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会计思维导图

会计思维导图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19 17:11:4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会计思维导图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会计思维导图

第1篇

《成本会计》作为中职会计专业的主干课,是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理论性强、核算体系繁杂、教学难点多的课程。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且能够形成普遍化、常态化应用状态,笔者思考良久并实施教学。本文本着“有用、有效、有趣”原则,通过列举中职成本会计核算中五个费用界限如何正确划分、约当产量比例法之在产品完工程度如何正确计算、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之成本如何还原等教师难教和学生难学的“痛点”,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思考力与联想力,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以期顺利完成专业课程教学。

一、巧解“五个费用界限如何正确划分”

会计成本核算,是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制度规定,对制造业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审核和控制,并将已发生的费用合理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怎样算合理计入呢?关键是要解决如何正确划分五个费用界限的问题,即: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和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界限;产品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各期产品成本的费用界限;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费用界限。五个费用界限的正确划分在成本会计核算工作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学习难点:学生虽已掌握基本会计理论知识,能够大体分辨企业经营费用,但具体到某个产品应承担的费用时,就显得无所适从,不能正确划分,导致计算的产品成本五花八门。

难点解析:学生之所以乱,是因为没有真正掌握产品费用结构和内容。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会发生很多费用,但不是所有费用都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不相关就不构成产品费用。如何区别费用与产品生产有关还是无关呢?作者在教学中使用了思维导图,利用其直观有条理特性,将企业发生的费用有序梳理,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逐层剥离,剥离的过程,就是五个费用界限正确划分的过程。通过划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五个费用界限的正确划分,既是对产品成本的计算和各项期间费用计算的归集过程,也是工业制造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贯穿成本会计核算的主干线。由于思维导图结构清晰,再加之大脑对色彩天生的感知力进行联想、思考、記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思维导图1所示。

实际应用举例见表1。根据表1的费用,对照思维导图1,逐层分析剥离出①生产经营费用和非生产经营费用;②与产品生产有关费用和期间费用;③与产品生产有关费用是本期费用,还是上期或下期费用;④属于甲产品的料、工、费;⑤最终计算出甲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实例中企业总费用是46100元,但经过层层剥离后,甲产品费用确定为24800,如思维导图2所示。

二、巧解“约当产量比例法之在产品完工程度如何正确计算”

在企业产品成本核算中,月末需要选择适当的分配方法,将某产品已归集的全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约当产量比例法,是以完工产品产量与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为标准,在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当选择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时,在产品完工程度的确认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学习难点:学生按照约当产量比例法的公式分配单项费用,且在产品完工程度告知的情况下,计算没有问题;但当同时分配多项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特别是在产品完工程度需要在各工序分别计算,各工序期末在产品产量要分别约当成完工产品产量时,计算出现问题,对什么情况要约当,什么情况不能约当,怎么约当等关键问题认识不清、理解不透,这些问题不解决,生产费用将无法进行计算分配。

难点解析:首先,产品成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进度或完工程度直接影响产品成本的核算。其次,产品成本核算受生产工艺影响也很大,譬如:企业生产产品,有多工序加工,也有单工序加工,原材料投料程度有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也有随生产进度陆续投入,生产加工程度与原材料投料程度往往相互交织,在产品完工程度计算显得很复杂。再次,教材的平铺直叙,不够立体,学生的条理性、分析力不足,没法真正理解在产品完工程度确认的关键所在。解决办法还是利用思维导图,笔者想到将与在产品完工程度相关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三要素费用分配放在一个结构图上,图的左边是原材料投料程度与加工程度的“四种组合”,图的右边是与“四种组合”相对应料、工、费费用分配率的计算,无论原材料投料程度与加工程度怎样变化,都能在结构图上一一找到对应点。不同情况下约当产量的计算过程就是在产品完工程度确认的过程,只要能够正确理解并正确计算月末在产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产量×50%、月末在产品约当总量(分工序)等,才能正确分配计算生产费用。该结构图简单清晰,直观明了,立体感十足,效果明显。如思维导图3所示。

实际应用举例见表2。根据表2成本业务,对照思维导图3分析:首先明确思维导图3左边的原材料投料及加工方式组合,选定组合①;其次确认思维导图右边与组合①对应的料、工、费费用分配率计算公式;最后将思维导图其他不相关的部分划去,如思维导图4所示,随着在产品完工程度的确认,料、工、费的分配也随之完成,学生学习难点迎刃而解。

对照思维导图4,乙产品成本计算过程如下:

(1)依据表2成本业务,选定原材料投料与加工方式组合:

选定:组合①

(2)随之确认料、工、费在产品完工程度,并计算产品成本: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30001600+400=11.5(元/件)

完工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1600×11.5=18400(元)

在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400×11.5=4600(元)

人工费用分配率=63001600+400×50%=3.5(元/件)

完工產品应分配人工费用=1600×3.5=5600(元)

在产品应分配人工费用=200×3.5=70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41401600+400×50%=2.3(元/件)

完工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1600×2.3=3680(元)

在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200×2.3=460(元)

乙产品完工产品成本=18400+5600+3680=27680(元)

乙产品在产品成本=4600+700+460=5760(元)

(3)将乙产品成本计算结果填入表3

三、巧解“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之成本如何还原”

成本还原,是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下,为正确反映产品成本结构,对产成品成本中的自制半成品综合成本按生产步骤逐步分解,最终将产成品成本还原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方法。

学生学习难点:教材中逐步综合结转法是通过一个成本计算例题开始,问题是这个例题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数额大,前面步骤的成本计算还没有完全理解,紧接着就要进行成本还原,若按教材的思路讲授,学生难以接受。即使是在老师的讲授下明白了,但由于没有真正理解,难以做到举一反三。

难点解析:既然教材内容计算繁杂,笔者就想着跳出教材,设定一个最简例子,数额不大,计算过程简单,重在讲道理。再次想到使用并设计成本还原思维导图,想方设法将与成本还原的相关知识点放在一个思维导图里,让学生一看就明,真正让思维可视化,并将相关联的数字彩色化,提醒学生注意并寻找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一步步解决为什么要还原?怎么还原?还原几次等问题,再次明确成本还原的意义在于正确反映完工产品的原始成本,即:料、工、费各成本项目所占产品成本的比重,为进一步分析考核产品的构成水平,有助于企业加强各生产步骤成本管理,减少不必要浪费,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际应用举例见表4。

