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采购成本管理策略

采购成本管理策略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20 16:24:5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采购成本管理策略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采购成本管理策略

第1篇

企业的价值链中,降低物资的采购成本,加强对物资的采购管理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市场投资环境前景大好,所有的行业都呈现出兴旺的发展势头。在这种情况下,行业的竞争力必然不断加剧,企业如果不重视对自身的管理和提高,很有可能被市场经济淘汰出局。因此,作为占企业成本重要比例的物资采购也就成为了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焦点。本文将具体阐释物资采购的内容和措施。

【关键词】

物资采购;降低成本;控制;措施

1 物资采购成本的含义和内容

物资采购成本是企业因采购目标而付出的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是在采购活动中用货币加以表现的一种代价,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由于进行物资采购而产生的一系列费用,是在进行物资采购过程里从购买、包装到装卸和运输、存储等各个环节发生的物力、财力和人力的总和。

一般来讲,物资采购成本只要包括如下几项内容:

主要受物资的采购价格影响的物资购买成本;负责采购的员工的工资、奖金和各种补贴等;在采购中发生的各种物质如包装材料、电力、固定资产等的损耗;有关的装卸费、保险费、税费等;银行贷款利息的支付等再分配项目上的支出;办公费、差旅费等采购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其他管理费用等。如果将以上内容进行归类的话,可以大致分为三大部分,即购买成本、采购管理费用和存储支出,即物资采购成本=物资购买成本+采购管理费用+存储支出。

2 物资采购成本控制的意义

企业是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的,而从企业的整个持续经营期间来讲,利润是收入减去成本的所得,因此,成本是最终决定企业能否获利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物资的采购成本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所以,降低物资采购成本是企业追求利润的必经之路。如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行业竞争愈演愈烈,产品的技术层次日益提高,因此,控制采购成本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息息相关。现代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必须通过采用科学高效的管理手段和方法,面向企业按时、按量、按质、低成本地采购企业所需的各项物资,对物资的购进进行合理的安排并适时进行库存的调节,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物资的采购成本 。采购人员为企业做出贡献的直接手段就是想方设法降低物资的采购成本,强化物资管理水平。

3 物资采购成本的影响因素

采购成本的构成具有着动态性和多样化的特点,其影响因素主要有采购价格、采购数量、物品的运送及储备方式、物品的市场信息和采购策略及员工的个人素质、整体水平等。良好的采购工作对于企业的产品开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同时更是流通企业销售状况的关键因素。因为采购策略在事先就已经影响到了产品的畅销水平。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采购活动遍布全球,采购策略更必须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和丰富的采购经验、业务能力等。

4 当前物资采购成本的现状和问题

4.1企业物资采购的流程存在不足

企业的采购工作有很多步骤,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对于企业来说,采购工作不允许出现任何差池。现在,虽然很多企业都已经制定了一定的物资采购流程,但很多企业的采购流程并不适合本身,而且存在很多的不足。采购流程的管理包括企业的物资采购计划的编制及审核、目标市场的调研、供应者的挑选和确定、物资的运输、检验和保管等。企业的物资采购流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物资采购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水平。

4.2企业的采购模式选择存在缺陷

采购模式也是企业的采购工作中的重要组成,然而如今的很多企业都没有建立起符合自身要求和特点的采购模式,在需要进行物资采购时往往简单地套用他人的采购模式,就算建立了一定的采购模式,也往往存在很大缺陷,实用性较差。当前,企业可以使用的常见的采购模式主要有合同订购模式、订单采购模式和招标采购模式三种。三种不同的采购模式在实际的应用中会有很大的区别,因此,企业应当根据公司的采购经验慎重选择。

4.3企业选择和管理供应商存在不足

很多的大型企业目前都拥有自己长期固定的物资供应商,但是,这些企业甚少对他们的供应商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导致企业在物资供应上常常问题不断。如果企业选择了不合适的供应商,就会影响到企业的采购管理,导致采购成本管理和控制问题加剧。而企业所采购的物资的质量高低更是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的质量。

4.4企业的采购工作人员职业素质低下

企业的采购物资工作会遇到诸多问题,因此特别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去加以处理和解决。然而,现代企业中相当一部分都未聘用专业的采购人员和采购部门,而是交给一些甚至没有丝毫采购经历的人员去进行采购工作。与此同时,很多企业的管理部门都没有建立具有实用性、操作性强的采购制度,这使得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中常常监督不到位,采购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低下等。

5 降低物资采购成本的措施

5.1合理定制采购计划

一定要先计划、后采购,一个合理的采购计划必然是在合理分析目前的库存的基础上,对采购的数量、品种、预算价、到货时间等进行适当定制的,是对企业组织内部所有工作的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制定采购的预算时,必须确保采购资金在适当的范围内合理浮动和使用,从而对整个采购过程进行理性规划和控制,实现控制物资采购成本的目的。

5.2采用合适的采购策略,致力于降低采购价格

企业成本和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采购价格。同时,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只有采用灵活机动、预见性强和竞争力强的采购策略才能有效地降低物资的采购成本。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多样化的采购方式,如通过有限竞争性招标采购、公开竞争性招标采购、询价采购等等,并学会将各种招标方式进行合理组合使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物资采购的质量和效率,也可以从根本上降低采购成本。

5.3合理经济地选择供应商

企业应当实施阳光采购,保证采购过程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在进行物资的采购时,企业应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对所有符合招标要求的物资供应商提供平等的机会,这样不仅体现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更能够有效地控制采购成本,提高物资的采购质量,同时降低采购的价格。

一般来讲,供应商的数量以3到4家以内为佳。

5.4合理的物资采购运输和存储方式

企业必须致力于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费用对物资进行准确、及时的采购,同时要选用合理先进的物资存储方式以节约运费和人力并减少占用资金。

