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17 16:29:4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第1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国际贸易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市场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产生了大量的需求,同时也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目前,我国有130余所高校开设有国际贸易专业,培养了大量的国际贸易人才。但在众多招聘会上,一方面企业选聘不到适合自己需要的国际贸易人才,另一方面毕业生寻找不到合适的国际贸易岗位。此现象迫切需要我们重新审视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方向,探索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二、国际贸易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国际贸易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新的经济环境对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性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教学模式受到挑战和冲击。当前,过分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是我国高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的共性。从学校和专业建设的定位上看,目前我国本科院校普遍存在注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倾向。在课程设计上,表现为很多本科院校较多地设置了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等理论课程,对国际贸易单证制作、国际贸易函电、海关通关实务等实践性课程却相对涉及较少。

2.考核方式不能体现学习效果

现在绝大多数高校在考试方式方法上采用闭卷考试,只有很少一部分的考查科目采用开卷考试,并且考试时间都集中在期末。这样的考试方法,尽管从表面上看,有利于增强考试的规范化、严肃性,但弊端还是比较多的。闭卷考试大多数是侧重于考查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或运用。然而,每门课程这方面的内容都是很多的,学生很难全部背下来。因此,越是闭卷考试,对考试过程组织越是严密,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精神负担越重,也就越容易导致一些投机取巧的不良行为出现。在评分方式上,大多注重答案的规范化、标准化,不少高校要求教师出试卷时必须附交“标准答案”,缺乏求异性、创新性意识。这种考试与评分的最大弊端就是影响人才培养的素质与质量,尤其是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缺乏对学生外语运用能力的培养

目前,我国国际贸易专业在外语课程设置上仍不尽合理,过多地强调外语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对学生运用外语能力的培养。双语教学力度不够,有的仅仅流于形式。国际贸易课程实行正规的双语教学是提升学生业务素质的关键一环,因此,各高校要通过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开设双语课程。在此要求下,大部分高校开始探索开设部分专业课的双语教学课程。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很多学校开设的双语教学课程实际上就是专业英语课或者专业英语强化课,与双语教学的实际要求相差甚远。

4.教学实验室建设相对匮乏,专业实习往往流于形式

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到目前为止,很多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就根本没有配套的实验室。有的高校甚至连多媒体教学都未能实现,还是地地道道的“黑板+书本”式教学。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普遍面临实习难的问题。由于缺乏对口的实习单位,各个高校在实践内容、实践场所、实践时间、实践方式的安排和具体组织操作上都有较大困难。实习基本上是在走过场,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真正的培养和锻炼。

5.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在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中采取单一的灌输教育方式,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种非启发式教育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学生一味地接受教师传播的知识,缺乏思考,所以谈不上吸收,更谈不上创新。

三、国际贸易专业创新人才体系的构建

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的开拓型人才。从创新人才的要求来看,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是一种要求在知识继承与积累基础上,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塑造学生创新精神的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使经过塑造的学生能从固有的知识结构中,经过整合转化进而能自发或自觉地从事创新活动。

1.培养模式

目前,很多高校针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无论采取何种模式,高校要培养出国际贸易创新人才,就必须遵循创新教育理念,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格完整和个性独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精神和能力为重心。同时,国际贸易创新人才的培养不能与市场需求脱节,要以市场需求作为培养的原始驱动力。根据以上思路,结合国际贸易专业的特点,国际贸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是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的三维一体协调发展角度出发,融入创新培养元素,将国际贸易所需的知识、素质、能力与创新元素融合起来,进而达到培养国际贸易创新人才的目标。

2.课程体系

创新活动是建立在对知识的继承与积累基础之上的。这就要求国际贸易课程体系既包括广泛的营销外的知识,又要拥有深厚的国际贸易内的知识,即“宽口径、深层次”的知识结构。结合国际贸易专业特点,对应创新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国际贸易课程体系可以构建为一个“塔型”结构。该“塔型”课程体系由“三大模块、一个主题”构成,即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以及创新人才培养主题。

整个课程体系通过学科综合、学科交叉、专业深化等途径,建立“宽口径、深层次”的课程模块。每个大模块又由许多小模块支撑,同时每个大模块又贯穿了与创新相关的培训课程。在具体的课程模块设置中,融入创新教育。专门设置创新类选修课和创新学分,将创新教育贯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具体步骤是:在创新能力积累阶段,融入创新的观念、思维和方法内容;在创新能力提升阶段,融入经济管理学科领域内的创新内容;在创新能力实践阶段,结合实践环节,融入技能创新的内容。