依据表4业务,对丙产品两个步骤发生的生产费用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成本还原对象是从半成品库领出继续生产并加工完成“完工产品成本”800元,如何将“半成品”栏里“完工产品成本”800元还原成明晰“料、工、费”呢?一张图展现了成本还原的全过程,如思维导图5所示。成本还原前生产费用发生的移动路径(第一步骤第二步骤)、到成本还原对象的确认及还原过程(还原对象还原方法还原结果),再到成本还原后完工产品成本“料、工、费”产生,整个成本还原轨迹在思维导图上呈现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通过成本还原,学生清楚地看到了丙产品料、工、费的构成情况,认识到成本还原的意义,为后续进一步开展成本分析打下良好基础。

对照思维导图5,丙产品成本还原过程如下:

(1)还原前完工产品成本1200元

其中:“半成品”800元,人工200元,制造费用200元。

(2)分析确认成本还原对象

“半成品”800元。

(3)找出关联点,计算还原分配率并还原

还原分配率=本月产成品成本中耗用上一步骤半成品的成本费用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成本合计

=8001000=800500+300+200=0.8

还原原材料:500×0.8=400

还原人工费用:300×0.8=240

还原制造费用:200×0.8=160

(4)还原后完工产品成本1200元

其中:直接材料400

直接人工240+200=440

制造费用160+200=360

第2篇

【关键词】中职生 基础会计 挫折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B-0161-02

家庭成长环境、初中时期的学业状况形成了中职生自身的特殊情况,进入中职学校以后,他们对需要一定基础知识支撑的专业知识课程学习起来感到比较吃力。会计专业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强、实践性要求高的学科,就学生的基础而言,很多学生学习起来感觉困难,并容易出现畏难情绪。笔者以梧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例,探索如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提高中职生的耐挫折能力。

一、学生学习中产生挫折的原因调查分析

调查选取2013级、2014级200名在校学生作为对象,设计的内容如下:

题1:学生学习动机。选项有四个,调查结果分别为:(1)目标明确,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占5%;(2)目标明确,没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占19%;(3)目标明确,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占53%;(4)学习无用,将来不做会计占23% 。

题2:课堂听课状况。调查结果分别为:(1)认真听课,积极做笔记占15%;(2)听课过程中经常开小差占49%;(3)一上课就伏台睡觉占12%;(4)上课讲话,老师干涉不听24% 。

题3:课堂理论内容学习的状况。调查结果分别为:(1)能听明白占15%;(2)基本听明白占23%;(3)能听明白小部分占41%;(4)一点也听不明白占21%。

题4:课堂实操内容学习的状况。调查结果分别为:(1)能独立操作占11%;(2)能独立完成大部分占14%(3)能完成小部分占44%(4)一点也不能完成占31%。

题5:课后作业情况。调查结果分别为:(1)先看书复习,然后做作业占9%(2)不看书直接做作业占51%(3)不会做,抄袭同学的作业占22%(4)放弃不做的占18%。

根据2013级和2014级200名学生,从入学后学习基础会计情况跟踪调查,得出结论:

题1 中,24%的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而且有从事会计工作意向,了解到从事会计工作需要会计从业资格证,他们分别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报考了市财政局会计从业资格证,40多个同学参加考试,只有3人三科全部过关,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其余的同学没有过关。他们虽然学习勤奋,动机强烈,但是全国考试过关率低,对于他们的学习热情打击很大,对其他学习积极性较强的同学打击也很大。

题2 中,49%的学生上课走神,说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36%的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不想学思想,认为学来无用,抵触情绪较严重。

题3、4中,选择第三、第四项占的比例比较高,说明学生对课堂上理论知识和动手实操存在理解方面的困难,理论方面由于基础差,听课糊里糊涂,既弄不清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也不会综合应用,造成操作业务的时候无从下手,或者乱下手。

题5中,选择第二项的比例最高,可以看出学生做作业是一种应付状态,只求完成数量,不求完成质量,同时也反映出学生在学习方法上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根据上面的调查情况分析可以看出,在学生总体智商正常的情况下,学生学习基础会计的过程中,受挫的特点多数属于内因性挫折,表现为缺乏自制自律、缺乏奋斗目标、缺乏坚强的意志力,面对失败自身产生畏难、不自信、悲观情绪等,引发学习困难,形成学习中的不如意。

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耐挫折能力的措施

(一)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树立全局观念,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重新调整自己,重建自信心。有意向考会计从业考试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有明确的目标,每天认真地学习,课后自觉地复习,积聚了强大的信心走上考场,可是第一次考试没过,尤其是自己感觉学得最好的基础会计学科没有及格,学生回到学校后觉得很没面子,从心里会产生排斥上课和考试的情绪,甚至对前面的失败原因提不起精神总结,听之任之。面对这一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着重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树立全局观念,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考三门科目,每一门的内容涉及的知识点都很多,而会计基础这门课程对理解力的要求比较高,根据学生考后的反馈,在课堂上和学生逐一对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计算分析题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学生对较为简单的知识点也很容易混淆,例如多选题:“银行借款筹资方式的缺点是( )A.筹资数额有限;B.筹资速度慢;C.筹资成本高;D.限制条件较多;E.财务风险较大。”这道题考的是银行借款的筹资方式,其中包含着发行股票和发行债券两种筹资方式的内容,在答题的时候需要头脑清晰地记忆这三种筹资方式的特点,再将上述五个备选答案加以比较,去掉不能成立的B、C两项,应选A、D、E三项。学生出现选择错误明显地反映了学生复习的缺陷,在脑海中未能形成知识框架体系,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没有理清。想要考取好成绩,把课本全部地理解掌握显然不现实,而应教会学生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抓住重点首要的工作是读懂考试大纲,以考试大纲为主线,以教材为指导,学习教材内容,对照考试大纲进行全面系统复习。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化的思维记忆方法,思维导图的建立有利于学生对其所思考的问题进行全方位和系统的描述与分析,从而有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或关键环节。基础会计的理论内容是一个很严密的知识结构,环环相扣,缺一不可,通过总结笔者改变了原来只强调每一章节内容的教学方法,把课堂教学重心放在为学生展示会计知识的联系和作用的整体结构上,运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让学生把课本中的知识体系一一地分列出来,把复杂的内容结构化、层次化,使得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学生从中了解了问题的全部,对问题的理解从困难变得容易。指导学生对刚开始的几个章节花较多时间来理解和记住以后,一旦他们有所领悟就指导他们进行习题练习,以练的方式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绘制思维导图,对课本的重点内容进行自觉的标注,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和掌握重点知识点的问题,学生的排斥心情明显改善,慢慢地从课堂中找回了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心。

