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孩子思维的培养

孩子思维的培养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17 16:30:1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孩子思维的培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孩子思维的培养

第1篇

我原来没有办学校,不知道孩子之间有这么大的差异。办了学校,再看我们的幼儿园,一看吓一跳:3岁多一点的孩子之间,差异怎么这么大?这并不是智力差异,而是习惯差异。原来,有的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小霸王;有的是保姆带大的,什么事情都很自我;有的孩子是父母亲四十来岁才生下来的,宝贝得要命,娇生惯养……不同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习惯就截然不同。才离开娘肚子三年多,怎么变化就这么大?

成功的最大敌人就是“怪别人”

不要以为孩子生下来不懂事,实际上从一出生,他的心灵就会感应到外部世界的一切。举个例子,孩子坐在椅子上,自己摇摇晃晃摔倒了,当妈妈的为了哄他,让他不要哭,就一边打椅子一边说:“宝宝乖,不是你的错,都是椅子的错。”这样,孩子从小就形成一个观念:什么问题都是别人的错。你看椅子又没思想,都有错。有时妈妈带小孩逛商店,小孩不小心摔倒了,妈妈马上说“都是这地板太滑了!”这样教育的小孩,他长大后碰到什么事情都会怪别人,从不找自己的问题,不改进自己。有这种思维习惯的小孩是难以成功的,因为成功与失败就一字之差——“主”动还是“被”动。凡是怪别人的人都是被动的,别人好他就好,别人不好他就不好,这样的人注定要失败;凡是主动的人都会找自己的问题,能够把握自己。这样的人才能够成功。成功的最大敌人就是“怪别人”这种思维习惯。

为什么很多孩子的毛病总是改不了,就是因为他在内心深处从不认为是自己的错,总认为是别人的问题,所以他改不了。因此,要解决孩子的问题,首先就是要解决怪别人的思维习惯,哪个家长能把这个问题处理好了,你的孩子将来就有希望。这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如何改变“怪别人”的思维习惯

那么,家长就问,我的小孩已经大了,怎么去改变孩子怪别人的思维习惯呢?

两个办法:第一,你家长要改,你自己不能老在小孩面前怪别人,首先你自己要有这个认识;第二,你要帮助小孩体验到,通过改变自己就能改变别人。

我小孩十三岁的时候,在一个全寄宿学校读书,一直跟生活部主任处不好关系。小孩老打电话给我说,这个主任这不好、那不好。我说:“两个办法解决问题。第一,你认为你是对的,你就找校长把他换掉。第二,你换不掉他,你就必须适应他。你不适应你倒霉,老师的工资照开。后来,我的小孩改变了自己,他主动的去适应这个主任。两年以后,这个主任推荐我的小孩当了学生会主席。我的小孩在十三岁到十五岁的时候,体验到了,改变自己就能改变别人。所以,他现在碰到什么问题,都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要让孩子懂得什么叫“责任”

中国的爸爸跟美国的爸爸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很大区别:

1929年7月4日,美国国庆前夕,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搞到了一些被禁止燃放的烟火炮,其中包括一种威力巨大的鞭炮,叫做鱼雷。一天下午,他走近一座桥边,朝桥边的砖墙放了一个鱼雷大鞭炮。一声巨响,让男孩神采飞扬,可就在这时,警察来了,把男孩带上了警车,去了警察局。警察尽管认识这个男孩和他的父亲,依然严肃地执行烟火禁令,判定这个男孩要交14.5美元的罚金。男孩自然交不起,只好由父亲代交。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中国,儿子被警察局叫去了,当爸爸的认识警察局局长,那打个电话摆平就算了,还罚什么款?让人感慨的是,这位父亲没有去找人说情,而是替儿子交了这14.5美元。他当时没说太多的话,回到家后,他跟儿子说:“这件事是你惹出来的,你必须对这件事负责任。到了16岁后,你要通过打工来还我的钱。”

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我做了许多零工活,才还清了我欠爸爸的那笔罚金。”显然,这件事让里根懂得了什么叫责任——那就是一个人要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要孩子学会分清主次

有的家长不重视培养小孩从小要分清主次的思维习惯。有些当爸爸的说“孩子小时候的教育是妈妈的事”,这是不对的。在分清主次方面,男性要优于女性。很多小孩到了高年级,上网、玩游戏、谈恋爱,沉迷其中,不可自拔,成绩一落千丈,这就是因为家长没有教育小孩要分清主次造成的。我们跟孩子们说:人生是分阶段的,你是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你连主次都分不清楚,将来怎么成功呢?

