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研究性学习方向

研究性学习方向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17 16:30:0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研究性学习方向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研究性学习方向

第1篇

【关键词】东南亚研究 国际关系专业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培养技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044-02

近年来,随着东盟国家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东盟地缘政治的重要性凸显,发展与东盟国家的新型外交关系成为我国周边对外战略的重点。东南亚研究是东盟国家及东盟组织为研究对象,探究东盟十国内政外交、社会文化及东盟组织的历史与现实问题,为国家及政府了解近邻国的内政与外交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咨询。东南亚专业人才培养有助于夯实我国东南亚及东盟组织等领域的科研队伍,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对增强我国软实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探究国际关系专业东南亚研究方向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技巧,以提升后继人才的研究能力。

一、完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培养研究生驾驭外文文献的能力

东南亚研究方向国际关系专业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强调以基础性知识积累和写作能力的夯实为导向,注重学术研究型硕士的知识培养与思维创新。在治学方面,它注重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促使其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因东南亚研究的对象性与特殊地域的特性,在知识结构与研究对象上有独特性,首先,在知识结构上,要求研究生具备在该领域的最基本历史知识与概念的储备,能对东南亚国家的国际与区域形势的演变及该区域的东盟组织由来与发展趋势有总体性的认识;能够对独具特色的东南亚文明及东西方与东南亚政治、文化、经济交流关系和东南亚各国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形成知识体系,对东南亚文化、中国与东南亚关系有较深入的研究。其次,要求学生必须了解当前国内外东南亚学术研究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熟悉国内外在该领域研究的主要机构、学者及代表性的学术成果,把握领域内研究的学术热点与难点问题。再次,要求研究生必须熟练掌握英语或研究对象国的语言。外语技能是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重要工具,只有掌握了一门外语才能广泛涉猎外文图书及文献资料,增加获取资料与信息的渠道,具备资料的鉴别与处理能力。研究生的外语应用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们涉猎研究课题的视野、学术交流的效果、阅读专业文献的能力、学术论文写作的质量和深度,影响科研水平的层次。如果研究生放松英语学习,导师又忽视对其进行英语能力的培训,则会大大降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总之,东南亚研究是区域研究,也是国际问题研究,鼓励研究生熟练掌握一门或一门以上的外语技能是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或学习非常重要的技能和工具。

二、重视研究生参与教学课堂,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以激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思辨思维

与灌输知识为主的国际关系专业的本科生教育不同,国际关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师发挥导向的作用,重点是在研究方法上的传授。因此,国际关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课堂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术研究兴趣、学会独立思考、激发问题意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有意识地营造教学课堂的开放而活跃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学生自发性参与教学讨论,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的互换。同时,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授课对象的知识结构而采用合理而科学的教学方法,注意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做到既能将讲授东南亚方面的知识与研究生课前阅读、课题提问、讨论相结合,又能善于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课件,课件做到图文并茂及运用音频资料,使教学内容既丰富多彩又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将传递知识与培养研究生的创造性相结合,引导研究生参与课题教学,营造学生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各抒己见、自由发言的宽松环境,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思想交流与碰撞。组织学生自主地开展学术交流,营造知识、信息、思想与观念交流的自由氛围,活跃学识思想,形成思想的碰撞,以有利于相互借鉴、产生互补效应,提高创新性。研究生能积极思考,自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课后能对问题开展调查和研究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此外,提供给研究生学习的学术期刊论文、经典著作的目录,要求研究生撰写读书笔记,导师定期检查。在选题范围内给研究生布置适量的课程课论文作业,检查和了解研究生的学识水平和写作能力;认真批阅学生的课程论文是导师了解学生课后学习情况、关注兴趣点及掌握知识、理论水平、写作功底的有效途径,导师需要对研究生提交的论文在结构框架、语言措辞、论证推理等方面做出点评,并一一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及时反馈给学生。此外,东南亚研究是研究型专业,没有本科阶段的专业设置,因此,研究生本科阶段专业知识背景各不相同,有英语、历史、政治学、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甚至还有教育学、新闻学和物理与计算机科学等专业,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和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运用本科所学知识与东南亚研究相结合,力图将本科所学知识与东南亚研究的技巧相融合,培养其重新组合知识的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提升研究生的资料与信息收集能力,就研究对象开展田野调查

