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电子合同管理规程

电子合同管理规程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20 16:24:4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电子合同管理规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电子合同管理规程

第1篇

关键词:成本控制;施工技术;合同管理(经管);技术与合同相结合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逐步建立并正迅速发展,水利水电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关键在于能否为项目业主提供质量优、工期短、成本低的产品。而企业能否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成本控制管理是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管理内容。然而,在实际施工中施工技术管理与合同管理脱节,造成无谓的成本增加是目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存在的普遍现象。

向管理要效益已成为各企业的共识,而搞好工程项目管理则是建筑施工企业实现其经济效益目标的有机细胞。施工企业要做好项目成本管理,涉及经济、人工、环境等诸多因素,而施工技术管理与合同管理的有机结合是实现成本有效控制的关键。在项目合同单价固定的条件下,项目管理应将成本控制的重点放在施工阶段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和技术手段,在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资源利用。

对此,分别从施工技术管理和合同管理两个方面,分析其各自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的作用、相应的管理制度,然后提出施工技术与合同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措施,分析所产生的效益,探讨其可行性、实现方式和经济效益。

2施工技术管理

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是工程质量、安全、进度保证的有力支持,也是工程项目利润增长的有力支持,能充分体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1施工技术管理基本任务

施工技术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技术、安全、质量、环保政策;执行施工合同约定的技术规程规范和质量标准;贯彻建设单位的技术管理、质量方针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保持建设单位质量体系在项目工程上的持续、有效运行;熟悉、研究和掌握施工合同,优化施工方案和措施,提高技术对项目工程经营成果的贡献率等。

2.2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结合建设单位在建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的实际,为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在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促进和提高建设单位施工技术水平,积蓄具有竞争力的施工技术资源,发挥技术优势,提高企业效益,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

2.3项目施工技术归口管理制度

工程技术部作为项目施工技术归口管理部门,对工程的施工方案的制定、技术交底、施工试验、材料试验、分项工程预检和竣工验收等进行系统的过程控制管理,对工程中的技术纠纷、争议进行协调和解决,以保证工程的全面履行。

2.4施工技术质量安全制度

制订质量计划、安全管理目标;审定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奖罚细则;参与工程重大的施工技术、质量事故和安全问题的调查、分析和处理;促使工程施工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文件所有制定程序、方法科学有序地进行。

2.5、施工技术资料归档制度

自施工准备阶段起始,就应建立由项目部总工程师主管、工程技术和质检部门主办,其他有关部门配合的施工技术文件分级管理责任制度,做好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工程上应设置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员,建立施工技术资料档案。施工技术文件和资料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质量计划、技术文件、管理文件等企业自颁文件和与形成产品质量有关的外来文件(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合同、设计文件及设计变更、顾客提供的图纸、图样等)。并按照有关要求进行编号,列入“清单”,由技术负责人签认,文件和资料管理员负责进行控制,移送建筑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存档保存。

2.6施工技术人员要求

(1)要熟悉工程施工技术、懂得各项专业知识;要了解合同文件,了解有关法律法规,能够负责工程建设、施工的日常工作。

(2)注意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监督施工方案及施工计划的执行情况。对照设计图纸拿出施工方案、对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出,探讨可行方案并监督改正。要有一定处事能力,能够处理好现场施工队伍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处理好外部监理工程师和业主的关系;要有一定应变能力,思想敏捷,条理清楚,能随机处理问题,维护施工企业的利益。

(3)要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对外提供的各类技术上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组织措施,要简明扼要,文理通顺,论理切中;对施工内外的工程计量文件,要认真审核避免与施工合同内容有所冲突。

施工技术的是企业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开发应用新技术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衡量企业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的重要标志。施工技术的科学发展,施工中对原施工方案的优化重组、对现场工作中的施工计量技巧的有效运用、对设计图纸或变更图纸的认真研讨定案,从而使得合同成本的有效降低,达到控制成本的宗旨。

3、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指从项目合同签订后,至项目完工验收止。根据合同责任制及相关的合同管理规程对合同风险进行预测,并对合同执行的实际情况进行跟踪、对比、纠偏,进行合同变更、索赔管理,来保证合同目标的实现。

3.1合同管理基本任务

合理地控制施工成本、施工分包单价,使施工技术合理性与施工经营管理各个环节相互衔接,密切配合,人、财、机各种要素合理结合,充分利用,以尽量少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以最优化的施工方案来完成控制建筑施工成本的最终目标。

3.2合同管理的制度

合同责任制是根据职位、岗位的不同,将合同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不同部门和个人,做到人人有责可负。

(1)项目合同归口管理制度

经营管理部(合同管理部)作为项目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对合同的实施、变更、解除进行监督、检查,对合同纠纷、争议进行协调和解决,以保证合同全面履行。

(2)合同变更管理制度

合同变更导致的承包方损失,由发包方承担,且承包方有权对延误的工期进行索赔。

承包商提出的合同变更程序如下图所示:

(3)合同台帐统计、资料归档制度

建立合同台帐,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工程合同份数、设计金额、履约率、违约原因、纠纷次数、变更情况等,及时发现问题,提高利用合同进行生产经营的能力。已签订的合同以及与合同有关的补充协议、会议纪要、业务往来传真、信函、索赔报告、对帐单、合同台帐等资料应由合同管理部门专人保管,分类登记成册;对于合同履行和竣工结算已完成的工程,应将竣工报告连同合同、决算书以及一切往来文书、经济签证、变更记录、竣工验收证书等装订成册,移送建筑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存档保存。

3.3对合同管理人员要求

(1)、要熟悉工程,懂施工技术、懂各项业务管理;要熟悉合同文件,了解施工现场情况,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并不断调研、总结、学习其他系统的经验和方法。要求管理人员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提高管控能力以及具备团队精神。

(2)、要有一定公关能力,能够处理好内外关系,特别是处理好外部监理工程师和业主以及地方施工环境等关系;要有一定应变能力,思想敏捷,条理清楚,在对外联系、商讨和谈判中,能灵活处理问题,维护企业的利益。

(3)、要有一定的文字写作能力,对外提供的各类函件、报告,要简明扼要,文理通顺,论理切中,能够反映出本单位的水平,提高企业声誉。

合同管理工作要与工程进度、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及工地实验、材料供应、财务结算等工作密切结合,了解工程施工过程的全面情况,促使全面有效地履行合同,并利用合同有关条款,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通过合理的合同管理才能有效的降低成本。

4施工技术与合同管理相结合

施工技术与合同管理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手段。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应从组织、技术、经营风险预测与预控、合同收入分析、成本测算和分析、资金优化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从组织上采取的措施,包括明确项目组织机构,明确造价控制者及其任务,明确管理职能的分工;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包括重视设计多方案选择,严格审查监督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深入技术领域,研究节约投资的可能;从经济上采取措施,包括动态地比较造价的计划值和实际值,严格审核各项费用支出,采取对节约投资的有力奖励措施。

