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14 04:52: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职业道德考核情况报告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顶岗实习教学是职业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管理体系,进行科学合理地组织安排,对顶岗实习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应做好以下几项:
1.做好动员,使学生明确顶岗实习目的、任务,提高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识
顶岗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完成专业技能、技巧的综合训练,把理论同实践结合起来,在技能训练的实践中,深化理论,完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另外,在专业技能技巧训练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毕业生。财会专业顶岗实习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会计基础理论、会计核算方法基本原理的同时,掌握本专业中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方法,在会计实务操作中的具体要求和应用,掌握主要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并结合顶岗实习单位的具体岗位的设置要求,分岗位掌握其岗位职责。
2.加强岗前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形成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认知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指根据会计工作的特点,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会计人员施加系统的会计职业道德影响,促使会计人员形成会计职业道德品质,履行会计职业道德义务的活动。针对学生好奇、好动、容易违反单位规定的现象,对学生进行实习前的职业道德教育。首先,由学校领导和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增强学生的自觉性。其次,由实习单位的领导、财务部门负责人给学生现身说法,以切身的经历对学生进行岗前教育,提高学生的实习认识,保证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3.制定顶岗实习的各项规章制度,培养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顶岗实习的各项规章制度,是顺利进行实习的重要保证。为保证顶岗实习的质量,学生顶岗实习前,我们就制定好切实可行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考核标准。学校建立顶岗实习教学组织系统,主管教学的校长统筹全校各专业的顶岗实习工作,教务处负责具体安排,并成立考核小组,学生分组、定岗位、定师傅、定任务。每次顶岗实习前,必须精心组织,严格要求,妥善安排;顶岗实习中,要认真指导,抓好示范、训练、检查、讲评等;顶岗实习结束后要认真进行总结。
二、指导教师对学生专业实操技能的训练的指导,养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
学生在顶岗实习单位期间,主要应突出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的指导。并在实际业务处理中进行会计职业道德的渗透。
1.实习指导教师对有关理论知识的集中讲解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先掌握实习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一方面要求学生复习巩固;另一方面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集中讲解,给学生指出一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途径。使学生更有效地全面掌握操作技能技巧。
2.加强实际业务的处理的指导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到实习单位去实习,师傅往往是自己会做账,不会给别人讲,不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也不易接受。指导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个别指导。我们学校的专业指导教师是由专业课教师兼职的,这样指导教师就能抓住每个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专业爱好,灵活掌握每个学生接触事务的能力和掌握会计实务处理的情况,为指导教师“因材施教”提供了方便条件。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实习过程中,要摸清学生对会计实务处理和掌握的熟练程度,直至能够独立完成业务处理,达到顶岗实习的目的。
3.开展顶岗实习技能竞赛活动,提高学生会计职业道德修养
为了调动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提高顶岗实习效果。在整个顶岗实习过程中,开展顶岗实习技能竞赛活动,评出优胜者,评出“优秀实习生”记入学生档案。同时,设立奖励制度。对顶岗实习表现好的学生,作为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的条件之一,享受奖学金。对成绩优秀的学生优先推荐到用人单位就业。通过评优选先,使学生在顶岗实习中,能够通过自我反思、自我解剖、自我总结而发扬长处、克服短处,不断地自我升华、自我超越。达到顶岗实习的目的。
三、加强顶岗实习检查,强化学生岗位职业道德教育
一、职业道德的概念
职业道德的概念职业道德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二、目前会计职业道德出现的问题
(一)对会计工作人员的监督比较宽松,有些地区还流于形式。
(二)做假帐,提供假数据,瞒上欺下。在有些单位里为了利益,为了政绩,任意改变财务数据,想赢就赢,想亏就亏,利用财务数据瞒上欺下和瞒下欺上。
(三)提供虚假财务报告。有些中介审计机构(内部审计部门)、中介评估部门的注册会计师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出具了虚假财务和资产报告。会计职业道德的丧失已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和环境、侵害了相关方的利益,同时也给国家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因为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越来越成为社会关心和探讨的焦点。
三、会计人员道德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利益驱动:会计职业道德出现的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利益驱动。这其中既包含企业利益,也包含企业负责人、会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个人利益。而其中处在关键地位的是企业本身的利益。一些企业的管理者为了追求企业利润的经营目标下,失去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线,明示或暗示会计人员造假,并通过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用来骗取各方面的信任,并因此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其次,是个人利益。企业最高领导层通过教唆会计人员通过伪造信息来获得职务、金钱等方面的利益。
(二)社会大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与此同时,拜金主义、重利轻义、等意识抬头,道德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会计人员在这样的环境意识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企业来说,把效益至上奉为企业的首要任务,一些企业不惜以牺牲社会利益来获得更大的效益,指示或强迫会计人员造假。一些会计人员为了维护自己的职业和待遇,被迫屈从于管理者的压力,不顾职业道德于,制造虚假信息。更有甚者,把造假加上了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认为这是为企业好,并不是不道德的行为,这样的会计的不道德行为更具危险性和欺骗性。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是很正常的经济行为,但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经过合法的渠道和正当的手段,不能损害他人或国家的利益。