对于东南亚研究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不仅要传授研究方法、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还要传授收集信息与资料的方法和渠道,尤其是东南亚区域国际关系研究更为讲究资料与信息的时效性。资料的收集和积累在学术研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事东南亚研究需要在大量的数据、案例和材料基础之上加以判断、佐证、分析和论证,对各种中外文资料进行加工、筛选,这要求研究者具备广泛收集资料的能力。因此,东南亚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需要学会科研资料的收集和积累,如资料收集与整理、田野调查、社会调研。在资料收集方面,应开阔视野,有关东南亚研究的图书资料、报刊、档案、文宪、网络信息、电子图书、田野调查甚至口述历史资料都属于研究收集的范围,内容多样性决定了收集资料的渠道和方式多样性。导师指导研究生收集资料时应注重资料的准确性、客观性,确保资料的真实、可靠,同时力求资料的完整与全面。对收集资料进行归类整理是学术写作必备的前提工作,要求研究生做到两个原则,一是将相同内容和专业资料按问题、专题、项目分门别类地存放,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以便及时、准确地查找。二是要注记清晰,即注明资料的出处、作者、时间、页数,以便日后查找、核对和判断资料的新旧。田野调查是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切身感受研究对象的重要途径,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进行实地调查和信息采集。培养东南亚研究方向的国际关系专业学术型人才的特殊性还在于让学生能在研究东南亚的对象国就研究目标进行资料收集和田野调查,直接面对研究对象,切身感受它,并与国外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专家进行学术交流,拓展研究生的视野,实现认识的升华。

四、培养研究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专研精神

除研究生广泛涉猎东南亚方面学术知识、挖掘新资料,鼓励理论创新、研究方法创新、研究思路的创新外,还要注意帮助研究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这是从事研究工作最基本的素养,也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导师课程教学和严谨的治学让学生认识到研究是一份神圣的工作,尤其导师在研究生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上要严格把关,杜绝学术抄袭、剽窃行为。首先,让研究生认识到学术抄袭问题的严重性,从思想上加强研究生对该问题的重视。其次,鼓励学生课题申请和学术论文的独立创作,科学开发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课程论文大纲与思路不恰当的地方当面给予指正和修改,就论文初稿不合理之处进行调整,指出论文中知识性的错误、语病、逻辑混乱之处,确保学生论文写作进度的顺利完成,提高学术论文的质量,树立学生严谨而科学的治学态度。对于成果,导师明确个人的态度和立场,对于不是自己的学术成果,不能贸然将学生论文挂上自己的名字;鼓励研究生独立发表学术论文,积极引导他们申请学术创新项目和研究生课题项目,通过课题的申请与撰写强化研究生对学术规范的认识。学生申请和完成课题研究的最大益处在于锻炼科研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在完成课题的基础上,帮助研究生完善论文框架结构,提高研究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总之,东南亚研究方面的国际关系专业学术型人才培养重视两个方面:首先,培养研究生的学习自主意识与创新能力。再次,对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写作习惯的培养,将知识转化为研究的能力与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导师需要不断学习教学理论知识,总结教学经验和方法,探索特色的教学技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思维,重视教学,科研与教学互补;树立高度负责的导师职业精神,增强科研能力,丰富学识,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而杰出的科研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著信,苏毅.施之以爱,导之以行――谈研究生指导教师教风[G]//周文辉.导师论坛:研究生导师论研究生指导[C].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29

[2]刘润进.课题研究阶段培养研究生英语能力的几个方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8)

[3]胡之德.浅谈交叉学科方式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性[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

[4]郝全梅.资料收集的途径、方法与要求[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2)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八桂学者“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子课题“广西的亚太海洋战略与海洋经济”;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青年学者创新团队“‘一带一路’战略下广西海洋经济发展与海外华侨华人”研究团队的阶段性成果

第2篇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学习记忆能力 清心开窍方 实验研究

老年性痴呆(简称AD)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首要症状是智力、记忆力、感官定向能力、判断力、语言思维能力不可逆的进行性退化,并常伴有性格改变。该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约占5%,7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上升为20%。AD目前已成为继心脏病、肿瘤和中风之后的第四位死亡原因,由于其发病的隐匿性和不可逆性,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负担与危害。清心开窍方已运用临床多年,疗效确定。现将其对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组织ChaT和AchE活性的影响总结如下。

1、材料

1.1 动物:SD雄性大鼠80只,清洁级,体重90~115g,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购后饲养在屏障系统内。饲养条件: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40%~70%。光照12小时明,12小时暗,饲以60钻辐照全价营养颗粒饲料和高压灭菌水,垫料每周更换两次。

1.2 药物与试剂:分述如下。

1.2.1 药物:清心开窍方汤剂药物组成:生地、麦冬、白芍、石菖蒲、丹皮、茯神、苦参各6g,陈皮4g,知母5g等,制成含生药浓度为0.91g/ml药液。用真空塑料袋包装,储存于4℃冷藏室,灌胃剂量为8.7ml/kg。双益平:50μg/片,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051001,用前配制,浓度为:3.5μg/ml,灌胃剂量为10ml/kg。Aβ1―40:500μg/瓶,Sigma公司生产,产品号:A1075,批号为:104K4771。用前加200μl注射用水溶解,浓度为2.5μg/μl,置于37℃恒温水槽中孵育1周。

1.2.2 试剂:乙酰胆碱酯酶(AchE)测试盒、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测试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3 主要仪器:水迷宫设备:Morris水迷宫视频分析系统(上海吉量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通过电脑同步记录大鼠运动轨迹。图象处理系统为DigBehv动物行为分析系统。训练期间迷宫外参照物保持不变。722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生产)。5417R离心机(德国EPPENDORF公司生产)。

