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探究能力的培养

探究能力的培养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17 16:30:0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探究能力的培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探究能力的培养

第1篇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创设情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思维与注意力紧密吸引到课程的内容上,让学生像走进一个迷宫,不断地思考来寻找出路。这样促使学生启动思维,主动去思索,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还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问题情境作为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一定要巧妙地设置问题,这样才能起到“请君入瓮”的效果。教师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然后让学生走入知识陷阱中,从而引出新的内容。特别是在实验过程中,这类方法最易产生好的效果。因为这样能够活跃气氛,吸引学生思考。学生在动手过程中也能发现一些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这样就把抽象枯燥的理论变成动手动脑的实践。比如,探究“次氯酸的漂白性”活动之前,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几个问题,究竟是氯气还是次氯酸有漂白性?然后学生可以分成两个派别,各支持一方,通过思考、分析、辩论,进而通过直观的实验揭示最终的结果。这样的课堂上,学习气氛活跃,思维被教师的问题紧紧抓住,在看似游戏的环节中学到了知识,而且让学生知道了如何通过科学的实验来证明自己的判断。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再也不用担心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不用担心学生的知识学不会、学不牢,所有的知识都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获得,学习得更加牢靠。

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探究能力

1.演示实验转化为探究性问题或实验在演示实验中,利用新的教学理念、“演示实验”的教育功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于必须由教师亲自做的演示实验,使用探究法的叙述代替结论性的解释;运用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分析和处理资料;将易操作、易成功、没有破坏性和危害性的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究实验。对于验证结论性的实验,教学中改用提出化学实验问题猜想与假设(或化学实验事实)实验验证假说(或科学抽象)科学结论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将演示实验转化为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如二氧化硫的还原性这一演示实验,可以改为探究实验,通过加过氧化氢溶液,检测硫酸根离子,以证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这样从实验研究至获得科学结果的过程,使学生体验了探求知识的乐趣,亲身感受了科学家研究问题的经历。这种真切、客观、直接理解化学及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了知识和技能的迁移,知识、方法的求索,学术问题的研讨,创新思维的挖掘以及科学素养等的自我形成。

2.将验证性实验转化为探究性实验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生被动吸收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不能由他人所代替的。现行教材更多的是将设计好的方案整理出来,让学生照葫芦画瓢,这样学生模仿一次,往往没有过多的思考,因此印象不深刻,学生也就应付了事,更不能起到预想的效果。因此,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以及结合学校现有的条件,选择一部分验证供学生进行探索。比如,钢铁的腐蚀,探究学生的实验方案,可以选择不同的腐蚀方式,然后猜测哪种材料腐蚀得最为严重,学生提出假设,根据分组实验来证实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将原本死板的实验变为开放的探究实验,教师也能通过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实验撰写不同的实验报告,防止学生偷懒。

三、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提高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的思维过程概括起来就是:发现问题─大胆猜想;设计方案─小心求证;解释结论─质疑反思;评价交流─新的发现。因此,科学就是不断地提出论证的过程,是人类科学系和逻辑性的整合。那么有效探究就建立在猜想之上,当然这并不是空想,而是根据现有的知识进行科学严谨的逻辑猜想。目前有很多科学猜想吸引着一代代科学家去证实。这就说明,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思维都是极度活跃的。特别是这些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刨根问底。所以我们就把知识设置成问题,让学生去解答、去思索,通过实验来证实。比如,我们可以大胆假设问题,那么结果如何,大家需要去探究,交流设计方案,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到最终结论,从而证实最初的设想。

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教师在教会学生知识的时候,也要教会学生如何证明这些定理和公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古语告诉我们不能仅仅教会学生公式,而是要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教师要让学生习惯与人交流观点,让知识碰撞出火花。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方法中就能不断进步,教师也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和教师也能变成合作者,共同探索知识,从而找到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刘东方.中学生化学探究能力的构成及其发展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12.

