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18 16:40:2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活动的本质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为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促进其再就业,根据《北京市2000年调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关待遇标准的通知》,现将调整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自2000年7月1日起,在再就业服务中心期间,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如下:
(一)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由原286元/月人调整为296元/月人;
(二)门诊医药费原待遇标准不变;
(三)符合享受独生子女费条件的下岗职工原待遇标准不变;
(四)各项社会保险缴费调整如下:
养老、失业保险以本市2000年度最低工资标准为基数缴纳,大病医疗统筹的缴费基数按照本市1999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标准的70%比例缴纳,具体标准如下:
1.养老保险费:由原100元/月人调整为103元/月人;
2.大病医疗统筹费用:按照本市1999年度职工平均工资13778元/年70%的标准缴纳,为:由原50.16元/月人调整为56.26元/月人;
3.失业保险费:由原6元/月人调整为8.24元/月人;
各项社会保障费由原156.16元/月人调整为167.5/月人。下岗职工在再就业服务中心第一年期间基本生活保障资金标准为:538.5元/月人。
一、“反映”与“核算辨析”
“反映”是指按照反映论的原理,对经济活动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即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对于将“反映”作为会计职能也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反映”包括观察、计量、记录、归纳、综合、分析、判断、预测和决策在内,是深刻地认识客观经济活动的过程。即“反映”是对过去、现在的反映和对未来的预测,是对表象和实质的反映,是对客观经济活动过程的深刻认识。还有人认为“反映的过程就 是把大量会计数据转换为财务信息的过程。”
“核算”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的资金运动真实、准确、完整地进行记录、计算和报告。会计核算往往贯穿于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经济业务事项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会计法》所规范的会计核算,主要限于事后核算方面的内容,即对基本的会计核算方法和程序作出规定,而没有过多涉及事前预测、事中控制等管理会计的内容。
从上述“反映”和“核算”的概念中可看出,两者反映的对象都是企业的经济活动,通过采用专门的方法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同时依据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和参与决策。两者的区别在于:!“反映”比较抽象、概括,“核算”比较直接、具体;"“反映”的范围大于“核算”,并且“核算”侧重于过程,而“反映”侧重于结果。
在讨论会计职能的过程中,究竟用“反映”还是“核算”的争议最初来自于对“观念总结”的不同理解,有人将其理解为“反映”,有人将其理解为“核算”,还有人将其理解为“反映或核算”。笔者认为,“观念总结”是指运用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来反映会计对象。具体包括三层含义:!利用观念上的计量标准和尺度(货币),客观、正确地计量和反映经济活动;"运用会计的专门方法记账、算账、报账,对会计信息进行综合、整理、分析;#对经济活动进行考核、评价,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反馈作用。将“观念总结”表述为“反映”源于马克思关于会计性质、作用的论述,因此用“反映”作为会计的基本职能,既符合“观念总结”的原意,又能体现会计的本质,还能弥补采用“核算”的不足。|
三、会计本科与会计职能
从会计角度看,“控制”是指会计依据一定的规则和标准,应用一定的方法对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驾驭或支配,即通过指挥、调节和监督等手段完成预期的目标。“监督”,一般理解为监察督促。会计监督是指会计人员通过对会计主体资金运动的反映来进行监察督促,使资金运动符合财经法纪和规章制度。监督一般应建立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利益冲突的基础上,没有双方利益的矛盾存在,也就不会产生监督问题。由此看出,“会计控制”与“会计监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也有联系:“会计监督是会计控制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是与特殊的经济环境相联系的一种会计控制。”笔者认为应将“控制”作为会计的基本职能,其理由主要有:!从词义上讲,“控制”所包含的内容比“监督”要全面,控制包括预测、决策、计划、监督、分析、考核等内容,而监督只是控制的手段和方法;"“控制”符合马克思关于“过程的控制”的本意;#“控制”比“监督”的要求更高。如果在《会计法》中将会计职能规定为“控制”(代替监督),在贯彻实施中就很难操作。同时,应看到《会计法》中的“会计监督”包括“会计的监督”和“对会计的监督”两个方面,从而形成了单位内部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而单位的内部监督是靠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来实现的。
三、会计本质与会计职能
会计本质上包括经济信息系统和经济控制系统两个子系统。会计本质决定会计职能,经济信息系统的基本职能是提供信息,即“反映”;经济控制系统的基本职能是加强经济管理,即“控制”。会计职能体现会计本质,“反映”主要体现财务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的职能;“控制”主要体现管理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的职能。因此,会计的基本职能应是“反映和控制”,它高度概括了会计内在的功能,揭示了会计的本质特征。
《资本论》; 意义;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075-02
1学习《资本论》的意义
《资本论》不仅是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经典著作,而且也是全部经济学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是马克思在深入研究已有的经济理论成果,特别是古典经济学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作的。学习和研究《资本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研究与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现实问题: 《资本论》对早期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生产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研究。从商品的二重属性入手,运用科学抽象法,逐渐深入到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本质,进而论述了劳动价值论。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把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和阶级对立展现在读者面前。再通过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还原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指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利息等式怎样掩盖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的。
