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古代文学大全

古代文学大全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16 08:31: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古代文学大全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古代文学大全

第1篇

首先,以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翻译为例,翻译的重要性可窥见一斑。

发生在汉魏至唐宋元时期的佛经典籍翻译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翻译。这次翻译给中国文化带来重大影响,对举凡哲学、宗教、文学、音韵学、语言文体、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等无不发生深远的影响。佛经佛典的翻译传播了佛教教义,促使许许多多中国人信奉佛教,中国也成为佛教在亚洲重要的传播和信奉中心之一。在文学上,佛经佛典中大量的幻想成分,通过翻译传递给中国人,给中国文人插上了幻想的翅膀,创作出一些富有幻想色彩的文学作品。《西游记》、《封神榜》就是其中的代表。中国古代文学中较少有幻想成分,以话说,就是“像印度人那种上天下地毫无拘束的幻想能力。”所以的结论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是印度文学影响的产儿。佛经佛典的翻译采用“不加文饰,令易晓,不失本义”的翻译语言,打破了两晋南北朝盛行的骈偶文体。骈偶文体说理不求明白,记事不求准确,写景不求清楚,只讲究对仗工整声律铿锵。至唐以后,佛经佛典的翻译语言开始开花结果,催生了白话诗白话文。佛经佛典的翻译使汉语增加了35000个词汇,导致了古代音韵学上四声的发明和诗歌韵律的变化。一些佛经佛典是长篇故事,如《佛所行赞》、《普曜经》、《佛本行经》;一些带有故事和戏曲的形式;一些是半戏剧体半小说体的作品;有些佛经佛典在一段散文记叙之后,又用韵文重说一遍,韵文部分被称为偈。这些新的文学式样催生了小说、戏曲、弹词里的说白与唱文相揉的文体。所以,梁启超在《翻译文学与佛典》中,也说“我国近代之纯文学――若小说,若歌曲,皆与佛典之翻译文学有密切关系”。

佛经佛典翻译使中华文化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致使中华文化在唐朝时期在世界上占据领导地位。长安成为世界文化的中心。佛经佛典的翻译是中华文化史上的盛举。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首屈一指的。

第二次翻译发生在明后期至清初,大体历时两百年。16世纪后期,马丁・路德进行的新教改革席卷整个欧洲,新教代表着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夺去了天主教在西欧、北欧的大部分地盘,并将势力发展到北美。所以天主教教会决定派遣教士到东方宣传教义,争取新教徒。先后到达中国的传教士知名的有七十多名,比如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熊三拔等。天主教教士在中国为推广教义,宣传介绍翻译西方算学、天文、水利等科技知识。据统计,此期间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共著译书籍约三百多种。除去宗教宣传书籍外,波及天文学、数学、物理学、机械工程学、军事技术、舆地学、生物学、医学、文学等领域。代表的有《欧几里德几何》、《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奇器图说》、《万国全图》等等。中国的《老子》、《易经》也在传教士的努力下有了第一批欧洲译本。传教士翻译的科学书籍,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发展了当时中国的科学领域。我们以舆地学为例,舆地学就是地图学,《万国全图》的翻译使当时的中国人具有了五大洲的概念,介绍了欧洲测绘地图的方法。康熙年间的《皇朝全览图》就是聚集传教士的努力,结合中西地图测绘法完成的。在军事技术方面,明末时期,明朝饱受倭寇的侵犯和北方满洲的进犯。徐光启深知西洋火器的厉害,于是上疏皇帝,请求“多铸西洋大炮,以资守城”。皇帝应允,专门派人到澳门招聘西人铸炮。此炮被称为红衣大炮,在与清军作战时发挥了作用。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是被此炮击中而亡的。传教士翻译的西洋科学著作,不仅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促进了这些领域的发展。而且引起明朝学界风气发生改变。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明朝以八股取士,一般士子,除了永乐皇帝钦定的《性理大全》外,几乎一书不读。学界本身,本来就像贫血症的人衰弱得可怜。”“利玛窦、庞迪我、熊三拔、龙华民、邓玉涵、阳玛诺、罗雅各、艾儒略、唐若望等,自万历末年至天启、崇祯间,先后入中国,中国学者如徐文定(光启)、李凉庵(之藻)都和他们往来,对于各种学问有精深的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学界空气,当然变换。后此清朝一代学者,对于历算学都有兴味,而且喜谈经世致用之学,大概受徐、李诸人的影响不小”。可以说,这次翻译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个。

