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小学学科德育

中小学学科德育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17 16:29:5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小学学科德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小学学科德育

第1篇

一、课前准备:充分备好德育内容

从课程分类来看,毕竟小学科学与德育分属于两门不同的学科,再加上许多小学科学教师本身就不是德育教师,因此,要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应当要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性工作。一方面,小学科学教师应当深刻剖解科学教材的内容和目标,仔细斟酌课程资源结构,并从中提炼出所要渗透的德育内容;另一方面,应当做充分预设的工作,即思考如何将科学知识或技能与德育观念和内容进行良好地整合,以促进双方的共赢发展,才不会导致两种教学目标分道扬镳,让学生不知所措。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照相机和眼睛”时,为了在本课渗透一定的德育内容,教师应当充分挖掘“照相机”与“眼睛”背后的工作原理,并从这些原理和配置中总结出德育内容。一要正确地使用照相机,如电池的使用、按键的使用以及相机的保养等;二要学会健康用眼,在引导学生通过认识近视等眼病后,引导学生适度用眼、注意休息和营养以及经常做眼保健操等。这样一来,教师心中明晰,既明白本课应当进行哪些德育渗透,又明白本课应当在哪里进行重点性的德育教育,做到胸有成竹。

二、课中渗透:无形传输德育知识

教学阶段是一堂课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不仅决定了教师教学的成败,而且影响着学生对既定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所以,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要巧妙地渗透德育内容,关键是要做好实际教学的组织安排工作,不能一味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科学技能和科学原理,而只留一小部分来单独进行德育教育;也不能为了渗透德育,干脆将小学科学课变成了一堂死气沉沉的训导课。实际上,我们应当将科学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线索,而将德育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成分,恰到好处地结合相关科学知识进行无形中的传输。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骨骼、肌肉的保健”时,由于本课所要传输的德育知识非常多,教师应当正确处理好科学教学与德育渗透的关系,首先,教师可以用《健康歌》作为课堂的导入,并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其次,感知骨骼与肌肉对人体的重要性,为学习后续的保健做奠基。再次,教师通过组织学生现场讨论和交流“体育运动对骨骼、肌肉的影响”后,引导学生综合概括出:适当的体育运用能够起到保健作用,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同时,教师还可以以同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认知营养的保健作用。

三、课后强化:注重巩固德育观念

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小组学习

一、强弱结合,划分小组

在分小组讨论的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图省事,懒得安排,总是随口一句“同桌两两进行讨论”“前后桌分组讨论”,就把小组划分完毕。这样的划分方式,笔者认为存在不少的弊端。一般在安排座次的时候,教师总是把成绩优秀的学生安排在前排,把成绩较差的学生放在后排,呈现好学生扎堆、学困生聚群的情况。如果按照教师同桌、前后桌的方式进行分组,好学生永远和好学生一组,那成绩较差的学生就无法从讨论中学到知识。

笔者在划分小组时,总是提前划分好,把全班学生按一组、二组、三组的顺序标注好,每个小组既有成绩好的学生,也有成绩较差的学生,这样就能实现“帮带”效果,让所有学生共同进步。

二、把握学生的讨论内容

在分小组讨论中,有些教师分配好讨论任务后,就坐在讲台上干自己的事情,五分钟或十分钟后,再结束讨论开始讲课。然而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有没有真正进行讨论?究竟讨论了些什么?讨论有没有效果?这些都无从得知。甚至有些学生在讨论中开始聊天,浪费课堂时间。

因此,笔者认为在分小组讨论中,教师应该走下讲台,在各个小组中转转,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发现讨论中遇到的问题,并在接下来的讲课过程中实际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把知识弄明白。

三、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课堂教学中分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虽然说要以学生为主,突出学生的关键性地位,但教师也不能完全“退居二线”。教师要在学生分组讨论学习中起到辅助作用,引导讨论的形式和内容,把握讨论的方向,确保学生的小组讨论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笔者经常走到小组中间,倾听学生讨论,时不时地插上两句进行提点,有时还会融入学生,和他们一起讨论。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为学生设置更加切合实际、更加高效科学的教学方法,并在这种不断更新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学知识。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课堂小结;课堂作业;小学数学教学;作用

