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19 17:11:4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商业银行的营销策略研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商业银行联动营销客户价值
一、前言
客户是商业银行一切经营行为的基础,而客户的产品和服务需求更是商业银行的效益源泉。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日趋多元化,优质客户成为众多银行竞争的热点。商业银行突破条线间、部门间、上下级间的分工,加强与系统外有关单位的沟通与合作,立足客户价值展开联动营销,充分利用整体资源优势,增加客户产品覆盖率,提高客户对银行的依赖度和忠诚度,特别是在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环境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联动营销显得尤为重要。
二、商业银行联动营销的属性
对银行而言,联动营销是一种以客户期望为核心,调动本行系统内及相关单位一切必要资源和环节,联动展开的经营管理手段。其特征是多方联动为客户量身定制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其满意度,使客户沉淀在本银行系统,并持续创造价值。
(一)主体的广泛性
联动营销打破了传统营销模式下单兵作战的格局,参与的主体具有广泛性,与行外相关单位间(如工商局等)、行际间、部门间、上下级间、前后台间、对公和对私业务间以及各种业务产品间均可以展开有机互动,从而充分利用全行的人力、财力、信息及客户资源,形成合力,最大限度提升客户对银行的综合贡献度。
(二)方向的可逆性
联动营销既可由下级行首先掌握客户信息,进而争取上级行的支持,展开上下级之间的联动,也可由上级行首先掌握客户信息,将有关的下级行纳入联动营销体系中;可由对公条线作为发起方,捆绑营销对私业务产品,也可由对私条线在服务个人高端客户过程中掌握到对公业务的有用信息,从而引出对公客户及产品的营销。联动营销体系可形成一个信息链条网,网络中每个节点都可掌握到有用的信息,从而引起其他节点的连锁反应。
(三)联动的必然性
在当今金融市场环境下,各家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日益趋同。通过多条线、多部门、多产品的联动营销,抓住更多的优质客户,将客户牢牢绑定在自己银行产品上,是赢得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的关键。同时建立有效的联动营销机制,可以克服银行内部经营专业化带来的部门、条块分割,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对银行优质客户的敏感度和快速反应能力,这在“时间就是效率、信息就是生命”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显得至关重要。
三、构建科学高效的联动营销体系
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中都开展过规模或大或小的联动,但如果使联动营销成为全行的自觉行为,须立足“早、实、快、新、巧”五个字,构建科学、高效的联动营销体系,通过机制建设充分激发员工的营销积极性,提高优质客户的产品覆盖率及综合贡献度。
(一)广辟信息源泉,及早谋划,快速行动
一家商业银行只有拥有尽可能多的优质客户,并能充分满足、挖掘和创造客户需求,才能获得比较优势,赢得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该目标就必须占有客户尽可能多的资讯。这就需搭建信息平台,广辟信息源泉,加强信息沟通,实现各条线间市场、客户、产品、政策制度乃至人脉关系等信息资源共享和精准营销,才能提高营销效率。
(二)加强机制建设,落实配套措施
1.建立联动营销机制,破除条块分割。完整、高效的机制,是联动营销取得预期效果的基础。将联动营销提高到机制层面并建立起动态的积分考核激励体系,跨行、跨岗营销就不再是“分外事”,而变成能直接提高自身积分买单分值、关乎切身利益的事情,可激发员工的营销积极性,促使其挖掘各种资源,有效提高营销业绩。可在二级分行内部成立联动营销工作组。小组应具备以下职能:一是条线部门在营销各自的客户前沟通,让其他条线部门共同参与,真正做到联动营销。二是定期分析各自条线业务的营销状况,对存在问题进行沟通,使各项业务的营销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三是通报各自条线推出的营销产品,作为其他条线部门在营销业务时作联动营销之用。四是指导并督促下级行开展联动营销。五是组织有关培训,交流经验,提高条线人员营销技巧、能力和水平。联动营销领导小组成立后,要充分发挥作用,真正破除条线部门间的条块分割。
2.联动营销需落实责任。联动营销是由多方主体参与其中的,须明确各有关责任部门,各方主体内部要细化分工,落实相关责任人。同时,主办单位只能有一个,否则可能会造成责任人过多而互相争抢客户、推诿责任的情形,避免产生“人多无效率”。
3.联动营销需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没有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联动营销就无从谈起,要解决营销中各种深层次的矛盾,须从解决营销利益分配问题入手。一是恰当评估营销效益。对营销利益执行分割。对营销所产生收益进行评估。评估营销成果要充分考虑静态的、动态的,定量的、定性的等多种因素。评估方式有多种,有的须对营销收益执行评估,有的只要对支付的成本执行评估,有的要对收益和成本同时执行评估,还要对参与营销的各方执行评估。对评估结果,一般只能提供一个基本的事实,不是绝对的,对利益的分割也只能建立在相对合理的基础上。二是合理分配各方利益。充分考虑参与联动营销有关方的切身利益,建立分部门、分产品的核算体系,实现内部转移价格市场化。三是以积分制的动态考核方案取代完成数等量化考核机制,可有效避免因重大项目的营销产生产品批发,从而形成巨额买单,并能合理解决内部转移价格及合理分配各方利益。
4.联动营销应注重时效性。要提高整个联动机制的运行效率,建立责任追踪机制,明确专人负责,各参与方要定期就项目开展情况进行通报,对营销过程中的难点和需要其他联动各方配合解决的问题进行沟通,并就自身业务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
5.联动营销需要加强分析总结。在日常联动营销实践中,注意定期总结成功的经验做法,分析失败原因所在,为更好地开展营销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加强流程化建设,建立快速运行机制
尽管因业务种类不同,银行开展联动营销活动程序有的复杂,有的简单,但为克服实际操作中的无序状态,提高营销效率,需建立一个普遍适用于本行所有联动营销行为的工作流程,并规定可在具体操作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简化。联动营销工作流程一般应包括目标客户的确定、明确联动营销主体、联动营销方案的设计和审定、组建营销团队、追踪落实营销进度、营销成果考核评价等环节,并建立《联动营销目标客户信息联系单》等,以便落实具体工作的有关责任人、追踪营销进展情况等。当然,对于特别简单的联动营销,比如办理公积金贷款业务捆绑营销网上银行产品,就不需要严格遵守上述流程,将业务办理简单化。
(四)突破传统思路,创新营销手段
提起联动营销,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单位内部上下级之间、条线之间、部门之间协调合作,对行外的客户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营销。其实工作中还可以与行外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合作,开展联动营销。如财政局等单位,掌握的大量客户信息囊括当地所有的重点企业、利税大户等,与这些单位搞好合作,可掌握到有用的目标客户信息,这些客户都是银行营销的重点所在。
(五)善用周到服务,用巧劲打动客户
在当前市场环境中,各家银行对优质客户的竞争十分激烈。在金融产品日益趋同的背景下,如何博得客户的青睐,答案是善用服务手段,用心打动客户。联动营销过程中,做好客户的公关,联动各方须注意细节,关注客户喜好,及时了解客户所想所需,甚至关注客户家属的需求,在恰当时机给予客户最需要的帮助。
四、结束语
当前,银行业逐步开放,与外资银行比,我国商业银行在营销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传统的营销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营销需要。因此,本文拟通过对联动营销模式进行探讨,以期帮助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新的营销模式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进而提升营销水平,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巩固现有优势,确保在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马蔚华.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金融,2003(1).
