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

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19 17:11:3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

第1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几点建议;创新行业;精神文明发展

引言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品牌,是企业在社会形象“活广告”,体现在经营理念、行为规范的社会效应。因此,在深化改革的浪潮中,企业文化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文化氛围不断创新,引领行业精益求精,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加强企业文化,能够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培养职业道德情操,激活企业生产、质量的的提高,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实现企业发展战略,保持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促进企业环境的和谐发展,对于积极地探索行业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 企业文化与社会的内在联系

履行社会义务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构建行业精神文明的前提,是企业文化以独特内涵服务、影响、回报社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信誉,企业为社会经济增长和市场繁荣提供物质基础。与此同时社会以衡量企业优劣的标准,择优选择企业,构成良性互动的纽带。在深化改革的浪潮中,企业文化的建设,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市场经济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下自由竞争,通过正当合法的竞争,谋求企业最大化利润。对于企业的发展空间,来自市场环境下的经济发展趋势,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竞争机制的不断完善,追求利润的同时就必须遵守市场游戏规则,企业的社会责任成为关注的焦点。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有利于企业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信誉、影响力,能促进企业更好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进。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深入,优劣的标准取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自身的建设关系与社会的联系,经济利润的分配,增加就业岗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事情,减轻社会的负担,这本身也是行业精神文明发展的一部分。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这从自身而言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而这个信誉有利于企业争取拓宽市场的空间。由此可见企业文化自身发展中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企业文化与社会具有内在联系。

2 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2.1 提炼企业自身文化,更新企业时代精神

体制改革后,整合企业改革和改制,原有的企业文化保留具有特殊的传统和环境,延续了独特的价值观念、思维和行为等方式,以独特的内涵塑造着自身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文化饱经风雨历程,企业品牌代表着不同时代的烙印,具有秉承的传统,丰厚的文化底蕴不断推陈新出,才能符合企业时代精神,保持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底蕴,是支撑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需要稳步发展。世界处在知识经济时代,与时俱进已经成为企业文化建设必然选项,多元文化的发展冲击传统文化,国外企业文化的精髓逐渐受到企业吸收。因此,博采众长,吸取古今中外之精华的多元文化是先进企业文化必备。从而体现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各项发展的软实力,因此提炼企业自身文化,要保持吸收多元文化,符合企业时代精神。

2.2 激励全员参与,携手共创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确立,确立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企业精神的体现,它的前提是建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必须将员工的切身利益与企业的整体利益紧紧地联系,让企业目标与信念在员工心目中达成共识。从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切实保障员工的权益,就必须坚持不懈的关心员工的疾苦,以多种形式(谈心、家访、慰问、送温暖等),帮助解决员工实际困难。统一员工思想,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丰富多彩思想教育教育,与传统教育方法相结合现代教育方式,弘扬先进典型事迹,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这样才能激励全员参与,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3 以人为本,合力推动企业品牌

在探索与实践中,以人为本,实质上是企业文化的管理文化,牵手企业文化,实施人本管理,努力打造企业软实力,是员工共同担负的责任。有效推进企业文化发展,始终保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善于在资本运作,用心经营的管理风格,传承辉煌,造福员工。员工是企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企业文化依靠员工的理解和认可。因此企业文化拥有强大生命力的团队文化的前提,要求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带头遵守、模范落实,使职工群众从内心深处产生强烈共鸣,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本职岗位。同时举办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会,使员工充分体现善于学习、积极探索的姿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实施人本管理的指向,使员工形成站排头、争第一的使命意识和价值取向。事实上,许多优秀企业都是在学习和实践的相互带动下,逐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只要依靠员工,才能铸魂、立道、固本、聚力和塑形独特功能的企业文化。这样企业的辉煌品牌展示了企业文化的魅力。

3 创新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建设

3.1 企业管理体制需要精神文明建设建设

企业管理就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市场经济竞争的前提,必须以自身的管理为依据,以人为本,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精神文明建设是创新企业的管理内容,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是“人本管理”,不仅仅需要创新生产秩序和具体的生产行为的管理,而且需要促进企业形成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是精神文明建设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自身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过程。企业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就是提高经济效益,创新管理方式,建立一支具有凝聚力、业务精干的员工队伍,才能够形成企业文化,企业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保持不败,才能够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因此,加强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员工能够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脉,是不可替代的企业发展潜动力。随着社会的进步,把企业的发展与自己追求融为一体时,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和增强合作精神,企业才能获得巨大的成功和发展。

3.2 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实根基是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之一管理人才资源,“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员工热情和激情,使企业发展充满活力。员工工作的动力体现经济和工作成就感,企业管理要创新思路,以尊重、信任、成长作为员工工作平台,营造激情工作,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组织环境,使企业文化建设产生了 “以人为本”经营发展战略的能动效应。打造企业共同语言、共同品牌。因此,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企业经济建设服务,通过有效途径提供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指导思想。使员工共同的信仰与追求保持一致,认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倡导的企业文化,自觉参与企业文化的建设。加快企业的经济战略发展,推进和谐企业发展,提炼凝聚成和谐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才会有坚实的根基。

4 结束语

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的共同创建的。当前,企业面临深化改革的需要,肩负的新的起点。因此,企业文化着眼于维护员工根本利益,同时需要企业员工适应时代要求,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以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精神,才能促进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司佩佩.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行业精神文明[J].企业管理,2012.

第2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中学生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中学生违法犯罪率呈直线上升趋势,思想品德已成为当前中学生最严峻的问题。加强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能有效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因此,我们要努力开创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新局面,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中学生德育教育范畴,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良好的发展。

1 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的优良传统文化。其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宗法、古文、诗词、民族音乐、民族戏剧、国画、书法、射覆、传统节日等等;这些在历史特殊的环境下所形成的各种文化习惯和文化积淀都称之为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人们的思想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也不断地得到刷新,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气概,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的演变中不断地得到传承,那些合理的、优秀的成分也逐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被历代人们所延用。因此,传统文化被视为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它对培养年轻一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注重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由许多民族经过互相融合后形成的统一整体。为了维护祖国的统一,抵抗外来侵略,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以及“投笔从戎”,“精忠报国”的爱国行为,都在激励着无数英烈和勇士们,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2)提倡厚德载物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就像长江、黄河一样具有博大的胸怀、宏伟的气度。他高瞻远瞩,襟怀坦荡,有宽容和博采众长的气慨,既能坚持原则,又能兼容并包,正直无邪,公正无私,具有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谦虚谨慎、温良恭俭的传统美德;有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有“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精神。这些对于造就中学生的优秀品质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3)注重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中国传统文化将世间万物看成一个统一整体,追求的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共处。在人与自然方面,传统文化讲究遵循自然规律,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统一观;在人与社会方面,传统文化讲究“和睦共处”的基本原则;在人与人方面,传统文化讲究“以和为贵”的为人处世法则。可以看出,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

