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药品监管能力建设

药品监管能力建设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17 16:29:4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药品监管能力建设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药品监管能力建设

第1篇

关键词:食品药品安全 安全检测 问题

新形势下,食品药品检验已经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检测工作,而是社会安全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安全和生活质量,因此,加强对相关机构检测能力的建设,实现严格检测和标准检测十分重要。

一、我国食品药品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围绕食品药品的一大问题就是安全问题,打假治劣、防控质量安全仍十分重要。这就需要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加强自身管理,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科学的检测方法来保证食品、药品的安全。目前来说,我国食品、药品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近年来食品、药品生产、制造工业迅速发展,然而相应的检测标准和检测手段却无法跟上行业发展;另外,检测机构人才的缺失也使得检测机构对食品药品的检测显得有心无力,造成食品药品安全。(2)检测技术的落后。近年来,国家已经加大了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检测条件也有所改善,但是实际上在监管过程中,高端仪器配备不足,很多检测手段和检测指标缺乏更加专业、精准的仪器设备,使得食品药品安全的检验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二、如何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检测能力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对于食品药品检验的范围已经越来越广泛,然而传统的实验设备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检验工作,甚至对于相对严谨、精确的检验无法完成。所以,应当加强检测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引进新的高端仪器设备,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检测手段进行更加精确、完善的检验,从而使得检验结果更加准确,检测信息更加完善。同时也要对常规的设备进行检验更新、维护,保证检测设备的正常工作,满足检测需要。

2.制定完善检测标准

检测标准的制定既要在旧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完善、补充,同时又要吸收国外检测标准中的优点和可取之处,补充我国检测标准,甚至进行标准的重新制定。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不断提高检测标准,同时也会提高检测环节的严密性,完善整个检测手段。在相关食品药品检验机构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应尽最大限度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检测的科学性,从而使得行业检测标准更加准确、客观、公正。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着食品药品的检验水平。因此,我国食品药品检测机构应加大对于人才素质的提高。既要加强在职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素质提高,进行有目的的技术培训和技术完善;又要加强人员晋升的考核标准,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坚持“庸者下,平者让,能者上”,优化管理层结构和人员配置。同时,也要选派优秀工作人员去国外专业机构进行技能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以跟上国际检验步伐,与国际检验标准接轨,使得我国检测手段和检测方式跟上国际标准。另外,各个层次的检验机构和兄弟单位之间也要加强交流和沟通,使得检测人员和机构通过交流不断进行思想和方法的交换,提高检测能力。

4.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加强科研创新和能力建设是实现食品药品检验的有力保证。要加强科研能力创新和建设不能脱离药品检验这个根基,同时又应该进一步扩大这个根基,通过不断完善科研能力,来提高检测标准和手段,从而真正提高整个检验行业水平。近几年来,假药、劣质食品等通过添加化学制剂、添加剂等以低廉的品质冒充高品质药品食品,并且还利用相关政策漏洞和检测标准漏洞来通过检测,流入市场,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国家相关检测机构既要制定完善的食品药品检测标准,同时还要加大科研力度,科研力度的创新并不只是进行人员的提高,同时还要进行检测手段的创新,从而更加准确的判断伪劣制品,提高检验能力。

5.加强应急体系建设

近年来,有害食品、假药等造成的不良反应使得药监部门和药检部门受到很大质疑,因此,需要制定一套应急体系来进行合理防控和治理。这种应急检验能力并不是一时而成,而是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一种能力和作风。药检部门要建立的应急体系应该包括快速反应联动机制,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在出现问题时能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进行挽救,从而将损失降低到最小,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结语

食品药品安全已经成为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保证食品药品安全关系到人身健康,同时也关系到人类生活质量。然而,我国食品药品安全检测却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食品药品安全,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加强食品药品监管,食品监管和安全建设两方面共同努力,双管齐下,切实保证我国食品药品安全,为国家的发展把好“健康”门。

参考文献:

[1]高文学,冯文. 加强检测能力建设 实现食品药品检验新跨越[J]. 中国药事,2012(12)

[2]韩子民. 谈加强检测能力建设实现食品药品检验新跨越[J]. 科技创业家,2013(19)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加强食品药品监管设施和网络建设,完善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大力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创新监管机制,规范监管行为,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

二、工作目标

经过五年的努力工作,全市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和机制逐步完善,监管队伍素质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技术装备进一步改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建设和检测技术水平显著提高;食品药品生产经营秩序明显好转,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大幅减少。