1现代商业银行信贷营销策略的必要性分析
当前商业银行的信贷营销,表面上是在推销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品种和服务组合,但实质就是推销商业银行自身实力和自身价值。现代商业银行信贷营销策略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商业银行信贷营销策略是顺应客观经营环境变化的需要。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对商业银行的信贷市场和客户结构产生了巨大冲击,其地位和筹资功能日益被新兴的资本市场的侵蚀和削弱,直接导致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的日益萎缩,商业银行的高端客户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而减少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有效需求,造成银行客户的流失和信贷业务的萎缩;商业银行信贷营销策略是确立真正市场经营观念的需要。市场营销是一种面向市场、紧贴市场,根据不同类型消费者的有效消费需求创造不同消费商品或服务的一个起伏不定、不断变化的过程。强化信贷市场营销,必须增强商业银行经营观念与信贷市场这个需求变量函数的粘合度,必须树立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增强商业银行对市场快速变化的应变能力;第三,商业银行信贷营销策略是确认商业银行社会价值的需要。营销策略使商业银行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形成单一商业银行社会形象,潜默移化地实现商业银行的社会认同度或社会认同价值;第四,商业银行信贷营销策略是实现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信贷市场营销活动,不仅可以推动信贷创新、扩大信贷有效需求,而且可以根据信贷市场的需求状况修正商业银行过去经营过程中的某些经营行为,稳定商业银行的发展基础。
2、现代商业银行信贷市场营销主要方式分析
现代商业银行的渗透式营销。渗透式营销就是通过对目标市场进行市场细分,对细分后的信贷市场采取有效渗透的营销策略。在目标市场中,既有现实的信贷商品需求客户,又有潜在的信贷商品需求客户,只有将目标市场客户进行细致划分,才能有效地实施市场营销战略。目标市场的细分就是对客户的划分,就目前商业银行的客户而言可划分为四类:即高端客户、中端客户、低端客户和潜在客户。对这四类客户信贷营销的基本原则是:竞争高端客户、维持和稳定中端客户、淘汰低端客户和开发引导潜在客户。
现代商业银行的联动式营销。联动式营销就是商业银行利用其网点资源实现从总行到基层行的各个层次、各个部门的整体联动营销,通过这种营销方式可使宏观(总行)层次的营销得到中观(省行)、微观(支行、二级分行)层次的有效配合;微观(支行、二级分行)、中观(省行)层次的营销得到宏观(总行)层次的指导和协调,进而形成强大有序的营销攻势和上下协调一致的营销合力,形成单个商业银行的良好品牌联动效应,推动信贷营销的深入有效进行。
现代商业银行的网络式营销。网络式营销就是建立信贷市场营销的电脑联网系统,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市场营销。谁拥有较多的高端客户资源,谁就掌握着商业银行发展的主动权。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为在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中取得信贷营销的主动权,建立信贷营销信息网是十分必要的,抓住了市场机会,就等于取得了信贷营销的先机。就当前而言,商业银行的网络式信贷营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单个商业银行自成体系的电脑营销网络。目前各商业银行的电子化网络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具备了良好的网络基础,应在此基础上,要重视和加快自成体系的电子化信贷营销网络的建设步伐,使电子化建设在今后的信贷决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利用互联网进行信贷市场营销。国际互联网具有十分庞大的信息资源和客户资源,商业银行应十分珍惜并过滤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信贷决策,有针对性的进行信贷市场客户营销。
3改变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境况的有效途径
优化营销策略。在信贷营销战略上,国有商业银行要坚持以“优质法人客户、优质消费群体、优质金融产品、优势信贷区域”为重点的信贷投向营销战略,在巩固传统优势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的客户市场,确保新增贷款投向优良客户和低风险业务品种。要立足“以质为主,抓好抓优”的市场定位,以效益为取向,稳步拓展一批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优良法人客户。
完善信贷营销机制。完善营销的内部运行机制,建立起对客户需求能够作出快速反应,能够高效率地向客户提供满意服务的市场营销组织,这是商业银行各级经营行市场营销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保证。在市场营销组织的建设中,要注意研究整合前后台功能,再造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操作流程;将信贷营销机制整合至最优化,使之与市场相协调,紧跟市场变化,由被动适应客户转向积极主动适应客户;实现与客户的沟通和信息交换,引导客户进行有效经营,以最优的服务赢得客户并占有市场。
提高营销队伍的素质。客户经理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各级经营行信贷营销能否成功,也关系到整个商业银行能否可持续发展。从加强信贷营销工作出发,要努力把客户经理培养成融开发与营销金融产品、传递市场信息、管理和发展客户于一体,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新型管理人才。建立高素质的客户经理和营销人员队伍,一方面靠招聘引进,另一方面靠自身培养。同时,要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建立客户经理评价体系,加强对客户经理的考核,实施以绩定酬的考核办法和与之相适应的奖惩措施,以增强信贷营销人员的责任感,激发信贷营销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吸引客户、留住客户、提升客户、发展客户的目的,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关键词:中小商业银行;小微贷;营销策略
一、引言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尤其是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小微企业明显体会到经济增速换挡和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所带来的压力,融资难题更加突出。在所有的融资渠道中,小微企业通过银行获得贷款支持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相对于大银行而言,中小商业银行更有必要面向小微企业进行相关的业务转型与升级,以顺应时代的发展,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与发展空间。
二、营销策略对于中小商业银行小微贷业务发展的重要性
本文所述中小商业银行是指除工、农、中、建、交五家大型银行之外的商业银行,小微贷业务系指商业银行向符合小微企业条件的客户提供资金支持的金融业务。营销策略是指银行应当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根据经验获得顾客需求量以及购买力的信息,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动,通过相互协调一致的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策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对于中小商业银行而言,恰当的营销策略对于小微贷业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小商业银行小微贷营销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大多数中小商业银行已开始逐渐转变营销理念,主动向小微企业提供各种融资服务,小微贷产品日益丰富,贷款涉及行业日益广泛,营销渠道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如柜台营销、电话营销、网络营销等等。然而,中小商业银行小微贷营销过程中仍存在各种问题,导致小微贷的不良率相对较高,有限的金融资源没有得到最合理的配置。
(一)小微贷产品利率过高
相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小微企业生产规模较小,管理水平较低,自身资金实力较弱,抗风险能力差,加上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缺失,抵押物较少,因此,当中小商业银行向小微企业放款时,基于风险与收益成正比原则的考虑,一般会提高放款利率以保证银行的持续经营。但是部分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过高。
