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1-29 07:43:0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学校发展规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

第1篇

关键词:学校;五年发展规划;思考

过去五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文体教育局的无微关心和实质指导下,我校科学地制定了《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并认真贯彻执行,在引领学校发展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实际,谈几点体会和设想。

一、上一轮学校发展规划的几点体会

1.规划真的很重要

学校发展规划,简称SDP(School Development Planning),20世纪80年代初发源于英国,由一些学校和地方教育当局提出。20世纪90年代,英国科学和教育部颁发了《学校发展规划实践指南》,呼吁全国中小学推广这一方法,从而使SDP项目在英国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学校管理改革项目。随后,美国等发达国家也开始推广这一项目,产生了持续的国际性影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也积极推荐“学校发展规划”这个项目,旨在通过校本管理、社区参与以及提高学校的自制能力,来提高各国中小学的综合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现在,学校发展规划已成为国际教育界的研究热点,成为中小学学校管理领域普遍为人们所采用的一种管理工具。很多实践证明,规划对于促进学校的发展、提高学校的效能等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我们觉得,学校发展规划真的很重要。

2.效果真的很明显

就个人的感受而言,首先,规划改变了我自己的思维方式,使自己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从发展的角度看教育。这一方面是由于主管部门的有效督导,另一方面是由于学校自我认识的提升和内部发展的需要。其次,规划帮助我更加全面地了解和管理学校。五年前,为了制定好学校的五年发展规划,我通过观察、了解、访谈、问卷等方法,对学校的办学环境、学校管理、队伍建设、课程开发和学生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看清了学校发展的优势和劣势。针对校园面积和办学规模比较小的特点、管理不够规范和粗犷的问题、教师专业水平整体不高的弱点、课程内容比较单一的不足和培养效果不够突出的情况,提出建设“精品学校”的办学目标。在领导们、专家们的悉心指导下,学校集体的努力下,通过阶段目标、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分解,逐年有计划地落实措施和效果反馈,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升,五年后在办学环境的优化、师生的发展、课程的丰富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方面均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就全镇来说,通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校长们的规划意识都得到了大大地增强,校际的差异也在不断缩小,每所学校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全镇的办学水平和质量在整体提升。

因此说,学校的发展规划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3.校长真的要领头

无疑,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一定是要集老师、专家、领导、家长、社会、学生等智慧于一身,但是对于普通学校来说,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是校长。这是由于:一是大家的潜意识里制定规划的主角还是校长,普通老师甚至有些行政参与规划的意识还不是很强;二是普通老师主要忙于上课、带班,对他们来说能做好这些本职工作就满足了,时间和精力也有限,所以,参与的热情也并不一定高;三是普通教师的角色决定了其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有限,比较难起到主要的作用。所以制定规划期间,校长一定要发挥核心作用,一定要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其中,尤其是要重点思考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思想或者核心教育价值观、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等重点要素,发挥引领的作用。

二、新一轮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的几点思考

如果说在上一轮的发展规划中自己主要做了校本性和针对性的工作的话,这一轮我计划在发展性和创造性方面下功夫,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此来推动学校的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1.传承教育理念,培育和践行学校核心教育价值观

当前,我校要进一步持续地有特色的发展,一方面要有传承“以人为本”即“尊重人”“发展人”和“完善人”的教育理念。同时,结合学校的办学思想、时代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要培育和践行“诚信”这一核心教育价值观,以“诚信”这一具体的有特色的内容去尊重人、发展人和发展人,形成个性鲜明的同乐人的组织精神文化。

2.丰富“五精”内涵,大胆改革、创新,打造区域内优质学校

上一轮五年发展规划,学校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办“精品学校”的具体目标,着重进行了“校园精致”“管理精细”“教师精干”“课程精彩”和“学生精灵”五项工程的建设。这“五精”基本涵盖了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均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学校要把“精品”意识传承下来,以巩固前一阶段的办学成果。

新一轮的五年发展规划要在传承、巩固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使之继续发展和提升,逐渐形成“精进”的同乐精神。同时要用“诚信”这一核心教育价值观来丰富“五精”建设的内容,用它来统领新校舍的校园(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文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创新,赋予“精品学校”新的内涵。通过具体的发展措施,经过五年的努力,让同乐的校园看得到“诚信”的影子,同乐的教师流露出“诚信”的品质,同乐的管理体现出“诚信”的思想,同乐的课程闻得到“诚信”气息,同乐的学子蕴含着“诚信”性格,让“诚信”教育成为同乐小学的特色。并以点带面,发挥辐射作用,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把学校打造成区域内有影响力的优质学校!