由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研究的是早期资本主义的一些经济现象,而资本主义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已经很不相同,所以西方有些人认为《资本论》已经过时了。但最近几年,特别是08年金融危机之后,很多学者和政府重新开始重视对《资本论》的研究,认识到马克思所阐述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对于研究和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现实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进行深刻严密的经济学思维训练: 从事经济学研究,分析解决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离不开深刻的经济学观察力。要取得这种观察力需要经历深刻严密的经济学思维训练。[1]学习《资本论》,我们不仅是要学习其中的理论知识,更是要训练经济学思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经济理论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逻辑和数学推导,通过对《资本论》的学习,读者跟随作者的思维,会使我们逐渐养成这种严密的思维习惯,对于我们学习其它的经济学知识和进行经济学的研究,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2.1马克思的论述: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2.2学术界的不同理解: 对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没有取得统一的看法。主要的争议来自对“生产方式”的理解。通常我们讲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但《资本论》中用的“生产方式”的概念,与通常意义的生产方式并不一致。这里的“生产方式”,可以是生产的技术方式,也可以是生产的社会方式。基于此,学术界对生产方式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1)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2)它是最基本的、基础性的生产关系,是直接生产过程的生产关系,即狭义的生产关系;(3)它是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如胡钧认为应把《资本论》中的生产方式理解为属于生产方式范畴的劳动方式、生产方法……恰恰是马克思的本意;(4)它是介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独立经济范畴。
对于经济学和传统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区别,很多者认为:着重研究了经济的一些本质的关系,而所谓正统经济学只研究了经济的一些现象形态,即层次不同论。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研究的是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发展变化的规律,而正统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配置和市场经济的日常运行机制。对于这一问题,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在《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中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社会经济活动存在二重性:一是物质生产问题,二是社会交往或经济关系问题。樊纲认为经济学和传统西方经济学对这两方面都有所研究,但它们各自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西方经济学重点研究的是经济活动中的物质生产问题,即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配置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经济学重点研究经济关系问题,即经济活动中人们相互间历史地发生的社会关系及其发展演变的原因和规律。
3《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4现实意义
在古典政治经济学时期,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配置和财富增长,不仅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论证,而且对经济现象背后人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随着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演变,资产阶级经济学逐渐倾向于对经济现象的论证,对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本质问题却不做分析。从W.S.杰文斯开始,逐渐用“经济学”来代替“政治经济学”,认为这样更符合学科的对象和主旨。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回归,使经济学理论重新回到研究经济关系本质上来。《资本论》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中经济关系的分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本质,看到了资本主义矛盾发展的必然规律。虽然在解决一些具体的经济问题时,应着重对经济变量的数量关系进行论证,但是要把握经济活动的发展规律,就必须分析经济活动的本质。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所说:“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这也是为何马克思要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及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樊纲: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3]张衔:《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专题研究讲义纲要.2007年
注释:
【关键词】市场规模 会计发展 会计的标准化
一、会计发展的简要历程及会计的本质
(一)会计的简要历程
根据现在已发现的历史资料记载,会计活动最早在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以及古代中国的周王朝已被发现。但是,当时的会计活动均是人们出于对生产的消耗和结果的关心,而做的一些简单的记录与计算。直到1494年,意大利的卢卡·巴其阿勒在他的著作《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中,将威尼斯一带的复式记账法做了全面而系统地介绍,并且做了必要的理论阐述之后,会计才得以在欧洲以及全世界广为传播。其实,这也标志着现代会计的真正开始。所以,1494年被会计学家们誉为会计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当时间发展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时候,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爆发,这就无可避免地引起了经济社会中生产组织及经营形式的进一步变革。也正是这种变革致使会计又一次产生了质的发展。尤其是股份有限公司的出现,可以说对会计的发展有特殊的意义,为了保证不参与公司管理但又必须关心公司效益的股东们的利益,会计便从企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机构。1854年英格兰的爱丁堡会计协会的成立,被誉为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至此,会计的监督职能在经济生活中变得越发重要。但是,会计的理论及其实务方面的方法技巧的基本完善和成熟,却是在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实现的。在这一百年的时间里,社会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这便对会计的发展产生了客观的必要性。加上随后信息产业的高度发展和经济、金融的全球化趋势,会计的作用和重要性必然会被人们越来越重视。
(二)会计职能的演变
