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劳动教育生活化

劳动教育生活化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17 16:30: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劳动教育生活化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劳动教育生活化

第1篇

一、围绕道德教育的主题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教育方式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也都有自己的办学风格,所以,在道德教育方面也要探所出一条自己学校特色的道路。例如,可以从校本课程入手,逐渐地形成独具本校特色的道德教育传统。在课程研发的时候,需要反复实验等问题,这些巨大的难题和阻碍的出现,都是正常的,但是一旦成型之后,教学就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这也保证了后续道德教育效果的延续。

二、让教师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价值,转变德育工作理念

传统的德育工作,教师和学生是在一种不平等的情况下进行的,教师高高在上,向学生宣讲一些道德的标准和理论,要求学生如何做,为荣;不怎样做,为耻。这样一种不平等的关系,给学生会带来一种压力感。而且,这样的一种教育模式,也会让学生发现教师如果做了一些违背道德标准的事情的时候,内心产生极大的不协调,从而干扰道德教育的效果。所以,作为小学德育工作者,教师要认识到,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这样言行一致才会让学生真正受到教育。所以,德育工作不是只要学生学会了就可以,这是一种从教师向学生方向的流动。德育教育的效果是自然发生的,而不是强加给学生的。所以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学生所接受的道德教育是潜移默化自然发生的。德育工作不落痕迹自然渗透,让学生内心无声无息中,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教育和熏陶。

三、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关注到学生的情感体验

道德教育工作面对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带有思想和情感的小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正在迅速发展,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越来越多。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对这个社会的认识角度也逐渐变得多元化。所以,在这样的工作关系中,教师和学生也在发生着情感上的互动和交流。可以说,道德教育要想发挥作用,首先,需要在情感上让学生有所触动,当学生有所触动之后,自然的就能够透过情感了解到背后的态度。而态度的内容实际上反映出来我们对周围的人,世界和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所以,道德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从中有所触动。让学生在体会情感的过程中,能够更加个性化地认识个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

校园环境是小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所处的主要环境。走在校园中,校园文化的布置,校园的整体文化氛围,都会给学生带去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从生活化的策略来说,校园文化如何建设,如何打造,也是整个小学德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不仅要注重自然环境的干净整洁,优雅美感,也要注重文化环境的健康积极向上。充分利用校园的整体环境,进行道德教育的宣传教育活动。小学生所处的校园环境,也是他们每天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所接触的环境。进入小学阶段,学生们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所以,文化环境的打造,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熏陶的影响。尤其避免对学生产生负面的消极影响。在校园环境中,如果发现学生的一些非道德行为,甚至一些教职工的非道德行为,要及时地干预,避免扩大消极的影响。

五、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教育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生活化的道德教育,强调学生作为道德教育接受的主体,学生思考并且实践道德标准,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感受道德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影响。所以,道德教育的效果本身也要从学生主体感受上进行检验,通过学生内在的觉察和外在的表现,综合地进行考察。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一直得到发挥。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到学生的生活细节,要从学生的生活现实情况入手,进行道德教育。从道德产生效果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入手,多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并且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灵活的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所以,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学生学习主体的内心感受,关注学生的真实感受,并且做出回应,这也是生活化策略在道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体现。

六、重视并加强劳动教育

第2篇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1―0030―01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教育布局的调整,农村寄宿制学校已经成为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挥寄宿制学校的优势,探索寄宿生课外素质拓展的有效途径,提升寄宿生探索创新、团结合作、适应社会等方面的课外素质,就成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广大教师亟需研究解决的课题。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寄宿生课外素质拓展中存在的问题

1. 思想观念落后。尽管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都意识到了学生课外素质拓展的重要性,都认为学校应该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能力,但实际上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这个束缚,一切为了考试,往往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师讲、学生听,堂上记笔记、课后抄笔记”,对于自学能力、生活力、创造力而言都无暇顾及,最终造成学习负担重、压力大,校园生活枯燥乏味,学生身体素质下降,适应性和生活技能较差,心理问题突出。

2. 管理要素不足。近几年,虽然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力度,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生开展课外素质拓展的实验场地、设施设备、艺术活动器材基本完备,为学校开展学生课外素质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大多数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寄宿生课外素质拓展方面缺乏顶层设计,也缺乏相应的课外素质拓展的科学管理,造成大多数学生无所事事,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

