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数字贸易专业

数字贸易专业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19 17:11:4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数字贸易专业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数字贸易专业

第1篇

安世强(1986―),男,汉族,山西大同人,在读研究生,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研究方向:贸易理论与政策。

摘 要:版权贸易作为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一种贸易方式,在宣扬我国精神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版权贸易整体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在贸易范围与贸易类别方面,都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我国版权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与此同时,我国版权贸易也呈现出了创新式的发展模式,数字图书版权与版权合作进一步扩大发展。

关键词:版权贸易;数字版权;版权合作

版权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一种创新型的体现,其在各国文化产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其触角已经渗透到新闻、出版发行、影视等相关行业。2008年6月5日国务院颁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把我国建成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纵观近几年我国版权贸易的发展,不论是输入输出的类别,还是与我国进行版权贸易的国家范围上,都呈现出继续扩张的趋势。

一、版权贸易概述及现状

版权,是指作者创作艺术、文学或科学技术,继而作者对其创作的专著享有的专有权利。版权贸易就是指版权的交易活动,这可以实现版权的经济权利的转让与许可。具体来讲,即版权所有人与作品使用人之间达成某称协议,使用人可以有偿使用某部作品的版权中的某几项作品使用权。版权贸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在我国多是引用狭义的概念,即指不同国家之间就版权开展的贸易活动。

1、版权贸易总体呈现蓬勃发展态势。近几年,随着国家在产业方面的积极引导以及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版权贸易整体呈现出快速的发展势头。

根据以往数据可以得出,从2008年到2012年,全国版权贸易整体呈现蓬勃发展,其中图书版权、电子出版物版权、电视节目版权等尤为明显,尤其是电视节目,其引进和输入的规模从2008年的几乎零规模,到2012年已呈现出爆破式的发展态势。我们熟知的《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可以说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版权贸易的发展,通过吸收引进国外优秀的电视节目版权,经过本土化的加工、完善,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2、版权贸易主要集中在图书版权贸易。通过近几年版权贸易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明显的结论,在版权贸易的几大类别中,图书版权贸易占据极大比重,其引进和输出规模均占全国版权贸易整体的90%左右,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我国版权贸易的不断发展、完善,图书版权引进与输出的比例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从2001年的13:1逐渐缩小到2012年的1.8:1,同时图书版权的输入地也由最初的亚洲地区逐步扩展到欧美,这就极大的促进了东方文化在世界领域的传播。近几年,电子图书版权贸易又成为一个新的潮流发展起来。

3、版权贸易呈现较大的逆差趋势。尽管我国版权贸易发展迅速,但我国版权贸易目前仍存在着较大的逆差,尽管逆差规模在进一步缩小,但引进与输出的不平衡性仍然明显存在。版权引进远超过输出,一方面大大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能使我们更好的了解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习俗,开拓视野,但另一方面,逆差也说明我国文化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还有待提高,走出去的能力还不强,文化产品是宣传我国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加大我国文化产品的输出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二、我国版权贸易的发展前景

随着文化产品的创新发展与版权贸易范围的不断深化,我国版权贸易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内容与模式。

1、数字图书版权贸易异军突起。近年来,数字出版产业飞速发展,成为版权贸易未来的发展方向。数字贸易存在一个大的环境即数字化环境,在此环境下通过许可、转让等方式开展数字版权在著作权人与使用人之间的交易。数字出版的蓬勃发展必然意味着数字版权贸易将成为未来的一股潮流,数字出版技术发展引起出版介质变化,使信息、电子制造逐渐“参与”到出版业,为整体版权贸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目前,我国数字出版贸易还存在运行模式上的缺陷,高成本低效率的运行模式既影响了版权授权的规模与速度,也极大的缩小了贸易的利润空间,尽快创建数字图书版权新模式成为一个新的出路。

2、继续深入国际版权合作。版权贸易的发展离不开国际间的合作,版权合作有利于提升出版业工作水平,也有利于扩大出版社的国际影响力。在通过与国际出版商的合作过程中,既要全面专业的引进精品图书,又要积极的推进版权的输出,在一进一出中最大限度的利用版权资源,充实文化产品的发展。版权合作贸易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必须要有相关的管理规则作为保障。国际版权合作最重要的保障就是品牌,树立了良好的品牌,也就在贸易双方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同时,国际版权合作也依赖于出版社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只有保证每个环节的顺利运转,才能使整个链条高效运行,这自然就离不开专业管理的保证。

三、创新性――《妈妈咪呀》版权引进方式

《妈妈咪呀》有着世界第一音乐剧的美誉,已经拥有13个语言版本。2011年7月8日,《妈妈咪呀》在上海首演,演员们变成了中国面孔,讲起了中文,并收获了巨大的成功。《妈妈咪呀》在中国的成功登陆,得益于一种新的贸易模式――“版权合作”,版权合作是指外方授权我方5年,此间外方对每场的实际票房所得进行版权提成,同时外方会就演出品质进行严格的监控。在保证《妈妈咪呀》保留原版精神主体的前提下,中国团队对舞台剧进行了汉化过程,并在亲身实践中体验、学习了国外先进的舞台表演、制作、管理方式。

此次“版权合作”的特色在于并不是单纯的引进国外优秀的剧作,而是真正进入了音乐剧行业的产业链上游,自己控制演出流程,制定营销策略。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此次版权合作,中国的相关从业者在于外方的合作中学习了先进的创作、编排、运作、营销等经验,更深层级的接触到了优秀剧作的诞生过程。同时,这种合作方式也改变了以往我国高能耗、低产出的模式,一切以舞台、观众为基础,省去了不必要的环节,通过扩大演出规模迅速占领市场,真正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为我国本土的音乐剧行业提供了高水准目标。这种“版权合作”模式带给中国音乐剧市场的效用是可观的,通过这种模式,中国从业者学习了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取其精华,融入国人的艺术精神,最终形成本土化的成果。在完成这种本土化的成熟后,力求实现我国本土音乐剧的“走出去”,实现更大的突破。

四、结语

开展国际版权合作和贸易是中国出版业走向国际化的必经之路,通过参与国际出版业的竞争,不断适应数字化发展的趋势,用崭新的视角审视这项工作,不断在实践中提升竞争力,更好更快的迈向世界。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婷.我国版权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对外经贸,2012(9).