纵观会计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出会计的职能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演变的。早期的会计,人们只是为了对自己进行的经济活动有一个全面和系统地认识,而做的一些关于经济活动中的必要的、简单的记录和计算,其主要是为了反映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计的职能也在随之发展。尤其股份有限公司的诞生,使得会计在生产中不仅要行使反映的职能,还必须对生产过程进行必要的监督。直到现在,在经济的飞速发展过程中,在经济、金融的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的进程中,会计学家对会计职能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他们认为会计的职能就是通过对经济活动的记录和计算,使得生产活动得到正确反映,进而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分析过去,进行预测,进而决策未来。
(三)会计的本质
从会计职能的演变过程中,我们不难对会计的本质有一个深入的认识。会计的具体工作就是对经济活动的记录与核算,而会计对经济活动的控制(具体包括分析、预测、决策)的实质应该归结于会计工作的延伸。所以,会计的本质应该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工具”,即,会计所做的事情就是用会计的语言把经济过程中的各个经济活动记录下来,为经济主体提供一种必要的经济信息,以供其经营和管理之需。其实,也正是会计的这种本质,造成了会计从古至今的发展轨迹的一种必然。
二、市场规模的扩展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一)市场规模的扩展
从古到今,市场规模的扩展总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小规模的交易市场;第二,十二世纪左右,在欧洲的南部兴起了一些城市,如威尼斯、佛罗伦萨、阿姆斯特丹等,在这些地方经常会举办一些商业交易会,这就使得市场的规模得以扩展;第三,1492年的地理大发现,使得市场的规模从欧洲扩展到了美洲,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欧洲随即陆续爆发了工业革命;第四,就是现在的金融和经济的全球化,使得市场的规模扩展到了全世界。结合这市场规模扩展的四个阶段,再看一下会计发展的几个里程碑性的阶段,二者的时间可以说吻合得非常的好。难道这种吻合仅仅是一种巧合吗?其实不是的,在二者之间,是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的。
(二)市场规模对会计的影响
由会计的本质,就决定了市场的规模会对会计的发展形成一种内在的、必然的影响。在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小规模的交易市场中,经济的组织和经营主体只是一些家庭个体或者小作坊,所以,会计的作用和方法对于这些经济主体来说,往往是比较简单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规模也随之扩展。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经济组织和经营主体的规模也在跟着相应地扩大,专业化的手工厂开始在社会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是这种专业化的手工厂对会计的内容和形式有了进一步的要求。于是复式簿记应时而生,会计理论实现了第一次质的发展。在地理大发现之后,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也随之爆发,为了匹配市场规模的猛然扩展,股份有限公司这种科学、高效的经济组织和经营形式开始出现。这种崭新的、科学的组织和经营方式不仅推动了会计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赋予了会计新的内涵。社会经济发展到现在,金融和经济的全球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之下,会计学家不仅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会计在现今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他们对会计理论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会计理论也正在他们的努力之下,变得更加成熟和完善。
三、现代会计发展的趋势
(一)会计的标准化进程
由于会计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科学,所以,会计的标准化就变得格外地重要。现在我就针对会计的标准化进程做一个简要的回顾。会计准则是指会计人员从事会计活动所应遵循的基本规范和标准,也是评价和鉴定会计工作质量的依据。会计准则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创建时期、成长时期、成熟时期和国际化时期四个阶段。最早的会计准则是美国在20世纪初产生的;而1959—1973被认为是会计准则的成长时期;1973—1989是会计准则的成熟时期;1989年以后会计准则开始走向了国际化。从会计准则的历史发展进程,我们不难得出:会计准则发展趋势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它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范围上都越来越标准化。
(二)我国会计理论发展的简要历程
会计在我国虽然有很早的渊源,但是,真正意义上对会计理论的探索应该是在建国以后开始的。对于建国初期,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会计理论争论的焦点,是会计是否具有阶级性的问题。由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和理论界对会计理论认识的不足,导致当时理论界几乎一致认为,会计是具有阶级性的。建国初期的三十年,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可以说是非常艰难曲折,直到1962年才由顾准同志首先提出会计主要是一种经济计量系统,是无所谓阶级性的。这种论断的正确性当然也随着我们对会计本质认识的深化,而得到证实。其实,这也是关于会计本质的认识方面的一个较好例证。1978年,中国的经济开始在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推动下,进入了新的发展时代。当然经济的发展必然需要会计的发展来推波助澜,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会计学会与1980年成立,至此,我国的会计研究才真正地进入了洋溢着生机的春天。
四、结论
会计的本质应该是,为了给经济主体提供一种必要的经济信息,以供其经营和管理之需,而对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所采用的一种“特殊语言”的记录和反映形式。也就是说,会计是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的一种记叙和解阅的方式。所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规模相应地不断扩大,企业之间的联系必将越来越密切,这无疑也要求会计这种语言也必须相应地越来越标准化,就像全球化环境下国际语言的出现一样,是交流的必须条件。因此,会计不仅不应该具有阶级性,并且,会计必将在经济规模不断扩展的推动下,走向全球性的标准化。
参考文献:
[1]葛家澍.会计基本理论与会计准则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2]于玉林.现代会计哲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3]葛家澍.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以来的我国会计理论研究[J].会计研究,2000,(4).
[4]李红琨.会计基本理论与实务学习资料[M].云南财经大学,2009.
[5]吴水澎.会计准则理论·会计准则基本概念·会计基本理论[J].上海会计,1999,(7).
[6]宋小明.会计本质的确证及在会计史研究中的解释性应用[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1).
[7]杨智杰,夏文杰.经济学对会计理论发展的影响[J].当代经济管理,2007,(4).
[8]傅荣.经济学理论对会计学研究的渗透[J].财会通讯,2004,(10).
研究会计学,会计的本质和职能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认清会计的本质和职能,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研究会计学,更好地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会计的管理、监督作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会计的本质
探析会计的本质,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事物的本质。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本质是由事物内部特殊矛盾所决定的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根本属性。
