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16 08:31:3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组织领导
成立拦隆口中学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省略)
二、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打造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师生共同发展。要求全体教职工以“思想素质好、师德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知识结构广”为目标,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法规文件,召开青年教师“讲师德,尽师职”座谈会,加大“十四条禁令”的执行和查处力度,让全体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依法施教,严于律己,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树立拦中教师新形象。
2、以德育人,以德修身,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构建“三结合”的育人网络,队伍建设是关键。我校努力建设一支“一高(高尚的师德),二爱(爱教育事业、爱每一位学生),三强(教育教学能力强、教育科研能力强、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能力强)的德育工作队伍,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起四种德育新理念,即生活的德育观、生态的德育观、关怀的德育观、智慧的德育观。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善于学习、工作主动具有创新精神和管理能力的德育工作队伍,营造全员育人氛围。贯彻落实《湟中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若干规定》,使全体教师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良率为100%。
3、加强师德建设。师德建设的核心就是爱生。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遵循两个原则:尊重信任原则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强调师爱的深层次是理解、尊重和信任学生。认真制订并执行《拦隆口中学师德教育活动实施方案》,《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及加强“廉洁从教”教育规定》的三个文件,与教师签订《教师“廉洁从教”承诺书》,并结合本校实际,围绕诸如:“师德为先、行为示范”、“为师之道大家谈”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展开师德大讨论。开展“爱与责任”师德征文比赛,整编《爱与师德》论文集,唱响“以德修己,以德育人”的赞歌。
4.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和指导。一要通过读教育专著、谈实践体会,案例分析和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校本培训力度,积极参加县级以上班主任培训,切实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二要认真做好班主任选聘工作,制定完善更加有效的班主任工作制度和保障机制,提高班主任的待遇。三要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交流工作,学校每月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年内举办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为召开全县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选拔推荐人才,提高班主任素质。
三、狠抓学生养成教育及培养自主管理能力
1、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但往往又是一项较为艰巨的工程,因为从知到行是一个复杂的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要经历以情感和意志为中介的内在的和外化的两次飞跃。如何让这些行为规范尽快地内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把贯彻实施新《守则》、新《规范》作为德育的基础性工作,狠抓精细化管理,通过扎实有效的管理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到“立规矩,打基础,留痕迹”。制定并实施《文明班级、平安班级评比细则》,对班级工作进行认真全面的考核,根据考核评比结果评选“文明班级”、“平安班级”、“优秀班主任”。建立行政值日、政教处督查和值班教师三结合的检查考核队伍,按照统一要求,对常规工作进行逐日量化考核,每月总结评比。同时,以开展“学规范,争五好”活动为抓手,从起始状态抓起,要求学生做到:“三轻轻”(说话轻轻、走路轻轻、取放物品轻轻)、“三随手”(随手关灯、随手关闭水笼头、随手捡拾废纸)、“三个不”(不乱涂乱画、不追逐打闹、不进入网吧)。狠抓以“会预习、会听课、会作业、会考试、会反思”为重点的“五会”学习习惯培养。
2、继续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加大班干部培训力度,继续执行班级财产自主承包管理制度,并加大监督检查和考核力度,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住校生管理继续执行总楼长、楼层长、宿舍长分级管理制度和年级值班教师就寝检查制度,确保住校学生安全学习和生活。
四、开拓教育渠道,突出教育实效
1、发挥主渠道作用,强化育人功能。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渠道。在现代教育中,知识是德育的主要载体,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总是与其学习过程相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形成的,在育人的途径中,课堂教学无疑是最基本的途径。努力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扎实推进德育课程改革,树立“德育即质量”的理念,提高学科德育功能。大力提倡每个课任教师做德育导师,我们教育和引导各学科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树立学科教学德育功能观,教师认真学习落实本学科的德育任务要求,结合本学科特点,寓德育于学科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主渠道的育人质量。
2、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心理医生。我校继续发挥心理信箱和心理咨询室作用,积极开展“我和老师交朋友”活动,通过当面交谈或书信沟通,让学生向老师们敞开心扉,让老师们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通过问卷调查、心理测试、座谈、心理信箱、讲座等多渠道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开展有益身心健康教育。开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学生学会聆听,学会诉说,学会自我欣赏,学会尊重他人,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独立的人格。
3、关爱留守、残疾、贫困、单亲家庭学生。近年来,留守、残疾、贫困、单亲家庭学生逐渐增多,成为一群特殊教育群体,为此,我们把“关爱特殊家庭子女”活动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之中,使之成为提高学校、家庭、社会德育工作实效的有力“抓手”和“突破口”。我们以“同在蓝天下,我们共成长”为主题,开展一系列富有创意的亲情活动。注重情感关怀,强调人、社会、自然三者相融合,正确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学校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五爱”精神和同情心,教会学生如何去爱别人,如何做人。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能勇于付出,乐于助人,人人争当“爱心天使”。
4、加强法纪、安全教育。学校聘请拦隆口镇派出所所长为学校法制副校长,教导员为法制辅导员,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和辅导员的特殊作用,做到“校园预防”和“社会预防”互相配合。定期进行法律讲座,组织师生观看法制、安全教育录像片,并开展“观后感”作文评选活动,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意识,认识守法光荣,违法可耻,提高遵纪守法的觉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同时,重视日常安全教育,积极创建“平安班级”,做到“人人讲、处处讲、时时讲、事事讲”,形成“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的局面。
5、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到净化、绿化、美化、教育化。加强环境建设,做到让每一面墙壁、每一处场所、每一次活动都发挥育人功能。让学生全员参与,突出教育意义和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动手能力。不断净化和美化校园环境,做到校园有花草,卫生无死角。同时,学校重视人性化教育,充分运用各种校园媒体,如“西纳河广播站”、《拦中政教工作简讯》、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媒体进行精神文明宣传;倡导学生文明上网,遵守网络文明公约,营造高雅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受到教育,内化素质。广大师生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观念,形成“以德为先,以爱为魂,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
6、开展“踏红色之旅,做优秀学生”夏令营活动。在成功举行两届优秀学生干部参加的夏令营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开展“红色之旅”第三届夏令营活动。要求同学们用自己饱满的热情讲述着一个个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广大学生必将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美德,做一个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好学生。
7、积极构建社区、家庭、学校德育工作网络。为了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建立家长委员会,建立家校联系制度,通过家长学校、告家长书、家校互访等形式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结合本校实际,以“学会做人”为基本目标,努力推进“我是五好小公民”的德育特色活动。积极开展以“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即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顺带给长辈,把谦让带给社会)、“五无”(即地上无痰迹,校园无纸屑,桌椅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为主要内容的实践体验活动。同时倡导全校同学开展献“五心”活动,把“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信心留给自己,忠心献给祖国”。积极拓展活动空间,发挥德育基地的最大功效,缩短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距离,走进家庭,走入社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体会、领悟,从心灵深处去感染、熏陶、引导学生。
8、积极创建以未成年学生不良行为纠错及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的德育特色学校,以环境育人、活动育人为主的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每周一早读时间严格规范地举行以年级为单位的升国旗仪式和国旗下的讲话活动。努力做到班班有歌声,继续做好各级优秀班主任、先进德育工作者、各类优秀学生的评优选先工作。
五、扎实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活动。
关键词:新形势 德育途径 育人