[2]田秀青.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第2篇

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依赖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只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凸显,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提高,他们才能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生才能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不断努力丰富自己的数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学生的才能有所创新,有所建树。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并通过一切手段,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一、教学需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没有兴趣,一味地靠教师和家长逼迫学生学习,对学生而言是痛苦的,学习效果也一定很差。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就要从引导学生的探究兴趣入手。而教学联系生活,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当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联系紧密时,学生就能够体验到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愿望就比较强烈,在此基础上,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学生的兴趣就很高。比如,在教学平行线的性质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内容,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学习有关内容。首先,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出示两张图片:铁轨和双杠。然后提问学生“两条铁轨、双杆给我们怎样的图形形象。”这样,通过生活图片可以给学生直观的平行线形象,从而引出课题。接着教师提问学生“生活中有哪些事物给人们以平行线的形象”。这样,大多数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都很强,在学生寻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试着给平行线下定义。通过教学内容与生活的结合,学生可以凭着自己的努力探究问题的本源,这对学生探究兴趣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留给学生自我探究的时间,使学生进入探究过程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时间是被教师占用着的,教师要不断地讲解教学内容,学生努力听讲,努力做笔记,学生是没有自主探究的时间的。要想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就需要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自己的探究实践中获得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把一些学生可以自行解决的问题留给学生,突出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例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的高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设置“帮小蚂蚁找最近的回家路线的问题”,使学生能够联想到已有的知识“走垂线段这条路线最近”。然后开展以下内容:比如引导学生描述三角形的高,使学生自己动手画出三角形的高,让学生比较哪些画法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能够正确地使用三角板的直角边画出三角形的高等。通过学生自我探究可以有效地使学生掌握三角形的高这一教学难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探究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思维能力都能得到有效锻炼,这对学生学习数学是极为重要的。

三、巧设实践问题,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的学习是很个性化的行为。只有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突出,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思索,获得发展,教学效果才能显现出来。尤其是对于数学教学而言,教师要积极地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在实践中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有效发展,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极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巧妙地为学生设置实践性问题,使学生积极地行动起来,自主探究学习,不断体验,获得成功。

第3篇

关键词:学生;探究;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137-0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尝试探究能力呢?下面结合教学实际粗浅的谈几点认识。

一、优化师生关系,营造探究氛围

教学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因此,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开放教学环境,优化师生关系,将课堂还给学生,将自主还给学生,激发学生自己去学习数学,去研究数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表独立见解,敢于与教师争论,与同伴争论,营造一种积极、向上、自然、和谐的探究氛围。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助推器。由于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与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和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构成矛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思维发展阶段的特点,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充满疑问的情境,点燃学生的“发现”之火、“研究”之火、“探索”之火,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教学“毫米的认识”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猜猜新华字典的厚度。学生学过长度单位“厘米”,所以能很快地说出新华字典的厚度是4厘米多一点;再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元硬币,让学生说说它的厚度是多少,然后用直尺量量它的厚度是多少。这一下学生们都呆住了——它不满1厘米,怎么量呀!究竟是多少呢?学生马上就会产生一种想探个究竟的强烈欲望,这就使单调、枯燥的概念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欲望被有效地激发出来。

三、组织探究活动,选择探究方式

新课程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走向成功的彼岸。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加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探究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作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1.自主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根据各自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引导他们用科学探究的方法,主动地从事观察、操作、实验等“做数学”的活动,“再创造”新的数学知识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空,引导学生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去。例如,“分数意义”的教学,教师可让学生事先准备充分的材料(实物、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小棒等),上课后教师提出:“你能把这些物体或图形平均分吗?平均分之后你可以得到哪些分数?”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写出相应的分数。学生都很有兴趣地投入到自主探索的活动之中,充分自由地选择材料,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探索,这样安排,每个学生都可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

2.合作探究。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合作探究,以形成集体探究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中群体智慧,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首先让学生按小组进行动手操作,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长方形,并根据所摆的情况,完成书上的表格。由于是按小组进行学习的,学生很快就发现拼成的长方形有三种情况。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什么有关系?宽和什么有关系?面积和什么有关系?有了前面的直接操作,学生讨论得比较认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发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每排摆的正方形的个数有关系;拼成的长方形的宽和摆的排数有关系;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和所摆正方形的个数有关系。最后让学生小组讨论,归纳、概括出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直接用长和宽相乘比较简便,有效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四、及时激励评价,体验探究乐趣