(二)审批机制不够完善
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往往具有短、小、频、急的特征,小微贷款“急”的特征指的是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当发现企业需要资金支持时,往往已经非常急切。这就意味着对于中小商业银行而言,应结合小微企业融资特征,优化贷款流程,缩短放贷周期,提高放贷效率。
(三)小微团队专业度不够
目前,很多中小商业银行已成立小微团队,或者针对小微放贷业务设立单独的部门,如小微业务部等,但是现实生活中各银行的小微团队并不够专业,尤其是各支行部门的小微团队。部分客户经理对小微金融相关理论了解不够透彻,业务操作不够熟练,往往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工作过程中仅知道该如何操作,而对相关的金融知识以及业务如此操作的原因全然不知。
四、完善中小商业银行小微贷的营销策略
(一)合理设置贷款利率
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通过赚取存贷利差而盈利,合理的利润率是商业银行持续经营的基础。相对于民间借贷而言,通过银行这样的正规金融渠道获得贷款支持更易受到小微企业青睐,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最高不超过同期基准贷款利率的4倍,超过此限度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因此,对于中小商业银行而言,针对小微企业的高违约率可适当提高贷款利率,但是至少不应高于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
(二)完善审批机制
针对小微企业贷款“急”的特征,中小商业银行应完善审批机制,不断提高放款效率。放款效率的提高,意味着放款成本降低,唯有如此,才能既满足小微企业贷款要求,又能使得中小商业银行获得足够的利润。目前,中小商业银行大多处于分层审批机制的阶段,即便名义上是信贷工厂处理模式,但实际上仍然是层层报批,审批手续比较繁琐。日后,中小商业银行应建立起针对小微贷业务的独立的审批部门,对各项小微贷业务进行集中审批,同时,将审批流程进一步简化。
(三)加强小微团队的专业化建设
小微贷营销的主力军是商业银行各分支机构小微团队的客户经理,他们直接面向客户,代表银行,小微团队的专业化直接影响了银行的专业与品牌。因此,小微团队的专业化建设非常重要。首先,中小商业银行应制定明确的小微金融客户经理的选拔标准。其次,中小商业银行还应建立系统的客户经理培训机制。
作者:孙晶晶 单位:青岛工学院
关键词:商业银行;营销战略;对策
中国商业银行是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发展而来的,相对其他产业而言,改革相对落后。随着中国加入WTO,提高国内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营销能力已经迫在眉睫。在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及完善过程中,市场份额重新作了分配,金融业逐步成为“买方市场”,这使得各银行纷纷将市场营销作为经营战略的一个重要战略加以探索研究,以期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市场营销战略是银行未来发展的方向、大致目标以及银行发展的总体规划,同时是银行用来与竞争对手抗衡、吸引消费者以及有效利用资源的大方针、大原则。本文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营销战略出发,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与SWOT分析,对我国商业银行未来营销战略的发展趋势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
1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战略存在的问题
1.1 粗放型的商业银行营销战略
我国商业银行在营销策略上还属于一种粗放型的管理,主要表现为还缺乏一套完整的Probe市场调查——Partition市场细分——Prefer市场选择——Position市场定位管理机制,这种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开发和利用远不能令人满意,同时也使得市场定位、产品策略出现偏差。例如最近新推出的产品:商业银行跨行存取业务,由于缺乏市场调查,导致业务费用远远高于客户的期待,导致产品使用率不高。
1.2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组合(4P)策略过于单一
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商业银行的价格策略与促销策略上。价格策略方面,衍生金融产品、个人资产业务、中间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软肋,所以目前收费项目较少。但是在收费项目上,显然缺乏市场细分与市场定位,导致针对性差,没能体现出“二八定律”。在促销策略上,目前商业银行采用较多的是广告促销策略,但是在销售促进、公共关系等促销手段的利用上,远不如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
1.3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营销程度相对较低
以我国四大商业银行中的中国银行为例,它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2004年中行资产和利润分布分别为:中国内地为78.06%、74.62%;港澳地区为24.47%、23.79%;其他境外地区为5.5%、1.59%,尽管中国银行在港澳地区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拥有数十家海外机构,但是总体业务占比较低,而其他三大商业银行该比率则更低。
1.4 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策略观念相对落后
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策略观念相对落后。例如,部分银行营销过程中,片面追求“关系”忽略真正意义上的关系营销;一些银行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资源采取一系列不正当的做法,“拉关系”甚至违规操作。忽视客户在服务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服务提供与客户要求脱节;银行更多地市关注员工是否严格按规定办理每一项业务,缺乏与客户的沟通与互动。
2 我国营销环境战略的SWOT分析与外部经验借鉴
2.1 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战略的SWOT分析
(1)SWOT分析原理。
SWOT分析理论是企业战略分析的常用方法,它是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的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机会(Opportunity)与威胁(Threaten)的分析,从而形成企业的发展战略(详细见图1)。
(2)我国商业营销营销环境的SWOT分析。
根据我国实际环境,可以得出以下商业银行环境分析矩阵。
通过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战略环境分析不难发现:①我国银行的外部机遇大于威胁;这直接告诉我们,加入WTO后,尽管我国银行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但是机会大于挑战,只有通过竞争,才能提高其核心竞争力。②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劣势大于内部优势,与外资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营销手段、营销战略、营销配套管理组织方面均处于绝对的落后地位。仅有的优势根本不足以弥补大面积的技术落后,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商业运营过程中应采取WO争取型战略,以抓市场机遇为主,通过不断弥补自己的先天缺陷,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2.2 国外商业银行营销战略借鉴
(1)美国商业银行的营销管理模式。美国商业银行的专家认为,银行经营的危险就在于只埋头办理传统的银行业务,而放弃对银行的监测工作,银行只有通过后者才能鉴定当前提供的服务是否符合客户的需要。为此,市场营销活动应主要致力于:①一揽子的服务方式,即系列化业务服务。为了适应客户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不同情况,美国商业银行将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项目进行配套,以从整体上满足和解决客户的各种需要。②针对性的服务方式。围绕客户需要,同时,这种服务还向客户提供集业务员、咨询员、情报员为一体的“个人银行家”,负责对客户的财务状况提供咨询,并对客户所需的金融服务项目作出安排,帮助客户处理遇到的困难。 ③关系营销。就是建立起跨越多层次的职能、业务项目和地区、待业界限的人际关系。“关系经理”不仅推销银行传统业务,而且还为客户提供并办理新的业务,使潜在的客户变成现实的“用户”,成功地实现账户渗透和业务的发展。 此外,美国商业银行还注重加强公共关系,这是赢得公众好评是银行服务的基础。