3.教学方式

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体系中,教学方式是直接影响培养方案实施和培养质量好坏的最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改革传统呆板的教学方式,从唤醒、启发、诱导、挖掘学生丰富的创造潜能角度出发,采用开放性、灵活性的教学方式。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知识的积累作为基础,这两种要求恰恰与传统教学方式的“自我封闭”和“课时限制”构成了矛盾。要处理好这两个矛盾可以从课内、课外两个方面进行化解。

一是课内教学。根据国际贸易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形成若干科学、合理的课程模块。每门课程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及时更新教材及备课内容,重点处理理论与实践、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在有限的教学课时里,最大化、最有效地传授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并将创新能力的培养活动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二是课外教学。国际贸易创新人才的培养更应与课外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一方面,要“走出去”,鼓励学生定期或不定期参加各种创新竞赛,在竞赛中运用所学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创新性地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请进来”,邀请国内知名营销专家、企业国际贸易管理者到高校为学生介绍国际贸易最前沿动态和市场最新需求变化,明确国际贸易创新方向,同时借助校企合办实习基地,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国际贸易创新能力全真训练。

参考文献:

[1]黄德宽.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度保障[J].中国高等教育,2006,(20).

[2]徐恩芹,刘美凤等.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特征[J].人才开发,2005,(9).

第2篇

[关键词] 高校 网络安全人才 培养模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人们的社会生活对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网络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其所带来的网络安全隐患问题日益严重。而网络安全人才在解决安全隐患和威胁方面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网络安全人才是指受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教育或培训,懂得计算机技术或是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并且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专门人才。网络安全人才在维护网络安全、保障网络运行中起着基础和决定性的作用。但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却严重不足,人才供需矛盾突出。根据教育部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目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网络安全人才只有2100人左右,而国内对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的需要量高达10余万以上,每年全国能够培养的信息安全专业学历人才和各种安全认证人员大约不到5千人,供需缺口特别大。据统计,到2008年,全球网络安全行业的就业人数将由目前的130万上升到210万。目前,我国网络安全人员从人数和质量上都远不能满足市场的紧迫需求,加快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影响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速度和国家安全实现的关键性因素。

一、我国高校培养网络安全人才的现状

1.高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处于探索阶段。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是随着网络的快速普及而展开的。2000年,我国高校开始设置信息安全本科专业,标志着我国将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中。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目前,我国已有近50所高校开设了信息安全本科专业,部分高校已设立了信息安全方面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初步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的培养层次。

2.高校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尚未形成科学的模式。由于高校培养网络安全人才正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因此各个高校采取的方式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体现出不同的办学思路。例如有的学校把信息安全专业办在安全工程系,以安全为教学内容的重点;有的学校把信息安全专业办在计算机系,以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为重点;有的学校把信息安全专业办在数学系,以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为其侧重点;有的学校把信息安全专业办在通信系,以密码学作为教学的重点;还有的学校将信息安全专业设置在管理学系,以电子商务为其教学重点和方向。

不同的办学思路,一方面是各个高校依照其自身的学科优势和办学格局,对信息安全学科初期发展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尝试,符合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自身建设的规律;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在信息安全学科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还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科教育模式。

二、我国高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学科体系不成熟。我国部分高校已设置了信息安全专业,初步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培养层次。但是信息安全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涉及数学、通信、计算机、微电子、网络工程、密码学、法律等诸多学科,我国高校在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还无法准确把握各学科之间的比重关系,表现在各高校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比较盲目,随意性较大。目前的培养体系中,还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文凭轻素质的现象,培养的人才普遍是从理论到理论,动手实践能力不强,不能解决现实的网络安全问题。

2.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和相应的课程体系还不完善。现有培养模式中,信息安全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都是各个高校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的,缺乏系统的学科指导体系和规划。各高校都处于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况,直接导致了培养的人才水平参差不齐、知识结构不合理,不能胜任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的工作需要。

3.精通网络安全理论和技术的尖端人才以及专门从事网络安全研究的科研人员缺乏。网络从其产生到现在也不过短短的几十年,网络安全的问题更是最近几年才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我国进行网络安全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网络安全人才不足,且多是“半路出家”(即由网络管理人员通过有关网络安全知识的自学或短期培训后从事这项工作的),缺乏大量精通尖端网络安全技术的专门人才。网络安全人才分布不均、人才队伍不稳定。这种状况使我国目前对网络安全方面的研究远远落后于网络技术的发展。

4.网络安全教育的普及率较低,一些公民缺乏网络安全意识。由于网络安全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就导致普通公民对此问题持无所谓的态度,即使是经常接触网络的人也没有形成网络安全的观念和常识,安全隐患较多。