(三)监督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健全,还不能与社会的发展想适应。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并不完善,只是其中的个别条款涉及到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要求,缺乏系统全面的职业道德规范来引导和约束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在企业中,会计人员往往缺乏工作的独立性,因此内部监督多流于形式,而且有些企业财务部门内部职责不清晰,不认真落实内控制度,不能实现有效的相互牵制和制约,使得监督制约弱化。而外部监督由于点多、面广、任务重等原因不能完全对具体的企业财务进行行之有效的监督,也会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造成企业自我约束能力的削弱。
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之对策
(一)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应对会计人员进行全面的道德知识和理论的培训,采用职业道德教育与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案例对会计人员进行感化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会计道德观,能够辨别是非,明确方向,再结合实际工作,形成高尚的社会主义会计道德品质,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创造有利于会计人员工作的环境。会计人员不仅工作在会计领域,更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就是会计环境。净化环境,既要靠会计人员自身努力,也要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尤其是必须与法律、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建设同步,才能建设好会计职业道德。
(三)对财务违纪行为加大打击力度。一是做到有法可依,从法律、法规上健全对财务弄虚作假者的处罚规定,尤其是要明确对企业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加大处罚力度,使其产生畏惧感,并使他们的造假风险大于其收益;二是监督执法部门要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对发现的财务违法行为坚决查处。三是要加强舆论监督。企业的财务信息要做到公开、透明,鼓励员工和社会团队对企业财务进行监督。
(四)健全考评机制。要尽快建立市场考评机制,对出现制作虚假财务信息的企业负责人和财务人员,根绝情节采取罚款、警告、吊销资格证书和不允许继续从事相关职业等处罚手段。对造假的上市公司要立即退市,对参与造假的中介机构要进行取缔。同时,各级财政部门要制定对会计人员的考核办法,以一定的期限为考核周期,从会计的各个方面对其进行考核评价,对考核不合格的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仍未通过者年检不予通过。
(五)实行会计岗位轮换制度。我们《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明确规定:“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会计轮岗制度,这样不仅有利于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防止出现贪污等违法现象,也有利于财务人员自身掌握更多不同方向的财务知识,提高其业务素质。
摘 要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应牢固树立导向性、职业性、服务性相结合,以职业性为本位,以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为宗旨的教学理念,合理安排适应专业所对接行业或者职业岗位要求的定向性的教学内容,恰当运用实践化的教学方法,适当采取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建构思政课特色教学体系。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电力行业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23-0061-04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以能源电力类专业为主体的高职院校,电力类专业所对应的电力行业包括发电、输电、配电、送电、电力建设、电力勘探、电力规划设计、电力信息、电力文化、电力管理等。以学校近5年的招生为例,2007~2011年电力类专业招生人数分别为1314人、1280人、1378人、1477人和1410人,几乎都占当年学校招生总数的60%~70%。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电力行业需要,学校应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大力推行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作为学校整体课程体系中有机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亦应体现职业能力主线、工作过程导向。
一、确立导向性、职业性、服务性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关于导向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鉴于高职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成型期,思想活跃但不稳定且容易受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影响,政治信仰意识淡薄,价值观功利化,需要加强引导,因此,开展思政课特色教学,必须坚持导向性。
关于职业性。高职思政课教学不仅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更要表现出职业性。思政课教学要与高职院校实际、与学生就业岗位结合起来,重视和加强思政课中立足社会、诚信品质、敬业精神、法律意识、责任意识等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和职业发展能力,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
关于服务性。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要坚持“教书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理念,以“精而管用”为标准,实现由“供给者本位”向“需求者本位”转换[1],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发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服务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高职教育语境中,导向性要与职业性、服务性相结合,通过思政课的导向性,促使学生初步掌握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进而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可持续发展服务。
二、安排适应行业或职业岗位要求的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安排原则
概而精原则。即应使高职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当代中国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以及社会主义道德法制规范。该原则可以很好地解决教育目标与课程设置不配套、课程目标与学制短、人才培养要求与生源状况之间的矛盾。
职业化原则。即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教育,充分体现职业性和实用性的特点[2]。思政课教学要把课程理论、政策与学生政治素养、专业发展、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重点讲解职业大环境,包括对行业产业政策、就业创业形势、职业发展趋势、职业发展软实力等问题进行诠释。
与行业、岗位对接原则。即坚持就业导向,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要求,将思政课教学与专业对接的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结合起来。
(二)主要教学内容
1.职业环境
社会主义建设包括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这就是职业环境。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第一线的特点、要求和发展趋势,选择并突出具有定向性的教学内容。
