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责任审计整改情况

经济责任审计整改情况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18 16:40: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责任审计整改情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经济责任审计整改情况

第1篇

自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12月出台《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以来,各级审计机关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工作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特殊且复杂的审计对象是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的关键所在,其履行的经济责任是全覆盖审计的重点和内容,越来越多的审计任务、不断扩展的审计内容、逐渐延伸的审计范围,使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工作的难度和深度逐步加深。本文结合近几年基层审计机关执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做法与经验,探索分析揭示存在的重大问题、风险隐患与突出矛盾的形成起因和根源,提出相关的处理意见及建议,为地方政府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加强干部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促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更加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工作全面高效运行。

二、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的涵义及其特征

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是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综合体,它是全覆盖审计工作的重点。所谓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是指在国家审计机关的职权范围内,对任期履行经济责任、管理和使用一切国有资源及财政资金的党政领导干部,全部纳入审计的监督范围,不留任何盲区,不留任何死角。基层审计机关对党的领导和行政领导共同实施审计时,要注意结合他们各自工作的性质和职责的特点,采取选择分类审计、轮流审计或同步审计的方式进行,作出的审计评价意见,必须要区分决策者和执行者的共同责任及个人责任。

审计对象多,实施内容广、时间跨度长是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的固有特征,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贯穿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履职的全过程,其现实意义在于以其所在单位或部门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为监督检查的基础,伴随地方经济的发展突显其经济效益与经济责任的并重。因此,基层审计机关要深刻理解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的涵义,围绕被审计对象涉及的领域和审计内容覆盖的广度与深度,明确审计的目标,准确把握审计的原则,突出审计的重点和难点,全面探索审计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以及路径的实施,真正行之有效的实现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的任务。

三、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的现状

(一)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不相匹配

依法应纳入审计范围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有近百人,而基层审计工作人员不足10人。当基层审计人员在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履行的经济责任实行全覆盖的审计时,不但要兼顾完成地方的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编制的决算草案审计(其中包含金库审计和地方税务审计),并延伸4个以上的部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资金收支情况的审计;还要兼顾完成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防风险等政策措施贯彻执行的跟踪审计,地方政府的债务审计以及各种专项资金的审计;另外,还要承接地方政府交办的各种监督检查事项,以上众多且复杂的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的不足表现出了不相匹配的现状。

(二)审计项目的规划与管理水平不相适应

基层审计机关和审计工作人员在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相关情况掌握在审前调查不够深入细致,相关资料收集不够全面完整,直接影响着审计实施方案的制定。不够科学且有失欠缺的审计实施方案,导致审计人员在实际操作时,随意调增、随意调减审计内容、审计步骤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审计项目在深度和广度的延伸与扩展方面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s;而缺乏针对性、连续性、严谨性的审计问题和处理意见及建议,对被审查对象作出的审计评价可能会有失客观、公平和公正,进而同步增加了整改落实与追责问责的实际运作难度与困难,从而降低了审计报告的质量,并增大了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和隐患。

(三)审计滞后与干部管理权限相互脱节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自推行以来,回顾以前完成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反映出审计通知书委托进行审计的领导干部,在总体部署上不够科学合理,完成的时限要求仓促,尤其是先离任后审计、边审计边离任的项目居多,特别是有些离任领导未履行交接手续,或履行的交接手续不完备不全面便已离开;继任领导对前任领导尚未履行的工作表示不清楚不了解,对未完成的事项和工作作出不作为或不认真作为的行为,这种不负责任的处理方式与方法,导致继任领导在任职期间,国有资金长期被与未完成的工作或事项的相关人员挪用或贪污,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长期被占有或被侵吞,形同走过场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彰显出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滞后和干部管理权限之间存在的相互脱节的现象。

(四)审计结果与整改落实难以有效应用

长期以来,基层审计机关提出的查处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在经济责任审计整改过程中,有许多涉及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违纪违规的问题、体制机制的问题以及屡查屡犯的突出问题,都难以得到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领导的全面落实和彻底根治。探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些被审计领导干部,无论是否对审计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或整改是否落实到位,既不会影响其政治地位的升迁、留用或调整,也不会对其履行职责的不作为或不认真作为的行为追究其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进而导致审计结果与整改落实难以有效应用的情形。

四、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的应对措施及建议

分析上述突出问题和现实矛盾产生的动因和根源,探讨并提出了以下应对措施和审计建议。

一是整合内部审计资源,实现审计对象全覆盖。新常态下,基层审计资源的科学整合,审计力量的统一调配,兵团作战的交叉审计,打破了原有基层科室、股室界限的固定审计模式。基层审计机关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进行选择时,首先要注意摸清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依法应纳入审计的对象底数,掌握其所在单位或部门的工作性质与职业特点;并结合财政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绩效审计、地方政府的债务审计以及稳增长等政策性措施贯彻执行的跟踪审计,做好对重点领域、重要部门、重大资金单位和关键岗位的党政领导干部进行每年1次的审计,其他对象五年内至少进行1次审计的全面部署、统筹安排和科学规划,明确审计重点和频次的分类,避免重复审计,实现审计对象全覆盖。

二是科学部署,推进审计内容全覆盖。为了实现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必须要做到审计内容有深意、有重点、有步骤、有成效,这就要求基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对每一个项目都要审深审透,改变片面追求审计数量以及对所有领域、所有项目都面面审到且一步到位的观点。只有对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的内涵有深刻的领会和全面的掌握,才能促进基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正确履行审计职能,围绕地方政府的党务工作和中心任务,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领域的总体情况,科学部署,推进审计内容全覆盖的较快实现;同时,也有助对重要问题、热点问题和社会聚集问题的关注,特别是对人民群众反映的较明显问题、较突出矛盾、较强烈事项的单位及党政领导干部的密切关注,对其加大审计的力度和频次,确保审计揭示的问题真实准确,查处的问题清析明了,分析的原因深入透彻,提出的处理意见及建议切实可行。

