,不仅工作量大,而且编制出的存货账龄分析表也不够准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存货跌价的判断。目前,公司有关部门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自动计算运行出存货的账龄,重点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利用效果,持续改善用友系统功能,添加相应账龄分析模块,通过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自动计算出存货的账龄信息,保证了存货账龄分析更加准确,同时,建立定期统计分析制度,对存货的跌价风险提供准确分析判断依据,确保长期呆滞存货得到逐步有效处理。

3.在办公系统信息化工作中,通过对公司内部信息网及OA系统功能深入进行开发,积极推进无纸化办公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7号――内部信息传递”的有关要求,公司积极建设内部信息网,提高各业务系统工作效率。以前,由于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信息孤立,沟通、查询困难,工作效率低,且各业务系统精益管理的成果需要以信息化为手段进行固化和持续改善。为了便于沟通、查询信息、应用系统集成以及固化精益管理成果,从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在内部各管理层级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充分利用,公司以组织框架和职能系统为主线,设计开发内部信息网站平台,实现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充分共享,提高了公司各业务系统的工作效率。目前OA系统已实施发文管理、收文管理、通知通告、办公信息、宣传报道五个模块,实现了文件、通知的起草、审核、签发、传阅等流程的无纸化和规范化。

以上是公司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风险管控的具体实例,下一步公司将根据企业发展目标规划、生产经营管理实际情况、机构职能调整情况,以及关键业务风险控制点出现新变化的情况等,逐步扩大信息化综合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大力推进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运行,最终实现内部控制关键业务流程信息化的全覆盖。通过持续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业务流程优化,不断提高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及风险防范意识,保障公司内部控制体系运行更加良好、有效,更好地为增加组织价值服务。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应用背景

信息化、大数据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型企业发展,对大量原始单据的管理提出新的挑战,对业务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纸质单据流转和保存方式已无法满足管理需求,实现原始凭证的电子化是当前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必然趋势。随着电网企业近年来财务集约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持续的财务精益化管理方式的转变,借助财务信息化建设服务公司发展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电网企业系统内部分单位已探索实践了业务凭据的电子化。

二、应用现状分析

通过了解电网企业系统内单位业务凭据电子化实施情况现状,总结以下突出优势和问题:

(一)突出优势

1.会计档案电子化存储的优势显现

内外部检查人员和财务人员通过业务单据影像管理系统调看发票、合同等信息更为便捷,改变实物存档库翻阅方式,凭证查阅时间大大缩短。

2.业务规范性指导意义突出

电网企业应用的影像系统在单据扫描时设置了业务单据清单式的树状结构,具体展示了某业务附有哪种原始单据,从而对单据进行强控,将财务管控要求前置于业务部门,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确保了原始凭证管理办法和报销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执行到位。

3.单据的可视化为业务无纸化应用创造条件

电网企业上线的原始凭证影像模块是基于原有业务系统流程的插件化应用,具有可视化查询的功能,为业务单据无纸化流转创造了应用?l件。

(二)突出问题

1.业务凭据电子化率低

受传统做账规则和观念的束缚、以及信息安全性、可靠性的挑战,电网企业实际应用中未全部实行纸质单据与电子单据的分离流转,电子化业务覆盖不全;只录入关键业务凭据,单据信息录入不完整等问题,直接导致会计信息、会计档案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的缺失。

2.自动化、智能化应用程度低

目前电网企业的业务凭据电子化应用偏向于业务凭据的影像存储和读取功能的简单应用,即利用影像插件扫描业务单据,实现会计凭证与影像单据的绑定存储。针对业务流程办理速度、信息采集的准确度的提升等方面的自动化、智能化应用还未进行深度挖掘。

三、深化应用方向

针对电网企业在业务凭据电子化项目的优势和问题,提出深化应用的五个方面:

(一)依托信息安全技术,确保电子化凭据安全、有效

会计档案法明确规定,单位内部形成的属于归档范围的电子会计资料可仅以电子形式保存,但必须满足会计系统能准确、完整、有效接受和读取电子会计资料,且设定了经办、审核、审批等必要的审签程序。在凭据电子化的过程中,公司内部必须加强内部控制,重新优化业务审批流程,利用电子印章或电子签名技术等信息安全技术设置审签流程,加强系统的操作权限设置,防止信息被篡改或假冒。

(二)提高业务凭据电子化率,改进报销流程

设置业务凭据电子化规范管理要求,提高业务人员责任意识,保证业务凭据的电子化率,确保电子化凭据信息的完整性。在信息完整、安全、可信的前提下,优化报销流程,打通经办人、部门审批到领导审批的电子单据流转环节。通过事前审批、远程报销,事后归档的报销模式,实现纸质单据与电子单据的分离流转,切实提高服务效果和工作效率。

(三)提升信息采集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1.系统内单据自动电子化功能的开发

目前电网企业各专业有ERP账务系统、ERP物资系统、ERP人资系统等业务系统,以及合同管理系统、协同办公系统和车辆管理系统等辅助管理系统。待系统表单生成后人工打印并扫描,势必会影响工作效率。深化应用应考虑将系统内表单予以电子化,自动集成至业务流程中,避免纸质资源浪费,提高传递效率。

2.关键字段的自动识别、关键信息的自动提取

利用OCR等图像识别技术获取发票、合同等结构化信息,便于信息的流转、提取再利用和智能化管理。自动识别增值税发票关键字段和合同关键信息,实现物资部前端发票与订单信息、合同信息、验收单、入库单等单据的智能化校对,实现财务发票校验环节关键字段的自动关联提取,提高物资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

(四)强化业务电子凭据的管控,实现会计档案的电子化管理

随着业务凭据电子化项目的上线,影像系统中产生了大量结构化数据和各类电子单据影像,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对信息进行识别和检索,分析和整理,增强信息的可利用价值,为决策提供服务。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系统效率、降低成本,将会计档案管理功能当做电子凭证系统的一个独立模块来建设[[]],以实现电子化凭据的从流转到归档的全过程管理。

(五)充分利用可视化功能,改进系统内监督检查方式

电网企业财力集约化的目标要求更加着力于依法治企,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业务凭据电子化的建设应用可以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将内控措施和管理规范与市县一体化管理进行有机融合,发挥可视化功能优势,通过实时调阅基层单位影像资料实现线上监督检查,打破传统周期性检查的约束和地域约束,缩短检查周期,及时发现风险和纰漏。

第6篇

基于上述情况,一方面,通过找准电子商务平台、ERP系统、主数据系统和物资辅助决策系统在计划管理方面的关联关系,建立计划属性与招标管理、合同结算、质量管理等业务的向前、向后对比分析工作机制,确保计划对供应链中的各项业务环节起到引领作用,确保实现有效管控;另一方面,加强与投资管理、基建和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协同,以期实现项目与物资需求计划的适时准确联动,实现“全员管理”。通过对年度物资需求计划开展科学预测,建立年度需求与批次招标计划的监控、比对机制,并实现年度物资需求计划的动态调整,提高物资计划管理水平。

关键词:计划;全面管控;资源整合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物资集约化管理的不断深入,集中采购范围不断扩大,采购方式和采购手段不断创新,各项业务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逐步优化,供应链体系逐渐清晰,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不断加强,这都为进一步深化供应链前端物资计划管理创造了条件。为提高供应链体系整体工作质量和运转效率,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进一步创新物资需求计划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

加快构建物资需求计划管理新机制。近期目标是以ERP、电子商务平台、物资辅助决策三个系统为抓手,研究如何发挥计划对招标、合同、履约、质量监督、仓储、退运退役各业务模块的“龙头”作用,实现物资计划闭环管理新方式,达到全面物资计划管理和物资供应链全过程管理的有机融合,真正将全面物资计划管理落到实处,计划“龙头”作用落到实处。远期目标是建立物资计划与项目规划(设计)、建设、运行、检修、退役等各业务模块互动、各业务相关单位全方位参与的物资计划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式。