2、方法

2.1 动物分组及造模:SD雄性大鼠80只,体重90~115g。动物购来后秤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治疗组、预防组和治疗组6组,每组10只。具体处理如下:①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喂2周后,用生理盐水灌胃3周;②假手术组:正常饲喂2周后,双侧脑内注射灭菌注射用水,再用生理盐水灌胃3周;③模型组:正常饲喂2周后,双侧脑内注射Aβ1―40,再用生理盐水灌胃3周;④阳性治疗组:正常饲喂2周后,双侧脑内注射Aβ1―40,再用双益平(10ml/kg/d)灌胃3周。⑤预防组:正常饲喂同时用清心凉血开窍方灌胃给药,2周后,双侧脑内注射Aβ1―40,再用清心凉血开窍方灌胃给药3周;⑥治疗组:正常饲喂2周后,双侧脑内注射A131―40,再用清心凉血开窍方灌胃给药3周。

双侧脑内注射法:双侧脑内注射用由第二军医大学生理教研室研制的江湾I型C脑立体定位仪。左右海马定位P3.0mm,L2.0mm,H3.0mm。氯胺酮(0.1~0.2ml/100g)腹腔麻醉,用立体定向仪固定头部,酒精棉球局部消毒,剪开头顶皮肤,暴露头骨,经初步定位后,用骨钻钻开头骨,于前囟后3.0mm,左右旁开2.0mm进针,深3.0mm缓慢注入2μ Aβ1―40,双侧共4μl,5min内注射完毕,留针5min后缓慢退出(正常对照组不注射,假手术组注射等量的灭菌用注射用水),缝合头皮,最后肌肉注射青霉素,操作完毕后将其放回笼盒,注意观察麻醉未醒的大鼠,防止其窒息死亡。

2.2 观测指标:分述如下。

2.2.1 水迷宫试验:全部给药结束后开始水迷宫测试。训练时选择一个入水点,将大鼠面向池壁放入水中,图象处理系统将观察并记录大鼠在水中游泳寻找并爬上平台的路线图、所需时间(即大鼠找到平台所需时间)。设定最长游动时限为70秒,如果大鼠在70s内未找到平台,需将其引至平台并停留10s,这时所需时间记为70s。每天训练2次,共6天。

2.2.2 AchE、ChaT的测定:按试剂盒要求进行。

2.3 数据统计: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个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多个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按统计学规定,P

3、实验结果

3.1 清心开窍方对痴呆大鼠水迷宫训练成绩的影响(x±s):结果见表1。从表1可见,与模型组比较:阳性治疗组第5、6天有显著性差异(P

3.2 清心开窍方对痴呆大鼠ChaT、AchE的影响(x±s):结果见表2。与模型组比较:阳性治疗组ChaT活性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P

假手术组比较,AchE活性高,说明脑内注射淀粉样蛋白Aβ1―40对大鼠脑内AchE活性有影响;预防组、治疗组、阳性治疗组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虽无显著差异,但测定值水平有高低差别,说明双益平和清心开窍方均可以影响痴呆大鼠的AchE活性,预防组和治疗组比阳性治疗组作用明显。

4、讨论

祖国医学将AD归属于呆病、文痴、善忘、郁证、癫证等范畴,认为其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关系密切。其主要病机分为虚实两端。虚证以肝肾阴亏、心脾气虚及阳虚为主;实证以痰、瘀、火、郁为主。临床治疗多以补肾填精、活血通窍、益气养血、清热涤痰开窍等为治疗大法。清心开窍方具有清心凉血、开窍清脑作用,临床运用多年,疗效显著,本次实验研究也证实了其治疗AD的良好作用。

第3篇

关键词:自主学习;行动导向;元认知策略;培养方法

自主学习的概念

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由于研究者的理论立场和研究方法手段的不同,对自主学习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目前国内主流观点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或学习方式。如程晓堂认为自主学习包含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 就是学习者指导和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二是自主学习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学习材料的控制权,也就是学习者对这些方面的自由选择的程度;三是自主学习是一种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育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总理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一文中就明确指出,“教是为了不教”,而不教的根本则在于学生能够自学。这从宏观上说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我国人才建设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大力倡导终身学习的起点。

自主学习与学习策略

已有证据表明,自主学习受到性别、年龄、个性特点、学习环境、语言学能、学习态度、动机、情感因素、认知风格和学习策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自主学习在受到以上诸因素或多或少制约的同时,其学习效果主要取决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语言意识和学习策略。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许多研究工作者从信息加工理论、策略与语言材料的关系、使用策略的目的和策略与学习过程的关系等不同角度解释了学习策略的内涵。虽然目前对于学习策略还没有一个让研究者和教学同行们一致认可的经典定义,但以下对学习策略的界定方法几无异议: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水平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贯穿于学习和运用的全过程;学习策略由问题驱动,服务于解决学习活动中出现问题;学习策略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特点,可受多种因素影响;学习策略既可以是显性的外部行为,也可以是隐性的心理活动; 学习策略是可以培训和学习的。Oxford认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交策略这三种学习策略是所有学习策略中的根本。本文重点从元认知策略的角度讨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方法。