(2)日本商业银行的营销管理模式。日本国内的学者认为,随着金融自由化的日益推广和普及、市场准入障碍的消除和市场竞争机制的加入,金融服务业将不可避免地沿着制造业和零售业的路子发展。大型集成化金融机构并不总是处在有利的盈利地位,对于专门从事某个领域的小金融机构和能够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银行业来说,依然有大量的商业机会。因此,商业银行为了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经营理念必须转向用户导向,建立“耳目商店”掌握顾客喜好的最新变化,开拓潜在的市场,重组面向用户的分支网点,建立有效的推销渠道。通过重组业务结构,发挥银行的内部潜力。金融机构要引入研究和开发的概念,加强业务领域中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发展以信息系统能力为基础的“内部办公室业务”,企业可以通过委托银行办理事务性工作,降低其劳动力成本和信息领域的投资支出,从而使经营活动更趋合理化。
3 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战略转型的对策建议
3.1 在营销竞争战略上,以WO战略为主
通过SWOT分析,已经知道我国银行的外部机遇大于威胁,内部劣势大于内部优势,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商业运营过程中应采取WO争取型战略,以抓市场机遇为主,通过不断弥补自己的先天缺陷,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3.2 市场细分基础上,注重营销组合策略的灵活选择
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以及促销策略。以业务品种为载体,进行个性营销。银行面对的是众多的客户,它们对产品的需求存在着差异,不仅仅体现在金融产品的类型和档次上,而且体现在对利率、费率和销售方式的不同需求上。因此,没有一个银行能通过一种营销组合策略能够满足所有客户的所有需求。因此,只有将市场区分为更细小的市场或客户群体,或区分为具有不特征的目标市场,实施不同的营销组合策略,而且根据自身的战略定位,判定和选择相应的市场组合,才能做到银行营销的市场定位准确,从而达到营销的预期效果。
3.3 加强金融品牌营销,强化银行品牌形象
金融品牌营销就是指金融机构通过对金融产品的品牌的创立、塑造,树立品牌形象,以利于在金融市场中的竞争。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也如一般流通行业一样,具有服务需求弹性大、提品的同一性和易模仿性等特点。我国商业银行想要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形象与品牌就显得尤为重要。
3.4 注重营销策略的选择
我国商业营销要在营销策略上逐渐寻求突破:例如关系营销、绿色营销、文化营销等手段。例如花旗银行的营销除了突出服务意识之外,还特别突出塑造成功的形象,这对年轻顾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化因素的注入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营销潮:一是有助于传递金融企业的差别优势。金融产品的趋同现象当前非常普遍,在众多模式化的宣传中,脱颖而出形成差别优势已成为金融营销的共同追求。而文化因素的注入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金融广告中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可有效地区别于竞争对手。
3.5 注重目标市场的细分
任何一家商业银行,不可能满足所有客户的整体需求,不可能为某一市场的全体顾客服务。相反的,商业银行必须确认市场中最具有吸引力,且最能有效提供服务的市场区划,满足一部分人的某种需要。一般把这种商业银行选定的服务活动的对象称为“目标市场”。商业银行在目标市场战略中应分为两步:(1)通过金融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2)市场定位,拟定一个竞争性的市场位置。
参考文献
[1]刘永章等.银行营销[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01.
[2]陈小宪.全面开放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中国金融,2006,(23).
[3]范云峰,张长建.银行营销[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06.
[关键词]理财产品;定量分析;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880(2011)11-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起步较晚。2004年7月,光大银行上海分行推出我国第一款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计划B计划第一期。自此之后,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2011年1—8月底,我国银行已有10564款新理财产品发行,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86%,发行量已超过上年全年水平。本文以普通客户的需求为基本立足点,从安徽省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出发分别对理财产品营销的内容及方式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完善理财产品营销策略。
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营销理论发展情况
近年来商业银行国际营销理论不断发展,主要经历了从4P营销理论到4C营销理论的过程。其中,4C营销理论是美国劳特朋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并发展的。4C理论中的4C是指客户需求、客户成本、客户便利、客户沟通,该理论的核心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主导型”策略。我国学者吴红高(2006)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业务的发展情况,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在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上普遍存在着偏重产品推销、轻客户需求,理财专家队伍素质普遍不高、理财工具相对落后等问题。林文俏教授(2008)则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营销意识不强,还没有树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忽视对潜在客户的研究和开发。
然而,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营销策略的研究大多数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通过收集客户数据并分析的定量研究较为缺乏。同时,这些研究大多并未将金融资产低于30万元的普通客户与VIP客户、企业客户区分开来。高资产值客户是商业银行盈利的重要来源;但现阶段在安徽省,普通客户是购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主力,而且普通客户市场仍有巨大发展潜力。同时,普通客户与VIP客户的营销策略有很大区别,因此有必要针对普通客户进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营销策略的研究。
二、理财产品销售影响因素模型
(一)影响模型的因素
客户最终决定购买某家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了解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有助于立足普通客户的需求,理清理财产品营销内容,有侧重地宣传理财产品。首先,风险和收益是决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其次,随着银行理财产品的日益同质化和竞争的日趋激烈,各商业银行网点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态度也会影响客户最终的选择。同时,由于大部分客户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流程和盈利模式中的许多专业知识缺乏足够了解,商业银行多年来树立的品牌和口碑也会对客户的选择产生一定影响。最后,银行理财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客户通常希望可以随时跟踪了解理财产品收益情况,并获得银行工作人员的专业指导,因此是否能快捷、安全地购买和追踪银行理财产品也是客户考虑的因素之一。