——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全市食品安全信息监测覆盖面达到90%;市区和城镇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的鲜活农产品的抽检质量安全合格率达到95%;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处理率达到100%;食品召回覆盖面达到85%;食品生产企业专项检查覆盖面达到95%。

——药品安全监管水平明显提高。全市农村药品监督网覆盖率达到100%,农村药品供应网覆盖率保持在80%以上;市药品检验所对国家药品标准的独立全项检验能力达到95%。药品监督抽验覆盖面达到90%,药品、医疗器械举报投诉处理率达100%。药品不良反应监测(ADR)报告达到200份/百万人口;市、县(区)两级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网络覆盖率达到100%;重大药害事件处理率达到100%。

三、主要任务

(一)食品安全方面

1、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加强对重点地区“菜篮子”基地环境监测监控,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网点。规范食品质量市场准入制度,逐步推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可追溯制度,完善市场例行监测制度,在县城区以上城市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建立鲜活农产品质量监测监控点。防控食物中毒事件和食源性疾病发生,完善我市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加快无公害食品(农产品)、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完善对经营者主动退市的管理机制,对肉制品、乳制品、饮料、粮食加工品及食用植物油等高风险食品开展食品召回工作。

2、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水平。整合现有检测资源,加强市、县(区)产品质量检验机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建设,形成覆盖全市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与保障网络。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为县级配备快速检测车,为乡镇配备快速检测箱。推广餐饮业常见危害因素的检测技术,完善餐饮业10种常见化学性和生物污染因素的快速检测技术。逐步实施全市性的“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统一抽验,提高全市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和食品的市场竞争力。

3、构建食品安全信息体系。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基础设施,形成省、市、县三级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建立高性能、易管理、安全性强的食品安全动态信息数据库。以食品安全信息网络为基础,建立食品安全信息中心,对食品安全信息进行分类、筛选、综合分析和监测;对食品安全状况做出评价和预警,定期编写、全市或某一行业的食品安全状况报告。完善我市食品安全信息管理有关制度,加快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制度,保证信息的准确性、规范性和统一性。

4、加强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关配套制度,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反应机制,建立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信息传递快速通畅、处置措施有力有效的食品安全快速反应联动机制。建立应急指挥决策体系、应急监测、报告和预警体系、应急检测技术支撑系统、应急队伍和物质保障体系,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和指挥。加强应急现场处置能力建设,培训应急处置专业人员,提升政府应急处置能力。健全食品安全事故查处机制,加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督查督办力度,建立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回访督查制度和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5、建立食品安全评估评价体系。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价制度和体系,研究食品可能发生的危害后果及其严重性,以及危害发生的概率,并据此划分食品的风险等级,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把食品安全评估评价工作与风险预警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建立起科学的食品安全评价体系,为政府制订食品安全监管控制措施提供技术支持。

6、加强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食品安全诚信档案,推行食品安全诚信分类监管。建立食品企业红黑榜制度。继续做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总结经验,及时推广,力争信用体系建设取得实效。开展诚信教育,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食品行业安全自律制度建设,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强化食品卫生许可和监督管理。

7、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行为,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完善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对食品企业的日常监管,探索农村小型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的有效监管模式,有效遏制使用非食品原料、滥用食品添加剂和无证照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市场监管力度,加大市场巡查力度,严格落实食品经营索证索票、购销台帐等制度,强化食品安全责任。重点打击制售掺杂使假,以次充好、商标侵权、不合格食品等违法行为,严查有毒有害食品,严把食品市场准入关。

8、全面提升农村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推动食品安全示范县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现代流通网和社会监督网,建立农村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完善对小作坊、小食杂店、小餐馆和“农家乐”的监管机制。建立农村家庭宴席卫生指导制度。完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实施农村食品质量准入、交易和退市的全过程监管。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和农村传统集会、庙会及商品展销交易等场所的食品安全监管,防止和及时处置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全面完成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目标任务,总结推广经验,发挥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以食品安全示范县建设推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9、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相关认证工作。完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饲料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大力推进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制度,积极开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认证工作。推动农业投入品生产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生产过程开展管理体系认证。进一步规范认证后企业的自律行为,保证认证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信誉。

10、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开展“食品安全进农村”、“食品安全进社区”、“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开展“绿色消费”理念和食品安全知识普及教育。每年5月份集中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普及食品安全基础知识,增强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和参与监督能力。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培训体系,对政府管理人员、执法者、企业管理与工作人员、新闻工作者、消费者进行多形式、多途径的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