(二)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中职生虽然存在文化知识基础差、学习无目标、自我意识不强等问题,但是他们活泼好动,具有较强的好胜心,表现欲望强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设计让他们参与活动,满足他们爱玩的天性。“玩是学习的动力”,课堂学习之所以让学生认为是一件感到头痛的事情,根本原因是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学并快乐着”,如果学生感觉到上课学习“好玩”,自然就不会出现厌学情绪,学习的挫败感自然也就消失了。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将会计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会计是一门“爱”的学问,它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要善于发现它。例如,在生活中,我们自己是固定资产,生活是持续经营,恋爱是投资考察,爱情就是无形资产,红包是资本公积,结婚是合并报表,你的爱人就是实收资本,孩子是应付账款,读书是长期投资,年龄是累计折旧,等等。这样贴近生活的会计名词解释,学生很容易记住和理解,不再感觉它们抽象了。

二是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其中。例如用银行存款支付购货款1000元。这样的业务内容,首先把全班分为若干个小组,以6位同学为一组,设组长一人,组员五人,角色有:供应商,负责供应材料开发票;采购员,负责采购材料;出纳员,负责填写支票;会计,负责处理业务,填写会计凭证。要求各组成员根据题目共同设计,选出分担的角色,拟定台词,情景由组长解说,15分钟后各组根据组号顺序上台表演。课堂像舞台一样,每个学生都是演员,他们跃跃欲试,心情激动,在愉快的表演和笑声中,学生完成了一节课的内容,最后环节由各组派代表进行总结发言,老师对该节课内容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指出表演中存在的问题。

课堂上采用这样生动活泼的形式,加上同学、老师的评价中肯客观,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学习轻松快乐,师生关系融洽,抽象的知识点也比较容易记住,慢慢地喜欢上上课。

(三)挖掘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引导学生提升耐挫折能力。在课堂上可以引入一些故事,让学生认识到挫折伴随着人的成长,只有学会面对,才能享受到快乐真谛。从古到今,从事过会计工作的名人都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经历。例如,孔子年轻时候,因为生活困顿,第一份工作是在鲁国权臣季孙氏家里担任委吏,即管理仓库的会计。看似容易,做好却难。孔子在这个岗位上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能力,道出了“会计,当而已矣”的名言。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由于家庭清贫,他在毕业前一个学期被迫退学,回乡帮父亲料理一间小小的杂货店,帮助父亲做生意,打算盘、记账。18岁那年,一向赏识他的王维克老师做了金坛中学校长,请他去当庶务兼会计。于是,华罗庚正式以会计为自己的职业。从故事中,学生认识到,不论是古代的孔子,还是现代的华罗庚,他们之所以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除了有真才实学外,还拥有着一股经得起挫折的忍耐力。

总之,中职学生学业挫折是他们在校学习生活的一个部分,学校和家长应重视对他们进行心理层面的引导和干预,在综合培养的基础上使他们健康成长,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何遥远.以兴趣为抓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J].新课程(中学),2014(4)

[2]王艳.英语教学中学生逆商培养方法探索[J].成功(教育),2009(5)

[3]马靖昊.玩的就是会计[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4]曹雪晖.思维导图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4(5)

[5]徐倩任.浅谈会计技能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山西农经,2015(6)

第3篇

关键词:导学案;会计电算化;优化

一、合理编写导学案

合理的导学案,应重在“导学、导练、导思”。编写导学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抛出一些适宜学生知识和能力思考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求知欲和怀疑精神,主动参与学习。创设项目任务,引导学生将学习内容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学会思考、表述和归纳问题。1.导学习得。教师须先熟悉教材章节、财会软件,按功能模块及实务业务处理时间,整合学时教学内容。单个导学案可包含“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习内容”等“导学”要素。依照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及业务性质,确定科学可行的“学习目标”,剖析“重点难点”。再活化教材,节选典型业务,录制示范微课,形成“知识链接”;从业务处理概述、基本功能、处理结构、单据介绍等要点,整理“学习内容”文案,制作多媒体课程资源。让学生一目了然学习内容,构建新的知识框架。一些业务较为复杂,如工资分摊、存货出入库核算、结转成本费用等,有必要撰写多个学时的不同类型的导学案。首学时,应设计单项操作导学案,重在引导认知业务单据,描述业务处理步骤,归纳相关理论知识。次学时,再设计仿真综合实操导学案,重在引导熟悉业务处理流程,点拨要点,提高技能。2.导练巩固。“导练”可含“知识链接”、“业务实操”、“达标检测”等要素。教师利用“对分易”平台,导学案、视频、微课等多媒体课程资源。学生利用导学案“知识链接”,熟悉业务单据、软件模块功能、处理步骤;“业务实操”引领学生反复模仿操作,习得新技能。细化任务,难度呈坡度,可以课内分层教学,也可以课后拓展。同时督促回归理论自学,以客观题形式设“达标检测”,量化学习效果,巩固理论,查漏补缺,完善知识框架。3.导思拓展。“导思”应属于开放性学习任务,可含“质疑问难”、“拓展延伸”、“学习小结”等要素,重在学生思维能力锻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职业综合能力。编写者在导学案中留白,让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观点和疑难。或教师及时解惑答疑,点拨重难点;或开展学生集体研讨,训练学生思维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拓展延伸”是跳出课内学时和学习内容的制约,提出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思考,或师生交互探究,拓宽知识面,磨练新技能。最后“学习小结”,学生可通过绘思维导图,完善知识框架,达到知识迁移;还可反思课堂表现,自我评价。教师也通过教学实施是否流畅、学生参与度、学生实现目标情况、导学案等多媒体课程资源使用情况等多方面评价,反思,调整。

