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17 16:29:4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医基础理论背诵重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专业; 临床教学; 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6)01-141-001
中西医结合专业成立以来,对于中西医理论如何有效结合并应用于临床中,成为了众多学校和医院临床带教老师一直思考的问题。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与带教中,我认为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教学核心是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对学生加以教导,让学生们在临床实习中加深对中西医两套基础理论的理解,每天将临床中遇到的各种疾病诊疗过程相互联系起来,加深对疾病诊疗的认识与掌握,逐步做到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病证结合,有效提高中西医的互补性,提高疾病的诊疗效果,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等等。为了提高教师的临床带教水平与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根据个人经验,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办好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临床教学讲座
此类教学讲座涵盖各科目的重要基础理论与临床知识点,比如中西医学基础理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诊疗规范(或要点)、某些疑难病症的临床研究进展等等。讲座及内容都必须经过详细探讨和安排,符合学生的相关带教要求与学习能力,全部由各个相关高年资主治医师、科室的(副)主任医师、外院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教授来进行授课,将复杂难懂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疑难点简约化、易懂化,易于学生理解,同时穿插融入各位授课老师的个人临床诊疗经验,加强授课的生动性和灵活性,在进行讲座的过程有效地和学生进行互动,答疑解惑,开阔视野,易于学生们掌握相关诊断与治疗要点等等。此类讲座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在生动形象的学习中深入理解各种基础理论和疾病的诊疗要素,学以致用,以点及面,举一反三,将理论紧密联系于临床之中,对于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初步形成一个良好的的临床思维,同时对某些疾病的最新医学诊疗动态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掌握。
二、通过教学查房与病例分析听取学生的学习观点
以往的临床教学查房与病例分析通常是以学生做病史汇报,带教老师分析病例的方式来实施。而如今,应该改进过去那种单调而枯燥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要注重学生对于各类疾病的理解程度,在学生汇报病情后加以有效提问与指导,点出其认识误区或者相关疑难点,教导学生们如何通过正确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相关的辅助检查有机结合,做出西医的正确诊断,即西医辨病。同时应用中医的整体观念、四诊合参等方法对病情加以判断,即中医辨证,然后对两者的诊疗过程进行有效结合与验证,体现出中西医的各自优势之处并相互补充,提高各种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有效率。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分析交流可以恰当地运用中医经典,或者利用循证医学研究结果,甚至可以拓展阐述医疗管理与护理学科或者是二级临床学科,从纵横向方面深刻探讨[1]。为此要求学生不但应该对中医基础理论包括四大经典等能够熟练背诵,还应该学以致用,逐步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日常临床诊疗之中,使学生在教学查房以及病例分析中对相关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加强临床辨病辨证的积极性、灵活性和主动性,逐步在临床学习中增强对于疾病的诊断与分析思维、钻研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
三、提倡学生积极和病人沟通交流
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实践过程中,刚开始上临床的学生心理都比较紧张,对于各类疾病的认识通常停留于书本上,也缺乏必要的沟通经验,和病患的沟通容易紧张不知所措,病史采集带有片面性和不可靠性,常遗漏既往病史和病情特点发生发展变化等重要情况的询问。因而带教老师应该重点培养刚进入临床上的学生,一开始可能要用老师带、学生学的方式,使学生初步认识如何做好每日查房、检查、病史询问工作,明白临床上的规范[2]。然后学生就要积极主动实践,多让学生和接诊病人接触开始,知道如何与之沟通交流,询问病史,并自主独立地思考,给出诊疗方案,最后和老师交流诊疗方案,并在老师的分析指正下不断获得新的实践体验。通过主动性转化,让学生更好地进入临床医生角色,使之逐渐形成自己的诊疗观点,不要总是被老师牵着走,而是不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一直以来,中西医结合临床上都与其它医学一样很注重平等对待病患,都要求医生对病人要有仁爱、慈悲之心[3]。随着如今医患关系的日渐紧张,医务工作者对“贵贱贫富、远亲善友”一视同仁,可是他们却越来越对医务工作者有着更高的要求。随着其不同文化、性格和背景的不尽相同,学会医患沟通技巧是势在必行的。让我们的学生学习沟通技巧,多接触不同类型的患者,倾听患者,帮助患者,了解患者疾苦和需求,给予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力量,使得医患交往达到较好的效果,这也是良好的完成医疗救治行为的前提,更是在中西结合临床教学中学生们必须要深刻认识并努力践行的重要内容。
四、结语
总之,由于现代医疗模式的与时俱进与深刻变化,对于中西医结合临床人才的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要真正实现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的突破性发展,那么关键就是要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和强化学生们对于基础理论、重要理论的掌握,同时要求有效应用于临床之中,不断完善辨病辨证相互结合,提升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疗效,以疗效为最终的检验标准。因而努力发展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反复研究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加强临床教学改革,探索科学的临床教学体系就显得日益重要,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中西医结合能力强、素养高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白钰,吕书勤.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模式初探[J]内蒙古中医药,2013(2):37