5.缺乏网络安全教育所必需的实验设备和条件。开设信息安全专业的部分高校缺乏基本的基础课程实验室,教学实验和模拟设备。许多高校无法开展课程体系中所要求的实验,学生的学习只能是从理论到理论,极大的削弱了教学效果。

6.偏重理论学习,对实践环节重视不够。信息安全学科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同时也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许多安全技术与手段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去认识、去体会。当前设有信息安全专业的高校,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很少。许多高校无法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更不用说提供处理网络安全问题的模拟实践。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想而知。

三、美国高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模式

美国高校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核心课程+课程模块”模式和“知识传授+科学创新+技术能力”模式。“核心课程+课程模块”模式是美国大学网络安全专业教学中采用的一种基本模式,它类似于我国高校中采用的“基础课+专业方向选修课”的模式。也就是说,学生在修完规定的专业基础课后,可以根据其爱好和特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某个方向进行研究。“知识传授+科学创新+技术能力”模式承担着基础知识教育、专业技能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任,对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美国不仅在本科阶段培养网络安全人才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在硕士和博士阶段更加注重对某一领域的深入研究。美国的研究生教育通过补充课程论文和考试或者通过课程论文和硕士论文项目使研究生们在信息安全学科的某一个特定领域深入下去。硕士论文通常是开发一种理论到某一个或者一些特定场合的应用;而博士阶段更注重理论分析,对理论进行扩展,改进或者提出新的理论。

美国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于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获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教育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和知识体系,可以满足企业等用人单位的不同需求。通过大学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学生不但可以很快熟悉并巩固书本知识,并且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研究发现新问题并予以解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笔者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根基,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基础之上的一个更高层次的目标和要求,因此,与“核心课程+课程模块”模式相比,依据“知识传授+科学创新+技术能力”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四、完善我国高校安全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我国应在借鉴美国高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模式优点的同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安全人才模式。笔者认为,可以采取“核心课程+课程模块+教学实践”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在核心课程设置中,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数学、通信、计算机、微电子、网络工程、密码学等基础知识;在课程模块设计中,让学生探讨研究其感兴趣的网络安全领域和内容;在教学实践环节,让学生总结出大量目前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并尝试着让其进行研究解决,以此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具体来说,高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网络安全人才,使其具备较合理的知识结构:

1.研究信息安全专业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知识体系。信息安全专业是一个交叉的新兴学科,需要许多学科的知识作为铺垫。高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目标应是造就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网络安全管理和技术人才。我国高校应通过统一制定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使学生具备计算机、数学、密码学等健全合理的知识结构。合理采用美国高校对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和模式,通过严格的培养使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的学生具备以下素质:宽厚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知识;娴熟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将信息系统及其安全领域的知识同某一应用领域业务相结合的能力;独立完成网络安全相关领域问题的能力。

2.开设法律课程,使网络安全人才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虽然我国还没有专门的网络安全法,但在一些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中都不同程度的涉及到了网络安全的内容。例如《刑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都是有关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作为网络安全人才必须了解上述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3.将网络安全理论教育和实践相结合。高校应该将“网络安全设备操作指南”、“网络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列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这是培养网络安全人才,保证各项安全策略、制度、规程和操作在日常工作中得到贯彻落实的重要环节。还可以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演练,如果条件成熟,甚至可以挑选一些真正的病毒加以分析、研究。这不仅是检查网络安全保障体系运作情况的重要手段,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4.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是一种持续教育,因此应加强和政府、公司的交流与合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共同培养高素质的网络安全人才。美国高校的网络安全教育特别重视合作与交流,例如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其COAST(Computer Operations Audit and Security Technology)项目是该校计算机科学系从事计算机安全研究的多项目、多投资的实验室,它促使政府机构、大公司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紧密合作。如今COAST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专职的、学术的计算机安全研究群体之一,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我国高校应借鉴其有益的经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对信息安全方面的研究给予经费支持和倾斜,改变教学条件,更新试验设备和仪器。同时,加强国内与国际的交流,搭建学校与企业的互动平台,和一些具有综合实力的大企业、公司合作,让学生进行有机的、双向的实践活动。

《国家信息安全报告》中指出:“从事信息技术的人才匮乏是当今世界的一大紧急警报。就信息安全的人才而言,其匮乏的程度更比一般的IT技术有过之而无不及。”《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更是为我国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宏伟目标:“建设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快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增强国民信息安全意识。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和信息能力。培养信息化人才。构建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在职培训为重点,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结合,公益培训与商业培训相互补充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我国高校应按照《发展战略》的指引和要求,积极探索和建立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模式,为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平台,构建更加坚固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只有如此,才能营造出和谐、安全的网络空间。