从以往的实践经验中,不难看出,施工技术与合同管理相结合是控制造价最有效的手段。对现场的施工项目来说,经济就是合同管理部门的职责,技术就是施工技术管理部门的职责,但长期以来,在我国工程建设的领域中,技术与经济即合同管理于技术管理是相分离的。项目的复合型人才缺乏,项目管理创新意识不强,成本管理意识仍停留在口头与会议上,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和考核标准。技术人员把如何降低工程造价看成与己无关的,认为那是合同管理人员的职责。而合同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合同管理、财务管理制度办事,他们往往不熟悉工程知识,也较少了解施工进展中的各种关系和问题,往往从单纯的合同管理、财务管理制度上去审核项目的费用开支,照本宣科,纸上谈兵,难以有效的控制工程的造价。在施工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因为技术管理人员不了解合同,对分包出去的项目单价所包含的施工工作内容不全面理解,而给出了重复单价内容的计量,从而造成了施工成本的无畏增加;而合同管理部门也因为不了解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环境、条件,而理论的按照定额盲目的选择定价,造成了施工项目单价过低,而引起了施工成本的亏损。因而在施工现场工作中,管理人员应该加强自身多方面知识的学习,不单只是本专业的知识,其他部门的知识也应该去了解,管理人员应该多交流沟通,多互相监督学习,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成本。

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建设工程招投标为主要特征的建筑市场已经形成,水电行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突出体现在造价竞争上。施工企业如要提高市场竞争力,最重要的是在项目施工中以尽量少的物化消耗和劳动力消耗来降低企业成本,把影响企业成本的各项耗费控制在计划范围之内。所以施工企业必须加强成本管理,进行成本控制,以企业的高效、科学、有序、受控、管理创新的理念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工程建设过程中把技术与经济有机的结合起来,即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从工程的合同管理与施工技术管理上进行对成本的有效控制。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定,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的两者之间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的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的技术先进,把控制工程成本的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中。

参考文献

[1]夏清东、刘钦.工程造价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6).

[2]苟伯让.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

第2篇

[关键词] 供用电 合同 现状 改进措施

供用电合同是供电企业和用电客户建立供用电关系的唯一的法律文书,及时、正确、合法和用电客户签订供用电合同是供电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利和实现依法治企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制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公民的法律意识在不断提供。特别是公民依法维权的意识特别强,和供用电方面的法律诉讼案件近年来明显增加。及时、合法、合程和用电客户签订供用电合同维护企业利益,化解经营风险,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供用电合同是供电企业与用户双方权利与义务的法定的最集中体现,是供用双方联系的利益纽带,也是供电企业营销环节的管理纽带,因此,抓好供用电合同管理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供用电合同的定义及特征

供用电合同是供电人向用电人供电,用电人支付电费的合同。从性质上讲属于特种商品的买卖合同,是移转财产所有权合同的一种。合同法分则之所以将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作为单独的一类有名合同,主要是源于这类合同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概括起来,供电合同具有如下特征:

(一)合同一方主体是特定的。供电人是依法被授予供电营业资格的企业。

(二)合同标的是一种特殊商品――电力,虽然客观存在,但却看不见,摸不得,且具有危险性。

(三)供用电合同是一种持续供给合同。由于电力的供应与使用是连续的,因而合同的履行方式始终处于一种持续状态。

(四)供用电合同一般采用格式或半格式条款的形式订立。电力事业是具有社会公益性的公用事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公共安全、经济发展。电力这种特殊商品本身又具有网络性和自然垄断性。这就使电力企业对电能质量及电网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强制标准。为保证安全用电而按照技术标准和行业规程拟定的条款,用电人仅有同意或不同意的权利,而不能更改其内容。

(五)供用电合同为诺成、双务、有偿合同。供用电合同自双方达成协议时起生效,而不以电力的实际供应为合同的生效要件。

二、供用电合同签订现状

(一)客户供用电合同签订情况

1.按照省公司《供用电合同管理办法》有效期为高压三年、低压五年,目前大部分高压合同已实现电子合同。但到期无法实现续签合同。约80%以上的低压供用电合同也已到期,需重签。

2.个别单位还有手工版的供用电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和填写的规范性均无法满足省公司的最新要求。

3.个别省市重点工程,先送电再签订合同,即合同签订日期比送电日期晚。

(二)35千伏及以上专变供电客户供用电合同签订情况

35千伏及以上专变客户用电量较大。在供用电合同签订方面,虽都有签订合同,但合同中仍存在较多问题。如线损计算不规范、产权分界不清楚、合同附件不全(调度协议等),上级部门在查110KV高压业扩档案时,资料很不完整,存接入系统批复替代供电方案,电业局没有按照供电方案格式答复客户。

(三)目前从事合同制作、审核人员情况

高低压合同由高低压用电检查人员签订,班长或所主任一级审核,所主任或分管领导二级审核(高压合同一般由分管领导审核、低压合同一般由营销所主任负责审核)。

二、供用电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供用电合同的签订率严重偏低,从事签订供用电合同的人员配备不足

目前,高供高量和高供低量客户供用电合同的签订率为98%;低供低量客户供用电合同的签订率为83%,扣除因客户用电变更合同需重签而未签、合同超期需重签而未签,以及合同内容和签订不规范需更换而未更换的合同外,基本符合省公司要求的合同签订率只有约35%。造成供用电合同签订率严重偏低的主要原因是从事签订供用电合同的人员配备存在严重不足。目前用电检查人员严重短缺,现有用电检查人员数量不足按最新的《供电劳动定员标准(试行)》定员的50%。

(二)客户用电变更信息传递不畅,供用电合同变更不及时

供用电合同中电气设备产权分界涉及客户的接电杆号,而目前凡涉及供电馈线的新建、改造等变更工作均由配电口负责,工作完成后有关的客户接电杆号变更信息无法及时传递到营销口,负责供用电合同签订工作的营销人员无法知晓供用电合同的有关配电信息变更,即使知道后也无法及时变更合同,导致供用电合同和现场实际情况的不一致。

(三)35千伏及以上供电客户签订供用电合同的原始资料不全,已签订的合同存在不少问题

根据职能划分,35千伏及以上供电客户的供电方案由发展策划部负责,分局负责供电方案答复客户,生技部负责组织审图、工程中间检查、竣工报验。营销部负责计量装表,参与确定供电方案、产权分界、计量设置。分局负责签订供用电合同及SG186流程;调度所负责签订电网调度协议。目前,厦门大部分110千伏供电客户的计量装置均安装在客户变电站侧。因110千伏供电馈线的投资、产权归属等均无法找到有关书面资料。除2户向客户收取110千伏线路损耗外,其它均未向客户收取线损,且110千伏供电馈线的投资及产权问题有关部门均说法不一,给确定是否向客户收取线损造成较大困难。另一方面,已签订的合同仍存在变更不及时、合同签订内容和现场实际不符、产权分界和维护责任不清等问题。