(二)药品安全方面

11、提升药品生产质量监管水平。提高《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实施水平,强化药品GMP跟踪检查,切实提高监督检查的实效性、针对性;强化药品生产的动态监管,全面实施药品生产企业驻厂监督员制度、质量授权人制度,强化药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督管理;建立企业诚信档案,促进企业自律;通过建立药品安全动态监管系统,实现药监部门对药品生产的实时监控,实现对全市特殊药品生产、经营单位特殊药品数量及流向的实时监控。加强中药源头监管,推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保证中药材质量。

12、加强药品流通市场监管。进一步贯彻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配合医药体制改革,推动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加大对企业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转换评价的指导力度。严格药品说明书、标签的审核工作,进一步加强对药品说明书和标签、包装管理。健全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规范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监测制度。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建设,提高市、县两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能力。重点实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表的标准化,加大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监督管理力度,提高我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质量。完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管理办法及跟踪检查制度,强化GSP跟踪检查的针对性,实施《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促进现代物流发展。建立和完善药物滥用监测网络及特殊药品监管网络,对特殊药品实现每一针、每一片流向的监管。建立品、流弊和滥用突发事件的监测报告和预警制度,完善品、依赖性和药物滥用潜力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

13、加强药品检验体系建设。加强药品检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实验大楼建设。提升药品检验能力,完成计量认证复查和部分食品检验的扩项工作,使我市药品检验设施与能力达到全省先进水平。进一步推广快检技术,充分发挥药品快检车的作用。

14、规范医疗器械安全监管。实施医疗器械质量体系管理规范,逐步对第二、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施医疗器械质量体系管理规范进行检查,促进生产企业达到规范要求。建立市、县(区)两级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网络。根据《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和《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报告体系,强化企业的报告责任和义务。搭建上市后医疗器械风险效益评价的技术平台,建立预警、召回等制度。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在用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提高在用医疗器械监管效率。

15、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械行为。重点查处涉及面广、影响大、公众反应强烈的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大案要案,提高监管工作效能。开展药品医疗器械产、供、用单位的专项整治和监督抽验,加强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监管和对药品、医疗器械包装、标签、说明书的专项检查,继续开展对非药品冒充药品的检查和药品广告品种专项整治。积极发挥“药品快检车”的作用,建立起以“掌握信息、快速筛查、靶向抽验、目标检验”为目的的药品抽验模式,不断提高稽查工作效率,稳步提升药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抽验合格率。

16、继续整治药品、医疗器械广告。食品药品监管、工商、广电、新闻出版和宣传部门要密切配合,建立综合治理机制,重点整治未经审批擅自的品种、擅自篡改批准内容的品种和使用过期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品种。针对性地开展广告品种抽验,重点查处在大众媒体上的处方药、非药品宣传药品疗效的广告。

17、推进药品和医疗器械诚信体系建设。全面开展药品安全信用管理,积极推进企业诚信建设,在建立健全药品批发企业信用档案资料的基础上,全面启动药品零售企业信用档案资料的建立,认真贯彻实施好《市药品经营企业诚信建设安全信用分类管理实施意见》,开展药品经营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活动。

18、深入推进农村药品监管网和供应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药品配送网络和零售供应网点,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合法药品经营企业集中配送进乡入村,鼓励批发企业向农村配送药品,鼓励连锁企业向农村延伸网点,建立符合要求的农村药店。强化农村药品协管员、信息员队伍建设,加强农村药品监管,向农民普及基本用药常识,建立起“运行良好、监管有效”的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和供应网络,从源头、流通和使用等环节的监管来保障农村用药安全,实现农村药品监督网覆盖率达到100%,供应网覆盖率达到80%。

19、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建设市级药品、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急处理指挥中心,加强应急指挥中心信息通讯、机动能力装备与建设,配备应急检验检测设备,提高应急信息报告、指挥、处置能力。加强市级药品、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急处理培训演练基地建设,开展应急知识的技能培训,组织定期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0、推进药品、医疗器械监管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推进信息化步伐,建立和完善市、县、乡(镇)三级药品监管信息网络及安全平台。积极推进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创新监管手段。以药品批发企业和市区、县城药品零售企业为核心,建立电子信息网络平台,逐步推广到县城区和乡镇药店,实现监管信息资源共享、监管手段便捷,监管效益提升。

2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要改善各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的办公和装备条件,建设办公业务用房,配备必要的执法装备。经过五年建设,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行政执法机构的办公业务用房和执法装备基本满足执法需要。

