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重症监护室护理新技术

重症监护室护理新技术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16 08:31:5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重症监护室护理新技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重症监护室护理新技术

第1篇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护士  自我防护

        1  职业危险因素

        1.1心理因素  重症监护室病人病种多,病情复杂且变化快,长期处于危重病的包围中,护士每天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随时监测病人和各仪器的各项指标,为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身体始终处于应激状态。面对急、危症病人极易造成护士的身心疲惫。长期的压力可以导致护士性格改变,情绪不稳,工作效率低,差错事故发生率增加。

        1.2生物性因素  重症监护室护士长期接触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及排泄物等,这些潜在的感染都会产生极大的威胁。护士常在患者未明确有无潜在传染病前即投入对患者的抢救和处置;常忽视了自身的防护,这些均使护士极易被感染疾病,不仅造成自身感染,还会成为疾病传播的媒介。其中乙肝、丙肝、艾滋病是最危险的感染性疾病。感染途径常见于:针刺伤;通过黏膜或非完整性皮肤接触引起的感染;进行日常护理操作后手的带菌等。

        1.3化学性因素  重症监护室需频繁接触各种浓度较高的消毒液,如各种器械、一次性物品的浸泡消毒、机器表面的擦拭消毒及每日的地面消毒要使用含氯消毒液,加上环境封闭,一些药物和消毒剂的挥发气体在重症监护室通风系统和空调系统中循环,直接影响护士的健康。

        1.4物理性因素  (1)放射线导致的辐射损伤。重症监护室患者经常需要接受床旁胸片检查,护士需协助拍片;护士不可避免要接触放射线,长期过量照射会使人产生疲乏无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内分泌紊乱和造血功能损害,甚至致癌。(2)噪声。重症监护室拥有众多的监护抢救设备,各种仪器工作时发出的声音如呼吸机压缩机发出的声音、监护仪等发出的报警声, 加上患者的声,噪声可达45-80dB。 

高分贝的噪声可引起护士听力下降、烦躁不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反应,使工作效率显著降低,特别是降低精确度和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3)职业性腰背痛。有研究表明:护士的职业性腰背痛大约有2/3是在搬抬患者时发生的。而术后转科、外出检查搬抬患者是护士的常规工作,因此,ICU护士较易发生职业性腰背痛。在搬抬过程中若协助不当,则会导致危险性增加。

  2  防护对策

        2.1心理因素防护  加强护士业务能力和专科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护士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抢救水平, 减轻护士因新技术及知识更新造成的心理压力,重视身体素质锻炼及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学会自我调节心理技巧,提高职业道德及个人文化素质修养,提高沟通能力和心理耐受力,降低心理、社会因素对护士的危害,使之保持最佳心身状态。在工作之余合理安排休息与休假,劳逸结合,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2.2生物性因素防护  严格执行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消毒、手的消毒、终末消毒、预防院内感染及消毒隔离等有关规定,是预防生物因素伤害的最有效措施。体液隔离除能阻断血源性疾病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HBV、HCV、HIV外,还能阻断化疗病人体内物质所含的化疗药物原型及代谢物对护士的损害。因此,当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黏膜、破损的皮肤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时,一定要戴手套。一旦被病人的血液或体液污染及每次摘下手套后,都要对手进行彻底清洗。

        2.3化学性因素的防护  护士在配置、使用消毒剂时要戴上防护手套或口罩,必要时要戴眼罩;熟悉化学制剂的配置方法及注意事项;室内安装空气净化装置,挥发性的制剂要加盖保存。护士在使用经环氧乙烷消毒灭菌的物品时,要注意生产批号、消毒日期。如果日期很近,可将物品在高温、通风、干燥的环境中放置半个月后使用,使环氧乙烷对人体的毒性损害降到最低程度。

第2篇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护理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

新生儿重症监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简称NICU,是以救治各类重症及多系统功能衰竭的患儿为主的诊疗系统,它集中新生儿病区的专业医生及专门训练的护士,对重症新生儿集中加强治疗和护理。加强NICU的人员培训、制度管理、急救药品设备及病室的管理、质量控制,对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的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笔者所在的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教学医院,并在新生儿科工作了多年,积累了一定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管理经验。现就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管理系统设立及运用现状进行初步探讨与分析。

1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基本情况

1.1 医院的基本情况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成立于1950年,前身为川南医院。占地面积14万平米,编制床位900张,开放床位1000张,服务人口约2000万。设有临床、医技科室60个,年门诊人次100余万,收治住院病人6万余人次,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临床教学医院。

1.2 医院新生儿科基本情况

我院新生儿科建科27年,每年收治危重新生儿达1500人次,病床使用率保持在100%左右,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达92%。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及窒息后多器官障碍综合症的诊治、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监测、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诊治、早产儿的监护、管理及并发症的处理、危重新生儿院前急救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率先在省内开展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和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率先在川南地区开展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新技术,完成了四川省首例联体婴儿分离术前医护工作。目前,该科医疗工作的目标已由降低新生儿病死率转变为最大限度地减少致残率、提高患儿生命质量。

2 我院NICU管理现状

2.1 人员配置

我院NICU现有科主任2名、护士长1名、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6名、护士14名,基本满足了我院辐射范围患者的需要。

2.2 管理制度

科主任和护士长负责组织管理,指挥并参加重大抢救及质量检查,对NICU的管理负总责。我科先后建立健全了NICU规章制度:如危重病人抢救制度、仪器设备的检查维修制度及药品管理制度、医嘱查对制度、院内感染控制制度、监护记录与总结制度、交接班制度、查房制度及人员的监督管理制度等。每月组织一次全面质量检查,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考核,实行了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2.3 仪器设备配置

