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固定资产情况

固定资产情况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20 16:24:4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固定资产情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固定资产情况

第1篇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此外还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1)房屋、建筑物为20年;(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5)电子设备为3年。当企业选择的折旧年限与税法规定最低年限存在差异的,需纳税调整。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是一个估计值,它要受到科技发展、使用环境、使用强度及维护情况等因素的影响,而会计准则和税法对其确定都赋予了较大的弹性空间。企业可通过选择折旧年限,最大限度地列支折旧费用,充分发挥折旧的抵税作用。

[例1]江淮钢铁集团公司于2008年12月购入一项价值600000元的固定资产,会计制度规定其预计使用年限为5—8年,预计净残值为20000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

(1)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采用5年折旧年限:

年折旧额:(600000-20000)÷5=116000(元)

5年折旧产生的抵税效应总额=116000×25%×5=145000(元)

采用8年折旧年限:

年折旧额=(600000-20000)÷8=72500(元)

8年折旧产生的抵税效应总额=72500×25%×8=145000(元)

(2)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5年折旧产生的抵税效应总额现值=116000×25%×PVIFA10%,5=109939(元)

8年折旧产生的抵税效应总额现值=72500×25%xPVIFA10%,8=96696.875(元)

尽管折旧期限的改变,并未从数字上影响到企业所得税税负的总和,但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后,缩短折旧年限对企业更为有利。缩短折旧年限有利于加速成本收回,可以使后期成本费用前移,从而使前期会计利润发生后移。如例1所示:折旧期限缩短为5年,企业的应缴所得税额要减少109939-96696.875=13242.125(元)。

二、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例2]沿用例1资料,江淮钢铁集团公司于2008年12月购入一项价值600000元的固定资产,会计制度规定其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10000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

当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为2000元时,年折旧额=(600000-20000)÷5=116000(元)

当固定资产预计诤残值为10000元时,年折旧额=(600000-10000)÷5=118000(元)

由于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也是估计值。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企业如果降低预计净残值,那么每期摊销的折旧额就会增加。从本例可以看出来,该项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降低113000元后,企业每年的折旧额增加了118000-116000=2000(元),从而使本应在固定资产报废或清理时才进行补偿的费用,提前计入成本费用中得到补偿,使前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减少了2000×25%=500(元),也达到企业前期抵税的目标。

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企业应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方法。《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规定可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固定资产,包括:(1)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2)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本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但税法对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使用有限制条件,与会计准则存在差异。

[例3]沿用例1资料,江淮钢铁集团公司于2008年12月购入一项价值600000元的固定资产,会计制度规定其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10000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企业未扣除折旧的利润额如表1所示

(1)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也称直线法,它是按照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平均每期折旧费的一种折旧法。其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额=应提折旧额/预计折旧年限=(原值一预计净残值)/预计折旧年限=原值×(1一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折旧年限

结合本案例,该项固定资产年折旧额=(600000-10000)÷5=118000(元),税前利润和所得税额如表2所示:

5年累计应纳所得税为:220500+195500+270500+170500+160500=1017500(元)

应纳所得税额现值论文

=220500×0.909+195500×0.826+270500×0.751+170500×0.683+160500×0.621=781185(元)

注:0.909,0.826,0.751,0.683,0.621分别为1,2,3,4,5年的复利现值系数,下同。

(2)双倍余额递减法。这种方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在计提每年折旧时,用直线折旧率的两倍去乘固定资产当年期末账面净值。但应当注意,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其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x年折旧率

在计算最后两年折旧额时,应将原采用的双倍余额递减法改为用当年年初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减去预计净残值,然后平均摊销。

结合本案例,在双倍余额递减法,该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2×1>5×100%=40%,每年的折旧额,税前利润和所得税额如表3所示:

5年累计应纳所得税为:190000+189000+278400+18505+170500=1017500(元)

应纳所得税额现值

=190000×0.909+189000×0.826+278400×0.751+185050×0.683+170500×0.621=772997.6(元)

(3)年数总和法:这种方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递减分数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其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一已使用年限)÷[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一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结合本案例,在年数总和法下,该项固定资产每年的折旧额,税前利润和所得税额如表4所示:

5年累计应纳所得税

=200833.33+185666.67+270500+180333,33+180166,67=1017500(元)

应纳所得税额现值

=200833.33×0909+18566667×0826+270500×0.751+18033333×0.683+180166.67×0.621=774114.83(元)

第2篇

一、**区固定资产投资政策执行基本情况

**区认真按照《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该做法是投资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彻底改变了过去不分投资主体、不分资金来源、不分项目性质、一律按投资规模大小由各级政府审批的企业投资管理办法,从而确立了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对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提供了依据。今年来,**区共审批、核准、备案项目28个,计划总投资20.3亿元。其中审批项目9个,计划投资0.8亿元;核准项目7个,计划投资7.1亿元;备案项目12个,计划投资12.4亿元。

同时,为加强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和重复建设较多、投资过热行业的控制,**区在对项目审查过程中,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行业准入公告,认真执行有关行业准入条件,对项目的规划布局、技术工艺、节能、节排等方面进行审查,不符合准入条件的一律不予立项,切实规范行业发展。**区审批、核准、备案的28个项目中,有超审批权限项目1个,及时向上级部门进行了转报,对于不符合准入条件的3个项目,坚决不予立项。