2 加强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2.1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中学生树立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爱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主题。中国古人提出的“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等等都是在倡导一种为国家、为集体献身的精神。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中华民族曾经历过无数次的外敌入侵事件,这种抵御外侮的行为无意识地将集体主义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更加坚定地维护了中国民族的团结统一,这充分地显示了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是两个不同层次含义,爱国主义是在集体主义的土壤中滋生出来的,是集体主义的升华;而集体主义又是实现爱国主义的基础,是爱国主义生长的母体,不断地促进着爱国思想的提升。在中国历史上,有关体现爱国主义的名言比比皆是:清代的顾炎武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主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这些都显示了强烈的为民族和国家社会而献身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中学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有效地增强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爱国主义情操。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的时候,懂得将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个人的利益放在次要的位子,不能以损害集体的利益来谋取个人的利益。当两者发生矛盾时,自觉运用集体主义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使个人的追求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更为适应。同样,集体主义观念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的基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能有效促使中学生将爱国情感转化成切实的爱国之举,通过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将有限的生命奉献于无限的爱国主义实践行动中。

2.2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行为规范、思维方式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型,在这次变革中,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撞显得更为剧烈。这就使得我们在考虑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也考虑到体现社会主义原则问题。也就是说,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不可忽视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在中学生精神文明建设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所以重要,乃是因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不仅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而且是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精神动力,对于构建现代化的思想体系是不可缺少的。

2.3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增强中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对中学生进行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提高他们为国奉献的精神。一个具有爱国热情的中学生同样也具有较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些都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定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民族精神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产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塑造民族的品格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作为民族精神的主体(中国传统文化)历史越悠久,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则越深邃,民族精神就越高昂,所产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就越强烈。这就决定了要培养中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传统文化教育是关键,培养他们刚毅奋进、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精神,各族一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等等,使中国年青一代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激情飞扬。

3 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如何促进中学生的德育发展

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和事业的接班人。对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培养他们爱国、爱党、爱人民的伟大情怀。同时,也是培养他们发扬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在教育的过程中,有机地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教育结合起来,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民族主体意识和民族文化修养。

3.1加强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大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重要作用就是使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的人才,为振兴民族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发挥自身的优势。学校是教育的母体,教育是学校的灵魂,可以想象,教育对于学校来说其地位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校教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对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必须处在一个战略性的高度看待传统文化教育问题。

3.2培养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是向世界展示了一幅厚重而宏伟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画卷,令人震撼而又倍感亲切,也勾起了世界人民包括广大中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这为我们进行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提供了一个绝佳机会。在21世纪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被科学技术带来的利益所迷惑,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却少之又少,从而形成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年青一代最为明显。因此,对于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学校应大力发展传统文化教育,向学生讲解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讲清学生自身肩上所负有的责任,树立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让学生知道没有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没有中国的独立品格。如果离开了传统,割断传统文化的血脉和根,就会迷失自我、丧失根本。

3.3培养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之一是整体主义精神:“修身、齐家、 治国、 平天下”是维护国家社会整体;孝敬父母、悌爱兄弟是维护家庭整体;“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是人类大同世界的最朴素想象。这无不体现出以集体主义为主的爱国思想,告诫了每一个中学生应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整体精神,在处理一些事物上应始终将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的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情怀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中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能有效地促进其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同样具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也能有效地深化其爱国主义情怀。因此,光有爱国情怀而没有去实践的奋斗精神是万万不行的,理论加实践才是最有效的方法。这就说明在培养中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同时也应该培养其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通过发扬刻苦学习、奋力拼搏、 自强不息的精神将爱国主义情怀推向至高点。

参考文献

[1] 朱术.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福建教育学院学报.思想品德教育,2005(5).

[2]唐利荣,庞坚.为学生开启中华文化“精神家园”之门――中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育论坛.基础教育研究,2009.5.

[3] 石丽红,王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12(4) .

[4] 崔金贵.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青少年德育教育.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5.10(4).

第3篇

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随着企业的发展变快,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家都在考虑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和对企业的认同感,以促进职工和公司保持高度一致,并自觉遵守企业的各项制度,从而提高企业核心价值观,获取企业理想的利润的最终目的。

公司也结合实际下发同《企业文化手册》,通过学习,我对企业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我个人理解企业文化不是一种工具,至少说不是一种可以拿过来就用,就立即能解决问题的工具,它应该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基础,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决定着企业及企业人员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和价值取向,这个平台也决定着企业内部是一种什么样的软环境------人文环境的性质。李双良精神在××*钢的具体化,就是发挥文化建设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职工的爱岗敬业,增强职工的工作能动性、主动性,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使命感。另外,说企业文化是一个平台,这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管理机制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机制和日常管理行为诠释着这种文化。

企业文化本身并无好与不好之分,区别只是在于能否适应不同的市场环境能否适应不同的市场环境,能否根据环境的变化灵活地对企业进行调整。比如,一个成功的企业由一位创业者长期管理,那么这个企业就会形成一种“权威”甚至“个人崇拜”性质的文化,这种文化必然会发挥凝聚人心的作用,会在企业内部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这样的企业文化在创业者掌管时就是好的文化,而在继任者掌管企业时就是不利的文化,就需要变革。张瑞敏说海尔不会因为他将来退休而走下坡路,原因就是海尔的文化已经成形。这需要将来用事实检验。

华为企业文化形成体系之前,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华为的企业文化。但是华为的文化确实是存在着的,只不过形成体系过程中,又做了有效的引导的完善工作。所以说企业文化建设不能急于求成。企业管理会经历人治、法治、和文治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同时企业文化又是企业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企业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结和提炼,不是他人在短期内策划出来的。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是一个长期战略规划,企业应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制定分步分阶段的战术策略而稳步实施,否则形成的所谓企业文化根本达不到企业文化的真正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系统思考,协调关系,把握好度,才能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下去。当前,要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应当注意企业文化继承与创新、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博采众长与以我为主等四个方面的关系。

关于继承与创新。企业文化是一个文化继承和不断创新的过程。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辨证地扬弃。只有创新的文化,才是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才是体现时展方向的文化,才是有生机活力的文化。我们要善于总结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企业精神和典型经验,注意吸收其丰富营养和文化精髓,着眼未来发展需要整合和创新原有的企业精神、经营管理理念,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要不断弘扬和升华企业精神,体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广大职工自觉地把自身利益和企业利益、国家利益联结在一起,共同为做强做大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贡献力量。

第4篇

Abstract: To accelerate cultur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nd help to construct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 Hainan conference of cultur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makes new strategic plan of cultural reform development, and one of the important issues is to actively conduct cultural innovation. For this,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how to actively conduct cultural innovation from four aspects, which can fully embody the time request and better implement new reform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Hainan culture.