在我国,对会计的本质的争议集中为两大观点:(1)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2)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其本身具有管理的职能。我认为会计的本质可以将上述两个观点合二为一。会计的本质是信息指导管理,管理反映信息的系统工程。
下面对会计本质问题的研究成果作一简要的历史回顾。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会计本质问题的结论已为中国会计界非常熟悉,“观念的总结和过程控制”作为会计定义的一般表述,阐述了会计本质是“观念总结”和“过程控制”的两者合一。
马克斯·韦伯,认为“资本主义本质是理性获利”,而“理性获利过程和行为是靠会计来调节的”。根据这种论断,会计的本质应该是“按理性原则来核算和调节经济活动”。
霍斯金与迈克夫两位美国会计学家认为,会计的本质是试图为现代市场经济建立一个公正、公平的资源配置和运作的考试制度。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井夙雄治在其1975年出版的具有国际影响的《会计计量理论》一书中阐明的基本观点:会计是便于协调各利益集团之间财产经管责任的系统。
美国耶鲁大学夏思·桑德教授1997年出版的《会计与控制理论》一书。按桑德的观点,会计本质,从微观角度看,会计保证组织契约的实施和推行。
从历史回顾可见,关于会计本质的理解无非是总结、控制、核算、调节、制度、系统、保证等。从企业管理的情况看,企业总是通过会计信息的反馈来指导自己的管理,最终管理的成果再反映在会计信息上,然后再优化管理,循环往复。可见会计在经济活动中表现为是信息管理信息的循环系统。因此说会计的本质是信息系统和管理活动的结合,是信息,管理的混合体。会计的本质是一个经济信息管理系统。
二、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的本质功能,是会计本质的体现,是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和所起的作用。换句话说,会计职能就是对会计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起到的地位和作用的概括。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簿记有过这样一段描述: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这段话深刻揭示了会计作为一个过程所具备的功能。
首先,从过程的控制来看,对于过程,有人狭义地将其看作生产过程。而对于控制,也有人理解为监督。我认为,这些都是不够完善的。其一,会计监督是会计按照管理的目的和要求,审核经济业务的合理性、有效性,并对经济行为进行必要的干预,滞后性是它的显著特点。而现代意义上的会计更需要将会计传统的单一反馈功能转变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分析功能,从而形成一种前导型会计。人为将会计监督概念贱予广泛的含义只会造成人们对会计监督职能理解上的误差。其二,会计监督的依据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界环境所制定的标准,这些标准具体表现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各种法律、法规制度。因此,会计监督很大程度上是外部环境在施加于会计工作时所形成的功能,并非属于会计自身之中,它实际上只是构成会计管理过程的一个具体的分支职能而已。由上所述,我认为,会计本质上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其过程的控制应被理解为对广义的生产过程,即包含流通的再生产过程的事初、前中及事后的管理。简而言之,即管理职能。会计也只有作用于这种具体的再生产过程,它的具体职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另外,由于管理活动包括了事前、事中及事后整个过程,所以,管理职能又可分为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监督等具体职能。
其次,在观念总结的理解问题上,也有不同意见。有人将其解释为反映,也有人将其理解为核算。我认为,将观念总结理解为核算似乎比较合理。反映过程是会计把大量的数据转换成财务信息的过程,也就是说,反映不过是对客观经济活动事后的真实写照而已。因而,反映的内涵是消极和被动的。而会计核算则是一种能动的管理活动,从过程看,它可以包括事后核算,也可以包括事前、事中的核算;从内容来看,它既包括记录、计算和反映,又包括预测、控制、分析和考核。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仅对复杂的经济业务进行搜索、分类、整理、计算及反馈,还要对会计资料进行比较及分析,而这些又都属于会计核算的职能范围,所以,我们可以说,核算职能是会计的另一个基本职能。
会计既然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就必然要求会计具备相应的职能去体现会计本质的要求,以充分保证会计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会计的核算和管理两大职能,正是在充分体现会计本质的基础上存在的。会计的本质表明,会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产生于管理的需要,并以经济管理的形式出现。在实际工作中它通过其特有的方法,对经济信息进行核算处理,并依据自己处理的信息作出分析和判断,并进而作出决策,以实现管理的职能。决策是一个过程,包括有确定解决的问题、拟订各选方案和选定方案三个主要步骤,而会计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显然是最关键的,它实质上充当着管理者和决策者的角色。如果会计核算不正确、反映不真实、预测不准确、分析不透彻,都会导致决策的错误。所以,我认为会计的核算和管理职能是充分体现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的本质的。
根据上述认识,我认为会计的两大职能是核算和管理。核算职能是指通过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对经济业务进行完整地、连续地和系统地记录和计算,为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它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而管理职能是指会计为满足国家宏观调控、企业所有权人、企业经营管理当局等的需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功能。管理职能可具体分为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监督等具体职能。会计的核算职能和管理职能是相互渗透、紧密依存的。核算职能是管理职能的基础和前提,离开了核算职能,管理职能就失去了基石;同时,管理则是核算职能的目的和下一核算过程的出发点。离开了管理职能,核算职能将会失去目标和方向。虽然,核算职能、管理职能都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但是,会计作为管理活动的本质又决定了核算职能只是为管理职能提供铺垫和服务,管理职能才是会计工作最基本的职能。
关键词:经济行为;“经济人”;道德;价值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6-0011-03
一定的经济体制需要建立怎样的道德规范,这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愿,而是取决于经济运动的客观要求。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是‘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经济状况的产物’。”[1] 通常我们认为,经济和道德是两个互不相关的领域,但实际上,经济和道德始终是相互依存的。道德从本质上说是经济的产物,而经济也并非是没有价值目标的自然现象,任何经济发展的目标中都内涵着相应的道德目标。经济是目的与具有可供选择的用途的稀少手段之间关系的人类行为[2],道德是一种有利于社会及他人的行为规范,在哲学层面它将被提升为人内心情感的一种满足,这就说明了道德也是具有效用性的,因而我们可以利用经济的与道德的效用这一共通点,证明经济与道德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所以,经济的发展必须要遵循道德的要求。
一、经济行为主体的道德分析
经济与利益是社会运行的条件和目标,是人们生活的核心内涵,也是人们社会活动、社会工作注意力的焦点及行为动力所在[3] 。对于市场经济的形态而言,劳动产品表现为商品的形式,或者是商品的价值形式,可以说这就是组成该形态的细胞形式。在经济形态的运动中,涉及人的经济范畴是由一定的人来承担的。在经济哲学层面,经济范畴人格化之中蕴涵着“经济人”和“道德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经济范畴人格化表现为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在市场经济的活动中,经济活动和道德作用之间有着相互作用的能动关系,而经济范畴人格化使得这种能动关系更具体化。