(四)供用电合同签订质量不高

1、供电方案不合理,产权分界难以界定

由于历史原因,供电分局的供电方案一般由供电方案专责、规划或配电专责负责初勘,供电方案重视电源部分的考虑,由配电口分管领导组织开会确定,营销人员未参与,即使参与话语权有限。用电检查在签订合同时,按照省公司常规产权分界规定签订合同,经常出现相互矛盾。在确定供电方案时一般未考虑和客户的产权分界问题,采用架空-电缆-架空混接,采用从一个客户的进线柜(箱)后环网供电给另一客户;直接从产权属某一客户(供用电合同中有明确)的线路(变压器)上接线供电给另一客户等情况(没有和原有客户协商和书面约定),致使在供用电合同中难以界定清晰的产权分界点,另一方面也是一种侵犯原用电客户权益的一种行为的做法。

2、供电方案考虑不周,影响供用合同的正确签订

目前各供电分局对一些如供电线(设备)非客户投资或部分投资、正式供电但采用临时供电线路等非常规供电的客户 (一般客户业扩工程引起的供电线路及设备均由客户投资建设,原各供电分局对此均有相应的产权分界原则)和有重要负荷的客户,在供电方案确定时,未和客户就配电设施投资、产权归属、设备损耗归属、运行维护、是否配置多电源等有关供用电合同内容上和客户达成书面协议,也未及时将有关信息及时传递给供用电合同的签订人员,进而影响供用电合同的质量。

3、从事签订供用电合同人员新人员多,业务素质不能满足要求,工作熟练程度低,原手工版供用电合同中存在涂改、产权描述不清、内容和实际不一致等不规范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人手紧,有的供用电合同签订人员合同续签时未到现场核实就依据旧合同签订,影响到供用电合同签订质量。

4、供用电合同内容不能满足要求,如低压客户中没有界定供电范围,居民背书合同中产权描述不清等问题,容易和客户发生法律纠纷。

(五)供用电合同的签订效率不高

1、现有的供用电合同管理系统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的方面,影响供用电合同签订效率的提高。一是杂项申请业务,要等到业扩流程归档后,客户服务信息系统中才能办理供用电合同。由于工程已完工,客户会找出种种借口不办和延迟和我局签订供用电合同,极大地增加了签订供用电合同的工作量;二是在客户服务管理系统中新装、增容客户的供用电合同的在图纸审核合格后就自动生成,因此类客户数量较多。且许多客户在供电方案确定后就撤销业扩工程,大大增加了供用电合同签订时查找的工作量;三是对已通过系统制作过的合同,如需变更合同,系统无法实现在原有合同的基础进行修改,而必须重新制作,极大地影响到合同签订工作效率的提高;四是供用合同子系统中绘制供电一次接线图及产权分界示意图空间位置太小,无法画多台变压器客户一次主接线,且系统提供的画图软件,只能画较为简单的接线图,对多台变压器的一次主接线图只能采用位图的方式。

2、从事签订供用电合同的新人员多,业务素质不能满足要求,工作熟练程度低,也是影响供用电合同签订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六)供用电合同的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个别地方没有出台统一的供用电合同管理办法,各供电分局在供用电合同的管理上也存在差异,供用电合同丢失、配电设备产权分界标准不一致、以及需变更合同的范围不统一等问题仍然存在,影响到合同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供用电合同管理改进措施

1、有计划、分步骤完成原有应签而未签的供用电合同

对到期的合同,由公司供用电合同管理专工,分月列出时间表,提前一个月通知到相关供电营业所和用电客户,对到期不续签供用电合同的客户,分别采取电话告知、手机短信、下发续签供用电合同通知书等相关措施,促使其按时签订供用

2、加强签订人员培训,提高供用电合同签订的质量

针对目前各分局从事供用电合同签订的人员业务能力偏低的实际情况,我部将积极安排人员参加省公司的上岗取证,同时在企划部的配合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供用电合同签订人员的培训工作,以提高供用电合同签订人员的业务能力。

3、参与供电方案的确定,健全供用电合同签订的原始资料

35千伏及以上电压供电客户的用电申请,严格按省公司规定的业扩流程向各供电分局提出申请,按规定书面答复供电方案给客户。建议营销部和各供电分局营销人员参与供电方案的会审,并就线路设备投资、产权分界、运行维护、计量设置及损耗收取、电源配置及保安容量等相关问题和客户签订协议,作为今后供用电合同签订的依据。对现有的供用电合同的35千伏及以上电压供电的客户,建议由生技部牵头,会同送电部、营销部、财经部、计划部和企管部法律人员和客户协商,就供电线路的产权分界和归属、运行维护责任、线损归属等和客户签订书面协议,作为重新和客户签订供用电合同的依据,重新对35千伏及以上电压供电客户的合同签订工作。10千伏及以下电压供电方案应由各分局营销人员参与会审,供电方案要确保产权清晰。对供电线(设备)非客户投资或部分投资、正式供电但采用临时供电线路等非常规供电和有重要负荷的客户,在供电方案确定时,要和客户就配电设施投资、产权归属、设备损耗归属、运行维护、是否配置多电源等事关签订书面协议,作为以后签订供用电合同的依据。

4、对因供电方案不合理引起和客户产权界定不清的问题,纳入配网改造计划予以解决

对采用从一个客户的进线柜(箱)后环网供电给另一客户,直接从产权属某一客户)的线路(变压器)上接线供电给另一客户等和客户配电设施产权难以界定的情况,建议由各分局负责进行统计,并纳入配网改造计划进行整改,重新签订供用电合同,以实现和客户产权清晰,减少和客户有关产权的纠纷。

5、建立客户配电信息变更的有效和长效机制

为保证由于我局原因引起的客户接电杆号等供电电源变更的信息及时传递到各供电分局的营销部分,各供电分局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确保客户配电配电信息变更能及时传递到营销部门。各分局营销人员应及时对相关合同进行变更,以确保供用电合同内容和现场实际情况相符。

6、严把客户业扩工程的送电关,确保在送电前完成供用电合同签订工作

为提高供用电合同签订的工作效率,各供电分局应加强和工程施工单位的协调,加强业扩工程的中间检查,要求所有新装(含增容和杂项)客户必须在送电前完成供用电合同的签订。

7、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供用电合同签订人员素质

针对目前各分局从事供用电合同签订的人员业务能力偏低的实际情况,我部将积极安排人员参加省公司的上岗取证,同时在企划部的配合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供用电合同签订人员的培训工作,以提高供用电合同签订人员的业务能力。二是建立健全供用电合同的分级审核及会签制度,明确各供电营业所合同修签人员的审核事项和责任,建立合同内部会签、流转分级审核责任,严把合同签约质量关,降低和杜绝合同修签错误和遗漏,提高合同修签的质量和效率。