四、保障措施

22、完善安全责任体系。按照“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定期分析评估本地食品药品安全状况。各部门要密切配合,相互沟通协作,形成完整的监管链。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引导企业真正成为食品药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生产经营企业要强化自律意识,建立健全企业责任制度和自律制度,完善内部管理,提高企业诚信度,积极履行和承担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3、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行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审批方式,规范审批程序,推进政务公开。建立食品药品监管重大决策听证、论证制度,加强行政复议。创新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提高行政监管效能。强化基层执法队伍的法律法规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能力。

第3篇

省政府已着手谋划明年的工作安排,并积极准备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调研。近日,省政府明确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承担的调研专题为《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如何进一步改进、加强及相关工作建议》。为做好调研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要高度重视此次调研,从队伍建设、机构设置、执法保障、技术支撑、制度政策等方面,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积极性的建议和改进措施。把握这次调研机会,以此作为引起领导重视,有利促进问题解决的一个契机。形成的调研报告,既要有指导性,又要有操作性。

二、省局、市局同步开展调研。为使调研工作顺利开展,加强调研工作的针对性,围绕《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如何进一步改进、加强及相关工作建议》调研专题,可从以下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一)从更加有利于食品药品市场监管的角度出发,应当如何进一步完善市县内设机构、充实人员编制。

(二)从适应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实际及食品药品产业技术进步角度出发,如何加强技术监督建设力度(如机构完善、编制设置、人才引进等方面),以更好地发挥技术支撑作用。

(三)当前药品、医疗器械安全责任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如何改进、加强的意见建议。

(四)如何建立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状况综合评价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五)医疗器械监管队伍与机构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如何改进、加强的意见建议。

(六)稽查执法能力建设在执法人员力量、基础设施、设备方面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七)农村药品监督和供应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八)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九)利用监管手段服务市场主体的意见和建议。

(十)适应职能转变对餐饮消费管理的要求,在法律保障、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和执法保障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十一)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意见和建议。

第4篇

围绕平安”和谐”法治”建设。依靠科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预防和打击并重。整合资源,加大投入,齐抓共管,切实履行和发挥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管理职能,全力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努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率先、创新、绿色、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公共安全环境。

二、总体目标

1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效机制。防控处置突发、社会治安事件、恐怖袭击事件和危害国家安全事件的能力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及时得到有效打击。

2初步构建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遏制重大事故,杜绝特大事件。减少一般事故。

3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火灾和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体系。重特大特别是群死群伤火灾和道路交通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全社会防控火灾和道路交通事故能力明显提升。

4基本药物实现全程监管。假劣、过期失效食品、药品基本杜绝。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食品餐饮环节发生食物中毒现象得到控制。

5全县基本形成“统一领导、综合协调。条块结合、属地管理”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体制。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和应急保障等能力明显增强。

6工作秩序进一步规范。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社情民意表达和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全面建立。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及时合理解决,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工作全面落实。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三、工作重点

一)打防并举。全力维护稳定。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责任。细化措施,进一步明确任务。坚持打防并举,调管并重,确保社会治安持续稳定。一是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围绕“三个减少、两个达到一个下降”民转刑案件减少、重大减少、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等异常上访减少,排查调处率达到100%调处成功率达到95%以上,社会发案率总体下降)目标,突出重信重访问题、引发的涉众型矛盾纠纷和引发刑事案件特别是个人极端事件及其他恶性案件的民意纠纷,全力组织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重点完善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三调联动”机制,加强人民调解网络建设、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和人民调委会业务能力建设,集中开展陈年积案、重点纠纷、重点地区清理整治,重大复杂疑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到90%以上。立足于抓早、抓小、抓苗头,高度重视各类维稳信息和网上舆情的综合研判,加大排查力度,健全完善重大矛盾纠纷快报、直报制度。进一步加强的预测、预警,重点做好事关民生的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劳动争议、退耕还林、物业管理、医患纠纷、交通肇事和涉法涉诉等领域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二是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认真贯彻“严打”方针,突出“破大案、防大案”打团伙、打流窜、打系列”遏制“两抢一盗”犯罪,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杀人、抢劫、伤害等严重暴力犯罪和多发财犯罪,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坚持不懈地开展同“”门徒会”等组织的斗争,进一步建立健全维稳处突体制机制,着力提高预防和处置的能力。加大禁毒力度,全面落实禁吸戒毒各项措施,坚决遏制违法犯罪活动。三是全面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力推进治安视频监控点建设,全县城区和乡镇街面公路卡口安装治安视频监控探头300个。督促指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商住小区、居民楼院、公共复杂场所和大型商业网点全面安装以电子报警装置为主的技防设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种治安漏洞。加强单位内部保卫组织和保卫力量,形成社区、片区、巷道、楼群院落“四位一体”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四是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重点落实对社会闲散人员、流动人口、高危人群的管理措施,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加大治安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强化企业、重点工程、城郊周边等重点地区、部位、场所、行业的管理,努力净化社会治安环境。

