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新兴市场研究

新兴市场研究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16 08:31: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新兴市场研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新兴市场研究

第1篇

【关键词】 心电图;心力衰竭;中医辨证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aning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inthe view ofTCM syndromes differentiation and its internal relation, so that the outcomes from electrocardiogram (EKG) canserve as parameters for TCM clinical diagnosis. At the same tim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EKG can be observed both in disease diagnosis of western medicine and in syndrome diagnosis of TCM. Methods The study data came from the clinical records (totally 200 cases) of dynamic EKG in the Cardiology Center of Guang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CM in the period from 2003 to 2007.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ased on a retrospective study with the statistic software SPSS13.0 to set up the database. Results The analysis indicates the severity of the Myerbury ranking for ventricular arrhythmia in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phlegm stagnation syndrome was statistical related. Conclusion The EKG parameters of patientswith heart failure can serve as reference for TCM syndrome diagnosis, as well as reference for thepat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condition for the patients. Therefore, TCM syndrome is a summary of the overall condition of the patients.

〔Key Words〕

Electrocardiogram; Heart Failure;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病例来源于 2003-2007 年在广东省中医院心脏中心住院的临床确诊为心功能不全的病案 200 例作为观察对象。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参照1997 年修改的 Framingham 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的广东省中医院 2003-2007 年在心脏中心住院的病例;②曾用美高仪或华海公司的动态心电图分析仪 24 h 连续记录动态心电图的心衰患者,记录质量控制在 98.5% 以上。

1.2.2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病例;②没有做过动态心电图记录病例或不能按要求准确记录、完成 24 h 动态心电图检测的病例;③有严重的脑血管、肝、肾、内分泌和代谢障碍疾患、造血系统疾患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④严重电解质紊乱、洋地黄过量、药物中毒及其它全身性疾病伴发心律失常等特殊情况。

共收集到 200 例病例:男性 81 例(40.5%),女性 119 例(59.5%),年龄 15~97 岁之间,平均(72.7±21.4)岁。病史 10 年以上的患者有 57 例(28.5%)。对 200 例病例分析中,中医证候辨证气虚的患者 175 例;痰浊的患者 183 例;血瘀的患者 184 例;阴虚的患者 43 例;辨证有阳虚的患者 15 例,且同一病例同时兼有多个证。

近年来众多的临床资料表明,慢性室性早搏(即在心脏病变慢性期发生的,持续反复出现的室早)的危险程度既与室早的发生频率,亦和室早的形态有关,并和心脏的情况有关,Myerbury 室性早搏危险程度分级法,已经不断被近来的临床研究证明是一种较好的室性早搏危险程度分级法,因此越益受到重视,见表 1。

对 200 例病例分析中,Myerbury 分级 0~ⅢA 级的患者 130 例(65%);ⅢB~ⅣA 级的患者 28 例(14%);ⅣB~ⅣE 级的患者 42 例(21%)。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3.0 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的清理、审查及校对,无误后备份两套,分析前进行数据量纲的转化等探索性分析。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2

中医各证型与室性心律失常的 Myerbury 分级组间比较,结果只有痰浊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提示心衰的痰浊证患者与室性心律失常分级的严重程度有关,见表 2。

3

动态心电图监测在诊断心律失常方面,不论质和量,都优于普通心电图和运动试验。其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中的作用虽然报道尚少,但其对于验证或指导治疗,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依据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属祖国医学水肿、喘证、胸痹、心悸、虚劳等范畴。心为阳脏,主血脉,司神明。心属火,又为“阳中之太阳”,故心力衰竭的突出表现是心阳虚衰,肾阳不温,水饮内停,心气不足,血行失畅,导致脏腑失养、功能失调。心不主血则血行淤滞,神不守舍则脉律紊乱,故出现心悸、胸闷、气短、动则加重,以及口唇青紫、下肢水肿、腹胀、乏力、重则不能平卧等症状。中医分为血瘀、气虚等证型[1]。现代医学的心律失常多属中医的“心悸”、“惊悸”、“怔忡”、“眩晕”、“昏厥”等范畴,常以阴血不足,阳气亏虚,痰火内扰,心脉瘀阻所致[2]。

转贴于

心电图的早搏又称“期前收缩”,其发生机制不外乎异位节奏点兴奋性升高以及由于局部心肌纤维的传导障碍而产生的折返激动。而局部兴奋性增高及心肌纤维传导障碍产生折返激动又常常因不同的因素而促成。心电图异常改变,在不同的证型中分布也有不同,这可能是因为随着病情逐渐加重,病程日久,其心电图也随之发生异常改变之故。

痰浊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便作为一种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继而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痰浊多为外感六,内伤七情或饮食劳逸等,使肺、脾、肾、肝、三焦及膀胱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液停滞而成。水湿痰饮为有形的病理产物,一旦形成即可阻滞气机,影响脏腑气机的升降;又可以流注经络,阻碍气血的运行。例如凡急慢性疾患影响于肺,致肺气受阻,气津失布,津凝痰生;或脾生健运,痰浊内生,上干于肺,阻遏气道,气机不利,肃降失常,常为喘促发生的重要内因。痰浊停留于胸膈,可出现心悸、胸闷、喘促等症。而喘证又是左心衰竭的重要表现。心主神明,心之气血充盈,功能正常,则一息四五至,相当于 70~80 次/min;脉象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流利有力。若水湿痰饮内停,影响及心,导致脏气失常,往往扰乱心脉,脉象上表现为不规则的歇止,心电图是表现为室性心律失常。临床上表现为胸闷、心悸的症状。脉象上的不规则歇止会因痰浊的多少而变化,故心衰的痰浊证患者与室性心律失常分级的严重程度有关。

为此,笔者认为动态心电图各种心律失常检出指标的差异,对于中医诊断心衰分型的价值不仅具有一定的定性意义,而且尚有一定的定量意义。心律失常检出指标的定量变化,可以更为确切地表达中医各证型变化,便于临床观察治疗。利用心电图诊断技术研究心衰,可以在望闻问切四诊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心衰的研究内涵,可以对心衰的诊断标准给予定量、定性的指标。中医辨证注意整体观念,西医辨病重视局部病变,同时结合现代医学先进的诊断手段,真正做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对提高中医临床的病证诊疗水平十分有益。由于心衰患者病情复杂,中西医又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在中西医相结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中医辨证施治的特点,将有助于对该病的治疗。