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天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是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尤其是当今社会出现“道德滑坡”问题的情况下,凸显德育工作强化的必要性。高校探索大学生的德育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一直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大学生的道德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途径是多样的,本文从职业院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的几个角度作以阐述。
一、教书育人
在学校教育问题上,以往人们有种错误的观念,以为教书育人只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专门任务,“教书”只是纯粹地传授知识。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实际上,“教书”承担着双重任务:既传授知识,也培养“做人”。古人说得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让思想政治课发挥育人的主要渠道作用以外,还要让其它学科也充分挖掘德育功能,对职业院校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在职业院校老师的职责中,既包括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一般文化知识,训练学生养成高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还包括培养高职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塑造其健全美好心灵和人格。这正是人们经常提到的人生哲理:要做好事,先学好做人,我们职业院校老师应该教学生首先做人,其次才是做事。
通过教书以育人要把握好正确的方式和方法。第一。要以为根本指导思想,以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来教书育人;第二,应融思想品德教育于课堂教学中,让每一堂课既是传授知识的课,同时也是德育教育的课;第三,充分运用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来培养高职生的爱好和兴趣,拓宽高职生的视野,增长高职生的才能,历练高职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第四,教师应善于走近高职生,与它们打成一片,既做老师,也做朋友,深入进行思想和心灵的沟通,在互动中传递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引导高职生健康成长。
二、 管理育人
在学校德育教育中,通过“管理”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是重要的德育途径。一般地说,管理活动对学生德育施加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校日常的行政管理,二是教学管理,三是后勤管理。职业院校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这些规章制度,可以有效规范、引导高职生的思想和行动,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道德习惯;通过“管理”育人这是管理的内在要求,它可以保证管理工作的健全,督促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道德修养的提升。高职院校管理育人活动的实施有利于学校良好形象的塑造和展示,还可以保障办学目的的实现。
“管理育人”的主要实现路径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制度育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学校管理需要规章制度,学校在制定校规校级纪时就充分考虑到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校纪校规就是道德要求的制度体现,遵循这些制度无疑有利于道德水平的提升;有了包含道德要求的制度后,还需通过管理严格执行这些制度。这需要对这些制度进行仔细地宣讲,以使高职生对其重要性和内容有充分认知和理解,在此基础上逐步养成遵纪守法观念;同时还可以利用奖惩激励高职生遵纪守法,通过对高职生良好的行为进行褒扬,不良行为进行惩戒,强化优秀行为,弱化不良行为。总之,只要在制度的制定、宣讲和执行这一些列管理环节上工作到位,就必定会对高职生德育的养成直接的帮助作用。
第二,活动锻炼育人。通过“活动锻炼”以育人是“管理育人”突出的优势。高校搞得各类活动可以对高职生施加直接的影响。高校能够对高职生施加正面影响的活动形式是丰富多彩的,诸如学校搞得文艺娱乐活动、体育比赛活动、学校环境卫生保护和清洁劳动,社会公共服务活动之类。不管有多少活动形式,但学校搞活动时主要把握“团体精神”和“公益精神”两大主题即可。通过活动锻炼有助于使高职生逐步习惯并养成热爱劳动、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富有团队和集体主义精神;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的精神;公平竞争、积极进取的精神。
第三,人格育人。在高校里,管理者处在风向标和参照物的地位,其形象和人格是一种重要“德育力量”,其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学生发送言传身教的影响。学校管理者应该把自己塑造成学生的榜样,用自己非凡魅力和高尚人格去赢得学生尊敬和模仿,达到人格育人的目的。一般地说,管理者的人格育人可沿着两个层面进行,首先是基本的自律层次。该层次要求每个学校管理者语言文明、举止得体,在本职干岗位上尽职尽责,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跟同事能分工合作,互相协调和配合;对管理主要对象的学生,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满腔热情爱护学生,服务学生。其次是提高的先进层次。该层次要求学校管理者具备应该具备优秀的人品,道德品行高尚、公正、正直,公而忘私,亲学生爱学生,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用其优秀的人格激励和感召学生。上述两个层面是基本要求和高标准要求的关系,也是广泛性要求和先进性要求的关系。当前,要求一切管理者的人格育人皆符合最高标准是困难的,但做到基本要求这是底线。人格育人体现在在学校管理者的平时的管理行为中,每一个管理者的人生履历其实就是一部生动德育教材,它能向学生传导对社会的感悟、人生体验、治学态度与奋斗精神,并作为实际范例为学生提供启示和借鉴。
三、环境育人
人类总是在一定的环境空间存在,时刻受到环境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成语从一个方面说明了社会环境对人的巨大作用。正所谓人是环境的产物。优良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生活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不良的社会环境则则容易引诱学生消沉,乃至误入歧途。校园环境对学生具有很强的熏陶作用和教育感染力。学校必须善于营造、创设环境有利于德育的环境,实施环境育人。育人环境一般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物质环境育人,它通过校园建筑与布局、教学活动的场所和设备、绿化管理、环境卫生、教寝室布置的设计、文化设施等所创设的宁静优雅、美丽的校容校貌直接使学生的性情受到陶冶,并养成珍惜他人劳动成果、遵守校园生活秩序和社会公德的习惯。第二种方式通过营造精神环境来实现。物质环境是校园环境硬件,是看得见摸的着的显性环境。这些实体环境无不反映出某种教育价值观。它可以传导校风、校园文化、道德风尚等,这种无形的的环境无时不在影响着学生的观念和行为。另外,学校的规章制度是重要无形环境,严格执行管理制度也会督促校内各部门齐心协力,塑造跟管理导向所要求的精神氛围。乐观、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氛围的形成就会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陶冶着学生情操,促进和鼓励学生形成相应精神。
四、服务育人
高校教职工是办好高校的重要力量,通过提供良好的保障和服务来育人,是高校教职工的光荣职责。要做到服务育人,应树立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根本原则,抓好保障服务,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努力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实际困难,把每一次有形的保障服务工作都化成无形的育人活动,在服务学生中实现育人目标。具体说,
第一,无微不至的关心学生的生活。在平时的管理中,学校应要求班主任调查清楚每一个学生在生活上情况,做到问寒问暖,是学生能亲身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对于贫困生学校应施以救济,可以通过组织学校教职工,包括校领导、教师、职工与贫困生结对帮扶的形式,使贫困生切实受到救济,切实能感受到温暖。
第二,及时对“问题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大学中经常会遇到“问题学生”,近些年来,这类大学生人数呈上升趋势,这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应及时提供细致的教育服务工作,把他们拉回来,转化为思想行为正常的学生。这项服务工作需要特别注意方法。要有爱心、细心、持久心和平等心教育这类学生,将其转化过来。
第三,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健全的人格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学校应经常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青春期心理教育、情感心理教育、个性心理教育、问题行为心理教育等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及时了解相关情况,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及时是以心理辅导服务 ,疏导学生心理问题。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
五、文化育人
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广泛、持久而深刻影响。它直接滋润和熏陶着学生,对学生思想品德、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形塑作用。所以,高校必须重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文化育人。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1.德育功能。第一、校园文化有利于陶冶高职生的道德情操。校园物质文化,如诗画般的校园风光,合理的建筑布局,整洁的道路,明窗净几的教室等都会给学生带来愉悦心情,向上的心态,健康的情操。徜徉在花园般美丽的校园中的学生更易触景生情,因美而生爱,进而产生出爱校园、爱家乡、爱国家的高尚道德情怀。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也有助于学生构筑起抵御各种不良文化和腐朽思想影响的精神堤坝。
第二、校园文化有利于规范高职生的行为。健全的制度校则对学生的言行具有很强规范作用。每当学生的言行出现偏离学校管理规范的倾向时,不符合制度规范及集体舆论的要求时,制度校园文化就会自发发挥矫治作用。精神校园文化也会发挥其强大道德评价功能,以道德约束学生出轨行为。当然,优美校园物质文化也能起到规范学生行为的作用。比如你会在整洁如镜的地面随意吐痰,乱扔垃圾吗?你会在洁白的壁墙上胡乱涂鸦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在如此优美的环境下,一般人是不好意思作出不文明的行为的。显然! 优美校园环境是有助于消除不文明行为的。
第三、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高职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集体精神和合作精神、是一个组织存在和发展的价值观基础。培养集体精神和团队精神的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追求。一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都会有意识地渗透团队精神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这种团体精神的价值追求要求大学生要更加积极地参与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和锻炼的协作意识、团队精神。
第四、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高职生鲜明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我国当代著名美术教育家刘海粟曾指出:“造就创造型人才的关键在于弘扬个性。”个性是在先天生理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培养而得来的,通过有意识的后天培养来弘扬学生的个性特长是行之有效的。
