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音乐教学故事

小学音乐教学故事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18 16:40:4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音乐教学故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小学音乐教学故事

第1篇

关键词:古代音乐 高职院校 教学 文化 传承

依据科学发展观角度出发,审视早期我国音乐历史体系研究过程却不难发现,有关于古代音乐作品的形制只能通过大量的文献典籍记载对其学术价值与文化内涵予以模糊性分析与研究。而现代高职院校中音乐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也集中针对于体系庞大的古代音乐作为主要教材学习内容。而近代音乐史,其发展历程较短,文化底蕴还需有待沉淀。因此,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对古代音乐教学模式予以深刻研究,能够有助于学生能够了解到其音乐本体及音乐历史的发展形态,对其揭示音乐文化领域的发展有着莫大的现实意义。[1]

一、我国古代音乐教学方式应能逐渐转变

随着时代进步与高新科技的大力发展,在文化教育领域中的教学观念也随社会趋势发展要求发生了深刻变革。过去,我国古代音乐教学秉承的是“三个中心”教学思想用于古代音乐史授课教学,即强调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的“三个中心”教学模式。但随着教学体制与课改教育制度等的变革发展,以学生为主的人本思想教学模式逐渐形成,重视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与音乐素养培养。[2]

关于传统的古代音乐史教学内容,一般会依据古代政权的更迭或变更按照年限或朝代来将古代音乐形制历史划分成夏、商、周、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元明清。而教学内容则也是紧紧围绕其古代音乐在不同文化背景时期下的社会情况、历史背景等来作为铺垫,学习其音乐文化领域中的各个文献作品等。一般而言,古代音乐文献中多以宫廷音乐作为作品来源的主要部分。因此,教学也透过这些文献作品来研究其音乐形制、音乐文化、艺术价值等,目的是另学生深谙古代音乐史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树立以社会文化为核心思想的音乐观,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水平,培养综合素质与音乐素养。

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却有着明显的教学弊端,一是在于一些学生很难了解到当时历史背景下的音乐文化及艺术本身的价值特点所在;二是由于古代音乐与近现代音乐历史所纵隔的时间、空间、艺术价值等存在距离感,所以学生很难结合古代音乐所处不同历史背景时期所具有的发展规律去建立逻辑思维框架。因此,此时最为重要的是建立起学生对古代音乐文化历史的理性与感性思维的高度认知感。例如,在先秦音乐教学内容中我们可以根据出土的乐器文物结合有关历史背景音乐予以辅教学,使学生们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古代音乐魅力的同时,深刻了解到音乐的演奏方法、乐感节奏、乐器组合方式、具有的音乐文化特点等。

或者是在汉唐音乐教学内容中,结合所处年代背景我们会知道当时关于诗词歌赋、俑像壁画、音乐图像资料等的研究具备一定考究文献来源。所以,此时应着重培养学生对其图、文、乐的研究兴趣建立,同时辅助学生能够对汉唐乐舞的发展史予以高层次的理解与体悟。同样,在两宋元明清时期,一些具有的古谱、作品、乐器文物出土等的文献资料也十分丰富,所以可以结合一些当时所处历史的古代音乐作品予以赏析,当然前提是需要将其大量的古谱予以整理优化,包括搜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对教学准备设计工作等要予以深刻琢磨。如此一来,通过充分准备的教学设计与一些辅教学手段的实施,一方面利于学生了解其音乐历史背景,另一方面也能加强学生对今后在戏曲、曲艺等品种学习的有效衔接。

二、高职院校古代音乐框架式教学模式下的几点教学思考

前文所述,我们知道古代音乐教学与现代音乐文化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感,学生在课堂学习古代音乐教学内容时,应能建立特殊的“情境”构建,用以辅助教学,避免学习时的乏味、陌生感形成,进而激发学习情趣。当然这也是古代音乐“框架式”教学的应用技巧所在。不过,对于情境教学模式下的框架式教学,也应当配套建立一个“三维”结构:

一是针对于音乐技术层面,即加强对音乐实践课程相关的作曲技术理论的学习。为此,这一方面可以通过对音乐作品本身设计时的旋律、乐感、节奏、手法、演绎技巧等的分析进行巩固。

二是关于音乐形态结构的熟知与理解。比如,可以通过一些古代音乐作品的风格、体裁背景设定予以研究,同时结合老师的教学设计与情境要素建立,辅助学生能够对音乐作品有着另一层次的高标准认知与理解,进而可促进学生逐步了解到更为深刻的古代音乐形制、艺术价值、文化内涵等的领悟。[3]