第2篇

为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理清办学思路,积极探索有效的办学途径,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在认真总结学校办学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教育形势和学校的具体实际,特制定2010——2015五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加大教育装备投入,做到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实现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跨越式发展。

三、发展目标

经过五年的努力,要高标准、高质量地奠定义务教育的基础,力争使学校管理达到科学化,队伍建设优良化,教育质量优质化,学校办学特色化,努力将学校打造成和谐校园、文化校园、魅力校园。

三、实施步骤及措施

⑴常规管理年(2010-2011)。利用两个月时间建立健全教学教研常规制度,确保教学常规管理过程的严谨、扎实、科学、规范,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行针对教师基本技能的校本培训3次,引导教师走专业化成长道路,要求每一位教师有自己发展的五年目标,以此带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使学校教研工作运转有序、实效。

继续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全方位提高服务水平,着力打造“家园式”学校,力争年底创建A级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完成综合楼主体工程及附属工程建设任务。

全力抓好“两创”工作,确保通过省市县验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继续深化“新规范、新师德、新形象”主题教育活动,要进一步推动“平安校园”的创建步伐,力争创建为县级“平安校园”。

⑵课改深化年(2011-2012)。通过深化课改实验,实施、申报市级以上课题3项,要求人人都有解决自己课堂问题需要的研讨课题,以课题研究带动学校整体文化建设,特别是良好教研学习术氛围的营造。突出教师骨干力量的培养,向全县进行1次开放课题研究的研讨课,以此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进一步深化学校文化建设。遵循“以内涵促发展,以文化兴学校,打造名牌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主题,修建校园中心花园,彰显学校文化氛围。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因校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着重从学校精神文化上下功夫,丰富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

⑶名师工程年(2012-2013)。突出校本培训,要求人人都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益;发挥名师示范作用,在教科研实践中力争培养出6——8名校级骨干教师,培养4——7名在全县乃至全市有知名度的名师,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⑷学术百花年(2013-2014)。与时俱进,以课题的深化转型促进高品味校园文化的形成,每一位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突出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开展1次在全县初具规模的“校园文化艺术周”活动,提炼、完善和总结本校成功的办学经验,形成高水准的办学特色,努力提高办学层次,各项工作取得较显著成绩。

第3篇

一、校情分析的两大功能

校情分析主要兼顾两个功能:一是通过校情分析这样一个过程,让所有教师对学校状况有直观的了解,对自身存在的上升可能和限制性因素有深刻的认识,为规划职业的发展方向奠定基础;二是有助于学校最高决策层对学校的基本情况、教师群体的基本情况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对如何应对学校当前面临的现状和亟需解决的问题有前期思考,对学校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空间有正确把握,为规划学校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最为直接、最为充分的依据。

二、校情分析的四项原则

实施校情分析,必须遵循四项原则,即民主参与原则——跳出原有封闭的分析决策圈子,广泛听取意见,实现平等对话和沟通;整体性原则——把学校视为一个独立系统,从整体与部分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有机联系中,揭示出学校内部系统的特征及运动发展的规律;问题导向原则——客观地呈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轻重缓急原则——不能平均使力,要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才能纲举目张,同时对各种问题要按“轻重缓急”的次序进行优先排序,重点锁定并分析影响一所学校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其中, 民主性原则是一个需要侧重体现的方面。我们认为,分析校情不应再是一个简单的学校决策层的行政行为,而应该是全体教师、家长代表、学校规划师共同参与、合作完成的活动过程。为此,我校在实施校情分析的前期,组建了多元的校情分析合作团队,以期产生最大效益。

1.专家团队

学校办学,尤其是一所年轻学校的创办,如果没有专家的引领和科学的规划,在很大程度上会自困于“照葫茹画瓢”或同水复,永远没有创新,也上不了层次。因此,我校构建了由大学的教育规划师、专家团队、社会教育机构领衔的校情分析规划小组,借助伙伴合作关系,全面客观地会诊学校情况。依托专家团队资源,提升规划理念及目标;依托高校教育理论及文化底蕴,提升发展主体层次;依托社区、企业园区及体育、艺术机构的资源,提升学生素质;依托多元资源的整合力量,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这是科学制订并实施规划的必备条件。

2.全体教师

在通过校情分析来确定学校优先发展项目的过程中,尤其要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的参与面以及在认识、沟通、愿景等方面的达成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今后实施优先发展项目的成效与结果。因为优先发展项目的实施有赖于教师参与,它将影响教师今后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心。教师参与校情分析、参与选择学校优先发展项目,对此产生“认同”,并把它与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这一点尤其重要。

3.家长代表

基于学校与学生家庭之间的开放、互信与支持,我们邀请家长代表加入到校情分析的行列中,积极参与整个过程。我们始终认为,学生是学校发展的第一受惠者,任何项目的确立,首先应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让家长参与校情分析,不仅体现了家长对学校现时状况及未来发展的知晓权和发言权,还有利于帮助学校了解学生及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诉求,使优先发展项目的确立能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其需求性和适合性。此外,家长的理解并认同,也必然会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给予学校最大的支持和配合。

三、校情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校情分析是制定并形成学校发展规划中最重要的前期工作,决定着学校定位的准确性及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它主要有头脑风暴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排序法、校史分析五个方法与技巧。我们将这五个方法与技巧进行巧妙整合,形成以下两大策略。

1.“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

通过校情分析来科学定位学校未来发展,它需要集体智慧,全员行动。我们尊重教师的话语权,注重发挥全体员工的集体智慧,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让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到校情分析中,及时向上传递教师的职业感受及意见想法,表达一线教师的意愿和诉求。学校规划师及管理层则借助“自上而下”的形式,将校情分析的初步结论、学校定位及发展方向,通过全体教职工大会、教代会等形式予以广而告之,在经过上下几轮的意见征询、共识达成、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形成并出台了《校情分析报告》。