1776年问世的《国富论》中,作者亚当·斯密成功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创造性地使“经济人”这一概念成为一种真正的社会经济哲学,并赋予它崭新的价值。可以说,是斯密第一次把最初以道德哲学问题形式出现的利己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转化为经济学问题。作为经济行为的主体,从“经济人”的观念出发,人之所以拥有自利的属性,是因为他被置于货源相对稀缺的并且彼此竞争的社会环境里面,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存在机会主义的行为倾向。在这个意义上说,经济领域的道德现象,不过是以人的经济行为作为载体而表现出来的道德,是道德的一种具体的、特殊的表现形式[4] 。在斯密看来,当时的英国正在逐渐走向一种“进步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高质量的生活标准由上而下普及全民,激励人们努力工作的是丰富的商品和较高的工资,而非贫苦的生存压迫。对于斯密的这一见解,很多人指责他是给无限追求物质享受的贪婪带上美丽的光环。对此斯密认为,人们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有利于促进人培养自身的可贵品质,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增加和文明的进步,还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人是一切社会属性的总和,“经济人”则是人类理性对自身属性进行抽象思维的产物。“经济人”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通过对人的具体经济活动的考察,扬弃人在经济活动中的非本质属性,抽象概括出它的具有普遍性的本质属性;“经济人”也是一个具体的概念,它能够充分体现每个参与经济活动的人的行为的多样性,能够说明人的经济活动的普遍本性。黑格尔指出:“概念在个别中既在自身中,而由于个别性,它又将在自身之外,并进入现实。”[5] 因而,“经济人”这一概念包含着丰富的人的经济活动的具体内容。在市场经济中,人实践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无论从动机上还是效果上都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并且力求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经济回报,这一目的反映了人从事经济活动的本质属性,而这种本质属性的人格化就是“经济人”。
二、经济逻辑在道德分析中的体现
道德是一种有利于社会或群体的生存及发展的行为规范,不管它是自然筛选的结果,还是人类理性选择的结果,它的形成以及发展需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这就是道德与经济之间的内在一致性。经济行为的实践过程并不存在于单纯的伦理道德的活动中,但是实践每一经济行为都体现着一定的伦理价值和道德精神。任何道德规范的产生、存在以及发展的客观基础,都是以社会物质生活的产生方式表现出来的社会存在,理论层面,经济行为在实现了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应当具有一定的道德价值。
正像所有的动物都为快乐所向导一样,无论人的发展比动物高级多少,也是在追求快乐满足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不同的是人可以凭借其独有的理性对满足程度作以比较。在经济学上,把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得到的满足程度称为效用,是对商品使用价值的主观评价,它或者是对人自身生理需求的满足,抑或是对人心理层面的一种体现。商品效用具有边际递减的规律,其原因在于,从人的生理和心理角度看,随着相同商品的连续增加,人们从每一单位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是递减的[6]。该规律具有普遍意义,即社会对某种物品或行为的评价也会随着其对该物品或行为的拥有而增加,以及该物品或行为的普及而减少。消费者行为实践效用最大化,要使得消费某一商品的边际效用等于他付出货币的边际效用,此时实现总效用的最大化,即消费者均衡的状态,人们从商品上获得的内在满足通过货币的支付而取得了外在的表现形式。这一规律同样表现在人们的行为上,从道德行为的付出上得到等量的内在满足,付出越多的人就得到的越多,没有付出的人也就没有得到,道德行为的付出也成为人们内在满足的外在形式。
微观经济中的长期函数和短期函数也体现在人们实现满足程度的过程之中。可以肯定的是,一般情况下人们既会考虑行为的短期效用,也会有考虑行为长期效用的倾向。但是却往往因为诱惑而看不到未来的利益所在,就算有看到也因陷于“路径依赖”[7]或无奈的情况下顾不得考虑未来,这是一种非可持续发展的做法。如此只顾眼前利益,其所得的不论是外在利益还是内心的快乐程度,都是有限而短暂的。拓展到道德领域,更多不道德的选择不是由于人们只为追求自身利益,而是因为他们往往只考虑现在的收益而不顾明天的所得。可以说,若是在人们的效用函数中加入长期效用这一自变量,那人们的非道德选择将会大为减少。在商品经济活动中,很多企业都意识到强调品牌信誉建设的重要性,例如海尔“真诚到永远”、“信念、信赖、信心,中信银行”等。“谁要生产商品,他就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社会的使用价值。”[8] 虽然在品牌信誉建设上有较大支出,前期的销售可能无法提供净利润的回报,但是随着产品交易规模的扩大,信誉品牌产品的销量将持续增长,相比较粗工滥造、以次充好的企业,信誉品牌将占有比例较大的市场份额和稳定的购买群体,企业收益也会持续增加。
三、市场经济的道德存在
美国伦理学家诺兰有说过:“每一种经济体制都有自己的道德基础,或至少有自己的道德含义。”[9] 纵览世界近代经济史,市场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的、不发达的和发达的几个阶段,与其他任何社会经济形态相同,市场经济有自己内在的一套道德准则,而且是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的。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一种交换经济,在大多数情况下,一方的所得都必须经由相应的付出,这样就决定了参与市场经济的人的利益既有矛盾对立的一面,又有协调合作的一面。可以说,现代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并非极端的利己主义,而是利己与利他相结合的互利主义。“真正激励一个经济学家的不仅是作为一个社会企业家的赢利热情,而是这种他在探索中发现的经济学理想和道德理想的一致性。”[10] 因此,权利平等、自由竞争、公平交易、诚实守信等等便构成了市场有序运作的基本道德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日益发展壮大,但是从根本上说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不完善、不成熟的,不仅是外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更有市场经济内部的自我运行机制未能形成。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的发展和体制转轨,随之而产生了一些道德败坏、诚信缺失等不可争的事实,改革使得人们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趋向于拜金主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裸的金钱关系。少数人利欲熏心,妄图利用别人的信任而进行坑蒙拐骗以取得不义之财;很多企业唯利是图地把有损消费者生命安全的产品投放到市场,如双汇“瘦肉精”火腿、三鹿“三聚氰胺”奶粉……这些行为严重违背信用准则,破坏了市场的秩序,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在市场经济发育逐步成熟的历史进程中,信用与反信用的矛盾冲突中,最终必然确立市场经济的基本道德观念——信用,从其深层分析,乃在于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形成的一种合力,一种客观上的市场制衡机制,这就是优胜劣汰[11] 。市场经济的道德是由“经济人”谋求利益最大化的思维发展演变而来的,在自己的利益能够得到实现和保障的前提下,做好事的行为能够上升为情感的需要,从而符合实践者的利益追求,这种实现具有双赢乃至多赢的性质,也使得市场经济的道德具有相对可靠的成长性。
