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乡村生态振兴案例

乡村生态振兴案例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16 08:31:3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乡村生态振兴案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乡村生态振兴案例

第1篇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十三五”时期,我市聚力壮大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着力深化农村改革,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不断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全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粮食生产稳定,“菜篮子”产品充足,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高效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总值明显提升,农村改革不断深化,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为“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市素有“鱼米之乡”“茶叶之乡”“生猪之乡”的美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长沙市的菜篮子后勤保障基地。粮食生产连续七年获全国先进,成为全国三个超级杂交稻“百千万”高产攻关示范工程基地县之一,烟叶产量稳居全省第二,生猪出栏量稳居全省第一。

 

20xx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xxxxx亿元,农民人平均收入xxxx元。

 

【农业更强】发挥特色优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7月23日,来到资福镇合星村,连片的稻谷在骄阳的映衬下,金黄璀璨,十分夺目。每一株沉甸甸的稻穗都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收割机轰鸣作业,所到之处,饱满的稻穗倒伏、装袋,农户们忙得不亦乐乎。

 

“我现在一小时可以收割5亩,一天可以收割50来亩,今年早稻已经差不多收完了,就只剩这10来亩了。”种粮大户刘永军擦着额头上黄豆般大的汗珠,从收割机上走下来,一边喝水一边开心地告诉记者:“今年早稻种植300多亩,早稻平均每亩合700斤左右,看到今年增产、粮食丰收,我感到非常高兴,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老百姓的支持。”刘永军表示,今年气候好的话,晚稻可以达到1000多斤一亩,两季加起来20多万元纯利润不成问题。

 

“今年资福镇为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以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为目标,积极扩大早稻种植面积,大力推广集中育秧,提供免费种子,加强技术指导,做好种粮大户的示范,实现了早稻生产的丰收。”资福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金国告诉记者,该镇以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为抓手,通过送种集中育秧,免费为种植大户进行室内育秧,提高早稻产量和抗性。尽力遏制抛荒、“双改单”和直播现象。

 

“今年宁乡市粮食播种面积165.96万亩,其中早稻种植面积55.36万亩、一季稻种植面积36.8万亩、晚稻种植面积58.9万亩。比去年提高了8%左右,去年粮食产量为68万吨,今年达到72.5万吨。”据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尹建军介绍,“十三五”期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在全省名列前茅,新增种粮大户350个,规模经营流转土地总面积增加了6万多亩。蔬菜种植面积70.2万亩,年产值14.8亿元;水果14.5万亩,年产值1.8 亿元;茶叶5.7万亩,年产值1.979亿元;烟叶3.67万亩,年产值6.57亿元。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十三五”期间,我市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发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产量、调优结构;以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为抓手,推进粮油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建设,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加快大中型灌区及其田间配套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构建起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

 

我市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了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确保市民能吃上放心粮、放心肉、放心菜。围绕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我市积极应对非洲猪瘟,全力恢复生猪产能,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正大集团进行生猪产业链合作,形成产业项目示范带动。休闲农业企业由2015年的278家增至366家,营业总收入由原来的5.5亿元增至8.7亿元。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和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在全省处于前列。农机总动力182万千瓦,与“十二五”末相比增长了11万千瓦,主要农作物农机化综合水平增长了8.3个百分点,农机行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24亿元。

 

目前,全市拥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365家,实现总产值512亿元,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翻了一番,实现“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08个,并获评首批湖南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创建县,宁乡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宁乡农业科技园获批国家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成功创建国家示范农业产业强镇和省农业产业强镇各1个。“宁乡花猪”获评全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乡村更美】聚力乡村振兴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5月15日,天空晴朗,万里无云。记者走进双江口镇槎梓桥村,映入眼帘的是白墙黛瓦的房舍、一尘不染的庭院,一条条平整宽敞的沥青道路交叉纵横,与四周散布的农家相映成景,犹如置身在一幅美丽的乡村山水画中。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市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示范、整体推进”的原则,以农村“五治”为主抓手,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把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大力实施“全域洁净、秩序整治、设施夯实、乡风文明”四大行动,农村面貌焕然一新,颜值与魅力不断提升,美丽乡村生态宜居,真正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重要手段。为此,我市把加强党建工作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坚持党建引领,德治、法治、自治“三治”并进,以德治“春风化雨”、以法治“定分止争”、以自治“共治共享”,夯实乡村治理根基。着力整体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完成改厕12万座,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92%;建成乡镇、村垃圾回收分拣中心253个,农村垃圾减量达45%,250个涉农村(社区)全部成功创建长沙市垃圾分类示范村;沩山乡、灰汤镇、夏铎铺镇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乡镇,金洲镇关山社区获评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花明楼镇杨林桥村获评全国环境整治示范村;创建省级卫生乡镇4个,省美丽乡村示范村15个、精品村2个,长沙市美丽乡村示范村37个、特色村30个,宁乡市本级美丽乡村218个,打造美丽屋场204个。我市先后获评“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湖南省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县”“湖南省乡村振兴先进县”。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有了颜值和气质,我市瞄准发展“绿色经济”,深化文旅农旅融合,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实现由“美丽环境”到“美丽经济”的华丽转变。

 

【农民更富】盘活资源资产全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特别感谢李书记,介绍我到中草药种植基地做事,鼓励我种植中草药!”12月4日,青山桥镇心田村已脱贫群众闵小初告诉记者,三年来,他不光还了10万余元债务,手头上还有了余钱,日子越过越好了。“早脱贫了!现在,我不光在这里做事赚钱,家里还有400多棵果树、药材树,收入很稳定!”

 

心田村山势险要,人烟稀少,农村“留不住”和“干不了”矛盾凸显,农田抛荒和山地无人管现象明显。驻村第一书记李志纯带领扶贫工作队积极谋划,及时调整农业结构,将贫困户无劳动力耕种的闲置土地进行流转,引进康庭中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经济作物种植、生态养殖为一体的多元化农业,使村民成为享有“租金、薪金”的“双金”村民。

 

“十三五”以来,我市上下坚持以产业扶贫为根本,协同推进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做优主导产业、壮大特色产业、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完善落实“一户一策”精准脱贫措施,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经营主体吸引贫困农户参与产业发展,逐村逐户、逐人逐项落实产业扶贫政策措施;全面构建“一对一”结对帮扶、“全脱产”驻村帮扶和“千企联千户”立体帮扶体系;31个省定贫困村已于2017年底全部出列,2020年底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53561人全部实现脱贫;易地扶贫搬迁连续四年获全省第一,农村危房改造成为全国示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十三五”期间,我市深化农村改革、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脱贫攻坚等一系列惠农、富农政策落实落地见效,盘活了农村沉睡资源,带动了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集聚,多渠道增加农民的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

 

同时,我市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鹊山模式”入选2016年中国十大年度改革案例,村企共建“双江口模式”、镇村统筹“老粮仓模式”等集体经济发展成功经验得到上级主要领导充分肯定;各村因地制宜,涌现出“产业服务型”“土地合作型”“资源开发型”“乡村旅游型”“物业经营型”等一批集体经济发展典型;276个涉改村(社区)全部成立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132个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薄弱村”全面实现“去薄脱空”。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放眼楚沩大地,全市人民正奋力描绘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画卷。

 

过去五年,我市农业农村有了很大变化,农民收入实现了稳步提升,但是“三农”短板依然存在。展望前路,我市信心百倍、不胜不还。市委全会擘画了宁乡未来五年以及十五年的发展新蓝图,明确指出要加强现代农业建设,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升级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动百亿花猪产业发展,为我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找准了定位、明确了路径。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辉煌“十三五”收官在即,壮阔“十四五”又将起航。站在新起点上,我市必将昂首阔步、足音铿锵,奋力在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上展现新作为、新担当,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实现新突破、新成效,在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上取得新发展、新辉煌!

 

市民心声

 

“现在政策这么好,如果自己好吃懒做的话,是很难走出贫困的。一方面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另一方面还要依靠自己的双手来改善生活,这才是用实际行动回报党和政府的关切。”靠着坚韧的毅力、乐观的心态和勤劳的双手,横市镇合金村璜塘组肢体残疾村民(已脱贫)发展种植业,年收入超40万元,成为2020年度湖南省残疾人“阳光致富示范户(带头人)”。他表示:“希望所有的困难家庭能用好产业扶贫好政策,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致富的丰收果实,早日脱贫致富,享受幸福生活!”

 

第2篇

关键词:景观规划;生态;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许多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在这一基础之上制定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国外农村景观规划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积极有效的成果。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深深的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难点仍在农村,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成为了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而崭新的课题。正是如此,我国学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积极吸收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对乡村景观规划进行了系统的、有组织的探索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不少的成果。

二、国外乡村景观规划研究历程

一般认为国外乡村景观规划研究较早主要是欧洲的一些国家,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其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将世界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推向一个新高度。

西方国家的乡村景观在最近几十年的工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威胁。如城市的扩张,各类设施的建设猛增,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的大量迁入,加之机械化、现代化的的农耕方式和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和废弃,改变了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与乡村景观的社会文化特质,加速了乡村景观不断退化,更加剧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从形成景观的社会和文化方面对乡村景观进行了理论上的丰富,给予乡村景观在生态功能、空间优势、文化传统与经济价值等方面的研究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

上世纪九十年,国际景观生态学组织在《欧洲乡村景观的未来》会议上围绕景观变化、可持续农业与乡村景观、景观恢复三个主题进行讨论研究并形成共识。解决乡村景观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需要研究出更多有效的方法才能得到满意的成果。

三、国外乡村景观规划研究视角

几十年来国外发达国家对乡村景观的研究从多层次、多视角来考虑,获得许多具有积极意义的成果。如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建立乡村景观规划的评价体系、以及对乡村景观的保护研究等等。相比新兴的乡村规划建设,对于传统的乡村的保护研究,国家和地方也制定了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居民都拥有较高的参与度和保护意识。总体而言,从对国外乡村景观的研究来看,具有几大特点:侧重于生态环境的研究、充分考虑景观中人的行为研究、注重景观的社会和文化价值的研究。