一、课堂小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过程性小结

所谓的过程性小结指的就是教师在某一知识教学完成之后,及时进行小结。鉴于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系统连贯性,受制于教学时间教师通常情况下只能着重讲解当堂课需讲内容,对其他与本堂课所讲内容有相关联系的知识则很少涉及,因此导致学生在理解教学内容方面存在断层,特别是公式、定理等内容只能依靠死记硬背。而过程性小结中,教师可以将前后教学知识进行有机联系,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地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在为讲解新课预热的同时也有效帮助学生巩固以往知识。

2.激励性小结

激励性小结指的就是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并对其进行及时的语言鼓励,使得学生能够在小学数学学习当中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及成就感,以便能够用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

3.终结性小结

终结性小结一般是在课堂教学全部结束之后,教师对学生的总体表现等进行全面评价。此种形式的课堂小结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理清学习思路,整理数学知识,同时也能够对数学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进行有效总结,帮助其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进而深化数学学习。在终结性小结当中主要有趣味性小结、互动性小结等多种形式。以趣味性小结为例,教师在进行课堂小结时可以将教学重点内容编排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如教师可以将乘法口诀编排成“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四只青蛙四张嘴,扑通扑通跳下水”的儿歌,进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方便其加深理解与记忆。

4.趣味性小结

趣味性小结,是将所学的重点内容整理成具有韵律的词语和断句,使得学生既能够感到富有情趣,还能够轻松记住教学的重点,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如在“直角三角形”,在问题解决中,如何选择恰当的关系式,使W生感到无从下手。但如果将选择关系概括为六个短句,能够让学生轻松掌握,即“有斜用弦、无斜用切、求对用正……”,同时,教师要对短句进行说明,如其中的“斜”代表的是之间三角形的斜边等,使得学生能够明确每句话代表的含义是什么,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更多支持。课堂小结类型较多,上述几种较为常用,教师不要拘泥于某种形式当中,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兴趣点,合理确定小结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也是一种享受。

二、课堂作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巩固教学知识

课堂作业是当堂完成的作业,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当堂课所学数学知识,因此作业内容往往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与指向性,更加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完成复习,同时教师通过学生完成课堂作业的情况也能够有效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便及时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另外,课堂作业作为一项群体性活动,教师需要对完成时间进行限制,而有限的时间内学生需要通过自主思考、相互讨论交流等完成作业,并接受教师的检查与指导,因此课堂作业具有高效性的显著特征,能够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形成的新认知。

2.提升学习效率

事实证明,传统的“题海战术”不仅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方面收效甚微,同时也浪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不符合当前提出对小学生进行“减负”的要求。而课堂作业不仅作业量适当,同时能够充分反映出当堂课的知识内容,在充分给予学生思考时间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回顾与复习,通过自主思考从而独立解决问题并且在此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的过程当中将不断挑战自我并形成一种成功感,使其更加愿意学习数学,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促进学生发展

学生之间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均不相同,而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无异于增加占用学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反感情绪,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时间,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堂小结和课堂作业构成了完整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其中课堂小结能够帮助教师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及时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及时全面深入地掌握教学知识;而通过课堂作业则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将所学数学知识落实到实践当中,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因此未来广大教师还需要多多探索课堂小结余课堂作业的形式与内容,在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推动数学教学事业的长效进步。

参考文献:

[1]赵佳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小结技巧[J].中国民族教育,2013,11:43-44.

[2]杨晓荣.小学数学课堂小结教学研究[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2,Z2:14-17.

[3]赵振礼.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归纳小结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14,49:78.

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德育

数学是教人求真的学科,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探索客观的真理。小学数学课程的知识往往具有双重乃至多重的价值,即显性的数学知识为载体渗透着隐性的数学,即探索的方法策略、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说,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加重要,学生走出校门后,可能一辈子也不会碰到某些知识,但他用方法策略,自身的品质去面对纷繁的人生。所以,数学教学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一部分,有必要渗透德育教育。

一、充分利用情景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情景图,可在教学时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情景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教学有一幅情景图“北京赢了”,这就是一个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内容。在完成此题的知识传授后,教师可进行德育渗透:“2001年7月13日,我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北京申奥成功了!那天电视进行了现场直播,电视画面上以及老师身边的人们个个欣喜若狂。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申奥成功会令全国人民如此激动吗?”这时可让学生代表发言。然后教师总结:“这是国力增强的一种表现。申奥的要求这么高,我们国家能争取到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那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啊!”同学们听后群情激昂,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爱国情感油然而生。