二)标本兼治。提升监管水平。全面落实政府依法监管责任。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突出校园、道路交通、生产和消防等安全管理重点领域。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校园安全,以“平安校园”创建为载体,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取缔校园周边非法经营摊点和200米以内营业性网吧,健全校园群防组织,加大技防,打击危害校园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师生学法、守法和自我保护意识,严格校车管理,开展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为广大师生创造安全的工作、学习环境。道路交通安全,深入开展驾驶员队伍、路面行车秩序、交通运输企业、危险路段“四整顿”切实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加快城区电子交通警察建设,强化重点时段、重要路段的交通安全监管,依法严厉查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从源头上预防交通事故发生。消防安全,强化消防安全日常监管,加强人群密集场所、高层和地下建筑的监督检查,着力消除火灾隐患。创新消防安全监管方式,组织开展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创建活动,规范完善政府、企业、社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机制,提升干部群众火灾防范能力。强化农村消防工作,建立健全乡(镇)村(居)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鼓励企业组建义务消防队,全面提高城乡预防、抗御火灾能力。生产安全,严格落实危化品、矿山企业准入制度,加强对危险物品和各类企业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许可制度,确保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设计、同施工、同使用。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落实制造、安装、改造、维修、检验、气瓶充装等环节的安全责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加快建设全县重大危险源监控平台,组建非煤矿山、煤矿企业和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提升安全生产事故监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强化监管。确保饮食安全。加强源头控制、动态监管和应急处置。以节日市场、农村集贸市场、城郊结合部、城区农贸市场及公共场所的食品摊点为重点,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食品、用上安全药品。一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抓好粮、肉、蔬菜、烟酒副食、儿童食品、保健食品和农业投入品等重点领域的集中整治,严厉打击餐饮消费环节违法行为,建立重点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确保食品安全。二是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建立严密高效的监管体系,前移监督关口,下沉管理网络,消除监管空档。全面推行GMPGSPGAP认证,建立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诚信体系,重拳打击制售假劣、违法广告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防药品安全事故发生。三是加强检测体系建设。建设省级质量检测检验中心,成立县级食品药品检验所,开展餐饮服务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和国家药典品种全项检验工作;成立县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建立健全覆盖全县的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和监管部门的报告体系,建成与国家、省、市、县四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联网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信息网络和涵盖所有特殊药品和基本药物生产、经营企业、使用单位的电子监管网络,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提高监管质量。

四)突出重点。健全应急机制。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完善并落实突发事件风险监控、应急处置、救援救助等措施,全方位推进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提高政府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加强应急预防能力建设。坚持“关口前移、防救结合、以防为主”原则,加强对重大基础设施、重要防护目标、高发地的社会安全隐患调查分析,加强动态监控,落实防范措施。强化应急管理培训,有计划地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应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开展应急科普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活动,增强公众公共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二是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建立应急物资库,科学确定储备物资品种和数量,及时补充更新,确保应急物资供应及时到位。加强新建工程的抗震、防火管理和维护,强化城区和县乡政府驻地等人口密集区域的应急避难场所、紧急疏散通道建设。加快建立骨干队伍、专业队伍、志愿者队伍相结合的应急救援体系,逐步补充专业救援车辆、防护装备和救援设施,提升应急救援能力。三是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加强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建设,明确工作职能和机构设置,加快政府应急指挥平台和预警信息系统建设,规范应急处置流程,形成政府统一指挥、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确保组织有力、反应快速、运转高效。加强信息公开,正确引导舆论,防止歪曲事实、恶意炒作,及时消除可能引发的不良影响。