5.5加强培训,提高采购人员整体素质

企业应以公平、合理的方式选择优秀专业的物资采购人员,并加强培训,努力提高采购队伍的专业素质。作为一名优秀的采购人员必须具备明确的法制观念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不会,必须通晓本企业的物资采购特点和规律,掌握物资管理的专业知识。

【参考资料】

第2篇

关键词:精益管理;采购成本;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5-0086-02

一、精益管理及采购成本概述

(一)精益管理的概述

精益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是一种整合多种管理方法于一体的先进管理模式。它的本质是用最小的资源投入创造最大的价值,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核心是消除所有消耗了资源却未创造价值的浪费。在具体工作的实施中,主要体现在企业服务水平和效率的不断提高及成本的有效控制、投入产出比的最大化、生产经营管理能力的日趋卓越方面。简言之,就是“多”“快”“好”“省”地开展生产经营管理。

(二)采购成本的定义

采购成本指的是在购买原材料的阶段产生的与之有关的物流费用,主要包含三个部分:(1)原材料的成本,主要是原材料费用、运输费等;(2)采购过程成本,主要指采购部门人工和差旅费等;(3)因采购不善而造成的管理成本,包含质量成本、效率成本、资金占用成本、风险成本等。

(三)运用精益思维进行企业采购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在生产经营管理中,采购成本管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缩减采购成本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利润的增长。但必须明确的一点,减少采购成本并非就是追求最低的采购价格。生产物资是否能以最合适的价格获得,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采购成本太高,必定导致生产成本升高,进而影响产品的销售和利润;而采购成本太低,则很有可能又会伴随很多的风险,如质量风险、技术风险、及时供货风险等,这势必又会降低了产品的品质,削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应当追求的是“采购最优成本”。在这个过程中,探究如何通过减少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时间、空间、人力、资金、物资等方面的浪费行为,严控成本费用,来持续提升企业运行效率和效益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采购管理中导入精益理念,做好采购成本的精益管理,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意义重大。

二、采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管理方式不科学

部分企业的采购管理方式过于简单和程序化,常常为了简化审批程序,而采取分散采购的方式来进行物资购买,甚至刻意将采购项目化整为零来规避招标,从而导致采购价格和物流费用居高不下,售后服务难以保障。

(二)信息渠道不通畅及供应商管理缺失

部分企业对原材料市场缺乏关注和研究,未能适时把握市场动态,及时了解供应商信息,导致掌握的供应商信息较为单一,失去了很多直接的采购机会,加大了采购成本。加之未能实现对供应商的有效管理,不注重与合格供应商“双赢”合作关系的搭建,继而难以获得货源上的保证和成本上的优势。

(三)片面注重采购价格控制

在物资采购过程中,部分企业将关注重点仅放在与供应商的价格谈判上,忽略了售后服务承诺、与供应商战略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对采购流程的优化等,而对所采购原材料的质量及交货期限等因素通常也只是事后才来加以控制。这种仅以价格作为标准选择供应商的做法,显然无法给企业带来最大收益。

(四)采购管理制度不健全

采购管理是一门囊括了管理、贸易、法律、材料、工程技术、计划控制、贮运、物流管理等多项专业的复杂性的综合管理科学。采购活动本应由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人员来承担,但在一些企业中,由于缺乏相应的采购管理制度和行为准则的约束,采购往往被视为油水最足、漏洞最大的环节,采购大权因此也被管理层牢牢把握在手中,凭个人主观意识干预采购工作,抑或将采购环节交给一些从未接受过采购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亲信来进行管理,致使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成本居高不下。在一些情况下,还会导致采购腐败行为的发生,加大了采购成本和廉政风险。

三、运用精益思维管理采购成本的有效方法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精益管理的重要现实意义,用精益管理的思维和方法来解决采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时间空间节约、资源消耗节约、成本费用节约,实现由低增值高消耗向高增值低消耗的转变。

(一)集中采购,体现规模优势最大化

在物价的一片“涨”声中,最先容易想到的是利用集中采购带来的规模效应,来降低采购成本。集中采购,在单项物资上数量巨大,供应商一旦中标,无论是对其自身知名度的扩大,还是对产品本身品牌价值的提升,作用都十分明显,因此,往往能吸引到更多具有强竞争力的供应商,有时甚至可以得到一线生产商的特价或特品。以大型家电企业海尔为例,电缆是其多数产品都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元件,采购部门和产品设计部门通过对其家电产品所用的电缆重新进行设计规划,尽可能地使其标准化和通用化。通过这些改进,使其所需电缆由原来的几百种减少到十几种。随着原材料品类的减少,单类原材料的数量上升,便自然而然地实现了集中采购。据测算,光凭这一改进,就使得海尔集团在电缆项目的采购上节省了近20%的成本。

(二)以委托招标代替自主招标,减少采购腐败的发生

采购活动中的腐败问题,很多时候是由于过多的人为因素掺杂其中,以及信息的闭塞所导致。采用委托招标的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解决了信息不通畅的问题,减少采购腐败的发生。通过公开招标,选择具有国家或有关部门资质认定的招标机构,委托其对企业的原材料采购项目进行公开招标,不但可以利用招标机构广阔的招标信息平台解决采购信息无法广为人知,让更多供应商参与竞标的问题,还可以利用招标机构的专家库优势做出更好的选择。同时,由专家库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评标来确定中标人,还有效杜绝了“领导打招呼”等有失公平的腐败行为发生。

(三)加强供应商管理,获得最优采购资源

首先,企业应加强市场调研,创设供应商管理数据库,分类管理供应商信息档案,通过对以往采购数据信息的整合分析,可为最优货品来源选取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其次,应建立可量化的供应商行为绩效指标,通过对供应商进行绩效管理,运用绩效考评的结果来权衡是否继续与之开展采供合作:增大或削减采购份额、延长或缩短合作期限等;再次,对不同的供货商采取差异化激励和奖惩,以此促进其不断优化货物供给行为,保证优质高效的供货;最后,在确定合适供应商后,企业应注重与供应商建立和维持战略伙伴关系,谋求共同发展。如此,企业便能够实时掌握最新的市场供货信息,便于企业适时调整应对策略,提高经济效益。