第4篇

我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节时,写出一个数“143”,问学生能否被3整除,一学生说能,理由是个位数是3。我又出示一个数“111”问学生,一学生认为不能被3整除,理由是个位数不是3。显然,这是负迁移。刚学完以个位数为标准判断能被2整除的数,这里错误地运用了同样的判断方法。我让学生将以上两数除以3试试,他们知道都错了。既然不能光看个位数去判断,那么应该如何判断呢?能被3整除的数有何特征呢?学生从知识冲突中产生了求知欲望。接着我要求并激励学生自己探究,提供了如下的一张百以内数字排列表:

先各自思考、尝试,后小组讨论,学生很快就找到了一个线索,有了进展。上表中出现如下的“楼梯”:

“楼梯”的出现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好奇和兴趣,他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在思考在分析,很快有人有了点滴的发现。例如有人发现:10以内数只有3,6,9能被3整除。有人马上想到33,66,99也能被3整除。于是得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全是3,6,9时,这个数能被3整除。有人因而想到13,16,19等个位数是3,6,9的数以及31,62,94等十位数是3,6,9的数,看上表就知道:两位数中只有某一个数位上有3,6,9的数仍不能被3整除。至此,已有了收获,向真理逼近了一点,但又有矛盾。三位数中如果只有一个数位上是3,6,或9,情况就不一样。113不能被3整除;123就能被3整除。什么才是普遍适用的判断标准呢?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思考方向很多。有的说:每一张“楼梯”的各数都以“加9”递进。有的说:“楼梯”上相邻两数都是十位数递增1,而个位数递减1的。--多么有价值的发现!可以说结论已近在咫尺,只一步之遥了。然而就在此时偏偏没有人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来。孩子们纷纷以期待和无助的目光看着老师。我强烈地感到需要因“愤”而“启”了,便因势利导地追问:十位数加1、个位数减1组成的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照理对于这个问题,应该能很快说出是“两个数位上数字之和相同”。然而不少学生好似有所领悟,但仍不能表述。此时,如果由老师直接告知,学生立即就能恍然大悟。为了使学生亲历过程,我让学生继续探究,我还是旁敲侧击,引导学生迂回前进。我提示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到“3”当头的一段短“楼梯”,问:12和21中能找出“3”来吗?很快有人说:12里有4个“3”,15里有5个“3”――(1)又有学生说:1+2和2+1都是“3”――(2)这两者哪一个具有普遍意义呢?我引导学生自己去筛选、去概括。叫大家看“6”、“9”当头的两段“楼梯”的各数种是否也有“6”和“9”,是否也有相同的结论。在“6”当头的“楼梯”中,孩子们找不出15,33,51里面有完成的几个6,却证实了1+5,2+4,5+1都是6。同样,“9”当头的“楼梯”中,各数的两个数位上数的和都是9。于是大家否定了(1)肯定了(2)。在这水到渠成之时,我趁热打铁,问: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可以怎么判断?不少学生说:只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相加等于3,6,9,就可以判定它能被3整除。我又进一步问:如果各位上的数的和等于12,15,18呢?一学生说也行,因为1+2,1+5,1+8仍是3,6,9。我热情洋溢地肯定了大家的发现。但“各位上数之和等于3,6,9,12,15,18等等的两位数一定能被3整除”这句话太长,谁能换一句简单明白的结语?不少学生举手,比较一致地说出“两个数位上数之和是‘3的倍数’时,这个两位数就能被3整除”。我又问这个结论可以叫什么?有的说是“判断方法”,有的说是“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紧接着,我把学生引入“验证”的阶段:刚才是从100以内数中得出的结论,如果是1000以内、10000以内和更大的数中,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和判断方法是否也相同呢?学生自己写数自己验证,越做越有劲,一致得出同样的结论。

在上例的教学实践中我有了以下的体会和认识:

一、引导学生探究与科研相比,有同的一面,也有异的一面。

主要是学生探究是在教师主导作用影响下进行的,既要坚持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明智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设计问题激发求知欲,提供有结构的探究材料,步步深入地引导学生逼近结论,及时发现火花加以鼓励,审时度势把握最佳时机巧妙点拨等。这样做要求有很好的教学机智,远比牵着学生鼻子跟着教师和教案转要难,更非一味灌输所能比拟的。