二、优化使用导学案

信息化下导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借助信息化手段,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推演、归纳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实现高效教学一种教学方式。1.活化教材,导学入门,接收反馈,准备面授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如“对分易”平台,导学案、微课等课程多媒体资源。学生阅读导学案,查看课程多媒体资源,熟悉学习内容;依照要求尝试前置任务,还可在平台上讨论区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可在平台上实时查看学生预习情况,并有针对性准备课堂教学内容。2.导练巩固,回归理论,交互研讨,导思提升课间实施阶段,教师根据课前学生预习反馈情况,实施项目教学法、实验法教学;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互补原则,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理实一体,重在“导思、导练”。课堂上多是教师下达细化项目,驱动学生进行单一任务实操。学生以2人一个学习小组,可根据导学案中“学习内容”指引,或观摩“知识链接”进行模仿操作,相互指导,督促任务实施。针对业务重难点,还可开展某企业一个月业务仿真综合项目实操,小组内讨论分析,互助下实操、检查,再利用实训室教学平台展示成果,汇报任务实施中遇到的疑难和经验或建议。其他小组提问、互评。教师鼓励性评价,归纳知识要点和技术难点。教师还可采用逆向思维教学法,通过评价操作视频或小组实操成果,设找茬改错题。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讨论,寻找错因,客观陈述,并能动手修正。即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巩固技能,更培养职业分析、解决实务问题能力。教师适时引导点拨、鼓励性评价,树立专业学习信心。在此期间,部分学生可能出现疑难,可导学案中注意事项、技巧辅导文档寻找解答,还可以在“对分易”讨论区实时提出“质疑问难”。教师可实时解惑答疑,也可委托尖子生解答。遇到共同疑难,暂停实操,可开展集体研讨。课堂交互增强,思维碰撞,能力提升。除了实操,还要注重回归理论。教师在“对分易”平台推送客观题“在线练习”,进行限时检测。教师能实时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出掌握程度,给予必要的针对性辅导。3.复习巩固,导思拓展,多元评价,反思完善课后复习阶段,教师在“对分易”上推送难度适中的复习任务单,让学生导练巩固。或提供略难的延伸任务,导思拓展。还可以设开放性学习任务,让学生“质疑问难”,师生互动研讨,释疑解惑。进而“学习小结”,师生反思课堂教与学,自我评价,自我完善。

三、应用注意事项

第4篇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an example of crouching long jump,according to teaching method of “Study Guide” to do teaching design and implement teaching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effect of“Study Guide” in crouching long jump teaching,by teaching methods improvement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关键词: 蹲踞式跳远;学导式;教法

Key words: crouching long jump;study guide;teaching method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7-0198-02

0引言

学生在教师的统一指导下,进行自学自练的教学方法就是“学导式”教学法,也属于启发式的教学。“学导式”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个人学习,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并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充分的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一直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客体,学生知识在被动的接受教师教授的知识,而在“学导式”教学法中,能够使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本文以蹲踞式跳远教学为例,按照“学导式”教学方法的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来探讨“学导式”教学方法在蹲踞式跳远教学中的效果,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实验组为江门一职05级会计1班的52名学生;对照组为江门一职05级会计2班的50名学生。

对两班学生实验前进行基本素质测试,内容包括立定跳远、助跑摸高、50米跑。结果这两个班学生的基本素质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表1)。另外,对两组学生实验前的基础上进行跳远测试,结果实验前的测试成绩无显著性差别(表2)。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实验法:将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同时在2007年2月-2008年5月分别进行同一内容,不同方法的教学,并将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1.2.2 了解访问法:对实验组学生进行了解访问,学生是赞同“导学式”教法还是赞同“传统式”教法?

1.3 实验内容和方法两班学生都以蹲踞式跳远为教学内容,教学时数相同,教学进度相同,场地器材相同,考试统一组织,评分均以同样标准,实验班采用“学导式”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式”教学。

采用“学导式”教学法要在坚持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把教学重点从“教”转移到“学”的方面去。

2实验结果

2.1 实验结果:采用“学导式”教学法与“传统式”教学法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考试成绩均高于实验前的成绩,但“学导式”教学班成绩提高幅度大,效果好。(见表3)

2.2 实验后对实验班学生的了解访问结果走访了40名学生,其中37名学生肯定了“学导式”教学方法良好,所得的成绩满意,占90%;其中4名学生说不清楚哪种教学方法好,占10% 。这说明所采用的“学导式”教法在蹲踞式跳远教学中取得了成功。

3分析

3.1 “学导式“教学法各阶段功能

3.1.1 提示阶段:新课的导入,告诉学生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所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对新课程产生兴趣,所以,本节课程可以通过学生对所学的跑跳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借助学生的其他喜欢的运动项目为突破点,激发学生对新课程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练习,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1.2 自学阶段:教师将学习的任务目标告诉学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学生自主的练习所学内容,在练习中找问题,提高水平。学生在练习中,互相交流经验方法,互相指导,发现问题可以互相解决,掌握重点,发现难点,在练习动作中,学生们互相指点,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跳远课教学提供依据。

3.1.3 解决阶段:学生在自主练习过程中,会发现很多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可以自我解决。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所学内容,更加稳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达到教学目标和任务。

3.1.4 精讲与示范阶段:对于学生自主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进行专门的精讲,并示范给学生具体的解决办法,在示范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整体的示范,也可以针对某个难点进行示范,直到学生真正的领会动作要领的时候,就达到了教学的效果。

3.1.5 反复练习阶段:在学生自学自练,并通过教师的教学示范,解决问题后,还需要学生进行多次的巩固性练习,强化动作要领,降低动作的失误率,使正确的动作定型,达到巩固教学效果的作用。

3.1.6 小结阶段: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教学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能有机地体现和结合起来。

3.2 “学导式”教学法运用于蹲踞式跳远教学的分析

3.2.1 符合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学导式”教学是“学”与“导”的统一,重视教师“教”的同时,来开发和重视学生的“学”的因素,确立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导式”的教学,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实践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解疑难”和“评价”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认识及语言表达能力。

3.2.2 符合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完整跳远技术动作的掌握和学习,要求学生对动作的要领进行思考、分析、理解、消化和进行一定数量的练习次数,然后才能达到动力定型。生理学上经过的泛化、分析和动力定型三个阶段,而“学导式”教学法就是用来促进使学生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采用“学导式”教法可以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时间,当学生明确了重点和难点,则学习过程就能更快地改进提高动作质量,缩短教学时间。

3.2.3 符合学生个性发展:当今的信息时代,学生从各个方面接受着大量新知识和新理论,思维活跃,体现出思维已发展到较高程度,均具有一定的独立认识能力和表现欲望。“学导式”教法各环节的教学中,通过各阶段的练习来利用学生原有的思维和认识水平,发挥其潜在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动去探索新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从了解访问的结果表明,实验后大部分学生认为“学导式”教法可以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普遍提高,达到了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目的。

