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17 16:29: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幼儿德育的概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幼儿教育;心理效应;幼儿教师
长期以来,我国幼教机构实施的幼儿教育存在随意性、主观性、片面性等特点,幼师对幼儿可塑性的理解从自身角度出发,单方面开展“灌输式教育”,从而导致教育偏离幼儿正常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轨迹。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幼儿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能代表他们的心理,预示他们以后的成长。因此,科学的幼儿教育应从幼儿角度出发,把握幼儿的心理特点,以材料投放或环境创设引发幼儿的“心理效应”,引导幼儿向着正确方向发展。对此,本文在剖析“心理效应”理论概念的基础上,讨论其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旨在为提高幼教质量献计献策。
一、心理效应的理论概念
心理效应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仅就人的心理来说,心理效应是外界环境中一切因素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并由此产生连锁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效应的传播媒介是心理与行动,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是从心理到行动的连锁反应,而在群体中表现出来的则是从个体行动到群体行动的连锁反应。因此,心理效应具有两个核心属性,即心理与行动,它的形成规律是由心理驱动行动表现。严格来说,心理效应仅是心理现象或规律的统称,现实生活中心理效应具有很多种不同类型,如首因效应、光环效应、刻板效应、蝴蝶效应和名片效应等。以蝴蝶效应为例,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教室外的墙壁上曾经张贴过这样一张漫画:A被单位领导训斥,因为恼火,则向下属B发脾气;B很生气,偏偏下班路上遇到一只狗向他狂吠,于是踢了狗一脚,受惊的狗一路狂奔穿过马路,将一位老人撞倒,导致老人头部受伤,最后不治身亡。这则漫画说明了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够带动整个系统产生巨大的连锁反应,因此,心理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及时引导、调节,就可能会给社会带来重大危害。
二、心理效应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1、深入了解幼儿心理特点
家庭与幼教机构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在不同环境下,幼儿心理会受到不同影响,产生的心理效应也不尽相同,同样,外在的行动表现也是各异的。例如,在家庭里,幼儿受到家长的关爱,因而家庭环境给幼儿带来的心理效应可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而这种心理势必会在幼儿园群体生活中通过言行表现出来,进而对其他幼儿产生影响,形成连锁反应。因此,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是开展幼儿教育的前提。幼师需要将每一名幼儿平时的言行习惯都记录下来,制作表单,通过对比进行分类,总结每一类的特点。通过倒推法及日常观察了解幼儿的心理,找出能够对幼儿产生心理效应的外在因素,最后对这些因素进行处理,或消除、或优化,从而打造具有高度针对性的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
2、关注幼儿的心理变化
心理变化是心理效应形成的初级阶段,无论心理效应对幼儿的影响是好是坏,幼师都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变化,提取环境影响中的积极因素,使“良性”外界因素与幼儿心理产生互动。实践中,教师首先要学会耐心地倾听,与幼儿建立起信任,让幼儿可以像在父母面前一样不设防,愿意向老师诉说自己的烦恼。当幼儿与教师交流时,对于其所说的教师要给予及时反应,如对他们的痛苦表示出适当的,帮助他们释放自己内心的压力,消除紧张与焦虑情绪。对于在有些场合表现出胆怯心理的幼儿,教师给予幼儿最好的心理支持就是为他们创造更多机会,如有意识地让幼儿有更多表达语言的机会,同他一起进入区域游戏,或邀请他做“值日委员”,负责给其他孩子交代每天的学习要求,如此,逐步消除和缓解幼儿因过于紧张产生的沉默、自闭等心理障碍,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
3、帮助幼儿建立起强大自信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积极的环境因素会使幼儿形成良性的心理效应,反之,消极的环境因素会对幼儿心理造成很大冲击,影响幼儿心理健康。为此,幼师要帮助幼儿增强心理“抵抗力”,使幼儿能够对环境影响中的消极因素产生“免疫力”,这需要幼师帮助幼儿建立起强大自信。严格来说,幼师的呵护、体贴、安慰及鼓励都会成为幼儿心理和精神的一种引领,帮助他们减少活动环境中消极因素对心理的影响。因此,幼师无论对幼儿有怎样的看法,都不要表露在幼儿面前,更切忌简单粗暴的指责、批评,甚至体罚,避免更多外界因素对幼儿心理形成刺激。尤其幼儿犯错误或者情绪激动时,更要柔声细语,耐心劝导,用饱含鼓励的语言和表情让幼儿慢慢走出焦虑的心境,逐渐增强信心,从而不被外界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影响,促进幼儿心理健康。
总之,心理效应是影响幼儿教育的重要理论,幼儿家庭、幼教机构和幼儿教师都必须重视这一理论,使其成为开展幼儿教育的指导思想。引领一线教师从幼儿心理入手,调整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作者:杨晓慧 单位:丰县大沙河镇中心幼儿园
参考文献:
面对现代幼儿德育的缺失,我们可以从传承了2000多年的中国主流传统思想――儒家德育思想中去汲取经验与养分。孔子,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敬称为万世师表。他的教学理念中,伦理道德教育是先于文教,被放在首要位置的。在儒家德育思想中,“学者为己”“知行合一”“孝悌之道”等观念值得现代幼儿德育借鉴和学习。
一、学者为己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的大意是,古代的人“学”的目的是为了自我的完善,成就一个道德高尚的自我;而当今的人“学”是为了迎合他人,获取称赞。这句话代表了孔子“己”为先的教育理念。孔子编撰的《礼记・大学》中也明确地提出了要先“修身、齐家”,而后才能“治国、平天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观主张学“为己”,体现了儒家教育观对主体的重视以及在其道德教育方面关注个体道德建立的价值取向。
因此,教师与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树立“学者为己”的思想,让孩子形成明确的主体意识,并且对自身有道德方面的要求与考量。这样,既有助于孩子自尊与健全个性的形成,在人际交往中知道如何恰当地与人相处、共情,又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自我约束与自我反省的机制。