2.美育功能。
(一)身教示范、典型引导的榜样仿效方法儒家特别强调统治者、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臣民和学生的榜样。孔子曾经对鲁国大夫季康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孔子还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儒家要求统治者带头践行高尚的伦理道德,做被统治者的道德表率,以达到榜样示范教化万民的目的。同时,儒家对教育者要求也很高,认为教师的道德人格对引导学生的作用很重要,教师要以身教示范,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道德楷模。孔子主张“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即对人要忠诚守信,不交品德学识不如自己的朋友,如果做错事就要敢于改正。孔子认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讲究做人做事要坦荡、磊落,不要过分计较个人利益得失。孔子正是用自己以身作则的道德言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影响着他的弟子,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儒家在重视统治者和教育者身教作用的同时,还非常注重典型引导在德育教化中的作用,从而达到榜样示范的目的。如早在秦汉时期基层政权组织设置的“三老”,主要职责就是要做到凡有忠孝节义可为民效法者,都旌表其门,以为倡导。清朝顺治皇帝就曾颁发《上谕》教化民风,规定每月初一、十五民间乡里要在宗族祠堂等地集中宣讲《上谕》,并按照其要求在老百姓中开展评比表彰活动,通过对优秀者树立牌坊,修建祠堂,加官进爵等形式发挥榜样的示范引导作用,从而达到上行下效,以点带面,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进而维护其统治秩序的目的。
(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差异培养方法在道德教育过程的一贯性和持续性问题上,儒家强调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的实际情况,提供既有差别又相互联系的、具有渐进性、层次性的教育目标,并循序渐进地采取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的德育方法。如南宋朱熹把对学生的教育划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在对学生的要求以及在学习内容上虽然不一样,但它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教育过程,“小学”是“学其事”,“大学”是“明其理”。“小学”要求学生做到“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清洁”、“读书写事”、“杂细事宜”等五个与道德修养相连的方面。“大学”阶段就要“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选取《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作为该阶段的基本教材,并对其重新进行了诠释。[3]孔子在其教育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主张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引导,做到因材施教。如《论语•为政》记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里分别记载了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等四人同问孔子于孝,孟懿子不明孝道,表现为违背礼仪;孟武伯不懂孝道,常使父母为其担忧;子游不懂孝道,表现为不能够多关心父母;子夏不懂孝道表现为不能充分尊重父母。孔子针对每个学生对于“孝”各不相同的误解而做出不一样的回答,这正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
(三)环境渗透、美育感染的熏陶管理方法儒家认为良好的道德环境,对于人的高尚道德品行的形成和完善起到一定的渗透、熏陶作用。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自身的事,又必然与外界环境有关。孔子认为受教育者要择良友而交,择良处而居,“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其意为:人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是为好,不选择仁德之地为居所,怎么能算是明智呢?因此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良好的道德环境的作用。重要的德育环境应该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家庭教育环境是道德教育的基础,良好家风的形成和父母的教育引导非常关键,除了教育孩子要有孝德之外,也是“仁义礼智信”的教育启蒙;学校教育环境是道德教育的重要保障,朱熹提出“立学校以教其民”,学校教育的关键是要有道德品质十分高尚、教育方法非常有效的教师;在社会教育方面要注重对各阶层的道德宣传,尤其是统治阶层的良好官德的形成,以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幼、礼让谦和的社会风气。儒家认为美育是培养塑造理想道德情操的重要手段之一。孔子说:“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可见艺的重要性。孔子将《诗》与乐列为德育的必修课程,认为完美的德行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即认为完美的人格品德起于《诗》,成长于礼,成熟于乐。因此,在德育教育中不能只注重表面的“礼”的规范和训练,而忽视内在的人文情感需求和满足。从古代儒学的课程设置次序上看,六艺也被定位为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是儒者成人之前接受大学教育的前提性培养;对于受教者而言,六艺既是大学阶段课程的基础,又是受教者在社会中立足的技能,可以说六艺教育终身受用。[4]
(四)学思并重、克己内省的自我修身方法所谓学思并重,就是提倡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二者相互协调补充。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明确反对把“学”与“思”割裂开来。运用学思并重的方法,可以使人们在道德修养方面不断提高。“学”是继承前人优秀道德成果的必要环节,前人所创造的优秀道德成果,只有通过“学”,才能为我所吸收;“思”是“学”的继续和发展,人们所学到的东西,只有通过“思”,才能有新的突破。[5]因此,只有掌握好活学活用这一学思并重的方法,才能做到充分的消化吸收,才能利于推进道德主体进一步做好道德认知和实践。在儒家看来,克己内省是完善高尚道德人格的主要途径。所谓“克己”是指从言行上约束、克制自己的不良思想或欲望,通过不断修养、纠偏的方式合乎道德规范。所谓“内省”是指从主观上进行思想监督,自我反思,并通过“慎独”的方法,使人们自觉遵循道德规范。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只有克制自己,才能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道德规范。孔子还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自我反省而问心无愧,就会心安理得,就不会有忧愁和畏惧。孔子还教导自己的学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学习,看到修养不高的人就要在内心反思,不犯跟他同样的错误。孟子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上主张“反求诸己”,即对任何达不到预期效果的行为,都应当从自身查找原因,这样经常自省自己的动机和行为有无过失,就会达到“迁善改过”的境界。
(五)慎言力行、知行合一的躬行实践方法儒家在道德教育中十分注重受教育者在实践过程中的感悟,突出慎言力行,少说空话,多做实事。孔子曾说:“予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把行列为教育弟子的重要科目,又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还说:“力行近乎仁”(《礼记•中庸》),可见孔子十分注重行。荀子也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儒效》)。强调在道德教育中,受教育者要养成将获得的道德认识不断转变为道德行为的良好习惯。先秦儒家代表人物重视行的思想,对后世的思想教育家、教育家开展道德教育活动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南宋朱熹提出,行是知的完成,只有能力行之知,才是“至知”;只有经过道德实践人们才会真正体悟到道德伦理的合理性。明代王守仁提出的“知行合一”说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道德修养中知与行应该是统一的。王阳明也认为,“学”必须见于“行”。明末清初之际的颜元认为,人们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行,实用”,只有在“办天下事”方面“躬行实践”才能辨别出是否是真知。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特别强调“行”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性,他非常推崇“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伪古文尚书•说命中》)。儒家提倡的这种道德践行不但是对道德认知的体悟和升华,更是对其提倡的积极入世的积极实践。总之,以上儒家德育方法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的方法体系,是儒家道德教育的精髓,体现了自律与他律、主观与客观、形式与内容、理论与实践的协调统一,对我们做好当代道德教育很有启发意义。
二、儒家德育方法对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价值
当代高校德育工作者应以理论为指导,对儒家德育方法进行合理的批判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水平。
(一)要改善理论灌输法理论灌输教育法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列宁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6]317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市场经济对思想领域的冲击,思想政治教育灌输法依然有重要作用。但随着时代进步和发展,改革理论灌输法以增加实效性的呼声越来越高。对高校德育工作者而言:首先,应该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教学内容应该在讲授基本理论和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多结合传统文化、时代热点、当今社会问题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问题。授课方式应该多采用多媒体、视频、小组讨论、分组辩论等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其次,要鼓励、指导大学生成立理论学习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调动大学生开展理论学习的热情。再次,通过学校电视台、广播台、网站、报纸、橱窗,博客、微信等媒体宣传平台,构建全方位的理论灌输体系。最后,在理论灌输的同时,不能忘了进行有效的思想疏导,要关注宗教、迷信、谣言和非主流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时进行干预、解释和教育。
(二)要重视典型教育法典型教育法是通过典型的人或事进行示范教育,引导人们学习、对照和仿效,提高人们思想认识的一种方法。在典型教育法中,要注意优秀典型与落后典型,集体典型与个人典型的树立方法和效果。在大学德育工作中,要多树立、宣传优秀典型,发挥榜样的“身教”作用,在进行典型教育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多树立大学生中的典型,并在树立时遵循慎重选择、全面考察、品德为先、跟踪培养的原则,防止榜样“走样”,品行倒退下滑的不良现象;二要利用报纸、广播、网络、手机等新旧媒体,大力宣传校内外道德榜样的先进事迹,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三要在德育课教育过程中,充分搜集榜样的鲜活生动案例,通过案例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四要积极邀请先进典型开展座谈会、报告会活动,用震撼的事迹打动学生心灵,激发其学习先进的动力;五是在开展学习典型过程中,要总结出大学生能理解、能认可、能学习的方面,并建立学习的长效机制,从而充分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