心律失常对现代医学的“病”没有特异性诊断价值,但对中医学“证”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从数理统计角度再次证明了两者之间内部联系规律与上述理论阐述是一致的。总之,心电图等现代检查手段能反映心衰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可给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新常态;羊群行为;经济周期;行为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0.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6(10)-0056-05

一、信贷周期理论中的信贷行为解释

信贷周期理论基于信息不对称假设,以企业与银行间的微观行为作为切入点研究经济周期。理论认为,过度负债和外生冲击是经济周期的根源,银行信贷是经济周期的重要传导渠道。金融市场存在缺陷,并由此产生投融资双方的委托――问题,而且这一问题的严重程度内生于经济周期,随经济周期而波动。理论将贷款供求函数引入经典的IS-LM模型,构建了含有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的CC-LM模型。如图一所示,中央银行变动基础货币投放,通常将引起信贷曲线(CC)和货币供求曲线(LM)同时移动。

通过对银行信贷行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信贷周期理论给出了信息不完全时信贷行为波动的合理解释。

(一)灾难短视(Disaster Myopia)。研究认为,灾难短视行为使银行低估了低频率外部冲击事件发生的概率,以至于承担了与其资本实力相比较大的风险敞口。在经历过长期繁荣的经济状态之后,一旦发生金融危机,银行将毫无应对危机的心理准备。

(二)羊群行为(Herd Behavior)。研究认为,从众心理对银行家决策的形成和改变具有特殊的影响。认知偏差导致信贷市场上出现群体性多贷和群体性拒贷两种“羊群行为”,造成信贷扩张与紧缩并形成信贷周期,信贷周期反过来又将强化实体经济的波动。

(三)制度性记忆假说(Institutional Memory Hypothesis)。该假说认为,银行信贷周期中信贷员辨别审查能力的退化会导致信贷标准的降低,从而贷款给本应被拒绝的低信用水平的企业。对于管理层和外部的利益相关者而言,容忍这种放松的信贷标准可能是最优的行为,因为强制性的信贷配给可能不仅对低信用企业造成影响,同时具有正净现值项目的高信用水平的企业也可能因此不能获得贷款,极易破坏银企合作关系。

二、新常态时期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行为的微观机理分析

(一)不同经济增长周期银行信贷行为的集中表现。按照经济增长速度,将我国经济划分为两个发展周期:高速增长期和中高速增长期。节点为全年GDP增速=8%,根据表1数据,可得我国经济下行周期约始于2012年。

1.高速增长时期(1992-2011年)――盲目信贷扩张行为。此处的“盲目信贷扩张”,是指金融机构放宽贷款的标准,以低于市场利率水平的条件发放大量贷款,从而导致信贷规模快速增长的行为。信贷扩张利弊相辅,而盲目的信贷扩张则是一种典型的灾难短视行为。同时,授信评估过程中信贷员在辨别审核方面的表现也具有制度性记忆假说理论的特点。这一时期,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性极为充裕,使其具备了大力推动信贷扩张的条件。此时的信贷扩张行为使信贷配给呈现假性均衡,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大量催生贷款,杠杆率迅速上升、信贷对经济增长点影响逐步下降以及影子银行迅速增长。然而,资信审核宽松、逐利本性和规模崇拜情结下的高速信贷增长,导致了银行不良贷款的增加,令其面临较大的派生风险。

2.中高速增长时期(2012年至今)――信贷集中1行为、担保偏好2行为和信贷歧视行为。本文所称的信贷集中行为主要表现为多头授信和过度授信现象;担保偏好行为主要表现为担保圈贷款现象;信贷歧视行为主要表现为授信违诺3现象。以上现象均为羊群行为的具体表现。这一时期,我国经济总体上处于下行状态,前期盲目信贷扩张引发的派生风险日益突出。此时,多个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回避风险,将信贷资产集中投向部分优质客户,令其拿到超额贷款。这些客户在获取超额贷款后,往往不经科学考察即扩大投资,投资失败后又无力偿贷,最终导致金融机构大量不良贷款的产生。并且,这一时期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也表现出明显的担保圈偏好,出现了显著的关联交易特征。此外该时期银行授信违诺现象也处于高发阶段,使信用风险演变成金融甚至经济风险。

总体上讲,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授信过程中虽然也存在一定的信贷集中、担保偏好和信贷歧视行为,但由于经济基本面向好且流动性充足,因此,这种行为并未导致太大风险。然而,在新常态时期,此类行为却会导致原有的派生风险被成倍放大甚至成橹饕风险。

(二)新常态时期不同信贷行为表象下的深层动因。1.追逐利润是银行作为市场“经济人”的自然行为。银行是信贷市场上的微观经济主体,天然上有着追逐利润的动机。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和政府金融控制的弱化,这种逐利动机趋向明显并最终形成了非均衡信贷配给。将贷款投向政策支持且资信状况良好的企业,银行就能更加安全的获得利润,可以说,无论是多头授信还是过度授信的行为,都是其追逐利润的表现。

2.信息不对称是新时期银行信贷行为偏离的根本原因。一方面,银行对企业民间借贷信息不完全掌握以及征信系统信息传输存在时间差等因素,使银行业金融机构极易因为信息不足而在授信时“一哄而上”,造成过度授信;另一方面,企业为了成功获得贷款而修改、瞒报自身资信状况,并同时在多家银行申请贷款,也导致了多头授信。

3.过度风险厌恶是新时期银行信贷行为偏离的内在动因。新常态时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银行不良贷款双升,迫使其更加关注信贷管理以及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在很大程度上从“风险中性”变成了“风险厌恶”,甚至到了矫枉过正的程度。各机构纷纷出台《信贷风险安全指引》或《不良贷款问责制度》,这种急剧的调整以及过度的风险厌恶,为新常态时期的系列信贷异常行为定下了基调。