三是加大协调沟通力度,助推审计项目全覆盖。科学安排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是经济责任联席会议领导小组的关键环节,而完成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的实施则是基层审计机关肩负的重要使命,为此,双方应加强协调沟通。按照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需要,基层审计机关应建议领导小组提高同步审计的比例,并加强与离任审计相结合,变事后审计为事中事前审计,及时有效解决事中重大问题和突况的发生,防止事后问题的深化;依法采集筛选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的业务数据、财务数据、单位数据等综合比对和关联分析数据,实现资源共享。资源共享有助审计人员对审计疑点的确定,疑点问题的核查,审计评价判断和宏观分析能力的提升;也有助审计查出的问题整改的落实推进,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工作效率,加快推动实现全方位的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

四是强化审计整改落实,高效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一方面,被审计单位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提出的问题整改要及时成立整改领导小组,制定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按时完成整改落实,并将整改情况和整改结果立即反馈给审计部门。另一方面,经济责任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对审计结果和整改结果要有效应用,分别记入领导干部本人的人事档案和廉洁档案,作为对其考核、任免以及奖惩、处置的重要参考依据;必要时,对整改落实不到位的领导干部进行督查通报和公开批评,实现一审多果、一审多用。?

第2篇

一、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进而影响了审计结果运用的基础。这一矛盾虽然是各级审计机关普遍存在的,但在县级审计机关表现得尤为突出。从调研情况看,县级审计机关实有人员一般在20人左右,其中能够从事一线审计的一般在10人左右,而每年多头安排的审计项目一般在40个左右,其中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平均20多个。特别是在领导干部换届调整时,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更为集中,超出了审计人员的承受能力。这样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审计人员长期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没有时间学习“充电”,业务素质难以提高;另一方面,迫于赶进度、保数量,审计中必要的程序过于简单、粗放,使一些重要的审计事项得不到充分的审查,审计的质量难以保证,个别审计项目甚至走了形式,埋下了一定的风险隐患,直接影响了审计结果的运用。

2、审计的时效性不强,审计结果滞后,给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带来不利影响。按照《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的要求,领导干部应当先审计后离任。但在具体操作上,“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并没有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大部分是先离任后审计;虽然推行了任中审计制度,但任中审计所占比重平均不足30%;有的地方甚至是审计归审计,任用归任用。先离任后审计的做法使审计结果严重滞后,影响了审计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一是造成审计机关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不明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被审计领导干部已离开原单位,接任者推崇“新官不理旧账”,相当一部分接任者抱着一种事不关己的心态对待审计,有的以不清楚前任者为由搪塞审计,在资料提供、人员配合上不积极、不主动,使一些问题的核实和取证难度加大。三是有的被审计领导干部已升职,审计出的问题无论大小,提出来都感到很为难。四是有的审计处理(比如罚款、收缴款项等)需要在原单位落实,接任者怨言大,审计决定难以执行。

3、缺乏统一、具体的经济责任界定标准和评价标准,责任界定难度大,审计评价质量不高,难以根据评价结论任用干部。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其中一个重要前提是责任界定和审计评价必须客观公正、真实可靠、具体明确。但是影响一个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情况的因素是多样的、复杂的,有历史的,有现实的,有主观的,有客观的,有班子集体的,有领导干部个人的。要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应负的经济责任进行客观公正的界定,对其功过是非作出准确的评价,没有统一、具体的责任界定标准和审计评价标准是难以做到的。目前,由于缺乏统一的、可操作性强的责任界定和审计评价规范准则,有些经济责任的界定和评价没有明确依据,如乡镇党委书记与乡镇长共同行使经济管理职权,而两者的职责界定却没有明确规定,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取证和评价的难度较大。这就导致工作中对领导干部所负经济责任的审计界定比较模糊,审计评价比较笼统。主要表现有三:一是有的审计评价超越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或过于宏观,或过于宽泛;二是有的审计评价等同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评价,未突出对被审计领导干部个人经济责任的评价;三是有的审计评价干脆采用写实的方法进行描述,基本流于形式,缺乏应有的利用价值。这在客观上给有关部门运用审计结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4、联席会议制度的协调配合机制尚不完善,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全面运用。从目前情况看,各地虽都建立了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但相关单位对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能认识不到位,联席会议的召开和议题的确定带有较大随意性,成员单位协调配合机制不够完善,职责履行不够充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结果的运用和深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与审计结果运用有关系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尚未实现经常化、制度化。相关单位条块管理比较明显,在审计结果运用工作中没有很好地合为一体,合力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二是重对事的处理、轻对人的处理。有的县市区近几年没有运用审计结果处理一名领导干部,某种程度上造成“审”、“用”脱节。三是不同部门工作人员间的配合不够默契。由于审计人员对干部管理与监督的知识掌握不够,有的审计行为脱离了审计目的;组织人事、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审计专业知识缺乏了解,反过来又影响了审计结果与干部监管之间的对接。

5、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中的不透明和不具体,影响了运用效果的发挥。按照规定,经济责任审计结束后,审计机关根据审计情况写出审计结果报告,在报委托部门的同时,抄送纪检监察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计机关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不公开披露。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如何运用审计结果以及审计结果运用情况如何反馈等没有明确规定,至于存在什么经济问题的干部应提醒、谈话、诫勉、追究责任以及降职、免职等也没有具体标准。审计结果不公开、不透明,审计结果运用缺乏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责任审计与领导干部任用脱节的问题,不利于将群众监督与审计监督结合起来。