一是市场经济理论教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使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都纳入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中。思政课教学中应加大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教学比例,尤其是与学生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市场经济知识,如市场经济规律,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建立健全知识、技术、管理、信息等参与分配的制度,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武装学生头脑,强化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使学生牢记在任何行业、企业、职业岗位上,都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要求、规则和规律。在这部分适当增加电力行业有关内容,使学生掌握电力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该行业产业政策、其自身发展等,并能用市场经济规律等知识诠释电力行业进行的厂网分离、电网主副分离等重大改革。
二是法治理论教育。思政课教学中应加大有关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教学比重,尤其是与学生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的法律知识,如电力法、劳动法、税法、合同法、民法、刑法等法律法规,使学生树立依法办事、遵章守纪意识,突出高职生守法习惯养成的准职业人特性。
2.职业理想信念
职业理想是人们对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与人的价值观、职业期待、职业目标密切相关,与世界观、人生观密切相关。职业信念是指个体认为可以确信并愿意作为自身行动指南的认识或看法。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将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融入职业理想信念培育中,既发挥其理论指导作用,又使学生认识到理想并非高不可攀,并且正确认识将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职业与专业的关系,树立成才的理想信念。
3.职业道德
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体现高职教育特色、提高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职业道德教育包括基本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业职业道德教育。高职思政课教学要在巩固一般的基本职业道德教育基础上,加强行业职业道德教育,构建行业职业道德的全方位培养体系[3]。具体教学中,基本职业道德教育要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为主要内容,让学生理解基本职业道德的内涵以及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要求;要以敬业意识、诚信意识为培养重点。行业职业道德教育方面,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对应行业,把一般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进一步细化到行业层面,不同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应结合其行业特点而有所侧重。
4.职业品质
高职生应当具备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能力素质和专业能力素质,基本能力素质是职业技能的基础。基本能力素质包括调查研究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竞争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运用能力、挫折承受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在培养基本能力素质的基础上,提升高职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使其最终成为高素质人才。基本能力素质主要通过各门基础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来培养,思政课应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注重基本能力素质的培养和锻炼。
三、运用实践化教学方法
(一)实践化教学方法的概念
思政课实践化教学方法,就是学生作为社会生活的参与者,在真实的现实生活场景中,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的总和。
实践化教学方法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客观辩证地认识国情、认识社会,正确认识和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和社会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理想;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尤其是用人单位对职业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特别是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要求,以便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强化高职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社会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二)实践化教学方法的形式
1.讨论
讨论的实施步骤如下[4]:第一, 题目拟定。任课教师事先拟定讨论题目,例如:在讲解价值观这一主题前,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如何看待高校包括高职院校中的“考证”、“考级”现象,如何看待大学生的功利化倾向,等等。第二,题目公布与准备。提前一周公布,并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充分准备。学生根据讨论题目,利用图书、网络等资源查找相关资料。第三,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生自由发言。每位学生都应积极参与本组的讨论。第四,引导与评析。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引导讨论,讨论结束后教师对讨论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评析。
2.辩论
辩论的实施步骤如下:第一,论题公布。任课教师提前一周向学生公布论题。例如,在讲解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时,围绕是否推行居民生活用电价梯式递增电价改革展开辩论,正方:应推行居民生活用电阶梯式电价制度;反方:不应推行居民生活用电阶梯式电价制度。第二,准备。为参加辩论双方指定指导教师,学生查询资料,组织辩论的思路和论点、论据。第三,辩论。参加辩论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专业辩论,未参加辩论学生旁听。第四,点评。辩论结束后教师点评,重在评价辩论的技巧以及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技巧。
3.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的实施步骤如下:第一,案例介绍。选择案例应坚持以下标准:案例的教育性、鲜活性、典型性和开放性。例如,在讲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以“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中国华西村”为案例。第二,案例思考。华西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哪些特色?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华西村给我们哪些启示?第三,案例引导。第四,案例讨论。第五,案例总结。
4.基地实训
基地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包括专业实习、课程实训基地。实训的实施步骤如下:第一,准备。包括实训基地的选择,实训师资的确定,实训学生的选拔等。第二,实施。包括实训项目的安排、指导和交流等。第三,总结评估。包括提交实训报告,对学生进行考核等。
5.角色扮演[5]