国际上在乡村景观规划领域的研究具有核心指导作用的“国际土地多种利用研究组”是一个由世界多国从事该领域的著名学者组成的国际组织,提出了一系列的如“空间概念”、“生态网络系统”以及如何处理乡村景观规划过程中的关系问题对世界乡村景观规划研究影响深远。

美国在乡村规划中非常重视景观生态和区域文化的融合所带来的价值。比较有代表的是Forman,他在总结了北美与西欧生态空间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可能景观设计理论”为新形式下的乡村景观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新思路。著名捷克斯洛伐克生态学家 Ruzicka 和 Miklos 和德国 Haber 等人在乡村景观重建和土地协调利用方面提出了景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LANDEP)以及DLU 策略系统并在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德国在二战以后,随着人们对传统观念的回归,对乡村人居环境和整合的乡村意象成表现出了高度重视,对自然的追求成为社会的共识,在改革振兴乡村的过程中,在满足现代功能需求的同时,极力以改造现有环境、恢复传统乡村建筑景观风貌为特色。另外,意大利和西班牙也是传统回归和原生地域风貌文明的典型代表,在老建筑改造方面有不少独到的成功经验。澳大利亚将乡村农业生产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在创造更大的农业发展市场的同时也塑造了新的乡村景观意象。

亚洲的韩国、日本,在乡村景观规划研究中,根据本国国情,融合生态理念和文化背景,突破现有景观规划格局,推动了其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有传统乡村聚落群、有序的梯田、果园和人工草地等。

四、国内新农村景观规划研究现状

近年来,新农村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学者们对如何实现新农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挖掘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以保护新农村景观的特色和完整性等问题表现出了高度关注并进行了有组织、系统性的研究。

我国学术界对新农村景观规划的研究源自于1989年召开的第一届景观生态学讨论会。近年来我国在研究新农村景观规划的设计原则、方法和意义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如王云才、王悦与王仰麟等老一辈学者在多年前提出的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和方法以及相关学者对相应景观规划的实际案例研究;在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上,陈威先生的“AVC”理论、王云才先生的旅游规划设计理论、赵辉先生的村域景观资源利用等等都对新农村景这一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出台,多方面完善了乡村建设的法律依据,确立了乡村的地位,为新农村景观规划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五、比较分析我国新农村景观规划分析存在的问题

比较国内外乡村景观的规划,综合我国的新农村景观规划的实践,我们不难分析出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存在这很多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规划水平较低

研究表明全国完成制定乡村总体规划的村庄达到了超过百分之六十的高度,但是相比国外的乡村景观规划来看规划水平较低。在新农村的总体布局模式上形式单一,甚至盲目模仿城市居住区的布局模式等使得新农村缺乏乡村应有的生活氛围和特征。

(二)缺乏合理的规范

国外对乡村景观的规划研究已经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意识形态,多国已经制定了相关的规范,乡村居民的规划和保护意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我国乡村居民观念上的不规范导致对新农村景观规划发展混乱和低层次,虽然很多地方都打着绿色生态村等各色旗帜,形成了一定的意识,但是自行拆旧建新,毫无设计感可言的混凝土平顶依旧随意而行,简简单单的把景观规划理解为绿化种植,缺乏合理的布局。

(三)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乡村生态环境面对居民对资源的无节制的胡乱开发利用来促进经济增长带来的不同程度的破坏变得千疮百孔。传统农业生态系统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新的促进经济增长手段的使用使得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除此之外,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保护力度还不够,国家政策和乡村居民的意识对新农村景观的理解和开发还存在这一定的局限性。

六、结语

面对农村生活水平和环境意识的需求不断提高的现实,对新农村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仍呈现出落后的发展,我国仅仅停留在传统规划学的用地平衡层面,仍需要不断的探索发展。比较国内外新农村景观规划的理念和实践,我们深深认识到国外学者们对新农村生态、对社会和文化意识等在景观规划中的重要性;未来新农村景观规划研究必须综合多学科的交叉,科学制定合理的景观规划设计模式,坚持以生态、人本、多样、本土特色为基本原则,建立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可持续体系。(作者单位:东北电力大学)

参考文献:

[1] A rriaza M, Canas JF. Assessing the visual quality of rural landscape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4, 69(3): 115-125

第3篇

关键词:赣南红色旅游;区域经济;产业战略;合作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2013 年度项目“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新机遇下的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策略研究”资助成果。课题编号:SH1307。

一、赣南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1、资源分析

赣南地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 处20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4处,良好的区位优势为赣州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空间条件。此外,赣南红色旅游资源还具有与客家文化旅游资源、赣南古文化旅 游资源、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优势。但目前赣南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文物维护不够,以旅游景点为带动的旅游产业链条不够完善,红色 旅游产业未形成区域联动,也尚未形成以红色带动绿色古色等旅游的联动机制及红色旅游产业链。

2、区位与交通分析

在区域交通上,赣南地区整体交通通达程度较高。从地理位置上看,赣南是个边界城市,与粤闽湘交界,连接多省,与广州、深圳、珠海、南昌、长沙、武汉 等大城市形成“五小时都市圈”,游客的组织和线路的编排非常便捷。赣南地处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组织红色旅游既可以自成体系,又可以与周边地区连线,具 备良好的合作伙伴和营销渠道,但缺乏旅游交通专线的开发等是亟待解决提高的问题。

3、政策支持分析

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全面加快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步伐更是为赣南红色旅游发展驻入了鲜活的力量。

4、经济环境分析

近年来,通过以红色旅游为龙头带动古色、绿色旅游,旅游业已成为赣州市强市富民 新的产业支柱。2011年,赣州市接待游客人数超过16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20亿元。赣南旅游经济前景乐观,可开发的潜力依旧巨大。但处于地级 市的赣南地区,自身经济尚欠发达,影响力小,对外开放程度还不够,知名度低,这些都对客源市场影响很大,成为发展缺陷。

5、相关案例

(1)、川黔渝红色旅游产业案例

以模块旅游产业集群为节点,将川黔渝地区划分为川陕苏区、红色故里、红岩精神、 伟大转折、史诗5个旅游产业集群模块。各节点分别以巴中市、广安市、重庆市、遵义市、雅安市为中心城市,采取分散、独立运作的方式进行经营活动,并在 区域产业集群整体利益的约束下,各节点之间保持密切联系,互相配合,形成旅游产品系统,推出环绕成都平原为重心的西南环线红色旅游品牌,同时与其他旅游相 结合,形成区域旅游竞争合力,最终推动整个区域红色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

(2)、川陕苏区红色旅游产业案例

从区域内部旅游资源整合来看,陕西省主要立志于打造红色旅游“1312工程”:在全省打造1 个红色旅游中心——延安;积极培育陕北、关中和陕南3大红色旅游板块;全力推出12条“红色旅游”线路, 开发培育一批成熟的红色旅游精品。2003年签订川陕苏区红色旅游产业战略合作协议,根据旅游资源共享机制,25个川陕革命老区县(市、区)将联合举办宣传促销活动,互推旅游精品线路,强化旅游行业管理协作,开拓周边旅游市场,共同推进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赣南红色旅游产业建立区域经济产业战略合作的资源条件整合简析

赣南地处江西省南端,在区位上有着先天的合作发展优势,应把握好地缘条件,促进 自身经济发展并提高本地在全国受众心中的知名度,进一步拓展交通,以求达到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分布,平衡到全国范围的交通覆盖面。在旅游资源及旅游文化培 养上赣南苏区自身条件优越,资源具有多样性、可观性高,借鉴川黔渝和川陕苏区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应加强资源整合力度,强化与周边邻省红色旅游产业的联 系,协调省内红色旅游产业发展以克服其原有的替代性强和区域内部联系弱化的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建立起有效的赣南红色旅游产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三、赣南苏区红色旅游产业建立区域经济产业战略合作的构思及建议

借鉴川黔渝和川陕两地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及构想,并对比赣南苏区现有优势及存在的不足,我们提出以下自身旅游建设意见以加强赣南苏区红色旅游产业的区域经济产业合作战略、促进赣南地区经济长足发展。具体对策制定上分为外部延伸与内部延伸两个部分:

1、外部延伸

丰富红色旅游产业链,以红色旅游景区为主导,建立红色旅游企业(红色旅游为主营业务的旅游企业、旅行社、酒店集团、运输公司等积极拓展与红色旅游相 关的经营业务),进行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附属红色旅游文化产品,开展红色旅游节庆、会展、拓展活动,以及革命文物征集、展示活动等,丰富延伸红色旅 游产业链条,并进行科学化的管理,使红色旅游产业价值进一步得到提升。

2、内部延伸

赣南地区拥有丰富的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古文化旅游资源及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具体 而言,近几年客家文化交流越来越受到重视,为赣州大力发展客家文化旅游提供了十分良好的机会。赣州客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除了赣县客家文化城开发较好 外,其他有关客家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基本处于初级阶段,没有统一的开发思路。古文化方面,有历史悠久的宋代古城墙及梅关古驿道。以自然风光为依托的山水旅 游文化也独树一帜,青山绿水,原始、天然、质朴的天性能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怡情山水的精神需求,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因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赣南红色 旅游资源应从多方面加强与其他资源上的融合。据此,可推出以“红客结合”“红古结合”“红乡结合”的主题板块。

四、结论

发展赣南红色旅游产业是打造赣南特色旅游品牌、繁荣旅游经济的重要内容,也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以红色旅游产业为带动,进行区域经济产业的战略合作具有重大意义。

赣南红色旅游产业在振兴发展赣南苏区的新机遇下,需要加强赣南本地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以红色旅游为先行者,整合多方旅游资源,联动与“五小时都市群”的旅游产业,从而建立科学完善的红色旅游产业集群,以此带动区域经济产业战略合作的推广和深入。■

参考文献

[1]卢丽刚. 《赣南红色旅游资源特征分析及开发策略》 [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0.10.

[2郑维荣 《创新旅游管理体制 推进旅游产业科学发展》[J] 福建日报 20]12.1.17.

[3]张群、刘建平 《红色旅游的特色分析及其发展研究》[J] 长沙大学学报 2006.11.