有的家长说,我的小孩已经上初中、高中了,怎么去教小孩分清主次呢?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有两个大学生,他们一起到山上去玩。上山以后,突然听到老虎的叫声!“哎呀,怎么这山上有老虎,老虎来了怎么办?”结果,姓王的大学生正好带了双球鞋,就赶紧把皮鞋脱掉,换上了球鞋。姓李的大学生就问他:“你换球鞋干什么啊?”姓王的说:“等一下老虎来了,我穿了球鞋跑得快呀!”姓李的说:“那老虎跑得比人快呀,你穿球鞋有什么用呀!”你看姓王的大学生怎么说:“那我跑得比你快就行了!”这是不对的嘛!后来,老虎真来了,姓李的大学生赶紧把皮鞋脱掉爬到树上去了;那个姓王的大学生穿着球鞋猛跑,还是被老虎吃掉了。这个姓王的大学生就是脑子分不清主次嘛!老虎的缺点是不会爬树,老虎的优点就是跑得快,你换球鞋有什么用呀?你换钉鞋也跑不过它啊!一个孩子的思维分不清主次,到关键时候连命都会没有;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分不清主次的孩子,他怎么能成功呢?

注意培养孩子多动脑筋

一个不爱动脑筋的小孩,将来也是难以成功的。我就十分注意培养小孩多动脑筋的思维习惯。他小时候找我买玩具,他第一次提出来,我一定不会答应他,但我会引导他找第二个道理来说服我;当他第二次换个法子再来找我买,我半想买半不想买;如果他还不放弃,想了第三个办法来说服我,我就一定会满足他的要求。这样做是要他知道:不放弃,动脑筋就能成功。

我儿子今年22岁,在英国伦敦大学读书。他从英国回到广州,往返的机票只要4500块人民币,而其他人要15000元。他为什么可以买到那么便宜的机票呢?因为他在网上查了很多关于机票优惠的信息,又到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办了很多证件,每到放假时,拿这些证件去买机票,人家都给他打三折,他每次回来至少比别人节省了一万元。钱倒不是很重要,重要是他养成了一个多动脑筋的习惯,有一个良好的思维方式。

哈佛大学有一个理念是: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不在于他的能力和经验,而在于他的思维方式;因为思维指导行动,行动影响习惯,习惯形成品格,品格决定命运。(中科院心理所)

延伸阅读

抓住4-6岁小儿思维发展

人的思维活动是通过实践,在积累大量感性知识材料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4- 6岁的孩子其语言和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已能充分感知周围的事物,从而增进了感性知识和经验。

4- 6岁小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以自我中心,即小儿既不能理解他人的作用,也不能领会别人的观点,相信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所想的东西和自己想的都是一样的;而且小儿的思维又是泛灵的,常把事物视为有生命的,如把玩偶看成是小伙伴,而跟它讲话,玩游戏。另外,小儿的思维又是不可逆的,如果问小儿有没有哥哥,他会说有,但反问说,哥哥有没有弟弟,他则会回答没有。总之,小儿的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的。这种具体形象思维是与小儿知识经验的贫乏分不开。但是在整个学龄前期,其思维的特点又总是不断发展着。如在4岁的小儿,还保留着相当大的直觉行动思维的成分,而5- 6岁的小儿,抽象逻辑思维则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知识经验的积累,小儿认识活动中的具体形象成分相对减少,抽象概括的成分逐渐增加。学龄前期的小儿,虽然开始能进行一些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但还不能象学龄儿童一样能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逻辑思维过程。

4- 6岁小儿思维的发展,也改变着思维中语言和行动的关系。如4岁的小儿其动作主要是受视觉映象或表面调节的,语言还起不了很大作用,只是在做完了这个动作以后,才能在语言中把它反映出来。5岁的小儿往往是一面动作,一面言语,但言语的具体作用还很差。6岁的小儿就能在行动以前用言语表达他要做什么,如何做等,这时小儿的行动就带上了明显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中科院心理所)

谨防5种家庭精神垃圾

1. 粗俗的语言 父母的语言对孩子影响最深。一些父母在家里不讲究语言文明,夫妻间经常出言不逊,言语粗俗,对孩子骂不绝口。这些粗俗的语言像病毒一样毒害着孩子纯洁的心灵。

2. 暴躁的脾气 有些父母脾气暴躁、性格怪癖,开口便骂、举手便打。在家庭生活中,孩子常是父母坏脾气和坏性格的主要受害者,被父母的大发雷霆吓得胆战心惊。父母这种反常的心理状态,对长期生活、成长在自己身边的子女,影响甚深。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坏脾气和坏性格与其说是从父母那里“传”来的,不如说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