3. 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寄宿制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而言比较薄弱,尤其是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教育及生活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老师跨年级、跨学科教学十分常见,导致教师淇巍⑴改作业、课业辅导的负担要重得多,而且他们还要承担大量的学生管理、生活照顾和保障校园以及学生安全等多方面工作,分散了大量的教学教研精力,在学生课外素质拓展方面有所作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精力也有限。

4. 活动形式单调。许多农村寄宿制初中生的课外素质拓展仅仅局限于篮球、足球、跳绳等体育活动,而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技、艺术等活动内容几乎没有,再加上集体活动次数少、持续性不强,往往不能促进学生形成团结协作、合作探究、良性竞争的品质。

二、解决策略

1. 切实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寄宿制学校学生最大的优势是有充足的在校时间,为此,我们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晚间音乐会、电影欣赏、观看时政新闻等活动,可以开展以宿舍为单位的“宿舍文化创建”、“睡前读书会”,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小型的趣味体育、经典诵读比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之中,给每个学生提升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在丰富的活动中培养健康心理品格,提高自身素质,让校园生活的每一分钟都充满精彩、魅力无穷。

2.充分调动一切积极的管理要素,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寄宿制学校学生从周一到周五都处于学校、班级、宿舍等不同集体之中,在这个集体中有同学、有老师、有室友,集体生活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带来便利,并且教师和学生彼此有更生活化的接触。因此,在开展学生课外素质拓展训练中,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指导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学会与人和谐相处,教会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善于服从、勇于负责、乐于接受集体的委托,习惯于过有组织、有纪律的集体生活,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意识,让学生在集体中发展个性,培养学生在集体中的生存能力。

第3篇

一、以人为本,创设情境,走向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脱离生活,纸上谈兵。把握教学目标,创设生活化的探究情境,让更多的儿童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因问题而产生需要,激发兴趣,形成探究的动力。以往莘莘学子一个个像嗷嗷待哺的小鸟,张大嘴巴等着教师喂食。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所谓的课堂秩序,为了灌输更多的知识,封锁了学生的思维。新课程如同一缕清新的春风,为我们带来新的活力,它更贴近学生,更像一本学生的“学本”,而不是老师的“教本”,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具有开放性。这就要求我们要走出原有的误区,跳出教材,走进学生,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做空中自由翱翔的小鸟,而不是笼中咿呀学舌的鹦鹉,要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思维的想象的翅膀。

如在教学一年级的课文《认识好朋友》一课时,为了可以让更多的小朋友叫出对方同学的名字和促进新同学之间的交流,我安排了到操场上做游戏——兔宝宝快回家(“说说自己的姓名”)。全班围成1个圈,一个小朋友当熊宝宝,其他小朋友当兔宝宝。当熊宝宝追上兔宝宝时,兔宝宝能说出熊宝宝的名字,并说“我是你的好朋友***”,这样,兔宝宝就可以安全顺利地回家。熊宝宝大家轮流着当。孩子们处于非常激动与兴奋中,于是笔者问:“我们班级中的每位同学你都认识吗?你都可以顺利的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如果你不能叫车他人的名字,你也许会回不了“家”哦!怎么办好呢?”小朋友们都说:“赶紧认识他。”于是全班在操场中开展了认识新朋友的活动。教师引导孩子们不认识或者叫不出对方名字的同学,可以通过握握手、说姓名、拥抱等方式,积极地认识新朋友。然后分组游戏。游戏中,教师又提出:你知道你认识的的同学有什么爱好吗或者特长吗?很快,大伙又进入互相询问、介绍。课中,很多小朋友从陌生变成了好朋友,让他们从中体会到结识新朋友的乐趣与愉悦,减少了部分孩子因胆小、害羞而不能快速去认识新伙伴情况。

这样的学习方式给一年级的新入校的孩子们带来了愉悦,他们可以从中自由地表达所知、所见和所感。学生是真正自我解读,自我感悟,我们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使学生充分经历学习的过程。生活蕴藏着无限的教育价值,“以人为本,创设情境,走向生活”张扬学生个性,既检验了学生的个方面的素养,又提高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切实体现新课程的育人理念。

二、学科联系,真情演绎,拓展生活

先生曾说过:“人人都有情感,但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情感推动力的薄弱”。所以,在《思品和社会》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去创设一个个充满情感、易于沟通、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中获得体验,陶冶情操,得到启迪,使美好的情感体验内化为高尚的道德情操。