第4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优化策略

1研究背景

中国近些年加大了在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投入和精力,但从目前来看,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并没有达到预期水平。无论是产业能力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都没有得到全面优化,农业经济发展受到了巨大的阻碍和制约。如何更好促进农业经济全面发展成为难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的全面推进,将会为经济整体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而如何更好地结合实际实现整体路径的全面优化,也成为很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研究课题[1]。通过研究,为新时代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理论支持,使中国经济发展保持较高水平。

2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的农业经济发展相对薄弱,基础设施和发展理念落后,制约了整体的经济发展。

2.1资源分配不合理

就中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在实际发展中农业资源错位,导致整体发展模式落后,经济效益较低。从目前来看,中国的农业经济资源分配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目前的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土地经营面积有限,很难投入相应的技术设备,不能发挥农业技术优势。其次,中国目前的农业经济缺乏多方主体的有效参与。由于农业投入产出时间较长,社会资金不愿意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导致农业在发展中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特别是一些需要资金支持的重点项目,很难实现市场化运作。再次,缺少专业的技术人才。农村的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较差,很多专业人才更愿意到城市工作,使得农业经济发展缺乏专业人才的支持。科技专利研发数量和应用水平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农业生产效率不高,整体的经营收益也较低,使得农业经济发展陷入尴尬境地[2]。

2.2发展模式不科学

中国农业经济在生态资源利用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很多农村地区的发展模式仍然以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为主。产业结构没有与土地资源优势进行有效结合,对农业种植缺乏有效的管理。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存在效率较低的情况。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相对落后,使得农业经济改革相对较慢,不能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制约了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2.3缺乏必要的信息支持

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信息的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巨大的信息资源将会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何让农业经济发展速度跟上整体经济发展速度,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居民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政府对这方面的重视度不高,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缺乏有效管理,没有形成相对科学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使得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持,不能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同时,政府部门也没有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体系[3]。农业经济管理缺少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导致农民在农作物种植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生态环境也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可供使用的农业土地面积逐渐减少,将会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3有效的优化路径

3.1引进现代化管理模式

要想使产业快速发展,就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来说,要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就要全面改变管理模式,建立现代化的运转体系,并进一步加快现代化管理制度的全面推进。将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结合,避免盲目套用其他地区的模式[4]。如果管理制度与实际情况不匹配,管理模式就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实现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在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有效应用,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引,并不断调整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全面的数据系统,实现经济管理现代化,进一步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5]。

3.2建立完善的信息流通模式

在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任何一个行业要想实现稳定发展,就必须与时展趋势相结合。对于农业经济发展来说,要提升对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使行业信息与农业经济建设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引进更多高效的管理技术,进一步优化管理工作中的费用结构,全面提升整体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特别是随着大数据技术在我国的全面应用,引入信息化管理技术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6]。只有进一步将经济管理模式与实际情况相融合,构建全新的信息传播体系,才能将现代化的种植技术与专业种植知识进行有效的宣传和推广,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种植技术,为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第5篇

“农产品谋新”:开创休闲农业新天地

“农产品谋新”,主要指农产品本身在种植、加工、包装、流通、销售等方面的创意改良或革新,“谋新”可以使农产品形成差异化,从而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产品增值。从休闲农业的角度讲,“农产品谋新”也势在必行。“农产品谋新”不仅可以刺激旅游特产和纪念品的销售,也能为休闲农业带来更多、更有创意的休闲项目和观光景观,至少,能够为我们提供这方面的灵感。

农产品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可以创新,具体来讲,则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1 种植、种质(资源)创新

种植创新指不断更新、提升种植技术,从而产生新的种植品种,如冰淇淋西瓜、迷你苹果、紫色土豆等。新型种植模式最常见的为“移花接木”,比如嫁接、异花授粉等,由此可培育出月季树、李杏等。

2 农产品品牌打造

无论是品牌标志、品牌口号还是形象代言,农产品品牌的打造都应独具匠心。按照农产品的性质,农产品品牌的塑造大体有两种类型:一是原生农产品的品牌塑造,如:佳沛奇异果、加州杏仁、知谷稻米、神户牛肉等;二是深加工农产品,如:汇源果汁、三元奶制品、张裕葡萄酒等。另外,其他行业产品的成功塑造,也可借鉴应用到农产品上来。

3 包装流行创意

包装是一切产品的外部形式,好的包装对于农产品的市场推广和营销都是功不可没的。创新包装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给普通农产品加上新颖的包装物,如茶叶包装,设计成衣柜的效果,小衣架挂起茶叶包,方便又美观;不同水果形象的果汁包装盒,既使果汁口味一目了然,也使其更加生动化;二是利用模具从根本上改变农产品的外观形态,如方形西瓜、娃娃型人参果。

4 流通购销形式

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新形式和新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1)“农超对接”。指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即农产品与超市直接对接,市场需要什么,农民就生产什么,既可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同时,还可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北京纳入“农超对接”体系的超市主要有物美、京客隆、超市发、家乐福、沃尔玛、华冠、华堂商场和永辉超市等)。

(2)“农旅一体”。它以农家旅游将城市居民吸引到农村,在享受生态绿色美景的同时,通过体验等方式切身感受到绿色农产品的价值所在,催生其品牌意识,进而产生需求动机,在形成订单之后,农产品再通过销售平台和物流配送中心抵达每个社区和家庭,实现产消直通,城乡联动。(如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山西晋城)。

(3)“电子商务”。指在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农产品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从而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如发发28农产品交易网、CCBOT、沱沱工社)。

(4)“专卖店”。其指专一经营某类农产品的专营店,如鑫忆品香干果专卖店。

5 泛农业产品创新

各种器具如蔬菜嫁接机器、植物生长灯、太阳能杀虫灯、水果采摘器、遥控机、果蔬净化机等。除上述之外,还有许多农产品谋新的衍生物,例如利用农产品元素打造创新的文化产品。虚拟的如动漫游中大量应用果蔬形象,“果蔬连连看”、“植物大战僵尸”、“水果部落”;敦摄影师CarlWarner亲手搭建的美食果蔬梦幻王国。实体的如游乐设施、园林景观、异形建筑、果蔬人……。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休闲时间将会越来越多,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世外桃源,乡村旅游使现代人能够体验到宁静的生活,让身体与心灵放松,乡村旅游是一个非常好的诗意的栖居方式,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经济增长点。乡村旅游必然是未来旅游发展不可或缺的形式,而高水平、精准化的度假产品必将受到市场青睐,为乡村旅游注入春风。

6 日本“一村一品”5个成功案例

6.1 案例1

6.1.1 雪子寿司

大分县本匠村一位名叫高桥文子的妇女本来是开理发店的,“建设丰之国学校”给了该村3个参加培训的名额,其中要一名妇女,村里就让她去,培训结束后,她回到村里,组织部分村民成立了一个“家乡本匠会”,准备做点什么有创意的事情,一开始他们想到的是组织“元祖/家乡特产邮寄”活动,即将当地出产的农产品包装装箱后邮寄给在外地工作的当地藉人,可以借此宣传本地的农产品,但这只是一种简单的包装装箱,高桥文子觉得很不满足,她想应该还要利用这些材料加工制作成美味食品更有意思。

于是,“家乡本匠会”会员反复思考、试验,试做成了“香鱼寿司”、“竹笋寿司”这样一些以前没有过的寿司,但并没有名气。2001年,一个香菇种植者提出可否利用当地产的香菇制作成什么食品,还有人建议将制作的食品再送到林业厅举办的食品竞赛去参加评比,高桥文子采纳了他们的建议,用萝卜、大叶和香菇混合制作成寿司饭,取名“雪子寿司”,并参加了林业厅的食品竞赛,夺得第一名,后又被选送代表大分县参加全国竞赛,又夺得第一名,立即引起了媒体关注,被媒体大势宣传报道,从此,毫不知名的一种寿司便成为本匠村乃至大分县的名牌产品,被摆放到高速公路休息区、铁路站点和高级百货店作为名特产品销售,还吸引了很多旅游者慕名前来当地旅游观光,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同时也增加了就业岗位。

这个案例说明,如果能够通过创意将本地已有的资源进行再加工,转化为产品、商品,并再进一步通过品牌塑造,做成全国知名的品牌商品,其价值和效益将得到大大提升。创意如果能够与品牌塑造相结合,就能发挥协同效应,否则,仅有创意而不做品牌,创意的作用得不到很好发挥。另外,人才培养是发展创意农业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案例中的高桥文子如果不去参加“建设丰之国学校”的培训,她可能永远也不会想到要组织村民利用本地的农产品做出一种享誉全国的寿司,而仅仅守着自己的理发店做一辈子理发师。去参加过“建设丰之国学校”培训的人都说,参加培训最大的收获是结识了很多各行各业以及各地有独自想法的领军人物,还得到了县知事亲口鼓励,大家相互交流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能够得到很多启发,培训结束后在实践中又能相互支援。

6.2 案例2

6.2.1 品尝肥牛大喊大叫大会

大分县的“丰后牛”是日本有名的食用肉牛品种之一,据称其肥嫩的口感堪称世界一流,价格很贵,产量很少。而汤布院是日本闻名的温泉胜地,几十年以前周边也有很多农家饲养耕牛,但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耕牛已经越来越少,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为了有效利用原来饲养耕牛留下来的大片草地,当地人自发开展了“一头牛牧场”运动,他们以20万日元为一个认养单位,以居住在大都市的居民为对象,开展了认养肉牛的活动,他们以当地的特色产品作为利息每年寄给认养肉牛的主人。