4.市场环境变化是新时期银行信贷行为偏离的外部成因。当前,我国经济正在进入以增速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风险多变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经济环境的变化使金融市场环境也发生许多改变,如市场波动显著加大、信用利差扩大等。在这样的变化中,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压力也进一步加大,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信贷投放从而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成为银行信贷过程中所考虑的第一要素,而这种考虑也使群体性多贷和群体性拒贷成为其信贷行为的新常态。

三、新常态时期各类信贷行为的吴忠样本

本文以宁夏吴忠市为样本,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及其特征进行了基础研究,在欠发达地市中具有一定代表性。

(一)多头授信、过度授信高发。由于吴忠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有限,各银行对准入客户的可选范围不大,对发展经营情况较好的优质客户争相授信,导致对部分企业多头授信、过度授信现象高发。截止2015年末,吴忠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中,授信行在3家以上的多头授信企业客户共计135户。其中,授信行在5家以上的17户、4家以上的55户,且以上客户均有表内外业务余额。多头授信客户中,资产总额小于授信额度的过度授信客户共计39户,较上年显著增加。如:截止2016年6月末,青铜峡市四大行对青铝和大唐发电共发放贷款34.91亿元,其中:青铝15.94亿元,大唐发电18.97亿元,占青铜峡市四大行单位贷款的56.2%。

(二)担保偏好行为突出。具体表现为,抵押品少,企业集群、关联交易特征明显,银行贷款偏好于采用互保、联保、循环保等方式。这种情况下,一旦某些客户资金链出现问题,极易引发行业性风险,使整个行业的不良贷款双升。以吴忠市批发零售业为例,截止2015年末,全市批发零售业不良贷款余额4.72亿元,较年初增加2.38亿元,同比增长101.39%,占全部不良贷款的45.68%,较年初上升10.09个百分点。其中因互保、联保引发的不良贷款余额0.65亿元,占该行业不良贷款余额的13.77%。

(三)信贷违诺行为加剧。调查发现,吴忠市中小企业贷款违约频现,银行为了回避风险开始对企业抽贷,在部分企业贷款即将到期时承诺企业还旧贷新,企业还款后又以资信不佳等理由拒绝发放贷款,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经营活动无法持续,对银行失去信任。目前,这种信任危机已经蔓延到更多企业,据不完全统计,辖内20余家具有偿还能力的企业出于无法续贷的担忧,宁可背负不良信用记录也拒绝还贷,银企互信危机正逐步加大。

四、新常态时期银行信贷行为对吴忠市经济金融发展和企业成长的影响

(一)信贷资金供求结构失衡。一方面,信贷资金的需求方――企业埋怨信贷资金紧缺。吴忠市统计局2015年调查数据显示,全市76%的中小企业认为信贷资金“供应紧张”或“非常紧张”。另一方面,信贷资金的供给方――银行业金融机构持有信贷资产却拒绝向中小企业投放。其多头授信等行为使需求方,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主要依赖间接融资的需求方信贷缺口无法得到满足,导致了信贷资金供给结构的失衡。可以说,银行信贷投放过程中的行为选择是导致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信贷集中风险4暴露。一是信用风险。具体表现为具有相同特征(如同一行业)的客户集体性出现无力偿贷而违约的情况,使银行与客户之间出现信任危机。二是担保圈风险。具体表现为部分企业关联关系复杂,互相担保、关联担保、循环担保使其资金流动具有极大隐蔽性。某一企业资金链条断裂令该担保圈所有企业受到牵连,风险成倍放大。三是金融市场风险。具体表现为多家银行信贷资金追逐少数企业,信贷对象趋同。企业无力清偿导致多家贷款银行出现连锁反应,扩大了整个银行业的风险积聚。

(三)信贷资源使用效率降低。对于银行,信贷资源作为一种商品,符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多头授信、过度授信使其资金不能有效配置到各个行业和潜力客户,使用效率大大降低。对于企业,超额投入的信贷资金给企业带来的不仅是经营效果的递减,而且可能因资金相对充裕,使企业放松资金管理和成本控制,形成投资浪费。

五、政策建议

(一)对金融机构实施信贷行为监管。一是深入分析银行业金融机构产品、业务和商业模式的系统性影响,监测并及时矫正其授信过程中发生的行为偏离,防范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二是监督其制定内部制度,遵循自愿、公平、平等、诚实信用的原则,杜绝不正当竞争行为,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三是监督其制定扶持弱势群体的经营策略,在金融消费者成本可负担、金融机构财务可持续的前提下,向弱势群体(如小微企业)提供其所需要的金融服务。

(二)对大型关联型企业实行特殊“并表监管5”。金融监管对象不仅包括金融机构,也包括金融消费者。对于极易引发担保圈风险的大型关联型企业,建议各所在地监管部门借鉴国际银行业并表监管模式,在合并资产负债表基础上,联合履行以下职责:一是全面了解企I及其子公司(或分公司)的整体结构和主要业务;二是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三是对企业信贷状况和资信状况进行轮廓性素描,并在合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原则的前提下,向拟授信银行适度公开,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羊群行为。

(三)完善信用担保体制建设。一是出台《信用担保管理条例》。明确信用担保人、债权人、债务人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三者权益,填补现行《担保法》尚未明文涉及的信用担保条款空白,从制度设计层面矫正银行的信贷偏离行为。二是强化信用担保机构建设,扩大有效担保人选择范围。切实落实现有的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的补偿代偿规定,协助担保机构降低代偿风险,从担保角色层面矫正银行的担保圈偏好。三是鼓励有条件的地市设立政府性担保基金,直接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担保贷款风险补偿。

(四)加强社会信用环境建设。一是推进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在现有数据库基础上,加快对工商、司法、电信等部门的信息采集,将零散分布于各部门自身信用信息系统(如工商部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的数据信息对接入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库中。二是加速推进企业信用评级。成立信用管理机构,培育商业性评级机构,开展对各类企业所负各种债务能否如约还本付息的能力和可信任程度进行综合评估,评价债务偿还风险,协助银行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参考文献

[1]易宪容,赵春明.行为金融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陈红艳,张桂霞.商业银行信贷集中行为探讨[J]. 财会月刊,2007,(11):55-60.

[3]郑冲.国际银行信贷集中风险管理的经验与启示[J].银行家,2008,(07):14-19.