我们知道,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独自完成全面发展教育的任务,这就要求各学科协调统一,互相渗透。如:语文学科是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式的综合性学科,其内容包罗万象,涵盖了文、史、哲、数、理、化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方面的知识。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与语文、音乐、数学、美术、体育等其他学科内容紧密结合与联系,尽力演绎一个个美好、和谐的情感体验氛围,使每一个孩子在感动中感悟、在体会中学会。

如在教学《祖国的宝岛台湾》一课时,为了加强学生对台湾同胞渴望回归心情的体验,笔者从网络中找到了《乡愁》一诗,播放朗读:“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让学生从中得到了台湾同胞回归

“学科联系,真情演绎,拓展生活”,学生对学习始终充满好奇,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去探索,使《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更富有趣味性,有吸引力,加强了该与其它学科的整合,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促使学生顺利和谐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

社会生活是《品德与社会》学习的源头活水。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实践,而实践、探索的最好平台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思想品德可以说无处不在,而现实生活又是思想品德的丰富的源泉。只有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发展,优化学生的学习。如果实现了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学生的学习将是在喻教于乐中进行,学生的认知、情感将同时得到和谐发展。并且,教学内容与生活结合,会很大程度上优化学生的学习。因此引导学生依托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去认识和探究,对更好的掌握《品德与社会》知识有着很大的帮助。

如在上《集体处处有规则》的一课前,让班级的学生在课间自由活动10分钟,并告诉学生可以玩自己最喜欢的活动项目,只要开心就好。上课伊始,我便随机问学生一下几个问题:

(1) 你是怎么活动的?

(2) 玩得开心吗?为什么?

(3) 你期待以后都这样活动吗?为什么?

通过活动和回答,每个学生的心中自然都有了自己的行为准则,很快就可以懂得集体中规则的重要性。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教师应该接纳学生的真实想法,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道理,从生活的事例中帮助学生澄清模糊的认识,解开他们心中的疑团,推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形成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才是我们思想品德课堂的关键所在。

第4篇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简述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内容广博的育人活动,内容涵盖了知识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等范畴,因而能够为中职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科学实用的课程融合知识。而且,中职学生即将离开学校走向工作岗位,心理健康教育还能够为其提供一些职业操守教育、人生理想教育、诚实劳动教育、科学创新教育等,因而能够帮助中职学生为成功就业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能力储备与心理调整。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能够为中职学生提供林林总总的教育信息,对中职学生进行心智启迪、视野拓展、思想教育、品德培养与觉悟提升,因而是中职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必备成长资源。

二、政治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的教育价值

首先,政治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有助于中职学生良好成长环境的科学构建,能够在政治课堂上获得持续不断的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因而能够实现知识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双重滋养。因此,政治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能够丰富中职学生课堂认知过程中的信息含量与信息质量。其次,政治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有助于教师对政治学科教学的科学拓展、提质增效与创新发展,将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艺术与教学方法转变为“教学生产力”,为中职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高品质教育信息。因此,政治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有助于政治学科教学的创新转型。最后,政治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能够切实为中职学生创造多维化、兼容化以及优质化的成长环境,以此积极践行科学育人观与新课程改革理念。因此,政治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能够推动政治学科教学高质量地完成素质教育赋予的时代使命,积极践行教书育人、塑造生命的职业担当。