行动导向课程与自主学习的关联

行动导向的学习是教育学的一种新范式。所谓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其基本意义在于: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在四个“独立”中,学生要具备控制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学习材料的能力。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构建过程。界于本人的工作限制,我的研究将以我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

电子专业中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

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于1976年提出的。1985年,弗拉维尔在他的《CognitiveDevelopment》一书中,对元认知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他认为“元认知”就是认知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即包括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又包含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评价和调节”。元认知是以认知为基础的更高一级的思维活动。如果说认知是know,元认知则是to know what we know,即“有关认知的认知”元认知是通过对认知活动的调控间接地对认知活动进行完善。具有元认知能力的学习者,能够利用元认知学习策略来进行自主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策略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的表现最为突出。以下是在掌握理论与技能时比较常用的一些认知策略或直接策略(基本上采用从低级到高级的排列顺序):

电子专业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与过程探索

根据行动导向的特点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协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

制定学习计划确立学习目标是一种元认知策略,指的是学完一门课后想要达到的目的或所能掌握的本领。实际上,我们大部分老师已经做到了这一点。例如在每个学期初我们都会告诉学生这学期将学什么,用什么方法学,最终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

行动导向课程中,我们也需要在每一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我应当掌握哪些理论,学会什么新技能,已经掌握的技能的熟练度要提高多少,能不能自己阅读资料,能不能拓展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明确了目标才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自主学习,也才能正确评价自我的学习成果,从而获得自我的肯定。同时,制定了计划,有了方向,一部分优秀的学生也不会一味盲目地跟从老师,而是针对自己的弱点加以强化,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帮助学生客观地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促进学习方法的掌握

我们在行动导向教学的过程中,分阶段开展过程性测试,为学生进行自我评估提供了尺度。过程性测试按照教师评价、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三个维度相结合的原则,每个维度在不同的过程性评价中,所占的百分比各异。例如在以理论掌握为主要检测目的的测试(如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的分析与计算)中,教师的评价应当占到很大的比重;而如果是对注重能力培养的测试(如静态工作点的调试),因为更强调在操作过程中的总结、反思与实践,故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应当占有到较大的比重。三个维度的评价综合在一起,能帮助学生客观地正视自己的学习效果,了解自己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发现学习中的难点,弱点以便适时调整计划和目标,及时改进学习方法。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学生可以根据考试情况如果评估是正面和积极的,学生就会启动学习机制并会选择能促进学习的任务,如果是负面和消极的,他们就可能选择一些策略逃避这种任务。

3.引导学生自主组织学习资料,掌握学习内容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控制者,他掌控着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有的活动都是一种被动的过程。而自主学习则强调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主的调整这一切。因此在开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主掌握学习方法,自主组织学习资料的能力。确定学习目标是学习的标准,掌握学习方法是学习的手段,而自主组织学习资料则是学习的保障,只用将这三者协调好,才能准确地掌握好学习内容。

学习资料的组织本质是信息整合的过程,是经过传统教学高强度训练下,学生最薄弱的一环。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教师引导。2)强化练习。3)指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地调整资料的需求。教师通过示范、练习、检查、试用、反思小结的过程来引导学生学会组织学习资料。例如,在“三极管放大电路的组装与调试”训练项目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分三次收集三极管的资料、分压偏置放大电路的资料、收音机调试资料。三极管的资料收集进,教师先示范通过互联网如何收集资料、如何鉴别资料、如何整理资料;在第二个环节中,教师就只推荐相关资料来源,不再示范,仅引导学生如何鉴别、整理资料;而在第三个环节中,教师则要求学生自主收集,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整理资料,交教师检查,反馈后及时调整。通过这样一个逐步推进的训练过程,不断地提升学生自主组织学习资料的能力,为正常开展自主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

4.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什么是自主创新能力?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认为,自主创新是指创新主体独立地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而进行的一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创新所需的核心技术来源于内部的技术突破,摆脱技术引进、技术模仿对外部技术的依赖,依靠自身力量、通过独立的研究开发活动而获得的,其本质就是牢牢把握创新核心环节的主动权,掌握核心技术的所有权。

第4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英语教学;人性化;教学主题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186-02

研究性学习是英语教学中重要的前提和指引方法,它直接影响到学校英语教学的水平,在英语教学研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促进教师和学生在共同进步的条件中提高学校英语教学的学习效率,并建立起良性循环。

一、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

1.教师的辅角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国家的相互竞争与合作交流在不知不觉间日益加强,英语交流迅速打破作为一门学科的局限,成为培养学生获得最新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学生的就业前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学习和吸收英语教学的效果而决定的。因此,在英语教学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作为主体的客观条件。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起到辅角色。由于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对象是面向学生的,所以教师要根据以人为本的教学理论,有针对性地吸收各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情况,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动积极性,有选择性地参考教师的客观指导方向并进行自身有兴趣的研究性学习。