1840年后至民国是中国第三次翻译,这次影响最广,意义深远。第三次翻译经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翻译“造船舶、造枪炮”等技术著作为主。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阶段为翻译西方哲学人文著作为主,因为仅仅“师夷长技”不能达到“制夷”的目的,不能摆脱被外国列强欺辱瓜分土地财富的命运,所以文人士大夫有识之士等认识到只靠翻译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是不行的,必须翻译学习西方的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著作,以达到革新国人思想,建立新体制,富国强兵的目的。著名的翻译家严复翻译的《原富》、《天演论》等都是那时的代表。在翻译哲学人文著作的同时,文学作品的翻译也进入。这次翻译影响波及政治、思想、科技、经济、法学、文学等几乎所有方面。政治上,封建政体解体,进入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科学技术方面,“科学”被引入中国文化,追求崇尚发展科学成为共识;思想文化领域,人们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封建专制;在文学方面,以文言文为主体的创作语言让位于白话文,文学的体系从原来诗体文学为中心地位转化为小说为中心地位。中国文学融入到欧洲文学,世界文学之中,进入近代化、现代化历程。这次翻译影响深远,意义重大。钱存训在《近代译书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中说:“自19世纪中叶以来,翻译一事成为中国政府走向现代化的一种特殊措施。”

对于翻译对于中国文化的巨大作用,著名学者季羡林有这样的论述。他说文化(文明)的发展可以分为5个阶段:诞生、成长、繁荣、衰竭、消逝。这是一个普遍规律,任何文化都有消亡的时候。然而,中华文化似乎是个例外。五千年来,虽然经历了不少波折,走过了不少坎坷的道路,但是中华文化至今没有消逝。原因就是,翻译给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他说:“倘若拿河流来作比,中华文化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候,但却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注入的次数大大小小是颇多的。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中华文化之所以能长葆青春,万应灵药就是翻译。翻译之为用大矣哉!”

这是翻译促进文化繁荣在中国的表现,在世界其他地区翻译同样发挥着神奇的作用。翻译给固有的文化带来新的营养,注入新的活力,使之发生变异,促成繁荣。

古代日本地域狭小,经济文化落后,没有固有的文字和文学样式。但是日本不遗余力地学习别国的先进文化,学习的主要手段之一是翻译。明治维新之前主要学习翻译中国文化。通过翻译借鉴中国文字和文学体裁,日本在公元9世纪左右创立自己的文字,而且也大约在这个时候,在模仿中国文学的基础上出现了日语表现形式――和歌和物语文学。日本江户时代(1600―1867)是日本翻译中国书籍的鼎盛时期之一,《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肉蒲团》、《金瓶梅》、《三言二拍》、《游仙窟》等作品都在这一时期一译再译。其中《水浒》译本达11种之多,并产生了大批诸如《日本水浒传》、《女水浒传》、《俳谐水浒传》、《忠臣水浒传》等等的模仿作品。明代瞿佑的《剪灯新话》传入日本后,被浅井了意翻译改编,并据此创作出了《御伽婢子》、《狗张子》等,可以说对中国俗语文学的翻译促进了江户时代庶民文化与文学的繁荣。明朝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在日本于1637-1714年间曾翻刻了8次,仍不能满足广大日本医药学界的阅读需求,日本人便不断地以“和谈”、“和名”、“倭名”等注释加翻译的方式出版了一批诸如《图画国语本草纲目》、《广益本草大全》、《本草和名》、《本草纲目启蒙》等“本草系列”。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掀起了日本学习西方文化的。明治初期是日本全面移植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时期,英美书籍的翻译介绍盛行。到了明治中后期翻译一直未有间断,所译的书籍内容无所不包,难以数计。日本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后,逐渐开始独创的科学研究,在大气运动以及台风理论、破伤风血清的发现等等领域取得了为世界所瞩目的成就。明治后期日本工业发达,国力膨胀,科技方面日本也追赶上了世界的先进水平,1906年,明治初年成立的学士会院加入了万国学士院联盟。译书是日本加速实现现代化的特殊手段,对日本社会各个方面和日本现代化进程发生了深远影响。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世界思想史和文化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浩如烟海、繁若星斗的学术文化作品,独创性的理论体系,盖世不朽的思想家、艺术家,对欧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要的作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如此灿烂,正是它博采众长,广泛吸收学习东西方文化的结果。