后来,从1976年开始,这种认养活动发展为每年一度举办“品尝肥牛大喊大叫大会”。即每年秋天,饲养肉牛的农家邀请认养肉牛的主人(可以带小孩,别的人也可以参加,全部实行人数限定收费制)到牧场来欢聚,现场烧烤品尝肉牛,酒足饭饱之后,再根据抽签选出100人依次向着蓝天在噪音测定器跟前大喊大叫,把自己平常不敢、不愿说的一些心愿、牢骚、不满等喊出来,根据噪音大小、喊叫的内容是否独特有趣等评选优胜者,发给奖品,凡聚会参与者都可以通过抽奖获得奖品,奖品都是大家喜欢的当地产葡萄酒、调味品、大米、烧酒以及当地的酒店住宿打折券等实用的东西,活动持续一周左右。这样的活动受到了城乡居民的欢迎,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振兴了当地的畜产业,使闲置的草地得到了再利用,同时也促进了旅游业,使都市居民能够有机会与乡村居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亲近自然,还给了都市居民们一个宣泄紧张情绪的机会。

6.3 案例3

6.3.1 世田谷区民健康

群马县川场村总面积85.29 km2,人口3 800人,从东京市中心驱车走关越高速或乘新干线列车约2 h可达。该村以发展“农业+观光业”为基本政策,主要靠创意与自主自立进行村落建设和发展。他们认为,要发展“农业+观光业”,离不开城乡交流与融合,离不开品牌建设,为此川场村于1981年与东京都世田谷区结为姐妹关系,由两区村政府出资设立公益性企业运营管理“世田谷区民健康村”,通过开办森林教室、农业教室、木工教室、茅草屋教室、世田谷和纸造型大学,开展山村留学活动以及苹果树认种制、梯田认植制、宿营等富于创意的活动,从自然环境、农林业、教育、文化、体育、观光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城乡交流。世田谷区民将川场村作为第二故乡,区政府经常组织区民到川场村观光旅游、购物,而川场村民则通过周末在世田谷区的各个公园、超市以及各种节庆和文化活动中举办川场村物产展示销售会,向世田谷区民提供“安全、安心”的农产品而创出了品牌农产品,扩大了销路,观光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2004年川场村年接待游客人数从1985年的4万人增加到了66万人。

该案例是一个典型的城乡交流促进绿色休闲和创意农业发展的案例。“绿色休闲”即都市居民到农村去度假,这种度假方式已经从原来的当天往返型发展为长、短期住宿型,以前的当天往返型一般以购买直销农产品为主,而长、短期住宿型则还包括了农林水产业和农山渔村生活体验等多种形式。本案例中大都市的一个区与山村结为姐妹关系,是一种创意,这使城乡联系更加紧密,使农村的资源利用能够更贴近城市居民的需求而设计安排,使农产品有了一个稳定的销路,发展观光业客源也有了保证。其“健康村”设计的各类设施和活动也富于创意,且种类丰富,能够满足大都市居民不同哟巍⒉煌爱好人士的各方面需求。各类活动充分考虑到了日本城市居民的爱好与农村自然环境、条件的结合,不仅仅停留于住宿、餐饮、娱乐、采摘体验,而加入了大量知识性、技术性、文化、体育元素的活动、使都市居民不管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乡村度假、休闲、品尝农家菜、购物、农林业体验、实际种植、技艺学习与实践、体育比赛、志愿者活动等。通过各类活动,区民与村民面对面交流交心,使城乡交流变行政主导为民众之间的真诚人际交往,大都市居民可以放心食用自己认种的苹果、大米、租赁菜园种植的蔬菜以及自己去参观过的田地、面对面交谈过的人种植的农产品等,区、村联手共同出资设立的公益性企业,盈利还能够返还给双方的居民。这样的创意农业模式真正使城乡两方面的居民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6.4 案例4

6.4.1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

新县越后妻有地区(又称“十日町广域地区”)地处新县南部,包括1市1村4镇。为扩大城乡交流、增进外界对该地区的了解、搞活地方经济,1996年,该地区的6个市镇村联合制定了以“艺术”为突破口的“十日町地区理想乡村建设计划――建立越后妻有地区艺术圈构想”,该构想由举办“大地艺术节”、大自然体验交流文化设施(舞台)整备、修建“鲜花之路”、发现越后妻有8万民众的优点等4个项目组成,其中,每3年举办一届“大地艺术节”是重中之重。

大地艺术节是指将6个市镇村共计762 km2的大地视为美术馆,当地居民与国内外来访的客人在这个没有屋顶也没有墙壁的美术馆里一边欣赏将大自然中的青山、梯田、森林以及当地风土、历史融为一体而创作的大地艺术作品一边进行交流的活动。艺术节期间,广场、散步游道、小溪等都被当做一件一件的艺术作品而创造制作,这样,每举办一届艺术节,这些艺术作品作为当地人民的财富就增加一些并被保存下来。艺术节期间,还同时举办地球环境研讨会、美术建筑夏令营、艺术剧场(演剧、舞蹈、音乐会)等活动。2000年的第一届从7-9月,历时53天,来自32个国家的艺术家的148件作品参加艺术节展示,到访观众达到163 000人;2003年的第二届历时50 d,除了展示以大地为舞台创作的艺术作品之外,第二届艺术节还收到并放映了国外参展的电视短片作品,建成了由世界著名建筑家参与设计的3个交流设施,到访观众达到了205 000人,比第一届大幅增加。

据艺术节组委会统计,两届艺术节的经济波及效果(建设投资和消费支出),第一届为127亿日元,第二届达到了188亿日元。当然,艺术节不仅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方面显现了很强的波及效果,同时也促进了越后期有地区的乡村面貌改变、国内、国际知名度提升以及城乡交流。

6.5 案例5

6.5.1 兵库县多可町八千代区(原八千代镇)住宿型市民农园(获2004年第二届“往来!日本大奖”冠军“内阁总理大臣奖”)

当今日本有许多人退休后一方面向往回归自然的田园生活,希望到农村从事一些农业劳动,一方面又不愿意彻底放弃都市的便利生活而整天干农活,一种满足这部分人新的生活方式需求的“市民农园”便应运而生,市民可以仅仅在周末离开大都市到农村去,在大自然中种种蔬菜、大米,享受“周末农业劳动”的乐趣。在日本,自1993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大约50家市民农园,共计有1 000块地,租用者随着“乡村生活热”的扩散而日渐增多,兵库县多可町八千代区可以说是日本市民农园的先驱者。八千代区(原八千代镇)位于神户市东北约45 km处,从神户市驱车1.5 h、大阪市驱车2 h左右可达,该地区没有什么有名的观光资源,他们充分利用了靠近京都、大阪、神户几个大城市近郊的优越地理位置,以“造文化氛围浓郁的美丽山村”为目标,利用山间沟谷等闲置农地,于1993年设立住宿型“八千代市民农园”,2002年又设立了自由区画住宿型“大家市民农园”,后再设立了“大和市民农园”。

前2个市民农园共计有80块地,每块地大约160-300 m2,其中农园面积120 m2,“八千代市民农园”中还设有豆腐加工体验设施以及野营地,为深入开展城乡交流,每年还举办“紫云英节”、“萤火虫节”、“收获祭典”等活动,政府为配合市民农园吸引更多都市居民,制定了《全镇公园化条例》,全力推进全镇公园化建设,使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第6篇

关键词: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生态文明”观;现状和问题;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2-0055-04

一、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含义及类型

近年来,旅游业呈现出空间聚集和集群化发展趋势。各级政府在新一轮的“十二五”规划中将培育旅游产业集群作为发展目标写进议事章程。农业旅游产业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化,农业旅游项目应运而生,种类不断增加,一些原来分散经营的品种通过不断地优化组合,逐渐集中到一起,农业旅游产业集群进入萌芽期。

(一)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含义

许多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视角对旅游产业集群进行了定义和研究。笔者认为,农业旅游产业集群是以农村区域的旅游吸引物为核心,以开发农村旅游资源、发展农业旅游产业为目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相互竞争的旅游企业及其机构、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在地理空间上的趋向和集聚的现象。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必须依据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建立正式与非正式的稳定关系,从而获得规模经济与聚集效应,形成更具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新型产业组合形式,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二)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类型

根据国内外产业集群的分类方法――内生性集群和外生性集群,结合农业旅游产业发展实践,划分为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农业旅游产业集群。

1.资源禀赋型

这种类型的农业旅游产业集群是各地基于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使旅游企业在长期竞合博弈并建立相互信任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了共享的竞争规范以及长期稳定的合作性竞争关系,并在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推动旅游产品整体的创新。资源禀赋型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机理见图1。

2.政府(行业)助推型

这种类型的农业旅游产业集群是由政府把集群战略作为促进地区农业、旅游业发展或振兴的政策和手段,在行业协会或集群组织发挥主要作用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措施推动形成的。政府(行业)助推型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机理见图2。

二、“生态文明”观对农业旅游产业集群成长的要求

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走“生态文明”的道路,即通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交叉渗透,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融现代农业与自然资源景观及旅游资源为一体的优化产业结构模式,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业。

(一)“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农业旅游发展再认识

(1)定向于持续发展目标,即把“生态文明”看作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将农业旅游发展与村镇发展、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认为只有同时具有保护资源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功能的乡村旅游才是生态旅游。

(2)定向于产品和旅游项目的“绿色化”,即将“生态文明”做为一种旅游产品向市场推销,向旅游者提供“绿色生态游项目”,同时提供没有或很少受到干扰和破坏的自然和文化旅游环境。田园观光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农业科考旅游、采摘体验旅游等都属于生态旅游类型。这种类型的旅游活动比一般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并可以增强旅游者的环境意识。

(3)定向于行为规范的“生态化”,即强调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行为规范和环境价值观。通过旅游活动和旅游教育使旅游者和当地居民树立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道德观。

(二)“生态文明”观对农业旅游产业集群成长的要求

从“生态文明”的理论出发,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成长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符合生态环境的承载量并满足旅游生态资源的要求

旅游生态资源表明一个地区旅游发展可利用资源的容量和质量,有其成长的极限,是农业旅游产业集群成长的营养源泉。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初期,一般有大量的旅游资源可待开发,且集群成员数量小于资源的承载量,集群规模的成长基本不会受到资源的限制;随着集群的发展,可开发的旅游生态资源越来越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必将下降,新成员进入集群的障碍也会逐步增多,集群的规模增长将会放缓;当旅游资源的承载量达到极限时,集群发展将陷于停滞。因此,旅游生态资源的开发潜力直接影响集群规模的扩张,当生态环境的潜力接近极限时,如果不能开发新的资源,终将导致集群的衰退。