参考文献:

[1]郑志彬吴昊辛阳: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道路[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6(3)

[2]刘宝旭:浅谈信息安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6(3)

[3]王海晖谭云松伍庆华黄文芝:高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6(3)

第3篇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决定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和国际竞争力的高低。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创新人才培养成为高校在新时期存在的理由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各地高校都在积极探索人才创新工作,也都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现根据高校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几方面的相关对策及措施。

一、树立人才引领理念,改变人才组织形式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和人才创新的策源地,必须牢固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和带动学校事业发展。要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将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和要求贯穿于学校事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以创新人才引领高校创新发展,以人才集聚引领高校学科建设集聚,以人才结构调整引领创新人才培养渠道调整。要着力引进拔尖创新人才,以这些优秀人才来引领高校全面跨越发展。世界一流的高校“人员来自五湖四海、学派出于三教九流”,世界各地优秀人才的不同学术思想的碰撞,能促使新的知识和成果不断产生。我国高校人才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吸引世界范围内的优秀人才,也要着力培养本土尖端人才;既要有尖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也要有青年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既要重视科研人才的培养,也要重视管理人才的培养,从而造就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理念的基础型人才队伍。高校要健全人才管理的组织体系,优化高校内各种资源的配置途?剑?并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实现组织构成要素和组织结构的柔性化,保证人才的激励机制、行为、目标的一致性。

二、建立创新人才机制,完善人才管理模式

高校实施人才创新,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是要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要根据国内外人才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招生专业和教育内容,引导高校科学合理定位,办出水平和特色。要加强统筹规划,优化结构与布局。建立高层次及短缺人才定向培养制度,鼓励和引导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定向培养硕士生、博士生,推进产、学、研的有效结合。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把教学作为中心工作,加大教学投入,改善教学条件特别是实验实习条件,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积极推进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凝聚创新团队的组织模式,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和杰出人才培养。二是要建立合理而规范的薪酬体系。以往,学校由于过度强调竞争性的经费投入和配置机制,以及实施将个人薪酬中的绩效与承担的课题经费挂钩的激励机制,所以在无形中助长了一些科研人员致力于争取项目课题经费,而课题到位后又穷于应付课题检查、考核和评估的不良现象。高校必须在薪酬体系设计方面大胆探索和改革,建立符合不同类型科研活动特点、体现科研人员劳动价值、合理和规范的薪酬体系,使科研人员有合理而稳定的收入,使他们专心致志地从事科研工作。

三、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构建人才发展环境

创建激发创新活力的科研文化氛围,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高校自身特色的创新文化,有利于营造和谐健康的学术生态环境。首先,要与人才培养相配套与衔接。当代科学的内在发展趋势是学科间不断交叉、集成和相互融合,这种趋势不断产生一些新的学科和领域,这些新的学科和领域正是创新的前沿阵地。因此,高校在实施人才创新时,要紧密联系学校的学科特色、研究方向。其次,要与创业相结合,建立创业平台。要在高校内树立创新伟大、创业崇高、创优光荣的理念,保护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激情。再次,要深化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高校实施人才创新,需紧密联系产、学、研各组织和社会各种力量。学校应与企业共建创新平台,引导企业到学校建研发中心,学校也要走出去到企业地方建研发机构。

第4篇

一、煤炭企业人才培养使用中的现实问题

煤炭企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人才开发方面与其他行业相比相对滞后。一是人才培养起步较晚。目前我国煤炭企业人才占职工总数的比例还比较低、高层次科技人才严重短缺。二是人才待遇偏低。不少煤炭企业只重视待遇向中层管理干部以上的人员倾斜,忽视了专业人才的待遇。同时,煤炭企业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另外,煤炭企业一般地处偏僻、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信息闭塞,生活、出行等均不方便。上述种种原因在煤炭企业中具有共性,这也是目前煤炭企业在人才招聘方面缺乏竞争力及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在宏观经济转型升级、煤炭企业效益下滑的大趋势下,人才的流失将会成为煤炭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成为煤炭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

二、煤炭企业需要树立的人才队伍管理理念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才的开发管理是企业经营的关键环节。煤炭企业只有从自身实际出发,更新观念、创新机制,拓宽人才引进新渠道,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及为其搭建新的平台,才能为企业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由于国有煤炭企业的行业特点,当前企业人才现状是人员多、素质相对低,人才相对匮乏。所以,煤炭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各类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鼓励各类人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的活力都能发挥,充分调动各类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树立人人成才的理念