(四)运用电子采购,提高采购效率

物资采购的电子化是企业运营信息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使得企业通过网络,寻求到合适的供货商和货品,实时了解市场行情和库存情况,及时调整计划,在线采购所需的原材料,并对采购订单和原材料进行实时在途管理、台账管理以及库存管理,实现采购过程数据的自动整合分析。采用电子采购的方式进行采购,不但高效便捷、交易成本低,而且信息公开程度高。在完成采购活动的同时,很好地利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采购全程的各个环节节点进行了规范管理,有效地整合了企业的资源,帮助供求双方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树立全方位成本管理理念,提高采购质量

企业要控减采购成本,不可单纯地只关注采购价格的降低,而是要树立一个全方位的成本管理理念。在选择供应商时,应把所购物资的综合性价比作为采购决策的依据,也就是说,既要考虑货物的采购价格,又要注重货物的质量、性能和供应商的承诺,如售后服务、保质期、交货期、送货与安装等。除此之外,产品设计方案的创新在成本控制上的作用也不可小觑,应在保证产品质量、性能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最优的产品设计方案,通过改变材料的使用状况来减少原材料消耗,或尝试用新材料替代原材料来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六)建立和完善企业采购管理制度,规范采购行为

制定严格的采购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但能使企业的采购活动规范化、高效化,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明晰各相关责任人的工作权力范围,理顺采购的程序、有关部门的责任及关系。企业应在采购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实施有效的全过程监管,制定包括采购计划/申请/预算管理制度、招标管理制度、物资验收管理制度、供应商管理制度、招标机构管理制度、评委管理制度、财务结算管理制度等在内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采购管理制度和行为准则,全方位抓好采购管理,规范采购行为,保障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

总而言之,采购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想要追求采购过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就要学会以最低的投入去获取最高的收益,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关键是要树立全方位成本管理理念,将“多、快、好、省”的精益管理方法运用到采购管理活动中,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采购技术,努力推动采购的科学化、高效化,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尹强.采购就是这么简单[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2] 吴洪刚.企业降低采购成本的途径浅析[J].中国市场,2007,(Z2).

[3] 吴戈.降低采购成本是提高企业经济利益的前提[J].中国流通经济,2006,(8).

第3篇

[关键词]精益成本管理油品销售 应用

一、引言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早已不仅是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实质上已表现为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成本管理的目标不再由利润最大化这一短期性的直接动因决定,而是定位在更具广度和深度的战略层面上。从广度来看,已从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发展到供应链成本管理;从深度上看,已从传统的成本管理,发展到融合精益思想的成本管理。

二、精益成本管理的特征

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精益成本管理模式,要求将顾客需求及客户订单作为生产、采购的拉动力,以控制资金占用成本。一些企业称为订单经济,就是通过建立ERP、CRM等信息技术支撑体系,设计更具弹性的生产能力,以市场需求为企业经营的向导。这种成本管理模式还要求企业的产、供、销等经济活动都要适时、适地、适量,从而减少存货资金占用费用、仓储费用以及存货损失和价值损失。

2. 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前提,以供应链成本最小为目标

精益成本管理以客户价值增值为导向,融合精益采购、精益设计、精益生产、精益物流和精益服务技术,把精益管理思想与成本管理思想相结合,形成了全新的成本管理理念―――精益成本管理。它从采购、设计、生产和服务上全方位控制企业供应链成本,以达到企业供应链成本最优,从而使企业获得较强的竞争优势。

3. 成本管理活动具有预见性

精益成本管理的思想就是要使成本管理活动开始于产品设计阶段,从而影响未来的成本定位。产品设计对产品性能、采用材料、工艺流程和成本都有关键性的影响。企业的产品设计也决定了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据估计,产品的成本有60%~80%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已确定,产品投入生产后,降低成本的潜力并不太大。因此,成本管理模式的重心应在产品设计阶段。为了最大限度地压缩成本,产品设计必须着眼于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

三、精益成本管理在油品销售企业中的应用

1. 精益采购成本管理

采购成本支出是油品销售企业比例最大的费用,因此应依赖科学合理的销售预测,及时按需安排采购。在油品销售企业的成品油采购环节,应重点关注成品油的供应时间和交货的便利性,并与油品调运企业建立沟通机制。这样,在保证成品油的供应时间前提下,降低成品油采购价格,从而降低成品油的采购成本,同时还能缩短交货期,降低成品油的库存及其成本。成品油作为人们的日常消费用品,其价格机制十分透明,主要容易受到国际油价形势、国内经济走势以及发改委价格政策等的影响,因此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应充分利用价格调整时间差来平抑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采购成本上涨。

2. 精益市场营销成本管理

市场营销是油品销售企业最具特色的地方,行业特点决定其销售费用一直是油品销售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市场营销策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存亡。但是市场营销除赠品和返利外,普遍被消费者认为是不创造价值的环节。因此精益的市场营销策略一定要保持其有效性,一方面通过营销让顾客更好地了解产品,加强顾客的品牌忠诚度;另一方面要通过营销让顾客更便利地得到该产品。为保证对营销结果的跟踪和分析,大客户开发分析及客户忠诚度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3. 精益物流成本管理

物流成本在油品销售企业供应链成本中占有较高的比重。物流成本主要包括运输成本、存货成本、仓储成本和管理费用等。在保证客户价值需求的情况下,追求物流成本最小,这是精益物流成本管理的根本目标。精益物流成本管理融合在精益物流之中,实现了物流的准时、准确、快速、高效、低耗,同时达成了物流成本管理的精益化。我国油品销售企业的运费高、运输时间长、库存储备超量、物流信息处理技术低、物流环节多是普遍现象。精益物流成本管理首先要精益物流,去掉不必要的物流环节,然后在必要环节中进行成本的再精益。在精益物流成本管理中可采取以下措施:(1)精益物流环节,去掉不创造价值的浪费环节。(2)公司生产设施合理布局。(3)提高和推广先进的物流技术,以便提高物流作业系统的运作效率。(4)加强和深化物流管理,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以提高效率,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5)健全物流信息系统,从整体上对各活动做出统筹安排,适时控制,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做出迅速调整,实现物流成本管理的精益化。