但是,由于潜在客户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很难确定是哪一个因素最终吸引潜在客户购买,因此两因素的比较可以更贴切地反映潜在客户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的心理状态。
(二)模型的假设条件
针对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影响因素模型建立前提条件的分析,本文对问题做出如下假设:
1.每一个消费者的选择都是理性的,即各个体的意愿是相互独立的,没有因彼此间的交流导致的趋同性,500名被调查者对各个因素重要性的判断无趋同性。
2.对于调查中短暂的时间差异性忽略不计,即500名被调查者受调查的时间是相同的,不存在时差性,认为调查结果是对当前消费者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认知反映。
(三)模型的建立
安徽省银行业发展较晚,因此,虽然包括东亚银行、光大银行在内的外资和中小型商业银行在安徽省设有分支机构,但其分支机构与业务量仍远远不及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因此通过匿名调查表格的方式对安徽省中国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各网点的客户进行了随机调查。通过获取的500名潜在用户的有效调查问卷对影响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五项因素进行了排序,并依照分数表算出各影响因素的总得分。
通过使用Matlab软件,可以对比较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得到权重向量为,因此,比较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由以上模型可知,收益率、风险率、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安全、便捷程度、服务质量、品牌影响力对于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影响权重分别为。因此,收益率对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理财产品的风险率与在各商业银行网点购买理财产品的安全、便捷程度,这三个影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普通客户的购买意向,且这三个因素之间的差别较小。而各银行品牌的影响力对理财产品销售的影响较小,而各网点理财产品销售人员的服务态度的影响力最小,这主要是由国有股份制大型银行品牌信誉度普遍较高与服务同质化导致的。
三、营销手段有效性模型的建立
(一)模型影响因素的引进
在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中,银行可以采取多种营销手段提高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量,包括银行从业人员的介绍,银行各个网点的宣传,报刊广告宣传,电视广告宣传,手机短信营销,互联网营销等。但是各种营销手段对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影响程度却较难量化。因此,我们通过匿名调查表格的方式对安徽省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各网点的银行客户进行了随机调查。通过获取的500名潜在用户的有效调查问卷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各种营销手段有效性进行定量分析。
(二)模型的假设
1.消费者的选择都是理性的,也就是说各个体的意愿是相互独立的,没有彼此间的交流导致的趋同性,其选择结果对于我们确定银行产品的宣传具有实际意义。
2.消费者对于各种营销手段的认识可以具有重复性,即每一个调查者可以对多种营销手段进行感知和选择。
3.对于调查中短暂的时间差异性忽略不计,即500名被调查者受调查的时间是相同的,不存在时差性,认为调查结果是对当下消费者对银行理财产品认知的反映。
4.对于调查中地域差异性忽略不计,即虽然500名被调查者分处不同地级市,但各地商业银行的营销手段对被调查者的影响一致,各地同一营销手段的质量没有优劣之分。
(三)模型的建立
如果有更多的客户最初通过该种营销手段了解某种理财产品,即可视该种营销手段是有效的,营销手段的有效程度与最初通过该种营销手段了解某种理财产品的客户数量呈正比。
我们先考虑在某一家银行各个营销手段的影响力。将归一化,即为该银行各种营销手段的影响力指数。因此,若有家银行,就可建立影响力指数矩阵:
由于安徽省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销售量在安徽省理财产品总销售量中所占份额不同,因此对各家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量进行归一化,得作为权数。因此,其权数为。
即为不同营销手段对理财产品销售有效性指数。
这里以蚌埠市主要商业银行为例。截至2010年,蚌埠市主要商业银行为中国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及中国银行的蚌埠市分行,因此我们分别在五大银行各支行通过匿名调查表格的方式对银行各网点共500名客户进行了随机调查(每个银行的网点各100名客户;总计为了解某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客户数量)。得到数据如下:
并且截至2011年上半年,根据五家银行实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手续费和佣金的净收入,得则就是各营销手段对蚌埠市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影响力指标。由此可知,银行从业人员介绍所占的影响力权重最大为0.317,即银行营销人员对理财产品的营销可以大大提升普通客户对理财产品的初步了解,为之后的购买行为提供了条件。而网点内纸质和屏幕宣传的影响力权数为0.267,手机短信营销再次之为0.147。可见这两种营销手段的有效性也较高。而广播、电视和互联网营销的有效性分别为0.043和0.039,有效性较低。
四、安徽省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注重客户分层,市场细分,制定明确的市场、客户划分标准
将市场细分与制定理财营销策略相结合,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工作,细分目标客户市场,认真分析不同客户的业务需求。注重对中高端个人客户、优质公司类客户的营销;对存量客户实行二次营销和重复营销。要求客户经理密切关注其管理的高端客户资金流向,根据客户的闲置资金情况,大力宣传与其资金闲置期相对应的理财产品;对优质的中端和潜在客户,制定周密的营销活动策略,开展理财沙龙、产品推介会、优质客户座谈会等针对性营销,挖掘其潜在的理财需求。同时力求通过周密的市场细分,进一步提高理财产品市场占有率。
(二)制定内部员工服务规范和实施细则
制定详细的理财知识培训方案,不断加大银行工作人员理财产品知识和营销技能的培训力度;制定内部员工服务规范和实施细则,让银行从业人员的行为举止、服务内容有据可依;建立健全营销业绩考核制度,进一步深化员工激励机制。
(三)建立健全营销策略标准
目前,安徽省金融业发展迅速,各类金融创新与金融改革更是层出不穷, 这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对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来说,建立健全营销策略标准已成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业务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选择?各商业银行应明确并实施以改进与消费者关系为前提,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产品策略,针对不同层次的客户和同一客户不同的阶段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标准。
(四)进一步强化宣传工作
要求各网点强化宣传,在营业网点内张贴基金、保险及各类中短期理财产品的宣传海报;在大厅内摆放易拉宝,加强产品风险点的披露,强化宣传真实性;在非营业期间,充分利用营业网点的滚动显示屏,循环播放宣传标语;充分调动银行柜面的营销积极性,营造“人人开口营销、人人争做营销明星”的良好竞争氛围。并通过电话、短信、走访重点等方式,与客户及时沟通有关理财的最新信息,有针对性地向客户推荐产品;大堂经理在日常为客户解答各项疑问时,加强对潜在优质客户的挖掘及理财产品的宣传。
(五)将业务培训与推进理财队伍建设相结合
突出强化理财经理和客户经理业务素质的提高,将新增的理财产品及时、详细、全面地纳入培训方案,并认真组织相应的学习和能力测试;同时,邀请相关专家讲解各类银行理财产品的营销技巧,理清营销思路,有的放矢地制定相关营销策略;加大对大堂经理和临柜人员基础理财知识的培训,提炼各理财产品的亮点,方便在日常营销中能更加全面客观地向客户推介,也为扩大理财队伍建设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Vihtelic.Jill Lynn, Personal finance: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teaching undergraduate finance[J]. Finance Service Review,1996,78-86.