[2] 黎娟.浅析我国数字图书版权贸易[J].中国报业,2012(5).

[3] 杜晓沫.2001年-2010年我国图书版权输出分析[J].中国出版,2012(5).

第2篇

[关键词]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标准建设;数字资源库建设;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往日趋频繁,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迅速发展,商务英语专业有着它不可或缺的作用与地位。而外贸英语函电的写作,是整个国际贸易磋商与沟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技能,是学生走向外贸工作岗位必不可少的一项专业素养。

在《外贸英语函电》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该课程对专业英语的要求比较高,涉及许多外贸函电特有的英文表达和句子,因此,在教学的初始阶段,需要通过翻译、背诵等方式,让学生加强记忆,打牢基础,该阶段对学生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不过,当函电教学的初始阶段告一段落后,我们发现了以下若干问题:

第一,一般的教材更多仍局限于词句的层面,学生只会机械地掌握所背的词句,一旦遇到实际的公司来函,需要自己独立阅读、思考、答复时,相应的能力就有所欠缺了。

第二,平时课堂练习的载体有限,仍以纸质的作业本为主。然而,目前的外贸业务主要通过电子邮件等办公聊天工具进行交流,而且在电脑上书写正式的英文公函有其相应的格式和规范。因此,如何更好地运用现代化的数字资源,以使函电的教学适应当前的工作和学习环境,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三,《外贸英语函电》课程实质是在讲授外贸交易下的英文写作。因此,该课程与“国际贸易实务”,“英语写作”等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如何协调函电课程与其他课程间的关系,做到以函电课程为主线,合理有效地整合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点,从而使学生的函电学习更加全面,务实,这同样是一个可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我们提出了本研究课题。

二、研究思路

本课题拟从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教学的现状调查、个案分析出发,探索外贸英语函电核心课程在课程的体系构建和教学内容、课程的教学方法、数字资源库建设及实践操作训练等方面的研究。通过个案研究和实践总结,在相关的案例中梳理办法,在客观的实践中积累经验,以期推进外贸英语函电课程及数字资源库建设的发展,提高该课程的实际运用效果。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通过一年以来的思考与研究,课题组老师根据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理念与要求,根据课题组设定的研究计划,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1.构建了《外贸英语函电》课程的体系

课题组成员根据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目标和就业的岗位,明确该专业特别是该课程涉及到的行业及岗位群。了解该行业链及其人才培养的职业岗位及主要工作任务。通过行业了解,确定了《外贸英语函电》所涉及的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及其具体要求,从而确定了该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导向及重点。

随后,将该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导向及重点与课程中学习领域,学习情景对接,实现从实践工作到课程材料的过渡。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电子课件、习题库、实训项目等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及途径进行教学。

2.撰写了《外贸英语函电》的课程标准

课题组根据“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课程性质、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说明等七个方面撰写了《外贸英语函电》的课程标准,让教学的实施有相对可供参考的思路与依据。

3.开发了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外贸英语函电》教材

课题组与“凤凰职教出版社”合作,为《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所编写的教材里,学生的身份拟定为外贸业务员,工作项目分为交易磋商、签订合同、履行合同三个部分。以此为基础,确定了建立业务联系、询盘、发盘、还盘、包装、保险、达成交易、支付与信用证、运输、索赔与理赔等10个任务板块。

每个板块包括“知识储备”、“实例示范”、“实战任务”、“任务评价”、“练习实践”和“知识拓展”等六个部分。教材里的信例素材许多都来自与目前实际外贸公司中的案例,这些案例能及时反映外贸行业里函电的表达及趋势。

为了使任务与任务之间、具有连贯性,教材里每一个版块中的“实例示范”、“实战任务”和“练习实践”里的信件,分别用统一的三对进出口公司作为信件往来的对象,买卖的商品也尽量前后保持一致,并且贯穿整个国际贸易的流程。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在每一个任务写信时可以保持前后的统一性,从而使工作场景更具有真实度,可信度。

4.探索并尝试开展模拟实战的教学

通过日常的教学实践和学习思考,课题组任课老师尝试在课堂上运用实战模拟的教学方法,将全班学生分成出口商和进口商两大类别,每个类别各自成立若干对应的公司,从而形成统一的买卖双方,统一的买卖商品,然后运用网络、邮件、教学平台等数字资源,就双方间的产品推广、询盘、报盘、还盘、达成协议等环节进行一次模拟公司练习。

通过这种贴近实际工作环境的教学方法,课题组发现这让学生把所学的内容和现实生活工作联系在一起,从而增加了同学们的兴趣和热情,减少了违和感,将函电的写作融入外贸业务中,把教材中出现的每一个函电任务进行了串联和整合,而非单纯孤立地练习英语的写作和翻译,从而将教材运用的广度和高度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5.创建并完善《外贸英语函电》数字资源