三是对音乐历史层面的认知。关于这一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老师应能通过音乐作品的授课与指导,使学生哥了解不同古代音乐所处历史背景下的音乐体裁、音乐风格、及具有的艺术价值等,通过互动性提问、情境要素建立、历史背景铺垫等方式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全面理解,进而可进一步将过去的音乐作品呈现的音乐文化跃然于课堂教学中,揭示出其具有的发展规律等。当然,这一过程不能缺少对音乐作品等的审美体悟,包括对作品的形态分析等,即是说不能仅仅顾及到其作品的技巧方面研究,否则会使得学生对古代音乐文化的理解与认知出现偏差。如此一来,关于古代音乐教学时建立的框架式教学模式,正是当下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学所应予以高度提倡的教学方式。[4]

结 语:

不论是从古代音乐历史发展角度出发,还是从当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教学培养目标去看,院校音乐教学老师都应能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对于纵横古今却又尘封已久的古代音乐作品教学应能建立必要的“情境”要素,加强教学设计,结合图、文、乐三要素构建出必要的框架式古代音乐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在学习古代音乐教学课程内容时逐渐完善知识结构,从中深受其益。

参考文献:

[1]王.高校中国音乐史教学现状的思考与探索[J].大众文艺(理论).2011(21).

[2]唐建军.《中国音乐史》教学之瓶颈及突破设想[J].民族音乐.2010(1).

[3]吴燕村.“接通”在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中的作用[J].技术与市场.2012.(3).

[4]仲立斌.现存传统音乐在《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1(25).

第2篇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音乐课堂;应用

G623.71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对学生的教育不再仅限于理论知识水平的提升,更为重要的促进其在基础教育阶段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音乐教学作为美育中极为关键的一大成分,能够有效的启迪学生的音乐智慧,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但是音乐的表现形式过于抽象,并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物体,因此要实现高效音乐教学的目标较为困难。由此,情境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能够合理借助语言、图案等载体为学生构建出一个较为具象的音乐环境,进而促使学生音乐思维的有效拓展。就个人观点而言,情境教学应用于小学阶段的音乐课堂是极为有利的。而如果要实现情景教学的高效利用,就必须对其实质加以详细的了解。

一、音乐情境教学概念分析

情境教学的起源较早,例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曾经就提出了“产婆术”这一类似的教育方法,也就是让学生针对教育者或是自身所拟定的问题自主的寻求对应的答案,进而对自身的知识构架进行不断完善。借助拟定问题情景的方式让学生的思维处于高速运转状态,这和我国圣贤孔子的不启不发观念极为相似。但是情境教学方法的具体提出是在上个时期末期,布朗等人认为任何知识只有在与之对应的情景下才具有现实意义。也就是说,教育者必须要在实际教学的环节中,充分结合需要讲述的知识点,为学生营造出适宜于其思维运转的课堂情境,以加强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音乐情境教学的方式是传统意义上情境教学的一大延伸,也就是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充分结合音乐学科的实际特性,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为学生营造出一个适宜于音乐学习的课堂情景,充分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学生对音乐美感的享受与理解,最终提升学生的实际音乐水平。在笔者看来,音乐情境教学也就是教育者在实际教学的环节中,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其营造出或具象或抽象的特定情境,进而促使学生原有音乐知识构架与全新知识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加强他们音乐认知能力与实H运用水平的教学方案,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情境教学引入小学音乐课堂的作用

(一)有效提高小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引入,能够有效将课堂还给学生,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作为受教育主体的重要地位,进而促使教育者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职能,充分调动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教育者作为课堂中的引导者,可以通过对情景的有效把控,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探索,充分调动他们的求知热情。兴趣无疑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驱动力,它能够促使学生主动的接收音乐知识,进而使得他们的内心与音乐之间产生共鸣,构建起精神与情感的桥梁,充分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育者还可以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特性,加入一些图画、故事等实际元素,这一方面能够有效的营造出欢快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另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二)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就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而言,不光是要加强小学生对音乐基本知识的掌握,提升其基础的音乐鉴赏能力,还需要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提升他们将抽象事物转变为具象事物的思维能力,这对于他们未来建模能力的提升是极为有利的。在实际情景教学环节中,教育者可以利用故事、游戏、问题等各种手段,让学生对相应的音乐知识进行掌握,同时在此基础之上还能够引发其真实的情感,可以有效的促进其发散性思维的拓展。另外,由于音乐本身就是人类所创造出来的,因此小学生在体会或者是学习的阶段中,又是对原著音乐的另一次加工。可以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每一个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其具体感知是不一样的,在学习之后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相互交流,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思维深度的提升,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三)培养小学生的团队意识

