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icu护理理念

icu护理理念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19 17:11:4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icu护理理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icu护理理念

第1篇

方法:选取了2009年10月―201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24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被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1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采取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评分为85.1±2.9分,而研究组为95.8±4.1分,研究组的基础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

讨论:对ICU患者采取人文关怀护理观念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对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持续性 人文关怀理念 ICU护理 基础护理质量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033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034-01

近些年,随着人们对医疗护理知识的了解,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将护理的重心由护理任务转为患者的具体需求,更加全面地考虑到患者的身心感受。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12例ICU患者采取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进行护理,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了2009年10月―201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被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12例。其中研究组男性68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22岁―85岁,平均46±2.9岁;对照组男性67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24岁―84岁,平均45±3.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以及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进行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进行护理,具体的内容为:①营造人文关怀氛围,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氛围,尽量降低医疗器械工作时的声音,光照以及灯照应当柔和,走廊内应适当安装相关的扶手、指示图等,对于病房内的色彩应当适当进行丰富,以削弱病房的冰冷感和严肃感;②尊重和关爱患者,在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时,注意措辞,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感,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动作应当轻柔使患者感受到被关爱感。另外,还应当尊重患者的隐私,在为患者更换衣服、擦洗时,逐一进行遮挡,尊重患者的及习惯;③多了解患者的需求,并根据患者的需求对护理方案进行调整,尊重患者的意愿,可以根据患者的喜好播放一些舒缓积极的音乐,提供适量的书刊等,指导患者科学地进行康复锻炼以及营养搭配等。然后由两组患者对基础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3 评价标准。其中基础护理质量的评分内容包括压疮情况、感染情况、护理差错、护患纠纷等内容,评分介于0分―100分之间,分值越高代表基础护理质量越高。护理的满意度划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三个等级,其中十分满意以及满意均归为满意。两项评价由患者及家属在护理人员的解说指导下完成。

1.4 数据处理。运用统计学方法借助SPSS14.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的处理结果以X±S的形式来表示,计数资料的处理结果以率(%)的形式来表示,卡方检验,t检验,其中P

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评分为85.1±2.9分,而研究组为95.8±4.1分,研究组的基础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对ICU患者采取持续性人文护理观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本组中,研究组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评分为95.8±4.1分,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8.21%,均明显超出了对照组患者。实施持续性人文护理的基本原则是:首先,时刻围绕患者为中心,由于ICU患者的病情往往具有急危重的特点,并且ICU患者的护理为封闭式管理模式,因此患者在住院期间极易出现恐惧、孤独、空虚等不良情绪,对于时间、地点等也会出现认知障碍,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当多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及时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对于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应当及时予以排解开导。护理时动作应当细致轻柔,使患者感受到被关爱感以及被尊重感,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嘱进行治疗。护理人员也应当积极提高自身的责任感,积极维护患者的隐私以及信仰,注重维护自身的形象,护理工作做到积极主动,热情周到。另外,还应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为患者创造整洁舒适、安静积极的医疗环境。在做好基础的消毒通风工作的同时,同时满足不同患者的个性化需求,例如播放患者喜爱的音乐,为患者提供患者喜爱的书刊等,总而言之,围绕患者的护理需求尽量丰富护理的内涵,使患者能够尽早康复,回归正常的工作及生活。

参考文献

[1] 徐英.浅谈人文关怀在ICU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0,(30)

第2篇

医院感染是全球医疗机构所面临共同难题,随着医院感染控制理念和方法的改变,共同营造医院感染“零宽容” 的理念和环境被广大医务人员所接受。医院感染控制“零宽容”理念,意味着不再接受最低标准,目标是零感染。ICU作为院感发生的高危科室,总是在风口浪尖上接受种种严峻的考验,因此ICU护理人员院内感染“零宽容”的理念的培养是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

1 转变观念

把医院感染率降到最低,即不再认可医院感染存在有某一基准发病率,而是要朝“零发病”努力。我们认为每一例院感病例都是不应该发生,可以努力去避免。一旦发生,积极追查原因,分析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同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因此前瞻性预防控制比什么都重要,院感工作要防范于未然,而不是亡羊补牢。医院应该通过讲座、展板、互动、游戏等各种活动形式,宣传医院感染相关知识,让更多的医务人员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来。