(三)要实施分层教育法分层教育是指根据人们的思想、智力、心理和兴趣发展特点和规律,区分不同层次的受教育群体,采取分类教育的方式。在学校教育中,分层教育法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二是同一年龄段学生个性特征。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我们要针对大学生不同年级特点、学习任务、发展需求的差异性,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诚实守信教育为基础,开展分学年甚至是分学期的主题德育教育活动。大一学年要注重公民意识和日常行为养成教育,大二学年要注重心理素质和情感伦理教育,大三学年要注重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大四学年要注重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经济情况等特点,重点关注学习暂时落后生、经济特困生、心理问题生等特殊学生群体教育。
(四)要强化感染教育法感染教育法是指受教育者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受到一定感染体或环境影响、熏陶、感化而接受教育的方法。[7]大学生德育工作者在运用感染教育法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注重学校校园环境建设,通过创建一些名人雕像、名言警句、主题橱窗和教室宿舍的德育氛围,营造良好的德育感染环境;二是运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如组织大学生观看改革开放成就展,观看革命或德育影片,开展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板报比赛等;三是通过开展格调高雅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文娱活动来提升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道德情操;四是注重对大学生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优秀群体培养,发挥他们对整体大学生的模范带动和群体感染作用。
(五)要突出自我教育法自我道德教育法,就是在教育者的引导和启发下,提高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和教育主体性,从而主动接受正确的道德观念、原则和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8]大学生德育工作运用自我教育法,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一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大学生的自主性,相信大学生具有自我道德教育的能力;二是通过适当引导,让大学生认识到道德内蕴对成长、成才的无穷价值,激发和调动他们的道德修养上进心;三是通过管理教育、制度约束等方式提高大学生自制和自律能力,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行为;四是充分发挥大学生学生会、社团、班级等组织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促进大学生道德修养的自我完善。
一、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现实意义
1 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是时代和现实的要求
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高、素质好的群体,肩负着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加强对他们的诚信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要求。首先,诚实守信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把“明礼诚信”列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号召全社会大力倡导和推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中就有“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要求,要在全社会进行树立。其次,诚信还是网络时代的要求。由于网络交往中人们行为的符号化,传统道德关于诚信的制约机制被淡化,电脑犯罪屡见不鲜。只有将诚信作为网络沟通的基石,建立网络诚信,网民们才能在网络交往中得益。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最多的群体之一,能否正确使用网络和有效实现网上的各种业务,从一定意义上讲,取决于其个人的诚信品质。
2 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是完善其人格的内在需要
良好的道德品质既是大学生成才目标,也是大学生成才的内在动力和保证,对于大学生而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简单的书本知识,还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特别是道德知识,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其健康人格的塑造不仅关系到大学生本身的健康和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的道德秩序。诚信是大学生健康、独立人格的一个重要体现,诚信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培养诚信为本的道德品质,以真诚之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以诚信的原则面对和处理问题,以诚信的态度学习和生活,以诚信的气质相互影响和感染,塑造良好的诚信形象。
3 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是丰富高校德育内容的现实需要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大学生品德优劣的状况与大学接受的教育和自己的努力程度密切相关,打好了道德的基础,就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抵御各种不良诱惑而始终从善。大学生诚信教育就是教育者按照社会的要求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施加影响,使其提升诚信思想从而养成诚信行为习惯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教育大学生努力做中华民族美德的传承者,做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努力培养良好的品德,提高自身素质,完善人格品质。通过大学生诚信教育,要加深青年大学生对诚信的理性认识,使其理论化、系统化,进一步培养其诚信情感,促使其诚信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实践途径
1 实现显性教育中的隐性教育,构建渗透式诚信教育模式
渗透式教育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将道德教育的功能目标以一定的载体环境和文化氛围,巧妙地借助语言、文学、体育、艺术等工具,开展丰富多彩并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群体活动,倡导优良的校风、班风和社会风气,对人进行熏陶感染,使他们在一种不知不觉的愉快的情绪和氛围中,自我感受和领悟,通过量的逐步积累,引起思想发生质变,逐渐达到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目的,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功能。
(1)寓诚信教育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传统显性道德教育是一种有明确目的灌输教育。改进显性教育,就要注重显性道德教育课程中的隐性渗透,在把握好外显的课堂教学的知识性、系统性、严谨性、前沿性的基础上,在教育者的价值观念、教学态度、授课方式、个性特点与师生关系上下功夫,使整个教学能在宽松、和谐、自然的气氛中进行。高校把“诚信教育”全面地渗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是贯彻中央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实施诚信教育的根本保障,这是使诚信教育成为理论化、系统化、经常化的理论保障。诚信教育虽然一直贯穿在学校传统上的思想道德教育里,但是总淹没在其他思想道德教育之中,当前在诚信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应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增加诚信教育的比重,推动诚信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结合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结合学生特点,实现教书和育诚的统一。
(2)在各种专业课程教育中进行诚信道德渗透。在专业教育中进行道德渗透可以使学生从新的角度和更高层次上去把握和固化其道德观。西方一些学校比较重视在专业课程的教育中进行道德渗透。如,美国许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的学生,要学习技术史和信息革命的影响等课程;学习工程的学生必须考虑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问题。爱因斯坦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新理解并产生热诚的感情,那是教育中最基本的东西。”教育者应当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不仅要为社会培养有创造物质财富的人,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成为社会大家庭中和谐的一分子。因此,在诚信教育日显重要的今天,我们应当重视并加大力度在专业课中进行诚信道德“渗透”教育,使诚信道德教育在各种专业课程中“无孔不入”,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双丰收。
2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体验式诚信教育模式
体验式教育模式,强调学生自求自得以及自身经历,通过学生的参与、实践、探究,产生体验,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感受、自我领悟、自我教育与自我成长,以期把低效的学校德育从道德知识的传授中解脱出来,引到解决道德问题能力的培养上,试图构建一种“发展的”、“无灌输”的德育。其目的是要通过生动活泼的德育活动来熏陶、感染、培养学生。体验式教育模式主要从以下两个维度来实施:
(1)自我角色体验。德育过程是引导受教育者个体道德社会化,形成思想道德主体的过程。要使受教育者成为真正的思想道德主体,需要他们认识自己在社会中应担当的角色,接受角色规范,并按这些角色的规范要求行事。在诚信教育中,应着眼于学生这一信用主体,使学生正确认识信用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利益关系及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此基础上养成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的信用品质、信用观念和信用行为规范。
(2)他人角色体验。在德育过程中,往往要引导受教育者理解他人行为的目的、动机、社会意义,理解他人扮演的某种应遵守的权利、义务和道德规范。这时,就需要采用他人角色体验的形式。他人角色体验,就是体验者以他人的身份、他人的视角去体验。让体验者感受他人工作时的心情和责任,理解他人行为的理由和社会意义,以及他人某一角色为何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因此,学会按这一角色的道德规范行事,只有在某一角色的生活工作环境中,以该角色的身份,按该角色的道德规范从事生活、工作才能实现。
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陶冶式诚信教育模式
陶冶式教育主要是指营造一个健康、明朗、乐观向上的文化氛围和教育环境,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道德的熏陶。
(1)党团活动为载体努力开展公民道德规范的学习活动。即通过学校的党团组织在开展理论学习和其他各种活动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以学生理论学习小组、业余团校、党校为载体,开展政治、道德理论特别是信用素质教育,使党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信用素质教育覆盖到比较广的群体。
(2)第二课堂活动。高校要通过开展高雅音乐欣赏、绘画展览、专题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不断受到情操的陶冶、艺术的感染和高尚人格的激励。
(3)实施大学生诚信教育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开展各种应用性、综合性、导向性的实践活动,让其主动寻找实现自我诚信的角色,培养其对社会的责任意识,从而提升和完善诚信品质。