由思政课教师指导,让学生收集资料、制作课件并讲解某些知识,让学生编排小品、情景剧或设立道德法庭、模拟法庭等,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让课堂变成学生的舞台。
6.社会实践活动
由思政课教师指导,鼓励学生深入社区、农村、工厂、企业,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研、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参与志愿者服务、生产劳动、文化建设等,让学生在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中认知社会,融入社会。
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一)时间多元化
改变思政课考核时间,变一次性考核为全程考核,包括学习考核、期末考核、年度考核、顶岗实习考核、毕业前考核等,直至毕业前再给出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综合成绩。
(二)主体多元化
尝试引进第三方评价,将实习单位和社会的第三方评价引入教学评价[6],如由实习所在单位的专家或师傅考核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职业道德、职场礼仪规范、行业法律知识,并给出成绩。
(三)标准多元化
思政课教学评价应设立新的标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综合考核,包括理论知识考核、日常操行考核和社会实践考核。其中,理论考核对学生就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考核,日常操行考核对学生文明礼貌、遵章守纪、参与集体活动等方面进行考核;社会实践考核对学生的实际运用即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对于这三部分的分值权重,按照3∶3∶4的结构模式进行划分。
(四)方式多元化
上述三部分考核,分别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对于日常操行的评价,采取学生自我测评、班委团支部集体测评和教师测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师评价包括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的评价;对于理论考核可采用开卷考试、作业、小论文、课堂讨论等形式;对于实践考核,可通过社会实践报告、社会调查报告、职业道德训导报告等形式进行。
参考文献:
[1]如何凸显高校思政理论课建设特色与实效?[EB/OL].[2012-05-26].http:///show_more.php?doc_id=481120.
[2]刘绍斌.探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特色之路[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7(12):63-65.
[3]龚卢芳,林涛.电力高职职业道德综合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4):60-62.
[4]张继钢.增强高职刑法课教学实践性的思考[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115-119.
[5]张先状.高职视角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建设[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 2010(3):62-65.
[6]付海龙.“211”课程体系下高职思政课教改实证研究——以《思想首先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82-85.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Teaching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The Case of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lectricity
ZHANG Chun-hua1, ZHANG Ji-gang2, XU Xiu-qun1, LI Pu1
(1.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lectric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7; 2. Guangxi Administrative Cadre 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Law, Nanning Guangxi 530023, China)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不利影响
(一)降低会计信息的质量
首先,会计信息失真会影响会计报告的质量。每个企业都需要编制会计报告,会计报告是企业制定经济规划的依据。会计信息涉及企业的经营发展信息,反映了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只有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帮助企业决策,才能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会计信息对企业管理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通过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制定投资方案。近几年来,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持续下降,会计报告编制工作有失规范,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进程。
(二)影响经济运行的稳定
其次,会计信息失真会影响经济运行的稳定。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环境诡谲多变,想要稳定市场经济的秩序,政府必须以企业的会计信息为依据,进行宏观调控和外部管理。在利益驱使下,一些会计从业人员编制了虚假的会计报告,扰乱了我国经济社会的秩序,即会计人员的个人素质直接影响着会计行业的发展,当会计人员行为有失规范,会引发行业内部的职业道德危机。为了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重拾会计行业的信誉,必须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二、加强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及影响
(一)措施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必须遵守的道德标准,是其参与工作的行为准则,约束他们的行为,但其本质是思想上的认知,是个人约束自我行为一种方式。会计职业道德的提高,是会计特点与工作责任提出的要求,确保会计核算的真实性。但现在会计行业中存在的问题是,很多会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意识淡薄,工作中并未树立职业理想,缺少敬业精神,忽略工作中的细节,有些时候甚至会为了一己私利,根据领导的意图修改真实的会计信息,导致会计失真。企业会计人员是工作的主要操作者,如果自身职业素养较低,可能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所以,针对上述内容,可从以下三方面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素养。
(1)加大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的力度。教育是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的职业素养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在教育的过程中,可加深职业道德给会计人员留下的印象,让其进行自我约束。即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道德品质。大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会计的第一个阶段,也是道德品质培养的最佳时间,但很多高校对这一项的教育仍处于空白状态,导致工作出现先天欠缺,对此,各高校必须完善该项教学,解决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此外,也要加大在职人员的教育力度,定期对在职人员展开教育,引入实际案例,强化企业会计人员对职业道德的认知。
(2)建立完善的会计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法规体系,是提高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保证。近?啄辏?我国连续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但每个法律法规的衔接不足,对此,企业需要重新分析现有的法律,明确各个法律之间的衔接,即做到把会计法作为所有法律的核心,弥补法律法规存在的不足,明确在职人员承担的法律责任,借鉴国外的法律法规,把法规内容细化,在企业管理中应用,以减少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出现。