1教学问题
目前,高职高专中医临床课程教材仍为本科教材的缩减版。而本科教材为适应现代中医院校教育需要而编写,分科、分系统、分病种、分证型论述,简洁明了,便于学生学习掌握。但人体是复杂的、整体的,人不可能完全按照教材生病,医生也不能完全按照教材看病,那么教材疾病简化论述反而割裂了人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使得理论与实践脱节。专科教材为体现实用性、操作性,在本科教材基础上简化了理论论述,疾病证型和方药更简单,病种之间的联系和不同证型之间的联系均论述不足,导致学生疾病观和诊治思维缺乏。教师教学时照本宣科,不能培养学生面对临床复杂情况辨证论治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医生及医疗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2017年7月10日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会议召开,随后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指出“逐步实现本科临床医学类专业一本招生,提升医学生学历层次”。生源质量与医生培养质量确有较大关系。在我国农村及某些城市社区,医学本科生不能做到“下得去、留得住”,高职高专学生就业更为稳定。但不可否认目前高职高专医学生生源质量较差。相比本科医学教育,高职高专医学教育时间大大压缩,生源质量较低,学生学习难度和压力可想而知。在高强度的学习中,由于课程多、任务重,学生难以挤出时间进行课外和线上预习、复习。因此,学生难以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更没有精力去拓展和探索。目前大部分高职高专医药院校附属医院实力并不强,临床教学条件不好、水平不高,难以做到真正的校院合一,故中医专业临床课程教师普遍不能教学、临床双肩挑。这就导致临床课程教师临床经验不足,难以理论联系实践。正因为目前存在的教材、学生、教师、教学医院诸多问题,学生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毕业后不能快速“上手”。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基础知识与中医临床思维缺乏,解决方案应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夯实基础,反复训练,树立正确的中医临床思维。由于临床工作需要综合应用知识与能力,故在反复训练临床思维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复习基础知识。
2中医临床思维
王永炎[1]认为,中医临床思维是指医生在临床收集疾病信息、分析病因病机、判断疾病与证候、确立治则治法及处方用药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中医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体现了临床完整、复杂的思辨过程,这就是辨证论治或辨证施治。国医大师孙光荣[2]总结了“中医辨治六步程式”:四诊审证审证求因求因明机明机立法立法组方组方用药。中医专业学生初步接触中医临床思维,可以从中医诊断学课程所讲授的辨证方法入手来培养辨证论治思维,即八纲辨证思维(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辨证)、病性辨证思维(六、气血、津液辨证)、病位辨证思维(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初学中医的学生还未经历临床磨炼,学完中医诊断学课程后,还要在临床课程学习中进一步训练中医临床思维。从教材编写、教学要求和目标来看,中医内、外、妇、儿科学等课程阐述最多的是脏腑证治思维,即要求学生辨出患者的病性、病位证素,分清主次,组织证型,然后处方用药和交代医嘱。这是学生相对容易理解并可能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的中医临床思维,因此高职高专中医专业学生应该加强训练。在中医内、外、妇、儿科学课程教学中,应有组织、有计划地整体安排学生进行脏腑证治思维训练,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使学生进入实习前就“会看病”,有较强的脏腑证治能力。
3脏腑证治临床思维训练
3.1整体安排
三年制高职高专中医专业一般第一学年安排基础课程,第二学年安排临床课程,第三学年安排实习。对于中医临床课程,一般在第三学期安排中医内科学,第四学期安排中医外、妇、儿科学,这主要是考虑到中医内科学课程作为其他临床课程基础的重要性质,需先行开课学习。正由于中医内科学课程的专业核心地位,且在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占比最高,一般医药院校设置课时较多,如我校中医专业中医内科学课程每周10学时,针灸推拿、中医骨伤专业每周6学时。教材内容中,内科诊治所用临床思维主要为脏腑证治思维,内科临床实践亦如此。因此,综合以上条件,在中医临床课程教学中反复训练学生脏腑证治思维,应把重点放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为在其他课程中进行临床思维训练打下坚实基础。在临床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复习脏腑证治必需的中医基础知识,如藏象理论、病因病机学说、辨证能力、方药知识等,使学生强化记忆,尽量达到烂熟于心、随手拈来的程度。中医内科学临床思维训练以脏腑证治思维训练为主,以此为基础,促使学生掌握各课程均需的专业知识,具备临床沟通能力、人文关怀能力等。在中医外、妇、儿科学课程教学中,注重训练专科临床思维能力,层次递进,整体安排中医临床课程教学中的脏腑证治思维训练。
3.2脏腑证治思维的能力要素
其一,脏腑证治的前提是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藏象学说、病因病机理论。掌握藏象学说,有助于快速、熟练辨别、归类各种病象,以内在联系形成证候,为脏腑证治的辨证关键。掌握病因病机学说,则能明确人体生理、病理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在学习中医内科学课程时,需要概述内科病证的共性常见病因病机及整体脏腑病证辨治概要,这一内容可以参考本科教材添加。其二,熟悉八纲、病性、六经、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与脏腑辨证的相互关系。各种辨证方法均有其实用价值,中医专业学生应全面掌握这些辨证方法的内容,尤其是各辨证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其与脏腑辨证的关系,做到重点掌握脏腑辨证而不偏废其他辨证,争取做到熟练判断选择。其三,培养从整体出发的临床决断能力。脏腑辨证的准确与否,与病位、病性的辨别准确与否有关,学生还需善于判断病位、病性的轻重或主次,明确主证与兼夹。辨证准确后,才能确立相应的治则治法;分清病理因素的轻重主次,才能明确治疗的先后主次。临证决断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这是需要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作为铺垫的。其四,牢固掌握方药基础知识。掌握方药知识是临证处方的基本要求,而高职高专中医专业学生往往在这方面做得不好。学生中药饮片辨识能力强,能为理解、记忆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打下基础。方剂的组成、配伍特点及主治均需牢固记忆,多背方,临证时才会有“站得高望得远”的感觉,随手拈来,更为对证,疗效也更好。其五,能随证加减变化组方。能熟练随证加减变化的前提是熟悉中药的性味功效、多背诵方剂和熟练掌握并应用中医基本理论,尤其是方剂配伍理论、阴阳五行学说、治则治法理论等,在理论指导下进行药物加减。加味的选药往往是从方中而来,方中有药,药中有方。其六,学会交代医嘱(含辨证调护)。医嘱内容包含中药的煎服法,尤其是特殊煎服法,以及配合药物治疗的饮食、运动、心理调整等养生保健措施。这就需要学生掌握中药煎服注意事项,熟悉中医药养生保健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辨证调护措施。