人是群居型动物,在绝大多数时候人是难以孤立生存的。传统的音乐教学大多都只是类似于教师教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的教学模式,并不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只是简单的传授相应的音乐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的时代环境。通过情境教学的模式,能够促使学生自主完成对音乐问题的思考,而在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时就能够合理借助他人的想法对自己的思考进行深化。在这一过程中,往往能够在无意识之间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这对于小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是极为有利的。另外,教育者还可以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以竞赛、游戏的方式促使他们快速的融入到小集体中,在此基础之上,合理的将组别进行打乱,将小组成员进行重新组合,打破其小集体观念,促使他们融入班级的大集体之中,自然也就促进了他们团队意识的提升。

(四)培养小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

音乐可以说是人们宣泄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或喜悦、或悲伤都能够体现出创作者或是演唱者的内心情感,能够与受众者产生直接的心理交融。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因此负面的音乐是不适宜的,大多选用舒缓、欢快的音乐。而这些欢快的曲调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促使他们去感受乐曲之中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对于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是极为有利的。而在当小学生情绪低落时,一方面可以将音乐作为宣泄情感的载体,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助乐曲中积极向上的意境缓解其低落的情绪。而教育者再通过创设音乐情境的方法,给以学生正面、积极的影响,为他们寻找到一个适宜的情感宣泄口,就能够有效的培养小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

三、情景教学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分析

(一)创设问题情境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问题能够引发人的思考,而正是因为对问题的不断探索,才能够让人们更加接近与思考,进而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小学音乐课堂的问题情境创设而言,教育者必须要对所设定音乐问题的合理性加以关注,选择适宜的问题与恰当的提问方式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而就小学阶段音乐问题情境的创设而言,首先需要围绕课堂所讲述的音乐知识来展开,同时还需要设定一定数量的问题,并保证问题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关联性,也就是说注意设定问题间的衔接。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的限制,在设定问题时必须要短小精悍,同时问题的数目不宜太多,以3到5个为宜,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避免学生由于问题过多而导致的枯燥感。

以一年级下学期《火车跑得快》的讲解为例,在该歌曲中需要学生掌握渐强以及渐弱符号。教育者可以先向学生提出:大家有没有见到过火车呀?这一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入课堂。在学生作答之后,提出:火车在远方与眼前的大小一不一样呢?依托于学生的生活常识,基本上都能正确回答。进而可再次提出:火车在远离或者是开过来“呜”的声音是一样大的么?通过这一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紧接着提出:火车声音是怎么变化的呢?学生通过思考或是借助生活案例大多都回答说是慢慢变化的。在教育者将学生引入课堂并引发学生联想的基础之上,就可以播放《火车跑的快》这一首歌曲,以此来证实他们的答案,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进而根据声音大小的变化引入渐强符号与渐弱符号,让学生在思考过后再去学习,渐进标准,以此来完成问题情境的创造。就笔者的个人教学经验来看,该教学方式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对学生思维的广度进行拓展,进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借助信息化手段创设情境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之下,电子信息技术也得到了以为迅猛的发展,并且在基础教育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借助信息化手段,能够在课堂上播放照片、短片、音频、课件等等,为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营造出丰富多彩的课堂环境。借助信息化手段完成音乐课堂情景的创设极为高效,而选择高质量音频所表现出来的音乐曲目则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同时还能够让学生以影像或是图片的方式了解更多的乐器,这对小学生音乐视野的开阔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以三年级下学期《海鸥》的讲解为例,由于小学生知识面较窄,甚至不知道海鸥到底是什么,就更不用说对海鸥有什么了解了。在简单的向学生提出问题,将他们的思维引入课堂之后,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在课堂上播放一些海鸥的生活片段,让学生先对海鸥进行了解。进而播放《海t》这一曲目,并让学生进行学习,能够让学生根据歌词的内容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想象海鸥划过碧海蓝天的美景。由音乐产生对美好事物的想象,这也是信息化音乐情境创设的一大应用。而在实际情景创设的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合理利用网络平台的电子资源,选用与当堂课程相关的视频、音频、图片等作为素材,同时教育者还需要注重对信息化情境应用效果的把控,充分发挥出信息化设备的辅作用,最终在减轻教育者教学压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际音乐水平。

(三)故事创设情境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小学阶段音乐教材中很多乐曲都与童话故事有着一定的关联,因此通过与教材相关的故事来创设音乐学习的情境能够对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首先,由于故事只是用语言的表述,因此小学生就不得不开动脑筋,在充分结合故事内容的基础之上展开想象。而该阶段的孩子们大多爱玩,爱听故事,因此教育者可以对充分借助这一点,创设故事情境,借助小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思考将他们引入到与音乐教材内容相关的故事情境中,让他们产生一定的带入感,进而以主人翁的状态去思考问题。音乐的灵魂也就是情感,小学生在对故事进行分析思考之后,很容易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其中,因此教育者就可以进行接下来的音乐教学工作了。另外,在讲述故事的时候,教育者还需要合理借助自身的肢体语言,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故事的氛围,这对他们在演唱时情感的投入是极为有利的。