例如,从优化运输组织上控制成本,实现运营成本的“零损耗”。优化运输组织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挖掘内部潜力、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运输效率来实现效率、效益最大化。从我国油品销售企业目前的情况看,运能利用率不高。要强化运输生产过程中投入产出的分析,在优化运行图、运用方案等方面下苦功夫。建立精益的运输组织管理体系,以市场需求指导运输组织,根据市场行情和运输效益状况,精细地配置点、线运力资源。要改变传统的运输计划、统计及运输组织办法,科学合理地安排运输能力,实现运营成本的“零损耗”。

四、结语

综上所述,精益成本管理是在对企业供应链成本分析的基础上,以客户价值增加为导向,实现整个供应链成本最小的成本管理新理念,它突破了传统的以利润为导向的成本管理模式,为成本管理开创了崭新的思维空间。由于精益成本管理和精益物流、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等现代化的生产和管理方法相联系,对企业的经济环境、技术条件和人员条件要求较高,实施精益成本管理是要受到一定条件限制的。

参考文献

第4篇

精益生产源于制造业,精益生产的宗旨是在企业整个供应链环节“杜绝一切浪费”;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更高层面、更集成的管理思想,使企业更具有竞争力;敏捷制造的目标是“速度”和“满意度”,以达到综合性竞争能力;ERP系统实现了整个供应链信息系统的集成性、准确性和实时性,同时梳理了业务运作流程。精益成本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实际上,快速消费品行业也同样也适合运用精益成本管理。本文基于快速消费品行业供应链的特点即快速的反应速度和满足终端消费者多边的需求,构建了快速消费品行业的精益成本管理内容。

一、快速消费品行业及其供应链特点

快速消费品即FMCG(Fast Moving Consumer G∞ds)、CPG(Con-sumer Package Goods)或PMCG(Packaged Mass Consumption Goods),指将产品经过包装成一个个独立的小单元来进行销售,更加注重包装、品牌化以及大众化对这个类别的影响。与快速消费品概念相对应的是“耐用消费品”(Durable Consumer Goods),该类产品通常使用周期较长,一次性投资较大,包括(但不限于)家用电器、家具、汽车等。典型的快速消费品包括日化用品、食品饮料、烟草等,药品中的非处方药(OTC)通常也可以归为此类。一般而言,快速消费品具有以下特征:单晶价值一般较低,属于公众生活必须或者消费普及类产品;消耗周期短,销售周期不长于10周;消耗后需要及时补充;便利品,消费者可以习惯性地就近购买;是视觉化产品,消费者在购买时很容易受到卖场气氛的影响;快速消费品的品牌忠诚度不高,消费者很容易在同类产品市场中转换购买不同的品牌。快速消费品行业的供应链主要表现为快速的反应速度和满足终端消费者多边的需求。从制造商到消费者需要的是快速的反应速度。而从消费者到制造商需要的是多变需求的可视性。

二、快速消费品行业精益成本管理

(一)精益采购成本管理 从快速消费品行业看,多数日常用品制造企业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具有相对透明的市场价格,因此在采购管理上除需规范采购行为外,重点应关注主要原材料的质量、交货的便利性以及建立战略合作伙伴,从质量和效率上杜绝一切浪费。许多快速消费品的原材料价格受国际形势、气候变幻等影响较大,且该类材料的期货市场相对较成熟,对于该类材料,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利用期货市场也应作为精益采购成本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对于辅原料,不同企业一般又具有特殊要求,但供应商的进入壁垒较低,对采购成本管理的特殊性要求不高,因此各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建立完善的、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采购成本管理体系。

(二)精益设计成本管理 基于快速消费品行业自身的特点,一般该行业产品生命周期较长,其实质性设计变更相对较慢,日常设计工作往往多是变更包装、型号等以满足消费者多变的需求。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设计成本管理不重要,同其他制造行业一样,产品精益设计成本管理也是快速消费品行业企业竞争成功的关键。成本规划工作同样需要贯穿产品开发的全过程,除应遵循传统精益设计成本管理的原则外,在设计环节还必须重点考虑与产品相关的物流、仓储、营销等成本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三)精益生产成本管理 精益生产产生于机械制造行业,其实行精益生产成本管理的重要表现是降低产品生产批量。对快速消费品行业而言,目前大批量生产对制造成本的影响还是有益的,但批量生产会直接导致库存成本和产品过期成本增加。因此快速消费品行业的精益生产管理应该包含寻找库存与生产批次的平衡。(1)改善制造技术,降低成本。在大批量、流水作业、工艺相对简单的快速消费品行业中,制造成本往往取决于生产线设计,精益生产技术重点在于生产线及流程的设计改造。精益管理技术的运用则注重于如何提高有效工艺的水平,确保其实施,并提高全体员工的精益生产意识。(2)开展价值工程和价值分析,将技术和经济结合起来考虑,在确保必要功能的前提下实现成本最低,这是目前快速消费品行业公司追求的目标。(3)依赖全体员工、消除一切浪费、实现精益生产成本管理。实现精益生产成本管理依赖于员工的参与,精益生产成本管理应作为一种理念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无疑适用于快速消费品行业。(4)采用作业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下,通过作业对资源的消耗过程、产品对作业的消耗过程进行成本动因分析,判别作业和产品对资源的耗费效率,识别有效作业和无效作业、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从而消除无效的或不增值作业,使成本控制从产品级精细到作业级,在一定意义上真正体现了精益成本管理思想。作业成本管理是精益生产管理得以持续进行的必要条件。但快速消费品行业生产过程相对简单,相对较少的作业动因决定着大量的成本费用,在进行作业核算时,应该注意考虑核算作业的收益与成本。