3.3临床思维训练方法
采用情景教学法模拟演绎临床病例[3],尤其能锻炼学生脏腑证治思维,重在问诊,思考病性、病位等证素,分析证素主次得出证型,并据思路处方用药、交代医嘱。这种师生互动情景教学法能大大提高学生积极性,逐渐学会处理临床复杂问题。在教给学生临床问诊基本技巧之后,课前教师精心选择较复杂的临床病例,先给出患者基本信息及舌脉,然后师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教师引导学生按照问诊思路演绎病例,边应答问诊边在黑板上简单记录病历。情景教学结束后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出诊断、证型、治则治法、处方和医嘱。下次课一开始教师抽查学生的处方用药,选取个别处方讲解分析。笔者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学生普遍反映操作性强,临证感觉与体会多,尤其是反复问诊思维训练和辨证论治实践使得脏腑证治思维深入人心[4]。情景教学法学生接受度高,得到的临床思维训练机会多,效果较好,但对教师临床能力要求较高,某些年轻教师及临床经验不足的教师感到压力较大。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翻转课堂、PBL、TBL、网络教学平台等,均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5]。这些教学法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习兴趣,确保学习主体地位,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精品在线课程不断涌现并得以共享,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生线上预习、师生互动、集体讨论等,有助于中医临床病例的展示,有助于讨论、分析和考核。但在高职高专院校,部分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较低,加之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少,信息设备落后,阻碍了混合式教学的开展,不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解某个小专题,如分析病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提高综合素质,同时教学相长,促使教师不断加强自我学习[6-8]。但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人数多,课程任务重,这种教学法不可能全面实施,切实得到锻炼的学生不多。
【关键词】 《温病学 教学法研究 三基
温病学是中医学的四大经典之一,既具有临床课的性质,又具有基础课的功能,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相结合的学科。按现行教材和教学大纲所进行的温病学教学,采用的是白话经典式教学方式,主要强调对基本知识、基础理论的掌握,对学生尚不能达到直接、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基本技能的作用。纵观教学大纲,课程内容与前期基础课中基、中诊等的重复较多,未突出对原著的学习,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学生亦多因此而怀疑温病学的“经典”性质而忽视对其学习。因此,有必要对温病学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强化其经典课的地位,冀以有效指导临床。
1 温病学教学改革的现状
国内各中医院校围绕提高《温病学》教学质量,进行了多方面的教学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内容的设置。在适当增加原著选讲的同时,力倡温病学的教学应与现代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在相关章节适时引入目前研究现状及结果,如温病的卫、气、营、血各证实质的研究等。其次,除讲授四时温病外,还增加与温病有关的急性传染病和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内容,如流行性出血热、流脑等。二是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日渐成为主流,随着电化教学的深入,众多院校纷纷借助多媒体,以优化教学效果。三是开展实验教学和临床教学。如复制卫气营血证各动物模型,加强对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理解。鉴于温病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单纯的理论灌输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一些院校积极提倡进行临床教学,建立相应病区,针对具体病人,运用温病学的理法方药进行诊治。以上这些教学改革,在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提高临床技能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温病学》的“经典”特色体现并不充分,尚未确立有效贯通经典与临床的教学方法。在现今“中医学习应回归经典”这种主流思想的影响下,《温病学》教学内容的重心必将向原著转移。而如何有效掌握原著的思想精华并指导临床实践,则是教学重心转移后必须解决的教学方法问题。
2 “三基”教学法的构建与实施
我们借鉴PBL的优点,提出了温病学的“三基”教学法。所谓“三基”,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实施温病学“三基”教学法的前期基础是调整教学内容,修订相应的教学大纲。参照《温病学》教材,选讲和简介温病的发展史、概念、特点、辨证、特色诊法和治法,舍弃教材各论部分,取《温热论》、《湿热病篇》、《温病条辨》的相关内容进行理法方药的全方位阐释。对原著以外内容的介绍旨在构建温病学的初步印象,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原著部分,也是提炼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主要依据。PBL教学法的优点是预先铺设的问题体现了教学重点,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既掌握了教学重点,又加深了理解。有鉴于此,我们根据《温热论》、《湿热病篇》、《温病条辨》的重点内容提炼了诸如“两阳相劫、浊邪害清、阴湿、阳湿”等基本概念,如“‘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的含义”,“如何理解‘伏暑、暑温、湿温证本一源,前后互参,不可偏执’”等基本理论。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个极佳的切入点,可以引导学生直接接触温病学的核心理论和观点,是掌握温病原著思想精华的有效途径。而运用这些理论和温病大家的论治思想有效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基本技能是每一位业医者的现实目的。实现这一目的的最佳方法是学而即用,从事临床实践,这一点恰恰是现有教学条件所不能满足的。这就要求教学组织者——教师寻求其他的替代方案。我们选择病案教学法作为训练和提高学生临床基本技能的最佳途径。实施案例教学的核心是案例的选择和分析。选择案例的首要条件是必须围绕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使案例成为某个概念或某个原理的再现;同时兼顾当代疾病谱的变化,从经典医家的医案中选取相对典型的案例来分析。但切不可为了典型而臆造病案,同时还应适当选取失败的案例进行分析,以作警示。案例分析的过程并不是学生简单的形式上的思考,而后等待老师给出“标准”答案,而应该重在分析的过程,争取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老师起引导作用。期间注意辨别不同案例的用药特点,如吴鞠通治温热每用郁金、豆豉宣发郁热,并结合经方探讨温病的用药特色,如加减复脉汤由《伤寒论》之复脉汤去参、桂、姜、枣加生白芍组成,用来治疗温病阴液亏耗之脉虚大或迟缓结代。对每一个案例的治疗方案不能简单地给出治法、方剂,而应具体到药物、剂量及煎服方法,并且答案不能固定化,充分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探讨能否取得殊途同归的效果。如此深入的病案讨论是现实条件下提高临床基本技能、检验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程度的最佳选择。