2.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重视内部生态的和谐,着力打造生态成长机制

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依赖于集群内部成员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和有序的合作竞争关系。在集群发展初期,由于有大量的生态资源可供选择和依赖,集群的成长主要受益于成员对资源的开发运用能力;然而,随着成员数量的增多和资源的争夺,如果开发利用不当或恶性竞争,旅游资源和集群赖以生存的生态平衡必将遭到破坏,旅游服务质量将难以提高,农业旅游产业发展将受到影响。“生态文明”要求集群成员开展合作基础上的有序竞争,树立共生与协调发展的理念,因地制宜地共同开发旅游资源,构建内部生态的和谐,着力打造生态成长机制。

3.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体现与其他要素的协调关系,不断完善外部环境

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内外环境要素的影响,除了资源禀赋外,自然条件、人文社会环境、充足的市场供需条件、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效服务、居民和利益相关者的态度等都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经济环境支撑体系的建设,始终维持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关系,形成集群发展与社会组织要素和非社会组织要素的良性互动。

三、“生态文明”视野下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笔者以我国生态旅游典型代表村镇为例,对其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抽样调查。在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梳理现状,查找问题,提出“生态文明”视野下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普遍面临的困境。

(一)“生态文明”视野下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1.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多以传统产业形态为发展基础

调查数据表明,当前我国的农业旅游多以田园观光休闲游产业(100%比例)、农产品、土特产品产销业(90%比例)、民俗文化体验游产业(90%比例)等传统产业形态为主,集群发展演变过程中鲜见以生态养生、现代农业科普等代表新型产业形态和生态发展方向的集群发展模式。

2.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社会效应初显

调查数据表明,100%的受访者认为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90%的受访者认为农业旅游产业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经济保障,并增强了生态资源的发展潜力;同时,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带动了就业结构的改善,促进了农民的增收致富,丰富了城镇居民的生活,

推动了村庄整治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实现了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在乡村旅游配套客房数、床位数、餐饮娱乐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展。

(二)“生态文明”视野下农业旅游产业集群面临的问题

1.集群发展特色不明显,旅游吸引物单一化,雷同化

目前,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一般以下列五种模式为根本,即农业观光游、乡村休闲游、自然生态游、民俗文化游、古镇(古村落)游。这几种模式因受到游客的喜爱而成为各地竞相发展的首选,其结果造成产品单一、雷同建设等问题;相邻地区农业旅游产业群之间及其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之间没有互补性,集群发展特色不明显,恶性竞争时有发生,相互之间“价格战”过度。部分乡村旅游开发过分地依赖于自然资源,对地方特色、民俗风情、人文内涵等要素不够重视,服务项目大同小异,细节不注重,特色不鲜明,给人“千人一面”的感觉,旅游吸引力缺乏,最终导致乡村旅游品牌资产快速衰减。

2.集群规模小,产业联动效应不显著

到目前为止,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呈现出规模小,资源不足,经营分散的特点,不能形成完善的一套融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活动体系和产业链。如一些采摘项目,产业发展仅限于“吃”、“购”、“娱”,而对于“住”与“行”由于配套设施所需资金大,不容易在短期内得以补偿,致使产业发展功能缺位,甚至出现产业链断裂的危险,从而不仅不能发挥集群的独特功能,而且经济效益也不显著。农业旅游产业集群规模小还表现在旅游业仅局限于与农业的结合,缺少与乡镇工业、商业多方联系,农村中工业、农业、旅游三者没有结合成有机的产业链,产业联动效应还不够显著。

3.集群内部缺乏系统规划与管理,未能实现资源的整合利用

农村旅游景点分散,景区地域分布较广,组织线路的难度较大。要想整合农村旅游资源并实现集约化运作,集群内各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当地的一些资源优势统筹发展,以期形成集群竞争力并实现良性循环。目前的情况是乡村旅游区缺乏总体规划,集群化发展盲目性很大,一哄而上、重复建设、低层次开发、环境破坏现象严重。不仅造成资源、财力、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由于没有进行统一规划,乡村旅游与传统旅游景点之间也缺乏有机联系,共生性差,从而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4.集群赖以生存的公共设施薄弱,管理多头化

农村旅游点卫生状况还不理想,例如:排污排水通道不畅、农家旅馆设备简陋、缺乏基本的消毒设施和卫生监督,生活垃圾严重污染环境等。在安全性方面,由于开办休闲旅游后,导致农户家用电器增多,负荷加重,而电线电路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造和定期检修,极易漏电走火,造成安全隐患;一些位置相对偏僻的农家旅馆,在保障游客生命安全方面也缺乏必要的设施。加之,“生态文明”视野下农业旅游是农业、旅游业与环保业交叉的一种形式,需要农业部门、当地政府、旅游部门以及环保部门的合作、交流与沟通。而目前的情况是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多头管理现象严重。

5.集群发展受自然条件影响,季节性强,不利于环境和资源的自我修复

“生态文明”观要求旅游发展持续化、均匀化,以利于环境和资源的自我修复。然而,由于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致使农业旅游产业集群也具有非常鲜明的季节性。像采摘节、赏花节前后仅持续十几天甚至几天的时间,这就造成了旅游旺季资源消耗严重、集群内部竞争严重甚至无序竞争现象,不利于环境和资源的自我修复。

四、基于“生态文明”观的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创新模式

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及其内部所属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创新,也是推动集群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从旅游产业集群的创新理论和案例研究以及笔者的调查来看,基于“生态文明”观的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创新动力来源于集群内充分的生态位要素、资源以及企业间合作关系,而企业间激烈的竞争压力所产生的推力、创新带来的绩效拉力以及集群外部生态条件支撑体系又为创新提供了中介和平台。

(一)优势生态位选择创新

旅游产业集群生态位是旅游产业集群的资源支撑和经营管理状况等本体特征与旅游产业集群所处的生态环境条件、人文环境条件、资源开发条件、区位条件、客源条件等要素互动匹配后所处的状态。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生态文明特征,要求走生态位错位发展、优势发展、个性化发展道路,从而明确不同集群在一定区域旅游市场中的发展定位,以期形成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独特的自我发展空间。

1.优势生态位选择定位

为了避免各地区农业旅游发展由于生态位重叠而导致的恶性竞争和生态环境恶化,产业集群必须因地制宜,在资源禀赋优势的基础上选择特色化、典型化生态位发展策略。为此,必须做到:

(1)优势生态产品定位

农业旅游产业集群拳头产品必须特化并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差异性。为此,增加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投入,挖掘“特色文化”内涵,丰富产品内容十分重要。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农业资源,如利用周围耕地、果园、鱼池、水潭等开展插秧、锄草、割稻、采摘、垂钓、划船等娱乐活动;也可以借助草坪举办小型茶话会、歌舞会、野外烧烤等,提高游客的参与性和体验性;还可以借鉴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发展农业旅游的经验,把土地租给城市居民,让他们自由耕作,主要目的不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而是体验耕作的乐趣,从而打造各具特色、各有所强、各有所优的产品组合,带动集群产业链的发展。

(2)集群市场开发特化

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所依托的市场必须特化,即找准自身相对优势的旅游细分市场并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发。为此,应该注重对集群所在区域的特色品牌塑造,提高其知名度、美誉度,采取更加务实、更加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点线面、海陆空、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针对当地农业旅游特色量身定制营销计划,通过营销手段进行需求旺季分流,减少农业旅游需求随季节波动的不良影响,使农村服务能力在一年中得到更均匀的发挥。

2.优势生态位拓展创新

生态位拓展要求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具备不断开发新产品和特色产品系列的能力,从而不断延伸产业集群生态空间,拓宽集群生态位深度与宽度,实现集群可持续发展。为此,应该改变农村旅游业由农户自发发展的局面,发挥地方政府主导作用,把农村旅游的发展规划与产业布局、人口集聚、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城镇化进程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和建设村庄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休闲场所和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等,实现产业集群“布局更加合理、定位更加科学、特色更加鲜明”的发展目标。同时,兼顾农民生产生活和游客休闲旅游的双重需求,结合“山、海、滩、岛、湖、潮”等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区,发展差异化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群、生态养生产业群、农事种植产业基地等凸现各地优势的产业建设,让农业旅游逐渐形成“一户一业”、“一村一景”、“一镇一品”、“一区一特”的发展格局。

(二)资源整合利用技术创新

如果不考虑资源的承载容量,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盲目发展和规模的扩张将会造成相同或类似资源需求在一定空间、时间范围内过度集中,从而导致集群发展所依托的资源短缺。本研究中的资源由基础条件、资本、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构成,它们与集群竞争力的关系如图3所示。我们关心的是这些资源如何通过一定的机理整合成集群的竞争力,自觉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1.基础条件利用技术创新

基础条件包括集群发展所依托的自然条件(地理地貌、土壤、水资源、植被、气候等)、旅游吸引物及其开发利用程度、交通条件等。资源整合利用技术要求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进程中,必须改变片面化、单一化发展思路,综合考虑基础条件的承载能力,加强相关科学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进行认真细致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论证并建立区域环境容量监测系统,建立资源动态数据库,实施气象监测、环境监测、生物资源消长变化、地貌保护、动植物保护、安全保护、景点选址保护,再到生态恢复、燃料结构调整等一系列措施,及时地科学地解决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问题,提高资源整合利用效力。

2.资本利用技术创新

在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开发初期,就应该对当前和未来可使用资本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安排不同发展阶段的开发重点,解决好产权关系和各种相关利益主体关系,形成开发梯度,控制好集群生态系统的承载量,促进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资源整合利用机制要求农业旅游产业群的发展应吸引民营企业和一些民间资本的投入。要重点推动农村旅游开发项目和各种支农资金(如小额贷款)挂钩,引导大型旅游企业参与集群旅游项目的开发和经营,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旅游,鼓励发展各类为“三农”提供服务的金融中介组织,依法建立区域性担保基金或担保机构,促进农村旅游加速发展。