(四)精益市场营铺成本管理 市场营销是快速消费品行业最具特色之处,行业特点决定了销售费用在快速消费品费用构成中占重要比重。营销策略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但除赠品或返利外,消费者普遍认为营销是不创造价值的环节。因此精益的市场营销策略一定要保持有效性,一方面通过营销策略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产品,另一方面要通过营销让消费者更便利地得到该产品。为保证对营销结果进行跟踪和分析,还应在营销成本管理中实行作业成本法。

(五)精益物流成本管理 物流成本在企业供应链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在快速消费品行业中更为突出。快速消费品行业的物流特征如表1所示:

第5篇

1.科学制定采购计划与预算。

化工行业的原料市场具有原料品类繁多、价格波动较大、不同品种间的联动性大等特殊性质,为了保障企业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原料的信息收集工作是关键。化工企业的采购人员应做好全面的市场调查,实时掌握原料价格的市场变化情况,以便科学预测产品原料的价格走向。采购部门预测工作的开展应基于产品销售的实际情况,结合企业产品的实际生产量、生产过程中原料的实际需求量以及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进行考量,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指导企业采购工作的有效开展。

2.建立健全的采购管理模式。

随着采购管理受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供应链管理将成为企业采购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化工企业采购管理模式的建立应始终依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在健全采购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采购部门的组织、协调与管控作用,加强企业与材料供应商间的联系,保障采购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能够紧密衔接。供应商方面则要做好企业传递信息的处理工作,对化工企业的需求进行有效评估,在订单信息确定无误后做到及时发货,并保证货物不出现质量问题。

3.加强供应商的管理工作。

为保障企业利益,在化工企业的采购管理工作中,必须切实做好供应商的管理工作。在对供应商的绩效进行评估时,要注重考核指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供应商的实际材料供应能力、产品质量、产品价格、售后服务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在对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进行选择时,应优先选择具有一定品牌效应以及在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合作企业,化工企业的合作企业只有将其核心竞争力与品牌效应进行完美结合,才能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水平,使化工企业获得较大经济效益。

4.保障供应链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

化工企业要注重采购管理体系效果的多方面反馈,使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减少,保障在采购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企业整体运营水平与客户服务水平能够得到显著提升。要注重对企业采购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对企业的采购、物流管理等运作流程进行科学策划,在合理分析、细致研究的基础上对价值链中存在的不足加以完善。此外,要确保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安全性,避免因系统安全漏洞导致企业采购工作出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如何发挥采购管理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1.加强化工企业采购人员专业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化工企业传统的采购制度已不再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为保障化工企业商业机密的安全性与成本控制的合理性,化工厂通常设置内部采购部门,由专人负责企业生产经营的相关采购工作。化工企业的采购工作涉及范围较广,企业要注重对采购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与素养的培养,并对化工企业采购流程加以完善,使企业采购质量与效率得到有效保障,降低化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2.合理控制采购成本。

化工企业具有一定特殊性,随着精细化管理模式取代传统的以数牟利模式,企业的成本控制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作用日渐增大,由于化工企业的采购开销在企业成本支出中所占比例较大,在采购工作开展前,就要对采购成本作出有效规划。化工企业要实现采购成本的全面控制,首先要加强对原料供应商产品成本的估算。要了解供应商的成本实际情况,可以向供应商提出参观其设备,为实现化工企业与供应商的长期合作,也可直接向供应商索要相关信息资料,以便企业对供应商产品成本进行科学估算,实现双方的合作双赢。

3.制定合理的采购策略。

化工企业采购策略视采购材料的价值、采购周期、供应商选择等具体情况来定,采购物资的情况不同,供应策略亦随之不同,如此方能在减小企业采购成本的前提下采购到质量合格的材料,保障企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制定科学的采购策略对化工企业有效进行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盈利有着重要作用。通常来说,企业的采购方式可分为竞争性谈判、招标、询价采购、单一来源采购等。化工企业在对采购物资的成本信息与技术条件掌握不够充分时,最好选择招标的方式进行物资采购,以避免因成本与技术信息了解程度不够造成的企业损失。企业在招标过程中或面临投标人数过少以及对投标人条件不满意等状况,在进行反复招标仍无法解决上述问题时,则可以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这种采购方式运作模式与招标相似,但在程序上更趋于灵活,较招标而言更为高效。化工企业在采购材料时,若能够满足企业所需原料数量与质量的供应商较少,就需要企业同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企业采购人员要保障双方合作的稳定性,使企业能够获得长期合作的价格优惠与产品质量保障。

4.加强企业采购报销及应付账款入项流程管理。

企业在采购材料前要首先填写采购计划,经相关责任人审核通过后,采购人员再进行相关采购工作。材料采购完毕,要经过材料使用部门的核实与验收,相关材料报销须以发票为据,并按照规定的费用报销流程填写报销单,以防止白条报销的情况发生;企业的财务部门要加强对采购订单、供应商发票以及材料入库单严格进行审核,审核结束后制作记账凭证,并按照批准程序入账。在审核过程中一旦发现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应立即通报商务部,以便与供应商及时联系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沟通。

5.加强企业零库存管理。

在企业的采购管理中,零库存管理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这种拉动型的采购管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并进一步降低企业库存管理成本,甚至可避免由于企业产品升级导致的价格变动,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化工企业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化工企业在采购管理工作中,应重视开展零库存管理,提高企业间的合作水平,推进企业双方战略合作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提高化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6.引入网络采购模式,降低采购成本。