[4]黄宪.银行资本缓冲、信贷行为与宏观济波动――来自中国银行业的经验证据[J],国际金融研究2013,(01 ):34-39.

[5]王秀丽,鲍明明,张龙天.金融发展、信贷行为与信贷效率――基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4,(07):

62-71.

The Research on Credit Behavior of China’s

Banking Institutions under New Normality

LI Donglin ZHANG Changqing ZHANG Yaru

(Wuzhong Municipal Sub-branch PBC, Wuzhong Ningxia 751100)

第3篇

内容摘要:消费者创新性不仅与营销理论相关,与营销实践也密不可分。产品创新成功与否的标准归根到底要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接受这些创新。本文通过对重庆市主城区消费者的实地调查,以消费者创新性为细分变量,运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细分途径,将消费者划分为创新采用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大众、晚期大众和落后采用者五个细分市场,并运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变量、行为变量和人口统计变量对细分市场的轮廓进行描述。

关键词:消费者创新性 市场细分 价值观 生活方式

产品创新成功与否的标准归根到底要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接受这些创新。不同的消费者创新性使得消费者在面对创新产品时会有不同反应,有些会立刻购买,有些则要等到他人对新产品做出评价后再尝试使用。消费者创新性不仅与营销理论相关,与营销实践也密不可分。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以消费者创新性和人口统计变量为基础对中国消费者进行市场细分,得出有效的细分市场,并用价值观及生活方式、新产品采用行为对二者细分市场的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检验哪种细分更有效。在此基础上用物质主义等价值观变量、时尚意识等生活方式变量及行为变量对不同细分市场的特征加以描述,以期为企业的营销战略提供借鉴。

相关文献回顾

(一)消费者创新性和新产品采用行为

对于消费者创新性的涵义,学术界并没有一致的意见。Midgley and Dowling(1978)将消费者创新性分为实际(actualized)的和天生(innate)的创新性后,研究沿两个分支展开。一是新产品采用行为或实际创新性,指个人在其社会系统中较他人较早采用创新的程度;另一个分支是在天生创新性的基础上识别消费创新者。天生创新性(以下称为消费者创新性)被定义为人的一种潜在的喜欢接受新产品的心理特质,这种心理特质存在于很多产品种类的消费行为中,并广泛地应用于心理学以识别个人的创新性。消费者创新性的研究在国内还属于崭新的研究课题,这是一个反映消费者个人行为差异的概念,个体间存在差异是进行市场细分的前提。

(二)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概念,其实质是将整体市场分为若干子市场,每一子市场的消费者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需求或行为特点,不同子市场的消费者在需求和行为上有较大差异。

要正确地进行市场细分,首先必须合理地确定细分市场的标准。消费者市场细分的标准可以归纳为四大类:地理环境因素、人口因素、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因素。这些因素有些相对稳定,多数则处于动态变化中。最初的细分变量是人口统计变量,比如年龄、性别、收入、受教育程度等等。不同年龄、性别的人因为有不同的生理特征,在不同阶段对产品有不同的需求和偏好,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更有效率。但这种细分具有局限性,即使消费者的年龄、性别都相同,其消费行为差别很大。消费者之间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消费习惯和特点,往往是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差异所导致的。尤其是在比较富裕的社会中,消费者购物已不限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因而消费心理对市场需求的影响更大。消费心理就成为市场细分的又一重要标准,比如生活方式、性格等等。心理细分建立在消费者的个性、态度等变量的基础上,测量消费者的活动、兴趣和观念(AIO)(Wells and Tigert,1977;Wells,1975)。

细分市场的研究倾向于将上述细分标准进行融合,最具价值的成果是VALS(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细分,它融合了心理和人口统计变量,是应用最广泛的细分方式。

本研究进行的市场细分以心理变量为主要细分变量,融入了人口统计变量和行为因素。

实证研究设计

抽样方法与样本。本研究在重庆市范围内进行抽样,实证样本分布在重庆主城区。调查共发出问卷1176份,有效问卷为1006份,有效率为85.6%。

测试产品:电子信息类产品。我国为电子信息类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消费者经常接触大量的电子信息类新产品信息。本研究将此类产品作为测试产品。

数据分析方法。本研究以SPSS 11.5 统计软件作为数据分析工具。具体使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量表信度分析、效度分析、描述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方差分析等。

数据分析及结果

(一)量表的信度分析

大部分变量的Cronbach α 系数值超过了0.7这一可以接受的信度水平。

(二)量表的效度分析

主要检验结构效度,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来检验,KMO统计量为0.872,Bartlett’s球形检验拒绝了原假设。结果显示除个别子因素外,绝大部分子因素的主因子载荷都大于0.5,最小的主因子载荷也达到了0.408,跨因子载荷超过0.4的只有三个,最大的跨因子载荷为0.477,因子合计方差解释贡献率为62.49%,综合分析量表的结构效度较好。

(三)以消费者创新性DSI量表为细分标准进行市场细分

1.细分市场。本研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 首先采用层次聚类法确定分类数, 然后用快速聚类法(K-means Methods)进行分类。研究聚合系数增加值可见,当群数由3群到2群和由4群至3群时聚合系数急剧增加,另外由5群至4群时聚合系数亦增加较多。结合文献研究结果可初步将样本分为5群。再用快速聚类法将样本分为5群,表1是每个群的样本数目及群中心,分数愈高表示越是创新采用者,反之为落后者。类间距显著性为0.000,说明用DSI细分出来的5个群体是有效的,其分布与Rogers的结果在各个群体的百分比上有一定差异。但与Bass创新扩散模型对于采用者的分类相当符合。

2.用价值观及生活方式变量描绘细分市场的有效性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F检验及显著性分析显示“男性社会”和“人际关系”在各个细分市场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不能用来描述细分市场;“物质主义”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有差异,但是在5%(**)的水平下差异不显著。其余变量均可用于描述细分市场。

3.用行为变量描绘细分市场的有效性分析。本研究使用的行为变量为新产品采用行为,其方差分析见表3。F值和显著性检验说明新产品采用行为在各个细分市场之间差异非常显著,可以很好地区分和描述不同的细分市场。

