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医基础病因学说

中医基础病因学说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20 16:24: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医基础病因学说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医基础病因学说

第1篇

    1  毒邪学说的发展概况

    毒邪作为中医病因学说之一,从《内经》时代开始,即已奠定了其理论基础,后世医家多有充实与发展。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临床实践的发展和现代病理机制研究的深入,对传统毒邪的认识得以深化和拓展,大量的研究成果面世,内容包括毒邪的界定、历史沿革、病邪性质、致病特点、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方面。近3年来,有关文献主要集中在毒邪致病的机制探讨方面。毒邪学说已成为现代病因学与治疗学研究中新的视点与热点。但经过20多年的发展,毒邪学说经历了兴起、昌盛,但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甚至有悄然沉寂之势。究其原因,涉及了从中医疾病观到当代疾病谱变化的方方面面。

    2  毒邪学说的困境与分析

    2.1  与疾病可知、可治理论的矛盾  《内经》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也缔造了中医学的疾病观。目前大家所公认的“疾病可知、可治观”,即由《灵枢》的“拔刺雪污论”发展而来。《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由“拔刺雪污解结决闭论”奠定的“疾病可治、可知观”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历史观的,在2 0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效地指导着医疗实践,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累累硕果。但疾病的可知是有限制的,受限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疾病的可治性是有条件的,要受到患者机体的承受能力、依从性、疾病的发展阶段、医者的专业水平、医疗技术的现状等各种条件的影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即全面地论述了影响疾病可治性的诸多因素。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更是从医家、病家、旁人、药中、煎药5个方面总结了100种影响疾病治疗的不当言行。随着时代的发展,诊断技术的进步,人类寿命的延长,疾病谱的改变,新的疾病、新的医学难题不断涌现。在特定历史时期内,特定疾病的不可知、不可治,成为无法回避的事实。如果忽略了这些因素,来考察毒邪学说的作用,会发现毒邪学说对临床缺乏有效指导,一种对实践没有有效指导作用的理论,当然不会被看作好的理论。

    2.2  辨证论治体系的缺失  纵观中医学2 000余年发展史,一种学说的确立,均以相对完善的理法方药体系,亦即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为标志。以温病学为例,其学说萌芽于《内经》、《难经》、《伤寒论》,发展于唐宋元明,形成于清。其形成即以叶天士《外感温热病篇》确定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体系为标志。而《中医脑病学》不能脱离《中医内科学》独立,正是因为其辨证论治体系还是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辨证体系。一种产生于临床实践的中医学说,只有当其可以据之以立法、组方、遣药,即指导实践时,才可称作完善。毒邪学说在理论上已基本完备,毒邪的内涵与外延、历史沿革、病因病机演变、临床特征、涵盖的疾病种类与预后等已阐明。但确定为毒邪致病后,应采用何种治则治法,选用何方,或如何组方,方中如何加减用药,基本上是空白。这也是导致毒邪学说逐渐没落的重要原因。

    2.3  涵盖疾病谱的难治性  毒邪学说涉及的疾病范围广,种类多,涵盖了内外妇儿各科,有广义疾病范畴如心系疾病、恶性肿瘤,常见病、多发病如急性脑血管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少见病、疑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豆状核变性、成人斯蒂尔病,危重急症如急性心肌梗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还包括放射性肺炎、化疗毒副作用、运动性疲劳等难以归类的疾病,总数超过100种。上述疾病,或多或少的具备迁延性、复杂性、难治性、致残性、致死性等特征,无论现代医学还是中医学,在治疗这些疾病时都有束手无策的无奈感,其中很多疾病根本不存在治愈标准。 3  毒邪学说的前景展望

    随着时代的发展,诊疗技术的进步,人类寿命的延长,疾病谱的改变,医学观念的改变,新的疾病、新的医学难题不断涌现。新的医疗实践,提出了诸多全新的问题,中医学理论在认识、分析、解决新问题方面的不足难以回避。虽然毒邪学说存在诸多不足,却因临床实际的需要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甚至有泛滥的趋势。要规范毒邪学说的发展,拓展辨证论治的适用范围和能力,应当为毒邪学说准确定位并将之有机融入中医基础理论中。

    3.1  毒邪的中医病因病机定位  目前比较公认的看法,毒邪有内外之分。一般认为外毒指由外而来,侵袭机体并造成毒害的一类病邪。内毒是指由内而生之毒,系因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失常,使机体内的生理产物或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蕴积体内而化生。内毒多在疾病过程中产生,既能加重原有病情,又能产生新的病证,多标志着疾病进入危重阶段[1]。因而外毒可归入外邪中疫疠之邪的范畴,内毒可与痰、瘀并列作为特殊的内生病邪。虽然毒邪可由六化生,或与痰、瘀并见,但多同时具备猛烈性、火热性、传染性、特异性、顽固性5个特性[2]中的3个以上,且毒邪决定着病情的发展方向与预后,因而毒邪作为独立的致病因素更符合临床实际。外毒致病,多损伤皮肉筋脉,并出现神志异常,与肺、心、肝关系密切。内毒之生,多与肺之宣肃、脾之运化、肾之开合异常密切,故应主责肺、脾、肾三脏。

    3.2  中医治疗学研究  毒邪为病,其治当以祛除毒邪为主,兼以扶正。故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分别适用于不同阶段,但吐法当今近于不用,温补二法在毒邪炽盛时有助邪之弊,故祛毒治法,以汗、和、下、消、清为常用,其中汗、下使毒邪有出路,和、消、清可认为是广义的解毒法。有了治则治法的指导,进一步应探讨针对毒邪为病的方药,虽然关于具体疾病的辨证论治内容丰富,但在普适性方面不足。今后的研究,首先应整理具有解毒祛毒功效的中药,因《神农本草经》朴实有验,可从此入手。其次,整理发掘具有解毒作用的方剂。但毒邪学说真正成熟的标志,应该是超越西医具体疾病的藩篱,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出现如同王清任诸逐瘀汤之与瘀血学说的系列方剂。

    4  小结

    适应时代的要求,在短短20多年间,毒邪学说以其顽强的生命力,获得了长足进步,为当代中医药辨治层出不穷的疑难疾病,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但毒邪学说的理论体系尚未最终形成,当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的理法方药体系真正构筑起来的时候,中医药学防治疾病将再获利器。

    【参考文献】

第2篇

邪是一切不正常、不正当的因素,邪气是邪的一部分,主要指六气异常以及疫疠之气等外感因素。两者可以独立于人体而存在,也可以进入人体,成为可能导致疾病的因素,即致病因素,邪(邪气)进入人体是致病因素,未进入人体不是致病因素。未导致疾病的致病因素不是病因,已经引起疾病的致病因素是病因。

【关键词】 病因;邪气;邪;中医基础理论

Abstract: Pathogeny indicates all irregular and abnormal factors, the perverse trend is one part of pathogeny, mainly pointing to the six abnormal kinds of natural factors and such exopathy as pestilence. Both can exist separately of the human body, also can enter the human body, becoming pathogenic factors. The perverse trend is the pathogenic factor too if it goes into the human body, otherwise not. Those not causing disease are not pathogenic factors, but they are causa morbi if causing disease.