第3篇

1 更新观念,转换机制

树立市场、竞争、效益观念,改革机构设置与部门职能,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转换项目管理经营机构。从机构上,设立市场合同部、工程技术部、施工管理部。市场合同部集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财物管理、成本管理和结算管理于一体,有利于突出合同管理的中心地位,强化合同管理的控制功能,克服合同管理与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相脱离的弊端。对于施工管理部,赋予其在合同约束下对现场施工进度、技术、质量、安全、资源配置、成本控制等全方位的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职能,有利于形成现场施工管理与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解决现场调度长期存在的重进度、轻管理,重投入、轻核算的问题,改变“管干的不管算、管算的不管干”的局面,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专设工程技术部,以适应工程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的需要,加强对重大施工技术问题的超前研究和科研攻关,为建设一流工程和创造最佳效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2 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

建筑工程项目通常规模比较大、分项工程或单项工程多,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难度大。在精干主体的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减化生产关系,减少管理层次,变金字塔式的管理为扁平式管理。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有多方面的管理要素,不同的工程项目又有不同的管理重点,但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始终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它的落实与否,决定着项目管理的效果与成败。项目经理在授权范围内处理和协调甲乙方,总包与分包方、监理方、设计方以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等各方面的关系,保证工程项目的协调有序实施。企业内部要用完善的市场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服务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有效机制来保证项目经理责任制的落实。有效灵活的组织体系是实现工程项目控制(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管理(合同管理、现场管理、信息管理、生产要素管理),保证工程项目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建设承包公司对项目部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原则和合同履约要求进行资源配置,下达生产计划和各项经济技术各核指标。以保证实现预期的项目管理目标。

3 建立完善的竞争、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

要致力于建立和完善一套有效的竞争、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在建设一流工程的同时,努力造就一支一流的施工队伍。

3.1 建立竞争机制,广泛实行竞争上岗制度。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在竞争淘汰的同时,不断引进优秀人才,补充新鲜血液、使机构保持旺盛活力。通过竞争机制,可以促进机关作风的转变,提高工作和办事效率,激发职工的学习热情,提高广大职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

3.2 建立约束机制。没有强有力的约束机制,项目管理将会失去控制而难以为续。在建设承包公司施工生产、经营管理、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了使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发生效力,还应该建立各项奖惩制度,严格兑现奖惩,促使人们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施工作业,促进工程质量和文明施工水平的提高。

3.3 建立监督机制。围绕提高工程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这一中心,切实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监督机制。要建立全方位的质量监督与责任追溯系统,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到人。加强对劳动和、物资材料及机电设备的干预,同时加强对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和管理费各项成本的控制。

4 加强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

项目管理的核心是成本管理,要建立成本管理的责任体系与运行机制,把公司作为项目成本管理的中心,负责合同成本目标的总控制。通过对合同单价的分解、调整、综合、平衡,确定内部核算单价,提出目标成本指导性计划,对作业层成本运行与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二级单位作业层负责执行管理层制定下达的目标成本分解指标,严格按照内部核算单价控制成本消耗,自负盈亏。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技术人员优化施工方案,改进技术措施,鼓励能工巧匠开展技术革新和工艺创新,为有效实施成本控制提供技术支持。总经济师以合同为依据,组织编制施工成本预算计划,确定项目目标成本,并负责层层分解和监督成本执行情况。总会计师对项目成本运行及实际消耗状况,对项目施工进行成本核算与成本分析,计算和反映项目盈亏,检查成本控制目标是否实现,并总结成本控制的经验教训。

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要对职工进行质量重要性教育,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建立质量管理的重奖重罚制度,用纪律来确保施工质量。为更好地发挥质检部门和质检人员的监察作用,提高质检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建立施工质量档案管理系统,落实质量终身负责制。

5 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提高的管理水平,实现现代化管理,必须应用计算机,计算机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工程从中标到交工验收,除必须具备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平外,还应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施工管理手段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这些管理手段则必须依靠计算机来完成。实践证明,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是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工业围绕着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引入了许多现代化管理方法,如网络计划技术和计算机辅助管理的普遍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种现代化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逐渐融入施工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中,对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投资效益的改善、工程质量的保证等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加强计算机辅助管理水平,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都应接受现代化管理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培训,并作为上岗考核的重要内容。企业所有业务人员均应熟练的应用计算机,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工作规范化。

6 强化安全文明施工

施工企业应当始终把“安全第一”作为企业基本经营方针,树立“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并避免”的指导思想,全面开展“事故零目标”推进活动。我们在项目部设有现场经理,工程总管和总工程师。下面分设安全健康与环境主管(经理),费用控制与计划主管(经理),劳资主管理,采购经理,施工经理,合同主管六个部门。安全部门有3位安全工程师,还有紧急救护医务人员,实行安全健康与环境一体化管理。环境管理包括评估、监测、教育、现场实施与监督检查;安全管理包括施工安全、交通安全、机械安全、消防安全、劳动防护用品等;健康管理包括工业卫生(防尘、防毒、防噪音)、现场卫生,生活卫生、医疗救护等。

总之,只要与安全、健康、环境有直接关联的,安全部门都管。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丁士昭.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2] (美)J.D.费雷姆.新项目管理[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1

[3] (美)笠兹纳著.杨爱华,杨磊,王增东等译.项目管理计划、进度和控制的系统方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深入探讨。

第4篇

关键词:住宅 小区 安防

一、小区安防系统设置原则

以保障安全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技术防范系统,称为安全防范系统。它包括以现代物理和电子技术及时发现侵入破坏行为、产生声光报警阻吓罪犯、实录事发现场图像和声音提供破案凭证,以及提醒值班人员采取适当的物理防范措施的各种设备。智能小区安全防范系统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应根据智能小区内保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防护级别,满足小区全面防护和局部纵深防护的设计要求,以达到所要求的安全防范水平;(2)应根据智能小区的建设标准、使用功能及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综合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传感检测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等,形成先进、可靠、经济、适用的安全防范技术体系;(3)智能小区安全防范系统的系统设计及其各子系统的配置,须遵照国家相关安全防范技术规程及智能化居住小区的规范、标准,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系统的集成应以结构化、模块化、规范化的方式来实现,应能适应工程建设发展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二、小区安防各构成系统功能及应用

智能小区安防系统是指以保障安全为目的而建立的技术防范系统。一般通过在小区周界、重要出入口、各种公共场所与住户室内设置安全防范装置,由小区物业管理中心统一管理、控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小区的智能安全防范。小区智能化安全防范系统,主要由下列子系统构成。

1、电视监控系统。电视监控系统是指在建筑物内及周边的主要公共场所、通道和重要部位设置摄像机,进行实时监视、录像,并和入侵报警系统及出入口控制系统实现联动,达到有效的监视控制目的。电视监控系统由摄像机、矩阵控制器、录像机、监视器、传输线缆等组成。保安中心值班员通过监视器能全面了解小区发生的情况;通过硬盘录像机能实时记录、以备查证;通过矩阵控制器在控制台切换操作,跟踪监察。摄像机设置可根据具体部位的情况和要求分别采用固定摄像机、全方位云台摄像机、半球形摄像机、红外摄像机等,摄像机镜头可变焦、变距,云台可上下左右转动。