1.1建立全面物资计划管理监控平台和计划管理协调工作机制

由于ERP、电子商务平台、物资辅助决策系统已初步形成了供应链各环节上下游之间的数据交互,但仍然缺乏一个以计划为基准,贯穿招标、合同、履约、质量监督等各业务完整的物资计划监控体系,同时还缺乏实现计划闭环管理的工作机制和沟通机制。为此要在建立全面物资计划监控平台和计划管理协调工作机制。

1.1.1建立全面物资计划管理监控平台

以计划为指引,建立起供应链各业务环节关键数据提取功能、相关业务预警提示功能,实现供应链各业务的“正向监控”。即,以物资计划中的物料主数据、交货时间、参考价格等计划要素,对招标、合同签约、履约、结算、仓储、质量监督等业务的重点环节,如公告、澄清答疑、评标、合同签订、付款、质量抽检等做出提前预警;对各环节的重要信息,如中标结果、合同签约(价格、技术要求、交货期等)及合同变更、履约(实际交货情况)、质量抽检合格情况做到数据提取,实现业务实际需求与物资计划的自动比对。

以实际业务需求、实际物资供应的发生来反馈物资计划管理各要素和采购策略制定的科学性、正确性、合理性,实现供应链各业务的“逆向反馈”。如物资计划中的编制时间、物资交货期、物料选择是否符合实际需求;采购的方式、时间、技术条件的选择是否科学、合理。通过逆向反馈,找出计划管理中的规律和薄弱环节,不断优化物资计划工作。如制定差异化的计划管理模式、采购策略等。

通过在ERP或电子商务平台中建立功能模块,通过对供应链各业务的正向监控和逆向信息反馈,将计划与各业务有机联系在一起,并指导今后物资计划整体工作部署,将物资计划“龙头”作用真正落到实处。

1.1.2建立计划管理协调工作机制

建立形成物资计划牵头,招标、合同结算、质量监督等跨业务、跨部门/处室定期参加的物资综合管理例会制度。主要对各批次招标的变压器、组合电器、铁塔、导线等输变电工程主要设备、材料,以及特殊重要物资的计划报送、招标采购、合同签约履约直至退役、废旧处置各环节的业务开展情况进行通报,商讨有关问题,找出各业务存在问题的原因,从物资整个供应链的角度进行分析,优化各项业务。

1.2建立与项目投资、工程建设、运行检修相协同的物资计划管理模式

首先通过优化信息系统,共享业务相关信息系统的数据,建立与物资计划相关数据的信息共享、数据互通机制,进而推动规划、设计、基建、运行、检修等部门对物资管理的协同配合,实现全员共同参与、共同负责的物资计划管理模式。

1.2.1与项目投资管理系统协同

实现发展部门项目投资管理系统和ERP系统物资管理模块就项目储备库(符合项目核准、可研批复条件)的系统对接。即在项目投资管理系统中对己符合招标条件的项目自动通过接口更新到ERP系统中,确保在ER.P系统中根据合格的项目信息上报采购计划。对确属特殊需求的应急项目等,在系统中开发绿色“通道”。

1.2.2与基建管控信息系统协同

准确获取项目建设里程碑计划和项目实施进度,及时调整物资供应计划,建立物资供应与基建工程管理的互动实时响应,确保物资供应与里程碑计划、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准确对接。

1.2.3与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协同

对运行设备状态信息进行数据共享。通过对在运行设备与原来的物资采购计划的对比分析,建立检修计划、技改计划与物资需求计划的联动机制,做到提前预测物资需求。

2、进一步深化年度物资需求计划工作

为做好年度招标采购,合理制定采购策略和采购模式,就必须树立“大计划”理念,深入研究如何高质高效开展年度物资需求计划编制工作,做到较为全面、准确,科学、合理。

2.1搭建工程建设投资与物资需求关系模型,并实现电网投资与物资需求的动态分析调整

在对近几年的各类物资需求和招标采购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如何建立年度物资需求科学预测与计划报送相结合的年度物资需求计划编制工作模式,努力实现物资需求计划编制与综合计划、财务预算安排同步开展和适时调整,提高物资需求计划的前瞻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2.1.1建立各电压等级工程物资需求模型