Key words: causa morbi; perverse trend; irregularity; TCM basic theory

笔者曾以“浅论中医病因、邪气、邪的概念及相互关系”为题,对中医病因、致病因素、邪气、邪的概念及相互关系进行过讨论,认为致病因素是可能导致疾病的因素,病因是导致疾病的原因;邪气是六以及疫疠之气等外感病邪,不能泛指一切致病因素,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1]。另外,笔者在掘文“关于中医病因致病相对性的商榷”[2]中提及邪气、病因、致病因素三者的概念与关系,认为“比较一下邪气、病因、致病因素的概念,我们不难发现,三者所描述的都是致病因素,仿佛这三者是同一的。而事实上,这三者是有差距的,根据笔者的理解,致病因素包含的内容较广泛,包含了所有的邪气与病因,也就是说邪气与病因是致病因素的一部分。而病因是已经引起疾病的,也是已经进入人体被人体感受的致病因素。邪气可以是已经引起疾病的致病因素,也可以是未引起疾病的致病因素,可以是已经被人感受的致病因素,也可以是未被人感受的致病因素。而且,中医论述邪气时主要是指那些不易被人察觉,看不见摸不着,或者是害人无声息的致病因素,如六、七情、饮食、劳逸等等,很少包括外伤、寄生虫之类。可见,邪气与病因都包含在致病因素之中,两者有交叉,有相同和有不相同的地方。根据这个理解,在论述邪气与病因的概念时,不能笼统地称之为‘又称致病因素’、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只是说:“是致病因素的一部分。”今日复习之,觉得似仍有不当之处,尤其是“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与“邪气与病因是致病因素的一部分”之命题,有欠妥当,故再论之。

1 病因、致病因素、邪气、邪的概念

1.1 邪与邪气的概念

“邪,不正当,不正派。如邪说;改邪归正。《书·大禹谟》:‘去邪勿疑’。邪,中医学上指一切致病因素为邪。《急就篇》卷四:“灸刺和药逐去邪。”。“邪气,中医学名词。指六以及疫疠之气等外邪。邪气和邪的含义,有所不同,邪气一般指外感病邪,而邪则既包括外邪,又统指一切致病因素”。[3]这里《辞海》对“邪”与“邪气”的概念作了定义,并对“邪”与“邪气”的概念作区别,这种区别,笔者完全认同,但论及概念时,似有些疑问,笔者认为,邪属不正当、不正派,从中医病因学说的角度来看,邪则应以认为不正当、不正常的的因素,也就一切不正常的因素称为“邪”。而邪气则是“邪”中也即一切不正常的因素当中那些不易被人察觉,看不见摸不着,或者是害人无声息的因素,而且一般指外受之因素,如六气异常、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过度等等,很少包括外伤、寄生虫之类,故邪气不能泛指各种致病因素。

1.2 致病因素与病因的概念

致病因素,顾名思义,即是导致疾病的因素。病因,六版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认为,“所谓病因,就是指引起疾病的原因。”同时又指出:“病因又称为致病因素”。七版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认为,“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是病因,又称致病因素。致病因素多种多样,诸如六气异常、疠气传染、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持重努伤、跌仆金刃、外伤及虫兽所伤等,均可成为病因而导致发病。”而笔者认为,病因,顾名思义,就是指引起疾病的原因。《医学源流论·病同因别论》:“凡人之所苦,谓之病;所以致此病者,谓之因。”十分明确地阐明病因是引起疾病的原因,即人有病,导致这个病的原因称为病因。

两者的概念严格来讲,以中医病因学说或中医发病学的角度看,病因与致病因素两者都已经涵盖了正气的因素。一个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关系到人体的“正”与致病的“邪”两个方面,是由于“邪”作用于人体,引起邪正相争,导致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和生理功能失常的结果。而且在邪正斗争中,通常“正”起决定作用,“邪”至多只是导致疾病的因素,并非导致疾病的原因,也正是这一点,使得致病因素、病因与“邪气”、“邪”有了明显的不同。

2 病因、致病因素、邪气、邪的关系

病因、致病因素、邪气、邪是中医病因学说乃至发病学中十分重要的概念,也必须予以界定,其关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历代中医名家鲜有论述者。

笔者以为邪属不正当、不正常的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人体以外,也可以进入人体成为可能导致疾病的因素;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引起人体疾病,而成为致病因素乃至病因。邪气存在对于人体尚有一定的相对性,六气变六(六气异常),必须是变化异常,超过了一定限度,即太过与不及,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变化过于急骤,而且又碰上了人体正气虚弱,进入人体,打破阴阳动态平衡,导致人体疾病发生,变成了六,而对人体正气旺盛,体质强之人,邪可能进不了人体,它仍是六气,甚或进了人体,未能打破阴阳动态平衡,未能导致疾病发生,也只能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存在于体内。

邪气一般指外感之邪,是邪的一部分,这部分邪主要是指那些不易被人察觉、看不见摸不着,或者是害人无声息的邪,如六气异常、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等。邪气既是邪的一部分,也与邪一样,可以存在于人体之外,也可以进入人体成为可能导致疾病的因素;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引起人体疾病,而成为致病因素乃致病因。邪气与邪一样,其存在对于人体也有一定的相对性。

邪与邪气都可以独立存在于人体之外,也可以进入人体成为导致疾病的因素即致病因素,如果最终引起疾病,则又成为病因。

致病因素,顾名思义,即是导致疾病的因素,它是邪(包括邪气)在一定条件下进入体内,潜伏在体内的因素,它在一定条件下,打破阴阳动态平衡,导致疾病发生时,就成为病因,一种致病因素在不同的个体内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导致的疾病不是唯一的,可能是几种病机不同的病证,譬如体质不同,从化不同,病证不同,几种致病因素可能同时存在,导致疾病时可能是一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也可能是几种致病因素的作用,最后导致某一疾病的发生,这时这一种致病因素或几种致病因素加上体质因素,就成了病因。

而病因,根据《医学源流论》“人之所苦谓之病,致此病者谓之因”[4]、“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是病因”[3]的论述,病因是已经引起疾病的,也是已经进入人体被人体感受的因素,与邪(邪气)可以是已经引起疾病的因素,也可以是未引起疾病的因素,可以是已经被人感受的因素,也可以是未被人感受的因素明显不同,致病因素是已经被人感受的因素,没有体质变化的因素,也可能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有了体质变化的因素,才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而且,对疾病来说致病因素是多元的,而病因相对是比较单一的。邪包含了邪气、致病因素与病因,进入人体的邪气有可能成为致病因素,只有致病因素才可能成为病因。邪气与致病因素有交叉重叠之处,邪气与病因也如此。

3 结语

如上所述,邪是一切不正常、不正当的因素,邪气是邪的一部分,主要指六气异常以及疫疠之气等外感因素。两者可以独立于人体而存在,也可以进入人体,成为可能导致疾病的因素,即致病因素,邪(邪气)进入人体是致病因素,未进入人体不是致病因素。未导致疾病的致病因素不是病因,已经引起疾病的致病因素是病因。

中医学由于产生的时代久远,使用语言的差异,引用的是古代哲学,概念表述与今人不同等等原因,中医学中有许多概念表述是不确切的。《素问·调经论》云:“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之邪,严格意义上讲,或许解释成致病因素更为贴切些。

【参考文献】

[1]张光霁.浅论中医病因、邪气、邪的概念及相互关系[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3):8.

[2]张光霁.关于中医病因致病相对性的商榷[J].中国医药学报,2004,19(7):404.