关键词:文化改革发展;国际旅游岛;文化创新

Key words: cultur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cultural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012-01

0引言

海南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会议对海南新一轮文化改革发展作出战略部署,提出海南将紧紧围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体制机制创新、满足居民和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构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塑造多元化开放包容祥和的人文环境。如何利用文化创新来促进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文章从如下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1把群众性与先进性结合起来,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首先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反映;文化的创新发展要从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出发,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这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和出发点。历史证明,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特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裁体,努力提高全民素质。把先进文化推向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一条极为重要的途径。要突出精神文明的建设性,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要突出精神文明建设的群众性,紧密联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吸引群众自觉参与;要努力探索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形式,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进。近几年来,海南文化工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举办海南欢乐节文艺大游演、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广场文艺汇演、万人儋州调声表演等大中型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创造了组织引导与群众自娱自乐相结合、传统活动与创新活动相结合、群众文化与专业艺术相结合、政府行为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四个结合”文化活动新模式和新经验,使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常办常新,丰富了海南特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特区的两个文明建设。

2正确处理继承和发扬的关系,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文化作为精神现象,有它一定的发展规律,而继承性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规律之一。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发展,总是以其博大的胸怀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在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吸取丰富的营养。然而继承本身不是发展,只有贯彻古为今用的方针,弃其糟粕,吸取精华,结合今天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在内容和形式上大胆进行创新,才能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再现辉煌。海南文化历史悠久,绚丽多姿。海南省是一个以汉、黎、苗、回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黎族的远古祖先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期,或者更早一些时候从两广大陆沿海地区陆续迁入海南岛,成为岛上最早的居民,黎族人民聪明智慧、勤劳勇敢、能歌善舞,富有创造性,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自己独特多彩的文化艺术。其中有不少动人的民间故事与迷人的神州传说,尤以《大力神》、《雷公根》与《黎母山传说》等最富有代表性。所以海南的文化建设要依托海南本土文化,大胆借鉴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形成多元开放的国际旅游岛文化。继承和发扬海南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特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要条件。在这方面,荣获第九届全国文华奖和第五届中国艺术节表演金奖的新编海南人偶剧《鹿回头》,不失为成功的典范。该剧以海南家喻户晓、广为流传的黎族民间传说《鹿回头的故事》为蓝本,从题材到内容进行了深层次的发掘和提炼,成功地塑造了传说中“真、善、美”的艺术群像;在表演上,大胆地采用了临高木偶表演形式,创造了大舞台、大空间、人偶同台、人偶同演的艺术形式,令海南观众耳目一新。

3构建海南文化人才创业平台,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特区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繁荣发展海南文化,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提升海南文化品位,需要大批的文化人才。吸引人才、培训人才,为文化人才提供文化创新平台,是海南文化发展的关键。构建海南文化人才创业平台,要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优化海南文化市场环境,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相适应的、科学合理和灵活高效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与海南特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又能促进特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文化法规体系;建立能够吸引、留住人才并促使优秀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引进和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基地。海南缺乏的是高层次的人才群体。要把人才引进同项目引进结合起来,同产业集聚结合起来,同引进战略投资结合起来,与此同时,以委托培养、定向培养、短训等形式培养现有人才。要遵循“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以“品牌培育、资源整合、重点推动、园区聚集”等发展思路和措施,培育一批文化产业集群。特别要搞好老城院士、博士创业园区的建设,采取优惠的政策措施扶持一批博士、归国创业人员等高端人才创业,创建文化产业基地,提高海南的文化产业竞争力。

第5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校教育活动最基本、最稳定的基层组织,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层集体。班级文化是各成员在长期的相处中形成的共同认识、价值观、行为准则,是被大多数同学接受和认同的一系列意识形态。班级文化是整个班级建设的核心,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无形当中是一种教育力量,对班级管理、学生价值观的塑造都会有莫大的帮助。同时,班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能够加强高校对大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素质教育建设。

一、传统文化的实用价值

(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与世界其他民族相比,首先,中国文化在时间上表现出长久、内容上表现出连续的系统性。从炎黄始祖华夏文明伊始,历经风云变幻、沧海桑田巨变,它都在紧跟着历史的车轮向前发展推进,已是5000年之久。另外,中国传统文化有连续性的,伴随着历史的动荡起伏,中国传统文化自成系统,延续传承,这样的生命力是我们骄傲于世界其他各民族的。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史上中国经历了多次的统一和分裂,政治上有过汉民族的统治也有过少数民族的统治。在文化上,以中原的汉文化为主,与各少数民族文化碰撞,,融合吸收。中国文化在发展中出现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共同发展的局面,而它们都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最后,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上有“重德”传统。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注重人伦、宗法的伦理性社会。人们特别重视把伦理规范作为行为主体的评判标准。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特别注重道德修养,孔子主张的核心精神“仁”,提出“仁者爱人”、“杀身成仁”,孟子将其“仁”的思想扩展为“义”,主张“舍生取义”。“仁义礼智信”向来都是中华民族人际交往的信条,在人们的思想意识里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二)传统文化对班级文化建设的价值