三、政治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实践途径

政治学科的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具有突出的生活性、案例性、探究性与教育性,因而能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良好的融入契机。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资源中的有效融合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需要为中职学生引入一些辅的教学资源,帮助中职学生明白教学内容中的一些重要知识,因而教学资源是政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认知信息。而且,政治教材中有很多内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涉及大众的思想意识与心理境界。因此,教师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融入教学资源中,在局部区域内为中职学生输送高品质的心理教育与人文关怀。例如,在《经济·政治·社会》北师大版(第4版)第一单元第1课“商品的交换与消费”中,本课内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而教师可以引入“别针换别墅”这个故事。“商品交换”的实现基础是“价值相当”,而引入的教学资源恰好与“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背道而驰,因而在“商品交换”领域发生的概率极低。师生对“别针换别墅”这个教学资源的课堂讨论不仅可以引出很多“商品交换”的知识,也可以在深度剖析中引出心理健康教育。师生可以从“交换心理”的角度去分析“别针换别墅”的可能性,提醒学生不能依靠“不公平的商品交换”去实现个人的目的,在社会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理与心态,要科学认识个人能力与奋斗目标之间的适宜性,不能过高地要求自己。否则,不适宜的奋斗目标就会成为“内心纠结、心理折磨、精神自残”的“负面心理暗示”。因此,教师立足政治教学以“别针换别墅”可能性的自由讨论借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中职学生形成务实心理与本分思想,培养中职学生诚实劳动、合法生产、公平交易、满足需求的良性心理,清除不切合实际的胡思乱想。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内容中的有效融合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在教学资源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还可以直接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融入教学内容中,将其纳入政治教学的课程体系中,帮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名正言顺地出现在政治教学中。政治教材涉及大众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中的诸多体验空间,自然能够形成诸多心理变化、情绪变化以及思想变化,从而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了生存空间。例如,在《经济·政治·社会》北师大版(第4版)第一单元第3课“个人收入与理财”中,教学内容中的“收入”与“理财”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话题,而且“收入”与“理财”也与人的挣钱心理与管钱心理密切关联,因而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区域。因此,教师在谈论“收入”与“理财”时,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人的挣钱心理与管钱心理,以此向学生传输“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挣钱之道”以及“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的“管钱之法”。另外,教师还要提醒学生科学认识自己的心理与思想,不能有非分之想,否则在经济生活中很容易遭受损失。因此,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利用心理学知识剖析大众消费心理,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生活气息、真实可信。这样,中职学生的投机心理就会得以克服,纠正中职学生不劳而获的偏激心理,也帮助中职学生摆正心态,正确看待理财活动中的收益与风险。因此,中职学生能够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鄙弃投机心理与虚浮状态,正确树立中职学生的心理态势。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融合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内容中,还要通过教学活动有效落实心理健康教育,为中职学生提供高品质、高价值、高收益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样,中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中大众社会生活中的生命百态以及心理态势,因而能够实现对政治教学的深度感知。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能够帮助中职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生活与社会百态,积累更多社会经验。例如,在《经济·政治·社会》北师大版(第4版)第二单元第6课“社会主义对外开放”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教学活动,让学生自由讨论“如何看待洋货”。学生在讨论中必然有多种观点,然后教师再为学生提供一个“MadeinChina案例内容”,为学生揭示一个事实,很多“洋货”的生产基地就在中国,甚至在“洋货”的某一个不起眼的位置还会印有“MadeinChina”字样。这样,一些学生思想意识中的崇洋心理以及轻视国货质量的思想就会得以纠正,看到了真正的中国产品质量,以此强化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爱国意识。可见,中国已经无愧于“世界工厂”的殊荣,中职学生也能够以此看到中国企业的强大生产力与实效力,更看到了未来自己工作岗位的先进性与时代性。因此,教师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创设一个讨论“洋货”的教学活动,既能够帮助学生看到“洋货”的一些优势,也能够看到“国货”的一些长处,纠正学生崇洋与妄自菲薄的错误心理。而且,中职学生的职业方向与企业生产完全一致,因而本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既能够帮助中职学生拓宽视野、增长见识、积累知识,也能够让中职学生科学对待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更能够培养中职学生的产品自信与民族自信,从而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意识与思想品德。