二、知行合一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儒家思想的传承者王阳明曾提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即是认知与行动的统一,认知与行动在学习的过程中是缺一不可的。要实现“知行合一”就需要对孩子从听见、看到、做过三个层次进行引导。首先,教师可以进行诵读教学、讲授教学等,这样,从“听”的角度完成了德育思想的灌输。其次,要让幼儿看到,即“榜样”教学。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或者是用影像、图片等资料进行辅助教学,让孩子们将听到的内容转化为更加直观的印象,这样就加深了孩子们对于德育观念的理解。最后,要注重孩子实践体验的深刻性,倡导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化,让孩子亲身地实践,或者模拟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就能获得真切感知。孩子做过尝试,就能融入其中,就能够有深切的体会。由于幼儿自身的特殊性,幼儿德育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内,家长的教育对幼儿也有重要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应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将德育融入生活。这样,校内校外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潜移默化地润物细无声,为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较高的道德执行力,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打下基础。
三、孝悌之道
“礼”在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以礼见仁,通过礼可见出人的性情与道德。孔子特别看重“孝悌”为主要内容的伦理道德教育。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孝”指的是孝敬父母,“悌”指的是兄弟之间友爱和睦相处。在孔子看来,“孝悌”是最基础也应该是最重要的道德教育内容,只有建立了孝悌的观念,才能够学习到其他的道德观念。根据“知行合一”与“校内校外结合”的原则,在校内,教师应该给幼儿灌输“尊老爱幼”的观念。在课堂中设置特殊的情境,如让孩子在公车上扮演给行动不便的老人让座的角色,跟孩子们一起表演《孔融让梨》的故事等,这种情境教学直观、简单,使得“孝悌”这样抽象的概念转变成实际的行动,存在于孩子的生活中。在家中,家长也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如在餐桌上礼让老人,在家发起为长辈洗脚的活动,言传身教,营造一个和谐、和睦的家庭氛围。这样,“孝悌”观念就能够深深地扎根于孩子的心中。
3~6岁这一阶段是人个性倾向和道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时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黄金时代。《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这就要求教师遵循幼儿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的规律,在坚持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把德育有机和谐地渗透到幼儿教育中去,使教育实现整体优化。本文中笔者结合农村幼儿教育中德育教育的现状,谈谈如何更好地将德育渗透于农村幼儿教育中。
关键词:幼儿德育 现状 方法
一、农村幼儿教育中德育教育的现状
幼儿园是一个担负启蒙教育重任的教育机构,幼儿教师在重视幼儿体能、智能开发的同时,还要重视其德育教育。但幼儿教育中的德育却往往缺失,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不文明现象和场景。
(一)被遗忘的德育现场
有一次在教室里,小朋友们正聚精会神地上着课,忽然一位幼儿叫了起来:“老师,李佳欣把大便大在身上,臭死了。”教师走近该幼儿:“这么大了,你为什么不举手上厕所呢?臭死人啦。”边说边捂着鼻子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幼儿们见状,一个个都捂住鼻子:“臭死了,臭死了,站到门外去。”结果该幼儿无可奈何地站在门口,等待着教师的帮助。
(二)家长眼中的幼儿德育
一个星期天,我发现一群小孩子正游戏着,突然孩子间发生了一些冲突,有个男孩子因为被排挤扯着一个女孩子的头发,而女孩子又用脚去踢男孩子,搞得这个哭那个叫。那男孩子的家长不但没有制止,反而洋洋得意地说:“这社会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谁的拳头大谁就是老大”那位被欺负的家长听了很不舒服,便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自己孩子说:“他抢你的玩具,你抢回来!他打你,你也打他!”岂料这位被欺负的孩子认真地对其爸爸说:“老师说了,好孩子不打架,他要玩具,就让他玩一下吧。”俗语说得好:“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整个幼儿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的养成。因此,我们应抓住幼儿养成教育的这个关键期,设立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习惯的课题,使他们终身受益。
二、农村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实现家庭、幼儿园德育教育的同向同步
幼儿园的教育与家庭教育对促进幼儿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必须同向同步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幼儿教师更新观念,多与家长沟通交流,从而实现同向同步。这是时代的要求,是深化幼教改革的要求,更是做好德育工作的要求。为达到教育的一致,我们以前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接送孩子时与家长交流;通过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召开专题会。这些交流幼儿教德育的方式主要是以教师介绍幼儿的情况为主,家长则以了解为主。然后,教师提出教育要求,家长只作为被动的配合者,这种“单向交流”不能充分调动家长教育的积极性,导致家园相互配合难有实效。那么,用什么方法才能更好地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提高家长的参与性。提高家长的参与性,就是在幼儿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激发家长的参与意识,改变过去工作中存在的误区,即改变单纯强调让家长配合、帮助幼儿园矫正幼儿的不良行为,把有缺点、毛病多的孩子推给家长的做法。现在,我们把过去的单向交流改为了双向交流,增强了家长的参与感。如针对孩子打架的问题,教师可在家长园地“大家谈”栏目中写一写有关“宝宝打人了,怎么办”的小文章,引起家长对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思考。此外,还可以请在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做得较好的家长在家长会上谈体会,写自己培养孩子的态度和经验。这样,家长就成为了主动的教育者,且家长们自己的经验、方法也更容易在家长间沟通,他们心理上也更乐于接受。可见,家长的参与,是一种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是促使家长自觉地与幼儿园的教育保持一致的有效途径。
(二)提高教师的认识,增强德育意识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做好榜样示范的作用,如果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不强,与幼儿园课题的教育不一致,没有形成一体化教育,那么对幼儿品德的形成就不能起到积极的主导作用。教师应该比家长更善于发现幼儿品德发展的优势,更善于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园要在加强教师自身政治素质的同时,创设德育环境、德育氛围、形成一种大的社会舆论,促使教师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对德育工作的紧迫感,把德育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来抓,从而使幼儿的德育工作更有成效。