二、加强和改进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对策建议

搞好审计结果运用,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环节和最终目的,也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效果的最终体现。要确保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得到充分合理有效运用,高质量的审计结果是前提,健全完善的良性互动机制是保障,探索创新运用形式是动力,规范操作、充分履行职责是根本。只有具备上述条件,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1、进一步整合审计力量和审计任务,做好统筹结合文章,确保审计质量和时效,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充分运用奠定良好基础、创造衔接条件。目前,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是个不争的事实,这既有审计人员少的原因,也有审计任务安排方面的原因。审计机关审计任务的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预算执行审计、上级审计机关安排的专项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审计事项。这些任务虽然安排主体不同、安排时间不同、目的要求不同,但审计期间、审计内容和审计程序却多有交叉和重叠。这样,一方面不可避免地造成重复审计,增加了被审计单位的负担;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审计资源的浪费,增加了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工作量。这种现象在县级审计机关尤为突出。就经济责任审计而言,之所以“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落不到实处,不仅是委托部门任务安排滞后的问题,即使委托部门在被审计领导干部离任前安排审计,审计机关由于上述矛盾也无法按时保质完成任务,进而影响到审计结果在干部考察任用中的运用。为解决上述矛盾,可设想将审计力量、审计任务、审计目标进行全面的大统筹,实行单一化审计模式。即用一年一度的预算执行审计取代其他三个方面的审计任务,将审计内容涵盖其他三个方面任务的审计内容(如专项资金方面、财务收支方面、经济责任方面、绩效方面等等),每年对所有一级预算执行部门和单位全部审计一遍,做到“一年审一次,一次审一年,一次审全部单位和全部内容”,实现一次进点出多项成果。这样,既可从根本上避免多头安排、重复审计,提高审计效率,缓解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又可保证审计结果的连贯性,满足所有任务安排主体的需要。实行这种审计模式后,经济责任审计无需每年安排审计项目,有关部门需要审计结果时,从审计机关报送的审计报告中即可得到满足,而且时效性非常强,从而彻底解决了审计人员、审计任务、审计质量、审计实效、审计结果运用等多方面的矛盾。目前,实行这种做法要受到法律、体制、制度、审计任务安排主体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全面推开不现实,但可选择部分县市区搞试点,探索路子,积累经验,待试点成功后,逐步在面上推广。从调研的情况看,县级财政一级预算执行单位一般在60个左右,单位大小不一,资金悬殊。县级审计机关从事一线审计的人员按10人计算,可分成5个审计组,平均每个组承担12个审计项目。如果从每年的1月份开始,利用半年的时间搞审计(其间有些审计程序可以压茬进行),7月底可以结束全部审计程序,根据需要将审计结果报送有关部门。剩余的时间可完成其他特殊审计项目或开展其他工作。我们认为,这种做法理论上是可行的,实践中也是值得考虑的。

2、加大任中审计力度,前移审计关口,进一步增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时效性。在目前“先审计、后离任”原则难以落实的环境下,加大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力度,不失为一项重要的补充措施,既可有效地增加预防力度,防患于未然,还可将审计工作量化整为零,减轻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工作压力。为此,要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办法,将任中审计作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点,逐步提高其所占的比重。在具体工作中,每年11月底前,干部管理部门应与审计机关及时沟通,研究提出经济责任审计名单。审计机关要根据干部管理部门的要求,优先把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列入审计计划,并根据考察干部的实际需要,突出审计重点,提高审计效率,按时保质完成任务。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市、县直属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原则上届中安排一次经济责任审计;其他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根据不同情况,一般三至五年安排一次审计;特殊情况需要时可以随时安排审计,力争三年内市县两级任中审计比重逐步达到60%以上。

3、探索研究完备的、可操作性强的经济责任界定标准和审计评价标准体系,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更好运用创造条件。经济责任审计所评价的对象是领导干部,所鉴定的内容是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直接目的是为监督和管理干部提供重要依据,最终落脚点是“评人”,关系到被审计领导干部的政治生命,政策性非常强。因此,各级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和审计部门必须通力协作,研究制定经济责任的界定标准和审计评价规范,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界定、评价体系,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有效性和公正性。经济责任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不同部门领导干部之间的经济责任范围有很大差异。责任界定和评价规范应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各部门之间的差异,确定出不同性质的部门领导干部的评价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做到只要根据评价办法进行打分量化,就能确定评价等次,使审计评价更加准确直观,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直接运用创造条件。

第3篇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通用评价指标审计模式设计;评价指标导向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步骤

经济责任审计是企业的一项基本制度安排,它是对被审计人个人履行经济责任、遵守财经法纪和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评判和界定的行为。单位负责人离任时必须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近年单位负责人届中审计、财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已列入常规审计工作,对单位副职和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也在推进中。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内容,正在向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推进。但是,由于审计评价的程序、内容、责任界定等方面缺乏完整、合理、科学的体系支撑,直接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审计成果的应用难以充分显现。本文提出了评价指标导向的经济责任审计模式构建,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一些参考。

一、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一)总体结构方面

报告的总体结构不统一,突出表现在格式不统一、顺序不统一、内容不统一。报告撰写往往取决于报告撰写人的个人习惯、专业背景等因素。这些不统一不利于集中报告分析,特别是影响审计问题成因分析和管理建议质量。