为了完善《外贸英语函电》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师生课堂教学的效率,课题组教师着眼于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外贸英语函电》教学资源的利用与整合。课题组教师试图在电子课件,习题库、试卷库;教学录像和学习视频;企业典型案例和业务操作流程,网络教学平台以及实训操作平台等五个方面进行创建与运用,加强《外贸英语函电》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实践,从而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外贸英语函电》课程的教学质量。

a.电子教学课件

本课程与凤凰出版社合作,制作了关于外贸英语函电相关项目任务的电子教学课件、演示课件以及配套的音频材料。在电子课件中,还有相关的教学图片,包括建立业务联系、询盘、发盘、还盘、包装、保险、达成交易、支付与信用证、运输、索赔与理赔等任务的业务流程图。使教学内容更具有直观性、形象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b.教学录像和学习视频

教学录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上课学习的内容,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此外,通过多媒体授课视频,可以方便学生线上线下的自主学习,不受授课时间的限制,同时也给其他授课教师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本课程的录像主要采取PPT式微课,时长为10-15分钟。

c.企业典型案例

该课程的数字资源库建设会加入关于外贸企业函电来往邮件的企业案例,帮助学生了解外贸企业业务类型及业务操作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而这也会推动该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充实,使得有关行业的教学资源日益丰富。

d.网络教学平台以及实训操作平台

本课程的任课教师将实训操作演示录相、习题及答案以及试卷等资料传到校园网上的“超星”等专业教学平台,供学生阅读学习,开展课上课外的互动教学,将课堂延伸到更大的范围和空间。

此外,商务英语专业建有专门的国际商务实训室,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现场教学、实训等,将教学与实训、教学与培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这些都为《外贸英语函电》的教学创造了更好的软件与硬件条件。

四、课题研究的亮点及创新点

本课题组认为,此次课题在外贸英语函电课程的“一个统一”,和“两个衔接”这两个方面有了一定的思考与探索。

“一个统一”是指每一个任务里实战任务的信件,尽量用统一的进出口公司作为信件往来的对象,买卖的商品也尽量前后保持一致,并且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国际贸易的流程。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在每一个任务写信时可以保持前后的统一性,从而使工作场景更具有真实度,可信度。

“两个衔接”的第一个衔接是指“外贸英语函电”课程与实际工作场景的衔接。函电课程里有许多任务练习就是提供信函内容的中文信息,让学生将这些中文翻译成英文。但是面对实际工作情况,需要自己到网上查找产品信息,运费班船等信息,自己思考回信时的要点,组织并书写语句。这就是函电课程与实际工作场景的衔接。

“两个衔接”里的第二个衔接是指“外贸英语函电”课程与“国际贸易实务”,“英语写作”等课程的衔接。在做实战模拟练习时,面对报盘、还盘等需要计算成本、运费等价格时,需要运用国际贸易的知识,这就是与国际贸易课程的衔接;面对组织语句、写句子等问题时,需要运用写作技能等涉及英语的基本功,这就是与英文写作,基础英语等课程的衔接。

五、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根据上文中提到的“一个统一”和“两个衔接”这两个方面,本课题组提出若干个可供进一步研究的思考点:

第一,数字资源的建设与运用在“一个统一”与“两个衔接”这两个方面都有所涉及,例如,现在有一些外贸实务模拟软件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课堂中来,如何更好地运用这类外贸实务模拟软件,使其为函电的教学服务,同时又能保持函电教学这条主线不变、不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二,关于“函电课程与实践场景的衔接”。在实践模拟运用中,课题组老师认为设定相关模拟任务时,任课老师需要对任务与实践的结合设定一个合理度,抓住主要矛盾,明确实践任务是为了函电课程的教学服务的。该任务的内容、形式、人员安排等方面的安排既不能太简单,使得学生所学不能充分运用,又不能太繁复,使得学生无所适从,被太繁复的安排错失了函电课程本身的内容。因此,关于函电教学中任务的设置与安排是一个可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第3篇

美国出版行业的六大出版机构分别为兰登书屋、企鹅集团、西蒙与舒斯特、阿歇特图书集团、哈泼柯林斯、麦克米伦。六大出版社中有4个是外商独资企业:兰登书屋归德国媒体巨头贝塔斯曼集团所有,阿歇特图书集团归法国传媒巨头拉加代尔所有,企鹅集团归英国皮尔森集团所有,麦克米伦出版社则归德国格奥尔格?冯?霍尔茨布林克出版集团所有。

数字印刷方式受到青睐

美国Bowker公司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从生产方式来看,2010年美国采用传统印刷方式生产的图书种类比2009年增长了5%,达到316480种;采用数字印刷方式生产的图书种类比2009年增长了169%,达到2776260种。这些采用数字印刷方式生产的图书几乎全部在网络上销售,通常由一些再版公司和个人出版机构按需出版。

2008年,采用数字印刷方式生产的图书种类首次超过了采用传统印刷方式生产的图书。自那以后,数字印刷方式便在美国出版市场获得广泛应用。目前,采用数字印刷方式生产的图书种类几乎是采用传统印刷方式生产的图书种类的8倍。

电子书收入突飞猛进

在2011年美国图书博览会上,美国出版商协会的成员之一BookStats公司根据收集到的2008~2010年不同规模、不同类别的近2000家出版机构的数据了一份报告。在报告中,BookStats公司将美国图书出版业细分为5类,即贸易类(为成年、青年消费者出版的小说、非小说和宗教内容的图书)、中小学教育类、高等教育类、专业类(为科学、医药、商业、法律、人文专业人员出版的图书、数据库和其他数字内容)和学术类。