以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建设成果―“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通用设备应用目录”中的规定为基础,对750千伏、50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通用设备进行梳理,找出近期中标价,并区别合资、国产设备,建立新建、扩建变电站通用设备选型和造价需求模型;对各电压等级线路建立杆塔、导线、线路金具选型和工程造价需求模型。

2.1.2建立电网投资与物资需求的动态分析调整

开发年度需求计划分析系统,通过对电网建设投资研究,建立各级电网投资与各类物资需求的内在逻辑关系,并确保项目可研(项目储备库)变动与物资需求的实时调整,做到对年度物资需求较为准确分析和预测,指导年度物资招标采购工作。

2.2整合各类资源,加强年度需求与批次采购计划的适时监控比对,对全面物资计划实现管控

2.2.1整合需求计划与供应计划

由年度资本性投资计划、电网维护计划、营销接电计划、表计安装与更换计划、备品备件计划等,整合形成明确的时间、人力、物资需求综合计划,计划中还包括一部分预测的物资需求计划(如抢修)。通过整合需求计划和供给计划,并通过跨业务部门的综合平衡会议协调各方达成一致,不断完善全面计划管理的全程管控。

第7篇

炼内功促管理

三元食品(全称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成立于 1956 年的北京市牛奶总站,1968 年更名为北京市牛奶公司,2001年改制成为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三元食品已在内蒙古海拉尔市、河北迁安、石家庄、天津静海、广西柳州等地设立生产基地,旗下产品涵盖屋型包装鲜奶系列、超高温灭菌奶系列、酸奶系列、袋装鲜奶系列及各种乳饮料、冷食、宫廷乳制品等百余品种,销售网络覆盖北京各城区、郊县及全国50多个省、市。

随着三元食品经营规模日趋扩大,企业内部管理成本不断增加,对业务管控要求也在提升。

当下,对于三元管理团队而言,如何探寻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内功”修炼之道,显得尤为重要。

而搭建一套协同办公平台系统,对生产经营中的方方面面进行规范管理、理顺流程,提高沟通效率,同时加强风险控制,及时发现、规避业务风险,则成为三元食品提升企业协同管理水平修炼内功的重中之重。

为此,三元食品开始思考如何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实现业务升级,为解决企业面临的难题提供有效解决途径。

结合现状,三元食品管理层明确了系统建设需求,即建设一个全面、严谨、快速响应、稳定、移动的平台。据三元食品信息部经理张铁军介绍,全面的平台是指可以支撑全公司所有办公、进行多组织管理的基础平台;严谨的平台是指将制度和流程进行电子化;快速响应的平台指的是可灵活适应制度及业务的变化;稳定则强调了该平台保证公司正常业务的进行的重要性;移动的平台则可保证企业可以远程进行批复。

流程驱动管理

三元食品信息部经理张铁军表示:“我们经过甄选评估,选择IBM的智慧协作平台,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第一,它的技术成熟;第二,其易用性和开发性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第三,合作团队须具有丰富的项目经验,而 IBM 恰好能够符合我们的需求。”

据介绍,该协同平台可无缝整合即时通信、邮件、办公系统,员工日常业务可在一个平台上完成,并通过与其他应用软件的整合,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此外,该平台还可提供多层级的安全解决方案,为系统保驾护航。据了解,该系统平台计划在三元总部、液态奶事业部、技术中心、工业园、送户事业部、干酪事业部、华东事业部等多个组织进行实施,内容涵盖企业管理多项业务流程,如个人事务类、行政办公、公文管理、财务流程管控、企业信息管理、企业知识管理等。