党的十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成为我们奋斗的目标。不止一次提到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时代虽然在发展,但是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的精华在今天仍是适用的。1.在班级日常管理方面。中国的百家思想可以运用其中。如儒家倡导的“仁爱”、“人本”思想,可以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理念。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以学生为本,当我们真正做到这些的时候,自然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理解。长此以往学生们“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威严也会在无形中建立起来。再比如法家思想的运用,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法家主张的“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对于班级的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同学们要用班规来约束自身的行为,同样,教师也需要用公平、公正的态度,用合理、科学的制度来引导学生的行为习惯。学生工作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因此学生自主全过程管理也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可以借鉴道家学派的思想。老子的主张“无为而治”,运用在班级管理时,就是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提出班级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自己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进行规划,教师从旁适时指导,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更好地展示和发展自己。2.在价值观的形成方面。传统文化中有着优秀的思想因子。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就曾指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由此可见,用传统文化建设班级文明,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是一种无形的教育榜样。3.在素质修养的塑造方面。校园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场所,还是个人修养和素质塑造的地方。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对个人道德标准要求、人际交往原则,充分运用可以很好地起到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个人修养的塑造,培养学生成为懂规矩、知礼仪、讲孝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传统文化融入班级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教师要不断学习,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在高校中,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精神的引路人。所以教师的思想意识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尤其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密切、最亲近的教师。辅导员要对整个班级文化制定基调,无论是辅导员自身的人格魅力还是思想偏好,都会成为班级文化的主流思想。因此,传统文化要融入班级文化建设中,首先需要辅导员教师在思想上重视和观念上认同,辅导员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增加自己的文化深度,提高文化素养,这样指导下的班级文化建设才能更加有质量和广度。除了辅导员,其他代课教师也需要增加传统文化的知识量,代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学生。所以,除了辅导员有意识地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其他老师也需要提高自身素养。可以实施的途径有很多,比如学校定期举办文化讲座,邀请校内校外传统文化方面的学者来校作报告;还可以在每年的师风师德建设中将传统文化的学习作为内容之一。

(二)充分利用平台,加强传统文化宣传

首先,从班级的角度讲,在班级建立制度时,可以把儒家和法家思想结合起来运用,既能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又能严格管理。在制定过程中,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充分表达意见和建议,激发起学生主人翁意识,当制定建立之后,就成为了班级的“法律”,需要严格执行。遇到像迟到、旷课等违规行为,不管是班干部还是普通成员,都要依照制度进行惩处。另外,教室也是可利用的平台。可以在教室墙面上做传统文化宣传墙,由学生自己设计和负责填充内容,并且要求定期更换。这样学生既能在负责内容过程中学习到相关知识,又能在平时观看时无形中受到教育。其次,从学校的角度,校园内很多场所也能成为传统文化宣传的平台。校园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体现,校园环境建设时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营造出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学生每天路过一些亭台、长廊时,总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间感受到文化气息。此外,学校的图书馆也可以开展经典阅读、国学推荐等一系列“文化进班”活动。充分利用图书馆这个平台,向同学们宣传文化类书籍,鼓励同学们增加阅读量。最后,从信息化的角度,新媒体已经成为简易有效的可用平台。网络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尤其被年轻人所喜爱,所以,传播传统文化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学校、系部、班级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微平台公众号,可以每天推送一些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或小故事等内容。此外,还有班级QQ群、微信群、微博等软件,可以组织同学们开展主题讨论。通过借助网络,将知识的传播变得更有趣味,更加受欢迎,成为学生们的隐性课堂。

(三)结合传统文化,丰富班级活动

班级文化的建设离不开丰富、有效的班级活动。通过集体活动,能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增强凝聚力,增加班级荣誉感。通过参加班级活动,学生们还能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总之,班级活动能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活动。学生们在校的时间可以组织大量校内活动,形式可以有:1.主题班会。每个班级两周就会举行一次主题班会,可以把传统文化知识列为专题,利用主题班会向同学们传播。比如“礼仪文化”,可以专门向同学们讲古代礼仪,礼仪的发展等。再比如诚信教育,可以借助晋商文化,通过讲解晋商精神,让学生认识诚信的重要性。2.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现在学生们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重视程度远不及西方节日。所以,我们可以利用传统节日这个载体,组织有效的班级活动,增强学生们感恩、孝道、和谐的观念。3.文本导读。经典文献是古人智慧的精华,比如《论语》、《孟子》、《弟子规》等,选取适合学生们阅读的文本,以班级读书会的形式共同学习或者以兴趣小组的方式分组学习,并定期组织讨论会,让同学们互相交流心得,互相促进理解。长此以往,学生们会在精神上达成共鸣,对传统文化加深认识,对班级精神形成认同。学生们的假期时间,可以组织同学们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当地及周边的文化资源,进行文化教育。形式有:1.文化遗址参观。我国历史悠久,每个地方都是有故事的。比如古城文化、红色胜地、名人故居等等,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带领学生们实地参观,让学生身临其境领会传统文化精神。2.博物馆参观。博物馆就像是历史的缩影,学生们可以在博物馆中感受中国的文化底蕴,领略传统文明。总之,班级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也可以不断地创造出新颖的活动形式,但是目的都是要通过传统文化的融入来加强班级的文化建设,形成班级精神。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学生工作的一部分,最根本的目的是要育人。本文着重研究了传统文化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可实现的路径,通过把传统文化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支点,一条途径,其目标是要形成自己的班级精神,加强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陈萌,姚小玲.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时代价值[J].理论视野,2014(4).

[2]彭央华,赖昌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班级文化建设[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1995(5).

第6篇

一、我市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把文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1997年以来,我市以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市”为目标,把文化建设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全力以赴加以推动,并在领导、机构、制度、设施、经费、活动、管理、产业等几个方面予以重点保证和扶持,并紧紧抓住文化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文化设施,尤其是镇级文化设施滞后的问题。市委书记、市长在各种会议上多次强调要加快对镇级文化设施的建设,要求镇一级政府在对城镇进行规划和旧村改造时,同时考虑文化设施的用地规划和建设,并抓紧市文化广场的规划建设,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推进文化设施建设进程。

今年,经文化部表彰,我市被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的荣誉称号。

(二)文化工作摆上市、镇(场)两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明确文化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本届市委有丁聪枝副书记、陈建倩常委,市政府有颜子鸿副市长分管文化工作。各镇(场)党委、政府都有分管文化工作领导。市委常委会和市长办公会每年专门召开听取文化工作的汇报或专题研究文化工作的会议分别不少于二次或三次。市人大、政协每年都召开专门会议听取文化工作汇报,并经常性地组织文化工作调研、考察活动。在这些会议上,都能确实为文化工作解决实际问题。

(三)把文化工作列入市、镇(场)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任期责任目标,并作为其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组织部门每年均进行考核,都取得合格。

(四)市财政加强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平均达到当年财政总支出的1.1%以上。正常经费逐年增加,增长幅度大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对政府兴办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如市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实行全额拨款,经予经费上的保障。此外,