2、入侵报警系统。入侵报警系统主要包括周界入侵报警和家庭防盗报警,是在小区周边围墙或户内设置越界探测装置,并与小区物业管理中心系统联网,能及时发现非法越界者,实时显示报警区域和报警时间,自动记录与保存报警信息。常用的周界防越系统由红外线对射器、接收器、报警主机及传输线缆组成。

3、电子巡更系统。电子巡更系统是为了达到对巡更人员进行有效监督、确保其巡更到位而设计开发的一套管理系统。巡更系统由巡检器、信息钮、保安中心电脑和传输线缆组成。巡更人员持巡检器按约定的巡更路线在规定的时间对信息钮签到,完成任务后再将巡检器通过专用通讯电缆接入管理中心计算机,计算机按事先存储的巡更路线、签到时间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后给出巡更人员是否按照规定的时间、次数、路线进行巡逻。这样管理人员就可以对巡更人员的工作状况一目了然。

三、当前小区安防系统设置存在问题对策

1、严把设计关。开发、设计单位要根据建设小区的居住对象,安防等级要求,充分认识安防系统的重要性,从设计上严把质量关。做到:设计到位,深度合理,不留死角,系统健全,各系统能相互整合,系统布置合理。

2、设备选型技术先进,价格合理。一个住宅小区的安防系统通常是由一个以上的子系统组成,而每一个子系统又是由许多设备和部件组成。在这些设备和部件的选择上,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还要注重性价比。例如:楼宇可视对讲系统,通常由对讲主机、室内分机、电控防盗门和传输线路以及管理主机(可选)组成。对讲主机是选择数码型产品,还是直按型可视产品,是彩色的还是黑白的,需不需要具备联网功能?室内可视分机是彩色的还是黑白的,需不需要具备联网功能,是采用手柄式,还是采用免提式,解析度是高一些,还是基本满足就可以?等等一系列问题在具体选型时必须要综合方方面面的因素,因为经费差距太大。

3、加强施工管理,严把施工质量关。安防系统的施工管理可以概括为“三控制、两管理、一监督、一协调”。三控制包括质量控制(采购进货、线路施工、安装调试、测试和验收)、投资控制(硬件投资、软件投资和附属设备投资)和施工进度控制(施工工期);两管理包括合同管理(采购、系统集成)和信息管理(投资、设备、施工各方面信息);一监督是指选择能力强的监理公司对安防系统进行施工监理,包括事前监理、事中监理、事后监理;一协调是指组织协调(建设方、用户、监理和施工方的关系)。

第5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 ,养护, 管理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road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rapid development, the highway to logistics flow to bring great convenience, in promoting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ys a vital role. To ensure that highway safety, comfort, expedite, road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 should pay high attention to the highway maintenance management work, set up special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department, responsible for specific highway daily maintenance, repair engineering and highway management.

Keywords: highway,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为了促进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不断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应做好重点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沥青路面养护

沥青路面设计施工存在的质量缺陷,在完工使用初期往往反映不出来,但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车辆的反复作用及气候和环境的影响等原因,造成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陷、车辙、拥抱、坑槽、裂缝等病害,这些病害的出现严重影响行车速度、行车安全,加大了汽车磨损,缩短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必须实时保养修复,保障公路行车安全、舒适、畅通。

路面病害处治必须具有针对性,在施工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作动态调整,确保所有病害处治到位,特别是桥背回填部分,在建设期间由于赶工期,监理工程师监督不到位等原因,采用非渗水材料回填,碾压不密实,造成桥头搭板下沉,甚至断裂,出现桥头跳车。

在病害处治设计时,沥青应采用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抗老化性能、含蜡量低、高粘度的国产或进口沥青;集料的选用骨料应采用表面粗糙、石质坚硬、耐磨性强、嵌挤作用好、与沥青粘附性好的集料;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应在交通运输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范围内,调整减少靠近最大粒径的粗集料和细集料中较细部分的比例,控制矿粉比例,适当增加中间档次的粗集料,形成嵌挤密实性级配。工程经验表明,这样的级配具有适宜的孔隙率,渗水性小,高温稳定性好,表明构造深度大的特点。

沥青拌合料的温度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控制,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沥青变质,没有粘性,沥青松散,温度过低,沥青混合料拌合不均匀,影响级配。

沥青路面各类基层都必须喷洒透层油,沥青层必须在透层油完全渗透入基层后方可铺筑。基层上设置下封层时也不能省透层油。气温低于10或大风天气,即将降雨时不能喷洒透层油。透层油渗入水稳层的深度不宜小于5mm并能与基层联结为一体。透层油宜紧接在水稳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透层油应采用沥青洒布车一次喷洒均匀,喷洒之前应将路面清扫干净。喷洒透层油后,在确保液体沥青的稀释剂全部挥发,乳化沥青渗透且水分蒸发后应尽早铺筑沥青层。

双层式或三层式热拌热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沥青层之间也必须喷洒粘层油,即使是前天摊铺尚未污染的沥青层也必须喷洒。粘层的作用在于使上、下沥青层或沥青层与构筑物完全粘结成一整体。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以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为基础,结构层之间完全连续是一个整体,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完全连续的界面条件。如果几层沥青层没有粘结好,在使用过程中进入水分,则沥青层与沥青层之间的界面条件将变成不完全连续,甚至完全不连续,就如三合板在使用过程中逐渐脱胶一样,导致沥青路面的受力状况发生质的变化。沥青层施工不衔接、不洒粘层油时,虽然钻孔试件是连在一起的,但并不是一个整体,因为两层之间是大量的点点接触,因此粘层油是必须喷洒的。

沥青路面发生早期损坏,经常是由于压实不足造成的,改善压实工艺,保证混合料充分压实是提高沥青路面质量的关键。尤其是沥青路面面层厚度一般3cm~4cm,厚度较薄,采用的混合料中粗集料较多时,混合料温度下降更快,可供碾压的时间更短,对压实度要求更高。因此,不论是沥青路面底层、中层、面层摊铺完毕后,只要在不产生严重推移和裂缝的前提下,初压、复压、终压都应在尽可能的高温下进行碾压。同时不得在低温状态下作反复碾压,使石料棱角磨损、压碎,破坏集料嵌挤。

二、危险路段整治

云南属于山岭重邱区,高速公路上坡陡、急弯路段路段较多,是交通事故高发路段,为保障公路行车安全,在连续下坡、急弯陡坡等特殊路段,要结合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的实施,完善限载、限速以及提示警示等标志,应采用加铺微表处措施,提高路面抗滑性能,在长下坡路段坡顶设置加水站,提供大货车加水服务,在适当路段设置避险车道,方便刹车系统失控车辆自救,避险车道应加强维护,随时保持完好。我公司2009年1月对通建高速公路蚂蚁山路段路面进行表微处后,交通事故预防效果明显,事故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死亡事故、伤人事故明显减少。