根据实际管理需求,三元食品决定启用公文管理、行政办公、会议管理、参观管理、员工培训管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项目管理、促销等市场活动管理、知识档案、报表查询、手机签核等模块,并对请示、参观、会议、合同管理、财务管理等模块进行重点深入的应用。

易于开发是关键

一般而言,协同管理是从办公系统演变而来的,属于典型的管理支撑系统,必须自上而下地强力推进。而等大家逐渐熟悉系统后,就会出现一些诸如一些诸如社交商务这样的自下而上的行为。

三元食品协同办公系统的应用过程也同样符合这样的情形。“待处理文件提醒、审批留痕等功能都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提出来的,然后交给技术人员进行逐项的实施。”

三元食品协同办公平台项目经理马满生说,“这套系统我们使用得比较得心应手,就是因为最终用户参与到开发过程中,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和需求对系统进行了优化。”

三元食品信息部经理张铁军则表示,选择IBM Lotus Domino正是由于它的易用性和可开发性。“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后续调整工作会有很多,随着企业的发展会不断增加新功能,所以我们尤其强调办公自动化系统一定要我们自己可以开发,而且很容易开发和维护。”

协同办公平台不是一蹴而就的项目。马满生表示:“做这个系统时,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同时我们也正在培养一个好的团队。协同办公系统的成功应用,对提升公司的业绩很关键,所以我们还会继续努力地去做,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

智慧协作显效

目前,在第三方协同办公方案的协助下,在三元食品内部,基本的公文流转已经完成了电子化,目前三元食品总部所有部门均使用了财务管理模块;预算管控也已初见成效,目前可以进行电子化的内控制度大部分已通过办公平台进行管控。

此外,三元协同办公系统使用一年多后,公司运营效率显著提升。根据数据统计,目前,三元经营管理流程中最复杂的合同申请流程效率提高了 170%,目前只需 8天,就能完成合同申请的相关审批,而之前手工审批合同需要 14~21天;从财务相关单据效率分析方面看,目前付款申请可以在 4~5天内完成,而之前的手工付款一般需要 5~7天;从预期处理时间分析方面看,根据目前主要使用的几种表单的效率分析,这些表单的处理效率预期可提升20%~30%左右。

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三元食品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与推进力度有目共睹。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和三元食品一样,在向社交商务转型的过程,逐渐意识到:协同办公平台系统的建设不仅仅是简单的办公自动化的应用,将公司现有的各个信息系统通过协同办公平台进行集成、建立统一的管控平台,在企业充分释放信息化能量的整体战略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写在最后

在现代企业中,与现代化的生产、物流、办公环境相匹配的,应该是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协同办公、ERP这样的信息化应用在企业中不仅扮演着降本增效的角色,更成为规范业务流程、改进企业管理方式的工具。

第8篇

关键词:电网物资采购 结算手续 资金安全风险

一、 电网物资集中采购有关资金结算手续办理的现状

省级电网公司的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分为物资计划管理、物资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含供应商关系管理)、仓储及物资配送管理、质量监督管理、废旧物资管理、物资资金收付管理等7个环节。物资集中采购有关资金的结算主要伴随物资合同管理环节与质量监督管理环节同时办理。如果这两个环节出现问题,将引发电网物资结算资金不安全的隐患。

(一)合同管理与资金结算手续办理的现状

物资采购到货款的结算、物资预付款的支付、质保金的支付均是依据合同履行,因此合同管理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物资结算资金支付的质量。对于到货款的核算,首先各地市物资公司各项目单位为供应商办理进度支付证明,办理验收、入库等手续,出具质保期满合格证明,然后由供应商提供这些证明票据到省级电网公司所属的物资公司的供应商大厅办理核算程序,由省级电网公司所属的物资公司收集汇总付款凭证、进行发票效验、制作付款申请,通过ERP系统,完成基本的核算流程,由省电网公司物资部审核付款计划,然后由省级电网公司财务部审批物资资金预算,最后由省级电网公司所属的物资公司的财务部门支付集中采购物资的货款。对于预付物资款的核算,在合同签订后,供应商依采购合同进行保函登记,并进行预付款申请,由省级电网公司物资公司审核预付款申请,并报省电网公司物资部和财务部审核预付款资金预算,由省级电网公司物资公司支付。如果合同管理按这两个流程进行,合同管理是适应资金结算支付预算需求的。但是,目前合同管理存在不适应物资结算资金管理工作的方面,如ERP系统中采购订单与合同要求一一对应,但在实际的集中采购物资环节,会出现一张发票对应多个采购订单与多个采购合同,如合同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不认真,就可能导致集中采购资金重复支付的可能。