在经济活动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兼顾社会道德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义利关系的互动,可以说义利关系是任何经济活动都无法回避的贯穿始终的问题,二者之间有其冲突的一面,在经济活动中表现为经济价值与道德价值的冲突,“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8] 由于两种价值在动机、结果和影响等层面并不一致,往往使经济人行为偏向拜金主义;二者也有其协调的一面,义与利并非完全对立,而是与正当的利益是和谐一致的,它创造了人们实现正当利益的价值空间,也提供了人们实现正当利益的价值导向。
四、结语
亚当·斯密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利益导向经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如此就会产生竞争—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积累—开拓市场,从而最终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斯密的这一理解是诠释“利益动力论”的经典,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也印证了利益的无穷动力。
市场调控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市场调控机制,其功能基点是各个微观经济主体经济利益的独立性、差异性;调控信号是包括工资、利率、产权价格、生产资料价格和产品价格等在内的一系列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信号;调控方式是各微观经济主体在获利目标的驱动下,根据变动着的价格信号所提供的市场供求信息,对自身经济活动作出调整,进而引起经济资源在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之间流动,使经济资源的宏观配置趋于均衡。简言之,市场调控机制功能的本质在于各微观经济主体活动的相互依存、相互功能、相互制约和相互协调所表现出的整体的合目的性。从这种意义上说,市场调控机制,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一种内在的、自动的自我调控机制。由于价格信号所提供的供求信息往往是即时信息、短期信息,便决定了市场机制对经济生活的调控结果具有即时均衡、短期均衡的性质。
政府调控机制,其功能基点是各个微观经济主体经济利益的共同性、一致性;调控信号是政府、各级经济管理部门非凡是计划部门发出的各项行政指令和法律部门的各种法律条文;调控方式是各个微观经济主体出于对国民经济整体利益的认可和维护,按照政府部门的指令、指向及法律所规定的范围,对自身的经济活动进行调整,进而引起各种经济资源在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之间流动,使经济资源的宏观配置趋于均衡。在政府调控机制下,政府是作为一个凌驾于一切微观经济活动之上的国民经济总体利益的代表者实施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组织、协调和控制,因而政府调控机制不是经济活动的一种内在的自动的自我调控机制,而是一种外在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非自我调控机制。经济资源宏观配置趋于均衡,在政府调控机制下,使经济资源宏观配置趋于均衡,则必然离不开事先设定的调控目标。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政府调控是一种事先的自觉调控。由于政府调控目标是事先设定的,这一目标不过是作为调控主体的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可能性空间及其长期变动趋向的猜测和自觉意识的外化,故政府调控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长期调控,而非即时调控、短期调控。
市场调控机制本质上是各市场微观经济主体的相互依存、相互功能、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关系,经济资源宏观配置均衡是这种机制运作的必然结果,因此,市场调控机制是市场经济和生俱来的,其存在的必然性是毋庸置疑的。至于政府调控机制,虽然伴随着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市场调控机制的完善,政府对经济生活的调控功能曾一度减弱,并退居为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但不能由此得出市场调控机制可完全替代政府调控机制的结论。历史的辩证法是:伴随着商品经济更高阶段的发展,市场调控机制的缺陷、局限性正在充分地暴露出来,而政府调控机制得以发挥功能所必需的条件和手段却日趋成熟。人类的经济生活正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市场调控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各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的补充,从而实现二者有机的辩证的融合。二者的相互补充性,也就是二者的非相互替代性。从市场调控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二者功能的最终结果看,二者都是实现经济资源宏观优化配置的方式、手段,故表明二者又存在一定的相互替代性。市场调控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的不可替代性,才决定现代经济的调控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也正是因为两种调控机制具有可替代性,才存在一个经济调控机制的选择和配置新问题。因此,对市场调控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的选择,不可能是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的选择,而只能是二者不同组合的选择。
二、对经济调控机制进行选择和配置的标准
对经济调控机制的选择,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依据的标准不同,选择的结果也必然存在差异。我国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推崇政府调控机制,贬低市场调控机制,其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对经济调控机制的评价和选择,依据的不是经济标准,而是政治标准或伦理标准,认为市场调控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有悖于广大劳动阶层的利益,故必须摒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人们逐渐熟悉到,对经济调控机制的选择,必须符合经济的本性及其发展要求,依据政治标准或伦理标准对经济调控机制进行选择的做法是不足取的。由此人们开始从对经济发展利弊得失分析的角度去寻找选择经济调控机制的依据。这种做法显然是正确的。但由于这种利弊得失的分析尚停留在定性分析层次,未能深入到定量分析层次,故仍难为经济调控机制的选择提供科学明晰的依据。
笔者认为对经济调控机制进行科学选择和合理配置的依据,只能从经济调控活动相关的成本和收益量的对比分析中去寻找。人们要对各种经济活动进行调控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资源宏观配置的均衡,以获得尽可能高的宏观经济效率。由经济调控活动所带来的宏观经济效率的提高,可视为是经济调控活动的产出或收益。进行任何经济调控活动,都要有一定的投入,这种投入是为获得经济调控收益而支付的经济调控成本。经济调控收益扣除经济调控成本后的余额,即为经济调控净收益。对经济调控机制进行科学选择和合理配置的实质,就在于找到一种经济调控机制组合,通过其运行,使所获得的经济调控净收益最大。
为了进行经济调控成本和收益分析,有必要引进市场调控成本和政府调控成本、市场调控收益和政府调控收益、等调控成本线和等调控收益线三对范畴。
市场调控成本,即采用市场调控机制对经济活动进行调控所付出的代价。由于市场调控机制的本质在于各微观经济主体的相互功能,经济资源宏观配置的均衡不过是这种相互功能的结果,因而市场调控成本必然包括各微观经济主体间的交易成本(比如纯粹流通费用、信息费用和契约费用等)和市场调控损失(比如由信息的不完备性、短期性和调控时滞的存在所造成的经济波动性损失,由市场的过度竞争所导致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等)。
政府调控成本,即采用政府调控机制对经济活动进行调控所付出的代价。政府调控活动是一种通过行政指令而实施的调控活动。就某一调控活动的全过程而言,政府调控成本包括指令的拟定和费用;指令的传递和接收费用;对指令执行的监督、协调控制和激励费用;指令执行反馈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费用四大部分。政府调控成本还应包括政府调控损失,比如由于政府官员的主观原因或决策信息的不完备而错误指令所造成的损失;由于指令在传递过程中的失真或不能正确地被理解所造成的损失;由于指令的强制性而对指令执行者创造性、主动性的抑制所造成的经济效率的损失等等。市场调控收益,即采用市场调控机制对实现经济调控总体目标所作的贡献。