以一年级下学期《小鸭与大灰狼》的教学为例,首先设定让学生能够完成对双簧管与圆号进行区分的教学目标。其次,以创设问题导入课程,向学生提出一些与该堂课程有关的内容,同时还可以播放一些与所需要营造环境相符合的纯音乐,将学生代入氛围之中。进而向学生讲解《小鸭与大灰狼》的故事,通过讲述能够促使学生对故事的梗概加以了解,并且在脑海中构建起相应的画面。在此之后,教育者则可以开始音乐课程的教学工作,由于双簧管的音色较为优美,可以用它来代表小鸭,而圆号的音色粗狂激昂,就可以用它来代表大灰狼,在教学的过程中,以节奏的快慢来代表故事情节的紧张程度,进而促使学生高度投入到音乐聆听过程中来。在该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基本上能够借助故事情境对双簧管与圆号的音色进行有效区分,也就是借助设置故事情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区分乐器音色能力的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教育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将情境教学应用于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作用,切实落实情境教学工作的开展,为学生营造出一个适宜于学习的课堂情境,让学生融入到情境之中,并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以此促进小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同时,教育者还需要借助情境创设为学生打开思想的牢笼,促进小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提高,最终为我国培养出优秀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庆明.“情境教育”的一个基本思想:以情感为纽带[J]. 课程.教材.教法. 1999(09)

[2]许锐.建国后我国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D]. 中国音乐学院 2012

[3]李丽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4]高榆楠.浅析表演手段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的辅助作用[D]. 中央音乐学院 2011

第3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 导入 策略

课前导入是新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更是组织新课教学的重要手段。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来说,课前导入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精彩的导入即教师在讲课教学之前将已经设计好的教学内容,通过一定的动作、语言等方式,将学生引入到接下来要进行的教学活动当中。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之前进行教学导入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效提示,能够帮助老师和学生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所以,老师应该创造多种多样的课堂导入方法,设计有效的导入方式,为进行有效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创造出良好的条件。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如何进行课堂导入。

一、问题导入法

在讲新课之前,老师应该通过提出一些问题设置一些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认真听讲。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要注意问题难度要适当,不能太难,要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和知识构成,并且尽量提一些比较新颖的问题。其次是要符合上课的要求,突出所学内容的重点,与所学知识有关,帮助引出所学知识。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帮助学生开发思维,引起学生的思考,发挥音乐的教化功能。新课标要求要为学生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课堂,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畅游在音乐海洋中,体会音乐的美感,陶冶情操。因此,老师要巧妙的利用问题设置悬念,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开阔思维,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丝竹流韵》这节课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听一段乐曲如《紫竹调》,然后提问学生:“大家认为这首曲子描述的是北方地区还是南方地区?它是用哪些乐器演奏的?谁知道与之类似的曲调吗?能不能稍微哼唱一小节呢?”这些问题一提出来,学生就会对所要学习的知识产生一定的兴趣,想要一探究竟。对于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老师要认真倾听,并且给出正确恰当的评价和建议,要多鼓励学生,不要打击他们,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才能进行有效的课前导入。

二、故事导入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故事对他们有着很大的吸引力,所以,运用故事法引导小学生进入课堂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很喜欢听故事,在讲课前先讲一些与上课内容有关的故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采用口述的方式,通过老师惟妙惟肖的讲述,把学生带入到故事中去,然后进入到音乐情境中;还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利用画面,把故事内容展示给学生,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根据所学内容的需要,可以运用一些古代名人典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等,利用有趣的情节故事,导入所要学习的内容。这种导入方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变得有趣、简单,通过一些与歌曲相关的故事情节,使得上课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如在学习《森林里的故事》一课时,老师可以这样进行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一个茂密繁盛的大森林,在大森林里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大家想知道故事是怎样发生的吗?那咱们就先来听听这个故事吧。”故事听完后:“同学们,在森林里的这些小动物他们都是很厉害的歌唱家,咱们今天就听听这些动物歌唱家是怎样唱歌的。”然后,老师可以先进行示范如《野蜂飞舞》,这样就能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主动去学习。再比如在教学《中国娃》这节课时,老师可以给学生讲述一下当时的年代背景,用一些简单的背景故事来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游戏导入法