4.用人口统计变量描述细分市场的有效性分析。本研究用年龄、家庭月收入和受教育程度三个人口统计变量描述细分市场,方差分析见表4。结果显示人口统计变量在各细分市场之间有很大差异,能有效描述细分市场。

5.以消费者创新性和人口统计变量为细分标准的有效性比较。以人口统计变量为细分标准在描绘细分市场时不能提供丰富的信息。年龄群中心值在群3和群4,年龄均值在群4和群5,受教育程度群中心值在群3和群4、群1和群5,受教育程度均值在群1和群5,家庭月收入群中心值在群4和群5,家庭月收入均值在群1和群5之间差异很小,这些不能用来描绘细分市场在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物质主义”在细分市场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异。虽然某些变量在5个群体之间有显著差异,但是在某两个或三个群之间差异不大。比如“时尚意识”在群2和群5;“长期导向”在群2、群4和群5;“怀旧程度”在群4和群5以及“人际关系”在群1和群5之间差异都很小。而有效细分标准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细分市场之间的差异性。本研究认为以人口统计变量为细分标准的有效性相对较差。

6.消费者创新性细分市场轮廓描绘。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本研究结果,将细分出的5个群体进行命名,并对其轮廓进行描述。

细分市场一:创新采用者。这部分消费者性格活跃,富有个性,追求时尚,勇于冒险革新,消费行为很少听取他人意见,经济条件非常宽裕,年纪偏轻,受教育程度相当高,不关心产品价格的高低,只要认为合适,愿意为获得新产品付出高价,物质主义倾向很强,追求和向往物质生活享受,对新鲜事物非常偏好,不会维持过去已经形成的消费习惯。

细分市场二:早期采用者。这部分消费者年纪较轻,经济状况良好,受过良好的教育。其时尚意识和领导意识较强,价格意识较弱,物质主义倾向也比较强,追求和向往物质生活享受,比较敢冒风险,也不会维持过去已经形成的消费习惯。

细分市场三:早期大众。这部分消费者一般较少保守思想,接受过一定的教育,有较高的收入,对社会中有影响的人物具有较强的模仿心理,比较注意新产品价格的高低。

细分市场四:晚期大众。这部分消费者占消费者比例最大,其收入、受教育程度比早期大众要差,对新事物多持怀疑或者观望的态度,往往等到产品进入成熟期才加入购买。

细分市场五:落后采用者。这些人年纪偏大,收入较低,受教育程度也不高,受传统思想束缚很深,思想非常保守,固守传统消费行为方式,非常怀旧,一般都是意见追随者。

结论

本研究以消费者创新性为细分变量,对消费者市场进行细分,支持Rogers 将消费者区分为创新采用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大众、晚期大众和落后采用者五个群体的结论,在不同群体的构成比例上有一定差异。

以消费者创新性作为细分变量细分消费者市场。由于不同消费者群体在采用创新产品的时点上有明显差异,因此企业可依据不同时期的消费者采取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以提升营销的效率和效果。

被调查者消费者创新性平均分值得分较低,仅有19.47分,平均每人仅拥有3.83类产品,晚期大众和落后采用者这两个群体占到了消费者总数的约55%。平均而言,中国消费者接受创新产品的心理特质并不突出,消费者并不倾向于采用新产品。这说明,在中国,开发和向市场推出创新产品(特别是创新的高科技产品)的风险相当大。

特别注重创新采用者。从创新采用者所占比例(6.46%)看,其要远高于Rogers模型中创新采用者的比例(2.5%),这些人收入水平、社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高,一般是年轻人,交际广泛且信息灵通。企业推出新产品时,应把促销工具和宣传重点集中在创新采用者身上。

参考文献:

1.Midgley. David F. and Grahame R. Dowling (1978), Innovativeness: The Concept and Its Measurement.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4 (March)

2.Mahajan ,Vijay, E Muller ,and R.K. Srivastava,(1990),Determination of adopter categories by using innovation diffusion model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 XXVⅡ

第4篇

【关键词】心律失常;治疗;小儿 快速型

【中图分类号】R18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064-02

小儿快速型心律失常在儿科心律失常性疾病中较常见,急重症者可危及生命。发病原因各不相同,预后也有较大的差别。本文对我院自2007~2010年收治的55例快速型心律失常作一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5例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40天~10岁。1岁以下婴儿15例,7例因哭闹、呕吐、口周发绀入院后诊断为心律失常,3例因感染入院时发现心律失常,心脏彩超检查无异常,5例因感染在外院静点时发现心律失常,其中先天性心脏病3例,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1例;1岁以上患儿40例,其中7例先天性心脏病住院时发现心律失常,20例为预激综合症,1例为心脏粘液瘤,6例为扩张性心肌病,2例入院后诊断为感染性心肌炎,4例因感染在外院静点过程中出现心律失常,在心律失常得到控制,复查各项指标均正常。

1.2 心电图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7例;室性心动过速14;房性扑动2例,房颤2例。

1.3 治疗和转归 37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中:1岁以下者10例,7例为单纯性心律失常无心脏结构性病变及其它诱因,其中6例直接应用西地兰后复律,1例应用心律平后无效改为西地兰转为窦性心律,另2例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应用西地兰联合心律平后转律,还有1例为外院静点时突发,应用第2次心律平时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抢救后恢复窦性心律;1~10岁之间者27例,19例预激均在静推心律平后复律,1例未用药物,刺激迷走神经后复律,5例先心病均合并心力衰竭,其中1例应用西地兰后即恢复窦性心律,其余4例为西地兰联合心律平后转律,另2例既往无心脏疾病因感染外院静点时出现室上速应用心律平、乙胺碘呋酮后无效,采用同步直流电击治疗后转为窦性心律。室性心动过速患儿14例,1岁以下患儿2例,其中1例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治疗无效死亡,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合并心力衰竭应用西地兰联合利多卡因后复律;1岁以上患儿12例,6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抢救无效死亡,1例应用利多卡因联合西地兰,转为窦性心律,2例应用利多卡因无效,改用乙胺碘呋酮复律;1例心脏粘液瘤患儿首先应用利多卡因、心律平后无效,出现心力衰竭加用西地兰后再次应用利多卡因转为窦性心律;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均抢救无效死亡;1例感染性心肌炎应用利多卡因后复律;2例外院静点时突发,应用利多卡因、心律平、乙胺碘肤酮后无效,采用同步直流电击治疗后转为窦性心律。1岁以下患儿中房扑2例,房颤1例,均因感染入院,心脏彩超无异常,入院后控制感染营养心肌治疗,未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自行恢复窦性心律。另1例房扑年龄大于1岁,静推西地兰后复律。