(3)加强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监督。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监督,是根据《道德规范》的要求,检查会计人员是否遵守职业道德,针对出现的具体情况,给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即由会计机构对工作展开审查,起到督促的作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企业内部人员互相监督,并接受媒体的审查,加大监督力度。而加大监督力度的同时,也要完善道德评价机制,建立会计评价体系,实时跟踪会计人员的操作,定期考核,考察工作绩效。
(二)影响
企业会计人员自身的道德素养提高后,可有效改善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通过对会计人员道德素养高低的分析,可以对其工作情况有初步的判断,是判断会计工作质量高低的标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职业道德和会计信息的质量有紧密关系,即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的道德后,会严格按照职业标准提出的要求,搜集会计信息,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不会因为领导的授意或个人利益,做出修改会计信息的行为,保持信息的真实,且如果社会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会以社会利益为主,坚持原则,不会向有关部门提供虚假信息,危害国家利益。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良好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诚信保障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先看本色、再看本事”,笔者认为这是选拔会计人才重要的一点。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他的业务素质可以逐步提高;一个会计职业道德低下,提供虚假不真实的会计资料,业务技术再高也是不合格的会计人员,给国家和投资者带来极大的危害。会计信息失真,对国家来说,一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二是不能真实反映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实际情况,使国家不能正确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使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对于投资者而言,根据失真的会计报表进行投资,将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中国的“银广夏事件”和美国的“安然事件”,都是出具不真实的财务报告,使股东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2011年10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二十一号),还有部分企业或多或少还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任何造假的背后都牵涉到利益的驱动,这无可非议。由此,引起人们对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诚信的质疑:道德何存?诚信何在?
一、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诚信的含义、关系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在办理会计业务过程中树立和遵循的基本道德意识、规范和行为总和。它也是会计工作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
会计诚信基本含义就是要求会计人员诚实守信,诚实就是言行和内心思想一致,不弄虚作假。守信也就是诚实,信就是信用,真实可靠,保密守信。会计诚信同时也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要求会计人员向报表使用人提供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
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诚信就是一对孪生姊妹,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是提供真实会计信息的保障。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先生认为,“诚信”是积极的会计职业道德内容之一。他认为:“信已立志,信已守身,信已处事,信已待人,毋忘‘立信’,必当有成”。这也说明了诚实信用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客观需要。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会计诚信的危机主要表现于会计信息失真,现阶段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实现财富、利润的最大化,在会计处理及提供的经济数据过程中,企业经营管理者常常失去理性,明示或暗示会计人员造假,在这种情况下,若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高,为了保住自己饭碗,会计人员就会屈从领导压力,违心地参与了经济“造假”行为。二是会计制度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现代财务会计制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从而可以产生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会计人员就可以通过操纵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来制造虚假业绩,如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来达到虚增利润目的。三是个别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法律意识不强,抵挡不住各种诱惑,不能坚持原则,谋取私利,贪赃枉法,触犯了刑法。从主观上看,会计人员为了本单位利益,明知故犯,出具虚假的会计报表,应属于会计造假,是会计诚信的问题。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维护和提高会计诚信?一是要靠会计人员自律,二是要制度建设,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在这里主要谈一谈会计人员自律,会计人员自律也就是“诚实”的人才能做“诚信”的事,这就必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使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上成为真正“诚实”的人。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培养“诚实”的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的关键是把会计职业道德内化为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觉行动,使其成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一)从思想观念上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会计诚信的理论基础
在思想上,会计人员必须牢固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处理好日常的会计事务,要经常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明白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增强职业理性。就此而言,会计人员必须在职业生涯中对自己的思想品质、思想意识方面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自觉遵守道德行业准则。
(二)从制度建设上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会计诚信的行为规范
制定一套可操作的会计规范体系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一套完善规范的内控体系,能明确每一环节的人员之间分工、职责,形成既能相互协作又能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能有效起到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