(三)良好的师幼情感在教育活动中的效应有利于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关键词:幼儿教育 教学活动 德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216-01
幼儿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初级阶段,对个人的性格塑造以及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的形成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幼儿阶段的教育也就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德育,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在各个科目的教学活动中,德育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目前,在幼儿阶段的教学活动中,德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德育方法较为单调,仅仅局限于说教方法,学生并不能较好地吸收理解。鉴于这些问题,本文着重介绍三种德育方法,以供一线幼儿教师做参考。
1 幼儿的性格特征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3~7岁的儿童处于幼儿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主要依赖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其自身对于客观事物尚未形成独立的认识和看法。也就是说,这一阶段的幼儿在认识阶段上尚处于运算阶段。此外,幼儿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对事物的颜色,形状等具体特征的认知,对于道德这类抽象的知识尚未形成明确清晰的认识。他们仅仅依赖对他人行为的观察来确定某种行为是否属于道德行为的范围。也就是说,孩子们往往习惯于模仿他们所观察过的行为。所以,从性格方面说,幼儿具有如下的特点:
(1)可塑性强。
由于幼儿对于道德尚未形成独立的认识,对于道德与非道德的划分也尚不清晰。所以幼儿往往认为:他们所观察到的他人的行为就是道德的,自己可以模仿的行为。而且幼儿的模仿能力较强,所以,家长和教师的行为往往就成为他们行为的主要模仿目标。此外,教师的讲授对于幼儿的影响也比较大。教师曾经多次予以制止的行为,幼儿往往能够主动避免。
(2)认知欲强。
幼儿对于外界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不仅对于外界的事物,而且对于他人的行为也有着很强的探索欲。这一特点对于德育活动的展开来说是利弊兼而有之。从积极的一面说,幼儿的求知欲强,对于道德这种抽象的概念自然也会好奇。在幼儿产生兴趣的时候,教师的讲授学生往往能够更好地吸收。从消极的一面说,幼儿对不道德的行为往往具有同样的好奇心。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发现和制止学生的不道德行为。
2 幼儿德育存在的问题
(1)德育方法单调:目前,幼儿教师在德育方面的教学方法仍然比较单一,采取的方法仅限于枯燥的讲授法。这种方法虽然对于幼儿来说比较有效,但并不能引起幼儿的足够的兴趣。所以需要教师多次重复,学生才能在实际行动中遵守道德规范。
(2)教师示范有限:由于一线的幼儿教师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毕业于高等院校,大多数教师尚未经过严格的教师培训,所以在为人师表方面仍然有不尽人意之处。这些不尽人意之处一旦被幼儿模仿,将非常不利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3)纠错不及时:由于幼儿教师往往需要负责数十个学生的教学,所以经常会忽略一些学生的不道德行为,不能及时予以制止。这样学生往往错误地认为其行为尚未违反道德规范。这样的德育自然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正是由于上面的缺陷,幼儿德育这一重要的教学活动尚未实现教学大纲规定的目标。也就是说,经历过幼儿教学阶段的孩子虽然能够遵守大部分的行为规范,但是仍然会疏忽一些行为规范的细节。例如:很多孩子在尊敬师长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例如,出门之前需要向父母和长辈请示,回来要向父母和长辈打招呼等等。
3 幼儿德育的方法
鉴于幼儿德育方面存在的缺陷,一线幼儿教师应当灵活运用更多的教学方法,更加细致地观察学生的行为并及时地予以指导。相信只要幼儿教师能够认识到其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地改进,幼儿德育必定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根据以往幼儿德育中存在的缺陷,故事渗透法,教师示范法和及时纠错法就成为了改进当前幼儿德育的有效方法。
(1)故事渗透法。
由于幼儿在认知上尚处于所谓的“运算阶段”,他们对于道德这种抽象信息的敏感程度要远远低于对故事敏感程度。而且,幼儿对于故事往往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也就能够对故事中的人物或者动物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幼儿教师经常会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来辅助抽象知识的讲解。例如,教师往往会借助彩色的卡片来帮助学生认识颜色等等。所以,在德育活动中,教师如果能够把德育知识通过故事的形式呈献给学生的话,一定能够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到相关的德育知识。例如,在讲解认真听讲这一道德规范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举学生喜欢的喜羊羊为例,喜羊羊在上课的时候就能够做到认真听讲,所以他常常能够想出解救大家的方法,而懒羊羊经常在课堂上睡觉,所以他常常在被灰太狼抓到狼堡以后就只会哭。这样的讲解不仅能够吸引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使得学生对德育的内容留下深刻印象。
(2)教师示范法。
由于幼儿教师自身水平的限制,他们对于自身的要求也没能达到教学大纲中对学生的行为的要求。例如,有部分教师虽然要求学生不要乱扔果皮纸屑,但是他们在校外,甚至在校内就会随手将垃圾丢掉。所以,毫无疑问,一旦这样的不文明行为被学生观察到,该教师在学生心目的地位就会动摇。因此,广大教师应当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学生做出榜样。只有这样,幼儿才能模仿更多的道德行为。
(3)及时纠错法。
教师对于学生,尤其是幼儿阶段的学生的指导作用并不仅仅体现在对正确行为的引导上,还体现在对错误行为的纠正上。也就是说,教师不仅应当告诉学生应当怎么做,还应当在学生违反行为规范时及时地予以批评和指正,这样学生才能不断进步。幼儿对外界行为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常常会做出一些违反道德规范的举动,例如,幼儿在电视上看到大人吸烟会认为很威风,也会模仿。教师应当及时地发现和纠正。这样学生才不会再次犯错。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育各个环节中,德育的渗透都是必不可少的。幼儿德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应当引起一线幼儿教师足够的重视。虽然现阶段的幼儿德育仍然存在种种问题,但是只要广大一线教师能够积极探索适合幼儿认知发展的德育的新方法,并切实将这些方法落实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之中,幼儿德育一定能够取达到预期目标,培育出一批又一批道德高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俊,卢清.幼儿德育方法探新[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2(4):119-120.