(二)分析指标运用方面

目前报告中只局限于业绩考核指标。可量化的其他指标分析较少,未形成指标链体系。

(三)审计评价方面

审计评价内容空洞,对同类型单位审计评价的方向也不一致,审计评价的范围不够明确,评价的结论与指标结合的评价不够多,评价中可量化的部分不够明确,责任的区分也不统一。

(四)内部控制方面

审计中对内部控制制度关注程度不够,报告中基本上是对内控内容的泛泛而谈,对企业已制定了哪些内控制度,尚缺少哪些制度,哪些制度尚需要完善,哪些制度正在执行,哪些制度未执行并没有明确体现。

(五)以前年度发现的问题方面

对以前年度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重视程度不够,在报告中较少体现以前年度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六)审计发现的问题未能与领导应承担的经济责任挂钩

二、构建评价指标导向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要重新审视传统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流程、标准、方法,以审计评价指标为导向,研究适应企业负责人届中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内容、基本程序、责任界定标准和实务操作方法,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科学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来具体指导企业的系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工作。

(一)统一审计内容

根据总公司所属企业性质,确定各类型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从审计涉及内容角度进行规范,确保每一类型下属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保持统一,避免审计人员任意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实施审计,导致审计内容不全面。

(二)统一评价指标

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在确定的审计范围内,在统一的计算基础上,使用统一的评价指标,确保审计评价依据科学合理。

(三)统一评价标准

针对统一的评价指标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标准要符合各类型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保持动态可控,确保审计评价结果具有横向和纵向可比性。

三、通用评价指标导向审计模式设计

针对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共性内容,应当设置通用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于经营者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是通过企业经营业绩予以体现的,而企业经营业绩通常又表现为一系列经济指标完成好坏和企业长短期经营目标的实现程度。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经济责任审计通用评价指标体系,对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及确保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客观公正至关重要。

(一)评价指标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主要内容不仅包含经营者承担直接责任所涉及的内容,而且还应包含经营者承担主管责任所涉及的内容。重点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评价经营者任期内经营目标完成情况。重点评价与经营业绩有关的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包括企业财务效益指标、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经营增长状况等四个方面的基本指标。在实际评价中,可根据各单位生产经营的不同类型和与上级主管部门签定的经营目标,有选择地进行评价。二是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三是评价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整体框架重点包括三个层面,即财务层面、内控层面和发展层面。

1.财务层面(权重50%)。财务层面定量评价指标由反映企业财务效益指标、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经营增长状况等四个方面的基本指标构成。财务效益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销售(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资产营运状况包括: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不良资产比率和资产损失比率;偿债能力状况包括: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长期资产适合率和经营亏损挂账比率;经营增长状况包括:销售(营业)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成新率、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企业商誉评估价值、资本积累率和经济增加值。

2.内控层面(权重30%)。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评价应重点关注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应设置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率和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率两个指标。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率是反映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内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完善情况的指标。计算公式: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率=(实际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项数÷应设置的内部控制制度项数)×100%,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率=(实际执行的内部控制制度项数÷实际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项数)×100%。

3.发展层面(权重20%)。主要反映企业在经营管理创新、新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新市场拓展、低碳经济下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措施及成效。人力资源评价主要反映企业人才结构、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储备、人事调配、员工绩效管理、分配与激励、企业文化建设、员工工作热情等方面的情况。信息系统反映组织的学习能力、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

(二)评价标准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中,发展层面的指标以定性为主,单项定性指标分为五层,90分以上为“好”,80分以上为“较好”,70分以上为“一般”,50分以上为“较差”,50分以下为“差”,各单项指标最后平均加权计算出该层面的得分。

财务层面和内控层面的指标以定量指标为主,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定量指标采用加权平均法:先计算各指标的实际值;再用各指标的实际值除以标准值,乘以该指标的分值,再乘以评价内容的权数(各类评价内容权数合计100%);最后汇总得出定量指标的总分。标准值可采用本单位历史年度该指标平均值或本行业该指标平均值,同类评价内容中各指标所占分值(分值合计100分)由审计人员依据审计任务的实际情况设定。

综合评价分数=财务层面评价分数×50%+内控层面评价分数x30%+发展层面评价分数×20%

(三)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综合测评方法

第4篇

领导干部任期重大经济事项涉及的内容广泛、类型较多、情况各异。根据我省近几年对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我们认为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大经济事项可分为五大类型。即工程建设类、经济发展类、资产处置类、物资采购类、财政资金管理类。工程建设类是指政府投资的较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投资管理情况;经济发展类是指对内和对外的经济发展投资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管理情况;资产处置类是指对国有资产或集体资产的处置、变卖和管理使用情况;物资采购类是指大额资产或大批物资的采购、管理和使用情况;财政资金管理类是指大额财政资金及各种专项资金(基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因此,对领导干部任期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审计,也就是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重大经济发展项目、重大资产处置项目、重大物资采购项目和大额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等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过程中,是否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履行一定的决策程序,根据客观情况和条件,经过分析、比较、选择,在若干方案中确定最优的方案。是否有不经集体决策,由领导干部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重大经济事项;或是虽经集体决策,但决策程序不符合规定或决策失误;或是不依法依规决策,决策后管理不善或执行不力等,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浪费、国有资产流失或恶劣影响等行为发生。

根据__省纪委对2013年和2014年度省本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查出问题的问责追责情况通报和本人多年从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实践,我认为,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种表现形式:

一是政府投资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主要是以政府专题会议等形式干预工程建设项目,未经公开招投标或虚假招投标发包工程项目,监管失控导致工程项目被违规转包分包、工程质量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如某县人民医院新建医技大楼项目,按规定应经公开招投标程序,该县县长从照顾本县建筑企业出发,召开政府专题会议并形成会议纪要,为该项目量身定制了一套只有本县建筑企业才有资格参加投标的相关规定,该县某建筑公司如愿中标。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监理单位严重失职,工程质量存在严重问题,经群众举报后,被省建设主管部门叫停,并责令拆除重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多万元。上述问题中,该县县长、建设局分管工程建设的副局长、监理站站长、人民医院分管工程建设的副院长,因对某些问题负有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分别被纪委作出诫勉谈话的问责。

二是国土、环保、民生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主要是未经集体研究或以政府专题会议的形式干预土地出让,未经招拍挂程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采取定向招拍挂的形式出让商住用地、擅自变更土地用途、违规调增土地容积率、少征或违规返还大额土地出让金等。如某市先签订供地投资协议再挂牌出让4宗652亩商住或商服用地,向房地产企业返还大额土地出让金;调增3宗房地产企业土地容积率,少收或欠收房地产企业大额土地出让金;对2宗商住用地低于评估价挂牌出让等,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上述问题中,该市原副市长马某对部分事项负有主管责任,因严重违纪已被和公职,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被移送司法

机关依法处理。市城乡规划局原局长邓某、原副局长陈某、周某和原行政审批科科长殷某对部分事项负有主要责任或直接责任,邓某已被和公职,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陈某、周某、殷某因涉嫌犯罪已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市国土资源局原局长赵某和市土地交易管理中心前后两任原主任吴某、蔡某对上述部分事项负有主要责任或直接责任,均因涉嫌犯罪已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其他4名有关责任人被责令作出书面检查。三是不经集体研究,由个别领导直接签批出借或拨付大额财政资金给民营企业,造成资金本金和利息逾期不能收回。如某区经过区长、副区长、财政局长等多人分别批准,多次向民营企业出借财政资金,造成部分财政资金逾期多年后未收回、部分财政资金因借款企业关闭无法收回。上述问题中负有直接责任的区长、副区长和财政局长分别受到省纪委诫勉谈话的问责。又如某县城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周某私自授意财务科长,向某民营建筑公司出借财政性资金2000万元用于周转,周某在建筑公司出具的借据中签批“同意借款”。由于某建筑公司经营效益不佳,原定借期6个月的借款,三年后仍无法收回,在审计查出该问题后,城司立即进行整改,多次催款无效后,向法院,进入司法程序。上述问题中,董事长周某负有直接责任,该县纪委责令周某作出书面检查。

四是重大经济事项决策不科学不规范的问题,盲目引进企业或上马重大建设项目,多年不能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如某市招商引进一家企业,因立项前论证不充分,项目投产后发生严重亏损,4年多所收缴的利税仅占市政府向企业奖励资金的3.4%。该市常务副市长因涉嫌严重违纪被移送处理,该市副市长和经济开发区主任因对该问题负有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分别受到作出书面检查和诫勉谈话的问责。

对领导干部违反重大经济事项决策问题的调查处理,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处理好严格执纪问责和与促进改革、创新、发展的关系,为领导干部勇于担当、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对领导干部违反重大经济事项决策问题的调查处理,一般应分为三个步骤:

一是以审计结果报告为基本依据,核实违纪违规问题定性是否准确、责任界定是否清晰。纪检监察机关在收到经济责任领导小组提交的经济责任问责建议报告和审计结果报告后,应对审计结果报告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初步审核,主要审核对问题的定性依据是否准确,对问题的定性是否有避重就轻或定性过重的现象;审核责任界定是否清晰,定性为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的事项是否有充分的依据,是否有混淆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的现象。因为责任界定是经济责任问责的基础,责任界定是否清晰是实施经济责任问责的关键。

二是以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为重要参考,确定经济责任问责方式。实施经济责任问责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促进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能否知错就改,是体现领导干部能否做到依法行政的重要标尺之一。因此,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可以作为确定经济责任问责方式的基础。对审计整改比较到位的,可以从轻问责;对审计整改不到位的,应从重从严问责。

三是根据经济责任问责程序实施问责。根据《__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问责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规定,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诫勉谈话、责令公开道歉由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实施,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由组织人事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重大决策事项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关键应做好如下二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一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对履职一年以上的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实行全覆盖,从而使领导干部在履行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方面存在的问题,能被及时发现、及时得到控制和整改,从而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使受到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的领导干部成为大多数、使受到党纪重处分和作出重大职务调整的领导干部成为少数、使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领导干部成为极极少数。

第5篇

今年我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坚持以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积极发挥领导小组对普法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作用,配备兼职法宣干部和通讯员,负责普法依法治理日常工作,确保了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认真制定工作计划。主要是制定了全年审计项目计划、年度依法行政计划、审计业务学习计划、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等工作计划,各项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奖惩,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自查、年度有总结。二是认真开展审计项目。主要开展本级预算执行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调查)、基本建设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等审计项目33个,为促进提高经济效益、反腐倡廉、节约财政资金等发挥了审计应有的作用,提高了审计公信力。三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四是健全内部规范,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制度执行力度,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五是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主要措施

(一)全局人员学法工作常抓不懈,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党组中心组学习有计划有步骤。局领导非常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做到领导带头,学法先行,精心部署、严格要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指导办公室制定学习培训计划,明确领导及审计人员的学法用法内容,认真参加局每周五的学习会,解读《国家审计准则》、《市审计条例》和《国家审计准则》,认真参加《国家审计准则》知识测试,并多次在会上就依法审计工作提出要求。二是全局审计干部学法用法坚持不懈。局里为每个审计干部订阅了《中国审计》、《审计》、《中国审计报》和《中国财经审计法规选编》等各种法规资料;坚持周五学习制度,积极参加审计署视频培训和市审计局举办的专题讲座,采用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审计法律法规与其他行政法规学习相结合、学习与知识测试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增强审计人员法制意识和法律素养,提高审计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切实做到依法审计,实现审计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宗旨。