五)畅通渠道。保障合法权益。坚持把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一是落实责任,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保障群众权利。健全县级领导“大接访”和干部下访、领导包案督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初信初访首办责任、事项“三级终结”听证、情况汇集分析和通报谈话,工作目标管理和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充分保障群众的权利。加强基层网络信息建设,健全完善科学规范的受理、交办、督办、报告和回复群众事项工作制度,改进接待方式方法,提高事项办理质量。二是加大法律援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支持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见》不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逐步放宽法律援助门槛,提高司法救助标准,全面开展针对城乡贫困居民、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众的法律援助工作。健全完善法律援助案件受理、审查、决定、指派、承办、监督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度和服务标准,建立重大案件集体讨论、案件质量跟踪反馈、开庭旁听、案件抽查、结案评估制度,提高法律援助规范化水平。深入开展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加强法律援助窗口建设和“12348平台建设,健全法律援助体系,畅通法律援助渠道,加大非诉讼法律援助工作力度,积极为广大困难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代书、调解等法律事务,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法律需求,有效保障经济困难涉法涉诉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为确保“安全保民工程”各项任务的有效落实。分口负责,县政府实行统一领导。分管县长牵头,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要将实施“安全保民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细化目标任务,靠实工作责任,加强协作配合,制定考评标准,加强督查考核,强化落实措施,确保按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第5篇

“这次改革的核心在于整合统一”, 刘佩智介绍,第一,整合分散各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和机构,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集中统一实施监管。第二,明晰食品安全的责任,要求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负总责,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第三,强调能力建设,尤其是充实基层一线监管人员队伍。

近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第一次全体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食安委统一领导和食安办协调指导作用,统筹研究制定食品安全政策措施,建立健全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做好食品安全工作。要全面落实各方责任,地方政府“守土有责”,监管部门履职尽责,企业承担主体首责,消费者主动参与、对自身负责,加快形成全社会共治格局,汇聚起维护食品安全的强大合力,以食品安全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2013,可谓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正式开局年。

监管打破“分段治水”

在我国,按照原有的监管体制,食品最初的种植养殖由农业部门管,加工生产归质监部门管,流通销售是工商部门管,餐饮单位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管,中间还涉及公安、商务、卫生等部门。

这种分段监管体制,原本是为了形成合力,但在各分段之间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缝隙”,存在着监管盲区。这种情况,被很多人称为“九龙治水”。九龙治水,水患难除。整合监管主体,减少监管环节,分清监管职责,建立无缝衔接的监管体制,成为强化监管的必然选择。

那么,如何理解监管体制的无缝衔接呢?“无缝衔接”,通俗地说,就是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首先,将以前分散在各部门的监管职责整合起来,消除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之间的缝隙,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统一监管。其次,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每个层级都有明确的监管部门,不留死角、没有空白。

新组建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承担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统一监管职责,农业部负责农产品种植养殖,卫生部负责食品安全标准和风险评估。这一系列的体制和机构改革,迈出了食品安全统一监管的关键一步。但是,要让改革之花结出硕果,还需要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细化改革措施,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目前,武汉食品安全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中涉及的职能调整、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划转基本到位,开始实行新的全链条食品监管模式。

武汉市打破食品安全监管“分段治水”格局,完整锁定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主体。农业部门负责种植养殖环节监管,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负责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等环节监管,两部门共同承担全链条食品安全监管职责。

这种新体制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中尚属首例。整合以后,在食品加工、销售、餐饮任何环节发现问题,统一由食品药品监督局负责。整合后的食品药品监督局实行市、区分级管理。市局管标准,负责监督、指导、协调、督办,承担高风险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技术监管责任。原直属市局的区分局整建制下放各区和功能区管理,由地方政府直管并对食品药品安全负总责。各区政府还将在街道(乡、镇)设置食品药品监督所,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实现食品安全管理常态化。

新体制运行后,食品药品监督局工作量将成倍增加。该市将从质监、工商划转部分执法人员,充实食品药品监管力量。食品药品监管执法人员数量将达到2000余人,是原有的两倍。

正如武汉市市长唐良智所强调的,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核心是优化体制、整合职能、下沉管理、明晰责任。工作成败关键取决于人。

让食品安全监管“智能化”

今年上半年,中央财政下拨2013年中央基建投资预算(拨款)1亿元,专项用于支持山西、内蒙古、重庆、四川等20个省(区、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项目。让食品安全监管“智能化”,给食品安全架设牢不可破的防火墙仍是关键。

新大陆科技集团总裁王晶认为,食品安全的监管环节应该尽量往前移,抓住主要矛盾,要在源头上下工夫。王晶表示,更重要的是,应通过物联网技术加强食品安全的追溯监管。一是应当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国家食品安全工程与服务中心和食品企业信用平台,建立全国性的食品安全服务体系。二是学习国外食品安全管理经验,实行源头追溯管理。