政府调控收益,即采用政府调控机制对实现经济调控总体目标所作的贡献。
市场调控成本和政府调控成本之和为经济调控总成本。在经济调控总成本既定的前提下,市场调控成本和政府调控成本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就一般情况而言,由于市场调
控成本、政府调控成本分别和市场调控力度、政府调控力度正相关,故市场调控成本和政府调控成本的此消彼长,便意味着市场调控力度和政府调控力度的此消彼长。假设总调控成本为E,市场调控力度为X,为维持单位市场调控力度的成本支出为a,政府调控力度为Y,为维持单位政府调控力度的成本支出为b,则Z=aXbY。等调控成本线就是Z=aXbY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投影,亦即经济调控总成本既定前提下的市场调控力度和政府调控力度不同组合的轨迹。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可以有无数条互相平行的等调控成本线,等调控成本线越远离原点,总调控成本额越高;反之,等调控成本线越接近原点,总调控成本额越低。
市场调控收益和政府调控收益之和为经济调控总收益,即市场调控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综合运行对经济调控总目标实现所作的贡献。等调控收益线,就是在总调控收益既定的前提下,市场调控力度和政府调控力度的不同组合点的轨迹。经验事实表明,市场调控收益(或政府调控收益)和市场调控力度(或政府调控力度)呈非线性相关变动。具体说来,随着市场调控力度增强(在经济总调控力度既定的情况下意味着政府调控力度减弱),其边际市场调控收益递减(边际政府调控收益递增);反之亦然。故此,等调控收益线是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且凸向原点的曲线。这条曲线的斜率-family:"TimesNewRoman"">ΔY-family:"TimesNewRoman"">ΔXΔY表示政府调控力度增量,-family:"TimesNewRoman"">ΔX表示市场调控力度增量)是处处不相等的。它表明对应于不同的市场调控力度和政府调控力度组合,市场调控力度和政府调控力度具有不同的相互替代率。随着市场调控力度(或政府调控力度)的增强,单位市场调控力度可替代的政府调控力度(或单位政府调控力度可替代的市场调控力度)越来越小(越来越大);反之亦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同样可以有无数条互不相交的等调控收益线。等调控收益线越远离原点,总调控收益越高;反之,等调控收益线越接近原点,总调控收益越低。
对经济调控机制进行经济分析的目的,在于确定市场调控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的最佳组合。所谓最佳组合,或者是可使获得等量调控收益所支出的总调控成本最小,或者是可使支付等量调控成本所获得的总调控收益最大。根据等调控成本线和等调控收益线的关系,可找到这一最佳组合点。经济调控目标一经确定,所要获得的调控收益值及等调控收益线也就随之确定。这条等调控收益线必然和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无数条等调控成本线中的一条相切,其切点就是使既定经济调控目标得以实现的市场调控力度和政府调控力度的最佳组合点(见图3)。
在图3中,R为等调控收益线,它和等调控成本线C1、C2分别相切和相交。E2和E1点由于位于同一条等调控收益线上,故其代表的市场调控力度和政府调控力度的两种组合均能实现所设定的调控目标,但E2组合所需支出的总调控成本无疑高于E1组合所需支出的总调控成本。E3和E1点由于位于同一等调控成本线上,故其代表的市场调控力度和政府调控力度的两种组合所需支出的总调控成本是相等的,但E3组合所获得的调控收益却低于E1组合所获得的调控收益。唯有等调控收益线R和等调控成本线C1的切点E1所代表的市场调控力度和政府调控力度组合,才是以最低的调控总成本实现预定的调控目标的最佳点。设市场的边际调控成本和边际调控收益分别为MCm和MRm,政府的边际调控成本和边际调控收益分别为MCG和MRG,维持单位市场调控力度所需支出的成本为ACm,维持单位政府调控力度所需支出的成本为ACG,总调控成本为C,则最佳组合点E1满足下列条件:ACmXACGY=CMRmMCm=MRGMCG线性也就是说,市场调控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的最佳组合点是在总调控成本既定的前提下,增加支出一单位货币所获得市场调控收益和政府调控收益相等的点。
在对经济调控机制进行经济分析时,应该注重由于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或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同类型经济活动因其自身的性质和所依存的环境条件的不同,对同一力度的市场调控或政府调控,往往会作出不同的反应。换言之,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或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同类型经济活动的等调控成本线和等调控收益线是各不相同的,进而两种调控机制调控力度的最佳组合点也是各不相同的。有鉴于此,在对市场调控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功能的利弊得失进行评价和对其组合作出选择时,切忌一概而论,而必须针对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或同类型经济活动的不同发展阶段作出具体分析。
三、几点结论
1相对现代经济活动而言,市场调控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是两种既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又不可完全相互替代的经济调控机制,因此,对市场调控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的选择,就不是一种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的互斥选择,而只能是对二者调控力度最佳组合点的确定。
2无论是市场调控机制,还是政府调控机制,都有其利弊得失。它们既不是只获益无需支付成本代价的,也不是只有成本代价而无益处的。因而,对经济调控机制的选择,应树立经济观念,严格遵循经济合理性原则,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选择的依据只能是使达到既定的调控目标所付出的成本代价最小,或支出既定的成本代价所获得的调控收益最大”。背弃经济合理性原则是不科学,不足取的。
一、会计本质相关研究回顾
“会计主要是适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M·查特菲尔德《会计思想史》)对会计本质的不同认识,可能与会计这门学科内容丰富而且发展迅速有关,也可能是讨论者的出发点、看问题的视角以及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同,但最根本的应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对会计的需求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西方会计本质的主流观点 西方关于会计本质的最早阐述可追溯到簿记阶段,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仅限于记录和反映实物流,簿记阶段的会计被定义为“观念的总结和过程的控制”。随着商品经济的到来,簿记单纯记录财产的去向已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簿记被看作是管理的工具,应当为公司的经营管理而服务,簿记逐渐走向了会计。但人们最初对会计的认识非常浅薄,把它视为一种应用技术(艺术),这或许与它从一产生开始就与计量技术密不可分有关。两权分离的出现不断推进着委托理论的发展,建立在企业契约理论基础之上的会计契约论出现,会计被看作是用来保证组织契约的实施和推行。而“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出现,为会计信息系统论的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信息系统论由此诞生。