3 考核方案
《温病学》课程设置,对于不同系别、不同班次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传统的考试形式为期末一张试卷,分设选择、填空、名词、简答、病例分析几种题型。进行“三基”教学法实践的班级,考试形式不变,试卷各题型结构进行调整,增加病例分析的比例,由原来的10 %增加到40 %,并且可以各种题型形式出现。考查课班级采取原文背诵的平时测验和期末病案分析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关键词] 中医;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2(a)-0143-03
经过五十余年的努力,我国已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在医疗、教学、科研、产业、管理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传承中医药知识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绩,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但也存在诸多弊端,在大众化教育的今天更为凸显。
1 当前中医人才培养面临的困难
伴随着扩招,中医教育所延用的统一化、同一规格层次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巨大冲击与挑战,使得扩招以来的人才培养质量滑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加大[1]。当前,我国中医人才培养正面临着诸多困难。
1.1 经典教学薄弱,中医特色缺失
纵观当前中医高等院校的实际教学情况,普遍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中医经典教学薄弱,中医特色不明显。从课程设置来看,《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最著名的四大经典课程均为必修课,但其他的中医著作如《温病条辨》、《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医宗金鉴》等很少涉及;从课时数上来看,4门经典课程各开设一个学期,目前课时仅为54~72学时;从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来看,经典课教学中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自己背诵、阅读、理解引导不够,结合实践能力较弱。这就导致学生的中医基础知识不全面、中医基本理论掌握不牢固,中医特色明显缺失。
1.2 西化较严重
中西医学由于其科学范式的差异,在没有完成其范式融合和“基因”重组前,二者的本质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近代来的中医教育从办学宗旨到课程设置都明显烙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印迹,现代高等中医教育沿袭并强化了这一倾向[2],这就导致中医院校在开设中医专业的实践当中,明显受到西医的影响。历经中学阶段现代科学学习的学生更容易接受西医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传统文化底蕴的缺失使得中医思维难以建立,加之医疗市场利益驱动,导致强势文化的西医逐渐盖住了中医,学生更注重西医课程的学习,呈现了严重的西医化。
1.3 临床实践水平不高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门类,尤其是中医学,从产生之日起,就把跟随师傅门诊、积累临床实践经验、培养临床实践能力作为中医教育的关键,“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已成为中医培养的共识。但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中医专业学生成倍增长,师资、实验实训中心、见习实习基地等各类教育资源却没有同步增加,受这些条件的限制,学生跟师学习、积累临床经验的实践动手操作机会大大减少;其次在课程设置上,课程选择与组织不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分注重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而对知识的实践性重视不够,加之管理未理顺等因素,导致培养的学生临床实践水平不高、不会看病,人才培养质量滑坡。
1.4 科技创新能力不高
中医学科本身的特色,如中医注重经验积累,其望闻问切、中医针灸、按摩、气功等治疗方法都不是机器、西医药所能替代的,这是中医的特点和优势。但是,正是这些特点和优势,也是导致中医在现代社会科技创新能力不高的致命弱点。而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医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吸纳了现代人文科技、西医课程体系,注重中医人的现代思维与科技技术的培养,但是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欠准确,教育模式过于传统,教学理念与知识更新不及时,导致中医人才培养的科技创新能力不高,难以与时俱进。
2 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考
扩招后,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但多数中医院校的教育观念仍停留在精英教育时代,其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大众化时期主要应该培养的是应用型而不是精英型的人才[3]。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面前,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思想都要尽快转型,才能实现真正的大众化教育。结合实际,笔者做如下探讨:
2.1 分类人才培养,明确培养目标[4]
中医药院校大部分都是地方性本科高等院校,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对学生实行分层分类培养,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及培养模式,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使学生既有将理论转化为临床技能的能力,又有应用专业理论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的临床技能,也要有一定的管理、专业研究与创新等方面知识及能力;还要有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性,不仅具有胜任医学职业岗位的技能,而且具有应用现代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二次开发发展中医的能力[5-6]。