我院新生儿科拥有常频和高频呼吸机、长颈鹿暖箱、远红外辐射台、早产儿培养箱、蓝光治疗箱、多功能监护仪、亚低温治疗仪、黄疸监测仪、血糖监测仪、血气分析仪、人工呼吸机气囊、微量输液泵、脑肺功能监测仪、空氧混合仪等仪器设备。病室内配有中央空调、空气消毒机、中心供氧、中心负压吸引装置,每个床单位都配有足够的墙壁插座,满足了临床患儿的需求。

2.4 病区设置

我院NICU为独立病区,室内光线充足且有层流装置,温度控制在24℃―26℃、湿度在55%―60%之间。分为早产儿病区、足月儿病区、重症监护室,另设有辅助房间。病区分布比较科学合理。

3 我院NICU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人员配备与住院患儿剧增的矛盾

我院NICU现有护理人员27人,只能基本满足患儿需求。但随着患儿人数的逐年增加,医护人员的数量配备已显得不足,应进行加强以保证医疗护理的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特别是近几年来,我院NICU每年收治重症患儿都在1500人左右,每月收治重症患儿都在100人以上,NICU医护人员配备与患儿数量的剧增存在一定矛盾。

3.2 护理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的飞速发展,一方面要求护理人员不断地更新医护知识和提高医学护理水平。另一方面,当NICU人员配备出现不能完全满足重症患儿护理管理的需要时,须从其他科室临时调配医护人员进行补充。此时调配人员的素质会出现参差不齐,不能及时适应工作的情况,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使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更好的为患儿服务。

3.3 管理制度方面问题

NICU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提高管理质量,对每个环节的管理必须做到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

3.3.1 药品管理的问题。

NICU药品种类多,在日常管理中,管理混乱会造成药品配备不全、出现过期、变质、失效药品。

3.3.2 抢救工作制度管理的问题

NICU患儿病情都是比较危重的,需要随时抢救。如果抢救工作制度不明确,抢救工作不及时,就会影响抢救成功率,危及患儿生命。因此,在工作中必须使每个NICU的医护人员明确工作的制度、职责,做到精细化管理。我院NICU管理质量较高,但在各个环节具体管理中仍然需要注意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3.4 仪器设备保养维护和安全防范等管理问题

NICU的仪器设备密集,管理不好轻则会造成设备损坏,缩短仪器设备的使用年限,重则可能造成设备的损失及抢救工作的失败。由于在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不按常规操作或操作不规范等问题,这就成为仪器设备主件损坏的主要原因。现代的医疗设备多为高科技产品,集多种功能于一体,许多功能不经常使用等条件的限制,只能进行常规常用的操作,造成很大功能的闲置,仪器设备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许多进口设备多采用英文界面,有些护理人员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还有造成仪器设备损坏和危及安全的潜在问题。因此,要加强仪器设备的保养维护和安全等管理工作,防止仪器设备的损坏遗失,使医疗护理工作正常运行。

3.5 病区消毒隔离管理问题

NICU是危重患儿集中的地方,极低出生体重儿多,患儿的免疫力低,尤其是早产儿,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尚未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力弱,感染后发病迅速,病死率高。如果不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易发生院内交叉感染。

4 对策与建议

4.1 科学合理配备NICU护理人员数量,满足人力资源的需求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是集中治疗危重新生儿的病室,全面提高护理管理质量,需要较高的医护技术力量,现代化仪器设备和众多的护理人员。为了满足工作的需要,要科学合理的配备护理人员的数量,也可以考虑在其他科室定向培训一定数量的护理人员,以备在急需的时候,及时调用。护理人员配备要求是:按护理所需时间的总和以及每周实际工作时间而定。一般认为护士数∶病人数为2.5∶1。

4.2 树立人才意识,全面提高素质

4.2.1 NICU的护理人员标准

NICU的人员应选择品德、业务、身体各方面素质优秀的人员。既要有新生儿临床护理经验和一般护理技能,还应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操作和急救护理,熟悉临床监护指标,综合观察病情变化,不机械执行医嘱,有超前的抢救意识。护理人员培训要求是:进入NICU工作的护士,必须经过培训,并在工作中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培训内容除一般新生儿疾病知识外,着重培训新生儿急救技术与护理。

4.2.2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思想素质

由于患儿无法表述及没有家属陪护,需要护理人员严密监护和细心护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救死扶伤的信念,耐心细致,关心爱护患儿。NICU应选择工作责任心强,专业技术水平高,有良好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护士在NICU工作。NICU护士必须有慎独精神,高度的责任心及对患儿要有仁爱之心。护士必须有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较强的鉴别能力,敏锐的观察力,面对较多的危重患者及抢救仪器做到忙而不乱,沉着应对,并对病情的变化有预见能力。护士长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理心理学、伦理学、各种法律法规以及人文科学知识,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4.2.3 组织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事业的迅猛发展,护理技术技能也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新生儿暖箱、新生儿辐射台、人工呼吸机、各种监护仪和透析机的临床应用给患儿带来了希望。因此,新生儿科护士熟悉正确使用这些仪器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使用不当或不能正确使用,就会给患儿带来生命威胁。如暖箱的有机体外罩、呼吸机的螺纹管等物品消毒不彻底,就容易引起医源性感染。护士长应规范技术操作规程,加强三基训练及急救技术操作培训,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类急救仪器材。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新生儿监护手册,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重要护理操作前后的告知制度等。护士长可参考国内NICU要求,确定培训目标,根据目标制定培训计划,组织人员到省内外进修学习。如学习新生儿评价、新生儿病理生理和急重症有关的基本知识、抢救程序和各项监测的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动态。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的ABC复苏技术,熟练正确的使用人工呼机气囊,掌握常见急重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抢救。还有各种急救药物的药理作用、使用方法、剂量、浓度、液体的电解质摄入量的计算。心电图的识别,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各种监护参数和报警线的设置等。熟练地进行气管插管,深浅静脉穿刺等护理技术。