2 改革体制

改变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组织护理人员全员培训相关的制度职责,医院感染的质控要从医院感染管理科前移到病房医务人员,把手卫生、消毒技术、隔离技术、无菌技术等基础性的工作融入到医疗行为和医疗护理技术之中,改变工作习惯和行为模式,让全体医院职工和医务人员自觉参与,全员参与,病区感染质量控制中,要求护士长和质控小组人员应用“零度宽容”理念,对工作中的失误、缺陷决不宽容,毫不宽恕,依据这个理念,采取护士自查、相互检查的横向检查方法,质控小组人员认真按照自测标准检查,要求全体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定,出现问题对当事人提出批评并在晨会提醒全体人员注意,避免发生类似问题。

3 放弃形式主义切实落实四大措施

3.1 完善制度,督促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做好无菌操作、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感染控制制度。并且按照责任,实施严格考核,充分发挥科室院感质控小组的作用,以先进带动后进、以点带面,把医院感染管理延伸到每位医务人员,使院感工作逐步走上系统化、流程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措施常态化的轨道。

3.2 强化培训,考核职能。加大医院感染管理的培训力度,分批分类对不同岗位的员工进行消毒隔离、职业防护、细菌耐药监测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等知识讲座。通过宣传培训教育,在全科上下形成重视院感、支持院感、关心院感,认真自觉地落实院感工作的浓厚氛围。

3.3 纳入计划,科学监测。推行和拓展有效的医院感染干预方法,在全面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开展多重耐药菌控制、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及医院感染现患率等监测,关注医院感染的病原学诊断。并且根据国家卫生部的《手卫生指南》,推广“手卫生”理念,开展以手卫生为核心的“感控周”活动,并统计快速手液消耗量进行对照,用事实、法规、指南和监测数据为管理依据,将终末控制改为环节控制。

3.4 分析研究,服务临床。围绕医院感染病原体的流行病学,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的调查研究,重点关注ICU预防VAP的半卧位、正确的口腔护理、并针对动静脉置管、呼吸机应用、留置导尿等内容,开展质量控制的经验交流,以监测结果服务临床,努力使ICU的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更上一层楼,为共创ICU医院感染“零宽容”出佳绩。

参考文献

[1] 何瑾芳等加强护理管理 共同营造医院感染“零宽容”《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8

第3篇

关键词:ICU护理;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176-01

近年来,医学模式慢慢转变,护理工作日益显露出来,人文关怀理念是对人生命及身心健康方面的更加尊重、关爱、敬畏的理念,在整体的护理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的更高的标准。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上的核心要求和中心理念是人文关怀护理。人文关怀理念要求护理人员在其工作中给与患者付出真实的情感。ICU病房内患者的护理模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其护理是特殊的护理,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可以增进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各种原因引起的医患纠纷,将治疗的疗效发挥最大。本次试验进一步研究了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对患者应用的效果,得到了较明显的效果,详细内容如下文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为重患者,其中男性为47例,女性为31例,年龄范围28岁-70岁,平均年龄为(8.25±3.85)岁。其中有19例患者重型脑颅损伤,22例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有8例,重度为5例,符合外伤有18例,,其他为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一定的可并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即可。观察组患者给予持续性的人文关怀护理,具体如下:①术前关怀:病人在入院后,护理人员组要对患者及其家属叙述手术时注意事项、手术的必要性、病房的环境告知,部分患者自认为因为病情严重导致住进ICU病房,所以护理人员将ICU病房的特掉告知患者,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缓解患者焦虑的情绪,是患者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②加强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方面的教育,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传统的护理方法注重的是技术层面,忽视了患者的心理护理,对ICU的护理人员进行统一的人文护理学习,对ICU病房患者的心理要掌握,将护理人员单纯的观念转变,数量的掌握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技巧,在动作上和语言上要轻柔,在与患者沟通时要注意直视对方的眼睛,面带微笑,多说鼓励性的语言,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③为患者营造舒适、温馨的病房,对ICU病房的风格进行改造,为患者准备一个放松的给人温暖的房间,转移患者对疾病的注意率。在病房内的医疗器械较多,容易给患者带来孤独感,护理人员在谈话时用轻松愉快的语调调节病房的气氛,引导患者的情绪走向开朗,根据患者的喜好情况,在房间内播放一些愉悦的音乐,颜色艳丽的花朵,笑话书等,消除患者内心的孤独感。④对护理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在患者及其家属前树立良好的形象,技术熟练,让其对医院的治疗放心,语言文明,动作文明,在患者面前不打电话,不大声喧哗,不嬉笑打闹,不影响技术的前提下,尽量人性化的操作,与患者积极沟通,打消患者的顾虑,仪器声音降低,避免影响患者的休息。⑤加强和患者沟通交流,患者提出的需求金莲够满足,告知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增强其信心,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密切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人文关怀,将成功的案例告知患者,增强患者恢复的信心。⑥护理。对于手术的部位,给予患者舒适的卧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适当的在床上活动,或者下床活动,帮助患者康复。