2.2 强化经典著作学习,增加经典与临床相结合的实践课
强化经典著作学习,增加经典与临床相结合的实践课。中医经典著作是中医理论的渊源。回顾历代名医的成才之路,中医经典著作的深入学习是绝大部分名医成才之本。所以应强化经典著作的诵读,相应增加课时。同时在经典与临床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强调中医经典著作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增加经典的临床实践课,要求学生将二者结合起来运用经典指导临床,继而通过临床实践去体悟中医经典著作的精髓。同时加强教师临证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上临床,建立教师临床机制;加强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方法改革。
2.3 增加人文选修课程,夯实传统文化功底
增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秀才学医,笼里捉鸡”,这虽是一句俗语,但却反映了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中医学是建立在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与中国古代主流哲学的宇宙论、辩证思维一脉相承。只有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才可能建立起很好的中医思维。另外中医典籍多为生涩的古文,只有具有良好的古文功底,才能读懂领会中医典籍的含义,继而运用于临床。因此古代无缘跨上仕途的穷秀才们为了谋生转而学医,很快就能够入门,成为不错的医生。今天现代中医的培育也必须增加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积淀。
2.4 优化中西课程设置,强化中医诊疗思维
对学习中医的学生来说,掌握一定的西医学基础理论、临床技能知识也是必须的。但是,在课程设置上,中医学专业必须以中医课程为主,应遵循“先中后西、中西结合”原则,突出中医特色,“先中后西”以利于建立中西医诊疗思维为原则;“中西结合”以加强临床实践能力为重点。大学新生历经中学现代知识体系训练,易于接受西医观念,形成一种西式认知思维范式,建立了先入为主的西式思维,便难以认同和理解中医药独有的学术思想与思维方式,因而很难学习、领悟中医学的知识精髓,更不可能运用中医药的学术语言进行知识创新和临床实践。因此在中西医课程设置上坚持“先中后西”的原则,恰当处理好中西医课程比例,以强化中医思维的建立。
2.5 加强临床能力培养,提高临床实践水平
中医药的生命力在于疗效,疗效是判断中医科学性的关键,临床疗效是中医药学存在的底线,也是中医药能够发展的根本所在[7]。只要有一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能够发挥中医药临床疗效的中医,中医才可以持续传承。可以说,临床实践是中医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学生临床能力培养。一是要增加临床实践课程比例,增加学时,增加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二是改革临床教学模式,后期教学、临床课程教学要与临床医院形成良性互动;三加强对临床课程教师的培训考核,提高教师的临床带教能力;四是加强对中医见习、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建立新的见习、实习基地,加强对实习基地的管理,缓解当前见习、实习基地紧张的状况。
2.6 注重现代技术运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医要与时俱进的发展的关键是重点培养学生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中医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上,要及时注入现代科学技术新思维、新认识、新技术。通过学习运用新知识,舍弃中医理论中过于直观、猜测的东西,增加科学的、实证性的新内涵。为了培养适应现代要求的中医人才,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①设置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基础课,全面培养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②注重科学思维和方法论的教育,增加科学思维方式、科技与学术发展史、科研思路与方法等课程,提高科研与创新意识;③增设现代技术选修课,优化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的研究,增大经费投入,鼓励大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扶持大学生参与挑战杯等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
2.7 深化中医教材改革,丰富教学手段
加强教材建设,深入研究,改变中医“中医理论难懂,中医书难读”的困境,开展直观教学研究,根据中医学学科规律,适时合理地配用直观教学模具及辅助手段,展现出传统教材、传统课堂上难以实现的阳性体征、特征和语言上难以表述清楚的抽象理论和感觉,运用直观教学强化了中医辨证思维,打破中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困境,提高了教学效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提高中医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中医事业接班人,需要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进一步明确中医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分类人才培养;强化经典著作学习,增加经典与临床相结合的实践课;增加人文选修课程,夯实传统文化功底;优化中西课程设置,强化中医诊疗思维;加强临床能力培养,提高临床实践水平;注重运用现代技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同时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深化中医教材改革,丰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试办法[8],提升中医人才培养质量。高质量中医人才的培养是满足卫生市场需求和大众化教育社会需求,促进中医药事业进步与发展的真正希望所在。
[参考文献]
[1] 贾谦.中医式微与教育失误[J].医药世界,2006,(7):4-5.
[2] 卢传坚,朱旭红.浅谈中医精英人才的培养模式[J].中医教育探索,2010,(3):10-12.
[3] 叶祝弟.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反思和展望-著名教育学家潘懋元教授访谈[J].探索与争鸣,2009,(2):4-6.
[4] 黄政德,熊辉,李江山,等.多层次中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5):14-16.
[5] 张兄武,徐宗宁,付保川.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策略探究[J].教育评论,2011,(2):50-51.
[6] 刘志鹏,杨祥,陈小虎.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34-36.
[7] 李艳红,毕立雄,张顺贞.对现代中医教育模式的思考[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0,33(3):60-61.