第3篇

1《内经》中生理心理学思想

中医源于中华民族古代先民的生活实践和防病治病的经验总结,其理论衍于中国古代哲学中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以阴阳、五行、脏腑学、经络学说作为理论框架。所以,中医学中有关生理、病理,以及心理学的思想,多以阴阳五行立论,从脏腑经络进行系统地探讨。

脏腑学说是中医学理论基础之一。中医学认为,脏腑不仅是人体的功能器官和生理活动的基础,而且也是心理活动的基础。《灵枢·天年》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内经》还将人的精神情志变化分属五脏,《素问·宜明五气》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素问·天元纪大论》又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说明外界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是脏腑的生理活动所产生的。同时认为喜为心之志,怒为肝之志,思为脾之志,悲为肺之志,恐为肾之志等等。

现代医学心理学认为,人的意识思维活动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古代中医理论常用“心”的观念概括脑的功能,如《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灵枢·大惑》:“心者,神之舍也”。所以中医认为“心“是人和心理活动的功能器官。同时,中医还认为五脏六腑与人的精神意识活动都密切有关,且五腑所主不同的情志功能,互相之间生克、乘侮,息息相关。如《灵枢·本神》曰:“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魂。所以任物者忆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固思而远慕谓之虑,固虑而处物谓之智”。又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这些抽象的观念就是中医心理学理论的雏形。

现代心理学也认为:人类的情绪变化是异常复杂的,以快乐、愤怒、恐惧为四种基本情绪,以及在此基础上组合而成的复杂情绪,但总体可分为“正性”和“负性”情绪反应,前者包括:喜乐、恬静、兴奋、满足感等;后者包括:悲愤、厌恶、烦怒、焦虑等。这与《内经》中关于心理活动的阴阳分类相一致,如《灵枢·行针》中说:“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

2《内经》中医学心理学思想

现代科学证明,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功能的器官,人的心理的产生(包括情志活动)是由客观的事物剌激作用引起的。中医理论大多把脑髓功能归属于脏腑学说,说为“心主神明”,强调心是产生心理情志活动的生理基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和主宰。同时认为,不同的情志活动可通过不同的脏器体现出来,如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等,对五脏六腑之间又与情志有着统一的内在联系,在这种联系中,“五脏六腑、心为之主”。所以,中医关于情志致病的理论,仍以脏腑理论为基础,并提出“七情病因学说。”所谓七情,即舂、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又称“情志”,最早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后衍变为“七情五志”(五志即心志为喜,肝志为怒、脾志为思,肺志为忧,肾志为恐),属神的范畴。它包括神、魂、魄(先天賦予的,属狭义的神),意、志、思、虑、智(后天逐渐成熟的,属广义的神)。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以脏腑为中心,通过营卫气血的灌注,经络的沟通,从而实现生理功能活动。“七情”是五脏正常的生理功能化生的精气产生的各种精神表现。张介宾在《类经》中指出的“心为脏腑之主,而总统魂魄,并该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 以五志维心所使也。”五脏精气虽说是产生情志的物质基础,但必须是外界事物作用于五脏,再通过心的功能活动才能反应出来。若情志过激超过了人体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就会导致人体阴阳气血失调,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紊乱,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素问·举痛论》指出:“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矣……”。七情致病的因素与各脏腑之间的病理关系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与整体性。如情志所伤往往首先伤肝,致肝气郁结,继则横逆犯脾,则胸协胀满、胃脘不适、食少纳呆;若气郁化火,火扰心神,则出现心烦不安、失眠多梦、心悸气短等心理生理病变;久则耗气伤阴,亏虚,累及于肾,致肾气虚衰;若肾失滋润,肺失清肃而气逆,致肺肾阴虚证象。故临床上常可见七情致病任何一脏都可累及他脏,它们之间的生理病理机理是相互影响的。

心理情志不是人脑生来就固有的,而是人脑对外部的客观事物的反应。只有外部客观事物的刺激作用,形成心理情志正常或异常的反映。

《内经》对生活事件引起情志致病有系统的论述。如《素问·移精变气论》曰:“当今之世,忧患于内,若行于外……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也”。《素问·疏五过论》说:“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说明了心理社会因素、环境因素致病的作用。

外部刺激事件作用于个体时,由于个体对应激事件评价系统(中介系统)的差异,所产生的结果不同。尽管同一事件对不同人所造成的精神损伤也不同。

外因导致七情变化多由社会生活环境和条件作用于个体而诱发的。七情致病,从性质讲,可大致分类两类:即积极性质的生活事件(也称正性事件)刺激多引起正性情绪情感;消极性质的生活事件或负性刺激多引起负性情绪情感。后者太过对心身健康危害较大,前者太过对心身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临床所见七情致病除对五脏系统有特殊的易感性和亲和性外,也可见两种以上情志杂合致病,如《内经》中常将“悲哀愁忧”、“怵惕思虑”并称,或可见多个脏腑同病,如心脾两虚的心悸、失眠,肝脾气血郁结所致症瘕等。又如,若遇剧烈境变,意外刺激,所求未遂,事有疑虑,过度操劳等亦可引起情志变异,造成内伤疾病,如心“在志为喜”,喜于欲遂,一旦获久欲求之而突如其来的喜讯,常可使人大喜若狂,或惊喜如呆。再如肝“在志为怒”,怒则气逆,因事怒甚悖愿而爆发,以致伤肝染成重病或由此而暴卒者屡见不鲜。

中医在形神合一整体观念的指导下,认为人的情绪变化与五脏生理功能关系也极为密切。中医对人格特征及其对外界刺激的认知评价在心身疾病中的重要性,也有一定认识。如太阳之人(火形人)为阳气之极者,具有心静开朗明快、喜悦乐观的性格特点,但情绪波动较大,阳气有余,易于极乐生悲,对各种刺激反应强烈,故对因“怒”致病是明显的易患性;少阴之人(木形人)属于阴形人、阴气偏重,其性格多深沉、悲观、多优多虑,易生思虑之情而发肝郁之证等等。

这些认识与西方心理学的某些观点极为相近。如西方心理学认为,胆汁质型气质者的特点性情急燥、易怒,易患高血压病;枯液质者性格内向忧郁,多愁善感,易生思虑忧伤,易患失眠、心悸等神经衰弱和神经症。

中医七情病因学说认为,人对外界刺激的情绪反应过激、过量、过大,超出了脏腑调节负荷的承受力,即可成为致病因素,使心理活动处于应激状态。现代生理心理学研究证明,心理应激持续状态,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机能活动增强,导致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类分泌增多,从而导致机体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损伤脏腑器官,而引发各种心理或心身疾病,产生一系列躯体和心理症状。

第4篇

关键词:中医药 心理应激 分析

    心理应激是机体通过认识、评价而察觉到应激原的威胁时引起的心理、生理机能改变的过程。

    一、心理应激模型的制作

中医心理应激动物模型的制作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中医的脏象理论和七情学说。目前较为成熟的动物模型有“怒伤肝”和“恐伤肾”两种。须惠仁等采用夹尾刺激的方法复制中医肝郁证大鼠模型,但根据中医发病学原理以及其造模的方法,有学者认为该模型应属于急性“怒伤肝”大鼠模型。赵晓林等以束缚制动作为应激源制作“怒伤肝”模型,形成慢性激怒应激反应,此种模型从制作的方法来看,比较符合中医情志致病的特点,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此外,岳文浩等采用电刺激猫“怒吼中枢”(groaning center, GC)和破坏大鼠双侧膈区的方法复制中医“怒伤肝”模型,也具有一定的研究参考价值。“恐伤肾”的模型目前有3种:第一种为猫吓鼠致恐伤肾模型;第二种为人吓猫致恐伤肾模型;第三种为爆竹吓狗致恐伤肾模型。以上3种方法从制作的思路上来讲,比较符合中医病因学理论,体现了中医理论的特色,作为研究心理应激的实验动物模型较为合适。