报告指出,2008年,参与调查的1963家出版机构的销售总额为264.53亿美元,2009年为271.03亿美元,2010年升至279.41亿美元。

从类别上看,2008年,贸易类图书的销售额在图书出版市场销售总额中所占比例最大,占到49.8%,2008~2010年也一直呈现上升趋势,2010年销售额为139.40亿美元,较2009年增长0.2%。中小学教育类图书2010年的销售额为55.07亿美元,较2009年增长7.1%。高等教育类图书市场也是2008~2010年美国图书出版业中增长较快的市场,2010年销售额为45.52亿美元,较2009年增长6.6%。专业类图书2010年的销售额为37.51亿美元,较2009年增长4.3%。2010年学术类图书的销售额也略有增长,为1.91亿美元,较2009年增长3.6%。

随着电子书和相关应用程序的日益普及,2010年电子书销售额在美国出版业销售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已从2008年的0.6%增长至6.4%,达到1.14亿美元。美国《出版者周刊》统计的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有76%出版机构生产电子书;20%的出版机构在电子书方面的收入占到总收入的10%以上;同时,87%的出版机构除了印刷图书之外,正在或计划生产电子书;10%的出版社正以电子书取代印刷图书。

图书进口额增长显著

出口方面,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图书出口国,根据《出版者周刊》的报道,2010年前6个月美国图书出口额较2009年同期下滑0.9%,为9.11亿美元。美国向出口图书总额排名前5位的图书贸易伙伴出口图书的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图书出口额涨幅最大的是墨西哥,涨幅为20.6%,其主要需求为专业图书。加拿大是美国最大的图书出口市场,出口额同比增长2.7%。英国是美国图书出口的第二大海外市场,图书出口额下降最明显,同比下降11.0%,主要需求为专业和宗教类图书。

第4篇

关键词:跨境电商时代;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课程体系

一、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问题

(一)教学设计不合理

高等院校虽然积极响应综合性、应用性本科教育改革活动,可是人才培育计划方面依旧没有高度贴合社会需求。国贸专业课程片面关注理论知识学习,学科基础、公共基础、专业必修三大课程占据了高校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再加上理论课、实践课并没有在同一学期开设,造成实际、理论的严重脱节。实践活动的开展依靠软件,学生自主练习也仅仅是按照教师指导、方案设计走流程,使得学生无法切身体会跨境电商实际工作特征,创新能力、应变能力过于薄弱。

(二)实践教学不熟练

高校教师基本是硕士、博士的毕业生直接参与学校面试、入职教学,对于创业教育、社会发展趋势等方面的了解相对有限。对于日常教学工作,比较擅长学术研究和理论储备,实践经验有限。而这些问题导致课堂教学只能够以理论知识为主导,难以深入浅出、化难为简的讲解实际案例,针对网站运营、网络营销方面的知识学习也都是来自网络平台、课本教材,无法短期内实现教学效果的大幅度提高。

(三)创业教育不及时

身处双创背景里,各大高校都已经开设创业教育,但也只是停留于理论环节,学生难以掌握创业的核心要点、更是无法发展创业能力。同时,人才培养的整体工作过于依赖理论内容、教学手段选择讲解式、学习效果评估沿用试卷考试,学生毕业只需要向校方提交实习成绩、毕业论文,使得学生外贸技能的测评与现实情况严重不符。结合毕业生择业情况进行分析,高校学生的首选是公务员或事业编制,不连续的创业教育,极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自主性发展。

二、跨境电商时代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措施

(一)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关报告显示,电子商务、国际贸易这两项专业成为社会企业在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的首要位置,并且实际在岗需求为业务岗位,占据了全部人才需求的半数以上。而这个数据也表明了,国际贸易这一专业应该综合分析跨境电商的时代背景特征,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才培养精确程度。有效突破以往国贸人才的培育体系,把传统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跨境电商的贸易人才培育目标准确分离,调整课程体系满足跨境电商的差异化岗位需求,增设专业课程,才能够实现高素质人才准确定位的目标。

(二)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

因为国内的外贸企业基本都是中小型模式,使得国际贸易专业在开展校企合作时存在较多障碍。社会企业对实习生容纳数量非常有限,极大程度上增加了国贸专业应届毕业生的统一化、规范化实习难度,造成了管理成本无法得到科学把控。处于跨境电商的时代趋势,必须积极应用、发挥现代化技术的优势,把以往把专业学生“送出去”的松散化实习转变成社会企业“引进来”的规范化、集中化实习。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数字贸易的驱动下,有效降低、把控校企合作的资源消耗,为今后探索高时效性、符合时代特征的校企合作体系开拓思路。概括来讲,数字贸易迅猛发展、便利化贸易改革,让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可以参加的校企合作企业不再局限在传统外贸企业,校方应该积极、主动的同跨境电商企业、相关平台合作,全面落实岗前培训以及专业技能培训等活动。而国贸专业学生也应该凭借个人能力获得企业赏识,顺利就职于跨境电商企业,为所属企业贡献出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跨境电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此外,积极引导职业教育的相关机构与高等院校的合作,支持法律、税务以及金融方面的人才建设,为社会发展提供优质人资。

(三)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互联网模式冲击之下,社会企业开始呈现出增长乏力的态势,面对跨界冲突企业转型迫在眉睫。数字贸易的渗透,也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外贸业务基本特征,增加了专业学生的创业机会。因此,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改革工作也应该适时的融入企业孵化观念。参照当前外贸企业的跨境业务开展情况,校方必须搭建综合化实践教学机制,有效区分实践、实训以及实验,借助于递进式、阶段式教学模式逐步推进、逐层筛选,把企业孵化观念引进校企合作项目中,关注专业学生的创业队伍建设,从而实现校内实训、校外实验有机融合的人才孵化营地。