3. 夫妻关系不融洽 如果夫妻间感情不融洽,关系紧张,势必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在恶劣的家庭气氛中生活,孩子纯真活泼的天性会受到压制,饮食、睡眠、学习、游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身心受到摧残。

4. 不良习惯 不可将坏习惯看成是小事,孩子的不良习惯主要来自家庭。父母懒散、贪睡、不讲卫生、不加收拾,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到身上。有位小学教师通过家访发现一个有趣又发人深思的现象:班级里那些丢三挪四、人卫生差的学生,其家庭卫生往往也较差。可以说,

第2篇

做孩子的好母亲,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在家庭中,杨澜是一个好母亲。1996年,杨澜在美国生下儿子;2000年,她在上海又喜得小女。因为工作的需要,杨澜经常在北京、上海、香港三地飞来飞去,但无论多忙,她每个周末都要和孩子在一起。为此,她甚至推掉工作,坚定不移地捍卫自己的周末。在她眼里,这种捍卫,保全的是自己做母亲的权利。

杨澜至今记得儿子一岁半时的一个场景。那是儿子出生后杨澜第一次出差。5天后当她回到家时,儿子看了她一眼,连妈妈也没叫,就把脸转了过去。杨澜去抱他,他也不理。憋了半天之后,儿子终于委屈地哭出声来,杨澜忍不住鼻子一酸,也落下了眼泪。那个片段,恒久地留存在杨澜的心里,她终于明白,孩子是离不开母亲的,孩子的成长需要母亲的陪伴,只有在母亲怀抱里,他才能感到安全和温暖。工作可以从头再来,而孩子的成长却只有一次。之后,杨澜忍痛抛下工作,在家做了整整一年的“全职妈妈”,就是为了给儿子一个充满温馨母爱的童年。

但是,杨澜毕竟不是平凡女子,不能够全天候地守候儿女的成长。每当她在外忙完一回到家,看见孩子们的笑脸,总难免心存负疚。她不由自主就把在家的所有时间都给了孩子们,即便晚上睡觉时筋疲力尽也毫无怨言。她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不论自己再累再忙,都要兴致勃勃地专心和儿女交流,认真倾听他们说的每一句话,绝不马虎、不敷衍,全身心进入孩子的世界。作为母亲,杨澜对儿女付出的心血比对事业付出的努力还要多,她是儿女所在的钢琴学校里出勤率最高的家长之一,她还在儿子8岁之前陪他游历了15个国家。

智慧母亲,和儿女一起成长

杨澜给自己的一双儿女起了代号,总是笑眯眯地昵称他们为无(吴)所畏,无(吴)所惧。杨澜的周末和大多数母亲相似,和孩子们一起玩,有时候陪他们趴在地板上搭积木、玩拼图,有时候一起出去散步,陪他们打闹,给他们讲故事,陪他们看电影。孩子们的稚言稚语让她倍感做母亲的乐趣和幸福。杨澜很享受和儿女一起成长的过程,在她眼里,和孩子一起度过的时光,才是她最愉快最幸福的时刻。

杨澜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做特殊的人,她认为孩子最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和别的孩子一样,读公立学校,有很多同龄的朋友,在充满童趣的世界里自由长大。她从来没给儿子和女儿请过家教,也没有请过老师给他们做校内功课的额外辅导,甚至不要求他们在班里、学校里拿第一。她给两个孩子安排的唯一的补习班是学习中国书法,这是因为她希望中国民族的文化能够渗透到孩子的血液里去。

尽管杨澜的英语很棒,但是她从没有刻意教儿女学习英语,她是要和儿女一起成长,要做孩子的朋友,而不是老师。她把很多时间花在自己并不特别擅长的体育运动上,陪孩子一起滑冰,一起去体育场,一起学打网球。有一次和女儿滑冰时,她不小心摔坏了尾椎骨,可还是不肯放弃和孩子一起成长的乐趣,养好了伤,又继续拉着女儿奔向运动场。

正因为杨澜和儿女们一起成长,所以她的两个孩子都非常喜欢她,杨澜也以孩子们为荣。她办公室里挂的画就是儿子画的,这是她对孩子的尊重,也是她对孩子的肯定和鼓励。有了这样宽松的环境,杨澜的一双儿女生活得非常轻松非常快乐。