小学生是非常活泼好动的,他们还处于比较顽皮的年纪,有时候喜欢表现自己,也比较大胆。在上新课前让他们通过游戏,在游戏中表演,让他们多唱多跳多动,能够帮他们感受音乐的律动和节奏,逐渐喜欢音乐,从小培养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理解音乐的魅力,这种方式既能吸引学生,也有助于调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学《小鬼当家》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们做一个游戏,如买菜,让学生分别扮演一些角色,让学生体会买菜的不易,体会到当家的不易,做完游戏后,老师通过买菜这个游戏切入到今天的正式内容。通过用游戏进行课前导入,能够让学生对以前不感兴趣的音乐提起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游戏中体会音乐的乐趣。

四、直观导入法

所谓直观导入法就是运用一些实物如图片、灯光等等的手段进行课堂导入。运用这些让学生能够感受和接触到的实物,能够使学生产生共鸣,吸引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有趣,自然而然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在教学《生肖乐园》时,老师可以先播放一些十二生肖的图片和视频,这样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紧接着播放一些与之相关的音乐,在音乐的衬托下,用生动的语言和情感,引出一个有关于十二生肖的故事,学生们可以边听边观察,感受每个动物的不同,从各个方面感受歌曲的意境,感受音乐的魅力。

第4篇

音乐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想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就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探寻学生学习的基本规律,在小学阶段尤其是音乐启蒙课堂上给学生的学习建立良好的基础,改变以往课堂枯燥无味的现象,让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创造力得到更大的提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也是广大音乐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以下对小学阶段音乐教师愉悦教学以及学生的快乐成长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给学生创建丰富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非常容易受到氛围和环境的影响。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的外部因素和自身的情感因素会非常好地结合在一起,以此形成一个完整的情感世界。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建情境,将学生带入到正确的音乐表达环境中,学生和教师一同对音乐作品有更多的了解,了解音纷髌分械那楦惺澜纾以此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学生《雪绒花》的过程中,可以先给学生使用多媒体的形式播放一些大合唱的片段,让学生对这首歌曲有一个初步的感受,然后再给学生介绍这个作品,让学生了解电影《雪绒花》中的自然情感,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等等。表达主人公对于自己亲人和家乡的一种思念之情,表达对自己内心深处强烈的情感共鸣,以此循序渐进的走入到教学作品当中。

二、故事导学以及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都比较小,在认知的结构上也有一定的限制性,对于较为困难和复杂的曲目不能很好地接受和表达,那么在课堂中就会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面对这样的讲故事方式,教师需要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于课堂有更多的兴趣,好的生动的兴趣是学生热爱课堂的一部分。每一个音乐都有自己的情感表达,也都有自己的创作背景,教师可以以此作为出发点,给学生讲解其中的故事,小学生都非常喜欢听故事,故事和音乐的结合更是很好的教育方式。这样就需要教师在开始进行教育以前,对于歌曲中的内容以及故事情节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且表达上要言语简练,要简单易懂,不能过于复杂化。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儿歌作品《歌唱二小放牛郎》的过程中,就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下王二小的故事,他是如何机智勇敢和日本鬼子周旋,如何热爱自己家乡保卫自己祖国的。这样的故事非常生动,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唱起这首歌时就能够联想到对祖国的热爱,在学生中传播更多的正能量。

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是激发课堂学习氛围的一种方式,在教学中很多学生学习知识有多元化的途径,甚至在一些方面了解的内容比老师还要多,因此教师应该让这样的学生在课堂上发挥出自己的作用,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成为主体,教师成为主导,这样的互动性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表现欲望,有更多的成就感。新课改的音乐课堂中,教师更可以采取互动的方式,通过教师的提问,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然后做出自己的回答。在这样的互动中教师可以有效对学生的兴趣点进行了解,还能够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让教师对学生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引发学生更多积极的思考。

三、动画欣赏以及音乐舞蹈的结合

小学生喜欢看动画是天性所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动画的方式教会学生学习各种各样的音乐,这种多媒体的运用也已经成为现代化教学的主要特点,深深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动画效果对于教师音乐教学效果来讲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很多儿歌都有相关配套的视频。例如,《小星星》《鲁冰花》等等,都能够在动画的作用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跟随视频来延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学生也会更开心。除此以外,舞蹈也是一种配合音乐教学的形式,二者不可分离,小学生学习舞蹈能够极大地衬托出音乐的魅力,能够极大地展现舞蹈的柔美,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音乐中的情感,体会音乐中的情感,把握音乐的节奏性,舞蹈和音乐之间的结合会给学生一种不同的感受,让学生在音乐和舞蹈的结合中有更多的体验。

第5篇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学习

情境,对于小学生融入到音乐体验学习活动中具有直接促进作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有效创设情境,让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有利于满足学生对于音乐的好奇之心,让学生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情境体验,是小学音乐体验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考虑小学生的情绪,才能让小学生在音乐体验中得到个性化发展。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小红帽》这首歌时,教师可以借助小红帽这个故事为学生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选择利用声情并茂讲故事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想象创设个性化的音乐学习情境,将歌曲作为学生想象的辅助工具,促进小学生在自己创设的故事情境中体验音乐作品的美。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图片故事呈现的方法,让学生看到形象的故事图片,并在学生欣赏图片时给学生播放《小红帽》这首歌,促进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音乐作品,参与到音乐体验学习活动中来。