4结论

第5篇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更是教师的战场,是专业能力的检测站。”优化教案,精彩导入,先做后学……凭借丰富多彩、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许月桂执教九年,秉承“让每一堂课都变得扎实”的理念,不断探索,细心耕耘,成为学校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之一。

“考量”教案功夫在课前

记者采访时,许月桂正在参加临海市专业教师比武大赛。许月桂的这堂公开课讲的是销售折扣、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的相关内容。对于从未接触过会计的人来说,这些名词都是非常抽象的。但许月桂却通过母亲节箱包公司促销的案例将这三个概念融入其中,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具体,让“门外汉”也听得津津有味。

优化教案,许月桂最拿手的就是联系生活。有一次,在整理报表结构中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教案时,许月桂发现这两个表格刚好一个是左右结构,一个是上下结构,就像楼房,资产负债表就像一间一间的平房,利润表就像3层的小楼。无独有偶,在准备盈余公积的教案时,许月桂发现盈余公积相当于班级中的备用小金库,平时不能花,只有在集体活动的关口取用;而盈余公积提取时还要考虑之前有无欠费,也如同造房子。“如果地上有个坑,一定要填平了再造,不然这房子就存在不稳定性。”说起这些源自生活的想法,许月桂如数家珍。

事实上,为了找到专业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连接点,许月桂花了不少“力气”。她不仅强迫自己不断学习专业新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还主动与同一专业组的老师互通有无。“只要有空闲,我就会翻看以前的教案,不断地优化。”如今,许月桂的教案集已有厚厚一叠,而几乎每节课的内容都有被修改的痕迹。

让许月桂欣慰的是,这些略显“土气”的教案却让教学如虎添翼。尤其是那些来自农村的学生,只要听过许月桂的课都能及时吸收。有一次,有个高三学生向许月桂“求助”五五摊销法。为了能够让学生快速理解,许月桂灵机一动,在白纸上画了两张图:一张是五个水平排列圆从中间纵向分成两半,一张是五个水平排列圆横向分成两半。“五五摊销法,不是把五个圆整体分成一半一半,而是每个圆都要分成一半一半来计算,也就是说我们领用材料时每份都要先摊销一半价值,在报废时再摊销其另一半价值,每份材料都是独立的个体,不是把五份材料看成一个整体。”借助两张图和许月桂的讲解,该学生很快找到了自己出错的原因。一道被诸多高三学生誉为“高难度”的题目就此迎刃而解,而这两张图也从此成为学校会计专业的一个经典案例。像这样的情况其实不在少数。以前许月桂班上总有几个学生会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弄错,但在许月桂的“楼房”比喻讲解后就再没有学生出错了。

精彩导入铭刻“初印象”

“什么是会计?很简单,就像烧一盘糖醋排骨,会计的任务就是计算全部配料的价钱,包括排骨、面粉、糖、醋、油、盐等等;当这盘糖醋排骨出锅后,如果用于贩售,会计就要在销售以后根据价格计算利润。”由于爱吃糖醋排骨,每个学期第一节课的前5分钟,许月桂都要用“糖醋排骨”引出会计学。这对初学者来说,是一个非常有“记忆点”的演绎。因此,有不少学生在毕业后都还清晰地记得许老师的“糖醋排骨理论”。

“课堂引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第一步,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启动阶段。巧妙引入课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集中注意力,明确学习目的,产生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从而使学生乐于思考,积极主动地探讨,自始至终地参与教学活动。”许月桂认为,人际交往讲究第一印象,扎实的课堂也讲究第一印象,譬如每个学期的开学第一节课,每节课的前5分钟。

在许月桂的公开课上,笔者真切感受到了这5分钟的魅力。上课铃声一响起,许月桂的课件就开始播放各色各样的包包图片,原本还有些嘈杂的课堂一下子安静下来了,同学们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讲台上。许月桂立即抓住这个瞬间,引出课堂案例――母亲节箱包公司活动。用包包图片引入,是许月桂针对女生班而特别设计的,既抓住了女生喜欢包包的心理,又恰好与母亲节应景。

“导之有法方能导之有效。行之有效的引入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明确思维的方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热情。为了保证引入的有效性,在选择和设计引入方法时,应‘当其时、适其时’,即适当。”在许月桂心里,“适当”的含义等同于符合学生的“口味”,让学生觉得课堂导入有意思。在这方面,同是职校毕业的许月桂有先天优势,在职校环境中的生活感受,让她能比其他老师更迅速地了解职校学生,真正做到恰如其分。除了图片导入之外,许月桂还有很多“招数”:如借助徐永祚替上海交易所设计会计制度的故事引出在商业会计中沿用至20世纪90年代的“收付记账法”;通过压岁钱存银行的计算游戏引出《财务管理》中“货币时间价值”的知识。

先做后学互动有“玄机”

许月桂上课有一个习惯,就是“温故知新”,先做后学,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稍加延伸,让学生们以动手操作的方式学习,然后再针对性地讲解教学内容。以这次公开课为例,许月桂以箱包公司促销活动的“练习题”贯穿始终,以新品包“唯爱”的销售引导学生进行成本、折扣、收入的计算,从而引出销售折扣这一新知识;以包包购买者由于商品的颜色不符合要求,要求在商品价格上给予减让,进行进一步计算,引出销售折让的概念;最后以购买者由于质量问题,要求退货,引出销售退回的概念。如此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让学生在做的同时掌握新的理论知识。

第6篇

关键词 图解教学法 问题导向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1.048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Graphic Teaching Method

――Taking Accounting Course as an Example

HE Ying

(Tourism College of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101)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accounting course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advantag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graphic teaching method and explores the combination of question 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and case study with graphic teaching method.