2.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开拓学生的潜能。在教学指导中,很多教师在培养学生时往往会首先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果。由于惯性思维方式的局限,当前仍有不少老师是把学生的考试分数优先看成是衡量学生的主要标准,并在情感上产生了偏差,在点评学生的好坏时会潜意识地把每位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忽视了学生在其他方向的潜质或优势。但是,单纯地考虑学生的考试分数很容易会让教师的道德教育意识失去价值,在不经意之中让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分歧,有些时候还会造成一些恶性链接效果。因此,教师应该端正心态,在指导学生开展英语研究性学习时,要尝试打破潜意识中的教师分数观,摆脱一味地强调英语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和应用。在活动实施的时候,多留心去观察每一位学生的独特差异,例如部分同学是喜欢总结语法规律的,部分同学是偏向于研究作文的框架和模式的等。通过适当记录和统计,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方向或发展潜能,然后针对性地启发学生结合自身去选择研究性课程的目标和方向,让学生在兴趣中摸索自身的优势,在提高成绩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

3.注意归纳和活用英语教学中的基本规律。学校英语教学的专业知识面十分宽广,知识点是错综复杂地融合在一起。教师如果想更清晰、有效地确立英语教学的框架,那么就应该把教学专业知识内容细分,根据不同的类型去有针对性地建立起基本模块,在正式授课时灵活运用。同时,因为如今信息时代更新速度快,学生的接触面广,因此,传统的教学形式可能会受到新名词或新资料的冲击。部分时候还会出现学生比教师更优先地知道某些新起信息。对此,教师更应该及时吸收和归纳相关基本规律,多从不同角度去接受学生给予的点评和提议,并适当地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手段,从而改善英语教学的灵活性。

二、如何进行英语教学研究性学习

1.课前自主分析教材,建立课程框架全面化。教师在学校中的英语教学会凭借不同班级氛围、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整体兴趣趋势等,在课前有选择性地调节英语教学的课程框架,调节学生的学习心态,引导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让少数同学去带动班级整体氛围,以共同合作的形式组合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减少学生对英语的恐惧感。

2.尊敬研究对象,人性化指引。学生作为教师的研究对象,需要获得教师客观地尊重。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考虑学生的日常学习和考试分数等固定方向,还要融合人性化的培养,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理性把握好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和“学”的衡量,认真参考教学评价,多思考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在乐趣中体验和培育出良好的学习兴趣,怎样可以明确地把教学知识重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地提升能力。

3.丰富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研究性学习虽然是英语学习的其中一种形式,但是研究性学习并不局限于课堂。相对于其他学习形态,研究性学习的亮点之一就是能让教师带领学生自发到课外去开展。同时,英语研究性学习还能让学生打破寻找标准答案的惯性误区,让学生主动尝试针对某一个话题或目的去进行研究。例如,英语教师可以结合考试的部分常考单词、词语、句式或作文模版等,组织学生兴趣去研究学习以单词“which”的语法、句式等课程研究。在确定了研究目的以后,适当把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合理指引学生以“which”为研究目标进行全面的搜索和整理,然后共同归纳其规律。在活动开展的时候,教师可以多元化地带动学生,丰富他们的眼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

4.加强研究性学习的交流互动,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在进行英语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时,互动模式很容易带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而且也能潜意识中指引学生相互帮助,共同学习。在团队合作中,如果想要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就应该充分利用学校中广阔的人脉,相互帮助:(1)教师与教师的互相协作;(2)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合作;(3)学生和学生的集体帮助。通过研究性学习中多方向的互助,带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学习,共同研究。

三、总结

研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起到很大的指引作用。因此,英语教师需要树立良好的心态,理性避免对研究性学习工作的忽视,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突出人文性的特征,带动教师和学生两者的团结互动,推动英语教学继续完善,不断超越,迈向更加全面、更加人性化的境界。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物理教学 研究性学习

1.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对于问题做主动的探究学习。现在,大多数的教学者认为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取出学习中或者生活中的一些可研究的问题,然后积极而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使得学生对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有一定的体验和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着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达到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目的;第三,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科学道德和科学态度,达到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目的。

2.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相较于传统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具有三个特点:(1)研究性学习更加注重学生全体的共同参与,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2)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是为了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3)研究性学习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和体验,更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加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所以说,研究性学习是对现有的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教师在研究性教学的过程当中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因此,老师应该在工作中不断地充实自己、弥补不足,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达到满足研究性学习对于教师的要求标准。

3.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

研究性学习解释了以人本主义作为主导的师生观。研究性学习把过去的教材是学生的世界改变成为整个世界都变成了学生的教材,学生能利用各种途径获取信息。教师的地位也从组织者、计划者及决定者和评价者转换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辅导、帮助者、合作者和参与者,研究性学习鼓励教师相互间真诚的情感交流和互相学习。“倾听、理解并合作”就是研究性学习中良好师生关系的标准。此外,研究性学习强调了为学生终身负责的质量观。现在的教育是为学生明天的成长和发展打好基础,教育质量取决于学生是否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也就是学习能力。“乐于探究、勇于创新”是一个人能否立足并服务于社会很需要的品质,研究性学习重视学生发展潜能的挖掘,使分数和能力能够统一,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激发学生对未知知识的好奇心,促进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形成学生主动学习、勤于探究的学习品质,鼓励学生树立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目标的科学定位,对学生终生负责。