关键词 绿色幼儿园 生态德育 家园共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如今“绿色”是城市人所追求的自然色,是追求理想的人们“返璞归真”的想法。近年来,全国乃至全世界对“环境环保,生态平衡”加以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倡导着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我开始。为了更好的促使我们的下一代保持着正确的观点,就要从我们幼儿园的学前教育抓起。
“绿色幼儿园”的创建成为了各大幼儿园一大任务。在实现基础的保教基础上,幼儿园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一日生活常规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教育措施,充分利用园内外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幼环境素养的幼儿园。
1在生态德育中怎样以得育人
1.1以身作则,“绿色教育”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小班的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事物的理解力差,对于“绿色环保”的概念不存在,但是会单纯的去模仿老师的一系列行为,在模仿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认识和习惯。在教育中教师应采取榜样示范法来进行,以身作则的直接告诉幼儿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在教学中,通过具体形象化、直接观看图片等直观的形式实施生态德育教育,把绿色环保的行为以及知识,贯穿于幼儿的正常教学中,进而使幼儿渐渐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简单而正确的环保认知轮廓。如:小班环保教学活动《不乱扔垃圾》中,小猴子随手丢的香蕉皮把小兔子弄摔倒了,直接问幼儿,这样做好不好?让幼儿多体谅小兔子的心情,通过活动让幼儿做个爱护环境的好孩子,懂得不乱扔垃圾。
1.2给孩子创造绿色生态环境的实践机会
中班的幼儿已形成对事物的初步判断能力,知道去判断正确和错误的行为,但不是很准确,很难在对与错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判断。这时他们需要的是及时给以提示、引导,再进行巩固、强化,这样才能让幼儿的环保意识形成一种是非的标准,从而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做出基本的对错判断。孩子能明确地了解一件事情的正确性,并能正确认识到该怎么做,久而久之,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就渐渐养成了。在活动后,每天班上都会选出一名“环保小卫士”,让幼儿互相督促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幼儿在绿色创建的活动中进行实践。
1.3遵循生态的基本原则不动摇
处于大班阶段的幼儿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已具备了模糊的自发认知能力。年龄的增长让他们开始各抒己见,每个幼儿都有着个体上的差异。老师的教学就要有针对性的因人施教了。有的幼儿思维很开阔,说脏了就倒掉再直接从水龙头里接出来,不要立马否决他,应采取正面指出的方法,让他了解水资源的知识,在进行正面教育引导;相对于接受能力较弱点的幼儿,没有主见,总是符合别人的意思,对待这种幼儿最可行的教育就是采用榜样示范法,要求全班小朋友都谈了自己的看法,从而强化了幼儿正确的道德认识。
针对于幼儿园小中大班的小朋友的教育方法不同,仅仅是根据本年龄阶段幼儿发展的特点所决定了。遵循的基本原则将是不会变化,教师的多种教育方法,为的也是一个核心――生态德育。
2生态德育教育渗透于幼儿园一日活动
在幼儿园的分区活动中设有自然角,此处的目的是促进培养幼儿形成正确的绿色意识,更好的让绿色生态教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实施幼儿园的生态德育的主要途径也就是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渗透是幼儿园生态德育实施过程的主要方式,即渗透在幼儿教学、游戏、生活的整个过程之中,渗透在幼儿与同伴以及与成年人的各种交往关系之中。一日生活活动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品德培养提供锻炼的好机会。在设计教育活动时,教师必须从知识、智能及品德三方面去考虑,抓住各科特点,深挖教材中德育因素,进行有机渗透。幼儿犹如一张白纸,我们要注意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扩大幼儿的道德认识,培养丰富健康的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让这张白纸上渲染出美丽的色彩,并让这美丽的色彩继续进行渲染,传扬这高尚的情操。
3团结合作,共建家园绿色桥梁
各类情况的教育都必须有幼儿家长的密切配合,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和家长、以及社会上的共同的教育和培养!孩子对绿色环保的认识,要经过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孩子小时候加强生态环保德育教育,就能让孩子更加懂得关心他人、关心周围事物,就越能获得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
一所环境清洁优美、环境教育成果丰硕、对环境负责任、倡导先进环境文化、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发展的幼儿园才能实现我们所追求的幼儿园生态德育教育。“绿色幼儿园”对于我们幼儿园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称号,而将是一个烙印,深深刻在每一个教育者的心中。
参考文献
[1] 韩惠丽.生态教育与德育教育[J].杨陵区西大寨中学实践报告,2009(12).
关键词皮亚杰道德观道德发展德育
让保罗皮亚杰(Jean PaulPiaget,瑞士, 1896-1980)是当代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及认知发展心理学家, 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他深入地研究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 关于儿童思维发展和道德发展的规律, 无论对于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还是教育实践, 都起到一种启发作用
一、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与幼儿认知发展相联系。前道德阶段( 0-2 岁) , 这一阶段属于感知运动阶段, 就道德发展而言, 则属于道德萌芽阶段, 初生婴儿仅有一些构成情绪的情感反射, 随着生长, 其情感相应地和自己的动作发生了联系。道德实在论或他律阶段( 2-6、7、岁) , 属于前运算阶段。期刊投稿 所谓“他律”其意`既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 成人是儿童的一切道德和一切真理的源泉, 每个儿童都按照违反或遵从权威的规定去判断是非, 他们的第一道德感是服从。他们对道德评价、判断时, 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 而忽视行为者的主观动机。道德相对论或自律道德阶段( 6、7-11、12 岁) ,这个时期属于具体运算阶段,所谓“自律”, 既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 儿童在道德发展方面产生了相互尊敬的情感以及合作的或自律的道德, 儿童是非判断的主要根据是行为者违反社会规范的动机, 而不是行为的客观原因。
二、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研究主要内容( 一) 儿童对规则的理解皮亚杰发现, 儿童的游戏规则也是变化发展的, 这种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感觉运动阶段, 有原始活动的游戏规则, 在前运算阶段, 有强制游戏规则, 在具体运算阶段, 有理性的游戏规则。另一方面, 儿童在游戏中又表现出自我中心状态的特征。他们按自己的目的来运用这些规则, 并且各人玩各人的, 不管别的儿童怎样玩。第三, 理性的规则。他们认为, 游戏规则只要能得到全体成员的赞成, 是可以改变的。这样, 民主制定的规则就取代了强制的规则。( 二) 儿童对行为责任的道德判断通过以上对儿童过失行为的责任判断和说谎观念发展的研究, 皮亚杰得出结论:无论儿童在对过失行为, 还是对说谎行为的道德判断中, 都存在着两种明显的判断形式, 年幼儿童往往根据主人公的行为在客观上造成的后果, 即行为的客观责任去做出判断, 而年长儿童则往往根据主人公行为的主观动机, 即行为的主观责任去做出判断。而且这两种判断形式不是同时出现, 也不是同步发展, 这两种道德判断的过程是部分地重叠的, 皮亚杰把这两种判断过程部分地重叠时期称为道德法则的内化阶段。( 三) 关于儿童的公正观念皮亚杰指出, 儿童是在掌握了规则概念之后, 开始建构其公正观念的。公正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二到七岁。这个时期儿童的公正观念同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往往是相一致的。他们的公正判断是以服从为特征的., 虽然儿童有突, 儿童总是倾向服从。第二个时期是八到十一岁。这个时期的特征是自律逐渐发展, 平等逐渐高于权威。在分配公平的范围内, 平等是至高无上的。当权威与公平发生冲突时, 这个时期的儿童首先考虑平等。第三个时期是从十一、二岁开始。这个时期的特征是儿童能根据具体情况来考虑个人应该享有的平等权利。他们已能用公道不公道来对道德标准进行判断, 他们寻求的是有差别的平等, 而不是笼统的平等。
