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19 17:11: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艺术的社会环境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大黄鸭;公共艺术;趣味性;艺术接受
1.引言
由荷兰设计师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设计的巨型黄鸭于2013年5月来到维多利亚港口后,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影响。大黄鸭放在中国当下的语境中,从其引起的社会效应和公众参与度来看,我们可以将其视之为公共艺术作品。由于尺寸巨大,加上惹人的外表,我们可以称之带有“趣味性的公共艺术作品”。
从大黄鸭引起的社会风潮来看,其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从艺术接受的角度来说,大黄鸭的艺术接受是非常成功的。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大黄鸭的艺术接受有着重要的意义,受众的参与会赋予艺术品以新的意义,而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到受众的审美期待和审美视野,而不能完全地从个人私人经验出发,应该考虑到受众的接受水平和接受能力。
大黄鸭是由小的玩偶鸭子,按照一定比例放大的黄色巨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件“现成品艺术”,从其社会属性来看,它置放于社会公共空间,与观众产生互动,我们可以将其视作公共艺术作品。
2.中国社会需要趣味性的公共艺术作品
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创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作品或者包含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或者脱离受众的审美水平和理解能力,或者仅有宏大叙事却忽略了趣味性。像公共雕塑作品《深圳人的一天》,这件作品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在现代社会压力下人们紧张的生活节奏,但是,这件作品的潜意识里面是在告诉公众应该向雕塑里面的人一样,以雕塑为榜样,每天如此快节奏地生活和工作。这种教化式的公共艺术作品,虽然有着正能量,但确夹杂着沉重。在如此繁忙的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的是一个可以使得自己身心放松的环境,而不是每天提醒你要努力工作的警钟。中国的公共艺术作品,或者具有意识形态,或者是充当教化者的身份,或者是单纯美化环境的作品,而很少出现像大黄鸭这样的作品,没有任何的意识形态在里面,给人以轻松、愉悦的审美感受和体验,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趣味性给人带来生理和感官愉悦,还能给人精神愉悦和无穷回味。而大黄鸭的作者首先就讲自己的作品定位为公众的作品,所以他的作品作为公共艺术作品在创作时就考虑到了它的艺术受众,没有任何的艺术使命在里面。里面包含的是作品的游戏性或者童年的趣味。这只大黄鸭的原型就是我们每个人都熟悉的儿童洗澡时的玩偶――小鸭子,所以当我们看到这只大黄鸭的时候,就能立刻联想到自己的童年,联想到那只属于自己的小鸭子。而作品最成功的的地方在于它作为公共艺术作品的趣味性。
3、大黄鸭艺术接受分析
3.1唤起受众介入,大黄鸭作为艺术品价值生效。
艺术作品一旦创作出来,就获得了一种相对独立的地位。艺术家所塑造的大黄鸭的艺术形象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这一形象不仅用来表达艺术家个人的创作意图,更能够引起接受者的共鸣,唤起欣赏着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带给接受者独特的审美体验。每个人都会联想到自己的童年,虽然都有童年,但每个人的童年又是不一样的。大黄鸭的欣赏主体的每一次观看、欣赏行为都是对大黄鸭这件艺术品的一次审美创造行为。
3.2艺术接受受众接受心理过程描述
3.2.1对大黄鸭的艺术感知
艺术接受者首先对艺术作品的最直观外在的层面――物质媒介层面的信息。大黄鸭,这一现成品放大的艺术,首先以它巨大的空间体积感强烈吸引欣赏者的视觉,从视觉出发,艺术欣赏行为开始。这一层面,是艺术欣赏心理的第一个层次,即感觉。这是欣赏者对于艺术作品的“第一印象”,就是这第一印象,级大地构成了接受者的审美期待,每个欣赏者根据自己平时的体验、经历、艺术欣赏习惯等等来对一件新的作品进行分析和鉴赏。
3.2.2由大黄鸭引发的想象和联想
当获得关于大黄鸭的任何有关的物质媒介层面的信息之后,欣赏着会不由地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再创造。而作为普通的艺术欣赏者来说,很容易就会产生联想。联想是由作品中的直接形象引起的,基本离不开作品中形象太远的一种心理现象。日常生活中常说的“睹物生情”、“触景生情”就是联想的一种表现方式①。大黄鸭这件充气装置作品,原本形象就是根据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小鸭子放大制作的,这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形象,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和想象。小鸭子这一形象,基本上都是关于童年、关于玩偶、关于幸福等元素的融合,通过将这一现成品放大,这是对每个接受者幸福回忆的放大。霍夫曼本人所要传达的价值就是“童年的记忆放大了,整个世界就变小了”。
3.3当下艺术接受浅尝辄止,更多地停留于表层
作为普通的观众(大众消费时代,艺术接受的主体已然是普通大众),对于大黄鸭的心理接受基本上也就停留在从感觉、知觉到联想、想象等感性的阶段。而至于艺术接受过程中的更高层次的心理活动,也许有极少的有丰富的艺术体验和审美感知的欣赏者会有,或许极少。
3.4大黄鸭艺术接受的群体交流效应
大黄鸭之所以能够如此受欢迎、认可,有着这么多的粉丝,本文认为,这跟大黄鸭所形成的群体交流效应分不开。艺术接受是一个社会性的活动,所有的接受主体都是社会中的人,他们会相互交流。大黄鸭的群体交流效应,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在现实生活中的交流,更多地得以于网络传媒的力量。这些得益于网络媒体力量的群体交流的效应,大大地促进了大黄鸭的艺术传播和艺术接受,也正是这种群体交流,产生庞大的阐释群体,不断地赋予大黄鸭以新的意义,使得这件作品更具有张力和活力。
4.展望和启示
首先,大黄鸭的成功,在于其没有任何的“艺术使命”在作品中,没有企图反传统、反体制,也没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没有批判,没有社会指向性。其次,艺术形象的选取是非常成功的,作者没有选取观众都不熟悉的艺术形象,也没有采取陌生的形象,而是采取大家都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并且在创作中带有一定的趣味性,这种趣味性能够保证公众与艺术品之间的互动。最后,网络传媒力量对大黄鸭事件的推动,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大黄鸭的走红,逐渐形成的以大黄鸭为中心的群体交流效应,对大黄鸭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次观众的介入、讨论都赋予大黄鸭以新的意义,使得大黄鸭能够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所以,艺术家尤其是公共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更应该考虑受众的因素,而不是纯碎的个人经验的表达,更应该选取观众所熟悉的艺术形象。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大众文化的流行,当下社会更多地充满着消费性、娱乐性和商业性,公共艺术家不应该迎合这种消费和商业文化,但是,公共艺术家可以稍微增进作品的游戏性,从而给大众营造良好的艺术环境,但是也不能一味的迎合大众的需求,要进行适当引导,防止娱乐至死!(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日]中川作一著,徐萍,贾晓梅,赵秀侠,译,视觉艺术的社会心理[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116.
[2] 杨晓.当代公共艺术审美方式与意义的嬗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06).
[3] 潘朝臣.从审美走向消费:艺术接受的当代嬗变[D]2008:26.
[4] 彭昆彭.“趣味性”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研究[D].2012:16.
[5] 陈旭光.艺术概论[J].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