二、关注学生地位,促进学生参与音乐体验活动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落实体验式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参与到音乐体验学习活动中来。关注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才能让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在实施小学音乐教学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更要重视感性引导。利用科学的方法让小学生参与到音乐体验活动中,才能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学生在音乐体验活动中理解、感知音乐作品,方能与音乐作品合二为一。比如在讲解《蓝皮鼠和大脸猫》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喜爱扮演成为蓝皮鼠与大脸猫,模仿两个动物角色的声音,去唱与自己所扮演动物角色相关的部分。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先组织大脸猫们一起学习猫叫,然后组织蓝皮鼠们一起学习鼠叫,再分别组织练唱。在练唱结束后,将大脸猫与蓝皮鼠混合在一起,引导每一位小学生各司其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共同演唱。

三、渲染氛围,推动学生渲染于音乐体验活动

让学生沉浸在音乐学习活动中,使学生乐于安静地坐下来欣赏音乐作品或者活跃地参与到音乐表达之中,才能实现小学音乐体验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师要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利用对小学生具有吸引力的教学资源促进小学生思考,让小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获取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在长期的音乐体验学习中,小学生能够形成基本的音乐欣赏思路,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有效的音乐欣赏方法。比如在讲解《少先队植树造林歌》时,教师不仅要利用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风格、节奏、演唱方法,更要将植树的社环保意义与少先队的责任的传达视为重要的情感教育目标。教师可以通过音乐作品创作背景的讲解,让小学生意识到自己身为少先队员的光荣性,了解植树的正面意义,让学生通过音乐学习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用背景知识的讲解,渲染更加高尚与多元化的音乐学习氛围,有利于小学生音乐学习积极性的快速提升,更能推动小学音乐教学进步。像在讲解《快乐的泼水节》时,要渲染音乐体验的氛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前了解我国傣族的泼水节,自己制作一些具有傣族特色的装饰品或者衣服,穿戴它来上音乐课。学生课前的动手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音乐课堂会因为学生的劳动成果变得更加真实,更有欣赏与体验意义。让学生在学习歌曲的同时,于教室中体验傣族的泼水节,能够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让小学音乐教学的效率发生较大变化。

四、创造音乐,让学生成为音乐创作体验者

创作,是音乐学习的最高形式。让小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与音乐学习技巧,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目标。实施体验式教学,鼓励小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积极去创造音乐,会转变音乐学习的性质,使小学音乐教育不断深化。在高年级音乐教学中,为了加强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教师可以通过创作活动来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创作音乐,是音乐专业学习的开始,也是音乐基础学习的升华。在体验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大胆创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尊重小学生对音乐作品风格的设定,让音乐课堂教学服务于小学生。像在讲解《难忘今宵》时,歌曲的风格稳重大气,教师可以在体验教学中鼓励学生从改变歌词开始创作自己的作品,让《难忘今宵》具有时代特点。同时,教师要尊重部分学生的特长,让具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借助各自特长创作与表演音乐作品,使音乐课堂成为学生体验不同音乐的快乐场所。结语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积极应用体验式教学法,重视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才能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促进学生与音乐作品创作者产生共鸣。针对当代小学音乐教学发展需求,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寻找体验式教学活动实施的切入点,有利于高效音乐课堂的创建。

作者:朱丽莎 单位:江苏省常熟市东南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韩湘远.小学音乐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20:163.

[2]唐雪婷.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31:153.

第6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小学音乐是小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音乐知识、音乐技能、音乐欣赏、音乐表现等几个方面是音乐教学的重点,其中音乐欣赏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音乐首先是声音听觉上的艺术,它最本质的功能是给人以美的熏陶。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提升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水平的策略。

一、融入故事,运用多媒体,提升学生音乐欣赏课兴趣小学生的思维是简单的,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凭着他们自己的感觉,依据他们自己的兴趣,因此,教师在为学生选择欣赏乐曲内容时,应该在班级中先了解一下学生们的喜好,挑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感兴趣的方面,并且欣赏的乐曲难度可以逐层递增。此外在欣赏课中还可以穿插故事以及多媒体技术,提升学生的兴趣。

故事,一直都是小学阶段学生所喜欢的。在欣赏故事性、叙事性的歌曲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歌曲中的内容编成一个个小故事,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歌曲中所表述的内容以及情感,进而从抽象到形象,提高学生的认识。例如,在欣赏《蓝花花》这首歌曲的时候,可以先将蓝花花的事迹以小故事的形式给学生呈现,之后再让学生欣赏歌曲,让学生将听到的音乐融入到刚刚的故事情节之中,加强音乐感受,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欣赏《蓝花花》这首歌曲,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记忆能力。