三、儿童德育的方法根据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提出了阶段性道德教育的方式。不同年龄的儿童其心理接受能力是有差别的,年幼儿童虽然在成人严厉的道德要。求下能够按照成人的旨意去做,但他们实际上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蒙台梭利曾说过:“年幼儿童没有是非感; 他还生活在观念之外。事实上, 我们并不认为他很坏或很邪恶, 而只是认为他挺调皮, 既他的行为很幼稚。”因而她声言, 她的著作对幼小儿童“没有使用‘善’、‘恶’、或‘道德’这些术语。”只有到了6 岁以后,“儿童开始具有是非正式误意识, 而且也是关于他人行为的是非正误意识。是非正误意识时时是该年龄阶段的特征。道德意识正在形成⋯⋯”学前儿童道德教育应避免成人化倾向, 学前儿童道德教育内容的选择必须基于儿童世界的视野和活动所能及的范围, 必须是儿童世界里的东西, 以成人的眼光把成人的东西强加给儿童是危险的。这如同儿童认知领域中的某个逻辑结构尚未建立时, 你非要求儿童用这种逻辑结构去解决问题一样, 其结果只能儿童无法完成任务; 无法完成就会感到痛苦; 这种痛苦与学习联系在一起, 会使儿童讨厌学习。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是一个渐进有序的过程。因此,对各个阶段的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也不同。皮亚杰肯定,恰当的教育可以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但教育的作用也是有限度的即它不能超越儿童道德发展的一般进程,否则,儿童不能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从而导致教育的失败。我们认为,与其要儿童形成高水准的道德观,倒不如选取水准相适应的内容进行教育,例如,爱小朋友、爱小动物、爱幼儿园等,这样的教育将会产生有实际意义的效果。幼儿园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了自律的萌芽,此后,道德教育的主题也就转变为发展儿童的自律道德了, 自律道德的根源在于儿童对成人的单方向的尊重, 发展自律道德的途径是让儿童与同伴及成人相互交往, 儿童只有在交往中才会把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做比较, 只有在和他人的交往中儿童才能摆脱权威的束缚,互相尊重, 互相协作, 发展自己的评判能力。成人往往认为自己的道德认识水平高于幼儿,其实并不尽然, 成人应虚心地倾听儿童的道德思考, 以平等的态度与儿童进行交流。另外, 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 教师和家长应用具体形象的方法让幼儿理解德育的规则, 在日常生活和有戏中对幼儿进行德育, 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融合德育。中文核心期刊 儿童的道德不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和发展,它不仅需要儿童间的相互关注,也需要家长和教师的积极引导。杜威的原则是由活动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
总之, 幼儿教育应从实际出发, 以皮亚杰的幼儿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为指导, 应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阶段, 特点, 恰如其分地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种娱乐、游戏活动之中, 使幼儿在学学、做做、说说、玩玩之中受到思想教育, 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内涵
认识这一问题之前,必须强调幼儿道德教育的必要性,这不仅是因为后者是前者的逻辑前提,而且没有对这一必要性的科学认识或者根本上认为幼儿德育没有必要,那么在思想上就不会有幼儿德育应有的地位,从而实践上也就不会有幼儿德育的现代性。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幼儿德育也就是人完整道德教育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幼儿时期是个很特殊的时期,这一点从心理学研究即可证明。对道德教育来说,这也是个很重要的时期。幼儿时期心灵纯净,各种思想观点还没有形成,不论受到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还是不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都会在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正因如此,自古以来就不乏仁人志士尤其是教育家十分重视儿童早期的道德教育,从古罗马的昆体良(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普鲁塔克(Ploutarkos)到近代大教育家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从中国古代的颜之推到近代鲁迅等,他们都是早期道德教育的倡导者,其有关思想也早已成为德育思想史中最可宝贵的财富。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这些思想难免会带有与各自时代、社会结构相一致的印痕。然而,对历史的批判和继承正是现代德育重建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德育现代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德育给予现代德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其思想内容和方式方法方面的影响非常深远,至今在部分教育者的观念里还余迹犹存。比如,以讲究“使为则为,使止则止”(《颜氏家训·教子》)为核心特征的重命令轻理喻、重权威轻个性、重控制轻选择、重规训轻德性、重服从轻体验等道德教育思想和方法在家庭和幼儿教育里还大量存在,道德教育内容有教(习俗教化)无德(道德)现象仍较普遍等。应该说,这些都与德育现代化发展方向不相一致。现代社会已在工业文明基础上凭借现代科技的强力推进,正大步朝向现代化,而社会现代化必然要求人的现代化,道德教育在帮助人完成现代化并进而促进社会现代化方面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道德教育本身要尽快完成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现代性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道德教育同其它各级各类道德教育一样,增强自身现代性是当前的首要使命,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说更具有基础性作用。
现代性是相对于传统性而言的,从存在方式或表现形式上看,它体现于道德教育的性质、目标、功能、价值、内容、过程、方法、手段、途径等方方面面,而从存在特性上看,道德教育现代性则是现代德育(相对于传统德育)综合特征的表征,含有科学性、民主性、终身性、全面性、主体性、发展性、全民性、世界性等特性,其核心特性是主体性与发展性。“现代德育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为中心,或者说是以促进主体现代德性发展为根本。主体性、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1]幼儿德育现代性就是坚持以幼儿为德育主体,在发展性德育理念指导下,通过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启发、引导与幼儿的认知、体验、践行的互动,促进幼儿德性健康发展。德育现代性要求对幼儿的道德教育必须走出以往片面主知、主情或主行的德育模式,走向知情行协调发展的德育模式。在现代性的吁求下,幼儿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使自身工作更贴近幼儿心理特点,而且要不辱使命,认真反思在社会现代化背景下幼儿德育的发展理路及其功能价值。因此,幼儿教育者就要从理论上来充实幼儿德育的现代性基础,即道德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心理学。