4.2.4 内培外引,推陈出新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要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只有加强学习,随时“充电”,更新知识。一要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在科室内、医院内广泛开展护理技术、医学学术交流活动,在行业内广泛开展护理技术、医学学术讨论交流,拓展技术、学术交流领域。二要鼓励再次深造,向双学历、多学历方向发展。三是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学科带头人,打造行业认可、群众信赖的知名专家。在护理技术、医学学术上不断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一科室一个品牌的发展目标。

4.3 加强NICU制度精细化管理

4.3.1 药品管理

严格执行药品管理规定,剧毒、品加锁专人保管,每班交接,做好登记。各类急救药品要齐备完好,做到“四定”管理。即定品种数量,定位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检查消毒。做到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药品,并及时检查、及时补充。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类急救药品的剂量、浓度、使用方法、使用途径、配伍禁忌、副作用、保管等。

4.3.2 抢救工作制度的管理

NICU患儿病情都是比较危重的,需要随时抢救。如果抢救工作制度不明确,抢救工作不及时,就会影响抢救成功率,危及患儿生命。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抢救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做到及时、精确、无误,提高重症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参加抢救人员应全力以赴、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听从指挥,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准确执行医嘱,用药处置正确无误。急救器材药品齐备完好。各级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相关抢救技术和抢救用药,熟悉各种抢救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4.4 强化仪器设备保养维护措施,充分发挥其施救作用

医院新生儿科属于仪器设备密集型科室,如何管理使用好这些仪器设备,充分发挥好作用,对提高重症患儿抢救成功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一些急救器材的管理和运用更应引起科室高度重视。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国际化发展趋势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种急救器材集多种运用功能为一体,要求器材管理和使用者必须认真研究,掌握其多种功能,并在实践中正确运用。因此要强化仪器设备保养维护措施,制定日常管护措施,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检查和维护,保持性能良好。并做好清理和清洁,终末按常规消毒后加罩备用。新仪器使用前应由专业人员讲解仪器的使用、保管、注意事项,并示范操作。仪器工作的环境应通风、电压稳定,避免强光强电磁场干扰及剧烈振动。此外,医护人员要加强业务素质的培训,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和技术操作,鼓励工作人员参加业务学习和自学考试,提高理论水平,同时还要加强专业医学英语的学习,以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施救作用,避免功能闲置和损坏。

4.5 NICU消毒隔离管理

4.5.1 探视人员和医护人员消毒隔离管理

NICU实现全程无陪护护理,除少数生命垂危的患儿家属可以探视外,其余探视一律每周2次,每次限一人。探视时更换为隔离衣,消毒鞋。医护每年定时查体,有感染性疾病时,必须立即撤离NICU,另外安排医护人员顶岗。进入NICU的医护人员一律穿专用工作服,换鞋,戴口罩、帽子,洗手,剪短指甲,并不准戴任何手饰。在接触不同患儿或进行不同部位的操作前后均应用消毒液认真洗手,必须戴手套。实践证明,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措施[1]。据有关文献报道,医护人员的手是造成医院感染最直接的传播途径,感染率为2.26%[2]。NICU的医护人员必须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树立无菌观念,严格执行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4.5.2 加强消毒管理,切断传播途径

新生儿病房的各类物品应专用,严禁借出或非本室物品带入室内。凡接触过的新生儿用物都要采取擦拭、浸泡、高压蒸气等消毒灭菌。坚持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一人一用一灭菌。病室阳光充足,室内每日常规用空气净化器早晚各消毒一次,每次2小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室温宜保持在24-26°C,相对湿度在55%-65%。病室每天早晚湿扫卫生各一次,每周进行一次彻底打扫,病室注意通风。同时加强清洁工人的培训,讲解室内清洁与消毒的关系、清洁工具的分区使用以及自我防护等内容[3]。配奶台、操作台、辐射保暖台、暖箱、光疗箱等每日用消毒液擦拭,各种管道及仪器设备每日清洁1次,每周大消毒1次,每月对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医疗用品、生活用品、使用中的消毒液、各种管道进行细菌培养,及时反馈培养结果,将细菌菌落数控制在小于或等于5cfu/C。对不合格的检测对象,查找原因,及时整改,直至检测合格为止。患儿有特殊感染及可疑传染病者应入住隔离室,必要时转传染科治疗。出院或死亡严格按照终末消毒处理。医疗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理,感染性医疗废弃物置黄色塑料袋内,损伤性废弃物置损伤性容器内,废弃针头置于锐器盒内,标识清楚、交接登记,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特殊感染性废弃物放入指定容器中密封,焚烧处理。生活垃圾置黑色塑料袋内。实践证明,要想有效地控制NICU的院内感染,不但需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还要有严格的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及抗感染意识将之列入常规工作日程,做到人人重视。[4]医护人员要要牢固树立观念,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常规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有关消毒灭菌的新方法及各种新型消毒剂的药理作用及使用方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出预防性措施,[5]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NICU室内的患儿多属急重患儿,急需进行及时、正确、有效地抢救和监护,如有延误即会加重病情,甚至会失去抢救最佳良机,危急患儿生命。我院新生儿科在医院“科技兴院,人才强院”办院宗旨指引下,建科27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新生儿科诊疗技术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好NICU室内训练有素的护理人员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高新生儿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而且还能减少致残率、提高患儿生命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0):1123周敏,刘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分析[J].

[2] 王莹,温玉娥.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护理管理[J].现代护理杂志,2006,4,3(11).

[3] 张德辽.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做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8,8(9):29-30.