第5篇

关键词:信息产品 数字产品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理论。

0 引言。

随着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飞速发展,同时面临新的挑战,原来的理论很难对信息经济的许多问题做出完善的解释。

当大家都感到网络使全球变成了“地球村”的时候,却发现地球村的居民并没有走向“共同富裕”,信息经济仿佛把距离拉近了,但是却把地球村的“村民”贫富差距拉大了;欧洲的债务危机使得欧盟有分裂的危险,穷国和富国的差距也在拉大。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不能适应现在的信息经济的发展,很难去解释国际贸易中与信息产品或者知识经济相关的现象,需要对其理论进行改进或者提出新的理论。

1 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发展。

1.1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于各国之间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一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那些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那些外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所谓绝对优势是指,如果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有更高的效率,则称该国在这一产品上有绝对优势。

斯密主张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反对国家对外贸的干预,认为自由贸易能有效地促进生产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

1.2 相对优势说对绝对优势说的取代及其发展。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世界各国产品比较优势的存在,各国应该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参与国际贸易,贸易双方均将在国际贸易中获得贸易利益。任何国家都可以凭借自己的相对优势即按照“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次劣”的原则从事生产和交换。

1.3 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其理论模型即 h- o 模型。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双方均凭借自己的相对优势从事生产和交换,即各国应该生产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

在赫克歇尔和俄林看来,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取决于各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即相对禀赋差异,故称为要素禀赋说。由此产生的价格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

2 信息经济或者知识经中环境下的国际贸易。

2.1 物质、能量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我们都在喊“信息经济时代”

或者“知识经济时代”到了,但是我们中的很多人并没有对此有很深入的理解和研究,人类的三大生产要素是:物质、能量和信息,人类文明也经历了:以物质材料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第一代文明;以能量能源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第二代文明;正在经历的以信息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第三代文明。美国的第一、二、三产业,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过程是“:一二三”“,二一三”“,二三一”“,三二一”,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三二一”的三次产业结构符合后工业化阶段经济的发展需要的。第三产业的主体是信息产业和以知识为主的服务业,信息和知识是其核心。

2.2 信息产品的边际成本。信息产品尤其是数字产品不同于物质产品和能量产品,可复制性和非排他性,使其具有边际成本为零的特点,从而也导致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于物质产品和能量产品不同。

作为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家之间通过分工可以提高双方国家的福利,也就是国际间的分工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然而在信息经济下,国际分工可能只对生产信息产品或者知识产品的国家带来好处,对生产物质产品和能量产品的国家之能带来负效益。

比如美国微软的 windows 操作系统,满足美国国内的需求,但是它出口到其他国家,基本不需要改动,只是将语言本地化即可,而世界其他国家的正版用户必须和其他物质产品一样为之付费。而对于美国而言,美国人并没有为此付出更多的劳动(相对于软件开发成本,语言本地化成本可以忽略),然而其他国家如果生产物质或者能量产品,则必须付出与之相对应的额外劳动。

3 信息产品对国际贸易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影响。

3.1 信息产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假设只有 a,b 两个国家进行贸易,a 国只能生产物质产品和能量产品,b 国能生产物质产品、能量产品和信息产品,a 国出口量等于 b 国进口量,a 国进口量等于 a 国出口量。a 国出国产品的总价值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出口产品的总成本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但是成本为错误!未找到引有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0)如果 a 国的信息产品进口量 >=a 国物质产品和能量产品的出口量,则 b 国不需要付出任何成本就可以得到 a 国出国产品的总价值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如果 a 国的信息产品进口量 <a 国物质产品和能量产品的出口量,则 b 国付出的成本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生产信息产品的国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得到不平等的好处,在极端情况下,可以无偿的从别的国家获取物质和能量产品。

3.2 信息产品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影响。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还是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都不适用信息产品的国际贸易。这些理论是建立在国际分工基础上的,而国际分工在信息经济之前主要以物质能量产品为主,所以这些理论是适用的,之所以这些理论不适用是因为信息产品的特性与物质能量产品不同,信息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而物质能量的边际成本不为零,因此在使用国际分工理论时,需要区分是信息产品还是物质能量产品。在信息产品这个大类中,进行小类国际分工,以前的理论才能使用;同理,在物质能量产品中,进行进行小类国际分工,以前的理论也使用。而不能将所有产品不做区别的进行国际分工。

4 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建议。

通过上面的理论分析,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只生产物质能量产品,或者以物质能量产品为主的产业结构,会使一个国家成为别的国家的免费劳动力,所以应该尽快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尤其是软件产业和文化产业。

参考文献:

[1]thomas a.pugel(美) 托马斯·a·普格尔著。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薛荣久主编。国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第6篇

关键词 融合发展;版权运营;版权贸易;创意开发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5)153-0016-02

1 出版单位版权运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继2008年国务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来,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2015年上半年又颁布《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从对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到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再到发展文创产业、实施创新驱动,国家对于文创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更加清晰,“走出去”步伐更加稳健。2015年7月,“版权专业人员职业”作为职业正式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再次印证国家对于文创产业、版权经济的重视。出版单位发展文创产业,就是要不断拓展版权利用方式,积极探索全版权运营。