二、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的哲学基础
从哲学视角观照道德教育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道德总是哲学在思考伦理价值时的首要选择。道德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引领一个时代道德发展的航标。美国著名道德教育家柯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曾说:“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是研究道德教育的两个基本领域,道德心理学是研究道德发展是什么的问题,道德哲学探讨道德发展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在我们为道德教育找到一个合理的基础之前,必须把心理学上的‘是’和哲学上的‘应该’这两种研究结合起来。”[2]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道德实践领域并没有很好地实现这两者的联姻,不仅如此,教育者的观点和行为也较少明确从道德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心理学出发。这种现象在基础教育包括幼教阶段的学校道德教育中非常明显,直接表现则是道德教育的人为痕迹随处可见。“如果说人们对道德哲学家很少直接就道德教育问题发表言论还只是感到遗憾的话,那么教育工作者不能或很少自觉利用道德哲学的成果,则可称之为教育的不幸了。”[3]实际情况正是这样,教育工作者还缺乏对道德教育价值深刻的反思,对当前如何进行道德教育和进行什么样的道德教育等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也缺乏主动寻求道德教育研究成果的意识。一百多年来,道德教育在现代化的征程中已取得丰硕成果,它们对更新教育者的教育观念以及推进道德教育现代化进程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正如著名教育哲学家乔治·奈勒(G·F·Kneller)所言:“哲学解放了教师的想象力,同时又指导着他的理智。教师追溯各种教育问题的哲学根源,从而以比较广阔的眼界来看待这些问题。教师通过哲理的思考,致力于系统地解决人们已经认识清楚并提炼出来的各种重大问题。那些不应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4]因此,与所有教育工作者一样,幼儿教育工作者首先也应是一位道德哲学家,对幼儿道德发展应有自己的且符合时代要求的思考,从而使人的德性在生命的幼年就能得到深深的培植。
现代化和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对人已从多方面提出了要求,而最根本的是要求人从唯知是求、唯知是德的“知性人”困境中解脱出来,将人的发展融入社会、自然及环境和谐发展之中,建构起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德性人。自然,要完成人自身这一伟大转变的任务就要从幼儿抓起,要让幼儿德育走出传统重智轻德、重护轻养(修养)、重教轻育等诸多一重一轻的怪圈,真正使幼儿德育建基于现代性之上。从道德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当前幼儿德育要认真反思并处理好以下若干重要问题:
一是道德教育与习俗教育的关系。学界普遍认为,道德与习俗同属社会规范,但习俗是非道德性社会规范,道德既有个性也有共性,而习俗则是特定社会的一致性认同或权威的规定。对幼儿道德教育来说,如何看待道德与习俗的关系,涉及到对幼儿德性价值的不同认识。有些幼儿教育工作者倾向于认为幼儿还处在道德睡眠时期,对幼儿谈道德不切实际,有“小题大作”之嫌,他们往往以习俗教育代替道德教育,认为幼儿需要的只是遵守。显然,“单纯服从并不是道德,道德不只是盲目地接受习俗和传统”。[5]
二是道德、社会准则与个人选择的关系。幼儿是否需要自己的道德选择?不少人认为幼儿太小,还不懂得选择,其实这是对幼儿作为道德主体这一事实的极大漠视。无视幼儿的道德选择,道德教育就只能是成人的意志,是成人的随意干预和强迫控制,所培养的也只是一种“听话”道德。作为道德哲学的一个公设,“‘道德的’不仅指服从和适应特定社会所认可的习俗和规则的行为,而且指个人在面临各种不同原则和行为时所作的选择行动”。[6]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William·K·Frankena)也说:“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7]与这一现代德育思想相映照,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必须“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关于此点还可见下文道德心理学的进一步分析)
三是纪律与道德发展的关系。教育者习惯将纪律诠释为对外在强加的各种社会准则的服从,是控制孩子的一种手段。这种纪律观值得认真反思。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纪律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结果,而不是个别的特殊的方法”,作为一种教育的结果,其目标状态表征为“自觉纪律”(即不论有无监督,主体能始终做出正确的行为)。[8]比较上述两种不同的纪律观,可以发现包含于其中的各自不同的道德主张和明显不同的道德教育取向,在前者纪律是一种工具,有很强的成人取向,而在后者纪律则成为发展的目的,是一种儿童取向,纪律不再是束缚儿童自身的一种手段,而成为有益于儿童发展的发展性纪律,即实现了纪律教育由外在控制到内在自我调节的恰当转换。
以上三方面相互联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道德哲学要求人们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建设路向、德性培养等问题予以重新思考和判断。
三、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的心理学基础
正如柯尔伯格所言,道德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幼儿道德发展是什么的问题。对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研究这一问题就是要了解和掌握幼儿道德发展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幼儿有灵有情也有智,他(她)不是行为主义者手中操纵的机器,也不是认知主义者所解读的那样冰冷的理性,甚至也不可以当作等待解读的“文本”。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既不是成人经验的总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幼儿生活的发展一起发展,随幼儿的成长一道成长的。幼儿生命的鲜活性使得他对生活有着无比的热爱,对人类道德有着不尽的探索兴趣,他对道德有着一份天然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善。幼儿对这个世界的感受会构成他对道德理解的一部分,也是今后道德自我建构极为重要的内容。因此,教育者有责任呵护并珍视幼儿对待世界的这份情感,并使对幼儿的道德教育能很好地适应其自身成长的特点和规律。
作为道德心理学领域的旗帜性人物,皮亚杰(Jean Piaget)和柯尔伯格已于上个世纪先后研究了儿童以道德认知为核心的道德发展规律,从总体上揭示出了道德发展遵从由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路向。而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启示,道德心理学领域关注的问题更为转向儿童自身及其与社会相互作用方面,这使得传统单向度的社会决定论道德教育彻底走向它的尽头。突出的表现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关于体验、移情与社会行为,二是关于选择、建构与道德发展。这两个方面的理论及其应用对于提高幼儿德育现代性水平,增强其实效性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当代道德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转向之一是确立道德品格自我建构的普遍范式。根据建构主义心理学关于“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9]的观点,人的道德品格就不再是一些固定不变或与情景无关的特质,正如“人们并不像拥有一定的眼睛颜色和身高那样,拥有人格特质和道德德行”,[10]道德品格是儿童对情景选择并与情景相互作用而整合的结果。自我建构观强调品格建构的主体性和情景性特征,突出了品格变化形成过程中的自我选择、情景支持等因素的作用,应该说对幼儿道德教育富有指导意义。皮亚杰对幼儿的研究表明,幼儿到晚期时已有自律道德的萌芽,而我国学者的研究也表明,我国幼儿4岁时就已经基本能摆脱成人的影响,做出许多独立的判断,7岁时主观性判断已有明显发展,到9岁时这种判断基本取代了客观判断(李伯黍,1981)。既然幼儿时期已有初步自律道德的意识(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是一种自律的道德),那么发展幼儿自律道德就要尊重其自我选择的权利。其实,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A·L·Gesell)早已提出“2岁危机期”这一概念,埃里克森(E·H·Erickson)对此解释说是幼儿向父母寻求自我选择的反抗,在他的理论中,主动性与自主性被视为幼儿阶段发展的核心任务。