第3篇

关键词:ICU患者家属;探视;冲突;分析;对策

接待家属探视是ICU每日的常规工作,是护患沟通的重要途径。因家属的社会地位,人文修养各有差异,所以经常面对家属与护士的冲突。因此如何减少护患矛盾,避免冲突,成为ICU工作中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2010年7月~2013年7月患者家属探视过程中与护士发生冲突28例。

1.2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3年来家属探视时发生的冲突,由科主任、护士长对每例冲突进行详细分析,及时协调沟通,纠正不适当的护理行为,再归纳总结每例冲突的原因,从家属、护士、管理等多角度思考,提出护理对策。

2结果

冲突原因:限制性探视制度13例占46.43%;沟通不足5例占17.86%,护理技术4例占14.29%;法律意识淡薄及法律知识缺乏3例占10.71%;管理因素1例占3.57%;社会因素2例占7.14%。

3讨论

家属在探视时与护士发生冲突的原因:①限制性探视制度:ICU是收治危重患者并对其进行集中抢救和严密监测的场所,为预防感染实行封闭管理,家属不能随意进入[2]。②沟通不足: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引发医疗纠纷的首要原因是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差和医患沟通不足[3]。ICU的患者病情危重多变,为了及时抢救患者生命会随时变更治疗和护理方式,没有及时与家属沟通,造成家属对一些护理方式不理解。另一方面ICU紧张的工作环境、超负荷的护理量导致护士情绪波动较大,沟通时缺乏语言运用技巧,引起患者家属的误会而发生冲突。③护理技术:ICU的新技术新项目大量引进,护理工作难度增高,技术要求高的项目日益增多。低年资的护士对特殊的护理操作不够熟练,基础护理不细致,抢救患者配合不力;年资较高护士的视力和操作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从而影响操作的准确性。④法律意识淡薄及法律知识缺乏:在封闭的工作环境下护士逐渐丧失自我保护意识,忽视家属的知情同意权。⑤管理因素:ICU专科护士较少导致护理资源分配不合理;床边交接班内容不全;忽视了家属的健康宣教[4]。⑥社会因素:社会舆论对医疗活动有一定的负面作用,ICU治疗费用高,患者病情一旦恶化就会对医护行为进行猜忌,导致冲突。

通过以上原因分析,提出护理对策:①改良ICU探视模式:限制式探视结合预约探视制度,既符合患者和家属的需要,又将探视对医疗护理工作和ICU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5];推行预约式探视可弥补部份患者和家属认为时间不足的缺陷[6],方便医务人员与家属随时沟通。②加强健康辅导和宣教管理:对ICU护理人员在沟通能力上均进行严格的培训;在家属等待区滚动播放有关ICU的宣传片,为家属提供所需信息,每周对住院患者家属开展一次健康宣教,主要介绍探视时的注意事项及患者的心理支持。③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根据ICU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技能标准,进行模拟训练[7,8]。ICU护士具有多种专业素质及良好的心理应变能力,才能为患者的健康与生命保驾护航[9]。④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ICU是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特殊病房,多种救治措施必须准确快速落实,是容易出差错高发护患纠纷的科室之一[10]。定期安排法律知识讲座,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依法从事护理工作尤为重要。⑤加强安全管理:在工作中要求护士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11]。健全管理监督机制,规范护理行为可以提高护理质量。⑥规范收费:公示收费标准,定期检查各项收费情况,及时纠正不合理的医疗收费行为,每日主班负责打印患者费用一日清单送到家属手里,耐心解释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为防止和减少患者家属探视过程中与护理人员发生冲突,护理人员要转变服务理念,制定合理的探视制度,重视健康辅导与宣教,同时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高度的责任心,严格落实各种护理操作规范及核心制度,最大限度地维护患者的利益,满足患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何绍群.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探视需求调查与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55-57.

[2]苏晓光,巴明,吴海苗.改进ICU患者家属探视管理的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2):93-94.

[3]姜利,席修明,杜斌,等.北京市64家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设置与管理调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6):397-399.

[4]吴欣娟,贾朝霞.从护理角度看患者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华护理管理杂志,2005,5(7):56-58.

[5]冯素萍,宿艳琴,方慧玲.ICU限制性探视结合预约探视制度的实施及安全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9):813-815.

[6]陈月兰.基层医院ICU探视制度探讨[J].福建医药杂志,2011,33(6):172-173.

[7]李萍,肖江琴,侯铭.不同培训模式对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效果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9,23(12):3276-3278.

[8]钟爱民.ICU护士分层培训的方法及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7(5):20-21.

[9]周菊芝,王小丽,费素定.利用ECS模型构建ICU护士岗前培训体系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9):797-780.

第4篇

1 建立一个科学实用,布局合理的实验室

护理实验室是护生进入医院临床实习前验证及巩固理论知识、训练基础操作和综合技能,培养综合素质和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基地。建立一个科学实用,布局合理的实验室是护理教学的首要条件。我院根据护理教学特点建立了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的三层实验楼,本着一室多用,资源共享的原则。设有模拟重症监护室、急诊室、模拟精房、护士站、治疗室等。当护生们进入模拟病房,清洁、安静、设施齐全的室内环境,如同置身于临床医院。培养了护生们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使教学与实际临床上作情景紧密联系起来,增强了护生们的学习兴趣及操作信心。还设有6个宽敞的训练室,经过严格训练,同学们技能操作正规、无菌观念强,受到了所在的实习医院带教老师的好评。

2 配置功能先进的实验设备,是提高护理操作技能的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应用于临床的先进设备不断普及,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全自动洗胃机等。这就要求护理实验室的实验设备必须与临床匹配,以满足高层次护理专业实践教学需要。

首先,我院在实验教学中运用现代高新技术设备,除常规使用投影仪、录像及多媒体课件以外,还新增设了开放式护理辅助教学系统、多媒体护理教学观摩示敷及示教系统、网络版交互式急救医学模拟系统等。使直观病案教学与直接示教操作相结合,从而与临床护理工作相接轨,增强了护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了实验课堂的吸收率,同时又培养了护生的责任感及不断创新能力。