二、探究教学过程中组织引导学生“反思小结”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能强化探究的过程,逐步加深印象而产生兴趣,进而形成习惯,受用终身,而且能再一次体会探究的乐趣,从而增加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反思小结”尤其重要的是必须回忆探究中运用的各种方法,使学生逐步地积累方法、策略。在某种意义上讲,方法、策略的积累并不轻于知识的积累。一个人方法、策略掌握得多并娴熟于心,能自如运用,就会变得聪明能干起来。

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十分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第5篇

摘要:在化学教学中,应通过各种途径,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以期达到在化学课堂中发展学生的综合智能和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这一目标。

关键词:初中化学 探究能力 培养

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而探究能力又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能力的挖掘密切相关。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通过各种途径,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以期达到在化学课堂中发展学生的综合智能和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这一目标。

一、培养好奇心、强化探究欲

好奇心是形成探究欲的一个基本要素。而探究欲的不断强化又为学生产生好奇心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例如,学习通电分解水的实验中。如下图:理论上氧气的体积与氢气的体积比应该是1:2。而实际上细心的同学发现并不是1:2,而是略大于这个数值(尤其是在实物投影上打出来后观察更明显)。这一现象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于是我请同学们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让同学们在课后去查一下氢气与氧气的溶解性表,结果发现氢气的溶解性远远小于氧气的溶解性,答案也就自然得出了。通过查阅资料和实验后,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也促使了学生探究精神的养成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如,我在讲解金刚石可以在液氧中燃烧时,有同学提出,液氧的温度很低,金刚石能燃烧吗?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课堂讨论的气氛很热烈。使学生对物质燃烧的条件和灭火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和理解。

二、充分挖掘教材,精心设置课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在素质教育中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提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角和体验,学会发现问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转变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知识是自己通过实践、分析、推理、归纳而获得的。并不是所有的课题都能尝试探究性学习因而选择课题尤为重要。所选课题要体现一定的知识探究的过程。一般探究过程以问题为主线,逐层展开教学。一个主课题下,可分割成许多个子课题,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程序,通过一个个问题情景的创设,教师精心设置知识铺垫,在学生自主探究的氛围中解决一个个问题。而且所选课题必须密切结合实际生活;知识范畴要源于学生原有知识,又略高于原有知识;课题中通常以实验作为探究的主要手段。例如,《氧气的制法探索》就是个比较好的课题。教师运用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修正假设得到结论。在学生已知的知识基础上,空气中N2和O2沸点不同,能否利用沸点不同分离出氧气?该如何分离?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再利用现有的录像做实验验证。通过三组对比实验为主线,进行实验探究,分析、归纳总结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使用原料、反应条件、反应装置、收集方法及催化剂的概念和性质。而通过这一次学习,我也深信: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处理的辩证思想将一直渗透到他们的化学学习中。《空气的成分探究》也是让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实验探究可操作性强,通过分组讨论,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探究,使学生原有的知识范畴得到了拓展和延伸,成功地获取结论,大大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热情。酸雨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选择该课题是因为它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学生也极为关注。

三、以探究为核心,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往往是“师演生看”、“师讲生听”地满堂灌,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实验内容的设计留给学生主动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很少,即使是所谓的“探究性实验”或“启发性实验”也只是照方抓药的设计,这样的设计学生几乎不需要进行“探索”,只要按步操作,就可以得出结论,不利于实验功能的充分发挥。

新课程概念下的化学实验探究教学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质疑、提问的机会,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积极思维,解决悬念,感受到发现的快乐和科学的魅力。比如,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实验探究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而在实验中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获得更多的了解和理解化学的机会,实现从“读化学”、“听化学”向“做化学”、“探究化学”的方向发展。