3.人力资源利用技术创新

良好的生态道德可以使人们自觉地考虑自身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依靠内在的信念和社会舆论的作用,保证在享受环境、认识环境的同时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从而推动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为此,作为资源整合重要一极的人力资源,必须首先加强旅游管理人员的生态理念及其生态保护专业素质的培训,强化其责任心和事业心,提高自觉维护生态平衡的责任感;其次,教育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奉行生态道德,尊重当地文化习俗、,激发旅游者热爱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高尚品质;再次,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和现代化等技术手段,尽快培养当地居民和社会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法制观念。

4.社会资源利用技术创新

社会资源包括集群发展所依托的公共设施资源、当地居民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所构成的社会环境等要素。基于资源整合利用的要求,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交通、饮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制约农业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完善农民饮用水工程、路网、电网、通信网建设和旅游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工作,加强社会资源集约化利用程度已势在必行。

同时,要重视维护与集群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关系,保护集群所在地居民的利益,提高其参与旅游开发并成为集群产业链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积极性,为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集群内部合作竞争制度创新

一方面,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得益于相似及相关企业和机构的地理集聚度、合作程度(彼此间的互补与共生)、相互学习和创新效应、地理可进入性等。另一方面,集群内部成员之间的竞争又非常激烈。因此,构建和谐畅通的“生态产业链”,使集群内企业从共存中获益,必须在政府及相关管理机构的引导和企业自身的努力下,实施制度创新战略。

1.政府管理职能创新

各级政府要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改变农业旅游和农村经济发展中重复建设严重、乱占耕地、破坏矿产资源和生态平衡现象;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改变以往包办代替企业的招商引资和投资决策行为,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市场监管,构建社会管理体系,做好公共服务工作;深入整顿规范集群成员竞争秩序,制定相关法律和规章,反对不正当竞争,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假售假和危害集群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2.行业协会管理创新

要加快发展农业旅游行业协会的作用,完善集群内相关企业的分工协作网络,拓展集群生态发展空间;促进各种群体及成员的合作意识、互助意识,构建公平、和谐的集群共生环境;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加强质量监督、引导集群成员发展多样化经营和产品创新,鼓励差异化发展,避免集群成员间由于生态位重叠而造成竞争过度。

第7篇

关键词:绿色基础设施;景观;规划;多功能

1 西北区域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背景

英格兰西北区域是英国英格兰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重工业城市为主,包括曼彻斯特、利物浦等等,濒临西面的大西洋。

在英国所有地区当中,英格兰西北区域有着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实施方面最丰富的记录。从世界第一个工业重镇诞生到后工业时期再到转型为以服务和知识为基础的现代经济20世纪后几十年,绿色基础设施作为该区域规划和公共政策的重要特征贯穿其整个发展史。英国第一个公立公园-伯肯海德公园(Birkenhead Park)即诞生于西北地区,该公园由帕克斯顿爵士(Sir Joseph Paxton)于1847年创建,成为这个工业重镇的绿肺。第一个地基信托基金于1981年创立于圣海伦地区,作为一个工具将废弃地和后工业基址,如矿场的煤矸石堆积地,改造成公共开放空间。“默西河流域运动”是一个环境再生计划,主要清理当时世界上最脏的河流,但同时也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借助强有力的区域政策支持,“新地计划(Newlands)”、默西河森林(The Mersey Forest)项目和韦佛谷计划(Weaver Valley Initiative)以这丰富的绿色基础设施记录为基础,产生了影响深远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1]。

2 西北区域GI实践

2.1 “新地计划”

“新地计划”是一个五千九百万英镑的土地复兴项目,意图在跨越西北区域的棕地上建立开发持久且经济上可行的社区林地。该项目同西北地区发展局(NWDA)与林业委员会(FC)是合作伙伴关系,但也在更广范围内与诸多机构(Groundwork,Community Forests North West,Land Restoration Trust)建立项目上的合作关系,并且与地方当局、私人土地业主、当地社区、私营机构顾问以及承包商建立了按项目合作的基础。“新地计划”当下提供的项目横跨西北地区,其所有的项目都能够协助这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更新。绿色基础设施的土地使用、规划、设计和管理的方法对这个项目至关重要。目前,已有7个项目完成或在建,现以其中的一个项目——默斯顿谷(Moston Vale)为例来说明。

这个面积21hm?的默斯顿谷项目位于曼彻斯特北部,被改造成一个全新的“都市乡村”,促进了曼彻斯特都市区域计划(Manchester City Region plan)去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同时增加了其经济价值。尤其在曼彻斯特北部房地产市场复兴区域的核心位列国家多样性贫困指数的前5%的情形下,通过“新地计划”,默斯顿谷现在成为吸引投资的高品质地区,而这些投资对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新的交通、体育和游憩设施也为当地社区提供服务,并且改善了他们的居住环境,促进了居民的健康和幸福。

“新地计划”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主要包括绿色基础设施资产、连通性和多功能性三大部分。

2.1.1 绿色基础设施资产(GI Asset)辨析和记录

在“新地计划”的规划和发展中,开发和提升了众多丰富的绿色基础设施资产。默斯顿谷的绿色基础设施资产包括开阔的草地(野生和人工的)、小林地灌木丛、野花草甸、小路、运动场和行道树。

“新地计划”开发了公共利益记录系统(PBRS)。这是一个定制的GIS工具,能够创造出基于需求的评估集合,围绕着社会经济环境和交通四类展开。PBRS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以证据为基础的策略评估,其能够引导投资,使附加在每英镑费用上的价值最大化。

2.1.2 连通性建设

默斯顿谷的场地设计方便从当地进入。场地边界以较低的围栏作为标记,可以阻止车辆的非法进入,但却仍能保持视线通透,不影响观赏整个场地,并且鼓励人们进入社区林地。因此,整个场地是开放和易于进入的。场地的边界都用大树标记出来,与周围的地区形成连接。

新建的横跨场地中心的道路连接起周围的公路和当地居住区。场地上设有许多入口可以使人们方便的从商业园区进入到默斯顿谷。河谷周围种植的行道树像伸出手召唤一样吸引人们进入场地,同时也使场地有了浓荫遮蔽。

2.1.3 多功能性策略

(1)应对和缓解气候变化。通过棕地的改造再生和补充完善的社区街道绿化,“新地计划”正在帮助整个区域的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同时建立起新的社区林地以减缓城市热岛效应。重建场地周围的植被尤其是在入口出的土壤和乔木,这也有助于增强周围城市地区抵御洪水风险的能力。

(2)增强生物多样性、廊道和连接。默斯顿谷场地规划设计的两个关键要素就是自然树木和野花草甸,这二者均可以促使野生动物重返生境。更好的管理现有树木和整体环境也可以提升场地的生态多样性。同时,还与怒谷(Irk Valley)项目建立联系,该项目的生态优先性与本场地上实施的工作和活动连接起来以促进形成更广泛的生态多样性。

(3)经济价值。“新地计划”的宗旨就是创造出持久的经济上可行的社区林地,通过一系列不同的方式刺激当地经济的复兴,反过来也对整个区域也产生重大影响。“新地计划”意图围绕项目地区创造出 更广的影响力范围,使促进本地企业发展和吸引外来企业投资时更具竞争力。

“新地计划”对房地产价格有着积极的影响,也有正式和非正式的研究表明社区林地能够使该地区的地产价格产生显著变化。有非正式的报告说,自从默斯顿谷实施“新地计划”之后,这里的房地产价格几乎翻了三番。然而,更引人瞩目的是2005年的独立地区估价师审查,其调研了默西赛德郡圣海伦区域的新增社区林地发展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直接归因于林地单独影响的增长值超过了一千五百万英镑。

(4)强化社区。通过重建废弃的、未使用的以及被忽视的土地,利用这些位于当地社区中心土地的悠久历史,“新地计划”成功地打击了如行为和低级别犯罪等社会问题。在“新地计划”的场所工作也有助于重建社区荣誉和共生关系,项目旨在团结当地居民并为其提供一个沟通交流和举行社区活动的场所。

“新地计划”创造的林地重在向当地社区提供合适的设施,以鼓励开展游憩活动和形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默斯顿谷,“新地计划”安装的足球场和更衣室成为该场地极为重要的元素,这使得当地青年人重新组建了他们的足球俱乐部。通过开放式的种植计划和太阳能照明使道路景观更丰富,通行更安全。自从这个场地被开发后,林业委员会和合作伙伴们已经在此组织了一系列的社区活动,从快乐日到社区摄影大赛,无一不是鼓励居民在默斯顿谷开展娱乐活动。

2.2 默西河森林项目和韦佛谷计划

默西河森林,这个英格兰最大的社区森林,已经在西北地区实施了多年的绿色基础设施项目,在区域的绿色基础设施策略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处于先锋领导。它是西北地区领导型的环境复兴计划之一。自从1994年起,通过社区和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已经种植了超过八百万棵树并且改造了将近5000hm2的土地。默西河森林项目也在领导绿色基础设施知识产权 辩论,举办咨询活动和文件,申请进一步合作的拨款,确定优先次序和合作伙伴分享良好做法,并设立咨询和项目实施的采购路线这些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韦佛谷计划初始时是作为一个区域公园动工的,由之前的柴郡议会主持,作为一个主要的区域复兴项目,旨在为柴郡和其周边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环境提升和社会福利。韦佛谷战略框架是为该区域打造的一个愿景,以期连接、转变和振兴该区域并捕捉地方的独特性和产生交叉利益。绿色基础设施途径是该战略的中心。由默西河森林项目和韦佛谷计划共同推动柴郡地区的绿色基础设施战略发展。

默西河森林和韦佛谷计划的绿色基础设施战略的实施主要通过辨析绿色基础设施资产和多功能性策略来实现的。

2.2.1 绿色基础设施资产辨析

根据对默西河森林和韦佛谷区域的分析,将该区域的绿色基础设施分为19种类型,包括公园和规则式园林,室外运动设施,林地,河道和水体,草地,荒地和高沼地,海岸栖息地,农田和园地。