公元750-1258年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鼎盛期,此时是阿拉伯帝国的阿拔斯王朝统治时代。阿拉伯帝国的疆域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拜占庭、波斯、印度西北部、两河流域、叙利亚、埃及、马格里布、西班牙、中亚等地都在阿拉伯帝国的统治范畴之内,当时的帝国首都巴格达既是一座繁荣的国际城市,更是一处世界文化交融的学术中心,波斯、印度、希腊、罗马、犹太教、基督教、摩尼教、瑞罗亚斯德教、萨比教等众多文化模式和宗教思想在这里汇合。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为适应帝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发展的需要,实行宽松的政治文化政策,倡导、鼓励学术活动,大力提倡翻译事业。从公元830-930年的百年时间,在政府的鼎立支持下,帝国学者把来自不同地区的文化学术成果用希腊语、波斯语、古叙利亚语、梵语、希伯来语、奈伯特语等,译介成阿拉伯语,这次规模宏大、译著丰富的活动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百年翻译活动”。旷日持久的百年翻译活动激发了阿拉伯人的智慧,哺育了博大精深的阿拉伯文化。在公元12世纪即欧洲中世纪后期,阿拉伯文化通过西班牙和西西里岛等地借助翻译影响到欧洲大陆,对欧洲文艺复兴和欧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条件,奠定了基础。阿拉伯文明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贡献被形容为“保存了人类文明精华的火种,并成为文艺复兴的灯塔”。勒本在所著《阿拉伯文化》一书中写道:“直到15 世纪,欧洲学者没有一个不受阿拉伯学术影响的。”“他们或师承阿拉伯人,或翻译阿拉伯文典籍。阿拉伯人的著作,特别是科学著作,被欧洲各大学广泛采用,达500年之久。”

翻译不仅对东方文化繁荣产生了重要作用,对于世界其他地方的文化繁荣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的繁荣与复兴,与翻译有不解之缘。西方文化史上的几次大的文化复兴运动,都与翻译――文化传输有关。

14-16世纪在意大利掀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始于翻译大量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古典著作:布鲁尼、波吉奥等对古典文化典籍的搜求与翻译,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思想资源;瓦拉对《圣经・新约全书》的考订、辨误、翻译和注释,不仅直接否定了罗马教会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的权威地位,而且还形成了一整套怀疑主义和批判主义的学术精神与方法,传到北方后推动了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运动的爆发,被史家认为在此改革中“扮演了特洛伊木马的角色”。文艺复兴运动后来波及到欧洲各国,翻译也起了巨大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波澜壮阔的文艺复兴运动本身就包含并有赖于规模空前的翻译活动”

16世纪之前,德语“只配用来与马讲话”(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语)。但是马丁・路德翻译了《圣经》后,这个局面彻底改观。因为通过翻译《圣经》,德语得到改良,出现了新词,文学语言形式初步形成。有人说“自那以后,作为一个文化单元的德意志才算上了路。”德国文化的起点始于翻译,所以德国至今仍保留着这个由马丁・路德为德意志确立的优良传统。有统计资料显示,作为被翻译的文字,德语仅次于英文和法文,位居世界第三;而在把其他文字译成德语方面,德语则在世界上占居首位。

第2篇

改变,使她成为全球首位女性认证官

吴晓红习惯改变和挑战,她的人生充满了变数。大学毕业后,她进入辽宁丹东师范学院当了3年英语教师,工作清闲稳定,让她产生了逃离的冲动。于是,吴晓红读了研究生,没想到毕业后她的工作还是当英语教师,只不过单位变成了沈阳医科大学。吴晓红无法忍受一成不变的生活,辞职后她到辽宁出版集团当了一名编辑,同时攻读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

2002年,辽宁教育集团拿到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中国权。既有英文专长,又有中文底蕴的吴晓红脱颖而出,成为《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国版的责任编辑。

“最大的竖字横写独体榜书”、“最长寿的大熊猫”、“默写圆周率最多的人”、“牙齿牵引火车头纪录”……吴晓红相当喜欢这种充满新奇感、很有意思的工作,她每天都要和全国各地身怀绝技的人打交道。“我的生活每天都不一样,每天都换着花样翻新。”吴晓红常常这样描述她的工作和心情。

吉尼斯世界纪录有限公司,是闻名全球的有关打破纪录的权威机构。自从1955年第一版《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出版以来,每年出版一次的《纪录》在150多个国家以37种语言出版,是迄今为止全球最畅销的版权图书,发行量超过了《圣经》。吉尼斯进入中国虽然只有一年的时间,却收到了极大的效益,而且潜力大得惊人!