【关键词】以人为本 全员德育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发展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提高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全面发展,要求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全面发展,把其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协调发展,要求统筹课内课外思想政治教育,统筹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统筹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作用,统筹思想政治教育三支队伍建设,统筹解决学生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可持续发展,要求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重要环节,建立起既能立足当前,有效解决突出问题,又能着眼长远,保证工作不断推进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一、强化全员德育,树立“德育为先”观念
大学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使命,其中培养人才是大学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从一定意义上说,人才不是刻意培养出来的,而是在适合其成长的一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的任务,就是去努力营造适合人才成长的环境。这种优良的育人氛围的营造不光靠专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更要靠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全员参与是做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基础。
1.教书育人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书并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以知识为载体,把其中包含的精神文明传播到学生的心灵中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生对老师极为尊崇。但是现在,这种态度正在逐渐改变,大学生尊师由无条件尊崇变为有原则的尊敬,学生尊重老师是有前提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他的师德。大部分学生认为,他们之所以尊重某位老师,首先在于他渊博的知识,但更重要的在于道德,在于他人格和道德的吸引力。因此,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要注重自身修养,要用真情实感去关爱、尊重和欣赏每一个学生,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打动每一个学生,以自身的智慧力量去教育每一个学生,以自身的情感力量去感染每一个学生,以心灵赢得心灵,以人格塑造人格,以行动感召行动。
2.管理育人
学校的管理干部既是管理者,又是教育者,是管理育人的主体。干部要做好教学、科研、服务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为学生的思想政治、科学文化和人格心理等素质培养服好务,树立管理与育人并重的思想,将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管理干部都要努力做到懂管理、懂教育规律,服务教学科研、服务学生成才,融思想政治教育于管理之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服务育人
学校各部门要通过优质的服务发挥育人作用,这既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各部门人员的基本要求。通过广开信息沟通渠道,倾听基层的声音,了解学生的愿望要求,在关心学生的同时能帮助学生逐步地解决实际困难;要增强服务意识,把学生利益放在第一位,从关心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从学生反映的一个个具体问题抓起,切实加强对学生宿舍、食堂、浴室和活动场所的服务与管理,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学习、生活和文体活动等方面的合理要求;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日常管理和服务当中,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用自身的模范行动引导学生养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热爱劳动和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二、“以学生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
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对德育工作而言,就是使德育工作以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为目的,一切从学生特点出发,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理、心理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以学生为本”,首先就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学生心理特点、知识发展水平以及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掌握学生思想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其次,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引导、学习指导、心理疏导和生涯辅导。通过加强团、学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的理性自觉,并通过采取主题鲜明、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手段先进、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和现实要求的方式和方法强化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三、加强队伍建设,把握德育工作的关键
因为每一位老师,任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他们无法陪伴学生度过整个大学生活。而能陪伴学生度过整个大学生活,又和他们朝夕相处的,是辅导员和广大学生政工干部。这部分老师身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线,是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者,各种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成长的指导者。这支队伍的数量是否充足,素质是否高,作风是否过硬,工作成效是否显著,事关学生成长成才的大局。
对学生有一颗爱心,是学生辅导员、政工人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前提。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有一批理想信仰坚定、富有奉献精神的政工干部,带着一份爱心去做工作,注重与学生感情上沟通。既要讲道理,又要讲真情。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解学生之所难,深入到学生中间,贴近学生,融入学生,了解学生现在关注什么,思考什么,渴望什么,捕捉学生真实的心理活动和思想问题,与学生建立起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良性互动关系。既要鼓励、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充分肯定他们的进步与取得的成绩;同时,对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不姑息、不迁就、不护短,敢于批评和教育。真正成为学生政治思想的引路者、生涯规划的指导者、全面发展的激励者、学生活动的热心参与者、日常生活的贴心人。
总之,我们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5)-08-0051-02
民族认同是指一个民族的人们受其自然因素和民族文化的影响而具有的文化倾向性的认可与共识。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对于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的认同,是形成捍卫自己国家和民族利益主体意识。在国家利益受到侵害时能够保护国家的利益,为国家的利益而奋斗,从而承担起国家发展的重要责任。
一、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
(一)关于民族关系和国家关系的认同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稳定发展需要各个民族之间的团结,各个民族之间的经济政治发展需要国家的保障,因此,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民族的繁荣发展是国家能够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在政治实践中,无论哪个群体或者民族都无法脱离国家的存在而独立发展。国家认同指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一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的归属感、依恋感的心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人与国家之间发生情感上的结合,对国家的合理性表现出无尚的忠诚。[1]国家的一切稳定因素要结合民族的特征而设置基本的方针政策,这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的统一稳定是各个民族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总而言之,国家的发展要以民族为基础,民族要以国家为存在形式,才能共同促进民族关系和国家关系的认同。
(二)关于民族地位和国家地位的高低问题
在部分的少数民族的大学生中存在着民族地位和国家地位的比较关系,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国家的地位高于民族地位,而有部分的大学生却不这么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民族关系和国家关系之间的比较。在原则上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发展史和谐共生的关系,因此,国家的地位要高于民族的地位。因为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大家庭,各个民族是大家庭中一份子,各个民族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从概念上分析,国家与民族最大的不同是由于国家是的象征,而民族只是一个文化上的意义概念。民族只有在国家的范围之内才能使得民族的发展而具有一定的意义。
(三)关于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这是处理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基本要求,然而在和平年代,有部分的大学生认为国家的利于与自己利益无关,只要维护好民族的利益就足以。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念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进行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尤其是对于国家的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当代大学生要充分要以国家的利益为主,同时兼顾民族利益,强调国家利益的同时并不是忽视民族的利益。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的原因分析
(一)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的个人原因