[2]吴红高.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有效途径[J].金融经济,2006(2).
[3]林文俏.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营销几个问题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3).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竞争激烈,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想要在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就必须进行一定的改革。虽然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能够在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但是由于其市场营销的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由此对其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模式创新转型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剖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创新策略,希望能够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二、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模式创新转型的原因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我国金融业获得飞跃式发展,我国中小企业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来自国内外的金融夹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中小银行必须进行市场营销的创新和转型才能够在市场中占据有利的位置,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健康发展。具体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国内竞争压力大。从目前我国国有银行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的四大国有银行占垄断地位,并且四大国有银行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革,借助其此前的经济基础、公众信任、基础设施和整体创新的优势,四大国有银行在资产规模、机构网点、人员队伍、科技设备等继续保持着领先的位置,其优势依然存在。第二是外资银行进驻中国市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在金融业方面也实施开放,具有外伤性质的银行进驻中国市场,并获得快速发展。2006年末,已经有283家外资银行进驻,资产总额达到1051亿元,占据中国银行总资产的1.9%。从总量上看,外资银行资产在我国银行业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但是其增长的速度非常的快,目前外资银行已经在北上广深金融业发达的地区占据有利的位置,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银行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外资银行对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威胁更大。
三、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营销观念较缺乏
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的,这是市场营销的重要的理念。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已经起步,并获得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部分商业银行并未很好的认识到市场营销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对于“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营销理念的认识还是比较浅显的,主要停留在“以产品为中心”的思想里,并且按照这样的思想进行实践,这是非常不正确的。
(二)对于市场的定位不够准确
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需要根据自身发展的情况和对手在市场中的位置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需要针对客户的特点对市场进行细分,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然后根据市场的需求对银行的产品进行有效的开发,并能够通过营销策略的实施来塑造个人鲜明的形象,由此吸引更多的客户,谋求市场份额。当今市场瞬息万变,市场竞争激烈,通过实施准确的市场定位来推进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三)营销手段不够完善
市场营销需要一定的促销,银行的发展也一样。过去,我国银行的发展倾向于等待客户,而不是主动挖掘客户,主要通过行政手段的方式获取客户和开拓业务。日常在进行营销的过程中大多集中在广告宣传,没有建立起科学的、系统的营销体系,使得整个营销缺乏整体的合力。目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在具体的营销方式上也沿用着过去的做法,没有把营销放置到一个高度上来认识和推进,使得银行的发展也十分的受限。
四、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模式改进策略
(一)坚持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理念
所谓以顾客为核心的营销理念就是需要商业银行在进行相关活动的时候需要和营销部门的决策相结合,营销的理念需要渗透在每一个行业之中。充分认识到客户是银行发展的重要根本,银行一切发展都应该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主,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通过树立全员的营销理念来充分调动职工参与的热情,促进银行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集约型的转变,由过去的被动向主动开发和市场培育转变,推进银行的整体发展。
(二)培育差异化的品牌形象
差异化的品牌形象是品牌忠诚建立的路径,通过树立良好的品牌和形象来建立品牌的忠诚度。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客户的忠诚度。品牌的忠诚度越高,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越大,因为在进行营销的过程中,稳住一个老顾客比获得一个新顾客要难得多,所以银行对于忠诚客户的付出成本会更低。
(三)细分市场,进行差异化竞争
对于中小商业银行来说,最优吸引力和能够提供直接的服务的是区隔市场。所以这就需要我国各大中小商业银行对客户进行细分和研究,根据客户需求的不同特点,将市场细分为若干细分市场,通过对细分市场客户的不同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对那些选定目标的客户群体提供独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针对他们的需求实施不同的营销策略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市场进行准确的营销和定位,更加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推进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市场特色的形成与发展,使顾客了解到本银行的优势和特点,提升用户体验。
五、结语
在金融业对外开放日益深入的背景下,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面临来自内外部的竞争,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今金融市场的发展。所以,为了能够保证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地位,必须在进行市场营销的过程中转变经营观念,充分认识市场的重要性,加强营销策略的实施力度。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模式创新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记性剖析,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创新策略,例如,坚持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培育差异化的品牌形象,细分市场,进行差异化竞争,推由此进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单梅.新形势下中小商业银行的经营之路[J].中国集体经济,2016(9).
[2]赖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策略[J].现代商业,2015(9).
[3]白志鹏.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机遇与挑战[J].天津經济,2015(8).