4.开展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

4.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生正处在成长阶段,对于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心,要想把不知道的问题弄得清清楚楚,教师在教学当中就需要充分利用这种宝贵的资源,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达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使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了解到物理学的发展特点和基本性质。

4.2重视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高中物理教学中有非常多的研究性试验。例如,《研究物体的加速度》这一节试验,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亲手做这个试验,在过程中,告诉他们出现哪种现象,原理是什么,或者让他们自己发掘出现某种现象的原因,充分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充分了解到物理学的发展特色和基本性质。

5.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实例

可以举个例子:《楞次定律》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在这堂课上,教师可以首先提问,以便让学生对以前学习的内容有所回顾,再开始引导学生的思维开展研究性学习,以此引出即将授课的内容。可以提出这样几个问题:(1)感应电流是如何在闭合电路中产生的?(2)如何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3)什么情况下使用右手定则和左手定则?(4)假设知道了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如何判断导体的运动趋势?在这几个问题中,前三个问题可以根据已学的知识得到答案,但是最后一题,学生由于没有学习本章节没办法得出结果。这时,由教师告诉学生正确的解答方法,并指导学生做试验,验证结果的正确性。这样就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6.结语

研究性学习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他们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这是素质教育需要的,也必定会促进素质教育沿着健康的道路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谭波.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2,12(7):84-86.

[2]王超庆.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教师,2012,15(5):44-46.

第6篇

一、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选择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形式

广义的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运用于所有学科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之中。从狭义上看,它是一门独立的课程,该课程形态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主动探究式的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指的是广义的研究性学习。由于有些老师过多地强调研究性学习的独立性,导致研究性学习形式的单调化,把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直接等同,与课堂教学相对立,从而出现了时间和效率的冲突。所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提升研究性学习的实效,必须探索多样化的形式,选择合适的时间,借助合适的载体,设定明确的目标,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1.在课前基于问题发现的研究性学习。在课前布置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和内容,先行组织学习,在课前预习下一节课的知识,观察身边的实际或进行新闻观察,发现与所学知识相关联的问题,在课堂中要求学生通过新闻播报、新闻报道等方式阐述自己所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教师分析评价;也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或同学解决。该形式为课堂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现实资料,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从而为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在课堂中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性学习。在课堂中教师抓住学生的困惑点和兴趣点,从教学的需要出发,围绕时政热点问题,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教师引导学生把课内知识和课外现实问题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或独立分析或辩论交流、交锋,形成观点碰撞,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价值澄清,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知识及内在联系。该形式让学生多角度认识和分析某个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方案,或就某一问题达成共识,实现教学目标。

3.在课后基于问题延伸的研究性学习。在课程学习之后,通过组织社会实践,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现实问题,撰写小论文、调研报告,巩固、提升课内知识。课后研究性学习能够深化学习的认知和感悟,是课堂学习的有效延伸。

二、把握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

预定的目标必须依靠有效的学习过程加以落实,因此,要提升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实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在学习过程中着重把握以下环节:

1.把握好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是提升实效的前提。学生的学习收获可以是获取新知识,也可以是获取新方法,也可以表现为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增进,还可以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思想政治课的有效研究性学习过程是一个综合提升学生能力、优化学习方法、优化思维方式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过程,但要实现上述目标,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就必须围绕上述目标加以确定。选题的确定一般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选题的方向必须围绕课标的三维目标,既要考虑知识目标的达成,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选题的内容与所学的知识相关或与时政热点相吻合,从而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深化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运用有关知识分析现实生活的问题;研究过程必须有助于优化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选题必须具有探究价值,选择的问题必须是学生生活遇到或能够观察到的真实问题,选择的题目不要过大、过空,当然也不要过小或过于抽象。有效的选题可以尝试实现以下相结合:研究性学习与教学知识点相结合;研究性学习与时政热点相结合;研究性学习与学生的兴趣点相结合;研究性学习与情感提升点相结合;研究性学习与能力训练点相结合。

第7篇

所谓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在教师的组织、导引和帮助下,以学生为活动主体,在充满趣味性、生活性的情景里运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探究,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并形成自己创造性的探究结果的过程。但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地进行研究性学习,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而选择课题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通过选题,可以大体看出研究方向和价值取向。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传统教学中单纯的由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学习方式,创设虚拟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获取渠道,激发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内对所学知识以及相关的信息进行消化、理解。