(三)从管理体制上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会计诚信的有力保证
实行会计人员有计划轮岗或委派的会计管理体制。会计人员的轮岗制度,有利于加强财务工作的内部监督,防止和会计信息造假行为发生。一个会计岗位有多名会计人员轮岗从事会计核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能提出单位财务管理方面好的建议,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整体水平,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会计委派是指各级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实行直接管理,即会计人员的组织关系、人事关系等由财政部门统一负责,工作由财政部门统一安排,不受制于企业管理者,能发挥会计人员相对独立职能的作用,对健全监督约束机制、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从审计监督上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会计诚信的有效监管
首先,做好内部审计监督。在单位内部不但要建立健全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还要建立内部监督制度,以提高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有效性,才能把一些违法、违纪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其次,强化政府监督,加大政府部门审计力度。同时加强对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考核,并将其会计行为考核结果作为单位考核指标和会计人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的根本依据,从根本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再次,依靠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注册会计师这种社会监督力量监督企业的会计行为,主要是依法对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实行审计制度。
关键字:注册会计师 职业道德
一、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1、从职业道德与经济的关系来看,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基础经济是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赖以产生、存在、发展的基础和根源,因此,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一经建立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反作用集中体现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2、从职业道德与以德治国的关系来看.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以德治国的思想在注册会计师从业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注册会计师作为特殊的从业人员,对其职业道德有着较高的要求,《
2、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
独立审计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经济监督工作,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要有助于企业的利害关系人做出正确的决策,作为注册会计师本身就应该具备足够的专业胜任能力。目前,由于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受到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在证券市场会计舞弊行为不断升级的情况下,更应该强调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谨慎理念。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树立谨慎理念、采用现代化的审计理念、采取分析的方法,能否评估管理层的道德风险、管理层的舞弊风险.能否判断有无重大的关联交易,值得我们深思。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遵照《指导意见》要求,通过教育、培训和执业实践不断保持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胜任能力。
三、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采取的措施
1、完善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体系,可由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职业道德具体准则、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和职业道德裁决指南组成。事务所也可制定适宜的职业道德指南以供内部考核使用。
2、应加大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教育力度。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应增加职业道德内容,并加大分值。学校教育应将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作为专门课程讲授。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应编写职业道德专门教材。各级协会应精选职业道德案例.树立典型,供同行学习。注册会计师应注意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3、应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监管。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监管应坚持以主管部门监管为主,事务所内部监管为辅的方针。各级注册会计师协会应设立职业道德监管专门机构,由协会工作人员和聘请的实务界和理论界的专业人员组成.以保障监管部门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4、事务所应建立职业道德自我纠错机制。安排审计项目组以外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复核。定期(一般五年)轮换项目负责人及签字注册会计师。跟踪客户动态,必要时采取非常规措施。有步骤地调整客户。
5、应加大惩处力度,加强行业自律。有关执法部门应加大对虚假会计信息和虚假审计报告的惩处力度,建立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将责任落实到人,要建立民事赔偿机制,使注册会计师的造假成本远远大于造假收益,从而对注册会计师造假行为起到震慑作用。
【关键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原因;对策
当前,随着各企业间的竞争日渐激烈,部分企业为了最终取得胜利,往往会做虚假的账目、虚构成本、虚增利润等,试图通过这些方式手段站稳脚跟。此外,部分会计人员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按照职业道德要求,不遵守职业操守,与不法企业“狼狈为奸”,欺诈投资者和相关利益者,在社会上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应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保证会计人员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从而促进和谐的会计环境氛围。
一、导致会计职业道德水平低的具体原因
1.会计职业道德的培训力度不强
当前,纵观我国所开展的会计职业道德培训活动,不仅培训时间短,而且要求也非常低,这无疑会影响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