2.头脑风暴与漫谈沙龙

所谓头脑风暴,是一种类似“挤牙膏”式的思维碰撞与交流活动,它是指在专家介入、引导、追问下,让学校全体行政班子成员抛开顾虑,专门就校情分析畅谈个人的不同意见和观点,通过彼此间疾风暴雨般的争论、辩驳,最终让大家的认识达成基本一致。所谓漫谈沙龙,是一种聊天式的漫谈交流活动。学校行政分头参与,学科教师分批参加。大家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围绕自己的工作现状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包括职业理想、工作感悟、情感需求、未来期许,等等。

上述两种策略体现的是一种集体的智慧,凸显的是广大教师的主体地位。

四、校情分析的四个维度

在制定规划、分析校情的过程中,我们在专家团队的直接参与与指导下,第一次与SWOT方法有了零距离接触。利用SWOT分析方法,通过归纳、对比和概括等手段对学校状况进行系统分析,不仅使学校的优势更趋于显性,更有利于学校发展,而且还可以使原本客观存在的劣势或者说威胁能得到有效的弥补、减少,或者规避。它对把脉区域教育的发展动态,及时应对各种机遇和挑战,正确定位学校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和依据。现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为例加以说明。

1.优势S(Strengths)

一是知名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的品牌优势。上海交通大学是附小的金字招牌。作为品牌大学的附属实验小学,附小可以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人力资源、人文资源谋划学校发展的新篇章。

二是年轻化队伍结构及科研兴校的强烈意识。附小成立初期,教师平均年龄在30多岁,学历层次普遍较高,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及充沛的精力,为学校特色创建和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学校始终把教育科研当作学校发展的助推器,让教育科研为“新基础教育改革”和“二期课改”服务。基于这样一个背景,学校依托规划师和专家的引领,请他们把脉会诊,寻找症结,开出良方,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加快学校的发展速度。

三是人口导入区的区位和生源优势。学校与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紫竹科学园区比邻,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良好,文化层次普遍较高,父母不仅愿意也有能力对孩子进行智力投资,还非常注重孩子业余兴趣的培养。同时,学校作为中福会少年宫上海市小伙伴艺术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培训基地、上海市体操运动训练中心少儿训练基地,也吸引了部分本学区外的特长学生慕名来校借读,为学校特色创建提供了一定条件。

2.劣势W(Weakness)

一是学校建校历史短暂,缺少名师和骨干教师。附小由于学校建校历史短暂,教师队伍年轻化,教师的知名度和教师在区域内的影响力不足。学校缺乏名师和骨干教师。如何尽快培养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和骨干教师,如何协调学校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同步发展,是学校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二是学校条线工作发展的均衡性有待加强。学校条线工作发展不均衡,学校对德育、少先队、教学、科研等部门的工作非常重视,改革力度十足。相比较而言,作为支持和配合系统的信息技术和后勤部门,在人力和设备的投入方面还处于逐渐完善阶段,信息技术对学校办学的支持效能尚未完全发挥出来,学校的后勤工作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革。

3.机遇O(Opportunities)

一是属地化后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支持为学校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随着教育局对学校硬件建设的支持力度逐年增大,学校设备不断齐全并得到优化。一流的专业体操训练馆,设施齐备的形体舞蹈教室、音乐教室等,都为附小有效推进优先发展项目提供了很好的物质条件。

二是体育俱乐部、小伙伴艺术团基地的奠基、多区联动关系的建立,为创建特色课程提供了有力保障。

4.挑战T(Threats)

一是学校周边历史名校较多,提升了办学和工作压力。学校地处上海市老闵行地区,有多所历史名校,近年来又有一批学校成长为后起之秀,这些学校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还有一大批经验丰富的名师支撑,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方面可以说是得心应手。附小师资队伍和学校都较为年轻,又地处名校周边,这些客观因素在无形中催化了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给附小的管理工作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

第4篇

一、工作重点:

1、加强领导,学校安全坚持以“积极预防,依法管理,注重防范,严格监管,不断整改,加强监管力度,规范师生行为,把安全管理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2、积极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工作,摸清隐患,消除隐患,防范于未然。

 

3、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强化安全工作法律意识,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构建安全管理。

1、构建网络,加强领导。

 

成立学校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许华闽

副组长:黄双鹏

组员:李亚芬杨碧英蔡良谋许碧玲蔡南茵负责及其各班科任班主任、科任老师。

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会议,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和安全工作就是学校重要日常工作的基本观念,把安全工作纳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确立“一保安全、二保稳定、协调发展”的工作原则,把安全工作放在关系到学校长远改革和发展大计的高度来认识。

2、落实制度,加强防范。

 

落实工作责任制度、定期检查制度、严格落实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行“周小检,在每个礼拜一例会上宣布检查的结果,月大检,有检查记录和整改措施”。

(二)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增强安全意识。

1、抓好学校消防安全工作:

 

定期开展消防知识宣传教育,通过授课、参观、报告、演练等形式,普及消防常识,增强消防意识和自防自救的能力。学校设置安全通道,张贴安全标志和横幅。经常检查并整修各室的线路,学校年轻的老师都是义务消防员定期进行消防知识培训,提高防范意识和消防技能。

2、抓好校舍及周边环境安全:

 

组织师生对学校的校舍、护栏、体育设施、用电、消防设施和周边环境等不安全因素全面细致地进行一次清理检查,排除一切不安全的隐患。强化值班人员们的责任意识,严格遵守值班制度,门卫保证一天多次巡学校任务及时记录出入人员。

3、抓好交通安全工作: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预防交通事故发生。各个年级学生放学回家时等待家长来接,自已回家的学生排队出大门,每天都安排有由值班的领导和值班学生人员检查,成立校内外安全宣传督导队。教学楼等场所的安全疏散通道必须畅通,且在安全出口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建立消防安全制度,指导师生自觉遵守。制订消防安全应急疏散预案,每学期组织师生至少开展两次以上消防安全应急疏散演练。

4、加强校园卫生及防病安全管理。教育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对常见传染病和季节性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和预防监控工作,为切实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做好每日晨检登记和上报工作,处理学生伤情,学校处理不了的及时联系家长并送往医院救治,将学生的痛苦降低到最底限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妥善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广大师生健康和社会造成的危害,维护小学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秩序。

 

5.加强现代信息及计算机网络安全教育。强化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学生自觉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

(三)加强安全教育专题活动,构建和谐校园

充分发挥学校以及社会和课任教师的作用,广泛开展各类安全教育活动,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法制意识,把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化作学生的自觉行动。

1、加强常规体育课、活动课和实验课的组织管理。

 

加强教师的安全上课意识,不许随意提前上下课,课内不准离开岗位。教师授课前后都要认真检查、及时排查安全隐患,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应适合学生身体状况。注意对学生进行安全卫生教育,不带妨碍安全的杂物,严防运动安全事故。要对女生、患心脏病等先天疾病的学生适当的照顾和格外的关怀。学校实验室有充分的安全保护设备,实验课教学要有科学的操作秩序和具体要求,严防学生接触易爆易烧、有毒有害的物质,严防实验事故,由教学主管和有关实验老师负责。

2、开展安全主题班会及安全专题活动。

 

预防甲流、校园安全;交通安全;法制安全;防火安全;饮食卫生安全。此外,结合教学实际,充分利用广播,网络宣传各种机会和条件,如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训练中要突出紧急情况下撤离、疏散、逃生和防暴、抗暴、消防等综合演练。演练每学期不少于两次。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继续开展好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卫生安全制度,认真做好计划免疫和疾病防治工作。根据季节特点,做好春季流行疾病、夏季蚊蝇传播等疾病的防治工作,一旦发现患传染病学生,要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救治学生,并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卫生部门报告,与家长联系,控制疾病蔓延。安排有心理咨询室等场所,关注和排解师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师生心理健康水平。及时排解师生的各类心理问题。对发现有心理障碍或患有传染病的师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四、具体工作安排:

1、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区和责任人。

 

2、全校师生安全教育专题会议。

 

3、学校及周边各种安全隐患自查自纠。

 

4、预防甲流、中小学生校园安全教育宣传图片专栏。

 

5、安全专题教育,以交通安全为主。

 

6、交通安全讲座征文。

 

7、聘请法制副校长进行法制安全教育。

 

8、消防安全专题活动组织学生观看消防安全进校园。

9、消防安全疏散演练。

10、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第5篇

一、做好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

教育的发展需要有前瞻性的思考和规划,谋划学校的未来,勾画蓝图,编制好中长期(3到5年时间)教育发展规划,为学校的发展导航,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我们要充分研讨论证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校情,拟定目标,搞好策划,使自己的学校成为快速发展的学校,成为当地众口皆碑、深受家长和学生喜欢的学校,这样的学校才更具有魅力和生命力。然而,如何做好学校的发展规划呢?

第一是初期诊断。首先诊断是每个学校发展规划制定过程中的第一步。学校诊断主要是指校长要高站位,发动和引领学校教师、学生乃至家长全员参与,对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管理方法等进行分析,对学校的历史文化、教师队伍、生源状况等进行广泛分析,深入论证,了解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诊断方法可采用自主诊断和专家诊断。自主诊断是指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及教师对学校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的自我分析。专家诊断是指在自主诊断的基础上,邀请有关专家就学校历史、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做深入的了解、分析、论证,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为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正确定调,以防止盲从和造成重大损失。

第二是发展定位。其次定位是指经过上述诊断后,全面了解学校具体情况,对学校现有发展水平、发展理念、发展层次及发展目标作出正确定位。定位正确才能为下步实施规划设计奠定基础。

第三是工作设计。最后在上工作实施的基础上,学校领导和教师一起针对学校的未来发展情况进行整体构思,包括学校管理制度、德育工作、课堂教学、教研教改等发展要素进行设计和规划。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动态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学校管理者展示才智的具有灵性的思想历程。因此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中,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决策者,一定要尊重科学,充分把握校情,立足校情,发挥才智,合理处置,切不可一味“拿来”或仅凭一时的热情和冲动去盲从,结果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二、加强教师业务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的发展靠教师。只有教师真正主动、健康、和谐地发展,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增强教师的成就感,这是有效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剂。

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设想:

1.加强师德建设。“教人者教己”。崇尚师德,铸造师魂,是推进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的基石。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的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搞好教育的行风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促进教师成长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师德建设。通过师德建设,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增强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具有进取精神,塑造健全的人格。