Key words graphic teaching method; question oriented method; case study

1 研究背景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是以提供经济信息、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学是研究如何运用正确的会计方法真实、客观、及时、全面、系统、连续地确认、计量、记录与列报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资金运动及其反映的经济信息的一门学科。“会计学”课程是工商管理学科大类必修课程,主要包括会计学基本原理、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工作组织与程序三部分内容。被誉为“商业语言”的会计学涉及大量专业术语、具体核算方法和多样组织程序。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寓教于乐并结合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试图将学生原本印象中枯燥的会计学原理、纷繁复杂的会计核算变得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容易一些、更有趣一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以会计学基本概念为起点,以知识脉络为主线,通过运用图式呈现基本概念、章节基本知识点及其脉络,帮助学生轻松入门,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与把握能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网,从而系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更好地学以致用。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图解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图表、图例、图片、图形、图像等形式,结合语言、文字、字符及其他形式,对教学内容所涉及的事物、事实、事例、事件和过程的形态、性状、关系模式进行描述和展示,使受教者加快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对事物的构造、机能、功用、特点、外延与内涵有更清晰的认识。从20世纪60年代英国人Tony Buzan创造了简单有效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改进笔记方法的思维导图,到David P.Ausubel(1978)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只有学习者了解所要学的概念的意义,学习才会有成果。因此主张教学首先要了解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并以此为基础教授新的概念,与学习者现有的认知结构相关联。再到Novak and Gowin(1984)带领一个研究小组在康奈尔大学推动一系列活动的结果显示概念构图法是一个能促进学生学习成效的学习方法。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结合特定教学领域实践展开了图解教学法研究。

邱垂昌(1988)、陈美纪、康自立和徐敏芳(1999)以中级会计学教材进行概念构图实验教学。邱垂昌、陈瑞斌(2000)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概念构图能有效促进学生高层次认知及帮助学生整合观念,亦有助于学生较低层次认知能力的培养。何治玲(2002)探讨将概念构图与合作学习应用与会计科目教学。陈莉(2008)提出运用会计图解教学法要求教师吃透教材、系统归纳,有利于学生提纲挈领地掌握所学知识。陈牡丹(2009)以概念构图法融入会计案例,发现多数学生肯定概念构图法对于厘清题意、拟定解题计划、搜寻及应用相关会计原则与概念有益。莫锦笑(2009)认为在各种教学方法中,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如果较多地使用图解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会更好。冯建荣(2009)强调加强会计学教学的系统性,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与特点,应较多地应用图解教学法。陈其末(2010)在多年的银行会计教学实践中发现,运用图解教学法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银行会计教学中应大力提倡图解教学法,应当把图解教学法作为银行会计教学方法的核心内容。容辉(2010)认为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方法改进中应较多地应用图解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肖建义(2011)认为会计教学实践证明图示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会计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枯燥乏味、晦涩难懂、抽象的会计知识理解得更容易、更透彻、更深刻。任丽丽(2011)通过教学实践活动认为会计教学,尤其是非经济类专业会计教学中,最能取得满意效果的是图解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吴娟娟、周台龙(2012)实证研究发现图解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本会计的成效。姚艳(2012)、姚艳、徐海清(2014)认为将图解教学法应用于基础会计学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习者注意力,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郭红彩(2014)采用DID模型对概念构图法在会计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概念构图法的确对学生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帮助学生跨越会计核算的障碍,使学生能从琐碎枯燥的会计分录中解脱出来,有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该方法也可延伸到财务管理等课程中。

综上所述,在国内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将图解教学法应用于“会计学”等相关课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会计学”课程教学实践中尝试以问题导向式教学法为引导,以图解教学法为主体,以案例教学法为载体,不断丰富图解教学法的内涵。

3 图解教学法应用特点分析

3.1 化繁为简,突出要点

“会计学”课程中涉及大量的会计学专业术语,这对初学者而言是一个难点。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图解教学法有助于将这些繁杂的基本概念通过简单、形象的图示展现出来,使学生既能快速把握相关基本概念的要点,又能全面、完整地理解这些基本概念,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例如: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等专业术语对于初学者而言比较抽象,教师通过简洁的图示讲授这些基本概念,化繁为简、突出要点,有助于初学者理解和学习。如图1所示。

3.2 化零为整,强调整体

“会计学”课程围绕企业资金运动发生的一系列经济交易进行确认、计量、记录与列报,为相关决策者提供经济信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该课程主要讲述会计基本理论、会计核算方法与会计组织程序等。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图解教学法有助于将企业纷繁复杂的经济交易、丰富多彩的财务活动、纵横交错的财务关系等零零散散的每一个知识点以企业资金运动为主线连接成知识链条,使学生在学习每一个知识点的同时能全面理解和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脉络。例如:以企业资金运动为主线,将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账簿―财务报表等知识点通过图解教学法可化零为整,有助于学生理解每个知识点及知识链条。如图2所示。

3.3 化整为零,拓展链接

“会计学”课程内容与“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管理会计”、“经济法”、“税法”、“审计”、“战略管理”、“管理学”等课程相关内容紧密联系。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图解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在把握“会计学”课程本身知识脉络的同时,链接相关课程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学习者理解和把握课程之间的关联,构建系统的开放式知识网络。例如:企业以资金运动为主线发生的筹资、投资、营运及收益分配活动是“会计学”课程核算的主要内容,也是“财务管理”课程管理的主要内容,但是分析的角度不同,这些财务活动的结果都会集中反映在会计工作的成果“财务报表”中,这也是“财务分析”课程分析的依据和主要内容。“会计学”课程重核算、“财务管理”课程重管理与决策、“财务分析”课程重分析与决策。与此同时,企业的上述财务活动与“经济法”、“税法”、“管理会计”、“审计”、“战略管理”、“管理学”课程的相关知识点相关联。教师通过图解教学法链接相关课程知识点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地学习“会计学”及相关课程。如图3所示。

4 图解教学法应用要点分析

4.1 图示准确性

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图解教学法的第一个挑战在于图示的准确性。无论是表达“会计学”课程中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还是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课程之间的链接,都要求教师保证提供图示的准确性。这就要求教师吃透教材、全面、系统、深入地掌握课程基本知识点、重点与难点以及课程之间的关联性。

4.2 图示简洁性

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图解教学法的第二个挑战在于图示的简洁性。只有简洁的图示才能发挥提纲挈领、突出要点的作用。只有简洁的图示才能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简洁的图示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把握课程要点与实质以及相关构图技巧。

4.3 图示完整性

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图解教学法的第三个挑战在于图示的完整性。无论是表达基本概念、基本方法,还是强调重点与难点,只有完整的图示才能保证所呈现内容的完整性与系统性,使学习者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构建知识链条与网络。这就要求教师系统、完整地把握课程及课程之间的联系。

5 图解教学法应用融合

在“会计学”教学实践中,图解教学法的确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内容,教师将图解教学法与问题导向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自学式教学法等方法融合应用会锦上添花。笔者认为图解教学法应用融合需要注意以下三个要点。

5.1 问题导向式教学法为引导

在“会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思考、学习课程知识,还要肩负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以问题导向式教学法为引导,结合课程内容,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仅有助于学习者学习课程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自学能力。