    二、心理应激的研究分析

专家认为,中医的七情学说与现代应激理论在认识的方法上有着相通之处,其扼要模式是一致的(S-R s-外界刺激,R-人体心理性的、生物性的多层面的反应),只是二者所观察层面倾斜的不同而已。中医学注重主观体验的描述而表达为七情,应激理论多侧重于躯体反应的生物学微观指标的检测,二者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参照。

目前中医有关心理应激的研究多从肝、肾两脏入手。李峰等依据中医理论,结合现代研究认为在心理方面,中医虽然有“心主神明”之说,但是对于情绪变化,尤其是在调节情志因素(心理应激)引起的各种变化时,人体调节应激反应的核心是肝脏,肝脏通过对气机、血液和情志等的影响,调节人体的应激反应。王朝勋等根据中医理论结合现代生理学研究认为,中医所说的“怒伤肝”与大脑皮层的兴奋及抑制、植物神经特别是交感神经功能、内分泌系统功能等多种因素有关。

在有关“恐伤肾”病理机制的研究,沈雁等观察了3种不同类型的恐伤肾动物模型后发现,惊恐对小鼠、猫和狗的和脑垂体等组织在形态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电镜观察证实,小鼠的成熟过程受阻,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等均有胞浆内细胞器变性、坏死,细胞核固缩、核溶、坏死等表现。

由此认为,恐伤肾的病理形态上的改变主要在垂体—性腺轴。王米渠等以猫吓孕鼠造成恐伤肾模型,分为一、二、三级恐吓组进行恐的情绪遗传的实验研究,并 移植在遗传行为学研究中,计算二便数量作为恐的情绪度的客观表征。同时创立了独立钢管的行为测试方法,以动物在情绪性的应激紧张状态下站立于钢管顶端的时间作为衡量情绪性的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在插入猫叫刺激后,一、二、三级恐吓组和非恐吓组的亮盒排便反应均有显著性差异,尤其是一级恐吓组二便粒次数量明显高于非恐吓造模组,其大便颗粒亦较非恐吓组小鼠大便颗粒小。在独立钢管试验中,在插入猫叫刺激后,虽然各组独立时间都相应延长,但一、二、三级恐吓组与其他组比较,在统计学上更具有显著性差异。

此外,王慧等观察了镇静安神类的中药对心理应激反应大鼠心血管和内分泌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此类中药可拮抗大鼠在应激状态下的血压升高,降低心肌缺血基础上的心律失常发生率,缩短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并使血清中的皮质醇和催乳素水平趋于正常。说明镇静安神类的中药具有抗应激的作用,且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调节作用有关。三、展望研究

从现代应激理论入手,结合中医的脏象理论和七情学说,探讨中医证候及脏象的本质不仅是一条新的科研思路,而且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应着重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加强理论研究,将中医固有的脏象理论和七情学说同现代应激理论进行有机地结合,从而寻找出研究的切入点和突破点。如中医理论认为心、肝、脾三脏与七情内伤关系密切,而“心主神明”、“肝主疏泄”以及“脾主运化”等功能又是如何调节机体的情绪反应的,其机理如何?物质基础是什么?再者,中医的脏腑虽然是一个系统概念,而心、肝、脾等脏都涉及到调节情绪反应,那么是否存在着一定的具体形态学上的定位?其间有无差异等等都有待于深入研究,同时,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医不同治则复方的治疗机理研究,通过对药物治疗作用的观察与探讨,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反证中医脏象及其病理证候的本质,而且可以更加深入地揭示中医治法方药的某些作用机理。

第5篇

【关键词】 病因学 虚寒证 流行病学

0引言

中医学中的病因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治病求本”的基石. 面对人类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中医病因谱也在演变. 我们利用流行病学的方法研究中医虚寒证的患病率,分析虚寒证的病因特点及其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虚寒证的预防提供合理的措施.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0609~11,根据石家庄市的地理特点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市区的新华区西苑小区、焦化石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郊区的正定县及山区的平山县北冶村,对18~65岁的常住人口进行现场问卷调查.

诊断标准: 本调查拟以五脏为中心进一步分析虚寒证的证候分布特点,因此为了体现虚寒证的五脏证候特点,规定具有五脏症状的虚寒证为虚寒证患者,只有虚寒证症状而无五脏症状者为虚寒体质. 虚寒证的诊断标准参考《中医病证治法术语》[1]中的诊断标准制定:主证为①畏寒肢冷;②口淡不渴,或喜热饮;③舌淡胖;④脉沉迟无力. 次证为①尿清便溏;②尿少浮肿. 具备主证三项(其中第一条必备),次证一项为虚寒证. 五脏症状诊断标准参考《中医证侯鉴别诊断学》[2]、《中医病证治法术语》[1]、《中医诊断学》[3]拟定:①心脏症状(心悸或怔忡、胸憋闷、胸痛);②肺脏症状(咳吐涎沫清稀、背寒如掌大、易感冒);③肝脏症状(两胁胀闷或隐痛、少腹冷痛、会阴湿冷);④脾脏症状(脘腹胀满、腹痛、食欲不振);⑤肾脏症状(腰膝酸冷,小便频数或遗尿、浮肿以腰以下为甚). 其他症状为兼症. 虚寒证患者诊断标准:符合虚寒证的诊断标准,同时具有五脏症状至少一项者(如具有两脏以上五脏症状者,为五脏相兼证侯).

纳入标准: ①符合虚寒证患者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65岁;③志愿参加调查者.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虚寒证患者的诊断标准者;②年龄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者;③不愿意参加调查者;④有意识障碍者、精神病患者或聋哑人等不能正确描述自己的症状者;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⑥近期感冒或急性病患者.

1.2方法

调查问卷参考相关的文献、书籍制定,内容为背景资料、人口学项目以及与虚寒证形成相关的危险因素等. 调查问卷的格式和调查方案经预调查进行修正和调整. 调查员为具有中级职称并有5 a以上中医临床专业的工作人员和在读中医硕士研究生组成,分为15组,每组3人(包括2名中医工作人员和1名硕士研究生). 每位调查员在调查前均进行上岗前培训,预调查合格后方能正式上岗参加正式调查. 所有回收问卷经过专业人员和指导小组集体审查核实. 调查资料采用编号的方式由专人录入Excel工作表.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tata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1∶1配比资料用条件logistic回归予以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

发放2500份问卷, 合格问卷有2403份(96.54%). 其中男性1025份, 女性1378份. 符合虚寒证诊断标准者508份(占合格问卷21.14%),其中虚寒体质269份(占合格问卷1.19%);虚寒证患者239份(占合格问卷9.95%),男性57份(占合格问卷2.37%),女性182份(占合格问卷7.57%);病程6 mo~10 a,平均3.20±0.33 a.

2.2虚寒证患者的人口学特征

经统计分析,不同的年龄、性别、学历、职业、地区等虚寒证患者的患病率不同(P均

2.3虚寒证患者病因的单因素分析

为尽量减少以上各种因素的影响,将虚寒证患者,按1∶1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非虚寒证中找到与虚寒证患者在同一地区、同一单位、同一民族、学历相当、性别相同、年龄相差不到5岁并在同一年龄阶段的非虚寒证为对照进行统计分析.