四、政治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补充

第5篇

在少先队工作中,实施德育工作。我平时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使学生在自己的言行中受到熏陶。要求学生做的事,我身体力行。曾经教一年级时,学生年龄较小,在家娇生惯养,不爱劳动,学期开学初学生轮流值日时,有的学生不扫地,说不会扫,但我没有责怪学生,没有批评学生,而是带着学生去扫,教他们去扫,也许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吧,绝大多数孩子按照值日制度进行规范地值日。由于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班上和校园内到处是杂物,我利用晨会对学生进行健康卫生教育,要求各班开展“弯腰行动”,要求红领巾监督岗的同学先做起,同时在学校里走路时看到杂物,我亲自捡起放入垃圾箱,在这样的言行熏陶之下,同学们纷纷将纸放入纸篓,有的学生不注意将纸屑扔在地上,马上就有人指责,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讲卫生的良好习惯。班上有的学生时常迟到,每天早上我6点左右到校,在这样的影响下,学生迟到的现象渐渐地减少了,养成了按时上学,不迟到的良好习惯。我就是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平凡的小事中,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平时我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用真情打动学生、感化学生,在这样的前提下,做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班上有一名叫丁俊杰的学生,在学习上作业拖拉,甚至不做,上课也有不守纪律的行为。但这位学生性格很直,活泼、爱劳动、爱赞赏。我在深入了解情况后,不是直接批评他,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正面教育他,引导他,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和他谈心,问他:“为什么作业不交?”这位学生很真诚地吐露出实情:作业有的不会做,爱面子,怕老师批评他,同学们嘲笑他。我真诚地告诉他:“学习不懂的问题问我,我帮助你。”后来这位学生在关心和教育下,逐渐树立了信心,作业基本能按时完成,其他行为方面表现得也比较规范,期中考试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我针对他的进步,在班上特意表扬了他,他感到莫大的欣慰和兴奋,经过一段时间,这位学生不仅爱学习,上课还能大胆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且,能够关心集体,自觉遵守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最后的毕业测试中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为了更好地实施德育工作,我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慈善一日捐”的活动。倡议学生捐出一天的零花钱,帮助困难的人。清明节,要求各班开展“学习烈士精神”的主题会,向学生介绍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让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教育学生要珍惜这个大好时光,好好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良好品质。平时要求各班长期坚持劳动教育,教育学生懂得“劳动创造一切”,幸福的生活是靠劳动创造来的,劳动最光荣,要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教育学生要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产,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培养学生从小就热爱劳动、勤俭朴素的良好品德。

对于学困生我从不嫌弃,耐心帮助。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在班上找学习好的同学给他们当师傅,团结他们使他们不孤单,把学生分成“三人行”学习小组,让成绩好的帮助学困生。我在放学时再把他们留下,把当天学的知识再讲一遍,进行查漏补缺。对特差的学生,我利用星期天主动上门为他们补课。如张敏、吕胜通过补差,都考上了理想的中学。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还注意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上学期班上一位学生叫马秀琪,这位学生学习成绩尚可,但怕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问其原因:爱面子,回答错了怕班上的同学讥笑她,针对这一情况,我从正面引导她,从她的闪光的思维中激励她,帮她树立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改掉了她的缺点,养成了敢于回答问题爱回答问题的良好习惯。还有一位叫许杰的同学,这位学生聪明,成绩突出,胆大,有“自傲”的情绪,经不起表扬,我对他的表扬控制一定的“度”,对他出现的错误毫不隐瞒地指出来,同时也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批评,改变他那“自傲”的情绪,促进他良好地发展,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第6篇

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内化,是品德教育的努力方向。然而,事实却将教师置于“尴尬”的境地。

例如,师:让我们再一次唱响那一曲动人的友谊之歌(教师出示“回音壁”——《友谊天长地久》)

生:(齐读“回音壁”,声音“荡气回肠”!)

师: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在互帮互助中,建立深厚的友谊,让我们同行!下课!

课外:教师走出教室,一脸轻松。坐在办公室刚欲与其他同时分享刚才的“精彩”。这时,一位学生气喘吁吁地跑来:“老师,班上打架了!”

……

课堂上的“精彩”固然让人欣喜,但课堂与课后的巨大落差却着实令人忧心。扪心自问:我们的德育课堂究竟有多大的效果?

二、透视:迷失于“生活化”品德课堂的乱象

现象一:注重形式的生活。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最终落实在优良的外在行为上。衡量德育效果的标准不是看偶然出现的行为,更不是听其口若悬河地演讲,而是看其是否养成了良好的道德习惯。事实上,为了追求生动直观的学习效果,教师设计的表演、小品、辩论等活动五花八门,课堂看似热热闹闹,但对学生来说始终有“失真”之感。

现象二:重复简单的生活。教学中的每一项活动都是直接指向教学目标的,是为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去经历、体验而设计的,不是为活动而活动的。“为了生活而生活”的教学内容看似回归了生活,但因教师本身就缺乏对生活内涵的深入思考,注定了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学生的认知层面只能局限于生活的表象。

三、实践:让学生经历真实的生活、学习过程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建构过程,一方面是通过活动不断地将“人类现实规范据为自有”的内化过程;另一方面是通过活动不断地将已有的品德表现出来的外显过程。品德正是在无数次内化与外显的交替中逐步建构的,而内化与外显都是以生活为中介的。