当然,在音乐欣赏课程中,穿插多媒体教学,一般都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给学生欣赏相关乐曲之前,在课前先将音乐中所会涉及到的音乐知识、音乐思想、音乐情感变化等方面,制作成带有音频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通过电教媒体感受到外界的音频,又能通过视觉看到对于乐曲的讲解分析,使学生能够入情入境,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这种多感官相结合的欣赏形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学生的印象,提升学生的欣赏兴趣。

二、结合舞蹈,插入绘画,激活学生音乐欣赏课思维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穿插一些其他的元素,激活学生音乐欣赏的思维,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例如,在欣赏民族乐曲的演奏的时候,教师先给学生讲解一下乐曲中的乐器,之后给学生欣赏一次乐曲演奏,并将学生划分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种乐器,当听到乐曲中某一种乐器演奏的时候,代表那种乐器的小组就可以站起来,运用舞蹈的形式表现自己所听到的音乐,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民族乐器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于音乐课的欣赏水平。

此外,小学阶段的学生很喜欢涂涂画画,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让学生通过耳朵倾听,还可以让学生运用画笔将自己所听到的画面画出来,进而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欣赏《忆江南》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着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让学生运用画笔将歌词中所描绘的美景画出来,在学生画完之后,教师可以请1-2个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所画的内容都表达了歌曲中的哪些部分。之后,通过女生唱词,男生哼唱;男生唱词,女生哼唱。男生朗诵,女生哼唱;女生朗诵,男生哼唱等方式,强化学生对于这首歌曲的理解,进而拓宽学生的欣赏思维,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水平。

三、知识简介,主题跟唱,开阔学生音乐欣赏课视野在欣赏课上,教师还可以运用知识简介或者主题跟唱的教学方法,来开阔学生的欣赏课视野。所谓知识简介的欣赏方法,就是教师在课程中,对教材中“人物介绍”“乐器简介”或者“音乐题材介绍”等,教师只需要对相关的内容简单的讲解一下,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就可以了,这样有助于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积淀,为之后更好的学习音乐奠定基础。

主题跟唱,顾名思义,就是学生跟着教师或者事先准备好的录音,逐句逐段的对主题进行哼唱,帮助学生积累一些优秀的音乐名家所作的音乐主题,拓宽学生积累音乐知识的渠道,开阔学生音乐欣赏课的视野。

四、结语

总而言之,教学没有固定的方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音乐的欣赏课从根本上来讲,还是需要教师对课堂进行设计,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等多种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涵以及意境,让课堂因为欣赏而变得精彩。通过不断培养学生在音乐欣赏课程中的审美能力以及课堂参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静杰.“视觉音乐”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5(15):112.

第7篇

1.欣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地位

在小学音乐教学的改革过程中,小学音乐欣赏被更加丰富的模块教学所取代,在教学内容上更加丰富,更加切合小学生的实际需要,满足他们全面发展的需求。音乐教学的各模块的教育功能和作用虽然有不同的侧重,但对于绝大多数小学生来说,"音乐欣赏教学"作为增进小学生基本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在普通小学音乐课程中应首先得到突出和强调。

从各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音乐欣赏教学活动的开展大多数都是根据自己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情况而逐渐分步实施的。这充分显示了小学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要意义,也使得音乐欣赏教学方法的革新与探索尤为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欣赏教学方法的改革既是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和保障整体教学改革顺利开展和深化实施的必然条件。

2.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法的新要求

2.1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目标要求。目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教学目标,由传统的注重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的单一维度向多维目标转化。具体体现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多维目标。这既是小学音乐改革目标,也是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选择与实施时理应遵循的教学目标。多维目标的确立,体现了对新的知识观与学生观,体现了对个体全面发展的追求。教学目标的实现必然要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之中,因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有效贯彻教学目标的关键途径。

2.2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方法要求[本文转自。小学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审美教育与情感教育。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需要个体素质的全面提升,不仅体现为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提高,也体现为审美与修养、文化底蕴等的综合发展。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对他们实施一种基本的美感教育。这种审美情趣的习得与美感的逐渐形成,对小学生未来的人格发展与科学世界观的建立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如何真正突出以审美为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时需要重点予以考虑的核心因素。

3.运用动情法

高尔基说过:"在听音乐时,得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和知识去补充。"小学生的知识面和联想还不够丰富,但在音乐欣赏中对音乐情绪的直接感受能力并不差,而且自我表现欲很强,他们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手舞足蹈起来。因此,音乐欣赏课堂中要给学生"动"的空间、时间,让学生在"动"中加深对音乐形象的联想,从而增强对音乐的表现力。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动态"的课堂,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都得到动态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创造欲望。