四、设置化学问题,创设学习物景,培养探究能力。

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情景,注意语言的技巧,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问题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从而培养探究意识。例如在教学物质燃烧条件一节时,我说: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见过物质在水中燃烧吗?许多学生说未见过,同时质疑,物质怎么会在水底燃烧呢?当我说有些物质会在水中燃烧时,感到十分惊奇,这时我将一小粒白磷放入一支大试管中然后注入五十度左右的温水,用一根细玻璃管向盛磷试管底部吹气,奇迹出现了,磷在水下燃烧起来了。此时,全班沸腾起来了。学生们既惊讶又不可思议,个个以期待的目光望着我,希望立即得到答案。我说:这就是我们该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我边说边扬起化学课本,开始正式的讲课。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根据不同的课题内容创设学习情景,“设置化学问题”就是一种方法。

五、培养探究性思维

第6篇

一、围绕绘画的初步构思培养绘画能力

构思是绘画创作的重要前提,它主要包含了绘画的主题、内容、方法等。但是反观幼儿的绘画,他们的绘画可以说是信笔涂鸦,基本没有经历过构思。所以我们在观赏幼儿的绘画作品时会发现作品的内容天马行空、包罗万象,缺乏一个深刻的主题。因此,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绘画练习的时候,首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画前的构思。请看下面的课堂实录:

师:我们看到的那些动物,牛、羊、小白兔、长颈鹿、狮子、老虎、大象等,它们都生活在什么地方呢?

生:草原上(森林里)。

师:那么我们在画这些可爱的动物时,该给图画起个什么样的名字呢?

生1:可爱小动物的大家族。

生2:快乐的大草原(大森林)。

接着教师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提出的主题进行绘画,虽然他们画出来的动物并非完美,但却充满了拟人的色彩,动物们和睦相处,让人玩味,趣味十足。像这种练习方式,当持续时间一久,幼儿们便会在不知不觉中习惯画前构思,并根据构思的主题来画出图画。由此可见,对幼儿绘画初步构思的培养是极为主要的。

二、围绕绘画的造型表达培养绘画能力

对幼儿绘画造型表达的培养,主要是指培养幼儿利用哪种造型来呈现出自己所要涂鸦的内容,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经历一个由不分化到分化的阶段。而在初期,老师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图案,比如几何图形等引导幼儿利用直线和图形等组成一个图案。这样一来,原本平淡无奇的简单图形经过组合便成为了妙趣横生、让人遐想的图案。其中,这些图案可以代表某件事,更可以代表某个物件。

另外,在引导幼儿利用这些几何图形来构架图画的过程当中,往往可以使用多个几何图形,这种方法我们还可以称其为构图。不同的构图会呈现出不同的意境和画面,但是构图的方法并非杂乱无章,老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有序的构图,并通过其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有序地构图呢?首先,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对物体的大小、上下、邻近等方面进行认知,然后再结合内外、前后等空间效果来强化构图。这样一来,幼儿的好奇心不仅被激发了出来,同时还可以强化他们的构图能力。

三、围绕绘画的情节解说培养绘画能力

情节解说是绘画过程中极为主要的一点,拿捏到位的情节铺展可以有效地强化绘画作品之间主要形象的联系。而在幼儿作品当中往往呈现不出这一点,通常都是由人和物件来构成的,整体却缺乏着必要的联系,因此很多幼儿在表达自己的绘画作品时,都无法完全地诠释出绘画本身包含的意思。所以,每次我们在观赏幼儿作品的时候都会发现画面零散,无法弄懂在表达什么。笔者曾看到一个小女孩画了这样的一幅画:画中一个小朋友望着大树上挂着的风筝,风筝却直挺挺地立在树上。按常理,挂在树上的风筝应该是耷拉下来的。于是便有了下面的一段师生对话:

老师:这个风筝为什么是直挺挺的立着呢?风筝挂在树上的时候应该是耷拉着的吧?

小女孩:因为当时有风呀。

小女孩的这番解释不仅让我们豁然开朗,同时在这幅画中我们还感受到了另一番趣味。由此可见,对于绘画情节的拿捏程度和解说能力是绘画过程中极为主要的一点,它不仅诠释着绘画作品是否成功到位,同时也是幼儿绘画能力提高的重要证明。