【关键词】继续教育;中医人才;毕业后教育
终身教育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思潮始于20世纪60年代。终身教育的基本观点是教育应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应当既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社会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等。[1]欧美国家主流医学教育体系根据终身教育的理念,提出了医学教育是由院校基本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三个阶段组成的教育连续统一体。中医人才的终身教育,也应遵循院校基本教育、毕业后中医教育和继续中医教育三个阶段的模式。在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已开展60年,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调整、改革与发展、创新,院校教育已形成规模并趋于规范,但是终身教育思想还没有广泛树立。因此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确立中医人才终身教育模式,进一步做好中医人才的毕业后继续教育工作,对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中医师队伍,把我国的中医药做大、做强,以更好地满足我国乃至世界各国人民群众的卫生健康需要具有重大意义,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中医人才毕业后教育
1中医人才毕业后教育的目的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且实践性强,临床技能重经验体悟,而大学毕业生在校接触的为基础性的专业教育,只注重理论的学习,实际接触中医临证的机会少。如果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际工作能力,还应进行临床实践技能的训练。初期临床工作对医务人员的职业形象塑造、思维方式培养都有很大的影响。而毕业后中医教育则是把中医学专业毕业生转变为临床中医师,使其能真正的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对于培养高层次临床中医师,提高医疗质量极为重要。它可以帮助中医学毕业生把医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使其成为合格的中医人才。
2中医人才毕业后教育的现状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目前我国医学人才比较标准的毕业后教育方式。自1993年我国开始试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10年起,为了探索规范、科学、有效的住院中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陆续在上海、北京、江苏等省市试点探索由行业主管部门统一指导下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随着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后,2013年底,国家卫计委下发了《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指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治本之策,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2]201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出台了《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及《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提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中医药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临床医师队伍建设的基础环节,其目标是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临床技能和必要的西医知识与技术,能独立承担常见病、多发病及某些疑难危重病证诊疗工作的合格中医住院医师”。[3]在《标准》中对培训目标、原则、对象、方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临床各科培训的目标、方法、内容、要求和培训时间也给予了明确说明。培训周期一般为3年,前24个月为第一阶段,培训目的是中医临床工作能力和西医基本技能的培养,培训方式是在中医临床各科轮转培训,轮转的主要科室包括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针灸科、推拿科、中医康复科、中医骨伤科、中医耳鼻喉科、中医眼科,同时还要在辅助科室和中药房接受培训;第二阶段为9个月,根据学员将来拟从事的专业选择二级科室进行强化培训,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医专科疾病的诊疗能力,掌握相关学科西医的基本技能,熟悉相关辅助科室的检查检验内容和诊断方法。[4]在《标准》中也对师承培养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融合以及对教学、科研能力的培训提出了相关要求。以住院中医师规范化培训为主要形式的毕业后教育模式在我国已经实行了两年多,虽未完成一个周期的培训,具体成效难以显现,但从此前试点开展培训的省市的情况看,这种模式对新入职的住院中医师临床能力、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岗位适应能力的增强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3对中医人才毕业后教育的建议
毕业后中医教育要重视中医临床思维的构建与训练,加强中医经典的深入学习,不宜过早开展专科培训,要开阔学员的视野,不能束缚学员的思维。要通过这一阶段的培训,使其更加信服中医、热爱中医,树立起使中医事业进一步发扬的责任感与事业心。在培训中要求学员进一步熟悉相关经典著作,能够熟记、背诵重点条文、中药、方剂等,进一步加强中医基本诊疗操作的训练,增加实践机会,使学员的望、闻、问、切、针灸、推拿等临床技能操作更加严格规范。要注重中医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重点培养中医临床思维框架下的遣方用药能力、辨证施治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等,特别是处理急、危、重证以及疑难病的能力。同时,也要学习现代医学,了解一些疾病的临床治疗新进展。为确保毕业后中医教育的权威性与有效性,应对开展毕业后中医教育的培训基地资质和培训质量进行严格审核,建立明确的基地建设质量标准和完善、可操作的退出机制。毕业后中医教育与学员的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合理衔接是对培训最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否通过毕业后教育培训并考核合格应作为中医人员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基本条件。
二、中医人才继续教育
1中医人才继续教育的目的
中医人才的继续教育继毕业后中医教育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教育。[5]其目的是使中医人才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的发展。继续中医教育是提高中医人员理论水平和技能的有效手段,带有一定的导向性和强制性。这一阶段以突出各自个性特点的自学为主要方式,培养实用性人才,同时也加强中医人员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和完善中医师终生学习的思想体系,以适应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