2 出版单位当前的版权经营形式

2.1 开展版权贸易,实施“走出去”战略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版权贸易带动中国出版日益融入世界大潮。对于版权贸易,我国出版届的理解通常为:在中国内地和境外进行图书版权的交易,即图书版权的引进与输出。在2010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推动新闻出版产业“走出去”战略。出版单位“走出去”的途径,大多依靠版代公司开展版权贸易实现。通过版代公司这样的图书版权国际交易信息平台,将可能输出版权的图书相关资料对外发出,以便国外出版机构能及时、准确、详细地了解图书版权输出的信息,进而在国外建立自己的渠道。与此同时,对于已经建立业务往来的国外出版机构,还会寻求多种方式(如定期新书目录),与之维持合作关系。每年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是出版单位实现图书版权“走出去”的重要窗口。“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为出版单位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同时更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然而,不得不承认,现在国内很多出版单位尤其是中小出版单位的思维依然局限于国内市场,缺乏版权运营意识,仅仅把版权输出作为一种锦上添花的事情对待,没有将“走出去”看作一种经营思路去开拓。

2.2 推进数字出版,拓展数字全媒体传播

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紧随而来的IT技术和移动互联网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阅读消费市场发生急剧变化,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等数字出版载体日新月异,催生碎片化阅读时代的到来。

目前,许多大的图书出版单位在新兴出版方面都已开始寻求发展之路,基于版权资源快速推进数字出版转型升级,努力拓展数字全媒体传播新业态,以适应媒体融合时代的要求。或建立数据库、建立运营平台、分渠道推广,加强纸书与数字出版联动;或推动纸电同步策划、实施,与渠道商、运营商第三方平台进行内容合作开展电子书经营;或尝试开展020,移动APP、自媒体等新的传播方式,紧盯媒体融合发展,等等。事实上,媒体形式无论怎么变,内容始终是终端读者的需求所在。内容版权越多,越具有竞争实力。目前,出版单位在与作者签订图书出版合同的时候,在版权方面都很注重拓展版权许可的范围,尤其是获取作品的数字版权以及其他相关衍生权利,从而为开发图书的数字产品构建著作权基础。然而,大多出版单位尤其中小出版单位严重缺乏版权的管理和运营意识,并未梳理存量版权资源,甚至并未厘清版权资源归属,更未建立符合自身定位及经营特色的版权资源管理体系。

3 出版单位未来的版权运营模式

版权运营,即对版权进行系统的设计、计划和控制,有效提供版权产品和服务,为著作权人带来利益为运营方带来效益。出版单位的版权运营离不开版权的不断获取、创意开发以及有效保护。

3.1 版权的不断获取

版权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文学、艺术、科学领域的作者基于特定条件的创作,需要作者脑力、体力的投入。版权来源于作者创作,不过在媒体融合发展态势下,作者已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字编著者,而是具有基本文字编著能力且善于从二维甚至三维的角度融合富媒体思路去构建作品的创作者。对于版权的获取,出版单位首先要做的是深入挖掘作者资源、潜心培育作者团队。其次,出版单位可以版权。目前,不少中小出版单位,受资金、人力方面的制约,版权接洽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从事版权工作的专员也往往身兼数职,无力拓展,直接导致版权资源大量闲置浪费。国内成规模的版权机构也不多,且的作品类别及推销渠道有限。出版单位完全可以版权,不断充实版权资源库,以此更好地为版权运营打好基础。

3.2 版权的创意开发

版权的创意开发就是要做好从内容创作到版权、版权产品的开发,构建从版权资源的源头生成到版权产品和服务的用户消费。国际上,迪士尼的创意开发非常成功,其产业涉及动漫游戏、广告会展、文艺演出、电影电视、服饰美容、教育等,通过版权运营已成功跻身世界传媒集团前列。再看国内,《喜羊羊与灰太狼》是一个成功运营版权的案例。从动画片到动漫、图书、文具乃至食品等等,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通过对“喜羊羊与灰太狼”版权的创意开发,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版权产业价值链,使得版权价值在各个领域实现最大化。还有《哈利・波特》,实现文学作品影视化,让版权作品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一并体现,既有效促进了文学的发展,还带动了其他行业相关衍生品的产生。由此可见,版权的创意开发在版权运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3 版权的有效保护

版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领域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包含人身权、财产权及邻接权。在大陆法系国家,强调版权的人身性质,即人身权;而在英美法系国家,更侧重版权的经济属性,即财产权。我国的版权保护体系建立较晚,首部《著作权》法律于1990年通过,1991年实施,2010年第二次修正。

移动互联网时代,版权的保护对象已经突破了传统版权法设定的保护对象。基于移动互联网出现的侵权案例近年时有发生,如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诉苹果案、今日头条系列案、搜狐视频诉暴风科技案、新浪网诉凤凰网案等等,亟待国家对于版权制度规则作出新调整,以进一步规范市场版权秩序,建设文化生态文明。

第7篇

一、资源库建设是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的客观要求

美国汽车工程学会统计资料显示,一个完全成熟的国际化汽车市场,汽车销售和零部件供应均占整个汽车行业利润的20%左右,而50%-60%的利润产生在服务贸易领域。同时,通用、福特两大品牌的汽车信贷公司数据显示,汽车金融、服务市场利润占到这两大集团全部利润的36%。国务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指出,目前我国汽车产销规模已居世界首位,未来十年将迎来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预计在未来一段时期仍将持续增长。近年来,不仅国内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汽车零售和售后服务、汽车租赁、二手车交易、汽车保险、停车服务、报废回收、汽车金融、消费信贷等汽车服务贸易领域业态亦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据新华网2014年10月16日报道,汽车销售利润占整个汽车产业利润的10%-20%左右,零部件供应利润占20%左右,60%-70%的利润则是从服务中产生的。与此同时,根据公安部交管局2015年1月27日公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64亿辆,其中汽车1.54亿辆;机动车驾驶人突破3亿,其中汽车驾驶人超过2.46亿。交通运输部的《交通运输业智能交通发展战略(2012-2020年)》预测,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按照国际通例,每新增30辆汽车需新增1个汽车后市场服务人员,以此推算,2015年到2020年,我国需新增后市场服务人员153.33万人。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从业人员在规模、结构和质量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亟须建设一个即学即用、动态更新的汽车服务贸易类专业教学资源库,不仅满足全国各职业院校在校生自主学习需要,也为更多“求教无门、求教无时”的从业人员和自主学习者提供机会,满足其学习、咨询、培训和开展科技服务工作的需要。