还积极动员社会、集体、个人和华侨、海外同胞等社会各方面力量,运用各种形式投资、捐资文化建设,兴办文化事业,建成了延奎图书楼、祖昌体育馆、溜江儿童文化园、深沪文化中心、高

湖文化中心、深沪御宾南音楼等一大批文化设施。

二、我市基层文化的现状

(一)加强设施建设,夯实农村文化基础,四级文化网络初步形成。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将农村文化工作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把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奔小康建新村工作,与宣传文化中心建设相结合,不断加强和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青阳镇、陈埭镇、英林镇、深沪镇均建成面积达3000—4000平方米以上的多功能文化中心大楼。东石、永和、金井、龙湖、池店、安海等镇新的文化活动中心已确定用地并投入设计。村一级利用侨资建成溜江儿童文化园、岭畔文化活动中心、深沪御宾南音楼等一批村级文化设施。据统计,近年来我市新建的文化活动中心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投资近亿元。新建县级公共图书馆4700多平方米、大剧院1.3万平方米、博物馆1.6万平方米,投资逾亿元。我市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仅仅短短的4—5年时间,就超过了建国

50周年的发展速度。目前,全市共有文化馆(省定一级馆)、图

书馆(全国一级图书馆),大剧院、博物馆各一座,纪念馆5座,3个县级专业艺术剧团,22个民间职业剧团,15支乡镇电影放映队;全市15个镇(场)都有文化站(其中安海文化站是省百强文化站);74%以上的行政村建立了文化室或文化活动中心,有的还颇具规模,活动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全市还根据文化

水平、家藏书量等评选出了一批文化示范户。初步形成了市、镇、村、家庭四级文化网络,基本适应我市农村文化的发展需要。

(二)文艺创作繁荣活跃。晋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首邑,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给文化事业的繁荣提供了厚实的人文基础和发展资源。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热情讴歌现代生活,整理、创作了一批文艺精品,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获各级各类比赛的大奖。如高甲戏《金魁星》、木偶剧《五里长虹》获文化部文华奖,舞蹈《风采侨乡女》、歌词《春暖闽南》、论文《文化馆学论稿》、小品《看家》获全国群众文化最高奖群星奖的金、银奖。另外,全市农民绘画成名作者有20多人,创作了几百幅作品,多次获全省农民画一等奖,还参加全国展出;农民书法家有上百人,多次晋京展出,有的作品还被中国书法协会收藏。目前,我市被国家文化部

命名为民间绘画之乡,磁灶钱坡村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特

色艺术之乡”(书法艺术)。以民间艺术之乡为龙头的特色文化已在我市形成,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文化的发展。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农村文化繁荣,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的生命所在,是农村文化繁荣的直接体现,我市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社会各界参与文化事业的积极性空前空涨,长期坚持举办戏剧展演节、南音会唱、灯谜展猜、广场文化艺术节、诗词吟

唱会、书画展览、文学笔会、文艺晚会、卡拉OK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活动,以及各种文化与经贸结合的活动,大大丰富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了群众性精神文明的深入开展。尤其是大力实施“芳草计划”和“福建文化信息网络”工程规划以来,扩大了芳草计划示范点,壮大了民间社团。目前,全市有各类芳草示范点10多处,文化信息网点3处,为农民群众提供了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新的文化传播渠道,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强农村文化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使农村文化工作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农村工作和农民思想生活的实际,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旗帜鲜明地反对封建迷信,

腐朽思想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提高了广大农民的

思想道德素质。

当前农村文化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首先,由于受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加上有些镇(场)领导对农村文化工作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的推动作用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忽视了文化建设,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有的镇文体站阵地流失,常规性有组织的文化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一些全国、全省的农村文化典型,也失去昔日的辉煌,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其次,由于体制等原因,农村文化队伍人才流失严重。一些基层文化站干部和民间艺术工

作者学历偏低、知识结构单一,思想观念落后,影响了农村文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再次,在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愚昧落后的封建文化鱼龙混杂、相互并存。一些乡村群众生活富裕了,却花巨资修缮或重建各类宫堂庙宇,导致负面文化抬头,一些封建迷信活动乘虚而入,给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蒙上了一层阴影。

三、今后我市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目标、对策和措施。

党的十六大的召开,极大的鼓舞了我市文化工作者的热情和干劲。我们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针,紧密联系基层文化建设的实

际,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创造

性地开展工作。

(一)多管齐下,抓好基层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基层文化建设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而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因此,要抓住当前文化发展的有利时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再一次掀起基层文化建设的新。要对照李岚清同志在全国基层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的2005年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每个乡镇有文化站”的目标基础上再迈一大步。

(二)立足长远、抓好基层文化队伍建设。要认真研究小康社会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需要

的基层文艺工作者。要通过进修、培训等方式,尽快提高现有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要制定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政策。适当提高基层文化单位工作人员特别是专业人员的工资福利等生活待遇,解决各种影响基层文化工作队伍稳定的问题。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和岗位培训,持证上岗,严把进人关,对进入文化部门工作的人员要有严格的素质要求。

(三)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与时代相适应的文化活动方式。

要在文化活动方式的普遍性和文化功能的扩展,延伸上下功能。

要主动面向社会,搞好服务。围绕服务,加强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及家庭文化建设。不断创新基层文化活动方式,倡导和开展全民读书活动,结合节日庆典和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配合各部门、各行业的工作任务进行文艺宣传,送戏、送书、送电影下乡,开展各种形式的广场文化和老年文化活动,以及以文化活动的形式传播科学知识、推广实用技术、宣传计划生育、开展文体活动等。要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活动方式。寻求文化与企业联营、文化与其他行业和部门共建以及社会甚至个体对经营性文化投资的路子,使基层文化活动方式更灵活,道路更宽广。

(四)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基层文化活动内容。要着眼于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着眼于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着眼于活跃和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着眼于为改

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服务。加强对基层文化活动的管理,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使基层文化工作真正成为促进广大城镇和乡村移风易俗、铲除封建迷信和“黄、赌、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毒”等丑恶现象、文明奔小康的助推器。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