2中医人才继续教育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继续教育的概念被引入我国,中医药行业主管部门也对中医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开展研究,并探索建立相应的制度。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继颁布了《继续医学教育暂行规定》和《中医药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各省市中医药行业主管部门相继成立了“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并逐步开展了国家和地方继续中医教育规划的制定及项目的审批和管理等工作。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继续中医药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一是中医药继续教育制度初步建立;二是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的氛围和环境基本形成;三是中医药继续教育规模逐步扩大,覆盖率和受教育率不断提高;四是中医药继续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五是师带徒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已见成效。现如今,在开展继续中医教育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管理不够规范是影响继续中医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首要问题。目前针对继续中医教育缺乏国家有效的宏观管理和指导,相关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尚未形成一个比较完善、操作性强的评价制度和评价体系,对于继续中医教育项目的管理不够规范,只进行项目的评审,且评审不够严格,对项目实施过程与实施效果并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与评估;对于实施继续中医教育的组织机构的资质没有明确规定,也未开展相应的资格认定,导致区域之间继续中医教育发展不平衡,培训项目之间的质量和水平有较大差异,存在着一些质量不高的继续教育项目。由于对中医学学科的特殊性没能较好地把握,导致继续中医教育的核心内容并不十分明确,例如在中医临床学科的继续教育中,参照或者照搬西医临床医学的继续教育模式的现象较为普遍,淡化了中医特色,实际教育效果并不理想。继续中医教育与中医人员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用、执业注册等尚未有效衔接,行业主管部门和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尚未协调一致,仍存在工作脱节问题。继续中医教育的师资队伍参差不齐,教学内容和形式难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和标准。
3对中医人才继续教育的建议
由于接受继续中医教育的群体中,各个对象的知识、技能和所在单位的级别、条件存在差别,因而继续中医教育需要分医院级别,分医师层次来实施。应针对不同对象与需求构建多元化、立体式的继续中医教育体系。在培训过程中要针对学习对象的基础、培训单位的条件、培训项目的内容等具体情况,采取集中授课培训、临床进修与研修、学术讲座、学术会议、专题讨论会、参与科研课题、业务考察和有计划有组织有考核的自学等多种方式组织实施。“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6]基于这种理念,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和有条件的中医院可以利用多种数字技术、网络平台与网络资源,将不同流派的中医名家的理论教学过程、临证带教经历数字化,以便更加完整、客观保留其学术思想的精髓,使中医名家理论能够更好的传承与发扬;同时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和有条件的医院可以通过“课程联盟”形式共享中医名家的教学资源,使不同区域的学习者获得平等的学习机会;学习者可以借助中医临床诊疗视频等数字资源,采取自主学习方式,加深理解中医理论。[7]中医学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生物学、哲学等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综合性医学科学知识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学习模式将有助于培训者中医思维模式的巩固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增强。有效利用数字学习资源的关联性,采取基于“互联网+”的学习模式将有助于构建培训者的知识理论体系,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终身学习能力。对继续医学教育的考核采取理论、临床技能考核与学分制相结合的方式。年度审核,逐人登记入册、数字化存档,将继续教育对象成绩作为年终考核评定、晋升职称和推荐申请学位的标准之一。
三、结束语
1多元一体化教学的概念
1.1多元一体化教学的定义
基础医学课程多元一体化教学,就是在研究生基础医学专业课程即内分泌病理学、免疫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免疫学基础上,借鉴中国传统医学的整体思维,发现医学各学科之间的相关性,融合科研思维,并结合学生自身体验,有机统一地实现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科研思维的新型的一体化教育。
1.2多元一体化教学的特征
笔者在具体实施基础医学课程多元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首先以各个系统为框架,以发病原因、发病机制、自身免疫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为主线,根据“智者察同”的思想将医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内分泌病理学、免疫病理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回归主线,
再从主线上分析医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内分泌病理学、免疫病理学与临床、人体及生活的关系,巧妙地结合中国传统的整体观念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质疑一些问题的真实性,例如,从免疫学角度认识AIDS的新定义与诊断标准,认为AIDS不等于“HIV感染”,不是“HIV血清阳性”,也不是“CD4+T细胞减少”。治疗AIDS的关键在于恢复机体的代谢稳态,以达到免疫重建的观点;在讲授到泌尿系统的病理生理学时,首先通过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生理和病理机制来讲述,其次以现在的研究发现:阻断RAS的药物,可以引起急性肾功损害、咳嗽等不良反应,咳嗽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干咳,或伴有少许白痰的咳嗽;剧烈咳嗽,还会出现尿失禁等,最后又联系到临床治疗方面的问题,结合中医理论阐述肾作为先天之本,其与相傅之官的肺之间,在生理脏象、病理症状及药理疗效方面关系密切,相互影响,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有机地整合“生理(脏象)一病理(病象〕一药理(应象广,达到“养生一卫生一治病”三位一体的整体稳态的临床思维。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多元一体化教学的成果
2.1多元一体化教学的教师队伍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接受全方位的锻炼,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是当前医学教育形成的共识,也是研究生基础医学教育努力的方向,需要我们继续实践、总结与完善。将基础医学课程的授课方式与临床知识、科研思维的创新内容进行一体化,强调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渗透;另外,不断完善以“问题为引导”的教学方法以及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实践与研究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加之富有亲和力的启发式教学,教学环节自然流畅,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的联系,促进了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为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多元一体化教学的课堂效果