二、资源库建设是实现本专业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必由之路

根据公安部交管局2015年1月27日公布数据,截至2014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64亿辆,其中汽车1.54亿辆;机动车驾驶人突破3亿,其中汽车驾驶人超过2.46亿。交通运输部的《交通运输业智能交通发展战略(2012-2020年)》预测,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按照国际通例,每新增30辆汽车需新增1个汽车后市场服务人员,以此推算,2015年到2020年,我国需要新增后市场服务人员153.33万人。中职、高职和本科按4:4:2进行核算,需求高职层次的人员约61.33万。这一现状决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汽车服务贸易发展的当务之急。同时,随着汽车后市场急速发展,汽车服务贸易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汽车销售服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汽车产业发展对从业人员在规模、结构和质量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是,由于各院校所处区域不同,专业的服务面向有很大差异,且各院校专业建设基础不同、发展情况不一,专业教学资源从量到质均存在巨大差异。所以,需要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平台,推进本专业最优质教学资源跨区域共建共享。

三、资源库建设是落实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针的现实选择

《关于开展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015年度项目申请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5号)明确提出,“优先支持国家鼓励类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资源库”。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汽车服务领域人才需求剧增,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压力明显加大。但是,从已立项的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构成看,对接汽车后市场人才培养培训的只有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资源库”。该专业教学资源库侧重为汽车后市场技术层面教学资源。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主要侧重汽车后市场的非技术层面,更加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重点培养具备汽车营销服务、汽车金融服务、汽车电子商务、汽车定损理赔等方面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汽营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面向非技术层面建设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资源,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形成互补,从而全面满足汽车后市场从业人员自主学习需要,为相关专业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等提供便捷的学习平台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建设汽营专业教学资源库,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资源库建设指导方针,有效服务汽车产业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和从业人员岗位成长的现实选择。

四、资源库建设是项目申报单位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有效途径

建设在线共享型数字化资源库项目,实现优质资源互补,形成资源集群效应,可以最大限度发挥示范院校示范带动作用,有效缓解汽车服务领域因教学资源不足或不优导致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不符、区域不平衡等问题。同时,通过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可以快速缩小高职院校之间的培养水平差距,整体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从以下几方面提供保障。

(一)组织保障成立由项目主持人任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成员由项目联合申报单位负责人(法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项目管理办公室,并建立前沿性、理论性、实务性、先进性的多元建设团队。聘请国内汽车知名专家组建专家团队,为项目建设“掌舵”,确保目标实现和质量。汽营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得到了行业和知名企业的支持,派出管理高层、技术专家加盟项目建设指导小组,提供项目建设所需的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把关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及资源质量。本项目由主持院校,联合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组成项目建设团队。参与建设院校分布合理,所在地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参与院校办学和师资力量雄厚,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成果显著,建设院校项目组成员均为各院校本专业带头人,具有先进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丰富的工学结合课程和教学资源开发经验、深厚的本专业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

(二)管理保障在《项目管理办法》《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教学资源标准与规范》等制度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完善阶段性目标工作制度和分阶段量化验收考核制度、建立定期交流机制,以及定期交流机制。同时,搭建资源库建设网络协同平台,增强项目团队及成员协同性、互动性和共享化。建设过程中,成立由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组成的监督小组,明确目标、细化任务、落实监测,促进项目进度和质量。同时,主动接受教育部和财政部项目运行监控中心的监督,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严格按照《申报指南》要求,进行成果登记,产生的重要成果和知识产权归属建设单位,并保证资源内容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

(三)经费保障经费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小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小学校会计制度》等有关规定,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按照“统一管理、集中核算、专款专用、定期检查”的原则,确保资金的使用规范、合理。

(四)资源更新机制保障建立由行业及教学专家、教育技术中心(技术人员)、教师以及学生、行业从业人员等四类人员组成的资源更新小组,不定期地对资源进行检查、指导、更新,以保证资源的生成性、高效性和时代性。资源库建设中,按照“资源为用”的理念,严格按照资源建设与更新标准,对子项目团队要求资源更新量不低于10%,并激励学习者参与资源建设,确保建设性资源和生成性资源。

五、结论

第8篇

热词:国际出版 兼并重组 数字化

世界各大出版商排名情况反映出国际出版日益发展变化的复杂性。由法国《图书周刊》发起,威琛巴特贸易内容咨询公司调研,英国《书商》周刊、德国《图书商报》、美国《出版商周刊》以及巴西《出版新闻》联合的2015年《全球出版业排名报告》显示,培生再次高居榜首,依然是世界最大出版商。我国的凤凰传媒和中南传媒脱颖而出,首次进入榜单,跻居前十之列。