二、借助数学史料,树立学好数学信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用数学史上的光辉成就的材料,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当代数学家的重大贡献,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祖先以高度智慧所创造的价值,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激励学生沿着前人的足迹发愤图强。

例如:在教学“圆周长”一课时,使学生了解约2000年前,中国的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意思是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圆周率值的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历史伟人。他的这项伟大成就比国外数学家得出这样的精确数值的时间,至少要早一千年。学了这课后,同学们深深感到,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了不起。我们要努力学习,努力创新,长大后为祖国争气,为祖国争光。

三、挖掘隐形素材,进行公德教育

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明显,这就需要我们做教师的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思想教育因素,把思想教育贯穿于知识的学习之中。

如在教学“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时有这样一道题:公交车上原有乘客36人,到一某车站后有15人下车,又有12人上车,这时车上有多少人?教学时,除了可以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考虑这一问题,一种先下车后上车,一种先上车再下车,你们认为在实际生活中,哪一种方法更好些?渗透学生们先下车再上车这种行为习惯。

数学本身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脱离了生活实际,数学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就如无源之水。因此,教学时,可举些生活实例来加大思想渗透的力度。

四、结合教学过程,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许多内容,譬如几何图形的计算公式、计算法则、运算定律及性质等许多带有规律性的知识,都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索、研究来认识它的性质,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

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课前让每位学生准备好两个完全一样的任意梯形。上课时,让学生拿出梯形动手操作,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图形,并且思考这个新拼成的图形和原来梯形的关系。在独立操作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初步概括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在此基础上实施合作学习,让学生把一个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并且考虑这个新图形和原来梯形的关系。通过第二次合作探究,学生运用割、拼等方法把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三角形,并由此再次推导并验证了梯形的面积公式。

在“操作――探究――验证”的过程中,学生充分领略了合作探究的魅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发现的乐趣:原来数学世界奥秘无穷,只要我们有坚强的意志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我们一定可以解决更多的数学难题,发现更多的数学规律。所以,我们在训练学生解题时,应该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

五、把握课堂生成,巧妙渗透德育

一位老师的公开课,他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让一名学生上来做。

3×9=27 4×9=36 5×9=45 6×9=54 7×9=62

当学生写完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叫喊起来:“老师,她错了,最后一题错了……”

第5篇

材;联系生活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24—0048—01

学校教育的作用在于教书育人,对孩子的德、智、体、美等方面进行基础性培养和开发,为其成为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基础。所以,作为学校教育中的科学课,也必须承担起德育的重要任务,我们通过课题组教师对科学教材中的德育资源的整合和挖掘,结合日常课堂教学活动和社区开展的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基本实现了寓德育于科学教学中。

一、 为人师表,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不论从自身的形象还是教师体现出来的精神来说,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对学生一往情深的爱在某种意义上表现为高尚的师德,这种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讲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的具体化。这种师爱一旦让学生体会到,就会“亲其师”且“信其道”。教师有了这种爱,在教学中就能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形成恰如其分的期望,就能关注、尊重和赏识每一个学生,就可能产生良好的自我实现的罗森塔尔效应。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学生往往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发展其性格,从教师的品行中形成其品德,从教师的威望中完善其人格的全部含义。

二、挖掘教材,进行德育渗透

在备课时,笔者努力做到挖掘教材,揭示“知识点”和“德育点”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把二者结合起来,同步进行。例如,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在教学时,笔者介绍了我国的古代建筑,特别是中国的万里长城、故宫、赵州桥等,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以及敢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紧迫感。又如,在开展六年级下册《探索宇宙》单元的教学时补充介绍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及时收集了我国人造卫星发射的成果、火箭发射领先世界等事例,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以及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紧迫感。通过多种手段向学生渗透爱国思想,做到晓之有物,情有所动。

三、联系生活,进行德育渗透

第6篇

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1―0038―01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和实践,以形成他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项面广、量大、时间长的艰苦细致的工作。掌握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方法,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最基本的素养之一。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及重要性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者能够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形成他们的道德观念,奠定他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基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小学的课程和教材,都是按照教育目的精心设计和选编的,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认识价值、发展价值和教育价值;充分挖掘利用这些因素,有利于“整体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由于通过课堂进行的德育,是建立在掌握科学知识和认识事物发展规律上的,经过了学生自己的思考与领悟,所以培养的思想品德是自觉的、稳固的,而且课堂教学是一种组织得十分严密的活动,有明确的目的、任务、内容和一定的进度,需要教师和学生集体严格遵守一定的要求、制度和纪律,自觉调控自己的行为;教师在态度、作风、言行等方面的示范,学生按一定的规范进行“自律”,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品德和风尚。