二、固定资产投资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国家为控制投资过热,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多次清理整顿工作,虽然我区没有国家控制的项目上马,但也暴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部分项目开工手续不全。虽然项目符合国家有关政策,但由于企业不清楚项目建设有关手续或急于开工等原因,部分项目未完成前期手续就开工建设,造成一些遗留问题。

二是项目稽查难度大。由于中心城区市直、油田、地方单位交错,客观上影响对投资项目的掌握。

三是部门协调有待加强。与项目建设有关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渠道不顺畅,也是造成项目手续不全的重要原因。

三、加强固定资产投资政策执行力度的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投资政策的落实。加大对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企业投资于国家鼓励的产业。加强对行政部门相关人员的固定资产投资政策培训,提高对相关政策的掌握程度。实行重大项目建设公示,提高项目审批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促进固定资产投资政策的落实。

第3篇

企业固定资产的涵义

企业的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超过一年的房屋、机器、建筑物、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的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物品,还包括企业价值在2000以上的、使用年限超过两年的物品。企业的固定资产分为很多不同的种类,有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等几个方面。企业固定资产会随着企业的生产发展相应地增加或者是产生一定的磨损。

当前情况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主要是针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盘点、购置、核算、维修等方面的管理和控制。由于企业的固定资产使用周期比较长,所以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现阶段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固定资产账实不符。按照规定,对于企业的固定资产必须有明确记载,要按照名称,购入时间等方面建立实物台账,但是在目前情况下,有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缺失,固定资产台账内容模糊不全,对设备疏于管理,造成在长期的使用之后,对于固定资产的变化和走向难以查清,给企业带来相应的损失,造成企业管理上的混乱。

二、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很多企业对自己固定资产认识是只要能保证企业正常的运转,对于资产提前报废的情况就不进行管理。没有进行相应的管理制度,没有将固定资产与企业的经营相结合,不重视固定资产管理。长此以往就会给企业本身的利益带来影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善、闲置浪费现象严重。由于技术的日益进步,企业中一些产品由于高能耗、生产能力差等原因使用时间不长就遭到淘汰,企业对于这些产品不采取充分的利用,随意丢弃,导致企业资产无形的流失。还有就是企业新购入固定资产,但是由于管理不到位,没有及时入账,导致以后工作中,账目混乱,资产的来龙去脉解释不清。

四、企业固定资产的财务核算不规范。一些企业的财务人员为了利润,人为地调整计入企业固定资产的成本金额,混淆了固定资产与生产成本的入账。企业要按照严格的会计制度和相关的政策,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和审核。

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法

一、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企业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时,需要对固定资产的采购、审批、使用、管理等权限进行严格的界定,明确各部门在各个环节的责任,在执行过程中各部门能做到相互制约,防止一个部门全权处理,要求各部门要严格遵守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以确保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管理。

二、提高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固定资产作为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有重要比重的一部分,要有效管理企业的固定资产,就必须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者要将固定资产管理与企业的经济利益、企业的发展前景联系起来,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承担管理责任,认识到必须认真对待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三、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监管手段。在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企业要建立有针对性的监管制度,对于企业内部闲置不用的资产进行有效调节达到再次利用,减少固定资产的损失,提高固定资产的综合利用率。定期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的维修和保养,确保固定资产最高的使用效率。在固定资产采购、使用等过程中要有明确的记录,使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和去向有据可查。

四、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财务工作者的个人素质。企业要按照实际情况建立企业固定资产账簿,按照企业的财务状况、生存情况、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等建立财务监督记录。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使其能遵守专业道德,对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费等按照国家的规定进行计提,不根据自己主观的情况随意计提,以便在今后的固定资产审计过程中进行查询。

第4篇

(一)固定资产盘盈的定义与性质

要理解固定资产盘盈的性质与定义,就要了解什么是固定资产和盘盈。1、固定资产大多数情况下是要为生产产品而持有,在个别非生产企业中,固定资产担任提供劳务的任务,以及进行经营管理或出租的有形资产;2、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应该较长,一般都超过一年,即一个会计年度。以上即为固定资产的定义。在现今中国的制造业企业的资产中占重要部分的,就非固定资产莫属了。劳动资料是关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料。固定资产就是企业重要的劳动资料,它的实物形态可以在若干个较短的生产经营周期内保持不变,其使用价值也几乎不变,所以,它是一种可被重复使用的劳动资料。但是固定资产的价值(此处不同于使用价值)则会渐渐的丧失或减少,因为固定资产在使用中会有磨损和消耗的情况。因此,定期不定期的对固定资产进行盘查与盘点,是企业保证固定资产的账实相符的一种重要手段。

而企业在财产的清点中,出现会计账面的记载价值少于仓库里事物的价值的差异,这样的差异就叫做盘盈。资产在保管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自然地增加,比如奶牛场的奶牛,作为生产工具被列为企业的固定资产,但是由于奶牛是一种生物,随机会出现生病、死去或者产仔等无法预知的情况,导致奶牛数量的增多或者减少,当奶牛出生的速度和数量大于其死去的速度和数量,就形成了“奶牛”这项固定资产的盘盈。所以在进行会计记录时,错记和漏记以及计算上的错误在进行会计记录时很有可能发生,这就是形成固定资产盘盈的主要原因。