2 讨论

小儿快速性心律失常最常见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根据其年龄、病因不同,选择药物是不同的,1岁以下患儿应用西地兰效果较好,本组有效率为70以上,可能与西地兰兴奋迷走神经,提高心房、交界区、心室自律性的药理作用[1]有关,西地兰是治疗婴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1岁以上患儿心律平为首选,有效率为85.1,其电生理作用抑制心肌细胞的钠通道、延长不应期、减慢传导速度作用,从而明显降低心肌兴奋和阻断折返。对于婴儿因其心脏传导系统发育不完全,如应用此类药物可能造成不良后果。本组资料显示西地兰联合心律平治疗合并心力衰竭的室上速患儿是安全有效的。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严重的快速心律失常,可致心脏性猝死,其病因不同,预后不同。如同时存在心脏病病死率可达50%[2],如为感染等其它原因,经及时抢救,治愈率较高。室性心动过速患儿注意其是否有心力衰竭,如有需在应用西地兰基础上加用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较好,可能因西地兰具有兴奋迷走神经,对抗交感神经作用,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产生协同作用有关。本组病例显示利多卡因联合西地兰治疗室速安全有效。

因患儿年龄、病因不同,药物选择不同,治疗效果也不同。对于部分药物治疗无效时,应用直流电击治疗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76

第5篇

关键词:股票市场;新股发行;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4.0108.01

近年来,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的各种制度不断完善,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也提上日程,2012年4月1日中国证监会公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12年5月21日证监会修订并公布《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旨在对此前出台的新股发行改革意见作出细化和推进,协商定价、静默期和打新产品不能参与网下配售成为亮点。

1我国新股发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新股发行制度无论是在询价机制上还是在操作层面上,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新股过度包装、新股的高溢价发行问题、投资者投资理念失衡、新股申购机制不公平以及新股发行缺乏回拨机制等。

1.1新股过度包装

在我国现行的新股发行制度下,很多的拟上市公司对自己是否能成功上市没有把握,但是为了上市进行融资,很多拟上市公司除了把更多的希望寄托于中介机构外,还对自己的上市情况进行充分的包装,比如:优化自己的财务数据,对自己的资产进行调整等,以此提高上市的成功率。但是,这些数据的过渡包装使得拟上市公司的资产情况被投资者低估,这样直接伤害了投资者的经济利益。

1.2高溢价发行问题

目前,新股的发行定价较为混乱,很多新股的价格和其实际价值相背离,出现高溢价发行的情况。在新股的定价阶段,由于缺乏合理的新股评价机制,也缺乏对机构询价与配售、融资等联系起来的硬约束机制。造成新股的定价缺乏合理的标的物,仅仅依靠市盈率等指标来进行定价,由于市盈率本身没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市盈率都不是非常准确,这样造成新股高溢价发行。

1.3投资者投资理念失衡

尽管我国股市于2006年已经进入全流通时代,但是我国股市无论是监管层、中介机构还是投资者对新股的认识都没有变化,监管层还是沿用设定发行市盈率上限的行政定价方式,并没有完全考虑市场的定价作用,忽视根据供需定价的原则。监管层使用行政手段来决定市场行为的这种做法使得投资者盲目的支付过高的溢价,使得耳机市场过度炒作,投资者盲目追涨杀跌。

1.4新股申购的不公平问题

我国现行的新股申购机制对于不同的投资者显的不公平,在新股的申购中,机构投资者既可以参与网下配售,又可以参与网上申购。这使得机构投资者新股申购较为容易,而相对于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只能参与网上申购,使得个人投资者申购较为困难。这种有利于机构的申购政策不利于我国股市的健康发展。

1.5股票回拨机制的缺失

我国的新股发行市场采用的是网下询价配售和网上申购相结合的机制,但是股票回拨机制却有待完善。当网上申购需求明显超额的时候,网下少有股票拨入网上申购,以满足公开认购者的需求,反之,当价格偏高,网上认购不足时,也没有相应的回拨机制,将其部分股票拨入网下,配售给战略投资者。

2改革的政策建议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长期趋势必然是市场化改革,使得股票市场更加公平、公正。因此,把新股发行定价权交给全体投资者,增加中小投资者在定价过程中的话语权,同时各项行政管控逐步退出,是我国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之关键所在。

2.1改革原有配售申购制度

首先,在新股发行中,如果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监管部门可以考虑取消网下配售,这样使得中小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公平地参与网上申购,网上申购应对机构和中小投资者一视同仁。其次,将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申购方式完全区分开来,机构职能参加网下配购,而个人投资者职能参加网上申购。最后,建立全效的回拨机制,形成网下和网上的互补,当网上申购踊跃时,网下配购可以适当的调节,划拨出相应的比例让个人投资者参与。以提高个人投资者的中签率。

2.2改革原有的新股询价制度

目前我国采用的网下配购和网上申购相结合的政策,这种申购政策带来很大的不公平,这对这种情况,可以效仿美国式的招标方式,取消网下配购的环节,把所有的申购实施网上申购,所谓的美国式招标是投标人按照所报买价自高向低的顺序中标,直至满足预定发行额为止,中标价格为投标方各自报出的价格,具有多重中标价格,报价越高者损失越大。投资者所认购新股发行份额不足计划发行份额的80%,则发行宣告失败;超过80%而未达到发行计划的,不足部分可由承销商包销。这样的招标式申购股票,有利于全体投资者定价权的维护和对市场化定价原则的维护。

2.3逐步放宽行政管控

当前所实行的新股上市核审制行政审批手续还比较多,即使监管很严,也难免会出现权力寻租的隐形机会,这毫无疑问提高了公司上市的无形成本。因此,逐步减少行政审批流程,最终实现上市公司注册制,同时配之以监管部门拟定出台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上市退市标准、造假赔偿制度、强制分红制度等制度,最终让市场自己来对拟上市公司进行判断,是未来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周佰成,王辰,吕海升.中日股票市场发行制度比较研究[J].现代日本经济,2011,(05).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信贷 柠檬市场 信息不对称