第7篇

内容提要:保护自然生态是我国经济建设中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然而,与自然生态相对应的文化生态不仅关系到一系列的文化问题、社会问题,而且是人类全面健康、长久发展的重要内容。文化生态包括有形的文化资产和无形的文化资源,涉及到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作为旅游资源开发,文化生态可以充实旅游内容,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对民间手工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发掘和再利用也是旅游资产开发和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文化生态  民艺  旅游资产 保护 开发         近年来,人们对传统民间文化越来越重视, 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民间采风调研活动的逐步开展,作为民间文化重要载体之一的民间艺术也成为研究的热点,隐藏在民艺作品背后的深沉的文化背景和民间文化底蕴,不仅有着比艺术作品本身更深的内涵,而且更全面地反映了民间社会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状态,也能够更好地解释民艺作品的诸多意义,它使我们真正理解了民艺是民间文化的物化形式这一确切论断。民艺作为一种生活形态的存在,使我们更深切地意识到它在民间生活中的意义。作为民间文化的物化形式,民艺的生存发展,或演变传承,深受民间社会形态发展演变的影响,民艺的消失、衰落缘于民间文化、民间生活形态的演变和发展。换句话说,民艺的严峻现状缘于民间文化、民间生活传统形态背景的丧失。当然,社会形态、社会组织结构的发展演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对民艺的研究、保护、拯救和整理,更重要的是对历史的和现实的民间文化、民间生活的分析和研究,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发展不应该以对传统文化的抛弃为代价。因而认识传统文化状态下、传统生活状态下的民艺显得尤为重要,文化的丧失必将使艺术丧失。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的基础之上,我们更关注民艺作为民间文化的存在,作为民间生活内容的存在。       作为文化现象的民艺在我们以往的研究中是准确的,它表现为文化的载体,展示一种文明的结果;另一方面,民艺既具备艺术形态,同时又是民众的社会活动、生活内容的组成部分,与人类生存的各个领域无不发生联系,它涉及到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许多方面。因而我们只有将民艺还原到民众生活的环境中去,才能深入探讨民间文化的内涵。也就是说,民间的生活形态决定了民间艺术文化意义的存在,它是以人为主体的存在,以民众的生活为依托,甚至就是民众生活本身。民间文化如同一种生态环境,在这种生态环境中繁衍、生长了不同的民间文化之树和民间文化果实,民艺也正是这种生态环境的产物,但是,如果仅仅局限于对文化产品的研究显然是冷落了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内在生命力。如果文化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文化也就会凋零、失落或者畸形发展,即使新文化也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正是文化的生态性。我们所关注的"文化生态"不仅是那些以保护环境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或这些作品所反映的与大自然的关系,或是描述一种文化现象,而是从自然生态与人的关系、文化与人的关系入手,去关注那些已经或正在被社会丢弃的人类文明,那些与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文化生态,并侧重于以手工文化和民艺为重点内容。文化生态,包括有形的文化资产与无形的文化资源,涵盖着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文化与民众生活方式之间关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审美境界等相关的文化存在。       中国传统思想长期受"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以适应自然为标准,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亲近的,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自身的关系始终是协调发展的。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中,我们的祖先懂得了协调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重要,那就是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共存,这表现出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精神的有机结合,并影响了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形成。历史塑造了中国人重人文轻数理的思想,但同时也塑造了一种中国人的人文情怀和人格精神。21世纪科学技术是否已发展到与人类社会相处的极致状态,文化冲突愈演愈烈,人类社会在呼唤和平、呼唤人文关怀、呼唤科学与情感精神的结合。人类生活需要物质的繁荣,更需要人文精神的弘扬,需要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生活享受,更需要人文情感的关怀,需要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关系的全面协调。优秀的文化生态环境要与人类共存,并能相互协调发展,相互补充完善,相互依存,共同持续发展。如何总结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把自然、科学与人文整合统一,创造一个人与自然生态共荣,与文化生态共存的和谐空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人类追求自身尽善尽美的生存空间,是建立在与大自然和谐共存基础之上的,同时更不能丢掉几千年文明的成果,破坏我们的文化生态环境。那些错落有致的村落布局,那些与人身相依的服装饰品,那些曾在中国土地上运行了几千年的车轮,如此等等,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用直接体现了中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这些宝贵的人文资源环境不能无休止地被丢弃和践踏。我们绝不能重复要科学就忽视人文,要现代化就要丢弃传统的愚昧作法,社会的发展也绝不允许以人类创造的科学技术来残害我们的文化生态和人文精神为代价。传统优秀文化在当代是一种无形的资源和有形的文化资产,那些传统的手工技艺、审美情怀、营造法式、风水学说等,无不暗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终始关怀着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认为,对文化生态的认识与保护,应借鉴国际社会对自然生态保护的经验,提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建立尊重文化的时代风尚,认识社会现代化建设与文化生态的关系。以城市发展为例,按目前城市发展的速度,如果不保护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或许再过半个世纪我们的后人将无法了解中国传统的民居或市井风情,只留下如林的冰冷的水泥构造建筑物而已。如果我们依然没有意识到文化会塑造一个民族的精神,那么弘扬民族文化就成了一句空话。尽管传统手工艺已走过了几千年,成为一种文化遗存,但它是工业社会的前身,在信息社会也仍有它生存的空间。21世纪国际社会将呈现出经济的一体化,但文化恰恰需要民族化,需要个性化。       我们的研究要站在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里去体味逝去的亲情和温暖,否则面对民间文化我们就无法接近它、理解它、认识它,就会用片面的现代化的价值观去丢弃它。如果认识不到位,我们不但不能拯救它,反而会破坏已经濒临危机的传统文化生态。所以改变我们以往对民间文化的认识尤为重要,把它定位在与自然生态同样的高度,并从中认识中国传统哲学观念和人文观念的深刻内涵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认为,文化生态环境是与自然生态相互依存的,在这里人是沟通两者之间的桥梁并构架相互联通的血脉,不要把民间文化作为现代文化、现代社会建设中的障碍而淘汰,应该认识到自然与文化,人造物与自然物都是人类生存的前提条件。所以,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传统历史文化的价值,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保护文化生态的重要意义,而不是把它当作历史的躯壳,而是让它服务于社会,融入我们的现代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21世纪信息社会的到来,发达国家大量的生产、消费以及环境问题,能源消耗、资源浪费,损害了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优秀成分,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搞乱了,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欲望越来越强,而精神文化的追求却日益缺乏,劳动的传统也淡化了。为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有益于身心健康,就必须保护那些已失落的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用心去沟通大自然,用心去感悟文化,提升人文精神。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文化生态的破坏所造成的人们心境的失落,我们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特别要关注民间文化对人类发展的作用。       民艺资料的遗存在逐日减少,一些优秀的民艺品类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渐趋消亡。特别是随着人类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身边的民间手工艺品、民间交通工具、纺织工具、生活用器用具等每年又有多少在消失,甚至人为地丢弃和破坏,我们没有理由不像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珍稀动植物那样保护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手工文化,保护正在遗失的传统。假如有一天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真的消亡了,我们会不会像忍受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一样忍受文化的枯竭,忍受文化生态的失衡呢?传统手工文化及其生存环境,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也在遭受着如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一样的破坏。韩国把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抢救作为国家发展的大事,有“文化财保护法”,把艺人尊为"无形文化财";日本则称民间艺术人为“人间国宝”;德国在一些村落有各种乡村博物馆,以此唤起当地民众的自豪感;我国台湾地区制定了"民间艺术保存传习计划",对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投入巨额资金进行保护,派专人传习,以传世后人。我国也在1995年颁布"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有关学术团体和学人也投身于调研、收集和研究之中,为我们的研究、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在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发展获得了巨大的效益,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掠夺也是残酷的,同时,我们在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现代文化思潮、艺术样式和生活方式的同时,许多也是以对我们本土文化生态的牺牲为代价的。物质生活虽然获得了富裕和满足,但精神生活愈来愈贫乏,似乎有些失落感。经济的发展更需要我们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已失落的文化传统,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以此构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桥梁。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环境中,更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我们的生活,在国际大家庭中,以文化树立中华民族的形象和自尊,留住民族文化的传统,留住我们文化的精神家园,留住民族民间那朴素的民艺传承十分重要。同时,把这些宝贵的遗传,与现代社会沟通融合,服务于现代社会,融入民族文化的优秀成份。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也需要文化的转型,彻底打破"传统文化"就是"封建"的错误观念,以此形成国民的文化自觉,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如此以来,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之光就会照耀温暖我们的心灵。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的永恒主题,不论是自然、环境还是文化都需要引起人类的重视。在保护文化生态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现代人应该具有国际视野,有远大的胸怀和境界,把中国优秀的文化置身于国际大文化环境之中,在发现抢救的同时去批判地继承,在承传的基础上提炼出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文明之中。       新千年之始,中国推出了以我国23个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为景点的神州世纪游,2002年又是"中国民间艺术旅游年",其目的是宣传我国民间文化与旅游的总体实力,让国内外游客在新千年来临之际感悟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游览与欣赏中国的优秀文化。这是旅游产业的发展与进步,表明21世纪的中国旅游将更注重文化的渗入,并将发展成为在国际上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  