[4]陈雯思.云南省中小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金融共生问题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
关键词:银行;营销;价值;策略
营销可以这样定义:满足他人的需求同时自己也能赢利。英文为Marketing,意为行销,是一个过程。传统上视营销即上门推销,目的单一、直接,就是推销产品或服务。现代意义上的营销则是通过推销等手段进行价值的创造和传递过程。通俗而言,先寻找顾客,再为客户设计产品。营销其实就是围绕四个要素展开,通常称4P要素,即Price,价格;Promotion,促销;Product,产品(服务);Place,地点。
银行营销则是商业银行以金融市场为导向,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通过运用各种营销手段,把可盈利的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销售给客户,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并实现银行盈利最大化为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营销发展现状
囿于体制原因,营销之观念走入我国商业银行较晚。我国银行市场营销观念也是随着经济活动中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银行作为政府机构的附属物,无需考虑应树立什么经营观念。因为政府作为行政组织,在经营指导思想上除了追求粗放武的数量扩张外,很少考虑供求关系和客观的需求变化。所以,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银行经营观念是以政府行为为中心、以指令计划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确立弱化了集中型体制,并使市场机制逐渐发挥作用,特别是金融体制改革和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使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其主体地位和经营活力不断增强,银行在经营内客、经营形式、经营手段等方面都进行了全方位的创新。如在金融产品和服务上推出了诸如可转换债券、信用卡、定活两便储蓄等;在销售渠道上,增设的分支机构和储蓄网点及手段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银行产品的销路;在促销手段上,有些银行已开始重视运用广告、公共宣传等树立银行形象,这些都表明市场营销已进入我国经营领域。
但是,由于我国尚未健全金融活动的市场机制,商业银行不仅缺乏自主产品定价权,经营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政府,银行间的竞争因缺乏规则,也多以不规范,甚至不正当的形式进行,从而抑制了银行市场营销策略的运用。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营销观念更显淡薄,即使已经实施营销管理的商业银行,也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和长远发展战略。因此,总的来看,受主客观条件制约,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基本还未真正实施营销管理。或者说,我国的银行市场营销仍停留在初级阶段。
具体而言,90年代,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干的商业银行转制为商业化经营。银行由国有事业性质转为商业化经营的国有商业银行后。银行才成为“企业”。在转制之初。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并没有营销概念。相反,更多的则是被企业等资金需求方营销。这主要是因为银行作为稀缺资源一信贷资金的几乎唯一供给者占据主动地位。直至现在,只有那些“铁公基”行业和上市企业以及一些关系客户才会受到银行特别是大银行的青睐,成为营销对象和目标客户。当然,个中部分原因源于规模效益和控制风险的需要。
基于此,尽管目前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但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营销谋略方面仍在我国之上,我国商业银行在营销观念、营销机制和营销策略、手段运用等方面总体上与国外先进银行尚存在着较大差距,还不能适应新时期商业银行营销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切实转变观念。加快自身改革和发展,很有必要重新审视和探讨银行营销模式。
二、商业银行营销的重要性
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综合性金融企业。银行营销是商业银行通过设计和提供更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采用比竞争者更有效,更有利的方式实现经营目标的经济行为。随着经济发展对资金需求的多元化,客户对金融服务需求的高层次化,技术革命以及银行同业之间的竞争和银行内部盈利机制的驱动,商业银行不论是从实现自身目标出发,还是从适应市场需要出发,都必须大力发展银行营销。
从国际银行业营销模式上看,营销已成为发达国家银行间开展竞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优秀的银行营销在争夺优质客户、拓展银行美誉度、提高银行信用度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这些方面又直接或间接地降低了银行的流动性与经营性等各种风险,对提高银行利润率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当银行通过营销手段吸引到优质客户时,优质客户的高信用度可以较大程度地保证银行按时收回贷款,从而降低了银行经营性风险.提高了资金流动性水平。又比如,银行通过开展营销拓展了银行美誉度、提高了银行信用度后,银行又能吸引到更多的客户(尤其是优质客户).同时银行建立起的美誉和信用度又能增强客户的忠诚度,在发生金融危机或突发事件时.银行挤兑风险、流动性风险将大大降低。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营销策略分析
(一)品牌营销策略
美国营销协会对品牌的定义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或设计或者某个它们的组合,目的在于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随着银行业竞争的加剧.我国商业银行对品牌作用的认识在不断加深.品牌营销也慢慢出现。例如,光大银行的理财产品做得很好,客户,包括本行员工都有一种趋同认识:要理财,到光大。但是.金融门槛高,产品技术含量却很低。这一高一低现象又造成各家银行之间产品高模式化、同质化。
应该看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银行业买方市场的形成,品牌正在成为比企业产品和服务本身更重要和更长久的无形资产与核心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保持金融企业整体形象、价值观念和企业文化的前提下,或者说在一个总品牌形象下.塑造品牌的各自特色,形成各自品牌的忠实消费群体,为银行赢得更为广阔的市场和生存空间,特别是避免出现一个银行的品牌族群互相矛盾及冲突和“一损皆损”的尴尬局面,已成为银行业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国外知名银行分支机构在中国的不断设立也使中国银行界的品牌营销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差异化的品牌形象是品牌忠诚建立的路径,良好的品牌形象又成为品牌忠诚度建立的基础。根植在客户心中的品牌形象和对企业的高度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品牌忠诚度高的顾客会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因为在营销过程中,保持住一个老客户和获得一个新客户在经济效益上是截然不同的,所以银行为忠诚顾客提供的服务是低成本的。国外研究表明,在汽车保险、人寿保险、信用卡等行业中,其获得一个新客户花费的
成本通常需要1~2年才能够得到补偿,并且开发一个新顾客的费用是保持现有顾客费用的6倍。因此商业银行一定要注重品牌营销,建立以顾客为导向的长期市场营销观念,维持品牌形象的同一性和稳定性,维持和提高顾客的忠诚度。
(二)客户导向策略
目前,市场竞争打破了金融业的垄断地位,所以要切实转变观念,真正做到视客户,包括潜在的客户群为“上帝”。将“以产品为导向”的营销模式更新为“以客户为导向”,把“以客户为中心”作为核心战略。只有当“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共识乃至行动,孕育出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文化,商业银行才有可能保持观念和意识领先,发挥出超越竞争对手的能力,奠定长期发展的基础。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营销过程中的客户导向策略还必须具备识别、分析客户的能力,而要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就要认清客户状况及自身优势,明确客户的特点是什么。客户特点可以从客户的个人特征(如年龄、性别、信仰、爱好、文化程度等)来界定,还可以从客户的社会特征(如职业、职位、所处行业、经济状况、信用度等)来界定。客户形成的首要条件是和银行发生交易行为,要培养识别、分析客户的能力。应该对客户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三)关系营销策略