(二)固定资产盘盈的形成原因与分类

总的来说,固定资产盘盈的原因有以下两种:漏记与错计。如果企业会计在日常工作中,对所有的业务都进行了及时的登记,那么固定资产盘盈就可以说是不存在的(一些没办法做到及时登账的特殊企业除外)。所以在此,本文就以错计与漏记为前提,把固定资产盘盈的原因细分为以下八种情况:

1、由于购入固定资产时漏记,从而造成了固定资产的盘盈

2、由于购入固定资产时错计,从而造成了固定资产的盘盈

3、由于固定资产的折旧已经提够,但却仍在使用,从而造成了固定资产盘盈

4、由于经营需要而租入固定资产,未能偿还,从而造成了形成的固定资产的盘盈

5、由于接受捐赠时漏记,从而造成了固定资产的盘盈

6、由于出租固定资产后接受赔偿,从而造成了固定资产的盘盈

7、由于前期差错形成的固定资产盘盈

8、未知原因形成的固定资产盘盈

为了使理论思路清晰,我把以上八种原因归为三类:

1、由于本期原因形成的固定资产盘盈和由于上期原因形成的固定资产盘盈

2、重要的固定资产盘盈 和 不重要的固定资产盘盈

3、错计形成的固定资产盘盈、漏记形成的固定资产盘盈以及因其他原因形成的固定资产盘盈。

二、分析所有种类固定资产盘盈的会计税务处理

(一)分析固定资产盘盈的会计处理

1、国际上对固定资产盘盈的看法

在固定资产的盘查中,除了处理盘盈所得应该通过的会计科目外,盘盈的固定资产在入账时也要确定一个合理的价值。国外会计行业的人员在早些年间就开始关注固定资产价值的入账问题,在帕特尼?道布鲁的《固定资产价值与会计政策的选择》一文中,就针对固定资产的种类,进行了有效的问卷调查。他们用问卷的形式证明了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应该是它的市场价值是受大多数人认可的,并且评估固定资产的机构也要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2、国家现行准则中统一规定的做法

首先,应生成有关记账凭证,录入有关账簿。查清固定资产的盘盈数后,先制作生成原始凭证,然后根据原始凭证生成记账凭证,这样的顺序可以使账实相符。

然后,根据领导批准的处理方案,据此生成记账凭证,并录入账簿。

按照国家现行的准则中统一的规定,盘盈的固定资产应该通过两个账户来做分录,分别是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和“固定资产”账户。“固定资产”在借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在贷方。盘盈的固定资产在录入账簿时应该确定其价值,该价值应该是这项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或者同类的固定资产在市场上的价格减去这项固定资产的磨损和消耗后剩余的价值。

通常来说,企业盘盈的固定资产应该视为以前会计期间的差错,我认为,“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首先应该被设立,该账户下还可设立一个“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明细账户。按照其原价减去估计折旧额后的差额计入该账户,以对企业在固定资产财产清查中的固定资产的盘盈和其处理情况进行反映和监督,不再计入营业外收入。

若该账户的期末余额在它的借方,则意味着固定资产的盘亏的价值没有被上级批准,需要进行批准处理;若该账户的期末余额在它的贷方,那么就意味着固定资产的盘盈的价值没有被上级批准,需要进行批准处理。该账户的借方用来登记固定资产的盘亏额和盘盈的转销额,贷方则相反,用来记录固定资产盘盈额和盘亏的转销额。

同时应做如下次分录,以确认应交纳的企业所得税和结转留存收益: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缴税费-应缴所得税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下面是一则关于固定资产盘盈的会计税务处理的例子:

制造企业在期末的固定资产盘点中,盘盈车床一台,市场价为7000元,已提折旧4000元,全新。该资产处理情况尚未批准。

业务分析:固定资产有盘盈,应按原值借记“固定资产”,以估算的折旧贷记“累计折旧”,同时,在批准之前该盘盈应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贷方。

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 7000

贷:累计折旧 400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00

盘盈的固定资产经管理部门批准后予以转销。

业务分析:账外盘盈固定资产经管理部门批准后,应计提补缴企业所得税,例如税率为25% 会计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50

贷:应交税金 -应缴所得税 750

然后进行利润分配的会计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25

贷:盈余公积?C法定盈余公积 225

最后调整利润分配的会计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2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25

3、国家现行准则中做法的理论分析

在国家现行准则中,无论固定资产的价值大小,使用时间长短以及固定资产盘盈所属的会计期间,统统一律作为以前年度的差错,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核算。但是根据会计重要性原则,会计信息应反应企业在某个时点和某段时间内,真实的、完整的财务信息。

因此,在价值较小的存货盘盈时,我认为可以无差别的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的会计科目核算,用来冲减当期损益而保持上期财务报表内容不变。相反的,固定资产的价值较大,流动性也差,盘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前年度的错误,并且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较大。所以,应视为以前年度的会计差错,需要对前期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进行调整,通过录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贷方来进行核算。

但是企业有时也有偶然的特殊状况,比如固定资产盘盈的数额较大,产生的影响较为重要;又或者是固定资产盘盈是因为本期的差错。所以根据会计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我认为在遇到类似这种偶然情况时,企业应根据具体业务情况对相应的科目进行冲减,不能继续照搬现行准则的规定。根据前文分析的三类情况,处理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建议:

(1)属于当期的固定资产盘盈:

由于发生的固定资产盘盈属于当期差错,不涉及以前年度财务报表,因此不能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而是相应的计入“营业外收入”“应付账款”“实收资本”“管理费用”等科目。