一、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来源

在研究性学习中,选题是整个研究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步骤,是研究性学习的起步阶段,课题的选择、确定直接决定了课题研究工作开展的方向,甚至影响到整个课题的成败。因此,如何准确地提出一个问题或确定一个研究方向,往往比着手去研究它更为重要。图1给出了选择研究性课题时的操作步骤。首先,我们要明确课题的方向,准备从哪方面着手进行研究性学习;其次,在清楚课题来源的基础上要明白使用什么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既要明确研究目标,又要确定研究方法;最后,对课题进行价值和可行性的论证。经过这样缜密的计划实施,研究性学习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从课本知识的拓宽、引申中选择研究课题

对科学课中有社会价值、应用价值的重点内容进行拓展、引申是选择研究性课题的一个着眼点,它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揭示科学的本质,展示科学研究的研究方法和思想方法。

(二)从生活实际中选择研究课题

“怎样防治龋齿”,“大米防霉、防虫的方法”,“影响健康的因素”等诸类问题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这些问题学生不仅有切身的感受,而且也能找到很多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像这样的问题都可以作为研究性课题来学习。

(三)从跨学科综合内容中选择研究课题

研究性学习的综合性与开放性决定了研究课题可以从跨学科综合内容中选择。科学与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联系密切,用科学研究的思想解决其他学科中的问题是选择研究性课题的又一条重要途径。

二、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题步骤

(一)明确选题方向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很广泛,它可以是与现在的学习有关的内容,也可以是目前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自己的特长提出问题、选择内容。因为,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获得研究的经历,了解研究的过程,而不单是强调结果的水平高低。教师在确定研究课题或学生自己确定研究课题时都必须考虑到课题的科学根据、研究价值和现实可行性。因此,要选择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最好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如以环境、资源、能源、生活科学为主题,从主题中选出对尚未解决或尚未弄明白的事,联系未知与已知去选择题目。

(二)选择研究方法,确定研究目标

在将一个问题确定为研究课题之前,还必须仔细地考虑这个问题应如何开展下去,以及最终要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方法是完成任务、实现目的的程序、途径、技术、手段、操作规则的总称。可供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很多,要根据研究课题的要求确定相应的研究方法。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野外通过观察法观察动物们的生活作息情况,可以在实验室让学生们动手操作某项试验体验书中所描述的结论。明确研究目标,是把通过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确定下来,使各个具体问题与研究主题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明确要研究的具体问题,立题之后的各项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三)课题的论证

在研究性课题初次选定之后,必须对研究课题进行价值判断和可行性等方面的论证。

1.课题价值论证

由于科学课程是针对小学生设计的,能供给他们研究的问题很多,研究什么问题是有价值的呢?作为一个学生,学习是首要任务,这其中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文化知识,二是学习如何获得文化知识。以及如何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两大任务中,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也就是说研究性学习更重视学习过程。它强调学生把学到的科学知识加以综合,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对所学到的知识有更深的体会,并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因此,研究价值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对于一些追求新奇体验的课题,学生上完课后除了感到新奇之外,对其中的科学奥妙无法进行真正的探究,因为对于学生来说这类课题并不能对他们产生很大的知识教育作用,因此,就没有多少课题价值,也就没有了研究价值。

2.课题可行性论证

课题的可行性应从时间、人力、财力、物力诸多方面去分析,要避免因研究价值不大或选题难度过大而白费力气,以致半途而废。对于小学生,所选研究题目从时间上讲不宜过长,一般以较短时间内能完成其研究为好;物力、财力的投入应量力而行。另外,应注意的一点是,之前一些很难实现的研究课题,在现在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却能够依靠网络达到预期的结果。比如:要研究白鳍豚,学生虽然不能实际参与研究,但通过图片、视频或者通过虚拟网络空间让学生置身于白鳍豚的海洋生活环境中,这样不仅让学生认识了白鳍豚的外形特征,更重要的是学生对白鳍豚的生活习性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观察、“亲身体验”等活动,学生同样可以对这样的课题产生兴趣,达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选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选题时要找准切入口,把握好尺度

由于目前在学校中对研究性学习的积极鼓励,好多师生都投入到研究性学习当中。但是在选择研究课题时,有些学生因缺乏实践经验等原因,选题时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因而选题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学生在选题时因为把握不好尺度,极易出现选题太大或太小的情况,选题太大。不容易找准切入点,研究课题时会出现面面俱到,无法突出重点;选题太小,则范围受到局限,资料少、内容少,课题就无法进行下去。因此,在确定课题时,应该发挥集体的智慧,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找准切入点,做好参谋,找出符合实际的研究课题。

(二)选题时要考虑到学生在课题研究中参与的深度与广度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中心,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有序地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收集、评估、组织和分析相关信息,通过主动地探究形成自己的结论,通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使自身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充分地发展。”由于研究性学习更注重学习的过程,如果设计的一些研

究课题对学生来说很难达到预期结果,学生的学是处在失败中,总怀着“探不探究出结论无所谓”的心态,长期下去,没有科学知识目标的达成,没有成功的体验,总是失败的“探究”是不可能使学生学会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所以要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研究的热情,有助于达到更好的学习目的。