其次,体验正被学界认为是道德生成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和途径。就幼儿来说,研究表明,幼儿一般还不会明确考虑行为的道德后果与做出道德上的自我批评或自我反思,其道德体验源于行为的直接结果。这种特点的体验方式连同成人对他的处置方式一起共同决定了幼儿是一个“愉快的生活者”还是一个成人眼中的“侵犯的快乐者”。心理学家吉尔·诺姆(Gil Noam,1993)的研究很好说明了这一问题,他认为“一些儿童早期不良的经验会导致一种‘不良意愿’模式的建构,而长期的伤害和同伴的拒绝则会扭曲儿童道德互惠的建构,以至于这样的孩子感到‘有权力’以攻击和剥削的方式对待别人”。[11]显然,对教育者来说,防止幼儿建构“不良意愿”模式并代之以“良好意愿”模式是件极为重要的事,否则当幼儿将这种不良模式整合到道德自我建构中时,就会在以后生活中,尤其是解读社会道德情景时形成个人偏见。
最后是移情(empathy),一种替他人着想的道德能力。目前,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一致表明,儿童亲社会道德行为同移情能力密切联系在一起,而禁止性道德行为则同负疚、羞愧以及厌恶感联系在一起。这说明移情有助于儿童做出亲社会道德行为或利他行为,而且它同儿童的道德判断、道德推理甚至道德习惯的形成是整合在一起的,是影响儿童道德图式建构的重要因素并成为其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这种研究喻示了幼儿道德教育新的方向,并成为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道德心理基础。
总之,发展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要求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尊重幼儿道德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积极转变观念、改革教育模式,从而不断增强道德教育对幼儿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注:
[1]班华:《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2][美]柯尔伯格著,魏贤超、柯森译:《道德教育的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3][6]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4]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35页
[5][7][美]威廉·弗兰克纳,黄伟合等译:《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7页
[8]于钦波、刘民:《外国德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97页
一、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内涵
认识这一问题之前,必须强调幼儿道德教育的必要性,这不仅是因为后者是前者的逻辑前提,而且没有对这一必要性的科学认识或者根本上认为幼儿德育没有必要,那么在思想上就不会有幼儿德育应有的地位,从而实践上也就不会有幼儿德育的现代性。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幼儿德育也就是人完整道德教育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幼儿时期是个很特殊的时期,这一点从心理学研究即可证明。对道德教育来说,这也是个很重要的时期。幼儿时期心灵纯净,各种思想观点还没有形成,不论受到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还是不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都会在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正因如此,自古以来就不乏仁人志士尤其是教育家十分重视儿童早期的道德教育,从古罗马的昆体良(MarcusFabiusQuintilianus)、普鲁塔克(Ploutarkos)到近代大教育家夸美纽斯(JohannAmosComenius),从中国古代的颜之推到近代鲁迅等,他们都是早期道德教育的倡导者,其有关思想也早已成为德育思想史中最可宝贵的财富。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这些思想难免会带有与各自时代、社会结构相一致的印痕。然而,对历史的批判和继承正是现代德育重建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德育现代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德育给予现代德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其思想内容和方式方法方面的影响非常深远,至今在部分教育者的观念里还余迹犹存。比如,以讲究“使为则为,使止则止”(《颜氏家训·教子》)为核心特征的重命令轻理喻、重权威轻个性、重控制轻选择、重规训轻德性、重服从轻体验等道德教育思想和方法在家庭和幼儿教育里还大量存在,道德教育内容有教(习俗教化)无德(道德)现象仍较普遍等。应该说,这些都与德育现代化发展方向不相一致。现代社会已在工业文明基础上凭借现代科技的强力推进,正大步朝向现代化,而社会现代化必然要求人的现代化,道德教育在帮助人完成现代化并进而促进社会现代化方面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道德教育本身要尽快完成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现代性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道德教育同其它各级各类道德教育一样,增强自身现代性是当前的首要使命,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说更具有基础性作用。
现代性是相对于传统性而言的,从存在方式或表现形式上看,它体现于道德教育的性质、目标、功能、价值、内容、过程、方法、手段、途径等方方面面,而从存在特性上看,道德教育现代性则是现代德育(相对于传统德育)综合特征的表征,含有科学性、民主性、终身性、全面性、主体性、发展性、全民性、世界性等特性,其核心特性是主体性与发展性。“现代德育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为中心,或者说是以促进主体现代德性发展为根本。主体性、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1]幼儿德育现代性就是坚持以幼儿为德育主体,在发展性德育理念指导下,通过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启发、引导与幼儿的认知、体验、践行的互动,促进幼儿德性健康发展。德育现代性要求对幼儿的道德教育必须走出以往片面主知、主情或主行的德育模式,走向知情行协调发展的德育模式。在现代性的吁求下,幼儿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使自身工作更贴近幼儿心理特点,而且要不辱使命,认真反思在社会现代化背景下幼儿德育的发展理路及其功能价值。因此,幼儿教育者就要从理论上来充实幼儿德育的现代性基础,即道德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心理学。
二、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的哲学基础