1.3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两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在人文护理的过程中,对患者的健康与生命负责,且对患者的权益和尊严进行维护,对患者的人格进行关注,在日常的护理过程中,或者环境氛围的营造方面,均能体现出护理人员的素养和人品,将人文护理落实到护理工作中,满足患者合理的需求,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护患之间纠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和患者沟通的过程中,针对患者的需求制定护理计划,有效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发挥了医护人员的爱心。

综上所述,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等,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吴莹,马赛克,吴圆圆等.ICU护理中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应用探究[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1,(10):127

[2]王芳.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6):17-18

第4篇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理念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ICU收治的59例患者以及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期间ICU收治的5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前59例患者为对照组,后59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96.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86.44%),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8.31%)明显高于对照组(84.7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理念在ICU护理管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抢救的成功率,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优质护理;ICU护理管理;应用研究

医院ICU病房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临床护理环境封闭,接受治疗的患者病情危重,家属难以陪护,患者的所有护理工作全部由护理人员完成。优质护理理念是指护理人员要加强基础护理,将护理责任落实到个人,不仅要完善护理专业的工作内容,还要提升护理的服务水平。本次通过对比研究的方式,分析优质护理理念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ICU收治的5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象,该组未采用优质护理理念;以及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期间ICU收治的5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象,该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理念进行护理管理。所有118例患者均符合2008年《全球急救重症学会制定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标准》,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50例,患者的年龄分布为46-90岁,平均年龄为68.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具体护理实施方法主要包括五点:第一,加强护理人员教育,树立优质护理理念。通过院系的健康教育,对ICU护理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服务的认识,形成护理价值观和护理行为标准,调动护理人员参与优质护理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和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以及治疗事项,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难处,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护患关系;第二,改善ICU的护理模式。ICU患者大多呈现危重、昏迷状态,护理人员不仅要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同时要从患者家属着手,在探视时间热情的接待每一位家属,告知家属ICU的探视制度以及患者情况,让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的治疗情况;第三,尊重并且理解患者。护理人员要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尊重患者的意愿,同时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护理服务,从而获得患者的认可。护理人员从接待患者及家属时,要告知患者ICU的准则,告知患者主要治疗方式和护理措施,建立良好的信任感。对于不能言语但神志清醒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准备笔盒写字板,了解患者的想法,从而为患者更好的服务;第四,加强医院护理人员的排班工作,优化排班模式。ICU护理工作非常繁重,护理人员承受巨大的压力,因此要合理的进行排班。将年轻护士与经验丰富的护士结合排班,每组设立组长职位,责任护士要带领小组成员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第五,加强医护合作,主管护士要与主管医生交流沟通,护理人员要及时的将患者病情变化告知医生,医生根据患者的特点,告知护理人员相应的注意事项,从而更好的为患者进行护理服务。

1.3观察指标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向患者及家属发放护理满意度的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情况。其中,满意度指标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其中护理总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和不满意;另外,统计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ICU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1.4统计学处理

整理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数据和护理满意度数据,采用SPSS21.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X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59例患者中,共有57例(96.61%)患者抢救成功;58例(98.31%)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对照组59例患者中,共有51例(86.44%)患者抢救成功;50例(84.75%)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ICU护理管理中树立优质护理理念,并且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优质护理服务不仅能够提高护理的质量,还能够实现和谐的护患关系、医护关系,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护理管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服务得到医院、患者以及社会的认可,既能够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还能够树立良好的榜样。

综上所述,ICU护理管理中,应该大力推广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从而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周娇莹 单位:台州三门县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杨辉,宁卓慧,康凤英.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践[J].护理研究,2012(03).