2015年世界出版商中,凤凰传媒成为世界第六大出版商,2014年销售额达28.4亿美元,比2013增长16%。而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以25.79亿美元的收入位居第七,同比增长31%。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和中国教育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位列第15名和第21名,我国的四个出版商,符合排名调研机构2亿美元的销售要求,愿意并且能够配合记录、提供他们相关出版数据。

中国出版崛起

在国际出版背景下,更大的财务透明度是使中国国内出现世界出版巨头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一目标的驱动下,中国在美国书展上大显身手,包括25000平方英尺的展览空间,500多名出版管理人员和作者出席。凤凰传媒高管吴小平指出,凤凰教育以8000万美元收购美国童书生产商Publications International,LTD及其某些关联方拥有的全部儿童图书业务等相关资产仅仅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儿童出版业务的其中一步,凤凰传媒也自称这是“中国出版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跨国并购”。在这之前,凤凰出版传媒公司就出版国际化已做出了相应努力,2009年,与阿歇特出版公司签订出版协议,2010年首次以国际资本合作形式建成合资公司凤凰阿歇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2012年与英国方面达成开放协议,第一个海外子公司――凤凰传媒国际伦敦(有限)公司成立;2013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香都出版公司在伦敦国际书展开幕日揭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正式进军英国出版业,并于近期在纽约开设了一家投资控股公司。

兼并重组愈演愈烈

重组并购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培生、励德・爱思唯尔、汤森―路透、威科是世界出版企业排名前四的常客,2015年也不例外,这些从事专业教育和专业出版的出版巨头之所以能够保持如此高的排名要归功于集团并购重组。从收入情况来看,2014年,排名前十的出版商总收入占57家出版商总收入的54%,高于2013年的53%。企鹅兰登书屋依然保持着世界出版巨头的地位,销售额提高25%,超过40亿美元,这得益于2013年7月1日完成的企鹅兰登合并以及对西班牙桑蒂拉纳出版社(Grupo Santillana)的并购。

出版集团之间的兼并行为无疑会影响出版商的排名,2014年,哈珀・柯林斯完成对禾林的收购,禾林作为哈珀・柯林斯核心业务的一块跳板,使哈珀・柯林斯的业务有很大飞跃。在哈珀・柯林斯2014财年14.3亿美元的收入中,禾林的占比高达4亿美元。学者出版社将其教育技术公司出售给霍顿・米夫林哈考特使得这两个美国出版集团排名更加接近,2014年5月31日,教育技术公司的销售额为2.49亿美元,该公司的总收入为18.2亿美元,而霍顿・米夫林哈考特2014财年的收入为13.7亿美元,和2013年基本持平。

对全球出版商排名造成最大影响的并购,无疑是麦克米伦的科学与教育和施普林格科学与商业传媒的合并。这次合并于2015年5月完成,重组出了一个新的公司――施普林格自然,该公司股份的53%由德国的霍兹布林克(Holtzbrinck)即前麦克米伦的母公司控制。麦克米伦的贸易和美国大学出版部门并不包括在合并之中。在这次排名中另一项值得关注的合并涉及巴西两个最大的出版商――Abril Educa??o和Saraiva。2015年6月,Abril Educa??o同意购买Saraiva集团的出版部门Editora Saraiva,此次交易涉及Saraiva集团所有的教育业务,以及它所有的出版产品线,包括Benvirá贸易板块,然而,Saraiva的零售业务并没有被出售。

汇率变化牵动国际出版地位

外汇市场是导致近年来出版商排名不稳定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为了保持连续性,所有货币转换以每年年底的汇率为统计依据。2014年全球货币市场起伏不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排名结果。如果货币兑换以年初早些时候的利率为依据,一些公司的排名可能会更高,包括励德,阿歇特和西蒙&舒斯特。

数字化转型不断成功

对数字出版领域的积极扩张是当前出版界的热潮,出版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关系到各国出版业的国际地位,还直接关系到出版商的生死存亡。纵观国际数字出版巨头,无论是数字化信息渠道的拓展,数字人员的培训,还是数字教育的发展都迎合了当下人们对于数字内容的需求,进而为出版商带来更多的受众和收益。

牛津大学出版社注重数字人员的培训,实施全面的数字培训框架,以支持每位员工的发展。从编辑环节的工作流程到发行仓储,用数字化改变员工的工作方式,牛津大学出版社全球学术出版部执行总裁蒂姆・巴顿(Tim Barton)表示,“现有员工在适应这些变化时都做得非常好,允许员工在他们的业务领域去尝试和创新”。在开放获取业务方面,2016年对牛津大学社来说开展OA出版已经10年有余,牛津大学出版社会持续扩大开放出版的规模,创新并推出新刊,2016年牛津大学出版社的OA刊将增加至28种金色OA刊和250多种混合OA刊。

就MOOC进军教育领域来看,圣智学习集团执行副总裁、国际部总裁亚历山大・布罗赫(Alexander Broich)指出,“数字化转型使出版业出现了许多新的商业模式。圣智正在探索不同的模式,并等待新的机遇。我们正在与领先的慕课提供商接洽,他们对能够让师生更好地参与到我们的内容中来的新模式很感兴趣。”圣智学习集团也在建立自己的数字平台,使师生能够为所学课程加入相关资料,包括公开的教育资源,将值得信赖的、经过整合的内容,用作良好学习体验的基础。与此相关的几个项目已在进行中,与几家大学就订阅或全文获取的商业模式开展合作,还与合作伙伴寻找将有用的开放资源整合到值得信赖的内容中的途径,探索让学生参与到圣智学习集团教育内容的方式,更好地支持师生的教学目标。

资料来源:2015年《全球出版业排名报告》、Publishers Weekly《The World's 57 Largest Book Publishers,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