少数民族在受到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民族语言的影响下,在新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中其对于民族的认同意识逐渐加强,而往往忽视国家认同的思想意识。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脱离了自己的居住地进入大学生生活,而年龄的增长对于国家的认同产生不同的理解,一般而言年龄的增长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成正相关关系。尤其在受到教育的影响,人们对于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理解程度有所不同,从而导致视野更加开阔,个人对于事物之间的认知能力也逐渐提高,从而能够主动的学习有关国家的历史,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从而对于国家的归属感更加强烈。另外受到的影响,宗教和民族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宗教的发展与民族的发展相关,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不同对于国家的认同也有所不同。宗教对于民族的风俗习惯、道德情感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
(二)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的家庭因素
家庭父母文化程度的高低之间能够反映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的家庭教育,尤其是在父母文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能够使得孩子接触更好的教育,从而增加对于国家的认同。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更凸显了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性,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人数逐渐增多,但是当前的家庭教育中高校忽视了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性化培养。[2]另外,家庭教育程度的高低对于家庭的生活水平也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家庭生活较好的条件下就能够使得学生的幸福感增加,从而能够对于社会满意程度增加,从而对于国家的认同产生好感。反之,生活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少数民族的大学生对于社会产生严重的不满情绪,从而直接影响了对于国家的认同,这就需要提高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和教育质量,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差距。
(三)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的学校因素
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人数与少数民族人数之间的朋友关系是反应个人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因素,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在与汉族学生的交往过程中,能够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实现特有的群体亚文化,这对于民族的融合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产生一定的影响。
朋辈群体是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因时、因地、因事灵活运用教育疏导、解决需要、谈心对话、激励吸引等方法,坚持运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义,施之以爱”的情感艺术,引导学生树立热爱中华民族,建设家乡故土,尽快改变本民族地区落后面貌的坚定志向。[3]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人喜好和思想观念能够在多民族的文化交流中实现对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了解,这是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这是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进行的交流和文化之间的促进。
(四)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的社会因素
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是反应综合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经济的发展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从而能够影响了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同时经济的发展能够缩小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发展,从而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因此,社会环境的稳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能够反映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因为国家的发展壮大能够直接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对于国家稳定的期盼和增强自己的认同感和找到影响的归属感。另外关于国家和政府对于少数民族颁布的各项政策也是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外,能否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国家认同的社会因素。
三、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措施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适应时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为了更好的促进人们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在少数民族的多种文化交流的状况下,迫切需要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学生的思想,从而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更好的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关注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不同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是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能够对于国家认同有确切标准的重要保障,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56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明,这对于各民族产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能够协调民族之间的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增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凝聚力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多元化日期发展的今天,尊重个、体尊重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作用外,还能够对于对于处理民族关系和国家关系的认同产生一定保障。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解决少数民族的实际问题
在处理少数民族地区出现的各种问题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尤其是涉及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经济状况等多种现实问题,党和政府要制定适应少数民族的方针和政策,从大学生的自身出发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积极作用,对于我国现阶段促进民族稳定、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4]同时可以把国家认同教育与注重解决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是党和政府对于少数民族给予的帮助,才能促进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从而加强少数民族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四、结语
人类文明的发展使得各民族之间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属性,从而影响着各民族之间的心理特征和文化交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能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养成自觉的行为方式和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这对于当代大学生塑造良好的国家认同起到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培养大学生的共同理想和民族精神方面。少数民族的大学生作为国家重要的人力资源,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而且对于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进行健康的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柏才,孙明福.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状况与教育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11(09).
[2]斯琴格,日乐.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7).
在高校空间中,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接受创业教育与创业服务、创业项目管理,本身就是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这其中有着鲜明的价值解析。
1.1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1.1.1首创价值
在快速发展变化的新时代,大学生作为创业的主要人群,以其高附加值的脑力资本,参与创意创新,具有首创价值。这种首创价值也就是创造内生力,青年的活力与创造力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内生动力,是积极的人力资本,在外界有力条件的支持下,首创价值催生新的市场价值与人生价值。
1.1.2市场价值
中国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不可否认,新的创意可以催生新的市场,新的科技可以带来市场的繁荣,空白市场的开发更可以带来市场价值的增长。在开发市场价值的过程中,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创业主体,进行创业实践,具有开发与繁荣市场价值,更具有规范市场的价值作用。
1.1.3人生价值
人生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奋斗。我国30多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积累,使得家庭供养子女的能力提高很多,不可避免的出现啃老族等,也有沉迷网络、无所事事、不能艰苦奋斗等迷失人生价值的青年群体。这部分青年群体,感受成功与幸福的能力较低,对于社会及家庭的责任缺失,对于个人的人生规划更是处于混乱状态。激励青年大学生敢于创新创业,也就是锻造人生价值的过程。
1.2高校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是育人价值塑造新阵地
1.2.1育人价值
创业教育始终是与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相适应。创业教育是一项整体的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格人才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1]。创业教育是多种教育综合进行的平台,育人价值是基本功能。在创新创业中,把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集体精神,艰苦奋斗等优良品质融入其中,充分实现育人功能。