2.完善培训体系,优化专业化成长途径。为打造“名校”,我们应客观地分析学校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努力构建、完善教师业务培训体系,从培训的途径、方式和管理上制订相应策略和操作要求,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优化各种途径。首先是自我培训。引导教师逐渐地把自我培训作为一种自我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自觉地去学习提高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其次是校本培训。积极建构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培训模式,明确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目标,制订校本培训整体方案,落实校本培训活动,评估教师参与培训的实效。再次是观摩考察。广泛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研讨活动,从周围的名校、名师、专家中“借脑引智”,学以致用,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第四是落实培训内容。学校努力为广大教师搭建平台,营造氛围,拓展空间,编制校本培训教材,制定培训课程计划,全力落实培训内容,使广大教师真正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第五是落实培训方法。在培训中,为了提高培训的实效,应积极探讨实施一些切实有效的新方法。主要是通过“问题研究法”来进行,通过问题设置,互动交流,谈感受与困惑,谈体会与经验,这样,教师们普遍感受到是有收获的。第六是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历程,为每位教师建立成长档案袋,有助于教师自我激励,也利于学校全面把握教师的专业成长情况。

3.建立激励机制。首先学校经常性开展骨干教师的评选和认定工作,对在专业化成长中进步显著、成绩优秀的教师及时给予表彰奖励,以此激励人、鼓舞人。其次,让骨干教师在努力追求与付出的同时,也能得到相应的物质待遇的回报,激发教师前进的动力。通过各种形式的激励,使他们能够获得专业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大大激发教师们在师德修养、业务技能上你追我赶的精神,很好地增强教师们专业化成长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乃至整个学校能否持续发展,主要通过“课堂”这一环节来体现。抓住课堂,决战课堂,就抓住了学校管理的核心,就抓住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决战课堂的关键是要立足课堂搞改革,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注意诱导学习,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

学生学习效果差往往是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不会学,没有掌握学习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其次要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不能教死书,“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对学生要受之以“渔”,如在学习知识时让学生学会类比、归纳;在做推断题时,教会学生如何明察秋毫,准确找到切入点,由点到面使问题迎刃而解等。教师还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化繁为简,化生为熟,化难为易,开拓思路,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使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那将会事半功倍,收益甚好。

2.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和分层指导。

由于教学内容及学生的智力、认知基础不同,若要在同一时间内按同一目标发展,几乎是无稽之谈。如果按照学生智力状况及认知水平不同,对学生进行归类分层,并认真研究各层次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包括分层制定学习目标、学习方案、分层设置问题、分层布置作业等,同时,还要注意对不同学生自信心及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进行培养,尽可能让人人有目标、生生有收获,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积极采用多种教法,启迪学生思维。

一项关于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权威调查表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排在影响因素的第一位,其次是教学态度,最后才是学识水平。因此,教学上不能只采用单调的“一言堂”,而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的艺术性,使学生耳目常新、思维活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如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合作讨论式”、“实验探究式”等教学方式,还可以组织与教学有关的活动,如开辟课外采风、开展学科竞赛等,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采用不同的形式去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会学、乐学。

4.努力改变评价方法,树立学生自信心。

一位教师这样写道:“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学生的学习需要鼓励,我们一定要及时发现学生闪光点,针对学生的即时表现,学会赏识学生,改变评价方法。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竖一竖大拇指,轻轻的抚摸等都会使学生在举手投足间感到亲切,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努力的欲望和探索的灵感,会使学生感受到肯定和欣赏,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奋斗的信心。

四、谋求学校发展特色,推动学校内涵升级

第6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明确工作目标,采取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全面提高全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实现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跨越式、内涵式发展。

二、工作目标及要求

(一)进一步提高对语言文字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

语言文字工作是高等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说普通话、用规范字是国家对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学校师生基本文化素质的体现。全校师生应当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升,展示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果,促进学校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工作长效机制建设

1.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学校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开展语言文字工作奠定制度基础。

2.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建设,进一步健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机构,明确机构职责,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组成人员,为开展语言文字工作奠定组织基础。

3. 加强语言文字工作队伍建设,选派热心语言文字工作、有较高业务能力的人员充实到管理队伍中来,逐步建立起一支懂法守法、能力较强的管理队伍;增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形成爱岗敬业、精通业务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复审员队伍;有计划地开展对语言文字工作队伍的培训工作,使他们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提高政策水平、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以适应工作日益拓展、深化的需要。

(三)进一步提高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水平

全体师生普遍具备普通话的应用能力,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使用普通话;普通话真正成为教学语言和校园语言;用字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学校的名称牌、标志牌、标语(牌)、指示牌、电子屏幕、试卷和教师板书及批改作业等等用字应当使用规范汉字。

(四)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科研工作

进一步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科研工作,加强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及语言文字相关科学研究工作,支持和鼓励学校教师参加相关交流活动。

(五)进一步做好社会推普工作

充分发挥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资源优势,走出校门,面向社会宣传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和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积极为其它部门、行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优质服务,为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做贡献。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语言文字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的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组织机构。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组员:全体教师