(一)目标重构,贴近真实生活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特别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这也是两门学科共同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品德学科对学生的角色期待,最根本的意义是在社会舞台上的各种角色。然而,品德课强调的“回归儿童的生活”,在教材中的呈现,有的过于宏大,有的与儿童的视野、认知、心智距离较远,有的以“标准化的成人”的视域……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可能符合不同环境、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学生实际。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融入生活,实例就近”。只有将课堂融入学生的真实生活中,并制定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学才会魅力无穷。如《有多少人为了我》以“各行各业”叙事,对二年级学生来说不如先以身边的家庭和学校的生活为例,在熟悉的生活中引起学生的关注、观察;在身边实例教学中感知、认同;在引向家庭、社会生活中放大、增值。

生活世界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广阔空间,也是道德根植于其中的沃土。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时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用心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久而久之,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审美力才会提高,感情也随之变得更加细腻、丰富。只有感到生活富有意义、充满着爱,才能迸发出生活的激情,亲身体验到生活的美好和乐趣,才会更加珍惜生活、积极向上,创造出人生的价值。

(二)内容锤炼,震撼学生心灵

1.从单一走向综合。道德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现象,真正的道德教育更多地只能借助于各种复杂的渗透方式完成,是个体品德社会化和社会品德个体化的统一过程。品德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对社会现实和人的发展责任的担当,回归对生活的导向和规范力量,几乎没有纯思维性的知识,更多强调的是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在教学中,不仅仅是“以教材为世界”,更重要的是“以世界为教材”,只有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堂才会给学生一种强有力的震撼,品德的内化才会成为一种可能。

2.从知识走向审美。课程目标明确趋于“三维整合”,教材内容不断地倾斜于生活、社会,品德课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静止的工具性品德学科,而是动态地朝着

化的主体存在转型。德育本来就不能脱离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而独立存在,需要在各科教学、日常生活中渗透。正如王开岭老师在《古典之殇》中所说:“其实,何止语文,地理、音乐、美术、生物、历史、哲学……哪个不包含丰饶的自然信息和生命审美?哪个不藏着比辞条、年代、人名、因果、正反……更辽阔的人文资源和精神风光?关键看有无感受到它们,能否深情地领略并分享它们。”遗憾的是在最重要的“审美”和“感动”方面——做得远远不够。

(三)体验深入,升华学生情感

体验是亲身经历、联系自身的体味,具有亲历性、内发性和独特性,是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的过程,也是优化教学的重要途径。

1.还原真主体,培养真情感。《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主旨是使学生体验自己的生活,参与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感受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对人、对社会的意义与作用,感受“我”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作用。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2.进行真评价,获得真反馈 教学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它具有导向功能、反馈调节功能和激励功能,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

3.体验真活动,引领真生活。先要关注现实生活的开始,更重要的是基于生活事实的生活意义和价值,关注的不仅仅是知性、理性的活动,更是一个涉及情感、愿望、体验等非理性因素在内的人的生命的整体投入。

四、感悟:执着在探索历程中的旨归

在执著探索的历程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品德课堂的变化也带来了学生的悄然变化。以学生的生活为起点,用生活来教育;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生活以教育;为提升学生生活能力、引领学生的生活向上向前发展和归美人生而教育,是当下品德课程的理性架构和行走路标。

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也清楚地感受到:反复性是品德内化规律的表现,品德的形成需要“反复抓,抓反复”。在“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不稳定的因子干扰,需要不断探索。

我们的探索似乎还比较零碎,如何让研究能够成为一个系统,并有效地指导农村小学的品德课堂教学,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朱小蔓.道德教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鲁洁.关注学生,关注生活讲稿.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科学教育出版社,2005.

第7篇

很多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往往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儿童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于周遭的生活自然地沟通起来。思品与社会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和影响。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一、创设开放式教学环境,提供一个轻松的自主学习氛围

自主学习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人的发展水平。“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亦如此。小学生处于人格形成由发展到基本定型的关键阶段,不同的环境创造不同的个体性格。正因此,创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千姿百态的个性在合适的环境中得以发展,激发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潜力,让学生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发展。

1、激发兴趣,进入自主学习之门。

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世界上,凡杰出人才、创新大师都有异乎寻常的强烈兴趣因而作为教师就要把怎样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如在《56 个民族是一家》中,通过学生小品表演的形式来感受和体验民族团结。然后让学生思考:在与各少数民族交往中应注意什么?通过这种情境中的体验,学生感到《品德与社会》不再枯燥,而是兴趣无穷。