虚寒证患者的病因分为八类:①感受寒邪:包括居住环境潮湿寒冷,经常冒雨涉水,哺乳期受寒,外出受寒等;②情志所伤:经常生气、紧张、忧愁、工作或生活压力大;③饮食失宜:包括经常贪凉饮冷,嗜食酸、辣、甜,过饱,过饥等;④过度劳累:日常工作劳累(包括脑力和体力);⑤房劳多产:早婚、早育者,性生活过频者,或生育、堕胎、小产、早产共3次以上者;⑥失血史:因各种原因一次失血400 mL以上者,或多次反复的失血者;⑦虚寒体质:平素遇风寒易感冒,容易泄泻,易于水肿者,其特征表现同本调查中虚寒证的诊断标准;⑧家族史: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3人以上(其中1人必须为父辈或母辈)有类似虚寒证症状者. 以上所有因素均以有(或是)为1,无(或不是)为0的方式进行赋值.

经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虚寒证发生的危险因素是感受寒邪(X1)、情志所伤(X2)、饮食失宜(X3)、过度劳累(X4)、房劳多产(X5)、虚寒体质(X6),而家族史(X7)和失血史(X8)对虚寒证的发生无明显影响(P>0.05, 表2).表2虚寒证患者病因的单因素分析(略)

2.4虚寒证患者病因的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因素,经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后,按其OR值大小排序为:房劳多产、虚寒体质、感受寒邪、饮食失宜、情志所伤、过度劳累,其中主要危险因素为房劳多产,OR值=27.925(表3).

表3虚寒证患者病因的多因素分析(略)

3讨论

3.1虚寒证的患病率及其人口学特征

本调查我们首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石家庄市及其周边地区年龄在18~65岁的常住居民进行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虚寒证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9.95%,且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于40岁以下,低学历者高于高学历者,体力劳动者高于其他劳动者,山区高于市区. 究其原因,可能与女性以血为物质基础而又数伤于血,日久则易气血亏虚,阳气受损的体质有关. 人体随着年龄的增大,中气渐虚,肾气渐衰,气血亏乏,极易受邪致病,又多见虚证,日久易导致虚寒证,因此40岁以上人群虚寒证患病率高于40岁以下人群. 低学历者、体力劳动者和山区居民患病率高可能与不注意摄生、节欲保精,使机体受损,或“劳则气耗”,致机体虚弱,或居住条件寒冷潮湿等因素有关.

3.2虚寒证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病因学特点

中医学认为虚寒证多由素体阳虚,或久居寒凉之处,或气虚进一步发展,或过服寒凉之品,或太过,损伤肾阳等,以致脏腑机能减退,机体失去阳气的温煦,寒从内生,于是形成一派病性属虚、属寒的证候. 本调查我们通过文献整理,归纳出八类虚寒证的病因,采用1∶1的病例对照研究,经单因素与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虚寒证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房劳多产,其次是虚寒体质、感受寒邪、饮食失宜、情志所伤、过度劳累. 调查结果肯定了中医学对虚寒证病因的认识,并提示房劳多产在虚寒证发病上的重要意义. 同时,从分析的结果来看,中医虚寒证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体现了虚寒证的病因学特点.

总之,本调查不仅反映了虚寒证病因的复杂性,也反映了虚寒证证候的多样性和难治性,因此预防虚寒证的发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治未病”不可忽视的一面. 依据调查结果,我们初步认为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提倡性健康教育,少生优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合理饮食,劳逸结合;培养良好的心理因素和积极的心理状态,是预防虚寒证发生、发展的主要措施.

【参考文献】

[1]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研究所.中医病证治法术语[J].中医诊断学杂志,1997,3(3):127-168.

第6篇

关键词:中医思维方式中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169

1前言

中医学是我国经过几千年历史沉淀的一种属于中华民族的医学形式。中医学中蕴含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思想和民族文化,是一种具有典型特点的中国传统医学。近年来,在我国大力开展医学教育的背景下,很多西医大学都开设了中医教学,但由于受到西医教学方式方法的冲击,中医教学存在着诸如学习目的不明确、教学课时比较少、理论联系实际效果不好等现象。其实这种现象的本质就是中西医的基本理论体系是不同的,适合西医的教学方式方法并不一定能够适合中医教学。

2中医学概述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按照中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名词,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医学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中医学基础理论:古典基础理论、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等。

3中医教学存在的问题

3.1缺乏中医教学氛围

中医学虽然是我国传承保护比较好的医学之一,但是在西医院校教学过程中,往往呈现一种西医压倒中医课程的现象,并且在学生们日常可见的一些医学相关现象多为西医。另外,中医培养人才往往是需要比较系统长久的培养才能够达到成才的目的,另外很多高等教育学校的图书馆内馆藏的中医图书量比较少、种类比较单一,所以在大多西医学校的中医学习氛围比较淡薄。

目前,我国的医学类高等院校普遍中医课程开设都放在本科教学的第三年,这样学生们在接受了两年的西医教学之后,对西医的物质理论、医药理论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甚至是“根深蒂固”,所以在学生们的思维定式之中已经存在了西医思维,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在中医课程开设教学过程中是一种比较大的抑制作用。中医教学在开设过程中缺乏相关的中医文化介绍、中医优势介绍,而是直接开始中医授课,这样在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中,就会比较难于接受中医理论,导致学生们对中医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不高。在对中医理论产生“排斥”之后,学生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就难以达到牢固的标准,就更无法深入到中医理论的精髓之处去认识,所以很难对中医理论进行实践。

3.2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不匹配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制度一直在实行改革,在中医教学过程中也进行相应的课时缩短工作。但是中医作为一个比较系统的医学形式,所需要的课时比较多。据相关统计资料表明,中医专业学生需要1000多学时来完成中医学习,而我国的西医专业学生教学过程中中医学时被缩短为100学时左右(80学时理论授课,20学时的实践授课),两者相差十倍,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是严重不符合对学生进行中医理论培养和了解中医知识的。所以,一般大学都会存在“学生没学懂、老师没讲完”的现象,这种现象也是导致我国西医大学中医教学出现问题的一个原因。

3.3重理论轻实践

医学教育是一个比较依赖实践过程的学科。在我国大部分高等学校,因为本来中医学的课时安排就不足,更谈不上所谓的实践课程了,使得教师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无法完成既定的基础知识传授,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无法得到足够的理论支持。这样就会让教师侵占实践教学时间,大多数的课时都安排给理论教学了,但是往往中医学中的理论知识都存在很大的难理解性,需要实际进行操作才能让学生们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

4培养中医思维方式

4.1根据中医特点制定教学目标

学校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出合格的复合型人才。在我国当前中医教学存在很多问题的现状下,中医教学最大的目标就是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课时安排进行改革,合理地进行教学目标制定,从根本上来缓解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之间的冲突。虽然我们在尽量地增加中医教学课时,但是总课时是固定的,为了避免顾此失彼,所以要在教学目标上进行改革。新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中医观点中的系统、发展的形式来看待病理的形成。通过复杂系统的简化,就能够很好地形成新型中医教学目标。

4.2分析中西医思维差异,合理引进中医学校的教学方式

中西医的思维方式虽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但是其根本都是“治病救人”,所以在进行思维方式的整合过程中,我们应该抓住基本点,既让学生们熟悉西医的微观分析,同时也要对中医的整体分析、综合分析上有足够的了解。可以通过对同一病例进行中西医不同角度分析,让学生们自由讨论中西医在分析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相同点,找到有机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另外,我们也可以对中医院校的教学方式进行合理引进,例如对中医穴位认识上的大模型、局部模型、人体模型教学等等。通过多种手段的结合来打造新型的西医学校中医教学,才是正确解放学生们思想的合理方法。