   我国旅游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就我国旅游创汇而言,1978年我国居世界第41位,到1998年居世界第7位。旅游以及相关的产业,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飞跃发展,并将逐步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和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世界旅游组织在新世纪展望报告中曾预测,在未来的几年间,全球的旅游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并对中国旅游业寄予很大的希望。据业内人士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国第四大客源国。这种预测来自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对旅游事业的投入,因为中国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自然及文化遗产丰厚,具有东方文化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一些文化旅游项目层出不穷。另外,旅游资源包括旅游文化商品、旅游纪念品等相关的产业,这些产业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有较大的发掘潜力,但同时也应看到,目前的旅游产业与丰富资源的开发未形成同步发展的局面,亟待开发。如果政府部门、旅游部门、工艺产业部门都能把它们作为一种旅游产业来对待,有针对性、预测性、地域性和创造性地加以开发,可以想象,它不仅可以改变我们目前的旅游环境,充实游览内容,增强文化氛围,同时又能增加创汇收入,更能吸引旅游者对旅游景点深刻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多为自然风光,缺乏人文的内容,在开发旅游项目时,让旅游者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又能体验到少数民族的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应体现民族文化特有的因素,让旅游者能亲身感受到他们对自然和文化的认识,并能参与一些民俗活动,参与有代表性的手工艺制作和艺术审美的活动,从而增强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的人文含量和文化品位。如果旅游资源与旅游资产能同步开发,在未来20年间,我们国家再争取获得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话,有可能取决于少数民族地区自然风景和富有典型性的民族文化资产。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文化资产,促使自然生态保护与文化生态保护同步发展,旅游产业开发与地方经济同步发展,旅游资源的优势与旅游文化资产同步发展,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这是我们保护传统民间文化、民间艺术的措施之一,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保护与弘扬,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据有关资料显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委员会公布的我国23个自然与文化遗产中,文化遗产占14个,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只占3个。除西藏的布达拉宫和云南的丽江古城两处少数民族地区外,大部分文化和自然遗产都集中在汉族地区和内地。我国有56个民族,目前保持少数民族特色较为典型的分布在云、贵、川、桂、藏等地区,像贵州的苗寨、广西的漓江等自然景观风光秀丽,与汉族的民俗文化区别较大,也较为典型,可挖掘的资源潜力较大, 是自然与文化生态良好的利用地和保护区。这些文化资源和遗产,除了那些历代文人留下的碑石铭文和工匠留下的经典文化,还应包括少数民族独立生存的文化遗存。像在自然状态下仍比较原始的少数民族的村寨、建筑、服饰以及相关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民俗文化,都应是当代人珍惜的遗产。若有计划地合理开发,将保留民族本土文化的延续性,以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时在已获成功的旅游名胜和准备开发的旅游区内开发与此有关的手工文化和民间艺术,可以补充我国一直相对落后的旅游礼品和旅游纪念品之不足,使旅游产业更富有文化内涵,并营造21世纪有特色的文化产业。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几代民俗学专家、社会学家和学者以及国外的某些专家学者对中国汉族及少数民族的历史、风俗、语言、文字、社会变迁等曾作过不少的探讨,但是对现存于民族民间的传统手工文化和民艺的研究却未引起足够重视。特别在利用民族文化优势开发旅游资源等方面更明显不足。一方面,传统手工文化及其生存环境,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正在遭受着同自然环境一样的破坏,手工文化资料的遗存逐渐减少,资料征集不仅显得落后而且越来越难,许多优秀的传统手工艺品类正在逐渐消失。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生存于民间的手工艺品诸如编结、纺织、陶瓷、雕刻等,以及生活用器、生产工具、交通运输工具等遭受着自然的破坏和人为的丢弃,如果能把这些文化资产由实用转 化为旅游纪念品,或许有较大的市场和开发领域。这也是为了保护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手工文化及其生态环境,让它们转化为另一种生存的方式和用途,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同时民间手工文化及其生存环境作为旅游资产开发利用也有利于经济建设。特别在少数民族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展开,少数民族旅游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如贵州一些少数民族集聚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民族村寨格局保持得相对完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原生态文化资源环境。在联合国世界乡土文化组织确定的全球“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十大圣地”中,西藏和贵州的黔东南地区被列入其中。近几年,贵州依靠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先后建成了“雷山上郎德民族村寨博物馆”、“贵阳花溪镇民俗博物馆”、“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等文化生态保护区,在推动当地旅游经济建设方面开了先河。贵州省政府在世纪之交召开了民族村镇保护建设工作会议,与挪威合作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广泛意义上的中国生态博物馆,既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又发展利用了文化遗产资源。这些举措都表明,把生态文化产业和旅游的发展同步进行研究,形成一个集自然生态、文化生态与经济生态相结合的有机整体,将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与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另一方面,作为文化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少数民族研究已取得建设性的成果,这是一个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基础,而旅游资产的传统文化是综合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和艺术学的重要方面。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不仅蕴含了民俗内涵、科技内涵,又富有深沉的文化艺术价值以及独特的艺术思维观念,它是传统文明的活化石,同时又体现出现代文化的特征,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源泉,对它的发掘、记录、整理、研究和开发对加强民族自尊心以及加快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建设步伐都具有促进作用。综而言之,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将是开发旅游资源资产等经济发展的基础,尤其对旅游文化的发展将相得益彰,对新时期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对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在世界经济与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对中华民族以其独特的个性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具有重要作用。       传统民艺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资产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对传统手工文化的内容进行发掘和研究,其目的不仅在于从学术上和理论上进行研究,对于开发旅游资源,促进文化传播和经济建设也有重要意义。在学术研究方面以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以及艺术学思想为指导,探讨传统手工文化的传播及其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现实意义。我们可以以传统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突出的民间村落为试点,以现存于民间的日常生产生活为考察的切入点,重点调研民间的文化与生活状态,寻找与旅游纪念品有关的工艺形式和内容,对他们的手工工具、器具、居宅陈设、服装饰品、乐舞道具等用品进行专题研究,并对民间手工艺的原材料、加工工艺、技术内涵、技艺口诀进行归纳整理并以就材加工、量材为用的原则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和纪念品。 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文化方式等进行综合的考察、记录、发掘与整理,从而对民间传统手工文化的历史、现状、资源、技艺等内容进行系统的整合,为进一步研究民族传统文化,开发旅游资源提供部分第一手可借鉴的资料,为新时期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做些实际有效的工作。内容可以主要从旅游资产方面开发旅游纪念品、旅游商品,主要包括编结、印染、纺织、雕刻、挑花、剪镂、刺绣、制陶以及木工、金工等。对这些手工制作工艺的考察和调研,除了对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对其造物思想、价值尺度、文化内涵、审美理想、加工技艺等的科学价值和人文思想的理论总结是至关重要的,其目的在于建立传统手工文化的档案和资料库,为今后的文化建设和旅游商品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照,这不仅是对传统手工文化和科技内涵的记录和总结,重要的是为开发旅游、发展经济、传播文化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和有价值的历史资料。旅游产业的全面振兴和有特色地发展,必须依靠以开发和利用我国民族民间的自然与文化资料这一综合优势,提高景点的多样化和特色化,突出旅游内容的文化含量,这样,既保护了民族文化又发展了旅游产业。也就是说,实行开放立体式的发展战略,使保护与开发并重,研究与利用并举,把民族民间珍贵的文化遗产真正纳入现代化建设之中。我们的观点表明,开发旅游资产既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又利用了文化生态的优势,使两种资源合理地兼融,服务于社会与人类,从而达到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经济的目的。