关于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当前只在相关教科书中有提到,但要求并不充分;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也只在《会计规范与职业道德》中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关于会计类的初级、中级、注册类的考试,一般不涵盖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通常情况下,我国都是通过考代评与考评结合的方式来决定会计职称的,在这样的导向下,会计人员自然而然的将重心放在了会计理论、会计技能上,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很少关注。虽然国家也采用了各类方式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但忽视了职业道德培训的重要性,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要求也不高,所以致使在岗的会计人员也缺乏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
2.会计违反职业道德的处罚不强
虽然在《会计法》中明确提出,会计人员实践工作中要严格按职业道德要求行事,不断强化自身的业务素质,但未对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进行任何的规定。《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指出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及各单位是监督检查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执行过程的主要部门,并且还确立了基本的奖惩规定:应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检查结果与会计人员职位晋升直接挂钩,同时作为表彰奖励的主要考核依据;凡是有不按职业道德要求办事的会计人员,所在单位必须予以必要的惩处;情节严重的,会计证发证机关应及时吊销其会计证等。尽管《会计法》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都提到了会计职业道德遵守、检查及处罚的规定,但还缺乏一定的检查和处罚力度,这样会计人员在违反职业道德时就不用付出高额的代价,并且对会计人员起不到威慑作用,进而引起会计职业道德水平低下。
3.缺乏完善的会计诚信体系
关于会计人员诚信方面的规范和评价体系,目前在我国还很少,为此会计人员失信的现象屡见不鲜。虽然我们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看到了关于诚实守信的要求规定,但由于现代会计行业内缺乏诚信的监督与评价方法,因此当会计人员诚信丢失后,企业与社会无法采取有效的惩处措施,从而导致会计人员为了自身利益,经常违规做假账、粉饰报表等,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因此不断下滑。
二、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具体对策
1.通过在校培训与在职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培训力度,延长培训时间
要想保证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就必须注重以下培训方式:首先,强化在校会计专业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课程内容,并严格会计职业道德要求,这样就能很好的保证会计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时就深入的掌握了职业道德要求。其次,对于已经参加工作的会计人员,会计主管部门在加强监督检查的同时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对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过程中应侧重于职业道德方面,并基于此进行更深入的考核与检查,把考核检查的结果与会计人员的职位晋升挂钩。会计主管部门还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会计职业道德培训活动,合理延长会计职业道德培训时间,通过有价值的案例开展培训。
2.构建完善的会计诚信体系,推行全国联网查询
在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过程中,应加强监督和评价会计人员的诚实守信程度,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与评价体系。总的来说,会计主管部门应根据会计人员所在单位,深入全面的了解会计人员的执业情况,经常性的开展检查活动,以检查结果为基础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评价,明确具体的会计诚信等级,同时将该等级和会计人员的资格考试及职称评定紧密的结合,以增强会计人员遵守诚信的自觉性,实事求是工作。此外,为了防止会计人员在跨地区流动时管理上出现漏洞,会计部门应采取全国联网查询的手来评价会计人员的诚信情况,这不仅能防止会计人员失信逃避惩罚的不良行为发生,而且还使得会计人员清楚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进而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意识。
3.吸收其他国家成功经验,加大违反职业道德后的惩罚力度
当前,我们应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成功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如美国就有一套高效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该体系中包含了注册会计师协会道德规范、财务经理协会道德法规、管理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等,并且对会计学术界、会计教育者的职业道德也有一定的研究。我们应借鉴和吸收美国等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国特色,构建一套操作性强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以提高对会计人员的监管。此外,应及时改进和完善会计法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关于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惩罚规定,严格惩处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让会计人员为自己的违规付出应有的代价。这样,在规范的体系与严厉的惩处压力下,会计人员就会积极主动的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进而强化了会计职业素养。
4.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会计人员的诚信意识与道德水平
以往中,对注册会计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通常都是根据《注册会计师法》《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规定来实施,强化职业道德规范意识。由于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仅体现于行为道德规范,所以我们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还应融入相应的传统伦理道德,加强“八德教育”,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让注册会计师清楚的明白仁义待人、诚信为本的重要性。注册会计师若做虚假的审计报告及假账,不仅对社会公众的利益造成损害,而且还达不到仁者爱人的境界。因此对注册会计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应在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上,以诚实守信,遵守职业操守,坚持准则,不做假账为主要思想,不断强化注册会计师的诚信意识,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任何职业都需要工作人员工作中遵守相关的职业行为准则,会计行业也不例外。所谓会计职业道德,主要是指会计人员实践工作中需要遵循的会计职业行为规范。本文通过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落实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具体对策。实际中,会计人员应意识到职业道德提升的重要新性,同时社会、会计主管部门等也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共同努力协作构建完善高效的会计环境,切实保证当前时期下会计人员的优秀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徐晓俊.浅析如何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J].企业导报,2012年23期.
[2]舒金燕.浅谈会计职业道德[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年12期.
[3]胡玲燕.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09年02期.