阳光心态,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思维方式

在教子过程中,杨澜最注重的是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思维方式。她认为,语文、数学、美术、音乐,这些知识老师都能教给孩子,但教育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如何消除嫉妒心,如何融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是母亲义不容辞的责任。

前不久,杨澜将家从上海搬到了北京,一双儿女跟着从上海转学到了北京。进入新的学校后,儿子很不开心,总抱怨说到了北京就见不到上海的老师和同学了。杨澜一开始劝儿子要广交新友,但她逐渐发现,在孩子的头脑里,搬家是很重大的一件事情,全新的环境给孩子造成了很多不安和紧张。为了让儿女们顺利度过这段转折,杨澜搜集整理他们在上海的同学和老师的联系方式,并且不时地提醒他们打电话问候老朋友,如果回到上海,就建议他们和老同学见面聚会。这样一来,孩子们终于顺利保留了旧朋友,逐渐有了新朋友,顺利度过了搬家这个转折点。

杨澜特别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她把培养健康的人格和思维方式放在家教的首位。她希望儿女能够没有障碍地和别人交流,对任何事情都能以积极的态度处理,永远保持阳光的心态。所以她从来不要求儿女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只要儿女们快乐健康。儿子在谈论班里那些成绩好的同学时,轻松地告诉她:“他们都参加了辅导班,我没有参加,所以,我是在参加一场不公平的竞争哦!”杨澜为此感到很欣慰,她希望孩子保持这样健康的心态。

杨澜对孩子们的要求很低:学习只要尽力就行,90分就够,不用考100分;应该出去玩,出去锻炼;遇到别人不公正的对待时,要反抗。当儿子被大孩子欺负了,哭着回家时,杨澜就严厉地对儿子说,回去,让他们给你道歉。

第3篇

在生活中,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做法往往都很矛盾,一方面在要求孩子对待生活中的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另一方面却又害怕孩子能力有限,不能很好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为避免麻烦,就直接帮助孩子解决所遇到的困难。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只要孩子遇到问题,不是喊爸爸就是喊妈妈帮忙,而父母也总是乐于去“帮助”孩子。殊不知,父母的这种行为让孩子意识到,只要自己一开口,立即可以获得现成的结果,于是他们慢慢地就养成惰性,遇事不思考,有困难就找父母。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惰性会逐渐延伸到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等其他方面,从而导致她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来越差,进而影响她们一生的发展。因此,从小培养孩子善于思考的习惯对于孩子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引导孩子独立思考

由于孩子年龄比较小,受发展水平的限制,她们凡事都比较依赖父母,尤其是母亲。当遇到问题时,她们会习惯性地向母亲寻求帮助,所以像“妈妈,这是为什么”“妈妈,这个怎么办”“妈妈,帮帮我”这种话,在生活中很常见。

当面对这种情况时,父母对待孩子的请求要有耐心,克制住脱口而出的冲动,不要急于告诉孩子正确答案或直接帮助其解决问题,而应该通过语言、眼神或动作的暗示给孩子提供一些线索,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尽量给孩子留下探索与讨论的空间,从而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鼓励孩子多问问题

对于孩子来说,周围的新奇事物太多了。所以每看到一件新鲜事物,孩子不是问为什么这啊,就为什么那啊。有时问得家长心烦,索性对孩子的提问不给予理会。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孩子提问行为是孩子思维发展的表现,所提问题的质量更能体现孩子思维发展水平。

当孩子提问时,父母首先应对于孩子提问的行为进行表扬,肯定孩子所提问题,以便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更加大胆的发问。其次才是和孩子一起解决所提出问题。另外,在生活中,父母也要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一些问题的情景,让孩子在问题中学会思考。

鼓励孩子多谈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在生活中,家长应注意选取一些贴近孩子生活以及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与孩子进行讨论。这些话题可以是孩子爱看的绘本上或爱听的故事中的,也可以是孩子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例如“彩虹色的花把花瓣都送出去了,到了冬天她怎么办”“为什么说大卫做的事都不可以”“小区门口摆摊的老奶奶的牙齿哪去了”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对于孩子来说,只要他有兴趣的事物,都可以作为讨论的话题。

在谈论过程中,父母应鼓励孩子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对孩子的观点及时的回应,以此鼓励孩子继续往下说。在此期间,只要孩子不犯原则性的错误,父母就不必去打断孩子的谈论。长此以往,孩子思考问题的条理性会越来越清晰,逻辑思维也会得到有效的训练。