第5篇

【关键词】全程责任护士;I C U

ICU收治对象是病情不稳定需要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的病人,这里特殊的无陪护环境容易让病人感到孤独,家属感到无助,而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将影响病人和家属与我们工作的配合,对我们的工作产生不良影响。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对病人及其家属要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不断改变新的护理理念来体现出对患者和家属的人文关怀。为此,我科自2 0 10年1月开始引入了全程责任护士。ICU全程责任护士即负责在本科室及转出ICU仍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全程护理工作,使病人和家属满意。这一举措的推出,让每一位曾在ICU住过的病人都倍感温暖,也让ICU这个相对特殊的科室走近了患者,走近了家属。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

1 全程责任护士在ICU的引入

1.1 病人及家属的需求调查

为了找出传统护理方式的欠缺所在,了解ICU病人及家属对病区护理现状及制度的认可程度,我科于2009年11月由2名护理骨干对40名病人和家属进行调查,了解了他们常见的或不能得到满足的及其最关心的问题,结果分为四个方面:①护理技术:希望护士操作过程中注重关爱病人,避免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②护理服务:希望能享受到温馨、舒适、平等的服务。③知情权:要求及时告知病情,以便减轻焦虑心情。④护理指导:80%的家属提出病人出科后依然希望能得到ICU护士的系统护理指导。

1.2 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认识,转变观念

针对病人的需求,参照美国的全程护理管理模式提出全程责任护士的概念。利用晨会时间在全体护理人员中深入学习整体护理的知识,引导更深入地理解全程责任护士的内涵,并给予时间和经济上的支持。

2 实施方法

2.1 病例的选择

选择在ICU入住超过二天病情稳定后转出,但仍在我院继续治疗的患者作为全程责任护士服务的对象。

2.2 全程责任护士的选择

选取在ICU工作满三年,有高度的责任心,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有较强沟通能力的护士担任全程责任护士。

2.3 全程责任护士的工作方法

2.3.1 正在ICU住院的患者:首次接诊的护士即为该病人的全程责任护士。责任护士要充分评估患者,主动向病人(清醒配合)和家属做完整的介绍(如自己是该病人的责任护士、特殊的病房环境和探视制度等),请病人和家属放心,使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病人住在ICU期间,责任护士必须尽快熟悉并了解病情,每天抽出时间及时与家属沟通。沟通的内容可为病人目前的状况,安慰鼓励家属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知道要努力的方向和配合方法,其主题是:我们一起在努力。

2.3.2 转出ICU但仍在本院住院的患者:主要采用电话回访和临床回访。电话回访视病情而定,一般在病人出科之后的12~24小时,主要是问候病人,了解出科后的情况并征求其意见。

3 效果

3.1 患者及家属对ICU护士的满意度显著提高ICU全程责任护士引入后,随机对曾经在住院的患者180例进行满意度调查,并与引入前同样方法调查的150例进行比较,见(表1)。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患者及家属对I CU护士的满意率2010年较2009年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病人一入住ICU,就有责任护士主动介绍,使病人和家属有归属感;转出后病人和家属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掌握足够的疾病护理知识,随访可为出科后护患之间的沟通架起桥梁,用于弥补出科后护理支持不足的问题;护士走到病人床边,倾听病人心声、了解病人各方面的情况,给病人解决实际问题,为病人提供个性化的专业服务,同时可与病人和家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供及时的情感支持和心理支持[4];与病人及家属沟通,使病人感到被关心,被重视,从而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以此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3.2 提升ICU护士职业价值感

ICU全程责任护士感受到:“走出科室,用自己丰富的知识亲临指导,解决病人的实际问题。感觉病人需要自己。”通过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病人和家属,从而使自身价值在护理工作中得到升华。

3.3 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通过做全程责任护士,改变了旧的服务理念,增强了主动服务意识,;护士不断地发挥和扩展护理职能,加深护患感情,增加了患者的认可度,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求,树立了医院的良好社会形象。这种好的印象会潜移默化去影响他人,从而提高社会效益。