二、德育渗透的途径

1. 课堂讲授中渗透。课堂讲授是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主要方法,各科教学前,必须深入备课,既要弄清教材的知识内容,又要对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索深入体味;授课时应力求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思想教育于一体。

2. 课堂训练,作业和试题中渗透。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要接触大量的作业、练习、试题,这是向学生渗透德育的重要渠道。各科教师在编选作业、练习和命题时,要注意增强思想性,发挥其教育功能。如,语文课在选取阅读练习的文章,给作文的材料、试题素材时,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或片断,使学生在训练中受到思想教育。

3. 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渗透。如,有计划地开展“热爱家乡”演讲比赛,自办小报选展、书画展,学科知识竞赛等多样的学科活动,并组织学生调查家乡改革的变化。通过这些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扩展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4. 在教学的日常性活动中渗透。科任教师在课堂管理和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以自己的仪表态度、言谈举止和处事待人,发挥表率作用,要求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风、意志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进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第7篇

本文所指中美小学母语写作课标分别是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中国《语文课标2011年版》”)和以美国国家《英语语言艺术标准》为代表的美国母语课程标准、加利福尼亚州英语课标等地方政府或学区的母语课程标准的小学写作部分。

一、母语写作知识与写作能力概述

知识与能力是教育学、心理学关注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皮连生在《智育心理学》中指出:“可以把知识定义为个人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被贮存于个体内,即为个体的知识。通过书籍或其他媒体贮存于个体外,即为人类的知识。广义的知识观已将知识、技能与策略融为一体了。”心理学研究表明,广义的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即狭义的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

写作知识与写作能力是写作学的一对重要理论范畴。写作知识是关于写作的知识,主要包括写作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个体写作能力在中国当作学看来,是“在个体所参与的社会生活实践和他所接受的社会群体文化影响制约下形成的。若干个体写作能力的提高,又形成了社会群体文化水平”。个体写作能力系统是写作能力系统(由写作意志和写作动机构成)和写作运转系统(最基础的是知识、信息,其上是个体的智力、智能,再上是个体对写作文化的感悟、把握,最上面是写作操作技术――立意、采集、选材、结构、运思、表达、修改、清誊等)相互作用的有机系统。狭义的写作能力就是写作操作技术的有效程度,即写作能力=写作技能;广义的写作能力包括前述每个阶梯上的所有层次的因素。

掌握写作知识与发展写作能力存在着辩证的关系。简单地讲,掌握写作知识是发展写作能力的基础,发展写作能力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写作知识,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掌握写作知识与发展写作能力并不是相互排斥的。

二、中美小学母语写作课标关于写作知识与写作能力内容的比较

中美小学母语写作课标在处理写作知识与写作能力关系的方面大相径庭。

(一)美国课标:写作知识与写作能力较好融合在一起

美国国家层面课标第五项内容主要对写作方面作出规范:“为达到不同目的,为了与不同的读者进行交流,学生写作时会利用不同的策略和写作过程要素。”这里的“写作”“策略”和“写作过程要素”等实际上就是策略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会利用”这些不同的策略和要素,就表明学生获得了种种不同的具体写作能力。

具体包括哪些写作策略?课标提出了一整套的策略:“有目的意识;能利用已有的写作经验建立任务框架,掌握这种方法知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方法的知识;具有思考写作过程的能力;当内容未展开时,愿意根据读者的需要改变方法。”等等。

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必要、适当的指导、实践和经验。该课标指出:“学生学术写作技能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指导和实践。他们要理解各种不同写作任务的要求,也要知道如何针对当下的写作任务选择适当的语气、风格。学生创造文本的能力通过参与有意义的阅读和写作活动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学生在有意义的目标下写作能够更好地完成作文。当学生在写作、编辑和修改的时候,教师可通过帮助学生考虑读者的需求来创设写作的目的。”再如《加州》课标一、二年级写作内容标准。

两个年级共同的写作策略有:学生写出明白、通顺的句子,形成主要观点。作品能表现出学生对读者和写作目的的认识。学生能根据需要完成写作过程各个阶段的任务(如预写作、打草稿、修改、编辑)。