2003年,吉尼斯总裁查理兹先生决定在中国设立一个认证官,专门负责中国纪录的认证工作。出版社领导和查理兹先生同时把目光对准了吴晓红。

吉尼斯是HIT娱乐公司的分支机构,市值超过6亿美元。每年全球各地成千上万的人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而认证官就是这些申报者成功与否的裁判。虽然吉尼斯世界纪录已经与70多个国家合作,但全球只有6个认证官,分别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印度,且全部为男性。在那些没有认证官的国家,申报人必须先把自己的绝活展现给本国的方,然后再由方递交到英国总部,由总部分配给相关认证官,经过认证官认证后再一层层反馈……整个过程最快也需要1个月,有的甚至要等上大半年。

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和5千年文化的泱泱大国,中国的确需要一位世界纪录认证官。吴晓红从来没有想到,这个人会是女性,并且是她!

从寒冷的沈阳到达北京,然后飞往温暖如春的伦敦,吴晓红的心情像天气一样充满了变化。8个小时的飞行后,吴晓红迈进了位于伦敦幽斯顿路366号的吉尼斯总部大楼。那一刻,吴晓红的心中响起了一个声音:“吉尼斯,中国的第一位认证官来报到啦!”

在这座大楼里,吴晓红要进行8周的培训,签证官、审核官、各部门主管将轮番教授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标准、类别、申报程序等20多项内容。“你将是全球第一个女认证官!”同事恩特竖起大拇指告诉吴晓红。

2006年4月29日,吴晓红顺利通过培训,这也就意味着她能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到纪录的创造中去,这种介入感是以前没有过的。有了这个资格,今后中国人申报吉尼斯,最快在当天就可获得结果。查理兹先生握着吴晓红的手兴奋地对她说:“你已经是我们的人了,从此,你可以代表总部在中国进行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认证了!”

每一次认证都刻骨铭心

第一次认证,是吴晓红取得资格后不到一个月。2004年5月,广东省文联准备为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罗品超申请世界上年纪最大的歌剧演员吉尼斯纪录。罗品超先生已是93岁高龄,从艺时间长达74年,堪称“德艺双馨”的国宝级大师。此事如果申报成功,将是中国艺术界的光荣。

接到申请书,吴晓红有惊喜也有紧张:“我能胜任这个工作吗?”吴晓红了解了一些有关粤剧的背景知识,然后开始认证:核实罗老的出生年月、登台时间,然后上网查找演出资料,核对其当时是否经常表演……每一项内容,都来不得半点虚假,吴晓红既要跑派出所的户籍登记处,还要往返于罗老演出过的各大剧院,甚至拜访他早年的同事。经过艰难的查找、核实,吴晓红得出结论:罗品超为至今世界上年龄最大的歌剧演员!

就在吴晓红准备为罗老颁发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的那一天,她获悉自己攻读的中文博士学位证书颁发仪式将同时在苏州大学举行。能够戴着博士帽参加毕业典礼,是吴晓红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可是。这次认证也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怎么办?怎么办?”吴晓红焦急地徘徊着。

“罗老已经93岁了,却还在为艺术忙碌着,我怎么可以为了戴博士帽而放弃自己的工作呢!”吴晓红给了自己一个充分的理由,她如期出现在罗老的颁证晚会上。第一次认证,吴晓红体会到了选择并不是一件左右为难的事,有了理由就不怕犹豫和遗憾。

许多人都认为吉尼斯只是一项挑战,却不知道,其实挑战成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态度――鲍喜顺就是这样一个代表。

2005年8月,蒙古族男子鲍喜顺以其2.361米的身高走进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现今存世身材最高的人”。鲜为人知的是,鲍喜顺并不愿意参加认证,从小就“高高在上”的他,受到的不是“高人一等”的待遇,别人拿他当怪兽,取笑他、欺负他;长大了,他又因为身高遭遇了许多挫折,婚姻和工作都受到了影响。他性格孤僻、悲观、敏感,每天躲在家里不愿意出门。更糟糕的是,由于家境贫困,他患有重病却没钱去医院,只能躺在家里等死。