1)盘盈的固定资产属于由未知原因形成的情况,应以其用途为依据进行处理。若该固定资产继续用于生产相应产品,则将其作为营业外收入冲减当期生产成本。会计处理分录为借“固定资产”,贷“营业外收入”。

2)盘盈的固定资产属于由未知原因形成,应以其用途为依据进行处理。若该固定资产用于办公室或者管理层,则将其作为管理费用冲减当期费用。会计处理分录为借“固定资产”,贷“管理费用”。

3)盘盈的固定资产属于由本期购入未记账形成,应以入账价值为基础补记当期的相应项目,增加应付账款,而不能作为以前年度利得,也不能确认本期利得。会计处理分录为借“固定资产”,贷“应付账款――XX公司”。

4)盘盈的固定资产属于由本期欠债公司以资抵债未记账形成,应以入账价值为基础补记当期的相应项目,减少应收账款,而不能作为以前年度利得,也不能确认本期利得。会计处理分录为借“固定资产”,贷“应收账款――XX公司”。

5)盘盈的固定资产属于由本期投资者投入未记账形成,应以入账价值为基础补记当期的相应项目,增加实收资本,而不能作为以前年度利得,也不能确认本期利得。会计处理分录为借“固定资产”,贷“实收资本”。

6)盘盈的固定资产属于由本期经营性租入但到期无法偿还形成,应以入账价值为基础补记当期的相应项目,确认为本期利得,增加营业外收入。会计处理分录为借“固定资产”,贷“营业外收入”。

7)盘盈的固定资产属于折旧已计提完毕但仍可以投入使用而形成,应以估计重置价值为基础补记当期的相应项目,增加营业外收入,确认为本期利得。会计处理分录为借“固定资产”,贷“营业外收入”。

8)盘盈的固定资产属于由本期自建却未及时记账而形成,应以建造成本为基础补记当期的相应项目,从生产成本转出,而不能作为以前年度利得,也不能确认本期利得。此时要进行会计处理,则要做借“固定资产”,贷“生产成本”的分录。

(2)属于前期的固定资产盘盈:

1)盘盈的固定资产由以前年度错记漏记形成,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与实际情况都应调整以前年度损益,则应予以调整,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若此时,以前年度利润为零或为正,则应以盘盈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基础,以企业所得税率和盈余公积率为计提比率,分别补缴企业所得税和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并结转未分配利润。

2)盘盈的固定资产由以前年度错记漏记形成,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与实际情况都应调整以前年度损益,则应予以调整,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若此时,以前年度利润为负,且盘盈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刚好能够弥补上期亏损,或者还不够弥补上期亏损,则不应补缴企 业所得税,也不应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只调整以前年度损益。

3)盘盈的固定资产由以前年度错记漏记形成,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与实际情况都应调整以前年度损益,则应予以调整,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若此时,以前年度利润为负,且盘盈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足以弥补前期亏损,是企业前期利润由负转正。则应以弥补利润亏损后的盘盈固定资产价值作为计提基础,分别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和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二)分析固定资产盘盈会计处理的税务影响

1.在我国税法中分为两种情况:(1)该固定资产的市场价值不能确定(2)该固定资产有可以确定的市场价格。对于两种情况下盘盈的固定资产,其价值有不同的确定方法。在情况(1)中,固定资产应用其未来能带来的现金流入计量它的价值,这种计量方法与现行税法中关于固定资产的计价理论相同;在情况(2)中,固定资产应用其市场价格减去按照其新旧程度估计的损失后来进行计价,此种计价方法异同于税法的规定。

2.固定资产盘盈所影响的税种主要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对于税务的调整也应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1)在本期盘盈的归属于上期的固定资产,应调增加期企业所得税和上期的增值税抵扣项目(2)在本期盘盈的归属于本期的固定资产,应增加本期的所得税和本期增值税抵扣(3)对于盘盈的未使用于经营生产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不能进项抵扣

三、对于不同处理方法的对比

在会计准则中,固定资产盘盈的处理方法简单方便,并且符合大多数企业的大多数情况,即企业的固定资产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出现盘盈,即使盘盈也不会有大额重要的盘盈。所以准则选择了一律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来调整以前年度的利润和所得税。

四、总结分析结果,提出新的建议

总之,我认为固定资产的盘盈不应该一律通过“以前年度损溢调整”科目来进行组织核算,应分别根据固定资产盘盈的原因和其价值的大小等这些不同的情况来进行会计方面的处理。还要考虑税法的情况,同时也要考虑如下几点:

第一:盘盈所得的处理问题

不同期间形成的固定资产会计差错,从而造成的固定资产盘盈,要记入不同期间的财务报表中去。由于上期原因形成的本期固定资产盘盈所得,应调整上期报表;而若是由于本期原因形成的本期固定资产盘盈所得就不能再调整上期报表了,只能按照形成原因的性质来调整本期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

第二:入账时,盘盈的固定资产价值如何确定的问题

在新会计准则规定中,盘盈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应该是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减去其应提的折旧之后的价值来确定。这个问题在袁有斌和李昕诺的文章《固定资产盘盈的会计处理异议》中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如果是因为会计记录差错而导致的固定资产盘盈,本来就没有计提折旧,再以重置成本调整以前年度损益,会对以前年度利润的重复记录,造成利润虚增和重复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问题。