5.2 图解教学法为主体

在“会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以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为引导提出问题,以图解教学法作为主要教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帮助学生轻松入门、把握要点、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网,系统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

5.3 案例式教学法为载体

在“会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章开篇和小结时结合实际案例围绕章节基本知识点、重点与难点提出问题,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用图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学习者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系统理解和应用章节知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图示教学法应用融合的要点是教师以问题导向式教学法为引导、以图解教学法为主体、以案例教学法为载体系统教学。如图4所示。

6 结论

从20世纪70年代末国外学者开始研究概念构图教学法到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台湾学者在中级会计学领域探索概念构图实验教学,21世纪更多的教师在不同学科教学领域特别是会计学教学领域实践着图解教学法。实践证明,图解教学法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在酒店管理专业“会计学”课程中应用图解教学法,可以发挥其化繁为简、突出要点;化零为整、强调整体;化整为零、拓展链接的特点。同时,以图解教学法为主体,融合应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入地学习“会计学”课程。

参考文献

[1] 徐平.图示与图解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J].当代电大(经济),1995(3):91-94.

[2] 王文海.现代教学的“十大教学法”(一)[J].中国电子教育,2005(2):62-64,75.

[3] 赵国庆,陆志坚.“概念图”与“思维导图”辨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4(8):42-44.

[4] 吴娟娟,周台龙.图解法对提高成本会计学习成效的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24-29.

[5] 陈莉.《基础会计》教学方法之我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1):147.

[6] 莫锦笑.《会计学原理》课程特点与教学方法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9(2):80-81.

[7] 冯建荣.会计学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4):72-73.

[8] 陈其末.图解教学法在银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2010(1下):107-108.

[9] 容辉.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0(6中):145-147.

[10] 肖建义.图示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林区教学,2011(2):7-8.

[11] 任丽丽.非经济类专业基础会计学教学方法初探[J].河南农业,2011(7下):13,15.

[12] 姚艳.《基础会计学》教学方法设计――借贷记账法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J].财 会通讯(综合),2012(7上):36-39.

第7篇

关键词:教师主导;学生主导;师生互动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微型课程设计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使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发挥创意设计。会计是一个传统的专业,大多数中职院校还是采用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但是传统教学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的重要补充方式就是微课。

一、微课教学设计概念

微课是指以教学视频为载体,反映教师针对某个教学环节或知识点开展多种教学资源相结合的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微课的主要内容是课堂教学的课例片段,同时结合相关的教学设计方案、课件的素材、教学中的反思、测试练习及学生的反响、教师点评等教学资源,营造了一个主体突出的“生态环境”的结构关系及展现方式。

教学设计也叫教学系统设计,有关学者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及确立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实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传统的教学设计包括分析学习内容、学习了解需求、学者特征、确定教学目标、制订教学策略、选择和利用教学媒体及教学的设计策略等。

二、重构中职院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重构中职院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由于会计是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大多数中职院校都采取课堂理论教学加上实践环节教学的传统会计教学套路。课堂理论教学大多是“灌输式”的方式,教师讲解理论,学生练习,虽然也有个别案例、分析,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基本上是教师“填鸭式教育”。而微观课程可以形成一个主要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网络,在微课中可以将问题的来龙去脉及推导过程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清晰地看到教师的板书,进行反复观看;而课堂实践教学则通过教师讲授示范、学生模拟训练的模式进行教学,比起理论教学的效率要高得多。虽然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实践教学中比课堂理论教学增强了,也增加了师生互动,但由于技能需要反复练习才会熟练,而课堂时间有限,因此,实践能力很难提升。模拟训练实际上是一个类似实际的模仿训练,与真实的工作脱节,因此实现零距离上岗是很难的。而微课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既可以通过观看教学内容相关视频来提高教学效率,又可通过视频记录学生的操作过程,把学生录像与教学视频对比,发现和改进不足,创造更多的空间技能升级。

2.重构中职院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的可能性

TED公开课、中国微课网等掀起了微课学习的世界性潮流,使微课教学的理论和实践趋向成熟。微课是一种在线学习的方式,虽然与早期在线学习模式的开放式课程、国家精品课程的载体不同,但还是可以参考借鉴的。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基本涵盖了所有会计专业课程,这些课程包括视频课件、案例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实践教学等内容,为会计课程的微课设计提供了全面的参考和思路。微课就是很短的时间内高效高质量的课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教育的发展,中职院校的教学设备和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而且电脑、摄像机、投影仪,甚至普通手机都可以进行拍摄,满足微课教学不是问题,所以制作微课教学是非常方便的。

三、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微课教学设计模式

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是相对复杂和不确定的,教师、学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是影响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而微课也是复杂的,微课不单是实录课堂,也不仅是教学辅助资源,其核心是一种微观的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是在线教学视频。会计的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专业性很强,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拆分做成微课讲授,因而需要对课程的内容及性质进行合理设计,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补充,使两者能够合理分工、合理运用。

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中可以选择和组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或多元化教学的方式,运用最佳的媒体呈现出来,构建多样化的学习平台,达到最佳的教学及学习效果。

师生角色的微课设计:

1.教师主导类

以理论性为主的会计课程应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微课,以教师为主体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进行教学。从课程的导入开始,概念性的、规律性的及举例说明类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运用语言表达向学生讲述,并结合相应方式扩展学生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如基础会计中有一章的内容很重要,是“借贷记账法的应用”,教师就可运用“思维导图”方式把每一节的关键部分画成不同颜色的导图,从而加强学生的记忆。学生学习完某一章节后,要对学习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利用思维导图把学习的心得和成果展示出来,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将概念、关系连线、逻辑顺序以多种形式展示出来,构建知识网络。

2.学生主导类

在这个阶段课上,老师充当导演兼演员的身份,而学生是主角。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应变能力,增强课堂活力,就要让学生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教学形式可以是在线实时课堂或教室,教师创造一个情境,给予学生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发挥,通过学生独立或合作进行探索、实践等方法进行学习。如在讲会计要素时,可根据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情景创设,以团体作为一个单元进行相关数据收集、分析和整理,最后情景进行各组结果显示,每个学生都应该充分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研究结果,听老师和同学的评论,同时对别人的研究过程和结论也必须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教师通过学习情况的分析、提出的问题、设计的框架等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相互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师生互动类

师生互动其实就是教师组织,引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沟通、合作,参与到学生互动中去。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启发,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对学习方式进行对话交流与讨论,形成一个和谐互动的气氛和学习机制。如理论、实践和技术性较强的基础会计课程,很多难以理解的术语和复杂的研究方法使初学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开始,各种各样的会计学科和借贷关系让学生茫然,此时可以通过练习和测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回顾和总结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当然,也可以一种或多种类型相结合的微课实现教学活动的连贯和持续性。

综上所述,教师也可通过微课资源库、区域网络的教研等网络资源得到更好的专业提升。对学生来说,满足个性化学习可以通过足够丰富的微课资源,实现按照学习需求选择性学习,既可以查找忘掉、漏掉的内容,又可以强化巩固学习内容,是传统教学方法的重要辅助资源。教师主要负责微课的设计与开发,利用这个机会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微课,要降低技术门槛,提高微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玉芹,钟洪蕊.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教学设计与开发的内容分析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12(2):33-34.