2、丰富教学内容的认知环境,轻松学习知识。

在教学中,让学生敢于冲破教科书及教师讲授的狭小范围,鼓励他们在教材基础上大量阅读有关课外知识进行补充、延伸。如在讲《交通连四方》内容时,让学生利用图书室的文献资料,在互联网的资源库内查询,以对该节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实施中发现,学生对这种知识拓展的方式非常乐于接受,90%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感兴趣”、“收获大”。取得如此效果是因为:一、现代媒体迅猛发展,学生习惯于这种大信息的接触;二、这种对知识的“立体”了解有助于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全新认识,即学习社会不是“死记硬背”,而是一种生动的交流,甚至有学生称为“很好玩,都不像读书这么辛苦”,继而产生出把自己了解的知识与大家交流的“资源共享”心态。

3、优化评价体系,真实反映学习效果。

打破以往“一考定终身”的观念,把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揉和统一,以动态的眼光关注学生的发展,既注重共性与结果,又重视个性与过程。

4、和谐的交往环境,使学生快乐学习。

课堂教学与学业评价环境的交互发展需要交往环境的协调作用。同时,建立现代的交往观,引导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合作,认识人与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和谐关系,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是创新人格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交往环境的构建中,强调根据现实需要沟通各种交往关系。

可见,开放式环境创设利用多边交往方式,给学生自学、互学和师生共学提供了多向选择形式,从而提供了让学生自由思考、互相促进的交往氛围,促进个性充分发展,培养人与人合作的精神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生活性的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

1、结合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或与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便是自然的,而不是外加的因素。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2、围绕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而传统的书本教学只能造成知识的仓库,情感的沙漠。如我在教学《社区我的大家》一课上,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活的小区,其效果最多是在学生脑中思考这个过程和一个结论———我生活在社区中,并没有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并不能使学生感受到社区有家一样的感觉。因为学生没有亲自去体验。怎样让学生去体验这份感受呢?我就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远亲不如近邻》的小品。观看后先分组交流感受,再让孩子们各抒己见,把自己的体会说出来,从而使学生体会到邻居的重要性,体会到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在活动中,我注意到学生那里反馈过来的信息并将他们进行分类如:快乐、烦恼、有趣、得意等,并根据这些分类深入展开讨论,让学生共同分享寒假生活的各种体验,使学生对社区生活充满希望。

3、根据课程特点,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第8篇

一、注重为人师表。加强师德修养的提高

古人曾言:化风成俗,基于学校;兴贤育德,责在师儒。可见,教师的品质是影响儿童品格的重要因素。孩子年龄小,好模仿,教师必须认识到身教重于言教的重要性,起到表率作用,以良好的言行去影响他们,激励孩子们团结进取,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我园要求教师对照《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找差距,不断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及班级管理水平。春风化雨,教师的语言和煦温柔了,对孩子的关爱细致具体了,幼儿也养成了尊重关心他人的习惯,与人交往自然融洽。如果教师习惯于大声斥责,对孩子态度冷漠生硬,这种教学效果则是永远不可能得到的。

二、针对幼儿特点。确定幼儿德育内容

幼儿处于人的初始阶段,而德育作为“学会做人”的教育,其本质在于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使他们懂礼貌、有情义,有是非标准,从而成为受社会欢迎的人。而幼儿知识经验少,可塑性、反复性大,是非辨别、行为控制、生活处理能力差,求知欲、好奇心、模仿性、依恋性强。他们的特点决定了德育内容必须全面、规范、层次:系列、先进,就幼儿园而言,德育教育已不再是单纯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科学、爱劳动教育,培养孩子诚实、勇敢、不怕困难等良好品质,而应该进一步帮助孩子学会共处、同情、关心、竞争、分清是非,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形成团结协作、严守纪律、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的良好行为品德。我们认可西方教育学的一个观点:在今天情商培养比智商培养更为重要,因为情商高的人更易与人相处融洽,也更易于成人后的事业成功。我们强调教师们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有机地将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面向全体,注重个体差异,使每位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