由于国有煤炭企业的行业特点,员工受到的教育层次不同。形成的知识结构也不同,员工特色有别、特长各异,潜能也存在差异。为此,煤炭企业必须树立只要努力、人人都能成才的理念,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培养、使用员工,营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氛围,让各类人才不断涌现。

3、树立绩效评价的理念

在煤炭企业中,只有那些勤于动脑钻研,善于思考总结,勇于实践创新的人,才能成为工作的行家里手和企业的有用之才,所以,煤炭企业必须建立员工业绩评价机制,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这也是发现和识别各类人才的重要途径。

4、树立量体裁衣的理念

人无完人,国有煤炭企业用好人才的关键在于量体裁衣,知人善用。为此,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管理者必须学会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通过各种途径全面掌握员工的综合情况,只有这样才能知人善任,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特长,使其产生最大的人才效益。同时,要长中见短,及时发现人才的不足之处,让其克服缺点,健康成长。

三、构建煤炭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策略

人才是推进企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在健全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只有正确的使用、吸引和开发人才,科学的评价、鉴别人才,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健全人才选用机制

要深化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和市场竞争需要的选人用人机制,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不断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实行竞争上岗制度,加强人才供求信息网络枢纽和后备人才数据库建设,实现企业内外部人才信息的有序链接,真正把优秀人才选拔到合适的岗位上来。

2、健全人才引进机制

俗语说:“栽好梧桐树,引来凤凰栖”。有效结合企业发展需要,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的思路,营造吸引人才的良好工作环境和发展前景,确保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加大校企合作,为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措施,并通过定向培养的方式扩大毕业生来源;依据企业阶段性的工作需求,通过项目引人、技术入股、兼职借用、产业合作、管理咨询等多种灵活的用人方式,实施柔性引智措施,大力推进人才引进工作。

3、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突出重点,做到“优秀人才优先培训,急需人才加快培训,关键人才重点培训,骨干人才提前培训”。建立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组织调训与企业自主培训相结合、脱产培训与业余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搞好对新招聘入企的大学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传帮带工作,有效发挥“导师带徒”在推进企业人才工程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选拔高技能人才和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鼓励职工通过参加在职学习和培训来提高自身学历。加强对企业关键岗位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开发。

4、健全人才评价机制

要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就必须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进行选拔人才。健全各类人才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机制的考核标准和测评方法。对企业中高层领导干部,实行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评;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重点考核其经营决策、经营业绩、市场应变能力、诚信守法表现;对企业科技人才,重点考核其科技攻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和实效;对高技能人才,重点考核其掌握运用新技术和新工艺的能力、解决技术难题以及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和“导师带徒”的效果等。

5、健全人才激励约束机制

第5篇

摘要:“通识教育”这一概念已经得到社会普遍认同,但我国的大学通识教育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模式仍处在积极探索过程中。地方师范院校开展通识教育是教师教育内在规律的反映,是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目前,如何在地方师范院校有效开展通识教育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通识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169-02

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帕卡德(A.S.Packard)于19世纪初期提出,我国于1995年开始在北京大学等52所高校试点的“文化素质教育”,被称为“中国版”的通识教育。现在“通识教育”这一概念已经得到社会普遍认同,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具体实践中,通识教育还远没有成为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模式,我国高校普遍形成通识教育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模式仍然任重道远。

地方师范院校是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教育单位,一般由省(市)政府投资和管理,主要职能是为区域基础教育培养师资,大部分毕业生将走上基层中小学教学工作岗位,肩负着教书育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使命。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有着天然联系,这就要求地方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更要注重道德、情感和人性教育,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健全人格的教育者,能够承担起培养塑造他人健全人格的重任。最近,教育部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达成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地方师范院校要主动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要求,树立通识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有校本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

第一,树立“全人教育”的通识教育理念。教育的本义是使受教育者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发展,而不是把外在的知识填鸭式灌输进一个人的大脑。通识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发展人的精神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使受教育者成为视野开阔、人格健全、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全人教育”理念是通识教育的灵魂,它是对现行高等教育中的知识割裂、视野局限、急功近利等狭窄专业教育思想的纠正,是教育本义的体现和大学教育本然价值的回归。