三、路政管理

路政管理是为维护公路管理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公路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实施保护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属设施的行政管理。路政管理职责是宣传、贯彻执行公路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保护路产;实施路政巡查;管理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维持公路养护作业现场秩序;参与公路工程交工、竣工验收;依法查处各种违反路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案件。

目前不少村民在高速公路沿线取土、在桥下河道上下游规定的范围内进行采砂、在公路沿线两侧建筑控制区的建盖房屋。由于附近村民不了解相关规定,法律意识较差,如果不及时制止将会造成路基坍塌、危及桥梁结构的安全,影响高速公路的发展规划。有不少不法分子,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对公路沿线的电缆、标志标牌、水沟盖板钢筋进行疯狂偷盗,严重影响电子显示屏、收费广场的照明、隧道供电,给行车安全带来重大隐患,给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因此路政人员应加强公路巡查力度,保护路产路权,以免造成中断交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地便利,加之原公路养护不到位,路面状况较差,都不愿意再走老路,给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高速公路养护作业的过程中,经常是边施工边通车,不封闭交通,采取单向并道行驶或双向并道行驶。尽管养护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公路养护安全操作规程》设置标志标牌、路锥等醒目的安全设施,但是部分驾驶不安交通安全提示行车,经常损坏施工标牌、路锥,导致交通事故,这样给养护工作构成了严重安全威胁。为此路政人员应加强对养护作业路段巡查,确保养护人员及机械设备的安全。

高速公路交通肇事不可避免造成路产损坏,公路赔(补)偿费标准,应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分别实时制定,公路赔(补)偿费应当全部用于受损公路的修复,不得挪作他用。路政管理费应当由财政部门另行支付。

超载运输是造成路面损坏的主要原因,必须切实加大货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力度,对违法超限超载运输的车辆,应采取强制卸载、分装等改正措施,及时纠正违法状态,如果只罚款不卸载,就失去治理超载的意义。

四、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

高速公路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因此我们在公路建设期间施行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公路养护过程中也要推行全过程造价控制。公路养护工程划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大修和改建四类,除改建工程外,小修保养、中修、大修均按《养护工程预算定额》和相应的编制办法编制养护工程预算作为投资控制的标准。

养护定额在养护工程项目造价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之处,新工艺、新材料缺项、人工费调整不及时,子目划分不细化,如金属标志牌安装立柱和面板应分别计价等,需要进一步完善。

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根据交通部规定,公路养护工程实行招投标选择施工单位的范围:公路小修保养最小标的为连续20公里以上或者小于20公里的整条路段,最短养护合同期限为一年;大中修公路养护工程投资100万元以上的项目。为保持高速公路的畅通,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项目时间要求紧,同时,养护工程具有投入设备多、养护工艺、操作规程程序性强等特点。实施招标的养护工程项目,项目管理方应认真编制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避免合同条款风险带来的进度、造价损失。在招标方式选择上,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合理低价中标方式,有利于鼓励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进步,降低自身“个别成本”,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达到提高养护资金的使用效率的目的。

养护工程工期一般超过一年,可采用固定总价合同。但对价格随市场变化较大的主要材料沥青,招标文件中宜设置调差幅度,双向调差,涨跌幅度超过一定范围的均应调整,避免产生过大的价格风险。为保证材料质量,项目管理方往往自供主要材料或对于主要材料指定合格的厂商。采取这种方式在实施中需要特别注意材料供应的及时性和材料的价格水平,避免材料供应不及时影响进度。最终导致整个建设成本的增加。

由于养护工程施工周期短,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方应加强合同管理和现场管理。合同管理人员或公路造价工程师应熟悉养护工程施工清单,充分理解清单单价中包含的工程细目,及时确定工程计量,避免重复或遗漏工程计量等问题,造成养护工程成本的增加和损失。对养护工程施工中的变更工程项目,应及时确定工程量、合理确定单价,并纳入计量程序,确保项目管理方有效掌握分部、分项工程和总体造价水平,以免造成合同管理和造价失控的情况。

五、结语

高速公路建设是发展,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也是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做好高速公路的各项养护管理工作,特别要加强沥青路面的养护,受超载车辆和雨水气候变化的影响,容易出现车辙、坑槽、裂缝等病害,抗滑性能下降,直接影响到道路行车的安全,所以必须加强沥青路面的修复整治工作。其次应加强路政管理,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制止公路沿线设施的偷盗行为和侵占路产路权的行为,严格控制超载货车上路,确保公路设施完好。

参考文献:

1、《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H10-2009)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第6篇

关键词:电力工程建设;档案管理

电力工程建筑物与电力工程档案是电力资金投资后形成的两个实体,电力工程档案是企业生产、运行、维护的依据与凭证。工程档案的质量不仅反映工程建设管理、施工管理、物质采购管理、工程质量管理的水平,而且关系到基建工程达标投产和工程竣工验收是否能顺利进行,甚至还影响到运行单位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水平和进度。目前,由于工程参建单位对各自的档案管理职责不明确,档案要求和管理模式及素质的不一致,导致电力工程档案的管理混乱,其主要问题表现在:

其一:工程建设单位在工程档案管理中缺乏对工程全过程中档案业务的监管、指导、管理;

其二:设计单位游离于档案工作之外。设计阶段处于项目建设的前期,在正式开工前设计单位已开始工程运作,但设计单位没有介入工程档案的管理。设计技术联系变更文件没有使用统一文件编号,造成管理上无序;变更单上签字不到位、随意修改,为档案永久保管埋下了隐患;

其三:监理单位未能切实履行监理职责。对监理文件归档范围不明确,工程监理只注重工程质量的监督而忽略了工程档案的监理,很多该归档的材料没有归档。对竣工图的编制不重视、不把关,竣工图存在没有按实际变更或变更方法错误等现象。与施工单位存在档案提供概念上的模糊,造成施工、监理单位都没有及时收集、整理工程建设过程中某些重要环节、部位的档案资料;

其四:施工单位工程技术人员不稳定,对工程档案质量的认识有差异,对档案工作的的认识也良莠不齐,致使施工文件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竣工图编制不符合规范要求、设计变更与竣工图不一致、签字不规范、修改随意性大、组卷分类不准确等。

要尽量避免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作为一名多年从事电力工程档案管理的工作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一、建设单位落实管理

电力工程建设单位是项目建设的法人主体,是工程项目建设包括档案工作在内的各项工作的组织核心。电力建设工程项目档案从形成、整理、审核到移交,需要建设、设计、施工、监理、设备供应及安装等参建单位来共同完成。从工程立项到工程竣工,各阶段所形成的档案材料呈多元化态势和不确定性,档案材料形成于不同的参建单位。但为了利用目的,要求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因而建设单位要坚决贯彻执行《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输变电建设项目文件归档与档案整理规定》,从源头抓起,将工程档案的归档、质量要求纳入计划管理、财务管理、合同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工程竣工验收管理。一是在下达基建、技改、网改、科研等计划的同时明确项目负责人是该工程档案收集、整理、归档的责任人;二是与施工单位签定合同时明确工程档案的整理应符合国标GB/T11822―2000要求后归档,工程完工后档案未归档不付工程尾款;三是与设计单位签定委托出版竣工图的合同时应明确设计单位提供竣工图的电子图档及有关要求;四是检查工程质量的同时检查工程档案;五是监理应负责工程档案完整性、准确性的审核(包括竣工图);六是工程竣工验收的同时验收工程竣工档案;七是无论外包工程还是公司三产的内包工程,都要施行谁形成的档案谁负责收集、整理、归档的原则。