第5篇

【关键词】 医院; 固定资产; 会计核算; 改进

一、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

医院增加固定资产核算方法比较特殊,现以购入为例,购入固定资产时,根据资金来源的不同,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事业基金、财政专项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固定资产”科目与“固定基金”科目相对应。“固定资产”科目是资产类科目,反映单位实际增加的资产价值,“固定基金”科目是净资产类科目,反映单位为购置固定资产实际占用的基金数,其主要来源于国家基建拨款、专项经费拨款,单位事业基金和专项基金。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两个项目的数字应该相等(但有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尚未付清租赁费和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待处理这两种情况,这两个项目的数字不相等)。“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是净资产类科目,核算医院内部形成的用于固定资产更新、大型修缮的资金,是目前医院购置固定资产的主要资金来源。“专用基金――事业基金”科目是净资产类科目,即未限定用途的基金,也是医院购置固定资产的一种资金来源。“专用基金――财政专项支出”科目是一个收支类科目,核算的是财政专项补助支出,是医院购置固定资产的一种重要资金来源,体现了国家对医院的投资,引起医院净资产的增加。因此除了用财政拨款购置固定资产的情况以外,购入固定资产时一个净资产科目固定基金增加,一个净资产科目专用基金(或事业基金)减少,一个资产类科目固定资产增加,一个资产类科目银行存款减少。从理论上说,这只是医院的流动资产转化为非流动性资产,即固定资产增加,银行存款减少,并不引起资产总量的增减变化;固定基金的调整也只是净资产内部基金的一种调整,同样不会引起总量的变化(财政拨款除外)。这样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购入的固定资产由货币形态转为实物形态这一过程。这种形式不构成医院业务支出,不影响当月损益。

但在日常固定资产核算工作中不难发现,上述医院购入固定资产的核算存在两个问题:

1.这种会计核算方式下,没有清晰反映固定基金增加的来源,而且两组平行的会计科目之间没有必然的勾稽关系,容易漏作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这组分录,易导致账外资产。当出现了这种情况后,也很难查找出原因。

2.当专用基金不足时,按照制度规定,这种情况下不允许购置大型设备,但是,如果确属业务发展需要,并且主管部门也同意购买时,该如何核算呢?

有的医院直接从医疗支出或药品支出中列支,即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借记“医疗(药品)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但购置固定资产只是净资产内部基金的一种调整,一般不会引起总量的变化(财政拨款除外)。而在上述方法中,固定基金并不是由其他的基金或财政拨款转化而来,是净资产的一种虚增,从而使净资产出现不实。当月末提取修购基金时,借记“医疗(药品)支出”科目,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这样购买固定资产时其价值计入医疗成本一次,月末提取修购基金时分次把固定资产价值摊入医疗成本,一项医疗业务前后两次计入医疗成本,造成医疗成本的重复列支,医院当期的收支结余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可以对医院的固定资产核算进行一些改进:

1.医院作为国家投资的非营利机构,固定基金反映了国家对医院的投资规模,虽然固定基金不全来自于财政拨款,但事业基金主要包括滚存结余资金,修购基金也来源于医院的收支结余,这都是国家投资所产生的结余。同时“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反映了国家对医院固定资产投资的储备,因此保留“固定基金、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在医院购入固定资产时可以这样核算,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事业基金、财政专项支出”等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每月末利用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的相对应关系(扣除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尚未付清租赁费和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待处理这两种情况产生的差额)进行检查核对,发现差额及时补登入账,而且第二笔分录也可以更清晰地反映固定基金产生的真实来源。

2.正确进行收入、费用、成本的会计核算,划清正常经费和专项经费的界限,把购建固定资产的费用列入修购基金支出,本着“先提后用,专款专用”的原则,合理使用修购基金,防止成本虚增,收支结余的虚减,以保证医院经营正常运转。当出现修购基金不足以支付固定资产原值时,应在《医院会计制度》中规定不能直接进入成本,这时的核算方式应该与专用基金充裕时的账务处理方式相一致。

二、计提修购基金的核算

医院属于社会福利型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医院资金的主要来源除了事业收入外,财政拨款也占很大一部分,医疗设备购置、房屋建设投资、人员支出等大部分靠财政拨款,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按账面价值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和大型修缮,通过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进行核算,会计处理为:借记“医疗(药品)支出――修购费”科目,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

通过上述规定不难看出,医院的固定资产核算存在明显不足之处。第一,《医院会计制度》中只设置了“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未设置“累计折旧”科目,直接影响了对固定资产净值的核算。虽然提取修购基金时分次把固定资产价值摊入医疗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累计折旧的作用,但由于专用基金反映在净资产中,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净资产项目中,而不是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所以虽然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已经损耗,出现减值,但会计处理结果却并没有减少净资产(固定基金),也没有反映出固定资产的净值(即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科目反映的是现有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长此以往,医院固定资产账面原值越来越大,固定资产老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容易造成医院资产充裕的假象,不利于固定资产的管理。第二,“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的使用也比较含糊笼统,它不是单纯反映修购基金的提取,不能简明扼要地提供累计折旧的提取情况,因而不利于管理者和有关部门对固定资产折旧的累计提取数进行监督,无法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及提供增值、减值的客观评价依据,也无法为固定资产残值和转让价值提供定价参考。第三,医院通过对固定资产提取修购基金的方式使固定资产的资本金额作为净资产的一种形式逐渐沉淀于医院之中,同时又将固定基金的金额保持不变,这样就使得同一笔固定资产对应的资本额同时在净资产项目中作了两次重复反映,虚增了净资产,以致医院的资产负债表不能真实地反映医院的财务状况,根据这一数据计算出来的资产负债率也不真实。