2.2.2 多功能性策略

(1)气候变化应对和缓解。默西河森林项目大量种植本地树种和林地,通过其吸收和贮存碳来提供固碳途径以帮助缓解气候变化。这些树木能够帮助应对气候变化,通过拦截和允许雨水渗入到地面,有助于减少洪水对农业用地和建筑环境的危害。此外,它们可以通过荫蔽和蒸发降低温度。默西河森林有创造可再生能源的潜能,例如通过杨树和柳树等能源作物。

同样,韦佛谷计划建立栖息地,创造新的步行道和自行车道连接乡村,包括重建与水体的连接,也鼓励创造更多可持续的交通方式。沿着韦佛河的关键地点开发了许多社区领导的小型的水力发电项目。长途步道和自行车道为人们提供了前往办公地点和学校的娱乐和功能路径,同时旨在减少对汽车的依赖。

(2)水资源管理。韦佛谷地区常有洪水的风险,尤其是在诺威治地区,且这种风险随着全球变暖而加剧。恢复洪泛区和韦佛谷湿地能够减少下游的洪水风险同时提升水质。还可以建立如芦苇、沼泽、池塘湿地林和草地等栖息地。

(3)增强生物多样性、廊道和连接。默西河森林项目正帮助实现全国生态多样性目标。迄今为止,已经新增超过2900hm2的林地和800hm2的野花草甸、湿地和其他栖息地,修复或重植超过90公里的灌木篱,还重建了110多个池塘,这一切都有助于恢复区域的野生生物的自然多样性。韦佛谷将为例如水田鼠和水獭等动物创造新的栖息地,为人类和野生动物创造提升水质的动力。新增的韦佛林地与入韦佛谷的古老林地结合在一起,将会显著改善次区域的生态网络。

(4)游憩与健康。默西河森林合作计划正与西北地区医疗机构紧密合作,将森林游憩作为减少冠状动脉疾病和肥胖症风险的途径。通过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步行、长跑骑车和其他户外活动来实现这一目标。研究表明,有至少20%的当地居民每周去林地游玩一次。韦佛谷设立了“韦佛之路”―步行和自行车道交通网络,并通过介绍解释、游客设施、步行路线、徒步和详细的传单和手册来支持。

(5)经济价值。默西河森林已经吸引了3600万英镑的新增投资,并且创造了150个新增工作岗位。默西河森林是该区域旅游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为西北林地贡献了近3000万人次的游览量。

默西河森林通过绿化关键的交通路线提升了区域形象,尤其是机动车道。同时,通过开垦土地和劝说私人土地业主在荒废的基址上建立新的林地,其还处理了大量遗弃荒废的土地,而这些地方只有发展林业才能有所产出。

韦佛谷计划在该区域的市场和城镇复兴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当地的旅游经济由于各个镇的特色发展而大为充实和丰富。一项由TEP在克鲁地区做的复兴计划的研究表明,绿色基础设施在帮助城镇实现形象提升方面可以发挥巨大潜能,通过利用其可持续的增长方式帮助城市树立区域门户形象。

默西河森林项目的发展促进了当地林业的发展,刺激了当地木材市场的繁荣。该项目也提供林业训练、乡村手工艺和土地管理的培训,以刺激当地林业发展并帮助劳动力应对新的工作机会。

(6)教育。默西河森林项目提供了户外课堂和教育中心,并开展了针对年轻人好奇心和活力的教育项目。最近一项针对与该项目合作的教师的调查发现,默西河森林有助于改善学生的行为,减少操场上的事故和冲突的发生,提高学校的形象,缓解教职员工的压力。

3 分析和总结

3.1 广泛性

由“新地计划”、默西河森林项目和韦佛谷计划可以看出,与其他一些定义GI 为仅覆盖于非建设区域部分地区的系统不同,《西北绿色基础设施导则》将GI定义为存在于“所有地方和任何地方”[2]。从社区林地到郊野公园,从默西河流域到海岸栖息地,从农田到沼泽,从工业废弃地到户外运动场地,西北区域的绿色基础设施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开放空间类型(图1),将GI网络结合建设区域和非建设区域的潜力挖掘的淋漓尽致。

3.2 连接性

“新地计划”侧重于营造大都市圈的社区林地,通过社区林地将其他绿色开放空间联系起来,为社区居民创造近在咫尺的娱乐和康体场地;而默西河森林和韦佛谷计划则将都市与郊区通过多种交通途径连接起,并改善交通沿线土地和景观,并利用林地草甸和湿地将河流和海岸连接起来形成覆盖整个区域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而且,这三者均利用绿色基础设施进行了棕地改造,重建了原有的城市废弃空间与城市中心的联系,实现了区域复兴。

此外,无论是从生态、社会还是经济方面,这三个项目成功的加强了本地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建立起更广泛的都市影响圈。因而西北区域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成功的体现了GI的连通性本质,建设国家的生命健康支持系统并成为其中一部分。

不局限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初始定位,西北区域的绿色基础设施计划充分发掘和延伸了绿色基础设施的功能。在重建生物栖息地,恢复生物多样性,净化环境等生态功能之外,着重开发了其康体和娱乐休闲、教育功能(图2),甚至利用GI工具的多重组合实现了促进社区和谐和城镇复兴等社会功能,而整体环境提升带来的城市形象改善和投资吸引力增加也为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做出了极大贡献。 3.4 景观从业者、政策与资金

西北区域的绿色基础规划中充分发挥了景观设计师的作用,几乎每个项目的经理都由景观设计师来承担。此外,还特意聘请生态学家、工程师、规划师、旅游专家、遗产和文化专家、以及经济学家作为项目的顾问,并通过与地方政府、议会、土地业主和一些相关企业的共同合作来完成每个项目。

每个项目除了制定本地政策之外,均得到区域发展战略的支持,并受到国家政策和法律的保护。西北区域的绿色基础设施战略同区域的经济战略和社会发展战略相协调,并互为指标,形成整合各方行动的局面。

西北地区发展局为该地区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分配了专项基金,并通过建立土地信托基金等方式来管理和筹集更多资金,而每项资金管理都因为有健全的监督机制而实现了专项专用,保证了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长期发展和建设。

3.5 规划程序

通过对以上这些案例的探析,可以总结出西北区域绿色基础规划的过程,即分为以下5阶段: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和设立优先权;数据审核和GI资源地图绘制;功能评估;需求评估;介入计划。除此之外,建立公共利益记录系统(PBRS)来追踪和监督绿色基础设施的进程也被证明是十分有效的,值得推广和借鉴。

4 结语

西北区域计划为都市圈的绿色基础设施实践起到了引领作用,尤其在促进重工业地区的废弃地改造和经济转型方面意义非凡。作为一系列成功的实践案例,西北区域计划也向周边地区起到了绝佳的宣传作用。其侧重于连通性和多功能性的规划战略,充分体现了绿色基础设施的内涵,也为绿色基础设施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从西北案例中可以发现,绿色基础设施代表了一种土地规划和使用的方法,其多功能性和与自然相连性在应对诸多土地使用方面的挑战中可以发挥关键性作用。而近年来我国城经济飞速增长,城市化率已达50%却仍在高速发展,由此带来的发展和环境矛盾日益突出。而绿色基础设施在解决城市扩张导致的用地紧张和自然生态系统受损[4]等问题方面具有独特和广泛性优势,加强对绿色基础设施实践的研究和学习将对我国的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带来革新性影响。

参考文献:

[1] Neil Williamson,Jon Lovell.Green Infrastructure-Connected and Multifunctional Landscapes.UK:Landscape Institute.2009.[EB/OL].http:///PDF/Contribute/GreenInfrastructurepositionstatement13May09_002.pdf

[2] North West Green Infrastructure Think-Tank.North West Green Infrastructure Guide[EB/OL].[2008-11-12].North West Green Infrastructure Unit,http://greeninfrastructurenw.co.uk/resources/GIguide.pdf

第8篇

【关键词】梁济运河 南水北调 传统文化生态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规划背景及其现状

济宁区位优越,是淮海经济的区龙头城市,是著名的“运河之都”。

规划设计范围南起滨河路,北至日东高速,沿线约26公里,运河两岸约200米至300米,面积共约18平方公里的范围。梁济运河为京杭运河济宁段的一部分,济宁恰置全河的中段,承担着京杭运河航运事业大量的货物运输、中转以及仓储的功能。

现状涉及整段的南北跨越以及若干重要点的考察。如古运河对口闸,太白西路运河大桥以及日东高速入口。在对现状作详细的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明确本设计区域的特点,北段远离未来中心西城区,多为农田,承载着生产功能,南段为未来城市居住生活商业重点区域。整段都承载着延续发扬梁济运河文化底蕴,展示现代运河风光的目标。

在详细分析本区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国内外案例如下。英国的伦敦泰晤士通道景观公园,集中展示大生态区打造的风采。美国巴尔的摩港口,以振兴商业和发展旅游为目标的开发。通州运河城市设计,以展示历史文化底蕴为重心。本次规划设计也将从生态视角,空间组织,功能定位,文化角度全方位构筑打造梁济运河。

本次规划设计兼顾了济宁城市发展的历史与城市风貌现状,充分挖掘(1)济宁在航运、建筑、民俗等方面的深厚运河文化,(2)保障南水北调的水利要求与运河交通的航运要求,(3)对运河城市段的土地使用功能、城市空间形态、交通组织、防洪需求、航运河道设计、南水北调、滨水游憩活动组织、环境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进行规划设计,形成完整规划方案。在梁济运河两岸形成集港口与航运、商业与旅游、文化与娱乐、休闲与健身于一体的城市滨水景观带,为济宁城市西扩、城市形象塑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次规划设计也将响应这个号召,传达低碳生态、文化共荣的理念。倡导节约型园林绿化,引导出本次的设计生态为主,景观为辅的大方向。生态为主就是以绿色植物为大地背景的生态基质,完成河道生态修复、防洪除涝、涵养水源,净水固土的基本要求,形成大面积绿色基底。景观为辅是在重要节点、道路交叉位置等,设置人工性景观片段,注重文化性的表达与视觉冲击力的营造,成为具有相当活力的城市游憩场所。