从哲学视角观照道德教育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道德总是哲学在思考伦理价值时的首要选择。道德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引领一个时代道德发展的航标。美国著名道德教育家柯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曾说:“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是研究道德教育的两个基本领域,道德心理学是研究道德发展是什么的问题,道德哲学探讨道德发展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在我们为道德教育找到一个合理的基础之前,必须把心理学上的‘是’和哲学上的‘应该’这两种研究结合起来。”[2]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道德实践领域并没有很好地实现这两者的联姻,不仅如此,教育者的观点和行为也较少明确从道德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心理学出发。这种现象在基础教育包括幼教阶段的学校道德教育中非常明显,直接表现则是道德教育的人为痕迹随处可见。“如果说人们对道德哲学家很少直接就道德教育问题发表言论还只是感到遗憾的话,那么教育工作者不能或很少自觉利用道德哲学的成果,则可称之为教育的不幸了。”[3]实际情况正是这样,教育工作者还缺乏对道德教育价值深刻的反思,对当前如何进行道德教育和进行什么样的道德教育等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也缺乏主动寻求道德教育研究成果的意识。一百多年来,道德教育在现代化的征程中已取得丰硕成果,它们对更新教育者的教育观念以及推进道德教育现代化进程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正如著名教育哲学家乔治·奈勒(G·F·Kneller)所言:“哲学解放了教师的想象力,同时又指导着他的理智。教师追溯各种教育问题的哲学根源,从而以比较广阔的眼界来看待这些问题。教师通过哲理的思考,致力于系统地解决人们已经认识清楚并提炼出来的各种重大问题。那些不应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4]因此,与所有教育工作者一样,幼儿教育工作者首先也应是一位道德哲学家,对幼儿道德发展应有自己的且符合时代要求的思考,从而使人的德性在生命的幼年就能得到深深的培植。
现代化和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对人已从多方面提出了要求,而最根本的是要求人从唯知是求、唯知是德的“知性人”困境中解脱出来,将人的发展融入社会、自然及环境和谐发展之中,建构起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德性人。自然,要完成人自身这一伟大转变的任务就要从幼儿抓起,要让幼儿德育走出传统重智轻德、重护轻养(修养)、重教轻育等诸多一重一轻的怪圈,真正使幼儿德育建基于现代性之上。从道德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当前幼儿德育要认真反思并处理好以下若干重要问题:
一是道德教育与习俗教育的关系。学界普遍认为,道德与习俗同属社会规范,但习俗是非道德性社会规范,道德既有个性也有共性,而习俗则是特定社会的一致性认同或权威的规定。对幼儿道德教育来说,如何看待道德与习俗的关系,涉及到对幼儿德性价值的不同认识。有些幼儿教育工作者倾向于认为幼儿还处在道德睡眠时期,对幼儿谈道德不切实际,有“小题大作”之嫌,他们往往以习俗教育代替道德教育,认为幼儿需要的只是遵守。显然,“单纯服从并不是道德,道德不只是盲目地接受习俗和传统”。[5]
二是道德、社会准则与个人选择的关系。幼儿是否需要自己的道德选择?不少人认为幼儿太小,还不懂得选择,其实这是对幼儿作为道德主体这一事实的极大漠视。无视幼儿的道德选择,道德教育就只能是成人的意志,是成人的随意干预和强迫控制,所培养的也只是一种“听话”道德。作为道德哲学的一个公设,“‘道德的’不仅指服从和适应特定社会所认可的习俗和规则的行为,而且指个人在面临各种不同原则和行为时所作的选择行动”。[6]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William·K·Frankena)也说:“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7]与这一现代德育思想相映照,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必须“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关于此点还可见下文道德心理学的进一步分析)
三是纪律与道德发展的关系。教育者习惯将纪律诠释为对外在强加的各种社会准则的服从,是控制孩子的一种手段。这种纪律观值得认真反思。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纪律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结果,而不是个别的特殊的方法”,作为一种教育的结果,其目标状态表征为“自觉纪律”(即不论有无监督,主体能始终做出正确的行为)。[8]比较上述两种不同的纪律观,可以发现包含于其中的各自不同的道德主张和明显不同的道德教育取向,在前者纪律是一种工具,有很强的成人取向,而在后者纪律则成为发展的目的,是一种儿童取向,纪律不再是束缚儿童自身的一种手段,而成为有益于儿童发展的发展性纪律,即实现了纪律教育由外在控制到内在自我调节的恰当转换。
以上三方面相互联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道德哲学要求人们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建设路向、德性培养等问题予以重新思考和判断。
三、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的心理学基础
正如柯尔伯格所言,道德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幼儿道德发展是什么的问题。对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研究这一问题就是要了解和掌握幼儿道德发展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幼儿有灵有情也有智,他(她)不是行为主义者手中操纵的机器,也不是认知主义者所解读的那样冰冷的理性,甚至也不可以当作等待解读的“文本”。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既不是成人经验的总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幼儿生活的发展一起发展,随幼儿的成长一道成长的。幼儿生命的鲜活性使得他对生活有着无比的热爱,对人类道德有着不尽的探索兴趣,他对道德有着一份天然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善。幼儿对这个世界的感受会构成他对道德理解的一部分,也是今后道德自我建构极为重要的内容。因此,教育者有责任呵护并珍视幼儿对待世界的这份情感,并使对幼儿的道德教育能很好地适应其自身成长的特点和规律。
作为道德心理学领域的旗帜性人物,皮亚杰(JeanPiaget)和柯尔伯格已于上个世纪先后研究了儿童以道德认知为核心的道德发展规律,从总体上揭示出了道德发展遵从由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路向。而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启示,道德心理学领域关注的问题更为转向儿童自身及其与社会相互作用方面,这使得传统单向度的社会决定论道德教育彻底走向它的尽头。突出的表现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关于体验、移情与社会行为,二是关于选择、建构与道德发展。这两个方面的理论及其应用对于提高幼儿德育现代性水平,增强其实效性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当代道德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转向之一是确立道德品格自我建构的普遍范式。根据建构主义心理学关于“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9]的观点,人的道德品格就不再是一些固定不变或与情景无关的特质,正如“人们并不像拥有一定的眼睛颜色和身高那样,拥有人格特质和道德德行”,[10]道德品格是儿童对情景选择并与情景相互作用而整合的结果。自我建构观强调品格建构的主体性和情景性特征,突出了品格变化形成过程中的自我选择、情景支持等因素的作用,应该说对幼儿道德教育富有指导意义。皮亚杰对幼儿的研究表明,幼儿到晚期时已有自律道德的萌芽,而我国学者的研究也表明,我国幼儿4岁时就已经基本能摆脱成人的影响,做出许多独立的判断,7岁时主观性判断已有明显发展,到9岁时这种判断基本取代了客观判断(李伯黍,1981)。既然幼儿时期已有初步自律道德的意识(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是一种自律的道德),那么发展幼儿自律道德就要尊重其自我选择的权利。其实,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A·L·Gesell)早已提出“2岁危机期”这一概念,埃里克森(E·H·Erickson)对此解释说是幼儿向父母寻求自我选择的反抗,在他的理论中,主动性与自主性被视为幼儿阶段发展的核心任务。
其次,体验正被学界认为是道德生成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和途径。就幼儿来说,研究表明,幼儿一般还不会明确考虑行为的道德后果与做出道德上的自我批评或自我反思,其道德体验源于行为的直接结果。这种特点的体验方式连同成人对他的处置方式一起共同决定了幼儿是一个“愉快的生活者”还是一个成人眼中的“侵犯的快乐者”。心理学家吉尔·诺姆(GilNoam,1993)的研究很好说明了这一问题,他认为“一些儿童早期不良的经验会导致一种‘不良意愿’模式的建构,而长期的伤害和同伴的拒绝则会扭曲儿童道德互惠的建构,以至于这样的孩子感到‘有权力’以攻击和剥削的方式对待别人”。[11]显然,对教育者来说,防止幼儿建构“不良意愿”模式并代之以“良好意愿”模式是件极为重要的事,否则当幼儿将这种不良模式整合到道德自我建构中时,就会在以后生活中,尤其是解读社会道德情景时形成个人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