经过吴晓红的再三努力,鲍喜顺勉强同意申报吉尼斯,没想到申报成功后,他成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不断有人来采访他,关心他,和他交流,给他捐款,为他治病。鲍喜顺的心逐渐温暖起来,他的性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他积极、乐观、开朗,还学会了唱歌,并且应邀出席电视台、商业节目的表演,还有人找他代言广告。

吴晓红印象最深的一次认证,是2004年7月28日在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隆重举办的一次摔跤比赛。摔跤是蒙古族一项传统的体育赛事,吴晓红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当2048名身高1.80米以上、满身肌肉的蒙古壮汉站在她眼前时,气势如虹的场面震撼了她的心。

踢毽子在中国也是传统运动项目,踢得最好、最妙的数辽宁铁岭市的李汇凤,她能连续踢毽4小时37分钟而不使毽子落地。在2006年以前,吉尼斯并没有这个项目,甚至总部的工作人员连毽子是什么都不知道。因此,李汇凤的多次申请被驳回,这一度让她沮丧灰心。2006年2月,已是认证官的吴晓红得知这件事后,向总部提出了异议,她要帮李汇凤拿到这个世界纪录。

为了确保成功,吴晓红翻阅了大量历史书籍,又邀请运动专家给踢毽一个科学的说法,最终这个项目得到了总部的认可,它有了一个合法的身份“shuttlecock(羽毛球、毽球)control”――这是吉尼斯世界记录里面惟一一个以中国项目立项的纪录!比李汇凤更高兴的是吴晓红,她把这次认证看作是收获最大的一次认证。

最悦耳的认证是2005年8月29日,世界制造业博览会开幕式

上,301架钢琴现场合奏,创造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钢琴合奏”吉尼斯纪录。

最甜蜜的认证,是北京一款名为《魔山》的冰淇淋,这块重达8吨的冰淇淋长4.8米、宽3米、高1米,共由720多块小冰淇淋砖搭成,冰砖之间的缝隙则由奶油填充,还用五颜六色的奶油装裱。既美味又好看。吴晓红小心地尝了一块,又甜美又冰凉,这项“世界上最大冰淇淋”吉尼斯纪录诞生了。

无论是第一次的认证,还是最难忘的认证,还有那些不成功的认证……任何一次的认证,都让吴晓红刻骨铭心!

学会说“不”并不容易

世界上最胖的猫、一只手能握10只鸡蛋的人、说话最早的婴儿……你以为这些也能申报吉尼斯吗?对不起,吴晓红会给你亮红灯,在吉尼斯世界纪录里,无论你具备多大的本领,但只要是对身心有损或者毫无意义的申请,都会被她毫不犹豫地驳回!

2005年6月,一位年近90岁的老人颤巍巍地在家人的搀扶下找到吴晓红,他申报的项目是“倒立时间最长的老人”。吴晓红仔细观察了一下老人,立即否决了他的申请,老人的年纪太大、身体似乎也不太好,万一有个三长两短,那就不好了。老人不服气地甩开家人的手,当场就要表演。吴晓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劝阻住老人,老人很失落、很生气地走了。

还有一次,一位父亲带着2岁的女儿想要申请“最小儿童转呼啦圈次数之最”,吴晓红拒绝了。不是这个项目不好,而是孩子太小了。她咨询过医生,儿童持续进行这项活动会造成发育上的障碍。尽管吴晓红的拒绝是为了孩子的健康,但孩子的父亲不理解:“上次我在电视里看到,大连一幢高层大楼平移几十米,同样充满危险,你怎么就给认证了?”面对对方的理直气壮,吴晓红耐心解释:“高楼平移的确危险,但它是科技,如果成功,代表了人类改变世界的一种力量,吉尼斯最欢迎的就是这种可以超越、有积极价值观、有意义的项目……”

类似这样的人和事碰得多了,吴晓红逐渐有了经验,她知道运用什么样的态度和言语对那些不符合吉尼斯要求的申请人说“不”。首先。她会明确地告诉每一个申报人,吉尼斯有一套严格的认证标准,有四个基本标准:可以打破的、可以被证明的、可以量化的、有趣的,同时必须是健康向上的。

吴晓红每天至少要接到100多个申请电话,90%以上的项目都是不成功的。也就是说,同样拒绝的话,吴晓红要不厌其烦地说上90遍!同事们都很好奇,长年累月下来,吴晓红怎么就不觉得烦?而事实上,吴晓红高兴还来不及呢,申报的人越多,说明大家对吉尼斯关注的程度越高!