每周一是我园幼儿的“分享日”,在这天早上孩子们可以将自己喜爱的食物、玩具带到园里和同伴们分享,把自己的快乐充分传递给每一位小伙伴。一个小小的“分享活动”不仅稳定了孩子们每周一入园焦虑不安的情绪,在与同伴们交流、交换的过程中,孩子们团结协作、相互照顾、与人相处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形成。有了分享活动,孩子们不再孤独、哭闹、自私,充分体会到了资源共享的乐趣。

三、利用本土资源,开展丰富的德育工作

(一)德育与物质环境创设的结合

人与环境密不可分,幼儿园是孩子探求知识、接受知识的场所,其环境的优劣影响着教育的效果,物质环境的美化有助于幼儿保持健康向上的品格。我园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在园内的走廊、过道、教室等场所纷纷布置了突出团结互助、文明礼貌、爱祖国、爱家乡、尊敬长者、不怕困难等图案,倡导“墙饰与孩子对话”、“孩子参与教室布置”等思想,使孩子深受感染和启发。在“我的家乡”这一主题布置中,我园各班教师充分利用家乡特产、风景区等本土资源,组织孩子们春游和实地参观,收集“信阳毛尖”茶叶包装、图片,让家长提供孩子在家乡风景名胜区游览的照片、门票与纪念品,让孩子对信阳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为之自豪。孩子参与形式多样的环境创设活动,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也令德育教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德育与精神环境创设的结合

和谐融洽、充满爱意的精神环境有助于孩子产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情绪和健康的心理。由于幼儿年龄较小,他们离开家庭、父母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老师成了他们唯一的依靠。我园要求教师要像母亲一样去悉心呵护、关爱、帮助每一个孩子。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精神环境,用爱心去温暖每一位孩子的心田。久而久之,孩子在获得爱、感受爱的同时,逐渐也学会了如何去关心、帮助他人。同时一种互敬互爱、懂礼守纪的良好个性、行为品质也在形成。九月十日教师节的早晨,不谙世事的孩子们手捧五彩缤纷的气球、鲜花早早地来到幼儿园,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亲爱的老师送来了一份祝福、一份心愿、一份对老师发自内心的喜爱和崇敬,在充满爱的精神环境中,孩子们的品德情操得到了陶冶,他们无私纯洁的爱深深地打动和感染着每一位教师和家长。

(三) 德育与常规教育的结合

幼儿园的礼仪教育主要是对幼儿进行日常学习、交往、生活的语言、举止的规范教育。目前独生子女自理能力普遍较弱,这“归功”于有些家长的包办代替太多,干涉太多。针对这一现象,我园小班教师利用业余时间给每位新入园的幼儿量脚定做了一双特制的“鞋”,即在小朋友睡觉的小床前地面上粘了一双小脚丫形状的贴纸,这样每天孩子们在好奇的比试实验中不知不觉地把脱掉的小鞋子规规矩矩地摆放在这个鞋印上。这样的习惯控制方式不仅帮助孩子们纠正了鞋子乱放、正反难辨的不良习惯,又免去了老师们反复指导的繁琐,从而使孩子们养成条理清晰、规则明确、观察细致等良好行为模式。

“争做合格值日生”活动一直是中、大班幼儿最热衷、最乐意参与的活动之一。本学期我园除了开展正常的班级值日生所熟识的工作以外,还添加了“我是快乐的小农夫”种植活动。在绿莹莹的室外草坪上,我们给每个级段教研组分了一块“责任田”,以教研组为单位,自行安排种植计划,鼓励让孩子们参与种植活动中,和老师们共同商议、确定种什么?怎么种?如何分配种植人员及工作?怎样做观察记录?记什么?懂得了什么道理?获得了什么经验等等,真正让孩子们感觉到自己是班级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使他们通过切身的劳动常识、实践过程中无意识地更加热爱班集体,增强荣誉感和责任心,同时更加珍惜劳动果实,理解劳动者工作的艰辛,明白收获的来之不易,体味收获者的喜悦。在实践中,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观察者,不同形式的记录着。他们把希望种在土里,把理解留在心中。这种积极的效果还延伸到园外,家长们来园纷纷反映:“我的孩子突然间懂事了,在家里也更勤快了。”“我的宝宝愿意帮助我做家务了,更愿意参与我们的家庭活动了!”这些活动弥补了城市儿童农村生活经验不足的问题,幼儿园将德育教育贯穿于点滴细微处。达到了全程介入却无痕无迹,凸现了德育教育自然生动的特点。

四、关注家园同步,形成德育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