首先.关系营销战略既包括外部关系营销,更包括内部关系营销。在某种程度上,内部关系营销重要性不亚于外部客户的营销。在银行营销业务实践中,风险审批部门和业务拓展部门分歧较多,很多潜在客户由于内部方方面面的不协调而被拒之门外,从而影响到市场的拓展和业务的发展,这种现象占比20%左右。所以能不能处理好内部部门之间的关系,统一营销理念,往往成为影响业务发展的一个关键。
其次,要建立和共享顾客数据库,以建立高效顾客数据库为基石。建设客户数据库是贯穿于关系营销垒过程的手段。银行和客户关系的创建、维持和提升都离不开数据库提供的准确信息。在高效顾客数据库的基础上,银行才能更好的服务顾客。为关系的创建、维持和提升提供的准确信息。创建顾客服务导向,提高顾客感知服务质量。
(四)全方位实施3R营销策略
1 客户维持。优秀的客户维持可以维持到稳定的客户群体,节省银行成本,提高利润率。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稳定客户群的建立一方面可以省却银行重新争夺新客户的费用,男一方面也省却了重新调查审核客户信用的成本。银行要通过各种策略,努力把客户尤其是优质客户留下来,并培养成忠诚客户群。
2 多重销售。即向同一客户销售多种商品。
据日本BOOZ・ALLEN&HAMILTONH咨询公司调研,同一客户使用的产品数量与客户维持存在密切关系。多重销售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促进客户多重购买,并增强顾客的忠诚度,减少顾客流失。
3 客户介绍。即通过现有客户的推介扩大客户数量。
银行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特殊的服务行业,顾客的口碑很重要。因此提高原有顾客对银行的满意度并鼓励客户对银行的口碑宣传,可以帮助银行扩大新客户群体、争夺优质客户。
(五)开展差异化的市场定位策略
市场定位是银行根据战略规划而设计自身及其产品的形象。并在目标顾客心目中确立与众不同的认可度。使顾客了解相互竞争的各个商业银行之间的差异,便于挑选对他们最为适合的银行;同时,准确的市场定位也是商业银行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基础。在当前银行业务种类、创新产品、目标客户,甚至经营理念、经营战略“同质化”现象严重的情况下。要取得营销成功,推行差异化市场定位至关重要。
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来看,特别要注重以下两个层次的定位:一是立足于核心能力进行的发展定位,市场定位的实质是识别竞争优势、选择竞争优势、显示竞争优势的过程,所以商业银行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可从各自不同的核心竞争力出发,分别选择“全能型银行”、“零售银行”、“批发银行”、“贸易融资专业银行”等作为自己的发展定位;二是在产品定位上要从功能性定位尽快转向感性象征定位,赋予银行产品更多的心理、情感、文化、社会地位等方面的象征特点。
(六)大力开展服务营销策略
商业银行是属于服务类的第三企业。因此服务营销是商业银行营销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要做好服务营销,需明确以下几点:
1、服务理念的创新。以客户为中心是银行服务理念创新的突出标志,银行的整个经营活动要以顾客满意度为方针,真正从顾客角度来分析消费需求,以实现顾客忠诚,取得利润和回报的增长。
2、服务手段的创新。将柜台以及ATM机等与顾客直接接触的服务与生产的营销,金融产品相整合,形成生产与促销和谐配套的营销机制。
一、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的含义
商业银行服务营销是指银行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手段将金融产品销售给客户的各种经营活动。银行服务营销力图通过向客户提供优质高效和个性化的服务,提高客户对银行的满意度,从而保持对银行的忠诚,与银行建立长期的关系,在持续的业务合作中双方获得更大的收益。而服务营销是企业在充分认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为充分满足消费者需要在营销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
银行业最基本的经营思想之一就是服务营销,它强调“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并通过不断的调整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使利润或的最大化,服务营销更是一种管理活动,它贯穿于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
二、我国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的现状与问题
1.产品开发缺乏创新,营销模式过于简单
近些年来,各大银行推出了许多新的金融产品,但模仿的多,趋同的多,有特色的少,技术含量高的少,形成品牌的少,为了抢时间,抢市场,急功近利,仓促推出不成熟的新产品。比如房屋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还有名目繁多的信用卡等,总而观之,各大银行的金融产品本质上差别并不大,而服务营销模式的趋于雷同,又使商业银行间的特色和优点尽失,竞争力下降,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的道路上举步维艰,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大降低。
2.营销观念落后,缺乏定位观念
我国商业银行一般只重视存、贷款过程中的服务,而忽视了对存、贷款前后期的服务工作;对服务市场没有细分,没有实行差异化的市场营销策略,对不同需求的客户、不同品质的客户,未能采取差异化的服务;采取“一刀切”的服务模式,变通性和机动性不大,造成了大量客户资源的流失。同时,一些银行为了和同业银行竞争,几乎在所有业务领域全方位的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最终导致竞争毫无目的性,脱离实际,造成巨大的浪费的同时,也是自身的发展偏离了原有的轨道。
3.服务营销人才匮乏,与客户沟通不到位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金融领域的改革也在稳步推行,国内银行业也逐渐受到来自外资银行的挑战,银行业所面临的挑战被业内人士归结为四点: 一是人才竞争; 二是对优质客户的竞争; 三是对产品和服务的竞争; 四是市场和竞争手段的竞争。而人才竞争位居首位,银行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随着外资银行的逐步进入,国内银行在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外资银行用高薪聘请、委以重任、出国培训等丰厚的条件吸引了大批优秀的金融业和营销的人才,而优秀人才外流的现象也逐年呈扩大趋势。与此同时,国内银行的一些员工缺乏工作的热情,在和客户的沟通方面做得并不是很好,许多客户真实的意见被埋没在留言簿上,对客户的意见也没有进行归类总结,并加以研究,导致经营业务中出现许多问题。
4.对关系营销的理解有偏差
所谓关系营销,是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其核心是建立和发展与这些公众的良好关系。而银行正是依靠关系和网络才构成了其市场营销的主要工作,而一些银行却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把关系营销单纯理解为“拉关系,讲吃喝,拿回扣”,为了使个人和银行的业绩,增加存款量,请客送礼,给回扣等违规手段屡见不鲜,而这种“饮鸩止渴”的“拉关系”营销方式并不能长远,而且非常不利于银行内部管理以及客户忠诚度的提高,造成了大量的浪费,为日后的经营留下隐患。
三、提高服务营销水平的策略
1.差异化营销策略
如今中国的银行业,各类商业银行种类繁多,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呢?从本质上说,那就是提供差异化的服务。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要求银行向客户提供越来越多的差异化的金融产品。银行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用战略的眼光来分析客户的潜在需求,选择目标市场,实施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所谓差异化营销,是指银行在提供金融服务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所有客户均提供相同的服务,而是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提供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服务,采取不同的营销组合策略,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2.人才本地化策略
以汇丰银行为例,其在宣传自己的形象时,用了精简的八个字“环球金融 地方智慧”。在汇丰全球众多的分行里,极力推崇人才本地化策略,旨在消除银行职员与顾客以及银行职员之间在语言上、文化上、习惯上的差异,使员工的归属感,顾客对银行的信任感、认同感得到更有效的提高。
3.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做好银行内部营销
营销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内部营销”,意思是一个企业要想把自己的产品、服务、理念或者企业文化成功的营销到外部市场上去,要不断地和员工打交道,关心员工、善待员工、教育员工、培养员工,为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商业银行要把优质的服务营销给自己的员工,让员工满意,使他们感到公平、公正的对待。
参考文献:
[1]李双玫.浅谈商业银行服务营销[J].南方金融,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