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

对孩子的问题最好的反应方式是与他们一起去探索。如果他想了解蜜蜂住在什么地方,便说:“让我们瞧一瞧,也许我们能看到它飞到何处去了。”对孩子的提问,父母可选择这样开头:“让我们一起来发现它。”假如孩子回答错误,父母要有耐心,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再问一些提示性的问题引导孩子。

温馨提示

父母需要注意给孩子留下思考的时间。孩子在开始思考问题时,常常找不到方向,这时不要告诉孩子怎样思考,而应该给时间让他去思考。

跟孩子玩思维游戏

生活中,父母可以和孩子玩一因多果、一物多变、一题多法等游戏来训练孩子思维能力,这对提高孩子思维的逻辑性特别有帮助。例如,父母可以通过问“小鱼在水里游,还有什么在水里游?”“什么东西变大了一点更好,什么东西变小了一点更漂亮”“让热水变冷有哪些方法”等问题,让孩子快速说出答案,以此来发展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如果想要增加难度,也可以给孩子限定回答时间。在家庭中开展思维游戏,既可以培养孩子思维能力又可以加深亲子感情,何乐而不为呢?

温馨提示

父母在选择游戏内容时,应注意游戏内容的趣味性及由浅入深。没有孩子不喜欢游戏的,只要父母选材适度合理,孩子很快就能融入游戏中。

引导孩子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孩子亲身经历的东西远比父母或其他成人直接口头传授的会更加深刻。

如果孩子想知道,蛋糕是怎么做的,与其向他们描述做法,不如让孩子亲自做一次;

第4篇

思维能力是一个人的核心能力。孩子的思维是后天形成的,水平不断提高。孩子思维处于直观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过程中,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开始萌芽,具备了进行思维训练的基础。下面小编为你整理思维训练是否会束缚想象力,希望能帮到你。

为什么一定要“讲逻辑”?采访中,也有家长认同帮助孩子进行思维训练的观点,但并不清楚“逻辑”在思维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网友黄炯林说:“‘逻辑’是个外国词儿吧?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老祖宗就没讲过‘逻辑’。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学逻辑呢?”

哪些方法简便易行?刚参加工作一年多的阿芸比较认同对孩子进行科学思维方法培训的观点。阿芸说:“我们小时候从来就没有关于‘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不知道解决问题时该从哪里入手,尤其是在工作中遇到紧急、棘手的问题时,马上就手忙脚乱了,感觉很无力。”

“现在的孩子很幸福了,有这么多培训从小就可以参加。不过这种培训班也挺贵的,动辄几千块呢。不知道在生活中可以用怎样的方式帮助孩子提高思维能力?最好能有一些简便易行的方法。又实用,又省钱。”

专家看点

科学思维是成才关键家长究竟要不要帮助孩子训练科学思维方式呢?知名心理学专家肖计划教授认为,从小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很重要。

中国孩子最缺逻辑能力“逻辑思维是孩子日后学习写作和数学的基础智力。”据专家介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讲究感受性,容易陷入情绪而影响思考能力。逻辑讲求思维从准确的概念理解入手,遵循正确的判断和推理的方法,用全面、系统的观点更理性、有效地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现在很多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写论文,小学生一写作文就头疼,或者数学成绩不好,其实都是受到了逻辑思维能力差的影响。”

小学开始学最合适“一般来说,建议系统的逻辑思维训练从小学开始比较合适。”专家表示,学龄前的孩子们还处于知识的积累期,大脑中可供思考的“原料”还不够充足,并且具有“思维无限驰骋”的特质。过早地训练可能导致孩子的畏难情绪,也不利于开发孩子的想象力。“而入学后,科学的思维方式可以最大效率地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少走弯路,让孩子们更加自信。”

家长是引导关键现代研究表明,个体智能开发的程度与三个方面的能力有关,即:逻辑思维能力、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专家认为,父母是孩子思维能力的启蒙老师,应该对孩子进行适时引导。“现在多数家长都了解从小培养孩子大脑潜力的重要性,也会做一些简单的教学,但往往缺乏科学性,而这其实是耽误了孩子形成正确思维方式的关键期。科学思维最好从家长做起,并且把对孩子的培养渗透到日常生活实践中。”

专家建议

培养思维从趣味性着手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专家提出了以下建议:

锻炼准确表述—— 语言心理学专家林洁明建议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训练其“准确表述”的能力。因为语言表达是孩子日常交际和作文写作的基础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语文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增强孩子日常交际的自信心。“准确表述不仅能防止误解,而且能使思维更敏锐。准确辨别词意是项艰巨的智力训练。它能帮助孩子弄明白他到底在想什么。”专家建议家长可以经常和孩子进行“绕口令”、“词语接龙”等内容的练习。

创造思考环境 ——敏锐的思维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需要严格的训练和培养。专家建议家长可以在与孩子去博物馆、一起阅读、看电视的时候,有意识地提出问题促使孩子发挥想象力。还可以经常和孩子做“智力游戏”,如比赛谁能想到最多的“找到水”的方法,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

提出违常问题——“能提高孩子思维能力的问题是趣味性强、令人迷惑的。”要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家长可以试试提出这类问题:“要是所有汽车全部漆成黄颜色的,会有些什么正面效果,反面效果?”