3.4 有利于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

为能确保满足病人及家属的需要,全程责任护士必须具备更丰厚的理论及临床实践能力,这促使其自觉地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在做全程责任护士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沟通技巧和人文知识,其专业素质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第6篇

ICU是医院集中救治危重患者的特殊护理单元,患者病情复杂、发展凶险,是医疗纠纷、护理危机发生的敏感区。如何有效预防危机,如何在危机发生后怎样有效地应对、化解和利用危机,使危机的破坏性减少到最低限度,这是摆在ICU护理管理者面前很重要的任务。而危机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较少,本文现对ICU护理危机产生的表现及其管理对策进行综述。

1 ICU潜在的护理危机表现

1.1 质量危机:由于ICU护理工作繁忙、琐碎及操作的重复性,而患者情况千差万别,病情变化多端,出现过失或差错在所难免。不良后果严重的为严重缺陷,甚至引发护理危机。据调查[1], ICU发生概率较高的严重缺陷为给药错误、意外拔管、皮肤黏膜损害,都直接影响治疗质量,甚至加重病情,延长住院时间。

1.2 人文危机:ICU的强化治疗和救治模式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但同时也导致医疗过程的“人性化”淡薄,ICU由于患者的特殊性需要进行大量技术型护理操作,但这些操作对于患者而言仅仅是一种机械性护理,护士机械的忙碌与紧张的工作,常常忽略其内心感受和精神需求;一些常规性的操作比如、约束使患者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1.3 护属危机:患者入ICU后, 家属一是不能及时了解患者病情,二是无法陪伴在患者身边, 时刻对患者挂念担心,处于一种极度焦虑的状态,而护士忙于各种操作往往忽视或冷淡了与家属的沟通,一旦达不到他们所预期的护理效果,就容易与护士发生纠纷,爆发危机。

2 ICU护理危机管理的策略

危机管理的实质就是在危机爆发或在其发生实质性的危害以前将它弱化或消除,或者在危机爆发以后采取正确的措施来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小其对科室以及患者的损害。那么如何进行科学的危机管理呢?法国管理学家费尧曾说过,管理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是相互联系的运动过程。4R管理框架是危机管理的基本框架之一,在危机管理的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管理者应该考虑如何缩减(Reduction)危机情境的发生,如何做好危机管理的准备工作(Readiness),如何规划以及如何培训员工以反应危机局面(Response)并从中尽快恢复(Recovery),这四个方面(4R)构成了基本的危机管理。针对于此,在ICU的护理危机管理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2.1 强化全员危机意识:科学的危机观不仅仅反映了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而且也是策略化处理护理危机的保障,只有重视护理危机,才能对护理危机的征兆具有敏感性[2]。目前ICU护理管理的当务之急是增强护理人员的危机意识, 认识到潜在危机存在的必然性和突发性,科室安全管理人人有责,及时发现征兆、苗头,把危机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

2.2 提高业务素质及沟通交流技巧的能力:人才培养是管理的核心,有研究表明[3],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缺陷、事故的发生往往有着直接的联系,是维护护理安全的根本,一名合格的ICU护士必须不断学习,适应危重症医学和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模式倡导个性化护理而不是机械地执行医嘱,人文关怀是做好一切护理工作的基础,与医生、患者及家属保持畅通的信息交流是专科护士必不可少的能力。

2.3 加强危机的预测与防范,制定危机应急方案危机的发生有些可以预测的,有些却难以预测。对那些可以预测的,实现采取防范措施,将可能避免危机的发生。例如护士交接班制度、“三查七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都是对危机的预测后采取的预防措施。而对于难以预测的制订危机应急方案,可以让护理人员有章可循的地处理在工作中遇到的风险问题,及时化解危机造成的损害。

2.4 正确处理危机事件:阻止危机的扩散只有隔绝危机的根源,这是危机管理的必要手段。危机发生后,管理者首先要仔细检讨自己的工作是否有失误,是否在人员的安排上存在问题,专业人员是否需要进一步培训,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加强或改善,哪些方面需要奖励和保持。对于人为因素引发的危机事件,对当事人的处理应该是“重防轻治”。因为加重惩罚的后果可能是对今后问题更大的隐瞒。正确的做法是鼓励当事人写出事件的客观过程, 检讨每一个细节,使全科护士引以为戒,并在科室组织讨论,结合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借机查找漏洞,补充完善应急预案。