其次,我院给护理实验室配置了一些先进的实验模型和各种数量充足的实验物品和器械,如电子导尿模型、高级成人护理模型、带解剖结构臀部注射模型、多功能局部模型等,以及无菌手套、无菌溶液、输液器、注射器、治疗盘、止血钳等来满足教学中护生实验习的需要。同时严格要求护生操作规范,树立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

3 集体备课、统一规范操作,提高教师的示教能力

基础护理实验课主要是基本技能操作,要求无菌观念强,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操作过程繁琐等,正如前人所说:护理工作是精细艺术中最精细的。因此要求实验指导教师,在指导护生中要不断适应,并对实际操作产生兴趣。我校结合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及护理学基础课程的特点,制定出实验计划和大纲,把开设的项目、课时、教学目标,方式、方法及实验步骤等内容作出明确要求,集体备课统一操作程序,使实验教师按计划规范组织实验教学并及时对反馈的意见进行修改,使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操作技术。

第5篇

一、身体素质方面

男护士在精力、体力、体质等方面明显优于女性护士,导管室工作强度大,时问长,加之每台手术都要穿铅衣进行射线防护,一般铅衣重量都有7 kg,一天的工作量女护士很难坚持住。遇有介入手术难度大、病情危重的患者,要连续工作十儿个小时,女护士由于生理原因,有时导致工作不能顺利进行,这时男护士的白身优势就凸显出来。在导管室还存在搬运患者的问题,遇有肥胖、瘫痪及麻醉未恢复的患者,工作一天后,体力儿乎耗尽,女护士很难单独完成搬运工作,男护士体格强壮、耐力持久,很容易完成。近年来,随着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绿色通道、急性脑卒中救治绿色通道的建立,要求导管室24 h接诊,护理人员相应全天无缝隙值班,对于结婚、有家庭的女护士来说,需要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导致体力、精力上就有所疲倦。男护士不存在怀孕、分娩等问题,便于连续性管理,这些都是女护士无法取代的。

二、射线影响方面

由于导管室场所特殊,护士每天工作在X线的工作环境中,长时问、大量、多次接触射线会引起乏力、记忆力减退、内分泌紊乱等。人体的腺体、血液系统对射线比较敏感。女护士的乳腺受射线的影响较大,遇到加班加点持续工作,就会身体疲乏。尤其是心脏方面的介入治疗,需要护士在检查室里穿着铅衣、戴铅围脖、铅帽了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进行及时的心脏电除颤及抢救。较重的射线防护服加上手术中集中精力,人很容易疲惫,对射线的敏感性增加,容易引发疾病。女护士如果想要怀孕,就要暂避射线,不能进检查室,直到哺乳期过后才能正常值班,一般时问是从避线怀孕到正常值班需要2年时问,影响导管室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转,一般都需要结婚有孩了的到导管室工作。而男护士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不大,如果男护士想要孩了,加强做好生殖系统的射线防护,即穿铅裤权,外穿铅衣双层防护,经过医院医学工程科射线剂量监测,一年中受到的照射剂量,不超过5 mSv}属于安全范围。

三、仪器设备维护使用方面

导管室专科治疗仪器较多,如多功能监护仪、多导心电生理记录仪、心电除颤仪、临时起搏器、起搏分析仪、主动脉球囊反搏器、高压注射器、射频治疗仪、臭氧治疗仪、激光治疗仪、注射泵等,这些仪器的使用、保养、维护、简单故障的排除及维修都向导管室护士提出了挑战。男护士的理性思维要强过女性,他们在一些技术活,比如特殊仪器、设备的使用上,会比女性护士做得更好,基于动手能力强,对信息接收快,对机械类事物感兴趣,能较好的把导管室的专用仪器的原理、使用及注意事项掌握,对提高导管室介入术中配合及各项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得到了介入医生的认可。

四、导管材料掌握方面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许多疾病能够通过介入微创治疗的手段解决,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使患者恢复快、见效快、并发症少,获益多。技术的进步,伴随着导管材料的出现,使得介入器材种类、类型繁多,如各种支架、扩张球囊、血管栓塞材料等,要求导管室护士要掌握器材的性能、特点及使用方法,以便准确配合介入手术,以免拿取错误耽误。男护士在接受新鲜事物方面有较强的敏感性和白主性,且记忆力强,在众多的导管材料应用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做到准确配合介入手术、熟练掌握导管的性能。

五、心理素质方面

导管室经常接诊一些急性大出血需要血管栓塞治疗的患者,患者一般起病急、病情危重、对治疗期望值较高,如消化道大出血、鼻出血、产后大出血等。这就要求导管室护士一方面反应要灵敏、配合动作要迅速,另一方面,护士见到出血凶猛的情况时,要做到沉着冷静、临危不惧、思维敏捷。女护士对待大出血场面,心理影响较大,一般术后留有思想回忆较长,影响情绪。男护士面对突发事件、现场抢救和重症监护时,控制力、心理沟通能力都较强。另外,男护士性格粗狂、豪爽,男女混搭值班,调节工作气氛,能较强应付困难和挫折,利于领导进行管理。

六、性别隐私方面

随着人们知识文化水平的提高,对服务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接受同性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护患问因性别差异造成的紧张与尴尬。比如行介入治疗的患者一般选择股动脉穿刺,这就要求会阴区备皮,尤其一些年轻男性患者不好意思让女护士操作,往往白己备皮造成不合格,影响穿刺及工作效率,再有留置导尿管时,更愿意选择同性护理人员进行操作。导管室男护士就发挥了重要作用,满足不同性别的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服务质量。

第6篇

为深入开展县妇联倡导的“巾帼建功”活动,进一步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此,我们儿科开展了“巾帼文明岗”的创建活动。并充分发挥示范岗带动作用,按照“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服务病人”的服务理念,在开展病患儿的救治工作中做出了不懈努力。