四、围绕色彩的美感体验培养绘画能力

幼儿天生对彩笔和色彩有着痴迷的喜爱,并喜欢用自己手中的彩笔勾勒出心中的图画。此外,幼儿还喜欢根据色彩的美感来体现自己天真烂漫的童心。所以在培养幼儿绘画能力的时候,老师可以将这一点当作启发的源泉,并以此来强化幼儿的色彩感。另外,老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利用不同的色彩相融合来表达出更多的美感,进而让幼儿的绘画作品变得更加明亮、鲜艳、充满朝气。比如在表达柔和的时候,可以引导幼儿使用暖色的彩笔,如浅红色和浅黄色等。在表达冰天雪地的景观时可以使用一些暖色调的彩笔,如浅蓝色和蓝色等。不过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不能因为儿童用错了颜色而去责怪他们,而是要倾听他们的解说,善意且温柔地引导他们。

在一次绘画当中,一个男孩画了一条小河,但是奇怪的是这条小河的河水是五颜六色的,河边有一些小朋友在用小碗取水。

老师:为什么这条小河是五颜六色的呢?小河不应该用浅蓝色的彩笔来画出来吗?

小男孩:因为这条河里面是各种各样的果汁啊,所以它是五颜六色的。

第7篇

关键词:幼儿;科普;科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3-0074-01

幼儿科学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幼儿科学教育创新,发现幼儿的科学潜能,全面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一、创新科普主题,培养幼儿科学认知能力

随着幼儿科学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幼儿教育已经从传统的知识积累逐渐向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和认知能力不断转变和发展。教师在科学教育中通过科普主题的创新,将幼儿作为主题设定的主体,结合幼儿发展的心理和特性,设定紧贴幼儿生活的主题活动。在一次“分豆豆”主题活动中,老师通过一个小故事带入活动主题,讲述做饭阿姨不小心将黄豆和大米混在了一起,请求小朋友帮助将它们区分开,幼儿助人为乐的情绪和精神被激发,纷纷提出自己的办法。这时,老师拿出一把漏勺,让大家猜测这漏勺是如何帮助阿姨将黄豆和大米分开的。通过老师的演示及部分幼儿的实践操作,让幼儿分析为什么大米会从漏勺的洞里漏出去,而黄豆为什么不会。最后,举行分豆豆比赛,将幼儿分为2~3组,看哪组分出来的黄豆最多、最干净,使幼儿由传统的知识接受变成主动思考和探索。整个活动的开展按照引出、演示、操作、分析、巩固的流程,突出幼儿的语言表达、思维反应、动手操作及行为认知等多方面的培养,有效地针对该阶段幼儿以行动思维为主导的年龄发展特征,用直接行动思维取代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帮助他们最快、最好地获得科学知识。

二、改善科普环境,激发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改善科普环境指通过为幼儿创设多样性的科普教育环境,让他们在幼儿园的每个空间、每个角落、每块墙壁都能发现无所不在的科普知识。在走廊、楼梯、过道等地,和幼儿一起利用图片、文字、绘画、小制作、照片等,进行科普教育主题的环境布置。如自然角中琳琅满目的果实和种子;动物角中栩栩如生的小动物;科学角中有趣的放大镜、显微镜、磁铁、弹簧等;植物角中各式各样的盆栽、蔬菜等。我们曾在植物角摆放了几个空花盆,然后和幼儿一起种上白菜、黄瓜的种子,让幼儿亲自浇水、打理,观察种子渐渐发芽、逐渐长大的过程,体验科学的探究乐趣。在图书角,放置了许多科技图书,如《科学小超人》《我们爱科学》《十万个为什么》等,让幼儿在生活化的科学教育中兼具知识化,使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科学的熏陶,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

三、优化科普资源,培养幼儿科学观察能力

科普资源是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开展的基础和保证。充足、富有探索性的材料资源,能有效促进幼儿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让幼儿通过丰富的科普资源载体进行观察、感知、质疑、探索、操作和创新。例如,让幼儿认知酸、甜、苦、辣味道的时候,将四个玻璃杯中分别装满柠檬汁、糖水、苦瓜汁和辣椒水,作为科学教育的资源,让幼儿通过品尝直接体验。在学习不同动物的叫声时,将各种动物的叫声进行录音,在课堂中播放,让幼儿通过听来辨别小动物。在学习动物的角时,以卡片的形式,让幼儿观察小鹿、羚羊、牛、山羊等不同的角,通过观察对比,说出动物们头上的角有哪些形状、功能。这一训练还延伸培养了幼儿对周边事物外观特征的观察。科普资源丰富多样,只有通过做好科普资源的充分运用和开发,才能为科普活动的展开提供丰富多彩的道具,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观察能力、体验能力及科学认知能力。