第7篇

【关键词】痔;发病机制;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125-02

痔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占所有肛肠疾病的87.25%,任何年龄都可发病,有"十人九痔"之说。其中以20-4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1]。随着科学不断发展,人们对痔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近年来,我们对于痔的认识已经达到分子生物学水平,临床也采用中药内服、外用,结合传统术式和近代改良术式等治疗方法取得一定进展,且疗效满意。

中医学将痔的含义大体概括为三种:人体孔窍中有小肉突出的疾病、所有肛肠病的总称、以及现代意义的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医称痔为痔疮,包涵广义和狭义两种意思,广义上来说是指所有病,相反,狭义仅指病的一种,即现代医学所谓的痔。

中医学认为,直肠疾病是外因条件(致病因素、情志变化、生活环境等)作用于人体,与机体内在因素相结合,从而引导致机体气血阴阳、脏腑经络功能活动失常所致。关于痔这一类疾病,中医学对其认识比较全面。现代中医学家认为痔的发病为阴阳失调、脏腑气血虚损,再加风、湿、热、燥、血瘀等之作用和情志内伤、饮食起居及职业等影响,致使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营气不从,脏腑失和,从而产生痔疮。

我国中华外科学会肛肠外科学组的学者们于2000 年4 月下旬在成都召开了专门会议,从痔的定义、解剖生理、病理生理分类与内痔的分度以及治疗原则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制定了我国《痔诊治暂行标准》。提出痔的现代概念,即:痔即肛垫或称解剖学痔( anatomicaI hemorrhoids)【2】。

痔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便血和脱出,可伴发血栓、绞窄、嵌顿以及排便困难。便血为最常见症状,多在排便时出现手纸染血,甚者可出现点状或喷射状出血;血液与大便不相混合,颜色鲜红,多无疼痛。可因饮酒、过劳、便秘、腹泻等诱因使病情加重;随着病情发展,痔核逐渐增大,可在排便时脱出外,脱出物颜色鲜红或灰白,若不及时回纳,局部肿胀可加剧。痔核反复脱出,括约肌松弛,常有分泌物溢出肛外,故自感潮湿;分泌物长时间刺激肛周皮肤易发湿疹,瘙痒不适。脱出的痔核发生嵌顿可引起水肿、血栓形成、糜烂坏死,可有剧烈疼痛。痔病患者因为便血恐惧而人为的控制排便,引起排便习惯的改变,或造成习惯性便秘;长期便秘或粪便干燥容易擦伤痔核表面黏膜,引起内痔出血,二者互为因果,导致病情加重。【3】

根据2002年9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修订的《痔诊治暂行标准》【4】,临床将内痔分为四度:Ⅰ度:便时带血,可呈点滴或喷射状,出血在便后可自行停止;无痔核脱出。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核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Ⅲ度:偶有便血;痔核可在排便或咳嗽、久站、劳累及负重的时候脱出,需用手方可回纳。Ⅳ度:偶有便血;痔核脱出用手不能回纳。

关于痔的病因病理,长久以来,诸多学者众说纷纭,如静脉曲张学说、肛垫循环障碍学说、血管增生学说、括约肌功能下降学说、肛管狭窄学说等。一直以来,大家都比较认同静脉曲张学说,近年来,临床最广为接受的是肛垫的循环障碍学说和肛垫的下移学说。这种学说认为痔其实是人类肛管解剖组织的正常部分,位于肛管黏膜下,分右前、右后及左侧三处,是由血管平滑肌以及结缔组织组成的增厚的衬垫,称肛垫。肛垫在婴儿时就已存在,通过动静脉吻合管的启闭来调节大小,以维持的自制功能,并且通过调节毛细血管通透性来保证肛垫组织进行正常代谢。随着年龄的臧章,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毛细血管关闭,动静脉吻合管反射性的大量开放,导致痔区静脉丛充血,扩张,血液流变产生障碍,局部物质交换停滞,肛垫组织缺氧,进一步导致组胺释放、氧自由基产生、P物质大量释放,于是血管内皮损伤,血管扩张、血黏度增高,加重缺氧,出现恶性循环,肛垫不断地发生肥大,移位,黏膜出现糜烂、出血等症状,可伴有肛周组织发炎增生、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液淤滞、血栓形成。此时的痔多伴症状,故称为症状性痔,需要治疗【5】。

《痔临床诊治标准》【6】中指出:“ 无症状的痔无需治疗。有症状痔的治疗目的重在消除、减轻痔的主要症状,而非根治。解除痔的症状应视为治疗效果标准”。“根据痔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7]。在临床治疗中,医者要根据各类痔的不同症状和不同临床表现来辨证施治。在病变初期,全身症状表现的比较明显时,整体的调整很重要。中医内治法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具有疗效好、简便易行的特点,在治疗上通常作为首选。

中医内治法包括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清热解毒、补中益气等多种方法。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痔病的发病都与中医气血有着密切的联系,共同之处,皆认为痔核是血液瘀滞循环障碍所致。牛氏【8】、赵氏【9】等认为痔的主要病机是瘀血,在治法上强调先辩虚、实,再辩风、燥、湿、热等病因,代表方有凉血地黄汤,止痛安神汤,内疏黄连汤和补中益气汤等。有些学者认为痔疮肿痛大多是因为湿热蕴结而造成的,故治疗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为主。李氏【10】、贺氏【11】等认为,此法可起到感染除、出血止、肿痛消之临床治愈目的。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改善微循环,减轻水肿,恢复黏膜的血供,从而修复黏膜,并且避免了临床用抗生素而引起便秘加重痔出血之弊端。急症痔病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醉饱入房,筋脉横解,精气外泄,热毒乘虚下注。此类病因所导致的痔病,主要以解毒散邪、疏通经络、消肿祛瘀为主。冯氏【12】、冷氏【13】运用此法治疗内痔出血,效果满意。 而嗜酒厚味,情志内伤,湿热内盛,故清化湿热、凉血疏络消痔为常法。而痔症者系因素体之气虚劳倦所伤,脾虚气陷,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亦要补脾益气,升阳举陷。苟氏【14】根据“劳者温之,下者举之"的原则,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收到满意效果。

外治疗法效果显著,有独特作用,有时是内服药不能替代的,将药物和治疗器械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能在局部直接发挥治疗作用,方法简便,无毒副作用。但亦需辨证施治,才能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硬化剂注射疗法是目前临床运用较多的一种方法,期原理是将硬化剂注射于痔核,使痔核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然后逐渐纤维化已达到消除痔核的目的。如消痔灵硬化剂注射液便是史氏【15】、朱氏【16】根据“酸可收敛,涩可固脱”的治疗原则以及多年积累的中药非手术治疗痔的经验而运用于临床的,其有效率可达100%。硬化剂注射法可以使痔出血停止,改善血流瘀滞以及升提脱出的痔核,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祖国医学中另外一种独特的方法,即熏洗法,它具有驱除病邪、扶助正气的功效。其原理是通过药物本身的温热作用,扩张血管,以利于组织对药物加速吸收。赵氏【17】等经临床应用,证明熏洗法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抗炎修复作用,能起到热疗和药疗双重疗效,此法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消除水肿的作用,消除水肿即可缩小痔核、缓解疼痛,并有助于肛垫支持组织和括约肌功能的恢复。具有疗效高,疗程短,无后遗症的特点。