一、注重医德,优化环境

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医疗服务行业受到相应的负面影响。“救死扶伤”等传统美德在少数年轻的医护人员中日趋淡化,儿科借创建“巾帼文明岗”活动,狠抓了医德医风建设,转变服务态度,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水平。一是制定了一系列护理医疗工作者的学习制度,坚持每周二次集中学习,每人每天一个小时的自学时间,重点加强了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教育;二是坚持贯彻“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开展了向白求恩、南丁格尔等的学习活动,做到将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四者有机的统一;三是在开展优质服务,文明行医活动中,儿科充分发挥年轻人为主的科室优势,大力推广文明用语,发放文明号服务卡1600多份,向社会公开承诺做到“热情待患,优质服务,耐心解释,整体护理,精心治疗,辩证施治,廉洁奉公,接受监督”。至此,整个科室医德医风得到较好的转变,获得广大患者的好评。

二、建立制度,规范管理

儿科一贯坚持以制度管理人、约束人为原则,制定了《儿科工作管理制度》、《劳动纪律》等10多项规章制度,明确科室任务,责任落实到人,严肃了工作期间的纪律。规范了全科人员的言行,转变服务态度,提高了科室的管理水平。

三、加强培训,提高技能

事业的发展关键取决于人才,人才培养始终成为儿科的工作重点。科室先后组织12名护理人员参加国家、市、县级等各类学习培训,参学率达100%。通过不定期开展科室讲课、操作演练、交流讨论等形式,将每个学员所学的不同的新知识、新技术让科室每个成员得到学习并熟练掌握。同时采取每月一小考,半年一比赛的方式,使科室护理人员的“三基”训练得到了保证,几年来,科室内培养出一批理论水平高,实际操作娴熟的护理骨干队伍。全科有20余篇护理论文在国家、市、区级进行学术交流,并在相关杂志上发表。该科开展“jhc-95型氧透射治疗仪治疗小儿肺炎”的科研项目,被开县人民政府评为“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无私奉献,精心救治

XX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位于住院部15楼的儿科震感非常强烈。在主任唐融、护士长阮红的指挥下,病人有序的撤离大楼,科室护士带上氧气袋和必备的药品在楼下安全地带开辟临时治疗所,护士长阮红坚守科室,继续坚持对不能转移的几个重危患儿的治疗,整个转移过程无一患儿中断治疗,无一患儿受伤。“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医院儿科积极响应院总支部号召,在主任、护士长的带领下,全科医务人员迅速行动起来,齐心协力,并肩作战,全身心投入战斗中。在仅有编制床位50张的情况下,承受住了110位住院病人的压力,22位医护人员吃住在科室,不分昼夜,精心救治病人,直到住院的病人全部康复出院。

五、团结协作,成效显着

第7篇

1 EICU护理工作的特点

1.1 病情重、病种杂

EICU收治的危重患者大多发病快、时间紧迫、病情复杂,需在短时间内分秒必争、全力以赴地给予及时的抢救与处理,稍有延误就会影响患者的治疗,甚至危及生命安全,要求护理人员要有很强的应变能力。

1.2 急救设备及先进仪器多,工作能力要求高

EICU集中现代化的监护和急救设备,对各种危急重症患者进行加强监护、治疗和护理。要求护士熟练掌握各种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

1.3 随机性强

患者就诊时间、危重程度、病种等随机性很强。

1.4 环境的特殊性

ICU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病房,实行的是封闭式管理模式,无家属陪护,这就对护士的自身素质,特别是“慎独”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带教老师须具备的条件

带教老师要把培养护理事业接班人,当成义不容辞的责任。应挑选临床经验丰富、职业素质好、受人尊敬、整体素质高、有责任心、护理技术过硬、应急能力好的护理人员为带教老师,且经过系统的培训后才能胜任。同时,带教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总结和丰富自己的临床经验,不断更新知识,扩大知识面,使带教工作取得满意效果。此外,要对带教老师进行定期考核,以保证带教质量。

3 对护生的要求

实习生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主动、肯干、不怕脏、不怕累,时刻为病人着想,不擅自调节各种监护、治疗器械等。

4 方法

4.1 入监护室前教育

进入EICU前,向实习护士讲解EICU内管理制度和消毒制度,如入室时要更换衣裤、鞋子、戴帽子、口罩。要保持室内清洁整齐,各种仪器和物品固定放置,用后归位。不得在室内高声喧哗,严禁在病人床前闲谈等。并介绍EICU环境,包括物品放置位置、清洁区、污染区消毒隔离方法、药品分类放置、剧毒药品的管理等,以及各班工作职责,使她们能尽快适应ICU环境。

4.2 一对一带教、带教组长总负责

每一位护生均由一名5~l5 年护理经验的带教老师带教。带教老师在接受学生的开始,各种操作要亲自示范,边做边讲解边提问,有效地把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动作要准确到位并严格无菌操作。教会护生如何密切观察病情,针对不同病种的患者,讲解需重点观察及重点护理的方面。护生自身无法处理的状况要及时向带教老师汇报。带教组长负责监督指导,全面了解每位护生的实习情况、心理状态,有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

4.3 营造轻松、和谐的实习氛围

EICU工作氛围严肃、紧张,技术性强,准确性要求高,患者均为急危重症,护生常有陌生、恐惧、紧张感,面对各种现代化的仪器更是无从下手,由此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带教老师要言语亲切、和蔼,结合个人的工作经历和成长过程,讲述如何从学生到护生的角色转换,从而使护生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4.4 操作带教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EICU涉及很多治疗和护理操作技术,如注射、输液、输血、吸氧、吸痰、鼻饲、灌肠、导尿、气管插管护理、气管切开护理、心电监护、呼吸机、输液泵、微量泵、除颤、抽取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等等。护生掌握了这些技术,就为以后的实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在开始阶段提出问题考查护生知识点掌握情况。然后带教老师要给护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进行“手把手”指导,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取得患者同意后,给护生亲自操作的机会,但要放手不放眼。每一项操作,都应教会学生做好详细的三查七对工作,教会其操作前应如何准备,如何进行正规操作,操作后用物如何处理,如何记录等。最后再一起评价、分析存在的问题,应该如何改进。