(二)坚持全方位、多层次的法制宣传方式,提高法制宣传效果

一是通过局域网及时法律、法规、规章等学习课件,提高局内信息传递效率;开展专题讲座、集中培训、观看警示教育片、专业法律知识测试、撰写体会心得等活动,增加宣传多样性,并在区政府第23次常务会议上解读《市审计条例》;积极参加全国宪法宣传日主题活动,撰写《推进审计法治建设,完善审计法制体系》等3篇审计法制论文。二是通过报刊、网站、电视等媒介,进行专题解读、公告、新闻采集等形式,扩大宣传范围,促使社会各界对国家审计的理解、认识、参与和支持;同时,为区纪委机关全体干部和街镇纪检干部讲解“国家审计基本情况及街镇审计发现的问题”,为区编办组织的全区事业单位法人培训班讲解“国家审计基本情况及事业单位审计发现的问题”,为依法审计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三是与宣传区委区政府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近年来审计工作取得的成效、发挥的作用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审计专报、专题讲解、邀请调研等方式,提高宣传效果,争取党委政府对审计工作重视和支持。四是把全区各委办局财务审计部门、街镇内审机构作为审计法制宣传切入口,通过内审人员分组季度例会形式进行审计法律法规规章宣传,聘用内审人员参与国家审计项目,推动内审人员业务水平提高及对国家审计的认识,今年开展的区绿化市容局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全区30%的内审人员参与了项目。

(三)健全内部规范,强化内部管理

围绕依法审计,保证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多年来,我局持续抓紧内部规范建设,随着新《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国家审计准则》、《市审计条例》的出台,我局开展多形式相结合的内部管理方式,不断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一是制度与规范性格式文本相结合,建立健全内部规范。今年我局建立了《审计文件材料立卷归档操作规程》、《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制度》、《财务管理规定》、《保密工作暂行规定》等一系列审计业务管理、行政管理制度,并针对现有规章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新梳理并逐步完善,同时局年度经济责任审计规范性格式文本汇编、部门预算执行规范性格式文本汇编,着手制定专项审计(调查)规范性格式文本汇编和审计项目工作流程。二是项目质量检查与优秀项目评选相结合,加强内部监督。组织开展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工作,通过对去年完成的每个审计项目的审计程序、计划、过程等六方面内容的检查,及时发现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落实整改,有力促进了审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在内部审核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优秀审计项目评选活动,评选结果反映了参评项目在依法审计、规范审计行为、创新审计技术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明显进步,在市局2012年度优秀审计项目评选活动中,我局报送的区科委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区水务局工程项目实施情况审计调查项目分获三等奖和优秀奖。

(四)逐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五联合”机制

根据两办“规定”和我区《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暂行办法》要求,今年区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办公室就联合进点、联合公示、联合力量、联合过程和联合反馈“五联合”工作机制作了进一步深化,明确了联合反馈的操作流程和具体细则,探讨经济责任审计信息共享及整改检查等事项,确定了经济责任审计报告送达部门、联合反馈带队领导、联合反馈的时间、操作流程、通知方式及被审计单位参会人员范围等事项。(四)加大审计公开力度,提高审计执法透明度一是审计公开常态化。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报告整改情况报告均通过区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向社会公开,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二是逐步深化审计公开。今年我局确定适时公开部分审计项目结果报告,2012年6月25日通过区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向社会公开“关于本区2009-2010年度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审计调查结果公告”,同时根据公开效果来确定下一步审计公开力度。(五)加强职业道德检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结合市审计机关第26次职业道德检查月活动,由局纪检、监察和机关党支部共同组成检查组,通过发函、走访等形式检查审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检查结果未发现一例违反职业道德行为。今年我局在开展廉政教育和落实检查工作的同时,由局长与科室长签订了《科室廉政责任书》,明确科长为科室的廉政第一责任人,再由科长和科员签订《廉政承诺书》,明确科员对科长负责,实现廉政责任层层落实。

存在的问题

一是审计署8号令的执行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审计工作底稿还存在要素不齐全、填列内容不规范,审计组对委托审计的控制情况还不太理想等问题。二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的全面彻底完成尚待完善,审计整改长效机制未能有效建立。对某些问题的整改由于涉及多个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等原因,整改的难度及所需时间长,致使有些整改工作无法在审计规定的时间内彻底完成;由于审计整改的时间限制,有些问题只能是承诺性整改,真正看待是否整改尚需采取措施予以跟进,由于审计部门审计任务日益繁重与审计力量的不足矛盾日渐突出,审计跟踪整改存在困难,需要相关部门后续监督工作的跟进。

第6篇

(一)坚持全局人员学法工作常抓不懈,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党组中心组学习有计划有步骤。局领导非常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做到领导带头,学法先行,精心部署、严格要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指导办公室制定学习培训计划,明确领导及审计人员的学法用法内容,认真参加局每周五的学习会,解读《国家审计准则》、《市审计条例》和《国家审计准则》知识测试,并多次在会上就依法审计工作提出要求。二是全局审计干部学法用法坚持不懈。局里为每个审计干部订阅了《中国审计》、《审计》、《中国审计报》和《中国财经审计法规选编》等各种法规资料;坚持周五学习制度,积极参加审计署视频培训和市审计局举办的专题讲座,采用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审计法律法规与其他行政法规学习相结合、学习与知识测试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增强审计人员法制意识和法律素养,提高审计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切实做到依法审计,实现审计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宗旨。