网络采购与传统的采购模式相比具有极为突出的优势,企业通过网络平台采购信息,有利于企业迅速获取大量优质供应商数据,由此缩短企业采购周期,提高采购效率,实现企业采购成本的有效降低。化工企业采购人员在进行采购工作时,可借助如阿里巴巴等网络平台相关的采购信息,以便大批量引入材料供应商进行网上竞价,有效拓展零散物资比价采购范围。在此过程中,企业要加强对网络采购流程的监管,务必在采购活动开展前对企业的产品需求、质量要求、竞价规则、商务条款等内容进行规定,保障网络采购活动的合理科学开展。

三、结语

第6篇

关键词:采购成本 采购价格 采购控制

绪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竞争的日益激烈,采购已由单纯的商品买卖发展成一种职能,降低采购成本已成为企业节省成本、增加利润、获取服务的来源。采购中每1元钱的节省几乎都会转化成1元钱的利润,假设企业的利润率为5%,降低1元成本远比从销售上多卖20元的产品要容易的多。因此,企业需要下大力气来降低采购成本以获得更大的利润和更高的净资产回报率。降低采购成本,刻不容缓。现结合我单位的具体做法,论述如何对采购成本进行控制。

一、产品采购成本的概念

产品采购成本包括产品的买价加上采购费用。产品的买价,是指企业向供应单位按照经济合同规定支付的价款。采购费用是指将产品自供应单位运到企业的各项运输费用、装卸搬运费用等。

二、目前采购环节存在的问题

本单位因采购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很大,所以降低采购成本一直是我单位采购管理的首要考核目标。为了降低采购成本,单位领导及各管理部门负责人经过认真分析、总结,找出目前采购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采购职能分散

我单位众多部门参与采购,加大了采购成本。

2.缺少对采购关键点的控制

我单位目前对供应产品的价格、采购执行过程等关键点缺乏有效控制。

3.缺少对关键产品价格的监测

我单位没有派专人或专门机构对波动性较大的重要产品价格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预测。

针对我单位存在的上述问题,通过采用多种成本控制手段,经过不懈努力,目前采购成本有所下降。

三、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做好采购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

建立健全的产品采购内部控制制度对保证企业经济活动有效进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合理完善的采购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已成为实现企业降低成本、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条件。一个企业没有完善的采购成本内部控制制度,采购工作不仅无规可循,也会造成对相关职能人员的管理和监控。

建立和不断完善采购内控制度需要特别注意如下方面:

1.制定科学规范的采购制度

企业制定科学规范的采购制度,通过严谨缜密的操作流程与制度来规范制约企业的各项采购活动,这是企业进行采购成本控制的前提。要建立的采购制度包括:(1)建立健全采购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职能人员的职责和任务,要求相关职能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服从服务于采购工作的内部控制管理要求。(2)建立分工协作、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采购、验收入库、质检、等岗位分开且形成物资采购和仓库验收相互制约机制,以此保证物资的收发与生产部门的使用相吻合。(3)采购申请、批准、实施、验收、入库和领用等全过程要职责明确、有章可循、严格缜密和手续健全。(4)审批人员应严格按照授权批准权限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越权审批,对于重要的大宗产品采购及付款应实行单位领导集体决策和审批。

2.采购监督机制的建立

没有严格的监督机制作保障,采购制度就会流于形式。任何企业对采购工作必须坚持严格监督与考核。可以通过拓宽监督管理渠道,来保证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实施,对采购业务要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的监督进行转变,并要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监督的作用,督促和约束采购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运行。

3.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和考核

给供应商建立质量和信誉档案,及时通报反馈相关情况。经严格审核的每个供应商应及时建档和归档,并保证定期或不定期地更新。通过选择具有良好信用和良好售前、售后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的供应商,建立起有序的供应商准入制度。对重点产品的供应商必须经技术、质检、财务等部门联合考核后才准进入,如有可能要实地到供应商生产地考察。

4.建立科学的价格管理和评价体系

采购部门要对所有采购的产品建立价格档案,对每一批采购产品的报价,应与归档的产品价格进行比较,分析价格差异的原因。对重点产品的价格,要建立价格评价体系,由有关部门组成价格评价组,定期收集有关的供应价格信息,分析、评价现有价格水平,并对归档的价格档案进行评价和更新。

四、降低采购成本的有效方法

产品采购工作涉及面广,因此在完善采购内部控制制度的同时还需要采取有效办法降低采购成本,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1.采取阳光采购策略

对采购员提供的单据进行审核并登记,确保采购的物资都是经过比价并执行了比价价格。这样,就能有效地避免采购人员的腐败,从而降低采购成本。

2.以货比三家,比质比价确定供应商

对于产品采购要坚持“货比三家,比质比价,择优选购”的采购原则,努力降低进货成本,严把质量关,杜绝假冒伪劣商品的流入,特别是大额产品采购,通过对供应商的询价比价,确定比购价格,最终能得到性价比最好的供应商。

3.充分进行采购市场的信息资讯收集

一个企业的采购管理达到一定的水平,应充分注意查询价格档案,了解物资的历史采购价格和收集相关采购信息,及时将价格变化通知相关部门。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市场的状况和价格的走势,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若同类物资市场价格悬殊,应和基层沟通、确定最终供货方和采购价格。

4.把握价格变动的时机

价格会经常随着季节、市场供求等情况的变动而变动,采购人员应了解市场行情信息,关注价格变动的规律,当市场价格发生剧烈变化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采取应对措施,把握好采购时机。这样才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5.采用规模效应法集中采购

企业将原先分散在各部门的通用设备集中起来统一采购,从而形成规模优势,在购买中通过折扣、让利等方式实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

五、实行战略成本管理来指导采购成本控制

1.确定成本管理战略目标

将成本管理放在与企业经营活动、管理措施及战略选择的相互关系中考察。因此,成本管理应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注重长期持续的发展战略。

2.估计供应商的产品或服务成本,与供应商建立双赢关系

本单位以前的采购管理过多强调企业内部的努力,而要真正做到对采购成本的全面控制,仅靠自己内部的努力是不够的,应该转变观念,关注内向性与外向性的紧密结合,沟通与上下游企业的关系,争取对大额采购品种的供应商的成本状况进行了解。