(二)认真学习贯彻国家、省语言文字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精神,了解、掌握相关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和标准,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对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语言文字工作作为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校园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三)结合学校实际,建章立制,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和有关课程标准,纳入教育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和常规管理,渗透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等各项教育活动中,并且做到责任明确、措施得力,严格落实语言文字工作各项要求。

第7篇

关键词: 新课程背景 特殊教育 常规管理

“振兴民族的素质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一所学校的兴衰成败,关键在师资。因此,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工作的主体感、现实感和生命感,是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在社会转型和教育全面改革之际,教师承受着越来越重的职业压力,作为教育教学部门主管,对学校常规工作不仅要常抓不懈,更重要的是应该审时度势,常改常新,使其成为一种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的永恒动力。剖析学校常规管理现状,应从如下方面加强改进[1]。

1.重建特校精神文化

当前,特教学校办学水平日趋提升,组织管理日趋科学规范,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一方面学校应丰富师生生活内容,注重文化生活的陶冶。加强对师生生活方式的引导、改造和激扬,同时结合学校课堂教学及管理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将精神文化建立在学校整体教育的架构之中。教育教学首先必须成为师生的一种高尚、丰富的生活体验,同时制度建设应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影响师生的思想行为。学校应转变传统的特教“重教书轻育人”、“重生理缺陷补偿轻精神养育”的状况,着眼于学校教育整体,立足学校既有的文化传统,结合先进时代的文化理念,不断吸纳、丰富和提升价值观、情感态度和生活内涵,为精神文化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2]。

2.淡化制度管理

用规章制度管理是办好学校的基本策略。但规章制度不是万能的,其制约性主要表现为:

(1)相对于学校发展的滞后

规章制度有一个确定的范围,而学校发展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用确定的范围去规范不确定因素,必然对学校的发展产生制约性。

(2)对教师个人发展的限制

规章制度具有强制性,有一定的威慑力,在教师心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使部分教师把遵守规章制度,不越轨当作自己追求的目标。这样,规章制度对多数教师的发展产生了制约作用,限制了个体在规章制度以外方面的发展。

(3)对学校管理者的牵制

学校要发展,管理层人员更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如果将大量精力花在烦琐的规章制度管理上,就没有足够的精力思考学校的发展,也无法从更高处驾驭学校的发展走向。

综上所述,淡化制度管理,可从如下方面着手:首先,严要求,轻责罚。工作上态度严肃,要求严格,纪律严明,但对以评价结果为依据实施的奖罚,应注意适度,奖则不拉开太大距离,罚则只要能达目的即可,通常只是“蒲鞭示辱”。其次,积极倡导高尚人格。用中华民族优秀人文遗产、高尚人格激励教师,注意处理“刺激竞争”与“保护人格”的关系。最后可尝试成功管理法。即通过管理与评价,使全体教师认为自己是成功者,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与自豪。对教师每一点成绩都给予及时鼓励,给教师搭建发展平台,让教师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使每一位教师都产生成就感,充满自信,认为自己有能力,只要经过努力就会取得成绩。

3.落实公平原则

笔者以为,公平理论对当前所倡导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历程中教师专业精神的塑造与提升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运用于实践中应做到:

(1)制定投入与所得的客观标准,引导教师正确比较

标准应客观公正、明确具体、尽力量化、操作性强,便于教师互相比较。各项目中有些虽经努力,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如工龄、资历、学历、职务等,如果所订的比较标准中这部分内容权重过大,将影响教师的积极性,使那些比较年轻的教师产生不公平的心理;而像工作态度、工作的努力程度、工作绩效等是教师通过努力可以改变的。对这类项目,应设置较高的权重,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相对报酬体现多劳多得

根据公平原则,在工作中应把工作或分配重点放在相对报酬上,而体现相对报酬的关键就是要坚持多劳多得、按劳分配原则,切忌在奖金发放、劳务分配上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应以贡献大小合理拉开档次、拉开距离。这样,才能使那些真正为学校做出贡献的教师保持积极性。

4.善用需要理论

(1)把握一个“度”字

学校受多方面条件限制,不可能满足每个教师的每种需要,只能把握分寸,不同情形区别对待。如对事业心强的教师,可采取信任态度,分配难度大意义重的工作,但要为其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一切支持,并适当进行物质奖励。而个别事业心不强的教师,其需要比较现实,易为物质激励所动。因此,应把握一个“度”。

(2)抓住一个“主”字

事物都有主次之分,管理者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每一位教师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主导需要,管理者若能抓住其主导需要,则能诱发其最大的工作热情。如针对青年教师主导的发展需要,应给他们定目标,压担子,提供发展机会;中年教师主导的是成就需要,对他们除委以重任外,还要注重总结他们的工作成绩,鼓励其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更上一层楼;老年教师主导的是尊重需要,学校的一些决策可征求老教师的意见,并鼓励其对年轻人进行传帮带,对其不足之处不当众指责,个别劝诫,同时适当减轻工作量,经常询问其身体状况等。由于得到了尊重与关心,他们在工作中便会尽力发挥余热。

(3)落实一个“导”字

为避免或化解需要冲突,管理者应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其从本人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一些既符合自己要求又具备满足条件的合理需要。

5.重视全员参与

让教职工最大限度地参与决策,能提高决策质量,减小政策执行时遇到的阻力,同时体现了管理的民主性[3]。具体做法有:

(1)充分酝酿,提高方案的科学性

一个草案出来,应先发给教师讨论,征求意见,然后反复斟酌,慎重取舍教师的不同意见,不采纳的应向提意见者说明理由,尽可能得到其理解或赞同。对待方案,要求教师以主人翁态度认真了解其各项内容所蕴含的深层目的,大胆提出不同见解。方案出台印发以后,要求做到以其内在目的为目标开展工作,不对其中某些难于处理的问题求全责备,更不去钻方案的“空子”。

(2)评估过程注意全员参与

让教师提交自查报告、经验介绍与情况说明,并要求教师在展示自己工作成果及经验的基础上,如实反映本校存在的问题,毫不隐瞒地对领导的评估工作提出意见与建议。

6.宽待教师过失

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学校应走进师生的学习与生活中,与他们“零”距离接触,拉近与教师的心理距离,尊重教师人格。如果对他们的一丁点儿错误或问题一味责备,不但不会使其正视自己的问题改正错误,反而会滋生逆反心理,从而对工作消极懈怠,同时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不利于学校工作。会宽容的领导必定赢来教师的尊重,能使教如沐春风,以良好的心态做好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徐富明,申继光,朱从书.教师职业压力与应对策略的研究[J].中小学管理,2002(10):15-16.

第8篇

【关键词】 高校;财务管理学科;发展规划

学科建设是高校事业发展的龙头,是高校的师资水平和研发能力的集中体现。学科建设不仅是衡量高校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推进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发动机。加快财务管理学科建设,不断完善和创新财务管理学科体系,更好地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摆在贵州省高校财务管理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贵州省高校财务管理学科研究的现状及分析

(一)贵州省高校财务管理学科研究的现状

利用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粗略统计,2005年至2009年10月,全国各类期刊发表的财务管理方面的文章累计为494 227篇,而贵州各高校发表的为2 462篇,所占比重仅为0.50%。由此可见,贵州各高校财务管理学科队伍的学科研究成果相对于全国该学科发展水平的差距是明显的。

(二)贵州省高校财务管理学科研究现状的原因分析

贵州各高校财务管理学科队伍的学科研究成果与全国该学科的发展水平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分散的师资力量制约了学科研究的发展

缺乏强有力的学术带头人及其研究团队,是制约贵州高校财务管理学科纵深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由于贵州高校财务管理师资分散于各高校,且教学任务繁重,学科研究力量不足,加之财务管理师资队伍专业研究方向比较松散,对研究方向没有很好的凝练或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没有形成独特的研究方向,也就没有形成独特的学科研究优势,这些都是制约贵州高校财务管理学科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

2.各自为阵,交流不畅,不能形成合力推动学科发展

由于师资力量分散在各高校,没有形成必要的交流机制,既不能形成学科发展必需的学术氛围,又不利于学科建设和发展所必需的研讨效应。由于缺乏必要的交流,既不能准确把握学科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又不利于相互借鉴研究成果,使一些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研课题无法合力完成。

3.实践经验积累不足,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由于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导致该专业设置数量和学生培养规模成倍增加。社会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质量状况总体来说是比较满意的,但社会用人单位也认为,由于高校教学不能贴近社会需求,高校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大多停留在书本上,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究其原因在于教师社会实践经验积累不足,不能适时推出紧密联系实际、紧跟社会节拍的案例进行教学,教学与经济社会实践的结合欠紧密。这是高校学生不能客观了解、认识、分析、解决经济社会问题和实践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贵州高校财务管理学科发展规划

(一)学科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

根据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高校改革和发展目标,财务管理学科发展应该以完善学科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为保障,以凝炼学科方向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为桥梁,加强财务管理研究,拓展研究领域,追踪学科发展前沿,形成学科特色,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培养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服务。

(二)学科发展规划考虑的因素

在财务管理学科发展规划中,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一是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贵州社会经济发展对财务管理人才的动态需求状况,这是确定高校财务管理学科发展规划首要考虑的因素。二是根据既有的财务管理学科发展状况、学科研究传统、学科研究优势以及现有的支持性学科研究资源,确定学科发展规划及其目标。

(三)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目标

坚持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基本前提下,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在未来期间,贵州高校财务管理学科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学科研究为龙头,掌握财务管理学科领域发展动态;根据自身不断积累的学科优势,凝炼财务管理学科方向,把财务管理学科建设成为省内知名的重点学科直至全国,全面提升财务管理学科在省内外的影响与地位。

拟分两个阶段实现学科建设与发展总体目标。

第一阶段2010-2014年,以实现省内知名重点学科为阶段目标,以建成培养具有创新性精神的财务管理人才教育基地和研究基地为基础,以形成贵州高校财务管理教师队伍资源共享为桥梁,以围绕财务管理学科领域关键问题,开展超前、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众多较高水平的成果为标志,在进一步发展和积累本学科现有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将本学科建设成为省内重点学科。

第二阶段2015-2019年,拟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在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较大成就的基础上,将本学科建设成为在国内有影响的重点学科。