综上所述,危机管理最大的意义不是出现后如何应对而是如何防止危机的发生,因此作为管理者要清醒认识到ICU的特殊性和高风险性,加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应用危机管理理论指导ICU护理工作,注意与各方面进行有效地沟通和交流,努力扬长避短、扬利避害,深刻反思已经存在的诸多管理漏洞,消除科室自身的缺点和对发展不利的各种影响因素,做到准备于日常,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ROTHSCHILDJ M,LANDRIGANC P,CRONIN J W,et al.The Critical Care Safety Study:The Incidence and Nature of Adverse Events and Serious Medical Errors in Intensive Care[J].Critical Care Medicine,2005,33:1694-1700

[2] 张月敏.浅谈医患关系危机管理[J].护理研究,2006,20(7A):1765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该院ICU患者114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14年2月—2015年2月,ICU患者114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男72例,女42例,年龄20~60岁,平均(41.26±1.69)岁;体重45~83 kg,平均(63.12±5.97)kg;原发疾病:24例脑出血,39例脑外伤,21例脏器功能衰竭,12例重症休克、败血症或中毒,18例心肺复苏。对照组中,男68例,女46例,年龄22~65岁,平均(40.45±2.05)岁;体重46~85 kg,平均(64.21±5.59)kg;原发疾病:22例脑出血,36例脑外伤,23例脏器功能衰竭,18例重症休克、败血症或中毒,15例心肺复苏。两组的年龄、性别、体重、原发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ICU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护理、ICU常规病情监护、遵医嘱护理、病症防护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分析临床护理经验、结合ICU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①加强护理团队建设。建立优质护理服务小组、护理风险监控小组等,根据ICU具体情况、患者情况制定专科护理操作规程、基础护理操作规程以及应急处理预案等,同时制定相关责任制度及管理措施确保风险护理与优质护理贯穿于日常护理全程中。组织开展ICU风险相关知识、优质护理相关知识及专科护理知识及技术学习和培训,全面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水平、风险防控意识与能力。根据护理人员的职称、职业水平、年资等组织开展分层次培训,强化专科科室培训,全面提高护理专业技能。

②转变护理工作模式。根据ICU实际需求,合理调整人力资源,实施弹性排班制度。对于午间、晚间、节假日、突发事件以及工作量剧增等环节,随时调配护理人员,确保护理工作的全面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同时也可减轻护理人员的身心压力。强化基础护理的同时,凸显人性化护理、全程护理,做到密切询问患者、详细查看病情、完善基础护理、全程贯穿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全面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主动关心患者并为其提供服务,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③优化护理流程。健全ICU护理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并优化工作流程,建立ICU常见病护理流程、专科操作规范,例如CVP监护规范、呼吸机操作规范等,细化专科护理服务内容,从而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专业、高效、优质、及时的护理服务。优化急救药品及器材管理模式,根据ICU诊疗特点以及相关管理规范,准备好各项常用药品,并由专人管理,在使用后及时补充或养护,确保ICU急救护理工作顺利进行。优化护理文书书写,即参照《护理文件书写实施细则》并结合ICU特点设计护理文书表格并结合文字书写,形成ICU专科护理记录单,节约护理文书书写时间、提高护理记录书写效率及准确率,为临床护理争取更多的时间及经历。 

④严格执行无菌规程。ICU留置管路较多、侵入性操作频繁、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病情危重等,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护理中,严格执行相关护理操作规程,切实落实消毒管理制度与无菌操作制度,加强病房消毒以及通风,对于预防或减少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⑤持续质量改进。建立健全ICU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实施定期结合不定期质量监控,逐级反馈既存护理问题并督促整改,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加强对重点时段、环节及人员的监督检查,切实落实核心管理制度,实现全方位、连续性质量管理与护理服务,确保每一个护理环节均一丝不苟。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例如院内感染、跌倒、坠床、烫伤、非刺激性拔管及压疮等。采用科室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护理满意度,评价内容包括护理技术、服务态度、健康宣教、住院环境、沟通技巧等,总评分100分,得分≥90分表示非常满意,80-89分为基本满意,70~79分为一般满意,<70分为不满意。计算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风险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护理方案能够减少或避免坠床、跌倒、院内感染等并发症,改善临床预后,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ICU开展优质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见表2。 