在“组织和中心”方面,由一年级的“写作时选定一个中心”并“使用描述性的词语”发展到二年级的“组织相关的观点,并保持中心一致”,后者要求比前者明显提高。

在书写或书法方面,由一年级的“清楚地书写印刷体,合理安排字母、单词、句子的间距”到二年级的“用易认的笔迹写出清楚的文章”,也是随年级升高而提高要求。

一二年级学生还要应用上述策略进行实际的写作练习。共同的写作应用要求是:“学生描述和解释熟悉的物品、事件和经历。学生的写作要遵循美国英语标准。有关草稿、调查和组织策略见写作策略1.0。”不同的是具体写作任务项目。一年级:一是写简短的记叙文(如:虚构的、自传的),描述一种经历。二是运用细节描写,写简短的说明文,描述真实的物体、人物、地方或事件。二年级:一是根据自己的体验写简短的记叙文,并做到“按时间的逻辑顺序推进”,“描写背景、人物、物体和事件细节”。二是给朋友写信,要有日期、问候、正文、结尾和签名。由上可见,美国注重写作知识体系的系统构建,既有陈述性知识,更讲求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学习,通过具体的写作任务项目,促进写作知识向写作能力的有效转化,其间的对应关系清晰,转化渠道通畅,循序渐进往复上升。这生动地体现了美国对写作知识与写作能力辩证关系的清晰而深刻的把握,也反映出他们在课程设计方面所具有的卓越水平。

又如《纽约州奥尔巴尼市小学英语语言艺术课程说明》十分重视写作知识的运用,各年级写作教学明确具体地规定了基本的写作知识方面的目标与内容。如一年级编辑要点:从临时拼写到常规拼写,字间空隙,大写,结束点标点;二年级编辑要点:专有名词大写;三年级编辑要点:引号,表达所有格的撇号;四年级:使用段落等;五年级:段落、冒号、分号等在编辑过程中的使用方法。这些内容由浅入深地分布在各个年级,前后贯通,有条不紊,实质上是强调这些知识在实际表达中的规范运用,计划性、规范性、层递性强。

(二)中国小学母语写作课标:写作知识与写作能力方面的处理颇可质疑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总体目标与内容”第8条提到写作能力,完全回避了写作知识。二是“学段目标与内容”第一、二、三学段涉及写作知识较少,主要体现的是写作能力及写作展开的过程方面的目标与内容。写作知识主要是常用标点符号,以及一些写作方面的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等。三是“关于写作教学”的实施建议与评价建议,主要的写作知识是写作过程要素、修改等方面的内容,与其他内容混合在一起。

正像《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所说,中国《语文课标实验稿》“在写作方面重视的是过程与方法、知识和能力间的融合”。这一精神一直延续到中国《语文课标2011年版》。尽管该课标在“总体目标与内容”的开头部分开宗明义:“课程目标从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但是,它给人的实际感受是有意淡化甚至回避写作知识,主要注意力放在写作实践上,并从写作实践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写作能力要求。如第一学段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第二学段要求“能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第三学段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这样处理是否科学妥当,可以讨论。但是值得存疑的是:

其一,写作知识是从写作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科学、精要、管用的写作知识指导下进行写作实践,可以减少盲目性,提高针对性,增强写作实效。有意淡化或回避写作知识之后形成的写作知识空白,无疑容易导致盲干、苦干,也容易停留在感性认识、低水平的体验层次,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拒绝必要的写作知识的指导,写作能避免走进死胡同吗?

其二,课标将写作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融为一体,使人雾里看花,难识写作知识、写作能力的真面目。作为教材编写者,编不编写作知识?编哪些写作知识?作为教师教学,教不教写作知识?教哪些写作知识?作为评价机构和评价者,要不要考核写作知识?考核哪些?诸如此类的实际问题,也需要正视并加以研究解决。离开了写作知识这个重要的基础,多读多写多改,就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吗?一味地多写多改,是不是又会跌入加重师生负担的新陷阱?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马正平.高等写作学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董蓓菲.全景搜索:美国语文课程、教材、教法、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柳士镇,洪宗礼.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第8篇

关键词:学习习惯观察探究动手动脑反思

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

科学启蒙课程,如何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

情感,真正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与方法,用

发展变化的视角去理解科学的成果,这是

摆在每一个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

要课题。我认为,良好科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对小学生至

关重要,它将为后继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

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是外界信息

输入的窗口。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学

生良好的观察品质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培

养,“看见了”不等于“观察到了”,良好的观

察品质的养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十分重

要。良好的观察品质主要包括:

1.观察的客观性:“求实、客观”是培养

科学过程技能的基础,更是科学精神的精

髓。应使小学生从小养成对待科学实事求

是的态度,观察时说实话,说真话,不伪造

结果和编造数据,真实反映自己所观察到

的现象。

2.观察的持久性:有价值的科学发现绝

不是“走马观花”的结果,所以,在小学科学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耐心持久的观察品质,

从而培养他们一丝不苟和持之以恒的科学

态度。

3.观察的敏锐性:科学上的成功往往在

于能否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遇,以及能

否从细微处捕捉事物的本质,因此,我们要

重视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随时保持

对事物发展变化的“高度警觉”,这是提高

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关键之处。

4.观察的全面性:要引导学生全面地、

多角度地对事物进行观察,把零碎的看上

去并不关联的孤立事物放在整体中去感

知,如对一个苹果的观察,如果同时使用味

觉、嗅觉、视觉、听觉、触觉去感觉,其观察

效果显然更全面。

5.观察的选择性:小学生由于年龄小,

他们经常抓不住观察的重点,如用酒精灯

加热物品时,本该观察被加热物发生的现

象,但有些学生却被酒精灯火焰的跳动吸

引了。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只有带

着明确具体的目的去感知,才能观察的准

确、全面、细致。所以要引导学生明确观察

的方向,养成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习惯。

二、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

学素养,探究又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科学教

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

学素养,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

内在统一。不少教师在教学中急功近利“绞

尽脑汁”地将知识一股脑地通过语言、演示

实验等方式直接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是机

械地照着教师指定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

依样画葫芦,没有探究性思维活动的参与,

久而久之,孩子们习惯于依赖别人,缺乏主

动探究的精神。所以,小学科学教育应首先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遇到问题,

自觉主动地去探究,自主去寻找问题的答

案。当然老师并不是要游离学生探究学习之

外,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三、养成动手之前先动脑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往往是乐于动手,但不善于动

脑,实验时面对各种实验器材,往往盲目地

急于操作,实验中也只顾“热闹”,看不到

“门道”。所以科学教育要养成学生动手与

动脑结合的学习习惯,引领学生有目的、有

意识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动手之前要明

确动手操作的目的,弄清要解决的问题,预

测可能获得的结果,制定实验方案,即动手

之前先动脑。

如在探究《电磁铁》的性质时,首先教

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他们对于电磁铁感兴

趣的问题,诸如:电磁铁是由什么构成的?

怎样制作电磁铁?电磁铁能吸哪些物品?电

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有关?电磁铁有没

有南北极?若有极性与什么有关?电磁铁与

磁铁有什么区别?然后,让每个研究小组对

本组感兴趣的问题,先提出预测,再根据多

种实验材料,提出实验方案,最后动手实验

寻求问题的答案。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

习惯。这样才是真正意义的探究,才能切实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

四、养成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

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常常得不

到预期的结论,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对

此,教师既不要指责学生,使之失去进一步

探究的兴趣和信心,也不要急于否定和纠

错,因为得出了与众不同的结论,正是给探

究者提供反思认识的好机会,学生在探究

中经历失败未必是坏事,如果老师能用赏

识的眼光积极评价学生的探究精神,并耐

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审查反思,认真分析

失败的原因,反复实验,重新成功,学生会

收益很大。

五、养成善于开发利用科学资源的习惯

小学科学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而教

材只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它不

是课程的全部,教师要引领学生到家庭和

生活中去学科学用科学。如:探究居室养花

的学问;天气、气温、风向的观测和记录,同

时,要引导学生善于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物

品,使之成为可利用的科学实验资源,如废

弃的饮料盒罐,可以做土电话、听诊器、可

以做小昆虫观察盒等很多实验。还有小药

瓶、饮料吸管、导线、铁钉、小磁铁、小木片、

泡沫塑料板、螺丝、螺母、食品包装盒、袋、

绳等,都可以用来做出精彩的科学实验。因

此,科学教育要使学生养成善于开发利用

课程资源的习惯,而课程资源的重要价值

正在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发展机

会、发展条件、发展时空和发展途径,而这

正是科学教育的内涵。

总之,担负科学启蒙任务的小学科学

教育,养成小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比

获取知识的多少更为重要,它将决定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