二、档案人员全面参与工程建设

电力工程建设档案工作要完全得到改善还需电力工程档案管理人员真正做到对工程全过程、全方位的参与和控制。首先是前期信息的掌握和资料的搜集。从工程计划到立项再到合同的签订,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选址、地质勘察、环境保护到工程正式开工前的各项请示、批复,都是建设工程的重要依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划许可、国土手续办理等对这些重要文件材料的搜集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次是中期管理。工程建设档案要从形成到归档严把“五道关”:即施工中把好形成关。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应及时归整,保证完整齐全;交工时把好归档关。项目部把好整理关。工程的零散文件材料应在工程项目部依据归档原则进行整理;监理把好质量关。工程项目部整理好的档案资料监理单位要认真负责进行档案资料的检查,看竣工资料与设计变更的修改是否和现场实际相符,整理是否符合规范;最后建设单位要把好审核关。从工程档案的完整、规范的角度进行审核。再次就是搞好工后控制,工后即指工程竣工验收后到电力工程投运前这个期间,工程竣工验收后有一个消除缺陷期,消缺期的观测记录、辅助建设项目及消缺记录都是重要的工程文件资料,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工程竣工验收并不意味着档案工作的结束。所以要把好以上“五道关”,档案人员要增强档案法制观念,依法管理档案,根据本单位的基建投资计划、大修及技改计划制定本年度工程档案归档计划,根据省公司要求,公司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要求,专职档案员主动到现场、各个部门,对档案管理工作、业务进行监督和指导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汇总及竣工图电子文件的采集与整篇工作,确保工程档案的完整、准确和及时归档。

第7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建筑工程;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be applied to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ost management, schedule management and quality management, which great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briefly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for all to learn learning purposes.Key words: Information Age; building works; cost management; schedule management; qual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2

1、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水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这种环境下,我国迎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各种领域,在建筑工程管理领域,信息技术被应用到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和质量管理中,极大的促进了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为建筑工程管理输入了新的血液。本文以下内容将对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以供大家借鉴学习之用。

2、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采用信息技术,是顺应时展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必将极大的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根据作者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认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行业主管部门,在建筑企业资质管理、执业资格人员管理、招标投标管理、质量安全管理、建设工程监理等诸多方面,长期缺乏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科学的、动态的管理手段,从而导致一些扰乱建筑市场的不良行为产生。或者由于没有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和手段,致使招标投标活动不够规范,在招标信息的及时性、招标信息传递的广泛性、决标的公正性等方面不能公开、公平、公正。因此,行业信息化管理为支撑采取有效的管理,能够有效地监管建筑市场,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第二,建筑施工是个系统工程。每天每时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各类咨询、情况交流、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推广以及合作、供求等信息,这些信息都需要及时的沟通和交流。如果信息在整个数据的流动过程中形成阻碍,不能通过有效、方便和快捷的途径反馈到相关部门,就可能造成极大的人力、物力资源浪费。这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利益,也对整个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可见,科学的、动态的信息化管理能够弥补信息的流通、反馈机制不健全带来的困扰。将网络用于项目协作,使参与建筑施工项目的业主、开发商、承包商、分包商、监理单位和材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以及设计师、工程师等各方能够协同工作,便能达到减少风险、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并缩短工期的目的。第三,建筑施工企业具有劳动密集、工程项目分布点多、面广和人员流动性强等特点,采用传统的信息交流手段往往造成企业横向与纵向的信息流通渠道不畅,阻碍企业各类信息的及时交流,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企业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恰恰能够针对建筑施工企业点多、面广和流动性强的特点,为企业创造一个新的工作环境,打破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让企业管理人员方便、快捷、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企业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建筑施工企业建立企业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是为企业构建了一个信息和共享信息的信息网络环境,而作为建筑施工企业成本中心的施工项目,则是整个系统最重要的信息来源。第四,建筑施工行业特点和传统的施工习惯对建筑施工企业在具体施工生产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造成了很多不便。建筑施工企业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施工生产,运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施工方法和生产方式。

3、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根据作者多年的施工经验,总结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工程项目的质量信息化管理是根据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规范和标准,对每一质量控制单元进行控制管理。包括质量检测标准、工程项目划分、工序检测(记录)管理、质量缺陷及事故的登记和处理、质量验收与评估等功能模块。按照ISO9001 标准进行按模块划分的质量管理,帮助管理者在施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创造优质工程。另外系统还包括对工程质量评优评奖的申报,收集汇总质量信息并提出纠正预防措施,以及参与质量事故处理等内容。第二,利用信息技术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设备计划(需用、租赁、采购)的编制和审核;设备进出场的记录;设备维护的提示维修保养时间;设备易损件的查阅和统计;设备的消耗统计(燃料、配件、租赁费);设备档案等。第三,施工总承包部进度管理信息化,编制工程进度总体进度网络计划。支持网络—子网络和WBS(项目工程分解结构)两种工作方式,并且建立里程碑。在WBS 节点上分配的资源自动导入网络图。通过网络下发工作分解任务,接收分包商上传的任务完成情况,并进行实际进度的自动统计汇总,做出与计划进度的对比分析。进度管理模块与其他信息模块的连接进度与采购模块连接;进度与合同管理模块连接;进度与支付申请连接;进度与合同变更、设计变更连接。第四,安全控制信息化主要实现施工安全相关信息的收集与维护,主要包括安全措施(方案)、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检查、安全事故及处理、伤亡事故、安全会议、安全培训等功能。第五,施工总承包部关键材料管理:根据网络计划图编制采购进度计划;编制资金使用计划;根据网络计划图的资源生成:工程用设备清单、表格形式的主要材料采购计划、表格形式的工程用设备采购计划分包商材料管理:通过网络接收总进度计划和总材料需用计划;根据物资信息库中的信息,将材料阶段性物资需用进行分类,通过材料属性设置,自动生成月阶段性料具租赁计划、阶段性物资采购计划。第六,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施工资料,尤其是过程资料众多繁杂,而所有的资料又与时间和编号紧密相关。这些资料要以一定的顺序归档,还要满足《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监理规定、ISO9001 及城建档案馆的要求和规定,以及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要做到资料管理的可追溯性、创工程精品,仅依靠传统的资料整理已难以达到上述要求的高度。因此,采用施工资料信息化管理模块来进行,该模块实现了资料的电子化的综合管理,实现快捷的“傻瓜式”录入、规整的存档、方便的查询、简洁的报表输出。第七,合同信息化管理,可以让施工总承包部、分包商以多种形式依据权限实现对总包合同、分包合同、材料采购合同等进行查询、追踪,以考察合同的执行情况。最终做到合同的建档、归档以及合同分类、变更等的全面管理。项目合同管理模块,除了能满足日常管理工作的需要外,还提供了相应的制作、查询、合同监控、冲突检查等功能,使用户可以随时掌握合同执行情况。第八,计价依据的编制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内容,围绕这一内容,如何利用计算机进行搜集、整理、计算、测算、项目划分直至计算机激光排版输出,应是最基础的应用;利用专牌机根据建筑工程造价计价依据进行建筑工程预、结算的编制和审核,是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计算机最为直接、最为普遍、亦是技术开发最为成熟的应用;建筑工程造价专业应用软件可以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完成大量工作,因此,计算机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利用计算机进行建筑工程量的汁算,事实上,由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所产生的建筑工程图纸,其建筑工程量已包含在生成该图纸的相应特定的电脑文件里,只需要采取措施将其以所需要的形式格其提取出来。