此外,在EICU里面,每天都有大量的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会阴护理、各种管道护理、大小便护理等等。在带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部分学生不重视基础护理,有些是因为怕脏、怕累,有些是因为害羞,特别是男病人的会阴护理。此时作为带教老师,应言传身教,循循善诱,教育护生让她们明白基础护理的重要性,尽可能地减少护理并发症。

4.5 医护协作带教

护生每天提前15 分钟上班,了解自己当天要负责护理的病人病情。医生查房时跟着查房,认真听取医生的治疗方案,这样可以让护生对疾病有进一步的了解,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医生也会根据病情作出护理方面的指导;此外,医生在非紧急抢救时,做每一项操作护生均可在旁观摩,医生也会适时讲解各项操作的知识点以及护理的要点,让护生不仅知其然,更加知其所以然。

4.6 综合素质教育

4.6.1 业务素质

教育护生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并苦练技术操作,只有娴熟的技术,才能在抢救病人的时候临危不乱,忙而有序,为抢救患者的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

4.6.2 政治思想素质

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理想,因为,只有具有理想的人才会不畏艰险,不辞劳苦,敢于探索,勇于前进,其次,要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树立主人翁精神,关心和分享集体的成功和荣誉。

4.6.3 心理素质的培养

我院每位护生均有专人导师带教给予工作、、学习、生活、心理上的指导。在我科,带教老师会根据科室特点着重培养她们的责任心、同情心、细心、耐心以及“慎独”精神,培养她们的应急能力,教她们在遇到抢救病人时,要沉着、冷静,不要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还要培养她们强韧的耐受力和良好的自控力,杜绝将生活、学习、心理上的烦恼带到工作中来,以免产生差错,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4.7 业务小讲座

一周一次,带教组长根据当时住院的病人,选择典型的病种结合病例,让学生自行查找资料,也可以做成PPT,每次由不同的学生主讲,大家共同学习,带教组长给予指导并讲解。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可以让她们学到许多新的知识,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4.8 教学查房结合个案查房

一周一次。第一周教学查房,由带教组长选择一位危重病人,然后按护理程序,对学生进行分解查房,对于如何整理分析资料、评估资料,如何护理体检,制定护理诊断、实施护理计划,进行护理效果评价等各步骤的运用给予具体生动的指导。后三周每周一次个案查房,带教组长提前2天确定一位较典型的病例,并通知各护生熟悉该病人的资料,到时选择一位动手能力较强,又善于言辞表达的学生,为该病人提出现阶段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体检,并由其它护生自由发言,最后由带教组长总结指导。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动态观察病情的习惯,同时,又在学生头脑中树立了在对病人进行护理前、中、后的过程中要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概念。

4.9 出科评估

采用“教”、“学”双评制度,在带教老师对临床实习结束的学生进行考评的同时,让学生以不记名的形式考评带教老师,内容包括:老师的带教态度、工作服务态度、护理操作、理论讲课、教学查房、带教质量,老师的能力及自身修养。通过双向考评对带教老师产生一定压力,促使带教老师钻研业务和新技术,以确保教学质量。同时护理部会定期对在实习带教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带教老师和实习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4.10 效果

通过EICU实习,几乎所有护生都反映学到了很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她们以后的实习和工作都很有帮助。通过实习,使她们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和护理过程有了进一步了解,对医护协作精神,还有抢救时医生护士那种沉着、冷静、临危不乱的状态有了更深的体会,深刻地意识到护理是医院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使护生明白了作为一名护士,不但要解除病人躯体上的痛苦,还要治愈病人的心理创伤,满足病人的心理和社会需求;通过实习,让护生理解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内涵所在。

5 体会

ICU是每位护生必去实习的场所,是临床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教的过程也是临床带教老师成长进步的过程,因为临床带教没有现成的教材,只有平时阅读大量的专业和相关专业书籍、资料来武装自己,才能解惑于学生,逐步成为具有相当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专业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做到对事不对人,要照顾学生的人格和自尊,绝不当着第三者的面批评,要善于赞美,帮她们树立自信,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所尊敬的老师。总而言之,我们应因人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力争使带教过的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材。

参考文献

[1] 何江,李泉清,张素珍.对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带教的几点认识[J].职业生涯与病情,2005,20(3).

[2] 张福芝.浅谈急诊ICU的护理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1995,10(10):13-14.

[3] 何欢华.急诊ICU护士重症护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广州医药,2004;35(3):73-74.

第8篇

关键词: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情景模拟;护理专业

1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院校合作和工学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5],要体现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3个关键环节。院校合作、工学结合模式要求高职院校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的资源,在开发校外实训基地的同时,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索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同时,以临床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逐步做到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统一[6]。

1.1模拟医院工作环境,实现教学与临床无缝对接

根据我校实训中心的占地面积,模拟医院楼层布局,建立内科(含传染病区、评估检查室等)、外科(含ICU、手术室)、妇产科(含产房)、儿科(含PICU)、急诊科、五官科等实训场所。按功能划分为教学做一体的训练区和情景模拟区,承担基础护理以及内、外、妇、儿、急救护理教学等。情景模拟区以情景模拟中心为主体,周边分布有模拟病房、模拟治疗室、模拟产房、模拟手术室、模拟重症监护室、模拟社区和模拟传染病区等,均按照医院及社区实际进行设计,具有通道,分为多区域。情景模拟区拥有高级无线护理专属综合智能人,全部场地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信息化互动教学系统,可进行临床各科疾病的模拟评估、急救、治疗及护理教学,再现临床真实情景,缩短教学与临床的距离,实现无缝对接。