(三)研究性课题要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信息技术时代的研究性学习中,信息资源获取机会的均等使得教师学生的关系模式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双向交互的模式。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网络进行的自主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行发展。基于小学生的特征,教师应从知识、心理、信息技术等多方面充分备课,选择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研究课题,帮助和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种途径去寻找答案,通过对这个课题的研究,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学会学习方法,还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并增强自信。所以,要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能,教师首先要定好自己的位置――既不能过多地介入学生的自主探究,也不能放手不管、任其发展。教师应该始终是学生知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协作者。

(四)研究性课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与交互性

网络中的信息浩如烟海,要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有用资源,还需要教师精心筛选,让它们更好地为学生的各类探究性学习服务。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网络教学的优势,设计出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为主线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登陆因特网,利用搜索引擎,在网上搜集环保方面的图片、文字、影像信息。要让学生自主检索信息,就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在内容丰富的人机交互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按照自己的求知思路探索下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原则。这样不仅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培养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发现规律的能力。

第8篇

关键词:研究性 学习 实践 创新意识 创造性思维

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的实质与灵魂在于知识的自主建构。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什么”要由你自己选择;“怎么学”要由同学们自己设计 ;“学到什么程度”要由同学们自己作出预测和规定 。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独立运用其脑力劳动;追求“知识”发现、“方法”习得与“态度”形成的有机结合与高度统一,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本质之所在,也是研究性学习所要达到和追求的教育目标。

研究性学习选题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交互推进的。在研究性学习实施的第一阶段,学生确定什么样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对研究性学习至关重要。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和确定,从某种意义上讲比研究解决课题本身难度更大。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题环节实际上是一个初步明确研究方向、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步骤的过程,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的培养,研究成效的高低,甚至关系到某项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成败。因此重视和加强对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题指导,将有利于促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顺利实施,有利于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成效。

研究性学习选题的原则

1、贴近学生生活的原则:地理知识与实际结合是相当紧密的,而研究性学习关注的焦点是走出课堂,到社会上亲眼看一看,调查一下,可以直接体验社会;可以采用请进来的方式,让有关人员用翔实、生动的材料介绍社会上发生的事件及影响,也能够帮助学生真正了解社会,成为关心社会、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合格的社会成员。

日常生活特别是学生的生活对于学生发展的作用不亚于学科知识。尊重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努力把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整合起来,这是该课程的重要任务。探究的内容应建立在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而不是空泛的,脱离他们的认识水平的基础上。要注意选择与学生关系密切的、他们需要并乐于学习的内容。它具有开放性特点。在内容选择上既可以是有关自然地理,如教师结合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连续一个月同一时间观测月相变化规律(当时的月相,月亮出现在半空的位置等)并将其记录下来,并深入探讨月相变化的原因;也可以是有关人文地理,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统计图表,归纳本区人口状况,分析人口问题,可以以点带面,汇总城市内各区的代表地段,分析城市人口状况;调查外来人口状况;设计酸雨的危害的实验;调查汽车尾气组成及对动植物和大气的影响,进而分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

2 适应学生的特征和成长要求的原则:所选择的课题,是否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以及经验和操作能力极为重要,要体现对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的尊重。基于中学生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的探究题材,是有效地选择和组织研究性学习内容的一个主要方面。学习内容的选择,应该与学生的经验即学力水平和个性心理相适应。因此最好围绕着中学课本进行为宜。

3 有利于青少年自主开展探究的原则:要尊重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课题或项目的自由选择,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和所熟悉的社会生活中选择课题或项目。只有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地选择课题或项目,他们才能倾注全部热情认真探究,并取得成效。在学生自主选择课题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采取提供课题指南的形式,供学生自主选择。与现代科学发展趋势相联系的学习内容,是学生渴望了解的,也是传统的书本所不能及时吸纳的。

4 体现与各学科联系的原则: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研究性学习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两者存在多方联系。各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研究性学习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研究性学习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拓展和加深。因此,妥善处理好这两种课程的关系,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课题。在同一主题下,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过程的设计、方法手段的动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都可以有较大的灵活性。如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和变化。

5 有利于开发配套器材、加强实践环节的原则: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研究的过程也是学生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探究来获得直接经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必须参与实践,在实践中获得某种体验,并将其内化成个人特质。教师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的指导,要结合具体的问题,要深入浅出,注重实用。强调课内外学习相结合、校内外活动相结合。配套器材:总的原则是能就地取材的原则,涉及的科技活动制作材料,既要考虑普及、废物利用和就地取材,也要考虑提高,要跟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步伐。

总之,研究性学习的内容选择的原则应灵活运用,不要生搬硬套。在内容选择上,注意逐渐积累,形成序列。要将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与学习活动设计的序列化结合起来。要学校从实际出发,注意做好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积累工作,在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规划、设计上形成一个大体的序列,使之与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水平及已有的经验基础相适应。

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对学生的思维构成了挑战,有利于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过程要求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加以整合,也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在亲历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挫折与失败、曲折与迂回、成功与兴奋,这种学习经验是他们理解科学的本质与精神的基础;对于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袁华;“研究性学习”课程与教师教学策略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