三、贵州高校财务管理学科发展规划的实施方案

(一)学术科研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1.打造科研平台,组建财务管理科研团队

制定并实施高校科研团队培育和科研成果奖励的管理办法,打造科研平台,组建贵州高校财务管理科研团队,整合高校财务管理学科的科研资源,共同推动高校财务管理学科发展。

首先,由贵州省教育厅为主导,制定贵州高校学科科研(共享)团队培育和科研成果奖励的管理政策,采取切实措施,帮助各高校进行相关协调,推动高校之间的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合作,成立财务管理学科科研(共享)团队。在争取贵州省教育厅和有关高校的投入外,学科团队也可努力拓展筹资渠道,争取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筹得一定的经费用于学科研究。

其次,加入学科科研(共享)团队的高校要定期举办教育合作和交流活动,轮流举办学科发展论坛和学科发展研讨活动,就学科建设与发展领域的重大问题联合开展研讨。通过充分发挥贵州各高校财务管理优秀专家、学者和学科带头人对财务管理学科建设的指导、推动作用,以资源共享方式,打造财务管理学科的科研平台,将会对贵州高校财务管理学科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再次,在未来5年,按照教师教学领域和学术科研积累背景,组建财务管理与金融学融合的教学科研团队和学术科研团队,有效开展社会迫切需要的公司金融与公司治理、资本市场等领域的研究。

2.组建高校财务管理学科的科研机构

在打造科研平台,组建学科科研团队的基础上,为彻底改变教师科研单兵作战,领域分散的不足,应该根据条件和时机设立几个常设的研究机构,在未来五年内设立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研究所、财务管理与金融研究所等学科研究机构。其中以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研究所为基础,成立财务管理咨询类公司,将主要在财务管理领域为教师科研拓展空间。各高校可选派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轮流到咨询公司兼职从事企业财务管理咨询工作,既可锻炼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又能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鼓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申请各项横向、纵向课题,为企业发展规划提供财务管理咨询服务。

(二)师资队伍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学术科研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1.柔性引进活性人才,进一步提高师资质量

由于岗位编制和时间的因素,同时基于教师队伍结构弹性的考虑,可以通过柔性引进活性人才来扩充教师队伍。即:聘请来自于高校外部的实务部门的活性人才――重点聘请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企业财务部门等实务界具有丰富管理实践经验的人才担任学科建设、发展工作。活性人才的引进,一是推进学科研究与财务管理实践相结合,二是充分发挥外聘教师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作用。为此,在2010-2014年,通过完善有效发挥活性人才作用的有关外聘教师管理办法,加大柔性引进活性人才的力度,以相互的交流和共享提高财务管理学科师资队伍整体学科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水平。

2.加强学科研究的学术交流

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为学科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积极主动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学术联系,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力争每一年举办一次具有一定水准的财务管理学术研讨会议,以展示财务管理学科在学科建设方面的成就和增强与同行的交流。聘请在学科领域里国内外知名教授、成功财务经理来校做学术交流。与此同时,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加入有关财务管理研究的学术团体,并在经费上、时间上予以必要的保证和支持。

(三)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规划实施方案

1.建立虚拟和实体相结合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进一步加强高校财务管理教学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使教师在教学中实践,并利用实践成果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和财务管理研究的针对性,还能不断改善和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拉近课堂教学与社会实际距离,使研究课题更能反映社会实践需要,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学科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针对性、适应性。

在2010-2014年的发展阶段,实践性教学将是贵州高校财务管理学科发展规划服务于贵州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进一步搞好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形成贵州高校新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的着力点。有关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应该在建立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综合的财务管理模拟实习中心,并在其下属的实验室中配置企业财务资讯分析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模拟交易系统,形成综合模拟实验体系。

在2015-2019年建成一个财务公司经营业务操作模块、企业集团内部财务控制、项目管理操作等综合财务管理业务的模拟实验体系,使学生从整个综合财务管理业务模块的培训中,得到良好的职业素养培训。

2.切实实施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通过适时使用较高水平的、本土化的财务管理案例集进行案例教学。在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实践”的氛围,启发诱导、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善于营造能刺激学生创新的思维环境。教学中可采用模拟教学方法,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师对案例要有独到的见解,才能把握学生发言的动向,并能对学生的讨论作出恰当、准确的评价,使学生明辨事非,在讨论中掌握分析问题的思路,找出问题的关键,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3.加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力度

第一,在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材的选择上,尽可能与有关专业资格证书考试的科目保持适当的一致性。通过有关课程的学习,既有利于学生参加有关专业资格证书考试检验专业水平,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第二,高年级的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可在教师的带领下,到各类企业中去承接中小企业的财务情况分析、诊断,帮助企业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并进行纳税筹划等工作,让学生通过处理有关问题,培养他们的专业工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缩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

第三,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与写作过程中,应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毕业论文选题应选择实训类课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通过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去验证其基本知识的运用情况和专业能力的高低。

总而言之,学科发展规划是对学科系统复杂性的解读和正视,是对高校学科系统整体性、层次性、有序性、动态性的认识和界定,是对高校学科管理理念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和飞跃。因此,贵州高校财务管理学科发展规划制定和实施,必将有力地推动贵州高校学科管理理念变革和学科研究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陆正飞.关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若干问题[J].会计研究,1999(3):33-38.

[2] 杨克泉.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现状及改革构想[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6(8):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