自1995年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二十年来,通识教育虽然在我国内地高校得到普遍推行,但是也总是遭遇种种挑战。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和职业教育的加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把接受高等教育仅仅看作是为个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准备,而通识教育变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导致通识教育在思想观念上普遍得到认同,但是一到具体实施环节,就会受到各方种种质疑,甚至遭到抵制和排斥。地方师范院校如何摆脱通识教育面临的矛盾和困境?首先,要将“全人教育”的通识教育理念融入到学校办学理念之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高校只有将“全人教育”的通识教育理念融入到学校办学理念之中,才能真正把握通识教育的真谛,自觉践行通识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其次,要将“全人教育”的通识教育理念融入到课程建设之中。通识教育课程是践行通识教育理念和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关键一环,建设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不是单纯地增减课程课时的问题,要将通识教育的总体目标任务分解到各门课程,根据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确定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并按照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实施教学计划。再次,将“全人教育”的通识教育理念融入到教育者内心之中。教师是实施通识教育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作用,通识教育理念才能付诸实践。现在,通识教育理念还没有被师生普遍接受,这其中有管理体制、组织制度等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教育者自身。譬如,通识课教师不能满足学生需要激发学习兴趣的空洞说教,专业课教师认为通识教育是与专业没有关系的公共课或选修课的事情,管理者也认为通识教育是完全独立于专业教育之外的事情,种种现象表明:我们的教育者自身还没有真正接受或很好地践行通识教育理念。

第二,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全人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理念必须转化为一种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并依靠一套完善的制度和专门组织机构来保障运行,理念才能变为现实。地方师范院校需要改变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平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关系,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全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是确立通识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地方师范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有明确的通识教育目标,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基础教育事业有着执着情感和献身精神,视野开阔,人格健全”等内容写入人才培养目标。二是制定通识教育人才培养规格。按照基础教育教师职业的核心能力要求、岗位知识要求、岗位技能要求和职业综合素质要求对人才培养规格进行界定,要求学生在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较全面的专业素养和扎实的专业基本功的基础上,具备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能力。三是落实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计划。地方师范院校通识教育教学计划主要由通识教育平成,分为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和教师教育选修课。“通识教育必修课”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语文、体育等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主要包括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艺体及其他类等课程。“教师教育选修课”主要包括教师语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班级管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等课程。

第三,改革“课程目标异化”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通识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实现通识教育理念和目标的关键。在教师教育的实践中,人们一直都存在一种错误观念,认为通识教育是扩充知识面的教育,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打基础,甚至直接把通识教育理解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工具技能课(如英语、计算机、大学语文等课程)的简单相加,导致通识教育课程与教育目标出现异化。如何改变“课程目标异化”的教学模式?首先要突出“师范性”特点,整体设计通识教育目标。在培养“优秀教师”的总目标之下,将通识教育平台分解为通识教育必修、通识教育选修和教师教育选修三个模块,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认知素养和教师素养。公民素养课程主要包括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方面的教育或训练;认知素养课程主要包括语言(含英语)、计算机、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艺体等方而的教育和训练;教师素养课程主要包括教师语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班级管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等方面的教育或训练。其次,围绕通识教育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将通识教育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统分结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教师教育人才成长的基础。再次,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吸引力,改善教学效果。

第四,建立“全面统筹和独立运行”的管理模式。通识教育能不能得到重视和发展?通识教育理念能不能成为共识?通识教育模式能不能付诸实践?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重构通识教育的管理体制。目前,部门分割、多头管理的体制严重制约着通识教育的实施效果,建立“全面统筹和独立运行”的管理机构显得尤为必要:这有利于从思想上重视通识教育,摒弃将通识课程的管理置于学科专业课程管理之下的管理理念,以一种平等的心态和地位看待通识教育;有利于从宏观上协调通识教育工作,改变以往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多头管理的体制;有利于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师资建设、教材建设、课堂建设、教学管理、科研教研等工作的全面落实。

总之,面向未来的通识教育必须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与时俱进,在教育模式上不断创新。地方师范院校如何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选择有效的通识教育对策,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庞海芍,郇秀红.中国高校通识教育:回顾与展望[J].高校教育管理,2016,(1).

[2]熊庆年.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N].中国教育报,2014-09-15.