第8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现代化 兼容

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首先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进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1]。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传统文化仍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道德教育,当道德真正深入人心,那么人们的生活才是真正幸福的,安心的!其次,我们要对现代化这个概念有一定的认识,现代化大体上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2]。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核心是“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效率)的解放”,因为是从欧美等西方社会开始的,有时也被称为“西方化”,但不专属于西方社会,其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并不是背道而驰的,二者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我们应该从积极影响入手,寻求二者互相融合促进的方法。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早期的积极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认知模式为学习西方提供了理论基础。冯桂芬在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和思考以后,提出了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主张。然而中国有着强大的封建保守势力,自到19世纪末,整个中国的社会风气都是反对学习西方的。所以,对于主张学习西方的人们而言,只有将西学兼容于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学所用 ,才能确立学习西方的合法性基础。学习西学,本来就是为了弥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足。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使得西方文化能有一席之地,并促进和加快了中国近代现代化的进程。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经世致用理性思想促使中国人民现代化意识的觉醒。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越性使中国人民对外来文化有封闭性,但中国传统文化又具有实用主义的理性思维,所以在近代面对民族危机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等人。他们用经世致用的理性思维解读西方文化并从中寻求救国之路,他们反对空谈主义,主张学以致用,探索外国实用文化以自强。美国著名的中国研究专家列文森指出:西方文化所以能在中国取得一席之地,并能保持下来,靠的就是这种理性主义,它是从林则徐到张之洞等所有儒家官僚中的西化派或自强派共同具有的信条[3]。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并有很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人格道德精神、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及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和守志尚义的社会责任意识,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精神文明的建设。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性,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在现代吸收西方思想的向外性,加强精神的释放和自由,是构建思想领域的民主化和自由化的有力保证。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经世致用思想,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这就为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起到积极作用,避免了很多空谈主义。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力,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这也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强大优势。

(五)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 无论是儒家提倡的“仁”,还是道家提倡的“无为”,或是墨家提出的“兼爱”乃至宋明时期提倡的“理”,“心”,这些关键名词的提出都是基于对“人”这个词的思考。与我们现在提倡的“以人为本”不谋而合,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这样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从根本上促进中国的现代化。

三、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推动中国现代化

虽然人们一提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大多会想到的是弊端,但是我们一直传承至今没有断裂的古老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定要坚持下去的,这样就要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的积极影响,并充分利用来促进我国的现代化!

首先面对历史悠久,博学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一定要进行继承发展,这对在转型期中的中国是很重要的,关系到我国现代的建设进程。中国传统文化是多元的,儒家、道家、佛家等大家思想对当时人们的价值观进行了理论概括,并对人们的行为进行了一定的道德规范,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的。

其次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进行产生的弊端,我们应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并包将西方的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吸收为己用,汲取精华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一直焕发强大的生命力,才能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王新婷 金鸣娟 姚晚霞.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8

[2](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7

[3](美)列文森著,郑大华 任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