1.2.2参与价值
创业体系的各个主体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者,作为创新创业社会的推动力量,他们的参与价值彰显社会的正能量。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及服务社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参与性,参与价值也在不断演进。在创新创业大潮中,只有不断,有效的参与,才能够辨明功能转变的契机与价值,从而促进自身不断进步与提升。大学生作为参与主体,鼓励其在创新创业大潮中参与,共享。
1.2.3主导价值
主导价值是目前社会多元价值现状的主流,是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高校在进行创业教育与实践服务时,务必要紧紧把握主导价值的引领作用,与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融合。实现主导价值的地位巩固与养成创新,这本身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成长的要求。这种主导价值滋养创业价值的实现,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青年群体的价值成长。
1.3大学生创业实践服务体系的构建是社会支持系统价值共享
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形成创业教育氛围的重要保证。高校要在紧抓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多元合作,实现价值共享。
1.3.1共享价值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并不仅仅是大学生在高校内的简单培训,或者是模拟创业。真实的创业过程需要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实现创意、资源、平台等等共享。共享体现在公共资源共享、创意共享、管理理念共享、成果共享、价值体验共享等。这些共享价值,体现社会创业环境的优化,大众创业意识的增强,为建立创新型社会奠定基础。
1.3.2协同价值
大学生创业教育协同模式是多方主体的协同推进。“建立高校、企业、科研机构机构、政府、社会组织之间多元合作、互动共享的参与机制。”[2]社会支持系统间要充分合作,必须协调发展。协同精神与价值是现代社会支持新事物发展的新生力量,是大学生在创业中可以体会与运用的综合价值。
1.3.3德育价值
德育教育的实践载体是各种各样大学生积极参与的社会事务与活动的分享体验。这种分享体验经过内化成为大学生群体生成价值的一部分,这部分价值经过积淀与提升,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准体现,成为最有力的德育教育资源。在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循环往复过程中,大学生德育价值是贯穿始终的,是支持大学生进行创业拓展的最有利的精神支持体系。
2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践服务的特征辨析与现状解析
2.1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特征
在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创业教育是一个新兴领域,与高教其他领域一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创业教育的主要特征进行深度辨析,有利于厘清创业教育实践的发展脉络与重要节点。
2.1.1互动性
角色互动理论是现代西方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角色是由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的,互动更是角色之间一种社会化的活动。在这种社会互动中,大学生主体活动在互动过程中有很多限制。进行创业势必要突破这些限制,在创业的过程中实现在社会角色互动及角色转变,引导大学生群体实现角色互换。这种互动性,激发了大学生积极适应社会的良好心态,丰富知识储备,能力锻炼,为进入社会做好充分准备。
2.1.2创新性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和实践能力,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大学生群体是社会创新的主体力量,这种创新力量主要是以新思维、新发明等为主要特征。在科技创业、思维创业中离不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参与。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市场需求,集中于大学生不愿涉足的行业,要激发大学生群体在社会第三产业的创新能力,利用他们的创意,实现行业的创新发展。
2.1.3开放性
目前我国提倡大众创性,万众创业,对于创业领域的开放程度是前所未有的。行业领域,准入资格等的开放性可以允许大学生凭借技术或者智力能力参与很多行业的创业,在这些行业中留给他们更多的空间与机会,去实践,去思考,去拓展。这种开放性,让青年大学生呈现了阳光勇敢的一面,媒体大众对于青年群体的评价更为积极与正面。
2.1.4规范性
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政府与高校需要结合创业政策进行顶层设计,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以学习为起点,规范创意创业行为标准。在创业政策与制度、行业标准、财税政策、激励政策,扶植力度等方面给予规范的全程指导,辅助。同时要求大学生进行创业有规范的依据,实现规范化操作,减少创业过程中的不必要的消耗,让规范性体现价值,实现价值。
2.1.5导向性
在市场环境、制度环境等宏观方面良好状态下,政府与高校,社会与国家对于各项创业政策的推行,希望以市场的自主形式来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激发市场活力,带动经济发展。大学生创业群体参与市场行为具有导向性,创业主体的市场行为与结果要与国家长远发展目标一致,实现市场价值衍生的社会价值。这种导向性同时也会激发新的创新点,导引市场的良性发展。
2.2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的作用及影响
2.2.1增强国家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高校服务社会能力
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相互影响的多元体系。在这种价值体系中,独立纯粹的个人只是一种理论的存在,每一个社会人都要融入民族、社会、国家。具备完善知识体系的大学生是优质的人力资本,敢于创新创业的青年群体更是具有巨大的创新能力。一个国家的创新创业能力,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综合国力,影响国家的国际地位。创新能力更是关乎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关系国家经济的走向,对一个国家影响是根本性的。高校培养创新能力人才,契合国家的发展需要。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的演进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支撑,为社会公共价值的实现与普及提供科学有效的范本。
2.2.2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与道德意识
市场多元主体价值观念的影响,为青年群体的价值选择提供了支撑。为回应青年价值选择,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原则,做好思政教育,引导青年价值选择回归。青年群体的社会责任感淡泊,道德推脱现象已经引起我国社会的关注。要在社会实践中,对道德推脱与责任缺失进行有力的回击,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与道德意识,就要治理团体精神的涣散,疏导集体责任感淡化的症结,尊重个人利益的前提下,倡导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中,培养价值认同与集体归属,体现团队力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开展创业教育与实践。重点以三种品质为着力点,即坚持正义原则、坚守高尚道德、愿意努力奉献,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社会道德意识。
2.3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高校职能部门需要深入做好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探索结合。“创业教育不是临时添加在高校身上的政治任务,也不是高校面对大学生就业压力做出的一次无奈的被动选择,而是高校基于时展需要与学生个人发展需要进行的一次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的转变。”[3]从各高校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系统来看,存在主管部门权责不清的现象。从共青团主抓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业比赛,到教务处主抓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与管理,看似实现功能的交接,实则还是两不相关;对于创业指导教师队伍的管理没有明确的资质要求,多数专任教师主观认为指导大学生创业隶属于学生工作,与教学关系不大;不少指导教师,对于本职工作外的创业指导,存在工作量、职称评定、科研压力等方面的质疑等,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整体质量不高;更为重要的是在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中,思政教育未能及时有效介入大学生创业教育。少数创业学生无视学校管理规定,逃课创业,成绩挂科等现象层出不穷,创业为盈利是追求,游走在利益与道德边缘,价值坚守滑坡,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
3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践服务与思政教育模式构建
3.1通过思政教育提升大学生创业文化主体自觉意识
目前有些专家指出,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功利化、形式化,急功近利想去快速培养一名企业家,实现市场利益与价值,而忽视了培养大学生的文化主体自觉意识,即使有创业成功的大学生,多数只有金钱价值而没有文化价值。“大学创业文化具有高深性、先进性及创新性等特征。”[4]文化自觉是大学文化功能的基本要求,文化自觉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上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物质财富积累情况下,家庭与个人的生存奋斗压力减小,生存性创业推动力减小。因此文化自觉应该是大学生进行创业的内生动力。而大学生因为人生经历有限,且有一部分大学生存在文化自觉的缺失,创业的文化自觉需要强有力的价值引导。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创业价值需求,培育新型的创业文化在文化自觉中可以提升自身的创业素养,提高创业能力。让创业的大学生在创业教育的进程中实现自我教育。
3.2以思政教育贯穿三个课程构建协同教育模式
我国创业教育相比国外基础比较薄弱。“在国外,创业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大学生,而是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各个阶段都有比较系统的教育内容。”[5]传统教育的弊端,在教学内容上知识体系陈旧,与实际需要脱离;教学模式单一,重知识传授,轻理念启发;考核以熟记知识为标准,实践能力流于形式等。思政教育也存在上述弊端,因此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为契机,实现以思政教育与创业三个课程的协同模式构建。把创业教育内容与时代思政教育需要共同融入创业理论课程、创业活动课程,创业实践课程,并在大学的不同阶段给予实施,各有侧重。三个课程的建设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与现实需要,在这个三个课程中充分融入思政教育,是培养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也是依托现有高等教育模式和大学生知识能力养成规律的课程改革创新。
3.3建设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实力雄厚的教育工作队伍
一
自杀问题之所以能够为伦理学所聚焦,主要是因为生死问题也是伦理学所探究的永恒问题,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彰显往往绕不过生死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伦理学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对于形成防范自杀的有效机制是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的。从人类文化史上看,尽管对于自杀的价值判析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但是主流的或者占主导地位的价值理念始终是反对自杀的,即反对人轻贱自己的生命,而倡导走出人生的逆境,珍爱生命,最大限度地创造人生的价值。