4、结尾

信息技术极大的促进了建筑工程的管理,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应该顺应这一潮流,采取措施积极的应对信息技术的挑战,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为促进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计算机辅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王守清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8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工程保险;探讨;研究

一、项目成本管理

工程项目成本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的窗体。预算成本是反射的区域建设行业平均水平,根据施工图纸及工程计算规则计算的数量、 并应用成本计算的相关标准提取。工程项目成本、 项目管理处根据相关的信息,在实际成本的计划持续时间是计算成本。实际成本、 建设项目建设期的实际成本。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比较可以揭示的成本节约或溢出,解释管理效果。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比较,可以反映盈利和亏损的管理环境。根据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特点、 施工成本管理应注重成本控制、 成本核算、 成本分析和施工成本,在评估方面的成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保证项目和质量来满足要求的情况、 组织措施、 经济措施、 技术措施、 合约计划中的成本控制措施手段的时间限制。

二、施工进度管理

项目是在预定的时间内要使用,期间直接相关的发挥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人为因素、技术因素、材料和设备的因素、设备因素、基金会、资本因素和气候因素、 环境因素等等项目的影响。管理人员应考虑施工工艺材料、天气、人员和其他资源,出理性的具体时间表,工作时间安排在最不相应该精确到月,司是准确的几周,部分准确日期,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计划建设,真正计划的唯一方法不是流于形式,以应付考试但建设的有效方向。

三、施工质量管理

质量计划-澄清与项目相关的质量标准,并确定达到标准的方法。质量保证是定期对整个项目运行情况进行评估,以便使相关人员确信项目质量满足相关标准,应贯穿在整个项目过程中。质量控制是监控特定的项目结果,以确定是否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并明确消除不符合要求行为的方法。

四、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设项目,建设,组织安全生产的所有活动,通过特定的控制,生产因素的过程中作出的不安全行为和条件,以减少或消除生产要素,不会导致该宗意外,确保建设项目的正常运作。安全是天,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是维持生产的重要条件,是最大的安全正常生产。 项目安全控制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项目经理应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并对项目的安全负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的费用有效使用。安全员应在项目经理的带领下持证上岗负责现场安全生产,保证项目的安全有序进行。

五、施工合同管理

成本经理全面负责项目的合同管理工作。合同文件及相关资料原件由成本经理统一保管,具体执行人员可执有副本或复印件。 各业务主管人员以合同为日常管理的依据,加强对合同履行情况的追踪,并及时做好记录。 各业务科室主管向成本经理提供施工班组和供应商的合同履行情况及相关证据。成本经理在进行工费、材料费等费用支出结算时,一律以合同的履行情况为依据

六、施工信息管理

信息指的是用口头、书面或电子信件的方式传递的知识、新闻或情报。工程项目的施工需要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应认识到信息也是重要资源之一。信息的管理是通过对各个系统、各项工作和各种数据的管理,使项目的信息能方便和有效的获取、存储、存档、处理和交流。通过对信息传输的有效组织和控制,为项目施工提供增值服务。

七、项目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计划制定风险管理流程,保证风险管理的等级、类型和可视性与风险的大小和项目对组织的重要性相当。风险识别是确定可能对项目造成影响的风险,并把每一风险的特性记录下来。定性风险分析是对已识别的风险评估其影响和可能性的流程,是确定对具体风险和提出应对措施的重要程度的途径。它可能引发进一步的量化风险分析,也可能直接去做风险应对计划。定量风险分析是指通过对风险及风险的相互作用的评估来评价项目可能结果的范围。风险应对计划:对于影响项目目标的风险制定过程和方法来增加机会和减少威胁。 风险监控:监视已知的风险,识别新的风险,执行风险减低计划,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评价它们的有效性。

(1)风险回避:是指考虑到风险存在和发生的可能性,主动放弃或拒绝实施可能导致风险损失的方案。

(2)风险降低: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二是一旦风险事件发生,尽量降低其损失。

(3)风险分散:是指增加承受风险的单位,以减轻总体风险的压力,从而使项目管理者减少风险损失。如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使用商品混凝土,混装混凝土就可以将风险分散给材料供应商。但采取这种方法的同时,也有可能将利润分散。

(4)风险转移:是为了避免承担风险损失,有意识地将损失转嫁给另外的单位或个人承担。通常有控制型非保险转移、财务型非保险转移和保险转移三种形式。

(5)风险自留:是项目组织者自己承担风险损失的措施。有时主动自留,有时被动自留。对于承担风险所需资金,可以通过事先建立内部意外损失基金的方法得到解决。

八、工程保险

是指建设项目在建设期间根据需要,被保险人(承包商)以各种建筑工程及其在施工过程中的物料、机器设备为保险标的向保险人(保险公司)投保的建筑工程一切险,或以安装工程中的各种机器、机械设备为保险标的安装工程一切险,及机器损坏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工程保险费一般为工程造价的3‰~6‰。索赔起因责任判断 根据保险合同,索赔事故的发生必须是保险标的在保险合同责任范围和特别条款规定内的损毁,除外责任内起因不引起索赔。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责任范围,一般指自然灾害(人力不可抗拒的破坏力强大的自然现象)和意外事故(不可预料的以及被保险人无法控制并造成物质损失或人身伤亡的突发性事件);第三者责任险责任范围,是指保险期间因发生与保险单所承保工程直接相关的以外事故,引起工地内及临近区域的第三者人身伤亡、疾病或财产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特别条款是指被保险人和保险人根据保险标的特征而设定的扩展条款。

综上所述,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如何有效的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完善工程保险制度,已经成为了施工企业赢利的重要的管理内容。通过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对重点风险进行针对性防范,以及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才能使工程满足业主的要求,减少自身损失,同时获取最大利润。

参考文献:

[1] 唐先祥. 探讨优化220kV变电站工程项目管理 [J]. 企业技术开发. 2011 (18)

[2] 刘霞.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 [J]. 财经界(学术版). 201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