[2]曾桂华.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之建立[J].职业教育研究,2013(6):45-46.

第8篇

关键词:教学设计;小组合作;角色体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7-0074-03

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能将多种先进教学理论与方法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指导并应用于教学实践,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它不仅能体现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的艺术性,还能将“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最优化。下面以《银行转账结算方式――支票》这一节会计课程为例,谈谈如何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进行会计课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选自高教出版社《企业财务会计》第二章第二节内容《银行转账结算方式――支票》。《企业财务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但仅靠理论教学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无法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以理论知识的必需和够用为度,突出技能培养,强化操作技能训练,由注重传统理论教学向突出操作技能教学转变。

二、学情分析

本课题的教学对象是会计专业一年级学生,经过了《基础会计》的学习,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但实账操作技能仍需加强。考虑到中职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本节课遵循感性认知规律,通过小组合作与角色体验,让学生从其所处的工作环境,所需完成的工作任务中主动掌握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知识。

三、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设计思想是依据新课程教学理念,采用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高效教学模式,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把企业的财务部门搬到课堂上,将《支票》的每个知识点融入到学习任务中,通过仿真原始凭证,通过情景创设和小组合作的方式促使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支票的填写与支票的业务处理流程。实现课程与工作零接轨,达到“教学做合一”。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识目标:了解支票相关知识,掌握支票的填制方法和业务核算。(2)技能目标:通过填写支票和记账凭证,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操作能力。通过体验支票的结算流程,认识会计工作程序的严密性,加强对会计工作岗位的理解能力。通过学习成果评价,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工作习惯,增强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小组合作,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2.过程与方法:(1)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新课――自主学习探新知――业务分析求巩固――角色体验得升华――团结协作获硕果。(2)教学方法: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情景模拟、小组合作、角色体验等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1)实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程度不同,在小组中分别担任不同岗位工作,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给每位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2)通过规范的要求养成学生严谨、细致的良好工作作风。(3)通过岗位实训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支票的填写与业务核算。教学难点是支票的正面签章、反面背书与大写日期的填写方法。

六、教具准备

黑板、PPT课件、展台、支票样品、记账凭证、印章、印泥、练功券等教具

七、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新课(2分钟)。教师活动:展示PPT,引导设问。

学生活动:看图片,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设计意图:以一张兑奖人戴着孙悟空面具来领奖的图片导入新课,吸引学生,增强趣味,拓展思维。

2.自主学习探新知(20分钟)。教师活动:通过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提问以下问题:支票的定义、种类、适用范围。PPT课件中展示支票图片,让学生自己识别现金支票、转账支票、普通支票。教师重点讲授支票的填写一般要求和注意事项:正面签章和反面背书(动画演示)。学生活动:回答问题,看动画,整体感知、多角度全面思考。设计意图:锻炼自主学习意识,调动视觉、听觉,对支票形成感性认识。票据的背书盖章是以往教学中的难点,如今通过直观生动的动画演示,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悦,简单易懂。

3.业务分析求巩固(师生共同完成,以生为主)(5分钟)。业务分析:2012年11月1日,河南豫丰有限责任公司以转账支票支付前欠益达公司货款23400元(在PPT课件中通过动画以人物对白的方式进行业务描述)。教师活动:讲解支票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在PPT课件上示范业务处理流程。学生活动:思考,发言,学生先说如何做,教师随后演示,体现以生为主。设计意图:把企业的财务部门搬到课堂上,师生共同站在出纳和制单会计岗位的角度完成签发转账支票、根据支票存根编制记账凭证的业务处理过程。

4.角色体验得升华:(小组合作完成)(6分钟)。课前分组:模拟河南豫丰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同学们每五人一组,分别扮演财务部经理、会计主管、出纳、制单和银行工作人员,合作完成现金支票的签发、提现和记账工作。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在小组中分别安排担任不同岗位工作,程度好的先安排到出纳和制单岗位,基础弱的安排担任主管、经理与银行工作人员。道具分配:由财务部经理保管法人印章,会计主管保管财务专用章,出纳保管支票,制单会计保管记账凭证,银行工作人员保管练功券(代替现金)。任务实施:2012年11月2日,河南豫丰有限责任公司填写现金支票,提现10000元,以备零用。教师活动:明确各工作岗位职责,指导活动按要求进行,巡视指导各学习小组练习情况。学生活动:出纳签发支票、经理和主管盖章、制单会计编制记账凭证、银行工作人员验收支票并交付现金。设计意图:实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具体程度,安排到不同岗位,每个岗位、每位学生都有任务。通过角色体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操作能力,认识会计工作程序的严密性,体验支票的业务处理流程,加深学生对会计工作岗位的理解,并锻炼团结协作能力。

5.团结协作获硕果(成果展示与评价)(5分钟)。教师活动:明确评价标准,任选一组同学进行成果展示,总结点评。学生活动:由扮演出纳和会计的同学分别将本组的支票和记账凭证拿到展台上,投放到大屏幕上向全班讲解展示,其他组同学对照本组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缺点。

6.课堂小节与布置作业(2分钟)。课堂小节:鼓励、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强调难点,突出重点。课后作业:轮换角色继续练习。设计意图:基础弱的先看其他学生如何做,熟悉之后再逐步轮换担任出纳、会计职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通过观察和体验递进式地参与学习活动,逐步提高。

八、教后反思

1.按照本教学设计开展教学,达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学生掌握了支票的相关新知识,了解了支票在生活中的应用,填写支票的技能和账务处理能力得到了有效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进一步提高,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愿望和求知欲明显增强,并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