(二)我国会计本质的主流观点 国内关于会计本质的讨论也是各执一词,而且不同程度地受到国外观点的影响。建国初期,会计被视为对国民经济各个环节的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的方法与规则。在这一时期,会计在财产核算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成为“国家对企业进行全面财务监督的工具”,成为服务于计划经济的工具,会计工具论形成。的召开迎来了改革开放,使西方一些先进的理念逐渐引入,在这一背景下,会计发展成了两派。一派认为,西方的信息论和系统论可以与我国会计实践相结合,强调会计密切依附于生产的发展,提供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信息,但其本身并不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直接进行管理或决策。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电子计算机引进会计领域,使会计信息加工技术更为先进,会计作为信息系统的功能更为明显,这突出了在商品经济下,会计为提高企业和各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而以提供财务信息(能用货币来计量、记录、预测的那些数量方面的信息)为主的特点(葛家澍、唐予华,1983)。而另一派认为,会计环境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只把会计看成一种自发地、真实地反映信息的系统并不全面,市场要素的不断完善,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强烈要求内部活动的合理化,会计应向经营管理的多个领域、更深层次渗透,会计的内向服务功能开始凸显(杨纪琬、阎达五,1982)。在西方管理会计一些方法的引入下,会计机能应发展为对外提供财务报告和对内进行管理相结合的趋向。不论哪一派,人们基于客观环境的变化认为会计已从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型会计转向现代会计。同一时期,随着两权分离的出现,受托责任观形成。审计事业的蓬勃发展要求会计应当记录和报告受托责任的完成情况,以便向人民、向一切托付人报账(杨时展,1991),控制系统论出现。当然,随着经济发展的复杂化,把会计仅归结为一种观点似乎已经不能满足于客观环境的需要,为此,出现了一些融合的观点,如“三论”都强调会计是一个控制系统,“从系统行为的角度看是一种管理活动,从元素功能角度看是一个信息系统;”“会计是一个以控制为核心的管理体系”等。
步入21世纪以来,会计欺诈案频发,以全球诚信危机为背景,强烈要求会计反映的客观真实性,会计控制论被用来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进行思考,提出“会计本质更多地表现为会计准则的本质,而会计准则本质在于客观反映经济资源运用状况及结果”,即“会计本质在于合理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媒介”(杨雄胜,2002)。而知识经济的到来,更加注重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计量,人作为其载体日益受到重视,会计被视为“以经济活动的行为——价值形态为主要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立体动态反映与信息资源整合系统”(徐国君,2003)。与这一观点(从人出发)不同,笔者将以知识经济为背景来分析其对会计环境带来的改变,以及提供的技术支持,从而以更加全面的视角解读会计本质。
二、会计本质的重新定位
“会计是反应性的”。会计历次重大的变革和创新,均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会计环境出现了很多新的情况,对会计体系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一)知识经济使人们对信息有了更深层次的需求 知识经济之前,会计主要服务于协助领导、督促有关部门指导并及时调整生产,所反映的信息并没有照顾到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各个方面,因而主要提供的是财务信息,对非财务信息的需求并不强烈,加之计算机技术发展还不成熟,实时反映不太可能。鉴于此,价值信息(主要是非财务信息)既无需求所依,也无技术所靠,无依无靠必然引不起人们的重视,而只是决策过程中的附带信息。
知识经济的到来,会计从完成经济业务的反映发展为包括对未来的、尚未发生的行动的预测,使用者逐渐认识到非财务信息对于预测的重要性,对于信息的需求便已不再仅仅满足于可靠的财务信息,还追求企业价值创造背后那些重要的非财务信息、前瞻性信息(郑悦、陈志宏,2008),因此,会计信息应当包含更多的相关信息(如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行业的竞争状况等),以充分发挥好提供增值性信息的功能。
同时,知识经济对于信息的需求极为庞大,会计应更侧重于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并兼顾受托责任的信息。基于此,笔者认为提供财务信息只能部分反映经济活动,即使真实公允,未必都有利于决策。信息本身具有多变性和复杂性,有些真实的财务信息反映出来的可能是企业非增值活动的信息,然而,只有增值活动的信息(可能是非财务信息)才能使企业实现真正的价值增值,依此作出的决策才会真正服务于企业并最终创造价值。毕竟企业管理的根本手段是通过消除无价值行为、减少低价值行为、增加高增值来获得竞争优势,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的。如果不涵盖某些至关重要的非财务信息,那么在今天这样的环境下,这些信息的重要性必将削弱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信息源所提供的财务信息的有用性。为了避免出现信息的“浑浊”,妨碍甚至误导信息使用者,客观上要求对会计本质所涵盖的信息重新审视。
阎达五曾指出:“会计并非单纯的信息处理技术,还需要服务于生产领域,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和价值创造紧密结合,会计学应当重点研究如何对生产过程进行价值管理和如何实施有效监督以提高经济效果。”(杨纪琬、阎达五,1980)这足以说明会计今后的地位以及此地位下会计信息内涵的广泛性。
(二)知识经济客观上要求会计凸显实时控制 知识经济下,计算机逐渐代替了会计的部分职能如核算职能,使会计人员得到了一定的解放,但这并不意味着会计可以离开人而完全由计算机进行处理,知识的不断更新和信息的瞬息变化更加强调会计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会计事项及其所带来的会计问题进行控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而单纯由计算机输出信息是不能满足的。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进行事中的实时控制,转变工作重点,更加关注如何将计算机传递来的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分类、推理、处理等,满足于主体的不同需要,否则会削弱会计为决策服务的潜能。上世纪80年代,限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实时反映和控制还不现实,控制过程的简化反而降低了决策的效率性和效果性。目前,计算机的发展使信息的运行成本大大降低,这就为会计控制扩大内涵、延伸边界提供了可能,如根据计算机传递来的电话费清单,分析出客户的分布及集中程度等相关信息,使有关责任人根据需要适时读取,实现各利益相关者需求满足下的企业价值最大化。正所谓管理离开了控制就不叫管理,会计如果没有做好实时的控制,就会降低自身的地位而显得无用。基于以上变化,笔者认为,会计的本质可以看作是“基于价值信息的系统控制论。”
三、会计本质的重新解读
会计信息价值内涵的进一步拓展以及对会计行为主体的清晰界定,促进了对会计本质系统性控制职能的重新解读。
(一)价值信息的内涵 传统的会计信息是基于交易的用货币表现的可量化的信息,对于某些与交易无关、难以量化却十分重要的非货币信息重视不够,造成无法识别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或者真正驱动因素,满足不了投资者等相关使用者全方位地了解企业信息的“饥渴”。而这样的信息在某种程度上讲其实是不可靠的,最终会降低会计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对于这些重要的相关信息如果仅仅以自愿或附带的方式提供,那么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必须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去再寻找、再验证、再确认,这等同于在做无用功,对整个社会资源来说意味着一种巨大的浪费。此外,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每次关于会计本质的探讨都是基于当时的背景而产生的。众所周知,知识经济时代下,利润已不再是衡量企业好坏与否最重要的指标,只是在追求价值增值以期长远发展的过程中一个外在表现形式而已。这里所说的价值不仅仅指企业的利润等量化价值,还包括非量化价值(如品牌、信誉等)。品牌效应对于一个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在已有的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中并无体现,其他有关会计本质的探讨也未曾涉及,由此说明了现行的会计本质所固有的缺陷。因此,价值信息的内涵应当更为广泛,能代表完整的经济活动内容,包括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价值创造的总括信息,即能反映企业增值及非增值活动的货币性信息和非货币性信息以及一些前瞻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