(二)明确的定位,服务于功能的目标,景观概念以及景观手法由此演绎。

从功能复合的角度出发,兼顾考虑景观塑造、未来发展等多方面需求,对梁济运河的景观规划设计作出以下定位,南水北调及水系安全保障,港口航运,运河物流品牌,低碳经济的环保实践,绿树成荫的景观形象,运河历史文化的展示平台,充满活力的旅游休闲中心,联系新老城区的绿色纽带,这六点一直围绕两岸抱绿运河水,千帆共舞济宁风的主题在景观手法上发挥主动性。

本次规划的结构为 一心,两翼,四带

一心:以未来的西城中心作为整个景观核心区域进行打造,通过景观核心区域树立整个运河的地标,强化运河的文化功能,本区域作为运河古今交汇的区,也是将运河文化体现到淋漓精致的核心地带。

两翼:以核心区为导向,向两个方向发展延续。向北以生态郊野游为主要方向,向南以城市生活休闲为主。

四带:最北部的运河田园风光游憩带——保留原有农田的机理,生产功能,郊野展示以该区段的空间变化,通游径的导引,使游客体验生态自然之美;

与大运河生态经济区相重合的运河生态经济体验带——主要特征是抓住生态经济的目标中心,以生态体验为核心组织活动;西外环路与车站西路之间的古今运河商贸展示带——本区融合商务办公,商业,文化休闲,居住功能为一体,是城市依托的西拓重点区域也是港口体验重点区域;最南部的运河生态居住休闲带——景观塑造围绕景观的参与性,舒适性,以特色树种种植,生态背景打造,社区居住创造市民活动空间与大自然的接触空间融合在一起。

道路游线规划中,堤内外游线规划不仅自成一体,而且保证相对的连续。运河的通达性为水上游览开辟了可能性,水上游船码头各个区域都有分布,打造运河水上文化游线。为开发运河旅游底蕴提供条件。

(三)规划分期

区段26公里的长度需要在可实施性重点考虑,在规划分期中尤其需强调体现。

规划一期:首先是运河景观带中沿道路两侧行道树及苗木绿化。重点发展的古今运河商贸带及周边水街的开发,能够体现济宁的运河之都的特色,为运河申遗增加亮点。西外环路两侧及车站西路和健康路之间,种植密林景观树种,不仅为以后中、远期开发提供足够的景观树种,而且能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

规划二期:运河生态居住休闲带中的居住区公园的建设,吸引广大市民向该生态居住区迁移,注重生态区生活质量和环境的提升。

规划三期:运河生态经济带的开发。以及康疗度假会所的建设,运河田园游憩带中对大地农田景观机理的梳理以及特色采摘果园旅游项目的打造。

(四)分区景观特色

核心区融合商务办公,商业,文化休闲,居住功能为一体,是城市依托的西拓的重点区域,本区域作为运河古今交汇的区,也是将运河文化体现到淋漓精致的核心地带。设计手法写意,笔触从核心圈开端,从西岸环至东岸,在运动生态码头处落笔,自然滑落,带下七彩的风光带,引出无限遐想。本区囊括的景点包括时光之门,古运河文化长廊,孔孟千秋,生态运动公园等等。

古今文化广场设计采用三点互相呼应的设计手法,东岸的亲水广场与西岸的时光之门平台互绕相扣的构图手法,有中国太极的风韵,船舫与之相对,古运河在此南北相通。运河剧场,博物馆,舰船地标,水街等建筑使河畔地区成为城市最具有活力的文化区域。创造滨水自然与现代结合,标志性雕塑突出了与传统文化的渗透的统一。在保障航道的前提下,景观设计展现灵活性质,西岸引入水域提供活动空间,创造自由水面,进退有秩,将水活动引入而不影响航道提供市民接触水面的界面。同时为喷泉,水幕电影等高科技寻求水上空间。东岸岸线较窄,采用水上码头以及水上平台建造亲水空间。本区设计与太白路斜拉锁大桥遥相呼应,构筑夜空中完美的画卷。这是桥上俯瞰的效果,一桥飞跨南北,两岸边绿意盎然,远处的广场雕塑船舫提示着核心区的繁华。

东岸的亲水码头采用诸多手法解决道路与滨水的高差,多层次景观平面的塑造,较高的绿化平台,二级观水平台以及三级码头。一二级之间的浮雕墙以古运河文化为主题,跌水在晚上配上灯光增加景观的动态。

西岸的时光之门作为点景之处,框出了具有古运河象征意义的船舫,时光之门雕塑材质为镜面不锈钢 高度: 12米,雕塑中的时间元素------钟表的刻度,表达时光意向鲜明。材质上选用现代感十足的镜面不锈钢作为反光媒介,可以反射周围的景色,使之与雕塑融为一体,同时可以反射出五彩斑斓的夜景灯光效果。底座的海浪形式以及侧面形体上的扭曲,使雕塑呈现“s”形,用具有张力的弯曲线条来表现运河的蜿蜒曲折连绵不绝,暗喻了济宁因水而兴,运河兴则济宁兴(打出来)。耐人寻味,蕴含深意。方案一采用了简洁大气的圆形作为雕塑的基点,更增一份灵动之气,方案二: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在雕塑表面增加了异面棱镜效果,整个雕塑看起来如同钻石般绚丽夺目。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雕塑的框景日新月异,如影随形。

水街在古今运河交汇处,直面古运河,依附水道创造出灵活变化的内部水面空间,采用建筑维合,曲桥维系,保证内部的游线的连贯而且富有变化的趣味。古运河的风情洋溢于夜色。运河文化长廊紧邻运河文化广场,借用京杭大运河的走向,将沿岸的若干节点强调出来,放大,济宁——地处李白杜甫,诗仙诗圣成为此处的代表,李白持杯雕塑旁的题字墙伴有他的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北京古运河的起始处,扬州,受运河影响名扬天下的城市,都在此运用景观,展示了 运河.城市这一亘古延续的谈资。

隔离生态码头濒临郭庄码头,绿带很大程度上起着生态维护的作用,将运动融入生态维护带,塑造各种场地,将绿化生态隔离功能与休闲活动功能融为一体。趣味运动景观,跑步道,延绵的绿化,群植乔木,绿色将是这里的主题。港口附近集中设计为游客集散中心,将生态湿地,展示引入活动空间。

最北段是运河田园风光游憩带。

本段延续生产功能,引入葡萄采摘园,水果种植园等现代体验型空间,阡陌寻趣,垄上花开尽可以体验别样的乡村野趣。

日东高速节点作为高速的出入口,设计形式在现状竖向的基础上通过树阵,自然花带,微地的起伏变化,以及标志运河形态的城市雕塑,营造一种运河之城欢迎您的热烈。同时船帆鲜亮形象更是一种具有符号意义的强有力提示。

北二段是运河生态经济体验带

本段以生态经济为特色的基础上加入生态立体农业区,具有经济创收意义的采菱渡,采撷园、葡萄农庄、丰登果蔬园等农业体验景观,以休闲旅游带动农业相关经济,减少了现代休闲方式带来的大量碳排放。在原有农田肌理的背景上,有效利用了本土材料与当地资源,达到休闲与生态双赢的目的。麦田体验园,麦田体验公园借鉴麦田圈,诠释在农业生长中渗透的活动。户外研究基地,可以进行户外游览,自行车道游览,生态种植体验,开展农业知识创新课程等等。生态湿地公园,结合湿地创造别样的游憩空间,提供在不同岛屿穿行的湿地景观体验。结合水生植物创造美好的风景。鸟类教育体验园以低碳休闲体验为理念,为儿童和众多爱鸟人士提供了解梁济运河区域鸟类生存环境、鸟的种类等知识的场所。

南一段是运河生态居住休闲带

本段以运河生活为主题,纵贯南北以运河之颂,运河之赋,运河之韵,运河之舞,运河之乐(yue),运河之魂。各个景点展示都紧扣运河文化。

运河之韵,充分运用了“竹”这一元素与滨水休憩相结合,以此来表现“韵”的主题。竹作为本土材料,既体现了低炭的原则,又是济宁闻名的“竹竿巷”体会运河南北运输的独特写照。苍劲而清新的丛生竹类与竹制墙相映成趣,塑造滨水雅致清淡的风格。

滨水台地景观利用彩色花卉的塑造,结合活动平台将此滨水台地营造得生动而有韵律感。随着水面的变化塑造不同的生态平台,台地的推进方式在空间多样性展示的同时,也丰富了市民亲水的活动空间。“运河之乐”以音乐之名生。“行云流水”和“渔歌唱晚”两个滨河景观节点是附近居住区居民生活休闲的好去处。连接步行道路和车行道路的小径好似乐器上的弦,拨弄着跌宕起伏的山丘地形。“映景栈道”节点,四字点题,是水上游览的视线焦点,随着视线的延伸,引入岸边绿地,碧池浮香作为视线的收尾也是绿化空间的小,可以享受到大树的繁阴下面的繁花似锦。

(五)专题研究

本规划依据设计的特点分别进行了文化专题,水利专题,低炭专题的研究。

文化体现在古今运河核心区的古今交汇,南北景观的引导。时光之门,水街,运河文化长廊以及古运河文化公园成为核心区碰撞的。甚至凤台夕照,西苇渔歌都是文化景点的散布展示。水利专题侧重于南水北调,作为运河最重大的功能,本规划进行了非常详尽的可行性研究,将南水北调的内容渗入规划设计中去,依据年内水位变化及多年份洪水位设计出特色河道景观等。低炭在本次规划中主要体现在本土材料的运用,节能建筑,节能景观,以及“碳补偿公园”的实现。

植物规划设计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植物品种以乡土树种为主,关注植物的季相变化,以绿为主,打造绿色氧吧。

田园风光欣赏园区: 以油菜花、水稻、小麦等体现田园风光, 科普体验园区:以采摘,湿地净化植物为特色如芦苇、水葱、泽泻等,运动文化主题园区:植物上以树阵形式、整形花灌木如樱花、银杏、栾树、紫薇,水杉等。生态休闲园区: 以大面积的密林作为屏障、有榆树、榉树,红叶李,连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