3.培养员工的成本意识

只有树立起员工的成本意识,才能建立起降低成本的主动性,才能使降低成本的各项具体措施、方法和要求顺利地得到贯彻执行和应用。

结束语

总之,采购成本控制是我单位成本管理的核心。成本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成本费用的高低和经济效益,因此,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关键就是要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只有不断地加强采购成本控制才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马绝尘:“企业如何降低采购成本”《中国物资与采购》2008(12)

[2]付磊:“关于企业产品成本管理的思考”《财务与会计》.2008(10)

[3]孙晋力:“采购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科技创业月刊》2008(2)

[4]芮毅:“通过战略采购实现价值“《中国机电工业》2007(4)

第7篇

关键词:企业;采购成本;管理

目前,我国制造型企业在采购中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对采购成本的控制不够重视。控制好采购成本,有助于企业竞争力的增强,降低企业的成本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1制造型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制造型企业与其他的企业不同点就在于其面向的客户或者厂家,它的生产是大批量大规模,成本的细微变动就会对企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制造型企业的生产流程包括产品的设计开发,所需物资的采购,制造生产、销售。采购虽然只是众多环节中的一部分,但却无比重要,因为它和各个环节紧密联系,物资的合理采购关系到生产的顺利进行。而一旦生产有中断,就会大大增加制造成本。因为原料的供应以及产品品质的保障都与采购质量密切相关,这都关乎一个企业的利润来源。制造型企业的采购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可以说控制企业成本,采购成本的控制是重中之重。如果通过提高售价来增加利润,则会影响销售数量。市场竞争激烈,没有产品优势,要用提高售价的方式,增加利润几乎就是不可能。何况通过提升售价方式的空间有限。为什么说采购成本控制对制造型企业提升利润来说显得卓有成效呢?从制造型企业采购成本占比均值60%来看,如果控制销售量保持不变,采购成本降低5%,能带来净利润20%左右的增长。相比之下对于制造费用,营销费用等的控制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依托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政策以及简政放权带来的福利,越来越多的企业兴起,不乏制造型企业。产品不断更新换代,顾客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改变,相比过往有了很大的提高,倘若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放纵企业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就会大大缩小自身的市场份额。所以说,企业必须要不断改进创新,降低成本。产品创新,管理观念更要创新,采购成本控制作为制造型企业提绩增效的重要环节亟需引起企业的重视。合理改善采购环节,控制采购成本是增强企业竞争力最为简单又最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当销售成本中采购成本所占的比例高达60%以上时,制定科学采购计划,将有益于采购的顺利完成,有效控制成本,为企业增效提利。

2制造型企业采购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2.1采购人员对采购成本的控制存在缺陷

一是采购人员专业知识欠缺。很多制造型企业不重视采购管理,不注重培养采购人员综合素质,认为采购岗位没什么技术要求,采购人员按采购清单跑腿就好。由于采购人员缺乏专业的物资管理知识和采购技能,导致本可以避免的成本增多。二是采购人员成本控制意识不强,可能会由于利益驱动选择购买给自己带来好处,却不是对企业最大利益的物资,出现采购物资质量存在隐患、产品性价比低的现象。

2.2缺乏中长期采购策略方案

大部分制造型企业对成本控制采取一味地求低模式,单纯注重加强与供应商的谈判能力,压低采购成本节约企业成本,这种做法的确见效快也确实做到了降低采购成本的作用,但并非长远之计。这样的举措显得稍显肤浅。对供应商成本的压低不利于建立友好长期合作的关系,且以压价为方法极可能造成质量不达标的潜在威胁。互利共赢,长远发展才是上策。

2.3缺乏完善的供应商管理策略

供应商的数量多,类型也多,合理甄别筛选也是重要的一环,但是即便筛选出最优供应商且与之合作,而没有完善的管理策略,也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目前大部分制造型企业就面临着这样的窘迫,对供应商没有清晰准确的定位,盲目追求眼前的利益,忽视长久效益。采购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消息不透明、信息不对称、在价格与质量方面双方不能达成最优方案、交货时间以及需求供应不及时等问题使得企业采购成本增加,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3解决制造型企业采购成本控制问题的策略

3.1对于采购人员方面

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聘用专业技术的采购人员,建立合理严格的选拔标准,同时提高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定时对其进行培训,提升专业技能,顺应发展的需要;不定期的抽查审核,提高员工的危机意识。抽查质量不达标物资时,不是采购员专业能力不达标就是违规欺骗,理应受到惩罚,用严格的管控加强采购人员成本控制意识。