实践证明,大多数的食品安全都发生在种植、养殖和加工环节。同时,食品的源头生产环节相对时间较长,有利于相关部门进行监管,找到问题。因而,食品安全的监管环节应该尽量往前移,抓住主要矛盾,要在源头上下工夫。建议全面开展农业食品溯源工作,应做到食品从田间、农场到超市都有安全信息和生产信息可即时追查。

物联网技术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将实现食品的全程可追溯。我国政府也积极开展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建设试点。对于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将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在记者看来,质量追溯任重道远,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从以往经验来看,政府“以打为主”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已无法彻底解决此类问题。如何将食品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将责任按岗分配,唯有依靠科技。在目前的整体技术条件下,使用物联网成为不二选择。

第6篇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根据我街实际,成立了食品药品安全领导小组。组长由街道办事处主任同志担任,办事处副主任志担任副组长,成员为街道办事处城管办主任、经济办主任和各社区主任及食品药品监管专干同志。各社区分别设立信息员、协管员、监督员(后附领导小组、三员名单)。领导小组严格落实上级部门有关食品药品的方针、政策,督导各社区、辖区各单位落实城关区关于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重大措施和有关食品药品的安全监管。严格执行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每月5号前)月报告制度。克服监管力量薄弱难题,加快食品药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步伐,加强辖区食品药品安全日常监管,对发现的违法行为要及时逐级上报。

二、强化责任,完成目标

今年区政府将食品药品安全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并与街道签订目标责任书,区政府将创建1家食品药品安全示范乡镇(街道)、2条食品药品安全示范街和50家食品药品安全放心消费企业(门店)作为为民兴办的实事。我街强化责任,在配合区政府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上,争创食品药品安全示范街道。

三、突出重点,配合整治

今年要在巩固以往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成果的同时,继续配合相关部门,在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密结合我街实际,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食品药品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主体进行整治,切实做好重点时段、重要节会的安全保障。要深化乳粉及含乳制品、食用油、肉制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酒类等重点行业综合治理,抓好学校、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及食品加工等高风险单位的监管,适时组织开展“五小”生产经营单位、无证生产经营及城乡结合部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要强化非药品冒充药品、虚假广告宣传、非法渠道销售假劣药品和零售企业规范提升等方面的专项治理,切实加强基本药物日常监管。

四、完善预案,确保安全

今年要进一步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根据修订出台的《市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和《市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我街实际,街道、各社区、辖区各单位分别完善、改进本辖区的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在第一时间段及时逐级上报,有效处理,确保辖区居民饮食用药安全。

第7篇

一、强化餐饮食品监管工作,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建立健全镇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网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村监管能力建设。切实做好餐饮服务单位的日常监管工作,继续以食用油、鲜肉和肉制品、调味品、食品添加剂为重点品种,以餐具消毒为重点环节,以学校和幼儿园食堂、旅游景区餐饮服务单位为重点场所,严查餐饮服务单位采购使用劣质食用油、不合格的畜禽肉及制品以及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从业人员不进行健康体检等违法违规行为。稳步推进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不断减少C级单位数量,提高A级单位比例。在巩固餐饮示范创建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便民早餐示范店”的创建工作。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对承担重大活动的餐饮服务单位实施现场监督,保障全市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的饮食安全。切实做好保健食品、化妆品的监管工作,及时查处保健食品、化妆品的质量安全方面的违法违规案件。

二、做好药械产品监管工作,依法查处涉药重大案件

继续做好药品、医疗器械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日常监管工作。加强对药械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督促药品生产企业严格执行新修订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把好药品、医疗器械质量源头关;加强对医疗机构制剂的监管,确保医疗机构制剂质量安全。以国家基本药物为重点,加大对全市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对影响药品质量的进货、验收、贮存、配送环节进行监督检查,规范药品经营使用行为,确保基本药物质量安全。健全完善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风险预警机制,进一步提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水平,加快推进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

继续抓好大案要案的查处工作。一是完善案件协查联办机制。加强与公安、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落实群众举报奖励办法,构建系统上下一盘棋、联合打假一体化、社会监督一条心的工作机制。二是做好涉案药械的抽检工作。对投诉举报多、不良反应多、违法广告多的药械产品加大抽检力度,为稽查打假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坚持行政处罚和刑事案件的有效衔接。对货值较大或影响较大的大案要案一律依法从严查处;对制假售假情节严重和涉嫌犯罪的,一律移交公安机关查办,追究刑事责任。