吴晓红只对一类人的申报毫不犹豫地拒绝――绝食多少天、用身体撞汽车、文身面积最大的人……在吴晓红的眼里,这样的行为对申请者本人和社会都没有什么好处。还有一种更可恶的情况,一些江湖游医居然申报“治愈人数最多的灵丹妙药”。有一次,一位游医提出只要吴晓红给他认证,他将给予高额回报。吴晓红一点都不动心,她生气地回答对方:“这世上没有灵丹妙药,有也是骗人的,并且这种东西是没有评判标准的,我代表吉尼斯对你说声对不起!”

每个人部有自己心目中的吉尼斯

刚当上认证官时,一些人很嫉妒吴晓红的幸运。吴晓红知道,其实认证官的工作并不简单,没有深厚的英语功底、不了解吉尼斯的人根本没办法开展工作。有一段时间,吴晓红痛苦极了,面对漠视她的人们。她连呼吸都感到困难。

张迪是个小伙子,他的绝活是蹦极,摩天大楼、灯塔、悬崖峭壁都是他的练习场所。为了能超越吉尼斯世界纪录,他整整训练了12年。遗憾的是,虽然张迪每年的成绩都在上升,可上升的数字一直没有超过吉尼斯纪录里已存在的数字。2004年11月,张迪再次申请――他要从距离海面50米的直升机上一跃而下,“掉进”海里!

张迪起跳那天,海面风力5级,海浪很大,虽然安全措施到位,但蹦极的难度和危险性都比较大。直升机将张迪载到距离海面50米的高空,短短5秒钟的时间,张迪优雅地伸开双臂,在迅速进入海水后又迅速被蹦极绳拉起,经过几个反复,他的身体停在空中……张迪成功了,无数闪光灯对准了他,他露出了胜利者的微笑。

吴晓红给张迪认证后并没有急于离去,她在旁边听他接受记者的访问。记者问:“你为什么要挑战吉尼斯?”张迪回答:“我不是挑战吉尼斯,我是挑战我自己!”“12年,值得吗?”张迪说:“值得,因为每一年我都让你们看到了进步,我要让你们相信我能行!”

吴晓红震撼了,吉尼斯并不是高高在上,并不是只属于佼佼者,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吉尼斯。“挑战自我才能让别人信服!,'一次平常的认证,让吴晓红有了意外的收获!“既然别人怀疑我,漠视我,那么我就要勇敢地挑战他们!”吴晓红再也不去理会那些嫉妒她的人,她认真地接听每一位申报人的电话,友善地接待每一位申报人,仔细地填写每一张申报表。工作之外,她把时间统统奉献给了图书馆或者网络,她必须让自己成为一台高性能电脑,容纳足够多的建筑、科技、医学、体育、音乐等各个学科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胸有成竹地面对那些申请者千奇百怪的过人本领。

吴晓红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有时候一帮人聊天,无论哪个领域,她总能正确无误地说上几句。那些怀疑她的人开始信服,嫉妒她的人对她刮目相看,她笑了:“哈哈,首轮挑战成功!”

每年全球有成千上万的人申报吉尼斯,2001年是申报数最多的一年,超过了5万条,而与中国有关的不足50条。美国一位叫阿什里塔・弗曼的小伙子,一个人就创造出吉尼斯世界纪录达94项之多。吴晓红沉默了,内心有个声音在高呼:“不能让聪明的、有本事的中国人永远在吉尼斯世界纪录上垫底!”

这是吴晓红对自我的第二个挑战,她能成功吗?

“最大的植树造林工程――绿色长城”、“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世界上最大型手语公益歌曲――3179人齐聚长城,用手语表演《感恩的心》,表达对残疾人的关爱”……这些由吴晓红认证的纪录感动了中国,成为吉尼斯世界纪录中的亮点。但是谁也不知道,很大一部分项目并不是申报人主动申请的,而是吴晓红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发现线索,主动出击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