因此医院可以这样核算,借记“医疗(药品)支出”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同时按相同金额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累计折旧反映固定资产折旧的累计提取数,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类列示,这样固定资产以净值形式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就避免了虚增资产的问题,同时固定基金也相应减少,就避免了虚增净资产的问题,而修购基金也可以反映出医院自筹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更新及大型修缮的能力。

三、固定资产减值的核算

大型医疗设备是医院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这样一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许多医疗设备在逐年使用中早已贬值,发生资产价值的减值是必然的,而《医院会计制度》没有设置“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未规定对固定资产提取减值准备,也不能按重置价值调整账面价值,这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市场重置价值发生严重背离。特别是电子设备,由于其技术含量高、更新快,客观上存在着因市价大幅度下跌而产生无形损耗或因未来经济效益创造能力降低而发生固定资产减值的可能。如果对已发生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不加确认,必将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背离,这不符合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

因此,医院应当增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时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尤其是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当出现可回收金额小于账面价值时,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其会计核算如下:借记“医疗(药品)支出”科目,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同时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

四、固定资产清理的核算

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置,医院的固定资产核算也没有像企业会计核算一样设置“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在发生出售、捐赠、报废、损毁等固定资产减少的情况时,都是通过“专用基金――修购基金”来进行核算,如出售固定资产时,按固定资产原值,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同时按出售价格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发生清理费用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发生变价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因为“专用基金”科目是按基金类别设置明细账,这样的账务处理反映不出是哪项固定资产发生费用,发生了多少,也很难知道这项固定资产在经过发生清理费用、取得出售收入或变价收入、取得保险赔偿等一系列经济活动后所产生的损益情况如何,不利于管理者了解资产实际损失情况。

因此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置,应增设“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准确核算固定资产所发生的清理费用,真实反映其损益情况。因为医院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属于国家所有,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上缴市级财政专户,所以发生固定资产清理时,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折余价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固定资产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同时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折余价值)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发生清理费用时,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收到变价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单位自行处置收入)”科目、“其他应付款――应上缴财政款(财政直接处置收入)”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清理净损益的处理,如为净损失,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如为净收益,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同时,按收到的变价收入上缴财政,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单位自行处置收入)”科目、“其他应付款――应上缴财政款(财政直接处置收入)”科目。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核算;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固定资产在管理方面存在的常见问题

1.采购、处置审批随意性大。部分企业未建立固定资产采购、处置审批制度,未能对资产采购可行性进行科学论证,极易导致企业资金浪费。企业固定资产使用部门随意处置资产,将资产处置收入作为部门“小金库”或人个据为己有,增加部门或员工侵占固定资产机率。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一是资产信息登记不全。部分企业在固定资产购置后,未及时、认真填写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型号、使用部门填写不全,当资产使用地点发生变化时未及时更新卡片记录,不利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二是资产调拨、报废处置未按程序进行。由于企业领导及员工尚未形成固定资产管理意识,特别是企业领导随意将资产在各个部门之间调剂使用或未经批准处置,不但造成财务账与资产实物严重不符,导致财务部门无法真实掌握企业固定资产使用及存放情况。

3.固定资产岗位职责划分不清。由于固定资产实务分布于企业各个生产经营部门,因此,增加了企业财务或资产管理部门的核算与管理难度。目前,大多数企业财务部门在各部门提供发票、报废审批等原始凭证后进行固定资产增减入账,由于各个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漠视,未能及时将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情况向财务部门反馈,加之财务部门由于工作职责所限,未积极对各部门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情况进行了解,无法真实掌握企业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情况,极易导致企业资产账实不符,增加了企业固定资产发生贪污舞弊的机率。

(二)固定资产在核算方面存在的常见问题

1.固定资产定义、分类标准及折旧年限不统一。一是部分企业只针对大型生产设备明确规定计提折旧年限,未对计算机、发放给员工的手机、空调等固定资产明确规定计提折旧年限,导致财务部门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违反《企业会计准则》中不得随性更改资产折旧年限的规定。二是部分企业未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分类,未使用国家统一的资产分类名称,造成企业资产分类混乱,不利于企业与同行业其他企业进行横向比较,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

2.固定资产核算不及时。部分企业在购置、处置固定资产时,未及时增加、减少固定资产原值及累计折旧,导致资产账面与实物不符。例如,企业未对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办公楼进行登记入账,虚减了企业资产价值及少计提当期折旧。

3.未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认真盘点。企业未在内部建立固定资产盘点制度或由于重视不足,未认真执行盘点制度,在实际资产盘点过程中存在走过场现象,无法真实掌握企业固定资产数量、磨损及存放情况,极易导致企业资产因账实不符被员工恶意侵占、丢失及因存放环境较差造成资产损耗。同时,由于未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使企业无法及时发现长期闲置资产,导致企业资产重复购置,降低资产使用效率。

二、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水平的建议

(一)解决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措施

1.形成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企业领导应带头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摒弃以往只重生产、销售,忽视管理的思想,促使企业各部门及员工积极配合资产管理、财务部门工作,及时提供企业固定资产增减变化等信息资料,保证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工作顺利开展及账实相符,使企业形成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氛围。