近年来,个人信贷市场不断扩大,个人消费信贷总额从1998年的172亿元急速增长到到2014年的23万亿元,而其中高校信贷消费市场更是发展迅猛。高校大学生的收入来源较少,因此当他们进行大宗消费时,易选择个人信贷作为其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大学生由于缺乏作为抵押物的有形资产,甚至完全没有信用记录,当贷款机构对其进行个人信贷时,往往会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进而产生风险的不确定性。由于贷款机构很难分辨高校学生的还款能力及意愿,所以只能根据其学校、学历进行笼统分类以确定贷款额度及利率。还款能力较强和还款意愿积极的高质量贷款人,往往拥有更多的资金来源和更多的获得资金的能力,比如向家庭申请更多的生活费、用更多的时间来兼职等,因此当其觉得贷款公司利率过高,就会转而寻求其它的资金来源。还款能力较弱和还款意愿消极的低质量贷款人,往往缺乏其他的资金来源,因而其贷款需求对贷款利率的敏感度相对较低,即便是贷款公司提高利率,也仍会进行贷款。这种信息不对称情形所带来的逆向选择,使得贷款公司不得不持续提高平均利率,但这又使更多高质量贷款人因为利率的提高而放弃贷款需求,只剩下低质量贷款人存在于大学生信贷市场中,由此“柠檬”效应产生。阿克尔洛夫(Akerlof)及其他相关研究表示,这种由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终将导致劣质商品驱逐优质商品的“柠檬市场”现象的产生,最后达到零值均衡。然而现实生活中,零值均衡现象却又没有出现。恰恰相反的是,校园信贷市场正在以极高的速度发展。本文拟通过研究和分析高校信贷“柠檬”市场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

二、非完全逆向选择下的不完全“柠檬市场”

(一)现状描述

近年来,大学生信贷市场发展迅猛。如分期乐等专为大学生提供商品分期付款服务的企业,以及名校贷等专为大学生提供资金信贷的互联网金融企业,都已拥有了海量用户,获得了巨额融资。

(二)现状解释

首先,在现实情况中,贷款公司给予高校贷款人的贷款额度是有限的,还款期数通常是固定数值。即[Yr]有最大值限制,[Yr∞]、[β0]的情况也就不会出现。因此,尽管逆向选择会导致信贷市场的一定萎缩,但不会无限萎缩。

而另一方面,随着贷款轮数的增加,大学生对自己的每期还款数额预期会有一个更加准确的判断,即[Yt],与[Ya]的差值会更小。由于贷款公司给予高校贷款人的贷款额度是根据[Ya]设定的,因此[Yt]与[Ya]的差值会越小,贷款轮数就会越低,还款的成功率就会更高。

最后,尽管大学生信贷市场会因为“柠檬市场”效应而产生一定程度上的萎缩。但由于大学生信贷市场还远未饱和,仍正处于急速攀升的时期,因此其市场发展速度远大于其萎缩速度。

(三)结论

尽管由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逆向选择将会导致“柠檬市场”现象的产生,但是由于贷款公司对于贷款额度的限制,这种“柠檬市场”现象将会是不完全的。高校信贷市场会因为不完全“柠檬市场”现象产生一定程度的萎缩,但不会达到零值均衡。而另一方面,我国的高校信贷市场仍未处于饱和状态,正是急速发展的时期。当高校信贷市场的发展速度大于其萎缩速度时,其整体上就会处于向上发展的状态。

三、结束语

本文对大学生信贷市场进行了分析,根据现实情况对信贷“柠檬市场”模型的假设条件进行优化,分析得出高校信贷市场没有出现“柠檬市场”零值均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信贷公司在固定期限内给予学生的信贷额度是有限的;二是大学生信贷市场发展速度远远大于了萎缩速度。因此,从表观上看,大学生信贷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不过一旦市场饱和,一旦学生信贷额度被迫提升,“柠檬市场”现象的风险又会再一次出现。

参考文献:

[1]陈晓峰,林求.我国民营企业信贷融资过程中的”市场失效”[J].经济问题探索,2003,(8):53-57

第7篇

【摘要】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比较重要的优势。如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创新呢?首先,要对人才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的人力Y源管理理念;然后,建立健全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本文对企业人力资源在经济新常态时期进行创新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经济新常态时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方向进行研究,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发展进行优化,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 新常态时期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创新

一、我国新常态时期的经济特点

中国在新常态时期的经济特点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而它的内涵比较丰富,包括经济的增长速度、经济的结构和新经济增长的动力等多方面的领域。

1.经济增长速度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多年来一直保持在8%以上,但是从2013年开始增长的速度降在7% -8%之间。由此可见,未来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不可能像以前增长的那样快,经济增长的速度恢复新常态。

2.经济的结构

从我国经济的结构这方面分析,首先,目前在我国GDP中的贸易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所占的比例已经远远的超过了第二产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逐渐形成主导的产业,消费已然是占据主体地位。服务业呈快速发展的趋势,其增值速度也不断的在上升。而且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成功转型,许多行业的产业都在进行升级和优化,促使了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呈现一种新常态的局面。

3.经济增长的动力

我国经济的增长方式一直是依靠低劳动力成本的投入、大量的资本投资以及高消耗的资源来实现的,但结果却不尽理想,不但效率低,成本高,能耗也高。 但是,在新常态的形势下,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将发挥其重要的作用,能够全面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点的创新,有助于企业形成新的增长动力目标。所以,在新常态下实施创新驱动是新的动力所在。而且,多方面因素带来的挑战也是新常态时期下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和特点之一。

由上述经济新常态时期的特点可见,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内涵包括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的特征。同时,企业必须要站在全新的视角下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要全面适应新常态时期的各种变化,才有助于企业在新常态时期下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二、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

1.我国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比较落后。在经济新常态的时期,虽然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对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非常重要,也已经开始对企业战略决策管理进行调整,但对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调整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相对还是落后。

2.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滞后。目前,许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已经呈现严重滞后的状态。首先,用人的机制不合理;其次,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