外敷治疗就是直接将药物敷于病变组织局部的一种治疗方法。大多数是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效的中药,加入某些抗生素及消炎止痛药物,临床以油膏剂为多。陈氏[18]等应用敷痔散、消痔膏等外敷治疗嵌顿痔,皆去的满意疗效。其理论认为痔病在,无论患者体质寒热虚实,其局部病机均为湿热邪毒,结果经络阻塞,气血瘀滞。以清热利湿、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敛疮止血之敷痔散外敷,能直达病所。且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对于炎症的吸收有较快的疗效。塞肛法是指将药物纳入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治疗方法。如倪氏【19】采用复方痔康栓、化痔栓等治疗混合痔出血、疼痛、坠胀,皆取得满意疗效。《太平圣惠方》曾详细的描述结扎法的具体方法“用蜘蛛缠丝系痔鼠,不觉自落”,结扎法到明代已经普遍使用,发展到现在更是大有改进,具有疗效高、复发少、损伤组织轻等优点。步氏【20】采用自制的“医用多能注套器”,可根据病情对不同病灶实施吸注套扎,确保疗效。陈氏【21】采用的胶圈套扎术,经观察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对肛缘水肿及狭窄的预防有独到之处。

祖国医学以手术治痔,早在《五十二病方》即有记载。当今手术疗法是现代医学治痔的重点内容。我国肛肠病学家也积累了自己的丰富经验,手术方法主要适用于Ⅲ、Ⅳ期内痔及经非手术方法治疗症状不能缓解的患者。其中包括:外剥内扎法、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吻合器痔切除术(PPH)、保留齿线悬吊术等多种治疗方法。

目前,痔的治疗方法很多,痔的诊治水平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对痔的治疗不应采取单一的方法,目的在于接触患者的症状,同时更应该注意功能的保护。毋庸置疑,探索一种既能消除痔的症状,又能维护正常的钢管的生理解剖结构,且疗效可靠、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方法是目前及今后治疗混合痔的研究方向【22】。

5 展望

随着对痔病因、病理认识的逐渐深入,对痔治疗研究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中医药在痔病防治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进展,微创治疗已成为痔治疗的发展潮流【23】。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治疗的目的重在减轻、消除主要症状,而非根治。解除痔的症状较改变痔的大小更有意义。应视为治疗效果的标准。因此,针对不同阶段的痔,医生应在实际工作中应坚持中西医结合,根据经验和设备采用对病人最有效的治疗,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寻求既安全有效又经济简便,减少患者的痛苦、并发症的方法,创造出更加理想的效果,这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东铭.痔的现代概念及其解剖生理学基础[J].大肠病外科杂志,2000,6(3):4-11.

[2] 丁义江等.丁氏肛肠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32-33.

[3] 德洪等.重新认识提高痔的治疗水平[J].北京:中华外科杂志,2000.11:890一891.

[4] 杨新庆.解读《痔诊治暂行标准》.北京: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5年7月第4卷第7期

[5] 仇志成,李念萍,杜守信.痔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北京: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4):528―529

[6]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痔临床诊治指南(草案).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4年9月第7卷第5期

[7] 贾福林,孙朝辉,王宇等.痔的本质及其治疗的再认识.黑龙江医学,2003年第lO期第27卷

[8] 牛治君,牛明星.大黄牡丹汤加味治疗嵌顿性内痔.中国肛肠病杂志,1995,950;7-8.

[9] 赵连生,董玉琛,杨秀华.自拟活血化瘀加味治疗痔疮80例.内蒙古中医药,2001,9(20):39.

[10] 李思芳.自拟连仙消痔汤治疗内痔19例小结.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0。22(3):26.

[11] 贺向东,石耀武.郑鑫.痔炎灵浓缩液治疗混合痔感染出血738例临床观察.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25(4):36―37

[12] 冯文新.清痔冲剂治疗痔疮的临床观察.四川中医,1995,9(10):47.

[13] 冷伟.止痛如神汤治疗急症痔.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7,9(1):54.

[14] 荀洪仙.补中益气汤化裁治疗内痔脱垂56例.湖南中医杂志,1997,13(3):48.

[15] 史兆岐.消痔灵四步注射法治疗Ⅲ、Ⅳ期痔.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4):201―203.

[16] 朱永湘.消痔灵液痔核治疗内痔310例临床分析.广东药学院学报,2002,18(4):329-331.

[17] 赵翠峰,刘道勉,张成群..中药熏洗治疗血栓痔160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12):1159.

[18] 刘成伟,潘素滢.痔宁熏洗冲剂治疗炎性痔106例临床观察.新中医,2003,33(4):25-26

[19] 郭正东,段延筑,马聪.痔安散熏洗疗法在痔科疾病中的应用.中国肛肠病杂志,2004,24(3):12―13.

[20] 范忆兰,李榕.双花合剂治疗痔疮28例.中国临床医生,2000,28(12):35.

[21] 陈晓君,宗丙华.消痔膏外敷治疗痔疮43例.中医外治杂志,2000,9(3):17.

第8篇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在医学教学中,它是一门医学基础理论课。病理生理学研究范围很广,其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变化和机制,从而探讨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中医院校《病理生理学》教学工作由病理教研室承担,教学内容在绝大多数院校及绝大多数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都没有使用单独的《病理生理学》教材,而是与形态学内容一起编成《病理学》,因此中医院校的病理学教材实际包含了西医院校的《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两门课程的内容。

1.中医院校《病理生理学》教学现状

广州中医药大学病理教研室使用的《病理学》教材由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玉芳教授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这本书融汇了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两大理论体系,教材分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另中药专业现在只讲授病理生理学内容,未涉及到病理形态学内容,现使用的教材为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病理生理学》第7版,由金惠铭、王建枝主编。本校开设的病理生理学内容包括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水肿、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应激与疾病、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肝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实验课内容包括热射病实验、中毒性肺水肿实验、失血性休克实验、设计性实验等。

1.1开设《病理生理学》课程内容的专业

目前我校开设病理生理学课程的专业较广泛,如中医专业(包括五年制和七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五年制)、护理专业(四年制)、针推专业(五年制)、中医境外(五年制)、中药专业(四年制)、非医攻博专业(五年制)、其中中药专业只开设病理生理学,未开设病理解剖学。

1.2不同专业《病理生理学》课时数

以2005-2010年课程设置为例,来探讨以下我校不同专业的病理生理学课时数,中医专业五年制共20学时(其中理论课18学时、实验课2学时);非医攻博和中西医结合专业与中医五年制专业课程设置相同;中医专业七年制共22学时(其中理论课18学时、实验课4学时);针推专业七年制病理生理学课程设置同中医七年制业;中医境外共时,全为理论课,无开设实验课内容;针推专业五年制共16学时(其中理论课14学时、实验课2学时):护理学专业共16学时(其中理论课14学时、实验课2学时);康复治疗学专业共14学时,全为理论课,中药专业共54学时(其中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时)。

1.3不同专业《病理生理学》教学内容

在中医院校教学中,不同的专业《病理生理学》教学内容也有所不同(如表1)。

从表1所见,我校开设《病理生理学》课程的专业比较广泛,除了中药专业内容较全面,学时较多外,其他专业,学时相对偏少,内容也不够全面,使得一些较重要的内容,如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等没有安排。