四、丰富科普形式,提高幼儿科学动手能力

科普资源的丰富多样使得科普形式逐渐趣味性、多样性。动手做、游戏乐为主的幼儿科学教育方式体现了幼儿的爱游戏、爱活动的天性,完全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科学教育形式,更有利于培养孩子动手、动脑能力,拓宽幼儿对于科学认知的广度和深度。在“小小艺术家”活动中,让孩子收集形状、颜色各异的树叶,然后观察叶子的形状,通过简单的拼贴、裁剪做成一幅艺术作品。也可以通过拓印的方式,将树叶涂上颜色,然后在白纸上根据树叶的形状和纹理印出不同的花纹,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审美力和创造力。同时,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让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和纹理,让数学中枯燥的图形认知,与科学教育紧密联系,使图形直观化、形象化。再如“快乐千足虫”活动中,让孩子模仿虫子在草地上爬行,有的向前蠕动,有的匍匐前行,有的纵向爬行。在这一活动中,孩子不仅形成了主动探究的能力和意识,还锻炼了身体反应和活动能力。

因此,应该继续重视科普教育,为幼儿创造多层面、全方位的科普环境,不断创新科普主题、科普形式,使幼儿在体验科学研究乐趣的同时,获得科学素养的提升。通过创新科普主题,改善科普环境,优化科普资源,丰富科普形式,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指导幼儿主动探索客观世界,培养幼儿科学认知能力,激发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幼儿科学观察能力,提高幼儿科学动手能力,进而初步理解科学,意识到科学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雪灵,卢清,刘尧.浅谈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生活化[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S1).

第8篇

关键词:中职英语;阅读能力;培养

前言:中职教育注重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从这个角度出发,英语阅读能力的实用性决定了中职教育会十分重视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然而近些年受到高等院校扩大招生的影响,初中毕业生更加倾向于选择读高中考大学的路径,中职学校的学生资源越来越差,大部分在校学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如果中职教育方式不作出对应改变,与时俱进,中职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得不到相应的效果。因此本研究将结合这一背景,探究当前环境下最能够有效提高中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

1中职英语教学中的问题

1.1词汇量不足,基础薄弱

虽然学习英语首要的任务就是词汇量的积累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但我们依然不得不承认影响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的首要问题仍是词汇量的匮乏,这种问题在中职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现的十分明显。由于缺少优秀生源,中职学校学生整体素质较低,英语基础也较为薄弱,缺乏学习英语的动力,面对大量枯燥的英语单词,中职学生很难养成坚持背诵单词的习惯,所以他们的词汇量不达标。然而在英语阅读中,单词组成了文段,单词就是阅读的基础,如果不明白单词的意思,阅读文段就是在看天书,根本无法保证正确率。再加上中职教育中,教师往往只负责灌输知识,忽视学生单词的积累,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停滞不前。

1.2^分强调知识而忽视技巧

教材往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中职院校中,教师也会十分重视知识的讲解,对应中职英语教材中的文章,一些教师甚至会逐字逐句进行讲解。这确实是教师负责任的体现,但即使老师如此认真,学生的阅读能力却并没有多大提升,是因为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仅依赖于知识点的积累,阅读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忽略这些技巧只会事倍功半。教师占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对学生反复灌输各类知识点,甚至会抽取时间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提问,确保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点,老师花费了大量时间在这上面,但实际上阅读技巧的讲解却并不会占用太多时间,然而对技巧却往往被忽视,缺少阅读的技巧,中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举步维艰。

1.3教学方法枯燥无味

中职院校的课堂一般由老师主宰,而老师又只是不断的向学生灌输知识点以及重难点,这样的课堂,老师从头说到尾,学生从头听到尾,若是老师本人讲解风格又并不十分风趣,无法吸引学生,那么课堂气氛也会沉重无趣,学生就不会看到英语阅读的文化内涵,不会有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样在英语课堂上,老师自己讲自己的,学生却不会有多少动力听课,即使是听课了,也不会印象深刻,不久就会遗忘。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失去这个动力,学生还有多少时间花费在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上呢?没有付出,中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又从何开始呢?