2.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根据自身行业特点、资产规模等情况制定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制度具体应包括固定资产管理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资产盘点制度、采购与处置审批制度、内部监督体系,以文件形式在企业办公场所进行公示。通过将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员工内部晋升考核、奖金发放等相挂钩,保证企业部门及员工认真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3.成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明确岗位职责分工。企业应在内部成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对资产采购可行性分析、资产盘点等工作。企业应在人、财、物方面给予资产管理部门支持,并督促其他部门给予资产管理机构工作必要的支持,以保证资产管理机构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解决固定资产核算问题的措施

1.统一固定资产分类标准、折旧年限。一是企业应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将使用年限超过一年并且单位价值超过2000元的机器、工具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及登记入账,以保证资产定义的正确性,避免财务人员随意划分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降低企业资产被个人恶意侵占风险。二是企业应会同财务、资产管理等部门,以《企业会计准则》为指导,统一制定企业固定资产目录与分类、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等内容,由企业领导带头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以提高财务人员固定资产核算准确度。

2.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盘点,保证资产账实相符。企业应明确规定固定资产应定期进行盘点,并强调固定资产盘点的重要性,对每次盘点结果应进行详细记录,在与财务账记录认真核对后,将盘点差异及时汇报管理层。对于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及时向领导汇报,财务人员应及时按照领导指示进行账务处置,相应增减固定资产账簿记录,以保证资产账实相符。

3.建立固定资产卡片登记制度。企业除按照会计准则设置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外,还应设置固定资产登记账与卡片。登记账与卡片应按资产类别详细记载固定资产购入时间、型号、原值、残值、使用部门或存放地点等信息,资产管理部门应保证将企业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情况及时更新登记账与卡片。

4.提高财务核算人员综合业务能力。一是企业应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对《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进行培训,提高财务人员会计核算水平,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二是将固定资产管理情况纳入部门业绩考核、个人升迁范围,调动企业部门及全体员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积极性,以保证企业资产安全完整,降低企业固定资产被恶意侵害的风险。

作者:李潇月 单位:阳泉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第7篇

1.医院领导转变传统经营理念,重视固定资产全方位管理。把一家医院比作大海中一艘航行的巨轮,院长则就是这艘巨轮的船长,他所做出的决策,直接影响医院的发展方向。许多院长十分重视抓经济效益,殊不知从管理上同样可以把经济效益提高上去,尤其是固定资产的管理。如果医院缺乏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固定资产将会使用效率低下,甚至闲置,盲目购置设备,固定资产无人监管损耗严重,造成资产的浪费,对于一所医院损失是巨大的。然而固定资产管理并不是某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事情,它需要全院上下共同参与,相互协作,才能最终把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好,这时领导的重视及支持尤为重要,可以事半功倍。

2.设立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统一领导,专人专管。目前大部分医院的固定资产实行多头管理:财务部管总账、管金额,总务科管房屋、办公家具等;器械科管专用设备。由于相互脱节,沟通不够,定期盘点不及时,无法及时发现账外资产、毁损资产、遗失资产等,造成“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情况存在。③同时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人员责任不明,管理责任不到位,使得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混乱,这时设立统一领导专人专管的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势在必行。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可以隶属于财务部,成为财务部二级科室,总体掌握医院所有固定资产情况,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主任直接领导各分管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会计,各个使用科室设有固定资产管理员,承担起固定资产的保管责任。这样财务部有固定资产总账及明细账,总务科和设备科有分户账及固定资产卡片,使用部门有固定资产卡片及科室汇总明细账,由此形成了全方位的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除了定期对全院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外还要负责起对固定资产的购进、使用、维修、报废等进行监督和审批,对大型的固定资产每月进行专题分析,合理调配闲置资产,把固定资产盘活等工作。

3.重视清查,摸清家底。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执行对固定资产核算又有了新的规定,例如单位价值标准提高,一般固定资产单位价值由旧制度的500元提高到1000元;专业设备单位价值由旧制度的800元提高到1500元;每月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制定出新的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等一系列规定。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加强了医院的成本核算,对成本核算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固定资产折旧便是其中一项。为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医院执行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之前对固定资产的清查是十分重要的。全院的固定资产清查是一项十分繁杂而细致的工作,在清查中按照新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需要报废的报废,需要转低耗的转低耗,核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对固定资产的折旧进行追溯调整,未提足折旧的补提折旧。通过固定资产大清查,做到财务部与总务科、器械科的账账相符,主管科室与使用科室的账实相符,为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执行做好前期准备。

4.对固定资产进行全程监控,做好定期盘点清查。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加强了医院的成本核算环节,由此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在成立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的基础上,需要医院对固定资产进行全程监控。首先,完善固定资产采购更新制度,严格按程序审批,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利用内网的办公信息平台逐级审批:使用科室提出购买(更新)申请;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总务科、设备科)从技术上进行论证,确定原有固定资产是否可以报废或者使用科室是否有必要购买此设备,并对购置价格提出指导意见;财务部(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审批资金使用计划意见;主管院长及院长签署审批意见。其次,设备购买后,尤其是大型医疗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每月至少对一项大型设备做出专题分析报告,有利于全面掌握医院设备的使用情况,让领导和使用科室对设备的使用效益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固定资产报废环节要有规范的审批制度:使用科室提出报废申请,详细说明设备报废原因;管理科室对设备进行评估鉴定并做出评估报告,判断其是否满足报废标准,对于满足报废标准的固定资产,提交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主管院长,院长审批。审批后管理部门确保报废设备收回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定期到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办理国有资产报废程序,并进行财务销账。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盘点制度,医院要定期(至少半年一次)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对各项固定资产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实地盘点清查,对每件固定资产卡片及时得到更新,做到一目了然。医院固定资产产品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盘点工作量大而繁琐,但决不能因此而放松甚至放弃盘点工作。每次将清理、盘点的具体情况及结果形成书面报告,对于存在的问题一一列示,并提出修正意见及建议,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及时清理,真正做到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完成对资产从申购到报废的全程监控,形成良性循环的长效管理机制。