2.中医院校《病理生理学》教学特点

2.1内容多课时数少

在中医院校的教学中,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往往合为一门学科,章节多,课时相对偏少。举例而言,中医学专业五年制的病理学为61学时,病理生理学为20学时,病理生理学主要讲述机体功能、代谢改变,内容深入,抽象,内容繁多,课时偏少,例如讲述“肾功能不全”一章,西医院校有可能讲授5个学时,而中医院校最多3个学时,甚至1.5-2个学时,这么少的学时,老师在讲课时不由自主地加快了速度,学生的思维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既增加了教师教学的难度,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1]。

2.2前期课程基础相对薄弱

病理生理学是以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为基础的一门学科,要学好病理生理学,首先要把这些基础学科学扎实,但在中医院校,这些基础学科的学时相对西医院校偏少,内容繁多,故有些内容就得舍弃,或一带而过,学生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复习,造成前期课程基础相对薄弱。特别是组织胚胎学和免疫学,在中医院校大多做为选修课,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以为选修课学不学都可以,有些学校是开卷考试,既使是闭卷考试,学生也重视不起来,往往是临时磨枪,突击过关,实际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3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病理生理学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一门紧密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学科,在整个医学学科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掌握疾病病理生理学知识是正确诊治疾病的基本前提。一个内科医生诊疗水平的高低,与其对疾病发生机制的理解和对病理生理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密切相关。例如,在临床治疗一个诊断为低钾血症的病人时,若医生对血钾对病人心肌兴奋性、收缩性、传导性、自律性的影响的病理生理机制不是十分清楚,医生可能会错误治疗,快速大剂量静脉补钾,最终会导致病人心跳骤停和死亡[2]。

但在中医院校,许多学生对病理生理学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往往只是把它作为一门孤立的学科来学习,并且用死记硬背的来方法,缺乏从局部到整体、从宏观到微观,将人体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思路。这需要我们教师在病理生理学课堂上,就应该对学生强调病理生理学科的重要性,让学生足够的重视起这门课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3]。

3.对中医院校《病理生理学》教学的思考

3.1将病理形态学内容与病理生理学内容有机地结合

在病理学的理论体系中,病理解剖学着重研究患病机体的形态结构改变;病理生理学着重研究机体的功能代谢改变。两者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方法研究疾病的本质,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应融为一体进行学习。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仅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紧密结合在病理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而且形态的研究与功能的研究相结合也已成为病理学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有文献报道[4]大鼠烧伤后1小时ALT明显升高,AST于伤后6小时开始升高,ALT,AST升高是肝实质损害的必然结果,尤其是肝细胞的变性、坏死,线粒体退变及内质网扩张,将直接影响肝细胞的正常功能,削弱烧伤肝脏的解毒功能,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并构成烧伤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结果显示,早期肝脏的病理损伤可加重肝功能障碍。另有研究表明[5]2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活检结果均提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细胞肥大、变性、肌原纤维稀疏、排列紊乱以及心肌间质纤维化,核素心脏血池显像结果显示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收缩力下降及心功能障碍。心肌病变半定量分析表明间质纤维化、肌原纤维稀疏化及心肌细胞肥大。心肌活检光镜形态测量指标与心功能之间两者高度相关。故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间质纤维化,肌原纤维减少是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损害的主要病理基础。以上研究结果足以说明病理形态学与病理生理学之间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教学中应将病理形态学内容与病理生理学内容有机地结合。

3.2采用现代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更易理解

笔者所在教研室自1999年以来就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了授课偿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多媒体教学不但减轻了教师劳动强度,又丰富了教学内容,使一些学科相关的新进展得以给同学们展示,同时多媒体课件又有很强的随机修改性,每次授课都可随时补充或修改,特别方便,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病理生理学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利用图片、录像、声音等结合在一起,把书本知识转换为直观形象、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取代以往呆板的教学形式如挂图,胶片等。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探索,本室全体教师根据本校教学大纲要求,参考已有的教学媒体以及网上搜索到的国内外优秀的教学课件,已制作出一整套病理生理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经过10年左右的补充与修改,不断完善,清晰的文字、优美的背景图案、形象生动的动画等,得到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6]。

3.3结合临床病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病理生理学作为连接医学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桥梁学科,结合临床病例教学法越来越来受到医学院校教师和学生们的欢迎,在病例中,既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又有实验室检查,通过讨论分析,学生能理论知识与临床症状有机地结合起来[7]。在讲述“缺氧”一章的教学内容时,为学生描述了一个“血液性缺氧”的临床病例:2006年1月3日新浪网的新闻中心报道了一侧新闻,北京武警医院接收了21名误食亚硝盐中毒的民工五六分钟后,开始出现恶心呕吐,心跳加快,头晕等症状,皮肤发绀,呈咖啡色或青石板色,严重的两人还出现了心律失常,“亚硝酸盐是怎样引起中毒的呢?”究其原因,大量的亚硝酸盐进入体内引起的是血液性缺氧,其实质即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形成高铁血红蛋白(HbFe3+OH),其三价铁与羟基(-OH)牢固结合而丧失携氧的能力,使组织缺氧。含多量高铁血红蛋白的血液呈咖啡色或青石板色,如食用大量含有硝酸盐的腌菜时,肠道细菌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吸收后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又称为“肠源性紫绀”。在课堂上先举出临床病例,趁学生还在集中精力回味着“故事”中的情节时,马上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来讨论,然后教师再把这个案例再进一步分析,从病因,到症状、体征等然后到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的解释,这样的临床病例用于课堂教学,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讲清楚了病因及发病机制以及临床的表现和治疗,基础与临床紧密联系,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和印象,并培养了学生们主动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学生课后的复习也很有帮助,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4结合中医理论突显《病理生理学》与中医学的关系

中医理论是以天人合一的三个哲学观的整体理念与辨证论治、相似观的循证观点为最大特色的祖国传统医学体系的基础与核心。中医基础理论的学说主要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藏象五系统学说(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五运六气学说,气血精津液神学说(气:信息-能量-物质学三元-多元说),体质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及养生学说、分形经络说等,其中以藏象学说为核心,信息-能量-物质学说为基础,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并用于指导临床诊疗活动。而病理生理学着重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变化和机制,从而探讨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病理生理学与中医学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系统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二者关系密切,不可分割。二者均有各自的优越性,在临床上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去诊断和治疗疾病。沈皓等[8]研究发现滋补肾阴中药可显著抑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合成与释放,而温肾填精药则显著促进下丘脑GnRH合成与释放,提示下丘脑GnRH分泌水平异常增高与肾阴虚证密切相关,而其功能异常降低则与肾阳虚证相关。在现代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中医药研究与病理生理学的发病机制研究紧密结合,系系相关,有着巨大的潜能,二者的结合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综上所述,中医院校《病理生理学》所涉及的专业广泛,内容多课时少、前期课程基础相对薄弱、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应将病理形态学与病理生理学有机结合、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临床病例、突显病理生理学与中医学的关系,不断提高中医院校《病理生理学》教学水平,改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郝华.中医院校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体会.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11(2):115-116.

[2]姚小梅,李敏,刘欣,等.建立与临床和实验结合的病理生理学教学模式,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4):100,101.

[3]秦迎松,徐明,刘超侠,等.病理生理学教学方法心得.继续医学教育,2007,21(34):61-63.

[4]周萍,黄宏,陈林.烧伤后大鼠肝脏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与肝功能的关系.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14(4):201-203.

[5]王连生,吴翔,黄峻.扩张型心肌病病理形态学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中国临床康复,2004,8(3):580-581.

[6]李菁.多媒体手段与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4):34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