3 讨论 

ICU是医院急危重症患者集中的科室,日常护理中潜在诸多的护理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护理人员自身综合水平偏低(护理责任心不强、工作经验不足、综合水平低下以及操作技术部熟练)、病房无陪护、消毒隔离不到位、无菌操作不严、护患沟通不到位及护理人员人力资源不足等方面[3-4]。上述因素的存在,可导致护理工作繁重、护理人员高度紧张,容易发生护理差错。 

基于ICU护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转变传统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开展全方位、人性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护理服务,对于降低ICU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服务模式,其是在加强常规护理及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强化人性化护理、规范化护理、安全性护理与集成护理,将传统“疾病护理”转变成为“生理-心理-社会”全面优质护理[5]。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充分融合人性化护理的内涵以及临床护理实践经验,探寻、开展科学性、可行性的护理服务并逐步推进护理质量改进,从而优化内部管理、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以及促进护患关系和谐等[6-7]。同时,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要求具有综合水平高的护理团队 、严谨的护理细节以及监护整体的连续性护理,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控制护理薄弱环节,规避护理风险[8]。通过加强团队建设,切实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理念,更好地体现护理核心,提高护理团队整体水平,进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实施弹性护理排班制度,能够强化护理薄弱环节护理,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同时,转变传统的护理工作模式也有利于缓解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使其更加投入临床护理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9]。优化护理流程,可规范护理行为,避免因个人护理技术水平不足所致护理缺陷或护理不良事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则是预防医源性感染的关键环节,也是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重要内容。通过实施上述优化护理模式,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不断改进,能够持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使得护理工作更加贴近临床和患者的需求,最大限度地规避护理风险事件。该研究中,观察组通过在ICU中开展优质护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仅为2.63%,较对照组常规护理后的14.91%显著降低,且患者的满意度高达95.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与张隽等[10]报道相似。 

综上所述,针对ICU护理特点及既存问题,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优化护理流程、规避护理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玮.优质护理在提高 ICU 患者生存质量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1):3220-3222. 

[2] 吴晓华.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J].现代养生(B),2014(1):154. 

[3] 于春艳,张宁,江磊等.优质护理在ICU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7上旬刊):4057. 

第8篇

在院领导和护理部的大力支持下,我荣幸地参加了黑龙江省护理学会举办的ICU第二期专科护士培训班。在这短短的三个月培训中,我付出了很多,但收获了更多。这是一次珍贵的人生经历,它必将影响我今后的职业生涯。培训包括两个阶段:脱产理论学习,临床实践学习。

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是培训最佳的方式。说实话,在参加专业培训以前,受晋升与考试的需要,我们一直也在学习着,培训中很多的理论知识我们在大学的书本上都学习过而且考试过,但由于只为考试而学习和缺乏动手的物质环境,所以所学到的知识很快就成过眼烟云,随着考试的通过而丢弃。这次专科护士培训的学习方式给了我们全新的感觉。

一个月的理论学习,是我继学校毕业后第一次长时间脱产专业学习,机会难能可贵,所以我特别珍惜。在经历了3年的临床护理后,现在的我对知识的渴求是发自内心的,不再像学校学习时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而是为了真正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而学习。培训班也请来了医疗护理界的精英人物为我们讲课,他们为我们讲述并展现了许多新技术、新进展和新理念,大大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

两个月的实践,我在哈尔滨医大二院ICU-A区实习,通过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我学习到了很多我省医疗护理的前沿技术,他们特别注重团队的合作精神,注重培养护士对临床病例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注重病人的病情评估和病情观察,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她们特别注重科学合理的人员管理,以及预防ICU医院感染,要求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洗手制度与无菌操作原则,在操作前后必须要认真洗手。每个床头都挂有请洗手的标示牌,每位患者床头都备有洗手消毒液!另外就是先进精确的仪器也为护理带来了更好地护理效果!这也在临床上看到了实际效果。比如,病人的交叉感染少了,能够随时观察到病人的细微的病情变化!这位病人的康复提供了强大的保障!两个月的临床实践,除了学习护理技术、先进的医院管理模式、周到的职业安全防护及护理观念等,还通过这个平台与医院的专科护士探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收获很大。这也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更加有自信去更好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