(二)质量监督管理与资金结算手续办理的现状

省级电网公司所属的物资公司在进行集中采购物资监督管理的各项工作时,会发生各种质量检测费用与监督管理费用,这些均由省级电网公司所属的物资公司财务部门支付,各地市物资公司的财务部门负责本地市公司管辖范围内的质量检测费用报销。对于集中采购物资的质保金结算,是供应商在走完质保金期满验收流程后,填写质保单,由地市物资公司各项目单位签字,供应商进行质保款的申请,省电网公司所属的物资公司审核质保款申请,并报省级电网公司物资部和财务部审核质保款资金预算,由省级电网公司所属的物资公司支付。

在质量检测各环节中,如发现物资质量问题应及时督促供应商进行消除;如果物资质量问题已发生,又无法协调供应商解决,各地市物资公司的管理部门应将质保单妥善保管,不能提前交到供应商手中。但在实际工作中,地市物资公司各项目单位在进行签发投运单时不核对合同的质保期限,凭经验和与供应商的关系,存在提前签发投运单的情况,而省级电网公司所属的物资公司财务部门又无法在ERP系统中核查投运记录,只能凭纸质的手续办理支付质保金,这将会造成质保金提前支付的财务风险。

二、电网物资采购结算手续不健全引发的风险

(一)银行承兑汇票授权书的真实性难以判断,存在资金安全风险

根据某省电网公司2012年末的统计资料,2012年支付集中采购物资款约46亿元,其中银行承兑汇票支付达16亿元,占支付集中采购物资款的34%。目前省级物资供应公司用于支付集中采购物资款的银行承兑汇票来源于各市电网公司电费口径收取的银行承兑汇票,收取电费款的这些银行承兑汇票由地市电网公司的财务部门交给省电网公司财务部,省电网公司财务部进行背书登记交给省物资公司财务部,省物资公司财务部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的二次背书手续,用于支付各供应商的集中采购物资款。

目前这种财务管理模式存在以下资金安全风险:(1)市级电网公司在ERP财务管控系统中对收取的银行承兑汇票票面信息审核不严,增加复核工作量。(2)财务公司实行银行承兑汇票不过夜的管理方式,导致省物资供应公司没有时间行使审核职能,增加银行承兑汇票在途的保管风险。(3)由省级物资供应公司审核供应商领用银行承兑汇票手续,因业务水平有限,未能高质量地审核供应商授权书等资料的真实性,增加票据管理的风险。(4)银行承兑汇票电子流转和纸质流转不同步,往往电子流转晚于纸质流转,影响票面信息真实性的审核。

(二)质保金申请单审核不严,存在质保金提前支付风险

质保金是省级电网公司与供应商对采购物资进行质量保证的最后一道防线。有些项目物资主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未严格审批质保金支付申请单,存在物资的投运时间还没有达到质保期限,就在质保金支付申请单上签章的情况;另外还存在部分供应商业务员伪造物资需求单位的相关物资主管部门和人员的签章,自行修改设备投运时间的现象。由于项目多、合同多,涉及的物资需求单位业务部门和人员也多,且物资需求单位的签字人员未预留印鉴章,无法全面、严格审查合同,在相关手续齐全的情况下,办理了质保金的支付,导致提前支付供应商质保金,给公司物资质量保证增加了风险,也给财务部门带来了较大的资金风险。