(二)坚持全方位、多层次的法制宣传方式,提高法制宣传效果

一是通过局域网及时法律、法规、规章等学习课件,提高局内信息传递效率;开展专题讲座、集中培训、观看警示教育片、专业法律知识测试、撰写体会心得等活动,增加宣传多样性,并在区政府第23次常务会议上解读《市审计条例》。二是通过报刊、网站、电视等媒介,进行专题解读、公告、新闻采集等形式,扩大宣传范围,促使社会各界对国家审计的理解、认识、参与和支持;同时,为区纪委机关全体干部和街镇纪检干部讲解“国家审计基本情况及街镇审计发现的问题”,为区编办组织的全区事业单位法人培训班讲解“国家审计基本情况及事业单位审计发现的问题”,为依法审计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三是与宣传区委区政府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近年来审计工作取得的成效、发挥的作用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审计专报、专题讲解、邀请调研等方式,提高宣传效果,争取党委政府对审计工作重视和支持。四是把全区各委办局财务审计部门、街镇内审机构作为审计法制宣传切入口,通过内审人员分组季度例会形式进行审计法律法规规章宣传,聘用内审人员参与国家审计项目,推动内审人员业务水平提高及对国家审计的认识,今年开展的区绿化市容局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全区30%的内审人员参与了项目。

(三)健全内部规范,强化内部管理

围绕依法审计,保证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多年来,我局持续抓紧内部规范建设,随着新《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国家审计准则》、《市审计条例》的出台,我局开展多形式相结合的内部管理方式,不断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一是制度与规范性格式文本相结合,建立健全内部规范。今年我局建立了《审计文件材料立卷归档操作规程》、《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制度》、《财务管理规定》、《保密工作暂行规定》等一系列审计业务管理、行政管理制度,并针对现有规章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新梳理并逐步完善,同时局年度经济责任审计规范性格式文本汇编、部门预算执行规范性格式文本汇编,着手制定专项审计(调查)规范性格式文本汇编和审计项目工作流程。二是项目质量检查与优秀项目评选相结合,加强内部监督。组织开展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工作,通过对去年完成的每个审计项目的审计程序、计划、过程等六方面内容的检查,及时发现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落实整改,有力促进了审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在内部审核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优秀审计项目评选活动,评选结果反映了参评项目在依法审计、规范审计行为、创新审计技术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明显进步,在市局2012年度优秀审计项目评选活动中,我局报送的区科委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区水务局工程项目实施情况审计调查项目分获三等奖和优秀奖。

(四)逐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五联合”机制

根据两办“规定”和我区《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暂行办法》要求,今年区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办公室就联合进点、联合公示、联合力量、联合过程和联合反馈“五联合”工作机制作了进一步深化,明确了联合反馈的操作流程和具体细则,探讨经济责任审计信息共享及整改检查等事项,确定了经济责任审计报告送达部门、联合反馈带队领导、联合反馈的时间、操作流程、通知方式及被审计单位参会人员范围等事项。

(五)加大审计公开力度,提高审计执法透明度

一是审计公开常态化。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报告整改情况报告均通过区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向社会公开,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二是逐步深化审计公开。今年我局确定适时公开部分审计项目结果报告,2012年6月25日通过区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向社会公开“关于本区-年度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审计调查结果公告”,同时根据公开效果来确定下一步审计公开力度。

(六)加强职业道德检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结合市审计机关第26次职业道德检查月活动,由局纪检、监察和机关党支部共同组成检查组,通过发函、走访等形式检查审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检查结果未发现一例违反职业道德行为。今年我局在开展廉政教育和落实检查工作的同时,由局长与科室长签订了《科室廉政责任书》,明确科长为科室的廉政第一责任人,再由科长和科员签订《廉政承诺书》,明确科员对科长负责,实现廉政责任层层落实。

存在的问题

一是审计署8号令的执行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审计工作底稿还存在要素不齐全、填列内容不规范,审计组对委托审计的控制情况还不太理想等问题。二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的全面彻底完成尚待完善,审计整改长效机制未能有效建立。对某些问题的整改由于涉及多个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等原因,整改的难度及所需时间长,致使有些整改工作无法在审计规定的时间内彻底完成;由于审计整改的时间限制,有些问题只能是承诺性整改,真正看待是否整改尚需采取措施予以跟进,由于审计部门审计任务日益繁重与审计力量的不足矛盾日渐突出,审计跟踪整改存在困难,需要相关部门后续监督工作的跟进。

第7篇

近几年,内审机构设置问题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按照隶属关系划分,内审机构运作模式多种多样,如何设置运作模式,是确保其有效运行的关键所在。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其颁布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强调,为促进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保证工作范围的充分性,审计执行主管应向有足够权力的人报告工作。因此,内审机构地位只有提升到一定高度,才能有效发挥监督作用。首先,它符合独立性原则。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被审计对象具有一定特殊性,往往是公司董事会和经理层的高级管理人员。如由董事会或经理层领导企业内部审计,会形成自己监督自己的现象,违背审计独立性原则。其次,监事会领导内部审计的模式符合权威性原则。监事会与董事会同属股东会下设机构,均对股东负责,只是职责分工不同而已,不存在谁领导谁的问题。第三,此种模式有利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健全和完善。将内部审计机构由监事会领导并向其报告工作,使监事会能够从更专业的角度进行监督,在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监事会权威,避免监事会陷入形同虚设的尴尬境地。