[3]王洪才,解德渤.中国通识教育20年:进展、困境与出路[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

收稿日期:2016-11-18

第6篇

[关键词]:台湾 大学教育 人才培养

一、遵循以人为本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四大职能之一,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又很大。大陆高校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大学对人才的培养过分注重学生的共同特点,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这样就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大陆高校应该转变这种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借鉴台湾大学教育成功经验,真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一切为了学生,让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经常鼓励学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关注和思考人们生存的环境如何、该怎么样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怎样把握自己的命运等等有关学生自身将来要面临的问题,充分的开发学生对事物、事件进行独立思考的潜力,充分的尊重学生对知识进行怀疑与批判、探索与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力。大学应该用现代的意识去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把学生头脑作为开发的对象而不是灌输的对象,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大学还应该不断鼓励我们大学生敢于面对现实,敢于思考、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创业精神。

二、坚持德育为先

培养人才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个人的道德素养是促使其全面发展的灵魂,所以,必须加强道德素质的培养。在这方面台湾高校普遍做的比较好,高度重视大学生德育的培养,例如,静宜大学以“进德修业”为校训,致力于全人教育,以“培育具有国际观、专业就业能力及利他思维之社会公民”为教育目标,以兹培育出能践行美德、追求知识真理与专业学识,提升个人价值并能增进社会福祉的好公民。

大陆高校应该转变育人的理念,纠正只重视智力培养而轻视德育的片面的办学理念,保证大学生在有智商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真正意义上防止大学生有智商没智慧,有知识没文化,有文化没修养,有欲望没理想,有目标没信仰的现象。大学应该把素质教育真正的融入到大学生教育工作中去,让大学生充分的与社会道德生活中所遇到的新情况接触,使大学生了解社会发生的最新消息,尽早尽快的使大学生的社会伦理道德融入到德育中去。切实落实好“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

三、确立注重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社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素质是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培养大批的创新人才是民族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由于受封建社会残余思想的影响,计划经济模式思维的影响,受学校行政化管理体制的影响以及教师唯我独尊的教学的影响,大陆高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往往把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个性,不同的爱好的学生,采用同样一种单一的、大批量的培养模式来培养人才。在教育教学中潜意识的反对大学生自由表达思想的做法,不能很好的为学生提供创新环境和创新平台,严重的束缚了大学生的思想,束缚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我们应借鉴台湾的大学教育成功经验,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创新精神、创新素质,给大学提供创新的环境和创新的平台。例如,静宜大学就透过课程与校园生活,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肯定自我的价值,激发自我的潜能,体认每一个生命对全人类社会都有其特有之意义与使命,成为肩负社会责任的知识分子,引导高等教育走向德术兼备的优质发展。

四、实施有效方式

(一)“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方式

大学要想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人才,教师就必须转变以前传统的教育方式。传统教育方式认为大学生的学历越高,知识就越多,能力就越强,使得教师们在教学内容上只重视传授书本知识,而忽视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在教学方式上采用灌输式的教育学生,而忽视了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束缚了大学生自由发展。因此,我们要借鉴台湾的大学教育中采取的“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方式,教师由“主角”转成“配角”,学生由“配角”变成“主角”,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给予提示,引导学生去思考,让大学生开动脑筋,主动学习,培养大学生掌握如何增加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知识中学会学习。

(二)“差别性”管理育人方式

台湾的大学在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方式基础上,还辅助以“差别性”的管理方式去培养人才。作为高校的管理者,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方法,采取重点对象重点管理,一般对象一般管理,满足不同需求。大陆高校应该根据自身不同性质的大学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去培养人才,从而为经济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比如针对普通高校而言,应该采取“重知识”的同时“重能力”“重德育”的培养;对职业技术院校而言,应该采取“知识够用”的同时“重技能”“重德育”培养管理方式。

(三)“全面性”服务育人方式

第7篇

一、建立人才工作体系,强化人才精准支撑。

医学要发展,人才是保障。委党组充分认识到人才资源是事关健康台州发展、铸造台州医学高峰的重要战略资源,只有切实加强人才工作,形成人才工作合力,才能推动我市卫生事业的突破发展。一是为确保人才工作的正确领导,我委成立了由担任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升人才工作者业务能力,如参加苏州*****、;二是按照市委安排,我委制定了《2020年人才工作思路》,对我委人才工作目标进行了分解、全面落实责任,不定期召开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座谈会,研究人才工作,听取人才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人才培养,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人才工作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二、拓宽人才发现渠道,壮大人才队伍规模。

一是强化人才工作宣传,积极营造人才强市、尊医重医的良好氛围,通过高校招聘、依托市人才办、媒体等宣传等手段广泛推介我市良好的区位优势与发展环境,增强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今年来通过多种途径,委属事业单位已吸引本科******硕士******、博士******,为我市卫生事业建设打下人才资源基础。三是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开展柔性引才工作,以交流合作、技术攻关、等多种形式开展合作,2020年柔性引进******名,引进省级以上知名专家工作站******。