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看,尽管中国文化是一个多元包容的整体性结构,但是中国文化在对于人的生死问题总体上表现出了一种“重生”倾向,即反对个人任意终止自己的生命。首先,儒家伦理坚持的是整体价值取向的路径,即中国传统儒家的伦理学说倡导人们要从宗法血缘关系的整体关联性来体认生命的价值,因而个人生死问题并不纯粹是由个人所能自由裁量的,此之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儒家也倡导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孔子甚至提出“朝闻道,夕死可矣”,但是这都体现了儒家伦理对生命价值的一种基本的理念,即人赴死一定是要以闻道、行道为前提,无价值的自我牺牲是与儒家伦理精神相悖的。同时,儒家伦理也是一种责任伦理,即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总是表现为一种有责任的担当,个人轻贱自己的生命的自杀行为实际上是对自身责任的放弃,因而必然遭到道德上的谴责。儒家主张把外在的社会责任和使命转化成个人内心的自觉要求,形成了一种坚定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其次,道家的生命意识的核心是顺应自然,此即为老子所主张的“道法自然”,庄子强调的“天而不人”,可以说“自然”是道家文化的终极价值。以“自然”来审视人的生命历程,道家所主张的就是人的一生要自然而然地度过,生为“来也”,死为“去也”,从生到死即是从来到去,这也就是生命的一个完整的轮回。即便在生命价值的认定方面儒家与道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儒家重入世,道家重出世,但是在反对轻贱生命的问题上,儒道是存在着一致之处的。道家讲究自然而然,修好了命,自然得内在的清静,有了内在的清静和博大的智慧,个人的生命也与道同流了。反之,如果个人不遵从自然,任意终止生命,也就是与天道相违了,也是与道家的生命价值主张相违逆的。再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更是将敬畏生命作为重要的戒律或准则,因而佛教明确反对自杀。在俗人看来,若厌恶生命的存在,自杀之后便可得到解脱,但佛教强调因果定律,人若不证悟诸法实相,若不以修持的工夫解脱生死,自杀是没有用的,业报未尽,即使自杀,也将再接受另一期的生死,正像一个欠了债的人,为了躲避债主的追讨而将户口从甲地迁到乙地,那是不中用的,迟早一些债主仍会找到他的。所以,佛教徒反对自杀,佛教鼓励个人要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尽量利用自己的一生做修善的努力,以改造现实的乃至未来的命运。佛教也强调,如果为了救济众生,在必要时可以舍身,如果为了维护神圣的信仰,在必要时可以殉教; 并且,一个真正的菩萨道的实行者,应该是头目身肉,无一不能施舍的。
“禁止自杀”也是西方文化传统中的一条古老的禁令。柏拉图、苏格拉底等先哲认为自杀是加诸社会的一种不义行为,人们不应有选择死亡的权利,主张生命属于神的财产,应该自然地等待上帝的召唤。托马斯•阿奎那认为生命是一种自然的结果,自杀是对人类自我保存本能这一自然法则的破坏,是对法律所所保护的稳定的社会关系的破坏; 自杀破坏了神的造人创世法则,违反了只有上帝才有权利决定其生死秩序。康德反对自杀的立场更鲜明: 人生来都有义务,包括对自己的义务和对他人的义务,这是成为人的一个条件。对自己的义务之一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以便能够更好地履行其他义务。自杀毁灭了生命,破坏了履行义务的条件。自杀同时也说明自杀者弃绝了他所处的道德共同体,他弃绝一切与他相关的所有社会关系以及这些关系所维护的道德义务[1]( P125)。康德认为自杀不道德的主要伦理学理由是所有企图自杀或实际自杀的人都是非理性的; 如果你允许在某些情况下结束人的生命就会为在其他情况下结束生命大开方便之门; 自杀者给身后活着的人造成了许多不公平的困难,不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康德并没有专门研究过自杀,自杀只是作为他的绝对命令理论的第一个例证出现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他在道德实验中禁止自杀不出于任何外在的观念( 《圣经》或社会习俗、法律等) ,而是完全出于人类内在的理性法则。尽管还是有很多人认为康德对自杀的论证无力甚至提出了严厉批评,可是他为“禁止自杀”提供的道德形而上学的论证强调了道德法则对于自杀等道德行为的约束的普遍重要性的观点在西方伦理文化谱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对后世产生了广泛影响。
总之,从人类道德文化传统来看,伦理道德始终承担了防范自杀的重要屏障。
二
在现代社会中,伦理道德调节作为市场调节、政府调节以外的第三种调节力量,通过提高社会大众的伦理道德水平和自我约束能力,在防范自杀的问题上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个人道德素质的相对欠缺是自杀居高不下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相关研究表明,尽管自杀现象与心理学、精神病学、社会学和人口学有密切的关系,但从自杀现象产生并社会化的根本原因来看,自杀现象其实最初与伦理学及道德作用机制的关系更为密切,社会伦理道德相对缺失是导致自杀率升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按照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的观点,那种仅仅将自杀的原因归结为心理因素,认为只要解决了人们的心理问题,自杀就可以有效避免的观点,是只看到了导致自杀现象的部分的表面因素,没有从根源上了解现代社会下自杀现象广泛存在的社会伦理道德调节根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在不断拉大,人们对于生命和生活的态度更多地表现为生存选择的困惑: 是生命存在的本质( 生命状态持续) 重要,还是生命存在的形式( 生活状态好坏) 重要? 社会自杀现象增长趋势表明,如果缺乏及时的道德干预或疏导,人心就容易走向迷茫,空虚孤独,没有信仰,找不到方向,也找不到归宿。现代化的高速度、快节奏、竞争式的生产生活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人们把精神寄托于物质财富和欲望享受,不珍惜孝敬、爱心、礼貌、忍让与和谐等的美好的事物,因此思想精神紧张,工作、生活压力很大。人们的心理变得非常脆弱,一旦遇到一些挫折、打击和压力时就很自然的想到用自杀的方法来解脱。
同时,现实生活的过大落差也会导致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认同的冲突,个人和社会在价值取舍上容易裂痕,个体在与社会群体的交往中会失去了心理上归属感,那些过分追求社会对个人认同的个体,一旦感受到社会心理反差太大( 其现实自我的客观状态与其所期望构建的理想自我状态之间、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 而又不能借助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效地调整,也会选择否定自我的现实存在状态,自杀的现象也就会发生。
尽管当下自杀防范的措施很多,但是伦理道德是一种不可替代的防范自杀的社会调节机制。伦理道德作为一种对人们行为活动的规范力与调节力,能造就人们所需要的理性秩序和人文环境。伦理道德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管理手段,要求以道德教化机制来协调和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减缓社会成员的生存冲突,以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伦理道德能唤起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正确体认: 第一,生命是人的终极价值,扼杀自己的生命,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而且还是对活着的人的一种轻慢,是削弱活着的人对生命延存的信心。人的死亡谁都无权决定,因为它不仅是个人的大事,也是家庭的大事,社会的大事,国家的大事,除非死神自己来临。第二,生命不仅对于人本身具有价值,而且对于整个社会具有更巨大的价值,选择自杀就等于破坏了部分社会关系的链条。轻生者不仅造成对他亲密的人的情感伤害,由于他的突然消失而使其家庭变得残缺不全,甚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导致周围人群对生命的漠视。第三,尊重生命,不仅是对生命本身的尊重,也是其对国家、社会承担的应有责任,“生命权是人性尊严的基础,也是整个基本权利、宪法价值体系的基础,它已不属于个人自我决定权可以决定的范畴。”[2]这就要求人们必须肩负起社会责任和使命,在生命受到威胁时,努力保护并捍卫自己的生命。
三
预防自杀有一定难度,但绝大多数自杀事件还是可以通过道德教育机制加以自我约束防范的。[2]
根据各国的经验,一个合理的国家自杀干预体系的建立起码包括来自政府部门外部管制系统、社会道德内部约束系统、教育单位引导系统和专业机构治疗系统的支持。其中,社会道德约束与教育干预机制应当担当起建立自杀干预体系的基础性作用。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立起防范自杀的伦理道德体系应当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一) 应当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前提下,引导公众强化社会道德责任意识。公众社会道德责任意识是社会公众在社会中正常存在与共存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把遵守道德规范,履行道德承诺当作自身行为的应有责任,才能保障社会大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按道德准则行动,承担与其享受权利相称的责任和义务,才是真正负起社会道德责任。正确的公众社会道德责任意识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公众价值观和良好的公众自律素养基础上。
正确的公众价值观念是人们能够对事物或行为的是非、对错、善恶、正负等价值倾向做出适当评判。
价值观对行为倾向有深刻影响,推崇合理的价值观不仅对于引导公众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团结协作非常有利,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整个社会进步,为社会发展作贡献。公众自律素养是人们自己通过给自己制订严格的道德准则( 明确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哪些行为是道德的、哪些是不道德的) ,并努力自觉遵守的自我约束式的伦理道德境界,这是使人们用良心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在守法这一伦理底线之上进一步追求完美的伦理境界[3]。
( 二) 高度重视各级学校的生命价值教育功能,构建有效的自杀防范的伦理道德自我约束机制。
直面生命、回归生命是教育的天职,是教育的一种本义,也是伦理道德教育的一种理想和追求。我们的德育应当注重引导学生追求生命的超越,并在追求超越的过程中,发现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辉煌,过上一种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学校实施德育的内容与方式包括: ( 1) 强化生命价值教育,正确认识并对待生命。通过生命教育活动,让其正确理解生命内涵和价值,在积极关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尊重他人生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逐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通过心理教育活动,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人生中的痛苦,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引导其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促进他们正确面对个人与他人以及社会问题。( 3) 加强个性人格教育,不断完善自我人格。德育工作者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从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以平等、爱护的态度处理有关的问题,决不能随意侮辱学生的人格,防止因人格和名誉伤害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4) 实施感恩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原则,要让学生常怀一颗感父母之恩、感政府之恩、感社会之恩的热心,努力学习、积极回报,不断增强自立意识、自强意识、责任意识,减少学生与青年有自杀机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