3.2对于采购部门方面

(一)构建完善的采购成本控制体系分析市场环境,制定适宜企业发展需求的采购成本控制制度,规范企业采购,使得与采购相关信息能够准确及时的把握,利于决策。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申请、提交、批准,控制采购数量,合理调整采购计划,避免存货积压,增加闲置成本占用流动资金。公开所有运作流程,即时调整采购质量、价格,有效控制采购资金的流向和流量,从而达到控制采购成本的目的。(二)规范各个部门成本控制流程采购程序中应该明确分工,将职责具体到各个岗位,落实到人,保障管理机制高效率运行。从采购内容到规划采购数量,运输到生产销售各个环节都要体系出成本方面的控制。首先合理控制采购请购环节。采购材料必须由生产部门提供生产需要的材料计划,根据生产需求,计划数量规划采购数量,保障原料物资供应,做到不闲置不浪费,从而控制采购成本。采购模式要多样化。时代在发展,现在有更多高效便捷的通道,采购管理的理念也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如:电子商务采购、第三方采购等。在满足制造型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的同时,要采取多种多样的采购方法,将采购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三)采购策略和供应管理方面(1)建立完善的采购策略和采购计划采购的合理规划策略是制造型企业成本控制的关键。采购工作开始之前要有详细的规划。为了增加员工的参与程度以及对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可以采取有效的奖励机制。采购人员要严格遵守企业的采购制度。采购前需提交计划书,交由采购部门负责人审批通过后,采购任务才能予以执行。对采购工作完成出色的员工以奖励,增强企业向好的源源动力。采购计划要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通过市场预测以及过往数据,加之生产部门进度,销售情况,做到采购有目的,合理高效运转。(2)加强供应商管理策略的制定和实施为降低供货风险,应该避免单一供应商的选择。如果供应商单一,可能出现质量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产品不容易切换的情况,因而要选择供应商替补策略。比如对于某部件来说,可以选择多个供应商规避风险。这样能保证产品的及时供应,可以避免被供应商控制。有意识地引入竞争机制,可以促使供应商之间在服务质量、产品品质和价格方面不断优化。对供应商的选择因素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统计要素,分析利弊,掌握最利己信息。应将有意向供应商存档储存,关注其动态,采购选择从中进行,将供应商管理工作落实到人,专人负责,及时更新供应商动态,挖掘更多优质合作商。成本控制是制造型企业提升效益所必需的观念。要让企业获得更大效益,就要有效控制采购成本,合理地规划采购流程,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支出。目前,我国制造型企业对采购成本控制能力不高,需要相关学者对其成本的控制和完善做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帮助我国制造型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

参考文献:

[1]叶秋兰.制造业成本管理的问题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3(08).

第8篇

一、制造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研发设计成本控制的问题

首先,制造业过度关注产品性能,但是产品的经济性价值不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性价比不高。

其次,研发设计中更关注表面成本而相对忽视隐含成本。TCL公司的一个下属企业曾经推行的一款新产品总共用了12枚螺钉固定外壳,但竞争对手仅仅用了3枚螺钉就达到了相同的目的。从单位产品9枚螺钉的价值来说最多也就是几角钱的差异,但一旦进行了批量生产后就会发现:由于多了这9枚螺钉而相应增加了采购成本、材料成本、仓储成本、装运成本等等。制造业产品设计时的一小点缺陷都会影响到企业的最终利润。

再次,研发阶段更注重后期生产成本,但忽视开发成本。制造业新产品的研发中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投入和信息投入等,研发人员通常并不注重这部分费用,而是更多的追求精确化,使得部分不必要的设备及信息也被采购纳入,出现成本浪费。

最后,研发阶段往往重视新产品的开发却忽视原产品的替代功能设计,这使得设计的不合理造成替代成本过高,忽视消费者利益,从而影响新产品利润。

(二)成本控制的问题

1、采购成本控制系统设计不足,管理理念较差,部分企业将采购成本控制等同于价格降低策略,但忽视采购的质量成本、库存成本及物流成本等。采购部门往往单独运作采购成本控制,而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的采购成本控制主要由采购人员完成,这就使得采购人员的个人行为对采购成本控制的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同时企业的采购成本控制缺乏独立的监督机制,使得采购人员的行为存在极大的灵活性和自由性,极容易以暗箱操作的形式获取不正当利益。这对采购成本控制效果而言十分不利。

2、缺乏对供应链上采购成本的完善管理。制造企业在采购成本的控制上缺乏对采购需求的分析,一些企业都是直接确定采购需求并且不注重长期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也不注重供应商和生产商的关系。

(三)生产制造成本控制的问题

在制造企业的产品生产成本中,直接材料的成本比重较大,企业往往过度注重直接材料的价格,而采购人员也不谨慎挑选,导致直接材料的成本总是居高不下,影响也最终发展。企业生产时重点都放在单位产品耗时上,忽视对人工的管理。一方面使得不能精准用人,出现人工浪费,增加了直接成本;另一方面使得员工在缺乏有效激励和考核的情况下工作,存在怠工现象,导致产品生产效率不高,影响其最终经济效益。

(四)营销服务成本控制的问题

制造企业的营销服务成本主要由人工费用构成,比重较低不受重视,导致企业对全部重要信息的掌握程度不足,不能全面正确的开展目标成本管理动因分析,也不能进行正确的市场营销分析,从而影响了企业对营销成本的投入。同时,企业对于营销服务环节的成本管理并不考虑对产品售后的控制,其成本管理一般只限于销售完成前的人员薪酬管理。这对于企业长期发展的客户形象及社会形象等十分不利。

二、加强制造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一)增强全员成本控制意识,变要我控制为我要控制

制造企业要紧紧抓住员工危机意识和自觉强化的契机,健全成本控制的激励和考核制度,使人人关心成本,建立正确的公司成本文化,使成本控制观念从企业和领导的要求变成员工的自觉习惯。建立成本文化的重点在于要注重员工的最高层次需求,这种机制强调的是人性的自我激励,不需要任何外在因素的约束。改变企业常用的靠惩罚、奖励实施外在约束与激励的机制。实现自主管理,既是一种代价最低的成本管理方式,也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二)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创新成本预算管理

罗兰贝格的研究报告显示,有效预算管理可为企业带来超过10%的成本节约和效率提升。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对于降低成本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可以认为,通过全面预算,协调和优化配置企业资源,改善物流和资金流,最终达到提高经营质量的目的,这是管理者在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三)明确成本控制重点,加强成本控制的针对性

降低成本,在生产和管理阶段并不是重点,重点应该在研发和设计阶段,通过选择不同的技术水平,不同材料和不同工艺上的设计方案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在将研发和设计阶段作为成本控制重点的同时,我们依然要根据企业的特点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企业的各项定额管理,对弹性较大的费用项目进行控制。

(四)依靠技术创新,创新成本管理

在技术研发方面,加强国内外与上、下游企业的交流,促进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在节省研发费用的同时,加快自身产品的换代速度,在产品竞争中占得先机。同时在与上、下游企业的交流中,对行业价值链进行分析,共同降低成本,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