第5篇

关键词:小学科学 “追问”教学 追问时机

追问不同于一般的提问,一方面,它表示教师已接收到了学生的意见;一方面,要求学生作进一步的回答,其难点在于,它不是事先准备得好的。或许我们可以凭经验预先设想学生的反应,但往往一些学生的回答是我们始料未及的,而且追问的时机转瞬即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把握,适时提出。那么,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追问的时机具体在哪呢?

一、追问学生的预测,引发孩子思考

在探究活动中,很多时候都需要学生预测。其实,学生的每一个预测,即使是不正确的猜想,都是调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所作出的判断,只是他们的思维比较简单,不够成熟而已。但是在一些课堂中,不难发现有些教师对于预测,只让学生回答“有”“没有”或“会”“不会”,而不及时追问依据,似乎预测只是一种形式,走一个过场。其实,我们教师应该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预测,在学生的预测中,及时追问理由,引发学生思考,真正反映出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

如在“铜球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一课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如下追问问题:水和空气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个铜球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你的理由是什么呢?所有用金属做的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依据呢?你怎么知道有些金属有,有些没有呢?

这样,没有让学生的预测停留在“有”和“没有”这一层面,而是逐一追问理由,引发学生思考,真正反映出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这就是教师追问的价值,它是积极的、有意义的,不仅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思辨的过程,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而且让教学获得了精彩生成。

二、追问学生的“表面”,培养孩子质疑

“表面”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进一步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使得回答显得粗浅,留于表面现象。这时,教师应及时地创设合理的情境,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搭设思维跳板,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活跃思维,并在更高层次上继续思考。“再往深处想想看,这说明什么道理?”“你还有什么想法”……教师这样有意识地追问和引导,能促进学生养成质疑问难的思维习惯,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比如,在《各种各样的岩石》一课教学中,笔者首先让学生观察一些岩石,接着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分类方法按照一定的标准给岩石分类。但笔者没有让学生的思维仅停留在按一定的标准给岩石分类这一表面的结论中,而是抓住时机出示一块特殊的岩石,并及时追问:“这块岩石,放粗糙,还是放光滑呢?”其中,一个学生说道:“光滑。”笔者用手摸着这块岩石的两面,进一步巧妙点拨:“这一面光滑,再来看这一面,粗糙的,应该放哪里呢?”“都不能放。”很多学生脱口而出。显然,这块特殊的岩石使学生产生了质疑,明白已经不能用前面的分类方法来给它分类了,这是一次对学生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此时,笔者又一次抓住契机巧妙引导学生:“有的时候,在同一种标准下面,很难进行分类,因为它是天然的。”

在学生的表现中通过创设情境,及时追问,层层分析,使学生明白给岩石分类是复杂的,我们需要用更多的标准才能更好地给岩石分类。所以,在教学中,需要我们教师做个细心人,洞察学生的“表面”,并加以启发、诱导、挖掘,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帮助学生的思维由浅层迈向深层。

三、追问学生的“插嘴”,激活孩子思辨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教师经常会碰到学生的插嘴。然而,一些教师将这些偶发事件视之为教学过程中的“节外生枝”,对之或是熟视无睹,或是草率了断。其实,有些插嘴往往是学生深入、独自思考后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能促使课堂获得有价值的“生成”。叶澜老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教师要大胆打破预设的框架,对学生的意外回答,给予积极的回应和主动激疑,以睿智的追问,激活学生思辨,让创造的火花灿烂地绽放。

四、追问学生的错误,引导孩子反思

课堂教学是教师课堂构思和教学实际之间的对话过程。有时,在我们老师想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学生理解却很困难,会经常作出“越轨”甚至“错误”的回答。我们对此不应惊慌失措,更不能责怪学生。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确实如此,学生的错误是孩子最朴实思想、最真实经验的反映,往往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我们应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把握合理的纠错时机,进行暗示性地追问,引导学生反思,使之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应马上“拨乱反正”或不闻不问,相反,应恰当地抓住这一错误契机,及时追问,使问题从学生中来,回学生中去。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再次巧妙点拨,追果溯因,让学生自己暴露问题的症结所在,使整堂课的教育内涵得以提升。