为了进一步了解课程多元一体化教学的效果,笔者团队对其进行了教学评估:同学们反映主讲教师开展的一体化教学灵活多样,开拓思维并且有利于医学知识的掌握,认为课堂是互动式及启发式的,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不同程度地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主动思考及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访谈过程中同学们反映:一体化教学的创新意识比较强,能够开发思维,拓展思路,从整体上剖析各个系统疾病,能够形成一种清晰的思路;从另一个层面理解各学科间、各系统间的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形成一种由点到线,有线到面的教学形式,一体化教学思路新颖,很有启发性,引导研究生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并让同学们认识到整体性、辩证性思维的重要性。
2.3多元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成果
3年的教育实践中,不仅让同学们掌握了临床基础知识,并且在一体化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培养了同学们融汇贯通多门学科的思维,即整体化思维观,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思维。针对大部分的消化道疾病,笔者团队根据整体思维、把握疾病的内在联系,皆有反流的特征,探讨了同一复方治疗这些疾病的有效性,同理,在神经内科方面,西医虽然讲究出血性脑中风和缺血性脑中风治疗上的差异,我们却根据疾病的内在相关性,把握气滞血瘀的共同致病机制,探讨了相同的治病疗效,拓展了治疗上局限性,受到了国际同行专家的好评。在代谢性疾病和慢性肾功能失常发病机制或治疗上也看到了相似点。根据病理—生理—药理学的—体化实践,从生理学、病理学、临床医学角度,在肺—肾环路与肺—肾综合征中,探讨肺与肾的密切关系;内分泌专业研究生根据内分泌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糖尿病的一体化,看到了糖尿病患者及危症患者胰岛素治疗的系统风险;免疫专业研究生同学根据病理学一医学免疫学的一体化,提出很多疾病并存自身免疫和免疫缺陷两种病理机制,而这两种机制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治疗上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避虚邪贼风、恬淡虚无是维护机体免疫自稳的有效措施。同样地,其他的一体化思维包括药食同源,AIDS的中医整体观。
笔者在实践基础医学一体化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整体性、一体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课堂效率,最终使得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教学质量得到大幅的提高;最重要的是,同学们可以利用课程多元一体化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注重事物间的内在联系。由于思维来自对整体的认识,对医学基础理论和医学实践的不分割,这样的一体化教育让医学生不管在科研还是临床上都相得益彰,开启了未来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3多元一体化教学的意义
3.1多元一体化教学可提高医学生对生命的整体认知
基础医学的学习是日后科研及临床工作的基础,目前医学的分科越来越细,研究内容越来越专业化,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学科的深入;但停下来仔细想想,真的如此吗?研究透彻的局部或专科更助于解决人类疾病吗?首先,人体生命是各个系统组成的整体,系统之间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疾病的发生通过各个系统的相互作用紧密关联,没有哪种疾病仅是发生于单个系统的;各系统的结合,多学科的结合,是真实认识生命、疾病、健康的重要前提,万法归一,由“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正如生命(受精卵)的开始到个体的形成,正如我们一体化的课程,把握住一(整体,各学科的联系〉,也就能更好地把握、扩展、应用细节(各学科)了。我们要把握好基础课的桥梁作用,化繁为简(一〕,也正是古圣先贤大道至简的思想。
3.2多元一体化教学可提高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识
在临床学习的过程中就不能孤立地看待问题,否则就会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情况,犹如“生物一环境一人文”医学模式的构建,彼此不可分割,形成一体,去促进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等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匸,进而指导“社会一医生一患者”的一体化,为和谐的医患关系奠定一定的基础。然而,当代医患冲突很多时候是由于医生与患者的分割,医生认为:医生是医生,患者是患者,只关注患者的疾病,未将自己融入到患者中,其分裂造成两者矛盾越来越突出;对此,医生的自我保护也越来越明显,患者对医生的抱怨也越来越深,最后出现了“医生一患者”的分离。推而广之,如果将“医生一患者”看作一个整体,将这种一体化教学的意义融入到“医生一患者”一体化中来,这样的问题可能会得到一定的缓解,这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
4多元一体化教学发展的问题与展望
4.1多元一体化教学发展中的问题
学生对课程多元一体化教学模式比较认可,课堂总体效果较好,难点突出,期待学有所用的启发式教学,但是同学们互动程度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较差,不能有效地融入到课堂中去,需要主讲老师去引导,考虑到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部分问题,为后续的课堂内容提供了参考;让我们认识到:研究生课程更应侧重于方向性的指导和培养正确的科研思维及探索问题的综合能力,而具体的细节性学科知识可以让同学在课下自己去学习巩固,同时,课堂上交流与互动环节也是重要且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启发同学们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一体化教学交互多学科知识,对于科研思维的延伸、拓展有很大帮助,通过主讲教师的引导,可以从中窥见一斑,借鉴思维的模型,从而独立发展自己的科研思路。
4.2基础医学课程多元一体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改革成为中国改革主旋律,教学体制改革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医学教育做为两者的交集,其正确的发展承载着非常重要的任务。整体化的认知是其正确发展的路标。传统医学研究生的教育模式,以教材而言,即使是8年制的教材,比如《医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编者大部分为科学研究者和基金的获得者,其缺乏对临床的经验和积累,以此教材教育人,难免出现理论学习与临床的脱节;小部分为临床医生而非科研人员,因此很难避免出现临床与科研的脱节,既会科研又善于临床的编者少之又少,上课的教师也是如此,各讲各专,解剖(形态结构)、病理生理和医学免疫(功能)、药理学(治疗)基本分割,课堂枯燥无味,这样难免会造成理论与临床的分裂。在硕士研究生教学的考试上,与本科的教育方式(填鸭式)基本一致,侧重于知识点的背诵,缺乏继承和创新。这样一系列下来,不仅导致研究生在临床学习中没有良好的科研思维,在科研中也会不知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