加强内审人员学习,切实提高内审机构待遇

企业需注意并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为内部审计部门配备既懂财务又懂经营管理的、责任心强的高素质人才,充实审计力量。另一方面要加强培训,使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及时更新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和方法,以适应审计领域日益拓展的需要。第三个方面要给内部审计提供足够的经费保障,在工资福利待遇、升迁考核、工作硬件实施等方面多考虑内审人员,给审计人员的待遇不应低于本单位的财会人员,以稳定队伍、吸引人才,用相对独立的工作环境和稳定的审计队伍来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审计质量。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做到两个过硬:一是政治过硬。审计人员对复杂的审计对象要及早做好心理准备,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只有这样,审计人员才能讲原则,才能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重,才能制止那些挥霍浪费国家财产的行为。二是业务过硬。审计部门是执行财经法规的业务部门,作为内审人员,必须掌握与审计有关的专业法律、法规;同时,熟悉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审计、网络操作、系统维护、法律、税务、外贸、金融、纪检、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不断加强后续教育,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建立全面监督机制,促进审计成果有效应用

审计公告制度就是要增加审计的透明度,透明度是现代审计的特征,是审计公正的基础,审计缺乏透明度是审计舞弊和审计失效产生的前提。因此,内部审计要实现透明化,一是要向企业内部公开审计计划和领导任职简历,印发《内审简报》,让职工了解内审工作动态,不给经济责任审计留“死角”。二是要向被审计单位公开审计程序,宣布审计纪律,设置举报信箱,使审计人员处于被监督状态,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部门应该派出巡视人员对审计过程进行监督,强化自我约束机制。三是将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的适度公开,以《审计通报》和《管理建议》等形式,向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领导反映和通报审计发现问题和整改情况以及管理建议等重要信息,使公司治理层面更全面地掌握信息,更科学地决策,更有效地进行工作考核、评价。四是要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审计、组织、纪委(监察)部门为主,吸收财务、劳资,企管、计划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形成合力。主要负责审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计划,落实审计结果,追究相关责任,还要把握好审计的保密性和透明性二者之间的关系,决定审计结果的公开程度和范围。通过以上做法,将审计全过程置于阳光之下,不但使董事会和有关方面及时获取公司运营和内部控制审计信息,而且有利于树立和维护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客观、公正的职业形象。

推行内外合作审计,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效率

第8篇

如今,__县审计局女职工共14名,占干部职工总人数的60%。这支审计娘子军,作为__审计的中坚力量,他们奋战在审计工作第一线,积极投身于全县财政、经济责任、专项资金、投资审计等工作中,用优异的业绩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示着新时期女性的风采。先后有4名业务骨干被县委提拔任用,3名女同志连续两年在全县公务员年度考核中评为优秀等次,10多名女同志被区市审计机关授予精神文明先进个人、__市最美审计人、审计系统先进工作者、“审计标兵”等荣誉称号。

三年间,她们共参与并实施完成各类审计项目达354个,审计查出主要问题金额160585万元,核减投资额35584.31万元。三年来在完成县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同时延伸审计了12个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完成了34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其中任中经济责任审计23个,离任审计5个,离任经济事项交接26个;完成了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273个;专项资金审计调查15个;财务收支审计13个;政府机构改革部门资产负债审计20个,重点揭示了存量资金过大、预算执行不严格、挤占挪用专项资金、领导干部权力运行不规范、工程建设项目高估冒算、建设程序不规范、工程款支付率过高等问题。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加大落实整改与问责,先后对2012年7月以来,重点实施的财政财务收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国有企业等20个审计项目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回访,对145项涉农惠农资金审计及196项审计建议整改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对2014年度县本级15个部门及单位42项63个问题督促整改落实。在这些累累硕果中,无不渗透着每一位审计女兵的辛勤汗水,她们和男同志一样常年奋战在审计工作的第一线,经常下乡镇、跑外调、顶烈日、冒严寒,不知放弃了多少个节假日,放下过多少次儿女促膝的快乐,任劳任怨、辛勤耕耘。无论是业务骨干还是刚刚入列的审计新兵,无论是年龄稍长的“大姐”还是风华正茂的“小妹”,她们始终秉承“甘于清贫、不求回报”的审计精神,刻苦钻研审计业务,勤奋学习法律法规,主动承担项目主审,认真履行着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成为审计队伍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为了努力打造优秀的审计团队,她们积极参加各类审计培训学习,通过内部开设“审计大讲堂”、实行“实务导师制”,请进来、走出去,加强交流学习,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主动担任实务导师,对年轻审计干部一对一教学,充分发挥女性特有的耐心与细致,帮助年轻审计干部快速成长。除此之外,她们刻苦学习和参加全国AO计算机审计考试,潜心研究和总结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经验,积极撰写审计信息及审计论文,努力提升审计成果质量,积极打造优秀审计项目。三年来,她们主审的项目中,有2个被自治审计厅评为优秀审计项目,4个被自治区审计厅评为受表彰项目,4个被__市审计局评全市审计系统优秀审计项目。她们撰写的审计信息论文中有近300篇被国家、区市报刊杂志、内部刊物及各类网站采用。正是她们的执着追求和永不言弃的精神,给__审计事业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当县委、政府以她们提供的审计报告为重要依据决策,当被审计单位按照她们提出的建议改进内控制度、加强资产监管,当普通的老百姓因为出自她们之手的审计决定而享受到应得利益时,审计女兵们的自豪之情悠然而升,是呀,这一切无不源于她们持之以恒的学习和坚持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