1.2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配备硬件和软件设施

实训中心建设不仅要有实用性,还要体现先进性。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校内实训中心设施不完善,学生动手机会少,而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护人员的要求更高。因此,借助实训中心开展教学是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硬件建设,扩大实训场地面积,建立可进行情景模拟教学的实训室;另一方面,积极引进信息技术,购置进口高级智能模拟人、虚拟静脉输液系统、虚拟急救系统、虚拟胎儿分娩系统等,并与信息技术公司联合开发仿真教学及管理软件,积极推广教学过程与临床护理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目前,情景模拟中心的模拟病房中有高级智能模拟人及配套的吊塔、监护仪、除颤仪、输液泵、微量泵等,可设置不同病例进行情景模拟教学;模拟产房中可利用虚拟胎儿分娩系统模拟顺产或不同难产情景进行教学;模拟ICU中可利用模拟人及周边设备进行不同疾病重症监护教学。所有这些场地的教学过程均可通过网络在远端教室同步呈现,初步使虚拟仿真教学与临床实际接轨。同时,实训区建立了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的多功能教室,内部安装多媒体教学设施及实训设备,可拍摄教师讲授和示教操作的全过程并投放到大屏幕上。教师边讲课边示教,学生边学习边操作。实训中心实行开放制度,学生在实训教师指导下可以随时入基地练技能。

1.3营造人文环境与职业氛围

以护理专业文化为基础,在校内实训中心营造浓郁的护理文化氛围,让“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以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根据护理职业特点布置实训中心,从专业、美学、心理学角度来精心设计。如在模拟产房和待产室分别悬挂“生命使者”“产妇的守护神和合作伙伴”牌匾,在走廊和各实训室内张贴南丁格尔誓词、历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照片、医学生誓词、名人名言以及漂亮孕妇和可爱宝宝的图片,营造温馨轻松的氛围,使学生一进入实训中心就能感受到巨大的精神力量与人文关怀,激励学生“笃志博学、医技精良”,在潜移默化中具备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另外,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完善操作流程,师生严格遵守实训室的要求,统一着装,营造真实职业氛围。应用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及人文关怀能力。

2虚拟仿真护理实训中心的应用

2.1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针对基础护理、外科护理、儿科护理、妇科护理、体格检查等各项操作,教师在示教室讲解示教后学生分组进入实训室训练,每组由带教教师指导,并实施“导生制”带教模式。根据在校学生多、指导教师少的现状,选拔优秀学生作为“小导师”,每人带教10个学生,利用中午、晚上等课外时间,有计划、按顺序进入实训室训练。严格“小导师”的选拔和培训,采用末位淘汰制和量化评优制,激励其不断进取,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我校“导生制”的实施作为护理实训的一大亮点在全校推广,相关研究课题获河南省教育厅立项,多篇相关论文已发表并获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一、二等奖。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模式,依托情景模拟中心开展内、外、妇、儿科护理等临床专业课程教学。以案例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结合病例进行情景模拟,通过远程传输让更多学生观看,并通过回放进行针对性讨论,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多项情景模拟方面的研究获得了河南省“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及市厅级奖项。实行竞赛选拔制,以赛促学、促教、促练。一年级学生通过层层选拔进入“小导师”队伍,二年级通过逐级竞赛选拔技能操作水平高的学生,作为参加国家和省市级比赛的培养对象,因材施教。课题“护理专科生综合实践技能竞赛的改革与创新”获河南省医学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学校支持教师加入教育部新成立的“标准化病人(SP)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出资培训了SP培训师,不久将实行SP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2.2优化护理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开发实训教材

课程是教学的载体,建设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实训课程体系,是实现高职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7]。课程体系应涵盖基础护理技能和专业相关技能,学校教师可与临床专家合作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护理专业实训教材。同时,构建多元化技能考核评价体系,包括以下3方面:(1)考核内容多元化,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还考查其学习态度、人文素养、人际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人文关怀能力等[8];(2)考核方式多元化,根据教学内容不同,采用口试、笔试、现场操作、提交见习或实验报告等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综合素质;(3)成绩评价多元化,不以一次考试确定学生成绩,采取平时测试、阶段性测试、期末测试相结合方式。对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模拟临床工作过程,构建以综合性设计性实训为主的多站式技能训练与考核评价体系,将健康教育贯穿于各项技能训练中。如对助产专业学生采用多站式技能训练,分为产前检查站、产程观察站、接生技能站、新生儿复苏及护理技能站、产科护理技能站、母乳喂养技能站、计划生育指导站。对临床实习学生要做到自始至终全程监控、全方位评价,使学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切实提高操作水平。

2.3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发挥学院护理专业教师和行业兼职教师的优势,完善教学团队建设。聘请具备丰富临床经验、扎实基础理论知识、精湛操作技能的护理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保证学生实训质量。加大教师培养力度,针对专职教师对临床新技术、新进展等不了解现状,通过派出学习、举办各种临床新技术新项目培训班等,提高其技能操作水平。同时,组织理论教学培训班,不断提高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实现专兼职教师在知识结构、教学能力、临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有机融合。

2.4开放护理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

开放护理实训基地,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一是承担卫生机构护理职业技能培训任务,为本校周边地区的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专业助产技能培训,为周边社区人群提供基本急救知识、生活护理、居家护理、终极关怀专题讲座。二是发挥护理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站的作用,为下岗人员、务工人员提供专业护理知识培训场所及考证基地,提供充分的师资技术和服务保障,组织专家对基础操作项目和专科操作项目进行考核认证。三是为本市卫生系统护理竞赛、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培训等提供设备和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