三、增强服务企业意识,推进医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通过开展业务培训、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指导服务等形式,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协调服务必康新医药产业综合体项目建设,帮助支持企业抓住机遇,调整产品结构,提升生产能力,实现转型升级,促进我市医药产业规模化、跨越式发展。

第8篇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办发〔2015〕95号)、广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办发〔2016〕12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县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通知如下。

认真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完善市(州)、县(市、区)食品药品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府发〔__〕39号),坚持适应需要、统一高效和专业、系统、科学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我县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县食安委要完善食品安全工作规则和综合协调机制,积极推进联席会、综合执法、业绩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县级相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建立健全全程监管协作机制,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食品安全生产经营、日常监管、稽查执法、事故处置等工作。各乡镇食安委主任一律由乡镇主要负责人担任,明确责任人员,强化协调联动。

(一)完善岗位设置。进一步厘清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监管事权,形成权责清晰、力量统筹、上下协调的全县食品安全监管格局。按照简政放权要求,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牵头明确县与乡镇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划分,合理配置和加强食品监管岗位工作力量。

(二)配足监管力量。要严格控制空余编制人员的补充,通过公招或考调等方式,配齐配强具有专业知识、法律知识和工作技能的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统筹调整加强监管力量。各食品药品和工商质监所配备的食品监管力量要与监管对象、任务相适应,其从事食品监管的行政编制人员不得少于2人。加强村(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建设,每村(社区)配备协管员1人。

(三)加强教育培训。加强对政府分管领导、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检验检测技术人员教育培训,重点培训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等相关知识,不断提升相关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作风廉洁的食品安全监管队伍。每年组织乡镇人民政府和食安委成员单位分管领导、村(社区)协管员培训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法人及质量负责人培训1次以上,食品监管人员每年参加各类培训不得少于40学时。

(一)强化财政投入保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切实把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专项整治、抽检监测和投诉举报奖励等经费分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足额保障并逐年递增。其中,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经费按1千人4个批次计算(不含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投入经费,村(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按每年3000/元人补助报酬可在农村公共运行维护资金中列支。

(二)强化技术支撑。加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力度,加快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建设,提升检测能力,为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三)强化基层基础。根据国家、省、市对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标准化建设要求,按照《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建设标准》及《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标准化建设验收细则》深入推进基层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调整支出,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基层所的标准化建设,确保2016年底前本辖区50%以上的基层所达标,2017底前全部达标。

(四)配齐基础设施设备。将食品安全监管的基本装备、取证装备、快速检测和应急处置等装备配备经费纳入财政保障范围,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逐步配备,保障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及应急处置的基本需要。加快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牵头制定全县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方案,县经济信息化部门要将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纳入“智慧城市”建设统筹安排。

(五)深入开展示范创建。巩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创建成果,扎实开展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启动食品安全示范乡镇、村(社区)创建活动,深入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店、示范市场工作创建,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及大型超市快检能力建设,定期定时公示快检结果。

(一)突出工作重点,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各乡镇、县食安委成员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__县2016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和开展好重要节日、重要时段、重点领域的各项专项整治。

(二)加强监督检查,着力发现和解决问题。县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食品生产经营的源头管理和治理,加强对基层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的无证无照生产经营行为要坚决取缔,对地下生产加工“黑窝点”要彻底清理,对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制假售假涉嫌犯罪的单位和相关人员按照“五个一律”处理。

(三)突出重典治乱,依法从快从严从重惩治违法犯罪行为。县公安、

司法等部门要积极介入食品安全整治工作,主动与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搞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配合。要进一步加大打击的力度,研究制定更加严厉的打击举措,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让群众放心,让不法分子受到震慑,切实解决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一)健全责任体系。加快建设食品安全政府负总体责任、监管部门负监管责任、相关部门负协管责任和企业负主体责任的“四位一体”责任体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履职报告、责任约谈、问责追究制度。各乡镇要把保障食品安全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工作机制,督促有关部门和食品生产经营者履行责任,推动社会共治。县食品药品、农业等部门要研究制定我县食品安全年度监管计划和重点工作安排,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实施。县食安委成员单位要依法履职、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加快推进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体系建设,落实食品生产经营“黑名单”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安全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在“十三五”期间,实现特色农产品、肉及肉制品等食品可追溯。严格落实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摊点等登记备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