5.充分利用好固定资产管理软件。由于2012年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实行,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不但要求账卡物相符,而且还要计提折旧参与成本核算管理。例如一些大型医院多达几万件固定资产的规模,每月每件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到对应科室进行成本核算,固定资产软件与财务软件的接口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对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和财务管理软件的运用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取得心应手的软件,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当前是信息化的社会,一所医院的固定资产数量少则几千件,多则几万件,使用固定资产管理软件是必然的。固定资产管理需要启用统一的软件管理,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网络平台,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及时对固定资产的变化进行录入,每个使用科室可以随时查询到各自科室的固定资产使用、变化、折旧金额等情况,医院管理者也可以一目了然的查询到全院的固定资产分布使用情况。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利用好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和财务管理软件,每月对固定资产的情况进行分析报告,以达到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

6.加强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审计力度。医院各部门需要配合医院审计科做好固定资产内部审计工作,审计部门不只要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清查和清理进行监督,还要定期对本单位固定资产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审计,提高固定资产的营运收益。审计固定资产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是否有账外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有无流失现象,切实处理固定资产保管不善、账实不符、闲置浪费以及非法侵占等问题,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做好审计监督指导工作。

二、结束语

第8篇

一般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无法真实反应固定资产实际价值。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只能反映其购置时的历史成本,没有反映其实际净值,这样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与实际净值随着时间推移差距越来越大,致使一些完全失去使用价值或早已不存在的固定资产仍保留在账面上,导致固定资产帐实不符,无法真实反应固定资产实际价值和固定资产的信息及使用情况,也不能体现设备的现有生产能力。事业单位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多少和固定资产损耗与需求程度并不存在对应的比例关系,也就不会使固定资产以及固定基金的数额发生任何变化。固定资产的购置与修缮费用仅仅是与固定资产规模和使用状况密切相关,与单位收入没有因果关系。我们国家的事业单位行业众多,其所担负的各种职能、收入差异也比较大,这就导致不同的单位存在着收入多就多提、收入少就少提修购基金这样一种现象,进而导致修购基金的提取规模、数量不够稳定,偏差也比较大。但为了保证固定资产的更新和维护,又按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而事业单位现在施行的会计制度对修购基金的具体规定并不完善,在实际的工作中,就很容易造成大量的修购基金得不到合理、科学的使用,导致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起不到本该有的作用。固定资产具有价值高,使用周期长、坐落地点分散、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在实际盘点过程中出现管理人员维修报损不及时,部分固定资产因调出、调入等原因出现无法查找,部分固定资产标签脱落、模糊不清、陈旧等情况,造成统计数据缺漏、混乱。

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思想认识,设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使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使其充分掌握固定资产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项,避免错误操作导致的资产损坏。固定资产维护均应按操作规范进行,确保资产运转正常,对于技术落后和产能不足的固定资产,可根据情况进行更新改造,提升技术水平和扩大利用率。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保养和维护,切实消除安全隐患,从多个方面来保证固定资产效能的有效发挥。把资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本单位工作目标。大力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力度,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目的是不断提升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积极促进固定资产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建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制定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购建、投资、保管、使用、维护、报废、和资产清查制度,至少每年一次对固定资产全面清查,可以及时发现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清查中发现的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毁损、丢失、被盗等情况,清查人员应当及时查明原因,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管理责任。建立领导问责制,主要领导负全面责任、部门领导负主要责任、资产使用者负直接责任,实行层层管理、层层负责的责任制,提高资产管理能力,落实管理责任制。明确有关责任人员的职责范围,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动态管理建立资产管理成效奖惩制度,并把资产管理作为组织考核领导干部政绩与相关责任人业绩的一项内容,促使各单位领导和相关责任人充分认识到国有资产的重要性,实行有效管理,促进事业单位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内控制度,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保障资产有效利用、减少流失和浪费的重要手段。

完善固定资产的购置报批、对外投资、处置报废等流程,简化审批手续,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应从购置、领用到报废进行全过程帐、卡、物管理,特别要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监督,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加强使用部门与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保证固定资产审批手续及时,财务核算准确。实现固定资产存量和变量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动态管理,以满足不同层次的管理需要。完善固定资产报表披露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从各个角度提供固定资产情况。

按照原值和使用年限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逐渐损耗而转移的价值。而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并没有要求事业单位提取折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造成固定资产账面所反映出来的价值是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通常情况下与固定资产本身所具备的真实价值相差很远,这就使得资产负债表在会计核算中资产及净资产的价值不能真实体现,只能反映出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的原始价值,给固定资产这一会计信息的有效性、真实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致使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不详实。应建立固定资产的折旧制度,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应增设“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减去已提折旧额后的差额,是固定资产的净值,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装备水平情况。这样就能够使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实际意义上的价值保持基本的一致,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净资产额以及自身的构成做出一个更客观、真实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