通过初听,学生对作品有了一个总体的印象,为了进一步听懂音乐,就要再次复听,引导学生逐段进行赏析,重点的地方要反复多听,目的是让学生从音乐的基础要素上去理解音乐,同时要有生活中的联想。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提高音乐课堂的情趣。

为学生创造一切"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这样学生进入了参与音乐的积极状态,就能更好地体验音乐的情绪。即使有个别学生精神不集中,教师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从而作出调整。这种全体参与,不要求 "动"的统一、优美,只需要与音乐情绪吻合,教师就应给予充分肯定。如:欣赏《春》,六个人一小组游春,不要求每个同学的动作都一样,也不要求动作如何优美。只要他们能被歌曲的情绪感染,在教室里自由自在地创造"春天"。而在欣赏完《孤独的牧羊人》后,要求每一小组推荐一人朗读歌词,朗诵时让他们用自己体会到的感情,不要求语调统一,但要投入,最后还要谈一谈为什么这样朗读。

第8篇

音乐对于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感情十分重要。小学音乐学习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开始,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能不能引起学生对于学习音乐的热情,对于学生以后的音乐学习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学生能不能在音乐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趣味教学活动十分必要。

关键词:

趣味教学;小组竞争;乐器

过去我们的音乐教学模式太过枯燥,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行素质教育以来,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更加的明显,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趣味教学元素,关注学生的体验十分必要。音乐学习和其他科目的学习相比还是有些不同的,它需要调动学生的感官来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对音乐没有兴趣,不能使自己的感官配合音乐学习,将对学生的音乐学习产生很大的阻碍。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喜欢上音乐,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趣味教学模式在逐渐地被教师所使用,其展现的效果很是惊人。在这篇文章中,主要研究了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趣味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游戏渲染教学情境

音乐学习中最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在学习中结合起来,进而将抽象的音乐知识在他们脑海中变得更加的形象,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小学生由于年纪尚小,自制力很差,在课堂学习中很难做到一直都注意力集中,因此需要教师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游戏教学的教学方式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调动自己的听觉和视觉的时候也不会觉得音乐的知识是那么的单调,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老师在教授“小小粉刷匠”这节课程的时候,可以准备一些报纸和刷子,在课堂上教师将这些东西发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将报纸折成小帽子,然后用刷子给帽子涂上喜欢的颜色。学生对于涂抹颜料这个过程都很有兴趣,而且通过自己动手涂抹颜料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这首歌的内涵。这样在完成课堂教学以后,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一举两得。另外,一些音乐的基础知识中有一些符号需要学生理解记忆,这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有点大。这时候教师可以编一些跟这些符号有关的顺口溜,比如,对延长音符号,可让学生记忆这样的顺口溜“:眉毛弯又长,眼珠圆又亮;你要碰到它,歌声唱得长。”学生通过记顺口溜的方式可以轻松地记住各种符号的作用,这样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而且还增加了师生间的交流沟通。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趣味教学的重要性,尽可能地多开展一些教学活动。

二、参与表演,体会音乐美

表演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策略,将表演和音乐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所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音乐学习和表演活动结合起来,可以把枯燥的音乐知识形象化,把复杂的知识生动化,让学生从单一的音乐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通过动手动口,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培养他们的音乐思维能力。例如,老师在教授“小红帽”这节课的时候,在完成课堂教学内容以后,可以根据这首歌描述的情景,来设置“小红帽”“樵夫”“大灰狼”“外婆”和“猎人”等角色,然后可以把学生分组来进行表演。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人物的形象,体会到音乐的内涵。在各组表演结束以后,可以通过小组互评、老师点评等方式选出表现最好的一组进行奖励。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三、故事塑造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思维空间很大,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音乐教学。讲故事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想象,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以一个故事作为一节课的开始。例如,在教授“动物们的聚会”这节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先讲一段动物开会的故事,然后将这个故事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进而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对音乐学习更具热情。教师在教授“龟兔赛跑”这节课后,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录音,伴随着录音教师需要进行讲解,另外,在每个不同的小动物出场的时候都需要搭配不同的乐器。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就可以了解到不同乐器的作用。在课程结束前,可以让学生将这个故事复述一遍,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复述,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使他们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学到更多的东西。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采取趣味教学的方式,对于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有很大帮助。但是进行趣味教学还需要音乐教师在传统的音乐教学的基础上,对于教学方式进行完善和创新,从学生的特点出发来进行教学方式的研究。

作者:王立平 单位:长春市双阳区实验小学通阳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