2如何提升中职英语阅读能力

2.1注重词汇积累

单词是构成阅读材料的最小语言单位,要想培养中职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首先应该考虑提升学生的词汇量。试想如果中职院校学生词汇量足够,英语阅读文段对他们而言就是一小篇语文文段,做题也会毫无障碍。因此老师应当充分发挥监督作用,监察学生英语单词的背诵情况,并定期进行单词默写或抽查。但在学生背诵英语单词的同时,应当教会学生背诵英语单词的技巧,比如一些单词在加上相同的后缀或前缀后,单词的意思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单词的构成技巧,就能够减少学生单词的背诵难度,帮助他们克服学习英语的畏难与懒惰心理。同时也不能放弃那些不背诵英语单词或怎么也背诵不好英语单词的同学,对于不背诵英语单词的同学,应当主动找他们进行交谈,改变他们对英语阅读的想法;对于背诵不好的同学,首先要鼓励他们,不要放弃对英语阅读的信心,还要帮助他们找到原因,制定有利于他们背诵英语单词的方案。只要能够营造一个积极背诵英语单词的环境,学生们就能彼此激励,不断提升英语词汇的积累量,为培养中职英语阅读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2注重阅读规律的掌握

培养阅读能力除了要积累足够的词汇量与知识点,还要掌握阅读的一些技巧,因为阅读并不需要我们对阅读文段进行全文的分析,同时阅读文章中往往会有一些生僻词汇或者有个别超纲的知识点,这时候阅读技巧不仅能够提高做题效率,也就能够帮助学生排除更多的干扰选项,最终选择正确的答案。首先,在面对生僻单词时,如果这些单词不影响做题,可以暂时忽略,但如果这个单词干扰了问题的选项或者在原文中出现次数较多,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这时候就要运用猜词方法,如果构词法无法确定,可以先在文章中划出这个单词出现的位置,再比较这些单词的前后句,一般就可以结合语境猜测出单词意思,同时学生不必担心这个单词会考察其引申义,因为一般测试中,复杂或生僻词汇主要考察直观义,只有最简单的词汇才会考察引申义。当然,减少生僻词汇量的最根本途径应当是不断积累词汇量,所以学生应当养成一旦做题时遇到生僻词汇时,先猜词,做完题后仔细查阅词典并背诵这些单词,避免下一次仍然不会。其次,在英语阅读中,一旦锁定答案的范围,要注意这些语句中的连接词,因为答案往往不是直接显示在文章中的,而是要通过一些文档的信息提取出来的,这时候一些表示转折的连接词很有可能误导学生选择相反意思的答案。在面对提问作者意图的问题时,作者往往是通过赞成或反对其他人物的观点来表明自身立场,这时候要注意连接词的意思是否表示转折,还要读懂连接词前面文段的意思。最后要重视文章的首尾句段,因为英语文章的思路主要是总分总结构,句首句尾包含了大量信息,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找到答案。以上是英语阅读的部分技巧,中职教师应当抽取一定时间教导学生阅读的技巧,这样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3注重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够培养出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老师的教学负担也能够轻松许多。培养学生对于英语阅读的兴趣,可以结合中职院校的学习特点,通过分析中职院校的学习时间安排,可以看出相比普通高中而言,中职院校学习负担相对较为轻松,学生课余时间较为充足,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英语活动,比如可以组织学生看一些英文电影,在对其中一些经典片段进行相关英文讲解,学生有了对电影的了解,这些英语知识对他们来说就不会太难理解;还可以讲解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或美食、节日等比较有趣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在课堂上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老师在讲课时,涉及到的一些有趣内容可以多进行扩展,同时在对学生进行日常测试时可以选择一些内容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这样学生不仅在做题时能够保持精力集中,在老师讲解时也会更加认真听课。

结语:中职院校学生依然占据我国在校学生的相当比例,注重对中职学校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他们成为更高素质的人才,为我国建设贡献力量,因此要重视中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