五、追问学生的不解,鼓励孩子深思

在我们的科学课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提出关键性问题,全班却只举起一两只小手,有些教师把这些小手视为“救命稻草”。如果此时教师在这些“救命稻草”的回答中,匆匆而过,那么一节课下来,不难发现一些后进生对知识的掌握或是模棱两可,或是一概不知。原因何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在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走”得太快,后进生的思维无法跟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需要磨一磨,在学生的回答中及时追问,鼓励孩子深思,让后进生也有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可以及时追问理由,让他详细地说一说,也可以问一问其他的学生,有没有什么疑惑,使每一位孩子都有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要抓住契机,追问原因,缓慢引导,让学生有思维递进的过程,逐渐明白其中的道理,掌握其中的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应该用一双慧眼捕捉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并及时追问,引领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拨动学生偏离轨道的思维路径,这样就能捕捉住课堂动态生成,使科学课堂更加精彩,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洪波.小学科学研究性学习的思考[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2,(2):50-51.

第6篇

从牙牙学语开始,我们有着父母亲友的爱。可是最终还是形成了形形的不同的人,他们或多可以平凡庸碌一生的度过,但是也有那么一部分人懂得弃其糟糠取其精华,在不断的磨练打击中成长,也有那么一部分人接受不了从而偏离了轨道。

启蒙教育是人生中的一部分,多数人的一生习惯都取决于启蒙教育。孩子应该怎么教育,应该怎么才能最大限度的让他们接受正能量,这是许多家长梦寐以求得吧!看了一则节目我不经感叹,其实或许i我们有更多的教育方法,而不是单纯死板的教育。

孩子在学龄前的教育以及小学的划分段我们一概怎么教育,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其中的问题。曾考到中国式教育和美国式教育的区别,我不经感叹,其实,这只是我们古有今来形成的板块式教育,也是随着文化经济的发展儿形成的教育风——自以为是的关爱。

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的不同点在于:美国的教育是直白客观的,中国的教育是不违和溺爱的。

假如一个孩子闹脾气不吃饭,两国家庭的处理方法是绝对不同的了。美国的家庭他可以确定孩子吃不吃饭,如果孩子不吃饭,他就会让孩子做在饭桌旁边看着家人吃饭,如果孩子中途孩子后悔了想要吃饭,那么他也不能吃。许多人为这种行为感到不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他的立意有三。第一,确定孩子不吃饭后,孩子中途后悔想吃,不让他吃可以让孩子知道,世界上没有后悔药,既然选择了就不要后悔,你就得接受现实。第二,孩子饿了就会深深记得这次的事情就不会闹脾气不吃饭。第三,从小可以培养小孩子思维接受能力。假使混了中国家庭着就会轻哄慢劝着吃饭,这样除了增大孩子的脾气,还有什么只得我们做的利益呢?

所以一个家庭的教育,意见小小的事都可以让孩子在起跑线上有很大的距离。

在幼稚园,许多的中国老师会有着教夫子的形象,儿在美国却有着大朋友的形象。其实课堂是需要在学习中玩耍的,如果单纯的学习和单纯的玩耍、都是不合乎于这样的情况的。如果,我们不能最大限度的开发孩子思维,大胆的能力,这也许会影响一生。

第7篇

【关键词】阅读 参与 兴趣 方法 人格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72-02

一、阅读的意义及家长的责任

1.阅读的积极意义

阅读书籍不但能让我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还能够培养人格,树立理想。

2.家长的责任及教育误区

家长作为孩子最初的老师和启蒙者,在培养孩子阅读能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并没在是非能力可言,所以家长的引导就显得极为重要。

家长教育可能存在的误区:

(1)我是在指导孩子看书,自己看不看无所谓。幼儿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它们的行为大多是通过模仿大人得来的。如果家长光想指导孩子,而不是自己亲力亲为的话,孩子是肯定不会自己认真阅读的。

(2)只要我认为是对的,就完全让他去做。家长在指导孩子的同时应该多考虑到孩子的感受。有的家长对孩子看得过严,比如妈妈在孩子身边织毛衣,看着孩子写作业,一旦发现孩子懈怠就批评他。这其实很不明智,因为孩子的定力本来就是有限的,他的身体状况就让他不能集中太长时间的精力,该休息的时候也要适当休息一下。