三、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质量。

1. 鼓励人才进入重大人才培养工程。今年推荐****参加**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推荐、推荐***参加**省拔尖人才,1人入围**市500精英

2. 加强本土人才、硕博培养。今年共培养*****名硕士,

3. 强化高层次高层次人才进修

4. 建立优秀青年人才结对培养。已启动台州

第8篇

    一、关注前沿,强调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培养

    作为一名大学教育者,张昆教授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健全人格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为合格传媒工作者的首要条件。所谓人格,是个体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它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包括许多方面,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在社会共同体中,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不仅关系到个体融入社会的程度、与团队的合作,而且直接影响他对世界的认知及其行为方式。基于此,张昆教授提出,一个适应时展需要的传媒人的健全人格,主要包含以下几点:主动而非被动的工作态度,积极进取,发挥自己的潜能;独立而非依附的处世准则,理想观察,独立思考,公正评价;中和而非偏执的情绪控制能力,促成团队各安其位,各展所长,和谐共生;果断而非犹疑的准确选择,及时应对各种重大变化。同时还应当做到敬畏生命,以人为本;平等相处,推己及人;崇尚真理,服膺真理。在此基础上还要拓展视野,辩证思维,熟练掌握并熟练运用融合媒体各种通用的传播技术手段,提高个人品质与传媒专业品质,从而凸显传媒从业者基本素质的不可替代性。《新闻教育改革论》一书对以上内容作出了详尽的科学阐释。张昆教授认为,目前社会上的急功近利对新闻传播教育最突出的影响,就是过于重视技能和实践环节,忽略了完整知识系统的建构;过于强调政治原则,忽略了人文精神的涵养。反映在媒体报道上,就是普通人的位置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媒体从业者心目中对人的权益、价值、尊严乃至人类命运缺乏必要的关注。所以,中国新闻教育的当务之急,不仅仅是课程体系的调整、实验设备的改善和实践环节的强化,而是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与人文精神。张昆教授敏锐的思辨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新闻传播教育问题的深刻洞见,从他翔实的论述中可见一斑。针对以上问题,张昆教授指出,人文精神是人类一种普遍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成就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即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一切为了人,尊重人的价值,维护人的权益,敬畏人类生命。这种精神应该熔铸在新闻传播院系的各个教学环节、各门具体课程之中,从而最终流进学生的血液,进驻学生的心灵深处。显而易见,从教育的角度而言,这种人文精神的教育滋养应涵盖所有专业的所有学生。关注教育发展前沿,针对网络发展带给新闻传播教育新的机遇和空间,张昆教授也提出了自己新的思考。他认为,网络崛起所促成的新闻传播事业大发展,扩大了社会对于从事新闻传播事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在专业人才的质和量方面的要求均有很大提高。这意味着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存在着极大的增长潜力,也意味着新闻传播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时代新闻传播教育不仅会比以前具有更大的内在动力,而且还会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新闻传播教育前景光明。对此,新闻教育界应当有足够的认识,以免错失发展的良机;要根据时展的新需求,推进新闻教育改革,为社会培养高规格的网络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结合当前的教育现实,张昆教授的真知灼见正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二、倡导改革,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科发展

    基本的教育思想需要教师明确,具体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确定,科学的学习方法需要教师指教。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行学习研究。所以说,教育之本在于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的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学生的水平,教师的品质决定了学生的规格。教师在教学及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低估的引领作用。正是基于这一点,张昆教授认为,当前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根本问题还是在于师资。师资结构的不完善和不合理,导致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相对封闭。目前我国新闻传播院系专业师资结构的弊病,已经深刻影响到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优良师资匮乏,成为制约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瓶颈。长期以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锐意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的“应用为主,交叉见长”,发展到90年代的“走新闻传播科技与新闻传播文化相结合的道路,实行人文学科、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技术科学的大跨度交叉”,办学特色鲜明,在新闻传播教育界独树一帜。作为院长,张昆教授近年来更是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这一大平台着手,遵循传媒规律,致力于建设一流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推进配套改革,完善管理机制,建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完善的课程体系。无论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还是学科建设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新闻教育改革论》一书中,张昆教授对学院的改革思路、发展历程及办学经验等进行了具体阐述,这些经验对于现阶段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无疑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总之,《新闻教育改革论》一书,探讨当代中国新闻教育的缺失,解析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困境,阐释传媒教育的重大转型与十大关系,应对媒介转型对新闻教育的挑战。从人才培养到学科建设,从本科生教育到研究生教育,既有严谨的理论研究,又有具体的改革思路,是对中国新闻传播教育问题的系统研究,值得新闻传播教育者认真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