(三)ERP系统资金支付“取数”有缺陷,存在合同款多付的隐患

目前电网ERP财务子系统中资金支付申请单中所支付的物资集中采购到货款,是通过ERP财务子系统后台抓取发票校验金额的一定比例作为集中采购物资货款的申请。供应商在开具增值税发票时,如果两个合同金额开在同一张发票上,物资管理部门在ERP物资管理子系统中完成发票校验后,发起其中一个合同到货款支付申请时,ERP物资管理系统抓取本张发票的全部金额,但这个合同到货款支付金额是两个合同金额之和,存在财务管理ERP系统对此合同到货款多支付的隐患。

三、增加资金安全的审核手续以确保财务管理适应物资管理

(一)增加项目单位与财务部在ERP中对银行承兑汇票的审验手续

用于支付供应商货款的银行承兑汇票经过市物资供应分公司、省财务公司、省物资供应公司、物资供应商等多个单位,在项目单位取得银行承兑汇票时,其授权委托书的真实性难以判断,会造成省物资供应公司支付资金的安全性问题。因此,其一,增加市公司在ERP财务管控系统中对收取的银行承兑汇票信息进行审核的责任。在收取银行承兑汇票时,市公司财务部门应配备相关人员进行详细审验,并在审验处盖章签字,其银行承兑汇票原始凭据的真实性由市公司财务部门负责;然后再将审验结果录入财务管控系统,以供省财务公司与省物资供应公司核对银行承兑汇票的票面信息。其二,在省财务公司背书给省物资供应公司的银行承兑汇票时,应在ERP系统中预留其审核的时间,实行其再审职能。其三,在省物资供应公司将省财务公司背书的银行承兑汇票进行第二次背书给供应商时,应在供应商大厅配备专职的人员审核物资采购供应商授权书的真实性,以确保第二次背书的银行承兑汇票支付给了真正的物资供应者,降低票据管理的风险。其四,各业务部门要在收到银行承兑汇票的当日及时办理电子流转手续,使电子流转手续早于或同时于纸质流转,另一方面,如果ERP系统中无电子审核流转手续,其纸质流转不能往下一程序进行,确保银行承兑汇票的背书、转让真实有效,增加资金支付的安全性。

(二)规范物资与基建部门对纸质质保单与ERP系统的审核手续

为防止质保金的提前支付,应规定物资与基建部门在纸质的质保单上签字时,查核安装运行的记录,在纸质质保单上的付款单据上明确签署:“投运一年,无违反合同规定的质量问题”等规范性语言,并附签字人的名字与签字日期,且在省物资供应公司要预留有权在质保单签字人员的印鉴,以查核其质保单上签字的真实性。另外还应在ERP系统中对质保单上所签署的投运时间通过相应的关键字段查找,物资与基建部门的电子签字也应通过ERP系统走质保单的审核流程,以保证质保单从最基层运行单位传递至省物资供应公司时,纸质的质保单与ERP系统的电子签字记录能进行适时比对,省物资供应公司的财务部要认真审核原始签字的真实性及与预留的印鉴比对,并与ERP系统质保单电子手续进行第二次审核程序,在确认无误后,才能开具质保金的支付凭单,确保质保金的支付安全。

(三)完善ERP物资与财务子系统,以优化采购合同、发票的对应关系

针对多支付合同到货款的情况,在ERP财务子系统中应设置预警功能,当一张发票对应多个合同时,在进行发票校验时,设为“不通过”,由财务部门相关人员在ERP系统中采取人工(手动)核对措施,在ERP财务子系统中将发起付款的合同不按发票金额进行到货款申请,而按发起付款合同上的金额进行到货款资金的处理,将另一个合同的取值金额在ERP系统中约定为零。这样集中采购物资到货款的申请就与支付的合同金额达成了一一对应,防范了资金重复支付的风险。X

参考文献:

1.高路. 电力企业基于ERP系统财务集约化管理成效的评价[J].科技创业家,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