(3)我工作忙,没时间管孩子。幼儿时期是最需要家长关注的时期,而且这个时候的管教是最有效率的,现在花时间多点儿,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以后要花的时间就少。家长现在如果不上心,等到孩子养成不良习惯,再想管教孩子,需要花的时间就长了,而且收效甚微。

由以上几点我们可知,做任何事情,包括教育孩子,起点是非常重要的,只要开始的方向对了,以后的发展就非常顺利。

二、与孩子共同阅读

1.家长要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籍

家长作为幼儿早期的第一任老师,自然担负着给幼儿选择一些好书的责任。从一些实例中发现,家长所选择的书籍、家长的朗读方式以及对孩子的鼓励和表扬,都会使孩子更快和更为理想地学会阅读。家长一定要耐得下心来,先自己读给孩子听,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会对此毫无兴趣,但在持续一段时间之后这样,孩子肯定会有逐渐入迷并学会自己翻阅。孩子在今后不但有足够的能力去阅读,而且在阅读中将会不断地获得新的乐趣,扩大知识面。家长应该根据幼儿发展的身心特点,去选择一些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籍,比如一些带有图文结合、有良好的寓意的故事书和童话书。

2.家长要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我们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同样需要有耐心,要为其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和环境,并尽量采用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方法。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以前总是在羡慕书香门第,是因为他们家族的学习氛围好,孩子在幼儿时代就受到了良好书籍的熏陶。当然,现在家长不能完全模仿古人,但同样应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比如,家长可以在家里单独设立一间屋子为书房,在里面放上书架,买各种书放在里面,包括适合孩子看的书和适合家长自己看的书,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可以培养幼儿对读书的兴趣。

3.家长要教会幼儿好的阅读方法

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没有绝对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所以,家长在教幼儿阅读方法的时候,一定要首先了解孩子的特点。比如,有的孩子思维敏捷,则可以让他适当多阅读一些东西,在阅读时也可以适当加快速度;有的孩子思维不够敏捷,则可以通过反复阅读来训练他们的思维力,他把一个小故事彻底想清楚;有的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格外感兴趣,就可以引导他多观察,让他自己去描绘自己眼中看到的世界。一定要注意让孩子多贴近自己,城市里紧张的气氛会让人感到压抑,当带孩子到郊区和公园等地方转转,对于活跃他的心性,是非常有好处的。

第8篇

做个“皮”老师——富有童心,和孩子共建自由自在的快乐王国

“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生命。孩子在玩中认知、求知、成长。要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必须先学会和孩子一起“玩”。如果整天板着个脸儿,一副“拒人千里”的“先生”模样,那么你可能是一位“良师”,但决不会成为孩子的“益友”。所以,我认为老师应该和孩子玩起来,乐起来,甚至是“疯”起来,创造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轻松自然的游乐环境,激发孩子的自主性、创造性。记得一次午间散步,一些孩子总是躲躲闪闪地围着一个沙坑转,议论纷纷。见我走过来突然停止了议论,我装成很想知道他们的议论内容,从而加入他们的行动。原来他们正偷偷地在看蚂蚁吃粮,想看看蚂蚁窝,见我饶有兴趣的加入,他们一个个来了兴趣,于是大家一起用手刨啊、挖啊、虽然我们的衣服、手、头上都是泥沙,但当一个个精巧的蚁穴呈现在眼前时,孩子们都瞪大了好奇的眼睛,好奇心得到了满足。于是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积极地参与孩子的活动,暂时丢掉“为人师表”,做个“淘气、贪玩”的人,正是引发幼儿去探索、去发现的导火线。

做个“懒”老师——让孩子动手动脑,做个心灵手巧的主人翁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可见实践出真知。幼儿园的实践活动,是幼儿增长知识,获取经验,培养才能的好机会。而有的老师总是“左手不放心右手”,衣裤帮着穿,饭碗帮着拿,其实,这样却是无形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依赖性更强。有的老师上图画课,一张范例,细致得不得了,画面的框架纸中央,颜色统一,红、绿、黄,结果全班孩子的作品都是一个模式。可笑的是老师画人忘了画脖子,孩子的作品也没有一人画脖子。老师画范例,个别指导忙得不亦乐乎呀!而殊不知在忙碌中,折断了孩子的翅膀,框死了孩子思维的模式。如果这时候老师“偷偷懒”,解放孩子的双手和头脑,留给孩子一些任由发挥的空间,或许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做个“笨老师”——留给孩子思考、探索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