3.我国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不够完善。目前,许多企业还没有全面的了解人力资源,对于它的操作和应用仍然不够贯彻,没有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4.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有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并没有受过专业教育,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只是凭借熟悉人力资源方面的事务性工作而从事此项工作,其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的规划和思维。

三、在经济新常态时期,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新突破和创新

1.从单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向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方面的转变创新。在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应根据企业发展的目标,配置合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对企业的内部、外部环境进行全局的把控,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战略性目标的作用,从发展员工潜在优势、关注员工的能力逐步向人力资本有效增值的方向来实现企业绩效的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目标。

2.对人才供应机制的创新。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加强对人才需求的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作为参考,在进行人才配置的时候要有针对性,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要建立灵活、合理的人才供应机制,能够有效的集聚企业人才。并且可以运用自媒体、自身产品的优势进行市场的推广,可以采用外脑顾问、行业培养等方式培养、招募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的人才。

3.对激励制度进行创新,创建多层面的制度。建立良好的激励制度能够为员工建立有条不紊的秩序,从各方面规范员工的行为,是保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能有效进行的基础。但目前的情况,是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都欠缺健全的激励制度,造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陷入混乱,对企业正常的运行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为了吸引并留住人才,企业就要从完善并改革制度开始,完善对人才管理的激励制度和考核,创建符合企业实际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4.构建经济新常态时期的企业文化。构建新常态时期的企业文化,应树立团队标识,根据公司的现状、定位、战略目标,设计出符合公司的企业文化,使企业的员工能够有归属感。建立员工参与管理的体制,全面淡化职位等级的观念,对员工分类进行管理,对员工进行授权并允许员工参与管理,增强企业团队管理的柔性化意识。打造分享型和学习型的企业。培养出能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团队,并且此团队能够适应不断变革的环境,在企业内部提倡勤学之风,逐步完善学习机制,鼓励员工自主的选择线上线下进行学习深造,使员工不断积累新的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中能够实现个人的价值,打造学习型的企业文化氛围。

四、结束语

在经济新常态时期,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不仅是对企业自身进行的改革,更是经济新常态时期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企业应深刻的认识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企业要全面提升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行业中保持平稳发展的脚步,能够让企业实现更宏伟的战略计划,而且企业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以经济新常态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为基础进行突破和创新,创造企业的有利价值,使企业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孝俊.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策略[J].企业活力,2004(3).

[2]张震,人力资源管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第8篇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SCHV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瓣膜退行性变。随着年龄的增大,处于血流不断冲击的瓣膜及其支架易发生退行性变、纤维化和钙化,造成主动脉瓣和(或)二尖瓣关闭不全及狭窄,心血管系统亦逐渐老化,若病变的心肌扩张和钙化、纤维化涉及传导系统往往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因此,正由于该病缺乏明显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常以各种心律失常为首发症状而就诊,故临床常常误诊。我们对57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其心律失常发生情况进行了临床分析,由此提高对老年人心律失常发生原因及本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2008―2010年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57例,男30例,女27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67岁。

         1.2 临床资料 57例患者中,合并冠心病20例,高血压病19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合并肺心病3例。57例患者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测定各瓣膜口的血液返流情况。采用GE_system five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探头频率2.5 MHz,从各切面观察瓣膜、瓣环形态、结构、活动度以及返流的部位、程度等。诊断标准依据在不同切面上瓣膜及(或)瓣环有致密回声增强、增厚或团块状回声。

         1.3 检查方法 除彩超外,所有患者均经过详细询问病史、系统体格检查、常规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等检查,并且排除了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其他继发性心脏瓣膜病。

         2 结果

         2.1 钙化部位 主动脉瓣环钙化25例(43.9%),主动脉瓣叶钙化14例24.6%),二尖瓣叶钙化6例(10.5%),二尖瓣环钙化5例8.8%),主动脉瓣钙化并二尖瓣钙化7例(12.3%)。

         2.2 心律失常情况 57例钙化性心脏瓣膜病中检出各类心律失常者42例,发生率为73.4%。室上性心律失常居首位,占52.4%;其次为传导阻滞,占24.3%;室性心律失常占13.4%。

         2.3  缺血性改变情况 57例患者经常规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缺血性ST-T改变者34例,占59.6%;无缺血性ST-T改变者27例,占41.4%。42例心律失常病例中10例不伴有缺血性心电图改变。          3 讨论

         随着年龄增大,在老年非风湿性瓣膜病中,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约占80.0%~90.0%。由于该病起病隐匿,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常以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胸闷、胸痛、心脏杂音或其他并发症等首发症状而就诊,且常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临床易于误诊和漏诊。随着检测手段的不断提高,超声诊断学的发展,此项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无创性探测瓣膜病损所致血流异常,脉冲多普勒又提供病损的定位诊断,连续多普勒可提供病损的定量诊断,彩色多普勒可直接显示异常的血流,因此现代超声诊断技术已成为诊断瓣膜病的重要工具,其敏感性为89.5%,特异度为97.7%,预见准确率达90.3%。

         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瓣膜退行性变,它是由于心脏瓣膜纤维层的退行性变及钙盐沉积的结果。随着增龄,心血管系统逐渐老化,处于血流不断冲击的瓣膜及其支架易发生退行性变、纤维化和钙化,造成主动脉瓣或二尖瓣关闭不全或狭窄。严重的瓣膜钙化必定影响瓣膜的功能,与其他心血管病并存时更可加重心功能损害,导致血液动力学障碍,成为老年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组病例合并冠心病、高血压者居多,其次为糖尿病,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糖也是导致瓣膜钙化的重要因素。因此老年人应尽早防治各种引起动脉硬化的因素,这样可能延缓退行性心瓣膜病的发生,从而减少各类心律失常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老年人心脏传导系统组织增生、脂肪浸润和钙盐沉积是发生各类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的病理基础。当二尖瓣环和主动脉瓣环及膜部室间隔发生纤维化和钙化时,必然压迫右束枝和左前分支,导致束枝和房室传导阻滞,57例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中检出各类心律失常者42例证实了这一点,表明老年人心肌的退行性变以及病变的心肌钙化涉及传导系统可并发各种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