[4]王晶晶.试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J].现代商业,2010年02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职业道德教育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的人才,对于当下市场各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的技术理论外,其职业道德精神也成为企业衡量学生能力的重要内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同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既可以深化教学理论内容,切实增强高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又能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和塑造企业形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形成学校、企业和社会三方的共赢局面。近年来,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已在全国各地的职业院校展开,但因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机制还不健全,合作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腾飞期,探索科学的工学结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机制是高职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推动职业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工学结合模式下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产物,是融工作和学习、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培养模式,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以岗位实操经验为主的企业工作有机结合,给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养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有效的教育资源。
1、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奋发向上的情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强调理论学习,也强调实践锻炼。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培养方式,通过不同的工作任务来实现培养目标。一方面为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和教育环境;另一方面也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需求,满足学生的道德培养要求。学生学习相关职业道德的理论后,在企业生产的真实环境中体验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和准则,可以有效调整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既掌握专业技能,又提升职业道德,实现自我塑造、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
2、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通过校企合作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企业不仅为自己做了免费的广告,与此同时还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另外,学校的毕业生、科研成果、技术合作可以转化为企业现实的生产力,使企业获得实际的经济效益。校企合作的长期职业道德教育合作机制的建立,使企业在无形中获得了不竭的劳动力资源和品牌效应,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途径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强调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要求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合作对学生职业道德进行培养,使学生明确专业职业发展方向,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准确把握职业岗位标准,制定个人职业目标和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意识。综合素质培养途径为以素质教育理念引领人才培养工作,开展爱岗敬业、诚信做人、扎实做事等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
1、诚信做人。在企业内部、生产车间现场,车间办公室内宣传栏等处张贴企业生产经营理念、职业道德、价值观、企业文化、学院的办学理念、专业介绍、教学改革、办学成果、企业简介等宣传展板,酝酿良好的职业氛围与育人环境。在专业教学和实训中,强调组织纪律、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诚信做人职业素养。
2、扎实做事。企业为学校提供有关企业的文化建设、德育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用人标准等各方面内容的案例、视频、图书等德育资料素材,并安排相关人员定期在校园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做职业规划报告。也可以通过企业参观进行安全教育,到校内外基地观摩等方式学习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扎实做事的作风。
3、爱岗敬业。开设《职业指导》,《社交礼仪》等公选课对毕业顶岗实习学生进行《毕业教育》等课程。邀请优秀毕业生做专题讲座。到企业开展专业实践,通过培训等方式加强学生的爱岗敬业意识。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理想的教育,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严格的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6S”班组管理等企业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岗敬业职业素养。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机制
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需要建立“校企参与,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即学校与企业都是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主体,应共同制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目标和方案,分别派出相关的管理人员和教育人员,共同实施教育过程,共同参与考核与评价,共同享有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效。
1.校企双方制定相应的合作规章和管理制度。在政府制定、完善双方合作教育的法律法规基础上,校企双方应该制定出具体的合作规章和管理制度。其中既要包含专业技术培训,也要包含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和方案,如学习纪律、劳动纪律、工作要求、岗位职责、社会实践要求、顶岗实习要求、课程标准等,使专业学习和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更加明确。
2. 在相关企业建立起联合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企业是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研合作的重要保障和直接载体。学校可以通过合作交流,让师生以小组、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分批分期地走出去,深入校外德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开展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如加强厂纪、厂规教育,加强事业心、责任感、诚信和道德等教育,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企业、社会对他们的责任和要求。企业协调带学生实习的德育老师的相关工作,营造校企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氛围;及时反馈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尤其对一些消极现象及早发现并结合学校、家长予以解决;定期邀请企业管理层、先进员工、对口部门等为企业实习的学生作报告,进行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教育;聘请企业高级技工、关键工序的师傅等人员指导学生实训。在校企合作中,校企双方根据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岗位适应能力、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劳动纪律、工作能力、创新精神等对实习实训学生的品德和技能进行全面考察,并在工作现场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校企合作的结果不但可以节约企业自行培养人才的成本,还可以保障企业用人需要。所以,企业还应该走出工厂,在一定行业和地域中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对口学校建立起联合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
3.建立对学生的综合德育评估机制,全面考核教育效果。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开展好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就需要建立一套包括学校、学生、企业在内的综合评估机制,使德育评价更具有真实性和多元性,以服务高职院校的学生成长、服务于就业。对于学生在高职学习期间的德育成绩评定,应由学校、企业、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共同决定。把学生在校和在企业学习、实习、工作、生活等活动过程中呈现出的全方位表现都纳入评价范围,而不仅局限在纪律、行为表现等片面的评价。确立学生在评价中的自主性,让学生参与德育评价工作,培养学生能学会自觉按职业道德评价标准进行活动,使学生具有明确的目的和规范的行为,努力实现学生在德育工作中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目的。
4.充分利用学校的场所、学习环境挖掘德育资源。通过对其进行规范化的操作和严格遵守工作时间,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纪律观念;可在校园举办合作企业推介会、优秀企业家报告会、优秀企业捐资助学、劳动模范报告会、优秀校友报告会等,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教育学生立志成才;也可通过校企联合开展文体活动、技能竞赛、科技讲座、产品设计活动等,增进彼此交流,拉近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道德培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为尽早融入企业和社会打下良好的专业和人文素质。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在社会上营造出良好的校企合作氛围,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进行职业道德的现场教育,为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提供条件。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除了学习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在社会实践中形成自觉的意识,使校企合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成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樊颖.从校企合作现状看我国职业教育中企业的主体地位——基于现代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法规体系构建.中国证券期货,2012(2)
[2]杨国富.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拓宽德育工作途径.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6)
[3]黄继锋.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德育机制创新.当代教育论坛,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